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人点亮心灵之灯

2024-08-01

为他人点亮心灵之灯(共13篇)

篇1:为他人点亮心灵之灯

为他人点亮心灵之灯

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片爱心,也都有一份同情心,如果把这美好的礼物释放出来,献给每一个人,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和谐、更明亮、更美丽。

去年春节,我随着爸爸、妈妈回到老家,到了镇上后,我看见一位盲人老奶奶拄着拐杖来到了一个电业局,我看见这位老奶奶好像有点什么事,我便站到离她五、六十米的地方看了一会儿。过了一会儿我才知道这位老奶奶要在自己家门口安一盏路灯。我觉得很惊讶!“这位老奶奶是一个盲人,在自己家门口安路灯干什么呀?”于是,我就过去看了一下,站在旁边听了听,那位工作人员也很惊讶,便也问道:“老大娘,你是一个盲人用不着安灯。”只听老奶奶轻轻地说:“每到晚上,外面的人从这里经过时,我总会听到跌倒的声音,每当那时,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样,比自己跌倒了还要难受,如果说安上路灯,不但行人安全能看见路,而且我的心也就平静了”。工作人员惊呆了。随后老奶奶把她的零用钱给了那位工作人员。这是望着老奶奶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

过了六、七天后,盲人奶奶家门口的路灯安上了,人们也被她美好的心灵震撼了,从此,每到夜晚,盲人老奶奶的这盏温暖路灯便一直亮着,也正如她那充满爱心的美好心灵,同样也在亮着。

这位盲人老奶奶虽然看不见自然的光,却拥有了满心的阳光,于是,我们的心被照亮了,她为我们架起了一路的光明,让路人不再摸黑,让独行人不再孤单。这是多么令人温暖而感动啊!

从此我也学会了这位老奶奶的那种默默奉献、关心爱护别人这种伟大的精神,也让我们像那位盲人老奶奶一样,用自己的爱心、同情心去关爱每一个人,让我们用心灵去点亮周围的每一盏心灵之灯。

篇2:为他人点亮心灵之灯

人的人生路上,不可能阳光总为你照明,难免会有阴暗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是否有人给你光芒?是否有人给你希望?是否有人为你点亮心灵之灯,让你继续光明前行„„

明月高悬,繁星点点,借着幽暗的灯光,我蹒跚的走在马路上。这次考试考得很糟,到底也走不要给妈妈签名?算啦,还是自己签吧,不然又得挨骂了。我心中暗暗的想。路上上的石子似乎与我为仇,总在我脚前,烦躁的我见状,奋力一踢,谁知这一脚劲射进了“球门。”“哎呀!”只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叫声,我急忙跑上前,一看!原来是小王阿姨!我连声向他道歉,“阿姨对不起,你还好吧!”“没事,谁知在这里等儿子,经给你射中了。阿姨说:“小张今天考试肯定没考好,不然不会这么晚回来!瞧,这个傻孩子,我只是最多骂他几句,他却害怕成这样,真是个傻孩子。”平时,他不乖,我骂他,他以为我不爱他,这天底下哪一个妈不爱自子孩子的呀!”

看着阿姨的感叹,我的眼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她的眼,她的眼中似乎泛着泪水,在微暗的街头,显得特别闪耀。这时的我,忽然想起什么,朝家中奔去,而远处却传来一个声音:“小张,你可回来了„„”我跑到家楼下,只见妈妈焦急的向小区口张望,眼中充满了担忧。我一口气冲到六楼,打开门冲进妈妈的怀抱。

我对妈妈说:“妈妈,这次考试我考得„„”妈妈摸着我的头,用她那充满爱的眼神传递着对我的爱!似乎在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下次努力!”我的心房顿时充满了温暖。晚饭后,坐在窗前,明月高悬,繁星点点,我借着灯光看去,似乎又看见一个母亲在那昏暗的灯光下,等待着一个孩子„„

篇3:阅读, 点亮儿童心灵之灯

一、清晨, 与诗词共舞

1. 诵读经典唐诗———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亲近自然, 亲近生命,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 我让孩子们诵读贺知章的《咏柳》、高鼎的《村居》;燕子归来, 百花盛开, 我让孩子们诵读杜甫的《绝句》;清明时节, 春雨绵绵, 我让孩子们诵读杜牧的《清明》、张志和的《渔歌子》;暮春到来, 我又让孩子诵读朱熹的《春日》, 等等。诗情画意中, 孩子们感悟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感情, 也感受到了经典诗词的无穷魅力。

