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

2024-08-03

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通用8篇)

篇1: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

多媒体有效激活语文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缺少的是活的交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应该是灵活的,有鲜活的内容、鲜活的形式、鲜活的教师、鲜活的学生,语文的活正是生命的活,这样的语文课才能从学文走向学做人,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在新课改中,一台电脑、一套组合音响、一组投影设备构成的多媒体,打破了一本教科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的单一课堂结构,形成了“活”的课堂结构,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既接受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又能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全面提高素质,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目的。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作铺垫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多媒体串教手段的运用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将语言文字、生活感受等变为具体可见的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使学生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提高表情达意的效果。

1.巧用录音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多是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鉴赏性的美文。如果将其录音,再配上恰当的音乐,会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心,使其较快地进入文章的境界,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海滨仲夏夜》时,八步区实验中学的刘老师选用了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营造一种特定的气氛。文中幽美的意境,柔和的月光,温馨的海风,加上悠扬、舒缓的曲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月光下寂静的海滩,仿佛看到了劳动人民工作一天后悠然地来到海滩休息。学生在配乐朗诵中领略到课文的佳境,不知不觉沉醉在优美的意境之中。这样的效果只有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才能产生,而单纯的文字信息是不会有这样强的感染力的。

美的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很高,学生只有进入文中意境,才能领会其中的意味,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课堂上播放配乐朗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巧用录像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巧用录像媒体,使说明文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形象生动的影像演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解读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八步区实验中学的颜老师在教学《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时,就充分整合网络信息和语文课程资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她让学生上机操作,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转基因技术还在哪些领域中运用且取得哪些成果,从中形成自己对转基因技术的评价。颜老师最成功之处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他们迅速查找信息、快速提炼信息的能力。在评价转基因技术时,课堂争辩气氛较浓厚。其中两个学生的意见特别突出,黄同学极力赞美转基因技术的优越性,指出它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诸多好处,并极力称赞转基因技术了不起;刘同学在略微肯定转基因技术的优势之后,更多从其改变自然本性,给人民健康带来隐患等角度,畅谈了技术的危害性和不足。他们的针锋相对也激发了其他学生发表观点的热情,可以说在整堂课的最后形成了讨论的小高潮。颜老师借此机会也传达给学生一个理念:看待问题应该注意全面性。

总之,录像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学生看得十分真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看云识天气》的录像展现了云的千姿百态,令人浮想联翩;《地球是圆的吗》的录像展现了广漠的宇宙,使学生感到宇宙的广大,知识的无限。课堂教学适当播放录像,既使学生容易理解课文,学习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大自然、探索宇宙的精神,使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二、巧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现在课堂教学任务逐渐增加,传统教学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课堂教学,必须适时采用文字投影,减少板书分量,以加快教学进程,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巧用文字投影进行课文分析,提高教学效率

课文分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以前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把某些教学重点的分析过程及时呈现出来,教师一说而过,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不理想。运用文字投影可弥补这一不足。例如分析《孔乙己》一课,重点是分析作者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若把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析都呈现在黑板上,板书量很大,势必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如果不板书,只讲解,学生印象不深刻,又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而把这些内容投影显示出来,可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文度的发挥。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学习,笔者初步感觉到EEPO有效教育的可行性。

一、根据EEPO教育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模式

从2010年参加孟教授EEPO有效教学改革以来,我认真研究这套理论的内容,不断提取理论中的精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最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试着学习课文,然后每组提出一个问题。其中让我印象较深的一个问题是:你认为愚公之妻是怎样的一个人?提出问题后,全班就开始讨论,有的说她关心爱护愚公,文中“献疑”一词巧妙地写出了她的关心;有的说她向愚公泼冷水,文中“以君之力”这句话带有冷笑和嘲讽之意。这样,班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就连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也开始发言了。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围绕知识目标展开,依照教学参考书开展教学活动,牵强附会地把学生拉到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来,并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这样扼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禁锢,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而EEPO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通过约定、表达呈现方式、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基本要素交替使用,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并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课前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课堂上提出问题或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质疑,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我将本课设计成辩论活动课的形式:首先让学生预习一遍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分小组设计自己的辩论方案,对于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到学校的阅览室去查找资料。通过学生的一番努力,辩论会如期举行,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都能够用上课文中的一些内容,甚至有个别辩手还能用上一些地理、天文等课外知识,平时一些不那么喜欢文言文的学生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热闹的辩论中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几个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外乎是教师读学生听,或者学生自己读听,或者教师说学生记,四十五分钟下来学生无精打采,教师却疲惫不堪。针对这样的问题,EEPO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型方式――要素组合课型,即听、看、讲、想、做动、静七要素。这种课型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避免教学中的强化疲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得快、有特色的学生相互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主动和能动得到充分体现。这样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最终实现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用积极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EEPO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有五种:经典性评价(经典性评价主要从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即“三性合一”,互动、主动、能动即“三级联动”这六个方面进行评价)、学科性评价、项目性评价、流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常用经典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因为经典性评价中的“个性”评价非常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后,迫切地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心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一句赞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般的责备及批评都更有力量。不容置疑,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教师在课堂中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我在讲授《桃花源记》时,最后给学生5分钟的质疑时间,让学生寻找一些不解的问题提出来。质疑时间过后,学生纷纷提出疑问,教师也逐一为学生解答。在解疑环节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中等成绩的学生怯生生地站起来问:“老师,我很纳闷,书上说进入桃花源的山洞极狭,才通人,而桃源人的往来种作,悉如外人。我想他们种作一定离不开牛马吧,当初他们又怎么把体形庞大的牛马弄到里面呢?你能帮我解释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急于解释,而是先肯定这个学生的大胆思维,让全班给予他热烈的掌声,并表扬他敢于思维的精神。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频频表现出超常的思维,就连成绩一般的数学科也出现了直线上升趋势,上学期期考成绩出乎意料地排在A+行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EEPO新课堂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与原有的课堂教学形态相比,既是具体可操作的,又是抽象的。要很好地理解它、操作它,唯一的途径就是大量地实践探索。我坚信只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EEPO有效教育的理念在不久的将来会普及到教育战线上的每一位教师。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篇2: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已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电脑网络教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的坚实可靠的平台。去年我校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电脑。一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多媒体走进语文课堂,犹如教海中引进了一溪活水,学生学得主动、快乐,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多媒体使语文课堂焕发出无限生机。

