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优秀学习型社区申报材料

2024-07-11

创建优秀学习型社区申报材料(共10篇)

篇1:创建优秀学习型社区申报材料

创建优秀学习型社区申报材料

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能否迅速提高的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要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贡献。潘火管委会东南社区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关精神,掀起了创建学习型社区的热潮。东南社区目前已获得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体育先进社区、市和谐社区、市科普示范社区、廉政文化示范点、妇女工作先进集体、区文明社区、四无社区、学习型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成绩的取得标志着东南社区创建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主要创建活动内容如下:

一、强化学习,扩大宣传,使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

(一)站在时代发展高度,领会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意义 学习型社区是一种社区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东南社区坚持从全面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在研究分析市、区有关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思路后,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基本内涵。即: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区实现和谐为目标,更新人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在全地区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构建多层次、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培养学习型的社区风气,塑造人才型的市民素质,构建创新型的社区文化,努力提高全体居民的整体素质,推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规划了近三年我社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目标任务:一是在高平台上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二是基本形成人人学习的社会氛围;三是初步构建起现代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四是居民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二)扩大宣传,突出特色,优化教育

每个社区都有各自的特点,扬长避短发挥社区各自的优势是东南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目标,也是开展社区教育的目标。一是制定分层目标,实行分类指导。社区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将全面创建学习型社区和创建学习型楼道、学习型家庭相结合,逐步推进;二是建设宣传阵地,营造终身学习氛围。根据社区的人文环境设立标志性的学习宣传园地;三是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及时推广学习型社区建设的金点子,宣传学习型家庭的先进事迹等,深入持久地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四是逐步建立居民终身学习档案,强化自我激励机制。在社区中将逐步推进建立居民终身学习档案,通过这种自我记录、自我监督、自我鼓励的登记制度,调动并保持居民终身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普及,创建学习型组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深植根在东南社区干部群众的心中,终身学习、自觉学习蔚然成风。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 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东南社区成立了由居委会主要领导负责的学习型社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各科室有明确分工,形成多方参与、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机制。同时,明确了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及有关工作的责任,把创建学习型社区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在此基础上,社区还建立了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研究创建工作,落实创建计划,分析总结实施情况。

三、健全制度,保障经费,将学习型社区建设理念贯穿工作始终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的领导,社区制定了创建学习型社区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创建阶段性工作。同时社区还健全了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政策引导和考评办法,将其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一)加强学习制度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创建学习型社区 面对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创新突飞猛进,为加强社区干部适应新环境、新要求的能力,社区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干部全年的各种培训、集中学习,从而促进干部工作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1、理论与业务双结合,确保干部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是重点抓好政治理论的学习教育。积极推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学习,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为主要内容,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坚持隔周二安排一次党员干部的政治学习,并将学习情况纳入目标考核之中。每年开展不同主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发放书籍、观看录像、更新宣传橱窗、制作宣传展板、参观、召开学习交流会等途径,积极推进机关干部政治理论的学习。

二是认真抓好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学习经济、科技、文化、管理、法律、历史和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各类业务知识,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开展提高素质、能力的相关教育培训。

2、培训与使用相促进,健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以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引导干部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激发干部自觉学习、积极参训的内在动力,形成自觉求学、竞争参训的良好局面。做到了“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任职,不经培训不提拔”。

三年来,由于我们坚持按照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对党员干部在理论武装、知识能力、党性锻炼等方面,分层次、规范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教育培训,并不断拓展培训形式,使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增强了工作的创新能力,学历结构得到改善。通过发挥中心组龙头作用,带动了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社区干部等积极开展学习,使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勤奋学习、勤勉敬业、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为建设学习型社区、为东南社区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

(二)保障经费,加大投入,为创建学习型社区提供物质支持 为保证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正常开展,社区逐年加大对该项工作的投入力度,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各项培训、学习、文化活动等,社区现已累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用于创建学习型社区。

社区内设有图书馆、电脑培训室、老年活动室、红领巾俱乐部、健身房、多功能厅等,辖区居民都可以来参加活动,社区为居民提供了一处交流学习的好场所,收到了广泛的好评。

四、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分层推进,推动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创新机制,完善措施。建设学习型社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要推动该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必须建立和健全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统管此项工作的机构、职责权利,对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同时,进一步明确教育、文化、科普、人事、劳动、财务等负责人在创建学习型社区中的责任,充分调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积极性,为建设学习型社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建立和完善内在激励机制。制定激励政策,激发居民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对学习型先进社区及个人,定期评选表彰,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制定规章制度和营造竞争氛围,造成一定的外部压力,引导和鞭策人们去主动学习;三是强化投入机制。建设学习型社区,硬件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如各种教育培训设施、文化设施、各基层组织的学习场所和各级各类学习指导组织等,这是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支点和物质基础。四是完善吸引居民参加学习的活动载体。如在青少年中以“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社会”为主题,在老年人中以“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主题,在妇女中以“新时代,新女性”为主题,在下岗失业人员中以“学习技能、转变观念、自强不息”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知识武装工程”,组织不同群体的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全面提高素质,提升能力。同时,建立健全学习阵地和网络,为群众多样化学习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引导群众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形成浓郁的学习风气。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调动社区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教育和培训是东南社区的一大特点。一是积极协调辖区单位教育资源主动向社区开放。辖区内东南小学、东杰幼儿园的场地,都成为了社区教育的主要资源,在学校资源闲臵的时候用来为社区教育服务,这种资源共享的做法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发挥社区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社区教育资源不仅仅是教育机构的资源,辖区内的单位也都蕴涵丰富的教育资源。社区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书,共享资源、共谋发展;三是减少资源浪费和资源重复。社区将地区各种教育资源进行统计,充分挖掘已有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倡导利用资源的理念,利用辖区内的学校资源和其他教育资源,为发展社区教育服务。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 学习型社区的学习内容,应该有别于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等其他教育,是其他类别教育难以覆盖而又是社区居民所需要和喜好的,是其他类别教育的充实、细化或深化。除公共道德、传统美德等思想情操教育外,针对社区内老人、小孩、下岗人员等不同群体的不同知识需求,通过不同形式,多层次地开展现代家居、生活情趣、老年保健、心理健康咨询、安全防灾、养性怡情、家政技巧等知识的学习。倾听居民的心志,了解他们的所需所好所惑,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教育内容。以丰富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使居民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留住他们的脚步。