2. 聆听春的消息———徜徉于儿童诗的怀抱里。

金波的诗歌被誉为“美的向导, 爱的使者”。例如《春的消息》中写道:“风, 摇绿了树的枝条, 水, 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 春天已经来到!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 飞上山岗,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多么细腻、唯美的语言啊!孩子们聆听春的消息, 感受春天的美好, 播种诗意人生的种子。

3. 亲近大自然———为童年生活谱曲。

三月是郊游的好时节, 在家长的陪伴下, 孩子们来到小河边, 吟诵起“二月春风似剪刀”;来到田野里, “黄四娘家花满蹊”脱口而出;来到充满生机的树林里, 深深地吸一口混着泥土清香的空气, 难以言喻的快感充盈着心身。“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与诗词共舞, 孩子们的情感变得丰富而细腻, 童年生活变得诗意而幸福。

二、课内, 与绘本牵手

【案例】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著名作家庆子·凯萨兹的作品《秋秋找妈妈》。秋秋是一只小小鸟, 过着孤单的生活。他希望有个妈妈, 谁会是他的妈妈呢?一天, 秋秋出发去找他的妈妈。他找到了长颈鹿、企鹅、河马等动物, 可是大家都不是和他长得模样相像的妈妈。之后, 他遇到了熊太太, 熊太太给了他妈妈般的温暖:拥抱他、亲吻他、和他一起玩耍。秋秋感到无比幸福。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图文结合, 激发阅读兴趣。

在指导阅读时, 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从封面开始, 引导学生猜一猜“秋秋依偎在谁的身边?他为什么会睡得这么香甜?”让学生对故事情节充满了好奇, 有一睹为快的欲望。教学中我还通过师生同演、男女分角色读等不同朗读、表演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 创编故事, 发展学生语言。

在导读过程中, 我常常先出示图片, 让学生猜一猜故事会怎么写, 再让学生读相应的文字, 当自己的答案猜对时, 孩子的惊喜不禁溢满了脸庞;即使猜得不对, 我也会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表达更好, 孩子的创造力不容小视, 说不定我们编写的故事更精彩呢。

3. 关注细节, 体验人物情感世界。

第一, 观察眼睛, 体会“孤单”。绘本的第一页, 画了一只可怜兮兮的小小鸟“秋秋”。透过秋秋的眼睛, 我们感受到秋秋正在向我们传递着孤苦无依的讯息。第二, 观察动作, 体会“伤心”。无论秋秋走到哪里, 他总是找不到一个跟它长得相像的妈妈。 (此时画面上出现了一只垂头丧气的小小鸟) 教师提问:“这时秋秋的心情怎么样?”教师相机出示词卡“伤心”, 并启发提问:“这时秋秋会想些什么呢?”孩子们纷纷举手:……秋秋伤心极了, 他开始哭起来。孩子们的心也随之揪了起来。第三, 观察秋秋的神情, 感受“幸福”。故事最后:秋秋依偎在熊太太的怀里, 嘴角上泛起一阵涟漪, 眼睛满足地眯成了一条缝。孩子们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这时让他们来谈谈秋秋正想些什么, 对于提升文本的主题就水到渠成了。

三、课外, 与经典为伴

1. 合理安排作业, 保证阅读的时间。

规定孩子们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30分钟, 并有家长评价记录, 保证学生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

2. 推荐阅读书目, 与经典为伴。

小学生毕竟年纪小, 选择有益书籍能力有限, 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挑选合适的书籍。午休时间, 我手捧一本国际获奖小说《一百条裙子》故意在学生面前津津有味地阅读;阅读课上, 我有目的地让学生上台推荐优秀书目;人手一张“阅读存折”, 不仅有大量阅读书目的推荐, 更是激励孩子们不断阅读经典, 丰富积累的重要途径。此外我还通过校园广播、红领巾电视、学校论坛向学生推荐经典书籍。

3. 读书交流活动, 让阅读走向深入。

每周一次读书交流活动, 或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或讲述故事, 或读写结合, 把阅读与评价结合起来。智页同学在看了《时代广场的蟋蟀》后这样写道:柴斯特在巅峰时期选择退休自然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比起名利来, 他更喜欢自由。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想, 如果柴斯特把那些赚来的钱用来回报社会,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也许他的快乐会多一点, 哪怕牺牲一点自由, 我想也是值得的!

