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机构业务培训

2024-09-06

保荐机构业务培训(精选6篇)

篇1:保荐机构业务培训

一、关于非公开发行中的短线交易

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要注意避免短线交易

证券法四十七条规定,公司的董、监、高及持股5%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股票卖出后在六个月内买入,或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的,收益归公司所有。具体到非公开发行中,对于董、监、高、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参与认购的,保荐机构一定要认真核查上述人员是否有在董事会决议前六个月卖出股票的行为。

关注内容:请保荐机构和申请人律师核查其从定价基准日前六个月至本次发行完成后六个月内是否存在减持情况或减持计划,如是,就该等情形是否违反《证券法》第四十七条以及《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第(七)项的规定发表明确意见;如否,请出具承诺并公开披露。

二、非公开发行对象的穿透问题

穿透计算主要是针对通过资管计划、有限合伙等产品参与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情况。为了防止认购人数超过200人构成变相公开发行,从14年起我们在审核中对此予以关注,主要关注以下问题:

1、关于资管产品或有限合伙等作为发行对象的适格性;

2、关于资管合同或合伙协议、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合同的必备条款(违约赔偿条款);

3、关于关联交易审批程序(针对委托人或合伙人与申请人存在关联关系的);

4、关于信息披露及中介机构意见(是否存在结构化、在锁定期内委托人或合伙人不得转让其持有的产品份额或退出合伙);

5、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个发行对象,但需要履行员工持股计划的程序(上市公司董事会提出员工持股计划草案需提交股东大会表决)

三、认购资金来源核查

一、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布时应当在穿透披露出资人具体认购份额的基础上,补充披露各出资人的认购资金来源。

二、保荐机构应当全面核查各出资人的认购资金来源。认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或合法自筹资金的,应当对其是否存在对外募集、代持、结构化安排或者直接间接使用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资金用于本次认购等情形发表明确意见。保荐工作底稿中应包括但不限于最终出资人对上述情形出具的承诺及签字确认。

四、5%以上股东参与认购非公开发行的方式(新增监管要求)

公司的控股股东或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取上市公司股份的,应直接认购取得,不得通过资管产品或有限合伙等形式参与认购。如已披露的预案中,存在控股股东或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通过资管产品、有限合伙,单独或与第三方参与非公开发行认购的情形,应予以规范,具体如下:控股股东或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应作为单个发行对象参与认购,认购额不变,发行方案作相应调整,且不需要重新确定定价基准日。(增加透明度)

五、关于非公开发行的价格修改机制

1、公司向我会正式申报非公开发行申请前,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根据公司内部程序自行调整发行底价。

2、公司向我会正式申报非公开发行申请后,采取询价发行方式的,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初审会前调整一次发行底价,调整次数以一次为限。

3、公司向我会正式申报非公开发行申请后,采取定向定价发行方式的,在审期间不允许其调低发行底价,可以调高。

4、无论公司采取询价方式还是定价方式,修改发行底价必须重新召开股东大会,不能仅根据前次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授权。(履行中止程序)

六、股东大会有效期及计算方式

股东大会批准非公开发行预案的有效期是十二个月。比如某公司今天(7月25日)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了非公开预案,有效期是到明年的7月24日。很多公司自行约定有效期为24个月是无效的,规定股东大会有效期是为了确定价格的有效期限。过了这个期限原先设定的发行底价或发行价格就无效,需要重新确定发行底价。(发审会前还处于有效期,非封卷前)

七、发行方案调整与定价基准日的调整

发行方案如果仅仅涉及募集资金规模的调减,履行董事会程序即可,不用重新确定定价基准日,重新确定价格;

如果涉及方案的实质性调整,比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事先确定的重要战略投资者放弃认购,募集资金项目使用发生重大变化的,需要重新确定定价基准日并重新确定价格。(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的不影响)

八、前次募集资金运用

(一)前次募集资金使用

1、上市公司申请发行证券,且前次募集资金到账时间距今未满五个会计的,董事会应按照本规定编制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对发行申请文件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截止日的最近一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并就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作出决议后提请股东大会批准。

2、注册会计师应当以积极方式对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是否已经按照证监发行字[2007]500号的规定编制以及是否如实反映了上市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发表鉴证意见。

3、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鉴证报告均为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申请文件的必备内容。

4、前募报告及鉴证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未提供按照证监发行字[2007]500号规定出具文件;

2)未按照上述规定真实、准确、完整的反应前次募集资金的使用及效益情况,不重视信息披露质量; 3)截止日的问题;

4)前次募集资金范围包括重大资产重组; 5)未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程序。(二)前次募集资金运用的主要问题

1、前次募集资金用途大比例变更;

2、前次募投项目进度大幅延缓;

3、前次募投项目效益与预期相差较大;

4、前次募投项目效益与同类非募投项目效益趋势相悖。

九、本次募集资金运用

(一)本次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1、不鼓励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上市公司应按照实际用途披露募集资金投向,不得通过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变相将募集资金用于其他用途。

