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

2024-07-21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精选6篇)

篇1: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府办发〔2007〕57号 【发布日期】2007-07-05 【生效日期】2007-07-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7〕57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黔府发〔2007〕15号)精神,为确保我省全面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项工作规范运行,有序推进,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保障标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物价、统计等部门按照当地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适当考虑水、电、燃料、医疗等所需费用制定,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行署)备案后执行。现阶段各地制定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得低于700元/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二、关于保障范围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逐步将符合保障条件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现阶段各地应将经全省两次集中组织核查,民政、财政、扶贫、统计部门会商后报当地政府确认,年人均纯收入在700元以下、家庭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三、关于申请审批程序

(一)个人提出申请。

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家庭为单位,原则上由户主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特殊情况可由村民小组提名申请,村民委员会受乡(镇)人民政府委托受理申请。

(二)调查核实、“民主评困”、公示。

1?村民委员会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并填写《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 2?召开村民代表会议 “民主评困”,对申请人的家庭生活状况和调查核实情况进行评议,初步确定其家庭贫困程度类别;

3?将申请人家庭情况和“民主评困”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公示5日以上。村委会要明确专人受理群众提出的不同意见,作好记录,及时进行核实。对群众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村民委员会在《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连同其他相关材料报送乡(镇)人民政府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对经民主评议或公示后复议不符合条件的,通知申请人本人,并告知原因。

(三)乡(镇)审核、评议、公示。

1?乡(镇)人民政府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在收到村民委员会上报的材料后,要采取邻里走访和入户核查等办法,在7日内完成对申报对象有关情况的审查、核实工作;

2?乡(镇)人民政府召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评议小组会议,对村“民主评困”情况和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审查、核实情况进行审核评议;

3?将审核评议情况和拟申报保障对象名单,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公示3天。对群众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在《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连同有关材料一并报县级民政部门。对经评议或公示后复审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本人,并告知原因。

(四)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公示、发证。

1?县级民政部门接到乡镇申报材料后,应在10日内完成对申报材料的审核和重点调查工作;

2?召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评审委员会会议,对申报材料和调查情况进行评审,确定申报对象是否符合条件、保障对象家庭贫困程度类别和补助水平档次;

3?委托乡(镇)、村民委员会在政务(村务)公开栏公示3天。对群众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在《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发给《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凭《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本人,并告知原因。

在过渡时期,可适当简化操作程序,但村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困”,并进行公示;乡(镇)必须召开评议小组会议审核评议;县级民政部门必须召开评审委员会会议评审。

四、关于申请人家庭收入核查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全年的货币收入和实物纯收入的总和,包括从事农副业生产和其他合法劳动经营所获纯收入以及县级人民政府规定应计入的收入。申请人家庭按国家规定所获得的优待抚恤金和计划生育、教育、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奖励性补助、生产性补贴、临时性生活补贴、捐助资金、慰问金,不计入家庭收入。

各地要立足农村生产生活实际,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核查申请人家庭收入。按照“核查明显收入、民主评困,分类划档、按档救助”的办法,在调查了解申请人家庭财产、劳动力状况、明显收入和家庭实际生活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评困”意见,确定其是否符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以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类别档次。

县级民政部门要会同财政、扶贫、统计、农业、物价等有关部门制定申请人家庭收入核算评估办法。

五、关于贫困程度类别和补助水平的确定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一般应按照审核审批确定的保障对象家庭贫困程度类别分档次确定,也可按照申请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与保障标准的差额确定。

现阶段保障标准为700元的地区,原则上根据保障对象家庭贫困程度划分为五类,补助水平相应分为五个档次(如下表)。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贫困程度类别和补助水平

档次划分参照表

(保障标准为700元/人・年)

家庭贫困程度类别家庭人均纯收入

(元 /人・年)补助水平

档 次

一类主要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人、抚养、扶养义务人的老年人、残疾人或者未成年人。低于200一档季度补助

(元 /人・季度)

不低于125年补助

(元 /人・年)

不低于500 二类

三类主要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造成家庭基本生活常年困难的特困家庭。201―300二档不低于100不低于400301―400三档不低于75不低于300四类

