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气球跳舞

2024-07-15

中班音乐活动气球跳舞(精选13篇)

篇1:中班音乐活动气球跳舞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气球跳舞》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的节奏、旋律以肢体的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动态。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气球跳舞》(《气球跳舞》《小鸟飞来了》《老鹰来了》《气球和小鸟跳舞》)音乐CD(盒带)(四个音乐片段)。

2、气球、小鸟、老鹰图案的大粘贴。

3、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编表演--快乐的气球、小鸟、老鹰来了

1、教师出示气球,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气球跳舞的样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看这是什么?(气球)气球宝宝最会跳舞了(教师拿着气球左右晃动),你们也来学一学。它还会这样跳(上下晃动),想一想气球宝宝还会怎样跳?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转圈跳、拍手跳等等)

2、播放音乐《气球跳舞》,引导幼儿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自由表现气球跳舞的样子。

师:我们一起来跟随音乐学学气球跳舞的样子吧。气球跳舞时心情怎样?(很开心、很快乐)对啊,跳舞真快乐!

3、播放课件,创编小鸟跳舞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看,气球宝宝在快乐的跳舞时,又有谁飞来了?。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小鸟怎么跳舞?一只小鸟看见快乐的气球,飞来一起跳舞。引导幼儿体验跳跃感。

4、播放音乐《老鹰来了》师:听到音乐心情怎么样?这么可怕的音乐,可能是谁来了?可怕的动物来了,天上飞的可怕的动物是谁?气球看到老鹰会怎么样?为什么会害怕?(气球会被戳破)教师和幼儿模仿老鹰的爪子、尖尖的嘴,气球宝宝会变成什么样?

教师扮演老鹰,幼儿扮演气球,一起扮演老鹰戳破气球,气球从天上落下来的场景。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气球怎么样就会变得安全?(坐到椅子上回到家就安全了)

二、随音乐进行表演游戏。

1、教师播放四个音乐片段,和幼儿边听边表演气球、小鸟、老鹰来了、气球和小鸟跳舞的动作。

师:谁来讲讲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总结。

2、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游戏。

教师示范如何将头饰粘贴在胸前,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粘贴,并将垃圾放到筐子里。

3、幼儿跟随音乐旋律,分角色游戏。

4、教师和幼儿互评游戏,找到没有遵守规则的地方,注意改正,继续游戏。

师:你们刚才玩的怎么样?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

针对幼儿的发现,再次强调游戏规则。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真正感悟到了: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气球跳舞》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911字。

篇2:中班音乐活动气球跳舞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及肢体的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形态。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气球两个。

2.气球、小鸟、老鹰的胸饰若干。

3.音乐、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让幼儿观察气球跳舞,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朋友”(出示气球)“气球宝宝最喜欢跳舞了,气球是怎样跳舞的?”牵动气球飘动,或上下、或左右、或转圈,幼儿随气球做模仿动作。

二、听节奏,模仿学习

1.你们是怎样跳舞的?幼儿听音乐做各种气球跳舞的动作。(banzhuren)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气球宝宝,气球宝宝来跳舞了。气球宝宝带上高兴的心情,好看的舞蹈要跳舞了。

总结还有什么好看的动作,如两人拍拍手、抱一抱、转一转等。

2.提问:“气球宝宝开心时从哪里看出来”。气球宝宝开心时又有好朋友来了。(播放课件)小鸟飞来了。请幼儿模仿小鸟飞。

小鸟要与气球一起跳舞。幼儿分两组,一组扮气球,一组扮小鸟,随音乐做动作,小鸟与气球一起跳舞。

3.“听,又有谁来了?”播放音乐,教师提问:“猜猜是谁来了?”之后播放课件:“老鹰”飞来了。提问老鹰来了气球会怎样?(被捉破)

请幼儿模仿气球被老鹰啄破时是什么样。老师扮老鹰,幼儿扮气球演示一遍,再请一幼儿扮老鹰,其余幼儿扮气球。

“聪明的气球是不会被啄破的,应该怎样做?”提示幼儿老鹰来啄时快飞到凳子上去。

三、分角色,玩游戏,渗透学习

1.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提示幼儿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老鹰捉气球时,坐回凳子上的气球是不会被捉到的。)

2.幼儿自由选择游戏角色,玩游戏。

3.深入游戏:“气球跳舞”。听音乐说一说发生了什么故事,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4.播放音乐和课件,幼儿一起做游戏。(教师指出幼儿游戏中错误的做法。)游戏反复进行。

四、教师小结

表扬鼓励在游戏中遵守规则的幼儿。

五、活动延伸

幼儿带着气球回去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气球跳舞”的游戏,注意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真正感悟到了: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篇3:中班音乐活动气球跳舞

