北京的四合院特点及文化内涵

2024-06-28

北京的四合院特点及文化内涵(通用8篇)

篇1:北京的四合院特点及文化内涵

北京四合院的特点与文化内涵

提起四合院, 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北京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老北京的主要建筑形式,始于12世纪,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所,它既有突出的特点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家庭的伦理道德和宗法观念在四合院中有充分的体现,早在周代,住宅建筑的功能就与礼制融为一体。北京的四合院,包括较大规模的由多个四合院组套而成的王府,甚至故宫,都是礼制的反映,是礼制最充分的体现。

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宗法制度有两大原则:一是嫡长子继承制,即严格区分庶嫡,只有正妻所生长子即嫡长子,才是唯一有权继承父亲地位的人。二是在宗族内区分大宗和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子具有特权,宗族成员必须尊奉宗子。同时,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

而北京四合院内外宅的划分就将这两大原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完全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长幼有序的宗法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故宫的朝廷于前,宫寝为后,文左武右的规划布局也正合天地之道,阴阳之理。正院的正房是主人住的,也就是老爷太太住的,后面的后院的一排房子是后照房,后照房是少爷少奶奶住的。东西厢房一般是少爷小姐住的。另外还有外院的倒座房是下人住的。在东南角上一般是厨房,一个四合院一般是住一家人。为了标志不同的辈份,在家政的不同地位,四合院北屋、东屋、西屋尺寸都是不一样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正房是全院中最高,面积最大的房屋,以基台柱石增加其高度,以使重心突出,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借以体现人伦关系和辈分。从这一点上来说,北京四合院可谓是封建社会的缩影。

北京的四合院不仅反映着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也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统一性。张载在《正

蒙乾称》中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四合院符合自然规律的结构体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天时,有地利,材又美,工又巧,合此四者,才能称为良居,而四合院正是这样的良居。中国人居住的一个空间里边必须包含着一部分没有房子的庭院,这个院子是可以直通宇宙空间的,所以整个人生活在一个和大自然非常亲近的一个环境里边,也就是说,上升到哲学观点上,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态度,天人合一的观念,决定了中国人住的是院子。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这句话也体现出那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在中国历史上,对门是非常重视的。从大门的形式便可看出户主的等级和社会地位,因为历代的典章制度对门是有严格规定的。北京四合院的大门,在民国以前无论是样式、大、小、颜色或装饰都有严格规定,民国以后才取消。

四合院的大门分为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多种。大门开在倒座房的偏东部位,一般占一间房的宽度,但房顶比左右房略高,大门两侧的墙壁也向外突出一些,以便装饰。大门的地面是被垫高的,这样进入四合院便有步步登高的感觉。当然,大门的高度或台阶的层数也要按规定设置,所以旧房子从大门就能估计出院主人的地位。

广亮大门一般是贵族住宅的大门。它的大门安装在屋脊正下方,即大门的通道里外各占一半。门为两扇,门下是门槛,门槛可以抽出,为的是方便车辆出入。一般不吊顶或只在门扇内侧做天花吊顶(称为半吊顶)。门扇内外两侧的墙面俗称邱门,分为软心和硬心两种。门扇外设抱鼓石一对(雕成鼓形),抱鼓石是从古代仪仗的形式中发展而来的一种装饰物,一般百姓的大门只放长方形门墩一对。无论抱鼓石或门墩都雕有精美图案进行装饰。比广亮大门更讲究的是金柱大门,即门框和门扇安放在金柱的位置。一间房屋屋脊下的柱子叫中柱,位于最外侧的柱子称为檐柱,在中柱与檐柱之间的柱子是金柱。金柱大门的门扇就位于外侧金柱的位置,所以大门的外过道浅而内过道深。金柱大门的其他方面与广亮大门相同,但多数是吊顶的。尤其是门扇外侧的吊顶、檐檩、额枋之间的垫板上常绘有非常精致的彩画。

门框和门扇按装在外檐柱的大门称为蛮子门。级别比广亮大门底,但总体上与广亮大门、金柱大门是一致的。由于门的位置靠外,所以气势不如前面两种,但门内侧的空间与一间房相等,因而比较实用。

级别再底一些的是如意门。如意门是在蛮子门的基础上将门两侧的木结构部分以砖墙代替,砖墙的高度一般到门框,上面仍留有木质构件,或饰以精美的砖雕。以上几种大门都占据一开间的宽度,基本属于同一类型,可称为屋宇式大门。若大门的宽度占不到一整个开间则称为窄大门,这种门的前面只留门框和两个门扇,两侧的木结构或砖结构部件都省略了,门内侧的过道也较窄。

对于一般百姓来说,若经济不太宽裕则建小门楼。这是在院墙上开一大门,然后在上部加以装饰,基本上是做一个屋顶的造型,例如元宝脊、清水脊、鞍子脊等。改造后的平安大街两侧建了一些类似小门楼的临街院门。

不论什么大门,四合院的主人总是要尽力美化的,因为大门是脸面,它代表了主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严格的等级制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它在北京四合院中的遗迹却依然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四合院就是一部由砖石写就的史书,可以读出许多东西来。

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

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在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住宅装修中有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图案就是“步步锦”,这种图案的基本线条是横线和竖线,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周围嵌以简单的雕饰。将这种装修花纹冠以“步步锦”的美称,反映出人们渴望不断进取,一步步走上锦绣前程的美好愿望。以八角或六角几何图形为基调的装修棂条图案,称为“龟锦纹”或“龟背锦”。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用龟背纹作装修图案,有希冀健康长寿之寓意。

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是重点装饰的部位,常饰以精美的雕刻和五彩缤纷的油漆彩画。砖雕的题材有鹤鹿同春、子孙万代、玩器博古、文房四宝、富贵牡丹、梅兰竹菊、麒麟卧松等等。戗檐下依次设盘头、枭混、炉口等线脚及荷叶墩,这组雕花盘部常用一个花蓝垫花作为结束。

吉祥的装饰图案,在北京的四合院中比比皆是,而且形式更加多样,寓意更加丰富,人们用寿字或桃子图案寓意长寿,用罄的图形寓意喜庆或庆祝,用梅、兰、竹、菊图案借喻清高和超凡脱俗,用牡丹、玉兰表现高雅富贵„„等等。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

装饰物在四合院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其丰富、强烈的反映出人们对人生的祈求与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它也是幸福、长寿、富贵、志向的化身。而整个四合院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更加显示出智慧、朴素和民风习俗的美。北京四合院的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四合院讲究绿化,院内种树种花,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院中植被讲究颇多,前庭一般种海棠、玉兰等以求“金玉满堂”,后院多种石榴、葡萄等以求“多子多福”。也有一些禁忌:如桃同“妖”、槐同“鬼”,都是不吉之兆。老北京爱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树多是枣树、石榴树。花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等。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过去老北京人把所喜欢饲养和赏玩的种种动物多称为“玩物”,而很少用时下最流行的“宠物”一词。说起老北京四合院里的“玩物”实在是不少,大致分起来有四类,一是鸟类、二是虫类、三是鱼类、四是兽类。饲养宠物既是老北京人的一种嗜好,也是四合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玩赏宠物之中得到的是一份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使四合院里的生活更富情趣。