五类因其他原因造成家庭基本生活常年困难的家庭。401―500四档不低于50不低于200501―700五档不低于30不低于120

保障标准高于700元的地区,可结合本地实际对保障对象贫困程度类别和补助水平档次进行划分,原则上也划分为五个档次。

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中的老年人、重残人员、患重大疾病人员、在校学生、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纯女户的女孩以及一类贫困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困难对象,可结合本地实际,按其核定的家庭人均补助金额的20-40%或定额增发救助金额。

六、关于保障金发放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以货币形式由乡(镇)人民政府社会救助工作机构按季度组织发放,原则上在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发放。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社会化发放,由县级民政部门委托金融机构直接发放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个人账户,并按照贵州省民政厅、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等金融机构《转发民政部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关于免收代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费用的通知》(黔民发〔2007〕2号)要求,规范相关服务工作。未实行社会化发放的地区,乡(镇)人民政府社会救助机构工作人员要在领取证上如实填写发放记录,保障对象本人以恰当方式予以确认。对行动不便或生活不能自理的保障对象,可经本人委托由他人代领或由乡(镇)人民政府社会救助工作机构派工作人员直接发放到户到人。

七、保障对象的管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证件管理,每户一证。保障对象家庭凭《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产煤地区基本生活用煤补贴、地方制定的各类优惠政策措施,申请享受农村医疗救助。《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由省民政厅统一印制,县级民政部门统一编号核发。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年审核一次,期间家庭情况发生变化的要及时调查核实。审核要按照保障对象的审批程序进行,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及时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手续,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经核实家庭收入达到或超过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乡(镇)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应将取消保障待遇意见上报县级民政部门,批准后终止其保障待遇,委托村民委员会进行公示并书面通知本人,收回《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交县级民政部门统一销毁。

对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对象,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保障待遇,追回已领取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备案制度,救助档案要做到一户一档,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保障对象档案微机管理,将保障对象基本情况及相关信息输入微机。建立保障情况统计季度报告制度,各市(州、地)民政部门应将保障对象季报表于每季度次月15日前上报省民政厅,并按要求上报半年和工作情况报告。

八、关于保障资金筹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比例筹集。原各级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资金全部相应转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根据各市(州、地)人均生产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

【发布文号】冀政〔2005〕40号 【发布日期】2005-05-17 【生效日期】2005-05-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北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冀政〔2005〕40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维护和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和省委六届六次会议精神,现就建立和完善我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保障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因地制宜,建立规范、完善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保障原则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常住户口居民实行救助的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一)保障基本生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确保农村居民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求为目的。(二)政府保障与劳动自救相结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各级政府负责制,市、县两级政府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应当发展生产、艰苦奋斗、自食其力,通过劳动增加收入,逐步改善生活状况,发挥家庭保障的作用。(三)属地管理。农村居民申请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应按照户籍所在地的具体政策执行,由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负责管理。(四)动态管理。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要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并根据收入变化适时调整保障水平;对已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及时停止其低保待遇。(五)公开、公平、公正。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保障对象、保障资金和保障标准三公开。

三、保障范围

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低保标准、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户口的农村居民均属保障范围。无当地常住户口的人员不享受当地农村低保待遇(不含已迁往学校的大中专在校学生)。

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的人员,主要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岳父母或公婆)、配偶、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抚养义务关系的直系亲属。

农村低保对象的具体资格条件由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制定,报同级政府批准。

四、保障标准

农村低保标准,由各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物价、统计等部门,根据当地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适当考虑用电、取暖、未成年人义务教育等所需费用确定,经同级政府批准后执行。农村低保标准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负担能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

五、保障方式

(一)对低保对象按照其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部分,予以补助;(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由乡(镇)政府以货币形式发放,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社会化发放。

六、收入计算

(一)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全年的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主要包括:

1、从事农副业生产的劳动收入;

2、外出务工、自谋职业等获得的劳务、经营、管理等收入;

3、出租或变卖家庭财产获得的收入;

4、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抚养费;

5、依法继承的遗产或接受的赠与;

6、受灾户领取的救济款(物);

7、其他应计入的收入。(二)以下内容不计入家庭收入:

1、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优待金等;

2、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特殊贡献,由政府给予的奖金及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享受的荣誉津贴;

3、为解决在校学生就学困难,由政府和社会给予的补助金;

