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型”背景下提高党群众工作实效性及研究

2024-07-26

“双转型”背景下提高党群众工作实效性及研究(精选8篇)

篇1:“双转型”背景下提高党群众工作实效性及研究

...页眉

“双转型”背景下提高党的群众工作实效性研究

摘 要:主动接近群众,深入了解群众,真心帮助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当前“政党转型”和“社会转型”背景下,群众工作条件、对象和内容发生新变化,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性,不仅要有做好群众工作的理念,还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新历史条件下的群众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转型;群众工作;实效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在当前政党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直面日益严峻的社会矛盾,创新群众工作的机制、措施与办法,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水平,不仅是推动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干部队伍,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一、“双重”转型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新挑战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两大转型对党的群众工作有非常大的影响:一是政党自身的转型,即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目前还没有完全完成”[1]。二是社会的转型。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中国社会迅速从....页脚

...页眉

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社会结构快速变迁,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利益格局差距加深,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这两大转型都对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具体表现在: 1.群众工作的对象多元化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社会变迁的剧烈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形势下,旧有的社会结构迅速分化、重组,新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社会阶层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阶层的分化,使党的群众工作对象不断扩展,党的群众工作能否覆盖所有的社会阶层,困难很大。同时,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广大群众由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价值取向的不同,日益分化成为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中有些人追求经济条件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有些追求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权益,有些追求公正公平的待遇,等等。在利益诉求碎片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和维护不同的阶层与群体的多样化利益需求,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无法回避的重大难题。2.群众工作的重点民生化

随着群众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对实现自身利益的欲望和要求越来越高。以往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展开,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新时期发达地区的群众工作,主要围绕涉及群众生活的具体问题展开,经济利益居于核心地位,群众矛盾呈现明显的趋利性,特别是涉及民生的物价、收入、就业等经济问题与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问题相互交织,矛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复杂。当前,各阶层利益主体....页脚

...页眉

之间的博弈已成为社会常态,处理不当,就会酿成群体性事件。社会转型时期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由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改革过程中引起的正常利益调整,也有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部分群体对其他群体的利益侵害,还有党和政府的决策和工作失误造成群众利益的损害,等等。因此,依靠党的群众工作妥善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任务非常复杂、艰巨。

3.群众工作的环境复杂化

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种积压起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群众工作所处的环境条件,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天,群众工作对象“既不是旧时代唯命是从的‘臣民’,也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对政府绝对服从的‘群众’,而是逐渐形成现代权利意识的‘公民’。为了争取与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的组织化能力越来越强,相关专业化知识越来越丰富”[2]。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异性、独立性和多变性,使战时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群众工作方法难以适应今天多元化的社会。这就需要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特别是在大众媒体时代,因特网等传媒技术已日益成为人们交往、联系、获得信息的基本手段,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评论员,由此促成的社会舆论环境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给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页脚

...页眉

4.群众工作主体差异化

领导干部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主体。党由过去的革命党成长为今天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使领导干部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脱离群众,而且执政时间越长,脱离群众的可能性越大。如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成为严重问题。随着党的干部队伍不断新老交替,“经历了几次代际更迭;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战争年代老一辈党的干部相比也有很大变化”[3];不少人对群众情感不深,对群众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这使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面临被丢失的危险。

二、当前影响群众工作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当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群众工作对象多样化,环境复杂化,群众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群众工作体制机制仍不健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做好群众工作上同样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与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和群众同生死共命运的血肉联系相比,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不重视做群众工作、不深入群众当中、不关心群众疾苦等脱离群众的现象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仍然存在,降低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和认同感,破坏了我们党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现在交通发达了、通讯便捷了,但是很多乡镇和村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反而少了,许多乡镇干部甚至不认识村两委班子成员,许多驻村干....页脚

...页眉

部甚至不认识所驻村的群众。有的党员干部忙于开会总结,却很少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靠开会、打电话、发文件了解情况和指导工作,以“键(键盘)对键”、“电(电话)对电”代替“面对面”,不了解真实情况;有的下基层只找干部谈谈,不找群众聊聊,或者仅仅是到群众中走一走、看一看;有的干部紧紧围绕gdp和财政收入数据开展工作,以单纯的经济指标代替群众工作,认为经济发展可以“一白遮百丑”;有的干部做工作只习惯于下命令发指示,这些都使得部分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联系减少,空间距离和认识距离在拉大,出现个别干部“不知道群众在想些什么”,群众埋怨“不知道干部在干些什么”的现象。2.群众利益的维护协调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如何赢得群众拥护上,毛泽东指出:“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4]尽管当前在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利益方面做了很多,但与群众的愿望相比仍有一些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做得还不够,提供服务不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二是一些地方对群众反映多年的问题久拖不决、熟视无睹;三是在土地承包、房屋拆迁、土地补偿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上,个别地方制定政策时有失公平,甚至出现与民争利的现象,这....页脚