四合院里的人养鸟儿,图的就是一乐,每天一大早,人还没起床,那鸟就先叫早儿了,一声声清脆的叫声,使小小的四合院里充满了生机。说起玩虫儿,也是老北京人的一个乐儿,而且不分地位高低,都有玩趣。虫的种类不少,其中最受青睐的是蝈蝈儿和蛐蛐儿。北京人饲养金鱼已有数百年之久。因“鱼”与“余”谐音,有“年年有余”之意,所以被视为吉利之物。养鱼既是一种乐趣,更能养性逸情。夏日里以“天棚、鱼缸、石榴树”为四合院里最和谐的景致。在兽类宠物中,老北京人过去饲养较多的是猫和狗。

没有花草鱼虫来增添生气,四合院也就索然无味了。

这小小的四合院在封建社会是以家族的伦理道德、宗法观念、等级礼制、堪舆风水、对幸福人生的追求、向往和艺术美学为蓝图建筑起来的!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北京四合院的建筑装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它反映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成就。

篇2:北京的四合院特点及文化内涵

有些人认为,北京的四合院就是在北京地区的、有四座房屋围合、中轴对称的住宅建筑。再详细一点说,只有那些被四座建筑围合成的住宅院落,才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其它由两座建筑、三座建筑围合而成的住宅,都不能算是四合院,至少不算是规则的北京四合院。也有些人对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做出了更加“完整”的解释,其标准是:大门开在整个院落的东南角(王公贵族的府、宅开在中轴线上);进大门是照壁,向左转是第一进院;中轴线向右转过垂花门,可到达宽敞的正院;正院的北面有正房,正房两端有耳房,正院东西两边有比正房低矮的厢房;垂花门以南应当有倒座房。如果规格再高一些的四合院,甚至还要有“抄手回廊”。

还有些人认为,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应当是由一个家族共同居住、设有公共厨卫设施、可供多代人一起生活,且对外界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典型的四合院内应有海棠树、石榴树、金鱼缸等特定的植物、摆设,室内外的家什、装修应具有北京传统文化特色。

上述观点自然各有其道理,但在笔者看来,这些定义有些太宽泛、太模式化了。如果按第一种说法,那么四合院就不只是北京有了。由四座房屋围合的四合院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甚至国外也有。如山西的某些大院就是一些围合得十分严密的四合院;南方的客家土楼也有方型的。显然,这样定义北京的四合院是不合适的。如果按第二种和第三种说法所阐述的标准,那么北京的四合院恐怕就为数不多了。且不说从历史资料考证北京的四合院从来就不止一种类型,仅从北京近30年来进行的住宅调查资料分析,就可以看出符合这种标准的四合院实在不多。

1983年北京市规划部门编制《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时,曾对城区旧平房的建筑质量进行过一些分析,其结论是:按建筑面积计算,质量较好的四合院只占当时所有平房的15.4%。

据1988年规划部门利用遥感手段调查统计的资料,城区当时共有较好的四合院805个,其用地约为115公顷,占旧城总用地的1.8%。如果除去旧城总用地中文物保护单位的用地,好四合院的用地只占旧城总用地的2.1%。[3] 1996年,规划部门按照用地面积对南锣鼓巷、西四北、东四北这三个四合院保护区进行了一次统计。其中,应保护的四合院面积(包括规则的、不规则的及需要抢修复建的四合院)约占三个保护区总面积的30%;而好四合院(规则四合院)的面积只占三个保护区总面积12.6%。如果四合院保护区的情况尚且如此,其它地区的好四合院就更少了。

笔者认为,北京的四合院作为一种特定时期、特定历史阶段的居住建筑,既不能仅仅从某种固定的形态上去定义它,也不能仅仅从某种固定的形式和氛围上去衡量它。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论述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时,曾经总结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我想,梁先生这句话对于北京的传统四合院也是十分适用的。

四合院的形成是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据有关专家分析、推论,最早的四合院可能是在单栋建筑的基础上,逐步增建栅栏、围墙形成院落,尔后又在院落的东西两侧增建仓房、马厩、厕所等,继而又将这些附属建筑迁至外院,正院两侧渐渐形成厢房。这大概就是“规则四合院”的形成历史。

当然,在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所从事的行业不同,他们所需要的住宅形式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四合院的发展演变中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既有王公大臣们住的王府官邸,也有贫苦百姓住的破烂杂院;既有富商巨贾们的大宅门,也有小商贩、手艺人的小铺面、小门脸。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文化修养、生活方式与兴趣爱好,他们所住、所用的房间、院落、家什、摆设也必然不相同。因此,任何时代都会有豪华的、典型的四合院与破烂的、寒酸的三合院、双合院、排房院共存,而不同阶层的人则分别在这些规则的、不规则的四合院中演绎着不同色彩的人生。

在笔者看来,逐步形成、演变的北京四合院,实际上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及其政治制度的产物,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阶层人群的文化与生活。在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以王公大臣和富商巨贾们为主体的富人阶层始终是少数人群,而贫苦百姓和那些仅仅解决了温饱的小康之家,才是北京人口中的大多数。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可以推论,在历史上那种前后几进院落,有着海棠、鱼缸、石榴树、天棚、肥狗、胖丫头的规则四合院也一定不会是太多;而那些相对简单甚至简陋的、属于不规则四合院的民居,至少在数量上应是北京四合院的主体。事实上,有关专家据清乾隆图等史料分析推断,无论哪个朝代、哪个时期,各种规模的规则四合院,从来也没有达到过北京四合院总量的50%。

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巷通。”其次,四合院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很多人研究四合院就把它固化在北京城内,其实整个中国的建筑传统就是一个四合院的文化。如果你去参观山西的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你就会发现,即使是中国历史上的商人也都遵从着那种建立在儒家哲学基础上的人文哲学。到了苏州园林中,人们在惊叹步移景异的如画如梦的鬼斧神工之中去体验中国历代文化经营所创造出的建筑哲学。曾陪一位国外建筑师访问苏州园林后,得出的结论让我们惊愕,他说:真正伟大的建筑不是产自建筑师之手,而是由哲学家、思想家、学者创造的。就像眼前看到的这片园林,它实质上是一个家,或者是一个书斋,或者是一个古代的办公室,它又像一个园林,而这种园林又能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家来看待,那么人身在其中会忘却这个家有几个客厅、卧室,或者说它们的大小、高度,让它们领略的是园中的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园林看待,而隐没在景色之中的房屋,房屋中的陈设,又是主人精神和灵魂的最佳写照。中国的画坛巨奖齐白石曾说,事物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没有技巧的技巧,或者说金庸的武侠的小说中写的“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这是最佳的档次和境界。

