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通报及处理

2024-07-09

工伤事故通报及处理(通用9篇)

篇1:工伤事故通报及处理

工伤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通报

各车间、部门:

2015年10月19日15:25分左右,二车间20组在揭窖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窖泥箱合页伤人事故,为警示公司广大职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经公司维权部安全生产办公室调查并结合公司《安全管理手册》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责任追究。现通报如下:

一、事故经过及原因分析

2015年10月19日14点30开班,2车间20组班长××安排操作工××负责揭窖作业。在15点25分左右揭满一箱窖皮泥后,由行驾人员××将泥箱吊运至泥坑上方,××打开泥箱合页卸出窖皮泥,卸完后进行关闭合页作业,由于合页关闭困难,××第一次向上推动合页,但并未关闭,又再一次进行关闭作业,在第二次进行关闭过程中该操作人员不慎将左手中指伸入合页及箱体内部,由于合页关闭困难需较大力度操作,故该操作人员在关闭操作时用力过猛造成左手中指受伤。随后该人员将事故报告车间相关负责人并送医治疗,经医学检查及鉴定该人员为左手中指前端末节毁损伤,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该人员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属轻伤。

事故发生后2车间当即将情况报告至维权部安全生产办公室,随后安全办工作人员对此事故展开全面调查,除详细了解事故经过及原因外,安全办还对该操作人员安全教育等情况进行了解,但未发现该人员安全教育等相关记录并且还了解到二车间在9月中旬已发现该窖泥箱存在关闭困难的安全隐患并告知设备计量部××需安排维修,但由于该设备属于新购设备还在试用阶段,设备计量部××当即通知该设备厂商要求其维修,直至事故发生为止供货厂商仍未对该设备问题进行处理。

二、事故责任分析

1、事故当事人××在关闭窖泥箱合页操作时未对作业环境及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操作过程中存在违章作业(人的不安全行为),故负该事故的主要责任;

2、2车间副主任××、班长××未对唐××进行相关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缺陷)且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未停止使用(物的不安全状态),负该事故的管理责任;

3、设备计量部××未及时安排设备厂商进行维修,存在协调不到位等情况(管理方面的缺陷),负该事故的次要责任。

三、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

1、事故主要责任人:伤势痊愈复工后,重新接受三级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作业;

2、事故管理责任人: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对两名责任人各进行人民币100元处罚;

3、事故次要责任人: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对其进行人民币100元处罚;

四、事故整改措施

1、要求各车间、部门需加强对各班组、科室人员及设备的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过OA、书面形式反馈至相关部门,对反馈等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处理请立即报告安全办;

2、要求各车间、部门需自查各自安全教育情况,对未进行安全教育以及教育记录不完善等情况及时整改,安全办将对各单位进行不定期抽查;

3、加强相关方的管理,设备计量部、采购部共同催促供货厂商加快设备维修;

4、加强各车间、部门操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学习。此次事故的发生充分暴露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还处于公司级层面,未能将安全文化及安全一票否决权深入基层和部门,且该次事故也反映出公司各部门之间在安全工作中协调、协作不到位以及相关方管理办法的缺失,望公司各部门及全体职工以安全为天职,牢记安全责任,认真履行安全职责,为确保职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尽心尽职,为公司安全发展多做贡献。

特此通报

维权部安全生产办公室

2015年10月28日

篇2:工伤事故通报及处理

安全知识

六、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根据国务院75号令规定,发生事故,企业负责人立即如实夺将事故情况报告有关部门。这是一项重要规定,发生事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意义重大。可以及时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以及时动静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分析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事故的防范措施,处理有关责任人员,教育职工和领导干部,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国务院于1990年3月20日颁布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并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内容主要有:

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1、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

2、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据在地劳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和工会。

3、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系统 级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特大事故报到国务院有关部门。

4、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的企业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安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死亡事故,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和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以及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任何单位和个别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事故抢救

事故的抢救工作直接影响着是否可以减少伤亡、控制事故蔓延和降低经济损失。企业负责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场人员的自救原则

企业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尽可能了解或判断事故的类型、地点和严重程度,并迅速报告企业负责人。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现有设备和工具材料及时消灭或控 1

OHSAS18001

制事故;如不能,应由现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工人带领,选择安全路线迅速退避。

退避的原则

1、当发生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时,现场人员应尽可能迎着风流撤退至未被污染的空气处。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总之以最快方式撤到安全地点为原则。如线路较长,火焰与毒气可能马上袭来时,应向下卧倒或俯伏于水沟中,以减少灼伤。