4、因意外伤亡获得的护理费、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等;

5、独生子女费;

6、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的医疗费;

7、农村贫困家庭大病救助费;

8、其他按规定不应计入的收入。

七、申请、审批程序

(一)申请:凡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委托村民小组向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同时提交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收入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贫困户所在村的村民委员会每年向乡(镇)政府出具申请低保待遇贫困户的收入及其他证明。(二)受理:村民委员会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评议,经评议符合低保条件的申请对象,在村务公开栏公示7日以上,对无异议和虽有异议但经村委会复审确认符合条件的,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同时将所有相关证明材料报乡(镇)政府。对经评议或公示后复审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在其《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后备案,并将所有证明材料退还申请者本人,同时要做好解释工作。(三)审核:乡(镇)农村低保评审小组要通过入户调查核实,邻里走访及家庭收入计算等办法,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人基本情况和相关证明的审核和报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要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并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人员家庭情况调查表》,同时将相关证明材料报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批。经评审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在其《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上签署意见,登记后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及其所有证明材料退回村委会,做好解释和答复工作。

(四)审批:县(市、区)民政局要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乡(镇)政府报批的农村低保对象材料的审核,符合低保条件的,核定其享受低保待遇标准,并委托村委会再次公示3日。经公示无异议的,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在其《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上签署意见,登记后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及其所有证明材料退回乡(镇)政府。

八、资金的筹集、管理、发放

(一)资金来源

1、财政预算资金:农村低保所需资金主要由市、县(市、区)财政承担,省级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2、农村低保资金财政专户所形成的利息收入;

3、社会捐赠资金;

4、按规定可用于农村低保的其他资金。(二)资金管理低保资金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核算和管理。市、县(市、区)财政每年将农村低保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具体数目由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报同级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执行;省、市、县(市、区)财政预算资金要定期拨付;市、县(市、区)民政部门要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报送预算执行情况。

(三)资金发放

农村低保资金发放方案由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县(市、区)财政部门要按农村低保资金发放方案将低保资金拨付到乡(镇)政府,由乡(镇)政府按季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实行社会化发放的地方可以由县(市、区)财政按照低保户名单直接划拨经办金融机构设立的低保对象个人账户;对行动不便的低保对象,可由乡(镇)政府送达或委托邮局发放。

九、管理和监督

(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低保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2005年年底前各市、县(市、区)基本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捐赠,支持农村低保工作。(二)各县(市、区)政府要成立由民政、财政、农业、物价、统计、审计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和监督委员会,负责有关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具体业务工作;乡(镇)政府成立由政府主管负责同志及民政、财政等部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农村低保评审小组,负责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审核和相关管理工作;村民委员会受县(市、区)、乡(镇)政府委托,承担本村低保对象的申请和初审、日常管理等工作。(三)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精心组织,严格审批,规范管理,完善程序,确保农村低保制度落到实处。(四)各级财政部门要制定农村低保资金管理办法,及时审核民政部门报送的用款计划,根据审核确定的用款计划及时将低保资金拨付到位。(五)各地要公布享受农村低保的范围、申请条件、补助标准等,采取张榜公布等措施,定期公布低保资金的具体收支、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六)县(市、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和监督委员会以及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定期检查、监督、审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确保低保资金按时拨付和合理使用,杜绝挤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对虚报数字骗取上级补助的,除责令立即纠正,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外,将根据情况减拨或停拨上级补助资金。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低保待遇的由县(市、区)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和警告,并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追回冒领的款物。对为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对象出具虚假证明的有关单位人员,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二○○五年五月十七日

篇3: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

一、贵州省农村低保基本情况概述

贵州省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贫困问题由来已久。2007年,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贵州省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制度建立至今,农村低保在兜底脱贫、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等各个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从表1可见,随着低保工作的深入开展,2011年至2014年间,贵州省农村低保保障人数与贫困人口数量正逐年减少,贫困发生率也持续下降,农村低保年平均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低保总支出则由2011年至2013年的快速增长转变为基本稳定略有下降。

贵州省2011、2012、2013、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统计公报.整理.