五、创新创活力,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创建东南精品学习型社区

(一)开创社区建设新模式,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学习型社区 社区依托辖区人文环境,走出了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特色社区建设之路,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已经全面展开。比如开展了女性理财知识讲座、党建知识竞猜、食品药品知识大宣讲等等,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二)依托社会群众团体,拓展教育资金来源,开创学习型社区建设新格局

多年来,社区一直注重探索社区教育工作的新模式。三年来,在市、区、管委会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东南社区创建学习型社区取得初步成效,我们认识到,领导重视,上下一心,齐抓共管,是做好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的坚实基础;将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融入到中心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自觉性,是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的有力保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根据地区特点走特色创建之路,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动力源泉;拓展工作领域,吸引辖区共建共助单位参与进来,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途径。

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任务是十分复杂、艰巨的,但随着现代科技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同时也将获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就为人们接受更多继续教育提供了条件。东南要真正把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放上议事日程,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抓落实,将“终身教育”理念贯穿始终,不断摸索新的创建模式,将社区建设成为务实创新、发展向上的新型学习型社区。

篇2:创建优秀学习型社区申报材料

街道社区成立于1994年7月,辖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8462人,下辖6个居民小组,社区党员65名,居民代表55名,驻地单位3家,学校2所,教育资源丰厚、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目前社区有工作人员13名;办公用地面积为300余平方,各项办公设备基本齐全。

近年来,三里湾街道三里湾社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社区为阵地,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家庭为主体,以建设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社区先后荣获“先进社区”、“示范社区”、“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目前,社区正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型社区”活动。其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强化,组织健全,实现社区创建学习的不断深化

在学习型家庭社区创建活动中,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积极行动起来,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成立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辖区各驻地单位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参加的创建学习型家庭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工作,召开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学习计划;二是完善学习制度,制定创建学习型家庭社区的学习计划,建立健全社区各项学习制度,做到学习管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学习活动;三是健全学习型家庭社区的网络。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对象,逐步形成“以学习型家庭”为基点,以“学习型楼层”为基础,以“学习型小区”为主体的三级网络体系;四是建立志愿者师资队伍。邀请社区共建单位领导,学校老师等人员参加社区志愿者师资队伍,为创建学习型社区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夯实基础,注重陈地建设,构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平台。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为了创造学习型家庭社区的良好环境,不断加强学习教育阵地的建设,通过调动辖区共建单位的共建积极性,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搭建一个学习家庭型活动学习的平台,社区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建设了一批新的文化活动设施,社区图书室新购买了藏书5000多册,全天候向居民免费开放;二是社区常年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环保、计生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建成户外活动场所3个,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逐渐完善;三是社区成立了市民学校、婚育学校,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并积极开展婚育新风的教育。

三、营造氛围,注重实践,丰富家庭美德建设内涵

自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以来,社区注重抓好社区思想教育,活跃社区文化。一是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道德教育,以市民学校为载体,聘请专家讲授科普、计生、法律、党课等培训班。引导市民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妇女权益保障法、法律法规知识,并在辖区内进行有关的法律咨询活动。通过组织居民学习,家庭参与率达90%以上,不断提高了家庭成员生存能力和幸福指数;二是积极开展家庭读书活动,举办“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讲座,引导家庭成员学知识、用知识,满足不同家庭成员的求知需求,家庭参与率达90%以上,形成良好的社区学习氛围,家长、儿童与社区工作人员面对面讨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进行互动式学习。辖区内的市第十七小学、市第五中学不定期地举办“如何做一个合格家长”学习报告会,加强家庭、学校的沟通与联系;五是以公益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在“世界卫生日”以净化家庭卫生为突破口,以宿州市争创省级文明卫生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净化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活动,社区加强对垃圾点、污水及周边环境进行治理,负责每天的垃圾清扫工作,改变家庭对环境有害的生活方式;在“植树节”期间,呼吁家家行动起来,参与植树造林,绿化家园,呈现人人参与、争创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共创美好家园的喜人景象;六是提升文化娱乐活动层次。从妇女追求健康的良好愿望出发,让妇女与家庭参与到更高层次的活动中来,寓教于乐、寓教于服务,方能有效推进学习型家庭创建。

篇3: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实践与探索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构筑学习型社区的组织保障。

我镇在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中,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顾问、镇长任主任、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任常务副主任的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协调全镇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工作,党委副书记、政府副镇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为副主任,镇中小学总校、科技、工业、农业、司法、群团组织、村居办、社区教育中心等镇直部门负责人为委员,主要研究并制定全镇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规划、部署。同时设立创建学习型社区办公室,由镇中小学总校长任主任,社区教育中心校长任副主任,负责镇创建学习型社区日常工作。镇属各社区也相应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党支部书记为主任,副书记具体负责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社区妇联、共青团、治安调解、民政、民兵等群团组织负责人为成员,成立社区市民学校,社区全员参与创建工作,形成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学习机制,共同推动学习型社区的深入开展。

