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校长:大学精神在于自由辩论

2024-07-09

牛津大学校长:大学精神在于自由辩论(精选8篇)

篇1:牛津大学校长:大学精神在于自由辩论

牛津大学校长:大学精神在于自由辩论

“我认为大学精神的核心有两点,第一是在每件事情上对卓越的追求,第二是自由而公开的辩论”,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即将到北京出席全球大学校长峰会前夕,在牛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并介绍了他对大学精神的看法。

牛津大学已有800多年历史,是英国和美国等英语国家所有大学的源头所在,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汉密尔顿说,牛津大学所体现出来的大学精神就是,首先对卓越有绝对的追求,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上,都永远不会安于现状,持续地追求做得更好。

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有这样的精神。在担任牛津大学校长前,汉密尔顿是美国耶鲁大学的教务长,还曾在英美多所知名大学工作。他说,耶鲁和牛津虽然有些制度不太一样,但对卓越的强调则是一致的,他从耶鲁到牛津后,马上就感觉到了这种熟悉的卓越文化。

而在另一方面,自由而公开的辩论是实现卓越的重要手段。汉密尔顿说,牛津是一个开放的地方,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拿出来公开讨论,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行政事务上的。他还专门提到,牛津大学特有的导师制非常有助于培养自由辩论的精神。

牛津的导师制是从本科就开始的,每名本科生都会有指定的导师,每位导师一般只带两三名学生。每个星期,导师和学生之间都会进行一小时左右一对一或一对二的讨论,这种讨论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既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挑战导师,也需要在辩论中捍卫自己的观点。

汉密尔顿提到这种辩论的好处:“可以在牛津的毕业生身上培养出一种自信。”牛津大学为英国培养出了包括现任首相卡梅伦在内的20多位首相,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多位外国元首也曾就读牛津,汉密尔顿认为他们的成功不能不说与在牛津培养出的自信有关。

不过,即便拥有如此辉煌的背景和难以否认的卓越,牛津大学在一些全球大学排行榜上的位置也时常经历起落。汉密尔顿在谈起大学排名时表现淡定:“我很少担心你提到的这些排名变化。”他认为大学排名是作用非常有限的评价工具,有时纯属人为制造的戏剧性事件,对牛津、剑桥、哈佛这些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名校来说,短期排名的变化说明不了什么。

他提醒广大学子,选择大学时不要过多地考虑排名,而是应该寻找在学术氛围和教学环境等方面适合自己的学校。

汉密尔顿还提到了英国最近的大学涨学费事件,牛津大学的学费也提高到了原来的3倍。但他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牛津大学的导师制花费昂贵,需要更多的财政支持,“牛津从来没有把教育看作是一个产业”。他说,根据英国政府学费上限调整政策而提高的学费,最后仍将是用在学生身上,帮助他们在牛津享受卓越的教育。(记者:黄堃 李芮)

安德鲁·汉密尔顿——Andrew Hamilton, Vice-Chancellor of Oxford University

注:在英国的大学体制中,Chancellor一般是请社会名流担任,相当于中国的“名誉校长”,牛津的现任Chancellor是曾任香港总督的彭定康,而Vice-Chancellor才是实际掌管各项大学事务的负责人,相当于中国的“校长”,汉密尔顿从2009年开始担任牛津校长。

篇2:牛津大学校长:大学精神在于自由辩论

你论我也论,语语震昆仑。

辩罢手相握,心交酒最淳。

辩是非 逞口舌谁利

论长短 看知识我丰

自由辩论:

1.对于大学生恋爱所消耗的资金,你打算如何处理?

【如果他们说打工你们有几个谈恋爱去打工的?再说打工辛苦挣来的钱是应该谈恋爱用的吗?】

2.为什么要确定男女关系才能正经感情呢?难道不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嘛?

3.请对方辩友解释一下校园的定义

【不知道,是吗?好我来告诉你。曾经的北大校长,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老先生曾经给大学下了一个定义: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具体所有三点:1.抱定宗旨,即保定研究学问的宗旨;2.(dǐ)砥砺德行;3.敬爱师友。请问对方辩友,哪有提到过大学生谈恋爱?既然没有说,就说明大学生不适合谈恋爱,也就证明了我方观点,弊大于利。】

4.大学生谈恋爱可以增强自律性,请问是哪方面的呢?是每晚都去和宿舍管理员报道并且说:“放我进去”。还是要早出晚归的辛勤约会?或是义军人的毅力在寒冷的冬季在宿舍门口苦苦等待?

5.大学生谈恋爱可以互相安慰,互相鼓励。那么请问,与你相处进20年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都不能,一个相对认识不久的异性就可以做到吗?

6.不可否认,现在大学生不再对恋爱结婚有限制,但是作为大学生结婚,他有能力组建一个家庭嘛?

