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拔措施

2024-04-22

干部选拔措施(通用9篇)

篇1:干部选拔措施

县中学干部选拔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1、选拔任用干部,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依法办事原则。

2、选拔的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教育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同我县教育系统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五)正确行使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员工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六)坚持和维护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七)身体健康。

篇2:干部选拔措施

一是广开门路,拓宽视野。可采取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组织考察的办法建立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主体的女干部人才库,通过考核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和掌握女干部中的优秀人才,了解他们的现实表现和学习情况,一并列入重点培养对象。同时,注意定时定期调整充实后备干部库,不断更新干部资源库。

二是创新形式,加强培养。应将把女干部的培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中,在财力、物力、师资上予以支持。通过开展专题培训、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女干部参加各类专题培训班学习,着力提高年轻女干部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发挥党校的作用,着眼培养复合型人才。组织有潜力的女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增长才干。

篇3: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工作刍议

一、高校学生干部选拔的重要性

(一) 学生干部选拔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干部队伍的质量

高质量的学生干部队伍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及校风学风的建设, 尤其是班级、学生会、团总支的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 应是德才兼备且具有较高威望的学生。因此, 学生干部的选拔必须谨慎对待, 不可草率。否则, 既可能影响到整个学生工作的开展, 又有可能耽误学生的前程。

(二) 学生干部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学生干部又是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起着教育管理中桥梁纽带、先锋模范、学生群体的网络支撑、实现“三自”教育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等作用。

二、选拔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一) 学生管理者的“独裁”。

大多数教师 (含学生管理者自身) 都会认为, 学生干部的选举, 是学生管理者的工作, 与教学人员无关, 因此导致两者在选举学生干部时没有交流, 对被选举对象没有全面的认识。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认识, 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是,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学生管理仅仅当成学生管理者单向的事。

(二) 民主不适度。

1. 民主过于自由。

对学生干部进行民主选举, 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权利。但是部分学生管理者在民主选举干部的过程中, 忽视严格有效的选举制度, 完全让学生自由选举, 使得部分学生在投票时不考虑选举对象的能力, 投“人情票”, 从而使民主选举变成“随意选举”。

2. 民主过于僵化。

在民主选举过程中, 那些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同学的违纪现象视而不见, 又不及时劝阻的一些“老好人”, 常常能得到很高的选票, 而那些敢于指出同学违纪行为且勇于劝阻的学生反而得不到同学的拥护, 造成民主选举出来的干部都是“好好先生”。一些教师往往忽视这个问题, 使得干部队伍形同虚设, 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 选拔标准不合理。

在选拔过程中, 教育者往往会制定不合理的标准。如以学生的家庭背景、地域作为选拔标准, 偏爱城市的学生或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学生;以学生的相貌作为选拔标准, 偏向容貌气质较佳的学生;以学生的历史作为选拔标准, 偏信过去较为优秀的学生;以学生的成绩为选拔标准, 偏重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些都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学生的进步。

三、学生干部候选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学生干部的工作性质具有义务性、服务性和管理的辅助性。他们要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保持高度责任感和持续的工作热情, 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因此, 在选拔学生干部时, 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 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学生干部候选人, 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能自觉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在任何情况下, 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敢于坚持真理, 实事求是, 敢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能模范遵守国家法令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要求进步, 思想活跃, 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二) 较强的业务素质。

首先, 学生干部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应有端庄正派的良好作风, 工作务实求真, 为人正直、积极上进;应有谦让他人的豁达胸襟, 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应有严以律己的自我批评精神, 能够经常剖析自己, 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其次, 在工作能力上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统一协调的能力, 总结能力, 交往能力, 自控能力, 应变能力, 表达能力等。[1]此外, 能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上传学生情况, 认真下达学校精神, 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最后, 在学习上主动、认真, 成绩良好, 能按规定完成各科学习任务。

(三) 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生干部候选人应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干部对同学实现有效影响的又一重要因素。它包括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等方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挫折和干扰有坚强的自制力,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保持高度的自信心。只有这样, 才能带领同学完成院系布置的多项任务。[2]

(四) 较好的自愿服务意识。

学生干部候选人必须工作热情, 具有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高尚情操, 关心集体, 团结同学, 有较强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有团队合作精神, 不怕吃苦, 乐于奉献, 自愿为集体和同学服务。

四、高校学生干部选拔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在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过程中, 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 而且要因时因事而异, 面对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选拔办法。

(一) 自荐+查阅档案+军训观察+临时任命。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新生。新生干部选拔后, 经常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他们中大多会成为整个大学阶段的骨干, 而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的学生干部的作用发挥。因此, 最初的干部选拔是十分重要的,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以后的发展方向。[3]