一、活现课文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问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使学生从心理上想学、爱学,学得投入,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由于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写的内容来源于全国各地的名胜;有一些来源于革命年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太远,因此,引多媒体进课堂,将形、色、味、动感性强的内容都体现出来,把当时的情境再现出来,能营造出一种赏心悦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如我在教《第一场雪》时,考虑到多数学生没见过下雪的情景,如果只通过朗读课文去体会,就不能更好地理解这场雪的特点,因此,在上课时,我先播放第一场雪的情景,并配乐朗读课文,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当看到柳树上挂满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松树上堆满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时,同学们陶醉了;当看到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的情景时,学生似乎已走进雪中。看完录像,再让学生读课文,谈感受。有些学生提出想更好地了解“粉妆玉彻”、“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词句的意思,我让他们自己去点击了解,学生完全沉浸在雪后的美景中,体会到雪的大和美的特点,体会到雪后的喜悦之情。又如:我在教《长征》一诗时,先让学生上网了解有关长征的资料,再让他们观看影片《长征》的镜头,听《长征》主题曲,这样,利用电脑多媒体创设出优美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求知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需要教师繁琐的讲解,但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真正做到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后有自己的见解。由于多媒体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学生在读书中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思维空间也拓展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开掘源头活水,拓展思维空间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口语为主,辅以卡片、黑板、挂图、投影、实物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感到单调、枯燥,而多媒体CAI课件和其它要素的优化组合,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丰富并促进表象运动,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计算机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开掘“源头活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我在教学《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后,设计了一个拓展性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课外书或上网等渠道搜集有关太阳与地球的科学知识,并与好伙伴合作演一演《新编两小儿辩日》。我自己也利用FLASH制作了太阳早晨从地平线上升起直至中午升至空中的动画课件,这个课件从太阳跃出地平线的一刻开始,背景中的树木、小山、房屋依稀可见,这时太阳显得大,中午太阳升至高空,背景是蓝蓝的天空,太阳看起来显得小,说明第一个小儿是用视觉判断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我又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从而使同学们了解到另一小儿是从感觉去了解判断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同学们明白了古代两小儿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遇到问题积极动脑思考,但由于没有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结论都是错的。正是由于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弥补了学生生活空间狭窄的缺陷,充分调动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固有的思维空间,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动画课件的展示,对学生习作也有一定帮助。如我班的叶翠儿同学写出了创新意识十分浓的《新编两小儿辩日故事》,在文中,她写了自己作为现代少年坐上时光倒流机,飞到古代,为两小儿解决疑难,这篇习作,充分展示了现代科技的发达,写出了自己对太阳与地球的认识。从学生习作中,我体会到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精制多彩课件,突现学生主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先进电教媒体,具有贮存信息量大、画面丰富等特点。利用这个特点,我精心设计多彩语文课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例如:为了更好地学习积累运用中读读背背的“成语”“歇后语”“对联”“名句”等的教学,我亲手制作“到祖国文化广场畅游”的课件,点击课件,带着学生到“成语王国”“歇后语王国”“对联世界”“名人名句天地”中“旅游”,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漫游成语王国”的活动中,学生首先掌握了课文中“东奔西走、前因后果、大公无私、舍近求远……”等成语的特点,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课内成语。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大量日常成语,接着,我让他们根据我事先设计的“说动物成语”、“数字成语”,然后又让学生利用“小小表演台”表演动作让其他人猜成语,并用简笔画画成语,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最后,还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中通过电脑中的《成语词典》查阅自己想了解的成语的意思,在这短短的40分钟内,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学习效果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活动,使练习内容多元化,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在练习中获得提高。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忘记了时空,直到下课,大家还意犹未尽。