2、在确有必要并测算合理的前提下,配股、优先股和锁三年的定价定向非公开发行可将全部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锁一年的询价非公开发行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的30%;其他再融资产品均不得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3、应结合公司资产规模、经营规模、资产负债率水平、非主业投资等情况,在根据报告期三年历史数据谨慎预计未来收入增长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结构的前提下,分析公司未来流动资金需求量。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视为补充流动资金。

4、本次再融资前后的重大投资,特别是非主业投资,应与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结合分析,论证说明是否存在变相通过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以实施其他项目的情形。

5、金融类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可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并披露补充资本金规模的测算依据;房地产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不得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监管理念:投资实体经济、融资规模合理、有明确的投向 存在的问题:

1、部分上市公司轻主业,重短期股价,轻长期业绩,重市值管理,轻可行研究,募投项目的选择随波逐流;

2、募投项目用于并购资金池等,没有确定的用途;

3、募投项目的内容披露的背景信息很多,但缺少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的信息披露,具体的投资内容和商业模式不详;

4、将自有资金进行的重大收购或投资,与本次非公开发行进行人为割裂;

5、在发行部与上市部之间进行政策套利。(三)本次募集资金需明确的事项

1、募投项目的投资构成;

2、募投项目的投资进度;

3、募集资金的使用进度;

4、投资主体;

5、募投项目的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

(四)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的非资本性支出(新增监管要求)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投资构成中,募集资金不得用于支付员工工资、购买原材料等经营性支出;

用于铺底流动资金、预备费、其他费用等的,视同以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五)本次募投项目投资网点建设的问题

1、网点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开设药店、托管药房、建设经营连锁店等。投资连锁店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收购兼并、租赁房产或购买房产用于建设连锁店、改造现有连锁店;

2、网店建设项目不得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如涉及与他方合作建设的,需明确合作意向合同;如涉及网店铺设或改造的,需逐一明确网点建设的时间、地点、金额、进度,包括具体店址、投资金额、建设进度;收益形式及预计收益率;签署的意向性合同等。(六)募集资金用于收购资产的评估问题

1、评估方法不适用于标的资产

2、评估假设、评估参数不合理

3、收益法下仅有最近一年一期历史数据,或仅最近一年一期业绩开始(大幅)增长

4、标的资产实质为金融资产

5、标的资金生命周期

6、业绩承诺(发行部无明确规定)

7、估值合理性的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包括估值方法的适用性、主要参数的确定依据、风险的揭示。(七)募集资金的现场检查 建立募集资金运用现场检查制度

检查范围:派出机构通过“双随机”原则确定的全面现场检查的上市公司,其中最近三年内实施过再融资的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重大异常情况的上市公司。

检查关注内容:募集资金使用是否存在违规情况,包括实际的投资项目、投资进度、投资构成、投资效益与预计的是否存在重大差异等。

违法违规行为:及早发现,及时纠正;启动立案稽查程序,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

十、土地、环保及商誉问题

1、土地、环保

募集资金投向项目建设的,要求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或已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投资项目需要提供环保文件的,则要求取得有权部门出具的项目环评相关文件。

2、商誉问题

向大股东收购的,估值溢价直接冲减上市公司资本公积;向独立第三方收购的,账面会形成金额较大的商誉。

1)标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较账面值的增值部分,这部分溢价直接归集到对应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具体项目,也即标的资产在合并报表中按公允价值列示;

2)另一部分是支付对价超过标的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这部分溢价确认为商誉; 3)后续计量时,商誉需要在每年末进行减值测试,发生减值的,应减记商誉余额,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未发生减值的商誉在持有期间不要示摊销。

十一、创业板再融资特点

1、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的规定

《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前次募集资金基本使用完毕,且使用进度和效果与披露情况基本一致。

1)进度和效果 2)披露情况 3)基本一致

4)上市前后的盈利能力变化

2、最近两年盈利

《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第(一)款:最近两年盈利,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3、现金分红与资产负债率

《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第(三)款:最近二年按照上市公司章程的规定实施现金分红;第(五)款: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百分之四十五,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除外。

十二、在会期间重大事项的报告

1、财务资料及时更新

尚未提交发审会的,季报如果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不需报送书面核查报告;半年报、年报,无论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均应报送补充核查报告,并更新材料; 已通过发审会的,公开发行需要根据年报和半年报情况更新募集说明书、报送会后事项文件;定期报告发生亏损或业绩同比下降30%以上的,需要报送补充核查报告等会后事项文件。评估报告应在有效期内。

2、股东大会即将过有效期

3、重大重组事项(不同时受理两个行政许可)

4、发行条件涉及历史盈利要求的

公开发行、创业板的非公开发行、优先股,这三类再融资,发行条件均涉及历史盈利要求:

已受理未过会、已过会未核查、已核查未发行的,发生季报或半年报亏损的,均要及时报告。

5、已过会的企业,如果会后实施分配,应及时报送会后事项文件,以免影响发行。

6、已过会的企业,年报审计报告或内控审计报告为非标意见;涉及重大诉讼等的。

篇2:保荐机构业务培训

《保荐机构注册登记表(I-1)》:

保荐机构注册上海宏途注册公司代办注册上海各类公司 工商税务登记、自贸区公司注册、医疗器公司注册、企业年检、变更、代理记账咨询热线021.54191116 上海宏途0919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本机构自觉遵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自愿履行保荐机构的职责。