新生刚入学, 同学之间彼此较为陌生, 此时, 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干部显得十分仓促, 往往不能选举产生出优秀的学生干部。据此, 我们首先, 要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干部的自荐, 根据自身条件,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务或岗位, 到辅导员或班主任处报名;其次, 要有针对性地向教官和学生了解他们军训期间的表现, 结合他们的档案记录, 研究每个自荐的同学的情况, 尤其是中学期间学校对该同学的品德如何评价, 并注意男女搭配, 性格互补。可选干部大于应选人数时, 可留一部分作“预备队”, 不够时, 则从中学表现较好的同学中选拔;最后, 及时公开任命, 任命时要声明这些干部只是临时负责, 等学生间相互熟悉后, 还需民主选举, 这样可避免同学中可能出现的抵触情绪。[4]

(二) 自荐、推荐+民主选举+群众座谈+集中审定。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高年级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彼此之间较为熟悉, 到了二年级后可完全实行个人自荐或集体推举确定预选对象, 通过民主竞选之后, 召开群众座谈会, 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候选对象的综合素质, 再根据他们的申请意愿和个人能力来最终确定人选和职务。这样既能使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 又能把学生都信得过、有能力、有热情的人推举到了学生干部岗位上来, 以确保学生干部队伍的质量。

(三) 自荐、推荐+考核观察+民主选举+群众座谈+集中审定。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非班级干部。如学生会干部、共青团干部、学生社团干部的选拔, 可以通过自荐 (推荐) 、考核、选举、座谈、审定的方式进行。首先, 在集体推荐或自荐的基础上, 让竞选人公开发表演说, 并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 初步民主选出候选人。其次, 安排比较了解候选人的老师、同学进行座谈, 考察其群众基础, 再结合他们过去的工作成绩和品德表现。最后, 根据选举和座谈的结果选拔出综合素质过硬的干部。

(四) 自荐、推荐+群众座谈+集中审定。

针对个别班干的调整, 教师可以在群众座谈的基础上, 充分了解学生的突出优点, 再根据其在某一方面表现出的突出优点选拔为干部。如:在文艺方面有较为突出才能, 并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学生, 可推荐他 (她) 任班级的文艺委员;在写作上有较强的能力, 同时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学生, 可推荐其任团支部的宣传委员。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工作极为重要。在选拔学生干部的过程中, 易产生学生管理者“独裁”、民主不适度和选拔标准不合理三个误区。有鉴于此, 本文指出, 选拔学生干部时要把握好思想政治觉悟、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有自愿服务意识四点要求, 同时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学生, 因时因事地制定具体的四种选拔程序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工作,重要性,常见问题,基本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兰树林.重视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选拔与培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年第4期.

[2]刘瑛.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3.VOL3:61-62.

[3]朱永新.中华教育思想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的成就与贡献[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

篇4:干部选拔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干部选拔;管理方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市场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资源的竞争。而人才资源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帮助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确保企业能够不断可持续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人才资源的管理工作,认真做好电力企业干部的选拔工作。但是目前在电力企业之间普遍存在干部选拔方面的缺陷,人才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干部建设实践,对电力企业的干部选拔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以便为电力企业提供更为坚实的人才资源保障以及更为正确的人才资源管理與领导。做好电力企业干部选拔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干部的领导管理能力,推动电力企业的人事管理改革以及长远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应该不断优化其内部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对干部选拔工作进行严格把关,向电力企业的各级岗位输送最优秀的管理人才,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人才支持。

一、做好电力企业干部选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优秀的干部队伍是电力企业发展的支柱性力量,它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领导越来越重视人才战略的制定,重视干部团队的选拔管理工作,希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带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应该从电力企业干部选拔工作入手,健全干部选拔体制,加强干部的考核与管理,切实提高干部群体的综合能力素质,整顿干部工作作风。只有干部学会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能够做出良好的表率,才能更好的带动企业的发展与改革,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为企业的迅猛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与活力。尤其是针对电力企业来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始终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电力企业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带头作用,而电力企业的干部团队则需要带领电力企业不断走向繁荣,因此在干部的选拔管理方面需要有较高的质量保障。

二、电力企业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电力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干部的选拔与管理,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应该正确认识到目前在电力企业干部选拔工作中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竞争性选拔存在弊端