应用电教手段进行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补充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语文课堂比以前更活跃了,我班的刘嘉辉在《母校赞歌》一文中写到:“多媒体教学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跟着它游览了祖国的名胜古迹,我们跟着它走进了一个抽象的数学空间,我们跟着它走进了另一种语言世界……啊,多媒体电脑的世界是多么神奇,它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上新的追求……”由此可看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适用于语文教学,也适应其他各科的教学。只要教师能用得及时,用得恰当,就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既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又能创设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邮箱:kxs@dgdlzx.net

篇3:用多媒体激活生物课堂

一、构建立体教学模式

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生物教学,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传统教具 (课本、黑板、粉笔、挂图、实物等) 与现代化媒体 (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录像) 有机结合, 产生多媒体教学整体优化效应, 构建一种立体教学模式。从人体器官接受信息的记忆比率来看, 听觉和视觉相结合所接受的信息能够更牢固持久地保持在大脑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把学生的听说潜能挖掘出来。

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序”化的工程。在讲课开始使用多媒体可以引人入胜, 中间穿插多媒体能波澜起伏, 结尾运用多媒体可达到余音不绝的效果。如在讲《蒸腾作用》一节时, 可以在课的开始, 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导入, 巧设导语, 突出关键, 给学生留下悬念。教学中先放一段电视剧《少年特工》里小队员在山顶用塑料袋在树枝上取水的片段, 配以导语来问:为什么带叶的树枝会有这种“吐水”现象?一下子凝聚了学生的思维。课的中间可按学生认识的主线和课堂教学顺序加进“枝叶在白天的蒸腾作用”演示实验, 同时, 教师可把“讲、做、写、画”有机结合起来, 给学生一个易接受的立体交叉信息网, 用他们多种感官接受来自各种渠道的外界刺激, 强化了记忆。课的结尾用投影仪将“蒸腾作用”过程及意义展示给学生,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落实因材施教

多媒体教学能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发展个性化教育, 能根据生物课程进度的需求, 不断向学生提出疑问, 并能根据学生的应答情况, 启发学生进行思维, 也能接受学生的提问,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所得, 让每个学生的潜在才能得到充分发掘。

三、充分发挥自主性学习

在多媒体教学中, 屏幕上鲜艳的画面和声像结合的图像, 契合了学生好奇的心理以及好动的特点, 必然使得学生动手操作。屏幕快速的变化, 信息迅速的反馈, 使得学生注意力集中, 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学生动手操作, 把画面置于自己的控制下, 学生自己控制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学习的积极性能大大提高, 对事物的印象加深了, 对知识的领会和理解也就加深, 长此以往, 还能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四、促进教学优化

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利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其信息量大, 图像生动, 音响逼真, 在理论教学中可根据内容特点合理选用, 互相配合。如教学《草履虫的形态结构》时, 在教学中配以模型, 以CAI软件演示其内部结构, 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部构造, 形成深刻的印象。

图像、文字、声音的综合利用, 能达到以往简单的幻灯、投影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能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使得学生的兴趣在全方位的影响下, 逐步加深, 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多媒体教学能促进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 提高教学效率,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方面有巨大的作用, 让学生在欢乐的学习中, 尽情构筑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4:合理运用多媒体 激活语文课堂

1 运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氛围

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教材的兴趣。”可以说,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及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之中,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从而会学、愿学和乐学。

2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重心环节,所有的课文都存在重点、难点或疑点,教学活动中重点环节处理得好坏,是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对课堂教学中重心环节的处理方式可谓千变万化,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一组文字、一个图形、一个动画、一段解说词或一段声响,采用最优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授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难点,从而使难点迎刃而解

3 运用多媒体优化反馈环节

课堂教学反馈得及时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多媒体教学能提供及时的反馈。由于计算机可以提供一个交互的实验环境,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精心设计一些课堂训练和思考题,对教学效果及时反馈。一些重点内容可以设计不同的题型来进行训练,甚至可以多次反复,直至学生真正掌握为止。如散文《枣核》的教学归纳,用投影仪展示课堂板书或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资料,便于学生在归纳小结的基础上提升。

《枣核》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的“枣核”寄托了作者昔日同窗怎样的思想感情?种枣人已是风烛残年,何时才能见到枣树长大,有种枣的必要吗?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文脉(设置悬念,索枣核——加深悬念,得枣核——解开悬念,种枣核——点明主题,悟枣核)之后,归纳出文章“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写法。枣核——一颗看似寻常不被人留意的种子;送枣核——一件极为平凡普通的小事,而在萧乾笔下,却写得那样情意浓浓,含义深刻。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让学生领悟到作者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4 运用多媒体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课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语文教学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意境进行感受、领悟、理解的审美教育的任务,而如何使学生感知作品的自然美,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从而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行美的创造,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渗透。利用多媒体进行时空转换、情景营造、情感渗透,可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其审美能力。

5 运用多媒体开展言语实践

语文教学除了将语言文学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学生的文化素养外,还要培养学生基于信息技术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文教学中的言语实践以回归生命为其价值追求,在人与世界的亲近与交流中获得个体精神的丰富并最终获得一种诗意表达的生活方式。如专题性口语交际,通过口语交际语境的创造,让学生带着思考走进生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以获取个性化的感觉和体验。

