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

2024-08-05

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共8篇)

篇1: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

如今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由于经济、观念、师资等诸方面因素,以下是“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艺术教育得不到重视,长期落后、举步不前。现针对甘肃农村地区存在的美术教育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农村美术教育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艰苦,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城市教师更不愿被调入农村,导致师资队伍薄弱,业务素质低。尤其没有配备相应的美术教师,大多数偏远的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大多数任美术课的老师都是非专业的教师,缺乏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再加上农村教育教学环境的制约,教师队伍老龄化,学历水平偏低,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在美术教育的大门口,缺少资金、更缺专业老师的现状就像两只拦路虎,把农村许多有艺术天分的儿童挡在了门外。

(二)落后的教育观念抑制美术发展。

在甘肃的大多数农村地区,美术教育还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学生家长普遍对学习美术有很大偏见,学生幼时对画画感兴趣,大多数由于受偏见影响而放弃美术学习。对于是否会让学生参加美术学习班?如果学生将来选择美术这条路,又是否会支持?不能有准确决断,同时,农村学生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加,使农村家庭教育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因此,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师负担,阻碍了农村美术教育向前发展的步伐。

(三)美术课程得不到重视。

美术课是我国中小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在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学生很少甚至从未接受过真正的美术教育,也很少感受到美的熏陶,所以他们对美术的认知和领悟很有限。在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没有应有的地位,相当多的一部分农村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有的学校甚至无教材、无作业、无考核。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小学校,学生基本上无缘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大部分农村学校把美术课认为是“负课”,在我任教的这所学校的小学部,把美术课安排给语文、数学或英语老师,他们上课时照张简笔画图片投影在白板上让学生照着画在作业上,完成之后的所有时间就用于这三门“主课”的学习。

(四)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现代教育设备欠缺。

中国人均教育方面投入少,加上资金下拨后的层层克扣,使得直接用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资金比较微薄。美术教学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短缺,特别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对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拉远与城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距离。落后农村经济与普通农村相比,发展基础差、速度慢,农民收入少,政府教育资金困难大,更不用说和城镇相比。落后的经济是影响农村美术教育发展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二、对落后农村美术教育策略

(一)加强对美术课的认识

美术教育是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环节,在心灵、涵养和塑造现代人的灵魂等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美术教育是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不要求美术课和其他语文数学一样同等对待,只希望不要把美术课“拒之千里之外”,让其也有一席之地。我们没有图片,缺乏硬件设施,但我们有农村的田园生活、山清水秀、牛羊成群等,“美”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对山、树、小溪等的欣赏,还有对生活工具的欣赏,如我们吃饭的碗、碟子、杯子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也有美丽之处。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对自己家乡环境的欣赏,在大自然的眷顾下农村有美丽的风景,自然的气息,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善于在生活当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本地方的学生的农村美术资源,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乡土美术资源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要加深认识美术教育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快农村美术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应选派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音、体、美教师,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培训,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课程安排要充分抓住每位老师的特长使“物尽其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开展多元化的美术教学。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结合本土实际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在学校应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开设如素描、简笔画、手工制作、泥塑、书法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可以把身边的物品利用起来,如用树枝、树叶、标本、泥等素材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美术教学。

总之,要改变农村偏远地区美术教育现状,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美术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更需要领导、教育工作者、家长的高度重视。甘肃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迫切需要改革,希望社会更多地关注与帮助,农村儿童期待着。

篇2: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

黄山市休宁县龙田中心校 吴冬来

12月16日——3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的2014农村中心校校长国培班学习,教育专家、知名校长的精彩讲座,引领我接触到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最新、最前沿的理论和思想,使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掌握学校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交流互动和“影子”培训学习,使我领略了名校风采,感受了名校学校发展内涵、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显现出的独特魅力,并在一定程度产生震撼。可现在农村的小学教育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距,虽说现在的办学条件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农村小学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环节上仍然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有那些呢?如何改善发展呢?现根据本次培训学习要求,结合我校管理实际,撰写如下返岗实践报告:

一.面临的困境及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龙田中心小学地处黄山市的南端,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毗邻。学校下辖一所完小,两个教学点,离县城有70公里,是一所典型的边远家村小学。现有在岗教师19人,学生187人,有14个教学班。

2.教育投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龙田中心小学的四所学校都是在90年代初由学校所在村集体出资先后分别建造,校舍也从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砖混结构的房屋,在当时,整齐的校舍,美丽的校园成了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不用再挤在一张破课桌上学习,学校确实了有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村集体经济有限,后续的投入没有办法跟上,再加上现在学校的学生人数少,而学校公用经费又少,学校教育设施依旧缺乏、落后,教学设施老化问题也非常突出,这些情况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本次培训学习中,安师大安排我们到五所学习参观学习,回来后,震撼还是很大:与城市相比,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农村小学教学设施很难跟城市的小学比较,许多需求无法满足,如:我们四所学校都没有运动场,更不用说塑胶跑道,学校没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教学器材也严重缺乏、老化,德、智、体、美发展不平衡,音乐课还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体育课只能进行一些蹦、跳、跑的简单教学,以前能用上的一些器材,现在已无法使用,这些老化的教学器材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因此,素质教育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迁移,农村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有些年级只有几个学生,甚至有的年级没有学生。在一个没有多少学生的农村设置学校,是很不科学很不合理的,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耽误了师资力量的整合。针对这一问题,2003年也撤并了3个教学点,整合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但是在撤并的过程中,与之配套的教学设施、小学生住宿设施和小学生心理、生活辅导不能齐发并进,导致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校教育的发展。