3、本机构及本人自愿接受中国证监会对注册登记相关事项以及保荐工作进行的任何质询和调查。

4、当本注册登记表和证明文件及其相关资料的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本机构将立即以书面形式将有关变化情况报告中国证监会并更新注册登记资料。

5、当本机构出现《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规定不得注册登记为保荐机构的情形时,本机构将立即以书面方式报告中国证监会,并自愿申请从名单中去除。

6、本机构自愿接受中国证监会按照《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采取的监管措施。

二、保荐机构申请人

名称

成立时间

注册地址

主要办公地址

法定代表人

三、保荐机构申请人的主要股东

股东名称或姓名

股份类别

所持有或控制的股份数量

所持有或控制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是否为实际控制人

四、保荐机构申请人的指定联络人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码

五、保荐机构申请人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职务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码

本表后附上述人员的个人简历(需突出从事证券业务的经历)。

六、拟推荐的保荐代表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职务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码

本表后附上述人员的个人简历(需突出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经历)。

七、对照《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逐一说明是否存在不得注册登记为保荐机构的情形

事项情形说明

1、是否为综合类证券公司

□是

□否

2、保荐代表人数量是否不少于两名

□是

□否

3、公司治理结构是否不存在重大缺陷、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未有效执行的情况

□是

□否

4、是否最近二十四个月未因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从名单中去除

□是

□否

5、是否不存在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不得注册登记为保荐机构的情形

□是

□否

八、对照《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逐一说明下列事项:

(一)保荐工作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情况;

(二)证券发行上市尽职调查制度的建立情况;

(三)对证券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内部核查制度的建立情况;

(四)持续督导制度的建立情况;

(五)持续培训制度的建立情况;

(六)保荐档案制度的建立情况;

(七)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事项。

九、需要申报的其他重要事项

申报事项说明

本表后应附上述各项的证明文件和相关资料。

全体董事对本表及其证明文件和相关资料予以确认,亲笔签名。保荐机构申请人加盖公章。

全体董事签名

年月日

保荐机构申请人公章

年月日

《保荐代表人注册登记表(R-1)》:

保荐代表人注册登记表(R-1)

申请人姓名:

申报时间:

一、声明与承诺

(一)申请人声明与承诺

●声明:自愿申请注册登记为保荐代表人,同意通过所任职的保荐机构做出本项注册登记。

●承诺:

1、本注册登记表和证明文件及其相关资料的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2、自觉遵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自愿履行保荐代表人的职责。

3、自愿接受中国证监会对注册登记文件相关事项以及保荐工作进行的任何质询和调查。

4、当本注册登记表和证明文件及其相关资料的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本人立即以书面形式将有关变化通过所任职的保荐机构报告中国证监会并更新注册登记。

5、当本人出现不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规定保荐代表人要求的情形时,将立即通过所任职的保荐机构以书面方式报告中国证监会,并自愿申请从名单中去除。

6、本人自愿接受中国证监会按照《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采取的监管措施。

(二)保荐机构的声明与承诺

1、保荐代表人申请人是本机构投资银行专业人士。

2、本机构已审核过本注册登记表和证明文件及其相关资料,有充分理由确信其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本机构有充分理由确信保荐代表人申请人为保荐代表人的适当人选。

4、当保荐代表人出现不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规定保荐代表人要求的情形时,本机构将立即以书面方式报告中国证监会,并自愿撤回推荐函。

5、本机构同意申报本注册登记表和证明文件及其相关资料。

二、保荐代表人申请人概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

学历

身份证号码

联系

电话

通讯

地址

三、保荐代表人申请人对照《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逐一说明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事项情形说明

1、是否具有证券从业资格并取得执业证书

□是

□否

2、是否具备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投资银行业务经历

□是

□否

3、是否参加中国证监会认可的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且成绩合格

□是

□否

4、是否有由所任职保荐机构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签名的推荐函

□是

□否

5、是否未负有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债务

□是

□否

6、是否最近三十六个月未因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从名单中去除或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是