其一,依据言语实践是一种情境活动的特点,用录像展示场景:一位学生不小心将同桌的墨水瓶打翻,且飞溅的墨水把同桌的白衬衫弄脏了。要求学生根据情境设计对话,明确对话的内容要合情、合理且语言表达得体。

其二,根据言语实践是一种过程性活动的特点,让同桌的两学生根据设计的对话进行表演并摄制全过程。由于口语交际实践上是交际双方不断地适应情境,生成言语的过程,所以摄制口语交际的场景的目的是再现交际双方的言语实践,以便交际双方能对照录像反思自己的交际行为。

其三,根据言语实践是一种综合性活动的特点,使学生在观察不同交际场景时,能在比较中借鉴同学之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对言语交际的不当行为展开辩论,并在辩论中明晰交际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并能最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吴江金家坝中学)

篇5:激活语文课堂的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让课堂活起来,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乐于去学习语文。而心理学研究表明,“趣味”的事物尤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潜在的欲望。例如在讲授《陈情表》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学生讲了罗斯福总统拒绝向朋友透露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故事,罗斯福的那句有趣的“你可以保密吗?我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了说“不”的艺术,然后才回到课文,引导学生领会到李密以情动人的拒绝艺术。以这种方式走进课文,能够把学生领入一个他们喜欢的情境中,让他们愿意研读课文,愿意认真听课,愿意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才真正得以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以“新”激活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习以为常的事物,会产生感受的自动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愈是新鲜、新奇的事物愈能刺激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激活其“兴奋点”。墨守成规、千篇 一律的课堂只能使学生厌倦,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创新,时常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可以在导语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下功夫。例如我在上《项链》时,就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欲望”为导语。语文课上出现方程式可是新鲜事,因此这一方程式一写到黑板上马上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闹哄哄的教室安静了,学生都在等着我开讲,想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之时再走进课文,事半功倍。再如,在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和“惊涛拍岸”的图片导入,引出苏轼,引出他对自己的人生概括,很好地创设了教学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活动”的环节中,把此词分为四个画面,要求学生充当导演,从拍TV的角度叙述这四个画面,再现情境。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讨论热烈,发言精彩,获得了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乐趣。所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语文也变得有滋有味。

三、以“情”激活

篇6: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  孙杰

[内容]

关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至少有下列几种策略方法。

一、情境激活情境激活是一种加诸学习者非理性领域而推之于理性领域的教学积极化策略。

它有两种方式和类型:一是再现型,二是再造型。依据课文内容特点和风格,结合教师、学生的兴趣优势和习惯,运用语言、动作、音乐、美术、声像、扮饰、模拟、表演等手段,艺术地再现课文内容情境,由情境激活学生的情绪、情趣和情感,进而促其积极参与认识活动。这种再现型情境激活,适用于除议论文以外的各种文体,尤其适宜文学性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教学对象则以低年级学生为好。再造型情境激活是凭借课文提供的局部内容(如事件的起因或结局),运用适当手段,重新设想或设计其余内容,或根据课文材料逻辑地推想、想象其前(补)其后(续)的情形,通过呈现新的、前所未有、各不相同的情境的对比和比较,激活学生思维和想象热情。此种方法适用于记叙性课文。

二、矛盾激活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学生学习的需要源于学生内在矛盾性,学生在课堂上的探求欲望和参与积极性则源于认识活动的矛盾性,即新的认识对象同已有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或称智力冲突。认识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思维过程,思维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认识中有所不通,即出现矛盾,吸引心理能量向矛盾方向倾趋和聚集。没有矛盾就没有认识的需要,就没有思维,没有思维的动力。活化语文教学的一大策略就是“无中生有”,造出矛盾,形成冲突,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矛盾激活也有两种方式和类型:一是设计矛盾激活,二是利用矛盾激活。前者是指教者在对课文进行教学化处理时,有意避开教学过程的直指目标和一步到位,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足以刺激心智兴奋的矛盾性问题,使教学的终极结论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延长和曲化教学结论的获得过程,使教学成为以思维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的训练,即变“直通”为“曲致”。这个教学过程矛盾化处理的关键是“问”的设计:既要问得“刺激”(有挑战性),又要有难度(切近“最近发展区”),还要形成逻辑系列(环环相扣)。如通过学习《愚公移山》一文,运用矛盾化方法学习本文,则可设计如下问题:愚公是移山对还是搬家对?山最后是被神仙背走的而不是由愚公移走的,能说明愚公的做法是正确的吗?本文是在提倡一种不讲究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傻干精神吗?愚公到底愚不愚?智叟到底智不智?有人说智叟的话合情而不合理,愚公的话不合情而合理,你同意吗?为什么?体现愚公观点的哪句话最有说服力和逻辑力量?如果没有神仙帮助,山到底能否移走?有什么根据?四用“七百里”和“万仞”来具体写二山有必要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不会被指为“移山乃是错举”的证明吗?删去如何?“操蛇之神闻之”而“惧”,它惧什么?这“惧”说明了什么?天帝之“感”说明什么?命神仙背走二山能否说明愚公移山的成功?神话结尾是对愚公移山的肯定还是否定?换一种结尾如何?……上述问题没有一个直指目标却无不紧扣目标,如果教师具备调控和因势利导的技艺,经过课堂上唇枪舌剑的论争和辩难,那么,不但上述目标必然被“逼”出来,学生还会真正受到一次语文能力的训练。利用矛盾激活是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出现的有思维探讨价值的矛盾性问题激活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设计实施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课堂中常常出现教者设想和意料之外的情况,还会遇到学生的质疑和问难。这些问题有的是教者备课时忽略的,有的是教学深化过程中产生的,其中必不乏智慧的火花、独到的见地。教者应凭借对教材的通透了解和对教学活动的熟练驾驭,机智地随机判断、选择、调拨,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适时利用,以推动教学向深度广度演进。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杨修之死》一 文时,不以“才”字为线索(“才”----有才与忌才----乃是一条性格线,直通教学重点),而偏以“死”字为轴心(环境教学重点)展开讨论,扩大了讨论空间和训练容量。当探讨逐渐趋于“身死因才误”(杨修有才与曹操忌才乃杨修死因)结论时,一学生提出异议,认为这个结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他说,曹操一 向爱才重才,为了留住关羽不惜一个个大将被杀却不肯将其伤害;徐庶有才,进曹营后虽一言不发也未遭杀戮。由于曹操广泛罗致收纳人才,曹营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说曹操是因为忌恨杨修有才而将其杀害是说不通的。这个将怀疑直指教参的分析和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质疑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十分具有挑战意味!