一、第一次调整

原有活动设计是利用打气筒作为工具让幼儿合作打气球,我考虑农村幼儿园班级人数多,如果按照原有设计方案,至少要准备20个左右的打气筒,再加上气球托、油泥块等,材料准备对农村教师有困难。因此我将用打气筒打气改为用吸管吹气球,我认为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肺活量,又可以借助吹的过程自然感知气体流动与气球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且吸管可以让幼儿参与收集,至于“合作学习”的目标可以利用其他活动达成。由于使用工具的改变,活动中幼儿能够实现的关键经验必将改变,因此活动设计调整为:

活动效果及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沉浸在吹气球的兴趣中,他们无心听教师的引导去观察气体流动与气球变化的关系,更谈不上参与讨论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很多幼儿无论用嘴还是用吸管都吹不大气球,我需要仔细观察幼儿吹气球时的方法,并自己认真地去吹一吹,思考一下孩子会碰到什么困难。

从幼儿的反映看,我对活动中幼儿可能实现的关键经验的判断是不正确的,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还是有困难的,应作调整。同时,在幼儿吹气球这一兴趣点上,应当挖掘幼儿能够实现的关键经验。

二、第二次调整

活动效果及反思

活动中依然是幼儿对吹气球的过程感兴趣,但是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粗细两根管子的对比”更是无暇顾及。同时,我还发现要吹大气球除了接口需捏紧,还有正确的吸气、呼气的方法。那么,吹气球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我总结三点:(1)用鼻子吸气,用嘴吹气,中间不能漏气。(2)管子与气球接口要捏紧。(3)用力吹。我想,这就是在活动中幼儿需要并能够实现的关键经验。通过两次试教,我体会到要让孩子去探索的问题,教师自己一定要亲身实践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否则会盲目指导。

三、第三次调整

活动效果及反思

篇4:中班健康活动:气球飞呀飞

新《纲要》中强调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帮助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气球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我发现,幼儿在玩气球时,他们玩的方式单一,而且容易爆炸,不会保护自己的气球。因此,我尝试开展了“气球飞呀飞”的活动,让幼儿探索各种方式让气球飞起来,并且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有节奏的运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使幼儿在快乐中锻炼,快乐中学习,感受集体活动的愉悦。

活动目标:

1.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探索,练习将气球顶起来的动作技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重点: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让气球飞起来。

难点:幼儿之间两两相互合作,齐心协力通过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让气球飞起来。

活动准备:

1.纸箱若干、气球人手一个、小红星若干。

2.录音机、节奏明快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自己是小气球的情境,模仿给“小气球”打气,并游戏“小气球飞呀飞”

师:(出示气球)今天我们变成了一只只小气球,我们一起来给小气球打气喽!

“小气球飞呀飞”玩法:双手在身体两侧摆动,自由小跑。碰到“乌云”(纸箱)可跳过去或者绕过去;“飞机来了”,小气球模仿飞机高高地飞,或低低的飞,或者转圈飞;“冰雹来了”,小气球双手抱头,双脚向上跳,同时口中发出“砰”的声音,双脚蹲下,两手打开,表示气球被冰雹打漏了。

(以幼儿自己扮演成一只小气球,用滑稽可爱的动作给“气球”打气,“气球”的气打满了再天上飞呀飞的形式进行热身,这样既能引起幼儿强烈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又引出我即将要呈现的活动主题“气球飞呀飞”,创设出了活动的情境。)

二、小手能让气球飞上天

1.教师示范用手掌顶球,让气球飞起来。幼儿尝试用手掌颠球让气球飞起来。

师:你们看,老师用手掌颠球,可以让气球飞起来,一会请你们来试试看。

规则:小气球玩累了需要休息,当我说“小气球休息喽”,你们就要像我这样双手轻轻的抱住气球,保护好你的球宝宝在绿线上站好。

注意:如果你的气球不小心爆炸了,别害怕,你自己可以到桶里再拿一个。

2.幼儿尝试用手上的其他动作让气球飞起来。

师:小气球休息喽,除了用手掌颠球可以让气球飞起来,还可以改变一下手上的动作让气球飞起来吗?我们去找块空地方试试看吧!(幼儿大胆、自由地探索,教师可做画外音指导或示范)

师:小气球休息喽,你刚才是怎样让气球飞起来的?请你试试。

(幼儿自主探索,让气球飞上天,并且引导幼儿用手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气球飞上天,在此环节中,我尊重并鼓励幼儿探索多种多样玩法,如:用手掌、手背、拳头、一根手指头,两只手交替等等,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了许多飞玩法,使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探索玩球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身体能让气球飞上天

1.讨论,除了用手,还能用身体的哪些部位让气球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天上飞呀飞。

师:你的身体能让气球飞起来吗?哪些部位可以?