□否

7、是否存在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要求的情形

□是

□否

四、保荐代表人申请人和保荐机构需要申报的其他重要事项

事项说明

本表后应附上述各项的证明文件和相关资料。

篇3:浅谈中介机构新业务拓展

二是政策性搬迁咨询案例。某国企改制部分资产公开挂牌出售,出售资产评估净值7000多万元,实际成交价4000万元,出售总价与评估净值的比率为52%。外籍客商公开竞标购买地方国企资产,并以购入资产评估作价成立新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几年后A公司涉及政策性搬迁,必须淘汰落后生产线。咨询机构受托出任A公司的顾问,提供专业支持,多次与拆迁实施单位、拆迁估价机构沟通、谈判,最终A公司拆迁补偿收益增值3000多万元。评估中设备重置价值的确定,复原价值不等同更新重置价值。耗能、淘汰设备或使用年代较长的设备,原地续用可以,但搬迁面临资产报废。搬迁异地重建,须购进性能更优、技术更先进的全新设备,资金投入量加大,更增添了企业搬迁异地重建的难度。国家为鼓励政策性搬迁2009年出台国税函118号《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在A企业搬迁异地重建期间,咨询人员积极向其宣传国税函[2009]118号文精神,引导企业开展各项搬迁重建工作。国税函[2009]118号文件规定,企业的搬迁收入和资产处置收入扣除固定资产重置或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同时规定,企业利用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2012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40号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该公告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新公告中对搬迁购入资产的税务处理与国税函[2009]118号文有了显著变化。2012年40号公告规定企业用搬迁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在计算搬迁所得的时候已经税前扣除,投入使用后又通过折旧的方式再次在税前扣除,明显存在重复扣除的问题。新公告明确规定,企业搬迁期间新购置的各类资产,应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计算确定资产的计税成本及折旧或摊销年限,企业发生的购置资产支出,不得从搬迁收入中扣除。国家政策性搬迁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恰逢A公司政策性搬迁工作已近尾声。新公告从发布到实施有个时间差,A公司政策性搬迁咨询服务,和时间赛跑。依据国税函[2009]118号文,A公司6000多万元固定资产购置既能抵搬迁补偿收入,新购置资产折旧又能正常税前扣除。咨询人员耐心指导并积极助推A公司及时、合法、合规开展政策性搬迁清算工作,多方位为企业决策提供咨询服务。A公司依据国税函[2009]118号文在2012年9月30日前完成政策性搬迁清算工作,主动请当地税务师事务所出具政策性搬迁专项鉴证报告,并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备案资料。上述咨询服务行为直接促使A公司实现搬迁购置6000多万元资产的双抵扣,可为企业节税上千万元。咨询的过程就是与客户分担风险、分享收益的过程。

三是其他新业务拓展成功案例。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技术人员只有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发挥聪明才智,才能有所作为。中介机构从事咨询工作并不是规避风险,而是更高层次上实现智力劳动转化为生产力的举措。某产学研型事业单位设立验资洽谈,有关部门委托中介机构验资的同时代理研发中心设立事务。业务流程上从搜集单位批文等资料、人事局网站下载表格并请委托方配合填写相关内容、签章,开设验资户、委托方汇入投资款、中介机构验资、提供资料办理事业法人资格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等。事业单位代理设立事务的关键是取得解决事业编制的设立批准文件,相对有限公司的设立,事业单位的设立事务更为简单。作为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笔者曾代编一份项目资金报告,当地有机构以业务项目不在其服务范围婉拒。当客户再三强调项目资金报告以企业名义出具,并不要求中介机构盖章,笔者所在咨询机构接受了此项挑战。委托项目要求咨询人员熟悉财务管理知识,在论证申请项目可行性的基础上草拟资金申请报告。企业提供项目基础资料,咨询人员测算项目现金净流量、动态的投资回期、投资报酬率等财务指标,素材加工、整合、综合论证,出具报告初稿并征求意见,对委托方或报告使用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完善。当委托方不清楚报告使用方的具体要求时,建议委托方提供相关项目的样稿或模板,最好是电子档,便于咨询人员在摸索中完成委托服务事项。正式报告提交后半月,委托方告之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传来消息,项目资金报告通过评审,客户不久将获取贷款资金。

四是新业务拓展的注意事项。(1)咨询中中介机构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对于难以胜任的项目,必须学会舍弃;如果客户委托事项的出发点是想偷税、财务造假等,咨询机构及工作人员千万不能为其“出谋划策”,不做违法犯罪的事。这是咨询机构的底线,是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要求。中介机构要注意品牌文化建设,口碑或信誉对中介行业发展至关重要。(2)新业务拓展要掌握适度,特别是一些新生事物,都有摸索的过程,不可一味畏难。既要防止“误受风险”,也要防止“误拒风险”。事实上,部分专业领域委托事项尽管有难度,但中介机构人员可以完成,要对自身有信心。(3)咨询报告不是“万金油”,不是回避风险的港湾。如果鉴证机构企图回避相关监管,对各类审计报告、评估报告以咨询报告的形式出现,则并不能回避中介机构、鉴证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4)咨询人员在咨询过程中,要注意维护职业形象。保持独立性,中介机构应注意在接受咨询服务的同时,回避出具拆迁评估报告等专业性报告;咨询过程中尽量不以机构名义或个人邮箱给客户发送重要内容的邮件;代表被拆迁单位与评估公司或拆迁实施单位沟通、谈判时,必须明确人员身份是委托方聘用人员,而非中介机构的员工,中介机构与地方政府唱“对台戏”,不利于中介机构今后的业务发展。

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务经验,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突出创新能力,咨询人员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市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扎实的财务功底、理解问题的透彻性、出众的运作技能、日渐丰富的专业积累、优于同龄人的业务技能、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会为咨询人员职业规划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咨询人员通过必要的培训,面对复杂事物判断更敏锐,其他诸如沟通技巧、谈判能力等行为艺术、综合素质提高,会迅速成长为复合型业务骨干。咨询人员面对岗位的晋升、薪酬的提升会有更多的机会,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全面提升。客户、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均能促进咨询人员成长,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客户遇到问题、提出问题,咨询人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中介机构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善于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点财税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出改进建议,取得专业领域的突破,提升咨询机构品牌价值。咨询人员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懂得沟通艺术。接触人员层次提高,有利于带动咨询人员开拓视野、提升专业素质,客户的认可会促进咨询机构知名度提高。“软实力”的提升不需要广告宣传,业内的各项综合指标会证明中介机构综合实力。