添翼同学在读了《父与子》后说:“这本书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讲述着一个个温馨的故事。一个淘气的孩子和一个十分爱儿子的爸爸, ……卜劳恩用简单的线条把父亲和孩子画得栩栩如生。这些来自生活的故事, 让我想到了和爸爸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我爸爸每天为我准备可口的营养早餐, 对妈妈非常疼爱, 对奶奶十分孝顺, 我可爱我的爸爸了。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吗?是的, 不管怎么说, 我相信每个人看完《父与子》都会在心中默默地说:我———爱———我的爸爸!每个爸爸都是一个善良、活泼、快乐的天使!”

篇4:点亮学生心灵之灯

“如果你心头一片黑暗,那么什么样的蜡烛也无法将其照亮。只有照亮了心灯一盏,天地自然一片光明”。如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白“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理,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则一定能让他们更多地发掘自己的潜能,获取更多的成功。

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中,后进生在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有,他们人数虽不多,但影响不小。该如何对待后进生所犯的错误呢?如果教师习惯于斥责学生,让学生写检查,甚至叫家长到校处理,采用这些简单的方法有时会起到一定作用,但责骂和羞辱多了的话就会压制学生精神上可贵的自尊,扼杀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心灵变得自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笔者认为,对待后进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宽容,不要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以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内心动力。

一、宽容,撑开学生心中的绿荫

教师应该对学生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出色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个性张扬地发展是有利于他们成长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学生才会有安全感,才能迅速适应新环境。我曾有过这样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差,不断捅娄子,前两天上网的事情没完,又被查出抽烟。我当时非常恼火,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没想到第二天他交给我一封信,信中写道:“老师,我昨天一晚上都没有睡觉,想了许多,我也恨自己不争气,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这么多错事,丢了班上的脸。我已经让你彻底失望了。以后请老师不要再过问我的事,只当我从地球村消失了……”看到学生这样的信,我意识到自己生硬的批评丝毫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如果该生从此没有自信,不求上进,那么任何教育措施都是枉然的。冷静下来后,我又把他找来,态度很诚恳地向他道歉,并与他坦诚相谈,使该学生感到老师对他并未失去信心,从而有了悔改的动力。后来,虽然出现了反复,但我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宽容、耐心地跟他谈,让他确实认识到自己的不妥及错误,坚定他改正错误的决心。在他读大学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来临时,我收到了他寄给我的贺卡:“老师,假如有来生,我还做你的学生!”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情理结合,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寓情于理、相得益彰。要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学生在想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掌握他们的心理,用宽广的胸怀、细致入微的关怀去包容和滋润他们的心田。

二、尊重,拨开学生心中的迷雾

人民教师霍懋征老前辈说道:“从事小学教师工作60年,我从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没有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没有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的确,只有发自肺腑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让自己的心灵破茧而出!不少教师感叹世态炎凉,自我解嘲不要太多情。然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班主任要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就需要善于把握情感、善于用情感来激励。用情之道,就是班主任以深厚的感情去爱护、同情、关怀、体贴、帮助和指导学生,使他们消除对立情绪与不信任感,真心实意和班主任交往,并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和指导,心情舒畅地学习与生活。

尊重、理解、爱护、指导学生,让教育的过程充满平等公正的人文主义光辉,让学生愉快地度过青春期。可以这么说,作为一名教师即使没有能力去点燃火种,也绝对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三、信念,点燃学生心中的明灯

“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理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这是德国诗人歌德的名言。“让每一位学生的脸上充满微笑,让每一位学生心里洒满阳光”是我作为班主任的最大心得。人生关键就是几步,一失足可能会影响乃至毁掉人的一生。因此,班主任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更要做到“爱心、细心、耐心”三心并举,才能帮他们架起一道道跨越误区的桥梁。

20多年的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没有“爱心、细心、耐心”教育,就很难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让我们继续努力,让学生们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始终充满阳光。◆(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篇5:点亮心灵之灯优秀作文

喜欢站在阳台上,捧一杯红荼轻啜着,看那万家灯火通明,看那家家户户投射出忙碌的身影,看那匆匆往家奔的人群。他们知道在港湾里,在爱巢里,永远会有一盏灯为他们点燃,为他们守候着。

透过那家家户户的窗户,看到的是浓浓的亲情,那亲情就像这黑夜的灯光一样缓缓地流淌,流进眼里,流进心里,我回头看看自己身后的黑暗,心中升起对家的思念。独身在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高中优秀作文 ,但每当夜晚来临还是忍不住对家乡的思念。窗口是黑的,门是紧锁的,房间里是冷的,但一打开那盏灯,让我心灵很温暖。

