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2024-07-18

孝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通用8篇)

篇1:孝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孝文化引领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原则探索

南征中学:易锦荣

背景简述

1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促发学校孝文化的兴起。

传说明朝年间浠水县的一位走失的婆婆,在除夕夜冻死在蕲春县管窑镇的南征湖旁的一个山丘旁,善良的当地人便把她安葬在此处,过路之人、事业有成之人到此必为“寒婆婆”去拾一把柴,让她温暖以表孝心,后来此地改名为“寒婆岭”,一直沿用至今,并在此建庙,南征中学就在“寒婆庙”旁。2006年,南征中学决定挖掘传统孝文化资源,打造以孝文化为引领的校园文化体系,并展开了一系列实践和研究,孝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德育建设上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中小学“知恩、感恩”之心缺失,弘扬孝文化有着积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现在的中小学生独生子女多,留守孩子多,要么被溺爱,要么被遗忘,性格孤僻,不懂得感恩,对他人和社会态度冷漠。促进社会和谐,弘扬民族传统孝德文化在当前是十分的重要和必要。

3南征中学“孝文化”教育实践与探索。

七年多的实践,孝文化教育实践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感恩心培养都有很好的成效,对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孝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上,操作性上,评价体系上尚有欠缺,所以我们仍然孜孜不倦的探索,希望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有创造性的突破。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传统孝道盛行千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孝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伦理、公众道德准则,对今天建设和谐中国,梦想中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把孝文化作为本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已成为很多学校的选择,南征中学就是其中的成功代表之一,该校挖掘地方传统孝文化教育资源,引入校园,并成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之一,创造了新型德育的新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成果,但是也存在困惑,本文就是针对孝文化引领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几个原则问题进行了探讨,力求让校园文化建设更规范更高效。

关键词:孝文化

校园文化

原则

一、孝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应该遵行有效性原则

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应该追求有效性。校园文化育人怎样做到有效性呢?我们通过实践,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让孝文化着陆,不能搞空洞的理论说教,通过孝文化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终生有益的行为习惯;2结合时代的特点,选择学生需要的文化精神施加影响;3抓住孩子的行为特点,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施加文化影响。我们曾经搞过孝行古典讲坛,古典的文言学生几乎不感兴趣,收效甚微,当我们看到食堂里学生大量的浪费粮食时,我们适时的开展了一次“父母给孩子从小上初中开销调查”活动后,学生们调查完后,我们又开展了农民种田艰辛体验活动,很多孩子真真正正体会到父母之不易,农民之艰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得到深刻的阐释。学生的节俭行为习惯得一定程度的养成。另外现代的孩子喜欢电脑,我们还免费提供几台孝行电脑给学生,让他们在学校公众QQ上给父母留言、写信,发表对学校建议,很多父母也因此与孩子多了一条沟通平台。

总之,孝文化要着陆,忌讳空谈,要考虑时代的特点,多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施加影响。

二、孝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应该遵行激发性原则

教育的力量是激情引趣,晓理导行,文化的力量同样是激情引趣。一个不能激发情感的文化,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文化,一个不能引起兴趣的文化的很难得到传承的文化。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当考虑到是否能促动学生的心灵吧,激起情感的共鸣;另一方面死板不变,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南征中学曾近做过一个实验,有两个班参与,一个班是让学生看古典孝行故事,一个班是让学生自发参与讲或演同样的故事,并开展比赛评比,最后用试卷考查谁知道的故事多,谁记得故事最详细。结果是参与讲故事比赛的,还有一些参加孝行故事表演班的同学得高分。学生的兴趣是校园文化建设是否有效的关键,能否激起学生的情感是校园文化教育是否促进行为的前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是否能激发情引趣的一面。南征中学在建设孝文化校园的过程中,充分认识了这点,先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孝行活动,深深感染了一批学子。例如:我们请在外打工的孩子父母谈自己的辛酸打工经历,艰苦的拼搏过程,让很多孩子认识到父母的艰辛,特别是留守儿童泪水连连,还有播放央视孝星的故事,同龄孩子的故事感染了他们,我们不再古板的宣读经书,不再逼着他们参与孝行活动,而是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提前考虑到激发性问题。

三、孝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应该遵行科学性原则

教育是一门科学,文化育人更是一门科学,孝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追求空洞的文化光环,而应是扎实有序的科学实施过程。在我们的实践中,我们认为下列几点对于施行孝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很重要。

1吸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的孝文化并非全是精华,有些内容封建迂腐,对学生有消极影响,应当除去。例如二十四孝中就有:埋儿奉母这样的故事要剔除忽视生命的极端思想,以及愚孝等封建的糟粕要耐心与学生讨论消除。

2应当注意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等特点实行文化影响。我们曾经去过一所小学,问该校的孩子贴在墙上的标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居然无一人知晓,我们很多的校园文化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本起不到教育作用,只是一个靓丽摆设。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了分层法:七年级实行孝行天下之安全孝父母,注重于行为生命健康安全;八年级我们提倡孝行天下之体贴孝父母,着重于沟通和交流等教育;九年级我们提倡孝行天下之责任孝父母,随着年龄心理的成熟我们开始渗透责任意识,分步教育,不好高骛远,效果很好。

