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赛总结

2024-04-18

课赛总结(精选6篇)

篇1:课赛总结

2018-2019学第一学期英语组课赛总结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我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适合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示范、导向作用。在教科室领导的组织下10月份搞了一次校级课赛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情支持,积极参与,开课教师认真对待,精心准备,在充分总结个人多年成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出有特色的公开课,展示了各自深厚的课堂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全体教师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开课过程中,老师们有针对地确定各自的教学研究内容,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与摸索,并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

综观本次教师课堂竞赛,可谓主题鲜明,各具特色。老师立足教材而又超越教材,教学设计的创造性强。讲练结合,层次分明,实效性强;老师语言亲切自然英语口语流畅,讲解细腻,循循善诱,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活泼生动;老师教学方法得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结构的形成,以适宜、适用为原则,教学手段先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服务于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教师的课之所以能够如此高质量高水平,与他们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对课堂教学不解的钻研是分不开的。

简单地回顾这一段过程不难发现有以下收获:

1、不断凝聚的教研氛围。本次活动,授课老师都能以精益求精度备课,以勇于创新的态度上课,营造了有利于专业成长的教研环境。在领导的引导和组织下,小组的教研氛围越来越浓,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不断高涨。

2、不断提高的教师素质。从整个准备过程来看,老师们从整合教材、处理重难点、调控课堂、融合新教学法、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基本功,特别是一些老师课堂时时体现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诚心诚意的接纳,让我们看到他们为师之“道”与育人之“术”的平衡发展,是高素质的表现。

3、不断提升的教学能力。授课教师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钻研最新的教学手段, 李蓉老师使用课件的热练,且大胆尝试新方法,这种求实、求真、求新的态度值得褒扬。

此外,本次公开课活动引发所有英语教师值得探讨的地方:

1、课堂活动放手于学生的度应如何把握?

2、课堂中,如何面对差生进行教学?

3、如何规范板书,体现重难点?

4、如何让课堂静动结合,收放自如?

5、阅读教学中单词的处理方式以及小组合作的设计,自主合作探究。

6、如何让教师课堂语言具有艺术性、感染力?

总而言之,这是一次很有意义,很值得我们总结,回味的活动,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回归课堂,以研促教,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的提高,我想,只要我们老师对课堂的探究热情不减,对教学艺术和教学有效性的追求不懈,我们龙泉育才的小学英语教学水平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篇2:课赛总结

2012年10月17-19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绿汁镇2012年举行的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及才艺展示。其中我参赛的是小学数学,获得了三等奖。通过这次比赛,我感悟颇深,下面我将比赛后的体会和心得总结如下。

其一,对说课本身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把握时间要注意“高效性”。说课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最简介的教研方式,是交流教学技艺的一个新的平台,是培养和提本教师教学素质的一个新的途径。说课关健就是要说清楚“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教师就是要用短时间说清这三个观点就到位了,不要搞得太复杂了,要注意高效性。本次说课,有几位老师超时了,最多的超时达一分多钟,这就提醒我们参赛的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时间和环节,提高说课的效率,该快的时候就快,该慢的时候就慢,说课的内容也可以灵活处理,不能因死搬说课稿子而束缚了自已的活动.在总结会上中心副校长李汝明老师提出以后说课要能脱稿,而且尽量捡着最精彩的部分说,关键是把那部分说清说精说细,这是以后我们的改进目标。还有在参赛的8名教师中,说课都是照着预先准备好的念,都没做成电子课件来进行演示,这是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比赛前,我重新温习了说课的有关知识,并进一步地透析说课的内涵。说课关键在于说出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三个方面,自然而然,我比赛的说课稿也是围绕此而展开的。同时,说课中,教学过程设计不能过于笼统,应说出怎么教的办法以及为什么这么教的依据。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另外,本次说课是课前说课,目的在于使教师讲课与说课挂钩,不至于脱离,使听课老师更能对这节课进行整体把握。

其二,最后一天的教学总结中李培寿老师提出情境化的教学。新课程的情境创设已不是课始、课终的“调味”品,而是贯穿课堂始终的“主味”。“主题图”是数学实验教材编写情境创设的一大特色,然而,“主题图”以“场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事件”为载体来展开和演绎“主题图”情境。我们在实验中总结出解决的办法是:一是给“主题图”编个故事。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采取了设置生活中的实际购票情景,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进生活,去学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我们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建构知识奠定较好的基础。

