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民政事业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2024-08-01

黄石市民政事业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精选6篇)

篇1:黄石市民政事业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黄石市民政事业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民政厅的正确指导下,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按照《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黄石市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建设和谐黄石、把握发展方位、认真履行职责、深化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进取的工作思路,坚持基础工作抓规范,难点工作求突破,重点工作创特色,特色工作争一流,整体工作上台阶的工作方针,我市民政工作在以往基础上全面进步,部分业务取得重要突破,在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同时,也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大半的目标。现将我局执行和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

(一)社会救助体系

2006年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始终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优先安排、重点推进各项“为民解困”工作,积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目前,覆盖城乡、衔接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最后一道保障网编织成形,经常性救助对象超过20余万人,有效保障了城乡绝大多数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有力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健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有效实施灾害应急救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列入了黄石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发展规划和措施要求,加强组织协调,精心部署安排,扎实有效地实施了灾害应急救助,切实保障了灾区群众基本生活。

1.健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制定了《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按照灾害损失情况,将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设个响应等级,每一响应等级都有相应的启动程序响应措施。如:今年1月11日以来,我市遭受了近50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降雪量最大、影响程度最深、经济损失最重的雪灾。市政府迅速启动了《黄石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级应急响应,据统计,全市7个县(市、区)共计53个乡镇(街办)受灾,累计受灾人口129.7万人,伤病930人,因灾死亡1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1472人,因灾倒房1905户5051间,损坏房屋3382户10299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4000.9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38860公顷,全市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近4.9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上下紧急行动,迅速投入到防雪防冻抗灾救灾工作中去。迅速成立了救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由市局主要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分任综合协调、灾情信息、救灾捐赠、宣传报导、后勤保障维稳五个工作组的组长,作为救灾应急指挥部办事机构,积极争取并及时下拨救灾资金和物资,共下拨救灾应急资金497万元(省拨437万元,市拨30万元),棉被7600床、棉衣2800件,有效解决了灾民的燃眉之急。

2.加强综合减灾能力。2006年5月,建筑面积达9800平方米的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成,日常储备救灾物资5000余件(套)能力的,从而标志我市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初步建成,并且在今年的“汶川”大地震社会捐赠物资接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12”四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我局立即投入到社会捐赠物资接收工作中去。配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迅速组织开展向地震灾区捐赠工作的紧急通知》,发出倡议书,号召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全市民政部门(含慈善组织)共接受捐款3482万元,超过了历年的捐赠金额。5月19日和5月22日,我市分别在最短时间内将1万件衣物和2000顶救灾帐篷集中装车,统一运送四川灾区。接收物资中,在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当前任务。3.有效实施灾害应急救助。几年来,我市频繁遭受了洪涝、干旱、低温、冰冻、大雪、风雹、滑坡等种类的自然灾害,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年均受害人口在100万人次以上。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民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及时统计和上报灾情,妥善安排受灾群众临时生活。2006年以来,累计支出救灾资金3800余万元.——创新为民解困工作,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最后一道保障网编织成形。1.城市低保工作继续稳步推进

继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扎实推进了“分类施保”,因重病、重残和其他情况加剧困难程度的低保家庭得到重点照顾;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水平,分别于2007年7月和2008年7月两次调整低保补助标准,由156元/月分别调至180元/月和230元/月,涨幅达到52%。截止到今年6月份,全市保障对象27467户,68497人,月发放保障金683.4万元,月人平补差额99.4元。2006年以来,共向上争取城市低保资金17208万元。每年春节对所有城市低保户(除阳新县按60%外)进行“5个5”慰问,按照每户240元的标准(5斤肉、5斤鱼、5斤鸡蛋、5斤油、50斤大米)发放慰问物质。2.农村低保工作不断完善

2007年7月1日,我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农村低保制度建设推进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建立新农村低保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均等化。

2008年上半年我们借鉴城市低保管理经验,不断完善农村低保制度。6月底,全市农村低保人数为1.87万户,5.5万人,月发放低保金152.4万元,人月平补差额27.6元;农村分散供养孤儿有676人,月发放救助金6.76万元,年人平1200元。春节前,对全市部分农村低保户进行“3个5”的救助慰问,按照每户120元的标准(5斤肉、5斤鱼、5斤油)发放慰问物质,共对全市17501户农村低保户发放了慰问物质,共发放慰问物质210万元。3.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提升

2007年,我市集中供养标准从1200元提高到15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000元。我市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195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3544人,分散供养对象2651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7.2%,为历年最高。春节前,对全市42所农村福利院五保对象发放慰问物质3560份,确保五保老人过上一个安静祥和的新年。“福星工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我市共新建、改建、扩建农村福利院42所,新增建筑面积6.04万平方米,新增床位2539张,累计投入“福星工程”建设资金2843.5万元。4.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降低救助门槛,切实改进城乡医疗救助形式,加强与定点医疗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实现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对象基本医疗保险的信息共享。两年多来,共计支付医疗救助资金992万元,共4603人次享受了医疗救助,支持14342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救助资金213.2万元。