...页眉

些都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因此,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切实维护好协调好群众多样化正当利益,是当前群众工作的一个迫切要求。

3.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

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不能针对新情况、新特点迅速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从而使工作陷入被动。一是一些干部“只会于利用组织或行政资源联系群众”[5],不会与群众平等交流、群众语言贫乏,习惯于官话套话,习惯于“我说你听”的传统说教,这使得群众工作缺乏互动性、有效性,效果不显著。二是传统的做群众工作的一些方法,包括“谈心”、“家访”等方式曾深受群众欢迎并成效显著。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素养的提高,群众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与过去以单位为单元的大家庭式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原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式有效性逐渐减弱。三是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已成为媒体的主要部分,但仍有相当部分的干部不上网。他们不了解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众的所思所想,不了解网络舆论与网络语言,即使想与网民交流也找不到语感与语境,结果他们只能生活在“自娱自乐”的官方话语系统中,丧失了引导信息传播的主动权。4.群众工作的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目前群众工作的评价机制仍不健全,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动力和压力有待加强。一是目前对基层领导干部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以....页脚

...页眉

经济指标和gdp为主,重发展数据轻基础工作、重显性政绩轻隐性政绩,尽管党一直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放心不放心、满意不满意”作为干部的价值导向,但由于考核指标的实际导向,使群众利益没有成为干部真正的行动指南。一些干部思想上急功近利、工作上注重形式、行为上热衷“作秀”,做群众工作上出现了表面化、随意化的现象。二是目前一些地方在探索机关考评体系时也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一个方面,但对于群体工作主要对象的党员领导干部仍缺乏一个全面细化的群众工作考核标准。三是对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形成党员领导干部踏踏实实做群众工作的动力和压力的探索还不够。

三、提高群众工作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在新形势下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性,不仅需要我们继承原有的成功经验,也需要我们直面新问题,敢于创新,不断探索做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 1.成立党委群众工作部,形成做群众工作的合力

目前各地都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但是基于群众工作内容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总体没有一个专门的牵头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群众工作缺乏系统性、专业化,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体系。因此,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需要在继承过去优良传统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性研究,成立牵头的专门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格局。一是可以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明确群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机制等,....页脚

...页眉

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在体制机制、方式方法、阵地载体、经费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把群众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统筹安排,同步落实、同步检查。二是参考河南、海南、湖北等省做法,在各级地方党委成立党委群众工作部,作为群众工作的牵头部门,可以和信访局合署办公,明确其主要职责为推动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政策的制定、完善和实施,推动相关部门尽职尽责处理好群众反映的利益诉求,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三是建立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成立由副书记和人大、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的群众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群众工作部,定期研究和部署群众工作,提出各个时期群众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辖区内的群众工作。2.切实转变群众工作理念,从领导群众到服务群众

党的群众工作的本质是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做好党的群众工作,需要引导领导干部摒弃传统“官本位”的思想,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是引导领导干部树立“以人民群众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工作新理念,实现“从单纯执行上级任务到为群众提供服务需求,从关门领导到开门服务,从群众跑腿找服务到党员领导干部上门送服务转变”[6]。二是进行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与群众路线的专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教育实践,在干部中牢固确....页脚

...页眉

立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的观念,确立干部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念,打牢他们执政为民的理念、提高他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三是推动领导干部积极投身于服务群众的实践。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明确规定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一个月,下基层调研必须去农村就到村入户,去工厂要到车间到班组蹲点,亲自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想,要自己动手撰写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中,要有自己了解的真实情况和对问题的见解,要提出解决问题的主张和办法。同时加大对普通党员干部联户走访的考核和保障力度,推动他们通过蹲点调研、联户走访,吃透民情,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并从群众需求的实际出发,提供多样化服务。

3.构建群众工作网状体系,健全维护协调群众利益的多元载体 做好群众工作,关键是要构建群众工作的网状体系,及时有效地反映和解决群众的问题。因此,要着力完善“四个体系”建设,一是多样化的沟通体系。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和带案下访制度,要求纪检、公安、卫生、民政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部门,每月安排一天时间为市民接待日,并在相关媒体定期公布接访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以及接访的时间、地点等内容;开通民情服务热线、民情博客、手机短信,为群众提供表达诉求的多个平台;加大新闻舆论联动力度,定期组织领导干部与群众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作用,培育和扶持各种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及时反映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扩展....页脚

