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工作总结

2024-06-24

煤矿地质工作总结(共8篇)

篇1:煤矿地质工作总结

2010年山西XXXXXXXX有限公司

大宁煤矿防治水(水害防治)工作总结

编制:

审核:

总工办经理:

总工办水文地质组

2010年12月26日

大宁煤矿2010年防治水及水害防治工作总结

本年初制定的防治水工作计划包括,在70区巷道进行探白沟煤矿采空区,是否存在水害威胁巷道掘进及后期一〇六工作面回采;南大巷、西大巷和二三采区集中回风巷继续施钻探水,查清前方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为各掘进队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310区继续向北掘进并探水,保证安全生产。

本矿井生产在矿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及总工办全体同事的共同配合下,总工办地质组圆满的完成了2010矿井防治水的各项工作内容,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扬长避短,鼓足信心做好2011大宁煤矿井上下防治水工作,现将今年防治水工作总结如下:

1、70区探水

由总工程师组织牵头,由总工办联合抽放部设计了70区探放白沟煤矿采空区积水的设计,并经过安全部、质量办、生产部共同监督参与,抽放队施工,并顺利完成探水工作,探清了白沟煤矿的情况,为70区巷道掘进和后期一〇六工作面回采提供了充足的资料。

2、雨季三防及防治水制度

由总工办牵头编制矿井防治水制度汇编,并成立专门的矿井防治水机构,并以公司文件下发。根据人事、组织关系变化,及时下发了今年“雨季三防”文件,重新划定了工作职责范围,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提前储备抢险物资,组建了抢险队伍;对“雨季三防”前期准备工作组织了多次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责成有关单位迅速进行了整改,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认真细致地工作,保证了我矿汛期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保障了国家财产免受损失。

3、完成了106工作面的坑透工作

采用坑透仪,对106工作面进行井下电磁波透视工作,提前为106工作面的回采做好准备,对工作面内可能存在的构造进行分析,为综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310区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瓦斯较大,经相关部门研究确定,对310区巷道进行工作面补打钻孔,不仅降低了该区域煤层瓦斯浓度,也对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保证了该区的掘进工作正常进行。

4、继续正常进行南大巷、西大巷、二三采区集中回风巷的探水工作

抽放队继续施工南大巷、西大巷、二三采区集中回风巷区域的探水钻孔,为这三个面的安全掘进提供了准确的地质资料。

5、每周二的大检查及雨季三防检查中,发现地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裂缝、沉陷,均是井下回采工作面的影响。由环保办牵头对地面较大裂缝进行黄泥填堵,保证雨水不会通过地面裂隙渗入井底,保证井下各工作面的正常工作。在以后的检查中,要严格执行矿井水害防治制度,在检查中做到不留死角,面面俱到,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最大的保证。

6、每月都对各回采工作面及异常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

2010年全年共下发12份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临时性地质预报(地质联系卡)共54份,同时对各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编制和提交了掘进地质说明书,并预测预报了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指导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7、每月月初对本月采掘计划内的工作面进行了防治水隐患排查分析;月底对本月的水情水害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每个季度的水情水害情况进行了预报和总结;在年底对本的水情水害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下的水情水害情况进行了预报。

8、每月不定时的对全矿各个涌水点进行水情观测,及时观测涌水点水量变化,建立完善了涌水台帐,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及时为矿井的水害防治提供准确的依据。

9、为了及时准确的判断矿井部分采掘工作面出水水源,105工作面502/5003巷、105工作面603/6021巷、702/7039巷、西大7/W14、106工作面603/6047巷共取水样4份,并经晋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进行水质化验,对比分析化验结果,为以后的防治水方案的制定及排水设施合理配置提供有效依据。

10、对于西区大巷和南大巷未掘进区域的地质异常区分析,及106工作面靠近白沟煤矿采空区附近的区域观测,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关注,研究做新的方案,可以及时探清前方地质及水文情况,为矿井的掘进和回采提供详尽的资料,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11、建立与周围煤矿预警预报机制,每月对周围煤矿进行采掘调查、水患分析,交换防治水经验;2010年共与周边四个煤矿进行了采掘图纸的交换,交换周围煤矿调查表48月次,有效地杜绝了周边煤矿的水害威胁。

总结2010年的防治水工作,我们也暴露一些不足,主要有地面钻孔水位观测不足、水文地质人员的不足、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

整体来说,2010年的地质及防治水工作整体完成较好,应该继续发扬过去一年工作的积极细致的优点,克服人员不足的实际,努力学习,积极提高业务素质,恪心职守,尽心履职把大宁煤矿的防治水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大宁煤矿总工办水文地质组

