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课题研究总结

2024-07-09

小学作文课题研究总结(精选8篇)

篇1:小学作文课题研究总结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三.三.九”式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推广性实践研究中期成果总结

一、问题的提出

“三.三.九”式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研究针对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不会写、不愿写的问题,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本班情况,力争将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开展小学生快乐作文实践研究。

“三.三.九”式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研究,构建和完善了一个以三个阶段、三条主线、九种训练形式为框架的快乐作文训练新体系。该课题的研究,使教师教得有法、有情、有趣,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快乐,对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1、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语文,激发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2、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从今教师专业化发展,引领教师作文

教学有所提高,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丰富和完善“三.三.九”式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的理论体系,形

成典型案例和作文教学应用模式,用于指导今后的作文教学实践。

三、研究内容

1、通过研究,构建“三.三.九”式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模式。

2、通过“三.三.九”式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提

高学生写作水平。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逐渐总结和优化不

同类型学生学习作文的有效对策,并在实践中予以运用和检验,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2、归纳总结法。在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

总结,形成一套“三.三.九”式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推广性实践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五、具体做法与措施

1、在快乐作文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训练学生思维的题目,打开

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展开“头脑风暴”,为学生进入当堂作文课奠定基础,引导学生进行表演、游戏、活动,让教师与学生共同进入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竞争心理,引导学生争相描述活动实情、抒发亲历活动的感受,最后用文字方式呈现,进行写作训练。

2、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

用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3、评改作文时,实行高分政策,欣赏学生,激励学生,再加上自

己的阅读感受,如“你把人的心理活动写得逼真形象,合情合理,老师非常欣赏。”“你把这次活动过程写得这么精彩,说明你观察仔细认真,想象丰富,老师真想和你们再玩一次。”“你的书写进步了,继续努力!”……学生看到这样的话语,定会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在这种情绪下,必然会主动热情地去写他们熟悉和喜爱的人、事、物,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定会得以提高,也就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理想目标。

六、研究成果

1、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使我明确了作文教学的方法,指导写作得

心应手。教会写作方法应从课文入手。每篇课文都有其写作特点,只要将本文的写作特点讲深讲透,并与写作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然后启发学生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扮演一下课文中的人物,引导他们进行角色对话,最后再让学生将想到地写下来。依据课文内容的拓展写话共30本。

2、在班级建立“图书角”,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在广泛

指导学生看课外书之前,我还教给了学生读书笔记的格式,要求学生在看书的同时作好读书笔记,积累了好词,佳句并集中编辑成--《课外拾贝》。一段时间后,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又尝试写读后感,现整理读后感80篇,并编辑成册。

3、围绕快乐作文教学创新实践,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的词汇每天

写日记。要求把话说明白,句子写通顺,从写主要内容到把事情写具体。主要编著书籍《绘画作文》,《接力日记》4册。

4、一次,我讲授了《我爸爸》一课。课后学生仿照《我爸爸》

这本图书,亲手绘制了图画书,题目依然是《我爸爸》,其中12人所制作的图书形式新颖、图文并茂,被学校收藏。

5、本学期,班级主办了《快乐学作文》班刊。在班上引导学生

编辑班刊《快乐学作文》,把学生中写得精彩的习作发表在班刊上,并免费赠送给全班学生与家长,给学生一种习作成功的成就感。引导学生把那些特别精美的文章寄送到全国各地的杂志社,特别把班刊《快乐学作文》当作一个桥梁,把学生们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推荐到全国各地的作文杂志社,进行展示。随着一篇篇精美文章在各级杂志报刊上的发表,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越来越浓,成就感也越来越强,更写作的挚爱也越来越深。

通过努力和实践,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用得灵活,现在大部分孩子已有了一定的写话能力,已爱上了写话。

篇2:小学作文课题研究总结

呼玛县第一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HT〗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基”理论中对塑造未来新人的描述:“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发展„„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可以看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更注重于个性化教育。而写作能力则是构成语文素养的一个主要分支,提高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在新基础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个性化作文教学进行深入探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现象:(1)重表达,轻育人。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至于作文内容是否真实,则全然不顾。(2)重模式,轻能力。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点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的材料与模式。(3)重课堂,轻生活。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4)重指导,轻讲评。很多教师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建议,面对作文后的讲评不重视,常常批完作文,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或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大刀阔斧的进行修改。这样,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假话连篇,假情假意,缺乏个性化体验,学生独具匠心的棱角受到压抑,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毫无童真、童趣,毫无灵性可言。

目前,世界各国写作教学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就是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日本语文教学界倡导的“生活作文的写作思想,值得我们借鉴。“生活作文”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的人格,这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学生的自由表达为主的教学形态。又如美国的写作教学也有一种盛行的做法,就是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写作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真正相信和关心的。

据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并实践了“超越教材,张扬个性”的研究设想。所谓超越教材是指突破教材中相对固定的作文训练序列,有序与无序相结合,训练习作(教材上的)与引导创作相结合,允许和鼓励学生自主表达;使我们的作文教学随时适应学生变化着的现实生活,顺应学生不同的语言个性。这样,我们的作文指导就能从知识形态真正走向生命形态,将“习作”植根于学生真实生活的土壤,置身于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的环境中,润物细无声般地将鲜活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作文资源引进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来,使它每一天都焕发时代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个性才能获得自由张扬的空间。