二、整合资源,建设阵地,构建学习型社区的活动平台。

创建学习型社区,仅依靠社区现有的学习、教育设施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全镇范围内的各种资源。我镇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驻镇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都担负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的重要责任,各单位有义务、有责任将本单位内部设施面向社区、面向居民开放,为广大居民提供学习、教育平台,共同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健康发展。

社区基础设施是开展各类社区活动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创建学习型社区,必须十分重视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增加对社区教育的投入,除了对各社区居民休闲、锻炼、娱乐广场的投入以外,每年用来社区教育的专用经费达22万元,主要用于社区教育阵地和设施建设。我镇社区教育中心经过整合原撤并学校,现总面积增至17亩,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布置培训教室10个,微机室3个,电脑150台,设有社区图书馆、电子图书室和社区教育服务网站,网址为:www.hcsqjy.com。各社区也同步创立社区教育服务网点,在社区教育中心的统一指导下全镇90%的社区教育服务网点均能为居民提供远程教育,网上教学涉及思想与文化、法律与道德、职业技术、农村实用技术与致富技术等丰富的社区教育内容,有助于全镇社区内各类人员学习。全镇每个居、村都建立社区活动中心,拥有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乒乓室、健身房等活动场所,为我镇构建学习型社区提供了平台。

三、健全网络,注重实践,丰富学习型社区内涵。

我镇创建学习型社区网络主要由镇社区教育中心、镇成人教育中心校、镇人口学校、镇青年农民政治科技学校、镇党校、15个社区活动中心、9所市民学校、老年大学、厂职工学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社区各类办学网点、社区内17所大中小学校和社区195个文化体育等教育资源组成。全镇有社区教育专、兼职管理人员31人,专、兼职教师19人,青年志愿者359人,各居、村联络员30人。

在学习型社区网络建成后,我镇对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与利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社区学习、教育、培训活动,如成人学历教育、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及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各社区组织社会力量举办小提琴、钢琴、书法、美术等培训班,文化馆、体育馆举办健美、舞蹈、书画等培训班,山一运动队常年搞体育与健身培训,以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勺湖、鱼市等社区每季度都举办走进社区文艺演出活动,并与宣传社会公德、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相结合,寓教于乐。瞻岱、楼东社区还组建老年淮剧队和京剧队,经常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展文艺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区居民充分利用新世纪广场、漕运广场、古运河风光带、海棠园、古城墙遗址公园等社区活动场所进行晨练、晚练,推广太极拳、木兰拳等锻炼项目,既强身健体,又丰富业余生活。我镇老年大学积极开展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学习、健身和娱乐活动,如成立了老年艺术团,有演唱队、舞蹈队、武术队、锣鼓队、洋鼓队、腰鼓队,经常举办文艺演出活动,展示老年人风采;成立了书画协会、诗词协会,举办书法、音乐、国画、诗词、电脑和舞蹈等培训班。有13位老年学员的诗词作品被省作协录用,11位老年学员的书画作品收录在《江苏省老年书画大观》中。通过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的思想素质,陶冶了老年人的情操。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我镇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内涵。

四、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社区教育新特色。

创建学习型社区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特色资源。淮城镇是历史文化名镇,是淮安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汉赋大家枚乘、枚皋,巾帼英雄梁红玉,古典名著《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晚清著名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都出生于此,周恩来也出生于淮城镇的驸马巷内。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遗物陈列馆、周恩来

浅析农村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俊玲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湖北襄阳

摘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的问题关系到社会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稳步发展。当今社会不断城市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大量被征用的情况,征用集体用地必然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很多农民使用的土地在被征用后出现很多问题,本文就针对土地征用中及之后的相关问题展开阐述,希望对今后的土地征用规范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34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始终保持比较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在不断扩张,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许多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进入城市成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城市人口。征地问题涉及被征地人的利益,这个问题如解决不好,就必然会引起老百姓强烈的反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是比较敏感,也是农民反映比较强烈、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探究。

一、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土地使用形式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土地收益与征地农民利益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为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农民所获补偿与被征土地进入市场的价格“剪刀差”过大。据中国土地勘测研究院统计,仅2002年,全国由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获得的土地收入为2419.79亿元。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面积12.423万公顷,占总征地面积的58.52%。其中招标拍卖挂牌的为1.81万公顷,收入968.55亿元,其余主要是协议出让。2002年,使用权出让的收入全国平均为12.97万元/亩,使用权转让流转的收入平均为23.47万元/亩,招标拍卖的收入平均为35.67万元/亩。

与如此巨大的土地收益相比,被征用土地农民的利益又如何呢?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补偿和对农民的安置总计为该耕地征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10—16倍,最多不故居、吴承恩故居、漕运总督府遗址、淮安府署、新安旅行团陈列馆、华东分局遗址等一批历史人文景观为我镇创建学习型社区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我镇辖区内各中小学大力弘扬新安小学的“新旅”精神,打造新时期“小好汉”;勺湖小学“周恩来班”全体师生走进社区,宣传总理的生平事迹,教育社区居民像周恩来那样学习、工作和生活;楚州中学充分利用华东分局遗址德育基地,积极组织学生读红色书籍,看红色电影,唱红色歌曲;楼东、新城社区充分挖掘民族英雄关天培、梁红玉等精神内涵,切实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河下社区将河下古镇的文化积淀和西游文化有机结合,组织开展西游文化年系列活动,既传承历史,又展示古楚文化。驻镇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村居每年均组织党员干部、学生、居民到周总理纪念馆瞻仰,缅怀总理的伟大一生,在主馆广场上庄严宣誓,入队、入团、入党。我镇通过这一系列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真正做到地方特色资源与学习型社区创建相结合,与提升居民素质相结合,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的作用。

