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2024-07-30

宣化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通用8篇)

篇1:宣化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宣化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一、基本情况

宣化镇位于登封市东南,与禹州市相邻,下辖16个行政村,146个自然村5870户23933人。其中,钟楼村、土门村、朱垌村、寺沟村、蔡沟村、青石沟村、山海村、七里庙村、佛垌村、三岔口村、老栗树村、荟萃山村、申家沟村、山沟村等14个行政村为合村并镇项目村,岳窑村为合村并点项目村,镇区所在村为王村村。

二、布局规划

为切实推进我镇新型城镇化工作,将16个行政村,146个自然村5870户23933人合并为6个社区。

1、镇第一社区

位于镇区郑熔街北段,占地面积50亩,计划安置佛垌村、三岔口村、老栗树村、申家沟村等4个行政村的41个自然村811户2811人中的部分群众。

2、镇第二社区

位于镇区宣化大街东段,占地面积170亩,计划安置钟楼村、土门村、朱垌村、寺沟村、蔡沟村、青石沟村、山海村、七里庙村等8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1180户,以及佛垌村、三岔口村、老栗树村、申家沟村等4个行政村的部分群众。

3、镇第三社区

位于镇区幸福路中段,占地面积140亩,计划安置山沟村2个自然村的491户1892人。

4、岳窑中心村(合村并点)

岳窑村的10个自然村的556户2136人合并为岳窑中心村,中心村位置在该行政村原地。

5、荟萃山异地安置小区

荟萃山村2个自然村的101户339人合并为荟萃山异地安置小区,小区搬迁到距镇区东1公里处。

6、宣化迁村并城

宣化迁村并城社区搬迁到市区,具体位置待定。其他剩余户数在镇区规划新的新型城镇化社区布点进行建设安置。

三、推进计划

(一)2012年

将佛垌、三岔口、老栗树、申家沟等4个行政村的41个自然村811户2811口人合并为镇第一、第二社区,镇第一社区搬迁到镇区郑熔街北段,镇第二社区搬迁到镇区宣化大街东段,镇第一社区完成7栋楼354户全部入住任务,镇第二社区完成年度的土地和规划设计及第一期5栋楼180户建设任务。

将山沟村2个自然村的491户1892人合并为镇第三社区,镇第三社区搬迁到镇区幸福路中段,镇第三社区完成年度的土地和规划设计及第一期3栋楼108户建设任务。

将荟萃山村2个自然村的101户339人合并为荟萃山异地安置小区,小区搬迁到距镇区东1公里处,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将岳窑村的10个自然村的556户2136人合并为岳窑中心村,中心村位置在该行政村原地,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钟楼村、土门村、朱垌村、寺沟村、蔡沟村、青石沟村、山海村、七里庙村等8个行政村开展“政府引导、宣传发动、摸底调查、群众自愿”工作,各村拿出初步工作推进方案。

镇区所在村王村村主要完成新型城镇化社区建设各项协调工作。

(二)2013年

继续做好佛垌、三岔口、老栗树、申家沟等4个行政村剩余的457户合并到镇第二社区的建设任务;

完成山沟村剩余的383户合并到镇第三社区的建设任务;

完成钟楼村、土门村、朱垌村、寺沟村、蔡沟村、青石沟村、山海村、七里庙村等8个行政村在镇第二社区的建设用地和规划设计等工作任务;

镇区所在村王村村主要完成新型城镇化社区建设各项协调工作。

(三)2014年

将钟楼村、土门村、朱垌村、寺沟村、蔡沟村、青石沟

村、山海村、七里庙村等8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1180户合并到镇第二社区,剩余的户数在宣化迁村并城安置小区或镇区规划新的新型城镇化社区布点进行建设安置。

附:宣化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布局图

篇2:宣化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中牟县“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进行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的责任担当。要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本着对《郑州市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对接和落实,我县编制了《中牟县新“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按照每个并点社区群众生活半径不超过3公里,人口不少于5000人的规模,全县16个乡镇的383个行政村,分别安置到83个社区中,其中合村并城社区33个、新型农村社区50个,其中姚家、雁鸣湖、黄店、万滩4个乡镇为新市镇,涉及88个行政村,12.5万人,合并为19个新型社区(合村并镇4个,合村并点15个);另有韩寺、狼城岗、八岗等9个乡镇,147个行政村,25万人,合并为31个新型农村社区(合村并镇4个,合村并点27个)。

一、规划情况 4个新市镇:

姚家镇:(1+4)姚家镇镇区社区;土山店社区、春岗社区、小胡社区、杨庄社区

雁鸣湖镇:(1+3)雁鸣湖镇镇区社区、万庄社区、太平庄社区、朱固社区

万滩镇:(1+3)万滩镇镇区社区、杨桥社区、毛庄社区、李显吾社区

黄店镇:(1+5)黄店镇镇区社区、八李社区、李村社区、打车李社区、袁家社区、大路张社区

9个其余乡镇:

韩寺镇:(1+3)韩寺镇镇区社区、潘店湖社区、瓦灰郭社区、马家社区

官渡镇:(0+2)周庄社区、店里口社区

狼城岗镇:(0+6)姚砦社区、瓦坡社区、韦滩社区、南仁社区、南北街社区、青谷堆社区

大孟镇:(1个)堤头社区 刘集镇:(1个)西徐庄社区 郑庵镇:(0+2)台前社区、刘庄社区

八岗镇:(1+2)八岗镇镇区社区、张堂社区、树头村社区、刁家乡:(1+4)刁家乡镇区社区、河田社区、水沱寨社区、赵集社区、付李庄社区

三官庙镇:(1+6)三官庙镇镇区社区、皛店社区、宋家社区、2

岗李社区、丁庄社区、冯堂社区、侯村寺社区

二、实施政策

市里政策

为支持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落实和推进,根据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将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财政奖补标准为平均3000元/人,其中市本级财政奖补1000元/人,县(市、区)及乡镇财政奖补2000元/人。

各级财政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社区建设要实现“五通七有两集中”。

“五通”:指通自来水、电、四级公路、宽带、有线电视 “七有”:指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卫生室、连锁超市、文体活动广场、科技文化中心、幼儿园、小学、养老院

“两集中”:指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

县里政策

以“三化”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遵照“规划先行、合理布局、集约用地、政府主导、村民满意”的原则,组织实施。

适用对象

(一)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享受本村村民待遇的农业人口;

(二)现在校大中专学生;

(三)现役士官、士兵;

(四)正在服刑的未释放人员(死刑犯除外)和劳教人员;

(五)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提出并经乡镇政府(街道)批准的人员;

(六)社区建设涉及拆迁补偿的,被拆迁安置人口的界定时间截止到拆迁公告公布之日24时。

适用政策

合村并镇适用政策

1.适用范围

合村并城(区)以外区域的镇区社区,涉及55个行政村,人口约10万人,按照规划,通过整合,合并为8个镇区社区。

2.拆迁补偿政策

拆迁补偿政策按照《中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牟县2012年新型农村社区(合村并镇)建设拆迁安置实施方案的通知》(牟政文〔2012〕39号)执行。

3.安置模式

政府建设或委托开发商建设。安置区规划建设多层、小高层住宅,按照“4+2”工作法形成的决议进行规划设计。设计45平方米/户、65平方米/户、90平方米/户、130平方米/户四种户型。

4.安置政策

(1)韩寺镇、狼城岗镇、万滩镇、八岗镇、刁家乡、黄店镇、三官庙镇7个乡镇镇区社区的安置政策是人均65平方米的安置面 4

积,其中:人均45平方米基本住房,按500元/平方米购买;人均20平方米部分,按900元/平方米购买。

(2)5平方米商业安置用房原则上以不低于成本价入股,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或租赁,村民按股份分红;其它形式由所在社区研究制定。

(3)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安置奖励政策,由各乡镇(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挥部根据相关政策制定并落实。

5.奖补政策

搬家费200元/人,过渡费200元/人/月;规定期限内,前15天完成拆迁的,每户奖励1万元;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拆迁的,每户奖励0.5万元。