2010年12月26日

篇2:煤矿地质工作总结

目 录

第一章概况..............................................1

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1

第二节 位置及自然地理.................................1

第三节 以往地质工作 ..................................2

第二章勘探工作 ..........................................2

第一节 勘探方法 ......................................2

第二节 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 ............................3

第三章井田地质 ...........................................5

第一节地层 ...........................................5

第二节构造 ...........................................5

第四章煤层 .............................................5

第一节 含煤性 ........................................6

第二节 可采煤层 ......................................6

第五章水文地质 ..........................................6

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6

第二节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7

第三节 供水水源 ......................................7

第六章储量计算 .........................................8

第一节 储量计算范围及指标 ...........................8

第二节 储量计算结果 ...................................8

第七章其它有益矿产 .......................................8

第八章结论 .............................................9

第一节 勘探成果评价 ...................................9

第二节 下步工作建议 ...................................9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

为了加快阳泉市郊区煤炭工业的发展,经有关部门批准,阳泉市郊区成立“保安煤矿”筹建处,并于1993年3月12日定名为“保安井田”,筹建处对保安井田的勘探工作提出如下任务:

一、保安井田勘探性质属精查勘探;

二、勘探工勘期:二年以内,一次搞完不再补勘;

三、设计钻孔应考虑一孔多用,并对井田内瓦斯突出的点引起足够重视;必要时增加采样密度。

四、各项地质任务按照“规范”中对精查勘探的要求,高级储量比例在全井田内达到60%以上,且分布合理。

第二节 位置及自然地理

一、位置

保安井田位于阳泉矿区西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和寿阳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7′13″~113°22′32″ 北纬

37°51′47″~ 37°53′24″

井田范围:东起保安沟与阳泉三矿扩区相邻;西至原寿阳东详查勘探区F27断层,(独立坐标点:X=102250,Y=76550和X=100000,Y=76200的连线)北以独立带坐标点:X=102250;Y=76550和X=102250,Y=82000的连线为界;南至

石太铁路保安煤柱。井田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

本区交通较为方便,石太铁路、石太公路(307国道)、太旧高速从井田以南平行通过,通往全国各地。

二、地形与地貌

本区地处山西黄土高原的东部,井田内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山高坡陡,冲沟发育,形成中高山地貌。

三、水文

1、河流-保安河;

2、水库—山南水库。

四、气象

井田内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4倍,为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根据山西省地震局1982年颁布的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本区应属6级烈度区。

第三节 以往地质工作

阳泉矿区是我国重要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开采历史悠久,早已中外闻名。本井田由于煤层赋存较深,目前尚未有矿井开采。

1973年阳泉矿务局地质处在东部完成1:5000航片地质调绘。119队于1986年完成寿阳东勘探区1:5000航片地质调绘,其范围包括了本井田。

第二章 勘探工作

第一节 勘探方法

一、勘探手段的选择及使用

保安井田位于沁水煤田的北部,山高沟深,地形变化较大,其勘探手段采用以钻探工程和物探测井为主,同时辅以地面地质测量及收集邻近生产矿井的地质资料,综合多种手段解决地质问题。

二、勘探类型的确定

本井田从总体上看为一地层走向东西,综合煤层稳定程度和构造复杂程度,本井田勘探类型应属Ⅰ类Ⅰ~Ⅱ型,即构造简单,煤层稳定~较稳定。

三、工程布置原则

根据所确定的勘探类型,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和阳泉矿区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工程布置采用以下原则:

1、精查勘探初期进行地面地质测量工作。

2、基本钻控工程采用勘探线,其方向近于南北向,基本垂直于地层走向。

3、严格控制水平大巷的煤层底板标高。

4、大部分钻孔的非煤系地层采用无芯钻进。

5、先期施工全取芯及煤系取芯孔,无芯孔基本放在后期施工。

6、钻探、测井密切配合,并选择1~2孔进行数字测井和模拟测井对比工作。

第二节 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

一、地形图—所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

二、地质填图

本井田西部原属寿阳详查区的一部分,已有1:5000地形地质图。其方法是采用航片填图法,外业调绘由一一九队和第一勘探局普查大队于1986年共同完成。

三、钻探工程

(一)钻探工程量

本次精查勘探共施工钻孔16个,总工程量13389.11米。其中水文孔一个,工程量880.41米。

(二)钻探工程质量

1、钻孔质量

本次精查勘探共施工钻孔16个;

2、岩、煤层采取情况 本次施工全取芯孔3个,计2725.72米,半取芯孔8个,计6495.16米,无芯孔5个,计4168.23米。

3、钻孔测斜

所有16个钻孔均进行了测斜,资料齐全,数据可靠。

4、钻孔封闭

5、原始记录及其它原始资料清洁,完整、准确,均符合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六、水文地质工作

1、水文地质工作量

井田水文地质工作以收集阳泉矿务局三矿的水文地质资料为主,配合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及抽水试验工作,并进行了化学样,岩石物理力学采集工作。