2.幼儿自由探索、练习用身体部位让气球飞起来。

师:我们找个空地方一起来试试看吧,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个好朋友商量。

3.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教师小结,并记录下可以让气球飞起来的身体部位。

师:刚才你们都用身体的哪些部位让气球飞起来了啊?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部位吧。

幼儿说出身体部位,教师将小红星贴在自己身体的部位上。

(幼儿用手探索了气球飞起来的各种玩法,在此环节中主要是让幼儿用身体各部位来探索气球飞起来的各种玩法,小朋友们都玩得不亦乐乎,积极主动的探索,再加上言语的引导和动作的暗示,幼儿探索到了很多玩法。如:头、肩膀、胳膊、手臂、胸口、肚子、大腿、小腿、脚、后背、屁股。通过点评和总结,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感,自豪感。)

4.幼儿两人结伴练习,共同让气球高高地飞起来(教师和一名幼儿示范)。

师:像我和他一样,两个玩一个气球,一人顶一下,但是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气球飞起来哦!现在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去试试吧。(幼儿两两相互合作,自由探索)

四、游戏“我们的气球飞呀飞”

1.玩法,幼儿2人一组,齐心协力通过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让气球飞上天,以气球在天上飞的时间最长为胜。

2.请获胜组幼儿说说胜利的原因。

(幼儿两两合作来玩一个球,不仅把前面探索到的动作都用到,而且能够总结出气球落不下来的技巧,还体现了幼儿自主选择同伴,以及与同伴友好合作的关系。)

五、放松活动

随着音乐一起做小气球洗澡的律动来放松身体。

(放松环节,配上优美舒缓的音乐,通过小气球玩的出汗了需要洗澡情境自然的进行了放松活动。让幼儿疲劳的身体得到了缓解,且不缺少童真童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小气球飞呀飞”的情境贯穿整个活动。活动开始从自己扮演小气球——尝试用手掌将气球顶起来——探索手上还有那些动作能让气球飞起来——探索身体的哪些部位能让气球飞起来——两两合作让气球飞起来,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幼儿能够通过手、身体大胆、自由地探索气球的各种玩法,使幼儿体验到了成功感和自豪感。

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以赞许、接纳、尊重、支持的态度,致力于创设一种自由、宽松、愉快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主动探索、活动中幼儿轻松地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快乐的游戏体验,身体得到了锻炼,而这些必将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融入生活与社会,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篇5:中班音乐活动气球跳舞

中班《跳舞的树叶》这一主题对幼儿来说,蕴藏着树木自然生长、四季更迭交替等秘密,是幼儿乐于亲近、探索、思索、尝试的一个主题。主题活动拓展了树叶的功用,在自然界,落叶归根,最终滋养了树木。树叶里有无数的遐想和快乐。该活动内容符合季节特征,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让孩子在与树叶亲密接触后,通过身体的语言以及优美动听的歌声来体验和表现秋天的落叶飘飘,随风飘动的景象。从而更深刻得让幼儿体会到秋天的意境美和秋风拂面树叶落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来自于西方音乐大师巴赫的《小步舞曲》,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在学唱歌曲的同时也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良好的唱歌习惯以及音乐表演能力。

学情分析

本次参与教学活动孩子地处农村乡镇,树叶是孩子常见的自然物,在闲暇散步时,在外出游戏时,随风而落的树叶都会常常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探究落叶的形状、颜色等等,都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另外,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手、口等动作、表情来进行表达表现与创作,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采用多通道感知、图谱理解、欢快学唱等方式,带领幼儿进入自由、快乐的氛围,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同时,引导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不同的树叶宝宝,大胆地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落叶飞舞的情景。在自主、协作探索的过程中,在与同伴的共舞中,幼儿不仅能表达自己对音乐和身体动作的感受,更能互相传递快乐的情绪,分享其中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感受巴赫《小步舞曲》的优美旋律,学唱歌曲《跳舞的树叶》。

2、乐于用肢体动作表现树叶随风飞舞的姿态,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喜悦。

活动准备:

动画视频、歌曲cd、树叶手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倾听乐曲,熟悉旋律。

1、谈论对音乐的感觉。

师:小朋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由舞动身体。

师:(1)你觉得小树叶在做什么呢?

(2)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学小树叶随风摆动的样子吧。

二、聆听歌词。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跳舞的树叶》,幼儿安静的倾听。

2、教师引导幼儿回答歌曲内容及谈论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3、播放动画一遍,幼儿欣赏。

4、请幼儿说一说在动画里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小树叶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

5、再次完整欣赏动画一遍,让幼儿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

三、肢体探索,表现歌曲。

1、探索树叶随风舞动的姿态。

师:(1)如果你是一片树叶,你会怎么在空中舞蹈?

(2)除了刚才已经做过的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树叶的随风飞舞?