合村并点适用政策

1.适用范围

合村并城(区)、合村并镇以外的村庄,涉及180个行政村,人口约28万人,按照规划,通过整合,合并为41个新型社区。

2.拆迁补偿政策

合村并点范围内的新型社区建设,拆迁不再进行补偿。

3.安置模式

安置区规划建设多层、小高层、联排低层住宅,按照村民意愿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多层、小高层设计45平方米/户、65平方 5

米/户、90平方米/户、130平方米/户四种户型;低层住宅有180平方米/户、240平方米/户、280平方米/户三种户型,住宅建筑基底面积不应大于宅基地面积的70%。

4.安置政策

根据村民意愿,选择在并点区域内自行建设联排低层住宅或由村集体统一组织,鼓励群众选择6层及以上住宅。

(1)建设严格按照总平面规划实施,由所属乡镇政府(街道)负责管理。自行建设联排低层住宅的,村民按照规划设计户型,选择适用户型,自备建筑材料,按照施工图自行施工。

(2)选择6层及以上住宅的,以联排低层住宅建设占地面积为基数,节约的土地归村集体所有。

(3)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安置奖励政策,由各乡镇(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挥部根据相关政策制定并落实。

5.奖励政策

符合下列条件,选择在并点区域自建低层联排住宅或选择6层及以上安置的可以享受以下奖励。

(1)依法应新批宅基地的,每户奖励价值1万元的建材。

(2)原村庄内已有宅基地,没有建设住房的,每户奖励价值1万元的建材,交原宅基地证的,再奖励价值0.5万元的建材。

(3)原村庄内已有宅基地并建有住房,同意拆除旧房的,原 6

有住房人均40平方米以上的每户奖励价值8万元的建材;人均40平方米以下的每户奖励价值6万元的建材。

(4)因公益设施建设造成拆迁的,按照原房屋人均面积40平方米以上的,每户奖励价值8万元的建材;人均面积40平方米以下的,每户奖励价值6万元的建材。从房屋拆迁之日起按200元/人/月的标准发放过渡费。按联排低层、多层和小高层三种类型,过渡期限在协议中约定。

(5)违章建设(以2011年5月底以前拍照、固化建筑物档案为准)一律不享受上述政策(有合法建设手续的除外)。

建材(水泥、大沙、石子、钢筋、预制板、砖瓦、门窗等)奖励,根据工程进度分两次实施,主体工程量完成50%的,凭建材发票报销奖励资金的50%;房屋建成验收合格并拆除旧房的,凭建材发票再报销奖励资金的50%。

组织实施

(一)规划选址

县城中村改造和合村并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县规划局、县国土局与各乡镇政府(街道),根据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村庄建设实际情况,对拟建新型社区进行选址。

(二)选择安置模式

合村并城(区)、合村并镇安置模式有小高层、多层两种模式; 7

合村并点安置模式有小高层、多层、低层住宅三种模式。可由相关村民按照“4+2”工作法形成的决议进行选择。安置模式选定后,将作为后期新型社区总体规划的前置条件。

(三)规划设计

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平面规划方案完成后,报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挥部审核同意后实施。

(四)建设管理

各乡(镇、街道)要一律停止规划区外所有集体土地上宅基地审批,一律停止规划区外所有新宅基地上的建设和老宅翻建行为。凡未经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依法批准,私自进行新建、翻建、改建、扩建房屋的,必须立即停止建设并自行拆除,否则将由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依法实施强制拆除;对违章建设的房屋一律不予赔偿。

社区内基础配套设施,政府主导建设的,以县政府投资为主,县、乡(镇、街道)、村三级负担;开发商主导建设的由开发商投资,各项建设严格按照既定规划实施。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按照既定规划负责组织安置区建设和管理。

(五)房产管理

对于利用集体土地建成新型社区的房屋,依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的通知》(郑政 8

〔2011〕63号),由县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房屋登记发证。

(六)操作模式

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挥部负责县级层面的政策制定,组织管理,工作协调,检查督促;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内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制定,社区建设管理,宣传发动及稳定工作;各行政村村支部、村委会自觉参与新型社区建设工作。

三、运作模式 建设模式

(一)每个合村并点社区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乡镇组织)。指挥长:乡镇主要领导

副指挥长:社区各行政村支部书记 成员:乡镇机关干部及村组干部

指挥部下设 :一组、工程技术组;二组、综合服务组,负责本社区建设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二)施工程序 1.申请; 2.选址; 3.放线; 4.验线; 5.±0.00验收; 6.一层验收;

7.二层验收; 8.屋面验收; 9.外墙验收。

(三)具体要求(六严格、六不准)

1.严格按照规划局放线尺寸施工,不准超越边线。

2.严格高程控制,不准私自抬高或降低室内外高差及层高。3.严格按结构设计施工,不准私自改变房屋结构避免造成质量、安全事故隐患。

4.严格外墙装饰材料及颜色,不准私自改变材料及颜色。5.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不准私自变更图纸要求。6.严格遵守安全施工管理规定,不准违章作业。手续流程

1.乡镇人民政府按照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及村庄实际情况拟定安置区选址,上报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新村办)复核。

2.县新村办对规划选址进行复核,县规划局、县国土局审核。3.县发改委对项目进行备案。

4.乡镇人民政府持发改委备案文件,报县规划局。县规划局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具设计要点。

5.乡镇人民政府将设计要点报县国土局,办理土地征收等手续。

6.乡镇人民政府委托规划设计单位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及设计

要点编制安置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简称修规),报县规划局初审。

7.县规划局组织专家对修规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公示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8.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县人民政府批复委托规划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

9.村民在新型农村社区选定安置户型、安置位置,经村委会初审同意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复审。

10.村民持建设申请、村委会初审意见、乡镇人民政府复审意见,报县规划局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11.村民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到县国土局办理宅基地使用证。

12.村民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审批内容在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建设,乡镇人民政府对社区建设进行全程监管,各村委也可成立相应村民组织对区内建设活动进行监督。

13.工程竣工,经乡镇人民政府验收签署竣工意见后,村民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相关材料到县房管局办理房产证。

监督模式(一)社会监督

1.因中牟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广、点多,推进难度大,建设标准要求高,为确保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建议 11

政府聘请1-2家监理公司,对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要求及安全等方面实施社会监督。

2.监理内容:严格按照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实施监理。

具体程序是:

①确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成立项目监理机构。②编制建设工程监理规划。③制定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④规范化地开展监理工作。⑤参与验收,签署建设工程意见。⑥向业主提交建设工程监理档案资料。

(二)各级监督机构组成

1.县级监督机构(由新村办人员组成)

①每个社区设置一个县级监督机构,组长副组长各一名,成员三名。

②组长由新村办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本社区建设的副主任担任,成员由规划科、土地科、建设科各一名。

2.乡级监督机构

①每个社区设置一个乡级监督机构,由组长一名、所属社区的每个行政村出任一名副组长,成员二名。

②组长由本社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担任,副组长由本社区各行政村监督组组长担任,成员由乡机关干部组成。

3.村级群众监督机构

①社区的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群众监督组,由组长、副组长各一名,成员三名。

②组长由村支书或村长担任,副组长由村组干部担任,成员由党员代表和联户代表组成。

(三)各级监督机构的职责

1.县级监督机构职责

①负责对全县所辖社区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

②协调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③参与社区各单位工程的分段、分部验收(如基础验收,主体结构每层验收)工作,并在验收文件上签署意见。

2.乡级监督机构职责

①每日到所辖社区巡视不少于一次,及时处理现场存在的问题,对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本社区建设指挥部。

②对工程建设情况、存在或解决的问题做好日监督记录。

③每日组织召开工程建设例会,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

④参与社区各单位工程的分段、分部验收(如基础验收,主体结构每层验收)工作,并在验收文件上签署意见。

3.村级群众监督机构职责

①对施工单位的各项工作具有检查监督权、批评建议权。

②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严格履行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基本建设程序和质量管理相关规定的情况。

③检查施工材料质量,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

④广泛征求社区群众对社区安置房建设工程质量工作的意见,及时向项目建设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

⑤每日到施工现场检查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向乡级监督机构汇报,并认真填写日监督记录。