二、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次研究,使学生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总结出作文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策略的基本目标、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作文个性化的教学策略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

2、具体目标

我们的具体目标是以综合实验为背景,不同年级采用“专项突破”的方式进行。我们把一至六年组分为三个段。 一、二年级是准备阶段。应突出说话能力的培养。这一阶段是直观感知阶段,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观察、认识事物,进行说话训练。说是写的基础,突出个性化,做好“四练”:一是练胆,训练学生敢说;二是练看,看是说话的基础,要学会看;三是练听,听是发展语言的基础;四是练读,绘声绘色地读,积累语言,这是学生应用语言的基础。 三、四年级是过渡阶段。重点突出观察能力的培养。学会观察要做好三点:一是解放,把学生从狭窄封闭的课堂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去观察,体验,去广泛阅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素养;二是培养会看,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揭示事物的确良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有没有独特感受,有没有创意,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三是敢写,有时学生所写并非是学生所想、所见、所闻,而是说一些唯心的话,假话。因此,文章往往出现“假、大、空”。要激励学生敢说,敢于发表自己真实的情感,说真话,抒真情,这是写好个性作文的基础,使学生习惯于大胆地、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五、六年级,综合体现阶段。是学生把“观察、想象、写作”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的阶段;此阶段要求学生学会合理地想象、客观地分析事物的变化过程,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在综合体现阶段,要突出两个字,一个是“趣”,一个是“活”。要让学生觉得作文是一项轻松愉快而又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并且以浓厚的兴趣作动力。因而,教师在训练的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推出新方法。

三、研究内容

1、将作文训练的内容向生活延伸;向不同的学科延伸,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深刻而细腻多角度感悟生活,有个性地表达生活。

4、真实,说真话,写真话,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做到“文中有我之心,有我之思,有我之情”。

5、引导学生实施个性化的阅读。

四、实验原则及研究方法

1、实验原则(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个性的发展。要使学生在写作实践活动中,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教师的指导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客观准确地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处理好顺应与引导的关系,特别要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方面多下功夫,使学生的写作成为一种自主的行为。

(2)求真求善的原则

一是要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实验,探索作文教学规律。二是追求最佳教学效果。(3)探究创新的原则

探索性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新规律,获得新的科学理论。探索性实验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发现新经验,新方法并及时总结交流。

(4)动态发展的原则

实验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本课题采取滚动式推进不间断实验的研究策略,以求推旧出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5)整体推进的原则

写作能力是构成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分支,个性化只是评价作文优劣的一个维度。作文个性化只是我们要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个切入点。在关注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同时,必须重视与之相关的诸如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将作文个性化纳人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之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改革,尤其重要。

(6)多元开放的原则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百花齐放,求同存异。广泛吸收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广泛团结志同道合者,摒弃门户之见,共同切磋探讨。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侧重课题的前期论证,收集国内外有关内容、研究的观点、方法等。

2、调查研究法:各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了解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写成调查报告,明确研究方向。

3、行动研究法:及时记录在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教法和学法模式等,通过论证确定实际可行的实施策略。

4、个案研究法:针对具体情况,依据全面发展理论,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案记录和研究。

六、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6.3——2006.8)

调查、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完成调查报告,起草并拟定本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6.9——2008.8)

边计划,边论证,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边小结,边推广。

3、总结阶段(2008.9——2008.12)

整理资料,撰写报告、论文,提供优秀课例,学生优秀习作。

七、成果形式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论文集》 《呼玛一小学生习作选》 课题结题报告及工作报告

课题组成员作文“个性化”教学课堂展示

八、具体做法:

(一)建实验班,精选实验教师。

搞好此项课题研究,不能只顾一点一面,不计其余。所以,我们所选的是很普通的班级。对实验教师进行了精选,要求实验教师,首先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要热心课题研究,肯下功夫,有爱心,有敬业精神。

(二)制定实验方案及制度

1、依据该项实验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通过对我校作文教学现状的评测分析,对实验教师的摸底了解,制定了《实验方案》。

《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指导思想。

2、实验的目的要求。

3、实验的原则。

4、实验的方法。

5、达到的目标。有了这样的方案,就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课题实验的有效进行,我们课题组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其中包括:研讨制度、备课制度、观摩制度、交流制度,要求课题组成员应积极参加组织的各种探讨及实验等活动,把握实验方向与重点;课题组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本实验课题组的备课分为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两种主要形式,实验教师要对备课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如实总结,不断积累经验,并努力建立起本实验课题的备课资源库,提高实验的层次;学校每学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一次专题教学观摩活动,具体展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风格;学校每学期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开展一次讲故事、专题演讲、现场作文竞赛等活动,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推进实验进程,展示学生个性化发展风采等。

(三)研究的具体措施

在课题研究实施中,课题组坚持“科学、有效、创新”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初步摸底,搞清基础。

