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判断句

2024-08-02

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精选14篇)

篇1: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判断句

语文文言文句式:判断句中考

1.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文言文中,判断句有以下八种形式:

(—)、用“…者,…也”来表示。

例: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知殊遇,欲报之于殿下也——《出师表》

篇2: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判断句

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文言文中,判断句有以下八种形式:

(一)、用者,也来表示。

例: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知殊遇,欲报之于殿下也《出师表》

(三)、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

例: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用也来表示。这有两种情况:

(1)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

例: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2)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

例: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五)、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

例:

此为何若人《公输》

为与此同类《公输》

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六)、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断词是。

例: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七)、用是表示判断。

例:

斯是陋室《陋室铭》

是金陵人《湖心亭看雪》

(八)、否定判断句,用非也表示,非翻译成不是,也字不翻译。

例:

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篇3:高中语文教材应增加“文言断句”

一、断句的重要性

1.断句是古人的“必修课”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 就是教学生断句。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古人读书都先要自己断句, 常常在一句话的结尾用“。”断开, 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 叫“读”。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 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 断句断错了, 极有可能误解古文原意。

既然古人都如此重视断句, 说明“断句”自有它存在的意义, 特别是它在文言文阅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今人也不能将其忽视, 甚至要将其好好地“传承”下去。

2.断句是对文言文水平的全方位衡量

从教师的层面来讲, 很多地市都在举办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教师的“断句”水平成了比赛组委会对语文老师的“硬性要求”, 这也足以看出断句对考查教师文言文水平的特殊功用。

从学生的层面讲, 2004年, 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包括翻译、断句等) 。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8年,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中更是在第一题的位置上出现了断句题, 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成了很多高考文科生“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断句能力, 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想准确地断好句, 不仅要综合运用古汉语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语法和句式等等, 还要对文言文所反映的内容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讲文言、读文言确实不容易, 这不容易有种种原因, 其中一个相当重大的原因就是对古代的‘名物’不熟悉。”[1]因此说, 断句能力的高低, 实际上是文言文综合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3.断句对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大有裨益

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 强调熟读成诵, 心口相应。而断句对培养文言语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断句的过程, 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古汉语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断句的规则, 反复回读, 不断体会, 而这一过程是极其难得的。学生平时“粗略”地读, 和断句当中的“有意识”地读, 阅读的体验与效果的差别是明显的。学生在断句过程中, 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 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 反复阅读、回读, 反复推敲, 反复琢磨, 当把句子断准确的时候, 也就相应地弄清了文意, 而文言文的语感也就慢慢形成了。

断句如此重要, 那么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一些“文言断句”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的五本教材, 以及与必修相配套的五本读本, 总共只有短短的一篇《非攻》, 未免显得有点“吝啬”!

二、高中语文教材应增加“文言断句”

1.关于“量”

(1) 断句训练的“量”不宜过大

古书情况复杂, 能读懂是很不容易的。《曹世书妻传》载:“时《汉书》始出, 多未能通者。”[2]足见其难“断”,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很坦率地对别人说, 他读《尚书》有十分之五不理解, 读《诗经》也有十分之一二不理解。”[3]可见, 有些文章连“大家”都尚且“搞不定”, 更何况是高中生呢?

所以, 如果不分难易搞一刀切, 认为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都应该“先断后讲”, 势必会造成学生因畏惧而厌学, 同时也会增加师生的负担, 这和我们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2) 文言断句也不能浅尝辄止

苏教版五本必修教材和五本阅读读本中, 在“断句”的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 在苏教版必修三的“寻觅文言津梁”板块中选取了一篇文章《非攻》让学生断句。这是教材编者“有意为之”, 从中也能看得出教材的编写者对训练学生断句的“初步尝试”。但五本必修教材加五本阅读读本中只选了一篇, 似乎未免太“谨慎”了。既然断句有其功用, 那我们的“胆子还要再大一点”。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我以为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材可以各放一篇, 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必修一和必修二, 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还不够多, 可以各放一篇让学生“尝尝鲜”“适应适应”。经过一个学年的文言文学习, 学生的积累丰富一些之后, 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让学生重点训练, 反复体会, 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这样五本必修教材共计选8篇文章让学生断句, 从“量”上讲, 应该是相对比较合适的。

如果必修课本中限于篇目数量, 无法增加断句篇目的训练, 在阅读读本中也完全可以大胆加入一些相关篇目。这样, 不仅老师授课时多了一种选择,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完成这样的“断句”训练,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关于“质”

