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A班-课堂流程

2024-07-14

奥尔夫A班-课堂流程(通用6篇)

篇1:奥尔夫A班-课堂流程

奥尔夫音乐教案课堂流程

学习目标:在学习匀速、变速节奏的基础上,培养宝宝学习音乐的兴趣,加强对音乐本质的理解和对韵律的把握,体验音乐的不同情感。

课堂流程:

1、节奏问好

2、律动

3、复习上周曲目

4、学习新的曲目:引题、串讲歌词、念唱歌曲

5、结合曲目学习乐器的演奏及配乐表演

6、根据歌曲的律动进行体态表演

7、游戏表演

8、结合曲目进行美术练习

9、结束再见

教师要求:

1、活泼、朴素自然、循循善诱引导儿童表现原本的音乐

2、可用叫声、动作、食物、故事来做曲目引题

3、节奏表现稳定自然、同时善于带动宝宝和教师一起做

课堂常规:

1、第一次听音乐时请闭上眼睛

2、准备打节拍、问好时,要求宝宝和教师一样平端双手,教师说“手起”;动作要求干脆、反应快速

3、宝宝领取乐器时,应对教师说:“谢谢”,教师回答:“不用谢”,反之,送回乐器时,教师说“谢谢”

4、宝宝接触乐器后教师鼓励他们练习用法,教师说“收”时,乐器不能再发出响声

5、宝宝的坐姿要端正,腰挺直,手放膝盖上

篇2:奥尔夫A班-课堂流程

二根手指头,二根手指头,变成变成变成(小剪刀)小白兔

三根手指头,三根手指头,变成变成变成(印地安人)小花猫

四根手指头,四根手指头,变成变成变成(小船船)螃蟹走

五根手指头,五根手指头,变成变成变成(望远镜)小鸟飞

六根手指头,六根手指头,变成变成变成(金元宝)打电话

七根手指头,七根手指头,变成变成变成(长方形)三角形

八根手指头,八根手指头,变成变成变成(神枪手)神枪手

九根手指头,九根手指头,变成变成变成(小狗狗)小狗狗

篇3:奥尔夫节奏在课堂中的应用

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来源于自然。自然界的任何一种声音都是音乐,每一种音乐都是有节奏的,这就引出奥尔夫节奏的特点是自然的、开放的。也就是说奥尔夫节奏很抽象,没有固定的模式,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动脑子去思考,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奥尔夫节奏,如:从语言入手,奥尔夫认为语言是音乐的根,如“叫人名”在问了两个音节数不同孩子的名字之后,就让他们互相有节奏地呼唤或分组呼唤,形成多声部呼唤。

从听觉人手,听觉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前提,奥尔夫教学重视从聆听起始(声音环境)一模仿声音(自发的探索)一训练技能(主动参与)一创作音乐(能力的拓展)的教学流程线。且每节课的节奏都是不一样的,根据情况随机进行训练。如:在让学生区分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四分附点音符等时,我选择了用自然界的声音去代替。如小鸟的叫声代替十六分音符;汽车的喇叭声代替四分音符;小狗的叫声代替八分音符等。练习时的步骤是这样的: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动物的叫声,然后让学生用手拍出节奏,等学生练熟后改变记录方法,变成两条线的节奏谱,这时再加一个动作即“跺脚”,同时加上语言。如:第一条线上的音符读“哒”,第二线上的音符读“咚”。最后再改变记录方法,变成四条线的节奏谱,依次加上动作“拍桌子”、“捻指”。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课件一播放,不用教师提醒,学生就练习了起来,且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当然,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如要让学生讲究身体的协调性:跺脚时要左右脚轮换跺、捻指时胳膊幅度大,要有舞蹈的感觉,等等。为了让学生感受身体协调性的美,在练习完节奏后,播放一些踢踏舞和街舞的视频,让学生去体会肢体协调性美的内涵,同时根据这一要求,再让学生练习。这样一节课下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并且学生在课堂结束时主动总结出了学习奥尔夫节奏的意义,这是我在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这一节课的课堂效果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学生在下课时也感慨,这样的音乐课真有趣。

第一次把奥尔夫节奏应用到课堂就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大大激发了我的探究欲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视情况而定,由长时间的节奏训练变为短时间的节奏训练,直到最后把奥尔夫节奏应用到学唱新歌课堂中去,如在教唱歌曲《咱当兵的人》这一课时,在导人新课时,我播放歌曲《我们走在大陆上》,让学生和着音乐先做踏步律动,接着让学生再加上手的动作,这样的导课,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进行曲的特点和风格。只要学生领会到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我的课堂教学已成功了一半。经过一段时间的奥尔夫节奏训练,学生的思维也开阔了很多,身体的协调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中能即兴创造出几条节奏来。虽然学生的创造不是很成熟,但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已感到很满足,毕竟我已走出了困境,看到了光明。成功的喜悦更促使我发奋地去探索,去实践,去找出一条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之路。