2、水文地质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1)保安河动态观测;(2)简易水文观测;(3)抽水试验工作;(4)奥灰延深孔;(5)采样。

第三章 井田地质

第一节 地层

一、区域地层

本井田位于太行山复背斜之西翼,沁水煤田之东北边缘,阳泉矿区西部。

二、井田地层

井田内煤系地层埋藏深度均大于500米,地表仅出露有二迭系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地层,钻孔揭露的最老地层为上马家沟组。新生界地层不整合于各时代基岩之上。现将地层自老至新分述如下:O2m、O2f、C2 C3、P11、P12、P12、P22、Q2+

3、Q4。

第二节 构造

一、褶曲

井田内背向斜相间排列,向西南收敛,往东北敞开。现将褶曲由西向东分述如下:窑垴向斜、南叉背斜、郭垴向斜、菜芽坡背斜、高垴向斜、茶段背斜。、杨窑向斜、大阳窑背斜、保安河向斜、晓庄背斜。

二、断层

井田内断层稀少,地表仅发现F19、F20两条断层。

三、非构造变动(柱状陷落)经野外地质调查,在井田内地表未发现柱状陷落。仅在部分钻孔中有所揭露。

第四章 煤 层

第一节 含煤性

层。煤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3、4、5、6、8、8下、9、11、12、12下、13、15、15下、16共16层煤。可采煤层为3、6、8、8下、9、15、15下共六层。煤系地层总厚度170.33米,可采煤层总厚度10.75米。

第二节 可采煤层

一、3号煤:

位于山西组中部,上距K825米左右。厚度0~2.58米,可采厚度0.80~2.58米,平均1.32米,含夹矸1~2层,上层最稳定。

二、6号煤

位于山西组底部,K7之上,距3号煤18.08~25.66米,一般21.58米。厚度0~1.90米,可采厚度0.80~1.90米,平均1.36米。

三、8号煤

位于太原组顶部,K7砂岩之下,距K75.83~19.40米,一般12.32米。厚度1.30~3.26米,平均厚2.32米。含夹矸1层。

四、9号煤—太原组上部,8煤之下,上距8煤.2.70~12.98米,一般11.29米。厚度0.67~2.35米,可采厚度0.80~2.35米,平均1.65米。

五、15#煤—太原组下部,上距9煤约65米,厚度3.32~5.27米,平均3.91米。

六、15下煤—C3t下部,15煤之下距15煤3.91~7.95米,一般4.85米。第五章 水文地质

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

本井田属于娘子关泉域水文地质单元,区域地下水水力坡度的变化规律大致为补给、排泄区较陡,迳流区较平缓。

区域裂隙岩溶水迳流条件较好,区域含水层可分为松散岩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裂隙岩溶含水层。

第二节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一、含水层

根据含水空间特征,区内含水层可分为三类: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裂隙岩溶含水层,不排除奥灰突水的可能性。

K2石灰岩、K3石灰岩、K4石灰岩、K7砂岩裂隙含水层、3号煤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组、K8砂岩裂隙含水层、K12砂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砂砾含水层组。

二、隔水层(组)

井田内隔水层较多,各含水层之间都有厚度稳定的泥岩、砂质泥岩,可起到隔水作用,主要隔水层(组)有:15号煤至奥灰间压盖隔水层组 和K8~K12间隔水层组。

三、断层导水性

断层对矿床的充水因素,取决于断层的性质、规模、密度、断层两盘的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诸因素,可能引起断层的导水,甚至突水。

四、水文地质类型

15号煤直接充水含水层为K2、K2上、及K3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勘探资料表明:15号煤的水文地质类型为三类一亚类一型,即以岩溶充水顶板进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第三节 供水水源

井田内没有工矿企业,而目前阳泉矿区各厂矿工业用水及饮用水有五个供水源—娘子关泉域提水水源、河流水及水库水、奥灰深层水、自建桃河潜水井、矿坑水,井在中奥陶系马家沟石灰岩中寻求解决。第六章 储量计算

第一节 储量计算的范围及指标

一、储量计算的范围

参与储量计算的煤层自上而下为3#、6#、8#、9#、15#、15#下煤层。

二、储量计算的方法

井田内地层平缓,一般倾角小于15°,故在储量计算中采用煤层的伪厚和水平面积。计算公式:储量=面积×视密度×厚度

第二节 储量计算结果

经本次勘探后储量计算结果为:

工业广场储量1965万吨,井田内获得能利用储量16338万吨,各煤层各级别储量,其中A级:2985万吨,B级:5916万吨,C级:7437万吨

井田内暂不能利用储量357万吨。其中3#煤层储量193万吨、6#煤层储量1435万吨、8#煤层储量4482万吨、9#煤层储量3021万吨、15#煤层储量6831万吨、15#下煤层储量376万吨。

