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的形成历史

2024-08-01

俄罗斯民族的形成历史(通用6篇)

篇1:俄罗斯民族的形成历史

俄罗斯民族历史的“文化寻母”

——乌利茨卡雅长篇小说《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中的女

性话语

张建华

2012-9-27 16:31:56 来源:《外国文学》(京)2006年05期

作者简介:张建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北京100089

内容提要:乌利茨卡雅的长篇小说《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凸显了强烈的历史思绪,表现出作家鲜明的“文化寻母”意识——即在女性生命史中寻觅民族历史文化源头的审美追求。作家通过对古希腊神话原型文化历史意蕴的当代言说,对俄罗斯民族生存历史的女性本源的探寻,对民族生存伦理中女性独具的道德自主理念的揭示,完成了女性形象由“他者”叙说向自主自为的女性当代创作意识和创作实践的转换。

关 键 词:乌利茨卡雅 文化寻母 女性话语

进入20世纪90年代,女性作家群的形成与女性文学的崛起成为当代俄罗斯文学的一个亮点。作为一种文化立场的女性主义已经成为一部分女性作家创作的共同特征。她们希冀用女性独特的视点,女性独特的文化立场来赢得女性在历史言说中的权力,书写几百年来未被揭示的女性生命体验。俄国 1997年莫斯科—彭内奖①与2001年布克文学奖②得主、当代俄罗斯女作家柳德米拉•叶甫盖尼耶芙娜•乌利茨卡雅就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女作家之一。

乌利茨卡雅是写女性生活状态的作家。她始终以一种温和善意的个性笔法,关注普通女人的生活遭遇与生活状态。这些遭遇与状态无不与生命进程中女性自我生存的基本问题及她们的自然需求有关。在《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中女作家继续以往气质化的个人写作风格,但在延续一贯的生动写实与道德寓意相辅相成的叙说的同时,凸显了强烈的文化思绪,表现出强烈的俄罗斯民族历史的“文化寻母”意识——即在女性生命史中寻觅民族历史文化源头的审美追求。乌利茨卡雅通过对古希腊神话原型文化历史意蕴的当代言说,对俄罗斯民族生存历史中女性本源的探寻,对民族生存伦理中女性道德自主理念的揭示,实现了女性形象由“他者”叙说向自主自为的女性当代创作意识和创作实践的转换。

神话模式的重构及女性主义的文化意蕴

长篇小说的故事叙述与主题表达都借用了古老的希腊神话模式。小说中集聚着像美狄亚、奥林波斯山、酒神狄奥尼索斯、奥德修斯、鸟身美人头的哈尔皮厄斯、忠实的佩涅罗帕等这样一些神话原型形象。乌利茨卡雅以美狄亚为核心张扬了一种独特的女性意识与女性精神,它的多种意蕴使小说获得了丰厚的文化魅力。

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是一个妖魔形象。这个善巫术的女神因为爱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并把尸体切成碎块扔进河中。美狄亚在成就了爱人伊阿宋的英雄伟业之后,却遭到他的抛弃。美狄亚气愤之极,在伊阿宋新婚的时候,送给新娘一件毒衣,新娘穿上后立即毙命。为了不给丈夫留下一点儿盼头,美狄亚还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古老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是一个依附男性,视爱情为生命唯一的女性。她因被情欲折磨而丧失理智,不惜残害兄弟以及女性同类,还杀死亲生儿子,背叛祖国。作为自身情欲的受害者,美狄亚不相信世界有恒久的感情,更不相信会有最终的理智。这是个绝望的情人,恣肆情感而泯灭理性,逃避责任,弃绝义务,犯了背叛祖国、违父杀子、忤逆道德之罪。神话说明人在自身价值的失落中会丧失任何道德价值的支撑。

在《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中,乌利茨卡雅对传统的神话模式进行了重构并进行了新的文化诠释。女主人公美狄亚•西诺普里是一个居住在俄罗斯克里米亚海岸的希腊族后裔。少女时她在情场上一无所获,圣像一般的面容,胸平体瘦的形象,没能吸引任何的追求者。婚后26年的夫妻生活也没有给她带来后代,从丈夫去世起,她便开始了漫长的寡居生活。她的人生中弥漫着女人的痛苦、惆怅、悲哀与无奈。但这一切,包括最为让她痛心的丈夫的背叛也没有使美狄亚的心灵变得焦躁不安,她的情感世界丝毫没有因此变得孤寂、凶恶与残酷。过往的痛苦与怨艾都因最终历史尘埃的落定而消解,曾经沉重的身心也在和谐宁静的心灵中得到了缓释。

小说中的美狄亚在情感和意志的强烈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古老神话中的美狄亚,却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正义、责任感和母性情怀。小说中的美狄亚与神话中的美狄亚都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前者是生理使然,后者是自己杀害了孩子。两个人都经受了丈夫的背叛。神话中的美狄亚残酷地报复自己的丈夫,用自己孩子的生命为代价,显现出人物性格内在的巨大悲剧性。而小说中的美狄亚受到的打击更是双重的,因为丈夫与之一起背叛的女性竟然是她的亲妹妹山德拉。这不仅仅是背叛,更是对上天伦理的伤害。但美狄亚却把自己的初恋,自己的心,一切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给了丈夫。她始终都是一人之妻,一人之孀,始终保持着心灵的安宁、静谧与和谐。

“美狄亚”不仅是女主人公的名字,还是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黑海岸克里米亚古老的费奥多西亚镇的名字。作为小说的另一个重要的主人公,它如同生活着奥林匹斯诸神的奥林波斯山一样,在整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神话象征意义。它不仅是美狄亚生活的地方,更是“宇宙、星球、白云、羊群等万物为之运转的稳固的中心”,是大地中心的一块“圣地”,是一个伟大的、充满世纪沧桑的历史文化框架。在这个有声有色、充满生命和谐的大自然世界中,早先居住着西徐亚人、希腊人、鞑靼人、犹太人,后来又有了亚美尼亚人、哈萨克人、德国人、意大利人,这里有来自乌克兰和西伯利亚的移民,有来自莫斯科、列宁格勒、第比利斯、维尔纽斯、塔什干以及不知地球上什么地方的客人,这里有清真寺与耶稣教堂,还有犹太教与天主教堂,从这里离去的人们遍布俄罗斯和世界各地。黑海岸的克里米亚是人类生存地域的一种象征,是俄罗斯大地上的一颗古老希腊文化之种,一个离上帝最近的神圣的地方。它远离政治的漩涡,躲避着都市的喧嚣,清净、安宁,无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政治斗争的峥嵘岁月,曾经拯救、庇护过无数俄罗斯的子孙后代。它在20世纪尽管得不到人们的爱护而充满忧愁,但历史的神灵却不愿离它而去,春色满园的景物中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会触动人们古老的历史记忆。