实验班确立后,通过测试;问卷等形式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作文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同时又对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进行了初步了解,目的是以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进行作文教学。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孩子往往在大人的规范和劝诫下,要挑大人们希望他做的事儿来写,这些事也往往渗透着大人们所希望的思想或观念。如小学生应该听话,应该拾金不昧,应该见义勇为„„,不应该撒谎,不应该„,所以目前学生作文里的思想应该说是千篇一律的,看了一百个学生的作文,也就只看到一种思想。在本来就经历不多的小学生身上,就只有几种近似公式化的“范型”可写。如果没有,就只好依赖于编造。如拾金不昧是好的,但路上不是那么容易拣到好东西的,那就假想一件吧。难怪在学生周记中,竟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路上拾到了钱。造成“似曾相识”的重要原因是我们教师的作文指导过于整齐划一,审题、选材、表达方法等都要一一落实,才能放手让学生写作;之后,教师精批细改,然后针对学生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体讲评修改等。这种指导其实是漠视学生的生命意义,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发展。缺乏个性化的指导,是导致学生作文缺乏个性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们认为教师的作文指导工作的核心是加强个性化的指导,将主要精力放在启发、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写作上,成为学生写作上的合作伙伴。

2、转变思想观念,促进认识到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验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实践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新的作文理念要真正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才能成为教师理念建构的基础和准绳,从而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1)加强培训,理论引领实践

学校加强对课题的培训与学习,加强对课题的动态管理,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中学习上,我们实行例会制、学习制,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讨会议,安排一次评价专题学习,让课题组成员及时掌握当前有关作文个性化的新理念以及作文个性化的新方法,让课题组成员,及时交流各自对课题研究的经验与困惑。同时向实验的老师介绍一些书刊杂志,拓展教师的认知视野、拓深他们的研究视角、拓宽他们的研究范畴,从而使他们在理论上有更多的收获。研究伊始,组织实验教师学习课题实验方案和相关的理论,使教师深刻领会实验的目的、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目标;使教师真正领悟: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主体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理论在作文教学领域的实践体现。它除了作文教学所涵盖的学科定义和学科使命外还包含着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

在教学目标指向上,把培养学生优良素质最终形成以“自由个性”为核心的健全人格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个别化的教学方法。

在作文评价体制上,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概念化、模式化的评价方法,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不同学生提出分层级的教学要求。简单说,就是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自由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新颖。“思想”“自由”“真实”“新颖”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总之,个性化作文重在强调求异,尽量避免趋同。

(2)重视反思,提炼研究经验

加强实验教师的自我反思和随机沟通,积极撰写教研日记,实现以交流促思考和以思考促积累,以积累促发展的目的。促使教师从参与研究变为自觉参与,自觉地从理论上反思研究行为,逐步将经验提炼上升。

3、以课例引路,上好研究课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组织的各种探讨及实验等活动,把握实验方向与重点。以教学、教育案例为载体,实施行动研究,使教师与研究者(专家)在共同制作案例时出现困惑与思索,教师在理念与经验引领之下进行行为自省、教学经验重构、扎根埋论建立。研讨活动为集中研讨共三种形式,一般情况做如下安排:

(1)每两周由执行组长牵头,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主要是学习本课题实验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经验,小结本课题实验的经验与教训,确保课题研究在正确的指导下有序进行。

(2)每月每个实验项组织一次公开研究课。

(3)每月由小组长牵头,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主要是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在互相交流中共同提高实验的操作水平与效益,并努力争取形成理论认识,不断丰富实验的内涵,使实验更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由于作文教学改革始终是一项难点,在课改背景下上好作文课,更有难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课的尝试,我们发现,执教者已经有课改意识,但行动上还是犹犹豫豫,力度不大,深度不够。为此,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观看“作文教学观摩课”的教学录像,写好教学小记并在课题组进行交流,以优质课促反思,以优质课来引路。通过“观看——反思——交流”这样一个过程,组员们从教学理念上有了根本的转变,从而切实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4、加强教师间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因为每位教师的学历不同、阅历不同、知识结构的不同,所以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也不同,对个性化作文的理解、把握不同。为使课题研究顺利有效进行,我们采取先观摩课题研讨课,再集中交流各地课题研究情况的形式,老师们紧紧围绕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等,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践收获。老师们的交流中,有理论学习的收获,有教学困惑的剖析,有教学成功的感慨,有教学失败的倾诉。通过平等的对话、横向的交流、纵向的引领、思维的对撞、观念的争鸣,老师们都说,这是一次教学观念上的洗礼,也是一次教学经验的展示,更是一顿丰盛的精神佳肴。

5、反思、总结、提高。

为了保证本课题研究工作的落实,我们制定了研究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实施计划,做到人员、时间、效果三落实,并把课题计划分解纳入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之中。每次活动后都让教师及时反思、不断总结、提高。每次听课、看录像后,都要求教师认真填写课例分析。每学期,都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撰写一篇作文教学方面的论文。

九、取得的成效。

通过近一年的研究,我们在实施”作文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个性化作文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规范了训练过程,使每次的作文写有目标,评有依据,改有方向。实施全方位把关,面向全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文,改作文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由害怕写作文到乐于写作文;由“空洞无物”到“灵性四射”;作文题材俯首可拾,佳作妙语信手拈来。