⑥参与社区各单位工程的分段、分部验收(如基础验收,主体结构每层验收)工作,并在验收文件上签署意见。

⑦群众监督员必须服从乡镇规建办的统一组织管理,参加乡镇规建办组织的社区安置房工程质量监督、投诉以及其他相关会议。

⑧实行上岗制度,必须持证上岗,上岗时佩戴“社区群众监督员”统一标志。

四、下步打算

(一)强力推进姚家、雁鸣湖镇安置房建设,为全县当先锋、树标杆。

1.做好姚家镇镇区社区第一期15栋,940套,约13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工作,预计2013年4月完工;做好第二期14栋,720 14

套,10万平方米安置房的启动工作。

2.做好雁鸣湖镇镇区社区第一期18栋,700套,10.5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工作,预计2013年5月完工;做好第二期16栋,860套,11万平方米安置房启动工作。

(二)在9月底之前启动建设第二批的13个合村并点社区,分别是:

姚家镇:小胡社区;雁鸣湖镇:太平庄社区; 万滩镇:杨桥社区;黄店镇:八李社区; 韩寺镇:马家社区;官渡镇:店李口社区; 狼城岗镇:姚砦社区;大孟镇:堤头社区; 刘集镇:西徐庄社区;郑庵镇:刘庄社区; 八岗镇:张堂社区;刁家乡:付李庄社区; 三官庙镇:丁庄社区。

篇3:宣化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河南省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中, 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我省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现代城镇体系, 并将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先后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 300个, 初步建成350个, 形成了不同类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随着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美化也日益受到重视。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和各地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具体情况, 探索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布局和模式, 对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1河南省概况河南省地处中原, 总面积16.7万km2, 北有太行山, 西有伏牛山, 南有桐柏山、大别山4大山脉环绕, 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平原, 平原面积占55.7%, 山区丘岭面积占44.3%, 地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4大流域。河南属北亚地带与暖温带过渡型气候, 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 四季分明, 雨量充足, 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 是全国第1农业大省。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拥有4大古都, 文物古迹众多。河南是全国人口第1大省, 现有常住人口9 405万人, 城镇的人口3 651万人, 占38.8%, 乡村的人口5 754万人, 占61.2%。河南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生产总值全国第5位, 居中西部地区首位。2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规划思路和原则2.1生态优先的原则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建设, 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 建立以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为主体, 以环村防护林带绿化为屏障, 以公路绿化和农田林网为骨架, 以节点绿化为镶嵌的“一区一环二带多点”的生态网络体系。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美化, 在植物的选择上, 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 点缀特色园林植物为辅的原则, 运用不同种类、不同色彩、不同观赏特性的园林树种, 以丰富的园林造景手法, 构建具有乡土特色的园林景观, 充分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在绿化布局中, 以人为本, 合理布局, 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生产、民俗文化的需要, 达到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2.2因地制宜的原则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要切合本地实际情况, 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人文景观、气候条件, 尽可能的应用乡土树种, 营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性景观。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要立足于展现田园风光, 在保持村庄的现有风貌的基础上加以绿化, 展现新农村千姿百态的优美景色。2.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 要符合农民的切身利益, 既要为农民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也要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新农村的绿化建设要结合实际情况, 找出有本土特色的优势项目, 统筹布局, 政府引导, 带动农民的增产增收。2.4保护乡土文化的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文化逐渐向乡村渗透, 乡土文化日益衰落。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宝贵财富, 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要以弘扬和传承乡土文化为前提。在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中, 不仅要保护好现有古树大树、文物古迹, 还要体现当地人文历史、乡土文化特色。新农村的建设不是城市的翻版, 更不是千村万村同一道风景, 要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彰显传统文化、人居和谐, 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共同发展。3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布局及绿化重点新型农村社区绿地参照城市绿地分类系统, 结合农村绿地实际情况, 将新型农村社区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 (见表1) 。表1新农村社区的绿地分类类别功能适用范围综合公园为乡村居民服务, 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远郊村庄和基层村不适宜设置社区公园为居住范围类的居民服务, 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绿地中心村镇适合设置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和形式, 有游憩功能的绿地有文物古迹和当地特色产业的适宜设置公园绿地小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一般村庄都必须设置生产绿地为生产服务的农田用地和果园、茶园、苗圃地等有生产需要的都要设置防护绿地对村庄进行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必须设置居住绿地居住绿地中除社区公园的绿地必须设置附属绿地单位绿地机关、学校、企业和医院等单位绿化用地必须设置道路绿地道路用地内的绿地必须设置3.1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社区居住人口的数量和离中心城市的远近等因素, 建设符合新农村文化和游憩需要的综合性绿地。新农村乡村公园不宜搞大规模、高档次的形象工程, 应以绿化为主, 少量的铺装硬化, 搭配园林小品, 为居民提供一个绿色、环保的休闲娱乐的场所。在植物的选择上, 以乡土树种为主, 以乔灌草相结合, 以自然、自由的园林手法, 体现具有乡土风情的园林景观。3.2生产绿地包括经济林、绿化苗木和工业林等。生产绿地以经济效益为主, 兼具生态效益。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 主要有灵宝的苹果园, 信阳的茶叶园, 新郑的大枣基地, 潢川的苗木花卉基地, 焦作的中药材基地和速生杨基地等。生产绿地的建设, 一要突出当地特色, 二要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在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开发和利用, 为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3.3防护绿地加强农田林网和河流沟渠防护林建设, 提高生态防护功能, 丰富乡村外围景观。在植物的选择上, 避免单一树种, 尽量做到以几种乡土树种为主, 乔灌草合理搭配, 形成多功能的立体防护林群落。重点突出防护林节点绿化, 应用丰富多彩的植物造景, 配以园林小品、园路等, 营造朴实、自然、和谐的节点景观, 使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相结合。3.4附属绿地附属绿地主要包括居住公用绿地、庭院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是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中的核心, 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型农村社区的居住绿地在规划上, 以改善居住环境, 体现乡村文化特色, 满足居民娱乐、休闲、健身的需要。在植物配置上, 选择种类多样、色彩丰富、有益身心健康的植物, 以乔木为主, 花灌木点缀其中, 营造鸟语花香、景色各异的田园环境。庭院绿地适宜种植花卉、果树和园林植物, 一种或多种组合。庭院绿地要结合实际, 建成风格独特、一村一景的园林景观, 避免单调、呆板的高度统一。在保证大的框架格局、整体风格一致的情况, 住户可根据个人喜爱在局部自由种植。道路绿化根据需要, 可选择一板二带型、二板三带型和三板四带型, 本着节约土地、节约成本, 选择经济型的建设规模。道路绿化避免选择严重落花、落果、有飞絮的树种, 尽量选择抗污性强、病虫害少、易于管理的本地树种, 以乔灌为主, 以保证道路安全为前提, 建成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的绿色长廊。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 适合道路绿化的树种主要有杨树、法桐、臭椿、国槐、雪松、大叶女贞、红叶李、樱花、紫薇、黄杨、月季等。4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模式新型农村社区根据地形地貌可划分为平原村庄、丘陵村庄和山区村庄3类;根据所处位置可划分为近郊和远郊型两类;根据功能可划分为居住保健型、自然生态型、产业经济型和休闲观光型四类。结合河南省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 把我省的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划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4.1“居住—生态环保”型绿化模式该模式适合平原地区, 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绿化要以加强生态保护, 防止污染, 改善居住环境为主。在植物的选择上, 应多选用乡土树种大乔木, 如杨树、国槐、柳树、法桐、大叶女贞等, 搭配紫荆、金叶女贞、月季、黄杨等花灌木, 高低错落, 形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景观。“居住—生态环保”型绿化模式适合我省中部平原地区, 绿化重点在于加强现有路网、水网、农田防护林的绿化, 增加乡村聚落公园和公用绿地的建设, 做好新建社区周边的绿化。4.2“休闲—乡村旅游”型绿化模式该模式适合丘陵和山区, 以休闲旅游功能为主。绿化要以加强生态建设, 丰富园林景观, 营造不同氛围的乡村景观为主。在植物的选择上, 尽可能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 选择地域性强的本土树种, 营造各具特色的乡土景观。比如豫南信阳地区, 山清水秀, 植被丰富, 宜选择垂柳、广玉兰、大叶女贞等乔木, 搭配栀子、棕榈、桂花等花灌木, 营造花香怡人的江南水乡意境, 促进农家乐的发展, 开发休闲乡村旅游。“休闲—乡村旅游”型绿化模式适合我省豫西豫南山区, 绿化重点在于突出本土特色, 打造自然、优美的田园景色。4.3“采摘—特色经济林”型绿化模式该模式适合平原、丘陵地区, 以采摘、休闲为主要功能。引导农户对特色经济林的种植, 进行品种优化, 扩大种植规模, 改善周边环境, 突出农耕文化。绿化上以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林为主, 以园林花木为辅的原则, 突出乡土气息。例如闻名全国的河荫石榴产自荥阳, 因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 石榴个大、籽软、味甜, 成熟季节, 吸引大批市民前往采摘、游玩。“采摘—特色经济林”型绿化模式适合我省近郊的平原、丘陵地区, 绿化重点在于打造本土特色经济林, 改善生态环境, 提供一个具有乡土特色的景观环境。4.4“观光—产业经济”型绿化模式该模式适合平原、丘陵和山区, 以特色产业观光为主要功能。绿化以产业经济林发展为主, 以丰富园林景观为辅, 营造自然、优美、突出产业经济林的田园风光。例如河南的“花木之乡“鄢陵, 种植大面积的观赏植物, 常年郁郁葱葱, 四季鲜花盛开, 淳朴的乡土景观加上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 是不可多得的适宜于观赏、休闲的好去处。“观光—产业经济”型绿化模式适合我省有特色产业经济种植的地区, 特色经济带动观光、休闲, 为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提供了良性循环。4.5“环保—工业园”型绿化模式该模式适合平原地区, 以工作功能为主。绿化的重点在于保护生态, 防止工业园污染, 创造一个优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 以具有抗污染、降噪防尘、净化空气的乔木为主, 以花灌木为辅, 以乔灌草相结合, 营造多层次立体防护园林景观。适合工业园区种植的植物有臭椿、刺槐、合欢、垂柳、紫穗槐、侧柏、夹竹桃、桂花、木槿、冬青等。例如巩义的竹林镇, 全镇有制药、耐材、电子、化工企业82家,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 不断推动园林生态建设, 绿化覆盖率达到84%。“环保—工业园”型绿化模式适合我省工业园集中的地区, 在发展乡镇经济的同时, 提高生态防护和环境保护, 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绿色、环保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 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突出特色,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王团荣)