不管你是我的亲人,还是朋友,我在遥远的地方祝福你永远有一盏灯为你守候,让你心中感到温暖,感受家的温暖。

篇6:点亮一盏心灵之灯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有的代表亲人,有的代表理想,有的代表 我心中也有一盏灯,我的灯就是理想,我要成为科学家的理想。虽然那盏灯离我现在还很远,但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我小时候,每天都在外婆家。我不懂事每天都爬到床上玩。外婆家的电视就在床前,每天都把电视机的开关打开,站在床上边玩边看,那时候可真是过得无忧无虑啊!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机在床上看,突然画面里一个人映入我的眼帘。这人鬼鬼祟祟的,跑到一个奇怪的房间里。没有门,他一摸墙壁,墙壁就自己变出一个门来,真是太神奇了。他走进房间里,我一看这个房间好奇怪啊,怎么都是机器,又不像我们正常人的房间,又黑又暗,一点也不像人住的地方。这个人一到这个地方就不知道在忙什么,过一会后他做出了一个大炮,可以把人射死,不管人跑到哪里它都能射到。我当时

篇7:为他人点亮心灵之灯

一年一度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总能让一大批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走向荧屏,走进公众,引发全社会对当前社会道德纲常、传统美德、社会和谐、人际关系、信仰导向等问题的思考。在这些自发深入的思考中,人们启迪智慧,接受教育。

这些道德模范,或展示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怀;或弘扬了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或延续了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传统品格;或诠释了敬业奉献、勤勉做事的职业操守;或践行了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人们在欣赏他们的同时,也会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摆脱理欲纠缠、打破利义冲突,而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和孤独?纯粹的道德是完全抛去外在利益算计,出于康德说的“道德律令”的自觉自愿行为,以利益诱导或强迫的方式推行道德,哪怕是出于公心公利,也会违反道德要求,走向道德的反面。道德的真正作用不在行为引领,而在心灵启示,这些道德模范,就是用自己的道德行为,点亮了每个人心灵之灯,让我们明白,世界上有一种穿透时空的壮丽,有一种流传千载的温暖。

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道德、规则约束力下降,浮躁、功利传播力增强,以市场交换为原则,更多的人把目光盯在自身利益上,更多的人在用言行践踏道德的崇高圣洁,当我们打开了利欲之门时,也就关闭了欣赏阳光彩虹的窗户。人是精神的存在,在物欲的满足中,最终得到的只能是内心的空虚和怯懦。社会需要道德点缀,人生需要道德引领,心灵需要道德浇灌,道德是社会的彩虹,是人生的雨露,是心灵的花朵。只有在道德的国度,社会才是和谐稳定的,人们才是幸福美好的,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只能以道德为载体。这些道德模范彰显了人间大爱,展现了人性大美,感动了全社会,温暖了全中国,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行为的昭示和引领,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拯救和希望。

篇8:走进心灵,点亮中职生的心灵之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竞争越来越激烈, 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 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一、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中职生大多是来自各初中毕业生中最差的那一部分, 这里的差并不仅仅包括成绩差, 还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由于受到社会或家庭多方面的影响,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很容易出现问题。据调查, 职校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约占总数的20%以上, 具体表现在个性偏差、厌学、打架、离家出走、离校出走、网隐、逆反心理严重。其实像这些学生出现的打架、怪异行为等, 在很多情况并不是纪律问题, 而是有着较为复杂的心理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种。

1. 颓废型。

“踏着铃声进出课堂, 宿舍里面不声不响, 互联网上诉说衷肠。”是对中职生的写照, 他们中有的天天沉迷于网络, 似乎只有在网络世界, 人生才足够精彩:他忽而是多情的绝顶高手, 忽而又成翩翩仙子, 忽而行侠仗义, 忽而又大耍无赖……整天只想逃课, 不想学习, 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

2. 偏激型。

对生活缺乏信心、对任何问题都要提出自己的反驳见解, 不相信真诚的建议。看问题绝对、片面性很大, 要么都好, 要么全坏。完全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 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偏激在行动上的表现则是莽撞从事, 不顾后果。

3. 崇尚武力型。

暴力影视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他们认为人要靠拳头说话, 只有让别人怕自己才行, 一心想做“老大”, 能带领一帮弟兄才是本领。有一名男同学, 性格蛮横暴躁, 经常打架、惹事, 因为替别人帮忙打架, 最后被学校劝退。

以上只是列举其中的几种情况, 实际上像自卑、忧郁、依赖、狂妄等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 无论存在哪一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 都无法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劳动者。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 社会上一些人并不认同职业教育, 长期以来他们对中职生存在严重的偏见和歧视, 中职生几乎成为“差生”的代名词, 致使不少中职生出现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