尽管现在在很多电力企业都已经实行了竞争性选拔,但在具体的操作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在选拔思想上仍旧存在一定的认识不足,思想认识有误区。有的领导认为竞争性选拔的成本较高,工作量较大,并且搞竞争会冲击党政干部的权威,从而使领导的用人权受到削弱,对竞争性选拔存在抵触心理;有的群众认为竞争性选拔不过是走过场,参与程度不高。其次,在选拔方式上存在不足,大部分竞争性选拔都是采取现场集中投票的方法,给参与选拔的群众留下的思考时间过少,不利于他们行使自己的选拔权。这样一来导致提拔上来的干部并不符合岗位要求,不能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正常工作,使企业的顺利发展受到阻碍。

(二)干部选任监督机制不健全

民主监督是提高电力企业干部选拔公信度的有效方式,但是目前电力企业中的群众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存在重选拔轻监督的问题。大部分电力企业主要领导人过分注重干部的选拔管理,而过少的关注干部选任的监督机制,没有搭建一个很好的听取社情民意、了解干部情况的平台,使得选拔出来的干部质量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足。

(三)群众参与干部选拔积极性不高

电力企业的干部选任工作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不仅涉及个人利益,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本应该受到全体企业成员的高度重视与参与。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普通群众在干部选拔工作中的参与度并不高,监督效果可想而知。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群众普遍认为组织上的干部选拔工作只是走走过场,摆摆花架子,流于形式,并不是真正的需要群众的力量,从而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民主权利,就算推荐干部也是按个人喜好,或者做个顺水人情,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和自己打过招呼的候选干部,降低了干部选拔的质量。

三、解决的措施

(一)完善竞争性选拔制度

做好企业领导的竞争性选拔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应加强对竞争性选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保证选拔的正确方向;其次,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科学规范的选拔体系;再次,要加强群众参与选拔的力度,使选举过程公平公正。只有这样,被选拔出的干部才能更好的胜任日常工作,管理好自己的团队,带领企业走向更好的明天。

(二)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的民主监督机制,积极推行推荐、考察、任用系列环节的责任制,具体包括选拔考察制度、选拔失误追究制度、民主监督责任制等等,不断健全将各个体系整合到一起的民主监督机制,使其中的各个方面互相联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科学合理的防范和纠错机制。

(三)实行民主测评,尊重民意

在进行电力企业干部选拔管理工作时应该充分尊重民意,积极采用企业内部员工的民主评论对候选干部进行评定,从而评选出带领企业向前发展的卓越干部。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电力企业干部的选拔与评价最值得听信的就是广大员工的评价,干部日常的管理与工作态度都可以在员工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应该充分发扬民主精神,积极开展干部选拔的民主测评工作,使得选拔出的噶怒能够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总结

篇5:干部选拔措施

女干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措施

根据中铁××ׄ2011‟×号《关于做好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结合实际,总结分析了本公司党委在使用、选拔、培养女干部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公司现有机关正式职工40人,其中女职工为14人,占机关总人数的35%;现有部门副职以上干部23人,其中女干部6人,占干部总人数的26%。虽然我们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中给广大女职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竞聘了一批工作能力较强,有较丰富实践工作经验,能吃苦耐劳的女领导干部;尤其是女干部在公司机关部门中所占的比例高出平均水平。但同时也存存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公司重组后许多工作还来不及做,对女干部的日常跟踪管理培养还没有计划;对女干部选拔到一定岗位上以后,相应的继续教育培养工作力度不够,主要靠她们自己去摸索而缺少必要的帮教,只是一味地埋头工作,缺少必要的学习研究,工作压力大,不利于她们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个别竞聘上来的女干部对自己的岗位职能不熟悉,有畏难情绪;有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个人素质有待提高,等等。

针对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入贯彻落实好股份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强化女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抓:

1、要加强对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领导。注意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宣传力度,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在这方面达成这样一种共识:推进公司发展和全面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女干部是推动这一事业的重要力量;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既是企业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为此,在工作部署上要十分注重把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作为加强公司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放到党建和工会建设工作中来考虑,把选拔培养女干部工作作为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对新时期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进行系统规划,提出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加以落实,使这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在选拔任用女干部工作中,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和干部 “四化”方针,不盲目追求数量和比例,努力做到积极稳妥,确保质量。在具体的选拔任用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原则,即“男女平等、一视同仁的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选配女干部的原则;男女比例合理配置的原则”。还有就是对选拔上来的女干部,要始终坚持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鼓励她们不断进取,为她们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3、要为培养选拔女干部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加强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最重要的是从基础抓起,从源头抓起,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养工作,帮助她们尽快成长。一要规范后备干部工作程序,保证后备干部队伍中女干部所占的数量比例。二要逐步建立完善女干部人才档案资料。公司工会和人力资源部将加强合作,分工负责,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司女干部及女后备干部档案,由专人负责保管,注意做好各种登记,及时了解掌握女干部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三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女干部的培训和实践工作锻炼,全面提高她们的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四要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新时期选人用人观念,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的有效途径,为女干部提供更多的岗位。

