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地理会考大题技巧

2024-07-21

2015年地理会考大题技巧(精选6篇)

篇1:2015年地理会考大题技巧

1,鲁尔区区位优势

(1)煤炭资源丰富(2)离法国铁矿区近(3)水陆交通便捷(4)市场广阔(5)水源充足

2,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4)美化环境(5)完善交通(6)发展科技

3,美国硅谷的区位优势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2)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3)交通便利

(4)市场稳定(军事订货)(5)世界人才高地

(6)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文化 4,季风水田农业特点(1)小农经营

(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科技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

5,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

自然优势: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耕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对稻米的喜好,有消费市场 不利:易受旱涝灾害影响

6,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科技 水平高,商品率高,7,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 优越自然条件: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高(8)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水平高,商品率高(9)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a,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世界天然草场之一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10,西欧乳畜业区位因素。市场和饲料因素

11,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3)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4)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不利: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

12,西气东输对东部的有利影响(1)缓解东部能源紧缺状况(2)优化东部能源消费结构(3)改善东部大气质量

(4)促销东部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13,对西部有利影响

(1)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有利西部天然气开发管道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3)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14,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经济发达,工农业用水量大;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不合理利用地下水 15,南水北调意义

(1)缓解北方缺水状况

(2)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3)改善北方生态环境 16,全球变暖的原因

(1)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2)毁林 17,措施:(1)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减少高能耗工业

(2)提高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3)使用清洁能源

(4)多使用公交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5)植树种草,搞好绿化 18,雾霾原因

(1)工厂排放的废气(2)冬季生活燃煤(3)机动车排放的尾气(4)城建 措施:(1)减少高能耗工业(2)提高能源利用率

(3)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4)植树造林

(5)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收起

篇2:2015年地理会考大题技巧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地理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 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据新华网报道,北京时间 2014年10月28日“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到达近月点,并拍摄了地月合影。据此完成1~3题。

1.“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该日地球上的四地中,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A.90ºS

B.90ºN

C.66º34´S,60ºE D.66º34´N,60ºW 3.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A.有自转运动

B.有公转运动 C.存在昼夜现象 D.存在生命现象 读图1“中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4~5题。

4.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甲为夜晚,吹陆风 B.乙为夜晚,吹海风

C.甲为白天,吹海风 D.乙为白天,吹陆风

5.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引起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天气系统不同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人类活动变化 D.气压带、风带移动

读图2“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6.甲表示

A.极地东风带 B.中纬西风带 C.东南信风带 D.东北信风带

7.常年受乙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温和湿润 B.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少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8.图示季节北京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桃花盛开 B.蝉鸣悠扬 C.红叶满山 D.天寒地冻

读图3“某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9~11题。

9.图中冷锋移动的方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10.与②地相比,①地

A.风力更大 B.降水更多 C.气压更高 D.气温更高 11.图4中表示甲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5“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序号表示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使水呈三态变化 B.使海平面上升

C.不断更新陆地水 D.加速冰川融化 读图6“南美洲局部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图示洋流是

A.寒流,自北向南流动

B.暖流,自北向南流动

C.寒流,自南向北流动

D.暖流,自南向北流动

15.近年来该洋流减弱导致

A.附近渔场减产

B.盛行西风势力增强

C.沿岸气候变干

D.海洋污染物扩散加快 16.全球变暖对智利的影响是

A.生态环境改善 B.冰川面积缩小 C.环境承载力加大 D.太阳辐射增强 读图7“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重熔再生

B.②——外力作用

C.③——冷却凝固

D.④——变质作用

18.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①作用形成的是

A.火山 B.断块山 C.沙丘 D.三角洲 读图8“某地区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19~21题。

19.引起①~③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文 C.生物 D.地形

20.图示各自然要素统一的演化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独特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21.③阶段山脉东西两侧植被的差异体现了

A.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读表1,完成22~24题。

1中国1953年、1982年、2010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2.1953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3.据表判断1953~2010年中国

A.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B.自然增长率增加

C.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D.劳动力数量减少

24.1982年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经济因素

D.生态环境因素 25.人口合理容量

A.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B.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C.与环境承载力相同

D.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作为重要的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地铁联系了北京市不同的城市功能区。据此完成26~27题。26.下列分布在地铁沿线的城市功能区中,属于商业区的是