2、在歌曲伴奏下完整表现树叶飞舞的姿态。

四、我是跳舞的树叶:

1、师:小树叶跳舞跳的那么好看,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片会跳舞的树叶宝宝呀!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两片树叶手偶套在手上,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小树叶随风飞舞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3、请个别能干的幼儿上来表演自己的动作,其他幼儿共同练习。

4、听歌曲,教师将幼儿练习的动作连贯在一起完整表演一遍。

5、教师继续鼓励幼儿想像各种树叶跳舞的动作,幼儿共同练习。教师将幼儿练习的动作再次连贯起来和幼儿共同表演一遍。

6、教师鼓励幼儿俩俩结伴大胆舞动自己的身体表演歌曲一遍,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喜悦。

五、展示

鼓励幼儿像小树叶一样尽情起舞。

六、离开活动室:

1、师:树叶宝宝们,外面还有许多的小树叶想和我们一起跳舞,我们一起到外面随着秋风跳舞去吧!

2、幼儿随歌曲边跳边离开活动室。

活动简评

1、这是一节欣赏活动,步骤清晰,难点突出,比较具体形象。

2、这节课的效果不错,只是觉得树叶与音乐的关系可以在密切一些,或者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乐理常识以及作曲家的生活背景。

活动反思

树叶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孩子对于飘落的树叶也比较的感兴趣,有时会捡上几片玩弄一番。《跳舞的树叶》从内容的选择、导入的手段、展示的方式等方面来看,还是比较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孩子至始至终都能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

《跳舞的树叶》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节奏起伏,而且歌词也很生动,适合幼儿演唱。

让孩子欣赏了歌曲《跳舞的树叶》,并要求他们说出歌中唱了什么,每当他们说出一句歌词,我便将这一句唱出来,对于没有说对和说全的,便再次播放录音让他们听一遍,最后,幼儿终于将一首歌补充完整。这时,再次播放cd,幼儿轻声跟唱两遍。在孩子们基本学会的基础上,再要求他们有表情地演唱。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要让孩子们多听,多感受,这样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才会增强。在我们的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都可以用不同的音乐作背景,既可以营造气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何乐而不为呢?

篇6:中班音乐活动气球跳舞

目标:

1随着音乐旋律,以肢体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动态。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

准备:

小鸟、老鹰头饰各一个。

音乐磁带,包括《气球跳舞》、《小鸟飞来了》、《老鹰来了》、《气球和小鸟跳舞》四个音乐片段。

过程:

一、快乐的气球。

----我们一起来听音乐扮演一只快乐的气球吧!

----播放音乐《气球跳舞》,引导幼儿按音乐节奏做动作,自由表现气球高高兴兴的样子。

----启发幼儿讨论:什么样的动作可以表现出快乐的样子?守游戏规则,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如做跳跃、击掌、转圈等动作,并加上恰当的的表情)----幼儿再次听音乐表演,注意脸部表情和身体姿态。

二、小鸟、老鹰来了。

----一只小鸟看见快乐德 气球,飞来一起跳舞。

----播放音乐《小鸟飞来了》,教师扮演气球,请幼儿表现小鸟飞来和气球跳舞的情境。

----了解游戏规则:气球遇见小鸟和它一起跳舞,遇见老鹰则逃跑,如被老鹰“啄”到,就做漏气状倒在地上。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连续播放四个音乐片段,幼儿扮演气球,教师扮演小鸟和老鹰,共同表演。

----跟随音乐旋律,幼儿分组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真正感悟到了: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篇7:来跳舞中班音乐教案

在学习对唱的基础上初步学玩音乐游戏。

初步培养幼儿愿意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并能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设计思路:

中班的儿童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喜欢和家人及同伴一起交谈。但是,随着城市居住条件的提高,孩子们都生活在封闭式的高楼里,客观上减少与限制了其与外界人群的接触与交往。本班幼儿也是如此。他们有的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害怕与人讲话;更多的幼儿是有交往的愿望却不知如何与人交往。

根据这一情况,本学期重点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幼儿逐渐学会了交往,初步学习了与同伴的合作。但是还缺乏与人交往与合作的方法。本次活动律动部分通过幼儿自由结伴、各自想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商量、合作、统一,把共同编的动作放进音乐里,来促进幼儿协商、合作能力的发展。游戏部分就是要让幼儿在邀请别人跳舞这一游戏情景中,激发幼儿敢于与同伴及周围人交往,掌握简单的交往的方法,体验交往的快乐。

活动流程:

律动《快乐舞》

让我们跳个快乐舞来欢迎客人老师吧!

和好朋友一起想个动作放到快乐舞里,音乐结束也想好了。

把你和好朋友想的动作跳一跳。(个别组合示范,集体学一学)

把你和好朋友想的动作跳给客人老师看。

练声《大雨和小雨》

冬天又干又冷,让我们下起雨来给植物喝喝水吧!(提醒幼儿小雨的声音也是有力气的)

找个小指挥,幼儿分两组看指挥动作演唱(指挥动作要清晰)

音游《来跳舞》

今天真高兴,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歌吧。

小朋友唱得真好听,我也想来跳舞了,你们来邀请我好吗?(学习对唱)

这次我来邀请你好吗?(练习对唱)

这次我真的来请你跳舞了!(老师示范游戏规则:找到朋友后一起再去邀请别人)