(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福利机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改革,积极开展城市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加强了对社会福利机构规范管理的建设督办。加大对各类福利院改、扩建,改善老年人居住和生活环境,截至6月底,全市老年公寓床位数达到997张,入住老人900余名。与2006年初相比增加357张,增长率为55.8%。——黄石市孤残儿童康复中心大楼的建设是市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也是市民政局的一件大事,集“养、治、教、康、训”于一体的黄石市孤残儿童康复中心大楼已于今年4月26日封顶,不久,即将投入使用。——认真贯彻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制定实施细则、健全配套政策、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分类救助、提高救助标准,2006年以来,共接待救助人员6000余人次。其中,黄石市优抚医院收治各类街头流浪精神病人269人,为我市城区的社会治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明天计划”稳步开展,仅06-07年就完成手术212例,实际支出费用300余万元。

——福利彩票进一步加大了营销的力度,开拓农村市场,稳定城市市场,挖掘“中福在线”的潜力,两年多来,共销售福利彩票23130万元,其中,2007年销售10285万元,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

——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每年签订了村务公开源头治腐工作目标责任书,实施了“百村工程”,推进了村务公开示范带建设,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措施抓好抓实。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强化农村服务功能,深化村民自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目前,大冶市、阳新县的各个乡镇和各个涉农的城区都建立了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大冶市还被评定为2007年“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市”。加强了对村干部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围绕“和谐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整体服务水平。积极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整合社区资源,打造精品社区,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帮助社区孤寡老人,加快社区现代化建设进程。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出台后,将为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指导建立行政主导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志愿服务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壮大社区服务队伍提供基础,为社区居民享受更加优质、快捷和周到的服务提供保障。加强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区137个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有51个,占37.2%,100至300平方米的有68个,占49.6%。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改善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全市共兴建区、街、社区居委会不同层次的社区服务中心194个,老年人服务设施278个,残疾人服务设施238个,优抚对象服务设施235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562个,社区各类服务设施面积达4.08万平方米,接受社区服务的户数达18.3万余户,社区服务覆盖率达到95%,已形成了以街道、社区居委会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中心为骨干,以各类服务设施为基础,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城市社会化服务网络。加快了社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开通了“12343”社区服务热线和社区服务网站,提升了社区服务功能。

(四)军队和国防建设服务体系

——优抚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我们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整、完善和落实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相协调的优抚安置工作体系正在形成。一是组织开展了春节、八一等节日慰问驻黄部队活动;二是完成了参战参试人员2525人的身份认定、生活补助费发放工作。三是开展了优抚军休政策落实情况大检查,对全市优抚经费社会化发放、建立优抚对象补助经费自然增长机制、开展“关爱行动”、残疾军人医疗保障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四是三年累计安排了40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到省、市荣军医院、优抚医院参加免费治病疗养。

2007年,我市“双拥”工作取得可喜成绩,阳新县、黄石港区、西塞山区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县(区)”,大冶铁矿被命名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不断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由政策性安置逐步向货币化安置过渡。2006年以来,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2723人,应安置人数为1312人。截止2008年6月,已安置1193人。其中,2006年安置率99.5%、自谋职业率51.6%;2007年安置率达99.2%、自谋职业率45.2%;2008年(截止6月底)安置率达76.6%、自谋职业率40.9%

(五)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体系 我们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的“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公共服务政策、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专项社会行政事务工作方式朝着“服务型”方向的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拓展服务领域,规范管理标准,不断提升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平。

——依法做好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目前,市管社团共计211个,市管民办非企业单位91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工作有了新突破,全市已成立的25个专业经济协会,基本上达到了机构健全、章程规范、制度完善、定位和目标明确,在促进农民致富、农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社区民间组织蓬勃发展,管理逐步规范,全市社区民间组织已达1031个,开展各类活动5000余次,社区志愿者人数逐年增加。

——行政区划工作。为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完成了《对我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初步思考》调研报告。

——界线管理工作。第一轮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圆满结束,完成了赣鄂省界武宁阳新线、瑞昌阳新线和室内部分边界线的联检任务。

——地名管理工作。地名数据库录入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共收录地名信息约1.98万条,超额完成1.8万条的目标任务。同时黄石区划地名网正式开通,各项功能正在逐步完善。

——规范婚姻登记服务。认真贯彻国务院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等配套政策,实现了由婚姻登记管理到婚姻登记服务的转变,更加体现了人文关爱,切实保障了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提高殡葬管理和殡仪服务水平。殡葬改革稳步推进,殡仪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殡仪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加大遏制乱埋滥葬、套棺土葬等不良现象,进一步巩固殡葬改革成果。为了满足市民办丧事的需要,建筑面积达12501平方米,总投资4600万元的新殡仪馆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今年10月份将正式投入使用。