“质”与“量”永远是一组辩证关系, 教材中断句训练的篇目还要讲求“质”。我国古书众多, 不是随便拿来一篇就可以放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 所选的文言文要讲求一定的“含金量”。所谓“含金量”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 所选文章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所选文章要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服务。要让学生学习后有所得, 包括文学上、语言上和价值观上。第二, 所选文章还要考虑到学生文言文水平这个“实际”, 难度不能过大, 难度过大, 便是“无效”, “无效”之后, 还谈什么“质”?因此, 断句篇目的选择要切合学生实际, 要选择那些符合高中生阅读难度的文章才行。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选文的总体要求是“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浅易”二字是我们选文的基本要求, 如果选文过难过深, 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 这样的设计就是低效的, 甚至是无效的, 对培养文言文语感, 提高文言文水平是没有什么帮助的。除此之外, 文言断句的篇幅也不宜太长, 以免产生审美疲劳, 以短小精悍为好。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首先, 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 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非常有帮助, 早已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 其重要程度无需多言。其次, 这篇文章“文不甚深”, 一些实词和虚词等文言知识点的难度均在学生“可以承受范围之内”, 理解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且篇幅不长, 短小精悍, 有较强的故事情节, 学生也相对比较感兴趣, 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断句是比较合适的, 文言断句, 遴选的就应该是这类文章。

3.关于“序”

高中语文教材中断句的选择还要讲求一定的“序”。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具体的要求就是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仍以苏教版高中语文为例。必修一要选初高中能够衔接的篇目让学生断句, 文不能“深”, 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 比如《师说》等;必修二、三可以适当加大一点难度, 可以叙议参半, 比如《六国论》、《烛之武退秦师》等;而必修四、五可以逐渐继续加大难度, 比如《寡人之于国也》、《史记》当中的一些经典选段等, 甚至在必修五中可以选取一些文学理论与批评方面的文章让学生读读 (当然不能多) , 比如《文心雕龙》、《诗品》中的经典选段等等。

但不管怎样, 文言断句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实际”,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由浅入深, 由低到高的过程, 那么教材文言断句的编排也应遵循这一过程。

断句的功用毋庸置疑, 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或“浅尝辄止”。一篇不选是不可取, 每篇必断也是不科学的。无论是“质”还是“量”, 我们都要把握好选文的“难”度, 还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尺”度,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断句的功用, 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多一个“维度”!

参考文献

[1]张中行.文言津逮.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2.

[2]曹世叔妻传.后汉书选译.李国祥, 等, 译注.许嘉璐, 审阅.成都:巴蜀书社, 1991.

篇4:高中语文教材应增加“文言断句”

一、断句的重要性

1.断句是古人的“必修课”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人读书都先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结尾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断错了,极有可能误解古文原意。

既然古人都如此重视断句,说明“断句”自有它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它在文言文阅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今人也不能将其忽视,甚至要将其好好地“传承”下去。

2.断句是对文言文水平的全方位衡量

从教师的层面来讲,很多地市都在举办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教师的“断句”水平成了比赛组委会对语文老师的“硬性要求”,这也足以看出断句对考查教师文言文水平的特殊功用。

从学生的层面讲,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中更是在第一题的位置上出现了断句题,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成了很多高考文科生“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想准确地断好句,不仅要综合运用古汉语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语法和句式等等,还要对文言文所反映的内容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讲文言、读文言确实不容易,这不容易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相当重大的原因就是对古代的‘名物不熟悉。”[1]因此说,断句能力的高低,实际上是文言文综合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3.断句对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大有裨益

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应。而断句对培养文言语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断句的过程,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古汉语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断句的规则,反复回读,不断体会,而这一过程是极其难得的。学生平时“粗略”地读,和断句当中的“有意识”地读,阅读的体验与效果的差别是明显的。学生在断句过程中,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反复阅读、回读,反复推敲,反复琢磨,当把句子断准确的时候,也就相应地弄清了文意,而文言文的语感也就慢慢形成了。

断句如此重要,那么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一些“文言断句”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的五本教材,以及与必修相配套的五本读本,总共只有短短的一篇《非攻》,未免显得有点“吝啬”!

二、高中语文教材应增加“文言断句”

1.关于“量”

(1)断句训练的“量”不宜过大

古书情况复杂,能读懂是很不容易的。《曹世书妻传》载:“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2]足见其难“断”,“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很坦率地对别人说,他读《尚书》有十分之五不理解,读《诗经》也有十分之一二不理解。”[3]可见,有些文章连“大家”都尚且“搞不定”,更何况是高中生呢?

所以,如果不分难易搞一刀切,认为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都应该“先断后讲”,势必会造成学生因畏惧而厌学,同时也会增加师生的负担,这和我们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2)文言断句也不能浅尝辄止

苏教版五本必修教材和五本阅读读本中,在“断句”的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在苏教版必修三的“寻觅文言津梁”板块中选取了一篇文章《非攻》让学生断句。这是教材编者“有意为之”,从中也能看得出教材的编写者对训练学生断句的“初步尝试”。但五本必修教材加五本阅读读本中只选了一篇,似乎未免太“谨慎”了。既然断句有其功用,那我们的“胆子还要再大一点”。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我以为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材可以各放一篇,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必修一和必修二,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还不够多,可以各放一篇让学生“尝尝鲜”“适应适应”。经过一个学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的积累丰富一些之后,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让学生重点训练,反复体会,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这样五本必修教材共计选8篇文章让学生断句,从“量”上讲,应该是相对比较合适的。