7.为什么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就是没有恋爱大学?

8.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都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有1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大学生存在“自杀倾向”。至于造成这类心理问题的原因,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将其归咎于“就业压力过大”。有11.2%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谈恋爱是出于真诚相爱,但大部分的人则认为,他们谈恋爱的目的是出于“生理等方面的需要”。

9.调查显示,在各种有悖于公共道德或社会伦理规范的行为中,大学生在公共场合“情侣之间的动作过于亲密”被视为最普遍、最典型的负面表现。难道这是你们所说的利处嘛?

10.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首次公布了他们在北京地区的“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只有11.2%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是出于真诚相爱,而其余的比例则分别分布于“生理、心理需要”、“排遣孤独”、“大家谈,随大流”等选项。

篇3:牛津大学校长:大学精神在于自由辩论

关键词:中国近代,大学校长,无待,无待主体性

“‘主体性’主要是指‘独立自主、自我决定、自由、能动性、自我、自我意识或自觉、个人的特殊性、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以个人的自由意志和才能为根据等含义。’”[1]反之,受他人支配和统治,听命于神谕、迷信和命运,受制于自然或其他外力与外在权威,或者是仅讲共性而不考虑特殊性都是主体性异化的表现。以此审视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即“指大学校长那种永远不满足于现有的大学发展境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以获得一个更新的精神自我的行为和意识的特征。这是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管理领导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大学校长在与大学发展相关影响因素的相互活动中不断得到发展的独立自主、自我决定、自由、能动性、自我、自我意识或自觉、个人的特殊性、个人的聪明才智、个人的自由意志和才能等特性”[2]。用一个词概括之,可把大学校长这种主体性概括成“无待主体性”,即一种无所依赖的主体性。具体可分解为自在性、自为性与自由性三层次。通过对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的检视可发现,这三层面的无待主体性依次表现为三种历史形态,即自在的主体性、自为的主体性和自由的主体性。

一、“无待”及“无待主体性”释义

“无待”一词的含义最早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若夫承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里的“恶乎待”就是“无所待”,即“无待”。意谓若能顺着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阴、阳、晦、明、风、雨)的变化,而遨游于无穷的宇宙,他还需要依靠/依赖什么呀?“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呀,修养最高的人顺应自然,忘掉自我;亚于至人的神人,不求有功;次于神人的圣人,亦不求有名。

“无待”与“有待”相对,这两个词语是由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与玄学家郭象注《庄子· 逍遥游》中明确提出来的:“物之芸芸,同资有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耳。唯圣人与物冥而循大变,为能无待而常通,岂能自通而已!”[3]这是迄今 为止找到“无待”这个词的最早出处。

所谓“无待”,就是无所依赖、无所依待。其本意是“指圣人由于掌握了客观规律而可以超越外界条件的限制,从而使自 己能够随 心所欲,任意而行”[4]。所谓“有待”,就是有所依赖、有所依待,它是指物的运行或人的某种愿望、要求的实现不能不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不能不有所凭借、有所依赖,甚至是有所依附。“无待”作为一种处世哲学,意味着一个人突破了功名、利禄、权势与地位的束缚,使自己的精神无牵无挂,进而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这种绝对自由的境界只能通过“至人无己”(就是忘却自我)、无功(就是不注重追求功绩)与无名(不求得到赞誉)的内心修炼才能达到。中国近代那批卓越的大学校长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无序、军阀混战的时代,一般人没有任何自由可言。面对混乱的时代现实,他们能固守教育,去追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独立人格,铁肩担道义,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冲破和摆脱各种权势与功名的羁绊,崇尚并保持一种“无所依赖与依附”的精神追求,进而捍卫了公共知识分子与民族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中国近代这批卓越大学校长这种“无待”的人生境界,其力量之源就是对于“大学之道”的执著信仰。保持了大学校长的独立意识与独立人格。自主自行的独立性是大学校长进行大学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大学校长主体的生命本义之所在。这种不是为了任何世俗功利的自主性、独立性与自由性,就是“无待主体性”。即不受任何外在事物与外部条件的控制,只凭内心意向去追求大学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与自由性的主体性价值。“无待主体性”是大学校长最重要的职业品质与基本精神,是大学管理活动与学术自由及其学术自主的基本要求。