老师与幼儿一起去邀请别人,游戏反复进行,直到幼儿全部投入其中。

篇8:中班音乐活动:认识你呀真高兴

1.尝试用说唱的方式表演歌曲, 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

2.在学习结伴舞蹈的过程中, 增进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 体验共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会唱歌曲, 会跳单圈邀请舞。

2.钢琴伴奏、活动场地 (椅子两两摆放成半圆形) 。

活动过程

1.围绕活动主题“认识你呀真高兴”进行师幼间的互动与问候。

(1) 用语言交流的方式彼此问候。师:孩子们, 来到无锡我认识了你们这么多新朋友, 我想大声地对你们说:“认识你呀真高兴!”如果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 一定也会大声地对我说这句话。 (启发幼儿用同样的话语回应执教老师) 瞧!今天还来了很多客人老师, 也用这句话向大家问个好吧!

(2) 在歌曲表演中传递快乐情绪。师:我知道你们学过一首歌就叫《认识你呀真高兴》, 咱们一起表演给新朋友们 (指现场观摩教学的客人老师) 看看吧。 (完整歌表演一次)

2.用“说唱结合”的方式表现歌曲, 感受唱唱、说说的变化与乐趣。

(1) 看老师怎样说唱。师:刚才你们为大家表演, 现在我想为你们表演。仔细听, 我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2) 集体练习。 (按前面一半唱, 后面一半说的方式完整进行) 师:原来, 一首歌可以从头唱到尾, 还可以像我这样前面一半唱, 后面一半说, 唱唱、说说真有趣!你们也来试试吧!

(3) 以师生轮流“说”的方式再次练习。师:这一次又有新变化:最后两句说的地方我和你们一人一句, 你们愿意先说还是后说?

3.学习两人、三人结伴舞蹈, 乐意与更多朋友进行表演。

(1) 尝试按男孩、女孩结伴舞蹈的要求完成表演。师:和你旁边的朋友合作一次吧, 先商量好, 是男孩先说还是女孩先说。 (提醒幼儿:说的时候会用好听的声音, 听的时候要安静、有礼貌。)

(2) 交换朋友, 继续以两人结伴的方式合作表演。师:我们要换个朋友再来一次。注意了:前奏的时候你要找到一个朋友和他 (她) 面对面站好, 还要商量好谁先说谁后说, 前奏结束时你们就要开始唱歌跳舞了。

(3) 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小结并增加一次练习。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能很快找到朋友并且商量好谁先说、谁后说, 但是商量的声音太大, 这样合适吗?为什么? (影响听音乐) 启发孩子看看彼此间的距离 (很近) , 提醒大家用悄悄话商量。

(4) 增加朋友 (提升难度) , 尝试以三人结伴的方式合作表演。师:刚才是几个人做朋友? (两个) 如果请你们三个人一起跳舞行不行?记住哦!前奏的时候要三个朋友在一起, 还要商量好谁先说、谁接着说、谁最后说。有点难, 让我们来试试!

4.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 增进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

(1) 和朋友商量着改编歌词及动作。师:歌里唱到和朋友“拉拉手、亲一亲”很开心, 你还愿意怎样和朋友亲热呢?和你的朋友商量商量。谁来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2) 选取个别动作替换到原有的歌词中, 并完整表演。

5.拓展活动思路, 尝试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用方言表现歌曲的说唱部分, 享受方言带来的快乐。

师:还记得我从哪里来的吗?我会用苏州话介绍自己, 一起听听。 (教师用苏州方言说:我是苏州人, 认识你呀真高兴!) 你们可以用无锡话说说吗?幼儿说方言, 师生再轮流说。

师:我有很多朋友, 有四川的、上海的……我跟他们学过四川话、上海话, 再用不同的语言来试试。师生轮流说。

活动背景与分析

这一个活动案例是我们为参加江苏省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展评而设计的, 可是当我们来到展评现场无锡实验幼儿园时, 发现参赛的教学内容该幼儿园已分两教时实施过 (第一教时:学唱歌曲;第二教时:学跳邀请舞) , 这就意味着准备好的教学方案无法再用!意外、紧张之余, 立即思考对策。在与幼儿接触的半个小时中, 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状况, 并根据幼儿的表现灵活调整了教学方案。首先, 把幼儿完整演唱的形式改为说唱 (前半部分唱, 后半部分说) ;其次, 在邀请舞的基础上, 调整为学习两人、三人结伴舞蹈;第三, 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最后, 充分借助异地上课的机会, 利用师生各自优势 (会多种方言) , 拓展教学思路。

篇9:中班音乐教案:我和椅子来跳舞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节奏合拍地做游戏动作。

2、能用小椅子作为道具创编动作。

3、体验、表现律动的情趣,感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泼水歌》,幼儿每人一张椅子,排列成圆形。

2、经验准备:已有和椅子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导入、熟悉音乐旋律

教师:今天,小椅子想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小椅子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小手听了音乐想唱歌了,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让小手来唱一唱。

2、创编小手和椅子唱歌的动作。

教师:小手啊还想跟小椅子来唱歌呢,怎么唱呢?可以拍椅子的什么地方?

