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记忆范文

2024-06-27

共同的记忆范文(精选8篇)

篇1:共同的记忆范文

1993年10月,我到局行政办公室工作。办公室有12人,没有档案员,也没有档案室,虽然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但人们对档案还处在陌生的状态。一天,我走到一楼距门卫较近的一个房间,看到堆放着七、八麻袋东西,用细铁丝穿连着麻袋口,一部分裸露在外面。问后方知,是准备送到废品站卖掉的。我打开一个麻袋口,随手一翻,竟是些纸质文件和资料。在那个时期,文件和资料散放在机关的各个部门,没有统一管理。看到这些资料总觉得不应该当“废品”轻易卖掉,便找人搬到三楼的一个房间里存放起来。

,档案达标在自治区国税系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档案达标是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标志。第二年,克拉玛依市国税局档案达标全面启动,成立了组织机构、培训人员、制定方案等组织实施。档案的可贵在于资料,档案的生命力也在于资料。因此,三年前存放的资料,有了用武之地,这些“废品”变为“宝贝”,身价倍增,成了支撑档案立卷的重要来源。可见资料的命运如同人的命运,跌宕起伏、荣辱成败竟在一瞬间。

在整理档案的日子里,按照标准认真分类、鉴定、编目、整理,凡是用圆珠笔起草、复写纸书写的文件底稿全部进行了手工抄写;书写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进行复制;档案不完整的材料进行了补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文件进行裁剪、裱糊,确定保管期限。完成了税务部门1980年至文书、会计、税收、基建、声像、设备档案的全部组卷,将过去零散存放的资料,第一次装入文件柜,放进了档案室。整个过程倾注了档案工作人员的辛勤劳作,机关档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从随意到规范的转变。同时,制订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借阅制度,建立了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形成了单位领导分管、办公室主管和档案人员具体管的档案管理网络体系。10月,局档案管理评审验收为自治区一级单位。随后,5个基层单位的档案全部达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局档案管理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

一个基层单位,档案的规模和数量同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相比,乃是“冰山一角”,但毕竟填补了税收工作的一项空白。人们在方便、快捷的查询中转变观念,又在档案利用和成果转化中增强了档案意识,档案为税收工作增添了“助推器”,它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由于工作的调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很少去涉及档案。

篇2:共同的记忆范文

2017年福建省高三省质检的作文题已经出炉。命题者要求考生围绕“共同记忆”为主题作文,而写作时要求考生从子女、学生、市民任选其中之一,进行写作。所以学生在应考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只能选写某一身份,对“共同记忆”的定义作阐释,谈启发与感受,而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考生最熟悉、最有话可谈的。本次作文题不要求考生从三个不同的身份,作面面俱到的阐述,也不要求学生对三个人物(父亲、老师、市长)所下的定义作异同分析。

二、必须对“共同记忆”是“亲情的纽带”谈清、谈深“为什是亲情的纽带?”因为记忆有许多痛苦、幸福的往事,家庭遇到不幸与挫折、遇到难以忘怀的幸福与快乐都会珍藏于亲人的心中,成为一笔精神财富,如薪火代代相传。美好或痛苦的“记忆“,可以不忘初心,可以展望未来。

同样,对老师解读的“共同记忆“是精神家园,也必须谈清,写好“为什么”,老师与学生所镌刻在记忆中的美好与痛苦的回忆,所展现出来的师生情谊是不胜枚举的,老师教书育人的成果,师生之间难忘的误会与后来的消除,教师职业的平凡而伟大,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和光荣感……从学生这个身份来体味,来感悟,写起“精神家园”就会更有说服力。

同样,从市民的身份来谈“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和魂,也是要谈清“为什么“。考生可以追忆城市的过去和现在,表现城市的繁荣昌盛是几代市民努力的结果,市民生活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必须把它作为自己的家,扎根在这个作为灵魂归宿的家,建设好这个家。可以谈城市不仅需要高楼大厦,更需要文化底蕴,保护传统文化,创建城市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在写好“为什么”的基础上,考生还可以拓展一笔,去阐述,如何巩固作为家的精神纽带,如何建设精神家园,如何为城市的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作出贡献。这样文章的内容就丰富而充实。

篇3:共同的记忆范文

在心理学、脑科学、精神分析学等传统研究领域中,认为记忆是一种个体器官的功能,而法国社会科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则把记忆放在社会结构的框架中,认为社会群体存在一种共同的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哈氏在《记忆的社会框架》(The Social Frameworks of Memory)中给出集体记忆的概念,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1)简言之,集体记忆即一个组织或群体对共同经历的记忆。

“集体记忆”概念来源最早见于涂尔干对“集体意识”理论的阐释中。涂尔干认为社会群体通过对记忆的共享形成一种精神凝聚力、向心力,规约着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对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维系作用。哈布瓦赫在涂尔干“集体意识”的基础上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集体记忆社会框架的变化会导致集体记忆的重构。哈氏在继承涂尔干的“集体意识”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集体记忆是公众参与社会活动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内在原因。