如果必修课本中限于篇目数量,无法增加断句篇目的训练,在阅读读本中也完全可以大胆加入一些相关篇目。这样,不仅老师授课时多了一种选择,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完成这样的“断句”训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关于“质”

“质”与“量”永远是一组辩证关系,教材中断句训练的篇目还要讲求“质”。我国古书众多,不是随便拿来一篇就可以放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所选的文言文要讲求一定的“含金量”。所谓“含金量”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所选文章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所选文章要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服务。要让学生学习后有所得,包括文学上、语言上和价值观上。第二,所选文章还要考虑到学生文言文水平这个“实际”,难度不能过大,难度过大,便是“无效”,“无效”之后,还谈什么“质”?因此,断句篇目的选择要切合学生实际,要选择那些符合高中生阅读难度的文章才行。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选文的总体要求是“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浅易”二字是我们选文的基本要求,如果选文过难过深,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这样的设计就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对培养文言文语感,提高文言文水平是没有什么帮助的。除此之外,文言断句的篇幅也不宜太长,以免产生审美疲劳,以短小精悍为好。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首先,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非常有帮助,早已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其重要程度无需多言。其次,这篇文章“文不甚深”,一些实词和虚词等文言知识点的难度均在学生“可以承受范围之内”,理解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且篇幅不长,短小精悍,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学生也相对比较感兴趣,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断句是比较合适的,文言断句,遴选的就应该是这类文章。

3.关于“序”

高中语文教材中断句的选择还要讲求一定的“序”。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具体的要求就是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仍以苏教版高中语文为例。必修一要选初高中能够衔接的篇目让学生断句,文不能“深”,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比如《师说》等;必修二、三可以适当加大一点难度,可以叙议参半,比如《六国论》、《烛之武退秦师》等;而必修四、五可以逐渐继续加大难度,比如《寡人之于国也》、《史记》当中的一些经典选段等,甚至在必修五中可以选取一些文学理论与批评方面的文章让学生读读(当然不能多),比如《文心雕龙》、《诗品》中的经典选段等等。

但不管怎样,文言断句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实际”,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过程,那么教材文言断句的编排也应遵循这一过程。

断句的功用毋庸置疑,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或“浅尝辄止”。一篇不选是不可取,每篇必断也是不科学的。无论是“质”还是“量”,我们都要把握好选文的“难”度,还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尺”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断句的功用,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多一个“维度”!

参考文献

[1] 张中行.文言津逮.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2] 曹世叔妻传.后汉书选译.李国祥,等,译注.许嘉璐,审阅.成都:巴蜀书社,1991.

[3] 管敏义.怎样标点古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篇5: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将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篇6:初中文言文判断句句式讲解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3)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5)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6)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崤之战》)

篇7:中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点

1、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 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 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采用“……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词语用在谓语后面帮助判断。

A:“……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B: “......,......也。”其常见方式为:主语+谓语+也,在这种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C:“......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菊,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者也用在句尾加强语气。

D:“......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E:省略“者”、“也”的句子,有时也有者也均不用的句子

如:刘备天下枭雄。可译为:刘备是天下勇猛的人。

(2)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

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乃”可以解释为就是,用来判断当立者是谁。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其中乃用来表示判断。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用“则”来对日中时的形状作出判断。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不能久留,就记下这些景色离开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只曾笑耳!”(《狼》),“狼也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只是增加一点笑料罢了。”其中的“耳”为语助词表判断。

(3)以动词“为”代词“是”表示判断

如“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可译为: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这是和他们一样的。

(4)采用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如:“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说新语》)中的“非”解释为不是,做出否定的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中的“非”也是否定的判断词。

2、被动句

(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A、“为”字句

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其印为予群从辈所得。可译为:他的字模被我的侄子辈得到。

B、“为……所……”“为所”句

如:“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为所吞”是指两只小虫被癞蛤蟆吞掉(《童趣》),其中主动者“癞蛤蟆”没有出现。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

如《孟子二章》“百里溪举于市”说“百里溪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属于被动意义,而“介”词于则介绍处所(名词)“又留蚊于素帐中”。其中的“于”表示被动的意思。

如“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可译为:而您被赵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和您结好。

(3)用“见”表示被动,或“见”与“于”配合使用,或“见”与“被”对举使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4)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

如:帝感其诚。可译为: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樯倾楫摧。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被动句需要仔细琢磨体会。

3、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1)主语省略

省略主语的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汉语中更多一些。

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这句中的主语就省略了。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这句中的主语也省略了。( )表示是省略的主语。

(2)谓语省略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就明,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一般不省略,但在有些情况下谓语也可以省略。

如,一鼓作气 再( )而衰,三( )而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

(3)宾语省略

宾语是动词的受动对象,我们要注意动词谓语,就能分析被省略的宾语。

如: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

余闻( )而愈悲。这几句( )中都是省略了的宾语。

(4)省略介词“于”

介词“于”、“以”在文言文中常被省略。

如:林尽( )水源;口技人坐( )屏障中。

这几句( )中的就是省略的介词。

省略句需要字字对照,句句明其意。

4、倒装句

(1)谓语提前句

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

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时为了突出谓谏或表达某种感情,也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美矣哉,我少年中国;甚矣哉,为欺也!