超过30倍。按照这个标准,对农民的补偿虽然具有地区差异,但以现金形式补偿的通常都在每亩1.5万—3.5万元。在人均耕地面积处于联合国建议的0.5亩危险线以下的地区,一个被征地的农民有时每亩只能得到7000元左右的补偿,并从此割断了与土地的联系,面临新的生计、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1]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法征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土地等。从土地征用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农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在国家手中,土地征用具有强制性,农民不能以商品的形式私自买卖土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款其实只是对收益的一种象征性的补偿。

2. 土地被征用后闲置的现象比较多。

这种现象多数存在于开发商征地中。很多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会把征用的土地囤积,等到行情更好的时候再出售出去或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土地长期闲置,农民和土地分离,土地不能发挥它的作用;而且这种现象长期大量存在,也给现有的土地增加了压力。土地有但不是农民的,不能根种,有土地的农民就需要增加亩产解决中国人自己的吃饭问题,这就人为使得供需矛盾加剧,给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3. 土地被征用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民手中并没有充裕的钱,医疗、养老仍然没有保障。

农民因为受教育的程度有限,本身理财能力弱、投资理念差,失去土地的农牧民大部分人拿到补偿款后用于建房、子女婚嫁等费用,留作自己养老和投资的占少数,短时间内就消费光了,如政府不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会使失地农牧民今后生活没有出路,给政府增加“包袱”,也会增加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同时,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土地不断被征用的现象逐渐增多,还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一部分人就盯上打农民的补偿款,在当地掀起“黄赌毒”风潮,使得很短时间补偿款就聚集到这

这四方面工作的开展,传承了我镇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发了民俗文化、传播了先进文化,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构建了我镇“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区框架。一个新型社区正初步建成,为“和谐淮城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民.面向21世纪社区教育模式探索.北京成人教育,2001(7).

[2]郑柱泉.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前瞻.成人教育,2004(8).

[3]岳杰勇.中国社区教育未来发展模式探索.成人教育,2006(9).

[4]叶忠海,朱涛主编.社区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09.8.1.

篇4:如何创建农村学习型社区

关键词:农村;学习型社区;创建;研究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要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区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型社区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单位,应在全国各地全面开展和推广。下面,本文就如何进行学习型社区建设谈谈个人的认识和建议。

一、学习型社区的内涵

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即社会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进行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新概念,它与终身学习思想息息相关、联系紧密。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欧洲终身学习计划文献中,其定义内容为:“一个城市(地区、乡镇)的发展超越了提供公民所需教育与训练的法定权责,进而透过提供学习机会,创造一个充满生机的、参与性的、具有文化与经济活动的环境,以提高全体市民的潜能。”由此可见,创建学习型社区,其主要目的在于广泛提高国家公民的文化素质,转变千百年来在农村所形成的小农经济思想,通过传播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在农村,主要是增强农民的进取意识,使其自觉自愿地加入学习型组织中来。通过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增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农民庄稼的增产增收,以帮助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二、建设农村学习型社区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提出,社会各界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建设农村学习型社区不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同时又能促进农村地区精神文明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1.建设学习型社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民群体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和接受教育的氛围,缺少平等教育的机会,因此,我们要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安排法制教育、创业培训、科技培训、绿色证书等实时培训,创设学习型社区,营造社区学习的氛围,让农民群众接受先进的教育,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综合素养和整体素质。

2.建设学习型社区,加快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状况是一个地区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反映,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和进步。学习型社区浓郁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地区精神文明的建设,会帮助社区成员形成明礼守信、勤俭节约、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爱国守法的精神品质,增强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社区成员保持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这样精神状态反过来又会促进当地精神文明的建设,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三、如何创建农村学习型社区

1.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发挥相关政府部门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教育的宣传力度,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各类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互通有无,增进沟通,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社区群众的参与热情。另外,相关教育部门要根据实情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加强教育监督,创建组织进行评准工作,对社区成员进行考核和评价,起到督促的效果,确保社区成员学习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奖励机制,保护居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增强居民自主参与意识,为农村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2.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促进社区教育的有机融合

农村社区中所拥有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如果不能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则无法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更不能促进社区教育的长足发展。因此,要充分拓展教育模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手段。众所周知,学校的教育资源是最为丰富和集中的,虽然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各方面存在一定差别,但是在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加强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完全可以为社区教育提供活动场所,如,实验室、会议室、运动场、图书馆等。特别是小学教育与社区教育相融合时,具有较强的亲缘性。我国小学入学大都采用“属地管理”方式,提倡学生就近入学,所以当社区教育与小学教育相融合时,很容易实现家庭覆盖。可以通过文艺宣传、演讲讨论、主题辩论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有效沟通,让社区真正走进学校,使学校教育融入社区教育。同时,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有效充实社区教育资源,还可以通过专兼职的方式聘请学校骨干成为社区文化专员,或将学校教师发展成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志愿者,主动提供时间为社区教育而服务。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者应变能力