“美狄亚”其人、其地成了一种人类的文化符号,被赋予了永恒的生命。美狄亚地域的美色令人心醉,但更让人心醉的是那未经尘世浸染的尽善尽美的美狄亚的魂魄。那个多年守寡、始终没有改嫁的希腊族人西诺普里和她的后裔成了当地风景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狄亚”不仅仅是静止的人名、地名,而首先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标志,成为女主人公人生萍踪浪迹的极见情味的景观,它浸染着她的品格情愫,被赋予了她的灵魂和性格。乌利茨卡雅用充满诗情的笔触,叙述了克里米亚“美狄亚文化”的融合、重塑、构造、完善的发展历程。它是古希腊文化与现代俄罗斯文化、本土文化与异族文化的融合,是苏维埃时代意识形态化与反意识形态化碰撞后的重塑与再造。

女作家没有拘泥于对精神文化的揭示,而是从细微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出这种精神文化的血肉——使它保持常新、常鲜的物质文化征象。美狄亚的一切都被赋予了重要的自然与物质特征:用天然石头砌成的厨房,用泥土铺成的地,小小的窗棂,挂在墙顶的干草,安放在木架上的铜制用具,陶制的罐,煮饭的生铁锅,腌渍茄子的大木桶,房顶上晒制的水果,三脚桶里煮着的衣被,美狄亚十九岁当姑娘时捡到的、三十年来始终戴在手上的一只金戒指,祖父哈尔兰皮的老式烟斗,不同历史时期的邮票,用香烟锡纸包着的30缕周岁儿童出生后剃下的各种颜色的胎发„„作家通过对这些琐细零碎的物件的叙说,道出了质朴而又崇高的俄罗斯民族文化精神的物质支撑:对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永恒的记忆。

西诺普里家族的女人们生活健康、明朗而又自然,没有那么多人为藩篱的约束,她们善于与异性相处,崇尚古老的抒发自由情感的方式。小说中的山德拉、尼卡、玛莎、犹太女骑手罗莎等众多女性是古希腊神话中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的现代版。狄奥尼索斯的欢乐精神让生活在克里米亚岛屿上的女人们获得身心的彻底解放。美狄亚的妹妹山德拉和犹太女骑手罗莎,一生都在变换着职业与男人,多情的尼卡与玛莎始终把诱惑男人当作生命的重要精神食粮。美狄亚深藏着不可外扬的两个家庭秘密之一就是母亲年轻时与一对兄弟的恋情,她是带着身孕从格鲁吉亚的巴统嫁给她的父亲格奥尔吉的。乌利茨卡雅笔下的这些“奥林匹斯女神”决不接受“父式爱情”的霸道与悖谬,她们绝对是女性个体自我存在的典范。她们都不是传统性别模式中“沉默的他者”,而是传统文化生态中以男性为表象的文化本体的叛逆者。作家以直觉、细腻的体验和毫无顾忌的表述,充分展现了女性本来被遮蔽的欲望、狂浪放纵的生活方式和鲜活炫目的生存状态。

即使是死亡也像新生命的诞生一样充满了崇高的色彩。美狄亚丈夫萨穆伊尔的死是被作为一种崇高的,体验了人间爱的幸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生结局来描写的。越接近死亡,他的精神与灵魂通过他的那张安详的脸也就越发显得崇高与美好。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美狄亚静静地享受着丈夫的存在,享受着安谧。玛莎的死是小说最具浪漫色彩的片断,临自杀前她在梦幻中与在车祸中丧生的父母相遇,与天使邂逅,在雪绒花汇成的乐曲中从阳台上跳下,宛若张开双手穿过飘落的白雪的飞行。美狄亚在漫长的人生中也已经习惯于忍受死亡,一次又一次地平静而又庄严地守着尸身生活,伴着喃喃诵读的慰灵圣诗,伴着毕剥作响的摇曳的烛光。

神话原型从来就是人类永恒的精神文化结晶,精神力量的一种源泉,但随着历史的进展它们需要不断予以重新审视与评价。乌利茨卡雅剔除了古老神话中美狄亚施恶作孽的妖魔成分,张扬了她源于生命本源的爱的神力,赋予她纯洁、忠诚的品格,慈善、宽大无比的圣母般的胸怀。这个处于小说审美时空中心的艺术形象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庄重与神圣感。乌利茨卡雅似乎在用女主人公崇高的圣母玛丽亚精神、无比的同情心和善良与传统的美狄亚神话进行论争,女作家在对世界与生活新的理解的基础上创造了20世纪关于美狄亚的新的多元神话:她既在用女性心灵中的宁静、和谐与爱来战胜世界的喧嚣、混乱与罪恶,还在用古希腊神话中的狄奥尼索斯精神针砭压迫女性的流弊,昂扬女性身心的自由。她用20世纪的美狄亚比喻俄罗斯女性,让微弱的、非主流的、被淹没、被忽视、甚至被恶俗的声音响亮起来,这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女性主义历史学的意味。

俄罗斯多民族的文化史也是一部女性史

长篇小说《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情节的主线是美狄亚及其西诺普里家族的生命史,同时还是黑海流域俄罗斯多民族的生存史,充满动荡的20世纪俄罗斯社会的变迁史。这部生命史、生存史和变迁史同时也是一部女性的生命遗传史、生活苦难史、人生奉献史。乌利茨卡雅从传统的社会主流和男性中心价值判断中独立出来,高度肯定女性在延续生命,拯救家族,承继民族文化中巨大的历史作用,这是长篇小说中女性话语的另一个重要构成。

美狄亚的老祖父哈尔兰皮•西诺普里早先的妻子们六次生育,竟然没有一个存活的孩子,只是因为第二个妻子的吃斋行善,向上帝许愿,到基辅朝圣,西诺普里家族才有了一根独苗——美狄亚的父亲格奥尔吉。而在格奥尔吉迎娶了虔诚的耶稣教徒、美狄亚的母亲玛蒂尔达之后,西诺普里才开始了他们家族的兴旺史。祖母把她的小耳垂和夜视的特异功能留给了美狄亚和她的后代们,玛蒂尔达不仅把红色的头发遗传给了所有孩子,还给了他们坚强的性格与杰出的才干。西诺普里家族强大的生命遗传使得他们没有被其他血缘融合,其子孙后代没有被残酷的年代所吞噬。小说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说明,哈尔兰皮•西诺普里后代五光十色的生命与人性光辉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来自女性的遗传因子。

女性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女性的苦难和女人的独立都是俄罗斯大历史的组成部分,女性的历史在本质上也是人民的历史。女人的声音必定是历史的回声,不可能超越时代与历史。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在整个民族遭受苦难的时候,女性的苦难往往是首当其冲的,她们背负了太多原来不该由她们背负的苦难。女性的生存真实是不容忽视与忘却的,她们伟大的生命光辉是无法遮蔽的。