(2)宾语前置句

宾语: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

古汉语中的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具体条件是:以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如:且焉置土石? 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否定句中,宾语为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如:城中皆不知觉。

一般句子中,如果宾语需要前置时,必须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间加“之”或“之为”、“是”等作标志。

如: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定语后置句

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现代汉语的定语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前,古文中有时为强调定语所表示的意义或使句子节奏短而鲜明,可以把较长的修饰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句的翻译,可在译文中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之前,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但也可仍按原句式翻译,定语后置有两种作用,一是突出修饰成分,一是避免定语太长。可根据哪种作用为主,选择不同的对译方法,或者选择其它的对译方法。

(4)状语后置句

状语:状语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状语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修饰或限制。

用“以”和“于”组成介词短语,如果对译成现代汉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而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谓语之后作补语。

如:屠惧,投之(以骨)。 … …用骨投之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尉首祭祀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把大事托付给臣

战(于长勺)。… …在长勺战

篇8: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判断句

一、判断句翻译技巧

高三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是为了评价某一事物而存在的,判断的对象往往是句子中的主语,典型的词有:

1.“……也”“……者……”,最常见的是“……也”,表示肯定。

例如,《逍遥游》中“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翻译为“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只能拿小草作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贴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2.句末的“……者也”,“者”“也”同时出现,其作用在于加强肯定语气。

例如,《逍遥游》中“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翻译为“这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强调的是“风力”。

3.以副词为判断词的判断句,这类型判断句一般是加强判断语气,常见的判断语气词包括“乃、亦、则”等。

例如,《逍遥游》中“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翻译为“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这样罢了”。

二、疑问句翻译技巧

高三文言文中的疑问句一般是由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引出,其特点是以疑问词作为宾语,常见的特点词包括焉、安、哉、邪等,翻译为“……呢”“……吗”。

例如,《逍遥游》中“彼且恶乎待哉?”翻译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三、被动句翻译技巧

主语与谓语是被动关系,高三文言文中常见的被动句式有:

1.“见……于”被动句式,要求翻译时一定要区分主语和谓语,具体程度技巧将“见”和“于”直接翻译为“被”。

例如,《秋水》中“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为“我常常被一些博学多才的行家所嘲笑”。

2.“为……所……”被动句式,“为”可以直接翻译为“被”,而将“所”直接省略。

例如,《赤壁之战》中“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翻译为“又处在偏远的郡地,很快会被人吞并”。

3.“被”被动句式,其句式结构为“被+动词”,其中的“被”便是直观上的“被”。

例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忠而被谤,能无怨乎”翻译为“忠诚却被奸臣诽谤,能不产生怨恨吗”。

四、省略句翻译技巧

省略句存在的意义在于精简文章,使文章简短而精致,最常见的省略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介词、宾语和分句。

例如,《陈情表》中“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翻译为“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准许臣下满足我一点小小的心愿。”听什么心愿并没有表达出来,而是在后面直接说“庶刘侥幸,卒保馀年”,翻译为“或许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五、倒装句翻译技巧

倒装句按句子成分倒序分为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句式的翻译技巧

为强调某一动作,通常会将主语与谓语倒置,文言文中最典型的主谓倒装便是感叹句和疑问句。

例如,《归去来兮》的“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正常语序应该是“胡为何乎遑遑欲之?”翻译成“为什么还要惶惶不安想去哪里?”

2.“宾语前置”句式的翻译技巧

宾语前置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1)代词作为宾语时,一般将宾语前置,其特点在于句式为否定,句子中会出现有“不、无、莫”等否定词。

例如,《陈情表》中“不矜名节”,正常句式应该是“不名节矜”,翻译为“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2)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其特点是以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句子中会出现“何、安、奚”等疑问词。

例如,《归去来兮辞》中“乐天天命复奚疑”,正常句式应该是“乐天天命复疑奚”翻译为“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3)介宾短语的宾语前置,是为修饰谓语的一种介宾结构,为凸显文言文主体特点,会将谓语放置在介词前面。

例如,《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正常句式应为“聊乘化以尽归”、翻译为“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

3.“定语后置”句式的翻译技巧

为强调中心词的重要地位或突出修饰词,会将定语倒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常见的文言文句型是“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逍遥游》中“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翻译为“那里有条鱼,它身宽数千里,没有知道它的长度的人,它的名称叫鲲”。

4.“状语后置”句式的翻译技巧

状语表示一种状态,在文言文中常被放置句子结尾处,起到强调时间等状态词语的作用,在文言文中一般以“‘以’和‘于’”表示状语,代表时间和地点等。

例如,《滕王阁序》中“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翻译为“城池雄踞于蛮夷与中原相交之处,宾主囊括了东南地区的俊美之士”。

六、结语

总而言之,文言文知识博大精深,其句式种类复杂多变,一直是高三学生的语文学习难点,其句式翻译更是每一年高考语文必考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贾彬华.文言文翻译备考攻略——文言翻译的方法[J].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15(11).