A.王府井大街

B.望京小区

C.亦庄经济开发区

D.奥林匹克公园

27.北京市的商业区通常位于

①高校密集区 ②城市中心区 ③交通干道旁 ④城市边缘地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北京市周边的河北省廊坊市等多个城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此 完成28~30题。

28.与北京市相比,廊坊市

①城市级别高 ②城市规模小 ③服务范围大 ④服务种类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廊坊市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紧邻首都 ②技术先进 ③交通便利 ④经济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该区域

①减少地域联系

②共用基础设施

③加强分工合作

④提高产品价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影响北京市燕京啤酒厂和上地信息产业园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政策、地价

B.水源、交通 C.能源、科技

D.市场、技术

读图9“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32~33题。

32.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特点是

A.1980~1990年城市化水平较高

B.1990~2000年城市化进程变快

C.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最高

D.2000~2010年城市化进程变慢

33.河南省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住房紧张 B.交通拥堵 C.大气污染 D.就业困难

第22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的主体建筑——日出东方酒店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畔。读图10“日出东方酒店景观图”,完成34~36题。

34.图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A.日出东方酒店

B.绿色植被

C.太阳能电池板

D.水库大坝

35.景观图中太阳能电池板

A.建在雁栖湖大坝南坡

B.冬春季节发电量最大

C.阴天时无法正常工作 D.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大

36.采用太阳能发电对当地的影响是

A.降低用电价格

B.大量占用耕地

C.改善能源结构

D.增加电能消耗

读图11“中国某地区农业用地类型及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37~38题。

37.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过程中

A.养殖用地最早消失 B.花卉用地比重先增后减 C.水稻用地面积增大 D.蔬菜用地比重持续增长 38.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灌溉技术的提高

C.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D.市场需求的变化

读图12“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39~40题。

39.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的是

A.甲——公路 B.乙——水运

C.丙——铁路 D.丁——航空

40.从郊区运往城区超市销售的新鲜蔬菜,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13“中国局部图”,完成41~43题。

41.图中有明确区域界线的是

A.青藏高寒区 B.天山山脉 C.塔里木盆地 D.甘肃省 42.图中①~④四地

A.年降水量①地比②地大

B.土壤肥力②地比③地高

C.夏季气温③地比④地高

D.海拔④地比①地高

43.造成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热量

D.水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经北京市西南部的永定河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据此完成44~46题。44.关于永定河流域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B.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C.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45.目前,永定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酸雨污染严重

B.生态环境恶化

C.洪涝灾害频发

D.旅游开发过度

46.永定河流域综合整治与开发的具体措施是

A.上游植树造林

B.中游发展航运

C.下游开发水能

D.沿河开发矿产 2014年10月,“南水”进京,每年向北京市供水约10.5亿立方米,但仍不能满足用水需求。据此完成47~48题。

47.“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制约经济发展 ②消除水污染 ③补偿河湖水量 ④缓解用水紧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8.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B.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引导家庭节约用水 D.加快“南水”入户

雾霾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大。据此完成49~50题。49.北京市利用卫星监测雾霾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50.雾霾天气时,市民可采取的有效防护措施有

①洒水降尘 ②开窗通风 ③出门戴口罩 ④减少外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1.读图14“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15“北京市某住宅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14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 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的是 地。

(2)图14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此时北半 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

(3)图14所示日期,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图15中的。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4)下列诗句中描绘图14所示节气的有(选择填空)。

A.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B.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C.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D.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2.读图16“北京、成都、伦敦三地位置示意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英国伦敦位于亚欧大陆 侧,受盛行 风和(洋流)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与伦敦相比,北京的气候特点是(选择填空)。

A.全年气温变化小

B.夏季气温高 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D.冬季气候湿润

(3)与北京相比,成都冬季气温更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资料:猕猴桃生长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温暖湿润地区,对强光照射比较敏感,不耐旱 涝。猕猴桃的生长期为210~240天,其中发芽期气温需高于10℃,结果期气温需高于20℃。(4)从北京、成都、伦敦三地中任选一地,判断该地是否适合种植猕猴桃,并说明理由。(答出两点即可)

3.读图17“黑龙江农垦区及农业生产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黑龙江农垦区地处五带中的 带,主要地形类型是。

(2)该农垦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和 等。

(3)该农垦区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有、和 等,其农业地域类型是。

(4)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选择填空)。

A.酸雨 B.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大气污染 4.读图18“中国西北地区某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水窖所集雨水用于,该园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条件主要是(选择填空)。