篇4:奥尔夫A班-课堂流程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堂运用;节奏

卡乐·奥尔夫,德国人,他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受到世界各国音乐教师及音乐爱好者的一致肯定与推崇,被公认为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将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适合于儿童的。在奥尔夫的课堂中,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还结合了朗诵、律动、舞蹈、表演、绘画等多种艺术元素。

一、从节奏入手,把握音乐灵魂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舞蹈和语言共同的元素,在音乐教学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在小学音乐课上,节奏训练显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教学起来非常简单,可以借助于任何乐器,也可以用肢体活动来表现,易被孩子们感受和领会,使学生更容易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但简单的节奏训练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在奥尔夫理念的影响下,我觉得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语言的节奏、体态的节奏、大自然的节奏、敲打出的节奏(身体、打击乐器)综合运用到课堂中,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歌曲学习中的难点,还可以大大提升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从游戏入手,调动多方面因素

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孩子们活泼好动,所以选择的教学方法多以游戏为主。一年级教材中有一首歌叫《小袋鼠》,歌曲描写了小袋鼠去摘果子,把果子装进大袋子里,挺着一个大肚子的可爱形象。在教学过程,我先以故事导入,接着提问,“哪位小朋友知道小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呢?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模仿小袋鼠呢?”老师根据学生的表演纠正,进而启发其他小朋友也排队在教室里模仿小袋鼠走路,以此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动起来。在此基础上,我继续启发,“小朋友们,小袋鼠要去做什么呢?”“摘了沉甸甸的果子袋鼠又该怎么走路呢?”学生模仿动作。再运用打击乐伴奏,强音步子重,轻音步子轻。然后我弹旋律,小朋友们踏着旋律,踩着节奏进行表演。在小朋友们表演的特别兴奋时,我把歌词朗读出来,同学们很快就可以按节奏朗诵。最后加上旋律的学习,一首歌就在同学们做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了。同学们在游戏的快乐中学会了这首歌,也提升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从声势训练入手,全方位提升

声势是奥尔夫首创的音乐活动形式,它是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运用跺脚、拍腿、拍手和捻指等身体律动来进行节奏训练。对于孩子们来说,利用自己的身体,拍打出有规律的节奏,可促进他们动作的协调发展,也能使大脑神经控制动作的能力和保持平衡的能力有所发展。声势活动能为孩子们营造轻松愉快、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在一节课之前或中间,选一些声势训练让同学们来完成,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孩子们的情绪就会高涨。学生不仅能感受音乐的曲式结构,也可通过舞蹈中的组合、换伴等环节告诉孩子们要坦然接受被拒絕,注意表演气质等。

四、从即兴发挥入手,培养创新意识

即兴演奏是奥尔夫教学体系中的一大亮点,由于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都非常简单,伴奏常常以固定的节奏型为基础,因此在音乐的学习中可以多让他们即兴发挥来为歌曲伴奏。即兴演奏可以让孩子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自己创造自己的音乐,充分发展个性和创新意识,自信心也极大提升。

篇5:关于奥尔夫音乐班的问答

问:我自己就五音不全,孩子是不是就干脆放弃音乐算了? 生命的前六年,是充分发展音乐潜能的最关键时期。如果孩子这段时期有幸得到丰富的音乐环境,对其终生发挥音乐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问:我想让孩子三岁开始学乐器,您怎么看? 答:学习任何一门常规乐器{钢琴小提琴二胡等},主要是学习演奏技巧,要求儿童小肌肉有控制协调能力,要求有乐理知识。这对绝大多数学龄前儿童来说都压力过大。但0-6岁又是乐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应该以丰富的音乐活动来发展孩子的节奏感和对音高的辨识。目前国际音乐教育界普遍认为,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技能发展的合理目标应包括: 学习优美和谐地唱歌;学习以创造性的动作配合音乐;学习演奏那些不需要肌肉间细微协调的、简单的乐器(如奥尔夫乐器);学习发展注意听音乐的兴趣。

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音乐活动音乐游戏,可以逐渐喜欢音乐,初步了解音乐的原理,还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建立自信、自制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问:我听说孩子学习音乐越早越好,那么到底几岁可以开始学习音乐? 答:如前所述,生命早期丰富的音乐环境对孩子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记录表明婴儿在6个月时便对音乐有集中注意力,开始以明显的动作对听到的音乐进行反应。音乐出现时,婴儿会做出相应的有节奏、舞蹈般的动作。因此,为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有计划的音乐体验不应该等到孩子能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时才开始,而应开始于婴儿期。

问:隔壁贝贝才一岁多,每周末随妈妈去上音乐课,这不是很可笑吗?一岁多能上什么课? 答:您对“上课”的定义太狭窄。贝贝上的不是成年人上的那种“老师讲,学生记”的课。幼儿的音乐课主要内容是孩子感兴趣的多感官音乐活动和音乐游戏。孩子上课就是玩,所以孩子很爱上课呢!问:音乐游戏有什么好处? 答:游戏对幼儿来说不仅是一种娱乐,也是他们成长发展和学习过程中一种很有价值的活动。音乐游戏有助于增强对音乐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经常从事音乐游戏的儿童既感到愉快又熟悉了一些音乐原理,是在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中认识到自己的音乐潜能。