3.师资力量薄弱,评价交流制度空白。

边远农村小学进教师难,这是公开的秘密。我校从1997年至2010年,13年中没有进一位新教师,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学校新生力量不足。虽说最近3年招了三位新教师,可去年又有一位教师被县城小学招考调走,这也说明外地的年轻教师在农村学校教学很难安心,学校也很难留住人。也许有人会问:“你们中心校总共只有187名学生,有19位教师,按师生比,教师是超编的。”可我们当校长心知肚明,师资力量不能只限于教师数量上的评估,不仅要结合地当教学点的多少,而且还要应当综合教师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等来进行综合的评估,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如果单从教师数量上来说,基本上达到教育需求,这一达标的前提还得除去英语、音乐、美术等的教学。但是综合来看,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就拿我校来说:一是教师队伍中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很少,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以前的民办教师转正之后,仍然工作在教师岗位上。虽然许多教师通过电大、自考取得了专科、本科学位,但这只是为了取得学位而已,没有实质上的进步,对自身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小,对自身教学素质的提高也很有限。在学校里,年龄偏大的教师还是占大部分,尽管这些教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他们的教学方法依旧落后,严重百阻碍了学校的发展;二是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等专业化教师严重不足,往往是一个教师跨好几个专业代课,又要教语文又要教音乐还要教美术,教学点一个教师所有课程都教,成了万能教师。对于上面所讲的音、体、美专业教学,上级主管部门又很少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学习,这一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教师的评价制度和交流制度严重缺位。如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工作成绩的评价仍以学生的考分为主,学生的分数高,就意味着这个教师的教学工作好,教学能力强,教师的评优、晋升都与学生的成绩挂钩。这样,许多教师为了追求高分,就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来求得高分,从而获得领导和家长的好评,但违背了教育的宗旨。另外,虽然上级教育部门出台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从目前情况来看,形同虚设,城里的教师很难来农村支教,即使来了,也是为了职称,一年半载就走,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4.家长思想观念淡薄,家庭、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如今农村的独生子女较多,而不少家长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视子女如宝贝,纵容子女犯错,而“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家长的不配合更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偏远山区农村的家长思想认识滞后现象严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如对女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对男孩子的学习任其发展,并且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者根本不支持学校的教育,有些家长因法律知识的缺乏为一点小事而到学校大吵大闹或者越级上访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而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这些都使学校管理教育难度与日俱增。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了现在的教师出现了“不家访”和“怕家访”情况,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而留守学生(约占70%)隔代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大。特别是学生的安全管理校方是“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因此,家庭、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致使单方面的学校教育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二、突破困境采取的措施及对略

1.营造高效和谐班子,规范健全管理制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和谐、高效的领导班子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我校要求班子成员一要带头学习,做学习型的领导干部。尤其是校长要带头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能够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来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并能带领班子其他成员自觉学习,努力创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二要带头研究教育教学工作,深入教学一线,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中求发展、求提高、求创新。三是班子成员要勤于工作、勤于反思,时时刻刻要做教的榜样。四是班子成员做事要实实在在,不虚情假意,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坦诚相待,互相尊重。考虑问题要顾全大局,不能只站在一个学校、一条线的角度看问题,办事情、工作不能掺杂个人的利益因素,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五是班子成员要团结,这是全校教职工团结的关键,也是使学校健康、和谐、快速发展的关键。班子成员的团结,同事之间真诚的关心、爱护、合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之间要搞好团结,多交流与沟通,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讲究民主,重大问题提交行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之后再放手大胆地开展工作。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能在无形中带动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只有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协作,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同事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才能真正形成全校的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这个集体的氛围融洽了,心情才能愉悦,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六是学校要规范健全各需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并要求成子成员带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凡要求教师做到的,中层干部首先要做到;凡要求中层干部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要做到。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一支和谐务实、高效进取、敢抓敢干的领导班子基本建成。

2.弘扬师德师魂,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在当今社会复杂的发展形势下,农村学校的教师的思想容易发现波动,因此要加强对教师思想道德的引导和教育,宣扬“正气”,消灭“邪风”。近年来,我校一直开展“强师德,提师能,打造教学新课堂”主题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我校教师讲奉献的人多了,计较名利的人少了,钻研课堂教学的人多了,不写教案就上课的人少,学校里涌现出一批先进教师,学校抓住时机,把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做成展板,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这样的榜样就在身边,教师看得风,摸得着,不在是假、大、空的说教,效果明显。这样的活动既帮助教师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又增加教师的敬业精神,可谓一举两得。另外,现在农村学校教师既要管学生安全,又要管学生质量,还要照顾家庭,据不完全统计,当今教师有近70%的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大和生活压力大而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这是值得注意的。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如何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所以学校也要加强对教师心理方面的疏导,解放思想,让教师拥有一颗良好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同时,努力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新信息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3.广纳争取资助,加大办学投入。