小说中女主人公美狄亚似乎没有进入社会生活,但她的个人经历,幸福与不幸,所承受的苦难程度,不同地都与社会与历史勾连。十六岁上,美狄亚的父亲、皇家军舰机械师格奥尔吉•西诺普里因有人蓄意制造的“玛丽亚皇后”号军舰的炸弹爆炸而身亡,九天后母亲去世。父母双亡后,西诺普里一家剩下了十三个孩子:五个哥哥姐姐,七个弟弟妹妹,美狄亚排行第六。她从此便担当起关照兄姐抚育弟妹的重任。国内战争期间,她的大哥被红军打死,二哥被白军杀害,从此家人天各一方。她的丈夫萨穆伊尔•门德斯曾经是一个职业革命家,却因为20年代初无法容忍余粮征集队枪杀妇女、儿童的血腥手段,而患上了神经衰弱症。二战期间,她的一个弟弟被法西斯枪杀,另一个弟弟被苏维埃政权迫害致死。正如为山德拉的孙女玛莎治病的一位犹太医生所言:“苦难会毁掉一些人,但也会造就另一些人。”(乌利茨卡雅:185)苦难造就了美狄亚伟大的人格,一生中她始终挚爱着故土、祖国、亲人,尽职尽责地做好镇上医院医士的工作。她的这种没有福乐荣耀作引诱的人格是高度含蓄内敛的,是以一种深藏着的生命潜流的方式默默地散发其魅力与馨香的。承载这种伟大母性品格的是一种蕴藏在俄罗斯民族心理中圣洁的宗教信念。

尽管在革命胜利后的新世界宗教精神已经消散殆尽,美狄亚却自始至终仍然保留着对上帝的虔诚,始终怀着与先人一样的真诚与上帝交流。永恒的宗教信念战胜了世俗生命中的怠惰劳碌,信仰缺失,不和谐和残酷。每天早晨,她都会默默地祷告自编的“清晨规则”,乞求神灵的保护,接受一天所有的劳累、烦恼、无聊的闲谈与晚间的疲惫,高高兴兴从早到晚,不会发火,不会生气。每天临睡前,她都要念叨自编的祷告词语,接受新的一天将带来的所有劳累、烦恼,不生气不焦躁。去教堂的时候她总是遵守各种教规与戒律,虔诚地祈祷。这个“像白痴一样”的圣徒从小就被生活赋予了一种责任感,做事无论大小态度总是严肃认真,始终如一。星期天,她天不亮就起床,步行到二十多公里外的教堂做礼拜,傍晚才回家。一生中只有两次离开过克里米亚,加起来总共只有六个星期。女作家似乎在说,俄罗斯民族浓重的宗教情结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女性传承的。

淡泊自守、严格简朴的生活方式使她得以与家人安然度过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剧烈动荡的日子,无情批判的岁月。她善待三十多个第二代亲人,接待过无数来自祖国,甚至世界各地的远亲、朋友。连邻居诺拉,一位勤劳善良、爱女如命的女性,也会在晚间将女儿放在别的地方,好在美狄亚的厨房里享受母性的温馨。每年美狄亚所有的亲戚们都要来到克里米亚,美狄亚的家仿佛成了人们争相朝圣的精神圣地。小说最后,连她的亲人们都不明白,美狄亚怎么会把门德斯家的房子留给了他们谁都不认识的名叫拉维利•尤素波夫的鞑靼族青年。其实,她留给外族青年的与其说是房产,莫如说是留下了让后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权力和可能。小说没有描写老妪美狄亚之死,她仿佛消融在人类永恒的时空中,成为历史的往事,留在了所有后代人的记忆中。

与美狄亚同样经受了人生沧桑并延续着族类生命的还有她的嫂子叶莲娜•西诺普里,一个来自斯捷帕尼扬家族亚美尼亚贵族的后裔。1918年,当国内战争开始,城市遭到炮轰,人们大批仓皇逃亡国外的时候,克里米亚旧政府成员的父亲斯捷帕尼扬也带着全家在撤离。叶莲娜带着中风的母亲留在了克里米亚的费奥多西亚镇。从那时起,克里米亚又多了亚美尼亚的家族血统。叶莲娜娘家几代人曾在亚美尼亚修建了许多教堂,她也承袭了家族信奉宗教的这一传统。她教育儿子格奥尔吉恪守治家之道,鄙视社会上的轻浮与世俗之风。格奥尔吉在母亲的影响下不顾朋友们的嘲笑,始终保持着对妻子胖卓娅的忠实。30年代,鞑靼人拉维尔•尤素波夫的母亲连同她的四个孩子被强行迁徙到哈萨克的卡拉干达,他们用叶莲娜送给他们的最心爱的蓝宝石戒指换了一普特白面,从而使孩子们度过饥荒存活下来。即使是对任何欢乐都不会嫌弃的女子山德拉也被赋予了善良豁达、乐观大度的美好品格。她真诚地将爱给予了每一个她所喜欢的人,质朴地将对上帝的信仰与自己率性而为的生活方式结合了起来。“她涂口红,喜欢打扮,开心作乐”,但也祈祷叹息,大方地帮助他人,为他人的痛苦哭泣。在玛莎的父母因车祸去世之后,她完全承担起抚育她的责任。她那望着圣像的深沉的目光,还有那对上帝的小声叹息,都使她的第三个丈夫、细木工伊凡•伊萨耶维奇把她看得至高无上、完美无比,对她的崇高品质深信不疑。来自第比利斯的姐姐阿涅莉也和妹妹美狄亚一样,没有孩子,但在战争期间丈夫死了之后,独自将来自夫家的孩子们养大成人。

俄罗斯多民族的历史之路是美狄亚和所有在克里米亚岛屿上的女性的爱之路的拓展与延伸,“母性”灵魂始终呵护着俄罗斯各民族的子孙。母性精神也为下一代女性所传承。山德拉的小女儿尼卡把母亲的全部原始之情都献给了侄女玛莎,生活在山德拉家的几年中玛莎感受到了如同春日般温暖的爱。尼卡内心对另外一个生命的完全接受是她对自己的子女从来没有过的,她会整夜整夜地守候在侄女身边,拉着她的手,天天早晨给她梳辫子,领着她在林阴道散步。阿涅莉的养女尼娜一心一意地照料退休后生病的美狄亚,二十年如一日地照料她那发了疯的亲生母亲。母性突破了家族的局囿,经得住时空的流转,在克里米亚大地上构造出一条又一条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之间的情感的虹桥。