——严格按照《收养法》和《收养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收养登记工作,加大检查监管力度,确保了无违法违规登记现象发生。

二、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后期发展思路和建议

回顾“十一五”中期的民政工作,有不少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但仍需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主要有:

第一,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关键。只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发展战略、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积极地把民政工作上升为市委的决策和要求,主动地把民政工作纳入政府的安排和部署、自觉地把民政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着力解决各界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民政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取得应有的地位。

第二,必须坚持走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民政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必须始终坚持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协作,确保编制发展规划、制定法规政策、落实资金投入、进行监督检查等政府责任到位,才能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事业的持续发展。同时,民政工作又具有很强群众性、社会性、必须扩大社会力量参与,采取政策驱动、项目带动、上下发动、内外互动等“四动并举”的方式通过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社工队伍等“五社互联”的途径有效聚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才能不断壮大民政事业发展力量。

第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方向。改革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动力。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创新各项制度,调整政策办法完善推进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健全落实措施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民政工作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新的发展。第四,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能力建设。能力是有效组织和开展工作重要基础。民政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提高能力促进工作发展,以实际效果检验能力建设水平,要继续深入开展效能建设和“两项活动”、学习周国知、谭竹青、曹道云、金正一同志的活动,大力弘扬“孺子牛”精神,着力加强班子队伍、思想作风、法律法规、政策理论、素质本领、基层基础、体制机制等方面建设,不断提高民政队伍依法行政、开拓创新、综合协调、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领导班子带队伍的能力,才能有效保证各项民政工作的开展。

篇2:黄石市民政事业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2006年,《盐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在省厅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现按照省厅要求,对我市“十一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

一、主要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和主要成效

(一)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将就业再就业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2006年制定出台了《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盐政发[2006]99号文件)和8个相关配套文件,在不折不扣执行国务院和省政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增强政策的普惠性。通过狠抓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及措施的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8.46万人,达到规划目标22万人的83.9%;促进8.56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达到规划目标11万人的77.8%;帮助2.7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达到规划目标3.5万人的78.6%,其中“4050”人员1.3万人,达到规划目标1.5万人的86.6%;新增劳务输出22.05万人,达到了年新增10万人的规划目标,其中向对口协作的常州市输出4.46万人,达到每年输出2万人的规划目标;2006年末、2007年末、2008年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2.73%、2.42%,均控制在4%以内。截止2008年一季度末,我市充分就业社区达76个,占社区总数的40%,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20个、充分转移村400个,均超过规划的目标进度。

(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按照“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我市相继建立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2008年一季末,全市参加企业养老保险68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85%。2006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征收养老保险费30.4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58.5%,支出养老金36.78亿元, 达到“十一五”目标的48.4%。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8.46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98.46%,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8.93万人。2006年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共征收医疗保险基金17.84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77.56%,支出14.48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68.95%。全市参加工伤、生育保险分别达到48.9万人和40.72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97.8%和101.8%。2006年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共征收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0.68亿元和0.56亿元,分别完成“十一五”目标的68%和62.2%,支出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分别为0.59亿元和0.33亿元, 达到“十一五”目标的65.6%和47.1%。

全市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12.4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68.9%。2006年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征收养老保险费12.24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51.9%,支出养老金12.7亿元, 完成“十一五”目标的55%。

全市参加农村养老保险119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79.33%;全市农村养老保险投保率为26.4%,离“十一五”目标要求的30%的目标仅差3.6个百分点;全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2006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征收养老保险基金1.62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81%,支出养老金0.98亿,完成“十一五”目标109%。

(三)劳资关系进一步协调

积极推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2.5%,全市百人以上企业开展工资协商的达到90%。深化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848元,较2006年增长20.13%。2007年发布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企业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4%,预警线20%,下线较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2007年10月1日,全市提高了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取得明显效果

“十一五”以来,我市职业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再就业培训10.67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71.1%,培训合格率达到98%,超过了95%的目标。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5%;创业培训0.74万人,成功创业率达到6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9.09万人;全市共有技工学校7所,在校生规模达2.8万人,2006、2007年,培养技术工人2.09万,完成“十一五”目标的34.8%,培养新技师2500人。高级工及以上的技术工人比例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在职职工的技术等级初、中、高技能构成比例由38:54:8提升到42:46:12。全市由劳动保障部门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机构已达187个,涉及30多个专业,年培训能力达到3万人次。

(五)劳动保障法制监察与劳动仲裁得到加强。2006年以来,以“劳动合同促进年”、“劳动保障和谐企业创建年”、“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年”等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一是全面建立劳动保障诚信制度,探索劳动保障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源头监控,促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树立企业诚实守信的社会形象。二是不断完善案件办理制度。2006年以来,我市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为目标,以强化制度建设为抓手,修订完善了3大类计53项制度,不断夯实工作基础。三是探索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建设。目前,我们在部分街道、社区进行了试点,三个试点网格的信息采集和微机录入工作基本完毕,正准备进一步扩大推广范围,“两网化”建设已具雏形。2006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共查出拖欠农民工工资3018万元,清退童工14名,补签劳动合同71099份,补办社会保险19399人。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527件,结案3422件,结案率达97.02%。