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思想素质等“软件”具备了,需要良好的“硬件”来运行。我校虽然学生少,公用经费非常有限,但学校每学期都从有限的公用经费中有计划地拿出一部分,加大对办学条件的投入,逐年添置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改善办学条件。2011年学校济出资金为教学点购买了65套学生课桌,2012年为完小配备了6台教学电脑和一台多媒体教学仪器,2014年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中心小学配备了班班通,同时学校济出资金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方便了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极大地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另外,学校积极广纳争取外来资金的资助,从2008至2013年,共争取外来资金30多万,对中心小学和桃林完小进行全面出新,对两所学校的操场进行了改造,这极大地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4.建立教师轮岗走教制度,完善农村小学人事管理。

现在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音、体、美、科学教师严重缺乏是现在的农村小学最大的特点。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心校和教学点教育均衡发展,我校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对整个中心学校的全体教师进行梳理,然后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配。二是建立教师轮岗制度,凡是45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必须到教学点任教三年,以确保教学点的师资力量。三是建立骨干教师走教制度。学校教导处要对整个中心校各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梳理,开学初安排好课表要求他们按课表到教学点或中心校进行走教,走教老师由教导外和教学点进行全程监管,以确保走教质量。走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又有力的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的赞赏。四是新招考教师必须到中心校结对学习一年,然后到教学点服务三年。五是和邻近的兄弟学校结对子,开展“授受相长”活动。每年我校都要邀请兄弟学校的名师来我校上示范课,开展专题讲座,同时我们学校也派出年轻教师到兄弟学校挂职学习,从而促进校际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六是完善农村小学人事管理,积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热爱农村教育、懂得农村教育并且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养,均衡中心校和村小的教师队伍素质。广泛宣扬农村教育的新成绩,宣传农村教育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真正的让更多的对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同志个性得以张扬,品德受到传颂,从而达到“彰显农村教育勃勃生机,增强农村教育人本活力”之目的。

5.做好做实“留守儿童”的教育,办好家长学校。

现在农村大多数家长外出务工,我校大约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学生,大都是爷爷、奶奶管理。由于隔代教育管理,他们大多数都是宠爱孩子,这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经常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实实在在的进行帮扶。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并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篇3: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目前农村的教育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1.生源不够导致很多农村中小学撤销、合并。

生源不够有三个原因: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孩子少;二是很多孩子随打工父母外出求学;三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农村孩子进入城市重点学校学习。在每一个农村的小学里,一个年级就一个班,每个班都只有10多个学生,甚至几个,这就意味着要走上撤销或合并的道路。

2.农村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对教育的支付能力相对不足,教育成为农民的极大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此外,当前的进城务工浪潮冲击着农村教育,教师遇到家长和学生的关于多读两年书能否改变命运的诘难时,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1]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陈旧。

(1)师资队伍不稳定,乡镇级以下中小学教师严重缺乏,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低,工作环境差,长期以来,乡村教师往镇里走,镇里的往县里走,县里的往市里走,市里的往更为发达的地区走。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制约农村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专业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发挥,直接导致教师专业发展不稳定。

(2)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农村中小学专业教师的缺乏,绝大多数任课教师是兼职的“全能型”老师,尽管开展新课程改革,不少教师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理解新课改的实质,只学到新课改形式。

(3)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农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多是老教师,一直以来只是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任教,

4.案例视频具有启发性,教学视频案例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总之,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实验实训教学活动案例视频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素敏.试论教学案例电视教材的设计与制作.中国电这部分教师很难吸收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进行普通话培训和电脑技能培训等。

4.家庭教育空白,教师工作负担重。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低,加上农村家庭教育普遍还是一片空白,使得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在家里得不到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同时,农村学生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现象更加严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得不到全面发展。因此,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阻碍了农村教育向前发展的步伐。

5.课程安排和改革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近几年来,农村课程改革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化倾向、新课程实施的非均衡化和“断层”现象、社会氛围不浓等问题。造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教育观念落后、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滞后、教学点分散、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且这些制约因素相互影响,阻碍着农村课程改革。

二、农村教育的改进策略

十八大指出,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阶段,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不是很成熟和完善,我们既要看到改革进程中取得的重要成就,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教育事业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和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更要实现办人民满意、服务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教育。针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应做到:第一,课堂教学活动要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在“知识”上留有余地,并提供适量时间让学生提问。第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第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第五,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不仅要重视和关心学生的“身体素质”、“智力开发”、“知识传授”,而且要重视和关心学生的“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指爱心、毅力、耐力、勇气、胆量等)的培养。

2.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通过学习和培训,让教师可以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育变革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有师资培训,教师培训在课程改革中处于核心位置”[2]。

化教育,2006(5):83-85.

[2]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第一版.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66.