篇6:干部选拔措施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热点:培养选拔好干部系列报道之六

培养选拔好干部系列报道之六 ——组织把关 让好干部脱颖而出

如何让好干部脱颖而出?这样一个宏大命题,答案涉及方方面面,“组织把关”作为其保障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其地位不言自明。

总书记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这为干部选任工作树立了新的目标。

组织把关主要针对什么问题?谁来代表组织?是否应兼顾群众公认?怎样才能把牢守住选任关口?这些问题,发人深思。

组织把关≠只讲程序 不可凭票数多寡识别好干部

“群众推荐得票高的不一定都是好干部,但大多数人不认可的一定不是好干部。”做过干部工作的人,多有这样的体会。

唯票取人近年来广受诟病。一旦仅凭票数说了算,信奉“只栽花不栽刺”的“老好人”必定层出不穷,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也将在无形中被大幅削弱。早年间,有些地方把“竞争上岗”变成了“竞选上岗”,把“民主推荐”变成了“投票选举”,召集群众投票,并当场汇总按得票数宣布当选人。如今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

“把唯票取人当作推卸责任、避免争议、平衡矛盾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其实是间接放弃党对干部选任工作的领导把关权。”采访中,部分组工干部如是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人进一步分析:“有的是为了开脱用人责任,任用推荐票最高的干部,一旦出现‘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问题,于己无关;有的是为了规避矛盾,使那些条件具备但还未能得到提拔的干部无话可说。”

“重程序、轻结果”的现象,在各地仍部分存在。比如,明知道此人不是最佳人选,因某种原因却要用他,领导就把责任交给程序,不惜提前打招呼做工作确保如愿。河北省唐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解占久对此评价,“看似公平公正、程序合法,实际上却是利用程序使少数人的个人意志合法化了。”

或许有人会反驳,只要干部没有“硬伤”,谁的票数高就用谁,有什么错?这种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呢?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就民主推荐环节举例分析。受制于选拔范围、选拔条件和领导意志的影响,推荐票高并不一定说明干部业绩好。“如果推荐范围仅由相关领导划定,推荐标准和条件也由其根据意向制定,再加上推荐过程中领导的无形影响,高票有时是变了味的。” 采访中,有组工干部坦言。

更有甚者,只要是领导提名的干部,在以后的推荐、考察、决定任用等环节往往会“一路绿灯”,造成“程序空转”。有的对拟提拔干部应具备的标准、条件、考核结果等不予公开,甚至决定人选在先,推荐、考核及讨论变成“例行公事”,以形式上的公开掩盖本质上的不民主。

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分析对待票数?郑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喜安认为:“一要正确看待票的作用。推荐票只能作为用人的重要参考,不能作为唯一依据。二要对票进行分析甄别。要将推荐结果与平

时掌握情况、外部反映情况、干部群众认同情况相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其它影响投票结果的因素。三要科学运用投票结果。坚持从推荐得票较高的人选中确定考察对象,但不唯票取人,同时要研究一旦民主推荐结果失真组织如何决策,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合理、公正公平。”

组织把关≠主要领导把关 民主集中制杜绝“一言堂”

有一则顺口溜这样说的,“一把手说一不二,二把手说二不一,三把手说三道四,四把手是是是是,五六七八九把手,只做笔记不开口。”一把手的说一不二,尤其是在干部工作中的“一言堂”,导致少数地方组织把关异化成主要领导把关,让基层群众非常不满。

民主集中制,是党委科学决策的根本机制,其核心是在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决策参与者的前提下进行有效集中。在选人用人等重大决策中,如将集中等同于集权,必然产生是主要领导说了算,还是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说了算的矛盾冲突,继而出现推诿扯皮、议而不决、争功诿过等情况。

中央党校原教授王贵秀就曾指出,任何把民主集中制这一完整个体肢解为“民主”和“集中”两部分,或是在时间上有先有后的运作过程,都是一种误解。原因在于,不管是“先民主、再集中”,还是“先集中、再民主”,都容易导致书记垄断对重大问题的“拍板权”,其他班子成员至多只有一定的发言权。这就将党委决策变成了首长个人负责制,严重扭曲了党的集体领导机制。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为了打破“一言堂”,充分发挥组织把关作用,各地纷纷展开探索。如河南新密市近年来推行的“两推一述一票决”干部选用机制,就是其中代表。历经两轮推荐提名关、竞聘演讲关、市委全委会票决关,再经组织部门业绩考察,干部方能顺利提拔。