[2]陈意良.初中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篇9: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判断句

一、断句为什么会如此重要

(一)断句是古人的“必修课”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人读书都先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结尾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断错了,极有可能误解古文原意。

古人如此重视断句,说明“断句”自有它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在文言文阅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也不能将其忽视,要将其好好“传承”下去。

(二)断句是对文言文水平的全方位衡量

从教师的层面来讲,很多地市都在举办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教师的“断句”水平成了比赛组委会对语文教师的“硬性要求”,这也足以看出断句对考察教师文言文水平的特殊功用。

从学生的层面讲,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中更是在第一题的位置上出现了断句题,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成了很多高考文科生“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想准确的断好句,要综合运用古汉语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语法和句式等等。此外,还要对文言文所反映的内容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有一定了解。“讲文言、读文言确实不容易,这不容易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相当重大的原因就是对古代的‘名物’不熟悉。”[1]因此说,断句能力的高低,实际上就成了文言文综合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了。

(三)断句对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大有裨益

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应。而断句对培养文言语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断句的过程,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古汉语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断句的规则,反复回读,不断体会,而这一过程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平时“粗略”地读,与断句当中的“有意识”地读相比,阅读的体验与效果的差别是明显的。学生在断句过程中,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反复阅读、回读,反复推敲,反复琢磨,当把句子断准确的时候,也就相应的弄清了文意了,而文言文的语感也就慢慢形成了。

既然断句如此重要,那么笔者想,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一些“文言断句”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的五本教材,以及与必修相配套的五本读本,总共只有短短的一篇《非攻》,未免显得有点“吝啬”!

二、关于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断句”方面的几点想法

(一)关于“量”

教材中断句训练的“量”到底多少合适?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断句这么重要,那就干脆把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标点全部改为“文言断句”。笔者认为如果真这样,那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

断句训练的“量”不宜过大。

古书情况复杂,能读懂是很不容易的。《曹世书妻传》载:“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2],足见其难“断”。“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很坦率地对别人说,他读《尚书》有十分之五不理解,读《诗经》也有十分之一二不理解。”[3]可见,有些文章连大家都尚且“搞不定”,更何况是高中生呢。

所以如果不分难易搞一刀切,认为教材中的所有的文言文都应该“先断后讲”,势必会造成学生因畏惧而厌学,同时也会增加师生的负担,这和我们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文言断句也不能浅尝辄止。

苏教版五本必修教材和五本阅读读本中,在“断句”的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在苏教版必修三的“寻觅文言津梁”板块中选取了一篇文章《非攻》让学生断句。这是教材编者“有意为之”,从中也能看得出教材的编写者对训练学生断句的“初步尝试”。但五本必修教材加五本阅读读本中只选了一篇,未免太“谨慎”了。既然断句有其功用,那我们的“胆子还要再大一点”。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笔者以为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学习教材可以各放一篇,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必修一和必修二进,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还不够多,可以各放一篇让学生“尝尝鲜”、“适应适应”。经过一个学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的积累丰富一些之后,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让学生重点训练,反复体会,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这样五本必修教材共计选8篇文章让学生断句,从“量”上讲,应该是相对比较合适的。

如果必修课本中限于篇目数量,无法增加断句篇目的训练,在阅读读本中也完全可以大胆加入一些相关篇目。这样,不仅老师授课时多了一种选择,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完成这样的“断句”训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善事!

(二)关于“质”

“质”与“量”永远是一组辩证关系,教材中断句训练的篇目还要讲求“质”。我国古书众多,不是随便拿来一篇就可以放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所选的文言文要讲求一定的“含金量”。所谓“含金量”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所选文章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所选文章要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服务。要让学生学习后有所得,包括文学上、语言上和价值观上的收获。第二,所选文章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文言文水平,难度不能过大,难度过大,便是“无效”,“无效”之后,还谈什么“质”?因此,断句篇目的选择要切合学生实际,要选择那些符合高中生阅读难度的文章才行。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选文的总体要求是“考察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浅易”二字是我们选文的基本要求,如果选文过难过深,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这样的设计就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对培养文言文语感、提高文言文水平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比如《师说》、《烛之武退秦师》、《寡人之于国也》、《项脊轩志》、《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要求背诵的段落、《李将军列传》、《齐人有一妻一妾》等等,其难易度就正适合高一高二学生练习。除此之外,文言断句的篇幅也不宜太长,以免产生审美疲劳,以短小精悍为好。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首先,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非常有帮助,早已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其重要程度无需多言。其次,这篇文章“文不甚深”,一些实词和虚词等文言知识点的难度均在学生“可以承受范围之内”,理解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而且文章篇幅不长,短小精悍,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学生也相对比较感兴趣,不感觉到枯燥乏味。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断句是相对比较合适的,文言断句,遴选的就应该是这类文章。