美国学者保罗·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中对此进一步说明,集体记忆通过重复性仪式展演和社会实践获得生命力,并对传承社会文明具有“无意识展演”的作用。(2)保罗·康纳顿(Paul Connerton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概念细分化并将二者彻底剥离,其认为集体记忆并非个体记忆的集合体,而是真正社会群体的、集体的记忆。其认为群体通过各种仪式塑造的共同记忆,并不仅是每一个群体成员的个体私人记忆相互叠加的产物,而是属于这个社会群体本身的。(3)保罗·康纳顿还指出社会群体所共享的集体记忆,对本共同体的社会文明传承起着无意识传播的作用。

德国学者阿斯曼(Jan Assmann)将集体记忆重新定义为一种“沟通记忆”(communicative memory),更加强调个人的记忆是如何在社会群体的内部沟通中实现的;阿斯曼用“文化记忆”的概念将康纳顿的“社会记忆”概念进行了拓展和延展。阿斯曼的文化记忆是超越个体的、以社会文化体系为主体的文化记忆范畴,不仅体现在语言与文本中,还存在于各种文化传播载体中。通过这些文化载体,使民族文化会获得一种凝聚性力量,同时使共同体成员从中获得相同的具有约束力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

法国学者诺拉(Pierre Nora)将这些能够传承文化记忆的载体形象地称为“记忆的场”(sites of memory)。春晚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视听盛宴,不仅仅是一台综艺晚会,在中华民族的无意识下,春晚与观众合谋操演一场盛大的庆典仪式,将关于春晚的集体记忆铭刻在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心中。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关于春晚集体记忆的消解因素,以便更好地建构起中华民族共同体关于春晚的集体记忆。

二、春晚仪式中集体记忆的消解因素分析

近年来,公众对春晚表现为没有足够的耐心,甚至对春晚越来越反感,收视率呈下降趋势,春晚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号召力逐年下降。公众对春晚的固定模式也越来越感到乏味,在社会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春节文化逐渐淡化,受众的审美素质大大提高,对春晚的传统说教和意识形态愈加抵制,春晚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发生动摇,公众对春晚的集体记忆也随之逐年退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春节文化的淡化促使春节记忆的退化

春晚寄身于春节传统中,对春晚的集体记忆离不开对春节的集体记忆。近年来,春节文化受社会环境的变迁影响逐渐淡化,对春晚的集体记忆也随之发生改变。哈布瓦赫认为,“每个时代,集体记忆都是与社会的主导思想相一致的”。因此,探讨春晚集体记忆的退化需要从社会环境中寻找原因。

从197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体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发生转变,社会结构要素诸如群体、阶层、组织的类别增多。社会群体更加分化,社会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趋于多元化。不同社会群体的追求呈现越来越大的差异,社会结构进一步分化,受多元话语体系的冲击,传统文化逐渐丧失对社会群体的凝聚力,传统的春节文化逐渐淡化。

除此之外,国人对传统文化也不够重视,春节具有的节日内涵和意义没有得到有效传承。外国节日对春节文化的冲击愈来愈明显,春节流于形式。记忆是“精神价值”的载体,没有“意义”的记忆也就谈不上记忆。春节文化的淡化,也促使人们对春晚的集体记忆由明晰转为淡化。

(二)春晚远离生活,节目内容失真

春晚的节目在内容上又过度追求“意义”,在创作上背离了艺术规律。春晚打造节目的主旨是,必须体现当年的年度特征和真善美的本质,“意义”先行于“意思”,作品体现的价值观首先要符合主流价值观,其次才考察节目的趣味性。春晚节目通常要经过数轮审查和打磨,直至“完美”。然而,过度的“美”往往使节目容易失真,春晚展现的是我们想象中的美好未来,而不是社会的全部真实,春晚节目上稍微有点“不和谐”的声音,即会审查不通过。

近年来,春晚越来越脱离现实,甚至与现实的反差越来越大。春晚力图多方面的平衡,但缺乏对个体真正的人文关怀,个体渴望得到关注的心理愈发强烈。春晚使个体情感消融于集体想象中,在一部分人畅想集体欢乐的时候,另一部分人被迫卷进这场想象的欢乐中,被迫形成一种和谐的集体记忆。然而,当狂欢结束,遮蔽的矛盾重新彰显,甚至因集聚而瞬间爆发,个体的孤独感、边缘感、焦灼感更加强烈。春晚结束后,现实矛盾很快重现人们的生活中,在“幸福”的想象与困顿的现实的强烈对比下,春晚“虚伪”的一面更加清晰,春晚的“假叙事”隐藏不了“真问题”。春晚反而让人们看到了阶层的差距依然存在,个体的心理落差由此加大。

(三)观众对春晚审美疲劳、审美取向多元化

在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观众的审美素质逐年提高。新的综艺形式备受欢迎,究其原因展现真实,充满不定期的变化,高期待值。这些节目的共同特点是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相比之下,春晚是一台筹备半年才上演的综艺晚会,其通过早已设计好的台词、歌词、舞美、气氛等一系列的符号堆积,刻意表达出美好、幸福、团结的虚伪感受,将人情味与思考力淹没在“热闹纷呈”之中。并且节目形式每年变化不大,期待值不高,受众对春晚的编码形式和解码形式开始厌倦。长期固定的模式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在春节里,人们更愿意自主选择。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本土两者之间充满张力,全球化的背后隐藏者对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对立,春晚如何在两者之间平衡,关系到民族认同是否受到削弱。审美多元化给春晚带来无法躲避的冲击,春晚单一的文化模式也无法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精神需要。即使近十年来,春晚努力加入新鲜元素,但大众文化日新月异,春晚无法回归主导文化领导权的时代,春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抵制和对集体权力话语的反感