不经提名,干部无法纳入组织视野。提名由少数人说了算甚至一个人说了算,是“一言堂”的症结所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规范初始提名权,是组工干部的一大期待。许多组工干部表示,干部任用条例虽然有对初始提名的规范,但还有待进一步细化,这也造成一些地方在执行中钻空子。

针对这一问题,各地相应有所应对。2013年7月,青海西宁市出台新规,明确重要干部任免等事项应实行集体决策,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集体决策。此举对于管住“一支笔”,无疑是一个有益探索。

目前,安徽合肥市计划适当加强领导班子、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推荐干部中的权重,把干部推荐得票情况与领导班子、分管领导、组织部门平时了解的情况,与干部一贯表现,与班子结构、工作需要结合起来,由党组织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杜绝“一把手”“一言堂”。

组织把关≠忽视民意 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并不矛盾

“如果我们的组织工作只限于把下面的干部摆平、关系理顺,而实际上事业不顺、人民不满意,这是根本的不平不顺。”2013年8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向全省组工干部强调道。

党管干部,是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群众公认,一直是衡量各 项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两者本应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合二为一的,但是实践中,个别地方却出现把两者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

也正因此,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打着党管干部的“旗号”,否定各种体现群众公认的有效形式;或者仅仅走一下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程序,放松了组织把关的职责。

比如,为了体现群众公认,组织把关加入了考察谈话环节。但是,把谈话人数多少与民主程度高低划等号,就不科学。能否发扬民主应该看参加谈话的人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是知情人、是否素质较高。如果某些方面或层次的人缺席,参加谈话的人参与意识不强、不敢讲真话,谈话的人再多,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再如,针对异地交流提拔和平职调动的干部,组织把关一般采用民主测评方法。由于是向外单位推荐干部,群众重视程度不够,还有些人从本位主义出发,希望本单位多出干部“腾位子”。于是,使得群众对一些并不很优秀、在本单位不受欢迎的干部,违心地划出了优秀票、称职票,借机把他们“推荐”出去。这样的民主测评,能为组织把关提供的借鉴意见自然有限。

很多组工干部表示,在组织把关中兼顾民意,在党管干部统领下体现群众公认,必须多考虑实际效果及细节。其中,如何真实科学有效地体现民意,将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课题。

怎样把好选人用人关? 综合研判让组织把关有底气

重推荐、轻平时,重任用、轻管理,重个体、轻班子„„长期以来,这些现象在干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直接导致了民意失真、管用脱节等问题。对班子运行和干部情况了解不及时、不准确或不到位,势必对党的事业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利于选准用对好干部。

“组织部门要经常坐下来,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和目标责任考核结果,分析和研判领导班子。”2008年,陕西省委组织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实施办法》,由此开启了综合研判的大幕。

综合研判通过“五步工作法”,实现层层还原、整体把握领导班子的本来面目:数据分析,通过由职能部门提供和平时掌握的工作数据,评估领导班子绩效;民意分析,从上级领导、内部干部职工、社会公众的意见,看上下左右对领导班子的评价和干部口碑怎么样;比较分析,纵向、横向比较班子成员的德才素质、履职尽责、能力特长、一贯表现和存在问题;条件分析,通过考察工作基础、资源禀赋等客观条件,评价领导干部主观努力程度和客观工作成效;案例分析,通过对个案深入剖析,掌握最鲜活、具体的情况,从中归纳概括出班子特点,等等。

坚持把研判结果作为选干部、配班子的主要依据,做到不研判就不提名、不推荐、不研究。陕西省委组织部将领导班子研判制度作为干部选任的必经程序。

郑州则将注意力集中在杜绝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超职数配备等问题上。去年起,该市实行了干部选用“一报三审”办法,即对考察对象进行廉政报告,对拟提拔对象审资格、审程序、审职数,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提前筑起“防火墙”。为配合办法运行,还建立了纪实制度,统一各类表样留存。提交部长办公会议讨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论研究的任免事项,必须做到任职资格条件联审表、推荐考察程序联审表、拟任人选职数联审表三表俱全。