3学校施行文化教育应构建完整的体系,不能零散杂乱,凭兴趣实行,无长远规划,图一时新鲜。南征中学经过七年的逐步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孝文化教育的十大体系:

1、以“孝行天下、尚德启智”为校训立“孝”

学校的校训改变同于其他学校的那种“团结、拼搏、创新”等那种千校一面的校训局面,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了积极因素,启发师生生“智慧”,鲜明的立起了一面育人旗帜。

2、编写“孝行天下”的校歌唱“孝”

用音乐的力量去激发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校歌传达出了“孝”、“尊”、“善”、“爱”的精髓,如同春夜喜雨,润物无声。

3、每学期选“十大孝星”评“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学期层层推荐评出的校园孝星,在德育墙上展出,在电视台播出,感动了无数的学子。

4、校本本课程传“孝”

学校编写了文化期刊《孝行天下》《孝德经》等书籍,通过学生课堂及家长学校的授课,教化了不少家长、老师、学生,真正让传统文化走进了课堂,走进了社区。

5、申报课题研“孝”

我们自选自创的“孝行天下,学会感恩”课题研究两次省市级奖,三次获得国家级大奖,今年暑假,孝行天下的课题获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6、征文演讲写“孝”

全校师生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学校围绕 “孝”开展了国学讲座、保健知识论坛、心理辅导课等温馨而又难忘的活动。

7、论坛讲座论“孝”

学校开通了热线电话,家校QQ群,让全校师生讨论学生的德行和学习,并且校长还在全县各中学、市委礼堂、北京关工委、教育部中学校长高端研修班做论坛搞讲座20余次。

8、文化长廊展“孝”

学校内外500米的“孝文化”教育墙,形成一道无声的教育资源,感染人、教育人。

9、鼓励师生行“孝”

几乎每周学生都有一个德育作业,学生定期检查评价,形成了一个践行孝文化的良好范围。

10、孝德基金助“孝”

学校在各界的支持下成立了10000元的孝德奖励和孝文化传播基金。我们还想继续多方筹资办好校园文化期刊《孝行天下》,做好系列文化传播工作。

四、孝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应该遵行延伸性原则

学校的教育方方面面,校园文化不仅体现在一个方面,而应是延伸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比如安全文化,学习文化,礼仪文化、、、、、、孝文化引领的校园应该拓展到这些领域。在实践中,我们以孝文化为核心,创造性的开展了孝行天下之安全孝敬父母,孝行天下之质量报答父母,孝行天下之责任孝敬父母,把孝文化和安全文化,学习文化等有机结合,不仅拓展了孝文化的新时代内涵,还无形性中事半功倍的熏陶了学生的心灵,孩子们明白了学习做人安全不仅仅关乎自己,还关系着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是国家、自己有责任做好一切。

孝文化的教育延伸还体现在由单纯的孝敬父母,拓展到感恩教师,感恩朋友,感恩自然、感谢祖国的升华。在孝文化的实施过程中,有意识的迁移延伸,是培养学生博爱胸怀,人性光辉的基本原则,而且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学校为此还开展了绿色环保,感恩自然的环保行动,学生不再乱扔垃圾,连用节约水、电的小微行为的也深入学生的心,绿色意识不断增强。

五、孝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应该遵行渗透性原则

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第三个维度目标就是文化知识的教育传授中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校园文化很大程度就是要实现无声胜有声的渗透教育,所以一个成功的校园文化应该把文化理念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南征中学专门对全校文化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细致到每一棵树上的标语,都暗含感恩的心,谦虚、感恩、善良、责任的思想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课堂上教师的德育渗透目标是否完成,学校每学期还要调查测试,并评比量化打分,让课堂成了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更不用说教师的示范作用,德育墙及校园广播的宣传,各种活动冲击、、、、、总之,校园文化应该具备强大的渗透性,无声胜有声,这也是教育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美德是一座无价的金矿。而其中的孝是中国持久不衰的根脉,孝是构建现代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基石。学校是传播孝文化的最好基地,青少年时期是传播孝德文化的最好时期。孝蕴含着一种巨大的力量,一旦孝之天性得以唤醒,以孝励志,因孝而勇,努力汲取蕴含于孝中的巨大能量,便是孝行天下,于事业无往而不胜,甚至能创造出奇迹。

学校如果端正态度,遵循校园文化教育的有效性,趣味性,科学性,激发性、包容性,渗透性,校园文化的教育效应必定终身让人受益,比片面追求升学率更能创造出奇迹。

总而言之,孝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当上下而求索,为和谐强大的中国梦想尽一点绵薄之力。

篇2:孝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孝德校园”

儒家道:百善孝为先;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原则,曰:“孝,德之本也”。我们历代祖先,在创造中华文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家道、家教、家风、家业,养亲、事亲、尊亲、悦亲等为主要内容的孝道传统,集中展现了仁爱、责任、礼敬、勤劳、奉献等等核心的伦理规范与道德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孝文化已在人们的心目中逐渐淡化,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安闲舒适的环境中,在家受到老人和父母的“宠爱”,在学校受到教师们百般呵护,在社会受到国家和政府的保护。他们很少受挫折,不懂得感恩,自私自利,道德严重缺失。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孝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当今社会正面对各种不讲亲情、不讲道德,只讲金钱与竞争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强未成年人“孝德”乃至中华美德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成为国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工程。