战争、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大情势”下的“庸常”、“琐碎”的生活方式使女性始终扮演着社会细胞——家庭(社会实际是一个大的家庭)中的主角,成为男人生命依托的基石、生命快乐与希望的源泉、社会发展的根本。在女作家看来,动荡的社会与充满变革的历史属于无奈的现实存在,因此常常会被她忽略过去,她着意的是女性生命体验的自我确证。小说中强势的女性心绪表现与稀薄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小说似乎在告示读者,无论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还是政治生活动荡的阴影,其实都不重要,任何人的命运都不得不服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法则:新生命的诞生、爱情的纠葛、人与人的相遇与分离、亲人的死亡,而创造人类最基本生命法则与生命历史的正是伟大的女性。乌利茨卡雅从当前后现代主义泛滥的先锋潮中撤退到了女性丰盈的生活、充沛的人生经验上去。读者在小说中感受到的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体验,看到的是真正的血肉。小说作者以一种淳厚而又不张扬的美学情调,用其纤细韵味的诗意写出了由女人性灵精髓所决定的一部俄罗斯多民族的文化史。

女性生存道德伦理的箴言

——心灵的自由

“珍惜生活中种种可爱的细节,又拒绝他人干预自己的内心世界。”(乌利茨卡雅: 80)——这是乌利茨卡雅在小说中反复强调的美狄亚心灵自由的话题,它传达了作家对女性生存道德伦理的思考,也是她提供给读者的另一种女性话语的启示。

美狄亚作为女性的重要的精神特征是追求心灵的自由。她比任何一个克里米亚的居民更远离社会政治,她的人生家园就是她与她的亲人们自己,即使在战争、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重要时刻,也在坚守着属于她和她们自己的、不可能被任何人夺走的物质与精神的自由家园。一切意识形态的和政治的事件对于她来说只是“某种格格不入的来自远方的生活的喧嚣”。对她来说,所有的政权都一样,她的侄子格奥尔吉说,她并不在乎当局,她是虔诚的信徒,所服从的完全是“另一种权势”。她不像姐姐阿涅莉的养女尼娜的亲生母亲,后者如同希腊神话中鸟身美人头的哈尔皮厄斯,刁蛮凶狠,却对领袖竭尽愚忠。她对斯大林的逝世漠然置之,此时更为关切的却是亲人妹妹山德拉的命运。人有生老病死,社会有改朝换代,只要这个个体心中的家园自己不弃之,就无人能夺走;只要不辍地劳作耕耘,就会有丰收、繁荣、兴旺;只要把这块家园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就能为之献出一切。热爱大自然,用法文写信,阅读赞美诗,遵守斋戒,祈祷诵经,缝制衣裙,采集草药,养育他人的孩子——这一切都是她自由心灵抉择的生活内容与生活方式,成为她生命中有机的构成。

美狄亚人生中短暂的婚姻与长久的孤独并非男性社会封建道德理念的产物,而是她对幸福、美好、和谐人生理念的独特理解后的自觉选择。乌利茨卡雅说:每个女人都有自己对幸福的一套构想,而我并不重视幸福本身,因为幸福总是瞬间,人生中这样的瞬间寥若晨星。我重视的是我是否行为正确,是否能够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达到一种生活的和谐。(侯玮红:19)美狄亚关于幸福、和谐的理念是建立在对作为女性存在的独立自尊,即不依赖、不依附,同时又不厌弃、不支配基础上的自由意志、自由情感、自由思想以及对这种意志、情感、思想的捍卫上的。其实,她一生中尽管有众多“儿女们”的敬重爱戴,但总是孤独的时光更多,常与她相伴的是物质的拮据、疾病的折磨、精神上的挫折与打击,间或的快乐、幸福都是稍纵即逝,一大缸苦水,一小勺蜜糖。但她心灵上始终是快乐、幸福、和谐的,因为她深感身心的独立与自由。女主人公的这种道德抉择既是高度理性的,更源于对日常生活朴素的认识与理解,对先辈民族文化传统的自然自觉的继承。二十九岁上才有了爱情的美狄亚之所以看上那个不无放浪的犹太丈夫、牙医萨穆伊尔,是因为她发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一种上帝的精神——无私的爱、绝对的真诚、伟大的仁慈。这既是她女性的择偶标准,也是她明辨是非,判断真伪,区分善恶的一种生存原则。“临走回首反省,良心是否干净”,这是美狄亚丈夫写在山上厕所硬纸板上的使用规则,实际上是美狄亚人生行为准则对每一个来人的告示。

女作家关于女性心灵自由的思想还表现在美狄亚自我心灵安顿、宁静和幸福的自我体验上。在家中的地位和角色,使美狄亚重新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她体会到为他人服务的辛劳,更看到平凡却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对自我潜能的开掘和由此带来的身心愉悦。妹妹山德拉婚前的第一个儿子谢廖沙就是在姨妈美狄亚的照料下出生的。她心系外甥,为他做了洗礼,成了他的教母,并帮助妹妹在莫斯科新的地方安顿下来。谢廖沙生命的第一个月恰是美狄亚充分感受到她所或缺的为人之母的体验。美狄亚母亲在为他们踩踏坎坷崎岖的生活之路,构筑充满爱与温馨的生命之巢,铺展广博美好的未来,美狄亚成为克里米亚俄罗斯多民族生命和谐之家的核心,与此同时,她自己也得到了心灵的和谐与宁静。美狄亚不仅让投奔她的人得到一种照耀与沐浴,自己也得到对自身、家、生活和世界的新鲜的理解。这种体验的循环所带来的诱惑和力量远远超过了她追求自身幸福的吸引力。美狄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家族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是因为她感受到自己从来就不是社会、家庭中被统治的对象而存在于文化的边缘,不是作为男人的“他者”存在,她是真正的主体,自我的真正的主体,与男人一并彻底融入了民族的文化之中。

美狄亚深为那些年轻的生命、女人们的欢乐感到幸福。虽然她坚信轻浮会导致不幸,但她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轻浮也会成功地造就女人的幸福,妹妹山德拉,外甥女尼卡和山德拉的大孙女玛莎的人生经验却证实了这一点。玛莎与她的丈夫有着与美狄亚截然不同的婚姻原则,他们夫妻的爱首先体现在一种共同的情趣、共同的话语中,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有着类似“兄弟姐妹”的亲情。他们并不恪守忠贞,因为他们的结合是自由人的结合,每个人都保持着独立自主的人格与权力。尽管在美狄亚看来,战后的一代人,尤其是二十来岁的青年人的生活方式有些像儿戏,她们的爱情、婚姻、母爱中缺乏最重要的责任感和忠贞如一的品格。但她仍被这种人间的欢乐所陶醉,从不对别人乱加评判,更不要说去谴责她们,躺在自己当姑娘时睡的小床上,她常常由此回忆起自己美好的人生时光。小说中关于离婚、婚外恋、多角恋和情爱细节的叙述仅仅是故事表相的叙事层面,深层的却是美狄亚对女性地位、女性独立自主意识的一种反省,是一种对女性身心自由的尊重与理解。女作家用具体精微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叙说淹没了传统道德的“理性之核”,使读者对女性人物的生活方式作简单机械的道德评判成为不可能。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人们只要与美狄亚在一起,就能感到温暖、可靠,就能体会到一种完全的身心自由。