(三)关于“序”

高中语文教材中断句的选择还要讲求一定的“序”。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具体的要求就是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仍以苏教版高中语文为例。必修一要选初高中能够衔接的篇目让学生断句,文不能“深”,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比如《师说》等;必修二、必修三可以适当加大一点难度,可以叙议参半,比如《六国论》、《烛之武退秦师》等;而必修四、必修五可以逐渐继续加大难度,比如《寡人之于国也》、《史记》当中的一些经典选段等,甚至在必修五中可以选取一些文学理论与批评方面的文章让学生读读(当然不能多),比如《文心雕龙》、《诗品》中的经典选段等等。

但不管怎样,文言断句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实际,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过程,那么教材文言断句的编排也应遵循这一过程。

断句的功用毋庸置疑,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或“浅尝辄止”。一篇不选是不可取,每篇必断也是不科学的。无论是“质”还是“量”,我们都要把握好选文的“难”度,还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尺”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断句的功用,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多一个“维度”!

注释:

[1]张中行.文言津逮[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2]李国祥等译注,许嘉璐审阅.后汉书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1.

[3]管敏义.怎样标点古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篇10: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判断句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是”来联系,如“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些表示日子、天气、籍贯的判断句也可不用判断词“是”,如“今天星期五”“明天晴天”“他甘肃人”等。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指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翻译时,主谓之间要加上“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者,……也”(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也”(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者也”(主语后面不用“者”,谓语后面连用“者也”)。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者,……”(主语后面有“者”,谓语后面无“也”)。如: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5)用“乃”“则”“即”“为”等帮助判断。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6)不用“者”“也”。如:刘备天下枭雄。(《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用“是”表示判断,是较为晚起的。如:①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蛐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同学们还应注意如下几种特殊的判断句:

其一,表示比喻。如: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其二,表达较复杂的内容。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其三,解释原因的判断句。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被动句如何识别?

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为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不管哪种形式的被动句,我们在翻译时,都要在主语后面加“被”字。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有:

(1)“为”表被动。如: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2)“为……所”表被动。如:梅花为寒所勒。(《西湖游记》)

(3)“见”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徒见欺”译为“白白地被欺骗”。

(4)“于”表被动。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译:而您被赵王宠幸。

(5)“见……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不借助被动词,但意念上表示被动。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此句虽没有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今译: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打动。

省略句如何识别?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中也可以省略,如主语、谓语的省略。碰到省略句,我们在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习惯上用括号表示。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常见的有:

(1)省略主语。如:忠之属也。(《曹刿论战》)该句省略了主语“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种做法。今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如:①投(之)以骨。(《狼》)这句省略了动词的宾语。今译:把骨头扔给(狼)。②君与(之)俱来。(《隆中对》)这句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今译:你和(他)一起来。

篇11: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

其他常见的固定句式。

1、所以译为:的原因;的方法;用来;的依据;的工具;的作用

2、有者可译为:有个的人

3、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4、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译文: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译文:如今入了关,没有掠夺任何财物,也没有迷恋女色,看来他的志向不小

5、之谓也;其之谓也

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其中之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可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译文: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可译为叫作、称作。

例: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6、若者可译为:好象的样子

7、无以;有以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没有的。

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译文:我才能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

例: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方法。

例: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此不积累小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世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10、非则可译为:不是就是

11、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而是。

例:非字而画。(《促织》)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12.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译文: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例: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

13.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14、(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译文: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15、以为。

以为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把当做;二是与现代汉语语意相同,即认为。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第一种用法。本句可以翻译为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来客)的主人。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贾谊《过秦论》

也是第一种用法。

③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贾谊《过秦论》

这是第二种用法。

16、于是。

于是也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二是相当于现在汉语里的连词于是。

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这是第一种用法。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这是第二种用法。

③所以。

所以通常也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的原因,二是是用来的或的凭借。

第一种用法在上文已经说过,不再赘述。第二种用法例如:

篇12:文言句式命题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要求,明确高考文言句式的命题形式;

2、结合具体的例子掌握高考文言的四类句式;

3、结合练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解读考纲:

(一)考什么明确考点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实虚词义。

(二)怎么考

主要有三大类:

1、单独设题。

例:上海高考试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A.则群聚而笑之B.吾得兄事之

C.令两个蹲踞而背倚之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2、在实词题义考查中设点

例: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腾跃

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做官

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碰到

【答案】C(A.为所苦,苦于,使困苦,困于。例:《列子汤问》: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史记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B.释放;放走。例:纵火,纵虎归山,七擒七纵。D.到达,抵达。例:抵京,抵临,平安抵达。) 3、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

例:(20全国卷《明史熊鼎传》)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答案】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们安定清平。

【解析】注意至罢职有司列等实词的翻译,根据语境,至的意思为到任,罢的意思为罢免根据语法习惯,职应是名词作动词称职,列是形容词诸多、各个之意;根据常识,有司泛指官吏。