学校是青少年德育的主阵地,如何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眼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校举行了一系列开展孝文化进校园活动。

1、大力宣传发动,营造孝文化氛围

学校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孝敬图画的同时,要求各班办一期以孝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制作一期关于孝文化的手抄报。学校全面宣传孝知识,充分营造孝氛围,提高孝意识,一方面培养学生们的文明礼仪行为意识,另一方面激发孩子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良好思想,在校园里全面掀起了学习实践孝善的热潮。

2、修建孝文化校园,构建靓丽风景线

在校园环境建设打造孝文化阵地,在学校操场走廊墙壁上,是精选的《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等孝德经典篇目;班级廊道,一个个孝德小故事、一则则孝德名言令人目不暇接,展示古今名人的典故、格言、学生的感言等,使学生在校园各个角落都能受到孝文化的熏陶。学校要求广大师生观看后,写出相应的心得体会,并进行评比展览。

3、举行“双十佳”演讲赛,增强孝善意识

为了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孝善意识,学校可适时举办了“孝善演讲赛”。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谈出对“孝”的初步认识,并把孝贯彻到自己今后的生活中,以孝心对待父母,以善心与同学相处;真正把孝文化落到实处。并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以提高教育效果。

利用各种节日广泛开展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教师节、八月节、感恩节等,开展主题班会、歌咏、朗读、演讲、讲故事、绘画、致xx一封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儿等活动(一些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教育效果会更好)。

4、开展孝敬大行动,提高共同参与

学校开展孝敬大行动,倡议广大师生行动起来,人人做一件孝敬的事。学生在校孝敬师长,为老师献上一束花、送上一句祝福;在家孝敬父母,为父母洗一次脚、吻一次脸颊。各班召开“算算经济帐,感谢父母恩”主题班会;开展“帮父母做一件事、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少花一元钱”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深深地感染着每一名学生,震撼着师生们的心灵,使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孝”文 化的理论和内涵,同时深刻领会到今天开展工作感恩教育,重塑孝道理念对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5、收集整理身边孝故事

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常抓不懈(尤其是政治、语文等学科)。另外,大力开发“孝德”校本课程,可利用学生收集古今中外的关于孝德方面的人物和故事,这种收集的过程也是大家受教育的过程。

6、家校结合、共同打造“孝”园文化

开展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家长座谈会、讲座、亲子共读等活动,提高家长的素养。在孝文化建设中,发挥家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很重要。如果家长不能言传身带,就会大大弱化学校的教育,就会起到5+2等于零的作用。

7、评“孝”星活动

在学生中,评出“孝”星,以激励其崇尚孝文化、孝敬父母的光荣之举。

篇3:孝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素

一、研究孝文化的意义

(一) 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中国是有着5000年悠久文明的国家。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至今仍在沿袭使用, 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等, 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铭刻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让中国人在世人面前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崛起的基石, 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文化基因, 必须筑牢和传承!

(二)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研究孝文化, 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打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塑造国家和民族软实力, 积极应对全球化竞争与挑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 培育社会一代新人。

学校进行孝文化教育, 对受教育者进行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道德教育, 孝文化和校园文化融为一体, 使校园文化赋予新内涵, 让学生因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孝文化存续至今而骄傲自豪, 有利于新一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培养具有“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八字品格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二、孝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素

(一) 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做好顶层设计。

文化能长久影响人、塑造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总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 学校教育要做好整体设计。一是进行“四信”教育, 即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党和政府的信任、党和人民事业必胜的信心教育。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基础。二是进行道德建设教育, 即对祖国之尊、对社会之尊、对父母之尊、对职业之尊、对岗位之尊、对生命之尊, 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根本。三是进行平台载体建设, 即以思想政治课、人文课“第一课堂”为基础, 做好孝文化进教材、进教室、进学生头脑“三进”工作。以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第二课堂”来丰富, 社会实践体系建设“第三课堂”来提升, 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载体。

(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1. 以育人为本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各网络媒体平台, 建立专题网站, 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 加强对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 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是打造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坚持每两周开展一次政治学习, 寓思想教育于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着力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学生思想教育体系。二是打造实践育人亮点工程。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大悟白果树湾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董永公园、槐荫公园、李白故里等, 让学生在“红色文化”和“孝文化”中受到熏陶、启发和教育。三是打造阳光励志工程。学校成立学生资助中心, 将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同时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力更生, 发愤图强, 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财富, 回报社会。

(三) 充分利用地域优势, 挖掘中华孝文化资源。

篇4:文化引领下的和谐校园

1 着力文化引领树思想

学校积极打造文化品牌,深知文化是学校之魂(向心力量),是核心竞争力(凝聚力量),是软实力(精神力量),也是硬实力(物质力量)。所以我们学校着力构建和挖掘“包容向善、积极进取、务实求精”核心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尊严、发展、幸福”的指向下,追求教师的尊严幸福、学生的尊严幸福;在校训“德行、责任、能力”的指引下,注重自身修养,努力提升人格魅力,培植阳光心态,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提高行政执行力,我还记得陈校长用“巴结”、“厚道”、两个关键词对学校行政团队作出“认真”、“务实”的肯定评价,陈校长报告还指出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在构建和挖掘学校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素养的提高,是发展生存的基础,是尊严、幸福的保证。这一切都是全面提升学校发展和办学水平,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为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基础,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思想。