不同于郑州,湖北黄冈市推出的“风险防控”体系,则更注重对可能出现的违规用人行为提前预判、对重点人群重点把关。针对“主要领导干部、其他领导干部、组织部长、其他组织人事干部、考察组人员、其他有关人员”这六类涉险对象,该市共总结梳理了45个选任流程风险点,每一个风险点背后都对应有相应的预防措施。“‘风险防控’就是组织部门选拔干部的‘警报器’,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选人用人关口才能把住了。”黄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基家表示。

篇7:干部选拔措施

“国以贤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惟在用人。”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XX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修订后的《干部任用条例》,体现了中央对干部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严把“品德关”,树立选人用人导向。在XX年《干部条例》的基础上,新《条例》将对官员品德操守的考察提升到首要位置。除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总体原则外,还特别提出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同时,在对干部的考察中突出考察政治品质、道德品行、行为操守等方面的情况。强化廉政情况考察,深入了解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保持高尚情操和健康情趣,慎独慎微,秉公用权,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等情况。可以说,新的《干部任用条例》将好干部标准写进了总则,丰富发展了“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时代内涵,为干部成长了树立了正确导向,也为干部选拔提供了基本遵循。

严把“入口关”,规范选人用人标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在干部提拔上的唯分、唯票、唯年龄的做法,挫伤了很多干部的积极性。新条例的出台,提出注重结合干部一贯表现,加强对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严把入口关,规范了选人用人的标准。比如,旧条例未明确哪些人不被列为考察对象,而新的《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六种情形,不得列入考察对象,即除了“裸官”,群众公认度不高的,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中有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下等次的,有跑官、拉票行为的,受到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纪处分影响使用的,其他原因不宜提拔的也不被列入考察对象。这一明确规定既堵死了问题官员或疑似问题官员晋升的渠道,减少带病提拔的可能,更呼应了近年来的公众诉求,可操作性更强,选人用人标准进一步明确。

篇8:分析边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关键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干部

边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以《干部任用条例》为指导, 按照“正确引导, 严格程序, 健全制度, 强化监督”的思路, 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 有效地提高了选人用人质量, 推动了人事机制改革, 为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组织保证。分析边疆干选拔任用情况如下:

一、分析边疆干部选拔任用基本情况

边疆干选拔任用, 在地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 结合乡镇人大、政府换届工作, 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 依照选拔程序, 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 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 拓宽选人渠道, 前后有公开选拔、乡镇人大政府换届、县直单位干部选拔等, 调整提拔干部, 平职调整交流, 为边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分析边疆干部选拔任用主要做法

1、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边疆干选拔任用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提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等政策法规列入中心组学习和民主生活会重要内容, 县委领导带头学习, 熟悉掌握。在学习中, “突出一个重点、坚持两个结合”, 以贯彻落实《条例》为重点, 坚持把学习《条例》同本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坚持把贯彻《条例》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 不断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自觉性、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加大学习宣传力度, 把“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的重点内容, 同时结合乡镇人大、政府换届工作, 将中组部《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和严肃换届纪律的“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通过宣传栏、横幅、手机短信、网络、媒体等方式, 营造良好的换届氛围, 并及时将《严肃换届纪律宣传手册》和《严肃换届纪律提醒卡》发送给相关人员, 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按要求作出了严肃换届纪律的书面承诺;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 真正使领导干部熟知、组工干部精通、干部群众了解有关干部选拔任用的政策法规和要求, 为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夯实思想基础。

2、提高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 始终坚持按章办事, 严格程序, 做到了坚持原则不动摇, 执行标准不走样, 履行程序不变通。

一是坚持发扬民主, 把好推荐关。民主推荐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和群众公认原则的具体体现。在这方面加大了力度, 明确规定, 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干部必须履行的程序和不可逾越的制度。在单位进行民主推荐时, 要求须有80% 以上的干部参加, 每次民主推荐前, 组织部都在对干部选拔调整的对象、数量进行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认真确定民主推荐的范围、时间、对象和推荐方式, 真正做到精心组织, 操作规范, 保证推荐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严格用人标准, 把好考察关。在选拔任用干部时,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 始终坚持德才兼备标准, 坚持“群众公认, 注重实绩”的原则, 坚持在正常情况下得不到多数群众拥护的不予提拔, 政绩不突出的不予重用。考察对象确定之后, 由县纪委、组织部、人社局组成的干部考察组, 及时发出考察预告, 通过不记名投票、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形式, 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 全面掌握干部的现实表现, 增强了考察干部的准确性。在组织考察时, 明确要求考察过程既要坚持群众路线, 又要认真核实辩明真伪, 从政治上、廉洁上、工作实绩上严格把关。