[3]乔永锋等.乙酸水杨酸介成方法改进.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4]张舒子.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中国电化教育,2006(231).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项目基金编号:hnhy-jg(2012)007。

对现代职业教育的认识

(赤峰建筑工程学校,内蒙古赤峰

2012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题的第6期职业院校校长研修班,通过会议交流、经验介绍、参观考察等不同形式,对现代职业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现代职业教育横向是“跨界”教育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定界”教育,正因如此,一部分墨守成规、思想与行动滞后的职业学校质量低下,濒临倒闭,甚至销声匿迹,成为失败的总结点和借鉴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不同的教育类型,其异同可通过下表例证(见表一)。

表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对比

(一)“跨界”认识之一:政府主导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新机制”,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明确了发展方向。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战略举措。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建立较早,发展较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本身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政府主导解决过去职业教育没有作为一个独立体系纳入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规划的问题还有很多。另一方面,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在发展初期的局面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的积极性不高,要力促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

3.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3]。

农村教育一直处于不发达的状态,财力不足、经费无保障是重要原因之一。从教育投入占当地政府GDP的比重来看,农村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为解决农村教育的投入问题,必须加大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各类教育发展中的责任,明确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农村教育财政投入的数量。

4. 健全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的评估和奖惩制度,增强其公平性和科学性。

首先,应规范教师考核方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考核应主要由教师所在学校来组织,中心学校和教育局主要负责监视学校考核工作是否公证、公开、公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其次,要全面考核,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教师的考核不应只盯

与及参与程度的深入、形式的灵活、方法的正确,均离不开政府主导。

(二)“跨界”认识之二:行业指导

教育部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行业指导是连接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职业教育只有依靠行业,才能达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三)“跨界”认识之三:企业参与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就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经验表明,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职业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关键要素。通过对“企业引入”、“技术推广”、“校企共训”等模式的认识,深刻认识到,校企的深度合作,能使企业和学校的招工难、招生难“两难”变“两益”。

二、现代职业教育纵向是“跨阶”教育

传统的教育体系注重普通教育的纵向递进式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位教育虽已涉及学士、硕士、博士三大门类45个专业,但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建立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立交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见表二)。

表二技术技能人才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

三、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质是最好的素质教育

我认为,从素质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目标的本义在学生造诣上,而应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去考核,尤其要注重教师专业成长、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考核。最后,考核主体要多元化。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考核应把学生、学生家长、村干部等人员作为考核主体,增强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平性。

参考文献

[1]朱祥福.农村教育教学发展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J].教育广角,2009(2).

[2][美]约翰.D.麦克尼尔施良方等译.课程导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15.

篇4: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

一、农村美术教育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艰苦,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城市教师更不愿被调入农村,导致师资队伍薄弱,业务素质低。尤其没有配备相应的美术教师,大多数偏远的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大多数任美术课的老师都是非专业的教师,缺乏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再加上农村教育教学环境的制约,教师队伍老龄化,学历水平偏低,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在美术教育的大门口,缺少资金、更缺专业老师的现状就像两只拦路虎,把农村许多有艺术天分的儿童挡在了门外。

(二)落后的教育观念抑制美术发展。

在甘肃的大多数农村地区,美术教育还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学生家长普遍对学习美术有很大偏见,学生幼时对画画感兴趣,大多数由于受偏见影响而放弃美术学习。对于是否会让学生参加美术学习班?如果学生将来选择美术这条路,又是否会支持?不能有准确决断,同时,农村学生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加,使农村家庭教育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因此,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师负担,阻碍了农村美术教育向前发展的步伐。

(三)美术课程得不到重视。

美术课是我国中小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在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学生很少甚至从未接受过真正的美术教育,也很少感受到美的熏陶,所以他们对美术的认知和领悟很有限。在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没有应有的地位,相当多的一部分农村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有的学校甚至无教材、无作业、无考核。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小学校,学生基本上无缘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大部分农村学校把美术课认为是“负课”,在我任教的这所学校的小学部,把美术课安排给语文、数学或英语老师,他们上课时照张简笔画图片投影在白板上让学生照着画在作业上,完成之后的所有时间就用于这三门“主课”的学习。

(四)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现代教育设备欠缺。

中国人均教育方面投入少,加上资金下拨后的层层克扣,使得直接用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资金比较微薄。美术教学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短缺,特别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对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拉远与城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距离。落后农村经济与普通农村相比,发展基础差、速度慢,农民收入少,政府教育资金困难大,更不用说和城镇相比。落后的经济是影响农村美术教育发展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二、对落后农村美术教育策略

(一)加强对美术课的认识

美术教育是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环节,在心灵、涵养和塑造现代人的灵魂等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美术教育是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不要求美术课和其他语文数学一样同等对待,只希望不要把美术课“拒之千里之外”,让其也有一席之地。我们没有图片,缺乏硬件设施,但我们有农村的田园生活、山清水秀、牛羊成群等,“美”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对山、树、小溪等的欣赏,还有对生活工具的欣赏,如我们吃饭的碗、碟子、杯子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也有美丽之处。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对自己家乡环境的欣赏,在大自然的眷顾下农村有美丽的风景,自然的气息,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善于在生活当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本地方的学生的农村美术资源,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乡土美术资源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要加深认识美术教育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快农村美术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应选派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音、体、美教师,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培训,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课程安排要充分抓住每位老师的特长使“物尽其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开展多元化的美术教学。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结合本土实际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在学校应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开设如素描、简笔画、手工制作、泥塑、书法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可以把身边的物品利用起来,如用树枝、树叶、标本、泥等素材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美术教学。

篇5: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

【摘要】:化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 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多种策略来改进实验,增强学生探究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关键词】:农村初中