2015年,贵州省出台了《城乡低保减量提标方案》,其在“低保提标”工作中提出,到2020年,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达到6200元(1000美元);在“低保减量”工作中安排到,全省农村低保到2020年,保障人数减至213万人,原则上各地农村低保对象占农业户籍人口的比例降至6.5%(按2014年各地农业户籍人口数计算)(2)。这一方案的制定,意义重大,通过低保人数减量、低保标准提高,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开创了一个“扶贫攻坚保民生”的新模式。

二、农村低保动态管理的必要性

农村低保动态管理是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必然选择,符合低保工作的基本原则:(1)实行“有进有退”的农村低保动态管理,有利于农村低保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动态运行机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低保中,对达到退出条件的对象予以及时清退,低保制度不是封闭凝固的系统,而是“有进有退”、“余出缺进”、“有激励有约束”的动态系统;(2)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低保资金使用效率,解决有限的扶贫资源和低保对象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亦是对政府如何明智地对低保资金进行科学高效管理的考验;(3)有利于维护贫困地区社会稳定,缩小贫富者之间由起点不公平带来的社会差距,避免贫困代际转移,保障农村贫困居民享受到农村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带来的益处,体现政府的公共责任。

三、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收入难以准确认定和核算

对低保家庭的收入水平和财产状况的准确认定和核算将决定其是否能够享受和继续享受低保。农村家庭收入具有多样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难以准确认定和核算。(1)农作物收成具有季节性和不稳定性,易受季节变换、物价水平波动、交通等因素影响;(2)农村居民外出务工近年来成趋势,外出务工就业形式多样,具有临时性、碎片化等特征;(3)部分居民为进入低保系统而刻意虚报、瞒报家庭收入,增加收入认定和核算工作难度;(4)部分地区通过观察村民生活形态以初步确定其是否符合低保,该方法虽简单易行,但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不够科学。

(二)低保对象管理方式单一

低保制度制定初衷,是希望保障贫困者基本生存需要,并通过政府救助和引导,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最终退出低保。因此对低保对象的管理不应只局限于将其引入或退出低保系统,还应对有自身发展能力的对象提供就业能力体系建设。目前,政府在对低保对象管理过程中,主要精力放在低保补助金发放和引导低保对象顺利进入、退出低保系统等方面,而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没能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技能培训、就业培训以及就业机会,且仅有的培训课程也存在课程单一、内容初级、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低保对象差异性脱贫需求被忽视,劳动能力得不到提升,一直徘徊在贫困线上。

(三)工作人员紧缺与工作任务繁重矛盾突出

为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兜底脱贫重要作用,拥有健全的组织体系、专业的工作人员至关重要。目前低保工作开展过程中,以下问题较为突出:(1)低保工作人员紧缺、工作任务繁重和低工资收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低保越到基层,人员配置越呈倒三角形;(2)现有的低保工作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依靠工作经验而非专业知识工作,工作中不仅负责低保事务,往往还兼顾新农合、新农保、扶贫开发等多项工作,工作面广;(3)农村低保信息管理系统正逐步完善,很多过去的资料以及最新的数据需要手工录入,工作量大;(4)农村“熟人社会”现象催生部分低保工作人员做“人情保”,将不完全符合低保标准的申请人纳入低保,或者对已经达到退出条件的低保对象不及时予以清退。

(四)低保退出机制不顺畅

目前,农村低保“退出难”、“退出率低”仍是普遍现象,部分地区低保退出机制不顺畅,存在以下问题:(1)固有特点是低保对象在申请低保时积极主动,但在退出时几乎没有主动提出的;(2)对低保持有较强依赖心理,误解低保制度可以终身享受,“等”、“靠”、“要”思想严重;(3)明知低保不是“终身制”,但为享受低保及其附带福利,在收入复核时,通过瞒报收入、找关系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或保留低保资格;(4)低保工作人员因与低保对象相熟,在收入复核时,不轻易取消其低保资格。