三是严格工作程序, 把好决策关。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用之前, 都主动征求县纪检委的意见。做到“三不上会”, 即没有经过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的不上常委会, 没有考察材料的不上常委会 , 没有征求纪检组意见的不上常委会, 严格按照《党委 (党委) 头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的要求, 开好常委会, 做好干部任免工作。

3、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序操作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 始终把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作为做好干部工作的重要措施来落实, 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制度, 不断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 为选准人, 用对人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引入竞争机制。结合人事机制改革和实际情况, 提出竞争岗位, 制定了《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方案》, 积极推行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经过报名、审查、笔试、组织考察、面试、常委会研究等程序竞争上岗。

二是实施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根据有关文件要求, 在开展了科级及以下干部的轮岗交流, 较好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增长干部的见识才干、丰富经验, 促其快速成长, 为干部的进一步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不断完善审计制度。根据有关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要求, 对负有经济责任的部门领导干部, 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县纪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实施, 审计结果报送县委领导。

四是全面推行任前公示制。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 把干部任前公示作为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进一步扩大监督范围, 加大监督力度, 有效地提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 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对公示期间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 要认真对待, 一一进行细致的调查核实, 如实向县委汇报。通过实行任前公示, 加大了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监督力度, 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质量。

五是建立干部定期述廉制度。纪委每年开展领导干部公开述廉活动, 要求每位委领导每年写出书面述廉报告, 并在机关全体干部大会上进行公开述廉。述廉的主要内容包括: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 遵守和执行中央、区党委、地委有关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情况以及对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情况。述廉结束后, 在全体干部中发测评表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建设情况测评, 测评结果由县纪委汇总后, 向县委汇报。

三、分析边疆干部选拔任用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努力的方向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总的情况是好的, 但还存在一些差距, 一是干部考察评价体系及不同层次、不同职务特点的政绩考核体系尚不够完善;二是干部选拔渠道, 领导干部竞争性机制还不够完善。对此, 作了认真分析和深刻反思, 将努力在以下几方面加以研究和改进。

1、进一步加大干部工作政策法规执行力度

在严格执行干部工作政策法规的基础上, 注重抓规范、抓深化。抓规范, 就是今后进一步注重“四严”:严格坚持原则, 正确把握干部工作方向;严格执行标准, 准确把握选拔任用尺度;严格履行程序, 规范选拔任用过程;严格遵守纪律, 恪尽职守, 公正廉明。抓深化, 就是结合实际, 进一步细化、落实干部工作政策法规。

2、进一步探索竞争机制, 科学构建人才梯队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总体要求, 从思想上找差距, 从机制上求突破, 从工作上找抓手, 积极与地委组织部沟通探索建立科级干部晋升渠道和机制, 搭建择优平台, 加大激励力度, 让能干者有位置, 想干事者有机会, 能干成事者有地位, 形成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符合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梯队。

3、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篇9: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研究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选拔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1 调查研究基本思路

1.1 调查研究背景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12000余人。但辅导员队伍只有62人,也就是说每名辅导员要负责管理近200个学生,他们不仅是学生的“生活指导者”,又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委员”,同时还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师”,这三重职责使辅导员的工作量大、责任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积极选拔学生干部,在学生中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并合理使用人才,利用学生干部队伍扩大和延伸管理的“触角”,弥补由于师资紧张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新形式下,学生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

1.2 调查研究目的

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是一个竞争的过程,要求学生干部有优于竞争对手的素质,传统的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机制在选拔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我们开展此次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大致了解我校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机制的基本情况,并针对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初步完成新的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机制的探索。以此为指导思想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1.3 调查研究方法、内容

根据调查研究目的,自编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此次调查采取问卷法为主,访谈法为辅,通过针对学生干部和一般普通学生两个不同群体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当前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机制研究的相关数据和现实状态,以此为依据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机制。调查问卷由3道多选题和1道单选题组成,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对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机制建设。该调查要求被调查者注明二级学院、年级、性别、以及是否学生干部。

1.4 调查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面对全体在校学生,共发放问卷150份,实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达100%。其中学生干部问卷50份,占有效问卷的33.3%,普通学生问卷100份,占有效问卷的66.7%。接受调查的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比例为1:2。