实验教学

现状分析

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化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策略浅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甚至放弃实验干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2.不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按课程设置,初中三年级才开化学课,化学课开设既是起始年级,又是毕业年级,本来上课时数较少,教学上赶进度现象比较严重,因而无时间圆满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化学实验的研究不够,平时的听课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研究,至于实验的成功与否、实验经验的积累、实验的后记则往往不被重视。从工作量上讲,化学实验是一项费时费力、颇为麻烦的工作,而有的学校在计算教师的工作量时,对化学教师准备化学实验和预做化学实验都不计工作量,因而也影响了化学教师和实验员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怕麻烦、怕失败的倾向,使得本来有条件做的实验也省略不做,能够补充的实验也不补充。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开学生实验,造成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3.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必需教具不足、实验教学严重缺乏。

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这不足的经费配置又严重不公平,“重城轻乡”。由于经费的限制,办学条件受到制约,虽然我县部分农村初中都通过了教育强镇的评估,实验器材和药品配备只是看起来较齐全。可实际上化学教具很少,尤其农村中学化学教具很少, 象我们学校连一些基本教学挂图和模型都没有,教师也难以将某些有规律可循的知识迁移到挂图或模型上。缺仪少药较严重,致使学校无能力开足开全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另外,因化学实验是一种消耗实验,一些仪器需时常添补,化学药品用完不能再生,更需及时添补,而有的学校只注重一次性投资而不能够时常补充,从而造成仪器药品不全而难以开足开全实验,尤其是探究实验。像我上次去帮百顺中学整理化学实验室,发现他们的实验药品不少,可很多却是七八十年代原百顺高中留下的,很多药品对于现在的实验教学根本用不上,这也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4.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差。

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像我们学校很多小学毕业成绩较好的学生都流失到城里的几所重点中学去了,留下的大部分是基础较差,无心向学的学生。再加上在农村,许多家庭生活条件普遍不如城市,许多学生没有条件上网搜索,查阅书刊,从广播、电视等方面收集资料,这使探究性学习难以实施。长期以来,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大多是接受式学习,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不习惯自主、探究学习,这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打折扣。

二、加强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要想使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应该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将其落到实处,以消除不利因素,创造积极因素,促进实验教学发展。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保障供给。

首先要使我们教育工作者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认识自然界的科学方法,化学实验不仅是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极为重要的内容和手段,而且对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化学实验教学也起着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作用。化学实验教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征得领导支持,加大对实验的投入。这里所说的投入,既包括一次性的固定投资,又要保证经常性的不断投资以保证化学实验的正常开展。同时落实对化学实验员和实验教师的健康补贴,以保护化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提高实验员和实验教师素质、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评估和监督。

为保证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就要有坚强的后勤保障。要配备专职的实验员,提高农村中学实验教师和实验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健全实验室实验规则,以保证化学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化学实验的正常化和高效率。

3.加大监管力度,狠抓落实和实效

教育主管和行政部门应对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设备和仪器进行一次大的普查,近快配齐、配全新课标要用到的仪器与药品,装备专门的实验室,以利于教师能开展边讲边实验的教学要求。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技能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实验能力。只有教师学会并真正懂得了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学习,从而根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另外,学校领导应克服困难自筹资金购置实验药品及器材并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努力创造实验条件。

4.发挥多媒体设备的功能,补充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

由于我县各农村中学都配有电子白板,所以有些实验,如:(1)耗时长,成功率低,污染严重,对师生健康产生危害的难以演示的实验。(2)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如:演示将水加入浓硫酸时造成液滴四处飞溅等不便操作的实验;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加热装有液体超过容积1/3的试管时,液体冲出管外等内容。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克服了传统教法由教师讲解其错因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而不能为加深学生印象用实验证明的缺陷。这样既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解决了农村初中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仪器不配套和不足的困难,同时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上的弊端,使化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得到了有效的补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较好地提高了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为使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大面积取得成效,树立先进典型是很有必要的,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业务主管部门齐抓共管,发现典型,推广典型。根据化学实验教学实施情况表彰学校、实验管理员和实验教师。表彰学校,以征得领导对实验教学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实力;表彰实验管理人员,以强化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其服务水平;表彰化学教师,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激励他们进行实验改革和创新的热情。只有学校、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三方面对实验教学都具有较高积极性,才能形成合力,改变目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李玉山,全方位搞好中学实验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3)。

[2]刘知新,对“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化学教育,1991,3:22~23。

[3]王献红,浅谈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3)[4]徐秋云;吴梅;张芙蓉.农村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现状分析及提高策略[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02).