2. 学校教育因素的失当。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负有主要责任。我们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不同程度的挫折经历, 对学习具有厌烦心理。在进入职校后,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延续, 使学生更加消极地对待学业, 学习更加被动。许多学校的教学内容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 严重与社会的需要脱节, 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无法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中职生所处的年龄正是对新鲜事物有浓厚兴趣和探索意向的时期, 陈旧、枯燥的书本内容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而一些教师不太了解学生心理特点, 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学生, 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 被教师所嫌弃, 进而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3. 家庭教育的因素。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在孩子心理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部分的中职家长自身就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 经常性地使用不科学方式教育孩子。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 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 缺少温暖和爱, 使学生性格扭曲;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也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有的父母长期外出, 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遇到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 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 导致一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 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4. 学生自身心理因素。

大多中职生学习基础不扎实, 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散慢, 动力不足, 普遍存在自卑、叛逆、自暴自弃等心理。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措施

面对现状, 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办法集合全社会力量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1.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首先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应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使其具有较强的人际关系及沟通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及丰富的想象能力等。每一位老师都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掌握基本的心理疏导方法, 在平时教学中能注意观察学生动态, 分析学生心理, 及时给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解除其思想中的疑惑, 消除学生厌学情绪, 增强学习动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配备专业心理指导老师,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抗挫折耐力的培养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 使学生生活上自理, 行动上自律, 评价上自省, 心态上自控, 情感上自悦。

2. 重视家庭环境因素的指导。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 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离不开健康、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 帮助家长逐步了解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 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掌握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 使孩子和家长一起锻炼, 这样孩子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树立生活的信心。

对于家庭残缺、生活困难的学生, 可以通过家庭联谊、发放补助等形式, 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修复他们心灵的创伤。

3. 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职生基本上都是中考的失败者, 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从而进入职校后缺乏学习动力、逃课、作弊等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其实有些违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不想学习, 而把精力转移在别的事情上的缘故。中职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所致。所以应要求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杜绝拖拉与应付;帮助学生抓重点、难点和基点进行学习, 抵制死记硬背, 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4. 积极开展丰富的活动, 培养和锻炼心理。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心态,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例如演讲比赛, 知识讲座, 加强社会生活指导等。还可以组织各种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 这样的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 使其进一步发现和发掘自己的潜力。

5. 在实习实训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实习实训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 克服不利于就业的心理倾向, 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 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6. 配备专业心理医生, 完善队伍建设。

心理辅导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才能更好地胜任这项工作。目前学校心理咨询队伍中专业、专职人员少, 而一般是由班主任去做。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其目标要求, 在队伍人员配备上必须讲求科学性、专业性。

新时代要求我们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完善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改进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职生的心理之灯将灿烂在我们的校园。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随着学习环境的改变, 面临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社会环境变化, 以及将要直接面对社会和专业的选择, 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 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原因,措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2.

[2]彭志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8.

[3]俞国良, 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 2002, (7) .

篇9:让宽容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

那是几年前的一天下午,我和往常一样,还没有上课就来到班级。学生们陆续的回到座位上,这群孩子很懂事,也很上进。望着那一双双充满求知的眼睛,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正当我准备上课时,班长王雪莹站起来说:“老师,闫振东还没有回来!刚才他好像在四班门口和别的学生闹呢。”由于闫振东平时学习成绩偏差,又不思进取,整天和不三不四的社会上闲散人员往来,还沾染上了不良习惯,一股怒火冲上头顶,我生气地对王雪莹说:“去,把他叫回来”过了一会,王雪莹气呼呼的回来了,不用说肯定是叫他两人发生了争执,又过了一会儿,闫振东才慢悠悠的走进教室,而且连门也没有敲,一股无名怒火冲上头顶,我厉声叫道:“闫振东,站住。进门为什么没有敲门。本来,我想利用他迟到这件事来杀杀他嚣张的气焰,给她以震慑,没有想到,他的嗓门比我的还大:”不是还没有上课吗?“而且一屁股坐在座位上。顿时教室里的空气凝固了,几十双眼睛一下子集中到了我的身上。当时我只感到全身的血管暴涨,血往上涌,真想走过去扇他两个耳光,但当我看到他满是挑衅的眼神,我猛然意识到,如果此时用简单的粗暴的方式去惩罚他,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会使事态恶化。我稳住自己的情绪,温和地对他说:”如果你认为今天这件事自己做的对,有道理,就在你的日记中说说你的理由。“多年来我始终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在日记中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同时日记也拉进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我和学生交流的一种方式。看到我没有再追究,闫振东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低下了头。那节课她听得特别认真。