2 领会文化内涵见行动

学校大力构建和挖掘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学校发展需要氛围管理,需要价值引领。干部培训班营造氛围,开学典礼营造氛围,宣传牌营造氛围,广播讲话营造氛围,行政巡查营造氛围,学生仪容仪表营造氛围,名人警句营造氛围,集体就餐营造氛围……,这一切的是有效的营造氛围,是贯彻“氛围管理是最有效的管理”原则,是我们全体教师和学生领会学校文化内涵的方式之一。牢固确立“尊严、发展、幸福”的核心价值观,要把“尊严”作为一个人获得发展、追求幸福的重要基础,同时作为衡量“幸福”的标杆;“包容向善”是做人的品德与规范;“积极进取”是一种人生态度;“务实求精”是工作的目标与追求。所以我们要在工作中认真领会文化内涵后积极推进文化自觉行动,在工作中要注重细节,一丝不苟,我们要能坚持做到每天多付出一点,每件事多考虑一点,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有布置、有环节、有检查、有考核,努力做到最优,力争做到极致。只有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才能赢得尊重,获得发展,才有真正的“幸福”。

3 学习文化包容推自觉

学校文化是一种土壤,是一种氛围,一所学校有生命力就是靠自身的学校文化特色。它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和品牌,有利于提升学校对社会的辐射作用和功能,有利于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软实力。文化包容对于溧阳中专尤为重要,几年来,职能部门办学相继整合并入,由于历史的差异、规模的差异和性质的差异等因素的存在,参与合并学校各自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学校文化,组入新学校过程中,迥然不同的文化要求变为一体。为此,学校行政人员要积极引导和塑造组入学校师生员工的忠诚感和对新的学校的认同度。在包容多元化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使组人师生形成新的归属感和对新学校的集体认同感。使不同的成员团结到同一面旗帜下,并产生主人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学校文化渗透在人的心灵深处,是无声的熏陶和同化。我们要以精神文化引导人,以环境文化熏陶人,以制度文化激励人,以行为文化培养人,让核心文化精神内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观念、目标与追求,成为学校的行动纲领,并且外现为每个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文化自觉就是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遵守规范、按章办事、注重细节、勇擔责任、多做一点、反省思考,使自己变得聪明。感受到能力的展示是尊严,能力的展示是幸福,能力的展示是发展,学校创设条件让每一个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中有展示能力的平台,让每个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与专业发展步调一致,只有立足本职岗位推进自觉执行,务实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让每一个教师都有一个空间,为每一个教师搭一个平台找准自己的目标,展示自己的能力,赢得幸福。

篇5:孝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大于学校

2012年4月

大于学校“孝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观,它的基本内涵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核心理念是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爱心。新时期的孝德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理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根据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把“八字”教育做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始终贯穿在学校的各项德育、教学等教育活动当中。学校把“孝”文化做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把孝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并深入开展以“孝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懂得如何尊敬长辈体谅父母、关心他人。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爱心,从而以爱心唤醒爱心、换取爱心,传达爱心,使爱得到迁移与升华。

2、形成浓厚的孝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社会,警告出以德立身、以孝兴家、祥和共融的社会风尚。

3、通过孝德实践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4、把开展“孝”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突破口,重在让学生养成习惯,要形成机制,坚持长久。

三、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4月10日~5月10日)

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孝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阵地,通过召开专题班会等,全方位地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各班张贴《实施做一个有孝心的人的倡议书》,创设浓厚的教德教育氛围。

(二)全面实施(5月11日~6月20日)

1、举行孝德格言征集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名人名言、名人孝德故事,学习学生身边的孝德故事。

2、开展算算亲情帐活动。各班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的团队活动。一算父母家庭年收入帐;二算进入初中后,自己的学费、书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情况;三算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的教育成本;四算自己生活中存在多少浪费现象。

3、行孝心关爱父母。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攀比现象,不拿手机、MP3、随身听等等高档消费品;体贴父母关心父母,减少或谢绝父母来校探望。

4、一封家书表孝心。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结合期中考试,向父母汇报近期的学习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由班主任收齐后统一邮寄发给家长。

5、校政教处组织开展“学会感恩孝敬父母”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及征文活动。全员参与,每班择优先取两篇上报政教处,评选出优秀者予以表彰。征文参考题目:《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

6、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1)在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时送一个温馨的祝福; 2)以自己的进步送给父母一个惊喜; 3)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4)帮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洗衣服。

7、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老师的浓厚氛围,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如写封信、谈谈心,或自做贺卡、提个建议、送句温馨的祝福等,来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尊重,来报答老师厚重的师爱。在全校开展“尊师敬师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文件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

8、开展“吾爱真理更爱吾师”主题班会,邀请所有任课老师参加,让学生当面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师生之间互动,制造一种氛围,真正将尊师、爱师落动实处。

9、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召开以“情同手足、共同进步”为中心的主题班会,倡导第个星期为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互谅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化解矛盾与纠纷,共创和谐校园。