要想创设氛围良好的学习型社区,一定要改善教育环境,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受教环境。(1)要建立相应的学习场所,学校、居委会、各类办公场所都可用于集中培训、交流知识、阅览资料等。要想实现知识与资源的共享,全面配备多媒体设备、学习用具等基本教学设施,并明确专人负责制度,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2)要不断更新学习资料,通过社会赞助、社区购买、成员购买等多种方式,不断充实实用性图书,解决农民缺乏学习资源的根本问题。此外,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三下乡”活动,有针对性地为农民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与信息,不但可以有效拓展“三下乡”的活动影响范围,还可以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3)要广泛收集外部信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与竞争并存的经济形式,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社区发展方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要重点分析发展机遇,勇于面对挑战,适时调整经营战略,紧紧抓住新机遇、新技术、新产品,提高提高农民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强化数字化资源建设,为学习者提供有力平台

随着人们学习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应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广泛建设,这一手段也逐渐成为一种开发利用学习资源的重要方式,它具有互动性、多样性、拓展性、共享性、再生性等多种特点,不但是构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建设学习型社区的重要平台。此外,要构建畅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渠道,只有实现资源信息的有效传输,才能使学习行为真正覆盖整个社区。在搭建互联网时,要注重网络资源的有機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特别要加大社区内各教育机构的网络设施建设,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供保障,还要加强网络资源的交互性,通过双向联网方式,覆盖教育场所,注重信息交流,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渠道宣传学习型社区构建的重要性,扩大学习型社区在农村居民中的知晓度。

总之,学习型社区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在实践上,学习型社区仅在一些大城市零星出现,农村学习型社区的形成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上仅是本人在学习型社区创建中的几点个人的体会和认识,未来的学习型社区构建之路,还任重而道远,还将荆棘丛生,充满着问题和矛盾。正是这些困惑和挑战,激励着我们去研究、去探索。相信在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够将农村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探索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元宁.关于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探讨[J].桂海论丛,2004(S1).

篇5:社区创建无邪教社区申报材料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宗圩社区在开展创建“无邪教社区”活动中,大力加强综治工作的力度,利用多渠道平台抓好反邪教宣传,使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邪教组织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严重危害性。我社区将进一步加大反邪教的宣传工作力度,加强开展针对广大老年人和青少年的远离邪教,抵制邪教,打击邪教的教育活动,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我社区创建无邪教社区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使我社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不受到邪教组织的污染。

一、建立健全组织结构

1、加强领导班子

按照镇有关创建“无邪教社区”工作安排,我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社区主任担任副组长。社区工作人员担任成员的领导班子。

2、加强制度建设

按照镇关于创建无邪教社区标准,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了《反邪教工作职责》、《反邪教义务宣传员工作职责》、《帮教管理制度》等职责和规章制度。社区每月召开一次反邪教工作会议,就综治工作防范和反邪教等工作开展专题汇报。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有针对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本社区防范和反邪教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二、落实工作职责

按照创建“无邪教社区”活动的要求和对照“无邪教社区”考核验收标准,结合我社区摸排过程中无邪教组织和人员,无邪教活动的实际情况,我们把重点放在宣传教育方面,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将创建“无邪教社区”工作落实到实处,采取社区干部包片责任制,各社区负责人签订创建“无邪教社区”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提高“无邪教社区”创建成果,促使社区成为无邪教社区。

三、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居民防范和抵制邪教能力

1、组织开展有一定规模的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宣传阵地作用。组织学生、社区居民接受警示教育。利用宣传橱窗,悬挂标语横幅、永久性宣传牌等进行反邪教警示教育。结合党建、党员组织生活、普法宣传。用生动案例警示教育群众揭示邪教的本质和危害。宣传防范处理邪教的法律政策。组织干部群众观看相关影像教育片,提升识别抵御防范邪教的能力,让社会和家庭都警惕邪教。

2、印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6幅,悬挂宣传标语12幅,通过宣传,我社区广大群众逐渐形成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良好氛围。使邪教活动在我社区无法开展。

四、健全信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1、邪教组织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较深的隐蔽性,反邪防邪工作必须坚持相应措施。我们与邪教斗争的重点要抓好源头。

2、对辖区流入人口要进行详细登记,对辖区内帮教人员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和监控。

篇6:创建绿色社区申报材料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创建浙江省绿色社区的要求,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社区居民为目标,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建设美好家园为重心,努力营造一个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体活动活跃,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特制定以下创建省绿色社区的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创建绿色社区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是创文明城市三连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响应市政府创建森林城市的号召,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建绿色社区是提高和改善社区居民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减少污染,增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创建绿色社区是提高住宅小区的品位,有利于提高物业管理公司的知名度和开发商的知名度。

二、绿色社区目标

1、组织一支队伍:环保志愿者队伍

2、建立二个体系: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

3、建立三个宣传设施:环境宣传窗、环境宣传教育标志牌、环境公益广告牌

4、抓好四个工作重点:绿化达标、治污达标、绿色生活达标、完整的档案资料。

三、主要措施

建立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由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小区居民代表等分工负责的共创机构。

1、成立组织。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主要有: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小区居民代表等人员组成。其主要的职责是审议创建绿色社区计划,研究、讨论、协调、解决在创建绿色社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督员主要为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监督居民的文明行动。