篇4:宣化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河南省人大代表、太康县独塘乡轩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轩家义介绍,该行政村下辖4个自然村,最大一个村100多户,最小的30多户,遍地是坑,路不成型,不仅浪费土地,而且给高产农田建设带来隐患。如果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有300多亩土地,进行规划整合,会再节约出200亩土地,这样就可以建设幼儿园、养老院、公墓等公益场所,“越早规划越好”。

河南省人大代表、西华县东夏镇大袁村村委会主任张桂萍也建议要规划先行。“编制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用规划指导各地产业的发展及道路、住宅、卫生室、文化室、学校、乡村超市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河南省人大代表、商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恩谈到,当前,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土地问题。据统计,商水县平均每个乡镇仅有300亩左右的土地可以调整为建设用地,且报批程序繁琐,审批周期长,如果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按户均0.5亩计算,只够600户左右群众使用,大面积推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紧张。二是资金问题。作为农业大县,县域经济发展投入基本靠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的资金通过多口下达,涉及发改、林业、社保、水利、土地、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多个部门,这些资金基本都是“戴帽”下达,用向明确,审批严格,且很分散,很难形成规模投入。尤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能争取到并加以整合、捆绑的项目和资金不足,这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瓶颈。

河南省人大代表、商水县公安局黄寨派出所副所长朱文杰建议,应加大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加快土地指标置换量和置换速度,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土地保障;出台扶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金融及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形成“政府引导、群众决策、项目补助、民资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

篇5:怎样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怎样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坚持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参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充分考虑原有的村庄布局、产业基础、生态环境、交通条件、文化传承和耕地保护,充分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民俗传统,着眼于促进人口、产业、生产要素聚集,按照“以县为主、乡镇协助、村为基础、市规划部门指导”的运行机制,制定体现城乡一体的新农村空间布局规划、体现现代文明的社区建设规划和体现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建设规划。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批推进,首先将县城和重点镇规划区周边、干线公路两侧、产业集聚区附近等重点区域内920个行政村,在未来5-8年整合为369个新型农村社区率先推进。并把城中村改造、异地搬迁扶贫和南水北调移民统筹安排,统一纳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社区选址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耕作半径不超过3公里,并考虑农民的粮食、农机具存放,社区住宅均建有储藏室,部分社区还专门规划建设了粮食储藏室或农机具堆放点。对未启动建设的社区及被整合的村,将按照规划严格控制,不准新划宅基地建房;确需建房的,通过政策引导到城镇或启动建设的社区建房居住。社区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和分户条件的规定,对到社区建房或购房的村民身份进行审查,禁止城镇居民到社区建房、购房。同时,对新型农村社区宅基地标准、住宅建筑面积标准、住宅层高、住宅建筑密度与容积率都做了详细规定。

篇6: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几点思考

农村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小城镇为中心,以自身为腹地,具有一定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口群体。传统的农村社区具有成员关系紧密、家族观念强,规模小、人口分散,生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文化习俗和行为规范同质性较强,社会流动缓慢等特征。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大潮撞击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小农经济为根基的社会关系,传统的封闭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田园农耕式村落社区的结构开始分化,流动性和异质性逐渐增强,家庭小型化、生活多样化、文化多元化日益显现。

一、我市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连续多年以中央1号文件出台扶农、惠农政策,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地域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多角度思考和入手,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提出要“规划引导村庄适度集聚,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我市积极探索实践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于2005年编制完成了《农村村民集聚点布局规划》,全市347个行政村,按800人左右为一个集聚点,把原2941个自然庄台规划为789个社区。近几年,随着园区和小城镇建设的推进,部分散、乱、小、弱的自然庄台得到撤并。目前,已纳入城镇或园区建设的村庄共63个,占规划村庄的7.9%;即将纳入城镇或园区近期建设的村庄共44个,占规划村庄的5.6%;具有发展潜力的村庄或产业特色村共49个,占规划村庄的6.2%;各乡镇、园区正在探索出一条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新路子。

1、工业推进型。2008年12月,市委、市政府调整完善“一区四园”体制机制,虹桥工业园区先后完成了园区概念性规划、虹桥新城用地布局规划、虹桥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兴产业片区一期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拟定了“一个中心、两条轴线、三个片区、四大板块”的发展格局。2009年以来,虹桥工业园区共拆迁1145户、拆迁面积达29.3万平方米,征用流转土地318公顷,启动了沿江大道、六圩港路、兴园路、界河路、二桥港路、四通路、上同路等七条总长27.3公里的道路建设;引进香港凯旭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惠天然投资有限公司和南通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打包开发虹桥新城,完成了幸福安置小区,启动了虹桥新城农民集中居住房建设。园区管委会将农民安置区建设分为三类:一类社区直接进新城开发建设;二类社区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在新城安置建设;三类社区原则上允许农民在宅基地原地翻建。三个类型的社区按照工业项目建设时序来展开拆迁、安置、建设、规划等工作,新型农村社区已呈现出基本的雏形。

2、城建拉动型。2009年,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把黄桥确定为“小城市”和“副中心”来建设和打造,使其成为苏中地区的工贸强镇、文化名镇、旅游重镇,成为“人文、生态、宜居、精致”的苏中新城。目前,全镇已建成两个农民安置区和七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安置区和集中居住区均按照城市居住区的设计标准,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形成了新型农村社区。

3、村企共建型。2006年,姚王镇桑木村大胆尝试农民集中居住,在首期确定的380亩土地上,实行村企共建的运作方式,按照高、中、普三个档次滚动建设700套农民公寓,已入住的200户村民,他们把老宅拆除后复垦还田,节约了土地资源,改善了居住条件。

4、整治出新型。曲霞镇印达村、古溪镇顾庄村、黄桥镇东顾村、张桥镇西桥村、根思乡井坔村等,在规划保留的村庄拆违建绿、造桥修路、整治管线、出新墙面,并在空闲地营造景观,既保留了原村庄的风貌,又展现了新农村社区的景象。