对此,教师当机立断,顺势把讨论推向一个新的矛盾漩涡:曹操到底忌才还是爱才?如系爱才,那么爱才的曹操为什么杀死有才的杨修?杨修身死是因为有才吗?

……经教师如此一番点火煽风,推波助澜,课堂讨论异常活跃,不惟作为教学重点的人物性格瓜熟蒂落,而且事实上等于完成了作为训练重点的故事复述,效果很好,而且是多方面的。

三、创造激活语文教材的自身特点使语文学科具有可参与、可挖掘、可发散、可创造的优越性,而学生又是聪明的,学生集体的智慧更是难以估量的,当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上的创造主体时,常会有非凡的表现,教学也将因此而充满生机和活力。这表明,语文教学可由学生积极求异创新而激活。它要求教师提供条件和机会,建立学生充分参与创造性活动的机制。这个机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参与教学设计,二是参与教学过程。现实语文教学的取向在文章知识,多数教师依据现成材料设计教学,口径一致,内容一统。事实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丰富多采性就在于: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可以凭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对其做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如果教师肯于将学生纳入这个队伍,同样经历一番参与理解、设计的过程,其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受到了高水平脑力劳动的训练,智慧之刃将被磨得更快。具体做法是:学习新课前,教师将理解、剖析、评价新课的任务交给学生,要求他们对课文从内容到形式独立地提出至少一条看法,并以文字形式交给教师。由于学生完全是以一种新鲜感接触课文,认识不受现成结论和他人的影响,因此,提出的见解往往是十分独特和出人意料的。教师及时对这些看法加以挑癣梳理、归纳、排队,并在课上当众宣布“产品”的创造者,将其中最具价值的看法组织进教学设计,到课堂上展开思维论战,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是第一层面激活。教学动力学认为,教学作为有机系统,是通过教与学的能量交换才获得活力和形成高度组织的。教在释放能量的同时,必须能够从学那里吸收能量;学在吸收能量的同时,也要能够对教释放能量。否则就是教学的静寂、萎缩和僵化。这表明,教学生机源于教与学的交互作用和运动,教学及其“活”性是教与学共同创造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有创造性的表现,作为一种能量,必将激活教学从而强化教的热情、信心、愉快的体验和更高更强更精的自我要求。为让学生参与教学创造,教者一要改换观念,有胆识开放教学,坚信“非平衡乃有序之源”的道理,鼓励标新立异,让新奇的思想和创见在碰撞、交锋中发生;二要提供条件和机会给学生,造成求异创新的土壤和气候,在时空上予以保证;三要讲究艺术技巧,要善于将而激之、难而困之、强而道之、引而不发使跃如,开而弗达令奋然,达到钩深致远发人所未见,纵横捭阖敢卓然不群。

四、竞赛激活任何意志行为总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学习积极化和教学积极化首先是动机问题。这种动机可以因为对学习材料和教学内容有兴趣而产生,也可以由于对参与活动的人和活动结果的评价而引起。运用竞赛就是依据后者采取的激活策略。

竞赛激活有两种形式:一是贯穿于课堂教学机制中的经常性比赛活动,二是专门组织的竞赛评比。前者意在造成一种氛围,把教学调控为具有竞逐比试特点的能动表现过程。它又有两种方式:一是随机方式,即根据教学内容和进程随时展开竞赛活动;二是预定方式,即在备课时预先设计竞赛,使之同时成为教学检测环节和反馈手段。专门竞赛评比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的,竞赛项目和内容可以是“小语文”(课本内),也可以是“大语文”(课本内外)。实践证明,在某些不需要系统前提知识和熟练技能的.领域,诸如记忆性(识记、背诵)、观察性、猜测性、判断性、发现性、思辨性、想象性等竞赛,各种水平的学生,包括“双基”平平甚至较差的学生,都可能取胜,以至成为喜爱语文、学好语文的契机和开端。组织这类竞赛也有两种方式:一是群体赛,二是个人赛。群体赛可以激发和增强集体竞争意识,是一种没有负面效应的竞赛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个人赛是一种最具刺激性的竞赛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能动性极大地激发出来。组织个人赛如能邀请家长到场观看,效果会更加显著。