...页眉

信访民间联络员队伍,完善民间联络员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推动群众意见建议的有效表达和及时解决。二是民主透明的决策参与体系。在研究决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和敏感事项时,严格实行决策公示、听证、评议等制度,凡是政策允许公开的事项或应向社会公开的事项,都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及时、准确地公开公示;通过民主恳谈、民主听证、民主议事等方式,在基层建立群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广泛听取和认真采纳各方面特别是利益相关主体的意见建议,决策事项的依据和最终结果等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并及时做好沟通工作。三是高效的矛盾化解体系。定期排查调处本地、本系统的矛盾纠纷,及时分解任务,细化责任,依法及时合理地调处解决,对重点矛盾纠纷由领导包案、挂牌督办、限期解决。同时,加强“和事佬”等社区调解组织建设,实行镇(街道)领导直接挂钩联络村(社区)调解员机制,通过技术指导、经验交流、挂职锻炼等途径提高基层调解员队伍素质。四是有力的困难群众帮扶体系。全面梳理困难群众致贫原因和主要诉求,领导干部带头提出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具体思路和办法,协调解决脱贫致富所需要的启动资金,并通过完善动态管理、职业培训、就业援助、社会共建、帮扶保障五大机制,形成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问题的长效机制。

4.克服”本领恐慌”,掌握做群众工作的各种方式方法

在新形势面前,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种种不适应,不少基层干部不会、....页脚

...页眉

不懂甚至害怕群众工作,出现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恐慌”。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一是鼓励领导干部勇于做“群众领袖”。加大党员干部到信访部门和项目多、矛盾比较集中、问题比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方挂职锻炼的力度,继续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村(社区)书记、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分批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不断发掘和宣传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典型,在群众工作实践中树立领导干部的影响力、感召力,推动他们从“权力型”领导向“能力型”领导转变。二是要求领导干部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定期组织网络知识培训等方式,使党员领导干部尽快掌握各种现代科技,全面开通领导干部公务微博,开辟网上即时问答服务,组织领导干部网上访谈,拓宽群众工作渠道,使领导干部善于与网络和电子信息打交道,利用网络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个人的见解主张,争取更多的支持者,更高效地开展群众工作。三是培养领导干部学会群众工作方法。通过培训、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使党员领导干部掌握“抓两头,带中间”、“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说服教育,积极引导”等有效方式,学会运用丰富的群众语言,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表述政策规定;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切入点吸引群众参与,探索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技巧改进群众工作的方法,善于揣摩群众的心理状态,善于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阶层、群体的心态;依托社会工作方法创新群众工作,通过个性化的方法传递对群众的关怀,通过针对性的服务满足群众的需求。

....页脚

...页眉

5.创新群众工作机制,为提高群众工作实效性提供坚强保证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是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要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着力在深化“三个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创新群众工作的组织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服务模式人本化;积极推动区域化大党建工作,实现服务资源整合更充分;着力加强以党员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服务网络覆盖更全面。二是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群众社会保障机制。加大对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基本保障、劳动就业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和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资金财力上实行三个倾斜——向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普遍受惠的便民、利民、惠民项目倾斜;向“三农”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逐步解决社会不公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三是健全科学的群众工作评价机制。把群众工作纳入干部工作实绩考核,逐步健全以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为内容、以群众参与为主体、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多种评价形式为手段的评价机制。在评价的标准上应以群众满意、党群关系密切、社会和谐为主要目标,同时针对具体工作还可以制订出进一步细化的标准;在评价方式上,一方面,通过各类通报会、座谈会或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开辟评议专栏和宣传舆论渠道等来听取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意见;另一方面,可以量化考核。通过设立一些客观指标,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在辖区范围内进行调查和入户测评,包括干部与多少群众进行接触,与多少群....页脚

...页眉

众进行谈心,解决了群众多少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如何,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提供服务的满意度如何,群众对干部有哪些批评建议等;在评价结果运用上,按一定加权汇总测评指标的评价值,对群众满意、考核成绩突出的给予通报表彰和适当的重用,对测评结果差、群众满意度低的,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问责,从而使党做群众工作能力的提高真正体现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要求。参考文献:

[1]胡伟.现代政党发展规律探析:以党建科学化为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12(1).[2]课题组.当前党的群众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3).[3]本书编辑组.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基本原则与实例启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123.[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139.[5]祝灵君,齐大辉.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艺术与方法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6]佘湘.转型视角下的群众工作:挑战、困境与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4).....页脚

篇2:“双转型”背景下提高党群众工作实效性及研究

一、网络化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1、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上的信息可以说是良莠不齐, 有对学生有利的, 也有对学生有害的, 一些暴力、色情、犯罪行的内容接触多了可能影响到学生的道德观念, 甚至可能让学生丧失理性思维, 迷失自己的思想发展方向。这主要是因为在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还不健全, 对于网上的一些内容在没有进行理性思考与判断的基础上盲目的转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导致的思想道德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不道德的行为逐渐增多, 诱发了大学生违纪、犯罪行为的增多。