(二)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在这一学年中,学生通过阅读,记笔记,写日记,办手抄报,作文园地等,写作能力日渐提高,并养成了随手记笔记,随时写日记的好习惯,为更好地进行个性化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仅在本年级中脱颖而出,在校内的各项比赛中纷纷获奖。

(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科研能力

课题组通过富有个性的教学实践活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果,得到校内同行的公认。

思考与启发

我们的“作文个性化”课题旨在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张扬学生的个性,这与新课程标准是相吻合的。

(一)培养兴趣为先导

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作文能力,应当从低年级抓起。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办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教师对写得好的夸一夸,对不敢写的拉一拉,对写不好的帮一帮,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从而期待下一次的成功,渐渐形成写话的兴趣。

(二)重视个性化作文的引领

个性化作文,提起的时间不长,教师在指导上办法也不多,当前应予以更多的关注。低年级是最爱想象,最富于幻想的年龄段。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写想象中的事物,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的能力是无穷的,一旦让它释放出来,会给我们一次次惊喜!因此教师应取得家长的配合,使作文个性化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显示个性应和时代紧密结合,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但是教师必须在班集体中做出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真善美”的讴歌和对“假恶丑”的批判必须旗帜鲜明,避免学生走极端。

2、显示个性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它是一种有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得以更好的发挥,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拨云见日,其乐无穷。

3、教师的观念要从根本上转变,否则影响课题研究的成效。

十、下一步设想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作文教学的关键还是应该上好作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要重视作文评讲。今后,我们的研究工作将进一步侧重于作文课堂教学,向作文课堂教学要效益。我们还要让作文向其他学科更好地延伸,让作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与艺术学科相融合,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我们将不断建立完善的作文多元化评价体系,真正让学生爱写、乐写、会写,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下一步的具体做法:

1、学校每学期组织课题研究的教师开展一次专题教学观摩活动,具体展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风格。

2、学校每学期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开展一次专题演讲、现场作文竞赛等活动,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推进实验进程,展示学生个性化发展风采。

3、成立“个性化作文文学社”,每两个月由文学社负责出版一期专刊,刊登实验班学生的优秀作品及教师的点评,为师生提供发挥个性特长的舞台,以点带面,激励全体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

4、条件成熟时,举办对外的教学公开观摩、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推广实验的成功经验,提升实验的实际价值。

篇3:小学作文课题研究总结

一、积极创建阅读环境, 为阅读提供坚实保障

区内14个课题实验基地校分布在城市与农村, 横跨城区小学、镇中心小学、村级小学三个层次 (见上表) 。受学校硬件、资源的影响, 各基地校之间显得极不均衡。鉴于此情况, 区教育局、学校大力投入图书室建设, 积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坚实保障。

二、潜心研究, 构建指导体系

1.开设阅读课, 积极保障阅读时间。

有了阅读资源, 什么时候读, 这是很重要的。为充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 一是各基地校根据校情, 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或者利用班会活动时间作为课外阅读活动时间;二是学生自由阅读时间必须落实, 减少书面作业, 增加自由阅读时间, 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外书。

2.教研跟进, 构建多形式阅读指导课型。

既然开设阅读课, 教师的指导就必须跟进, 以此有效保障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和能力提高。实验中思考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为构建多种指导课型, 全区、校际和基地校三大层面积极学习与探索, 目前, 已经成型的指导课型如下。

第一大类:课内外阅读融合课

紧紧围绕该子课题研究目标, 我们在实验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研究整合为一体, 探索具有使用价值的方法与策略, 让学生课内外阅读有机融合, 努力实现课内得法、课外使用。因此, 课内外阅读融合课成为此项研究的主打课型。该类课型根据指导目标又分为主题阅读课、“有法”的阅读课、走向作者和原文的阅读课三种小课型。

①主题阅读课。 这是较常见的群文课阅型读, 教指学导大赛教师根据教材文本在内容、形式、表现手法、抒发情感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确定相应主题, 然后引入与主题相符的课外阅读。 如航天小学陈明丽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指导课 《“感受浓浓的父母之爱”主题阅读》, 航天小学陈燕萍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思乡古诗词曲”主题阅读》等。 这类阅读指导课既兼顾了课内阅读教学, 又将学生引向广袤的课外阅读, 在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上发挥了较大作用。

②“有法”的阅读课。 这种课型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练习。 如北关小学肖静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课内得法, 课外沿用》, 北关小学刘小玲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交流》, 均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 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出有效的阅读方法, 并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

③走向作者和原文的阅读课。 它的特点一般是以教材文本为出发点, 激发学生阅读作者其他书籍、原文或整本书的兴趣。如航天小学向秀琼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育才小学刘红、赵正凯两位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名著阅读〈三国演义〉》, 北关小学程大易老师执教的六年级《鲁滨孙漂流记》等。

第二大类:课外阅读指导课

这类课型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切实增大阅读量,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终身学习能力。 该类课型根据指导目标, 又分为群文阅读课、读法指导课、师生共读课、阅读赏析课四种小课型。