第七章 其它有益矿产

一、石灰岩、铝质泥岩、铝土矿及石膏

据寿东详查报告,石灰岩、石膏、铝质泥岩及铝土矿经采样化验(表9-1),其品位均低,又因埋藏深,不易开采,故经济价值不大。

二、稀散、放射性元素

本次勘探在煤芯煤样中测了锗、镓、铀、钍稀散及放射性元素,其结果均达不到工业品位要求。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勘探成果评价

一、全井田勘探面积约14平方公里,共施工钻孔16个,总工程量13389.11米。

二、查明了井田内地层发育及变化情况。

三、对边界断层F27进一步进行了控制。

四、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确定了煤类属无烟煤3号。

五、对主要可采煤层的瓦

斯成分、含量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六、查明了各主要可采煤层的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及地下水的补、迳、排途径。

七、全井田获得能利用储量16338万吨,其中A级2985万吨,B级5916万吨,C级7437万吨。

第二节 下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对已发现陷落柱及隐伏陷落柱的导水性,应在建井及生产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篇3:煤矿地质工作要点探析

1 煤矿地质工作在煤矿行业的重要性

相对于煤矿的开采技术, 煤矿地质地质勘测技术更为的重要。地质勘测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地质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前提, 同时也为煤矿的开采的设计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1 煤矿地质堪测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煤矿区的地质勘测工作的重要性就是对矿区环境的保护, 在煤矿开采之前对矿区的煤炭进行勘测, 可以有效的提高矿区的煤炭的开采率, 同时对于开采煤矿对周围的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这种影响包括对地质的结构以及对矿区的建筑物的稳定性, 所以对矿区进行地质的勘测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也是煤矿地质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部分的矿区的地质数据都是通过实际的勘测而得来的。煤矿的勘测的内容主要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构造地质、瓦斯地质进行堪测, 通过勘测的数据, 可以指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勘测完成以后也要结合历史性的材料对矿区的地质情况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如果继续对该地区进行开采, 会不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之后, 然后确定开采的设计方案, 设计的方案也要严格按照矿区的地质结构的信息进行设计, 对可能出现的煤矿事故进行分析之后, 在找出解决事故的办法, 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矿区的开采的安全性, 对一些隐藏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处理。

1.2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与煤矿安全生产密切相关。

地质工作为煤矿安全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煤矿的生产过程是相对复杂的, 需要通过一些爆破的方式对煤矿进行采集, 以及处理, 如果在采集的过程中出现了地质坍塌或者结构断裂的问题就容易造成人身的伤亡。因此煤矿的地质工作中的勘测以及分析的功能, 可以对矿区的采集面进行抽样的分析, 通过对矿石以及煤矿埋藏深度的勘测, 可以掌握到煤矿开采的必要信息, 特别是对于一些矿井内存在的瓦斯气体等能够准确的测定, 判断其含量是否符合人类生存的标准, 如果不符合要进行抽取、通风的处理。这些勘测的数据采集到以后, 就可以进行分析, 分析主要是对采矿的厚度以及位置的研究, 哪些位置的矿层比较浅, 哪些比较深, 针对不同的深度采取不同的采集方式, 这样避免造成对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回避一些开采的风险, 使得煤矿开采的过程安全性更强, 开采的效率也更高。

2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要点

2.1 空间信息系统在煤矿地质测量中的应用。

虽然我国的煤矿生产领域一直是热门的行业, 但是其技术水平的革新相比较其他的行业有着明显的滞后现象。目前, 我国的大多数领域都已经融入了智能化、自动化的科技信息技术, 科技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对于煤矿行业, 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生产技术水平, 煤矿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比较少, 遇到异常现象不能及时的发现并得到有效的沟通解决, 这就导致煤矿行业信息流通慢、生产效率不高的情况。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化手段已经成为了煤矿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 必须不断对煤矿生产技术改良, 不断融入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技术, 从而有效的增强煤矿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 有效的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和安全。

煤矿地质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阻碍, 这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的变化上。对地形比较复杂的矿区进行勘测, 相对比较复杂而且困难。因为一些地质的水文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 只是在一个时间内对其进行勘测, 无法保证地质勘测的准确性, 也不能反映整个矿区的特征和地貌, 所以勘测人员可以延长勘测的周期, 尽管会降低煤矿开采的效率, 但是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利用不准确的勘测信息设计的方案, 安全性根本得不到保障, 同时也会给煤矿企业到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延长勘测的期限, 针对不同时期的情况地质情况进行勘测, 可以实现对矿区水文以及地貌的完整的分析, 为采矿方案的设计提供更多的有力的信息, 为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大的保障。因此煤矿的勘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果片面的进行勘测将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2.2 CAD绘图技术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应用。