2、宣传教育。以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绿色社区的意义等,在社区内悬挂横幅,向居民分发倡议书,开展以创建绿色社区为主要内容的书画摄影比赛,成立绿色环保宣传队,开展绿地认养活动,开展创建绿色环保家庭活动,利用宣传窗宣传环保进社区等活动。通过开展绿色社区宣传活动使居民认识到参与绿色社区活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篇7:清源社区创建无邪教社区申报材料

今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具体领导下,我社区在开展创建“无邪教社区”活动中,以“崇尚科学、关爱社会、珍惜生命、反对邪教”为宗旨,以提升我社区反邪教工作整体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工作举措,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在深化警示教育上下功夫,在加大宣传力度上做文章,确保我社区无邪教组织窝点,无邪教人员,无邪教活动。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保证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成立了反邪教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尚雪梅担任组长。确立综治专管员史志琴为反邪教信息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活动计划,依照创建要求和对照考核验收标准,结合我社区在年初摸排过程中无邪教组织窝点,无邪教人员,无邪教活动的实际状况,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防范和宣传教育方面,采取包保责任制的方式,认真履行所签订的反邪教工作目标责任书。定期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学习反邪教知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综治网络小组和群防群治队伍,制订应急处置措施,切实做到信息畅通,反馈及时。

二、加大宣传,强化教育,提高居民防邪反邪能力

1、为创建“无邪教社区”,给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娱乐学习场所,我社区多方筹措资金,为居民活动中心添置了跑步

机、乒乓球桌、象棋、围棋等各种健身活动器材,还投资了万余元兴建了科普宣传栏普及科学文化,开办了农家书屋,阅览室内藏书近2000本,全天候免费为社区居民开放。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横幅标语、社区宣传栏、上门入户发放法制宣传单等各种形式,向社区居民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远程教育学习网络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观看警示教育宣传光盘,增设“反邪教防毒”法制专题展板,增强群众的宗教意识,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真正把平安意识落实到每个家庭。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志愿者在小区开展了以“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为主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们免费咨询法律法规及政策。

4、反邪教工作与普法工作、综合治理工作相结合,结合本社区实际,因地制宜,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活动,来占领群众思想文化阵地,挤压邪教活动空间,巩固反邪教的科学阵地。

三、落实措施,加强防控,巩固反邪教工作成果

1、建立每季度一次例会部署,每月开展一次摸底排查活动,发现可疑信息,及时上报。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整治,严厉打击,铲除邪教根源。

2、加强日常监管和重点防范,组织义务治安员巡逻值班,结合重要、敏感、节日的各个不同时期,进行全面摸底

排查,加强防控措施,实行包保责任制度,严防了邪教组织在我辖区的渗透、滋生蔓延。

通过创建活动,我社区创建“无邪教社区(村)”工作机制得到了完善,创建氛围日益浓厚,反邪成果十分显著,我社区自成立至今未发现传播散发“法轮功”等邪教非法宣传品,无吸毒和“法轮功”练习者,社会风气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篇8:创建和谐社区申报材料

——河南省漯河市天桥街道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申报材料

天桥街道地处漯河市老城区,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人,辖7个社区、1个行政村,驻辖区单位32个。近年来,天桥街道立足实际,围绕“建和谐社区,创一流街道”的目标,紧抓社区管理和服务这个关键,确立了“一二三四五”社区建设新思路,即:“围绕服务群众这一主线,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干部队伍二项建设,开展心贴心、手拉手、肩并肩三项全程代理服务,实行分包、管理、督导、奖惩四项保障机制,确保在社区党建、社区保障、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探索出了一条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路子。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先进街道”、“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创新百花奖”、“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单位”、“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河南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街道”、“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漯河市五好街道党委”、“漯河市先进基层政权组织”、“漯河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夯实社区建设基础

街道党委把社区建设摆上了整体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城市管理的突破口,首先从加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干部队伍建设入手,明确任务,强力推进。

一是“三级网络”打造为民服务平台。本着“方便群众,便捷实 用”的原则,投资60余万元建设街道为民服务中心、7个社区为民服务站、36个为民服务代理点。设置服务窗口区、培训区、咨询查阅区、娱乐区等功能区,设立党建、群团、民政、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招商引资、中介服务等12个服务窗口。为民服务中心和有条件的社区(村)站、点,备有电脑、投影、电子屏、娱乐设备等设施,基本做到了“八个有”:即有明显的指示标牌,有必要的办公设备,有固定的值班人员,有公开的联系电话,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有一个办事指南和工作流程、有一部咨询电话、有清楚的便民服务卡,打造了“街道——社区——楼院”三级网络。

二是“一居一品”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坚持“一居一品”,千方百计筹资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法律服务室、信访接待室、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居民学校、法制学校、家政服务中心、星光老人之家等多个服务场所,目前,街道各社居委办公用房面积均达到100平方米以上,为居民搭建更多的服务平台。各社区发挥设施、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开展“示范社区”、“康复社区”、“文明社区”、“充分就业社区”、“法治社区”等争创活动,涌现出了漓江路社区、铁工房社区、爱特社区等一批特色社区,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精兵强将”壮大为民服务力量。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任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社居委负责人任成员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会、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社区建设问题。在为民服务队伍建设上,通过换届选举、推荐及培训上岗等环节,把102名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业务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人员,配备到社区工作岗位上。并建立了由党员、团员、低保对象、居民志愿者4120余人组成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无偿和低偿服务,形成了街道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积极探索,人性化服务社区居民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和龙头,也是为群众办实事的载体与纽带。街道党委始终把完善各项服务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心贴心”开展全程代理服务。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将66项为民服务项目集中起来,22个为全程代理项目,44个为咨询服务项目,由原来的部门分门受理,整合归并到一门受理;居民有事交给代理员,代理员全程负责为民服务代理项目的办理、转接,“群众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可以把事办成”,实现了“小事不出居、大事有人帮”的服务目标。