篇6: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

政和县农村小学校长培训班讲稿(2012.10.17)许青坪

当前,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围墙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也逐步改善,中心校还配备了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各农村小学学校图书及各种教学仪器也不断充实,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现状分析

一、绩效工资遭遇的尴尬状况

农村中小学基本建立了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格局,然而随着教师绩效工资出台并实施,这种格局不但被打破,还造成了更加严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教师工资被增加了18年)

1、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缺乏法律保护,教育机构撕裂教师工资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引起了教师的普遍不满。政府按照公务员工资总额征收个人所得税,公务员拥有税后工资的绝对使用权,公务员工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政府部门不敢随意提取公务员工资,但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不同于公务员,其工资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其表现形式为:政府给教师增加了工资,财政部门根据教师工资总额征收个人所得税后,教育机构每月从教师税后工资中提取几百元,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实行再分配,本该合法领取的教师工资被撕裂。

2、教师表册工资与实际领取工资相差较大。以某县为例,公务员比教师提前18个月发放了阳光工资,18个月后县财政局按月平均700元给教师补发了6个月(比公务员少发了12个月)工资,随后按月打入教师工资册,从表面上看教师工资人均增加了700元/月,随即被教育机构提取了400余元/月,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实行再分配,教师人均月发工资额不足300元/月,教师担负着繁重教学管理工作,但是只能拿回1700-2500元/年(被扣3100-2300元/年),教师名义上领着高工资,实际领着低工资,地方教育政策的歧视引起了教师的不满,其不满情绪正在蔓延扩散。

3、教师不敢请假。为了多领几块工资,许多教师有病不敢请假,苦苦支撑,付出和获取之间的矛盾促使不少一线优秀教师逃离了教学岗位,教师队伍越来越不稳定,上访、申诉、罢教等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增强。为了达到不扣绩效工资或者少扣绩效工资的目的,教师之间明争暗斗,互相倾轧,被斗败的教师则心灰意冷,既不跟领导合作,也不跟班主任合作,混日子而已,而学校和班级管理绝对离不开教师之间的亲密合作,学校不稳定因素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面前呈增强态势,不知道何时才能恢复往日的平静?

4、轻视师德,重视教学成绩,按照学生成绩排名来确定教师绩效工资。部分教师担心学生向学校领导告发自己,对学生问题视而不见,甚至连学生不完成课堂作业都不管,至于学生在课堂里睡觉、在课堂里吵闹、在课后翻围墙或者打架什么的更不想管,教师所具备的高贵品质,在现实中变得支离破碎化作无形。由于教师不管学生,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体系,学校已经非常脆弱,极易出问题,有狭隘思想的教师甚至希望学校多出事,以达到惩罚教育官员的目的,创建和谐学校在无聊的教育游戏中变为空谈。

5、教师有委屈但无处诉说,学校变得十分脆弱。教师维权被说成是满足私欲,向上级反映情况被视为非法,教师哪来心情教书?最有能力者花钱或者托人调离教育岗位当公务员,每个月少领几十或几百无所谓。有能力者进教育局或者中心校,领几块自在工资。次有能力者当学校行政领导,享受半课优惠,混几顿公家饭吃,领几文领导岗位津贴,最无能者站讲台,45分钟过去,立刻离校,天塌下来有学校领导和班主任顶着,休息时间关机或者不接学校领导电话。

6、教育世家正在没落。我们总是在宣传教师地位有多高,工资有多高,但是教师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报考师范学校,尽管有十分诱人的照顾分。调研结果显示,教师让子女读师范类的仅占7%,动员子女报考师范学校的教师占18%,这种现状表明教师厌恶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想让子女重蹈覆辙,现在还没有逃离教学岗位的教师,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逃离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他们不会有半点的犹豫。

教育结论。教师绩效工资遭遇了尴尬,引发出许多新问题,其关键点在于:

在制定教育政策时持不谨慎态度,没有实行统筹兼顾政策,忽视了GDP的地域性,忽视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调研结果显示,有些地区做到了拿出GDP的4%来办教育,可以满足教育要求,有些地区投资教育的GDP已经超过了4%,但是由于GDP总量不大,其4%也就不大,因为特殊的地理态势,有些地方教学布点远比内地某些省份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

教育结构体系不适应义务教育发展,需要尽快予以调整。山区与城区教师之间的矛盾,导致城区学校教师严重超编和山区教师严重短缺,为了保证教师到位上课,教育管理人员不得已动用经济补偿、给予优秀教师指标、给予优先解决职称甚至任命小学校长等方式来诱导教师到山区支教。

无论教育领导还是其他教育管理人员,深感教师绩效工资运作起来极为不便,远不及公务员直接加工资更具操作性,在没有完全考虑成熟的前提下,按照统一模式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而相应的资金却不到位,教研、教师进修、水电费支付、超课时、行政领导岗位津贴等经费难以筹措,教育领导只好打教师主意,借绩效工资强行剥夺教师工资,教师队伍更加不稳定。

二、农村小学教研缺乏活力,成效不大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有的学校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还要必须做好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等常规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因为如此,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关于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几个困惑混乱概念:用教材教与教教材,随堂听课与推门听课,减负与正常课业量,怎么教与教什么,小组讨论与合作)