(五)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衔接不紧密

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消除贫困问题。“两项制度”衔接不紧密主要体现在:(1)“两项制度”衔接后,政策的实施对象分为三类:扶贫对象、低保对象以及同时享受低保和扶贫的受助者,其中民政部门重点关注低保对象,扶贫部门重点关注扶贫对象,同时享受低保和扶贫的受助者易被忽略,不能被及时纳入其应进入的帮扶范围;(2)以上三类受助对象的数量和贫困状态持续变化,而贵州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人群复杂、致贫原因多样等因素导致这三类群体识别难度大;(3)“两项制度”的衔接涉及地方各级扶贫办、民政、残联、统计等部门,部门繁多、工作机制不健全,易造成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对称、工作难度和任务量大等问题;(4)部分村民对“两项制度”衔接的理解和认识度不高,为同时获得低保补贴和国家扶贫政策上的支持,瞒报或谎报家庭收入。

四、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动态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家庭收入认定和核算机制

建立以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家庭支出、致贫原因、需求定位等为指标的收入认定和核算机制,主要包含:(1)对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进行认定和核算的具体机构及其职责划分;(2)科学合理的农村低保工作绩效考评体系;(3)对隐瞒家庭收入的低保对象以及玩忽职守的低保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4)明确低保家庭收入计入项目,即可根据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等四大类,再对农村居民家庭收入项目进行细化和认定;(5)明确家庭收入核算方法,可基于收入不确定性,将农民家庭收入分为固定和非固定收入两类,其中固定收入主要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非固定性收入主要包括一些临时性收入等,并在此基础上细分,逐项严格计算。

(二)提高低保工作管理水平

提高低保工作整体管理水平:(1)不断适应农村低保发展需求,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注重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2)集中解决基层力量薄弱问题,公开招聘专业工作人员,通过专业培训、业务管理、责任落实、监督检查,丰富其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政策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和工作能力;(3)注重培训内容时效性、培训周期长期性、培训形式多样性;(4)建立低保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通过考核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规范性和效率;(5)加强低保部门与各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组织开展信息库对比核查,做到信息共享,精准管理。

(三)加强低保对象就业能力体系建设

转变农村低保对象依赖低保的“等,靠,要”保守观念,加强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的就业能力体系建设:(1)为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进行职业介绍,帮助树立就业脱贫的自信心,并根据年龄、文化程度、劳动能力不同,有针对性的提供技能指导和就业培训;(2)政府可以与人才市场建立合作,为低保对象寻觅合适岗位,提供就业机会和平台;(3)对于刚刚就业的低保对象,实行低保金定期递减等方法调动就业积极性,即不在低保对象就业获得高于低保标准的工资后立即取消低保金,而是在缓冲期后,等到其就业和收入稳定、达到完全退出低保的条件后,再予以办理退出手续。

(四)完善农村低保退出机制

完善农村低保退出机制:(1)全面开展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初次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2)建立低保对象跟踪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收入定期复核的时间节点,准确掌握低保对象家庭成员、家庭收入等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及时办理低保增发、减发或停发;(3)帮助低保对象树立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的品德,鼓励低保对象定期主动报告家庭收入变化情况,消除对低保的依赖心理;(4)将拟定的低保对象严格按照程序公示,尊重群众知情权,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五)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

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双轮驱动,形成制度合力,帮助农村贫困人口从获得资助到致富脱贫:(1)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彼此职能分工,加强部门间信息收集与共享能力,积极在合作中提问题、找答案;(2)根据村民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用易被接受的通俗方式进行宣传,着重解决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帮助村民理性认识和参与低保减量工作;(3)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推进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全面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水平,强化低保政策兜底脱贫作用。

参考文献

[1]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贵州省城乡低保减量提标方案[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5.

[2]申丽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研究——以原平市王家庄乡为例[D].山西财经大学,2013.

[3]杜毅,肖云.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研究[J].西部论坛,2015.

篇4: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62-02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农业人口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都是我国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社会的稳定。自1996年民政部确定在山东烟台、河北平泉、四川彭州和甘肃永昌进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试点以来,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探索了11个年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沿海和一些省会城市纷纷建立了起来。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市相继出台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在各地取得一些经验、条件基本具备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和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制度建设;是逐步消除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当前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虽意义重大,却仍存在一些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而这一资金的获得,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据有关统计和测算,我国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在农村,截至2004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 610万,贫困发生率为2.8%。而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则达到4 977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5.3%。目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来自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这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才有可能维持,在许多欠发达的地区,财政困难,“吃饭财政”格局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无力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乡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难以拿出较多资金支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事实上,越是财政紧张的地区,贫困人口越多,所需要的保障资金也就越多。尽管中央财政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对财政困难地方给予适当补助,但财力有限。