A.光照不足

B.水源不足 C.技术落后 D.劳动力短缺

(2)依据图中序号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位置上:①、②、③。

A.饲料加工 B.生产过程废弃物 C.肥料

(3)该园区循环经济模式体现出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 可持续发展。

(4)请对图中农业发展模式作出简单评价。(答出两点即可)5.读图19“长江流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武汉的纬度位置在 附近,相对位置是。

(2)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有、、等。

(3)20世纪80年代,武汉老工业基地发展趋缓,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4)21世纪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迁入武汉,对武汉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等

2015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

地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说明】选择题答案按照选择题上的说明评分;非选择题答案如与本答案不同,若答得合理,可 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原题所规定的分数。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每小题1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1.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4)小题选择填空2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1)甲 丙

(2)北回归线(23º26´N)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最大值(3)∠C 南(赤道)变小(4)AD

2.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2)小题选择填空2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1)西 西 暖流(2)BC

(3)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地形

(4)选择地点加以判断,从气温、降水、日照与猕猴桃生长条件的对应角度说明,合理

即可得分,共3分。

如:成都适合猕猴桃生长;理由是成都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月均温高于10℃长达 9个月(240天以上),月均温高于20℃长达5个月(150天以上),多云雨,强光照射少,合猕猴桃生长。

3.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4)小题选择填空1分。(1)北温平原

(2)地形平坦(平原广阔)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高)商品谷物农业(4)C

4.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1)小题选择填空1分。

(1)灌溉 B(2)B A C

(3)经济 生态 社会

(4)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环节相互促进(节约利用水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 展。(合理即可得分,共2分)5.本题共10分。每空1分。

(1)北纬30° 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2)附近(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 附近(水能)能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历史悠久)(3)矿产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严重

篇3:2015年高考地理典型试题评析

例1 (2015年安徽文综卷,32~33题)图1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M日最接近( )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日期为M时,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辐射量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因此M日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第(2)题,根据题干提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排除C、D项;对于B项, 冬季a点昼长长于b点,但夏季b点昼长长于a点,因此白昼长短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两点纬度不同,a点纬度低,b点纬度高。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故答案为A项。

【答案】(1)B (2)A

【试题评述】试题以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为背景,考查学生从众多要素中分离研究对象的能力,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解题时,要消除畏难情绪,关键是从题图材料和问题指向入手,分析比较。

例2 (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7~9题)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2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B.秦皇岛

C.大连D.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

【解析】第(1)题,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图中四地气温低于-4°C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且体积巨大,热容量大,降温较慢, 不易结冰。乙地位于大陆附近,受大陆影响大且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故海冰厚度最大的是乙。

第(2)题,冰层厚度越大,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越大。图中葫芦岛纬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低于-4°C持续时间最长,大于60日,故四城市中葫芦岛海冰厚度最大,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

第(3)题,虽然华北地区缺水最严重,但环渤海地区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其主要原因是开采难度大,海冰分布也不均衡,采、 运、净化等都需要较高的成本。

【答案】(1)B (2)A (3)C

【试题评述】试题通过等值线图,将气温与水温联系起来,探讨海冰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关注细节差异, 如分析甲、乙两地海冰厚度要考虑距岸远近,受大陆或海洋热力性质影响的程度。解题中还要注意转化信息,如概念理解上,单位面积海冰资源的丰富程度,就是冰层厚度。

例3 (2015年海南地理卷,1~2题)图3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1)~(2)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河流水B.冰雪融水

C.地下水D.湖泊水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半岛处于30°N南部,靠近印度洋。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形成西南风,从低纬陆地吹向海洋, 炎热干燥。

第(2)题,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该半岛基本无河流水、湖泊水补给;纬度低,海拔低,无冰雪融水,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

【答案】(1)D (2)C

【试题评述】试题以阿拉伯半岛局部图为背景,考查空间定位能力、气候分析。试题背景为微观区域,需要学生回归宏观区域———阿拉伯半岛,然而解题时需要再次回到微观视野,如理解西南风的形成原因。在分析半岛耕地灌溉水源时,则要立足区域等高线分析,考虑宏观区域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

例4 (2015年北京文综卷,4~5题)图4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1)~ (2)题。