二、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原因

**农村社区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上仍存在薄弱环节:

1、思想认识缺位。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深蒂固,城乡差别难以很快消除,所以城乡统筹发展不可一蹴而就。就领导层面、工作思路而言,存在“牵一发、动全身”的畏难情绪;从基层干部角度看,存在着被动等待思想;从村民角度看,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2、基础设施脆弱。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各村虽有村庄建设规划,但在建设时,不按规划实施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道路、桥梁建设、河道整治等方面随心所欲。个人建房有的先建后拆,有的先拆后建,也有的边建边拆,还有的只建不拆,无序建设影响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质量;还有不少村庄不注意保留并整治原有水系、植被,名木古树被砍倒,池塘水渠被填塞,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制约因素多元。一是居住习俗。部分村民受传统意识的影响,故土难离,特别是有老人的农户不愿离开世代居住的原址,集中居住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农民就近作业已成习惯。二是资金压力较大。集中居住点的建设工程量大,统一的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三是面广量大。全市规划了近800个村庄集聚点(社区),城区以外15个乡镇,即使每个乡镇每年建设2个新型社区,需要25年才能完成。

三、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目标、原则、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经历了探索、实践和逐步推进的过程。

(一)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目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我市“三城四片五重点”战略,构建主城区、小城市、重点镇、新社区的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借鉴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理念,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1、规划合理、管理有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坚持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整合要素,切实加大新社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力求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批规模适度、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便民、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

2、设施配套、服务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水、电、路、通讯、广电、垃圾污水处理等)、医疗卫生、综治警务、文化体育、社区教育等服务设施齐备,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和规模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条件较为便利。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社区居民自我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全面发展,各项服务的体制、机制健全,服务功能较完善,能较好地满足农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生态和谐、文明祥和。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农村居民形成合理的消费意识及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源利用合理,垃圾污水有效处理,环境整洁,绿化充足,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农村社区学习氛围浓厚,文化生活丰富、特色鲜明,群众知荣辱、爱家园,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形成科学、民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明礼诚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社会治安良好,群众安居乐业,家庭和睦幸福,人际关系和谐。

(二)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原则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不是对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要根据农村发展实际,顺应农民的客观需求,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社区。

1、遵循有利于发展生产、方便生活、适度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推进集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2、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兼顾当地民风习俗,对具有良好特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予以保留和保护。

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整体生态观促使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融合,实现滚动式持续发展。

4、与原有村庄在社会网络、道路系统、空间形态等方面良好衔接,在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有机协调。

5、住宅与居住环境符合现代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舒适健康的整体住区环境。

6、规划与农村社区发展的阶段目标相适应,充分考虑分期、分批、分步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三)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对策

1、制定目标量力而行,以循序渐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依托镇总体规划,兼顾超前性和可操作性,分阶段逐步实施。

近期,五年内可先行选择具备代表性和近期可操作性的村庄进行规划研究和建设探索,选择建筑质量较差的片区或者非农田用地进行相对集中地出新或新建,营造既集约又舒适的新型农村社区环境,部分有条件的农民进入社区居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推开作出示范。

中期,用6-10年逐步扩大建设,保留整治型庄台,从农村住宅建设延伸到完善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开生态环境、居住环境、服务环境整体框架。使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多数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积极有效地向城市集镇集聚,农村的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远期,用10-20年推动农村社区基本成型,农村居民基本进入规划的居住区,且与之配套的社区系统相应完善,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有机体,具备自我维护、管理的能力。农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渐普及,农业将以规模经营为主,农村社区的管理制度也基本到位。

2、编制农村发展规划,以综合规划引领农村社区建设。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要从区域范围着手分析其产业发展的前景,确定一批发展潜力大且符合农村社区实际的产业项目加以扶持引导。规划要按新型社区的标准要求进行编制,在综合性大规划的前提下,编制社区建设规划。在建设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农民家庭自身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农村住宅较之城市住宅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开放性,住宅底层空间要开敞,要便于交往,住宅楼栋之间的互动空间要有生活气息,宅间绿地要表现出一种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居住氛围,不能简单地用城市居住模式来代替,而要有所区别,特殊情况可设置独立产业用房,增加庭院生产功能等,以适应家庭产业发展的需要。

3、适应区域发展环境,以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社区建设。要把社区自身经济发展方向与市域、省域乃至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方向协调一致,借助区域发展的力量实现腾飞。通过规划,协调好新型社区自身经济与市域经济的关系,整合社区区位、交通、资源、环境等优势条件,从宏观层面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定位定性。一区四园周边的村庄、列入集镇区近期建设的村庄要顺应形势、乘势而上。各乡镇要因地制宜,研究分析村庄发展的现实条件,预测村庄宜农产业发展的前景,确定村庄发展的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作出多种可行性方案比较。同时,对村庄不适宜发展的产业,要提出限制性布局措施。

4、合理实施拆迁改造,以撤村并点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撤村并点,有利于较快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虹桥、黄桥两镇在拆迁老村台、建设新社区时,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原则,改善了居住环境,彻底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使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近几年列入园区、城镇建设范围内的村庄,要超前思考、科学规划,征询群众意见,力求拆一村,建一区。

5、注重乡村民俗特色,以一村一品展现农村社区面貌。新型农村社区既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庄、民宅,又要注重延续地域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及乡村特有的空间格局、民俗文化等。社区建设规划要尊重自然与景观环境,注重环境生态保护及景观塑造,就地取材,以最小的花费塑造出极具居住质量的聚居场所以及简洁质朴的建筑形象。同时,在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功能设计、节能环保等方面,融合旧村庄的脉络延续和空间形态的自然转换。

6、构建三级社区网络,以重点突破促进整体推进。建议新型农村社区布局以“中心社区—一般社区—基层居民点”三级网络布局为宜。

中心社区:中心社区即以一个规模较大、区位和基础条件较好的自然村或者几个规模较小但村民居住较集中的自然村规划确定为服务功能强、带动作用大的中心社区,人口规模一般在3000人至5000人。人口规模要求在3000人以上,是因为一处居民点如果少于3000人,就难以“养活”稍具规模和档次的市场化服务项目,如超市、美容美发、餐饮娱乐等,未来的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开放的,会与城镇发生更多的联系;同时中心社区的人口规模也不宜过大,5000人以上会造成一种似城非城、似村非村的形态,这就违背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定位,新型农村社区本质上应是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聚居区。

一般社区:一般社区以规模较小且村民居住相对分散的自然村为对象。一般社区应当具备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吸纳能力,人口规模在1500人至3000人为宜。

基层居民点: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旅游价值的古村落、古建筑、纪念性建筑和民居的,设立基层居民点加以保护;对于村庄位置较偏远分散,村域面积较大,现有人口较多,耕作半径较远,集并后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的,也可设立基层居民点。

篇7:宣化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刘 涛

摘要:以往的传统农村社区建设多自发的、农民自建的社区,这种社区越来越不适应农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必须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以适应乡村发展的需要。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以农民为主体,由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组织、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规划性的社区。功能上,农民组织化程度、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社区资源整合程度都得以提高,保证农民增收的实现;政策设计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强调政府规划、农民参与式建设。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功能规划;政策设计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提升和改善,自2006年10月中央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以来,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在全国逐步推开。2007年开始,国家民政部先后在全国确定了304个县市区作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活动,以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河南省也积极回应国家推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政策,三年多来,河南新乡、洛阳等地都在大规模的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村社区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不少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实践模式,积累了不少经验,呈现出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特征。从调查来看,不同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中农村社区如何规划?农村社区的治理能力如何增强?农村社区的功能如何发挥?等等,都是实际部门普遍反映的问题。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基层社会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体制的重大改革和建设工程,需要明确其建设的方式、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等。当前各地市农村社区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实践和政策问题,它也涉及到对社区功能及其政策设计的认定问题,但是从目前各地的实践状态来看,农村社区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尤其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设及土地使用、人口转移、资金筹集等各种技术性问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为此,课题通过对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和实践的考察,提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社区的模式,城乡统筹是“城”和“乡”的互动发展,乡村规划应充分考虑城乡统筹的社会大背景,在分析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与政策设计内涵进行讨论,对如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解读