(六)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市共建立了劳动保障所28个,劳动保障站192个,工作人员327人,其中,社区专职工作人员236人。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向纵深推进,2007年全市劳动保障系统有5个窗口单位被省厅授予优质服务窗口称号。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市政府在江苏盐城技师学院挂牌成立了盐城市公共实训鉴定基地,江苏盐城技师学院成为全省首批重点技师学院,升格为副厅级。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开通12333咨询服务系统人工服务,设立人工电话服务座席3个,加上自动语音服务,截止2008年五月底,电话接听量达到5万人次,以“盐城劳动保障网”为载体的公共电子政务平台已经形成,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就业再就业方面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同时并存。目前,全市结存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无业农民及就业困难群体,加上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需要就业的群体不断增大,这部分人员技能缺乏,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不强,就业难度较大。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出现了“用工难”现象,市内一批新上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急需的服装缝纫、纺织挡车、化工操作、机械加工等工种的熟练工、技术工严重短缺。全市开展的“用工服务到企业行动”为服务企业用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劳动力就业的选择性和流动性等客观现实,一些工资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的行业、工种,如:服装缝纫、纺织挡车、化工操作、机械加工等工种的熟练工、技术工短缺,企业招用工较为困难。

2、再就业资金支付压力加大。随着新一轮就业政策的出台实施,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支付范围进一步扩大,资金需求量增大,而省、市财政对再就业资金的投入没有相应的增加,我市原在失业保险金中调剂的部分,也因相关政策的出台而不允许继续调剂,2006年、2007年全市再就业资金缺口均超过3000万元,再就业资金不足将影响到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

3、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有待增强。随着城市在做大,就业工作业务量的不断扩大,现有的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与省提出的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必须达到四星级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全市138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虽然挂牌,但部分乡镇工作机构不健全,存在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不落实的问题。

(二)社会保险方面

1、医疗保险。①由于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二元化,城镇与农村分割,导致部分县区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面窄,共济能力弱,基金容易出险。②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滞后,不适应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市社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基本属于“简单型”医院,难以聚集优秀的医务人员,也难以保障医疗技术质量,同时医疗条件和设备较为简陋,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保障,在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管理上距离规范化,科学化上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医保事业发展的需要。

2、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问题突出,2006年有2家经办机构基金出现了负增长,2007年有7 个经办机构出现了负增长。形成原因:一是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多,在职参保人员由于事业单位、改制等原因却呈减少趋势;二是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增幅高,在职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增幅相对较低,2006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人均养老金和人均缴费基数分别增加218元和139元,人均月养老金达到1667元,而人均月缴费基数仅为1555元;三是养老金待遇高,缴费比例相对偏低,缴费标准仍维持在十年前的水平。

3、农村养老保险。①新型农保制度试点工作,各地进展不平衡,个别地区实施方案还没有形成,主要原因是新农保财政补贴渠道尚未完全落实到位;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在数据统计、资金筹集、部门工作衔接和账户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技能培训方面

职业培训总体实力与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不相适应。目前,全市技术工人中初、中、高级之比约为42:46:12,高级工以上比重低于全省的平均值,汽车、纺织、机械、化工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紧缺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比重更低,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部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培训规模不大,培训层次相对较低,有的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训练设备落后。培训资金投入与培训规模不相适应。既存在培训资金短缺的问题,也存在培训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很少。企业对技能人才重使用轻待遇、只使用不培养的问题相对突出,部分企业中的技能人才待遇难落实,导致技能人才流失。

三、规划需要调整和修正的内容及政策建议

(一)就业方面

在“十一五”规划第四部分,即“十一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与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到规划中,从而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

将《规划》的第三部分重点目标中的“劳务输出培训”的概念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二)社会保险方面

(1)完善医疗保险服务体系。加快社区医疗健康保险服务体系建设。从组织机构,协调机制和基础信息入手,探索居民保险社区服务首诊制模式,完善政策,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有效利用卫生服务资源,让更多的居民,得到就近、廉价和周到的医疗保险服务。

(2)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①2008年开始到2010年,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市每年新增参加新农保3万人,到2010年全市新型农保制度建立率达到80%;②基金征缴:2008年征缴基金5000万元,2009年征缴基金6000万元,2010年征缴基金7000万元,三年合计征缴1.8亿元;五年全市征缴基金2.76亿元。③积极推进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强化督查、规范管理,努力实现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即征即保”目标,2010年全市总体覆盖率达95%以上;④实现市、县(市、区)、乡(镇)农保业务计算机联网管理,全面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⑤建议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中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参数除去,因为未来的几年,农村劳动力会不断的涌向城市,他们更多的会选择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这样就使得农村养老保险新参保人数得不到保证。