(二)思想认识不足影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开展

1.德政工程论

目前包括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法制性认识不足,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现行的工作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随意性较大,钱多了就多保一点,钱少了就少保一点,因钱定人。

2.城市优先于农村论

不少人认为,同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前者最起码还拥有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而城市三无人员、下岗人员等,失去工作,就失去了任何经济来源,因此,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更迫切、更重要。在实践中重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忽视和轻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外,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普遍较低。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高华俊处长指出,目前全国已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平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年人均1 000元左右,最低的只有600多元,最高的2 000多元,这也仅仅能够维持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测算,截至2006年底,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际领到的保障金为月人均33.2元,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末,则为27.6元。由于2006年下半年以来,一些中西部省份新出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虽然保障人数有所增加,但按人均计算的保障水平则略有下降。从保障水平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2006年全面实行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23个省份,平均保障水平为月人均35.4元,其中东部地区50.9元,中部地区25.3元,西部地区25.5元。这一保障水平显然过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级政府投入的增加,保障水平会逐步提高,但这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质上就是由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最低物质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生存权利,也是国家对其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制建设,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是保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农村还没有社会保障的基本立法,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制建设。

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原则

(一)明确政府责任,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各地要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原则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实施方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管理办法,具体确定对象范围,不断加大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投入。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方给予适当补助。

(二)立足农村实际,科学设计方案的原则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就经济因素而言,我国幅员辽阔,无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还是物价水平,各农村地区之间都有很大差异;就社会原因而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农民的生活习俗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能搞成一种模式,只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符合农村实际的办法,真正把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

(三)统筹政策安排、搞好衔接配套的原则

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继续推进扶贫开发,通过政策、科技、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群众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依靠发展生产解决生活问题,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同时,继续保持农村现行救助和奖励扶助政策的基本稳定。

三、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措施

(一)合理确定保障标准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关键在于能否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通常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基本生活需要的最低费用,即农民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二是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如果人均纯收入低于居民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则表明居民的生活处于贫困状态,是需要政府救助的对象。三是地区的财政承受能力。四是物价水平。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要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也要随物价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

(二)科学界定保障对象

科学界定保障对象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否发挥作用的保证。各地规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范围,一般是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的农村困难群众。从各地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区要求把保障的重点放在那些因疾病、残疾、年老体弱、家庭缺少劳动力和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常年困难的人员身上。这主要是因为多数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限于财力等原因,首先将农村最困难的群体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循序渐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使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员都能得到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三)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

在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关键在于资金的筹措。目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来自各级地方政府财政,中央财政也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对财政困难的地方给予适当补助,这有利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的建立,将更多的困难群众纳入到这一制度体系内。但由于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财政力量有限,因此,除依靠财政力量之外,还可借助社会力量,通过发行彩票、开展捐助等活动,多渠道筹集最低生活保障金。

(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相配套。第一,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制建设,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目前,我国农村还没有社会保障的基本法,现阶段的社会保障立法应把基本立法放在首位。第二,建立健全负责基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有关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与农村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紧密结合。第三,制定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配套的优惠政策。列入保障范围的对象生活十分困难,即便对其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也仅能使其维持基本生活,因此,在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可以对保障对象在生产、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如对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在就医、就学、居住等方面的有关费用给予减免照顾;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经营者实行减免税金和工商管理费等优惠政策。第四,继续推进扶贫开发,保持农村现行救助和奖励扶助政策的基本稳定。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J].调研世界,2005,(4).

[2] 邓明凤.关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6,(21).

[3] 张琪,成志刚.论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构建[J].学习论坛,2007,(1).