二是“手拉手”实现互助共建。制作“爱心”服务联系卡、为民服务袋,设立社区服务热线电话,方便居民衣食住行。通过召开征询会、听证会等活动,由社区居民和辖区对社区班子和干部进行评议和打分,畅通社情民意渠道,保障居民的参与权,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健全社区党建联席会制度,完善社区共建的运行机制,与辖区30多家单位建立共驻共建友好关系,实现共驻共建“五个一”,即:定一份共建活动计划,建一个社区党校,献一策社区发展建议,为社区群众办一件好事,帮一户特困家庭,增强辖区单位的共建意识,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是“肩并肩”六进社区促进和谐。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政策、志愿者服务“六进社区”活动,对下岗人员、待业青年、流动人口和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各社区通过组建维权服务协会、科普协会等群众性组织,积极举办法律法规、道德礼仪、科普、就业技能等培训班,广泛开展厨艺大赛、插花、读书比赛等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常年不间断,加快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步伐。

三、创新思路,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一切从居民的需求出发,广泛开展社区服务。街道党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果断决策,把社区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丰富社区建设内涵上来。

一是发挥“龙头”作用,扎实有力做好社区党建工作。探索支部进楼院,党员作奉献的新方法、新载体,发挥社区党建统揽社区建设工作的“龙头”作用,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有效夯实了社区党建阵地。并以党员公开承诺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方针政策讲一讲,邻里纠纷劝一劝,不良行为管一管,生病住院访一访,别人有难帮一帮,文体活动乐一乐”和“党内做个好党员,家中做个好家长,社会做个好公民”的“六个一”和“三个好”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和社区志愿者积极投身到整治辖区卫生环境、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一帮一”结对子扶贫帮困和党员奉献日活动中。今年以来,共组织社区党员为民办实事、好事1200多件次。

二是实施“楼门”工程,积极开展困难弱势群体救助。按照“应 保尽保,电子动态管理,社会化发放”的原则,辖区已纳入低保2074户5200人,医保3654户7409人。为方便下岗失业人员、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生活,各社区在楼院门口设立家政服务、爱心超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就业培训中心等便民服务网点,开展就业帮扶、社会救助活动,设立了光明中路、水果市场、电动车超市3个创业市场,安置带动了1650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并依托精神病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分别建立了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康复示范点,对辖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银发安康”健康档案,举办“健康服务万人行”活动,开展健康咨询、健康检查,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工作,方便群众就医。在街道举行的轮椅捐赠仪式上,精神病医院康复示范点无偿为2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办理了医疗救助卡,免费提供了60部轮椅和6万元的医疗救助。中残联领导到天桥调研,对天桥残疾人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三是强化“美洁”意识,打造优质宜居环境。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激励机制,创新清扫保洁末位淘汰制度,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扎实开展“卫生示范小区”、“卫生示范单位”争创活动。并积极引进政策性资金,加大对排水沟、公厕、路灯的整修工作,先后改造道路18条,硬化面积达12.1万平方米。坚持开展夜市摊群集中整治和“万人治脏”活动,辖区卫生死角得以彻底治理,城区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了整美洁的效果。

四是繁荣“特色”文化,营造浓厚社区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社区文明市民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功能馆室的作用,成立12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文化团队,通过举办讲座、演讲、家庭才艺展、文化夜市等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吸引不同居民群体的参与,先后组织周末广场文艺演出20多场,直接受教育人数达12000多人次。目前,已形成舞蹈《好日子》、小品《不孝子孙》、《啼笑鸳鸯》、《学校陪还是家长陪》等一大批保留曲目,形成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墙、廉政文化广场、廉政文化小区等一批特色文化,漯河市电视台对天桥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

五是坚持“网格”管理,构筑基层安全稳定防线。在成熟的居民小组、小区推行封闭式管理模式,设立25个治安防范示岗,建立了12支以社区党员和离退休老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巡逻队、专职治安巡逻队伍为主的治保队伍。投资12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了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和社区综治工作站,安装了闭路监控系统和210多个摄像头,对辖区各个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监控,切实加大治安防范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库,定时上门服务、监管,对社区内的出租房屋户登记造册,定期回访。并以法律夜市、外来务工人员课堂为平台,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切实提高辖区单位和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防控体系,实现社区治安管理网格化。国家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等领导到街道爱特社区进行了观摩、指导。

四、严格机制,保障社区建设顺利运行

街道党委始终把建章立制、督促落实,实行规范化管理放在工作的首位。

一是 “严格考核”,强化目标管理机制。制定社区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考核细则和奖惩制度,把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科室、社居委(村)年度考核内容,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

二是“跟踪回访”,加强工作督导机制。落实跟踪回访制,每月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服务事项进行回访。在每月工作例会上首项汇报社区建设情况,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安排下步工作。并对当月工作不力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

三是“典型带动”,实行服务奖罚机制。采取民主评议、走访群众、征求服务对象意见等方式,对社区及党员干部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进行全面衡量,评出周、月“金、银、铜”牌明星,大力进行表扬;凡群众办事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不到90%,或受到2次以上通报批评的单位和个人,当年考核不得评为优秀格次。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和意见箱,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防止和克服违规、失职渎职和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发生。