篇4:论保荐机构与保荐人的利益冲突

关键词: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投资银行;合伙;期权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80-02

2003年10月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国证券发行制度由通道制向保荐制的转变。保荐制实施后,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这一制度正常运行的巨大障碍,这一问题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

1.投资银行与保荐代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保荐制从问世之初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光大证券保荐人风波就是集中爆发。这一事件反映了处于这一新型制度核心位置的主体,证券公司(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之间的冲突。而在实际操作中,作为证券公司的下属部门--投资银行对证券市场发行、交易以及保荐企业上市等方面的业务最熟悉,因此实际上保荐机构一般都是由投资银行(以下简称投行)担任。目前,投行与保荐代表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在投行看来,保荐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垄断资源的市场化分配。保荐代表人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证券公司业务规模的大小。保荐代表人考试竞争的激烈及证券公司之间的争夺都导致保荐代表人不断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薪酬越来越高,流动也越来越频繁。

1.2在保荐代表人看来,高薪的背后有另一种苦衷。我国目前保荐制度下,主承销商和保荐机构合为一体,很多证券公司存在大量的国有体制缺陷、违规行为、不良资产、经营亏损,保荐代表人作为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在这样的平台和组织结构下也难“独善其身”,甚至受制于公司的不规范而影响其正常履行保荐职责。再从目前证券发行保荐项目实际运行状况来看,最终是否承销保荐某一发行项目,主要还是公司领导决定,而不是保荐代表人从专业角度判断。

1.3在管理层看来,由于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之间的责任划分很难清晰,因此在具体实践中难以对保荐追究明确的责任。《办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只是保荐代表人的形式责任,实际上,从几次处罚的情况来看,管理层对于保荐代表人的惩罚都显得过轻。

2.业界的三种思路及其利弊

1.1合伙制

主张合伙制的学者认为投行最具备实施“合伙制”的条件。因为投行的主要职能是为证券市场提供专业的保荐服务,要求投行人员为自己的保荐意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符合合伙制中“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点。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则主要属于代理业务,没有实施合伙制的必要,证券公司整体实施合伙制并不现实。

投行实施合伙制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保荐机构资格的取得主要依赖于保荐代表人资格及其人员数量。因此,如果由保荐代表人自然人合伙成立新的机构,也可以承担证券发行上市的保荐工作。第二,国际上专业中介机构通行采用由中介专业人员组成的合伙制形式,比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这表明保荐合伙制不是不可行的。第三,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中,保荐职能具有和证券承销职能分离的可行性,完全可以独立出来。

1.2有限合伙制

主张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证券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向投资银行提供绝大部分资本,对投行这个有限合伙制企业承担有限责任;投行业务骨干作为普通合伙人,提供一小部分资本,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作为普通合伙人的投行骨干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同时,作为有限合伙人的证券公司应与普通合伙人签署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同样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目前的证券公司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以及收入分配制度都不支持此举措的实施。总之,保荐代表人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在不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条件下,因有关业务人员不尽职所引致经济责任、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这些责任通常不是业务人员个人所能承担的,最终还是需要由证券公司承担。这一制度就缺乏实际的可行性。

1.3更强调保荐机构的责任

这种思路是随着保荐代表人资格的放开而提出的。华欧国际投行部总经理贺志华认为,放开保荐代表人的资格是大势所趋,在香港,保荐代表人资格考试每月举行一次,考试人员不局限于证券行业,律师也可以参加考试。但是通过保荐代表人资格考试并不表明就可以从事投行业务,须由证券公司或者投行根据其业务能力和水平为其申请执业证书。

三、实施股票期权制的理由及具体路径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之间的权责划分不够鲜明,即保荐代表人的权、责、利不够明确。笔者的观点是:在加强保荐机构责任的同时,以股票期权制激励保荐代表人。

3.1实施理由

3.1.1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证券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证券公司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有学者把此规定的根源归结为三个[6]:其一,重要性考虑。这么关键的行业国家是不允许私人涉足的;其二,垄断性考虑。由于证券公司一般由国有银行投资或是相关部门改制而来,在形成一定规模之前。私有的企业是不可以参与竞争的;其三,走捷径考虑。设计者认为可以直接参照国外投行的现有体制。证券业毕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初创时需要由国家宏观调控多一些,随着行业初具规模就能够逐步放开。但无论当时的立法动机目的如何,证券公司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却不得不为大众所承认。所以,我们只有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之内去构建保荐制度。

3.1.2与我国目前社会状况相适应

合伙制与有限合伙制的共同点为保荐代表人都要承担无限责任。但要使保荐代表人的利益与责任一致,无限责任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实行期权制同样可以达到这种效果。金融企业特别是基金业是类似律师、会计师行业的知识服务性行业,没有太多的固定资产,更多的是依靠人的知识和智慧。通过股权激励机制,可以将个人发展与公司利益结合起来。对投资者而言,稳定的投资团队有利于投资理念的确立,可以保证较为稳定的收益。对于公司而言,稳定的管理层和员工队伍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潜力,有效控制经营成本。