(3)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对参保人数、征缴保险费金额的规划无法用数字确定,需根据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的不断发展进行调整确定。

(4)工伤保险。由于近年来我市加大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力度,将事业单位及民间非盈利性组织纳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较快增长,预计到今年底可实现50万人。为此,建议将《规划》中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调整为53万人。

(5)生育保险。《规划》中全市生育保险期末参保人数为40万人。截止2008年5月末,全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0.7万人,已经提前达标,预计年末将达到42万人。为此,建议将《规划》中的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调整为44万人。

(三)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高技能人才培训 建议增企业技术工人培训的相关内容。

(四)公共服务能力方面

建议明确“十一五”末,金保工程建设相关指标:12333电话咨询服务达到6万人次;联网上传率达到100%;联网数据上传准备率达到100%;城域网覆盖率达到99%。

篇3:黄石市民政事业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会议指出,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发布后, 各地区、各部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积极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治污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 2 0 0 8年, 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 0 0 5年下降6.6 1%和8.9 5%, 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 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时间进度要求。淘汰了一批造纸、炼焦、酒精、水泥、钢铁等行业的落后产能, 关闭了一批小火电机组。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等流域的271 2个水污染治理项目中, 已完成12 70项, 占46.8%;正在建设785项, 占28.9%。解决了1.5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5万多个行政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会议强调,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但环境污染总体尚未得到遏制, 环境监管能力依然滞后, 形势依然严峻。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毫不松懈地推进治污减排工作, 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目标。一要继续抓好治污减排。将保证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作为当前减排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力削减火电、钢铁、有色、水泥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造纸、化工、酿造、印染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量。二要深入开展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把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 开展环保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评估。三要积极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土壤污染防治, 加快解决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四要增加投入,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严格环境执法监督。

篇4:黄石市民政事业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近日,通化市二道江区人大常委会在本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对区人民政府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进行了审议,审查批准了十一五规划的调整报告。

会议认为,区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区政府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投资拉动,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大力发展围钢经济,使全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工业经济支撑点单一的问题,使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2007年末,十一五规划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已接近和超过十一五规划末期目标,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十一五规划更具科学性、发展性,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编制中长期规划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进行审议是适时和科学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会议对区政府在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调整后的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提出建议。一是要在经济总量上不断扩大;二是要在项目建设上发展高新产业,多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做到趋利避害,化解风险,均衡发展;四是培育财源,加强征管,节约开支,增强财政实力。(刘敏)

创新审议方式 提高监督实效

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是《监督法》确定的重要监督方式之一。长春市二道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审议方式创新,提高了监督实效。

实施棚户区改造是省、市、区三级政府确定的造福百姓、惠及民生的重点工作。长春市二道区作为老工业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棚户区改造开发任务非常繁重。为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的步伐,区人大常委会把审议监督区政府的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工作,列入了常委会的重点审议内容。审议前,他们改变过去少数人参与调研、多数人进行审议的方式,组织参加审议的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并邀请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共同视察,让大家直观地看到通过棚户区改造开发給城市建设带来的新面貌;然后,再听取区政府关于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的情况报告;最后,召开常委会进行审议。实施先视察、后审议的方式,形象直观、目的明确,使大家耳目一新,既改变了大家头脑中存在的老二道陈旧混乱形象,也对区政府在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肯定,更对变化着的新二道的快速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次审议工作方式的创新,提高了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的质量,推动了政府的重点工作,确保了监督工作的实效。

篇5:十一五外经贸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苏仙区商务局

一、“十一五”中期(至2008年6月)计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以来,全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对外开放和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克服国际市场波动等不利影响,开放型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快速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提高,“十一五”中期阶段(2008.6)计划完成情况如下:

1、利用外资。“十一五”在中期阶段(06.1-08.6),全区累计新批外资项目18个,实际到位外资15390万美元,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年均分别递增达到10%、12%。

2、对外贸易。“十一五”中期阶段(06.1-08.6),全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 14647万美元(3845+7702+3100),是“十五”的2.9倍,年均递增51%,其中出口12720亿美元(3227+6493+3000),年均递增53.1%。

3、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十一五”中期阶段(06.1-08.6),全区累计新签外经合同额1.0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0.54亿美元,新派人数260余人,年均分别递增14.9%、11%和15%。

二 “十一五”外经贸主要特点

一是队伍不断壮大。到07年末末,全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 8家,其中进出口规模突破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3家(包括华录数码),占全区对外贸易的比重近72%。“十一五”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比“十五”增加近10个。

二是结构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实现同步增长,到2007年底,我区加工贸易出口占比达80 % “十一五”末,全区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占比已达到88%以上,07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6109万美元,年均分别递增25%和35%。全区外派劳务由传统建筑、缝纫工种向护工、技工、研修生等高技能工种转变,境外工程承揽由分包向独立承包转变,其中高技能劳务输出占比达16%。