其三,对教师人格魅力有所领悟。参加这次比赛,我有幸认识了不少资深前辈、优秀同仁以及和我一样的青年教师。在他们的举手投足之间,我感受到他们的风趣幽默、激情上进以及严谨负责。尤其是绿汁中心小学的李海婷老师,上课内容丰富,很有情趣,生动活泼,课堂气氛很活跃,展示了一名教师对当今教育形势的深刻领悟。此外,还有来自河尾的张亚琴老师,声音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语言具有感染力。这种语言,学生喜欢,听起来是一种享受。还有竹子小学的金玉艳老师,课件做得很卡通、很精致,充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吸引学生,对我以后在做好优秀课件方面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坐在台下,我无不为参赛的老师们的闪光点暗暗叫好,同时鞭策着自己,努力向成为一名完美出色的教师前进。

其四,深深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为了在此次比赛中锻炼自己,展现自己,提升自己,我讲课的题目是《旅游费用》。在赛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无数次修稿,修改课件,而且精心准备好了讲课课件。可是,当刚站上讲台时,在说课的环节不能脱稿,而且讲话速度有点快,语言没有抑扬顿挫,在讲课环节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没有很好地按照自己写的教学设计去进行课堂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合理,我讲的过多,教学环节没设计好,没领悟“易门县小学数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没领悟课标要求,课件做的不美观,讲课内容与说课内容的结合不够完美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今后好好改正,摆正心态,多锻炼、多提高,更加努力地去改进不足,完善自己。我相信,台下百分百竭尽全力的十年功一定能赢回台上最精彩最光辉的一分钟。

其五,对如何上好一堂课有了再认识。比赛过程中,每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围绕着新课标的要求来展开,都提示着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备课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与练习,同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表扬,让学生一步步体验成功的喜悦,融入到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来。我真正地明白原来数学也能如此快乐地教学。我想,这才完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真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将努力做到把课堂返还给学生,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当然通过绿汁中心小学的老师们的精心准备此次教学活动全面体现“四化”

一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自始至终,我们的所有说课都采取了多媒体,教师们都制作了美丽、生动、活泼的动画片段,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趣中学。本轮讲课比赛课件都做得比较好。

二是教师素质的“精优化”。教师的理论素养有较大的进步,研究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现已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思想,外显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参赛的教师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不仅能很好根据课标来安排课程,还能把自己的才艺进行展示,有画国画的,有诗歌朗诵的,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做手工的,都充分展示了老师们的多才多艺的本领。

三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能根据教材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方式方法,遵循学生思维规律,开展教学活动。

四是教学活动的“生活化”。专家说过,教材能从生活中引入的,应尽量从生活中引入,学完后能回到生活的,应尽量回到生活。这次讲课比赛中,教师们都能把生活带入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充份地体现了生活化的课堂。以上是我对这次讲课比赛的一个小总结,作为一名新教师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乘这次比赛的东风,认识问题,改进问题,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一个完整的规划,迅速成长为一名有风格和深度的教师。

棚苴小学 :蒋秀娟

篇3:课赛总结

一、会计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技能竞赛受设备、场地、时间等因素影响,竞赛的内容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必须选择一些典型的能充分反映会计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来对学生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等进行综合考核。因此,各类竞赛的赛项内容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聘请了企业相关专家担任委员。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每一届学生的教学实施效果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出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提高人才综合素质通过举行各类会计技能竞赛,引入竞争机制,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以帮助树立学习自信心。同时,通过比赛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弥补。此外,竞赛时所营造出的职场氛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而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推动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近年来举办的各层次、各类别的会计技能竞赛都是为了推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参赛院校根据竞赛试题,总结对学生比赛的训练内容、方式和方法,深刻分析比赛成绩,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对会计的一些主干课程进行教学内容调整,或增设新课程,改革课程模式,重构课程体系,争取做到“课赛融合”。同时,指导老师还能针对竞赛方式、评分标准创新并改革会计专业各课程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此外,通过竞赛这一平台,能加强不同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与经验交流,促进学生间的技能提升,提高教学质量。各类竞赛对各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和实训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经费投入,以建设和完善实训室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基地的改革与建设。