CAD绘图技术指利用计算机, 通过算法和程序来构造图形。其构造的图形可以是已经存在的事物, 也可以是虚拟的构造。CAD绘图技术可以通过处理大量地质测量数据以及生产的数据资料, 处理数据后系统就可以获得地质的生产信息, 进而绘制出煤矿生产的图件, 绘制出来的图件也可以随着地质测量信息的变化而改变。

由于煤矿行业中不严格的管理、不当的操作、以及低劣的工程质量, 在煤矿生产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CAD绘图技术可以使用计算机以一种三维的图像再现事故发生的场景, 这样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就可以在三维图上寻找事故发生的原因, 这样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

2.3 CGIS地理信息系统在煤矿地质测量中的应用。

CGIS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把煤矿地质测量的数据建立到一个数据库, 数据库的数据可以自动生成一个生产所需的相关的图件, 比如采掘工程的平面图、煤岩层的对比图等。图件可以反映煤矿工人的工作状态以及设备实时运行的管理, 对煤矿安全生产实施动态监控。C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的数据库为基础, 采用三维模式, 为煤矿产业提供动态的地理信息, 及时的反映煤矿作业, 可以及时的将检测到煤矿地质信息记录到数据库。CGIS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煤矿地质测量的现代化水平, 更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保障, 也可以减少因为煤矿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2.4 3D模型的构建在煤矿地质测量中的应用。

在煤矿地质测量中, 如果能建立一个3D模型, 那么在煤矿生产中就可以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直接的观察, 如果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更正, 这样就能避免许多必要的事故。但是受数据采集、数据生成的影响, 目前很多3D模型的软件还是不能广泛应用于煤矿地质的测量。3D模型的构建是基于点、线、面、体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构建的。

2.5 数字化制图技术在煤矿地质测量中的应用。

数字化制图技术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同现代测绘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 最终研发出的先进技术。当前, 想使各个行业实现数字化, 信息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了必要的先进手段, 通过企业的合理应用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对于数字化制图技术而言, 其主要是通过数字将地球表面的一些空间元素进行抽象化, 然后利用属性、图像以及坐标的形式来准确地描述对象, 并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终合理的将其联系起来, 然后直接在具有存储性能的介质上存贮相关的数据文件,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并且获得的成果精度非常安全可靠。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与地质测绘仪器的应用逐渐普及, 数字化制图技术在诸多的测绘生产以及社会实践中也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

结束语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直接关系到煤矿行业的发展前景, 更加是保障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煤矿地质测量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煤矿生产的现代化需要。只有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对煤矿的地质进行测量, 才能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保障, 也才能减少因为煤矿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肖军, 韩庆海, 李卫江.浅谈蓝光数字化矿山软件在矿山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新疆有色金属, 2011 (5) .

[2]邢延团, 吴新庆, 张若辉, 姜亦亭, 李建阳.数字化矿山地质摄影编录技术的应用[J].陕西煤炭, 2010 (5) .

篇4:煤矿地质工作总结

【关键词】煤矿;地质工作;生产;作用

一.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

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以及建设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现实中的煤矿生产中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安全事故为冒顶、瓦斯爆炸以及突水事故,这些事故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地质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这样的环境下切实强化煤矿地质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煤矿地质工作的现实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防止矿井水灾事故、降低瓦斯事故的发生概率、防止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避免冒顶事故的发生等多方面。从防止矿井水灾事故方面来讲,要想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能够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除了要在相关的设备器具等硬件设施上下功夫外,更要在地质工作方面下足功夫。借助于科学的地质工作我们将会对煤矿的水文地质情况具有充足的了解,对矿区的主要含水层、水文特征、含水层的含水性随季节以及年度降雨量的變化情况等各类信息进行大致的把握和掌控,进而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知道准则。另外,在生产实际中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进行探明,采用超前打钻探放水,实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施工原则,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掌握水患控制的主导权,最大限度上降低水灾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此,在是工程产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关的必要措施。首先对于采掘工作面受水患影响的矿井,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应当坚持“有掘必探”,加强探放水工作。而在矿井受水害威胁的区域,则应当进行巷道掘进前,应当采用钻探、物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

二.避免瓦斯事故的出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一直占据着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部分,此类安全事故的影响力较大,且范围较为广泛,为煤矿一线工人的生命以及煤矿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处理和解决瓦斯事故的问题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一通三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瓦斯地质工作方面的研究和投入,这使得经过多年的发展过后我国在应对瓦斯问题上仍然以防御为主,缺少一定的超前意识和布控手段,进而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瓦斯事故的发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缺少地质工作而使煤矿生产造成的巨大安全隐患。而地质工作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穿突出煤层地点,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对于突出矿井务必要及时编订瓦斯地质图,在突出煤层顶、底板掘进岩巷时,必须定期验证地质资料。通过合理的地质工作不仅能将煤层的埋藏深度以及构造和各类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认识和梳理,还能够根据此类问题制定出完善的应对措施,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做好预防瓦斯灾害的充分预防和控制。