春晚坚持“家一国”同构的叙事方式,创办之初,人们对春晚浓厚的国家集体意识,家国同构的叙事方式尚能接受,但21世纪以来,社会思想体系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个体话语逐渐占为上风,尤其在自媒体时代,更加强调“个性”、“自由”、“解放”。在新的审美氛围中,过去媒体的集体权力话语显得与时代脱轨,人们也对集体权力话语愈加反感,态度逐渐疏离。

春晚的编码者与受众对文本的解读出现越来越大的偏差。著名的“霍尔解读模式”,将受众的解码方式分为三种,“协商式编码”、“对抗式编码”和“支配式编码”。编码者的意义建构与解码者的意义解构并不完全对称,后者具有相对独立的力量。讯息的接收者并非被迫遵循编码者的意愿来接收讯息,而是通过对文本进行歧义性或反抗性解读来抵制意识形态权力及文本的影响力。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话语逐渐苏醒,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多元、自由、个性。春晚特有的党国意识形态、宣教模式等特性,越来越被受众察觉,纷纷对春晚进行解构或对抗式解码,观众从“主流”转向“狂欢”,以此对抗官方意识形态,消解央视春晚的权威。部分人群对春晚的抵制,不仅仅是对春晚文本中集体权力话语的抵制,更是对春晚编码者霸权身份的抵制。

三、春晚建构中华民族想象共同体的路径分析

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春节文化逐渐淡化、受众对春晚的审美疲劳、以及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抵制和集体权力话语的反感等因素,致使公众对春晚的集体记忆也逐渐淡化。因此未来春晚要维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必须要有所改变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一)利用仪式性叙事表达重现集体记忆

春晚与日常生活仪式相比,春晚仪式是一场严密的叙事表达,讲究有序、明确、有义。在叙事内容上,首先,春晚的叙事语言应具有仪式语言的特色。从主持人的开场白到每个演员的台词,都讲究精确,去除日常生活用语的歧义和不完整,春晚注意尽可能使用隐喻来传达主题意义。

在叙事形式上,春晚采用固定的表达次序和语调。在节目次序上,每一年春晚几乎都以集体舞开场,每隔一段时间有一个小高潮,在零点时刻达到春晚的兴奋点;在节目语调上,主持人的语调应一直保持铿锵有力、热情高昂,既保持整场仪式的有序性,又使整场仪式具有隆重感;三是舞台继续沿用首届春晚茶话会的形式,在舞台周边布置观众席,注意演员和观众的现场互动。四是使用中国符号,如龙、福、中国红、长城、长江、黄河等代表中华民族的视觉符号和语言符号,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春晚保持基本不变的叙事模式,正是在春晚这个仪式舞台,时间差别被抹平,不变的叙事彰显着不变的社会结构。春晚作为一场仪式庆典,其叙事内容既暗含对中华民族过去的延续,观众对春晚的记忆不仅仅是对节目内容的记忆,更是由安全感和归属感凝聚起来的情感记忆,不随春晚节目内容的变化发生改变。春晚不仅是一台综艺晚会,纪录了中国的历史变迁,通过舞台服饰等无明确意义表征的符号叙事和有明确意义表征的话语叙事,春晚向人们及时传达社会形势和价值共识。春晚在历史时空前后相继之中,也成为中华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二)延续和重复———春节建构集体记忆的传播方式

春晚还通过在舞台上重现旧的集体记忆来保持记忆的延续,记忆定位于某种社会情境中,并以记忆链的形式存在,一个记忆总是连着另一个记忆。建立新的记忆离不开对过去记忆的保持。集体记忆以群体的共同经历为基础,春晚通过重现过去一年中国人的集体经历,来延续这种集体记忆,进而形塑新的集体记忆。重现民族记忆和时代记忆,再次调动国人的情感细胞,一方面加强了集体认同,一方面建构起对春晚的记忆。

重复是保持记忆的重要方式,既能保持旧记忆的活力,又能在重复中生发新的思考,赋予旧记忆新的存在方式。哈布瓦赫说,集体记忆定位于相应的群体思想中。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记忆,因为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时代经历。春晚应利用怀旧心理,重温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结合当下的时空变化,让无数人对过去感慨和怀念。春晚展现的怀旧,都应是对时代记忆的重现,在共同的回忆中找到群体归属感。

春晚以重现来延续时代记忆、春晚记忆。通过重现与过去相关的事物,人们将过去的相关记忆片段重组,并被不断唤醒,不断进行记忆重组。随着社会的发展,造成个体在情感上越来越孤独,越来越需要通过怀旧找到群体的归属感。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过去拥有一种无可比拟的魅力。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回忆的时期,而且可以与其中的一个群体在想象中共鸣。当人们在春晚看到曾经熟悉的人物,听到曾经熟悉的声音,过去的美好记忆便涌现出来,与当下的时空结合共同构建起新的集体记忆。