教师:听着音乐让小手和椅子来唱唱歌吧!

3、创编小脚和椅子跳舞的动作。

教师:刚才小手和椅子来唱歌了,现在小脚想和椅子来跳舞,他们会怎么跳呢?站以来,听着音乐试一试。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提炼动作。

教师:刚才我们是在椅子后面点一点,还可以在哪里点一点?还可以在椅子的旁边前面点一点,后面点一点。

4、创编身体和椅子的动作。

教师:小手、小脚和椅子唱歌、跳舞了,我们的身体可以跟椅子跳舞吗?怎么跳呢?我们一起来试试。

教师:我们可以用小碎步跟椅子跳个圆圈舞,两脚并拢,脚尖踮起来,轻轻的、快快的向前走。这个啊叫小碎步。我们一起用小碎步跳圆圈舞。

5、拍手,掌握节奏型| xx x|。

教师:和小椅子唱歌、跳舞开心吗?开心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动作呢?引导说出拍手。

教师:开心的时候可以拍拍手,教师哼唱拍手,幼儿学习。

6、完整表演音乐。

教师:刚才小手和小椅子是怎么唱歌的?先拍拍椅边再拍拍椅背。接着干什么了?小脚和椅子跳舞了,怎么跳的?扶好椅背,这边点,那边点,站在椅子旁边,前面点,后面点,再跳个圆圈舞,拍拍手。

教师: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跟椅子来唱歌、跳舞吧!2—3遍。

泼水歌

1=F 2/

411 123|11 5|3232 123|11 1|44 46|5654 3|44 46|5654 6|3232 123|11 5|3232

123|11 1||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篇10:中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跳跳糖

中班教案中班音乐:会跳舞的跳跳糖中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跳跳糖中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跳跳糖中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跳跳糖中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跳跳糖中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跳跳糖中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跳跳糖中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跳跳糖 作者:心的生活

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

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

1、拟人化的跳跳糖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实物跳跳糖若干,玩具电话一部。

3、在活动室一端画一张“巨人”张大的嘴巴。

4、已学过歌曲《跳跳糖》。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跳跳糖》,引出主题。

师:你们吃过跳跳糖吗?(吃过)谁来说说,你吃过以后感觉怎样?(甜 甜地、酸酸地、还会跳„„)。还记得咱们学过一首《跳跳糖》的歌曲吗?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学跳三个舞步。

1、师:你们唱得都很好听,那你们愿意来学一学跳跳糖吗?们边唱歌边 来学学跳跳糖是怎样跳的。(随音乐任意跳)

2、师:都跳得不错,刚才老师发现ХΧ小朋友是这么跳的,(双脚蹦跳步),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学跳)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脚蹦跳步,跳的时候要轻轻的,两只脚一起往上跳,脚尖先着地。(幼儿学跳),你们学的真快,咱们把这个舞步放进歌曲里来跳跳,(边哼边跳两遍)。

3、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跳得不一样的,(幼儿上台跳)噢,他是把一只脚提起来跳的,也来帮它取个名字(幼儿自己起名)大家一起来学一下,(边学便提要求:一只脚提起,另一只脚轻轻跳起,也是脚尖先着地)咱们也把它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可把双脚蹦跳步与单脚蹦跳步和跳一遍)。

4、师:老师这里也有个好看的步子,[1][2]下一页

(踵趾小跑步)它的名字叫踵趾小跑步,跳得好看吗?那刚才是怎样跳的呢?(幼儿回答)(讲解:前一步后一步再跳三下,动作要轻,慢慢得跳)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

5、师:如果把刚才们跳的三个步子都放在歌曲里表演一下一定很漂亮,先让老师来试一试,你们帮拍手唱歌,请你们看看是怎么跳得?(提醒幼儿注意欣赏舞蹈,哪句跳什么动作)表演得好不好?(开头部分可拍手,从双脚蹦跳步到单脚蹦跳步到踵趾小跑步)你们想来试试吗?(与幼儿一起表演三遍,提醒幼儿边唱边跳,步子要轻)

6、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加上你的手的动作,跳得就更棒了。(幼儿随意加上手的动作)别忘了,跳跳糖吃到最后会怎样?(融化)请你来做做融化的动作,真象。现在,们把这些动作都加上来表演,相信大家都会表演得很漂亮。(提醒幼儿找个空的地方表演,边唱边跳,注意自己的表情)。

三、游戏。

1、(给幼儿一个惊喜)师:听,什么声音?(电话响起,师接电话)你们知道吗,刚才“巨人”先生打来电话,他说用望远镜看到们小朋友跳得很好看,想邀请们到它的嘴巴里去跳,你们愿意吗?那们就来打扮一下,呢,就打扮成跳跳糖姐姐,你们就打扮成跳跳糖弟弟和妹妹。(挂好胸饰出发)。