10、学唱一首“孝德教育”歌曲。《懂你》、《感恩的心》、《说句心里话》、《白发亲娘》、《母亲》、《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为了谁》、《丹顶鹤的故事》、《五星红旗》、《春天的故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等。

11、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孝德行为签名活动。

12、编写孝德教育实践校本教材,将孝德教育实践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之中,并根据不同时间的特点安排具体内容。(三)总结评优(6月21日~6月27日)

1、总结提炼,深化认识。学生谈自己“学孝”“行孝”的感受和体会,由学校组织进行演讲比赛,名人名言和实践报告、论文的收集,并装订成册。

2、由学校组织对本资助活动中积极参与与组织,策划和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孝德教育示范班一个,全校表彰3名孝德之星。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严格按照学校“孝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本年级、本班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孝德教育活动收到积极,良好的社会效果。要严防搞形式主义、走过场。

2、各班建立学生孝德活动记录簿,安排专人负责,详细记录班级开展活动的落实情况。班主任利用晨会及时总结,表扬先进树立榜样,积极创建孝德教育优秀班集体。

3、政教处及团委加大检查力度,及时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及时表扬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各方面典型人物和事迹,不断总结经验将活动向纵深发展。各班活动落实情况纳入班级考评。

附:大于学校“孝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长:胡万昌 副组长:于林木、刘维兴

成员:刘本成、晋玉昌、徐德会、及各班班主任

大于学校 2012年4月

“孝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大于学校

2012年6月

大于学校“孝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观,它的基本内涵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核心理念是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爱心。新时期的孝德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理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根据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把“八字”教育做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始终贯穿在学校的各项德育、教学等教育活动当中。学校把“孝”文化做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把孝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并深入开展以“孝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懂得如何尊敬长辈体谅父母、关心他人。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爱心,从而以爱心唤醒爱心、换取爱心,传达爱心,使爱得到迁移与升华。

2、形成浓厚的孝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社会,警告出以德立身、以孝兴家、祥和共融的社会风尚。

3、通过孝德实践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4、把开展“孝”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突破口,重在让学生养成习惯,要形成机制,坚持长久。

三、活动过程

(一)、宣传发动

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孝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阵地,通过召开专题班会等,全方位地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各班张贴《实施做一个有孝心的人的倡议书》,创设浓厚的教德教育氛围。

(二)、全面实施

1、举行孝德格言征集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名人名言、名人孝德故事,学习学生身边的孝德故事。

2、开展算算亲情帐活动。各班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的团队活动。一算父母家庭年收入帐;二算进入初中后,自己的学费、书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情况;三算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的教育成本;四算自己生活中存在多少浪费现象。

3、行孝心关爱父母。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攀比现象,不拿手机、MP3、随身听等等高档消费品;体贴父母关心父母,减少或谢绝父母来校探望。

4、一封家书表孝心。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结合期中考试,向父母汇报近期的学习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由班主任收齐后统一邮寄发给家长。

5、校政教处组织开展“学会感恩孝敬父母”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及征文活动。全员参与,每班择优先取两篇上报政教处,评选出优秀者予以表彰。征文参考题目:《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

6、完成爱心家庭作业。

(1)在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时送一个温馨的祝福;(2)、以自己的进步送给父母一个惊喜;(3)、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4)、帮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洗衣服。

7、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老师的浓厚氛围,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如写封信、谈谈心,或自做贺卡、提个建议、送句温馨的祝福等,来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尊重,来报答老师厚重的师爱。在全校开展“尊师敬师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文件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

8、开展了“吾爱真理更爱吾师”主题班会,邀请所有任课老师参加,让学生当面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师生之间互动,制造一种氛围,真正将尊师、爱师落动实处。

9、每名同学都学唱一首“孝德教育”歌曲。如《懂你》、《感恩的心》、《说句心里话》、《白发亲娘》、《母亲》、《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为了谁》、《丹顶鹤的故事》、《五星红旗》、《春天的故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等。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进行播放。

10、编写孝德教育实践校本教材,将孝德教育实践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之中,并根据不同时间的特点安排了具体内容。

五、活动效果

1、各班级高度重视、严密组织,严格按照方案,结合本年级、本班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孝德教育活动收到积极,良好的社会效果。

2、各班建立学生孝德活动记录簿,安排专人负责,详细记录班级开展活动的落实情况。班主任利用晨会及时总结,表扬先进树立榜样,积极创建孝德教育优秀班集体。

篇6: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

山东省平原师范学校

李好志

内容摘要: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角度谈谈如何进行和谐校园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以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形成团结合作的教师团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对话课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多方着手,铸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当前全国正在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学校作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诸多因素中校园文化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本文以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视角谈谈如何以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 生本教育 对话

一、以先进文化为导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人,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境界、职业情操、文化素质、品格修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教师的精神面貌直接决定着和谐校园建设的成败。思想政治课教师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四有”新人的重大使命,政治课教师更应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时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和灵魂,教师的思想状况,不仅事关自己的工作成效,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思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政治课教师应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