(四)提升教师素质,打造优秀“双师”团队会计技能竞赛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竞赛结果能较好地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全国会计技能大赛,它具有知识点新、涉及面广、实操性强等特点,因此,要求有专业老师带队进行指导,这既是对教师职业技能的一项考验,也是对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的一个高要求。学校通过大力营造学知识、练本领、比技艺的氛围,促使全体专业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宽视野,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推进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形成核心教学团队,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定位不准确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向需求相适应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它应重知识,轻技能,与本科院校明显区别。据了解,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都缺乏对会计核心能力研究,具有较大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陈旧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较抽象,教师以研究学生学什么为主,而不是研究学这些能干什么,多侧重会计确认、记录、计量等方面知识的讲授,缺少会计职业判断、方法选择及运用能力的培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授型、继承性的教学方式。第三,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参照本科院校会计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对部分课程进行名称等修改,甚至直接照搬,导致理论偏多、内容偏深,过分强调会计学科“知识体系”,而忽视了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第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许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不高,低于50%,或因实训条件受限而不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弱。第五,“双师”素质教师缺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与专业理论教师相比,所占比重较小,除少数教师是从企业一线调入学校任职的外,大多数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和实务操作经验。第六,课程评价方式较单一。许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仍是采用期末考核的方式,进行分数(或等级)评价。过于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

三、会计专业“课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

(一)明确核心能力,制定紧贴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与我国会计技能大赛的战略目标相一致。根据技能大赛中对会计核心能力的最新要求,结合社会和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研究,以会计技能大赛为引领,确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会计核心能力,制定紧贴现实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按照“重视基础素质教育、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的原则将专业课程结构分为“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专业素质与能力课程”,见图1,采用平台式课程结构模式。同时,学校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结合会计技能大赛,双方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讨和制定会计专业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

(二)强化职业能力,构建“课赛融合”模块化体系从会计技能大赛赛项的设置上来看,每一个项目都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学校应建立与实际岗位各能力相匹配的“课赛融合”课程体系。该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等纳入专业核心课程,重点突出学生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既能体现会计专业知识,又能展示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课赛融合、学做互促、技能递升”模块化专业课程,见图2。例如,根据全国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手工账务处理比赛的内容,将《会计分岗实训》课程按照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和会计主管四个岗位选取整合教学内容,借助“网中网”财务实训软件,实施模块化教学,使学生在仿真财务、会计、税务、银行、供应商等职场氛围中进行开放式会计技能实训。

(三)建设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拓展竞赛平台会计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环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校应不断完善和充实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的投入,校内实训室应及时购置与更新相关硬件设备,如点钞练功券、电脑、计算器等,配备各类最新的财务教学软件,如网中网软件平台、用友(U8.72)信息化教考系统等,并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实训室进行管理,以确保校内实训室的正常运行,提高利用效率。此外,受企业财务信息保密性等因素影响,许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不能接触到核心的财务工作,实习效果不佳。因此,学校可尝试与国内一些知名的企业、事务所和财务软件公司等联合,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实现与职场环境的“无缝”对接。同时还可聘请这些企业里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来校担任实训课的指导老师。另外,还可与企业合作定期举办各类技能竞赛,见表1,将职业技能大赛纳入常态教学工作。通过共同商讨、制定相关的竞赛规章、实施细则等,让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在拓展会计竞赛平台的同时,深度开展校企合作,达到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目的,更好地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

(四)构建“课岗交替”教学模式,强化核心技能培养“课岗交替”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按照会计岗位认知、会计岗位实习和会计顶岗实习这一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知识学习的各阶段,真正做到“学、训、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模式。该模式在校内“双师”教师与行业专家的双重指导下,将岗位课程与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有机结合,为培养会计岗位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上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一模式,使学生完成了从“岗位认知→课程实训→真账实操→顶岗实习”的专业实践,最终实现了从“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角色渐变与塑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同步实现了学生“岗位认知与体验→行业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职业综合能力”的逐阶提升,形成了“逐阶递升、角色渐变”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3、表2,进一步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

(五)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素质会计技能大赛为学校和企业之间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促使双方能进一步开展深层次的合作。而目前多数院校选择与理论教材相配套的实训教材或市面上通用的实训教材,这些教材内容有些未进行及时更新,有些甚至与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不相符。因此,学校通过与企业互相交流,及时掌握会计发展动态,更新会计知识结构,共同开发“工学结合”专业课程。例如,与用友等知名企业合作,开设用友ERP沙盘实训课等。双方还可合作编写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工学结合教材,实现技能竞赛与专业建设的动态结合。此外,学校还可要求企业定期来进行宣讲,将优秀企业文化与成功管理案例引入课堂。