(1)图中( )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2)图示地区( )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解析】第(1)题,甲处为花岗岩,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泥石流多发生在山谷地形,而乙位于山前平原,地势低平;丁位于冲积扇顶端,丙处为河流冲积平原,丙处地势更为低平,河流沉积作用明显,土层深厚;根据图4可知,丁处为沙砾岩,丙处为粉砂,再结合剖面图地下水位可知,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深。

第(2)题,引水渠南侧有泉眼出露,可知地势北高南低;山前平原由于地势低平,主要以外力沉积为主;山前洪积扇面积大小受降水量、土质、泥沙量、地势落差等因素的影响;引水渠为人工开凿并做了防渗漏措施进行引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D选项正确。

【答案】(1)C (2)D

【试题评述】本题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示意图呈现区域地形、地质、地貌,然后立足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图中的信息联系紧密,揭示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整体把握知识,增进对主干知识的理解。

例5 (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9~ 11题)圣劳伦斯河(图5)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6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1)~(3)题。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B.3个月

C.4个月D.5个月

(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有( )

1加深河道2绿化河堤3分段拦冰4拓宽河道

A.12 B.23

C.34 D.14

【解析】第(1)题,根据蒙特利尔的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从而得出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为4个月。

第(2)题,影响河水结冰的因素:一是气温, 二是流速。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有水电站,说明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

第(3)题,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 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的危害。

【答案】(1)C (2)B (3)C

【试题评述】本组题属于同一主题背景下的探究,围绕河流探讨水文特征及灾害治理的有关问题。从气温入手,探讨结冰时间长短;从地形地势入手,探讨不结冰的河流。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既关注了一般性知识,又注意到知识的特殊性,如我们一般认为气温在0℃以下开始结冰,但如果水流急的话,河流就不易结冰。本题属于微观层面的探究。

例6 (2015年山东文综卷,9~10题)图7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B.南岭

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B.水分

C.海拔D.热量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山地北坡基带是温带荒漠带,海拔1000~1500米,位于第二阶梯,可能是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北坡基带海拔约4000米。南岭北坡位于亚热带,秦岭北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第(2)题,图示区域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 光照、热量少,植被类型变化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所以影响垂直自然带类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图中海拔与森林分布没有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所以不是主导因素。

【答案】(1)C (2)B

【试题评述】根据山麓地带的植被,可以判断出山脉大约的分布位置。根据雪线的高度, 推断海拔。陆地自然带划分的基础是热量和水分。根据图中山地北坡植被的变化,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可以判断与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景观变化一致,所以水分为基础。

例7 (2015年浙江文综卷,7~8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图8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有( )

1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2增加耕地面积3增加农业资金投入4改变耕作制度

A.12 B.13

C.24 D.34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土地利用由林地变为湿地,可能海拔较低;丙地耕地出现的时间早,且丙地纬度比乙地低,热量条件好, 说明开发条件丙地要好于乙地;丁地位于河流上游,且为林地分布区,说明可能是山地地形, 地势较高;丁地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变化,与甲地相比,耕地开发条件较差。

第(2)题,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会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就会转让,集中连片,实现集约经营。增加耕地面积的可能性小,不利于保护湿地和林地;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有利于大规模生产;改变耕作制度与大规模经营无关。

【答案】(1)B (2)B

篇4:2015年地理会考大题技巧

一、学科价值鲜明的试题

研究地表圈层特征以及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任务。2015年部分地理试题考查资源、环境、工农业生产等问题,凸显出国计民生中的地理规律、时代热点中的地理视角、可持续发展中的地理途径,地理味道十足,彰显学科价值。这样的试题,即使作为教学素材也具有较高价值。

2015年全国卷Ⅰ第10~11题,要求考生利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水深年变化数据,分析海底侵蚀与淤积的变化趋势,反推黄河流域的环境变化特征。试题既考查了流水沉积与海水侵蚀等地质作用基本知识,还体现出一种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015年全国卷Ⅱ第9~11题,以著名“冰冻之河”圣劳伦斯河的图表数据为背景,考查考生能否“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出新课程下的地理素养导向价值。数据提取能力——从气候数据中,阅读分析出河流汛情和气温低于0℃的月份;读图判断能力——从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中存在水电站的信息,推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而且冬季从水库底部释放出来的河水温度较高,可能不结冰;问题解决能力——从地理学角度研究治理凌汛的措施,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降低冰坝高度,拓宽浮冰下泄通道,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和危害。