2、促专业发展,结团队精神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教书育人的重任,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志存高远,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努力形成奋发向上,埋头苦干,不计得失、团结合作的创新型教师团队。有了对教育事业的追求,教师就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放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就会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封闭保守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就会把全部精力用在学生身上,领导与教师之间、同事之间就会融洽相处。教师作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教师的尊严在于其思想。教师应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上,做一名有知识、有思想的创造者。加强教学研究,教师之间增强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形成教育合力。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一支巨大的无形力量,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3、师爱无痕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会产生奇迹。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传道之人,必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必然有高尚的灵魂。用心积聚对学生的爱,把爱的甘泉洒向学生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爱是教育的起点和核心,衡量是否爱学生关键看能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洒向全体学生都是爱,“一个也不能少”。不能让有的学生觉得“春风不度玉门关”。关爱学生,重在细节。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安慰和幸福。在痛苦时送去温暖,贫困时送去金钱,有病时送去问候,绝望时送去自信。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聆听学生的谈话,用自己的爱心去培养学生的爱心。从同情、仁慈、善待等基本情感入手,再上升到较高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有爱就有宽容,宽容是沟通人与人情感的桥梁,是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也许,宽容只不过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普通的话语,然而就是这点点滴滴,让我们把浓浓的爱意化作涓涓细流,浸入学生的心田,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唯有如此,教师的教育才会真正具有一种神奇的魅力,深深地吸引并感染学生。

二、树立生本教育理念,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纽带编织和谐校园

1、树立生本教育观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基本的存在状态是被抛入世界的,教育对人的援助就是对觉醒的援助,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于被教育唤醒或内在的觉醒。”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哪怕是数学考了几十分,哪怕是字写得曲曲扭扭,哪怕他品德有问题,但作为人类的一代,他们像长江一样,从远古走来,又向未来奔去。就像我们学校的王校长说过一句朴实的话:教师要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对待,要让学生把自己当爹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终生的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师把每一位学生当作独立人格的生命体,要“目中有人”,目中有学生。感受到学生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与学生真诚相待,相信学生的潜能,培育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树立“教育即服务”的观念,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才能使教学成为师生间的交往和对话,成为心灵的沟通,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只有树立生本教育观念,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

2、师生间平等对话

教育教学是师生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师生交往中实现的。师生双方精神的对话包括以下内涵: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平等,注重心灵沟通,尊重学生的创造生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古人说:“人之相交,贵在交心。容忍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挑战,强调同学之间合作为主,适度竞争;多运用鼓励性评价、纵向比较评价,少做横向比较评价。

面向生源质量下降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最大的潜能,采用对话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启迪学生,把握生命情怀,领略人生真谛,让学生学会珍爱自己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走出“假大空”的政治说教,以平等对话的姿态融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关注生活,珍爱生命,从培养“道德学家”、“道德圣贤”到培养合格公民。从基础品德入手,增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从“知识”到“生命”,实现师生之间的精神交往。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课上课下两重天,教学过程“剧场化”,就会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产生毁灭性破坏。

3、关注弱势群体

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指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有缺点,甚至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他们或自由散漫,或孤僻冷漠,或意志薄弱,或存在逆反心理,成因复杂,对他们要特别真诚,先缩小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是教育的前提。要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出现问题不当众批评他们,给学生留有面子,学生会觉得老师理解他,老师的话就会听进去。在办公室谈话时,要请学生坐下,平等交流。对他们多关心,多交流,不能等学生出问题时才与学生谈话,平时可以通过周记、作业批语等形式交流,多鼓励,也可以让同桌、班干部对其发挥积极的影响。把耐心加长,不苛求学生,期望值低一点。要求要严格,学生一旦出了问题,处理要宽松。平时多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困难,并加以解决。让他们感到温暖,看到希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生活。

三、班级文化,学生成长进步的精神家园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在班级建设中,要铸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有了班级文化,班级的发展就有“自发”阶段进入了“自觉”阶段。如果只强调制度管理,忽视文化的重要性,则会使学生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因为制度是刚性的、外在的,文化是柔性的、内在的。把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加强人文关怀,以班级精神为支撑,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去引路,才能使班级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精神家园。

1、班级精神:自信自强

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师范生的处境多为中考落榜生,他们中的多数学生缺乏自信,甚至有自卑感。我们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很长的时间去恢复学生的自信。方法有多种:如,班级口号:“光荣与梦想属于我们!”“05级3班——我温馨的家”。还可通过班会导向、周记批语、个别谈话等办法。少关注过去,多关注现在和将来,少关注结果,多关注过程。可以通过故事渗透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把身边我校教师的成功故事讲给学生,把报纸上的小故事读给学生,把学生中的成功故事讲给学生,潜移默化,形成自信乐观的精神状态。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活动前积极动员,认真准备,树立必胜的信念;活动后及时总结,使每位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取得成绩要胜不骄,败不馁,学会面对成绩,泰然处之;不成功也不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成功的时候多找不足之处,失利的时候多找闪光点加以表扬。有一次拔河比赛失利后我及时表扬学生的拼搏精神:有的带病上场,有的把手磨破了,又给学生读了《一碗阳春面》的故事,激励学生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2、班级管理:自我教育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建设和谐班集体。班干部采取学生自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实行任期轮换制,激发竞争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班规,设立“值日班长”,给每位学生班级管理的机会。学生能干的事班主任坚决不干,可以从旁边加以引导。“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用管”,班干部轮换制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了班级荣誉感,丰富了学生的人生经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有他律逐渐转向自律。学生在管理中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的人格素养。