2、容易导致大学生交往的信任危机

网络具有开放与封闭、虚拟与现实的矛盾, 这种矛盾给人一种极大的心理落差, 这种心理落差也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这只因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在网络上人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封闭式的交往, 与现实中的交往明显不同,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围光、交流障碍少、交流的内容广泛, 但是这不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语言互动, 在虚拟的世界里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一面, 网络上的欺骗行为越来越多, 已经造成了人际交往的信任危机。

3、不良文化严重影响了学生是机关、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网络当中不良文化思想可以说是大量的存在, 受到这些不良思想的寝室, 大学生在心理和精神上承受着很大的诱惑与抵抗的压力, 稍有意志力不坚定的情况, 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可能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当前在大学生当中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可以说是大量的存在, 一些人脱离了集体生活,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种极大的排斥, 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二、网络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对策

1、加强网络化思想政治交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课堂教育的形式, 以向学生关注各种正确的思想理论为主要方式, 这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 学生是被迫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虽然现在仍然能够产生不错的效果, 但是相对于网络化开放自由的特征, 这种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一些学校在这一方面开始尝试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简单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搬到网上, 这种方法实际上也难以起到教育的效果。最佳的方法就是在思想政治网络建设上贯彻引导式的教育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赋予网络互动交流的功能, 在网络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学生和教师能够充分的进行交流, 在交流当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学生乐意浏览的专栏, 在内容上适当的渗透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这种教育方式相比灌输式的教育效果要好的多。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网络思想教育教师队伍

实际上造成目前高校在网络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教师对网络化发展对学生的影响应对能力不足, 受制于自己的网络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限制, 没有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对网络法规、道德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就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该主动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网络教育意识, 不断创新网络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根据当前的教学需要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技能, 树立网络思想政治交易思想, 能够熟练的运用声、文、图等综合手法在网上与学生展开互动教育, 并能够在交流当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增加教育信息的容量,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加强BBS等的管理和引导

为了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 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学校的网站上建立了BBS站, 在上面学生几乎可以自由的进行交流, 学生在生活中一些不愿意说的、不敢说的事情可能会被黏贴在上面, 而一些情感上的问题、心理上的问题学生也喜欢写在上面, 实际上这能够真实的反应学生的思想动态。但是在BBS上也有很多不健康的内容, 如恶意宣传的内容、人身攻击的内容等等, 这些需要学校加强BBS内容的审核与管理, 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思想政治引导。在这里需要注意:第一, 思想政治教师要密切关注BBS上的内容, 一旦出现某位同学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应该在第一时间基于其反馈, 在留言当中运用专业知识消除其心理上的问题, 真正做到防微杜渐。第二, 对于BBS反应上来的一些问题, 一方面要及时基于解答, 消除发帖者的困惑和不慢, 以最终解决矛盾作为目标。第三, 在BBS当中教师要坚持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 要学会唇枪舌战、以理服人。

总之, 在网络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该做好充分的应对网络化影响的准备, 在坚持传统教育形式成果的同时, 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弥补传统教育形式的不足,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网络化发展对学生思想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明娣、王海燕:《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8, (01) 。

篇3:“双转型”背景下提高党群众工作实效性及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理念;实效性;主体地位;合作学习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在不断地改革与深化,传统教学体制中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我国所推行的素质教育需求。而要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充分结合现今新课标的标准与要求,即立足于实际,结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个性与特点,深化、完善当前的教学模式,并以新的理念与教学方式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不融合

尽管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真正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的还是很少的。教师在课前准备工作中往往能够较好地提出个人的教学见解,也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但在实际教学中,面对现实问题,大多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中。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改善与提高。

2.对新课标的解读困惑

对于现今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教师们在培训过程中大都了解得比较清楚,但是对于新课标的实际运用,教师们却感到很困惑。像体验式的教学实施方法、研究性的教学执行过程等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开展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从而不能将其充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实效性。

二、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1.领悟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首先,转变教师的角色,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教师就得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过程,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例如,教师常以“商量”的口气,面带微笑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使学生没有精神压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诚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恰当地组织教学。一句句真诚的评价,一个个善意的鼓励,都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再次,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过程。

2.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写意图。再通过仔细琢磨,深入钻研,把握准重难点,并找到切入点,做到胸中有书,才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我们在备课时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1)基础方面:结合直观图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掌握其读法与写法;(2)能力方面:能够应用分数表示图形阴影,并能在数线上标出给定的分数。明确的目标,利于我们在课堂上把握教学重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3.精讲多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当前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与发展的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以往单纯地被动接受。所以,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减少自身讲课的时间,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同时,教师的引导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减少讲课时间,而是精炼讲课的内容,化繁为简,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对于这一节内容的知识,教师要注重强调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加深对乘法计算的认识,并通过练习以充分掌握这一知识点。特别是,我们要强调必须是相同加数相加才能用乘法来表示,然后让学生通过看图写算式的方式来加深对乘法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保证学生知识的牢固掌握,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4.改进教法、利用直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找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后,还要进一步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选择教学方法要从各校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课前的搜集、整理,课上提问、发现,把难点化成几个小问题,顺利过渡到新知。