3.2具体措施

3.2.1加强保荐机构的责任:(1)保荐机构是中介链条的“第一看门人”。在保荐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和公关公司等诸多中介机构中,保荐机构应统一协调,各中介机构积极配合,团结协作,保持沟通,以降低各自的和共同的风险。应赋予保荐人在上述情况下采取某种制约机制的权力,如审计调查的一些权力,包括向监管当局的直接检举通道,一定的行政惩罚权力及打击违规行为的权力等。(2)上市保荐人的担保力不足,不足以抑制上市公司违规造成的金融风险。一旦上市公司发生了违规情况会连累到上市保荐人(一般是主承销商)这样单凭主承销商的力量是难以抗衡违规行为所造成的金融风险,如果有几个“辅助保荐人”就能够有效分担化解风险。(3)实行保荐制的国家一般都对保荐人违规和失职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以提高上市行为的规范性。不同的是,其他国家和地区一般仅是将保荐制在创业板实行,而我国是在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同时实行,对违规的处罚应该进一步加强。按照目前的规则,对保荐人“不良记录”的处罚还是太轻,目前保荐人所承担的仅是除名等行政处罚责任,这与他们的高收入乃至有可能得到的灰色收入相比,可能起不到威慑作用。

3.2.2其他方面:(1)鉴于我国创业板市场处于初创阶段,保荐人和上市公司可能存在不规范的地方,为了进一步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保荐人的保荐责任,应该设立保荐人风险基金,或从保荐费中提取,或要求保荐人事先提交一定数额的资金。保荐人基金的所有权归保荐人,但应由证监会指定的机构进行管理。一旦保荐人违反了创业板上市规则并因其保荐责任对投资者造成了损害,经认定后从保荐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进行赔偿。(2)成熟股市的经验表明,自律性组织熟悉市场运行,对违规行为十分敏感,而且对会员管理更为广泛,方式更为灵活,可以用协商、劝告等方式解决问题。因此,应增设保荐人协会制度,以此作为保荐人自律性组织,使其更为规范地为上市公司服务。(3)建立社会诚信纪录(4)公司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深入完成。我国证券公司一股独大的产权构成很不合理,使其法人治理结构始终难以规范、健康地发展,更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合伙人制也当然无法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为.光大证券保荐人风波 保荐制改革面临倒退危机[N].证券市场周刊,2005-12-12.

[2] 管伟.保荐代表人制度几点不足[N].南京日报,2005-5-1.

[3] 陈劲.合伙制证券公司有多远[N]http://www.cs.com.cn/xwzx/05/t20051108_796065.html,2005-11-8.

[4] 王国刚.实行保荐人制应注意的四个问题[N]http://www.southcn.com/finance/cjzt/gsbjz/gsbjzbjzsk/200308220613.html,2003-8-22.

[5] 汪涛.证券公司、基金“股权激励”在路上[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3-5.

[6] 熊凌.上市保荐人制度待强化[N]http://www.cet.com.cn/20040223/CAIJING/200402235.html,2006-1-20.

[7] 韩秋实.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的法律分析[N]www.civillaw.com,2006-1-5.

篇5:保荐机构业务培训

根据中国证监会《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就保荐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我局辖区开展辅导业务的有关履职要求提示如下:

一、辅导备案工作要求

(一)保荐机构进行辅导备案时,备案材料应当完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辅导备案申请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辅导备案请求,辅导对象的设立及历史沿革,发起人或者前五名股东情况,公司基本情况及主营业务介绍,公司设立的批文和营业执照等。辅导备案申请报告应由全体辅导人员和保荐机构负责人签名;

2.辅导人员姓名及其简历(辅导人员中应至少包含2名保荐代表人);

3.保荐机构及其辅导人员资格证明文件复印件,并加盖保荐机构公章;

4.辅导对象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名单及其简历; 5.辅导协议、辅导工作计划及其实施方案; 6.广东证监局辅导情况备案表。

(二)保荐机构分管投行负责人、辅导对象董事长或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或履行该职责的其他人员)、辅导小组负责人、至少1名保荐代表人应参加我局组织的首次见面沟通会(以下简称首次见面会)。保荐机构分管投行负责人、辅导对象董事长或总经理无法参会时,我局将暂缓组织首次见面会,待参会人员符合要求时,再行组织首次见面会。

(三)《广东证监局辅导备案登记确认书》一式三份,由保荐机构和辅导对象人员分别签字,交保荐机构、辅导对象、我局各留存一份;首次见面会日为辅导备案登记确认日。

(四)保荐机构进行辅导备案时,应保证辅导项目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其中至少有2名为保荐代表人,并应指定1名保荐代表人为项目第一责任人。

二、辅导期间工作要求

(一)辅导人员应及时与我局监管责任人联系,接受持续跟踪监管。

(二)签字保荐代表人需按规定参加辅导,除现场撰写申报材料时间外,签字保荐代表人参加辅导的时间应不低于10天。

(三)保荐机构应按阶段向我局报送辅导工作备案报告及最近一期财务报告,充分反映辅导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等。