想到闫振东平时的行为,看到他这节课的表现,我总觉得这样的孩子应该能够有改过的机会。一个双休日,我沿着乡村公路来到了他的家,他的父母看到了我,开始感到很惊讶,当得知我的来意,便殷勤的招待了我,向我讲述了闫振东的家庭和成长经历,爸爸说,闫振东在小学四年级之前学习一直很好,十三岁时,母亲病故,不久父亲又娶了继母。虽然继母对然也很好,可他无法走出怀念母亲的阴影,对继母很敌视,对父亲也充满了恨意,不肯听他的话,常常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学习成绩更是一路下滑。现在学习对于他来说已经变成里一种负担。了解情况后,我多次找到闫振东和他谈心,帮他走出阴霾,帮他解开心头的结,并坚持在日记中与他沟通交流,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偏执。并和他的父母一起努力,共同去唤醒他内心沉寂的情感。渐渐的我发现他变了,不再和社会上的人混了,也能够接受她的继母了,开始学习了,虽然学的是那么的吃力,但那股刻苦的精神让人感动。慢慢的我发现他的日记写的越来越好,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一晃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几年,今天的闫振东早已成为哈市某大学中一名活泼、开朗、阳光的大三学生了。

篇10:为他人点亮心灵之灯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第一中学杨建国067300

关键词:作文心理教育

内容提要:言为心声。作文,是写作者个性的展示和心绪的流露,同时,学生的作文中也反映出了若干心理问题。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为他们点燃希望之灯。

一次课堂作文教学后,我收上了这样一份作文:

撩起那阳光的衣角

周国平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同样,每一个人都有一片天空。我的那一片在阳光底下,被阳光簇拥着,被阳光呵护着,只有撩起那阳光的衣角,才能清楚地看到她。

--这里有自由。

这里的我,就是那旷野上追逐蓝天下秀峰间飘逸白云的骏马,放任马蹄纵横驰骋,在绵绵的绿地上铭刻追逐者的倩影,但没有任何羁绊;还是那晨曦里悠闲踱步的飘逸的薄雾,偷偷地蒙上小草的眼睛,留下我晶莹的泪滴,轻轻地挥一挥衣袖,撒下朦胧的上好的绸丝。这里绝对没有侵略与被侵略、占有与被占有,当然不会有恃强与凌弱,只有调皮的清风时而胳肢胳肢鼾睡的小草,惹得小草生气地扭转着身子使劲躲闪--小草不去理会它,更不去和它怄气。

--这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不必时刻防备什么,大地已经挽起胳膊将万物热情地拥抱;也不必去刻意雕琢什么,这里最崇尚“清水出芙蓉”。单纯、幼稚、温柔的浮云飘然掠过,情意绵绵,有时还默默地守侯在山石的头上,久久地,久久地,流连忘返,有时蹲在小树的发间,惯看秋夜春风,甚至皓首不渝。在这里,素淡的野花漫山遍野,悄然滋长,尽情绽放;泉水丁冬,和着优雅的音乐一路欢歌笑语,一年四季奉献清凉;鸟鸣虫吟,齐奏着自然的交响乐章。静静的柔柔的月光下,就连那点点银亮的星星似乎也绽放着馨香。月光弥漫,如烟似雾,轻轻地浮在山坳里溪面上。月影下的仙人“拿瓶盛装月白,拿釉描绘风影”。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地灵动,如此地纯然。

--这里充满了阳光,充满了爱。

这里是太阳最宠爱的地方,没有吝啬、贪婪,也没有过于慷慨的炽热,只有和蔼的温馨,只有包容宇宙的大度。粗壮的树干搀扶着纤弱的藤萝,藤萝把自己完全交付给粗壮的树干,还为树干编织了美丽的绿衣:彼此搀扶着提携着,甜甜蜜蜜,一起享受阳光雨露。潺潺的溪水静静流淌,肥沃大地,滋润小草,也在和谐中享受自然的关爱;憨厚的怪石点头致意,由衷地感激溪水的奉献。