把成长的舞台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谈班级管理的办法,谈对活动的组织,互相鼓劲,自我激励。每学期初,我要求每位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制定具体的目标:如音体美、书法等特长的发展,优等生、模范团员、学习成绩的提高等,班主任根据学生制定的目标,督促学生践行。学生有了切实可行、具体化的目标,把主要精力用在自我发展上,不合谐因素就会减少或杜绝。这样,诚信友爱,和谐奋进的班集体形成了。

我们还要加强生命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第一宝贵的财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安全,时刻牢记于心,做到防火、防电、防溺水,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心理健康。

3、同学关系:融洽共进

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有导向示范作用,有利于同学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的新型同学关系。同学关系融洽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归属感。教师及时了解当代青少年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及时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增加学生的合作学习机会,使他们长期处于友好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上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看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会善待比自己优秀的人,建立一种兄弟姐妹般的和谐关系。

校园文化是一片沃土,是一所学校的精髓,是学校活力的源泉。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每位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一支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和谐校园的支柱。以积极向上的文化做引领,建设和谐校园,用校园文化的力量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让学校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篇7:孝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兼记闽清高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掠影

闽清高级中学林宜照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办学就要建设校园文化,让学生学习、感悟、理解,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联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是学校办学过程积淀、传承和延续着的软实力,是学校和社会无形的资产和财富。因此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是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和重要窗口,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学校党建工作通过发挥政治优势把校园文化建设引向正确的渠道,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为培养“四有”的公民服务,为坚持和发展先进文化服务,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取得新的成效。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诸如部分学校只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让教职工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在活动的方式上只强调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而忽视具有极强教育意义的活动等等,这一切都说明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尤其是对发展中的学校已是迫在眉捷的任务。

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创办于2001年9月,是在原职业中专的校址上创建起来的,缺少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在成立之初的三、四年的时间里,在硬件与软件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虽然明确,但由于校园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以至于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大,教师队伍的建设造成困难,忽视了教师精神文明的建设;学校重视教书,忽视了育人,侧重于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流于形式。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造成在管理上无法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许多管理制度都流于形式。学校创建之初的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校园的文化建设自然没能走上正常化的轨道。

三、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因此应当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建设的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在新一届党支部的领导下,明确了指导思想,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师生为本,认识到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塑造者和受益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正确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1、以党的思想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在思想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师生,使之贯穿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校园文化建设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进一步焕发出校园文化的生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思想和观念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核,通过党的思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思想说服人、感染人、武装人,帮助广大师生澄清认识、消除疑虑、振奋精神、坚定信念、自觉将行动和思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思想的要求之中,克服消极思想的负面影响,用新思维、新眼光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去,用党的思想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思想新思路、新动力,树立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健康、向上的方向前进。

2、以党的组织建设带动校园文化建

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为了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学校基层组织建设是要适应学校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情况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干部制度的改革是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择和任命干部,通过加强对在职和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多种形式的锻炼提高干部素质,以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党的组织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模式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各部门的协调作用的带动、对学生社团作用发挥的带动,对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的带动。

3、以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学校党支部利用自己的领导地位优势,要求学校的教师在传授知识中,管理者在管理中及其他行政人员在服务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把“三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党支部不仅要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更要让它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主题和主旋律,要把它渗入校园文化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这就要求学校党支部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确保能够领导全校师生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使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

4、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基础坚实牢靠,党的整体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基层党支部经常举办各种政治学习活动,吸引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学生参加,能够更好地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学生从爱自己的班级开始,升华到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党员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唱响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通过党的建设,保持党员的先锋队本色,保持他们的先进,以党员的先进性带动校园文化建设朝着先进性的方向前进,保证校园文化在众多的旋律中能够坚持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使党员更能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共产党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通过党建工作的加强、使全体党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能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学校党组织和普通党员有了正确的“三观”,必将带动整个校园文化人的“三”观沿着健康向上的方面发展。

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学校在更高的平台上科学、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党支部、校长室通过多次行政办公会、校务会、教职工大会统一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并通过国旗下讲话、广播等多种途径传递给学生,使全校上下形成共识: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为载体,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项活动中来。因此我校荣获过福州市总工会先进职工之家、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2011学年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等。

(一)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要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明确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从学校管理作风建设入手,充分发挥优良师资的带动作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作用,营造活泼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注重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通过组织认识校徽、铭记校训、学唱校歌等形式,激励师生员工志存高远、锐意进取。

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学校文化最核心的体现。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和关心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关心集体,学会合作。突出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重文明素养的培育。

(二)抓好文化设施窗口工程建设。

1.文化长廊是学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和对外窗口,宣传文化墙共有三十多块,实行各教研组责任制,实时时常更新,责任到人,展示我校各方面的文化建设内容,其中有四块超大的红色宣传栏是表彰在半期考和期末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及在中获得荣誉称号的学生,教师队伍中在获奖的也上榜表彰,这极大的激发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的热情。由政教处宣传的以安全知识主题有:校园安全知识、法制宣传知识、食品安全知识、地震安全防范知识、消防安全知识、交通安全知识等,校门口的电子显示屏宣传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对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起到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2.校园广播台由办公室、政教处、团队共同参与,主要内容包括:校园新闻、主题教育、学校“三风”、校训的宣传,同时定期播放高雅向上的音乐或歌曲。由团队组织学生定期制作节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要求突出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