三.防止由于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煤矿企业对于规范性的要求较高,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必须遵循应有的规范和程序,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设计进行施工。而煤矿地质工作所获得的资料和成果正是制定这些设计的最主要依据和条件,如果地质工作没有认真进行的话,那么设计也将存在较大的欠缺。只有对特定区域的煤层产状、结构、性质以及厚度和横向变化、瓦斯情况等多类煤矿地质资料进行充分认识和了解,相关的设计部门才能进行合理的设计工作。因此,在煤矿设计工作中,必须遵循“矿区总体设计、矿井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井田详查、精查地质报告”进行设计。鉴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使得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系数至关重要。但是限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煤矿之间的安全系数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设计本身所依据的原始资料是否完整和准确的体现出了施工过程中将遇到的实际情况。这也直接的说明了如果地质工作落实到位的话,将会为煤矿的设计工作提供巨大助益。针对于此类情况,应当在煤矿建设和生产中,当矿区现有水文地质资料不能满足生产建设需要,应当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专项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四.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

此外,顶板事故也是煤矿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安全事故。虽然经过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煤矿生产中对于各类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也加大了应用力度,使得煤矿中顶板事故的发生频率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是在煤矿中顶板事故依然是主要的安全事故之一,成为了限制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掣肘。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既包括生产工艺的落后性,生产流程和步骤没有严格遵照实际情况来进行;也包括工人素质较差,对于相关技术的掌握不熟练,执行力度不足等。但是更多的却是来自于地质工作方面的限制,开采的地质条件限制以及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都是造成顶板事故的重要原因。如果具备较为详尽的地质资料,则可以在施工之前就对施工层位的围岩性质进行了解和确定不同区域实行的不同措施,尤其是掘进爆破工艺和支护方式。再辅之以人员和设备的必要保证和支撑,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从管理和技术双层面上对顶板事故进行预防,最终将顶板事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五、结束语

煤矿地质工作是进行煤矿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来说,强化地质工作水平和质量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发展的趋势。然而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煤矿地质工作的发展仍然处于欠发达阶段,所以对其进行深入探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在日后的煤矿生产中充分发挥出地质工作的作用和影响,最大限度上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并且针对于地质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要作用来说,一定要重视起煤矿地质工作,通过地质工作的相关成果来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田质甫.浅谈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8:246.

篇5:煤矿地质工作总结

1)对采区、采掘巷道及其工作面布置的影响。地质资料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采区设计、采掘巷道布置及其各个生产环节,并对设计和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如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它主要反映煤层在空间的赋存状况和地质构造的位置、产状及煤层厚度资料,其资料的准确性将给采区巷道布置、采掘工作面布置产生重要影响。如某矿3207工作面,原预计该工作面内部有一直径为15 m的陷落柱,经采掘巷道证实,其实际直径达102 m,是预计的7~8倍,减少可采储量10万多t,并造成200多m回采巷道长期压置和重修,导致采掘巷道布置改变,严重扰乱了矿井正常采掘接替计划。

(2)对地质剖面图的影响。地质剖面图主要反映煤层、构造、地层及层位空间赋存形态、位置和关系,其准确性将会影响巷道设计位置的准确度,并可能造成岩巷误揭煤或误揭含水层。如某大巷设计位置距C3L8含水层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可实际安全距离不够,造成大量涌水。

(3)对地质储量的影响。地质储量是否准 确,不但对采区、采掘巷道布置产生影响,还对采掘接替、设备选型等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实际储量比提供的储量小,那么将缩短工作面生产周期,造成采掘接替紧张,并造成设计巷道和所选设备的浪费。如果提供的地质储量比实际储量小,则实际情况与上述情况相反,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浪费。

(4)对瓦斯涌出量预报的影响。如果实际涌出量大于预报涌出量,将造成采掘困难,并对安全生产产生很大威胁;如果实际涌出量小于预报涌出量,那么将造成预抽设备的浪费,同时对采区、采掘巷道布置形式产生重要影响,甚至造成采掘巷道报废。如某矿3205工作面上部布置瓦斯泄巷,由于该面瓦斯涌出量小,造成该面掘进的150多m泄巷报废。

(5)对地质预测预报的影响。地质预测预报是指导煤矿井巷施工和采掘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①水情水害预报可避免重大透水事故发生;②为制定安全技术提供依据,及时指导安全生产。如某矿在3103工作面回风巷施工期间和3208工作面回风巷施工期间,由于漏报,造成2次误透老巷,造成大量瓦斯涌出,险些造成重大瓦斯事故等等。3 对加强煤矿地质工作的建议