高技能会计人才的培养关键因素之一是学校建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会计专业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竞赛,可以准确把握职业标准,更加关注会计准则、税收法律制度等的最新变化,主动学习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新形成的知识网、职业技能群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会计专业还可选择一些骨干教师组成一个竞赛指导小组,研究竞赛内容、技术走向和技能培养的要求,及时捕捉教学改革的相关信息,并以此为契机,通过“以老带新”等方式,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此外,为了取得较好的大赛效果,专任教师还应定期去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通过与企业人员的相互交流,不断学习,拓宽思路,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六)创新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会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不能更好地满足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应积极投入慕课(MOOC)学习中,尝试将会计的一些知识点,如会计凭证的种类、填制与审核等,制作成微课,使枯燥的理论内容更加直观化、生动化,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情景模拟等方法的基础上,可引入技能教学的竞赛激励机制,使学生对重复简单的会计技能训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自愿完成训练任务,最终获得技能的提升。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教师可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分别采取笔试、实训操作、竞赛、提交总结报告等形式的形成性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例如将会计专业课程考核与会计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互通,根据赛事级别和名次高低来替代相关课程的成绩等。此外,在实践教学评价环节,如顶岗实习,还可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最终形成一个与会计行业标准有机结合的,校企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四、结论

伴随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会计专业应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利用这一平台,不断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能力为本,进行“课赛融合”,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观念,寻求专业建设的最优路径,培养出更多高质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

摘要:为了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职业技能竞赛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结合会计技能竞赛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多方入手,实现“课赛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篇4:课赛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成绩不是那么理想,但是让我从各方面都学习到了很多。让我深有感触,想想自己,真的需要不断的去学习,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从2013年7月中旬知道自己9月中旬要到省城昆明参加小学数学女教师岗位技能竞赛总决赛那天起,根据课赛的具体要求: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这两个标准再一次的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试行,内容比较少,但难记忆,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有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大领域;实施建议三大部分。不管多难,我还是把里面的所有的具体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下来。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在教材中学习,在网上学习,自己认为重点的,整理成一本,制定计划进行学习、记忆。这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因为在记忆的过程中,由于内容太多,又是理论知识,会了后面部分,前面部分忘得差不多了,前部分清楚了,后面部分又感觉模糊了,所以必须及时的反复的理解记忆,慢慢的遗忘就不那么快了。同时也真正理解了我们教学实践中含有理论知识存在,教学实践中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所复习的知识在综合知识测试中不是全考到,但本人的理论知识提高了许多,学到原来没有的理论知识。

课赛对于参加课赛的老师来说都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痛是因为课赛前仍然处于焦虑的状态中。而课赛完后又会发现存在太多的问题,有的没有预设到,有的预设到了却没有处理好,所以上课结束后都会懊恼不已。但这个过程却又是那么充满诱惑的吸引着我。让我获得了比平时更多的收获和提高,与理想的差距中,我寻找着自己的不足,弥补着存在的缺点。或许我并不是一名在教学上充满灵气的教师,但我会努力做一名勤奋的教师。

这次课赛,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我和两个跟随人员组成一个团队,抽到课题后,我们三个配合默契,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制作出精美的课件和较为合理的教学设计,上完课后,根据我上课的情况我们整合编写了我的教学反思。

这次的课堂教学完成的并不理想。引起这些不足的原因是备课时间短,只要再给我一天的时间那就好些了。要想短时间里备好一堂课,并完成好,其实这就需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首先,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学生,我想即使是在课赛,也不能改变一节课它本身的目的,就是让全班学生都能获得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

其次,教学语言不够严谨。平时上课很少注意到这样的小细节,但往往就是老师不经意间的语言,却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准确理解,变的概念模糊。老师的语言,来不得一点的马虎和随性,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规范、要精练、要严谨。教学语言严谨非常重要,什么叫严谨治学、为什么要严谨治学,这应该是我这次课赛最大的收获。

每次上课,总是在寻找有没有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游戏?

怎样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更多,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是我最迫切、最需要的东西。这次的课赛,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课堂的准备工作和教学的丰富多彩,是我今后工作当中需要不断进取和钻研的,课赛结束了,我在这个过程中又懂得了许多,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是让人记忆深刻的,人的一身其实都在学习,也唯有不断的学习,终身的学习,我们才不断的进步和成长,让我能在实践和学习当中学到更多宝贵的知识,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更加努力,以饱满热情的工作态度,上好每一节课!