中国现代化了,但老的房子被拆了,北京越来越象纽约、香港、东京,但人们不知道为什么却那么思念那庭院中的生活,过去的四合院可以让平民百姓安居乐业。

有一个道理,现在世界上的富人趋同,中国和美国的有钱人都穿amani,都用路易威登,但独特的文化往往又是我们所说的穷人传承下来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外喜欢北京的胡同游,丽江古城成为人类的香格里拉的道理。

普通百姓是这样,而过去的四合院大的可容纳皇宫贵族,其实细细想来,我们的故宫就是一个大四合院。我们的北京就是由众多四合院以胡同为金丝串起来的一个文明古都。因此有人说四合院的文化实质是胡同文化。

中国古老的四合院不仅从建筑上,而且还从文化、哲学和精神层面上具有无与伦比的现代意义。

而现在的四合院却真成了象牙塔内的宝贝,能住在那里的人,拥有的不仅仅是财富……我们在幸福村做了几套洋四合院,或叫新四合院,在现代化的都市中心,在国外建筑师的想象之中去追寻那样一种感觉,那样一种中西文化碰撞、融合、升华的情怀。四合院在中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根据现有的文物资料分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特别喜爱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宫殿、庙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广泛使用四合院。

不过,只要人们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会想到北京四合院,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国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其他地区的民居有些就不是这样。

譬如山西、陕西一带的四合院民居,院落是一个南北长而东西窄的纵长方形,而四川等地的四合院,庭院又多为东西长而南北窄的横长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

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

而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为楼房,而且在庭院的四个拐角处,房屋相连,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并不独立存在了。所以南方人将庭院称为“天井”,可见江南庭院之小,有如一“井”,难免使人顾名思义,联想到“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的成语。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

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

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

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后罩房——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军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

确切地说,过去老北京人把所喜欢饲养和赏玩的种种动物多称为“玩物”,而很少用时下最流行的“宠物”一词。

说起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宠物实在是不少,大致分起来有四类,一是鸟类、二是虫类、三是鱼类、四是兽类。饲养宠物既是老北京人的一种嗜好,也是四合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玩赏宠物之中得到的是一份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使四合院里的生活更富情趣。先说那鸟类宠物,老北京经常饲养的鸟儿和飞禽就有十几种。什么画眉、百灵、黄雀、玉鸟、鹦鹉、八哥、相思鸟、文鸟、鸽子等,仅鹦鹉按体型就分为大、中、小三类,最常见的是虎皮鹦鹉、小五彩鹦鹉、葵花鹦鹉等。而鸣叫最婉转动听的当属黄鸟,也叫黄莺。虽然体型较小,但叫起来却清脆悦耳,还能模仿山喜鹊、红子、蛐蛐的叫声。因它比较容易喂养,所以在四合院里养的人较多。八哥以学舌巧语见常,多被上了几岁年纪的老人所青睐,屋檐下放上一只八哥,逢人便叫,时不常学两句人语,别有乐子。

四合院里的人养鸟儿,图的就是一乐,每天一大早,人还没起床,那鸟就先叫早儿了,一声声清脆的叫声,使小小的四合院里充满了生机,于是人们起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遛鸟。其实遛鸟不单独是给鸟儿“放风”,主要在驯鸟儿,教给它一些小技艺,以做观赏、娱乐。喜欢养鸟的人特别注重对鸟笼子的选择,什么水磨细竹笼、紫漆笼、柳条笼,有的双手各提一只,有的双手各提两只,或上下轻悠、或左右慢摆,自得悠闲。不少人还经常聚在一起比比“放份儿”:就是比谁的鸟儿漂亮、鸟儿笼子独具匠心、鸟叫的声音好听、玩儿的花活多。

在鸟类宠物中,四合院里饲养比较多的还有鸽子。过去走在京城的街头,时常会听到鸽哨声,仰首望一眼蔚蓝的天空下,会见到鸽群随风掠过,与古树、红墙、胡同、老院子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和谐、安详的画面,实为北京城的一景。养鸽子与养其他鸟不同,养其他鸟是以观赏、鸣叫为乐,而养鸽子以放飞为趣。老北京人习惯上把养鸽子叫做“玩鸽子”,其讲究很多。

先说这鸽子的种类,多达三四十种,最著名的就有点儿、环儿、黑儿、翅儿四类。点儿鸽是一体通白,只在头上有一小块黑或紫颜色。环儿鸽则是在颈项上有一圈儿其他毛色。黑儿鸽是从头到尾大半身子都是黑色。而翅儿鸽是翅膀上颜色比较特别。鸽子的好坏除了毛色之外,还要看飞翔时的耐力和翻跟头的功夫。有的鸽子能在空中翻一连串儿的跟头,有的从数百里外放飞,用不了多久就能飞回来,这是真正的好鸽子。四合院里的人养鸽子没有贵贱之分,鸽友们常凑在一起切磋技艺,并经常结伴到数十里地的地方放飞,看谁的鸽子先飞回来。

北京人喜欢养鸟除了图个乐儿外,还有养心健身的“作用”。过去有句话:”养鸟遛鸟,遛的是鸟,练的是人,心变宽了,体变壮了,日子过得就豁亮。”所以无论是文人墨客、梨园名伶、还是车夫、工人,都有养鸟的嗜好,使鸟儿和飞禽动物成为四合院里饲养最多的宠物。说起玩虫儿,也是老北京人的一个乐儿,而且不分地位高低,都有玩趣。虫的种类不少,蝈蝈儿、蛐蛐儿、金钟、咂嘴、油葫芦等,其中最受青睐的是蝈蝈儿和蛐蛐儿。

先说这饲养蝈蝈儿,可是四合院里不少人的爱好。过去麦收之后,胡同里就开始出现卖蝈蝈儿的。小贩们多是把蝈蝈儿装在秫秸或麦秸编的笼子里。笼子的样子很花哨儿,有圆的、方的、八角的、三角的,远远地就能听见蝈蝈儿清脆的叫声,吸引许多四合院里的人前来购买。《燕京岁时记》中就有“京师五月以后,则有聒聒儿(蝈蝈儿)沿街叫卖,每只不过一二文”的记述。这些蝈蝈儿多来自河北易县、涞水一带,一是个儿大,二是叫声清脆悦耳。而四合院里的人买蝈蝈儿时绝少买一只,大都买双个儿,一则是老北京人有成双成对的习惯,双为吉利数,二则是两只可以相互戏逗,叫得更欢。买回来的蝈蝈笼子大都挂在屋檐、门楣、窗前或院子的葡萄架或海棠树上。从此蝈蝈儿的鸣叫就成了四合院里最动听的声音,一直能叫到立冬。