(1)各级领导应提高对煤矿地质工作的重视,配备必要的地质专业技术人员。

(2)保证地质工作人员的稳定性,并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责任心。

(3)提高地质工作人员的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地质人员要加强对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并采用多种地质手段进行对比,提高成果的可靠性。

(5)装备必要的勘测、资料收集等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完善矿井地质勘探、资料收集等手段。

(6)提高测量、制图、描图质量,严把审核关。

篇6:《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考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5分)

1.《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自年月日开始执行,《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共章条。

2、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 的原则。

3、煤矿企业及所属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4、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设立,配备所需的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5、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6、在建矿和生产过程中,构造、煤层、瓦斯、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等条件时,应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

7、原勘探程度不足,或遗留有瓦斯地质、水文地质或重大工程地质等问题,应。

8、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程应遵循、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一孔多用”,钻孔应兼顾、、水文地质和等多项任务。

9、井工煤矿补充勘探工程布臵应坚持井上下结合,且与井巷设计工程结合。勘探线原则上应煤层走向布设。补充勘探钻孔应穿过最下部可采煤层底板至少米。

10、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应由煤矿企业组织实施,由具有的单位承担,现场工程结束后个月内提交补充地质勘探报告。

11、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采空区普查,应采用调查访问、物探、化探和钻探等方法进行,查明、、、、和等。应将采空区相关信息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建立煤矿和周边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

12、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导水裂缝带普查,应采用、等方法确定矿井导水裂缝带高度,合理留设防隔水煤(岩)柱。

13、《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地质观测应做到、、、。

14、地质观测与描述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表达确切、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

15、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揭露岩层的特征、厚度及产状等,煤层、顶底板及标志层应重点观测,同时对井巷施工中的、冒顶、片帮、等情况进行观测。

16、沉积岩观测黏土岩应描述其,及页理特征,,可塑性,吸水软化或膨胀特点,黏结性,所含化石及其保存完整程度,结核与包裹体的情况等。

17、断层应观测、,和擦痕的侧伏角。

18、井下(现场)观测、记录、描述的地质现象,必须于升井后内整理完毕,并反映在。

19、岩巷素描图的基本要求: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中等或岩巷沿同一层位掘进时,每隔编录一个迎头断面,遇地质构造时;

构造复杂程度为复杂、极复杂或岩巷穿层掘进时,应编录。

20、井巷掘进过程中,出现地质异常或与预测地质资料有较大出入时,应采用、配合物探手段查明相关地质情况;否则,不得组织施工。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的标准。

2、试述掘进地质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3、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的主要内容。

4、地质观测中对煤层的观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5、试述地质预报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1题)

篇7: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

一、储量管理由本矿地测科测量专业人员负责管理。

二、储量、回采率必须以地测机构提供数据为准,按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统计表进行测算填绘。

三、根据地质报告及采掘计划,搞清开采区域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为生产提供各科地质资料。

四、具备储量计算的各种图纸,并及时填绘采掘施工中的地质变化构造。

五、深入井下现场,调查了解资源开采情况,检查验收采掘工程质量,发现浪费、破坏资源情况和采掘工程不符合规划、规程要求时,应及时填写“预防丢煤通知书”和“施工验收意见书”报矿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必须在通知书上签署意见,并迅速采取措施。

六、每个工作面采区、矿井开采结束后时,地测机构要参与现场验收,对搬迁工作签注意见,核实储量,分别计算出工作面回采率、采区回采率和矿井回采率。

篇8:煤矿地质工作总结

1 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

1.1 地质测量提高煤矿日常安全生产。

煤矿生产的高效性是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完成的, 煤矿开采工作本来就是一项危险系数比较高的工作, 其开采环境的安全性决定着煤矿生产的效率和进度, 如果连安全性都保障不了, 那么开采人员在进行开采工作的时候, 很容易产生意外的地质事故, 不但增加了开采的时间, 还损失了更多的经济财产。而地质测量就是可以为煤矿生产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生产环境。通过对预制生产位置的周边地质条件进行测量, 可以反馈给工作人员一些地质数据, 这些数据是判断煤矿生产设计可行性的重要参考, 如果实际的测量数据表示开采的难度过大, 所要投入的成本接近或超过了生产的效益, 或者目前的技术手段无法满足煤矿生产, 那么就必须放弃原本的生产计划, 重新设定生产位置, 从而保障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 一定要重视地质测量的重要性, 不仅在正式开采前进行图纸测量,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也要对地质进行实施监测, 以免发生突发性意外。比较完整地质监测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内容, 像是“三带”高度的监测, 地面塌陷范围等。