三、词类活用的类型

1、名词活用;

2、动词活用;

3、形容词活用;

4、数词活用

四、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作主语和宾语,有些名词在文言文

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2、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籍吏民,封府库中的籍,就是登记的意思。

①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匣子装

④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

⑤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

⑥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

⑧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⑨质于秦。质:做人质

3、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③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④汗马功劳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任命为将 4、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⑤友风而子雨

⑥幕天席地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5名词活用练习:指出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有口皆碑名作动成为记功碑

2、草木皆兵名作动成为敌兵

3、无所事事名作动做

4、南征北战名作状向南、向北

5、蚕食鲸吞名作状像蚕那样、像鲸那样

6、不胫而走名作动长腿

7、风餐露宿名作状在风里、在露天

8、星罗棋布名作状像星星那样、像棋子那样

9、日理万机名作状每天

五、动词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产品、收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得: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搜捕活动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饮:饮料、汤食

⑧少仲尼之闻问:见识

2、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让争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屈:使弯腰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声音

⑤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 ⑦生死而肉骨

⑧惊天动地

⑨可烧而走也

⑩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

既来之,则安之。

3、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哀: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哀:为哀叹

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4、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例如:

执刃而立弃甲曳兵而走

儿惧,啼告母

形容词活用

六、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固:坚固的地势

②晓看红湿处红:红花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小学而大遗

⑥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远近:天下的人

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高处

⑧问其深,则好游者

⑨常在于险远。

⑩圣益圣

亦以明死生之大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穷:看尽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美:赞美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高:升高

⑤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多:推崇,赞许⑥高其直促织〉抬高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高:使高,抬高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昂:使高昂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削弱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笨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

⑦富国强兵

⑧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

4、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认为小

②予怪而问之怪:认为怪

③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怪

④贵货而易土易:认为容易

⑤患志之不立患:以为忧患

⑥不耻下问

⑦是古非今

⑧不远万里

七、数词活用

1、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动词

2、数词用作形容词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全、满(形容词)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专一(形容词)

③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八、课后巩固:

1、选做《3+2》上的相关题目。

篇13: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判断句

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它是整个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从句子的角度分析古文, 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掌握古代汉语是有好处的”。[1]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没有把握好, 将会影响他们理解、翻译文言文。因此, 教师有关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所采取的方法是否有效很关键。但是目前为止, 高中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效率低下,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 文言特殊句式教学停留于句子类型教学

在当今的高中语文课堂中, 教师讲授的高中文言特殊句式类型相对成熟, 学生也很清楚有多种文言特殊句式。但不少教师仅停留于指出某个文言文句子是否是特殊句式是何种特殊句式, 而为什么是特殊句式, 如何判定则稍显薄弱。

(二) 只重“教过”, 忽视“教会”

在具体的文言特殊句式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是教完了事, 只是授之以鱼, 而无授之以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教学应使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方法,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见, 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也是高中生应有的学习能力。而从教师的角度讲, 必须在文言特殊句式的教法上下一番苦功, 不能模式老套, 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仔细分析,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有效教学策略还是相当多的。

二、文言特殊句式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 判定标准归纳法

文言文中, 不同特殊句式都有着不同的判定标准。因此, 学习文言特殊句式, 掌握不同句式的判定标准是关键。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行归纳不同句式的判定标准, 强化练习, 学生对各类文言特殊句式的掌握是会达到较高程度的。具体到教学过程中, 教师讲授到特殊文言句式时, 可以先用演示文稿展示出各种含有不同类型判定词的特殊句式, 让学生仔细观察、归纳总结不同句式的特征, 进行记录。其次, 进行小组讨论, 各小组组长汇报归纳的结果。再次, 由教师加以总结补充并附以恰当的解释说明, 让学生最终掌握正确的句式判定标准。最后, 教师布置作业, 让学生课下收集含有判定标准的特殊句式, 使学生养成收集句式的好习惯。这样, 日积月累会使学生渐渐地爱上文言文, 熟能生巧达到融会贯通。以判断句的教学为例,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七种, 分别如下:

主语+ 谓语+ 也

主语+者+谓语+也

主语+者+谓语

主语+谓语

主语+副词+谓语+ (也)

主语+为+宾语

主语+ 是+ 宾语

教师在讲授这七种句式时, 可以分别投影出每种形式的五个例句, 让学生一一加以总结归纳。其次, 小组加以讨论并汇报归纳结果。最后, 教师给以指正、解释并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再如, 被动句的判定标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于”字表被动

2.“见”放在动词前表被动

3.“见……于……”式构成被动句

4.“为”字表被动

5.“为……所……”式表被动

根据以上被动句的判定标准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自行归纳被动句的判定标准都包括哪些。也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 教师还要特别强调判定标准归纳法并不是万能的, 并不是所有特殊句式都拥有判定标准, 就是同一种特殊句式也存在没有判定词的情况。如:“意念上的被动句”, “所谓意念上的被动句是指无表被动的介词和介词结构, 但句中及物动词充当的谓语对主语有支配作用, 主语是被动者。因此, 我们又称为没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2]例如, “帝感其诚”“江都之急”“城之破也”等, 这些句式教师要多加强调以防学生忘记这种情况。