--这里充满诱惑。

当我稚嫩的心灵疲惫不堪时,当我彷徨失望时,当我痛苦、沉沦、绝望、孤独无助时,那阳光的衣角就诱诱地撩起,诱我走进那一片自由的自然的属于爱的世界里;而且一去就不想回。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应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高中生自闭症的案例。病理学上的所谓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紊乱,这种情况有时候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能观察出来,但通常要到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才能确诊。其特点是交流障碍、不能与人交往和缺乏想像力。自闭症可分分为三种类型:自闭性自闭症、高功能性自闭症和非典型性自闭症。目前,在我国有千分之一的儿童患有心理自闭症,儿童多于成人。案例中的作者属于典型的高功能性自闭症,多是后天形成的,大多与个体的生存环境、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学习与工作的能力有关,其结果大多容易导致个体的孤僻、冷漠,甚至缺乏生活的.热情,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是绝望。

在后来的追踪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生的这种高功能性自闭症首先与其学习环境有关。她所在的班级是一个班风严谨、学习成绩优秀、竞争激烈的优秀班级,每次月考后,班主任老师都要根据成绩重新安排座位,每次她都被安排在教室最前面紧贴黑板的位置。她觉得她是被老师们忽视、抛弃的学生,因而整天沉默寡言,上课从不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更不愿参与任何集体活动,而是拼命地读书,借此躲进“象牙塔”里。其次,与她的幼年成长环境有关。幼年的她,家境比较贫寒,父母为了生计长期奔波在外,她与哥哥常年生活在爷爷奶奶家。在爱严重缺失的成长环境中,她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很少有要好的小伙伴,更没有正常的人际交往。此外,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她很早就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一切都得靠自己打拼,因此性格相对来讲比较孤僻,不愿与他人合作、交往。了解了这些后,我们反复研究她的作文,主动找她谈心,鼓励她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并通过谈心、集体活动来观察她,最终为她点燃了希望之灯。

首先,我们积极鼓励她正视现实、正视自我,勇敢地面对挫折。我们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观看残疾人奥运会,阅读海伦凯勒的人物传记,然后组织大家积极讨论,明确挫折的积极作用,正视挫折,感谢挫折。

其次,我们积极引领她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尽管古今中外有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有着高功能性自闭症,他们也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是,当今时代是积极倡导合作、发展的全新时代,因此,我们反对人为的自闭。为此,我们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围绕“交流合作发展”展开广泛而深刻的讨论,每期墙报专门辟出自由论坛栏目,及时交流大家的意见和看法,开展相关内容的演讲比赛,提高大家的认识,统一思想。经过这样的一系列活动,有着自闭症倾向的她开始变得乐观、积极,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而且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合作意识明显增强,生存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篇11:点亮孩子“潜能”之灯

狮子是森林之王,人人对之敬畏,小鸟也不例外。但直到有一天,狮子突发奇想,想吃掉小鸟,小鸟恐慌极力,不顾一切地拼命地向高空飞去。途中它不时地回头看狮子是否已经追到自己,却发现狮子只是扯着嗓子、昂着头朝天空吼叫,却无能为力。小鸟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天空盘旋,看着狮子,还不时兴奋地“欢呼”,他终于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上苍对于每个人的爱都是平等的!

其实,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非常优秀的,都是可爱的天使,唯一的差别只是“潜能”之灯是否点亮,是否展现出各自奇异的光彩!

潜能是神奇的,潜能之灯一旦点亮,其威力无穷,必将照耀孩子成功的一生。但无限的潜能还有一副倔脾气,谁对它好,它才会出来和谁做一生的朋友,因此它总是需要人们先用心去关心它――去挖掘,去开发。

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关心、发掘孩子的潜能呢?

・细心观察:每个孩子都有闪光之处,因此,作为父母不要紧盯着孩子的不足不放,使孩子产生处处不如人的错觉,让自信大打折扣,而更应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喜好恨恶,从而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的长处。如孩子虽不喜欢绘画却对音乐情有独钟,虽不爱交往确很有探索钻研的精神,虽不善言谈但很富有爱心乐意帮助别人,虽马虎大意却思维敏捷富有创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在一起,找出孩子的闪光点,从而指引孩子发挥他的潜能。

・制造机会:观察后的收获并不是真正的硕果,发现了潜能,只是迈出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步。父母应不失时机发制造机会,给孩子展现锻炼的空间。如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借助各种必要的道具、通过游戏、活动等丰富、活泼多样的形式,不断的激发孩子的潜能。而且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去体验,去实施,不断的丰富经验,树立信心。

・耐心等待: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储备的阶段,只有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孩子的.成长、成才也不例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积累与储备。所以父母千万不要急于求成,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如孩子弹琴一遍两遍不成,三遍四遍进展不大,请不要急躁的用“笨”、“不是这块料”等给孩子定性,给他们时间去体味,去领会;也不要嫌孩子学得慢、动作慢等,就干脆亲力亲为,使孩子从此只会“拄着拐杖走路”……这样都不利于孩子潜能的发挥。