问:为什么要重视亲子游戏,父母在幼儿音乐亲子游戏中有何作用? 答:事实上,父母从孩子出生数分钟后就已经开始了以触摸哄逗注视为主的亲子游戏。早期建立良好的亲子交往模式,会给孩子日后的探索和学习产生好的影响,父母对亲子游戏的态度也会影响幼儿对游戏的反应。反过来,幼儿游戏行为传达出来的信息能协助父母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因此说亲子游戏是父母与孩子心智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孕育浓厚的亲子之情的最佳方式。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父母往往是孩子主要的模仿对象。因此在亲子音乐游戏中,父母自然流露对音乐的喜爱,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问:亲子游戏时我的乐感不好怎么办? 答:小橡树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家长班,不仅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方法,同时也培训成年人的乐感。很多人上了八次课后就发现自己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值得一试。如果您觉得自己在音乐方面已无可救药,也可换个乐感好的家长。

篇6: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包钢实验二小 郑世红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本着奥尔夫教育的指导思想,十几年来,一直学习和运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参于年月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到无关紧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我就是本着这种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高低年级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让孩子都参于到音乐中去。

一、游戏教学: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爱动,做不住的特点,选择的内容以游戏为主。如:一年级教材中有一课《小袋鼠》,歌曲描写了小袋鼠去摘果子,把果子装进大袋子里,挺着一个大肚子的可爱形象。在教学过程,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那位小朋友知道小袋鼠是什么样的?”“那位小朋友上来模仿小袋鼠呢?”。启发其他小朋友也上来模仿小袋鼠走路,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动起来。接下来老师把提前准备好的气球当果子,小朋友过来摘。教师可以象变魔术一样让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摘果子。小朋友把摘到的果子装进大袋子里(可以用书包代替袋子),然后模仿小袋鼠挺着大肚子走路的形象。这时老师可以先用打击乐伴奏,强音步子重,轻音步子轻。然后老师弹旋律,小朋友们可以踏着琴的旋律和节奏来进行表演,在小朋友们表演兴奋时老师把歌词朗读出来,同学们很快就可以记住。老师加上旋律,这样一首歌就在同学们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了。同学们在游戏的快乐中学习了音乐,加强了对音乐的兴趣。

二、节奏教学: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到一起来呢?那就是节奏。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在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中,我是这样进行节奏教学的。在低年级的节奏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小同学刚入学互相还不熟悉,老师也记不住名字的特点在第一节课时,老师首先让他们进行自我介绍。如:[我叫 郑世 红]按节奏:[走 走 跑跑 走],让小朋友也象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分成两部分,叫两个字的站在左边,叫三个字的站在右边,按节奏[ 走 走 走 走] 和[ 走 走 跑跑 走]。然后在每个同学按节奏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在记住对面一个同学的名字。如:[我 叫 王 鹏]、[你 叫 张小 宁]。这时老师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写在黑板上,在让同学们按‘走’和‘跑’读出来。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两个节奏型加深印象,(1)让他们用手,脚做动作练习。(2)用小动物的名字作游戏来巩固练习。如:小猫,小 猫,大老 虎,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用声音的强弱,来让小朋友们体会节奏有强弱。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这节课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声势训练:高年级的教学和低年级的教学有所不同,高年级不爱动,有时表演起来也会难为情,根据这些特点,我选择一些活动范围小,动一点脑筋的活动,目的是提高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在声势训练中,高年级同学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一节课之前或中间,选一些声势训练让高年级的同学做,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就会高起来。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如:让学生左手匀速的拍,右手比左手快一倍或左手画圈,右手上下直线拍,便会感觉两手程度不等的互有牵制和干扰。这说明各自独立活动,互相协调的双手活动平衡能力的获得也要经过一定的锻炼,也使学生们懂得双手活动平衡的练习,在音乐中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无论是演奏,合唱,还是合奏,重唱等活动,常会遇到声部间多种不同比值的节奏关系。个人双手操作方式与他人合作都需要具备这种既能各自独立,又能互相协调的能力。通过这个教学内容使同学们不仅学会音乐也懂得了集体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宗旨。“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奥尔夫A班-课堂流程】相关文章:

奥尔夫音乐班06-27

奥尔夫教育09-15

奥尔夫元素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01-29

奥尔夫音乐歌曲05-01

奥尔夫 参考论文05-08

奥尔夫音乐大班06-04

奥尔夫音乐律动06-28

奥尔夫音乐文档07-29

奥尔夫学习心得08-08

奥尔夫音乐理念07-10

上一篇: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纪实下一篇:gre考试词汇复习细节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