北京人养蝈蝈儿有不少的讲究,一是要选上品的蝈蝈儿,讲究全须全尾儿、叫声悦耳;二是颜色正、品相好,一般多选黑、绿、青三种;三是要善动爱跳,越是活泼爱闹的蝈蝈儿,越有人缘儿。按季节说又有夏秋之分,“立秋”前为夏蝈蝈儿,“立秋”后为秋蝈蝈儿,善养者能养到隆冬时节。过去四合院里一些有钱或有身份的人,为了买到一只上品的蝈蝈儿,会不远百里跑到河北、山东甚至东北花高价购买。而蝈蝈儿笼子也有讲究,上等的蝈蝈儿笼子是由葫芦做成的,外面有刻花、雕花和烫花,图案多为古朴的吉祥物,如松鹤延年、福禄寿喜、梅兰竹菊等,古朴典雅,不失为一件艺术品。

再说那蛐蛐儿,也叫蟋蟀或促织,旧时每至秋天斗蛐蛐儿便成为四合院里普遍玩乐的习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斗蛐蛐儿之好。但一般的北京人过去养蛐蛐儿大多斗而不赌,斗的就是一份乐趣,即使挂点儿“饷儿”也不过是一包烟、半斤“杂拌儿糖”而已,极少有大赌的。蛐蛐儿虽小,但讲究也多。同样是斗蛐蛐儿,在四合院里也分三六九等。最下等的不过是几个小孩子蹲在自家的院子里或门道里斗蛐蛐儿取乐。装的器具无非是搪瓷瓦罐、玻璃瓶,所有的蛐蛐儿也不是什么上等货色,多是自己逮来的棺材板儿、老米嘴儿。中等是一些文人在家中斗蛐蛐儿,以娱乐为主,以蛐蛐儿会友。上等的是达官贵人,多在四合院中设案,请些贵友贵客聚会,以博雅趣,但斗时多挂赌局。

北京人玩的蛐蛐儿多是产自山东德州的墨牙黄、宁阳的铁头青背和黑牙青麻头,也有北京西北郊苏家坨的“伏地蛐蛐儿”、黑龙潭的“虾头青”和石景山福寿岭的“青麻头”。养蛐蛐儿的乐趣在于它们的厮斗与鸣唱。蛐蛐儿斗时讲究用夹、钩、闪、躲墩、抱、箍、咬、掐、滚等“招数”。养蛐蛐儿需要盆,斗蛐蛐儿也需要盆,且极讲究。四合院里的普通百姓多用木笼、竹笼饲养,斗的时候多用澄泥盆或陶罐。蛐蛐儿的一般拼斗并不引人入胜,而好的蛐蛐儿则不然,其称谓也美:翅震大将军、红须元帅、巨无霸、无敌王、花斑豹等等。中秋前后,是四合院里斗蛐蛐儿的高潮,两只小小蛐蛐儿的拼斗,能引来十几人围观和喝彩。得胜的蛐蛐儿震翅鸣叫,主人顿觉脸面增光。若平分秋色,数战未决胜负,主人则拱手言和。小小的蛐蛐儿为四合院里带来无限的乐趣。

再说说鱼类宠物,北京人饲养金鱼已有数百年之久。因“鱼”与“余”谐音,有“年年有余”之意,所以被视为吉利之物。养鱼既是一种乐趣,更能养性逸情。夏日里以“天棚、鱼缸、石榴树”为四合院里最和谐的景致。从王公贵族、朝中大小官员直到平民百姓都喜欢在自家庭院中摆上鱼盆,居室内摆上鱼缸,饲养的金鱼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以至数百条。用北京人的话说:养鱼练的是慢功,要的就是磨性子的过程,以此养心逸致。

北京人常养的金鱼分“草鱼”和“龙睛鱼”两大类。“草鱼”就是小贩们沿街叫卖的小金鱼,体型较小,也就一寸至五寸之间,价格较为便宜,多是普通人家买上几条放在圆形的小鱼缸里以做观赏。饲养“龙睛鱼”的主儿,多是比较讲究的人。“龙睛鱼”的种类很多,按颜色分有红龙睛、花红龙睛、墨龙睛、蓝龙睛、紫龙睛等。多用直径三尺以上的木盆饲养,一般将鱼盆放在四合院的天棚下或过道旁,鱼盆由特制的架子支着,有的盆里还放些水草。养鱼有三件事必做:换水、捞鱼虫、喂鱼。换水前要将水晒上三五天,然后将鱼盆里的鱼用抄子抄到另外一个鱼盆里,再将鱼盆的水放干净,特别是要把鱼的粪便和污物清干净,然后放上晒好的水,再把鱼儿倒进来。捞鱼虫就是每天到附近的池塘、苇沟里捞鱼食儿。讲究的养鱼人很少给鱼儿喂干食儿,多喂活食儿,这样鱼才喜欢吃,长得快,看着鲜灵。喂鱼是养鱼人最惬意的时候,撒一把鱼食儿,看着鱼儿觅食,别有情趣。

在兽类宠物中,老北京人过去饲养较多的是猫和狗。关于四合院里的猫,不再多说,《四合院》版上曾发表过一篇《老北京四合院的猫》,把北京人养猫的故事描写的一清二楚。这里单说那养狗。过去北京人养狗绝没有今天这样多,狗更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宠。即使养狗也绝对享受不了今天这样的“待遇”,做一次美容就得六七百,更没人把它以“儿子”相称。那时养狗多是看家护院,或外出时做个伴儿,充当一下“保镖”的角色。

今天北京人所养狗的种类几乎包括了世界各地的名犬,一只较为名贵的狗价格少则数百元,多则数万元,这是过去老北京人想都不敢想的。旧时四合院里多养些小京叭、小柴狗,只有大户人家才饲养大狼狗什么的。狗的数量要远远少于猫的数量,所以在介绍老北京的各种书籍里,很少有谈养狗的。早年间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狗食多是主人剩下的饭菜,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吃不饱就到外面打野食儿,根本不知道“狗粮”为何物。而狗窝多设在四合院的门道里,为的是有个动静好支应几声。而将狗放在主人居住的屋里饲养或当成家里的一员实在是太少了。此外老北京人饲养的宠物还有鹰、龟、猴、鸡、鹅、隼等,但数量不是很多,只有对它们特别喜好的人,才会饲养。