例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一节时,课前可让学生搜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在具体的实例中,找出百分数的话题。教学伊始可让学生先汇报,然后再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巧设悬念,再开始探究新知,学生感到新知不新,难点不难,突破了教学难点。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感受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圆柱体积的计算,以往都是教师拿着教学用具让学生们来观察,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真实地对圆柱的体积来进行测量,学生通过对圆柱高、底面直径的测量,得出数据,并经过自己的实际计算得出结果。实践动手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奥妙,从而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现今的教学体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点课程,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新课标的标准与要求,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与角色定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实际生活,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实效性,在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新课改、新理念、展现全新小学数学课堂[J].都市家教,2011(01).

[2]陈娟娟.探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分析[J].学生之友,2013(05).

[3]刘宏卫.让小学数学课堂彰显高效特色[J].都市家教,2011(02).

篇4:“双转型”背景下提高党群众工作实效性及研究

关键词:转型升级,国有企业,财务工作,工作现状,重要性,创新路径

0前言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很多国有企业改制成功, 并获得了巨大的转型成果。这也就导致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 主要表现为很多国有资产出现了严重的流失现象。因此, 作为重庆市武隆仙女山新区开发有限公司的财务工作人员, 笔者认为, 国有企业要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就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大尺度的改革, 不断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强化自身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 从而确保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最终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 当前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现状

(1) 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深入的背景下, 也在尝试着实现自我市场化的经济体制转型。其中, 财务管理制度则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管理制度, 对于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不少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缺乏相应的制约性条例, 加之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又流于形式主义, 从而使得整个财务管理制度难以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2)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 财务人员的素质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说, 财务管理人员是整个财务管理的核心所在。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不少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他们已经很难适应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一些国有企业中, 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失真的, 甚至是虚假的, 这就直接体现了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够的问题, 因为有些会计信息是人为制造的结果, 最终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规范性较差。

(3)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严重不足。当前是一个信息化时代, 很多国家都已经实现了无纸化财务办公。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也在逐步向着信息化的财务办公模式转变。这是因为信息化办公具有高效率与高精确率的优势。然而, 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尤其是引入了不少先进的信息化设备, 但是, 实际利用率却并不高, 无法让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真正发挥出应有的管理效用。

(4) 财务管理缺乏足够的危机意识。国有企业在进行转型升级的情况下, 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具备足够的危机意识, 它们只是盲目的求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日益扩大, 这就造成了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与企业实际的发展实力间的巨大差距, 从而导致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效果不佳的后果。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在转型升级的情况下缺乏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因为它们一般缺乏较为科学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 无法对市场状况进行到位的分析与研究, 前瞻性不够。在面临重大的经济风险时, 表现出较差的风险抵抗能力。

2 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鉴于以上的一些财务管理工作问题, 我们认为, 国有企业必须做好自己的财务管理工作。事实上, 我国国有企业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它们一般是由国家政府投资或参与管理的企业。此外, 我国国有企业还包含了很多由地方政府投资并参与管理的企业。这些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 直接关系到我国国家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 国有企业的管理核心, 即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国有企业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 从而确保企业能够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维持良好的财务经济状况。

事实上,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可以被称之为国有企业理财, 是为了实现理财活动目的而对企业资金和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行机制。如果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科学、合理且可行, 就可以最大程度上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 创造出最大化的财务管理收益, 反之则会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 国有企业就应该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方式, 制定并执行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从而为国有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财务方面的制度保障。

3 转型升级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创新路径

(1)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在市场化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之下, 我国国有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那么,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企业更是需要大量的财务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国有企业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重视“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进一步明确人才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并充分发挥出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有效作用。那么, 国有企业就应该始终坚持人才原则, 努力引入高端财务管理人才, 还可以对现有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切实提升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 并最大限度的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让他们成为一支阳光向上、踏实肯干并富有创新精神的财务管理队伍。

(2) 国有企业应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工作。在国有企业当中, 其资源主要包含了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资源。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国有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就应该把这些不同的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 充分发挥出各项资源的综合性优势。国有企业应该对这些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针对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目标来进行合理的调整, 真正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与利用率。