(三)“怀旧情绪”触共鸣

“怀旧情绪”是现代社会下人类感性泛化的一种文化表征。马斯洛文化心理学认为这是一种“归属的需要”。归属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每个社会成员都希望自身归属于某一个群体或者共同体中,同时在这个归属体中得到关爱和支持,获得生命存在的价值认可。因此,现代人急需一种集体怀旧的仪式,来化解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获得情感心灵上的共鸣。

春晚自身的娱乐属性使个体在轻松的氛围下,极易被“怀旧”姿态包装下的节目所打动,同时在一个公共的文化场域中,又极易因“怀旧”事件的重现而展开一系列后续话题的讨论。因此,合理地利用好受众的“怀旧情绪”,依托集体记忆的素材基底,策划有创意、有趣味的节目内容,触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最终落脚在集体活动中,春晚是一场中华民族的集体盛宴,它寄托了我们各个阶层的梦想和心愿。春晚进行群体互动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以情动人,既能让观众容易接受,又能缩小群体间的差异,常见的是家庭群体的情感互动。因而,以家庭为话题进行情感互动能够最大范围引起各个家庭成员的关注,再施以以情动人的表达方式,更能将家庭群体的情感投入进春晚中,从而成功引起节目和观众的情感共鸣。

四、结语

春晚具有仪式传播的神圣性,以模式化叙事和家国同构的表达方式,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建构了中华民族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延续民族记忆和重复表达,成功地塑造了公众的价值共识、情感共鸣。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由于春节文化逐渐淡化、受众对春晚的审美疲劳、以及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抵制和集体权力话语的反感,致使公众对春晚的集体记忆也逐渐淡化。通过利用仪式性叙事表达重现集体记忆、延续和重复建构集体记忆新的传播方式、怀旧情绪触发共鸣来维持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从而建构起中华民族想象的共同体。

摘要:春晚具有仪式的神圣性,以模式化叙事和家国同构的表达方式,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建构了中华民族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延续民族记忆和重复表达,成功地塑造了公众的价值共识、情感共鸣。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由于春节文化逐渐淡化、受众对春晚的审美疲劳、以及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抵制和集体权力话语的反感,致使公众对春晚的集体记忆也逐渐淡化。未来春晚如何才能继续维持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从而建构起中华民族想象的共同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春晚,集体记忆,消解,建构,想象的共同体

注释

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35.

2[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篇4:共同的记忆与孤独

我还记得,9月11日傍晚,当天工作正在收尾。一位同事突然从座位上跳起来,愣愣地说:纽约爆炸了。他的眼睛一直盯着电脑。我们凑过去,看到电脑屏幕上开着一个MSN窗口:“双子大厦被飞机撞了!”—消息来自一位身在纽约的朋友。那是纽约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19名劫机者胁持4架民航客机,先后冲向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

办公室的空气瞬间凝固。那一刻的感觉很奇特,惊恐的气氛从纽约传导到北京,时空的界限仿佛消失了—我们在一个虚拟时空里“在一起”。全世界是一个整体。尽管此前我们都知道这个地理知识,但它从未展现地像此刻这样真实。

这是我关于社交网络较为深刻的记忆。在本期的封面故事中,一位受访者也讲述了一段关于9·11的经历。他在刷天涯社区时看到世贸中心被炸的消息,第一时间登陆新浪,看见要闻区有一条相关新闻,便截图放上天涯。“特别兴奋想告诉别人。”他说。

每个人都有一段和社交网络的故事,留存了一些共同的或者孤独的记忆。这可能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一个馈赠。此后,几乎每次突发事件,都会瞬间在网络空间里引爆并蔓延,并逐渐改变我们和世界及他人的距离。

比突发事件更不可控的是社交网络本身的更迭。从早期的BBS,到如今形形色色的即时通讯工具,不同类型的社交工具构成了一部自己的演进史。不同时段的记忆也被分割开来存 储。

不过,在这种不可逆转的更替中,人们的乐趣却没有多少改变:关注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寻找谈得来的朋友,争论,或者分享,人和世界的关系被社交网络一寸一寸地拉近—真正拉近的其实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位采访者说出了内心的渴望,他想把刚看到的大新闻告诉别人:“发现无人分享的感觉还挺糟糕的”。本质上,2001年身在纽约的那位朋友如此急切地把身边大事告诉我北京的同事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社交的需求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考古学家在古罗马庞贝古城里,发现房间外墙上一些胡乱的涂鸦:“4月9日,我做了面包”;“和我一起吃饭的那个人真野蛮”;“不管是谁,想写就写”—看起来眼熟?是的,和现在的微信朋友圈没什么区 别。

据说,我们的大脑是为了建立社交关系网而生成的,其结构和功能利于接收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反馈。而每个时代,我们都会以不同方式满足对社交的需求。

随着移动技术及社交网络的兴起,人们却意识到,这一需求的根本动力源于孤独。雪莉·特克尔在她的著作《群体性孤独》中这样描述:“技术是极具诱惑力的,它能弥补人性中脆弱的一面。我们的确是非常脆弱、敏感的物种。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不错,分享越来越便利,交谈变得无处不在,距离拉得不能更近,频繁更替的社交网络空前挖掘了人们的社交需求—但恐怕也没有什么比过度的言说更能体现彼此间的疏离了。