①群文阅读课。 就是在时空有限的阅读课上, 呈现与某个议题相关的多篇文章,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立体阅读,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进行多方面言语实践。 如高桥镇十字学校骆诗梅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神话故事群文阅读》等。

②读法指导课。这种课型的重点是阅读方法指导。如笔者执教的五年级《学习阅读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 同济小学帅月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师生共读〈雾都孤儿〉》, 重在“粗读加精读”方法训练, 航天小学刘正霞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看绘本, 画结构, 知脉络》等。

③师生共读课。 如高桥镇高桥小学张华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师生共读课《笑猫日记》, 航天小学潘贵强执教的四年级师生共读课《我的母亲》, 航天小学段华执教的二年级《窗边的小豆豆》等。

④阅读赏析课。“欣赏”即为发现美的过程, 因此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型, 因为可以接收到很多信息, 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北关小学贺亚辉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品析》, 航天小学胡应强执教的六年级《调皮的乐趣》等。

3.加强研训, 保障指导体系的正常运行。

教师的研究能力直接决定了指导体系的正常运行和课题成败。因此,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极其重视师资培训, 主要采取区内研讨课、交流、竞赛、“请进来, 走出去”等研训形式。通过基地校、实验教师的不懈努力, 我区小语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持续提升, 指导体系得以正常运行, 为学生课内外阅读正确导航。较大型培训活动统计如下:

三、优化阅读, 展师生风采

我区“指导小学生学习语文课内外阅读方法策略体系”的建立, 促进书籍成为实验教师和学生的密友。 师生假期阅读、好书推介会、读书汇报展、主题读书活动、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让我区学生在阅读天地中汲取营养与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 2014年4月22日, 同济小学课题实验班的钟亚妮同学在“书香遵义‘我与书, 成长的故事’”全市电视演讲大赛中, 喜获小学组第一名。 这次演讲大赛是“书香遵义”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之一, 由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主办, 旨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培养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四、新枝结硕果, 催人奋进

篇4:小学作文课题研究总结

一、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当踏进赤马小学的校园时,你会发现:校园的走廊里、教室里、墙壁上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校园的宣传栏,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每间教室都有学生的书画作业展,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言述着学生的自信和喜悦。为了给学生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图书角,藏书量达到人均5本以上,学校图书室藏书达两万多册。学校还设有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其中的书籍大部分由学生捐赠,每天都会吸引很多爱读书的学生。“好书与你分享”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藏书捐赠到阅览室,现在学校的阅览室成了学生和老师们最“抢手”的地方。学校电脑室的42台电脑全部接通因特网,方便学生随时上网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我们力求让环绕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悬挂的每一幅作品、图画,每一个宣传版面,每一个舞台,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真正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能呼吸到文化的空气,得到审美的启迪。

振兴阅读,教师先行,围绕教师阅读行动,学校启动实施了“一十百千万”工程,即: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阅览十种教育期刊,钻研百篇经验文章,撰写千字学习心得,做好万字学习笔记,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育科研队伍。同时,我们还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进校园,如:师生同台进行诵读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活动、报刊剪摘活动等,激发学生浓浓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

二、争取家长支持,开展亲子阅读

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家庭、学校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家校携手,将“亲子阅读”进行到底!

首先,举办了“亲子阅读,书香伴我成长”摄影比赛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孩子阅读的重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活动共有108组家庭参与,经过评审组严格、客观的评选,共有36组家庭获得“书香伴我成长——亲子阅读摄影比赛”优秀家庭奖。颁奖仪式现场举行了气氛热烈的亲子阅读分享会,罗贤能校长作了“建设书香校园,创建阅读特色品牌学校”的讲话,课题负责人周霞辉老师就亲子阅读对家长提出建议,利用亲子阅读向孩子传递正能量,并邀请了此次活动的获奖家庭代表上台分享其亲子阅读美照背后的温馨故事。同时,为了打造亲子阅读的氛围与声势,我们向浏阳教育信息网以及浏阳日报撰稿,亲子阅读简讯后来在浏阳日报成长周刊上刊载,目的是向家长宣传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其次,为了解亲子阅读的现状,我们还进行了亲子阅读问卷调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班级学生“亲子阅读”的情况以及家长的观念。

为了帮助家长坚持亲子阅读,我们学校还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家长们将阅读进行到底!如亲子同台诵读经典比赛、我爱阅读亲子手抄报比赛等,让赤马小学的所有学生、家长、老师都爱上阅读,打造一种读书精神,让教育充盈书香,让书香浸润心灵!

三、反思与展望

两年多来,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改善了学生的阅读现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我校8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比赛,如:浏阳市读书征文比赛、浏阳市课本剧比赛、长沙市创新作文竞赛、全国书信比赛中屡次斩获奖项,同时喻佳佳等十多名学生的作文在各级、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加强了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充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参与实验课题的老师有三十多篇相关论文获浏阳市、长沙市乃至全国奖项荣誉证书,周霞辉、陆自豪老师的作文导写案例被选入作文导写教程;课题组的老师共执教了二十多节研究课,李霞老师执教了北区开放日教学课,道雪蓉等十多位老师在浏阳市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陆自豪老师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乡村教师”,罗贤能等三位老师被评为“浏阳市骨干教师”,一支阅读型、学习型、研讨型的教师团队已经初步形成。

我们深知,农村小学阅读教学途径的研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我们只是刚刚起步。纵观学校现状,我们清楚地看到,教师年龄老化,部分教师的理论更新速度难以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很多阅读课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融入课堂,部分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做得不够,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较大,难以达到“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快乐地读书”的目标。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的深入展开,这也将是我们今后工作中要努力改进的方面。

参考文献:

王兵.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学参考,2002(6).