2、师:哇,“巨人”的嘴巴好大呀,在它嘴巴里跳舞一定很好看,你们准备好了吗?(表演一遍)(对幼儿的舞步进行指导,表扬有节奏的幼儿)(根据时间长短,可分男女表演)

四、听音乐,结束活动。

篇11:中班音乐活动气球跳舞

1、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能跟着音乐合拍地跳舞。

2、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并遵守规则。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会找空位跳舞。重点:目标1 难点: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准备:在地上画上巨人的大嘴巴、录音机、磁带、已学会歌曲。过程:

(一)以“今天们来当跳跳糖一起来跳舞”引出课题。

(二)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并合拍地跳。

1、复习歌曲《会跳舞的跳跳糖》把跳跳糖快乐的样子唱出来。

2、你这颗跳跳糖会怎么跳舞呀?(启发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有脚的动作,再加上手的动作)

3、听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可以自由做各种手和脚跳舞的动作。指导小朋友听着音乐的节拍,一拍一下地跳。门—3遍人

(三)自由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听歌曲后尾奏一句,自由想象,跳跳糖怎么了?

2、看,地上有一张巨人的大嘴巴,跳跳糖到巨人的嘴里去跳舞一定很有趣。今天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想一想

①跳跳糖什么时候跳到巨人的嘴里去好呢?

②把刚才尾奏的音乐也加到游戏里去,可以怎么玩呢?(鼓励小朋友自由想出不同的玩法和规则)

3、根据小朋友自己讨论创编的游戏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尝试用不同的玩 法和规则游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体验自由创编游戏的快乐。)

篇12:中班音乐活动气球跳舞

循序渐进原则在幼儿园教师看来是简单又平常的教育原则, 因此往往被他们所忽视。教师们似乎更愿意去接受一些新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并注重这些新原则和方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在教师们看来, 新的东西就是好的、有价值的, 这种观念使他们忽略了那些看似平常的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师们不能一味去追求新的教育方法, 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 创新应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目标。比如教师可以在理解像循序渐进这样一些经典原则的基础上, 思考如何创造性地将这些原则运用到音乐教学实践中。创新并不单指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创新, 在原有教育观念、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的具体细节上的创新只要以幼儿的发展为目标, 也同样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并不是什么新的教育原则, 它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在许多有关教育的书上都有提及。但由于一部分幼儿教师关注于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对循序渐进原则不重视, 自然也没去深入领会该原则的含义。那么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循序渐进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活动中的具体含义。许卓娅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提出的第一条原则 (在儿童原有基础上促进其发展的原则) 其实就是循序渐进原则。许卓娅指出:在设计音乐教育活动时, 教师必须注意准确地把握学前儿童的原有基础。“原有基础”在此特指儿童需在新的学习情境运用和发展的已经获得的经验, 不仅包括音乐的经验, 而且也包括非音乐的经验。也有学者把它称为“发展性原则”, 并认为: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贯彻该原则首先表现在音乐活动应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 应将儿童的原有水平和发展目标联系起来考虑……无论是确定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还是选择音乐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都必须建立在考虑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无论从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顺序的安排上都应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特点。比如, 在节奏方面, 从适合儿童自身活动的节奏特点 (行走合乎四分音符, 跑步合乎八分音符) 入手, 在曲调方面, 从幼儿发声最早、最自然的音调下行小三度 (Sol-mi) 起步。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教学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对象 (儿童) 的周围音乐环境, 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简而言之, 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含义是:注重幼儿的原有基础 (包括幼儿已有的音乐经验和非音乐经验) , 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保证音乐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方法的选择和幼儿的发展阶段相符合;幼儿的音乐学习和幼儿的发展相一致;音乐教学活动的结构和顺序要适应幼儿发展的先后次序, 并通过小步递进的形式真正推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和水平上获得发展。

三、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实践循序渐进原则

幼儿园教师了解了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含义之后, 就需要思考如何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接下来笔者以江苏省南京市某幼儿园中班一节音乐教学活动《大象和蚊子》为例, 探讨循序渐进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1. 案例描述。

这节活动大致是这样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为幼儿讲有关大象和蚊子的故事, 并通过动作将故事表现出来, 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老师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幼儿们听得很入神, 并积极模仿老师的动作。第二个环节是教师出示图谱。教师边让幼儿看图谱边告诉幼儿图谱与前面所讲故事的联系, 让幼儿进一步熟悉了故事情节。第三个环节是教师开始播放音乐, 并示范用前面故事中的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教师示范, 幼儿模仿教师动作, 并跟着教师一起听音乐, 随着音乐的变化做各种动作。幼儿跟随音乐做了几遍动作之后, 进入最后环节, 教师拿出五种乐器, 让每个孩子选择一种乐器, 并让孩子用乐器来表现音乐的节拍。在该环节中, 有些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 开始与旁边孩子嬉戏, 还有些孩子不知何时轮到他来用乐器演奏。尽管教师在努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但似乎作用不大。