2 当前学生干部队伍选拔制度的现状分析

2.1 当前“学生干部队伍”吸引力、追求动机与选拔机制满意程度不相匹配

2.1.1 “学生干部队伍”极具吸引力,追求动机健康理性

对于为什么把加入“学生干部队伍”列为您努力追求的目标?92.7%的学生选择了把加入“学生干部队伍”列为努力追求的目标的原因是“磨练自己,提高各方面能力”(表1.1),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将加入“学生干部队伍”作为其磨练自己,提高各方面能力的主要途径,也说明“学生干部队伍”对于学生在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影响。77.1%的学生选择了“渴望参与更多的大学活动,增长见识”;62.4% 的学生选择了“认识更多老师,结交更多朋友”。即使26.6%的学生选择了“获得政治资本,方便以后找工作”,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通过加入“学生干部队伍”而为自己的履历添加含金量很高的砝码,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总体来讲,“学生干部队伍”在学生中还是极具吸引力,学生们争取加入“学生干部队伍”的动机也是比较健康良好的,但是较高的吸引力和健康的动机要与较高的选拔机制满意程度相匹配才能使“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其良好的给学生展现自我,服务同学的舞台作用,而在后一点上目前状况并不理想。

2.1.2 选拔机制满意程度不尽人意

通过学生对目前“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机制的满意程度的打分来看,总体满意程度集中于5-6分之间,占总人数的33.3%;6分以下的更是占了71.3%(表1.4)。

表1.4表明是否学生干部对于选拔机制满意程度有很大影响。学生干部满意程度10—9和8—7的共占42%,普通学生此两项仅占22%;学生干部满意程度4—3和2—1的共占20%,而普通学生此两项高达47%。另有数据表明,选择10—9的学生中有66.7%是学生干部,选择2—1的学生中92.3%是普通学生。可见学生干部对于选拔机制有高度的认同,进而将加入“学生干部队伍”转换为追求的动力,从而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在建立选拔机制时,要全方位考虑,注重价值的多元性。

总体来说,学生对于“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机制的满意程度还是比较低的。对于“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机制的满意度10—9与8—7的仅仅占28.7%,而余下的占了71.3%,说明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于“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机制是满意的。

这样的满意程度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对于“学生干部队伍”不感兴趣。27.3%的学生没有把加入“学生干部队伍”作为大学阶段努力追求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中92.7%的学生认为“现行的‘学生干部队伍’选拔制度不合理”(表1.2)。82.9%的学生认为“觉得加入进去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由于选拔制度的不合理造成学生认为加入“学生干部队伍”不能客观科学地反映出自身综合素质,也不能很好的提供舞台来展示自我、提高自我,严重削弱了“学生干部队伍”对学生的吸引力。另外对加入“学生干部队伍”不感兴趣的学生中,29.3%的学生认为“不感兴趣,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26.8%的学生认为“没特长,心有余力不足”,36.6%的学生认为“对学生干部队伍不了解”,但兴趣、能力和了解方面的障碍并不是主流原因,问题仍是在选拔机制本身。

那么现行的“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机制本身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因素呢?64% 的学生认为学生干部队伍在选拔后备干部时“根据朋友关系来选”, 60%的学生认为是“根据地区(家乡)情感来选 ”;这都远远大于38.7%的“实事求是,能者上,庸者下 ”(表1.3)。

3 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机制新模式探讨

建立完善的学生干部队伍选拔机制,把好“ 入口”关,不断将优秀的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是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前提。在选拔机制中要重点抓好学生干部队伍的宣传动员、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这三个环节。

第一,要广泛宣传动员。使报名参选的过程成为学生了解岗位和认识自己的过程。在公开选举中,要在适当时机,运用适当的渠道,对各层次学生干部队伍进行形象宣传,及时公布各层次学生干部队伍的岗位、条件、程序;对学生参选不设门槛,每个学生都可自主表达意愿,自己选择岗位,自荐参加班级、院系、学校的各层次学生干部队伍的竞选,做到人人参与,机会均等,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要严格选拔标准。要严格按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学生干部队伍标准“责任心强、组织领导能力突出、道德修养好、心理素质硬、学习成绩优良”的要求来选拔。

第三,要严格选拔程序。建立科学严格的选拔程序,是把优秀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的关键。学生干部队伍一般分为班级、二级学院、学校几个层面。选拔的程序应该分为:岗位提供-接受报名-资格审查-参加培训—公开竞选-任前公示-组织任命。在选拔的各个环节,务必确保信息的公开和传达的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的享有知情权和意见、建议权。而公开竞选、任前公示和组织任命也是给参加学生干部队伍竞选及当选学生提供认同感和荣誉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吕鹏.中国高校学生干部群体及学生干部工作[J].当代青年研究,2001.

[2] 姜鸣.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 刘丽.试论高校学生干部的目标管理[J].煤炭高等教育,2001.9.

[4] 汲广运.谈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J].教书育人,2001,22.

上一篇:制造机械工程师岗位职责下一篇:花下的花容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