篇5: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

城市的共同记忆是具体而微的。幼时常去的老公园,上学路上走过的每一条青石小巷,还有那些见证了城市历史变迁的老建筑。那一点一滴汇聚成鲜明的共同记忆。当然,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城市不可能一成不变,永远保持着同一个样子。一座城市的共同记忆也恰恰在这变化发展之中慢慢形成、积淀,成为一座城市的底蕴。作为市民,我们承续着记忆,也创造着记忆,并在共同记忆中认同一座城市。历史与现状交织,市民和城市互相影响,使得城市有了体温与个性。

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发展太快了,快到令人措手不及。公园被翻修了,景观树木大量种植,各大商场纷纷入驻,每个现代化的街区都成了同一模样。我所在的城市,老旧的房屋被“景观改造”了,从市中心到市郊,灰、白、红三色构筑的模板景观随处可见;老街、老建筑也没能挡住翻新和改建的潮流,千篇 一律的包浆漆色、青砖黛瓦、檐角飞扬。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共同记忆,而是他们的。

文化是有边缘效应的。人们往往不愿去品读前人用生命编著的文化记忆,许多城市的记忆就只能在一代代父母子女口中相传。方言的失落是无数语言学家心中的痛楚,民俗文化的流失引起老一辈人无声的恸哭。我们还能在何处寻找它们?在父母、祖父母只言片语的提及下?在不发达的、偏僻的乡村田野里?似乎也只能如此了,在现代化浪潮未曾席卷之处,依稀还能辨识出一座城市独有的记忆。而年轻的我们,心中关于城市的共同记忆已经是支离破碎的,修复和重新生长的线索,可能只在那些更传统的“边缘地区”中了。

拯救、挽回失落的文化和记忆,是我们亟需完成的任务。它是我们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土层,刻印着过去,涵养着现在,映射在未来。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精神之土的涵濡与深耕,正如植物扎根于广袤的土壤,高楼依托于坚实的地基。

篇6: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

那时我还在皖南解放军某部服役,是一名年轻的组织干事,负责承办各类表彰奖励、优待抚恤等工作。在一个忙碌的周一上午,伴随着传真机一阵让人牙酸的咯吱声,一份传真件呈现在眼前。那是一份发自解放军驻陕某部的传真,内容是一名退休老干部要求补办立功受奖证书,证明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祖国西北戈壁进行的一次核导弹发射试验中荣立二等功。这份传真让所有人眉头紧锁,当时国家正在调整涉核离退休人员的各类补助标准,符合条件者将会得到一笔补助。把好事办好,确保国家政策精准落实到位,既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老同志本人负责。

但摆在眼前的困难不言而喻:三十多年过去了,部队编制调整、移防搬迁,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到哪里去找当年一起执行任务的人,又如何能证明他曾立功受奖呢?大家面面相觑,一筹莫展。思前想后处长最终拍板:“这关系到老同志的切身利益,虽然希望渺茫,也要努力办。去档案室找找看,如果找不到,就只能去干休所向离退休干部逐个打听了。”没想到的是,档案室竟然很快传来喜讯:打开尘封已久的档案盒,居然找到了当年实施奖励的通令原件。我难掩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捧起文件仔细端详,字迹浓淡不一,偶有漏墨漫漶笔划,透露着蜡刻油印的痕迹,传递着久远年代的气息。问题终于圆满解决了,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也让我切身体会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巨大威力。

印象中第一次与档案这个概念不期而遇,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选修古代文化概论课,考试时一个名词解释让我惊掉了下巴:兰台。这是什么鬼?一点印象也没有。在脑海里百度了若干遍,没有相关记录。根据老师一贯教导的“卷面不能空,会不会都要写满”原则,苦思冥想一番后煞有介事地杜撰:指古代帝王种植奇花异草的苑囿,因兰花高洁俊雅故以兰代称,后世称御花园。不知道阅卷老师看到这一无限大的脑洞后,会不会双手一摊:这就尴尬了。考后翻书,才知道汉朝时宫内建造的中央档案典籍库称为兰台,由御史中丞管辖,置兰台令史,史官在此修史。于是继续脑洞大开揣测起名源由,或是因为兰花馨香,所谓“似兰斯馨,如松之盛”,以兰香喻典籍库书香,故称兰台;抑或因史官在此修史,以花中君子名之,意欲希冀史官秉笔直书,争做良史。究竟为何,不得而知。

档案工作也曾给我带来过烦恼。记得当年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复试一路绿灯,顺风顺水,万万没想到却在调档问题上卡了壳。当时,所在单位的考研政策正在悄然调整,从积极支持转为不鼓励不反对,成了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更为麻烦的是档案存放在上级机关,远在千里之外,调出手续十分繁琐。单位领导几次出面协调,未果,只得退而求其次出具了一份书面鉴定代替。在惴惴不安中过了很久,最终因为工作的缘故,学还是没有上成。热心的系办老师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询问原由,并惋惜地告诉我,这次是那位老师退休前招收的最后两名关门弟子。想到年近花甲的老教授居然被我放了鸽子,我内疚了好一阵子。