2. 案例分析。

从以上案例可看出教师前几个环节似乎都是为了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们合作用各种乐器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但幼儿并没达到老师的要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第一、二环节, 教师设置的故事比较有趣, 能吸引幼儿。幼儿积极跟着教师用动作来表现故事。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始终没有听到音乐, 教师一直在用语言结合图谱讲述故事, 用动作表现故事。到了第三环节, 教师才播放音乐, 幼儿跟着教师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音乐听了几遍就进入了第四环节, 可以说在幼儿对乐曲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 教师马上拿出乐器来要求幼儿用乐器表现前面听到的乐曲, 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再加上乐器种类过多, 分给不同的幼儿后, 每个幼儿等待轮到自己演奏的时间较长。对中班幼儿来说, 让他们等待好几个八拍才轮到自己确实难度较大。幼儿对乐曲的不熟悉, 及等待时间较长, 有些幼儿自然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及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他来用乐器演奏的情况。由于教师急着让幼儿听故事, 根据故事做动作, 幼儿倾听音乐, 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和让幼儿合作用乐器演奏音乐这些环节放在一起用一节教学活动的时间急匆匆地教给幼儿, 幼儿显然无法咀嚼这种“压缩饼干”, 最终幼儿既没有很好地感受音乐, 更无法用乐器合作表现音乐。

3. 结合案例谈实践循序渐进原则的方法。

(1) 准确把握幼儿的原有基础是进行音乐活动的前提,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之前, 无论是确定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还是选择音乐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都必须建立在考虑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应根据所在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仔细认真地考虑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的设计。比如, 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如果能将第一个环节和第二个环节结合起来, 根据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就出示图谱, 将抽象的语言和形象的图像相结合, 这样便能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故事。在幼儿对故事了解并能根据故事做动作之后, 幼儿将比较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环节。此外, 在第四个环节, 教师在采用让幼儿轮流演奏乐器的方式进行活动时, 教师如果能考虑中班幼儿的特点, 给中班幼儿提供2~3种乐器, 那么幼儿不仅能较快地熟悉这些乐器, 而且等待轮到自己演奏乐器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不容易分散注意力。 (2) 在音乐活动中应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 教师在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始终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每次教学都应让幼儿从最简单的活动开始, 通过多次重复直到幼儿能熟练前面的活动后, 才开始下一个活动。这样前面的基础牢靠了, 才有利于下一个环节活动的展开。幼儿在充分掌握中低层次的活动之后再进入较高层次的活动中, 通过小步递进的形式真正推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和水平上获得发展, 慢慢让幼儿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审美经验提升。比如, 在上述案例中的第三个环节教师应让幼儿多次重复倾听音乐, 以便幼儿充分感知音乐的变化与故事人物、动作的关系, 在幼儿熟悉音乐后, 教师还应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各种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这个环节是这节音乐活动的重点环节, 所用时间是应长一些。这个环节将为下一个环节:让幼儿用乐器来表现音乐打下基础。一节音乐课时间不够的话, 可以把该音乐活动分成两节课上, “让幼儿用乐器来表现音乐”放到下节音乐活动中进行, 而不要像本案例中那样为完成教学任务在一节课中匆忙就教给幼儿。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篇13:中班音乐活动气球跳舞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

2、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

活动重难点:

重点: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难点: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基础:

材料准备:1、教学挂图“熊跳舞”1张。

2、四脚能活动的小熊绒布玩具1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图形辨认

1、指出图1中相同的图形。

2、指出图2中相同动作的小熊。

3、明确图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间是不同的。

二、倾听音乐,观看布熊表演。

1、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布熊表演。

2、再次欣赏,知道音乐一样时,熊也跳得一样。

三、跟随音乐做动作。

1、创编小熊笨拙的动作,随A段音乐表演。

2、随B段音乐自由动作,表现小熊欢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后,再听音乐跳舞。)

3、随音乐完整表演。(大胆表现,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

四、结伴表演

1、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

两人交换任务。

一/1、这是谁啊?它在干什么?

2、它们跳舞的动作一样吗?哪两只小熊的动作是一样的?

3、一前一后的小熊动作是相同的,中间的小熊动作是不同的。

二/1、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跟着音乐是怎样跳舞的好吗?

2、小熊跳的好看吗?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看看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是不是能合起来。

三/1、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小熊跳舞真开心,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听完后你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动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起来学学。小熊们你们跳舞时不要挤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起来是怎么样的?小熊越跳越开心了,你们可以自己做表示高兴的动作。

3、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来跳一遍,你们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

四/1、现在我们找到一个好朋友,一个人跳舞、另一个人学他的动作。你们两个人自己商量一下,谁先跳,谁先学。

2、两个好朋友交换一下,刚才学的人现在来跳舞。

教学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

上一篇:某某市某某小学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下一篇:平安建设 述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