此外,农村小学术科教师配备还非常紧缺,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更高,要求技能科(图、音、体、计)的教师更多,截止目前,我县平均每所小学不足 1.5 人,近年新招聘的技能课教师大都交流到中学或城区小学了。具有专业性的教师如此少,新课程改革怎样得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得到提高?这种状况使各农村小学在课程的安排上也感到非常为难,就以英语课为例,全县只有各中心中心、前村、富垄、东平二中小几间学校开课(关于英语开课的几点建议,武夷山经验,支教、聘请中学老师,每周2节),其他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虽然开课,但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教师职业道德下滑,敬业精神缺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不少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退化,即使有充足的时间,他们也不愿钻研业务,少备教案,少批改作业,对学生缺乏爱心。他们有的不愿做耐心细致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勤不出力,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学校、应付学生,他们每天急急忙忙的来上完课,又急急忙忙的离开学校,离开学生,就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中午和晚上不在学校住宿。他们有的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有的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和讨论学习;有的在接受工作时,沾轻拍重,讨价还价;有的甚至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副业,把做家务、干农活或搞其他赚钱的行业当成主业,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上,甚至有个别农村小学老师在工作时段还在公共场合喝茶、喝酒及打牌,其行为严重败坏人民教师的形象,影响极坏,严重影响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农村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加上许多农村小学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就地转正,他们当中有许多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接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基础较差,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这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与文化素养一直低下,大大妨碍教学水平的提高。如今,新形势对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必须既专且博,而少部分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却不懂理科知识,数学老师则常写错别字,农村小学老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或讲的普通话普通人听不懂,一部分老师不识五线谱,不懂色彩、线条,而他们却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了,这类老师只能说是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五、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滞后、陈旧

在这部分教师中有绝大多数不思进取,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他们对现代教育理念接受得很缓慢,就说新课改,尽管我们已进行了多次新课程的师资培训,但他们接受起来却很困难,与新课改的要求格格不入,依然穿新鞋走老路,依老卖老。有个别老教师是这样评价新课改的:“教了一辈子的书,要我现在就转变观念,去适应学生,真是不可能,要是能早点退休,那该多好啊!”可见新课改对老教师的挑战有多大!可这一问题不解决,教育也很难得到很好的发展。

六、教学设施陈旧,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里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各种设施不完备,“老三室”的设备大多已经老化、破损,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器材匮乏,多数教师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习,许多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奢侈品,怎能实施素质教育?由于经费不足,很多中心校至今尚未完善运动场、电脑室、微机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各类教学功能室,学生缺少活动的空间,教师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心学校作为全镇教学教研的中心,这般条件怎能发挥出它的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七、上级下发文件和学校建设的制度有些只是一纸空文,落实不好。

在农村小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一堆堆上级下发的文件和一套又一套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安全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细之又细,但很多都只是一纸空文,只流于形式,不真正加以落实,上级下发的文件不认真执行,文件的权威性发挥不起来,农村小学和教师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也一个样,就因为学校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估和考核机制还不完善,广大农村小学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起来。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要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就要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要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要实现村小与中心学校资源共享,同时在教研活动要加强“有效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教学常规上的渗透,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研活动、有效的考查手段,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业务水平的真正提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村小学老师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中心学校在全乡镇范围内必须不断强化“以考促教”的工作,给农村教师和学生以适度压力,使辖区内各年级学生成绩的抽查和考评常态化。

三、健全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的评估和奖惩制度,增强其公平性和科学性。首先,应规范教师考核方法。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主要由教师所在学校来组织,中心学校和教育局主要负责监视学校考核工作是否公平、公开、公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其次,要全面考核,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教师的考核不应只盯在学业造诣上,应当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去考核,尤其要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考核,农村教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些方面明显落伍于城市学校,所以更需要努力赶上。再次,考核主体要多元化。单靠学校引导及教师互评的方式是远远无法评价教师工作的全部的,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把学生、学生家长、村干部等人员纳入考核主体,更能增强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平性。另外,要注意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考核成果的反馈,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使用考核成果对教师进行奖惩时,一定要慎重,应注意避免引起教师的逆反心理。在公平公平的前提下,对考核不理想者要给予辅助与指导,找到原因,追求改进。只要学校科学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保证教师考核制度的规范执行,就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微观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建议

1、当前的形式(抽考、六年级网上阅卷、教育基金)

2、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核心:有效。原则:符合本校师生实际。

3、集体备课的有效拓展

(1)时间:单位时间延长,备课次数减少(2)范围:拓展到教研组、校际、片区(3)过程与内容:结合研课、上课、评课、反思、修正

(4)形式:讲读课、作业设计、练习设计、试卷命题

4、帮教制,辅导员制。

5、关于小组合作与提问的艺术(参考另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现实批判》)

6、教案与作业的创新管理

7、随堂听课与随意听课

8、单元过关、周测、月考的有机结合

篇7: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策略初探

李书桢

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数量的继续攀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总体来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些儿童在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的情况下,面临着许多学习、家庭、社会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但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生活,还会让中国未来的社会面临着很大的不安定因素。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教育问题。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2004年春季新学期开学之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全国性报刊更是大规模地报道了留守儿童在学业、生活及性格培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到城市务工,使得大批的孩子脱离父母亲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而随着“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现象的日益凸显,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

一.情感教育问题

有70%的留守儿童是和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住在一起的,由于留守农村的老人有大量繁重的劳务,同时又和孩子有代沟,所以农村留守儿童有了情感方面的问题很难找到时倾诉的对象。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少和在外的父母联系,所以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情感教育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等问题。由于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所以感情比较冷漠,并且又无人约束,因此时常与人打架斗殴,有时甚至酿成惨剧。

二.学习教育问题。

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据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好。其中有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班级 中排在比较后的位置。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的影响,有的同学认为读书不如打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娱乐场所也逐渐增多,特别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这也影响了留守儿童学习的热情,据调查,有四成的留守儿童不愿意读书,但是喜欢在网吧上网,而农村地区对网吧的管理也难以做到那么严格。