2015年全国卷Ⅱ第37题,考查考生能否根据河流流向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根据黄河水文特征分析河套灌渠的泥沙淤积问题、根据河套平原生产特征分析乌梁素海的污染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试题将地理原理渗透到生产生活中,具有指导实践的应用价值。

2015年天津卷第13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的“南方丝绸之路”为话题,考查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沿山谷分布的自然及人文原因、现代高标准公路、铁路对西南地区外向联系的好处,将古今交通线路区位作出对比。类似的还有2015年全国卷Ⅰ的冻土铁路研究、2015年北京卷关于申办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赛场地点崇礼气候条件的研究等。这些试题,从时事热点切入,关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彰显了地理学科的时代价值。

二、构图设问精巧的试题

2015年全国各地试卷中,对地理区域特征的表现、地理情境的设置、地理问题的提出等,大多是通过各种图表呈现出来的,有区域图、分布图、等值线图、各种示意图、各类统计图表等多种形态。图(表)文并茂、图(表)文合一、图(表)文互补,充分运用地理的图表语言,使试卷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有较多试题的构图,设计精妙、创意别致,让人耳目一新。例如,2015山东卷第9~10题的“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图1),学生很少接触,却又似曾相识。考生习惯读的图是山体垂直自然带的完整分布图。此题将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逐一分解,再按同类自然带归类标注,保持各自的高程不变。这样考生可直接进行同类自然带的比较,当然也可还原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再来做题。

2015年浙江卷第11题的“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图2),给考生全新的视角。初读此图,无从下手;冷静思考,方可慢慢理出端倪。“8”字形的甲、乙处应分别是全年正午太阳的最大、最小值,交汇处是春秋分时的值。完成此题,考生必须具备地球运动知识功底,还要有较高的空间想象力。考生可能还会质疑,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轨迹视图为什么不连接甲、乙的直线?虽不影响解题,却打开了考生的想象空间。

2015年安徽卷第32~33题图3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3),其构图方式与图2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即为夜晚。结合纬度,看出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和a、b太阳高度纬度差。这些试题的图像设计新颖,将地理学科特色和几何图形完美结合,把地理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规律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进行提炼,融创新表达力、高度概括力、空间想象力为一体,价值高远。

福建卷第11~12题,用在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图4)设问。图片美轮美奂,问题巧妙切入。考生做此类试题,心情比较愉悦。

三、锤炼地理思维的试题

地理试题重视考查考生对地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掌握,重视考查考生地理图表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地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地理思维角度来看,重视考查图像分析、区域分析、综合分析等思想方法,需要在聚合、发散、归纳、演绎等思维方面具备较高水平。2015年部分试题在地理思维的考查与锤炼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2015年山东卷第11~12题,通过某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记录的数据分析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判断地质剖面图,仿佛把人拉进了野外考察的现场,对地理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解决问题的难度也较大。先要把小组记录的C、D、S三个地层的六个坐标画在一张经纬网图上(图5),实现图文转换。再从图1中发现考察路线的方向,推出与之垂直的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根据图5中地层对称特点,结合地层新老关系(C→D是由新→老)判断其为背斜(图6)。本题对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绘图能力等图形思维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2015年天津卷第3~4题,要求考生必须思维缜密,有较高的地理演变过程分析和地图要素分析能力。第3题要求考生基于地壳物质循环的原理,用运动过程的思维认知方法,对地理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做出逻辑判断与推理,来确定“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的顺序。第4题要求考生发现图中的横坐标单位是千米,纵坐标单位是米,火山被示意图拉高了50倍。所以图示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变陡了。

2015年重庆卷第13题,对中国古典园林展开研究,给出苏南区域地图,材料介绍“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要求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阐述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并就该区域自然条件对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古典园林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该题将问题情景设置在江南水乡环境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区域分析能力,而且需要结合历史条件进行分析,时空特点鲜明。尤其是第二问,关于该地自然条件对园林水景的影响,需要紧密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土质等具体特点来回答,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答案。这种试题对于地理区域分析、综合分析的思维是一个很好的锤炼。

四、素材运用创新的试题

地理学科在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给地理试题的创新带来素材。2015年不少地理试题引入了新技术元素,使试题看起来具有科技、时尚的感觉,也体现出地理学科研究手段的发展变化,展现地理学科的前沿动态。