三是贡献不断提升。尽管我区开放型经济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但其对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十一五”期间,全区外贸依存度和实际到帐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分别在2007年上升至4.8%、8.5%。从经济发展的要素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中约有10%源于外资,外贸进出口占GDP比重逐年提高。

回顾“十一五”,我区对外经济工作虽然取得了新发展,但仍存在一 1

定的不足。一是外向型经济总量规模偏小,在全市位次靠后。二是外贸出口国际竞争力不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少。三是外资大项目少,利用外资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四是由于土地限制,开发区、园区的先导示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十一五”外经贸发展内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原因)“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总体来看,国际国内环境有利于我区对外经济贸易继续保持适度增长,但我区整体外贸出口增量不大,出口企业不多,出口产品单一结构不优、科技含量尚待提高,总的来说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矛盾和风险不容忽视。

从国际国内环境看,世界经济步入新一轮发展周期。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能源紧缺带来得高油价,世界经济增长态势放缓。而且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国际市场上原材料及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扬,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增多。国家对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适度调整,交通、电力、能源等“瓶颈”约束仍很突出,国家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土地资源供应日益趋紧,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导致外商投资经营成本上升。全球投资竞争激烈,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放宽外资准入,特别是周边国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态势。中国仅靠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难以在吸收外资的竞争中继续占据有利地位。

从省市内情况看,我区“十一五”外经贸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难题。长株潭被批准为“两型”社会试验区,郴州地区经济发展在省内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湘南地区与湘中北地区外经贸发展差距大,将使总体效率的提高渐趋边际,同时也使原有矛盾逐步突出,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周边地市发展态势迅猛,积极构筑韩资板块、日资高地,抢抓港澳台资,对我市(区)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而从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来看,我区乃至郴州市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现有产业配套能力比较差,支柱产业本身竞争优势尚待加强,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在价值链中参与国际分工的环节不具有比较优势,目前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基本处于产业中低端,主要还是以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低成本要素参与国际分工,经济国际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目前人力成本的增加、土地供给以及相关金融外贸等宏观政策的限制,郴州相对其他两个产业承接城市(赣州、韶关)竞争力不明显。

一系列得原因需要我 区不断深入开展软硬环境建设,推动“十一五”期间经济环境将得到根本性改善,充分降低商务成本,才能在大珠三角地区以及省内保持足够得竞争优势。

四、今后两年的发展重点及政策措施

1、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新的理念推进经济开放化。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开放型经济的差距已成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差距。为贯彻落实经济国际化战略,必须首先解决好观念问题。要认识我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性。必须大量引进、吸纳外来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把利用外资与加快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积聚。

2、积极利用国际资本,确保外资规模稳定增长。首先进一步调整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与水平。继续发挥五大产业集群效应,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依托特色资源招商。其次要创新招商方式,提高利用外资成效。组织开展更加实务有效的招商活动,继续推进专业化招商工作。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实现招商工作企业化,招商机制市场化;进一步强化驻点招商和小分队招商,进驻重点地区,紧盯大客商、大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

3、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贸发展水平。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加强载体建设,进一步壮大企业经营规模,努力扩大对外贸易总量,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一是大力扶持重点出口企业,建立正常的联系制度,及时解决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二是加大对自营生产企业的培植力度,重点关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重视民营外贸企业的发展,积极支持企业利用多种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4、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拓展外经合作领域和市场。首先要 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扩大外经总量。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的博览会、交流会、研讨会、推介会等投资促进活动,让更多的企业家走向世界,到各国去办企业。其次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提高外派劳务的层次和水平,鼓励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走向国际劳务合作市场,不断提高我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的层次和水平。

5、优化政务、服务行为,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一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提高行政审批管理和产业政策的透明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要用足用好利用外资、扩大进出口的一系列政策,配合上级部门修改和调整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政策法规。三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加快培养一批精通国际经济、法律,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懂外语的人才群体,营造优良的人才环境。四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快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为外来投资者营造安全、稳定、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篇6:黄石市民政事业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2009年3月25日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王 宁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于2006年1月20日,由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发布实施。目前,《纲要》实施时间已经过半,按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的有关要求和国家发改委的工作部署,我们组织开展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工作。今天,我受蒋巨峰省长委托,代表省人民政府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中期评估开展的主要工作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于去年6月份正式启动,经过反复修改现已完成,并形成了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一)及时安排部署。去年6月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及时研究部署,安排由省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二)明确评估重点。本次评估,我们将三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进展情况、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并针对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新变化,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增强后两年规划实施的指导作用。

(三)开展多层次评估。为确保评估的客观性,我们从三个层面开展了评估工作。一是组织21个市(州)对本地区“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二是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对各专项规划进行了评估,省委政研室等部门还对“构建和谐四川”等专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三是委托西南财经大学以独立视角开展了第三方评估。

(四)争取上级及时指导。评估工作中,我们多次向国家发改委请示、汇报,得到大力支持和帮助。省发改委还向省人大财经委做了专题汇报,在评估方法、评估内容、对策建议等方面积极接受指导并认真加以汲取。