五、手段激活手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创造以“活”为表征的教学动态艺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较有普遍意义的是下面几种。

1.悬念法

悬念是文学创作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语文本身的文学性、广博性、认识切入的多角度性、结论答案的非唯一性,使语文教学可以运用悬念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对教学保持饶有兴致的关切心情。悬念激活一要聚焦,所设悬念应是教学内容的“核”和“结”,具有牵动和辐射意义;二要巧施,即悬念本身要新颖、巧妙,富有启迪性和艺术性,施用要选好时机,或用以导入,或用以造成高潮,或用于需要集中学习注意力之时。

2.对垒法

少年天性好说好动,有锐气不服输,愿意表现自己,接受挑战和与人较量。

现实教学中的消极与冷淡本不是他们想有的态度,运用对垒法不但可以改变知识的产生方式,还可以消除学习者的被动心态,激发出一争高低的青春热情。运用对垒法是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为两个“对立”的阵营(如男女生各为一方,或按组、按座次划分),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开展课堂辩论。交锋双方各自推举组织者和发言代表,并安排轮流发言或被对方指定发言。运用这种方法可使双方成员充分“开动机器”,为驳倒和战胜对方而积极投入高速高效的思考和语言的组织与表达,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3.换位法

课堂教学沉闷板滞常常是因为教与学两种心理层面存在反差,学不理解教,觉得教总是不能真正拨动他们的心弦;教也不理解学,认为学采取的是不合作态度。这样,教与学总是难以形成心理同位同步的统一的“潮。用换位法是变换教与学的规定角色,由学生尝试教,教师体验学。具体做法是推选语文读说听写能力较强的学生独立备课,然后当众说明教学设计,征求意见和补充修改;上课时,教师作为普通一员坐在学生座位上,参与教学活动,学习结束后组织评议。

其效应是:由于角色的改换,所有成员都将产生一种新鲜感和亲切感,对教学活动有兴味;由于角色体验的变化,教与学均有上好课的愿望和内驱力,执教者为此将十分重视对备课、上课的每一个内容和环节的推敲、斟酌,以便赢得好评和支持;学习者会因为上课人同时代表着自己,而积极帮助执教者把课上圆满;教也是学,而且是更高水平的学,为教者将因此把课真正学通弄透,学的方面作为教的合作者和挑剔者,也一定会十分重视对课文的学习和掌握。

4.指误法

在一些课堂上,名义上是主体的学生只有让老师指错挑毛病的份儿,而宣称为学生服务的老师则一贯正确,甚至有目共睹的错误也为学生所讳言,这是学生学习消极的根源之一。所有生动活泼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无不以教学民主为前提,为条件。指误法便是要真正还学生一个主人的名分和权利,由学生来指说教的过失、错误和不足。被指之误既可以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当然包括对课本和教参的指误和质疑),也可以是教学行为方面的问题。为使这种方法更有效果,教师还可在教学设计中有意置误。方式有二:一是随时指误,即教学进程中允许学生随时指出问题;二是集中指误,即规定每课结束前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集中提出问题。其效应是:第一,学生的心理地位提高了,他们不再是只配接受教诲的消极被动角色,而是在人格、知识上同教者完全平等的人,因此心理开放、自由、积极,主动性和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第二,学生为了能够适时、准确地指误,不但要积极参与,还要认真思考,学习效率必定会提高;第三,课堂将因此充满浓厚的民主气氛和探讨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篇7:用情感因素激活语文课堂

用情感因素激活语文课堂

作者/汤海风

“活”是语文教学素质追求的理想境界。“让课堂活起来”已成为每位站在线的教师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激“活”语文课堂呢?情感因素的调用无疑是不二选择。因为情感之弦撞击出的火花是最令人振奋、感动、欣喜、意外的!课堂40分钟不长,但要在40分钟里让孩子的情感充分地挖掘、陶冶、体验、升华却并不简单。我们所要努力的,就是在这不简单的40分钟里展现艺术般的课堂,让课堂成为一首诗、一幅画、段旋律……

一、挖掘文本情感因素,优化课堂互动结构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感情世界,人世间绚丽多彩的美好情感在这些课文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情感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这一生动的比喻明确地指出了情感和知识两者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我们应积极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巧妙地设计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感悟、去理解,唤起他们敬佩、喜爱、悲伤、愤怒等心理体验。这样,他们的所学、所得才会是最真、最美,也是学生最难以忘怀的。如何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设计课堂结构,这需因人而异,因教材而论。