正是这种稀有的自由精神成就了小说中众多女性的独立性,直面人生,张扬并依靠自己。山德拉在心灵自由的情与理的抉择中,选取了她所喜爱的重情的生活方式,她走的是一条用自己的是非判断的放纵情感的道德之路。生活的历练使长寿的她终于在暮年意识到了她与姐姐选择的差异。人的一生中难免有过失,但即使有过失,也需要自我规约。小说潜在的教诲是:人的软弱、过失在所难免,重要的是自己作为人的道德选择权,相信自己可以去除软弱,走上一条自我拯救、自我完善之路。作品中大多数女性的命运表明,妇女受压抑的原因不仅仅是其处于劣势的社会地位,更在于妇女自我的精神世界,因此女性精神解放的根本在于她的心灵的自由。女性生存道德伦理的原则不应该是男性社会强加给女性的种种伦理规范与道德要求,而在于女性心灵自由主导下的生存抉择。女人在自身的行为中要能够行使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是女人的权利,是对女人的尊重,也是荡涤罪恶、抗拒堕落的唯一途径。

美狄亚对自己情感和角色的清醒把握,透出一个现代女性聪慧的智性和独立的意识。尽管世事艰难,尽管没有浪漫,她还是活得自由洒脱。她的身上洋溢着独立生命人格的灼人光焰。她用她女性顽强的生命通过深切的柔情传递出了社会关怀、人性关怀和人文关怀。女主人公赢得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价值,还赢得了家族中男性和其他女性真正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的尊重、理解和爱戴。美狄亚独立的性情与品格,没有随着历史时代的流转,人情世故的变化而钝化,相反,像陈年的佳酿,滋味醇厚,芳香四溢,显示出种种世俗女性难得的感人魅力。

“俄罗斯是一个充满不幸女人的国家,所以我们这些发声者天生就爱抱怨”,(侯玮红:17)“有两点绝对没有妨碍过我,一个是我是个犹太人,一个是我是个女人”。(周启超:281)这是乌利茨卡雅关于文学创作的朴素的女性话语。女性主义是多元的。乌利茨卡雅从“细微的家庭叙事”中剥离出了女性的人生体验,看到了女人在时代巨大变迁中对民族、政治、经济、文化重建等问题做出的历史回应,找回了女人的历史。她的女性主义未必是对男权主义的颠覆,女作家也未必是想通过对女性人性美的赞美与讴歌分享男权主义制度下专属男性的权力,从而倡导一种女性中心主义,确立一种以女权取代男权的叙事话语,而是力图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以重新认识当下俄罗斯人生活的,及至由两性构成的人类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长篇小说《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为我们更好地全面了解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女性话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注释:

①1996年由俄罗斯作家协会与意大利地区性的文化团体共同设立,由专家与读者共同提名推选的文学奖项。

②1991年由英国公司设立,专门奖励长篇小说创作的有广泛和重大影响的文学奖项。

参考文献:

[1]侯玮红:《文学不能服务于实用性的思想——乌利茨卡雅访谈录》,载《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6期。

[2]乌利茨卡雅:《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李英男、尹城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

[3]周启超:《我对自己说,世界很美好》,载乌利茨卡雅《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

篇2:俄罗斯民族的形成历史

②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北方游牧民族单一的经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为了获取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不得不依赖于中原的农业民族。南方、北方各民族我们称之为边疆民族。中原地区常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对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或掠夺、战争,或贸易、和亲,或入主中原。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迫。汉时,冒顿入寇,网开一面使汉高祖得以脱险,其目的是以此为条件向汉朝换取大量的物资。契丹、女真、党项等族虽然对北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但经济发展的程度仍远不如中原内地,他们仍然不断地逼近中原,要求南方朝廷供应物资甚至要求给予土地。中原经济对北方民族不断吸引,使他们步步南下,留在汉地的就融合于汉族之中。当北方民族弱小,不敌中原朝廷时,有时也会以主动“入贡”的方式来谋求经济利益,换得中原天子的“赏赐”。边疆民族潮流般地一次次向中原靠拢、合聚的历史现象一直不断。同时,中原民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互市场所,开展贸易,达到双方经济互惠之目的。这种经济上互相联系和交往的形式,历时久远,难以中断,且逐步完善。

③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间的关系变化虽然曲折复杂,形式多样,但无论是以战争掠夺的形式,还是以和平交往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边疆地区的畜牧业也成为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各自都不能相互缺少,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将各个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历史上各民族有过分裂,也有过统一,但分裂是短期的,而统一是长期的。经过分裂,总是走向统一。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在历史的长河中汇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力量,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

(选自刘学谦主编《当代中国凝聚力大典》)[来源:学*科*网Z*X*X*K]

6.结合原文,下列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各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与交错杂居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天然条件。

B.边疆民族对中原地区的掠夺和战争阻碍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而他们以和亲、贸易的方式向中原靠拢则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C.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上互相往来,相互补充,历时久远,难以中断,并逐步完善,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D.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相互吸引,这更加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7.下列各项中,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最重要的因素是 ( )

A.各民族在地理上互相连结并交错杂居。

B.各民族之间在政治上相互依存,相互吸引。

C.各民族间经济上的联系与依赖。

D.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8.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的一项是 ( )

A.中原地区常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对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周边民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对中原地区没什么吸引力。

B.北方游牧民族在经济上依赖于中原的农业民族,同时北方民族的畜牧业也可以为中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补充和支持。

C.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

D.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互市场所,说明中原地区的商业繁荣离不开少数民族,但是农业生产力却可以独立自主地发展。

参考答案:

6.B(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无论表现为战争掠夺还是和平交往,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都有利于促进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7.C(见第③段“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有关论述)

8.B(A中原经济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C、原文是“出于生计和民族的发展”;D、中原民族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需要北方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

篇3: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原因探究

一、地理位置的影响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其民族性格的形成中, 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铸就了俄罗斯民族性格。俄罗斯是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按照19世纪俄罗斯著名思想家恰达耶夫的观点, 它“即不属于欧洲, 也不属于亚洲”。说它是欧洲国家, 它的版图却占有亚洲1/3的陆地。说它是亚洲国家, 无论是它的发源地, 还是政治文化中心都在欧洲。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置身于东西方的交界处。因此, 俄罗斯民族从它产生之日起, 就受到了东西方的作用。