篇5:说课赛预赛总结(本站推荐)

小学学科说课竞赛预赛总结

龙江县第六中学中学小学部 根据进修学校关于“小学各学科教师说课竞赛”活动的要求,我校于十二月中旬举行了说课竞赛的预赛。确定好评委人员,规范了预赛程序,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预赛要求各学科教师(音体美除外)全员参加,学校按照进修学校的要求,做到人人准备,人人参与,人人上台,这样由下至上的层层选拔,使得老师们都在有意无意间斟酌、反思自己的教学,进步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各位教师精心准备,课件制作及精美又实用。不仅结合了本校、本学科的特点还很好的融入了课改的新理念。比赛过程中表现出色,都发挥了较高的水平。我们采用现场打分的方法,最后评出了语文教师王晓丹、数学教师周亚勇两位教师参加最后的复赛。纵观本次预赛,参加比赛教师准备充分,可以发觉参加比赛教师们不管是在综合素质能力、还是教材把握经验上和过去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提高。

篇6:2014学年中年教师课赛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搭建教师交流和成长的平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符合我校“主动和谐”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新课程改革之路,我校于4月21日至28日开展了中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今年的中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竞赛共有7位教师参加,较为全面的展示了我校近一年来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的初步成果。在本次课赛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理念在变,课堂在变,教法在变,学法在变。大多数教师对“主动和谐”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教法,课堂组织能力强,教学效果明显。

一、主要成绩

(一)教学理念在改变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是要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角色转变,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行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使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自我展示的舞台;以问题为线索,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过程。

1、教师的角色在变。本次课赛活动的课堂评价标准重点放在是否转变教师角色,是否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次课赛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课堂互动明显增强;教师逐步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大多数参赛教师能通过情景创设、自学指导、问题探究、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课堂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度。

2、教学方式在变。大部分课堂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较大程度的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时效性明显增强。在教案的设计和呈现方式上,在教学内容的实施和处理上,在课堂节奏的把握和推进上,老师们有意识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尽可能多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争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使他们更多的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3、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在变。从本次参赛的7节课来看,大都能紧扣新课程标准,精心研读教材,及时挖掘和有效整合来自网络、社会生活、学生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杨春华老师执教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老师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课件中穿插了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六书”,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感;阳俊学老师在执教的《三个儿子》中通过朗读《三字经》渗透“孝道”国学文化;李玉平老师执教的《蝙蝠与雷达》,拓展介绍了许多现代生活中运用雷达的常识„„真正体现了是用教材教而不再是教教材的教学观,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情和状态。

(二)学习方式在变

1、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氛围 在这次课赛中,大部分教师能够以饱满的教学状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机融合。一是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要么要么以图片导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如杨丽梅老师执教的《一夜的工作》;要么以自己对教材的困惑入手,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如李彬老师执教的《将相和》;要么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导入,如阳俊学老师执教的《三个儿子》、李晓丽老师执教的《妈妈的账单》;要么用游戏体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常加明老师执教的《全神贯注》等等。这些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和学习动机,把学生引进课堂情境中来。二是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老师们和蔼的笑容,活泼的肢体语言,耐心的启发,耐心的倾听,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适当的延伸拓展,使得课堂呈现积极、健康的推进态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自然能够放飞思维,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2、营造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机制

课赛中,我们看的最多的是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堂表情,听的最多的是学生的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点评最多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一是教师关注点转向学生。从讲赛过程来看,多数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学习变化,分析学生的认知状况,因势、因时、因人利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大部分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课文,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教师在汇报交流中让能力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组织汇报,如杨春华老师执教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些无疑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个自由发挥才能、表达见解的机会。二是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常态。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被动接受的学习,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勾画圈点、自主写作与课堂训练。三是合作学习形式多样化。在多数课堂上,不同形式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色调,学生讨论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已初步形成。

通过这次讲赛活动,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主动——和谐”思想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改变”:一是初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取代了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独立思考、体验探究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平等尊重、多向思维兼顾了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变。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实践的创新带来了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评价方式单一。本次课赛中,教师大多运用鼓掌的方式来评价表现精彩的学生,评价语言单一,评价针对性不强,缺乏个性化评价;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价更是少之又少。

二是教学语言繁多。部分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引导语过多,不够精炼、简洁,有的还不规范;部分教师重复学生回答的答案,教师经常强调学生回答得比较圆满的、或者老师认为是重点的地方,缺乏有针对性、导向性和激励性的个性化评价。

三是本次课赛中部分老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主观预设,没有充分考虑学情的差异性,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对生成性课程资源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缺乏机智灵活的把握能力,学生暴露出来的认知偏差和多维度的奇思妙想,教师不能及时扑捉,错失最佳教育教学时机。

上一篇:山绣中学二学期英语组工作计划下一篇:游故宫珍宝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