篇5:小学作文课题研究总结

一、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课题申报。我校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科研基础。作文教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少教师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作文教学法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应试教育”似乎越演越烈,重理轻文,特别是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我校的语文教师带着困惑和思考走到了一起。“提高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应运而生后,课题组人员热情高涨,积极准备。或阅读钻研理论著作,或进行调查研究,或向专家请教,进行实验设计,填写课题研究申报书。最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经溧阳市教教科室批准,使本课题的申报得以成功

二、加强教学调查,确定实验班级与研究计划。课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教与学的充分认识基础之上的,其研究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课题研究开始时本课题组就对全校学生的作文现状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课题研究开展的12个研究班级,并召开课题组会议,依据调查情况确定了课题研究开展的计划及方法。

三、积极参加课题培训。自本课题开题以来,校领导大力支持课题组的学习培训工作。“走出去,请进来”,学校多次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到外听课学习,多次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些都使课题组成员深受启发,拓宽了视野,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这对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小学工作计划《提高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四、加强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学习。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让教师在观念上确定以提高学生“积累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为目标,“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机会,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生活作文”教育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点,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为此,课题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了自己的理论学习,以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先后学习了《基础教育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等文件,《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理论专著,每人订阅了1—2份相关作文教学的杂志,汲取信息和营养,尽量使自己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理论,并组织大家在学习中写读书笔记、心得,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

五、积极进行课题的研讨和管理。在一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自觉参加每月一次的课题组活动,或学习或讨论或开设公开课,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有所得。加强校际与校内的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课题组成员都各自开了一节公开课,实施开放性教学,形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的平时管理,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商议后,拟定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约定,对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六、阶段性成果明显,提升了学生成绩和教师素质。经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由于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求源头活水,让学生习作时“有话可说”、“有米下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兴趣大增,教学效果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徐珂、陈姝吟两名同学在常州市现场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另有多名同学在溧阳市级作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成绩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课题组编辑的校文化专刊《雏燕》也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写作热情,调动了广大师生进行尝试性创作实践的积极性。课题组老师在理论学习,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经验总结或论文。多位老师在论文在省市级教学刊物中发表,另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

篇6:小学作文课题研究总结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总结

榆林市第七小学

刘红梅

薛亚军

纪拖男

我们课题组在第一阶段,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课堂实践、反思教学工作等方法,进行了课题研究,现将本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1、问卷调查,分析学生修改作文的困难及原因。归纳总结,制定目标。寻找小学二度作文自主修改的原则及程序。

通过对五年级五班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对二度自主修改作文的困难及原因分析,有几点思考:﹙1﹚.要培养学生兴趣,激发他们乐于自主修改作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切忌枯燥无味的写作知识讲解。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学会收集素材,真实快乐的表达。﹙2﹚.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指导他们学会作文。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地观察生活;要细致地反映生活,一定要用心去观察生活。一句话,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3﹚.要培养学生阅读感悟,注重积累为我所用。语言积累需要大量阅读,学生只有将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较好的阅读效果。学生还要养成阅读课外书籍和背诵的好习惯,因为语言积累不能靠浮光掠影的印象,而是要有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更要有深刻而牢固的记忆。﹙4﹚.有了上面的三点的基础,才能培养学生二度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习惯,促进习作水平提高。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小学生二度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可以这样说:不会修改作文也就不会写作文,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提高习作能力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人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学生亲自修改作文时,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在反复动脑修改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思维,使表达、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自己受益。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要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长期训练,逐步培养。要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修改,让每一个学生在修改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积极研究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经验,了解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知识,针对收集实验班课堂研究教师纪拖男平时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困惑或需要解决的问题,3、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修改作文,教师讲评后,让学生二度自主修改作文,掌握修改方法,提高修改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通过学生的二度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二度自主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篇7:课题研究总结(小学数学)

第三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

小课题解决得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解决这些为问题或困惑,并在研究过程中用研究成果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近一年的时间,学校的数学小课题研究开展的扎扎实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体教师参与

“教育要发展,科研须先行”,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我校领导的管理理念。为确保课题的顺利研究,我们学校全体数学老师确立了自己的小课题。我们数学组是一支比较年轻有活力的科研队伍,在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全力以赴地致力于课题的研究。

二、学习理念,更新教育观念

搞好科研,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因此我们数学组十分重视理论学习,每一位成员都订阅了相应的科研类书籍、报刊。

三、听课评课,课题引领课堂

我们数学组每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我们特别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数学学习方法的多样化,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性、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终身发展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目标。