篇3:北京四合院文化主题酒店发展研究

北京的四合院类型多样, 主要在规模大小、等级高低上具有差别。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用于普通居民住所, 而大四合院则一般是府邸或官衙用房。据不完全统计, 北京的四合院主题酒店有80余家, 其中, 北京郊区的四合院主要是以农家院形式经营, 不列入本文研究的对象;北京城区内的四合院主体酒店主要分为中高端星级主体酒店, 这类四合院主体酒店仅以四合院为载体, 内部改造为星级酒店规格, 没有体现北京四合院真正的生活氛围而且价格较高;另一类四合院主题酒店, 它们主要以中小型民居四合院 (中小四合) 作为载体, 在建筑规模上较小, 格局相对不是很严谨, 一般是一进院落, 坐落在中小型院落集中的胡同中, 在经营上走中低端经济型路线, 房价不高, 约200元~300元, 更重要的是它们注重对四合院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从装饰风格到酒店服务上都传达了浓郁的老北京平民气息, 力求让顾客感受到老北京平常百姓家原汁原味的生活。这种类型的四合院酒店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调查发现, 北京目前有不少以中小四合院作为载体的四合院酒店, 主要集中在北京东城区和西城区两个城区。这些酒店大多地理位置优越, 客房数量相对较少。

2 北京四合院文化主题酒店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2.1 主题产品方面的问题

2.1.1 主题餐饮产品

(1) 酒店内没有体现主题特色的餐饮服务

由于酒店自身地理位置、空间大小等限制因素, 有些北京四合院文化主题酒店没有餐厅。经过我们的实地调查, 多数北京四合院文化主体酒店不具备开设自己独立的餐厅的能力与空间。北京饮食文化作为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北京四合院文化为主题的酒店中是不可或缺的服务项目, 此类项目的缺乏严重影响了顾客对该酒店的服务感受和对北京四合院文化的体验。

(2) 餐厅菜品和其他饮食产品种类少, 形式简单

在北京的饮食中不论是正餐还是小吃都是多种多样的, 而经过探访, 北京四合院文化主题酒菜品和小吃都过于单一, 可供顾客选择的余地太小, 并不能满足顾客对北京传统食物的需求。

(3) 酒店没有主题宴会服务

由于北京四合院文化主题酒店属于平民化酒店类型, 所以不适合开设主题宴会服务。

2.1.2 主题休闲娱乐项目过于单一

大多数顾客是个人旅游, 愿意体验酒店文化, 所以, 让顾客在住店期间享受悠闲与愉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酒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主题休闲娱乐项目。经过调查, 有些酒店没有此类项目, 有些酒店仅有简单的吧台, 大多服务种类单一, 而且没有主题特色。

2.1.3 主题商品方面的问题

(1) 没有可以购买的主题商品

售卖主题商品一方面可以增加酒店收入,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顾客提供精美的礼品, 为此次旅行留下纪念, 从而宣传酒店以及北京传统文化。

(2) 主题商品无主题特色

经过调查, 酒店大多都售卖一些常见商品, 没有体现北京四合院文化主题特色, 不能为顾客留下深刻的独特印象。

2.2 主题传递方面的问题

2.2.1 缺少体现北京四合院文化主题的各项服务

(1) 员工缺乏主题文化知识, 仪容仪表没有体现主题特色

员工是酒店与顾客之间重要的桥梁, 员工可以通过直接对客人的服务体现酒店的主题文化和特色服务。因此, 员工着装具有主题特色可以使顾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员工了解主题文化知识不但可以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介绍主题相关文化产品, 还可以传播北京传统文化, 使顾客增强对酒店的认可和信任。

(2) 缺少具有主题特色的迎送仪式

迎来送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重视和热情, 所以, 作为一家秉承传统文化的四合院酒店来说, 迎送仪式作为体现文化方式的重要一环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具有主题特色的迎送仪式可以让顾客的旅途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和结束, 让顾客在住店期间有一个完整的体验。

(3) 没有体现主题特色的其他服务

酒店的其他服务包括客房服务、餐饮服务、购物服务、休闲娱乐服务、主题展示服务、主题活动服务等。

2.2.2 缺少核心竞争力——酒店与客人的主题互动

北京四合院文化注重的正是让顾客在住店期间可以体验到北京四合院平民原汁原味的生活, 真正了解四合院文化, 互动性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可以让顾客体验到真实的四合院生活和北京人的日常生活。这不仅可以丰富游客的住店体验感受, 还可以增进酒店与顾客的感情, 拉近彼此的距离。

2.3 主题氛围方面的问题

2.3.1 缺少规范、便捷的车位及导向指示

由于北京四合院文化主题酒店大多地处四合院聚集区的胡同内, 道路狭窄, 规范的停车位少, 有些顾客是自驾车到酒店, 有时车位已满, 顾客要停到胡同外的大街上, 这样既不安全, 又让顾客大费周章。有些酒店深藏于胡同的居民聚集区, 缺少相应的指示, 顾客在不熟悉胡同线路的情况下很容易迷路。

2.3.2 没有醒目的体现主题的酒店标识

笔者在走入三家调查的酒店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三家主题酒店无论在携程还是美团等各大网站预定的酒店上, 或是在自己酒店的匾额上, 或是宣传册上, 几乎都没有出现过本酒店的LOGO。一个醒目的酒店LOGO可以给众多的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希尔顿酒店的H字符, 连锁酒店就像如家一般的房子LOGO。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作为主题酒店中的四合院主题酒店来说, 设计一个LOGO是在当下来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3 北京四合院文化主题酒店发展建议

3.1 主题产品方面的发展建议

3.1.1 丰富餐饮形式和种类

针对酒店的主题餐饮而言, 绝大多数顾客的反应是被调查的四合院酒店中并没用提供相应的主题餐饮服务。笔者建议四合院酒店可以提供相应的老北京早点套餐或者是自助形式的老北京早餐, 供住客享用。每日可推出几种早餐套餐供客人选择。要知道, 老北京的美食每一道都有自己的来历, 我们在享套餐的时候, 吃的不仅是味美, 更是文化。尤其是早餐, 只有搭配合理, 味道才更正宗, 营养才更全面。所以, 我们认为在为住客准备早餐的同时, 也应该把每道小食的由来介绍给顾客。

就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来看, 我们的正餐更趋近于午餐, 所谓早吃饱、午吃好。考虑到我组调查的三家酒店的自身规模, 我们建议酒店的午餐应当采取与周边餐馆合作提供的形式。例如, 酒店可以与周边提供北京特色餐饮的餐馆签订协议, 酒店向住店客人推荐特色菜肴及餐厅, 本酒店住客到所推荐的餐厅用餐, 凭房卡可享受一定的用餐优惠, 同时, 餐厅也要提供预定预留座位及外卖服务。与此同时, 当住客以家庭为单位3人以上进行预定时, 还可享受提前预定菜品和酒店免费提供老北京传统交通工具——人力三轮车免费送到餐厅门口就餐的服务。