篇7: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

时间过的真的是很快呀!一晃我们两家认识20多年了,虽然你是维吾尔族,我是汉族,但是我们两家人多年来一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记得那次我的胳膊不小心摔断了,你还亲自到我家里来给我换药,当时天色已经很晚了,这件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我心里暖暖的,我们新疆伊犁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个多民族的聚集地,在这里,我们的团结显得非常重要,三个离不开成了我们这里发展的大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只有我们互相团结、互相友爱、互相帮助,我们的经济才能迅速发展,我们才能安居乐业,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传谣,不信谣,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现在,我们政府开展的“结对子”活动中,可以说把我们两家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想既然我们两家认亲戚了,那么我们在以后生活中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篇8:共同的记忆范文

一、宋代侬智高“抗交反宋”事件经过及其由人成神的原因分析

1. 侬智高抗交反宋原因与结局

据壮学专家郑超雄等人研究, 侬智高生于1025年, 生长在北宋与交趾接壤的广源州、雷火峒 (今靖西下雷) 一带。此地盛产稻米、珍木、大象、黄金等, 比周边很多地方都要富庶。周边统治者韦氏、黄氏、周氏、侬氏首领经常掠夺此地。北宋王朝国势衰弱, 忙于对付北方的辽、西夏, 无暇南顾。交趾趁机脱宋立国并染指广源州。交趾王李德政在广源州等地榨取财税, 尤其看中当地黄金。侬智高的父亲侬全福, 原是邕州所管辖傥犹州 (今广西扶绥县) 首领, 因不堪交趾国王李德政压榨, 多次起兵抗交被俘, 最终与其子侬智聪等5人一起被杀。侬智高及母亲逃回雷火峒收集侬全福余部并成为壮族首领。交趾王复谴官兵前往征讨, 生擒侬智高, 并赐其郡王印, 拜为太保, 以达到控制广源、掠夺财富和扩大疆土的目的。1048年9月, 侬智高起兵反交失败, 广源州被交趾吞并。在多次向北宋王朝求救求归均无结果的走投无路情况下, 经广州进士黄师宓等人辅佐, 侬智高率军进攻邕州, 挥师东下围攻广州, 试图建立“南天国”以求自保。北宋朝廷大为震惊, 1053年正月, 命令狄青率三万多官军南下偷渡昆仑关, 并在邕州大败侬智高。侬军兵败西迁滇南, 侬母及子被俘, 侬智高不知所终, 所部7万余人先后融入中越、中老、中缅、泰国等当地族群中, 并为当地首领建国立下战功。

2. 农神庙的分布与多族群记忆

在中越两国王朝叙事为主导的正史文献中, 侬智高曾经是一个被描述成为“遗臭万年的叛贼”, 然而, 在中越两国壮岱族群民间的神话传说、仪式祭拜、戏剧展演等多样表述方式中, 侬智高却是“英雄守护神”和“至尊祖先神”。在越南北部岱族、侬族等亲缘民族民间, 侬智高信仰不仅是家族、民族内部的信仰对象, 而且是周边地区多民族共同祭祀的对象, 岱、侬、拉基等民族都流传着多种版本的侬智高英雄神话, 建有侬智高庙宇, 承袭祭祀侬智高的节庆仪式, 具体情况参见下表1。

3. 边民归属感与英雄崇拜心理

从人类学角度看来, “无家可归”感表现在对迁移的抵制和流动边界的抗拒上。人们幻想得到庇护, 从而, 人们让家庭守护神常伴左右。然而, 边疆地区的人们由于灾荒、战争等原由, 频繁迁徙, 因此, 其用于维系的土地、宗祠等物质形态不足, 且迁徙使得家族血缘被削弱。因而, 保护地方的英雄顶替了血缘祖先的位置。

侬智高英勇善战, 才智过人, 抗交趾, 反压迫, 杀贪官, 惩污吏, 济贫穷, 心系受压迫的群众, 得到人们高度认可, 起义被当作英雄之义举是理所当然。而他悲壮的结局是人们认为的品质高尚、无私奉献的体现。所以, 侬智高将“英雄”这个词诠释得淋漓尽致。死亡的悲壮为他染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对英雄的崇拜、对侬智高历史功绩的肯定, 是侬智高从历史人物转变成神灵的重要原因。

4. 族群精神诉求与神灵的升华

岭南地区各州洞人民内外受困, 剥削程度不可忍受。侬智高作为壮族人民的代表向宋朝廷提出内附请求却屡遭拒绝。这就形成了人们希望摆脱恶劣环境的愿望与残酷现实的矛盾对立。人们在欲罢不能的现实前, 精神上极需一种支撑, 于是, 他们将渴望与理想托付于超自然的神灵身上, 希望借神灵的庇护摆脱现实的无助。

斯宾塞认为, 野蛮人将超出普通事物的东西, 例如, 超群的名人认知为神圣的。名人们生前受人敬畏, 死后更受敬畏。侬智高生前作为壮族领袖, 为壮族人民的愿望而奋斗, 为人所敬仰, 所以死后鬼魂更为人崇拜。人们赋予其鬼魂以不凡能力, 使他具有了神性;人民基于他操控生活的权能, 使他具有了神能。侬智高由一位部族领袖升至为部族神。