篇12:点亮文明之灯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演讲稿

敬爱的学校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叫胡克树,是初一年级129班的学生,今天我要跟大家来探讨一下关于文明美德的话题。

如果让大家以文明美德为题来写一篇作文或者做相应的回答,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可以做得很好、回答得很精彩,甚至是滔滔不绝,但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看着有些同学随意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浪费水电、粮食还不以为然时,你能说他们懂得什么是文明美德吗?因此我觉得文明并不是知道一些美德故事,在需要的时候夸夸其谈,文明应该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主动与同学打招呼是文明,愿意帮助别人是文明,不说脏话是文明,不打人,不违反纪律是文明。当然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发现,去践行。

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许多灿烂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美德,文明是其中之一。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但是近年来很多中国同胞在国际场所的频频失仪,令很多外国人对我们的礼仪之邦的美称大加质疑。比如说,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些报道:“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看到这些我想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无不痛心疾首,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注重文明美德的培养,让外国人在我们身上看到真正的礼仪之邦的风采,让礼仪之邦的美称又名副其实的回归中国。

我相信,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的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人迈出文明的一小步,社会将迈出文明的一大步。文明是一种力量,好像奥运火炬手传递一样,经过每个人的手中,都能汇聚、释放所有人的热情。

做文明人就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这样就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美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篇13:为他人点亮心灵之灯

关键词:高职教育;以人为本;心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急需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高职学生的素质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在大学期间把他们培养成有修养、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心灵上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本人通过对学生深入调查、询问并结合教学心得,就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现状、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目的是通过分析高职教育中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有效地提出改进思想教育工作方法,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矛盾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方思想的大量传播,给人们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样也给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新的问题。

(二)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需求要求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给学生理性的教育,而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让他们自然懂得和接受。只有这样,才会真正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扬起他们前进的风帆。

(三)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与道德行为的矛盾

目前的高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虽然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知识水平偏高,但是在他们中还存在着许多道德缺失的问题:他们有道德认知能力水平,但是缺少实践的能力,往往是知与行脱节。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诚信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在生活中,他们的行为往往违背他们的认知。

二、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思想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设计或实施教学,都应该把握高职学生思想实际,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思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多从学生需求出发,以学生感兴趣、学生真正需要为基础来设计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思想就是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以学生为本,教师起到启发、引导、统领的作用。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思想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必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群体、贴近学生心灵,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理论素养,在活动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三、更新观念,注重学生思想建设

时代的变化、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师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切实放在注重学生思想建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思想建设的发展更呼唤高素质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完成好教书育人的重任,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豁达大度的思想素质,开拓创新的管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只有教师的观念更新了,素质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才能更有实效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宽宏的胸怀,一视同仁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不仅爱优秀学生,更要对后进生倍加爱护。多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随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这样的思想教育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学生接受知识质量,更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的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起到正确的指引方向。

四、加强学生心灵建设的对策

1、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师整体素质

思想政治教师要注重师德的培养、人格的提升以及知识、观念的更新,要关注现实问题,而且在注重授课信息质量和信息强度的同时增加更多的人文知识,使教学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教师要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要紧跟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表率作用完全可以带动学生的行动,帮助他们净化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

2、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授课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按照时代要求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时代特征,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贴近心灵,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授课内容上应多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为了真正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做到育人的根本,高职院校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要求和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仔细分析高职学生心理、特点,构建结构合理、实用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

3、深入学生群体,建立彼此信任,沟通方式多样性

课堂上,打破传统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树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观念。让学生参与到授课过程中,培养其主人翁意识,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如: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等。同时也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座谈、请道德模范、成功校友讲座等形式,扩展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性分析,使学生受到启发、教育,开阔学生视野,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外,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和他们成为朋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如:谈话沟通、与家长勤联系了解学生特点,通过组织活动深入学生中了解其心理状态等,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构建积极向上的心灵。

植根思想政治教育,点亮学生心灵之灯,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并要下大工夫的工作,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不要只看学生分数,要从长远角度着眼,注重其心灵的建设。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心灵建设”的观念贯穿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智是根本。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学习实际,才能让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成效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10-14

2、石明春·拥有健康的职业心理,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周学刊:2011-20

3、白银华·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及其培养·剑南文学:2012(2)

上一篇:我的智慧校园的小学作文下一篇:建筑学专业求职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