(三)、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基本要素建设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做到“净化、绿化、美化”三化并重。

1.使“净化”校园成为师生的基本的行为习惯。突出卫生意识、保洁习惯的教育和养成,校园的公共场所,教学、办公、后勤、功能用房等卫生打扫和保洁包干到人,实行制度化管理。学校通过领导值日进行常规检查考核,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抽查评价。要求做到全天候保洁、常态化管理,经得起随时随地检查和验收。

2.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的“美化”。在学校主要建筑的走廊、楼道、墙壁上用名人名言进行了装饰,行政楼办公室内名人字画的点缀显现文化韵味,学校在每学期都征集学生优秀作品,让他们参与到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来,既为学校的美化作贡献,又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受到教育和感染。

(四)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元素,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抓几个方面。

1.教室环境布置

班级的墙壁文化,主要以砺志、营造学习氛围为目标,张贴名人名言、学生自创的警句、格言等,要求简洁明快。黑板报是班级的重要文化教育窗口,根据学校每月的教育主题,要求图文并茂,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凸显,由学生自我设计,班主任指导,团队定期辅导和督查。学习园地定期展示学生的作品、学习成果等,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图书角,主要由团刊和学生自选自备部分图书,共享资源,互相补充,定期更换。

2.班集体建设

班集体建设是班级隐形文化的核心。班主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指导班队委、团支部、学生干部,加强班集体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培养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

荣誉感。学校开展星级班级文明评选活动,每学期评选二次,获得较多星的班级给予表彰,这大大促进了班集体的建设。

(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高品质、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技能、体育、娱乐等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来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

1.开展好艺术节活动,每年的元旦节都举办庆新年的晚会,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一年一度的学生运动会,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情况,切合学校实际,既体现知识性、科学性,更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设计好主题文化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开展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内容生动具体的国旗下讲话。保证共青团的活动时间和条件,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团队活动有机结合,支持团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活动,并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县福利院进行献爱心活动,增强了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3.开展丰富多彩业余文化生活。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每年的上学期都举行各年级的篮球赛,并积极参加县中小学生的各类比赛,都取得优异成绩。我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县羽毛球、乒乓球比赛都获得优异成绩,去年参加闽清县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光辉历程”大型红歌演唱活动荣获一等奖。举办过校园十佳歌手赛,组织学生参加福州市第七届中小学合唱比赛获得闽清赛区中学组一等奖,歌舞《大团圆》荣获县2010年青年文艺一等奖,一方面丰富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来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提升了师生自身的全面素质。

篇8:校园文化需要书香文化的引领

因此,每一所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在其他硬件设施还难以一时配套的情况下,把学校建设成书香气息浓厚的地方,对引领校园文化的形成,引领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无疑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我校作为一处农村学校,几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对培养师生乃至家长的良好读书习惯,对于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其一,“开放”把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的建设落到实处。实现中不少学校面临的问题是:一是图书资料少,少有书读;二是虽有书,但管理、开放的措施没能跟上,使原有的书籍报刊只能躺在书架上睡大觉。为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学校在资金已很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拿出相当大的比例来添置新的图书及报刊,并让书架走近学生,让书籍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开放陈列,变成了“开放”的图书馆,使学生随时能读上自己喜欢的书籍,从而促进了更多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要学生喜欢阅读,我们就不必担心他的学习成绩上不去。在实践中,学校员工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哲理所在,通过倡导读书,不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他们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校园的文明风尚更是因得到好书的滋养而有了提升。

其二,“激励”促教师在读书文化中成长。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让教师自觉地乐于与书为伴,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书卷气的养成,不爱读书的教师在教学成长的路上是不会走得很远的。而现实中浮躁的风气也不免影响到教师的心态,怎样让教师静下心来读点书便成了如今急需破解的一大难题。而其中,用活动来贯穿始终,用激励来激活员工自觉读书的内动力无疑是一条有效的办法。为此,学校每学期都拿出一定的资金来报销教师买的书籍,以此来激励引导教师多读书;同时倾听教师建议,制定让教师喜闻乐见的活动计划并把活动贯彻到底,如开展读书演讲、心得评比及展览、读书沙龙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让“读书明星”倍感光荣,从而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促进整个团队的专业成长。

其三,两代“牵手”读书活动让“亲子共读”走进学生家庭。正如德育那样,要想让学生的读书激情得到进一步激发,家庭的配合无疑是重要的,而这一点又往往为我们所忽视。为此,学校将读书的安排及需采取的措施用各种现代化渠道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使大多数家庭营造了一种两代牵手、全家共读的浓郁氛围,并隆重开展评比“书香家庭”的活动,从而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这项家庭读书的活动搞得持久而热烈。

上一篇:2016年全省邮政投递服务质量考核奖励办法下一篇:2008年成考专升本英语作文写作技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