篇9:社区文明单位创建申报事迹材料

图书室内,书架上书籍摆放十分紧凑,品类也非常丰富,除了文学类、卫保类、科普知识类、少儿类、民俗技能类等多类图书,还有《党的建设》杂志,满足了很多老年居民的需求。社区书记说:“我们不仅鼓励居民多到图书室来读书,还鼓励大家通过各种方式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前段时间,我们举办了读书心得分享活动,通过社区群收集大家发送的读书心得体会,并为表现优秀者颁发了小纪念品。虽然不是什么大奖,但是大家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这种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图书室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为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我社区图书室正想办法通过各种方法与居民互动。社区书记说:“我们打算以后每周做一期图书推介,在书架的显着位置展示一本优秀图书,并对这本优秀图书进行点评和介绍,吸引大家去阅读。同时,我们还想在小区内开展图书室宣传活动,不定期在社区内展示居民读书的照片,以期待更多的居民闻到书香,感受读书之美。”

篇10:创建优秀学习型社区申报材料

XX市XX街道XX社区组建于XXXX年,XXXX年成立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社区座落于XXXX。辖区内有XX、XX、XX、XX等XX家共建单位。辖区常住人口XXXX人,暂住人口XXXX余人;社区工作者X人,社区两委成员X人。XXXX年XX月社区党总支升格为党委,现下设X个党支部,在职党员XX人,在编党员XX人。

近年来,社区党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途径,通过实行“六岗、五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党内关爱、帮扶机制,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区服务中的具体体现。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作,密切联系群众,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居民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社区党委先后被评为XXXX、XXXX。

一、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牢固树立党员先锋形象。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党的宗旨,牢固树立社区工作一切为了居民的思想,努力践行“居民想的就是社区需要做的”理念。一是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设立党员服务窗口,以此作为整合社区党员资源的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和在职党员的作用,并通过党员服务、开放党员活动室和多媒体电教室、设立党员谈心室等形式来凝聚党员,凝聚社会。二是加强社区党员服务组织建设。建立了社区党

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社区党员代表会议制度等。大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组建了在职党员关爱弱势群体服务队、平安巡逻队、法制教育科普宣传服务队、优美环境服务队等四支特色服务队伍,定期不定期开展活动,增强了党性,提高了服务意识。近年来,关爱弱势群体服务队已募集XX万多元,并设立了爱心基金,用于帮助社区贫困家庭等。三是加强对党员社区工作者(包括服务站成员、平安服务队员、卫生监查员、楼栋长和楼梯长等)队伍的素质教育,牢固树立“为民”思想,提高党员的宗旨意识。四是实行“六岗、五公开”制度。“六岗”是指卫生岗、计生岗、帮困岗、治调岗、服务岗、监督岗;“五公开”是指党员发展公开、党员民主评议公开、党员活动公开、党费交纳公开、党员设岗定职公开。通过实行“六岗、五公开”制度,不断提高党员参加社区活动的热情,提升党员在群众中的先进形象。

二、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内关爱、帮扶机制。为了进一步关心、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社区党委从今年XX月份探索建立了社区党内关爱长效机制,做到“党员平时有人访、党员情况有人知、党员惑时有人解、党员病时有人掂、党员难时有人帮”,有党员生病住院或者卧床,社区党委都会派人关心慰问,对他们进行定人不定时的走访,了解情况,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这一机制的运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健全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增强了社区在编党员和在职党员进一步做好服务居民、服务社区的信心,提高了社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并在XX街

道各社区全面推广。

三、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努力营造温馨家庭和平安社区创建氛围。一是建立了高标准的社区警务室和外来人口申报站,组建了以社区民警和社区治保主任为领导的社区群防群治队伍,社区平安服务队、物业公司保安、在职党员的全天候义务巡逻网络,保卫社区平安。二是充分发挥各楼幢长、楼梯长和社区内在职党员的作用,并向每户发放“警民共创平安手册”,提高居民防范意识。三是定期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并为社区每个楼幢配备落实了消防器材。社区成立以来,没发生过大的安全事故,整个小区的发案率逐年下降。

四、以健全“三级网络”、运用“四大平台”为载体,建立完善社区便民服务制度。社区党委从满足社区各方面利益需求出发,关注民情、关心民生、关怀弱势,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目标,积极组建社区便民服务站并指导其开展工作,还开通了24小时便民服务电话热线。便民服务站通过“三级网络”(社区管理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和楼幢服务组织)、“四大平台”(义务平安巡逻服务平台、优美环境综合服务平台、关爱弱势群体服务平台和法制教育科普宣传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加良好更加完善的服务。目前,社区的便民服务站服务内容已经包括:家政服务、医疗卫生、中介咨询、物业管理、家电维修、车辆修理、老年人理发服务部等特色服务,并开设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残疾人运动室等。为了改善社区办公场所,进一步提高服务

社区能力,筹资XX万元、面积达XXXX平方米的社区新办公大楼,将于XXXX年初动工建设。

五、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为重点,大力发展社区各项文体活动。一是积极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经常组织开展以节庆文化、家庭文化为重点的文娱活动,创办社区科普、文化宣传长廊,做到月出一刊。二是投资XX万元创办了藏书近XXXX册的社区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三是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健康卫生知识等学习教育,开展“崇尚文明,告别陋习”活动,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四是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道”评选活动,参与面达XX%以上,街道级以上“文明家庭”达XX%以上。五是积极组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并于XXXX年组建了老年大学XX分校和XX市民大学XX分校,满足居民“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需要。

上一篇:四年级音乐备课下一篇:考试前激励思考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