1.顺序倒置

《燕子》一课,作者独具匠心,通过对燕子的描绘来赞美生机勃勃的春天,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在组织教学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行情感感悟、升华,课前我安排学生“找春天”,教学时,让学生从说春天到入文学习描写春天的段落。这样的安排遵循了由面到点再回到面的规律,也符合学生情感认知的规律,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我们在组织教学实践时,不一定要按照教材的安排循序教学,只要抓住文章的主旨、情感主线去组织教材,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就一定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讨论交流

高年级采用这种组织教学方式是最适合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情感的能动性,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倾听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课堂简洁而明快,教师只要适当地引导和巧妙地过渡小结就好了。比如《小音乐家扬科》这一篇课文,其教材编排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激发学生对扬科悲惨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不平的愤慨。我们可以长篇幅而简单处理。采用讨论、交流反馈式学习方式,设计两个问题帮助学生自读、自悟:(1)扬科的音乐天赋表现在哪里?(2)你从哪感受到扬科的命运很悲惨?其实,这种课堂结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参与为前提,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同时在讨论话题的提出上应紧扣文章的情感线索。

3.品析句段

这种方式常用于美文中,这种美不仅局限于文章的语言美,还表现在文字中流露的感情――至真、至美、至善。当然要肯定,这种方式多在写景抒情的课文中运用。例如《阿里山的云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月光曲》《金色的脚印》《理想的风筝》等。

二、调控教师情感因素,营造课堂互动氛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会鼓舞人呢?”因此,无论哪类课文的结课,都应伴随着教师的真切情感进行,以自己的高尚情操点燃学生心灵与爱的火花。

1.把大爱带进课堂

教师要把爱心和微笑带进课堂,营造一个愉快、轻松、和谐的人文环境。有人说过,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和追求的教师的教学中,涌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爱学生,你就不会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爱学生,你就会时刻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状态;爱学生,你就会尽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快乐地学习……爱的感染力是无法计量的,有爱的付出就有爱的收获。

2.用成功激励学生

布卢姆曾有个生动的比喻:教学中,学生交替地攀登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行为和情感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情感的梯子,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让学生始终能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以保持学习的最佳状态。

3.让语言折射光彩

高尔基曾说过:“人们爱听悦耳有旋律的声音。”教师在课堂中应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课堂,把教材的情感通过自己这一特殊而直观的载体表现出来,用自己富有情感和美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拨响他们心中的情感之弦,这样知识的甘泉就会不停地流入学生的心田。调查表明98.7%的学生都喜欢上语言幽默的教师的课,课堂上偶尔的幽默,有时能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我想,于永正老师能在教师生涯上令人景仰,和他幽默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三、激活学生情感因素,改进课堂互动策略

学生情感的最大调动,其很大一部分因素依赖于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组织策略,怎样的课堂教学策略最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学习探究的情感因素呢?长期的课堂实践,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名师为我们总结了许多有效的教学策略。李吉林的情境教学、丁有宽的读写结合……都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其实,无论你采用的是哪种教学策略,只要它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心理特点、情感生成状态,都能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乐学等情感的目的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选择教学策略时,若想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课堂上自发的情感态度发挥最佳的作用,还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张弛适度

行业上,常听到这样两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风格的语句:“××老师,上课亲切和蔼,语调柔和,令人如沐春风。”“××老师,上课激情澎湃,铿锵有力,大有火山爆发之势。”其实,若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我认为这是教学的最佳节奏。好的旋律音律优美,忽高忽低,或急或缓,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张”是为了不让学生过度疲劳;“弛”是为了不使学生注意力涣散。所以我想:张弛适度才是课堂的最佳节奏,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而且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应是课堂追求的一种境界,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应根据教材的需要而多样,努力做到朗读与默读结合、表演和评价结合、竞赛和总结结合、眼看和动手结合……力求课堂氛围的整体协调,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3.情理相生

语文教学重视文道统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学生的人文情怀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应注意到学生的情感状态及情感生成。所以,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系统,另一方面还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两者有机地协调,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学。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教师、学生的情感因素,预设好课堂结构,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互动氛围,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积极的兴趣和探求的热情,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实现40分钟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篇8:巧用多媒体激活历史课堂

激发兴趣——形象直观生趣味

视听结合,使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增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学史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中,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该部分内容理论性很强,学生不容易理解。为此人教版还在该节内容中专门配了一个“动脑筋”以供学生和教师讨论。

“动脑筋”的问题是:“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为了便于突破此难点,教材在“动脑筋”左侧配了这样一段文字:“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教材在这段文字中间用了省略号。笔者曾经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便于学生透彻理解,找出该段文字的出处,把省略的内容补全。

这段文字的来源是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吴永在《庚子西狩丛谈》中记下了他和李鸿章的这样一段话:“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补全该段材料后,笔者请学生谈谈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和看法。但是发现教学效果很一般。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感觉没有趣味。