篇5: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

发布日期:2012-03-31 来源:鞍山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224 鞍政办发[2012]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

鞍政办发[2012]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的通知》(辽政办发〔2011〕72号)要求和我市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水平的总体情况,市政府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增幅度

(一)城市低保标准调增幅度。城区城市低保月标准由330元调整为406元;海城市城市低保月标准由272元调整为335元;台安县、岫岩县城市低保月标准由222元调整为273元。

(二)农村低保标准调增幅度。城区农村低保年标准由1900元调整为2400元;海城市农村低保年标准由1800元调整为2300元;台安县、岫岩县农村低保年标准由1700元调整为2200元。

(三)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调增幅度。城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年标准由4360元调整为4960元,分散供养年标准由2820元调整为3420元;海城市、台安县集中供养年标准由3160元调整为4360元,分散供养年标准由2020元调整为3000元;岫岩县集中供养年标准由2860元调整为4060元,分散供养年标准由1520元调整为2500元。

二、资金保障

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所需资金,由省、市、县(市、区)财政共同承担。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所需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按照5:5比例纳入预算解决。

三、相关政策调整

(一)按省政府要求自2012年1月1日起,停止发放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在乡重点优抚对象的价格临时补贴和肉价临时补贴。

(二)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后,按照《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鞍山市城乡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的通知》(鞍政办发〔2008〕108号)规定,相应调整城乡低保边缘户界定标准。

(三)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城市低保分类救助工作。对城区低保或低保申请人按照“先上浮后保障”的原则予以救助或审批,具体标准如下:对城市低保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三无”人员,每月按低保救助标准上浮203元予以全额救助;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病残人员(一、二级重度残疾和经鉴定终身或阶段性丧失劳动能力人员)本人及未成年子女,每月按低保救助标准上浮203元予以差额救助,其他成员每月按低保救助标准上浮102元予以差额救助;70岁以上老人本人,每月按低保救助标准上浮102元予以差额救助;在乡重点优抚对象本人,每月按低保救助标准上浮102元予以差额救助;有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病残人员(三、四级残疾和经鉴定终身或阶段性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人员)的城市低保家庭,单亲家庭中有未成年人、有在校大学生或高中阶段学生的城市低保家庭,家庭成员每人每月按低保救助标准上浮102元予以差额救助;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的未婚残疾人的抚养费按父母人均收入超出当地低保标准6倍以上部分的25%计算,本人月收入(含抚养费)低于当地保障标准(含分类救助上浮部分)的,予以差额救助。

市民政局、财政局《关于适当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通知》(鞍民发〔2010〕17号)中有关分类救助的规定相应废止。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城市低保分类救助标准参照城区上浮数额自行调整。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全面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民政部门要精心组织实施,财政部门要积极组织落实保障资金,其他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全面完成调标任务。

(二)加强动态管理。各县(市)、区在调增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时,要进一步做好动态管理工作,认真核对保障对象家庭的经济状况,按新标准确定保障对象的进出和保障金的增减,将符合保障标准的城乡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三)做好低保边缘户管理救助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边缘对象界定标准的调增工作,适时加强城乡低保边缘对象管理,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面落实城乡低保边缘户的各项社会救助政策。

篇6: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

渝府办发〔2017〕30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70号),进一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制度有效衔接为重点,加强部门协作,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制度合力,充分发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应扶尽扶。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给予政策扶持,帮助其脱贫增收。

坚持应保尽保。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办法,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

坚持动态管理。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定期核查,建立精准台账,实现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建立健全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户脱贫和最低生活保障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

坚持资源统筹。统筹各类救助、扶贫资源,将政府兜底保障与扶贫开发政策相结合,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实现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面扶持。

(三)主要目标。

通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到2018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政策衔接。

1.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在坚持依法行政、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脱贫脱困。对符合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发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作用的通知》(渝民发〔2015〕76号)规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丧失劳动力,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和其他措施脱贫的家庭,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规定程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按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确定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月打卡发放。按照市扶贫办关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标准、方法和流程的规定,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并针对不同致贫原因予以精准帮扶,鼓励有脱贫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依靠自身努力增收脱贫。

2.加大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救助帮扶力度。对返贫的家庭,按规定程序审核后,针对不同返贫原因,相应纳入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开发政策覆盖范围。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残疾人员、患有重大疾病人员、70岁以上老人、学龄前儿童、在校学生,在每人每月增加分类重点救助金的基础上,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人员,统筹使用相关扶贫开发政策。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二)加强对象衔接。