(3)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当前, 我国不少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主要就是集中在它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与完善, 有些国有企业甚至缺失必要的财务管理制度, 即使有些国有企业有财务管理制度, 但是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对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这就是说, 国有企业应该在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 加强对财务的监督与管理活动, 向企业的战略层面转移, 促使财务监管在企业战略发展中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也应该强化战略参与意识, 提高对财务监管理念的理解, 并让企业的会计核算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向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4)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国有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经常会遭遇不同的风险性因素。如果国有企业无法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并进行及时防范的话, 很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 国有企业就应该尽快树立起一种高度的市场危机意识, 针对市场环境中的各种风险性因素给予高度重视。这样, 国有企业才可以具备较高的风险应对能力, 在面对各种财务活动中的风险与危机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科学化的财务管理方式来建立一个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 并通过该系统来科学有效的预测各种财务风险, 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稳定的生存并发展下去, 还可以通过合理利用风险因素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此外, 国有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内部业务流程的管控工作, 以此来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操作风险, 防止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效率与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市场化经济体制背景下, 我国国有企业正在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发展挑战与机遇, 其财务管理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 国有企业就应该从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出发, 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还应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形势来及时更新财务管理制度, 积极探索出一个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真正增强国有企业的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陈少强, 汪志生.国企财务改革与发展60年回顾与评述[J].财务与会计, 2009 (20) .

[2]王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监管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 2010 (07) .

篇5:“双转型”背景下提高党群众工作实效性及研究

关键词:医院;党群;创新;机制

1.引言

新时期、新背景下,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要求全社会各行各业坚持党的领导,开拓创新,加强自身的建设,探索工作新方法、新路径,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不断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医院作为一个“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宗旨的医疗服务机构,其党群工作必须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政治优势,正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医院党群工作要以患者的利益为根本,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牢固树立“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题、创建和谐”的宗旨,深入基层,贴近临床,服务患者,掌握医患诉求,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不断促进党群工作机制的创新,增强党群工作凝心聚力,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2014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等有关加强党群建设的工作内容,可见国家对于党群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医院党群工作者积极践行党的方针政策,创新党群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及时改正。加强党群干部自身的建设是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

2.新时期创新党群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背景下党群工作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医院的党群工作,关系着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群工作机制,关系着医护人员切身利益的维护,决定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影响。医院党群工作机制的创新,首先体现了医院党群工作者对党的优良传统继承、发扬和创新,以及对党的政策和路线的切实贯彻和执行;其次,创新医院党群工作机制对于保持医院思想政治上的集中统一,挖掘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因素,在工作中传递正能量,营造医院良好的思想政治风气,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意义深远;最后,创新党群工作机制使医院党群工作的开展能够紧紧围绕患者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贴近临床,服务患者,掌握医患诉求,切实的满足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需求,提高医院党群工作的有效性。

3.当下医院党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随着医疗事业的推进和发展,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也不断加快,然而在医院发展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不适应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只是按照上级要求的内容走形式完成,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二是对基层的调查研究重于形式,触动实际、切实解决问题的少;三是规章制度制定的多,传达精神、转发文件多,深入检查、狠抓落实的少;制定工作标准套用上级模式多,未能深入临床、深入患者,考核缺乏针对性,考核结果不能全面反映真实情况。四是作风不扎实,党群干部多隶属于机关职能部门,多数忙于各自分管业务,互相沟通较少,主观能动作用和整体效能发挥不够;与临床医护人员说教多、真正谈心交流的少;五是党群干部在践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规定方面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上欠佳。六是开拓精神不强,安于现状、按部就班,满足已有的成就,业务拓展打拼精神不足,总认为守住当下业务和荣誉,干好本职工作,不出错便是尽职,小富即安、小满即成的思想比较严重。

4.新时期医院党群工作机制创新路径

医院党群工作机制的创新对于医院的发展、医患之间的利益以及党群工作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新时期、新形势下探索医院党群工作新机制、新方法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4.1完善思想教育机制

完善和创新医院党群的工作机制首先是要加强对党群干部的思想教育,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党群干部担当的责任。在医院党群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深入学习十八大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牢固的群众路线观念,深入基层,走进临床,深入了解医护人员和患者群众的需要和生活,切实解决医护人员和患者群众的困难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党群干部要正确的认识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重要性,真正从思想认识上创新转变。

4.2坚持群众联系制度

创新党群工作机制最重要的是完善党群干部和医护、患者群众的联系制度,增强党群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亲和力。走进临床、深入科室不仅掌握实际工作情况,更重要的是发现新问题、了解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诉求,最大程度的满足医护人员和患者需求,建立党群干部和基层群众交流平台,以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群众。

4.3创新群众联系方式

党群工作的重点就是服务群众,因此做好群众工作是创新工作机制的最终目的。党群干部要在传统的群众工作方法上进行创新,首先要根据原有的党群工作制度内容进行改革和完善,制定定期走访制度,严格执行和完成各项党群工作要求,加强医院德风建设力度;其次要加强对党群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从根本上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原理和知识,明确党的路线和政策,并实际践行到工作中;其三,要督促党群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以反映民众疾苦,传播思想教育,传达党的思想政治精神,增强与群众间的亲和力,切实的解决群众利益问题,进一步提高党群工作的有效性。