(四)辅导人员发生变更的,保荐机构应及时向我局提交书面报告,对变更原因和工作交接手续的办理情况进行说明。

(五)保荐机构在辅导过程中终止辅导关系的,保荐机构和辅导对象均应就终止原因向我局书面说明情况并提交终止辅导关系协议。辅导对象另行聘请保荐机构的,继任保荐机构应重新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手续。

(六)保荐机构应积极配合我局组织的检查工作,并按我局要求落实整改措施,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七)保荐机构无故超过6个月未向我局提交辅导工作备案报告,视作自动终止辅导。

三、辅导验收工作要求

(一)保荐机构提出辅导验收申请的,应按我局要求报送辅导验收材料(见附件:辅导验收材料清单)。我局将根据材料报送及准备情

况安排现场辅导验收。

(二)辅导对象董事长或总经理、董秘、财务负责人,至少1名保荐代表人、签字会计师、主办律师必须参加现场验收见面会。

(三)保荐机构应组织辅导对象除独立董事外的全体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参加我局现场验收时组织的闭卷考试。对因故不能参加考试的,应提交书面请假报告并由辅导对象加盖公章予以确认。辅导对象参加辅导验收书面考试人数未达到应参加人数60%的,或考试合格人数(60分为合格)未达到参加考试人数80%的,我局将在辅导对象有关人员通过补考合格后,再出具辅导监管报告。

(四)对我局在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保荐机构应按我局要求限期进行说明或整改,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五)保荐机构对辅导对象的发行申报材料进行内核后,应及时向我局报送加盖保荐机构公章的内核意见。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我局将向中国证监会出具辅导监管报告。

四、验收后续工作要求

(一)现场验收后,辅导对象出现影响申报的事项时,保荐机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我局进行书面报告。

(二)保荐机构因故无法为辅导对象提供保荐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我局提交终止辅导保荐关系协议,出具书面报告,并说明理由。

(三)保荐协议签订后,保荐机构应在5个工作日内报我局备案。

(四)报送发行申请材料后,保荐机构应在收到预审反馈意见(包括书面和口头)后5个工作日内,将相关意见报送我局;向证监会上报反馈意见时,要同时抄报我局。

(五)撤回发行申请材料的,保荐机构应于收到终止审查通知书后10个工作日内向我局报告,说明撤回材料的原因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五、辅导监管措施

(一)为加强对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执业质量的监管,我局将根据保荐项目进展情况,按照《广东证监局保荐项目工作质量评价表》按期对保荐项目工作质量进行评分,并将其作为评价保荐代表人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每年将按照《广东证监局保荐机构年度执业情况评价表》对保荐机构在广东辖区的整体工作情况进行评分,并将其作为评价保荐机构整体执业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辅导监管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时,我局将对保荐机构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1.辅导备案材料存在虚假的;

2.未按规定报送辅导工作报告、报告质量不高或内容存在虚假的; 3.未按规定报送辅导工作计划书等相关材料的;

4.辅导人员发生变更后,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向我局书面说明情况的;

5.保荐机构发生变更后,未按规定重新进行辅导登记的; 6.保荐机构与辅导对象解除协议,未按规定向我局书面说明情况的;

7.我局提出整改要求,保荐机构未按规定提交书面整改报告的; 8.辅导人员未按规定建立健全辅导工作底稿,辅导工作底稿质量差或内容存在虚假的;

9.辅导对象对辅导工作评价不高,我局经检查属实的; 10.不配合投诉核查工作或经核查投诉事项属实,未在限期内整改的;

11.辅导验收中发现辅导对象的章程及相关制度存在较多问题的; 12.辅导验收中发现辅导对象在规范运作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的; 13.保荐机构未按规定履行持续关注及报告义务的;

14.保荐机构项目或整体执业情况质量评价较差的;

15.我局认定的保荐机构及相关人员未能勤勉尽责的其他情形。

(三)我局采取的监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约见保荐机构分管投行负责人、辅导小组负责人或保荐代表人谈话,将情况通报保荐机构总部,记入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记录,内部通报批评并抄送辖区各级人民政府、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创业板发行监管部、保荐机构所在地派出机构以及其他相关单位。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依法予以查处。

六、其他

本提示书一式二份。一份交保荐机构,一份由我局留存。

附件:辅导验收材料清单

保荐机构辅导小组负责人签名:

保荐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

辅导验收材料清单

一、保荐机构应在提交辅导验收申请时向我局报送以下材料(一式两份,一份申请验收时报送我局,一份留存验收现场备查)

(一)辅导工作总结报告;

(二)验收申请;

(三)辅导对象对保荐机构辅导工作的评价意见;

(四)广东辖区保荐机构改制、辅导工作核对表;

(五)公司营业执照、设立批文、主要业务流程图;

(六)公司及其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图;

(七)公司及其大股东控股、参股企业情况说明;

(八)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关联企业之间业务、人员、机构、资产、财务等分开情况说明;

(九)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兼职情况说明;

(十)公司历次验资报告、改制审计报告、最近三个年度又一期的审计报告;

(十一)关联方关系、关联交易情况说明及相关书面协议;