二、中国近代大学校长自在的主体性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作为一种新型 的职业身份,可以被看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下,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争锋中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大学校长作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机构的引领者,负载着三重职能:创造一种能让这个时期国人所能容易接受的新知识;传授和学习新知识,并将之化为一种实际能力,这是针对近代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来讲的;把大学促成一种社会运作的规范化组织与非规范化组织之间的新状态。大学校长把追求真理并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内化为社会公共关怀的一种自在意识。从这个意义上看,近代大学校长的职业存在就是一种自在存在,其职业具有自在性。“‘自在’是指事物受外在条件与必然性的制约和支配的存在状态。”[5]“人的自在的存在是通过人的自在自发的活动而展开的存在。自在自发的活动是指由重复性思维、传统习惯、给定的图式和规则而自发地维系的活动。”[6]近代大学校长在其职业履行活动中,在危机的环境制约下,对传统中国自身文化精髓的重复利用,将其置入这个时期传到中国的西方文化中并与其进行合理结合,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自发性。中国近代的大学校长察觉到传统中国学堂变成单纯授人以获取官僚生存技能的知识工厂已不适合社会的需要,对传统教育学堂培养的依附性的寄生虫感到愤怒,但是,在具有“依附性”的官僚技术人员与“自在性”的劳动者之间,又似乎存在一种无法弥合的鸿沟;在大学办学模式创新与价值关注之间,似乎也存在一种无法兼顾的窘境。借此,这批大学校长试图在这个特定的时候赋予中国现代大学一种自在性的精神。这批大学校长深知,中国大学开办之初的京师大学堂,以西方的专门教育为取向,虽然不同于传统教育,但使得“大学”一来到中国,就成为一个凌驾在传统中国之上的特殊机构。“西学的外部功利效应,借助西方入侵者这个中介,留给中国人‘西学胜于国学’的强烈印象。大学变成了振兴中华的强有力工具或手段。这也是中国大学以技术性教育为基本取向的原因。”[7]在这一点上,这批大学校长在其办学治校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现代新型中国大学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生,只不过他们知道,从新型现代大学负载的知识创造与传授这一重要职能来看,它本身并不是什么错事。这仅是大学功能一方 面的反映。然而,大学恐怕还担负着比技术知识创造与传授要重要得多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大学对新型社会所需的“自在人”的培养,而非“依附人”的继续打磨。根据对相关史料的分析,中国近代大学校长在这一点上是这样操作的:

首先,从世界大学的发展史及其共通的职能来看,大学常常是以外在于知识—技术的一种人性的力量孕育,表现出自己之所以为大学的高贵特性。西方中世纪后期大学的塑造“自在人”的价值取向,昭示了现代社会的到来,而近代中国的大学在这批大学校长带领下对社会的批判与对社会革新的需要,展示了大学塑造“自在人”在社会运作中的独特效能。

其次,从这批大学校长改造大学的基本目的来看,大学并不以合格的官僚技术工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也不以传统迂腐的经验型师傅来塑造教师,大学更重视师生负责任地创造和运用知识,造福社会。如果大学师生对此缺乏最起码的一种自觉意识,那么,他们的人格特征就会模糊化,就会混同于传统的依附性人格特征。

最后,就近代中国大学运转的状况来看,在大学校长那种“自在性”的主体性精神引领之下,一批批大师级的教授知识创造能力很强,具有崇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意识;学生富有爱国情怀,知识接受能力也茁壮成长。以前者而言,民国时代的一流大师都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就是最好的证明。以后者而言,建国以后的中国文化科技学术界的优秀群体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这样的自在情怀。“自在人”培养是民国大学的特质。一方面,由于社会有高期望,使大学赢得了比社会要宽容得多的思想、言论环境,使其具有其他组织难以具备的社会批判与社会校正职能。尤其是当大学培养的“自在人”以社会良心的化身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自身的正义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显示出大学之于社会的特殊性。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是社会职能和社会角色均未定型的群体,也由于大学师生是一种由知识媒介凝聚起来的临时性(以四年为基本周期)组织化角色,因此,他们对社会的反应,总处在一种敏锐的感知状态,这有利于他们寻求今后的社会位置,也有利于他们对社会的整体洞察与对症结的敏感把握。这一切,都与近代大学校长自在性的主体性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知识创造相联系,大学担负起人的自觉理智的理性证明功能;与知识的传授和再应用相联系,大学担负着人的理性意识的社会觉醒的“自在性”职能;与社会趋向更为健全的新状态相联系,大学担负着以培育造就自在自发的知识理想净化社会、以自在自发的理性激情完善社会的能动作用。自在性的主体性是大学校长无待主体性生成的第一个阶段。