1.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贫困状况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资格条件,修订最低生活保障条件认定办法,以家庭收入、财产作为主要指标,适当考虑家庭成员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等增加的长期刚性支出,综合评估家庭贫困程度,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2.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对新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的家庭,应进行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比对,提高对象认定的准确度。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应积极向市民政局、市扶贫办提供核查比对需要的信息,不断完善市级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认定信息系统,实现实时比对,为核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经济状况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查询平台。

3.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收入核算和计算方法。对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实现就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可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具体扣减办法由各区县(自治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十三五”期间,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对象认定时,中央确定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暂不计入家庭收入。

(三)加强标准衔接。

1.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全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幅度,动态调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扶贫标准。同时,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逐步缩小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距,到“十三五”末,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距缩小到1∶0.8。

2.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渝府发〔2016〕46号)要求,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在符合条件时及时启动联动机制,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困难群众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基本生活。

(四)加强管理衔接。

1.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窗口,不断完善工作协同办理制度,畅通农村贫困人口求助绿色通道,及时把新出现的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相应社会救助范围。

2.完善主动发现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会同村(居)民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开展走访调查,了解、掌握、核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情况,以及家庭人口、收入、财产变化情况,及时上报区县(自治县)民政、扶贫部门。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了解群众生活状况的优势,指导其协助做好救助对象发现报告、申请审核、动态管理、政策宣传等工作,主动为农村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3.强化动态管理。根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就业能力、收入变动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分别按年、半年、季度时段进行复核。农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按年进行动态调整。各区县(自治县)民政、扶贫部门要定期会商交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变化情况,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更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数据,确保信息准确完整、更新及时。在脱贫攻坚期间,除发生死亡、迁出等家庭人员变化,或家庭收入、财产等经济状况明显超标以外,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的扶贫对象应连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兜底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

4.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市民政局与市扶贫办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工作信息化水平;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每月开展一次信息比对,全面掌握扶贫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和医疗救助情况,并将相关数据反馈各区县(自治县)。各区县(自治县)民政、扶贫部门要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根据信息比对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两项政策的合力。各区县(自治县)残联要与民政、扶贫等部门加强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相关信息的沟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情况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名单在其居住地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五)加强与其他社会救助衔接。

1.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并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对因病致贫家庭中的重病患者由民政部门资助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普通疾病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各区县(自治县)要设立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群众发生的医保目录外医疗费用实施救助,市级财政统筹相关资金对基金予以补助。

2.提高临时救助针对性。建立健全“救急难”工作制度和机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致使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进一步优化救助程序、增强救助时效,强化临时救助对贫困群众的救急救难功能,对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解决暂时性生活困难。

3.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引导专业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协助落实政策,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多元化帮助和服务。对现有政府救助资源和救助政策无法覆盖或政府救助之后仍未摆脱困境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各区县(自治县)要积极引导慈善资源介入,形成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叠加效应。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产业扶贫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2个稳定增收产业,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1―2个增收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牵头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

扶贫部门落实扶贫开发政策,配合做好衔接工作;

农村工作部门综合指导衔接政策设计工作;

财政部门做好相关资金保障工作;

统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村贫困监测,及时提供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扶贫标准所需的相关数据;

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核查残疾人情况,配合做好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残疾人的重点帮扶工作。

(二)加强资金统筹。各区县(自治县)要结合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特困人员供养工作实际情况,推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和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的统筹使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增加资金有效供给;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编制预算,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中央、市级财政安排的社会救助补助资金,重点向保障任务重、地方财政困难、工作绩效突出的地区倾斜,充分发挥贫困区县(自治县)资金整合主体作用,积极开展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试点。市和区县(自治县)财政、民政、扶贫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三)提升工作能力。加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现有编制内,根据社会救助对象数量等因素配强相应工作人员,保证工作人员相对稳定;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探索建立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制度,引入社会组织,特别是社工专业机构、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提供社会救助服务,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能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所需经费从既有的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或经批准的资金预算中统筹安排。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中的骨干作用。

(四)强化考核监督。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分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绩效评价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体系。加大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增强约束力和工作透明度。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做好舆论引导。各区县(自治县)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基层政府便民服务窗口、公园广场、医疗机构、村(社区)公示栏等,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积极参与、支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弘扬正能量,着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信心,鼓励贫困群众在政府扶持下依靠自我奋斗实现脱贫致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3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上一篇:励志人生的作文:善待人生下一篇:企业党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