新型农村社区是本文试图超越简单的或“标准的”个案、模式视角,而以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为着眼点,对其当前与未来发展的若干定位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去把握一般事实和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尝试性提出的社区建设模式框架。新型农村社区是针对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模式创新问题而提出的概念,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以农民为主体,由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组织、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规划性的社区。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地域上,应该根据地域的自然特征、生产结构、经济社会条件等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的规划型社区;内涵上,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社区。功能上,农民组织化程度、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社区资源整合程度都得以提高,保证农民增收的实现;政策设计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强调政府规划、农民参与式建设。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的调查,我们认为“新型”农村社区,是一项涉及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系统建设模式,突破了过去一些建设模式的思维框框,我们可以作出判断:“新型”社区模式创新的方向正确,将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新型农村社区仍在初期发展阶段,还难以对其进行完整系统的解读,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随着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新型”社区的定义和描述也会逐渐深刻、丰富和完善。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河南各地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以及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差距,农村社区建设不可能有统一的适用于所有村庄的模式,也就是说农村社区建设在应然与实然层面上都是多元性的现实,同时要注意对特色村、特色建筑、特色“风水”、特色文化、特色习俗等要加强保护。

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较为突出,这意味着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较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凸显;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在城镇化建设中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动河南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

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通过生活空间集中,政府可以更加有效的转移各种用于村庄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保证资金在人口集聚区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样不仅化解了资金投入时存在的风险,而且能够节约建设成本;二是可以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机会,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反应诉求开辟渠道。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向社区延伸,公共服务向社区覆盖,现代文明向社区辐射,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果,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各种资源的输入,提高广大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通过有效地推行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通过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居民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困有所帮,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真正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二)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式 可以完善社区功能,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吸收农村分散的资源和人才,发挥农村精英在村庄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村庄民主建设,更好的服务于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是完善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载体。开展城乡社区建设,可以健全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增强社区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社区组织的管理水平,为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找到新的突破口。农村社区建设搞得越好,就越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受益就越多,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三)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切入点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卢展工指出:中原经济区要走的是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强调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就农村而农村,必须认真研究解决“三化”协调发展的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在不能快速把农民完全推向城市的条件下,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种就地集聚发展的方式来带动农村的发展。人口的集中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通过各种项目带动工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稳定而由保障的工作,同时又可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链条,最终实现三化协条发展的目标。

三、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规划问题

通过对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发现,改建后的社区有的进行了“村改居”,有的社区仍然是以村委会为基本的建制单位,更为突显社区的服务性,但是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民的流动性强,生产合作能力略显不足,土地分散经营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由于社区人员增多,基层组织虽强化了服务能力,但是在村庄资源整合的方面存在问题。由此,我们认为新型农村社区不仅是一种“合村并居”的简单行为,也不仅是被动的为城市化过渡的中间环节,而应是以农民的主体感建设为基础的高福利的规划型社区。

(一)社区成员的集体化合作得以实现

新型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较大的集体组织,社区内的农民可以按照市场需求结成一种“契约”,比如以合作社的形式或协会的形式维护集体的利益。社区内的生产要素和社区外的生产要素也可以形成一种互动联合。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以及社区成员的集体化合作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行政干预下的人民公社集体化,完全是由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和自愿的联合。[1]这种结合具有一种不固定和不稳定的特征,如何处理好社员之间的权、责、利问题,克服合作过程中的“搭便车”问题至关重要。由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注重村庄文化社会基础的建设,比如说成老年人协会等,让老年人重新树立社区中的地位,让村庄舆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抵制搭便车的行为发生。

(二)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农民的增收充分实现 自分田到户后村庄的去集体化现象明显,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得合作生产的意识基本不复存在,例如在水利设施建设上,由于缺少约束农民搭便车行为的机制,大型水利基本荒废,取而代之的是农民个体的打井行为,农民不惜投入上万元打井也不愿意低成本的合作用水[2]。土地的细碎化也使农业生产的便利度降低,甚至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城乡之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导致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农村较为明显,而农民的分散使得农村发展更为缓慢,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入,个体农民在市场体系中无力与其他阶层进行公平竞争,随时有被市场击垮得风险。新型农村社区需要通过整合村庄的分散资源,突破以往农村社会建设滞后的瓶颈,不断改善社区内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福利等状况,逐步实现人口、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在社区内部的重新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三)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得以完善的实现

取消农业税后,由于缺少了发展公共事业的资金,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弱化,如一事一议等向农民收钱的政策很难展开,村干部基本没有统筹能力。在很多村庄内我们看到的是干部与村民关系的日益松弛,公共品供给的缺失日益严重,农民生产与生活的便利度降低。在这种社区环境中,出现的是土地的抛荒、村干部的离村化现象[3]。我们必须从建设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角度规划农村社区的规模和布局,科学划定社区的边界。首先,农村社区的规划及布局要根据农村社会的组织与治理的需要来确定。必须考虑农村社区的设置是否有助于对乡村社会的有序和有效管理,是否有助于将农民群众有效的组织起来,是否有利于农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其次,农村社区的规划及布局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来确定。主要是看农村社区的设置是否有助于向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是否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是否有助于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与效率;最后,农村社区的规划及布局也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利益关系及社会认同来确定,能否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因此,强调按“地域相近、习俗相似、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以及“要按照便于管理、有利于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利用”等原则来设置农村社区,是必要的和合理的。

(四)文化事业与和谐乡村建设成为村民的自觉认知

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农村社区必然不同于以往旧式社区的封闭和保守。社区由原来的人情社会逐步向规则社会转化。人们那种乡土意识和观念也会逐渐淡化。所以,新型社区的文化已非原来的乡土文化,而是趋近于一种“市民社会”的文化。文化作为维系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在社区建设中必须实现文化模式的转型,实现社区文化的重建。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塑造现代生活共同体,而现代生活共同体更体现出民主的精神。因此,在社区建设中要努力培育现代民主文化,终通过力量强大的民主文化机制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社区共同体。各种公共活动与公共仪式对民主文化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不断发掘公共活动和公共仪式的价值,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广大农民参与公共活动和公共仪式,在参与及相互交往中培育广大农民的民主文化价值,形成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4]。新社区的建设,包括迁村并点、区划调整等都不可避免产生文化的碰撞和冲突。社区建设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寻找各种途径和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文化格局,达到文化的融合,促进社区文明的发展,并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文化。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重建新型的社区人际关系,以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四、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具体政策设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方面应当特别重视农村人力资本投入,通过不同层次的参与、培训、交流、磋商等方式,培养农民勤勉、自助和合作的精神,在提高农民个人素质的基础上加强社区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从政策上鼓励并支持农村社区自治的探索和创新,强化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特别是要支持各种类型的农村社区组织发展,以此为基础重构运行效率更高、管理成本更低的新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更坚实的制度基础。

(一)通过基层党委的领导实现社区组织的重构 坚持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发改、民政等主管部门总体指导,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村民理事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保障。把农村中的“五老”协会、计生协会、产业协会以及乡镇敬老院、社区卫生医疗所、幼儿园、个体商店等组织和单位中有文化、有专长、有能力人员,纳入村民理事会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形成了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同时,积极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促进农村社区建设。通过组建社区互动救助站,开展扶贫济困、帮扶结对服务,志愿者助残等服务活动。通过创办社区活动中心、文化长廊、图书室,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在完善和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导向作用的同时,要大力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社区居民委员会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自治组织,必须按照法律规范充分的发挥其在政府和居民之间联系的纽带作用。

(二)推动社区文化的融合,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

首先,坚持三级联动,搭建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载体。加快县、乡基层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级联动的文化组织建设;其次,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借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契机,在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使农村的人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中心的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的政治与民主意识、培养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民主精神的文化环境,农村政治发展才能获得健康心理的社会依托和长久的文化支持。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培育先进的农村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对一些农村的仪式、风俗、习惯、信仰给予尊重和扶持,让传统优秀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并发挥新的贡献和作用。