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自为的主体性

大学校长在其职业活动中,为了使大学拥有更丰富、更美好的生活,开始自为地设计大学。这是作为具有社会性的大学校长所应具有的一种实然性的存在状态———自为的存在。“自为的普遍含义是‘自己去做’、‘亲为’,这是人以主体的身份和姿态活动时必然要表现出来的性质与特征。个体以主体身份和姿态生活的时侯,必然是自为的。”近代中国大学以及大学人那种“自在性”的确立以个体化和理性化的进程超越了传统学堂条件下依附的教育世界或日常生活世界对人的限制,通过近代大学校长的理性启蒙、知识教化、文化竞争等,促进社会活动的主体人逐步由“自在”走向“自为”,使大学开始依据知识、理性、契约、法律等自为的文化因素而寻求发展,借此,开始确立起自为的发展样态。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从创造一件艺术品,到接受一种政治信仰;从为开创一项新的事业而倾毕生之积蓄,到给予国家或家人以获得成功的激励;从移民于一个新的国度,到体验一种超越万物的精神感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个人所为。个人在试图改变社会以前,首先要改变自己。今天,与大部分组织机构相比,个人可以更加卓有成效地左右社会的变革。”[8]这句话更适用于中国近代的大学校长身上。大学校长从创造一所大学,到接受一种教育信仰;从为开创一项新的教育事业而倾毕生之积蓄,到给予国家或民族以获得成功的激励;从赋予大学以一个新的办学理念,到推动大学发展超越万物的一种精神感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大学校长自为的主体性精神所为。大学校长个人在试图改变大学以前,首先要改变自己。由此,兴办大学,开创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教育信仰与哲学的问题。信仰问题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其次才是一个人生的问题。近代这批大学校长深知,对世界和人生的某种最高真理的追求乃是灵魂自为存 在的需要。如果一种主体性文化缺乏对于自为存在的灵魂的安顿与设计,那么存在于该文化中的个体,包括学习者、教育者等,要么麻木不仁、浑浑噩噩,要么唯利是图、巧取豪夺,要么苦苦探寻、无所适从,而没有任何自为性特征可言。只有文化、信仰、教育三位一体,才能构成一个人完整的、健全的、富有主体性的个体形态。信仰是一个人生命的支点,是一个人生命之根赖以驻扎的土壤。没有了信仰,生命就会遭遇难以承受之轻,就只有类似于动物本能的生存,而不会有真正地人的生活自为状态,不会有主体性的生命价值的张扬与实现。这一点在近代中国大学校长身上诠释得淋漓尽致。从这批大学校长的教育信仰来看,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朴素的或习俗的教育信仰,另一种是科学或理论的教育信仰。而他们的教育信仰大都属于后者。因为他们都具体有一种个体自为性的能力,都具有一种播种知识、传播文化理念的主体性精神,这是一种化育他人、造福社会的信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正的教育家有孔子之热忱、基督之博爱、释迦牟尼之忘我精神。”可见,这批大学校长正是凭借这样的一种自为存在的主体性信仰精神来治理大学与推动大学发展的,并且使大学教育在混乱的政治失序社会中获得了自为性存在。“教育是我们在政治上求得安全的唯一保证。除了这艘救命船以外,到处是一片泛滥的洪水。”“设立学校是人们在历史上最大的发现。别的社会组织只有医治和补救的性质,而学校却 带有预防 性,是一贴消 毒剂。”[9]在这个意义上讲,近代的中国大学教育超越了政治和经济,具有普遍的主体性之永恒价值。与其他大部分人以及组织机构相比,大学校长在这样的主体性支撑下所创建起来的大学及其可以更加卓有成效地左右社会的变革,由此而成就自己的“卓越”。

何谓“卓越”?按照我们的理解,卓越的人物必须有人格,而有人格的人不一定卓越,这也应该是常识。而卓越的人必然有成就,而有成就的人不一定卓越。关键是如何理解这其中的“成就”与“人格”。“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成就’总是特殊的,实质的,似乎不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整个‘人格’。换句话说,人格不能是某一方面的,更不能理解为某种具体事功的优异价值。”[10]我们判断大学校长是否卓越,其中有成就与人格指标,但是这种成就与人格指标不是单一的。至少,需要表现在道德、知识、行动与观念方面,这个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仁且智”,有时甚至还需要扩展到“勇”。中国近代的这批大学校长是仁、智、勇都具备了。那这批大学校长身上的仁、智、勇是从何而来?“当一个国家与民族突然面对巨大的文明落差而又急于追赶先进文明、融入巨大的世界现代化扩展进程,且这种追赶因为各种复杂的内外条件而不得不采取某种跳跃式的方式时,她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也许不只是技术和物质层面的,更主要与更艰难的是文化和主体性精神方面的。”民国时代的转型社会,民族文化传统与精神伦理观念在一个动荡的社会里的转换,不但是一个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现代性转换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与道路的问题。大学作为引领社会这一转换的主要力量,在这个时候大学要发挥的力量必须是自为性的、必须是民族性的、必须是地方性的,这批大学校长深知其中的奥妙,民族文化传统与精神价值要实现转换,大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认同都必须认同这一点,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崛起史所证明了的。这是关系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命脉能否得以延续并生存的致命问题。因此,在政治失序与社会板荡的民国时代,这批大学校长不放弃对自己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使命与文化责任,思考中国大学的发展之道,在世界大学体系中,捍卫和保持民族独立与国家发展的文化血脉,依靠他们身上的仁、智、勇的自为性的主体性精神力量作出了伟大贡献。这是他们得以自为存在的一个根本维度,是他们之所以卓越的一个根本维度。自为性的主体性是大学校长无待主体性生成的第二个阶段。