俄罗斯又地跨欧亚两大洲, 气候寒冷。这种自然条件培养了俄罗斯民族既奔放又忧郁, 既懒散又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俄罗斯有着广大而肥沃的土地, 广大的空间造就了俄罗斯民族豪放的性格。此外, 肥沃的土地也养成了俄罗斯人懒散的习性。他们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无须勤劳节俭去创造财富。然而恶劣的气候又使俄罗斯人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从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 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格。

二、宗教的影响

俄罗斯是笃信宗教的国家, 拥有深厚的宗教传统, 宗教对俄罗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都有深刻的影响。10世纪的罗斯受洗对俄罗斯民族形成至关重要,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罗斯人是斯拉夫民族, 最初信奉多神教。但公元988年, 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决定转而信奉基督教, 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罗斯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接受了基督教和文字。随着基督教的传入, 东正教传教士在向东欧地区传教过程中发明的斯拉夫文也传入这一地区, 以后成了俄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1054年基督教在基辅衰败后, 东正教取代了其地位, 东正教的传入结束了古代俄罗斯民族多神教和分裂割据的局面, 推进了社会封建化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 基督教代表了当时欧洲的主体文化, 即代表了欧洲的先进文化。接受了基督教就等于接受了西方的文明。尽管基督教代表了西方的文明, 然而, 俄罗斯接受的基督教是由拜占庭而来的。因此, 俄罗斯接受的基督教是东方化了的基督教, 也就是东正教。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俄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以及俄国社会发展的道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样, 便为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三、历史的影响

俄罗斯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断地受到来自东西方的影响。鞑靼蒙古征服古罗斯并改写了俄罗斯的文明疆域、彼得大帝改革将西方文化引入俄罗斯, 这些都扩展了俄罗斯的文明内涵, 也影响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

(一) 鞑靼蒙古殖民统治的影响。

鞑靼蒙古人的入侵和统治使俄罗斯民族还在胚胎时期就注入了东方文化的血液。13至14世纪, 成吉思汗的子孙攻占了基辅罗斯公国并在其境内建立了“金帐汗国”, 鞑靼蒙古统治在表面上只是终止了拜占庭文明在俄罗斯的继续, 实质上在俄罗斯文明构成中的影响, 地位和意义非常大。在长达240年的统治时期中, 蒙古人摧毁了俄罗斯的封建采邑制, 导致俄国按照蒙古人的模式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蒙古人的征服和统治使刚刚接受了西方文明的俄罗斯人急转向东, 这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俄罗斯的经济文化发展, 阻碍了同欧洲的联系, 使俄罗斯与西方文明之间的距离扩大了。而且在15世纪末, 当俄罗斯在莫斯科公国的领导下摆脱蒙古统治、获得独立和统一时, 它完全是一个亚洲式的封建专制国家。

(二) 彼得一世的改革和叶卡捷琳娜的“开明专制”的影响。

1689年彼得大帝的改革是一次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 把俄罗斯带进了现代世界的门槛, 决定了俄罗斯在以后几个世纪里试图回归欧洲、融入西方文明的命运。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十分广泛, 其具体改革措施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改革军事, 加强国防, 夺取出海口。第二、改革和健全国家行政机构。第三, 实行宗教改革。第四、改革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第五、兴办近代工业。第六、扶植商业, 发展贸易。他在俄罗斯的经济、文化和艺术、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欧化改革, 把欧洲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交方式引入俄罗斯上层社会并使俄国的文化与生活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彼得一世使俄国结束了长期孤立的状态, 建立了通往西方的通道, 并基本确定了此后近200年俄国面向先进的西方的发展趋势。彼得一世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彼得大帝改革的继承者, 她使俄罗斯在西方化的道路上更向前迈进了一步。“开明专制”打破俄国官方自由主义的传统, 对于俄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是俄国专制制度的黄金时代和颠峰时期, 而“开明专制”的尝试为俄国专制制度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开明专制”强化了俄国专制制度和君主制度在新的国际和国内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从俄国现代化的纵深角度来看, 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创的官方自由主义实际上既促进了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 又为俄国的政治现代化推开了一线门缝。彼得大帝的改革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 造成了俄国社会的裂变:上层的西化和下层的东化。俄罗斯以后的历史发展中, 东方和西方总是处在相互角力之中, 从而形成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两种对立的思潮, 这也会影响到俄罗斯民族的性格。

(三) 19~20世纪俄国政体变化的影响。

俄国政体的变化也是兼容了东西方国家政治文化的特点, 对其民族性格有着深远的影响。l9世纪与20世纪之交, 俄罗斯以最快的速度从封建农奴制过渡到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具有较强的东方文化色彩。苏联解体之后, 俄罗斯采取亲西方的政策。在国家权力运作方式上认同西方的政治理念。俄罗斯所经历的这一切都在它的民族性格中得到了体现。在俄罗斯的历史中, 严酷的宗法专制、农奴制的长期存在使得俄罗斯社会下层无法接受西方文明, 而彼得大帝的改革使贵族知识分子有机会接受西方文明。社会上长期存在受奴役的农奴和受西方文明熏陶的贵族知识分子, 双方差距很大。这种差距的存在对于俄罗斯文化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从而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也影响极大。

综上所述, 俄罗斯民族在经过了自身漫长而艰难的历史发展, 与外来文化的渗透、融合、对立、冲突和宗教思想的浸润与灌输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俄罗斯民族性格是极其复杂而深沉的, 这是一种东西文化交融的产物。这种民族性格支撑着俄罗斯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巨变。因此, 对俄罗斯民族性格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是我们在思想与文化领域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民族, 又是中国的邻国。关注俄罗斯民族性格, 更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要:民族性格是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特质, 在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国家造就辉煌的秘诀所在或招致灾难的根本原因。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民族。俄罗斯民族性格是在其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宗教等多方面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其它任何一个民族的性格都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又复杂。研究俄罗斯民族性格对于了解俄罗斯民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性格,地理位置,宗教作用,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1].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米罗诺夫;张广翔等译.俄国社会史 (上卷) [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恰达耶夫;刘文飞译.俄罗斯思想文库·箴言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3].СоловьевС.М..ИсторияРоссиисдревнейшихвремен:В15кн.М., 1960

[4].卿希泰.中外宗教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曹维安.俄国史新论-影响俄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米罗诺夫;张广翔等译.俄国社会史 (下卷) [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7].张树华.过渡时期的俄罗斯社会[M].北京:新华出版社

篇4:俄罗斯民族认同的重新确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便提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作为俄罗斯主体民族的俄罗斯族面临着一个新课题:重新确立俄罗斯的民族认同。

·俄罗斯的民族认同有缺乏牢固性的特点,俄罗斯人潜意识中对民族认同缺乏自信心。它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神话。

