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的课文教案示例

2024-07-19

我的叔叔于勒的课文教案示例(精选3篇)

篇1:我的叔叔于勒的课文教案示例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文

我们一家人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甲板上,幻想着美好的未来。

母亲一向节俭,这是想到了自己以后穿金戴银,旧相识们各个争相说好话……不知不觉中,笑的出了声,扶在栏杆上,前仰后合,惹得行人纷纷侧目,直到母亲意识到这个问题,才做出“大家闺秀”的`动作,从大笑变成莞尔一笑,前后变化甚大。

父亲虽然很安静的坐在那儿,但眼里的贪婪之色实在掩盖不住,估计是在想着以后住的房子有多大罢了。而我却不禁为这个世界感到悲哀。

在这时,我的二姐大叫了一声。

“快看那个人,看上去好有钱啊!”

“是啊,是啊,看着一身的穿戴,啧啧啧,我们就没这么好命了。”

“天啊,看他的谈吐和霸气,果真不是一般人啊!”

……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而我的父亲却突然恍然大悟了一般:“那是于勒!那是于勒!”

父亲的这一嗓子,全家人的眼里都放着光,像是在沙漠里快渴死的人看到水一样。不过,碍于脸面,父亲和母亲还是迈着从容的步伐走到这个有钱人旁边。

“好久不见,于勒。”

“哥?真的是你,终于又见到你们了。”

“于勒,还记得我吗,我是你大嫂,这是我的两个女儿,一个女婿,还有我的儿子,快,叫叔叔。”

“叔叔好。”我们听话的叫了一声。

叔叔一听,高兴坏了,给了我们几个人每人一个红包,这时,父母的眼睛都直了,于是趁叔叔不注意,把红包塞进了原本只有几个铜板的口袋。

这口袋一充实,背也直了,说话的底气也足了,像极了大地主。

到了岸边,叔叔就如众星捧月一般坐上了黄包车,而我们一家就在一边跟着走,可父母却无一句怨言。

篇2:我的叔叔于勒的课文教案示例

文中的`于勒叔叔并没有错,从船长说于勒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钱。不难看出于勒叔叔已经在反省自己的过去,对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

而反观文中的父母,起初得知于勒叔叔发财了,心中对他的态度就好了许多。或者换一种说法,他们心中的态度未曾变过。因为至始至终他们都不是对于勒叔叔有好感,他们眼中在乎的只有钱!那肮脏的魔鬼已经蒙蔽了他们的心灵,它的魔性让他们忘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从他们一开始把于勒叔叔打发到美洲去开始,于勒就已经绝望了。到后来父母得知牡蛎小贩就是于勒后,生怕被他认出来,对他敬而远之,如同避瘟神一般。到最后连我给他10个铜子小费都要暴怒,而这10个铜子还不够姐姐买一条一米长的花边。无不看出于勒叔叔有钱时,哪怕只是小道消息,他们都对他尊重,希望抱上他的大腿。而当他失去这加身的“黄袍”时,等待他的是被他们彻底地抛弃。

即便他们学会那两位太太高贵的吃法,也做不了那样的人。因为一名真正的贵族,高贵的并不是仪态,而是灵魂和高尚的情操!即便家道中落,也依旧会有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篇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1.学习提炼故事情节,理清思路的方法;

2.学习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阅读方法;

3.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学生认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更加热爱我们的家庭,注重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概括小说情节的方法;

2.学习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阅读方法。

课型

学习方法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现实生活中,手足亲情是否禁得起金钱的考验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发生在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普普通通的故事,体会一下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板书课题)

二、交流作者资料

1.学生交流作者资料

2.教师投影作者资料

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有作品 300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长篇小说代表作《一生》《漂亮的朋友》。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

1.用第一人称概述课文。

2.提炼故事情节,理清思路。

学生探讨提炼故事情节的方法:

教师引导点拨归纳:(出示投影)

提炼故事情节的三步骤:

(1)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2)确定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阶段,每个阶段提炼出一两个动词。

(3)用“谁做什么事”形式概括情节。

3.生概括情节,理清思路。(出示投影)