四、中国近代大学校长自由的主体性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无待主体性获取的道路是曲折的,根据马克思关于“自为的存在将被既在地自由的实然性存在取代”[11]的观点,我们不仅仅只是从自在与自为的主体性层面来探讨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存在,而应当从那种给定的本质或规定的抽象转向大学校长的自由主体的本质力量的自我展示与自我澄明。应当将大学校长作为一种被赋予的一种自由中去理解,“这是一种高于其自身中的非客体的潜在性,这种非客体的潜在性只有在他获得对自身真正意识时他才知道”[12]。在根本上讲,大学校长是一种自由性存在。一旦 大学校长“达到了自身 的自由意 识,就可以进 一步领悟 自身”[13]。实际上,不但是领悟自身,更能领悟大学、领悟教师、领悟学生。“自由是人的本性,如果教育将自由自我丢失,那是教育的不幸;而只要保持了这种本性,那么,批判性、超越性与保守性同在,它们一起让人性永在、永生、永长。”[14]大学校长职业有了这种自由性的主体性,才能让大学的学术与教育事业具有自由性,才能一起让大学师生的人性永在、永生、永长。其自由性表现为:大学校长从自身内在的规定性与本性出发,主动地设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积极地从事关于大学发展 的各种活动,是自己职业生活的自觉行动者与主动行为者;大学校长承认其职业活动中的一切对象、既定的社会关系与自身的客观现实性对自己职业活动与职业目标、职业理想的限制与制约,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限制与制约,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改变各种自己有能力改造的大学环境,使之符合大学发展规律赋予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利用各种方式力求确保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相对于活动客体的主动地位;大学校长通过对自身本质力量的恰当定位选择适合大学发展的路径以确保大学校长在其职业活动中的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可见,大学校长的自由性是大学校长自主的活动状态。这种自由性不是纯粹的精神自由,而是将精神自由付诸大学发展的行为自由。

篇4:大学校长眼中的大学精神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liwenjun163@163.com

大学精神引领大学和社会的进步

郭东明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

大学之所以能经久不衰、走向社会的中心,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的精神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连理工大学60年的建设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大学应始终保持一种令人向往和追求的精神。大学自治、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同时,大学精神同时代、历史和文化特色密切相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彰显和体现,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坚韧精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格物致知,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些都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断塑造和丰富。大学可以没有围墙,但是大学在精神、追求方面引领着社会的精神、文化、思想、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学精神的培育

周介铭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艰巨期,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竞争亦日趋激烈。置身于这样的生态环境之中,大学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学培育与环境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服务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理念与精神文化,而这一切,正是培育大学精神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纵观现代大学发展史,可以发现,作为以追求真理、传承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大学,若没有积极向上的理想、催人奋进的精神,那将缺乏自我更新发展的生机活力。大学在促提高、谋发展时,只有树立远大的目标,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照耀下,才能于教泽绵绵,薪火相传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就。

通过培育大学精神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的协调发展。学校要谋求发展,不但要注重校园自然景观的建设,更要通过传承与创新,构建能反映自身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高校人文景观。要建好一所大学,就要全面地梳理传统的思想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协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共同发展。大学要以探索科学技术,解决现实问题为己任,但大学又决不是仅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适应社会当前需要而设立。大学要传授的是一代代学子一生都需要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方法和思想,它要探求人类最有普遍意义和恒久价值的真理,让人们知道为什么和应该怎样。所以,大学之谓大,非面积之广,人数之众,而是在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借鉴扬弃、革故鼎新的过程中,形成利人惠众的品位与气质,惟其如此,大学方能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中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现代大学越来越重视通过塑造大学精神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大学的影响力大小是大学生命力强弱的标志。一所学校影响力越大,知名度越高,其发展空间就越广,于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多。当前,很多大学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在对外宣传时,不仅仅介绍自己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而且越发重视宣传自己的特色、理念、精神、目标和价值观,在介绍自己成绩和实力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文化品位的展示。实践证明,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可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学校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培育大学精神已成为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从本质上讲,培育大学精神就是提炼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要以切合实际、特色鲜明、促进内涵发展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域外的先进理念是我们在瞬息万变的新的社会条件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大学活动的一切领域和环节,既是理论抽象,又是实践操作,但其精髓体现在理念、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上,越其如此,才抓住了大学发展的根本,根本固则枝叶繁,因此,大学精神在大学的生存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的灵魂,发挥着激励意志、规范行为、凝聚人心的功能。