(十二)公司聘请的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财务独立性、是否建立健全公司财务会计管理体系、资产产权是否明晰、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是否规范出具的专项意见;

(十三)公司聘请的律师对公司设立、改制重组的合法性,“三会”及经营班子运作的规范性,是否有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做到业务、资产、人员、财务、机构独立完整以及同业竞争等问题出具的专项意见;

(十四)环保部门出具的公司整体和募投项目环评报告,属于重

污染行业的,需提供省级以上环保部门的环保核查文件;

(十五)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的,提供省政府出具的对公司转制的确权文件;

(十六)含有国有股权的,应提供有权部门同意公司发行上市及国有股权划转社保基金的批文。

二、除上述材料外,保荐机构及辅导对象还应在验收现场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备查

(一)辅导工作底稿、辅导工作教程;

(二)公司章程及上市后生效的公司章程草案(申报稿);

(三)公司“三会”议事规则;

(四)“三会”会议记录、会议决议等资料,以及总经理办公会会议记录;

(五)公司职工名单及最近一次工资发放统计表、高级管理人员聘任合同;

(六)公司改制、重组资产评估报告和历次验资报告;

(七)公司商标、专利、土地、房屋等资产的产权证明;

(八)公司及主要子公司截至检查日贷款卡信息;

(九)公司主要的管理和内控制度;

(十)税务、工商、社保、海关、外汇等部门(视公司经营而定)对公司出具的近三年不存在违法违规情况的说明;

(十一)有关诉讼及仲裁事项的说明及相关资料,如判决书、仲裁书等;

(十二)公司或子公司对外担保、资产质押情况说明及相关书面协议;

篇6:保荐机构业务培训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工作底稿指引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5号)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指导保荐机构编制、管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工作底稿(以下简称工作底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保荐业务管理的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保荐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引的要求编制工作底稿。

本指引所称工作底稿,是指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在从事保荐业务全部过程中获取和编写的、与保荐业务相关的各种重要资料和工作记录的总称。

第三条工作底稿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保荐机构尽职推荐发行人证券发行上市、持续督导发行人履行相关义务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并应当成为保荐机构出具发行保荐书、发行保荐工作报告、上市保荐书、发表专项保荐意见以及验证招股说明书的基础。

工作底稿是评价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从事保荐业务是否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本指引的规定,仅是对保荐机构从事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时编制工作底稿的一般要求。

无论本指引是否有明确规定,凡对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履行保荐职责有重大影响的文件资料及信息,均应当作为工作底稿予以留存。

第五条本指引主要针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工业企业的保荐工作基本特征制定。保荐机构应当在参照本指引的基础上,根据发行人的行业、业务、融资类型不同,在不影响保荐业务质量的前提下调整、补充、完善工作底稿。

第六条工作底稿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保荐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对项目进行立项、内核以及其他相关内部管理工作所形成的文件资料;

(二)保荐机构在尽职调查过程中获取和形成的文件资料;

(三)保荐机构对发行人相关人员进行辅导所形成的文件资料;

(四)保荐机构在协调发行人和证券服务机构时,以定期会议、专题会议以及重大事项临时会议的形式,为发行人分析和解决证券发行上市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形成的会议资料、会议纪要;

(五)保荐机构、为证券发行上市制作、出具有关文件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字人员,对发行人与发行上市相关的重大或专题事项出具的备忘录及专项意见等;

(六)保荐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对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发行人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子公司等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进行访谈的访谈记录;

(七)保荐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对发行人的客户、供应商、开户银行,工商、税务、土地、环保、海关等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或部门的相关人员等进行访谈的访谈记录;

(八)发行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询价与配售文件以及上市申请和登记的文件;

(九)在持续督导过程中获取的文件资料、出具的保荐意见书及保荐总结报告等相关文件;

(十)保荐代表人为其保荐项目建立的尽职调查工作日志;

(十一)其他对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履行保荐职责有重大影响的文件资料及信息。

第七条发行人子公司对发行人业务经营或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保荐机构可参照本指引根据重要性和合理性原则对该子公司单独编制工作底稿。

第八条工作底稿可以纸质文档、电子文档或者其它介质形式的文档留存,其中重要的工作底稿应当采用纸质文档的形式。以纸质以外的其它介质形式存在的工作底稿,应当以可独立

保存的形式留存。

第九条保荐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引的要求,对工作底稿建立统一目录,该目录应当便于查阅与核对。对于本指引中确实不适用的部分,应当在工作底稿目录中注明“不适用”.第十条工作底稿应当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统一、记录清晰。工作底稿各章节之间应当有明显的分隔标识,不同章节中存在重复的文件资料,可以采用相互引征的方法。

第十一条保荐机构应当对招股说明书进行验证,并按照本指引的要求在验证文件与工作底稿之间建立起索引关系。

第十二条保荐机构应当建立工作底稿管理制度,明确工作底稿收集整理的责任人员、归档保管流程、借阅程序与检查办法等。

工作底稿应当至少保存十年。

第十三条在项目每一阶段工作完成后,保荐机构应当及时整理工作底稿并归档,并于项目结束时对工作底稿进行统一存放和管理。

上一篇:千字文完整教案下一篇:浅谈110接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