1.2 地质测量提高技术生产安全。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煤层厚度和规模有着明显的差别, 煤矿的丰富程度决定着煤矿生产单位的实际经济效益, 因此, 对煤层规模的计算十分的重要, 而进行有效的地质测量工作, 可以为煤层的计算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而且可以及时的检测出煤矿山周围地质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以便及时的提出解决方案, 从而提高技术生产安全。

1.2.1 关于地质测量的标准, 国家有着明确的规定, 因此测量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地质测量, 并撰写全面的地质测量报告, 其中附上相应的可行性意见。

测量人员必须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因为这些数据决定着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和原计划的可行性。

1.2.2

煤矿掘进是逐渐加深的, 并不是一次性掘进到需要的深度, 因此地质检测人员要实时跟进掘进的进度, 每一个掘面的地质情况都要进行素描、测量, 一旦发现有异常的数据, 应该马上与设计人员和开采人员进行沟通, 及时调整掘进方案。

1.2.3 煤矿生产毕竟属于一种地下作业, 因此对地层结构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层当中常常会出现褶皱或断层现象, 这些构造对煤矿掘进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特点不是肉眼所能观察到的, 必须依靠专业的探测设备进行数据反馈, 从而根据各种探测信息, 分析出实际的地质结构、构造和变化规律。另外, 地质测量的数据对计算煤层大小, 煤矿规模, 开采设备安装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1.3 地质测量是煤矿日常性工作。

煤矿地质测量日常性工作一般为采集井下的原始资料和指导煤矿生产工作。煤矿地质测量工作质量关系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煤矿开采经济效益。煤矿生产会遇到断层等地质构造, 使煤层断失。需要地质人员判明断失煤的距离。这时候地质测量技术很重要, 为地质测量人员提供准确的预测方向。测量失误会给煤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煤矿生产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劳动, 不确定的危险又多。做好地质策略与勘查工作是关键, 地质测量是开展各项开采作业的关键和基础。地质策略及资料预报的准确性, 关系着煤矿的安全生产。通过地质测量, 加强对现场地质状况的测量与分析, 加强与技术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对回采工作面设计一定要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2 提高地质测量质量的策略

2.1 培养高素质的测量施工人员。

一个合格的地质测量人员需要掌握很多专业性知识, 需要学会使用很多专业的设备。实际上测量人员才是测量的主体, 设备属于辅助的工具, 如果测量人员没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对各种地质数据都抱以随便的态度, 那么很可能造成测量数据失真, 测量数据不全面的现象, 从而影响了煤矿开采人员的判断能力。因此, 要想提高地质测量的质量, 首先要提高测量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对测量工作的责任心, 最大限度的避免数据失真现象, 从根本上促进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2.2 利用网络功能, 实现地质测量信息化。

近年来, 我国煤矿数字化和信息化工作开展得很顺利。信息化是现代煤矿产业的助力器。煤矿地质状况动态的, 测量资料也是活跃、动态变化的, 不确定性较强。随着煤矿开采的发展, 煤矿地质测量资料的积累会增多。人工检索、分析和处理地质测量信息资料已经不能满足煤矿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必须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来实现煤矿地质测量数据的自动化管理。

2.3 狠抓地质测量工作, 预防事故发生。

煤矿生产的生产系统复杂, 环节众多, 容易酿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炭的生产要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利用准确的地质资料预防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准确的地质测量数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高精度的测量导线点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精确的测量数据, 是有效地控制、应付各种地质和水文灾害事故的发生。最后, 保证地质资料的准确性。煤矿生产环境比较特殊, 地质环境复杂为开采作业带来困难。准确的地质资料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准确的测量数保证了工人的安全。特别是对井下测量导线点与高程点的控制, 其精确度是地质安全的根据。地质测量提供的精测量数据是采掘作业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巷道贯通工作的前提。能有效的预防误透空区, 最大限度避免瓦斯或透水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 地质测量是煤矿生产的眼睛, 地质测量的精确度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良好的地质测量工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而低质量的地质测量数据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地质测量工作的提高还要提高地质测量人员的素质。多数地质测量人员没有从安全的角度提高认识。改变传统观念, 自觉加强自身学习, 才能发挥作用。地质查测量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重中之重”的技术工作;煤矿企业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摘要:煤矿开采工作是一项危险系数比较高的工作, 因为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在地下深层进行作业, 岩性的好坏决定着开采的进度和煤矿生产的效率, 决定着开采人员开采工程中的安全, 因此煤矿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重视煤矿地质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通过煤矿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旨在提高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关键词:煤矿地质测量,煤矿安全生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长胜.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意义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与企业, 2011 (10) .

[2]张银花.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的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 .

上一篇:微信经典说说人生哲理下一篇:个人简历的编写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