培育大学精神,关键要结合学校实际,获得师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的理念与精神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生长起来的。应在总结学校发展历史,提炼学校发展经验,反思学校发展问题,分析学校发展现状基础上加以归纳、论证,只有对学校的历史与现状作充分地研究,既重视传统进行纵比,又强调借鉴进行横比,分析与其他学校相比较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才能增强办学理念对学校发展的导向性,培养起既尊重客观规律又体现时代特点的大学精神。

总之,发展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培育大学精神,当求真务实,立意高远,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建设富有个性特色的大学文化,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大学校长的好坏在于是否尊重大学精神

徐显明 山东大学原校长

我认为,一个懂得大学规律的校长,他的首要责任是要坚定地守护住大学精神。这种守护必然要从他的管理权运行开始。那就是要打破对教授的“管理观念”,树立对教授的“信任”和“服务”观念。校长行政管理的出发点是要尊重学术和相信教授。当大学校长尊重学术、信任教授的时候,教授就获得了尊严感,各种权威自然会趋于平衡。如果一个大学里面的制度环境中存在不信任教师的因素,校长以“管教授”姿态自居,那么必然形成对大学精神的污染。

对教授的信任体现为对大学教授的“不管”上。山东大学有个做法,对经过学术委员会集体认可的一部分教授,实行一种不考核的制度,对于绝大多数的二级教授则是三年“自考”一次,方式是自己述职。哈佛大学的前任校长萨默斯被迫辞职的重要原因是他不尊重教授,进而大家公认其有违大学精神,干涉了教授的学术权利,过度扩张了校长的管理权。作为有过政府部长经历的人,萨默斯公然去挑战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实际上是其在故意扩大权力评判。萨默斯认为大学养着那些没有创造力的教授,是对大学资源的一种浪费。这完全是经济学的观点,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在这个意义上,他的确违背了大学精神。

链接

何谓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育人的重点,首先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培养有抱负、有政治远见、有广博知识、有责任心的人。要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继承前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之情,学习前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为民的品德。关心天下大事,使自己服从于社会,服从于国家,服务于人民。其次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和信念是精神世界深层次问题,它取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和科学的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三是培养爱心。要教育学生爱父母、爱生活、爱事业、爱祖国。第四是培养高尚的人格。坚持真理,胸怀坦荡,高风亮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第五是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但教育学生如何认知,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引导学生敢于奋斗,善于成才。总之,育人的目的就是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使我们的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篇5:牛津大学校长:大学精神在于自由辩论

在威廉看来,学习技能和接受教育之间存在着差异。美国的学生正面临着迅速变化的世界,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花上接近一生的时间去追求一种职业生涯,学习如何完成平凡的、重复的任务已不再是学生的当务之急。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能够应对一个个新奇的问题,试着将问题根源详细解析出来,并协同他人在解决这一问题中有所斩获。

自由教育,让学生学什么

在美国,教育投资必须契合当代学生发展的需求。例如,异国文化意识,许多高校采用明智的投资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当这些方案留给学生的不只是在国外短暂逗留所带来的乐趣,而是体会到一种真正的教育价值之时,学生便会对展现在他眼前的“全球化”世界而欣喜若狂。

自由教育,让教师怎么教

在威廉的记忆中,麻省理工学院一位非常有威望的教授伍迪·弗劳尔斯(Woodie Flowers)曾鼓励人们学会区分“训练”和“教育”。学习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是“训练”,而学习设计需要“教育”;学习拼写和语法是“训练”,而学习沟通需要“教育”。在许多情况下,学习部分是“训练”,而理解和创设整体则需要“教育”。教师在教学时显然要分清“训练”与“教育”的不同之处。

例如,针对网络教学,“自由教育”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先进的网上学习的地方。威廉认为,可以形成一个“公文包”式的课程发展模式,这个组合会有不同的体制类型,而学校则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讨会、小组讨论和定向研究上。

自由教育,更多的是希望

自由教育,到底教给学生什么?威廉有一个训诫忠告大家,那就是不要不愿意教学生思考关于价值观以及如何实现更多现实目的的方法。在2010年题为“我们是我们的选择”的毕业班致辞中,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回顾了他10岁时与他祖父母一起的旅行。当坐在他们的蒸汽拖车上,这个早熟的10岁男孩,费力地计算了他的祖母吸烟对她的健康所造成的损害。他的结论是,如果吸烟者每吸一口烟,他寿命便缩短两分钟,那么吸烟30年的祖母将缩短16年的寿命。当他自豪地告诉祖母他的发现时,祖母泪流满面。他的祖父停下车,轻轻地对杰夫说:“有一天,你就会明白仁慈比聪明更难。”