后来,笔者发现电视剧《走向共和》里也有这样一段剧情。里面王冰饰演的李鸿章和吴永对坐聊天。聊天时,李鸿章转而起身伤感地道出了上面的文字,而且一字不差。在这个情节里,王冰用低沉的语调和苍老的步态,将李鸿章的伤感和无奈表演得淋漓尽致。笔者如获至宝,将这段50多秒的视频截取下来。在教学实践中,作为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在看这段视频时,明显产生了代入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甚至对李鸿章也产生了好感。笔者以此视频作为基础,再和学生讨论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学生明显反响积极,以前笔者一直感到艰涩的问题,在这里游刃有余地解决了。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只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更易建立表象,生成趣味,更是为了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再现历史情景,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运用声形兼备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形象世界,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全面深刻。

拓展资源——丰富资源拓思路

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巧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量增加学生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在听和看的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这样,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形成多维互动的学习氛围,既让学生拓宽视野,也能达到巩固新知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一些有关战争的历史事件时,如果仅凭课本少量的插图,老式的挂图讲解,学生对战争的理解是非常苍白的,他们甚至完全不能想象出来当时的战争是什么样子的,会有许多许多的谬误。而近现代的战争,由于科技的进步,已经有了大量真实的历史影像,教师拿来作为上课的多媒体资料,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战役时,教材为了描述凡尔登战役的重要性和战争的残酷,配了这样一段文字:“凡尔登是法国的著名要塞,是通向巴黎的门户和法军战线的中枢。1916年初,德军决定进攻凡尔登,把它变成‘碾碎法军的磨盘’。2月到7月,德军不断向法军发起猛烈进攻。一排排重型炮弹呼啸着落在法军阵地上,那里顿时硝烟滚滚,气浪冲天,战壕里的法军士兵连头都抬不起来。德军的炮火摧毁了战壕,烧光了森林,削平了山头。德军的飞艇和飞机在空中投弹。法军面临困境,毫不退缩,顽强抵抗,坚持了几个月。后来,法军逐渐扭转了被动局面,在秋季开始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到12月,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终于破产。”

教材在这段文字下面还专门配了一张“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插图,以示战争的破坏和残酷。这段文字和插图本身都非常好,但毕竟是二维的,离学生对战争的具体理解还有差距。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选取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兵林史话》中关于凡尔登战役的视频片段。该片段的解说词和教材文字高度相似,但是配合视频影像给学生的是三维的感受,真实的战争景象带给学生的是强烈的震撼。看完这段三分多钟的视频,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态和战争的残酷自然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中,除了对像一战、二战、红军长征等战争运用多媒体教学外,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丰富资源。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环节,在介绍但丁和他的作品《神曲》的时候,可以准备配乐诗朗诵《神曲》片段;在介绍拉斐尔的时候,运用好文艺复兴之前和之后不同时期绘画作品的图片对比;学习莎士比亚的时候,可以请学生欣赏好莱坞大片《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对话片段等。

强化体验——声情并茂强体验

在历史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一向是重中之重。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这一维度的目标又经常遇到各种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声光电一体化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可以比传统教学手段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历史代入感,发生强烈的移情作用。移情作用一旦产生,历史学习的效果就绝非简单的“一堂课”了,而是学生情感的迁跃,是对学生心灵的荡涤,是学生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体验,这也是历史课堂的终极追求。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就是岳飞抗金。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将领,在他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为后代所传唱。教材也不惜浓墨重彩,以比较大的篇幅对他的事迹进行描述。在正文的小字部分是这样描述岳飞的:

“岳飞,出身于农家,在抗金战火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人称‘岳家军’。岳家军作战勇敢,金军很惧怕他们。郾城大战中,金大将兀术率精锐骑兵15000人,个个身披重甲,来势凶猛。岳飞令手下的步兵,手持大刀冲入敌阵,上砍骑兵,下砍马腿。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宋军大获全胜,追杀金军几十里。

岳飞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人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岳飞慨然答道:‘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除这段文字外,教材正文还配了岳飞像插图,配了金军对“岳家”的赞扬,配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故事会”以及“自由阅读卡”关于岳飞墓的故事。这样的搭配可谓丰富多彩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感染还是感觉不够,很多学生还是看个热闹,缺少感情的共鸣。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转换思路,舍弃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材料,让岳飞“活”起来。首先,利用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介绍岳飞出生时的故事,告诉学生岳飞字“鹏举”的由来。这里主要是让学生对岳飞熟悉起来。接着利用截取的电影《岳飞》片段,和学生一起欣赏了“岳母刺字”和“郾城大捷”的片段。这里主要渲染岳飞从小“精忠报国”的理想和不畏强敌、勇敢作战的英雄形象。接着,笔者再缓缓讲述十二金牌召岳飞的故事,抒发岳飞“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的感慨。这里描绘岳飞有心报国而不得,被奸臣陷害的悲情。最后,准备好配乐诗朗诵《满江红》。笔者这里没有利用现成的由刘长远作曲、童自荣朗诵的《满江红》。因为这个艺术性太强,学生很难跟上来。而是另外选取了音乐人林海的纯音乐,笔者自己诵读《满江红》。在笔者缓缓诵读时,学生的情感被彻底打开,有几位学生开始跟上,进而大多数学生跟着笔者一起轻声诵读《满江红》。至此,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移情作用,爱国主义的情感像洪水一样倾泻而来,笔者也为自己的课堂设计动情。

上一篇:诚实守信名言下一篇:数字分析企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