(三)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第一,坚持赋权于社区和还权于农民的基本理念。尽管地方政府需要在调整利益、改革体制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但从根本上看,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农民自己的家园,因此必须以农民为本,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的现实需要。应当构建农民自主参与的内在机制,让农民有充分的话语权。赋权的核心是为农村社区成员提供最基本的参与和决策权力,特别是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等全过程的自主参与度。

第二,运用参与式方法制定社区发展规划。社区发展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应该坚持运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参与式方法。在对社区资源评估的基础上,由农民、项目人员和外部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并提出社区发展项目的过程。它强调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当地社区农民参与规划活动的全过程,包括重新认识他们的居住环境和资源禀赋,识别制约社区发展的因素,寻找发展机遇,以及充分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决策。

(四)以社区为单元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严重失衡不仅造成了城乡居民权利的不对等,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层社区组织向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而以社区为单位配置政府公共服务,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一是要制定市县两级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具体政策,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经费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经费纳入两级财政预算,确保市县两级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速度。二是要制定和完善支持新型农村社会区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如对社区中心建设用地的审批及有关规费减免的政策,对经营社区服务项目在税费方面优惠或减免的政策,对参与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准入审批方面政策许可。同时,省市有关部门当前急需改进扶持方式。“分散投资形不成拳头”,这是我们过去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中遇到的困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体系,公共资源分配上要改零散为集中,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重点扶持。同时要改单项为综合,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应具有的功能,统筹项目规划,做到教育、卫生、培训、养老、人居环境、文化娱乐等各类事业全面发展。

(五)转变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培植支撑现代农村社区的经济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仍然不能避免的是大多数农村仍保留有包括集体土地及集体资产在内的集体资源,集中建社区后必然会涉及到这类集体资源的处置问题。首先,要转变农村土地的流转方式。现行土地制度在土地使用权流转方面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机制,固化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降低了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成效。因此,必须通过立法尽快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和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对有集体资源的农村可对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将集体土地、企业、财产折合成股,一部分作为集体股,把其中的股权收益作为社区自治正常运转和社区公益、福利等事业发展的资金;另一部分作为个人股,实行按股分红。农村股份合作制运用股权制的产权制度原则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农村居民的利益,使他们可以放心迁居城镇和“农转非”;另一方面实现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对于农民入股承包经营土地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有利于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们更要大力发展农协等组织,发挥好社会资本的作用,提升农民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能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五、小结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大多数农村在二元体制的历史影响下,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处在相对的贫困落后状态,经济欠发达、村民收入水平低、生活服务设施落后、社会保障匮乏是真实的社区状态,若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来解决问题不现实也不合理,唯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挖掘农村内在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农村社会去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而开发农村的内在能力,就需要重新规划农村的发展方向,整合相对混乱的社会结构,新型农村建设是正确的选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上,突出政府的引导、服务功能,根据社会、农民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以农民为核心,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的,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基本指导思想,并最终建设出富于地域、乡土、文化特色的配套完善、设施齐全、管理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

(作者单位: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参考文献:

[1]毕文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探 [EB/OL].中思网,http://economy.sinoth.com/Doc/article/2009/1/10/server/1000032084.htm。

[2]刘涛、王思又:《一事一议与农田水利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2010(9):45。[3]刘燕舞:村干部离村现象值得警》[J].半月谈,2010(10):35。

篇8:宣化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 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 集山区、库区、边缘区于一体, 是全国移民大县。2006年淅川县城镇化水平为25.60%, 由于移民和撤村并点, 2010年淅川城镇化率达到43.2%, 年均增长达11个百分点, 在如此快速的城镇化背景下, 村庄布局规划对统筹淅川城乡健康发展、指导村庄建设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淅川县域村庄分布特点

淅川全县户籍总人口74.6万人, 共有2个街道、11个镇和4个乡, 9个街道社区、12个城乡结合部镇社区、502个村委会, 3112个自然村。据调查县域城镇人口合计23.16万人, 2009年城镇化水平是31.0%。

(1) 各城镇内包含了大量的村庄和乡村人口, 城镇化的质量较低

据调查, 在统计的23.16万城镇人口中包含有大量的乡村人口。据统计年鉴2009年末数据, 乡村人口数多达65.86万人, 占总人口的88.6%, 按此数字, 城镇人口中有高达13.11万人同时也是乡村人口, 占到城镇总人口的60%之多。这一方面说明城镇内有较多的农村人口在务工经商, 但更多的是县城和各建制镇区内有大量的村庄及村民, 许多城镇规划区被作为城镇建成区统计, 实际上是超前城镇化了, 即现状统计的城镇化水平是有水分的。

(2) 村庄数量很多, 规模偏小

全县人口密度为265人/平方公里, 作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区, 人口密度不低。扣除丹江口水库水面361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为304人/平方公里。多山, 造成了淅川县村庄多、小、散的特点。全县15个乡镇平均每个有207个村庄, 514个行政村 (社区) 平均每个有6个村庄, 平均每个自然村只有217人。全县自然村中许多山区村庄是散村, 实际的村落更多, 规模更小。

(3) 村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山区农村有大量的贫困户

全县所有行政村都已通汽车路、通电、通电话, 但自来水受益村只占58%。如果统计到自然村, 在山区有20~30%左右的村庄尚未通汽车路, 一部分村庄不通电话, 绝大部分村庄是没有自来水供应的。大部分村庄的小学、教学点条件艰苦、设施简陋;卫生保健设施也是如此, 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尚未普及。山区, 尤其是深山区的农民, 靠耕种几亩山坡地最多只能维持温饱生活, 遇到天灾人祸必然成为贫困户。

(4) 水库移民村庄众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由162米加高到176.6米, 蓄水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 (风浪线172米) , 净增13米, 将淹没湖北、河南两省的5县市16个城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淅川县的土地达41.6万亩, 涉及10个乡镇的174个行政村,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淅川县水库移民工作资料汇编》, 截至2013年, 规划搬迁人口达15.65万人 (表1) , 占库区总动迁人口的52.6%。

2 村庄空间分布现状

(1) 按地形划分的村庄空间分布现状

按照自然村分布在平畈地、丘陵岗地、山区沟地三种类型划分。分布在平畈地和山区沟地的自然村数量大体上各占26%, 而分布在丘陵岗地的最多, 占了48%, 各乡镇情况有较大差异。按照地形分布的村庄人口, 仍是丘陵岗地最多, 占45%, 平均自然村的人口数为204人;平畈地占36%, 远高于其村庄数的比重, 平均自然村的人口规模为303人, 规模较大;而山区沟地只占18.6%, 平均自然村的人口规模仅为157人, 且多为散村。

按照分乡镇自然村分布密度, 丘陵岗地的村庄密度最高, 其次是平畈地, 山区沟地较低, 全县村庄平均密度为1.26, 密度最高是马蹬镇, 为1.74, 最低的是西簧乡, 仅为0.90。这样的村庄分布是很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

(2) 按与城镇空间关系划分的村庄空间分布现状

按与城镇空间关系划分的村庄空间分布类型有城 (镇) 中村, 城镇边缘村, 城镇规划区内的村庄, 一般村庄等4种类型。

城 (镇) 中村。除县城外, 其他建制镇镇区均以村委会形式管理镇区, 所以各建制镇镇区不存在城 (镇) 中村。县城两个街道面积10.8平方公里, 建成区内约有30个左右自然村。这些村庄随着县城的各项建设被拆迁安置, 但从未对整村进行成片拆迁改造。因此, 即便在县城中心的街坊内的也可看到一些经过自发改造的小片村宅, 这些村庄已经与城市各类建筑融为一体;也有若干有一定规模的成片村宅, 但都己经过改造成密度很高的两三层的小楼房。

城镇边缘村。商圣、龙城两个街道外围, 上集镇的9个社区和金河镇的3个社区的2.24万人已作为县城建成区的组成部分。但这些社区内的78个自然村绝大多数都完整的存在, 少数因建设需要被部分拆迁安置。这些村庄也没有进行过整村拆迁改造安置。县城外的9个镇镇区内有38个行政村的184个自然村共6.66万人, 占9个镇区常住人口的64.4%。这些自然村中有少数村庄因镇区发展部分被拆迁安置, 部分与镇区的其他建筑融为一体, 多数村庄都在镇区内或镇区边缘完整的存在。