我接着闻一先生的话题,谈一谈俄罗斯的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问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无论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西方国家的认同很多都是基于公民思想,也就是基于公民社会的基本原则。但是,在俄罗斯却有所不同,社会调查表明,公民社会的思想在俄罗斯是比较薄弱的,不可能成为国家生活中的凝聚力,从俄罗斯的历史来看,倒是民族认同能够成为俄罗斯的民族凝聚力。然而,俄罗斯的民族认同在苏联解体前后受到了严重震荡。

苏维埃国家成立之初,诞生了新型的苏维埃思想,领导者以此来培养教育新型的"苏维埃人",也就是"苏联人"。二三十年代,"苏联"逐渐取代了"沙皇俄国"、"俄国"的概念,并成为一个终止的点,打断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从而使沙皇俄国与苏联有了泾渭分明的历史界线,就连中学历史课本上都没有沙皇历史的内容了。俄罗斯的许多民族传统,包括东正教的传统都被否定和人为地割断了。四五十年代,苏联也曾试图恢复俄罗斯的传统,国家政策表现出矛盾和摇摆,将苏联与"大俄罗斯"等同起来,俄罗斯民族认为自己就是苏联的核心,俄罗斯人也认同自己就是苏联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便提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作为俄罗斯主体民族的俄罗斯族面临着一个新课题:重新确立俄罗斯的民族认同。90年代,俄罗斯社会的混乱也是缺乏民族认同的突出表现。

纵观俄罗斯近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重新确立民族认同主要有两个途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自上而下表现为国家政权阶层主动寻找国家思想,也就是普京的强国思想、重新振兴俄罗斯、重新寻找民族凝聚力和核心。其实,国家思想的建立是漫长而自然形成的过程,而不是人为强加的过程。自下而上是指民族认同在民间自然形成的过程,表现形式比较混乱、庞杂、流派纷繁,归纳起来有寻根热、宗教热和重建民族传统等不同表现形式,目的是将原来割断的历史重新对接起来,恢复民族传统的连续性。

我想着重谈谈宗教热。宗教热的兴起是有多种原因的,寻根是其中之一。我们都知道,东正教在俄罗斯文化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是俄罗斯民族形成的思想核心,是俄罗斯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首要标志之一。对民族凝聚力的生成和民族认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宗教热兴起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知识分子的参与。为什么许多受过高等教育、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自称是东正教徒呢?我认为,他们以此表明自己是俄罗斯人,并寻找与其他人的共同点。在东正教回归的同时,与俄罗斯文化传统相关的其他宗教也有复兴的迹象。如新多神教,它努力恢复基辅罗斯时期的多神教传统,从而显示自己的民族精神,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俄罗斯的民族认同有缺乏牢固性的特点。俄罗斯人潜意识中对民族认同缺乏自信心,担心在全球化趋势的挤压下,俄罗斯民族非常容易被同化,从而丧失其民族性,有一部分人甚至担心,融入欧洲后,就会被欧洲同化,担心俄罗斯民族会不复存在。

俄罗斯民族意识或民族认同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神话。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苏联时期,俄罗斯人都为自己创造了许多神话。解体后,他们继续创造神话,如关于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神话。

篇5:俄罗斯民族的形成历史

1.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目标导航

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华北事变;“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过程与方法:(1)综合分析日本进一步引起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对抗日态度的变化。

(2)分析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日本侵占东三省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制造了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团结抗日已成为全民族的呼声。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政治上的主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中国革命的成功、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逐渐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西安事变发生后,当时中国共产党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及时制定出符合民族利益需要的正确政策,顾全大局,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党,也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课时安排2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中国共产党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是重点。日本侵占东三省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制造了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政治上的主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中国革命的成功、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逐渐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

(2)西安事变是重点。西安事变是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发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它是否和平解决,又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

2.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局势的发展存在着两个可能性。这是中华民族命运如何发展的大问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当时中国时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结束了国共两党十年来的对峙局面,停止了内战,又为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共赴国难,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此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教学过程设计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1931年9月18日以来日本帝国主义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的?而国民政府又是怎样做的?

生:(思考并回答)

一、华北事变

师:华北事变指的是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的一连串事件。同学们想一想,华北为什么成为日本大规模侵略的目标呢?先看二段材料。(投影)

材料一:全国煤产量不过2800万吨,而(华北)五省每年所有产量约在1300万吨左右;河北棉花和山东小麦的产量,均为当时全国之冠;全国国有铁路实有长度13017公

里,……五省境内实有4631公里,占实有总长度的35%;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等地,为五省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进出港口;在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中,五省关、盐、统三大税收合计,每年有13200万元。

—— 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上)第688~689页

京翰教育1对1家教 http:///

材料二: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在给关东军的秘密情报中说:“1931年九一八,发动满洲事变而占据之,一时帝国市场与原料,得稍缓和。……现在,满洲市场亦臻饱和,短期间亦难再行扩大,即不能与帝国生产率之增进相调和。”“帝国原料与市场问题的解决是不能不注意易于进攻的。……中国华北。”“华北,诚我帝国之最好新殖民地。”

——《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上)第688~689页

生:(研读材料,然后回答)

师:正由于华北在全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日本为了满足其扩展的需要,自然就把新的侵略目标放在华北。结合刚才看到的材料,从中可以看出,日本侵略华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生:(回答)

师:为了达到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的目的,1935年,日本在华北先后制造了一系列的事件。

1.“何梅协定”

师:同学们看课本有关何梅协定的背景和内容。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何梅协定的签订,使华北危机日益严重?

生:(思考并回答)

师:日本通过何梅协定,实际控制了河北省,华北门户洞开。日本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又策划了“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

2.日本策划 “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图和资料。提示学生:华北五省包括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山东)1935年10月,日本内阁会议正式确立了《鼓励华北自主案》。接着,河北香河县汉奸在日军掩护下,占领县城,实行“自治”。随后,河北数十个县相继“自治”。11月,汉奸殷汝耕在通县发表宣言,宣称冀东22个县“脱离中央”,“自治独立”,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他自任“政务长官”。国民党政府不允许华北脱离中央政府的管辖而“自治”,但又慑于日本的武力威胁,采取了适应日本“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的方针,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会名义上隶属国民政府,实际上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日本把它看作是使华北成为第二个满洲国的过渡。

师:华北事变的影响是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加以归纳)影响有两个:一是使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日趋殖民地化,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二是损害了英美在华北的经济利益,引起英美对日本的不满。

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师: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在政策上作了重大调整。同学们先看课本。想一想,哪些史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生:(回答)

师:第一是发表“八一宣言”。请同学们看课本“八一宣言”的这段材料并思考两个问题:(1)材料中的三个“无论”,表现出中国共产党政策有什么变化?(2)中国共产党向全中国人民发出什么号召?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生:(思考并回答)

师:“八一宣言”的发表,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在大敌当前之时,中国共产党向全中国人民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反映了当时全国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

第二是1935年底,结束万里转战的中央红军,刚刚在陕北站稳脚根,中共中央即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及时地制定出适合新情况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

第三是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结束后,在一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请同学们看书课本,思考并讨论三个问题:毛泽东的这个报告讲了几个内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什么必须由共产党领导?为什么说这个报告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师:第一和第二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我们看看第三个问题。(看投影)

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这就迫使一切不愿当汉奸亡国奴的中国人起来参加抗日民族战争,党就要“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55页

师:毛泽东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回答)

师:我们再来看一段材料。(看投影)

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中国的工人和农民都是要求反抗的,小资产阶级也是要反抗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在今天的时局下有起变化的可能性。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破裂的。……他们中的英美派,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英美的督促下,是有可能参加抗战的。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36页

师:毛泽东这段话讲了什么观点?