3.1.2 丰富客人住店期间的娱乐活动

从娱乐活动来看, 要匹配四合院环境的活动, 冬季可以在院内开设茶室和书吧。在寒冷的冬季, 住客进入茶室既可品尝到味道醇厚的现煮红茶, 亦可暖身。在茶室还可放置一些书架, 书架上摆放一些反映老北京生活、文化、历史的图册或相关书籍供客人翻看。同时, 在茶室的墙壁上, 还应装备壁挂式液晶屏幕, 定时播放讲解茶艺的视频及老北京文化剪辑等特色短片, 加强住客对老北京文化的理解及印象。夏季, 可在四合院内视情况支起一些大遮阳伞, 在伞下摆放好桌椅, 酒店同时还提供应季冷饮和一些棋牌供住客享受和娱乐。这样, 客人在无聊之际便有了一个休闲的场所。与此同时, 酒店还可以提供各类文化表演的信息, 住客自行安排前往观看, 酒店也会提供相应的订票服务。

3.1.3 售卖主题商品

(1) 自己开发四合院文化主题商品

酒店可以在前台处开设售卖主题商品的柜台, 售卖一些北京传统工艺品, 比如兔爷、中国结、剪纸, 还可以售卖一些印有北京四合院老照片的明信片, 供顾客留念。

(2) 与附近的店铺合作, 互利共赢

由于该类型的酒店地理位置都比较优越, 所以可以与附近的工艺品店铺合作, 不仅增加了顾客的选择, 还可以增加店铺的收入和知名度, 对于酒店和店铺来说都是互利双赢的, 比如“心灵便当店”, 专门售卖陶泥制品, 非常具有传统特色, “能猫房子”中售卖一些北京传统生活用品, 还有一家叫“无语”的小店也非常有趣。

3.2 主题传递方面的发展建议

3.2.1 员工着装符合酒店主题特色

唐装是中国的一种代表性服饰, 真正的“唐装”是以汉服为主, 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无扣。而现今常称为“唐装”的服装是从清朝时期的满族服饰马褂发展而来, 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 并吸收了一些西式裁剪的特点, 使源自清代的马褂又重新登上了时尚舞台。酒店员工的服装也应仿照唐装,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使这种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服饰与酒店主题相得益彰。

3.2.2 增强员工的北京传统文化知识

主题文化的传递不仅要靠员工的服饰, 更重要的是员工自身对北京四合院文化的了解, 以及对北京传统文化的熟悉。酒店可以通过给员工进行定期培训的机制, 让员工更加了解北京四合院相关文化, 提高个人素养, 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3.2.3 增加迎送仪式, 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在当今酒店业竞争越来越严酷的模式下, 供顾客选择的酒店越来越多, 故而酒店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四合院在一定时期内代表着邻里关系的和睦。那么, 基于四合院而言的四合院主题酒店能否可以重打这张牌, 让客人真正体验胜似家的感觉。所以, 在迎送模式上, 可以安排专职迎送人员以拱手礼这类中国传统文化的礼节来接待客人, 并且在客人到来之时送上香茗一杯来体现主人的热情与好客。当客人离店时, 可以送上本店自备的精美礼品。

在客人到达酒店附近以后, 旅店可以同附近的人力车达成合作关系, 由他们迎接顾客送往旅店,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旅店车位缺乏的问题, 同时顾客在人力车上也可以尽情享受一番老北京特有的胡同风情。

4 开展主题互动, 让客人在互动中融入四合院生活

4.1 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北京的节日文化在老北京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他们的文化习俗, 让客人在住店过程中体验到浓郁的节日气氛, 对不了解北京传统文化的客人来说就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鼓励客人和店主一起自己动手制作的模式, 与亲友, 与邻居, 与店主一起用餐。例如, 在冬至与客人动手一起包饺子, 端午一起包粽子等, 突出“院内皆亲朋”的感觉。体验到现如今都市生活高楼大厦之中很少见到的邻里关系。在酒店都提倡“宾至如归”希望客人在旅店中找“家一般的感觉”的背景下, 店主与旅客的互动才可以真正营造出独属于四合院的“家”元素。

4.2 开设主题展馆

主题展馆主要展示体现老北京风采的、体现四合院生活文化的内容。增加以老北京民间传统习俗相关的展览, 让顾客可以通过展览更加了解老北京四合院人的生活状态、传统习俗, 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甚至喜爱北京四合院。

可以在酒店房间或者走廊开设老北京四合院老照片展览, 在酒店适当的位置摆放一些暖壶、缝纫机、旧式钟表、铜夜壶、茶缸等体现老北京风貌的老物件, 一样可以使客人置身于真正的四合院氛围中, 把客人一下拉回到那些值得怀念的珍贵的日子里, 让顾客可以更加真实地体验北京胡同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

5 主题氛围方面的发展建议

5.1 内部氛围的发展建议

5.1.1 在酒店内多摆放绿色植物

摆放绿色植物不仅可以让店内的四合院景观更加赏心悦目, 还可以净化空气, 为顾客营造一个美好的氛围。北京紫地客栈在四合院门口和院内都种植或摆放了绿色植物, 这与周围绿树红墙的氛围非常贴切, 让人置身于舒适和谐的自然氛围中。

5.1.2 在酒店门口摆放关于酒店主题活动的宣传海报

酒店可以在门口张贴近期主题活动或者主题展馆的宣传海报, 这样可以让顾客直观地了解到近期酒店的活动项目, 增强顾客的参与度, 还可以让经过酒店的其他人注意到酒店的活动, 并且产生兴趣, 引起潜在消费群体的关注。

5.2 外部氛围环境的发展建议

5.2.1 预约规范的停车位

酒店在接受顾客预定房间的时候, 若顾客需要停车位, 则一并预约。如果酒店已有的停车位已满, 则需要酒店在附近规范的公共停车场租用停车位, 并告知顾客所需添加的费用和从停车场到达酒店的线路。如果路程较远, 可以结合胡同游三轮车, 开设接送服务, 让顾客更加了解酒店的周边环境。

5.2.2 设计醒目的、具有主题特色的LOGO

比如初见客栈的LOGO, 主要以四合院式屋顶、红灯笼、祥云组成, 再加上毛笔写成的酒店名称, 不仅体现了北京四合院特色, 而且一目了然 (见图1) 。

北京四合院主体文化酒店可以使用篆书的“和”字作为酒店的统一标识,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时至今日, “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饱含传统“和文化”意蕴的用语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合”与“和”同音, 篆书可以体现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这样的标识既可以体现北京四合院文化, 又可以让顾客记住 (如图1) 。

摘要:本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 对北京市以中小四合院为载体的主题酒店进行了调查分析。在调查过程中, 根据主题产品、主题传递、主题氛围三个维度, 分析了该类型酒店现在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 该类型四合院酒店的经营者应着力开发符合老北京四合院特色的餐饮项目、休闲娱乐项目等, 强化各类主题服务和主题展示, 打造主题环境与氛围, 保护和传承老北京文化,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四合院文化主题酒店。

关键词:四合院主题酒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彭雪蓉.基于顾客体验的主题酒店产品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2]文吉, 曾婷婷.主题酒店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购后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深圳市主题酒店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 2011 (4) .