城镇规划区内的村庄。县城规划建设用地外、规划区范围内有上集、金河、毛堂3个镇乡的19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9个建制镇制镇区只有厚坡、紫荆关、盛湾、老城有新的城镇规划区要开发建设, 4个镇的镇区外、规划区内涉及31个行政村的185个自然村。

一般乡村的村庄。除上述类型以外的其他村庄。

(3) 按村庄人口规模分类的村庄现状

自然村平均规模仅为218人, 自然村个数呈现中间多, 两头少的特点, 人口规模在100~199人之间的自然村个数和人数最多, 占村庄总数的37.3%, 占村庄人数的23.0%;自然村个数占总数10%以上的还有50-99人、200-299人、300-499人三个分级区间;自然村人数占总数10%以上的还有200-299人、300-499人、500-999人三个分级区间。

各乡镇的村庄人口规模相差很大, 平原地区的厚坡镇和九重镇自然村平均人口规模有386人和345人, 沿丹江口水库有较多冲积平原地的滔河乡自然村平均人口规模也有355人, 这3个乡镇人口超过500人的自然村有119个, 占全县同等规模自然村数的一半。而山区面积大的毛堂、西簧、仓房等乡镇, 以及丘陵山地面积大的香花镇自然村平均人口规模都在200人以下, 山区超过500人规模的较大村庄极少。

这样的村庄人口规模显然是不能够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不可能也不必要村村 (组组) 通路、通水、通电话, 更不可能都办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体活动室、老人活动室等。按照规划循序渐进建设新农村对淅川来说确实很有必要。

3 淅川农村社区规划研究

(1) 关于村庄规模分级

在规划的中心社区和基层社区人口规模的预测中, 作者认为一个村庄规划期末的确定人口数是很难的, 不确定因素太多。因此选择了村庄人口规模的区间预测, 具体分为7个等级。最少的村庄人口规模到规划期末为100~200人, 这个等级的基层社区有142个, 一般平原岗地不设置这样小规模的村庄, 但山区村庄还需要这样规模的基层社区存在。200-300人、300-500人这两个规模等级的村庄最多。中心社区的人口规模都在500人以上, 其中1000人以上的占将近一半。之所以没有把中心社区人口规模起点定得更高, 主要是基于实际考虑, 许多山地丘陵地区村庄规模偏小, 即便要达到规划的最低规模也要做出极大的努力。并且, 在城镇化进程中, 无论是规划的中心社区还是基层社区, 其人口数量都是要逐步减少的, 而受制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 撤并村的人口搬迁到规划社区来居住也不会很多。淅川县的大村庄不多, 故规划期末最大的两个中心社区有2000-2500人, 1500-2000人的中心社区也只有4个。

(2) 关于城镇区和城镇规划区的规划社区

按照淅川县各城镇的发展趋势和规模, 将来部分城镇区仍会保留若干村庄, 城镇规划区内的保留村庄会更多。经预测, 在县城内上集、金河两镇的12个社区的78个村庄在近期内全部改造完毕, 其他镇区200多个村庄也要拆迁安置改造, 剩下镇区边缘改造不到的则要撤并重组,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规划期末在城镇区和城镇规划区的农村社区有66个, 约7.12万人, 作为城镇人口而不是乡村人口统计, 在社区建设方面也要有新的举措。

(3) 关于中心社区

中心社区的选择要点:首先, 具有一定规模, 根据现状, 规划中心社区的人口规模一般平原区在1500~2000人左右, 丘陵区在1000~1500人左右, 山区可在500~1000人左右;其次, 要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 位置适中, 与周边村庄联系较方便, 起着乡镇片区中心的作用, 有一定的发展用地条件;第三, 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如商业网点、小学等;第四, 选址不宜靠近镇区;第五, 数量要因地制宜, 选择不宜多。

确定要撤并217个自然村、集聚5.62万人, 建设38个中心社区。按照现状人口统计, 平均每个中心社区要集聚1479人, 按照规划人口统计, 平均每个中心社区规划期末有1100人。中心社区所在的行政村在撤村并点方面力度要大些, 在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要大量资金, 要县和乡镇政府给予一定的投入扶持, 规划的中心社区应当率先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进行规划建设。

(4)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是保留的规模较大的自然村, 一般现状人口规模大于200人 (包括散村迁并在一起超过200人) , 并考虑合理的耕作半径和交通条件来设置, 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村民集中居住地。一般以农民从住宅到耕作农田单次出行在半小时左右。以淅川县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趋势看, 基层社区将长期存在。基层社区的选择在平原岗地规模可大些, 山地丘陵规模可小些。规划淅川县设置600~700个基层社区, 规划期末基层社区人口约有23.62万人, 占县域总人口的35.0%, 平均每个基层社区366人 (按照现状人口统计, 每个基层社区平均要吸纳4.1个自然村, 820多人) 。

(5) 撤并村

淅川县自然村数量多达3100多个, 许多山区村庄交通不便, 上学难、看病难、买卖难;多数山村人均只有几亩贫瘠的山坡地, 以此谋生仅能维持温饱, 许多自然村的消亡是必然的。

确定撤并村一般在200人以下, 但在平原区根据需要部分撤并村可大于200人, 而在山区少数200人以下的自然村也可以保留为基层社区。据此, 经过对各乡镇自然村的逐一分析判断, 确定淅川县的撤并村多达2400多个, 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78%。

淅川县现状自然村数达3112个, 规划这些村有8种空间变化, 分述如下。

①因丹江口水库工程建设需要外迁的村庄。涉及到174个行政村的517个自然村, 15.6万人, 其中外迁县外13.3万人, 县内自安3.3万人。自安移民主要迁入九重、厚坡、马蹬、香花4镇, 必须迁入镇区或者规划的中心社区或基层社区。

②需要撤并的城镇区内村庄。历史上已经遗留下来大量的城 (镇) 中村, 多数仍然从事农业生产或兼业为主, 城镇建成区也是农民住宅为主体。在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大量消化镇区的农业人口, 大量的城 (镇) 中村必须遂年进行拆迁改造。并且, 在今后的城镇发展中尽量不要再出现新的城 (镇) 中村。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 但却是提高城镇品位、完善投资环境、增强城镇吸引力、迈向现代化必须要做的工作。确定规划期应撤并的城 (镇) 中村有266个之多, 涉及9万多村民, 主要在县城和几个重点镇。

③中心社区的迁并力度是比较大的, 需要并入相邻的48个村庄, 还要迁入相邻的158个村庄, 这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需要一个一个村庄去落实。

④规划的基社区有646个, 分为三种类型, 一类是在紧邻镇区边上不作为城 (镇) 中村的自然村, 大约有40多个, 需要撤并为14个规划社区;另一类是在城镇规划区内的180多个自然村, 规划撤并为52个基层社区;第三类是面广量大的普通农村, 1200多个自然村规划为580个基层社区。

4 结语

将分散的自然村落逐步进行撤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也是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撤并自然村, 加强中心社区和基层社区建设, 有利于基础设施的集中配套建设, 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应看到, 撤村并点既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 也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 既不能急于求成, 不能强拆强搬, 但也不能无所作为, 任其自然。需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必须与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增强, 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机制建立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等一系列措施相配合。这需要一代人至两代人的努力和时间, 需要长远规划、分期实施, 逐步推进。

摘要:今后的10~20年, 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继续快速发展时期, 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大量村庄该如何发展是我国城乡统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大量的基础数据、文献资料调查, 现场踏勘了淅川县大部分村庄, 在掌握了现状村庄规模、数量、布局等大量的详细数据基础上, 结合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趋势, 根据淅川不同村庄类型, 提出了农村中心社区和基层社区设置标准和原则, 通过撤村并点, 对淅川全县三千多个自然村进行了合理的整合、迁并, 以优化农村社区布点, 为淅川城乡统筹工作中的村庄发展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城乡统筹,村庄,农村社区

参考文献

[1]李兵弟.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葛丹东.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3]方明.农村社区规划与住宅设计[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4]金兆森.农村规划与村庄整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5]石忆邵.国内外村镇体系研究述要[J].国际城市规划, 2007, 4..

上一篇:无烟倡议书下一篇:积分会员卡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