三.道德教育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父母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就会看父母,父母怎么做,他们便会怎么做。父母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孩子一生的座标,“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而祖辈们往往文化层次低,对孩子纵容溺爱,通常是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而精神和道德上管束引导少,容易造成思想道德上放任自流。而上辈亲戚和邻居对寄养在自家的“留守儿童”通常也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就行了,对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那些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拿决定,但是小孩子是非观念又不强,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

针对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与探索。

一、优化家教环境,提高育人水平。

首先,学校要每学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或者留守学生监护人会议,反馈交流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向家长提出家教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讲座对留守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指导。

其次,要求父母全力支持子女的教育,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大智力投资,克服自私的实惠观,把子女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

再者,要求父母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偶尔寄一件小礼物或一本书,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春节或农忙时,建议家长尽量回家与子女团圆,让他们享受到家的温暖。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关爱学生,更加关爱留守学生。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

其次,学校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的姓名、等,并主动与他们联系,学校开通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第三,充分发挥班、队组织作用,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激发留守学生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比如,开展“我的心路”主题班会,少先队开展“我能行”活动,参加学校义务劳动等,让 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第四,教师要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睡等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第五,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帮助两名贫困留守学生;树立留守学生自强自立、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班集体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

三、加强与社会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一是要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管理力度,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 二是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保证留守儿童不受任何偏见和歧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享受平等的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是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篇8: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

一、目前部分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1)教师队伍不均衡。从某个区域的总量来看,大部分地区教师总量呈饱和状态,但仔细研究教师的类别比例,却发现比例失调,导致现在的许多农村学校都是非英语专业的教师代上英语课。另外,英语教师在区域内分布极不平衡,城镇学校教师多,农村学校教师少,甚至有些乡村小学根本没有英语教师,都是乡镇中心小学的教师“跑教”。事实上,代上英语课的教师自己的口语也好不到哪里去,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听到地道的英语发音,又何谈进行口语教学呢?

(2)部分学校领导观念落后。许多农村小学的领导认识不到位,执行课程计划不力。部分偏僻的乡村小学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英语课仍然是周课时1~2节,在数量上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些学校在临近学期末时,为了应对调研,硬是把课时数对半分。此外,有些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或者陈旧,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很多乡村小学没有语音教室(即使有录音机,也是破烂不堪的),教师仍然只能以旧模式进行教学。

(3)家长的认识和行为不当。农村的经济发展略微缓慢,没有城市的信息畅通,加之现在多数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孩子们仅仅跟随祖辈生活,所有这些都造成了:第一,许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还在认为孩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第二,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他们自己就没有学过英语,不能及时并准确地辅导孩子;第三,家长重视不够,没有给孩子提供英语学习的外部优越条件。

(4)学生自身的缺陷。大家都有一个感觉:农村的孩子没有城市的孩子“野”。即便是在语文课上,他们大多数都不善于表达或不敢表达,又遑论英语口语的表达呢?这样就导致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怕讲就越难开口,越不开口就越不会说,最终都成了学英语的“哑巴”。还有一些学生担心自己会说错,会遭人耻笑。这些不说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长久就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教师应注重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改进

(1)多用本语教学,创设富有农村风味的口语课,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学生学、用英语的主阵地,正是教学的课堂。据此,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在课堂上带头示范,多用英语本语来表达和讲解知识。其次,依托教材和文本的内容或结合学校的实际设施,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甚至重组教材,多多汲取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有联系的内容,组织带有本校特色的口语交际,使学生消除对英语的陌生感。第三,优化教学策略,比如多采用情境教学法、课本剧表演法、朗读和背诵比赛法等,给学生提供表述的时空,用多种方法刺激学习神经,激活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口说英语。

(2)实施分层教学,丰富实践活动,营造好口语学习环境。2011版新课标中指出: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承认并尊重学习个体间的差异,努力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采用适合于个体口语训练的不同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进步。比如在布置班级时,把要布置的内容用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表示出来,使学生们广泛地接触英语,让他们有意或无意地都能用口语进行表达。当然,仅靠课堂上的那点时间训练口语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还应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们可以开展英语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说英语的“第二空间”,如组织英语沙龙或在校内设置英语画廊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交际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口语能力。

(3)给学生表演的机会,组建灵活多样的口语教学形式。孩子们是天真的,他们喜好表现自己,更善于模仿和表演。通过做游戏、诵童谣、唱歌、调查等活动,可以进一步帮助他们通过口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比如教师可组织值日生报告、角色扮演、口头复述、小组讨论等活动,给学生才艺表演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少儿英语智力比赛、答辩赛等,选用一些小笑话等孩子们感兴趣的题材,让他们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踊跃说出颜色、学习用品、交通工具、数字等,增加他们口语表达的机会。

(4)利用现代化的学习资源,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要使学生所说的语言具有准确性及自我表达的流利性,必须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可用资源,如电视节目、感兴趣的英语书等,让学生多听,并通过英语复读机录音来进行对比、找差距,促使他们在对比中掌握正确的语调、语音,使他们的口语表述更为流畅。

上一篇:党章基本知识问答题下一篇:计算机学院社研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