5.总结

医院党群工作机制的创新有助于党群干部正确认识“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有助于党群干部更好的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有助于实现患者及医护工作者利益的最大化,也有利于医院利益、群众利益的和谐发展,促进医院党群工作机制有效落实,推动医院的科学发展。总而言之,对党群工作机制的创新应成为医院的新目标,挖掘党群工作中的正能量,营造良好的医疗氛围。

参考文献:

[1]倪伟.建立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探讨.《医药前沿》.2012年18期

篇6:“双转型”背景下提高党群众工作实效性及研究

一、效率低下的成因探讨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长期限制,教学模式机械、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必然导致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达标。初中英语课堂要充分展现语言的工具特征与艺术美感。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应被学生熟练掌握。因此,教师要在初中英语教学理念中突出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们在课程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发散学生的英语思维与语言感知能力,让其初步具备英语交流能力,并加强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素质教育仍是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目标。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中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通过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文素养。但是,大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仍注重英语固定知识点的传授,未理解英语课堂对提高学生语言创新能力的作用,从而教学有效性极大降低。

二、高效教学策略初探

1. 明确备课目标

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首要目标是明确备课目标,在备课过程中准确把握教学主体内容与问题。首先,初中英语教师要在课前充分掌握教材布局,理清教学思路,把握内容重点分布,并结合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划分,在保证提高学生英语知识量的同时注重语言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宽学生视野。再者,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课堂性格特征与学习近况,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思维发展状况来灵活选择课堂问题,积极帮助学生训练语言思维,提高思考能力。同时,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积极准备高效教学检验环节,以深入把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便于改进教学措施。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5《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前仔细翻看第五单元教材内容,明确“soccer ball”的教学主题,根据教材中单词、语法、阅读等教学内容的分配状况准确确定教学问题分配比例。在课堂过程中,我根据自己的备课笔记灵活教学,在让学生掌握单词、语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知识拓宽环节,我向学生们充分介绍了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以及世界杯、欧洲杯等足球赛事,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2. 加强课堂调控

教师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功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确立简便实用、多元开放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体系,灵活多向选择教学措施,让英语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实现其素质教育价值。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积极营造课堂氛围,打开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利用“情景表演、模拟对话”等方法丰富课堂形式。教师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沟通,积极践行双向互动,让教师与学生在双向互动中共同提高、进步。同时,教师要敏锐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反映,根据学生的上课学习状态来调控教学结构,最大程度地减小备课机械性的弊端,让学生们在英语课堂的每一分钟里保持高度集中力与注意力。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6《It’s raining》的教学过程中,我灵活组合了“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等教学模式,充分营造课堂氛围,活化学生英语学习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合作、创新空间。我让学生们表演“雨中漫步”、“屋檐下躲雨”、“撑伞狂奔”等情境,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中增强感知力。我在课堂上发现表演过程中有部分学生积极性较差且逃避情境课堂,针对这种问题,我积极把握教学节奏,与这些学生进行深入课堂交流与互动,逐步引导他们走进课堂情境,享受英语课堂的快乐。

3. 多向评价

高效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必须具备多向评价环节,在评价过程中改进教学措施。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师生互评等环节,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发现自身问题与不足,并共同探索改进措施。

三、教学反思

教学在反思中不断进步,教师要在课后积极进行课堂反思,根据自身问题探讨如何切合素质教育本质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深化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

结语: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跟随新课改教育大潮,积极贯彻初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理念,紧密切合素质教育本质,在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育对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英语教学“单向传授、机械填塞”的教学方式已无法跟随教育发展潮流,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寻找有效教学措施,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并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探究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改,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操.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1:64.

篇7:“双转型”背景下提高党群众工作实效性及研究

关键字: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学生;教师;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29-01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和具体国情而产生的,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是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主动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反对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下不断发展、不断成长,成为祖国和社会需要的人。

一、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师生互动与合作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师是学生学习意义建构的忠实支持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围绕学生开展,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设置疑问或情景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在教师设置的疑问中主动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学习和深化理解新知识。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还要重视师生互动和合作的作用,良好的师生互动和合作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师与同学的互动不断掌握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应用具体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来制定教学方案。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科技发展的先进案例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树立科学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和批判的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深化课堂教学,优化整合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物理课堂教学。因此,在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不能单一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而要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使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高中生的思维较灵活多变,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注意力往往不太集中,思维的跳跃性和离散程度较大。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密切结合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案,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可采用音频、故事、视频、图片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兴趣。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课通过提问等方式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维持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

四、将生活与物理教学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首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将具体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物理现象想结合,让学生明确造成这一现象的物理原因,维持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例如,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可采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科技成果来进行可到导入,引导学生对引起该现象或科学成果形成原因的求知欲,在导入的基础上讲解具体的物理知识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生活事例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望。例如,在讲授小孔成像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同学下去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同学们在实验中明白投影仪的工作原理,从而深化对小孔成像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神奇之处。

五、实施多元评价方式,实现有效反馈

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对学生进行评价向学生反馈其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并完善其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利用诊断性评价来测验学生的能力水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资料;利用形成性评价来发现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学懂的地方,并对学生不理解之处进行再次讲解和巩固,深化学生理解,完善教学。利用终结性评价来判断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对学生学习进行信息反馈,深化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理解,不断完善自身学习。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通过多方面的评价来全面认识每位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和教师教学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杨刚.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探究[G].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2).