篇6:香港中文大学:自由其精神

山海之间,栖息着港中大自由的精神和灵魂。还记得进校的第一天,就有人告诉我们,在港中大,不会像在内地大学一样有班级来管理你,有辅导员约束你,你有足够的自由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只要可以满足毕业的学分要求,每个学期上什么课,上多少学分的课等都完全可以由你自己安排。所以在港中大,不仅班级的界限不明显,连年级的界限也很模糊。由于港中大特别提倡博雅和通识教育,再加上港中大的各学院发展在香港各高校中最为全面,同学们不仅选择的自由度高,可以选择的范围也很广。

除了个人的学习生活,各种社团的活动也十分自由。港中大的社团大多只受学生会的监督,而学生会则是一个独立于学校的法人。比如港中大的辩论队,除了需要遵守注册时的会章以外,平时的训练和外出的比赛都由队员们自己管理,学校除了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以外,从不干涉辩论队的训练和比赛。而大陆高校的辩论队则往往可以享受到从学校领导到团委的层层关照。从请来众多大腕明星的歌唱比赛,到兴师动众的校庆等,港中大大大小小的学生活动几乎都由学生自己来办,大家得到了锻炼的同时,自己的创意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其实,在港中大你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是思想的自由。在这里,既可以耳闻郎咸平的叫骂,又可以聆听北岛的低吟。港中大图书馆前有一座雕塑名曰仲门,俗称烽火台。它是同学们激辩观点交流思想的地方,也是香港数次社会运动的发起处和见证者。无论是对校政的讨论,还是对社会的探讨,大家都可以在这里各抒己见。港中大的宝贵之处在于它给了你一个机会,让你在更少的束缚和更广的视角下,重新思考你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观点和信条。而这,虽然未必是你选择大学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却很可能成为你离开大学时所带走的最大收获。

山海之间,有凤来仪。港中大以“凤”为校徽,“凤”既是南方之鸟,又是高贵、美丽和自由的象征。在这片思想自由成长的乐土上,引来并且培育出了为数不少的大师。从钱穆到高锟,一代代大师们或许会散去,但只要港中大追求自由之风尚在,它就仍将是学子们流连的乐土。

细节港中大

尴尬的误解

很多人都对港中大校名中的“中文”二字有误解,误以为港中大是一所以中文见长的大学,或者误以为港中大完全以中文教学,实际上,港中大双语并重,文理同长。退休老校长高锟去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有同学戏称,幸亏不是诺贝尔文学奖,不然以后“去港中大学中文”的帽子就摘不掉了。

与欧美接轨的短学期

港中大学制与国外高校相同,都是采用短学期方式,9月到圣诞节前,1月到5月分别是两个正常学期,6、7月则为暑期课程,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安排自己的暑期活动。学校也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暑期活动和海外游学团,有人去美国做背包客,有人去欧洲探讨全球化和文化认同,也有人去非洲从事社会服务……

享誉盛名的书院制

篇7:牛津大学校长:大学精神在于自由辩论

一、大学“行政化”的内涵

大学行政化, 亦称为大学政府化、衙门化或官僚化。它是指大学像政府组织一样地运行, 实行行政化的管理, 强调行政权力在组织决策与管理中的全面支配地位[2]。大学“行政化”也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二是大学内部治理的问题。一方面指政府对大学的行政干预过多, 大学未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地位, 大学办学的诸多方面都要听从政府的指挥, 执行政府的指令;另一方面指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 在大学日常的常规管理中行政权力被泛化和滥用, 大学被当作行政机构来管理。

二、大学“行政化”的弊端

首先, 行政化的弊端导致大学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发展不平衡。大学没有形成以教师、学生和学术研究为核心的运作模式, 而是出现了以行政权力为本的错位。其次, 行政化往往导致大学的资源配置不均。一些教育部直属大学或省部属院校往往能在资源分配中占优势。再次, 行政化导致当代大学精神的迷失。行政化使大学官僚化气息日益浓重, 大学的“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日渐迷失, 学术研究变得急功近利, 学术自由的氛围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由此可见, 如果不去行政化, 那么大学离其“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本真精神就会越行越远, 大学所肩负的独特使命亦无从实现。因此, 大学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三、如何“去行政化”:理顺三对关系

(一) 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赋予大学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我国大学的办学主体是政府。不可否认的是, 由政府统一办大学对于保证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对大学管得过死, 会干扰大学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影响大学的积极性。为此, 政府在尊重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基础上, 应赋予大学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政府应转变职能, 改变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 对大学的管理更多地采用财政、监督、信息管理等宏观调控手段, 不直接强制干预大学内部事务。在专业设置、教学活动、科学研究等具体事务方面, 也应放手让大学根据自身目标和实际情况自主安排。