2015年广东卷第1题就运用数字高程模型描述地面高程信息,要求学生判断图中四处观景平台哪个视野最广,令人眼前一亮(图7)。

2015年广东卷第10题又运用了GIS图层叠加的原理,设计了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考查适合城市重建的地点(图8)。

2015年北京卷第11题则运用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考查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题目新颖有趣(图9)。

五、弘扬传统文化的试题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有几道题从我国传统文化中选材,别具一格。从全球角度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设计试题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具有传承的价值。

2015年重庆卷第1~2题,运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二十四节气来命题,材料说明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第1题设问引起“露气寒冷,将凝结”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什么,第2题又引入一句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考查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什么区域。这两道题将自然地理的天气系统与人文地理的农业生产有机融合到传统的节气和农谚中,匠心独运,浑然天成,可谓经典试题。

2015年江苏卷第1~2题,以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略)为背景考查城市区位与城市功能。试题截取了清明上河图中大桥横跨河流的一部分,第1题提问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形成的最有利条件,然后又考查东京城的主要城市功能。从图上可以看出,水陆交通便利是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而作为首都,城市功能则以行政功能为主。试题图文并茂,传统文化特色鲜明。

2015年山东卷第45题,则引用一段《明史·五行志》关于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的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游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设问是“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学生可从材料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包括地震震级、发生时间、余震次数、波及范围、次生灾害等,可谓将史料用活。

2015年北京卷第1~2题则从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太白山记》中选取一段关于太白山北侧山地植被变化以及猎狼人家的描述,考查植被垂直变化规律、过度猎狼对山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情境设置自然与人文交融,在文学作品中映射地理视角,渗透生态观念,较有创意。

总体来看,这几道题运用节气、农谚、史学、美术、文学等作品命制地理试题,开拓了命题素材的空间,具有跨学科特色,也拓展了地理知识的运用领域,体现地理学的学科包容性特征。

六、有待商榷斟酌的试题

2015年各地地理试题整体优秀,也发现有个别试题存在有待商榷之处。

2015年全国卷Ⅰ第37题第(3)问: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并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说这道题更像物理题,不像地理题。从题目本身来说,要准确进行解答,需要知道所考查铁路沿线冬、夏季节的地温和气温的信息,包括冬、夏季节白天和夜晚的地温和气温,在温度的比较中才能准确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

冬季出露地表的热棒冷凝段温度较低,但是冬季的地温是多少?如何判断气温和地温的高低?夏季出露地表的热棒白天温度会较高,但是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夜晚的情况又如何?还是地下蒸发段低于地上冷凝段?要回答这些季节差异与昼夜差异的问题,需要数据支撑。

所以建议这道题目应该还原冻土铁路技术研究的现场,给出冬、夏季节与昼夜的不同温度数据,通过数据说话,先分析气温与地温的季节变化,再问热棒工作季节,给个支架,既符合认知规律,又能体现野外调查、数据分析的科学精神,也才更有地理学科的味道。另外,冻土这个知识点,中学涉及很少,应多给予一些必要的知识铺垫

篇5:高一地理大题答题技巧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图中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或地形区“分布状况”,“简述”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

“归纳”河流的“主要特征”等。

2.答题模板

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如下:

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

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

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等)

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

简洁、准确描述

3.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要正确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就要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

度,即从哪些方面去分析

①地形特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

②地势特征:地势起伏状况(如西北高、东南低),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

③地表环境特征: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

④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汛期(长短、次数)、结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蕴藏量等。

⑤河流的水系特征: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海洋,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河网形状,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

⑥气候特征:气温(季节变化、积温、生长期)——热量条件,降水(季节变化、干湿变化)——水分条件,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⑦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⑧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⑨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

⑩等值线特征:等值线数值高低、延伸方向、弯曲趋势、疏密变化等。

(2)描述语言的组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②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篇6:高考地理大题的解题技巧介绍

提取信息要全: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确保信息无遗漏,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形、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

解读信息要准:要注意区域图的准确定位,如经纬度定位、海陆轮廓定位、地理事物特征定位;从题干、图表中提取解题信息;找出题干和设问的关键词和限定词,辨析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判断与推理,挖掘隐含信息。

上一篇:php程序员个人简历范文下一篇:药店追溯管理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