生:(回答)

师:在这两段话里,毛泽东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毛泽东的这个报告从主要矛盾变化入手,分析了当时中国政治形势的特点,论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建立统一战线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此时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的报告表明党已克服了长征以来“左”的思想干扰,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因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就要到来的时候,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表明中国共产党已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能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呢?最好用史实来说明。

生:(回答)

三、“一二九”运动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材料。(投影)

亲爱的全国同胞:

华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现在,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后而断送了!……安心读书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亲爱的全国同胞,中华民族的危机,已到最后五分钟。我们,窒息在古文化城里上着最后一课的青年,实已切身感受到难堪的亡国惨痛。……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1935.12.9

根据这段材料,同学们说说“一二九”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

生:(回答)

师:(概括)冀察政务委员会即将成立,华北人民痛感沦亡迫在眉睫,华北危机日益严重。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号召下,在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大中学生成立了联合会,并于12月9日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一二九”运动开始了。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2月9日这一天的示威游行,清华、燕京大学等城外的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与军警发生冲突。城内二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包围,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到新华门前请愿。由于请愿没有结果,学生们把请愿改为游行。当游行队伍到达王府井大街时,人数已增加到三千人。军警用水龙头向学生队伍喷射,并用皮鞭、木棍从两侧夹击过来,学生队伍被打散了,有40多人受伤。第二天,北平各校举行全市总罢课。第二阶段12月16日是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日子。这天,北平学联又组织了浩大的游行。大家看课本小字,了解游行的概况。

生:(看课本)

师:了解了“一二九”运动发生的背景和经过之后,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一二九”运动发生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和影响?二是现代青年应该向当时的青年学习什么?

生:(思考并讨论)

师:(概括地指出)第一个问题在书上,讲了四点(指导学生在书中找出四点)。第二个问题是作为现代青年,应该发扬“一二九”运动的爱国主义传统,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时刻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应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现在,在千百万张平静的书桌都能放下的时候,国家和民族需要什么?我们又应怎样去做呢?

生:(思考)

师:“一二九”运动后,党指出: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必须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目的是扩大学生运动的影响,向工农宣传抗日,争取最大多数的群众加入抗日的行列。北平学联组织了南下宣传团,到平津和河北等地区的工厂、农村、军队中,进行抗日宣传。其它地区的学生们也组织起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新高潮。

四、西安事变

师:西安事变是个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同学们都已熟知了。今天我们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重温这段历史,以加深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

(1)西安事变为什么会发生?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特别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张、杨二将军的爱国热情;蒋介石坚持反共政策是导致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张、杨二将军是在“说谏”、“哭谏”都不能使蒋介石放弃内战政策以联共抗日的情况下,才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

(2)事变发生后各方面反响如何?请同学们看课本,搞清楚国民党内亲日派、亲英美派及中国共产党分别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生:(看课文并思考)

师:当时因事变而出现的复杂局面,是张、杨二将军始料不及的,也是难以驾驭的,因此他们通知了中共中央,希望中共协助解决。由不同的主张,引发了不同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面对复杂的局面,做了冷静的分析。

(3)事变后存在哪两种前途?各对谁有利?

生:(思考并回答)

师: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了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和平解决事变,反对新的内战,推动蒋介石政府走向抗日,争取光明的前途。中央派周恩来为全权代表,与张、杨二将军和宋氏兄妹谈判,做了大量工作。经过两天的谈判,终于达成停止剿共、联合抗日

等六项和平协议。最后,周恩来会见蒋介石,指出目前形势是“非抗日无以图存,非团结无以救国”,只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才是唯一出路。蒋介石被迫同意达成的协议,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为什么说是扭转时局的关键?

生:(思考并回答)

师:(概括)(投影)

1.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

2.迫使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使中共的“逼蒋抗日”的方针得以实现;

3.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5)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生:(思考、讨论)

师:(概括)启示一: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不计前嫌,愿意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表明中共进一步成熟起来;启示二:中华民族各阶层人民,痛恨日本的侵略,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抵抗;以张、杨为代表的国民党大多数人,也是赞同抗日的,在大敌当前之时,还是能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篇6:俄罗斯叫战斗民族的原因

俄罗斯叫战斗民族的原因

其实“战斗的民族”是对俄罗斯人的一种调侃,没有任何羞辱或讽刺的意思。

这么形容俄罗斯人是因为他们性格都比较彪悍,常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又啼笑皆非的事情。俄罗斯人剽悍尚武,其民族国家的崛起大大晚于西欧几国,却通过在陆地上不断的武力扩张建立起幅员极为辽阔的基业;法兰西和德意志2大民族在鼎盛时期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但是均在入侵俄罗斯时遭遇惨败并就此走向衰落,俄罗斯则借机进一步扩张并取得更高的世界地位和更强的话语权。

1,俄国人以生性好斗闻名。具体到国家领导人身上,普金,,外长,外交部发言人等人不时说出一些“斗争色彩”很浓的宣言。偏偏大家还无可奈何。不过是不是真的无可奈何,那就只能事后分析了。现在的俄国,说大话的时候还是多;吃哑巴亏的时候也多,不过人家就是不承认罢了。

2,网上流传的一些视频,关于俄国人的,基本都以各种“战斗视频”为多,各种跑酷,摆酷,冒险,甚至打斗;一些被行车记录仪记录下来的惨烈的滑稽的古怪的视频;无不说明了,这个民族的“好斗”本性;

3,网上流传的各种段子,关于俄国人,基本上都是俄国人如何粗野好斗好酒等等。

4,至于民族历史,俄国人今天的领土,也是在不断的战斗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战斗—战场上,酒桌上,床上,船上········

综合上述分析,你就不难理解,为啥俄国人被称为战斗民族了。

其实其中调侃玩笑的意味更加浓厚!!

上一篇:工业代表发言下一篇:设计院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