[3]四合院酒店的“优”与“优”[EB/OL].第一旅游网.

篇4:四合院:北京城的文化密码

提到老北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二环路之内大大小小的胡同和四合院。虽然四合院的雏形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但在中国留存至今的古城中,以四合院承载起城市文化底蕴的,却似乎只有北京。

6月中旬,在首都博物馆的展厅里,一场名为“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的展览,向人们揭示了四合院背后蕴藏的北京城的文化密码。

“模块化”的元大都

10年前,英国的“10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投入相当于上亿元人民币的庞大资金,邀请15位世界顶尖级的电影大师各拍摄一部10分钟的短片,再组合成电影杂锦集《10分钟,年华老去》。这些影片中的最后一部,中国导演陈凯歌拍摄的《百花深处》,就讲述了一个关于四合院的故事:在平安大街旁早已被拆成平地的老居住区故址上,一位疯疯癫癫的冯先生站在他想象中的四合院里,强迫搬家公司进行一次如同“皇帝的新装”一般的“虚拟搬家”。这位看上去颇不合时宜的中年人头戴黄帽,身着红色衬衣和灰色外衣,一如处在无数现代高层建筑包围之下,似乎早就应该成为历史过客的四合院。

然而,在七百多年前忽必烈统治中国的时代,由大大小小的院落组成的北京城,正是当年最前沿的建筑管理科学的代表。

在元灭金战争之后,位于今天北京城南部的原金中都迅速衰落。当元朝选择在这片土地的北面建设新的都城的时候,快速的施工就成为新都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幸运的是,作为一座几乎是“白纸上画出来”的城市,元大都有着先规划再建设的优势。当年的城市设计者选择了《周礼?考工记》中给出的“棋盘式”的建城方案。设计者先规划贯通城市的主干道,再规划与它们平行或垂直的不同等级的道路。在此基础上,供人居住的土地被划定为一个个8亩的地块。在这些大小相等的区块上,建筑师们可以用院落迅速“填充”它们,建设一座“模块化”的城市。

元朝灭亡后,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稍向南移建成北京城。整座北京城被当作四合院来设计。今天,人们习惯于把正阳门叫做“前门”,其实就是这种思路的遗迹:明北京城刚刚竣工之时,从正阳门北行不远,就是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它是北京城里最大的四合院,也相当于北京城这座四合院的内院。而在城市的其他区域,不同等级的四合院成为贵族、各级官员和平民等不同级别的人员的居所。这种以四合院为模块的城市布局,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

四合院的宜居之路

相比于元朝的院落,四合院在明代逐渐定型,成为典型的“对内开放,对外封闭”的居住空间。从明朝建立开始的大约6个世纪里,四合院一直是最为安全和宜居的住宅。

“棋盘式”的建城方案,让人们不易迷路,而这种安全感又被四合院本身的规制所强化。四合院分为内院和外院,只要关闭大门,路人就不可能看到院内的情况,更不用说女眷等最需要保护的人居住的内院了;即使有宾客来访,大多也只能停留在外院。于是,四合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居住者的私密空间。

但对于居住在四合院里的人来说,这样的居所又为他们提供了颇为宜居的环境。今天,我们走进一些明清时期留下来的四合院,往往会发现院落中栽植着树木,挂着鸟笼,放着鱼缸,甚至堆砌了假山,这其实恰恰反映出当年的一种流行趋势。在几乎没有公园,只有皇家园林的古代北京,四合院就如同一个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不仅满足了人们居住和饮食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观看绿色植物和鸟、鱼等宠物放松心情的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四合院内院的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这就为居住在院内的一家人创造了大量交流的机会,使几代人之间保持着浓厚的感情,也让北京城的氛围变得安详起来。

四合院追求宜居的道路一直走到了近代。直到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还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四合院的“建筑标准”,用现代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剖析并留住四合院的“宜居要素”。

新北京重拾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在20世纪后半叶的衰落,是人口压力和社会变迁的综合作用。在古代和近代的北京,每座四合院里通常只居住一户人家;但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传统的大家族逐渐消失,由于人口压力,四合院成为若干户通常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共享的住所。这种新的变化,让四合院因为“超载”而逐渐变得拥挤不堪。

多户人家共享四合院还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举例而言,每户人家都需要在自家厨房生火做饭,这就使煤的需求量激增,以至于全院居民所用的煤经常需要用手推车运进院子,而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为了方便煤车出入,作为内院和外院通道的垂花门常会被拆除,尽管它往往是四合院里艺术价值最高的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出于对余震的恐惧和扩展生活空间的需要,人们开始在四合院里搭建各类窝棚。它们不仅破坏了四合院的美感,并带来安全隐患,也说明四合院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已经不胜重荷。而在中国允许私人购买汽车之后,“停车难”的矛盾最先在胡同里表现出来。

改革开放之后,北京人从国外的画报和影视节目里看到了高楼林立的住宅区。于是,“住进楼房”成为当时的人们普遍的渴望,很多人搬出了四合院,住进了新式的高层住宅。

但当北京开始发展旅游业的时候,老四合院开始显现出它们独特的价值,成为最受外国游客喜爱的旅游区

。而在建筑学界,四合院宜居的特点和它的院落结构表现出的人文关怀,也在近年来深受关注。

如今,北京正在尝试鼓励人们迁往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居住,以降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这被认为是让四合院式居住区重新在京城兴盛的基础。而对既有四合院应当如何保护和利用,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的研究,也正在进行当中。■

莫让民俗成为“无本之木”

作为老北京民俗的孕育之地和载体,四合院和里面的生活却不再鲜活。这或许暗示了一种并不美好的未来:有一天,我们或许只能走进博物馆和专门的剧场,去凭吊已经成为“无本之木”的老北京的民俗。

更何况,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纽约来到北京的游客,早已提醒我们关注老北京独有的风情随着四合院消失的可能性:“我的故乡在20年前就已遍布摩天楼,而很多北京四合院的历史,却可能比美国历史还要长,它们的风韵令我神往。但为什么我来到北京,却还是经常见到前者,而且越来越难见到后者呢?”