(五)加强咨询论证。邀请了省“十一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中期评估报告进行咨询评议。与会专家和同志给予了较高评价和肯定,并从文本体例、篇章结构、对策观点、数据核实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

(六)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在全省范围广泛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予以吸收和采纳。

二、《纲要》实施进展情况

《纲要》实施以来的三年是极不平凡的三年。三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省政府认真组织《纲要》实施,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着力构建“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努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部署,克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攻坚破难,求真务实,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主要指标进展情况

《纲要》确定的25个主要指标中,有12个指标已经提前完成规划目标。在12个未完成规划目标的指标中,有7个指标进展情况超过规划预期;有5个指标进展低于预期,仍需加大工作力度。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由于缺乏数据难以准确评估。

宏观经济运行方面。截至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12506.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378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04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581.2亿元,外贸出口总额实现131.1亿元,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2.1%,均已实现规划目标。

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方面。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截至2008年,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3%,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9.4%,分别比“十五”末增加4.7和5.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37.4%,年均增长1.47个百分点,超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的规划预期;非农就业比重达到52.1%,已经实现规划目标;研发经费占GDP比重,2007年为1.3%,两年年均增长0.07个百分点,低于年均增长0.17个百分点的规划预期。

改善人民生活方面。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633元、4121元,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达到2000万人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711万人,均已实现规划目标;2007年,全省总人口为8797.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6平方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进展均超过规划预期;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因为缺乏数据,目前难以准确评估。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8%,年均提高0.61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按2005年价格为1.37吨标煤/万元,年均下降3.5个百分点;2007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51.2%,年均下降8.9个百分点,耕地保有量为595.01万亩,年均下降千分之3.9,以上指标进展均低于规划预期。2007年,工业万元增加值耗水量为182.9立方米,提前实现降至200立方米的规划目标;2008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及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74.9万吨、6.3万吨、114.9万吨,年均降低5.2%、2.0%和2.9%,均超过规划预期。

从指标进展情况来看,“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指标基本合理,预计大部分指标均能如期完成。我们建议对主要发展指标不作调整,而是通过计划进行细化和完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纲要》在编制之初就坚持“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的基本原则,允许部分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超过规划预期。

二是部分指标,如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森林覆盖率、耕地保有量等,还需全省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才能实现或接近预期目标。

三是在25个主要指标中,有5个指标进展低于规划预期,届时指标完成率可能达到80%左右,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标完成率的预期也基本一致。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从《纲要》实施情况来看,各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总体实现了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十一五”前三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3.5%,粮食总产量达到3500万吨。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型粮油基地建设、良种工程和农业产业化取得明显进展,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2.2%。农村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商业网点工程和农产品市场“双促”工程,新建成一批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一批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信息化改造,提升和完善了其市场功能。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截至到2008年,共解决757.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和改建通乡通村公路6.9万公里。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方面。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前三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9.1%。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2008年实现增加值660.5亿元,三年年均增长25.8%,发电设备、重大装备、工程机械等产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顺利推进,2008年,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182万千瓦,天然气产量达到165.7亿立方米。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增加值776亿元,年均增长27.4%左右。高技术产业发展初见成效,2008年实现增加值835.8亿元,同比增长24.9%,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及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初具规模。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到2007年钢铁产业板管比达到26.2%,建材中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26.6%,散装水泥比重达到30.3%。

服务业发展方面。“十一五”前三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8%。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快,外资银行机构逐渐增加,通信行业持续较快发展,全省物流网络体系正逐步形成。旅游业发展效益显著,200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91.5亿元,年均增长14.8%。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交通建设进展较快,截止2008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62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086公里。水利建设全面推进,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2008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2万公顷。通信建设持续发展,截至到2008年,累计新增光缆线路长度18.6万公里,达到39万公里,全省电话普及率达到51.7%。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成都地铁一、二号线等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一五”前三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7个百分点。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2007年,经济相对发达的成都经济区与经济欠发达的川东北经济区相比,人均生产总值之比由2005年的2.4:1缩小为2.3:1。

构建生态四川方面。生态保护继续推进,截至到2008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8%,退牧还草13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7.5万亩,全省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64个。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先后关停小火电机组145.1万千瓦,有力促进了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节约取得进展,规范土地市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顺利推进“金土地”工程,截止到2008年,整理土地409.7万亩,新增耕地47.6万亩。工业生产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节水工作成效明显。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截止到2008年,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1%,垃圾处理率达到75%,三江流域纳入目标监管的16个城市污水收集率基本达标,出川水质继续保持在Ⅱ到Ⅲ类,城市空气质量稳定好转。

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方面。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科研机构稳步增加,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到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80家,产学研创新联盟达到25个。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6%。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整体实现“两基”目标,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生达到99.1万人。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集成电路芯片封装项目已建成投产,四川科技馆、沫若艺术院和巴金文学院等建成投入使用。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全面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扩权强县试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全面建立和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8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20.4亿美元,增长53.3%。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3.4亿美元,增长66.1%。到位国内省外资金2998.2亿元,增长52%。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户,来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到142家,驻川外国领事机构达到7家。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2.1亿美元,增长65%。