二、中、越、挝、泰等东南亚国家间的侬智高跨国崇拜状况分析

1. 历代边界变动与侬智高国籍

中国通史、壮族历史中记载, 侬智高是中国人, 壮族。而在越南通史、越南少数民族历史以及关于泰国泰族的民族学论著中分别把侬智高说成是越南人, 岱族或侬族;泰国人泰族。侬智高便成了有三个国籍, 四个民族成分的历史人物。据《宋史》记载, 侬智高是广源州人。其他史籍也明白无误地说侬智高是广源州人。只要解决广源州的地理位置和领属问题, 侬智高的国籍问题便也清楚了。

大量古籍记载和考证表明, 广源州位于今越南高平省境内, 与我国广西龙州接壤。但是, 古广源州仅系高平省的一部分。侬智高起兵前, 广源州已是宋朝领土, 其首领授领宋朝的官职。《广舆记》卷二南宁府条下载:“形胜, 内制广源, 外控交趾。”这内外二字, 极具分量, 说明广源州原来的领属关系。连越南的《大越史记全书》李纪三也记载说:“宋人有诗云:‘因贪交趾象, 却失广源金。’”这已清楚表明广源州归宋朝所有。1053年, 侬智高起兵失败, 退往云南。28年以后, 1081年, 腐朽无知到极点的知枢密院孙固, 认为广源州 (当时已改称顺州) “其地瘴疠不堪守, 请弃之。内徙者二万户。”自此, 广源州才由宋朝的版图划归交趾所有。侬智高生在宋朝版图内, 活动在宋朝版图内, 很显然侬智高是宋朝人, 而不是交趾人。

2. 中国边界壮族的侬智高神庙

在壮族地区南部和云南文山地区广泛流传各种有关侬智高传说、神话、遗迹。广西靖西、德保、天等县的壮族每年正月三十日晚关门祭祖———侬智高, 外人不能入屋, 更不许打扰。在靖西县胡润乡还有侬智高洞。德保县大旺乡有侬智高庙。在武鸣县暗山, 紫金岭还有侬智高所建营垒的遗迹。文山的石崖上刻有侬智高像, 人们都祭祀。壮族历史书都大书侬智高及其起兵的事迹, 侬智高的故事也常出现在出版的民间故事里。

3. 越南边界的农神庙祭祀传说

越南的岱族、侬族写的农姓族谱说他们是侬智高的后裔, 也广泛流传有关侬智高的传说、神话, 视其为民族英雄, 是保护神。当今越南出版的一些有关历史、民族的书刊也提到侬智高。在高平省广渊县、复和县、和安县永光乡板银村、民主乡板茹村、河广县朔河乡谷旺村, 至今仍有侬智高祠庙。每年阴历正月初一至初十, 当地的岱族、侬族群众都到这些庙祭拜, 十分隆重。岱族还把侬智高的母亲阿侬当作鸡鸭的保护神, 要供奉阿侬, 鸡鸭才长得肥壮, 不会瘟死。

4. 老挝境内的侬智高传说故事

在广西武鸣召开的壮学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中, 老挝的副教授通肯·坎塔吉温发言说:“11世纪初, 侬智高后裔部队有两万多人进入老挝, 在丰沙里硼勃拉邦建立了兰山王朝, 首府就在硼勃拉邦, 侬军来了两万多, 为数不少。丰沙里一带有不少侬军后裔, 他们原姓中国姓, 有侬、赵很多姓, 后来与老挝女子结婚, 后代陆续与老挝同化, 现在中国姓也很少了。到硼勃拉邦还有一些用广西方言的地名, 让人们想到这个地方与广西有关。”

5. 泰国境内的侬智高护国神像

来广南考察侬智高遗址的泰国专家通达·努差那库说:“11世纪时, 侬智高进入泰国北部昌莱 (今清莱府) , 帮助当地民族建立了兰那王朝, 现在清莱街心公园立有兰那王国培坤孟莱大帝铜像, 是一身背着战刀的勇士, 当地人都说这是泰国的第一代国王, 从中国来的。”有一位名叫玛哈的泰国学者, 自称是侬智高的后裔, 到侬智高的故乡寻根。泰国总理府秘书处华文资料泰史考核委员会委员, 已70高龄的李沛然先生说:“侬智高在泰国的影响很大, 尤其是泰北, 泰人认为他是泰民族的英雄。”泰国东北部有侬智高的传说, 还有剧目《侬智高》, 泰国艺术大学编的侬智高的歌舞剧在国家剧院演出。

三、侬智高历史的共同记忆与东盟国家文化旅游合作的促进路径

1. 侬智高及其农神庙庙会节庆旅游合作途径

“三月三”音乐舞蹈节于1998年改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截至2015年, 国际民歌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17届, 并吸引了来自东盟国家的经典歌舞团体前来展示各国文化, 扮演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角色。国际民歌艺术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来自东盟、广西以及国内外的游客、商客等。侬智高是中国壮族、越南岱族和侬族、泰国泰族、缅甸掸族庙坛当中的“保境安民的千古英雄”。现如今, 在中国的广西云南部分地区、越南的高平省等地、以及泰国和缅甸的部分地区存在着建侬智高庙, 祭拜侬智高的习俗和仪式。农神庙庙会节节庆的重视与隆重举办能促进历史的共鸣与共同记忆, 能促进文化进一步交流。无论是中国境内的农神庙庙会节庆活动还是东盟各国境内的农神庙庙会节庆活动都能带动具有共同崇拜、相同信仰的旅游者的跨国交流与祭拜活动, 以侬智高的历史共同记忆为基础, 搭建庙会节庆的平台, 唱促进东盟各国与我国的文化、旅游合作与交流的戏。