篇5: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 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对地表所存民居的了解,必将使民居的文化弘扬并 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篇6:《北京的四合院》资料介绍

正式的四合院,一户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家中人数的多少来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进,大可以到三进或四进,还可以建成两个四合院宽的带跨院的。小者,房间为13间;一院或二院者,房间为25间到40间。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墙壁高大,不开窗户,以显示其隐秘性。从制式上来说,许多王府和寺庙也是按照四合院的`布局进行设计和建造的。

最小的一进院,进了街门直接就是院子,以中轴线贯穿,房屋都是单层,由倒座房、正房、厢房围成院落,其中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个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故称为“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两进四合院分为前院和后院,后院又叫做内宅。前院由门楼、倒座房组成,连接前后院的一般为垂花门,一些相对朴素的住宅则用月亮门,后院由东西厢房、正房、游廊组成。也有的两进四合院,例如北京茅盾故居,并没有垂花门隔出前院,而是在正房后加后院,建专供女眷居住的后罩房。

完整的四合院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是垂花门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进院是厢房、正房、游廊组成,正房和厢房旁还可加耳房,第三进院为正房后的后罩房,在正房东侧耳房开一道门,连通第二和第三进院。在整个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座房,女儿住后院,互不影响。这其中也有反映“男外女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影响。

四、五进院的组合方式较多,通常为“前堂后寝”式。第一进院与三进院相同,第二进院是对外使用的厅房和东西厢房,之后再设一道垂花门,在厅房和这道垂花门之间形成第三进院,垂花门之后为正房和厢房所在的第四进院,是主院。如果后面还有后罩房,就构成了第五进院。还有的在倒座房北侧再建一排南房,而组成四进或五进院的。

篇7:关于北京四合院的话题作文

四合院的布置,师法自然。依地势,合山水,抱草木,方寸之地,演绎四季;置亭台,起楼阁,设水榭,廊廓深深,步步景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却千篇 一律平淡无奇;久违的合院坐落千年,钟灵毓秀雅量高致。凡常的建筑过目即忘,凝固的音乐深入记忆。

四合院的时光,岁月静好。庭院深深,堂前几度花开花落;岁月如歌,檐上又见云卷云舒。月拱门,跨过天圆地方;雕花窗,映透姹紫嫣红。三间高堂,迎贵客推杯换盏;几尺门廊,待游子望眼欲穿。晴时满树繁花,雨时落红染径。朝时紫气东来,暮时红霞满天。春方至,庭院飘香;夏又来,树荫清凉;秋风起,黄金铺地;冬雪舞,素裹银装。

四合院的绿植,雅趣颇多。吟赏海棠,香雾空蒙月转廊,故烧银烛照红妆;品味石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寄意三槐,槐花满地无人扫,半在墙根印紫苔……

四合院的生活,邂逅诗意。时光斑驳,开轩窗又见燕子;岁月回响,启门扉以待归人。过垂花,穿游廊,曲径通幽,看月色满塘;上西楼,凭雕栏,文思泉涌,赋万古流芳。剪烛西窗,共话巴山夜雨;举案齐眉,同奏琴瑟和鸣。

篇8:北京四合院建筑文化特色探析

北京四合院建筑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封建社会时期,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儒教思想深入人心,家庭的伦理道德和宗法观念在四合院中也有所体现。如,“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是四合院典型的位置排列,清晰的表明了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在现实的呈现,中国古代具有封闭式的家庭观念,这种观念造就了四合院这种封闭式的住宅。历来四合院建筑不论等级次第,只有一个正门,内部设施一应齐备,应有尽有。北京四合院的营造极其讲究风水学,古代的时候称之为“堪舆之学”,即对建筑环境与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认识,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伦理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四合院的营造从选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寸,都要通过风水理论来进行。规整的北京四合院布局一般为南北较长,坐北朝南的方形院落,正好置于东西向的胡同之间,大门开向宅南的胡同,正房门与宅门的方向一致。其中,宅门必须开在南面,首先是由元代建大都时期的城市规划所规定。其次,与传统的建筑风水学相关。根据八卦,此处为“巽”位,意为“风”,是一个充满吉祥的位置。再者,华北地区风大,冬天寒风从西北来,夏天从东南来,门开在南边,冬天可以避寒,夏天可以迎风纳凉。大门是四合院重点装饰的部位,大多会庄重或华丽,并且一般都会比周围的建筑物要高。这种营造方式会让大门在这条胡同里十分显眼。人站在门口,精美的砖雕和彩画,幽深的门廊都给带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给人以宅第不凡的感想。

北京四合院中的砖雕更是不可小觑。如果说四合院代表着一种文化,标志着一种符号,那么作为建筑构建之一的砖雕则是以情寓景,赋予了建筑生命般的魅力,它承载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渴望吉祥平安是崇高理想。四合院的砖雕古朴厚重、技艺精湛,透着帝都的风范,这是其他各地的民宅砖雕无法比拟的。从砖雕纹样的表现风格上看,北京四合院砖雕一直沿袭着宋代的风格,明代的砖雕注重整体布局,形象刻画强调体块关系,手法较粗狂朴素。至清代,砖雕制作更加精美细致,到清末受到西方艺术造型样式的影响,题材和手法也渐趋向强调立体空间感。从装饰题材上,砖雕的装饰种类主要有龙凤纹、人物故事、花草植物、吉祥图案等。北京四合院的砖雕装饰较少采用人物故事类图案,主要以吉祥寓意为题材的动植物纹饰为砖雕装饰的主题;而南方以徽州砖雕为代表则多以花鸟、人物、戏曲、生活场景和吉祥纹饰等为主题,其中形式多样的戏文故事最为典型。

建筑是实用的艺术,实用是最基本的目的和要求,艺术性体现在思想、情感的表现及人的精神需求满足,这种表现欲满足既与形式审美方面的因素相关联,也必然与使用功能、建构技术等因素相关联。而北京四合院建筑的这种艺术性除了体现在它的建筑形式和砖雕艺术上,还体现在它的一些陈设上。北京有句俗语“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句话中便透露着庭院内的经典摆设。天棚指的是在夏天或‘红白喜事’的时候在四合院庭院中搭建的用以乘凉和避风的棚子。而四合院庭院中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摆设则是鱼缸,通常每个庭院中放置两个。然而鱼缸的作用一方面是用来养金鱼,金鱼本身也是吉祥的象征,并且漂亮的金鱼也为四合院增添了很多生气,代表着金玉满堂,年年有余的吉祥之意。另外一方面还可以调节庭院内的小气候,北方天气比较干燥、空气的湿度小,大缸内的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空气的湿度,另外北京四合院建筑多为木质,易引起火灾,因此缸里的水还可以用于消防应急。至于后半句主要讲中国传统的尊师重教,富足美好的生活状态。

北京四合院的色彩选择上以红色和绿色为主要的装饰色彩,而色彩的应用也体现着不同的时代观念。由于北方冬季较长,这一时令期间花木凋零,毫无生机,环境颜色极其单调。而红和绿这样鲜明的色彩搭配,能够比较好地调剂单调的萧瑟气氛,给宅院增添一些勃勃生机。此外还有一些油饰彩画的装饰,会根据住宅的等级而有所不同。华贵的旋子彩画多见于在王府中,活泼绚丽的苏式彩画便是随处可

见了。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城市的发展,以及中国经典儒教文化的影响,北京四合院成为了独具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住宅,它的规整的结构,合理的布局,精美的雕刻,绚丽的油饰彩绘,都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此外,它独具特色的造型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着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造型艺术的载体。

上一篇:传统补间动画教案下一篇:我那萌萌哒的小狗狗小学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