构建和谐四川方面。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加强,通过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十一五”三年来,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60.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98.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达到2000万人以上,基本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省农村低保制度初步建立,“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医疗卫生投入加大,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全部覆盖涉农的176个县(市、区),参合农民6141.3万人,参合率达到92.4%。广播电视和文化事业稳步推进,2008年,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10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全生产成效明显,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取得阶段性成效,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截止到2008年,全省各类伤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5%、13.6%。

(三)实施机制健全情况

一是加强规划衔接协调。组织编制了18个重点专项规划和5个区域规划。加强下级规划与上级规划、区域规划与专项规划以及区域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

二是分解落实目标责任。省和各地将规划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建立严格的绩效管理机制,坚持督促检查。

三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抓好关系我省发展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保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十一五”前三年全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19亿元,年均增长46.9%。

四是改善公共服务。“十一五”前两年,全省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投入稳步增长,“十大惠民行动”全面实施,70个分项目标全面完成。

三、《纲要》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

《纲要》实施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对后两年规划组织实施形成了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地震灾害使我省灾区人员伤亡惨重,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生产力受到较大破坏,生态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全面完成恢复重建的各项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日趋严重。从去年9月份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企业利润等重要经济运行指标大幅下滑,铁路、公路货物周转量下降。税源减少、刚性支出增加,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从目前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扩散和蔓延,何时见底还难以预测,对我省经济的影响还会继续。

三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2008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8%。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居全国前列。

四是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2.99:1扩大到2008年的3.07:1,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由2005年的3.03:1扩大到3.09:1,根本改变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五是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较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低收入群众面宽量大,生活比较困难,社会就业面临巨大压力。

六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水资源分布不均,自然资源约束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地质灾害隐患多。盆地地形加剧了酸雨污染,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

分析上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地震灾害发生突然。去年5月12日,我省汶川地区突然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受灾面积44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数千万,其中遇难68707人、失踪17923人、受伤360796人,对全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343.3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二是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我省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也十分严重。去年,一季度我省GDP增长14.5%,增速创改革开放以来同期最高水平。二季度受地震影响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增速仅为4.6%。三季度遏制了因灾下滑的势头,GDP增长达到10.1%。但是,从9月份开始,经济回升的势头受挫。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的形势下,我省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三是发展阶段更替。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的重点从吃、穿、用向住和行转变。2007年与2000年相比,我省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近两倍,私家车拥有量增加了近九倍。在市场需求的牵引下,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日趋突出。2008年与2000年相比,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4.3个百分点。由于重工业能耗高、污染排放量大,大大加剧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四是对外开放滞后。我省地处西南内陆,不沿海不沿边,地形地貌复杂,交通建设造价高,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由于交通不便和物流成本高,严重影响对外开放。2008年我省的外贸依存度仅为12.4%,实际利用外资仅为33.4亿美元。由于对外开放滞后,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是体制机制障碍。水、电、油、气等管制价格定价偏低,缺乏环境补偿机制,不能真正体现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不仅延缓了城镇化进程,也阻碍了农业的规模经营。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不能满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

六是思想认识偏差。受传统观念约束,缺乏开拓进取和对外开放的意识,缺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市场意识和奋力拼搏、追赶跨越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推进《纲要》实施的对策措施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既有特大地震灾害带来的巨大压力,还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进一步推进《纲要》的实施,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关键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着力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一)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建设美好新家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原则,按照“加快重建步伐,提前完成任务”的总体要求,优先推进城乡灾后住房重建、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基础设施重建、重大产业重建,加快推进市场服务体系、文化设施、防灾减灾、生态修复、土地利用等重建。力争在2009年底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主要目标任务的80%,2010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

(二)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按照省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部署,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重点产业等项目建设,力争2008—2010年三年累计完成投资3万亿元,其中2009年完成投资1万亿元,力争达到1.2万亿元。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强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定消费预期;落实和完善引导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培育消费热点,特别要稳定住房和汽车等大宗消费;加强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三)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加强与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对接,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有潜力的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高度重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促进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深入开展全面节能减排行动。抓住国家批准在我省设立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扩权强县试点,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健全城乡规划体系,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城镇建设和四大城市群发展,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四)深化开放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以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为重点,加强区域间开放合作,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着力推动共建成渝经济区,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合作,积极对接长三角以及中部省份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超载人口和产业由限制开发区、生态保护区向重点开发区转移,促进资源跨区域合理流动,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和落脚点,推动公共资源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领域倾斜。扎实推进以教育助学、劳动就业等民生工程。继续做好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全面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重点解决灾区群众、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群众和新增失地群众的就业问题。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的相互衔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上一篇:销售人员简历表下一篇:养老保险辞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