四、及时总结,撰写反思及论文 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我们规定课题组的每位成员每学期都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安排好有关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与论文,形成有关研究成果。

五、规范管理,增添科研活力

为了防止课题研究的泡沫化现象,我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使科研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和活力。

(1)积极深化课题的理论研究。一周一次教研活动。

(2)重视研究过程的记录。认真做好课题组的活动记录,记好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讨论的专题、成员的意见等。

我们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如下:

1)对课题研究方案逐项的进行实施并作合理补充。

2)每位课题组成员在所任教的年级开展实验研究,确定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3)开展实验调查研究,定期举行教师、学生双向交流座谈会。4)积极与外校进行课题研究交流。

篇8:小学作文课题研究总结

一、研究概述

教育振兴, 系于创新。多年来, 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 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何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 让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为传统所囿、不断地创新、合上时代的节拍, 这是我校实施“创新性学习”课改新方案的主要背景之一。

所谓创新性学习, 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拘泥于书本, 不迷信于权威, 不依循常规, 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结合当前的实践, 独立思考, 大胆探索, 标新立异, 别出心裁, 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的活动。简而言之, 创新性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

实施“创新性学习”课改新方案的操作模式为“一三四X”。即:落实“一个核心目标”, 开辟“创新学习三条基本途径”, 围绕“四主”精心研究课堂教学X环节。其中:这个“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三条基本途径”分别为创新学习导航训练课、创新学习学科教学课和创新学习实践课;“四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轴和实践为主线。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与案例研究为主, 并辅之以经验总结法、调查法、文献法等。研究目标为: (1) 通过研究, 探索出小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操作模式和实施方法; (2) 通过研究,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即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方法、创新学习习惯和实际操作能力; (3) 通过研究,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掌握一定的创新教学策略,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二、研究进展情况

(一) 实施措施

⒈加强师资培训, 提升教师素养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和推动者,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教学实验扎实深入进行的基本保证。研究前期, 我校制订了教师培养、培训方案, 对每一类教师 (课题骨干教师、其他中青年教师、老年教师) 都有详实的安排, 培养率达100%。培训方式可谓“多路并进”:

⑴“走出去”学习。2011年3月14日至19日, 我校组织课题骨干分别对上海市花园小学、上海市实验小学、上海市五中、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学、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等地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学习考察;2012年4月12日, 我校派部分课题组老师到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马坪学校进行了参观学习。这两次外出学习旨在汲取别人先进的课题研究经验, 提高我校老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⑵自主学习。学校为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及相应的学习资料, 如统一购买《创新学习能力论》、《创新性学习的策略与方法》等书籍, 要求教师每次学习作好笔记, 自己安排自主学习内容。同时, 学校在校园网站上还开辟了“创新性学习”专题栏目, 供教师进行学习与交流。

⑶集中培训学习。从2011年下学期起, 学校聘请校外专家或安排课题组骨干利用周前会的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系列的专题讲座。授课教师根据课题组的安排或教师意愿精心设计讲座内容, 制作配套的PPT课件。讲座从“创新性学习”的意义、内涵到创新性教学策略, 内容相当丰富, 形式也多种多样。

⑷开展系列竞赛活动。课题组的竞赛活动面向全体教师, 形式有知识竞答、理论考试和有奖征文等。其中:“知识竞答”的特点是“融枯燥的理论学习于趣味的知识抢答中”;目标是“激发广大教师的学习激情, 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主题是“点亮学习激情、提升知识素养”;内容涉及有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法规知识、新课标理论知识以及教育名家名言、教师实践心得等;操作流程为“竞答—点评—授奖”。特别是“点评”这个环节, 不仅对教师的答案给予了评价, 更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了拓展补充, 实现了“以赛代学”的目的, 为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构建了一个很好的窗口;“理论考试”重在检测教师对“创新性学习”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 督促全体教师加强对理论的学习, 增进对课改工作的整体认知与理解。教科室精心准备“创新性学习”理论考试试题, 胡校长和张书记亲自监考, 阅卷后公布考试成绩, 不及格者参加补考, 直到考试合格为止;“有奖征文”是指学校组织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竞赛活动。这样的活动学校每年组织一次, 对“一等奖”获得者学校给予重奖, 优秀论文将在“姜湾课改导报”上刊登。

⒉实施“三段式”研究策略, 三条实施途径并驾齐驱

实验一开始, 老师们对学校推出的“创新性学习”课改新方案充满着希望, 但一到具体操作时, 却又认为“创新性学习”太抽象, 不好操作。基于此, 学校采取了“三段式”的研究策略:

第一阶段, 推出研究课, 示范引路 (2011年10月—2012年4月) 。为了让老师们明确课改方向, 探讨有效“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先行研讨, 率先实验, 以如何实施“四主”原则为研究重点, 推出了一堂堂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典型示范课, 初步摸索出了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为全体教师指明了课改方向。

第二阶段, 确定实验班, 定点研究 (2012年5月—2013年8月) 。骨干教师的实验研究到一定时期, 学校确立了“确定40%以上的实验班, 扩大研究面, 让一部分班级和教师先行践行课改实验”的工作举措, 让各项实验工作向“实”“精”“深”发展, 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 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以带动其它班级和其他教师整体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第三阶段, 全面推广, 深入研究 (2013年9月—2015年8月) 。实验班的研究日趋成熟后, 我们的课题研究将会步入全面推广实验阶段, 整套“创新学习”模式也会在此阶段的深入研究中逐渐成熟、精细。