①菲利普夫妇“盼”于勒。

②菲利普夫妇“赞”于勒。

③菲利普夫妇“遇”于勒。

④菲利普夫妇“躲”于勒。

结语:小说开头盼于勒,巧设悬念,接着赞于勒,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后面的遇于勒情节安排,将故事推向高潮,既在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最后躲于勒结束全篇。情节不长却也跌宕起伏,这就是本文作者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最经典的情节设计,称为“莫泊桑式的情节设计”。(出示投影)

四、掌握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过渡:小说光有粗线条的情节不行,要赋予人物丰满的血肉和活泼的生命,就需要细节。细节描写是小说刻画人物,使其鲜活、生动,达到典型化的主要手段。)

1.阅读若瑟夫付钱回来时,菲利普夫妇表现的细节描写(44-46节)。

(1)教师提问(出示投影):“我”付钱回来,母亲是怎么说的?表现怎样的心理?父亲是怎么做的?表现什么心理?

(2)学生模拟情景朗读、边读边思考。

(3)学生个别回答,老师归纳:神态语言动作揭示心理:愤怒;刻画性格:冷酷、虚伪。

(4)以此为例学生探讨分析人物的方法:

教师引导点拨归纳:(出示投影)

①找出典型细节,结合上下文语境品味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紧扣关键词语。

②分析揭示了什么心理。

③分析刻画了什么性格。

2.教师提问:你觉得文章还有哪些细节描写精彩、传神?给大家推荐一处,说出为什么。

生1:菲利普夫妇一家坐船去哲尔赛旅行时,看到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动了心,邀请家人吃牡蛎的细节描写中用“托”“伸”“动”“吸”“扔”等动词具体写出牡蛎的高雅吃法,菲利普被这种高贵的吃法吸引,邀请家人吃牡蛎,表现他故作高雅,爱摆架子的心理,揭示他爱慕虚荣的性格,很庸俗。(老师板书:庸俗)

生2:25-28节父亲看到于勒但不敢断定的细节,从神态语言动作等角度表现出了菲利普紧张害怕和不愿相信那是于勒的心理。

师:这样太过笼统,能否具体分析到每一个动作、神态和语言。

生2:“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睛跟寻常不一样”是神态描写,表现了内心恐惧。“向旁边走了几步”“低声”是动作描写,是怕于勒认出,(师:还怕什么?)还怕女儿女婿知道。父亲母亲的话是语言描写表现他们不愿也不敢面对眼前的现实。这些都表现了他们的自私,冷酷。(老师板书:自私、冷酷)

师:大家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模拟朗读,体会菲利普夫妇当时的心理。

生3:23节语言描写表现克拉丽丝既要面子,又怕花钱。

(师:既爱惜自己,又关心他人;既疼爱孩子,又注重教育,实在太“虚伪”(生说)了。老师板书:虚伪 吝啬)

生4:34-38节父亲“脸色煞白”“两眼呆直”“神色张皇”“神色狼狈”的神态描写和哑着嗓子、结结巴巴、低声嘟囔等语言描写表现菲利普陷入了惊恐和绝望之中。克拉丽丝“暴怒”表现一线希望落成空,旧怨新恨一起发作,破口大骂。这些揭示菲利普夫妇自私虚伪泼辣势利。(老师板书:势利)

学生分角色读这部分,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

生5:克拉丽丝对于勒的称号有很大的变化,不知这是否算细节描写。(师认可)克拉丽丝对于勒的称号有坏蛋、无赖、流氓、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贼、讨饭的、那人等,我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克拉丽丝是个有钱是兄弟,没钱是仇人的唯利是图的人。(师点拨:菲利普夫妇衡量于勒是什么?(生说“是金钱”)老师画孔方钱。)

五、总结

菲利普夫妇衡量于勒不是自己的亲弟弟,而是金钱。这足以看出他们的人生哲学就是唯钱是亲。他们的性格可组成一副对联,但少个横批。请大家拟一个。(生讨论明确:金钱至上)

这篇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世态的炎凉,通过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令人深思。

法国著名作家左拉曾这样高度评价莫泊桑的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悟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时,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出示投影)

教师提问:这一节课我们了解这篇小说的内容,认识了菲利普夫妇这两个人,我们怎样把握情节的?怎样认识这两个人的?用了什么方法?

六、课后作业

用提炼情节的方法和分析人物的方法自学《在烈日和暴雨下》。

七、板书设计

上一篇:质量及食品安全知识下一篇:医院党委书记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