参照这样的教学方式, 疑问句可以根据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等分类, 教师分别展示例句,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教师进行指正、讲授并布置作业。同样, 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也都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讲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步掌握。

(二) 句子成分划分法

句子成分划分法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非常广泛, 但此法对高中生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也同样适用。古今汉语相比, 词序大致是相同的, 如主语在前, 谓语在后;动词在前, 宾语在后;定语、状语在所修饰的中心词前, 补语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后。因此, 学生在学习文言特殊句式时, 也可以采用句子成分划分法。“但在古代汉语有一些词序和现代汉语不同, 在一定条件下, 谓语、宾语也可以前置, 定语也可以后置。”[3]这也就是所谓的倒装句。倒装句对高中学生来说, 是重点也是难点, 怎样能使学生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实践证明, 句子成分划分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倒装句的学习。例如以下一些句式:

信哉!斯言也

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

对以上几种特殊句式, 教师可以先用投影仪把句子放在影屏上, 引导学生依次理解每字、每词, 适当调整语序, 最后译成现代汉语的书写形式。第1 句:“这话是可靠的”;第2 句:“时光流逝, 岁月不等我啊”;第3 句:“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 强健的筋骨”;第4 句:“晋朝太元年间, 武陵人以捕鱼为业”。这样书写成现代汉语的形式, 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找出各句的特点。因此, 教师要特别善于引导学生把译句与原句作比较, 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在哪里。经过师生的共同分析, 可以发现原句1 是谓语前置句;2 句是宾语前置句;3 句是定语后置句;4 句是状语前置句。

为了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特殊句式, 教师要求学生在每个原句上使用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法标出它们的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之后, 教师给出答案:1. 信哉, 斯言也;2. 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3. 蚓无爪牙之 (利) , 筋骨之 (强) ;4. (晋太元中) , 武陵人捕鱼为业。最后,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将各句重新翻译一遍。这样的方法既简洁明了、操作性强, 学生学起来又不会觉得太枯燥。

(三) 联系比较法

知识之间是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间也是如此。教师在讲授特殊句式时, 要善于唤醒学生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对学生学习文言句式是非常有帮助的, 若只是孤立地学习文言特殊句式而不考虑古今词类活用、句式差别、语义差别等, 那这种学习方法确实是死板、单一的, 学生不可能有兴致学习文言文。古今词义虽然有很大差别, 但是有些古今词义是有共同因素的。“我们说的词义的差别是指一个词范围内的事情, 也就是一个现代汉语的意思和古代汉语的意思有联系, 是从古代汉语的意思发展而来的:比如倒下和死;匹敌和敌对;约束和节俭;回音和声响等。即使是词义差别很大的, 前后意思之间也能找出联系的。”[4]因此, 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联系比较法学习文言特殊句式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方法。面对文言特殊句式学生常常是望而生畏, 如何使学生克服这些学习困难呢?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查找现代汉语中的同类句式, 以学生所熟悉的现代汉语特殊句式来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例如, 文言文中有这样的倒装句:“沛公安在哉?”与现代汉语中的“哪呢, 这本书?”非常相似。再如, 文言文中的“甚矣, 汝之不惠”与现代汉语中的“很是漂亮, 这花儿!”两者的句式是有联系点的。古今汉语中这样的联系很多, 引导学生常常寻找古今语言句式的联系, 注重收集、整理、加强练习, 这样对特殊句式的掌握很有帮助。

三、小结

学习文言特殊句式的方法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它们之间不能孤立, 只有发挥整体的作用, 才能收到大于整体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灵活变通、触类旁通, 这对学生来说才是真正的掌握。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的普遍语言规律和特殊语言现象,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也不例外”, [5]这种特殊语言现象的掌握并非易事, 需要费尽心思寻找得体的方法才能收到成效。高中文言特殊句式的学习仍是一个难点, 学生要掌握的不仅是具体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拥有终身适用的方法。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古典文化的精髓, 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以较好地传承。所以, 文言特殊句式的有效教学不容忽视, 需要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

摘要:文言文特殊句式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程度的好坏。但就目前来讲,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并没有发挥到极致。为提高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的有效性, 判定标准归纳法、句子成分划分法以及联系比较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应该引起重视, 运用得恰到好处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文言特殊句式,有效策略,归纳法,成分划分法,比较法

参考文献

[1]施向东, 冉啓斌.古代汉语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刘永康.文言特殊句式归类汇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3]朱星.古代汉语[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4]张双棣, 张联等.古代汉语知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篇14:文言文句式的梳理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二、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2.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省略介词的宾语,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赐之(以)彘肩。”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修饰语的省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中心词的省略: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上一篇:鳄鱼的生日邮包的故事下一篇:喜迎元旦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