目前, 我们的研究正处于第二阶段, 基本上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

“创新学习能力”包括创新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方法、创新学习习惯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五个部分, 这意味着单靠“学科课堂教学“这条途径”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 学校采取了如下“三条途径并驾齐驱”的实施措施:

⑴途径一———创新性学习导航训练课。

所谓“创新学习导航训练课”, 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学习方法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它是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创新性学习校本教材”为载体, 利用“校本课程”实施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校本教材的编写是该实施途径的首要任务。2011年12月, 学校在张书记的带领下开始着手酝酿校本教材的编写, 并出炉了初稿;2012年2月2日, 学校邀请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领导贾书记、龙主任和市局张局长、钟主任等来校进行了精心指导;一个月后, 我们又诚请了市局教研室领导来校对重编的教材进行审查。在历经酝酿、编撰、精修的艰辛历程后, 我们终于完成了《创新学习方法指南》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并将该教材如期发放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手中。随即学校又召集校本研究小组的成员进入了校本课的研究工作。通过多堂的课例研究, 我们基本探索出了“创新学习导航训练课”的一般实施策略, 即“创设情景———方法导航———实践运用———拓展创新”。这一新型课的开设, 使学生对每一种创新学习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⑵途径二———创新性学习学科教学课。

创新学习学科教学课, 是根据现行学科教材, 运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创新性教学策略, 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一条主要途径。

由于学科与学科的不同, 课型与课型的不同, 内容与内容的不同, 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给出固定的教学模式。为此, 学校成立了以学科为单位的四个研究小组 (语文、数学、英语、综合) , 对本学科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潜心的研究。通过上课评课、交流研讨、反思总结等一系列活动, 我们基本探究出了以“自主学习、发现问题———互动交流、探讨问题———引领点拨、解决难题———总结提升、深化发展”为流程的“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2012年4月26日, 我校举行了“创新性学习课改研讨展示交流活动”, 共推出了语、数、英、校本四学科八堂教学展示课, 并邀请了省、地、市的领导专家来校进行现场指导。我们发现:课堂形式“变”了, 四人或六人一小组, 自学生疑、合作释疑、展示交流、探究补充、互动评价;课堂主角“活”了, 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自信展示、机智争辩、友好合作;课堂点拨“巧”了, 老师智导一次又一次巧妙地激起了孩子们思维的火花、推开了孩子们一扇又一扇思维之窗;课堂实效“高”了, 课堂氛围“乐”了。对此, 到会领导赞口不绝;次日, 我校又在醴陵大剧院成功举办了“创新性学习课改汇报演出暨优秀教师颁奖典礼”文艺演出。整场演出以“弘扬课改精神、呈现课改历程”为主线, 以展示“魅力师魂、阳光学子”风采为宗旨, 两段凝炼的VCR课改介绍, 浓缩了姜湾课改踏出的崭新脚印和取得的骄人硕果。

⑶途径三———创新性学习活动实践课。

“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是课程渗透式的专门训练课的延伸,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利用课内、外的形式, 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的主要形式有:创新学习学科活动课、创新学习班队活动课、创新学习实践课。我们不仅推出了一堂学科活动课, 而且组织学生分别到先农坛和醴陵一中博物馆进行了“醴陵名人”的调查研究,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地提高。

(二) 阶段性成果

到目前为止, 该研究取得了如下初步的研究成果:

⑴通过宣传、培训、理论考试等手段,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全新改观, “减负在课外, 提质在课堂”已形成共识。

⑵开发了一套《小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指南》校本教材。全书分高、中、低三个版本, 涉及的创新学习方法二十余种。

⑶“创新学习导航训练课”、“创新学习学科教学课”和“创新学习实践课”三条实施途径齐驱并进, 三种课型初成雏形。

⑷编辑了三份《姜湾课改导报》,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⑸家长的片面“质量观”基本得到转变, 辅导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⑹两件成果在省《教师》杂志社公开发表。

⑺成功举办了“创新性学习”课改交流研讨会。

三、存在的问题及后阶段工作设想

虽然本研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但也存在许多困惑: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教学中教师担心出“乱子”, 不相信学生, 生搬硬套, 生拉硬拽, 极力想使教学遵从课前自已的教学思路 (教案) 进行。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很难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目标不够明确, 显得无所事事, 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缺乏自律性;三是创新学习能力的评价问题。目前, 我们建构的评价标准还不够完善, 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如客观性、操作性还不够强等, 这也是今后值得改进的。

下阶段我们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⑴继续培训教师。注重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和课题研究意识的增强, 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 使日常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⑵逐步转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 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真正让学生由“要我学”“要我创”为“我要学”“我要创”。

⑶加大对“创新学习能力的评价”力度, 引领师生健康发展。

上一篇:小学少先队辅导员个人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基于k―核分解的在线社交网络精准营销新客户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