(二) 协调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

一方面确立学术本位的意识。充分尊重学者与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决策中的作用, 高度重视并切实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术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积极营造尊重学术的大学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增加学者的“话语权”与决策权。一个没有奠定学术自由的价值观、教授不拥有学术权力的大学, 不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更遑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3]。所以, 要保障学术人员能充分参与大学管理和决策, 切实享有对学术事务的主导权。

(三) 处理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高校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存在的, 大学要去行政化, 就要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效应, 建立社会化的中介机构对各类高校进行考核与评估。不应该把办学权与评价权都归于政府, 应该实行“三权分立”, 即评价权交社会, 管理权交政府, 办学权交学校。

四、我国大学“去行政化”的初步探索

(一) 大学“去行政化”改革遭遇“行政化”挑战

深圳地区A大学尝试去行政改革, 在大学中取消行政级别, 教师不论资排辈, 学术至上。学校将设理事会决定各项大事, 同时学校不设院系, 也不设行政级别。但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仍遇到许多困难, 去行政化的大学依然存在与行政级别有关的问题。可见, 即使大学内部是去行政化的, 但是在与外部对接的时候仍需要行政部门的支持。单纯依靠大学的努力是不能奏效的, 中国大学去行政化应是一个渐进的、系统的、长期的过程。

(二) 扩大学者话语权:行政领导退出学术委员会

华中地区C大学的校领导退出学术委员会, 校长不再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将学术评判与行政权力剥离。此项举措是想将学术评判与行政权力适当剥离, 保持学术委员会的相对独立性, 进一步发挥教授在学术事务管理上的作用。现在学术委员会与行政权力适当剥离, 对学校的决策也拥有提议、审议、表决的权力。此举能更好地让广大学者、教授行使其学术权力, 在学术事务上扩大其“话语权”。

(三) “去行政化”以大学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深圳地区D大学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实行全员聘任制, 以此为突破口来进行去行政化的初步探索。全校推行职员制、聘任制, 设置了教师、技术、管理三大岗位类别, 对全体教职员工依岗聘任、分类管理。此举淡化了行政管理, 强化学术权威, 发挥了教授治学, 民主管理的作用。通过逐步减少校级管理岗位, 逐步达到去行政化、去官本位的目的, 有利于淡化“官本位”与“行政化”色彩, 最终重拾大学学术自由的本真精神。

结语

真正的大学应当崇尚学术自由, 信奉真理, 追求学问, 应该具有“独立之思想, 自由之精神”。行政化造成现代大学精神的迷失, 大学“去行政化”的改革正是为了重新找回大学本身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规律, 重拾大学学术自由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陈金圣, 钟艳君.大学用人制度的改革与大学的“去行政化”[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6) :44.

篇8:校长致辞为大学精神开启新风

不流俗、不盲从,不负此生,独立思想、谦卑胸怀、恪守道德、认识时代……这既是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待,更是在向世人传递一种大学将回归公共价值的担当与情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大学校长更是大学的设计师与引路人。很多时候,大学校长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与价值,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公共交谈,往往也意味着这所学校的老师与学生,将沿着什么样的道路前行。事实上,让学生高扬人性尊严,用公共价值与道德情怀影响学生的校长,如今已不在少数。有媒体就盘点了今年各大高校校长的毕业致辞: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寄语研究生:心存敬畏方可挺直腰杆;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也教诲毕业生:急功近利只能带来短暂荣耀;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则告诫学生:坚守人生底线,时时约束行为……可以说,校长们的谆谆教诲、殷殷期望,既是公共仪式上对学生的最后叮嘱与对话,更是在传递一所大学对独立思想与公共精神的坚守。

一位卓越的校长,理应在价值、信念、情怀与担当上,去引领与推动一所大学前行。但同时,大学校长对学生的影响力,又绝不仅仅来自开学或毕业的经典致辞,而更多离不开日常细节的言传身教。

一位学者就曾怀念他的老校长高锟,这位香港中文大学的前校长面对学生侮辱式的质问与抗议,常常微笑宽容以待,这让他的学生们对这位校长保持了由衷的敬意,并学会了凡事包容。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校长席酉民受到该校学生的高度评价,则是因为学生可以自由与校长沟通,有问题可以直接发邮件给校长,校长微博是校长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二,席校长还会随机抽取10名学生共进晚餐,学生们可以在轻松的晚餐氛围中与校长面对面地交流。

可以说,这些校长正是用日常生活中的“立德立言立行”,以“润物细无声”来影响学生,用自己的品格、学识、胸怀与担当,为大学精神开启新风,进而引导一代人的精神和操守。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才可能在未来人生中更加独立地思考,坚强地自省,纯粹地发展,不流俗、不盲从,不负此生,用大学的精神与价值,去影响整个社会。

上一篇:以幸福为话题的随笔作文700字下一篇:征迁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