2. 侬智高故里及其迁徙地文化旅游合作途径

联合侬智高故里及其迁徙地, 重点打造一条精品旅游路线, 再现当年民族英雄侬智高的为民反抗交趾, 反宋起义, 大败逃亡等历史场景, 营造一个侬智高文化品牌与侬智高文化旅游区。期间穿插补充中国壮族、东盟各族对于侬智高的传说、历史故事。将历史带入现实, 重现民族英雄当年为人所崇拜敬仰的历史事迹, 让壮族地区对于侬智高的事迹的了解更深入, 让东盟各国有侬智高崇拜的人民对于深入了解其民族英雄的事迹有一个更好去处, 从而带动旅游的发展。

3. 侬智高影视剧作和演艺产业旅游合作途径

以广西文化为背景的影视剧和旅游演艺因为地域、历史、亲缘等原因, 广受东南亚人民的欢迎。电影《刘三姐》在东南亚各国反响十分大, 上座率极高, 并被评为马来西亚世界十佳电影之一。上世纪90年代时, 取景于广西贺州包含众多广西文化元素的《酒是故乡醇》和《茶是故乡浓》两部电视连续剧在东南亚播出时引起了人们的注目, 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大型山水实景旅游演艺———《印象·刘三姐》更是吸引了一批批来自东盟各国的游客前来桂林旅游, 并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2015年, 东盟国家游客已经占到广西游客的50%。这些说明, 广西在文化背景、创作题材、市场基础、合作实践等影视剧和旅游演艺的摄制和产业运作方面, 都有与东盟国家合作的许多有利条件。

作为广西壮族、越南侬族、岱族、泰国的泰族及缅甸的掸族共同历史英雄侬智高, 将其传奇的一生, 抗拒交趾, 横扫两广, 为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摆脱被掠夺的现状而奋斗而起义的故事拍摄成电影、电视剧以及做成大型旅游演艺, 在广西、云南等壮族地区以及东盟各国进行传播, 不仅能引起东盟各国各民族与中国壮族的文化共鸣, 加深关于侬智高的历史共同记忆, 促进民族同源的亲密感, 还能促使东盟各国与中国在此基础上加强关于侬智高的讨论与交流以及进一步的文化、旅游合作。融合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的元素的电影、电视剧能将东盟各国与中国的文化展示给世界, 实现文化的世界交流与传播以及中国与东盟的共赢。影视剧的合作可以通过首先和越南合作开始, 逐步推向东盟其他国家, 形成影视产业互动互利的良好运作态势。

4. 侬智高历史文化国际研讨会旅游合作途径

通过创办侬智高历史文化国际研讨会的形式, 吸引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学者、专家聚集一起对侬智高历史文化进行交流与探讨, 汇集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学者和专家们对于侬智高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 进行展示与汇报, 最终形成论文集, 以达到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的探讨。研讨会的举行以及东盟学者的访问中国或者中国学者访问东盟各国, 对于中国以及东盟各国而言也是一次文化旅游行动, 加强各国间的文化旅游的交流与融合。以侬智高历史文化为基石, 促进中国同各东盟国家的文化旅游交流活动。

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要点中, 云南和广西的定位, 分别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和“有机衔接东盟国家的重要门户”。并指出, 要发挥云南区位优势, 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与旅游文化合作;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 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在文化同源和血缘同祖的关系下, 以侬智高共同的记忆为基础的跨国民间旅游恰似一个对外特别是对越南关系的润滑剂, 增强人民之间的关系, 促进他们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而民间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感情。

摘要:侬智高是北宋时期中国南方边境地区壮族首领, 在交趾立国和边民强烈要求归宋并反复遭拒的进退两难险境下, 侬智高“拥兵自保”、“抗交反宋”, 率领数万人马横扫两广却在邕州被狄青击败。侬智高在中国封建社会环境中被塑造成“恶贯满盈的千年罪人”, 而在南方壮族、越南岱族和侬族、泰国泰族、缅甸掸族等民间社会乃至国家庙坛中却是“保境安民的英雄神灵”。有关侬智高历史记忆的神话、传说、故事、民歌、戏剧、神庙消弭血缘边界、文化边界与政治边界, 成为中、越、老、泰、缅等跨境民族复杂亲缘关系的纽带。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 “侬智高历史的共同记忆”成为中国—东盟国家间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侬智高历史,族群记忆,东盟国际,文化旅游合作

参考文献

[1]黄玲.记忆、实践与文化遗产:中越跨境族群侬智高信仰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 2014 (6) .

[2]罗柳宁:例论壮、岱、侬等跨国民族的认同状况——以广西那坡县念井村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 2010 (3) .

[3]范宏贵.侬智高研究资料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5.

[4]范宏贵.侬智高及其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 1995 (2) .

[5]利国, 徐绍丽.越南民族[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上一篇:厂房租赁协议范本律师下一篇:圣诞、元旦双节促销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