[2]郁建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G]。物理教学.2011(04)

篇8:“双转型”背景下提高党群众工作实效性及研究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 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要场所, 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注点已经从重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来.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因此,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政策法规依据.2.建构主义理论.3.多元智能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

教学的有效性既是一个前沿探索的问题, 也是一个与当前教学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热门话题.国内外都对此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策略.但教学的有效性与时代息息相关, 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因此该课题研究的内容重点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主要有:

1.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 2.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3.有效的师生互动策略, 4.有效的课堂反馈及评价策略.

研究的预期目标:分析有效教学与无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提出适合本地实情 (大班额) 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 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探索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使广大教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一) 研究原则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双主体原则.3.发展性原则.

(二)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研究方式主要策略有:

1. 组织调查, 统计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收集数据、整理分析, 查找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及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 明确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方向.

2. 上好研究课.根据课题实验方案, 切实上好每一节实验研究课, 把课堂当做实验的主阵地.具体操作流程为:

提出研究目的, 集体备课→一课多上→课堂观察→执教者反思听课者座谈→总结提升.

3. 上好常态课.

课题组成员紧紧围绕课题实验的目标, 认真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在备课阶段, 要求根据学情、教材及教者本人实际合理预设;在上课过程中, 要以提高有效性为根本宗旨, 关注课堂的师生互动;课后要求认真反思与总结, 发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4. 案例反思.

课题组成员在认真做好常态课教学反思的同时, 对于典型的有价值的教学案例进行理性思考, 撰写教学案例.在案例反思中, 总结有效教学的策略, 提升教学反思水平和能力.

5. 送教下乡, 广泛交流.

课题组的多位老师多次下乡送教通过与乡镇教师的交流, 宣传推广实验成果, 既发挥了辐射作用, 又使一些年轻教师不断成长起来.

6. 参与活动检验成果.

通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赛课, 撰写案例、论文, 参加教学研讨会、网络教学活动等, 广泛交流、宣传、推广实验成果.

五、研究成效

(一) 探索了课堂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1. 创设有利于互动的环境氛围———和谐民主的氛围是互动课堂的前提.

(1) 转变角色, 双向互动. (2) 互相尊重, 民主平等. (3) 以情感情, 以情染情.

2. 搭建有效互动的平台———适切诱人的平台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1) 定准互动的起点:找准兴趣点、抓住探究点. (2) 把握互动的时机:用情境激发兴趣、用问题引发思考、用冲突诱引思维、用追问引领思辨. (3) 放大互动的价值:让学生在互动中经历新知的建构过程、感受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完善思维的认识、发展情感的体验.

3. 激活广泛持久互动的耐力———激活耐力是有效互动的保障.

(1) 关注差异, 面向全体. (2) 适度评价, 激励互动.

(二) 探索了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实验过程中, 我们分阶段、分课型进行研究, 提出了小学数学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1. 新授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解释应用评价激励. (师、师或生) (师生) (生、师生)

2. 复习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回顾旧知自主梳理→交流展示完善整理→质疑问难沟通理解→联系应用提高拓展.

(三) 探索了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1. 学生参与互动的状态评价.

(1) 是否充分动口、动手、动脑, 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是否独立思考, 思考过程是否合理灵活.

(3) 是否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4) 是否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能倾听别人的意见.

(5) 能否乐意与他人分工合作, 研究发现.

2. 学生互动的时空、方式评价.

(1) 学生独立思考时间是否充分, 演示交流是否广泛. (2) 学生是否有充分的活动时间 (不少于整节课的三分之二) . (3) 学习方式是否多样有效,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否互补.

3.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1)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理解实质, 能否合理选择策略, 能否纳入旧知.

(2) 过程与方法:在新知的建构过程中能否自主发现数学结论, 能否获得数学活动的方法和经验, 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数学思维等能否得到发展.

(3) 解决问题能力:能否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能否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否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4) 情感体验:能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从而产生实践与创新的意识, 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能否得到发展.

六、分析

(一) 课堂教学的优化

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 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依据, 以素质教育要求为指导,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实践, 对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

(二) 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容易掌握和实践应用, 更适合大班额教学

上一篇:医院德能勤绩廉总结下一篇:课文囚绿记的难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