2、当位于室内的人员由于逃生阻塞或有毒有害气体量大等无法退避时,应迅速紧关门窗的缝隙,避免火焰或有毒气体进入房间,如果有电话应立即与外面取得联系,然后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等待营救。

1、发生水灾事故,人员要向高处撤退而不能进入涌水地点附近的死胡同等无法逃生的地点。事故抢救

1、抢救指挥部的设置

当发生事故时,企业应首先成立临时抢救指挥部。临时抢救指挥部应由生产、安全、调度、物资供应、厂内消防(或救护队)保卫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总指挥由熟悉灾区情况的厂长或总工程师担任。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由当地政府或归口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抢救指挥部还应吸收公安、检察和主要外援单位负责同志。

2、抢救方案的确定

根据事故类别、灾区的范围、灾区人员的颁及预先编制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确定抢救方案,抢救方案应包括预防事故扩大的措施,寻找遇难和负伤的人员,侦察灾区险情和范围,现场救护以及现场记实等内容。

3、组织消防除救护队抢救

企业根据需要设立群众义务消防队或者义务消防员,负责防火和灭火工作;矿山企业和有关单位应按照规定配备矿山救护人员,组建军事化管理的矿山救护队并经常进行模拟训练。同时,对井下作业人员也应定期进行灾害预防教育和训练,使所有井下作业人员懂得事故时的紧急对策,熟悉井下避灾路线。工矿企业等地面工作场所发生的火灾、爆炸和毒物泄漏等事故的抢救工作,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火警的时候,都应当迅速准确地报警并积极地参加扑救,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必须迅速赶附火场进行扑救。

4、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组织事故抢救,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绘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事故责任

事故调查结束后,对于确定出的事故责任者,处理的规定如下 :

1、对于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劳动部于1996年8月12日颁布了该办法,并于1996年10月1日起试行。主要内容有:

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职工发生工伤或患职业病后,应当得到急时救治。

该办法明确了工伤的范围,规定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4、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的;

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6、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

7、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8、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者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9、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1、犯罪或违法;2自杀或自残;3斗殴;4酗酒;5蓄意违章;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工伤的认定程序如下:

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认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

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应当经企业签字后报送。企业不签字的,工伤职工或其亲属也可以直接报送申请。

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七日内做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认定工伤应当根据以下资料:

1、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

2、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初次治疗工伤的诊断书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属于轻伤无需到医院治疗的,由企业医生开具工伤诊断书;

3、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者劳动行政部门根据职工的申请进行调查的工伤报告。

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

伤残待遇的确定和工伤职工的安置以评定的伤残等级为主要依据。

篇3:工伤事故处理问题探讨

地质勘探队应急抢险施工现场

地质灾害高边坡应急抢险施工现场

问题1 工伤性质的认定是否受当事人事故责任大小的影响?

处理工伤事故赔偿责任纠纷, 最首要的就是进行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认定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使工伤认定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工伤认定取决于单位与劳动者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凡是与用人单位有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认定其有劳动关系。如果没有书面劳动合同, 但是在事实上构成了劳动合同关系的, 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按照劳动关系同等对待。至于用工的种类和用工的期限, 都不是特别考虑的因素。因此, 职工只要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 发生工伤事故后无论责任大小都不影响其工伤的认定。

【案例】某地质勘察工程公司2010年6月3日, 钻机班长冯某带班操作ZPC钻机施工, 钻机技术状况良好。18时20分因空压机冷却系统发生故障停止送气, 造成钻机无法工作而停机。19时15分恢复送气到机场 (安装钻机的地方) , 冯某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独自一人回到离地面高度3m的12号钻孔平台开机作业。因钻机操作平台脚手板铺设有缺陷, 下雨湿滑, 冯某在操作过程中重心偏移脚踏空失稳, 导致衣服前摆被绞进钻机卡盘上带毛刺的固定螺帽上, 身体随同主动钻杆在空中旋转, 人体猛烈撞击钢架管, 造成颅脑外伤, 身体多处严重撞伤, 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21时在送往医院途中经120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一起典型的违章操作责任事故, 但是按照工伤事故保险责任和工伤事故赔偿无过错责任的原则, 冯某工伤性质的确定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益并不因此而受影响。

问题2 工伤认定是否完全考虑三要素与行为目的一致性?

通常, 工伤的概念可理解为:在工作场所, 工作的时间内履行工作职责或接受单位委派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但在实际工作中, 时限、场所和职责三要素往往不是全部具备, 此时应重点考虑其行为目的来确定是否为工伤。

【案例】某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因建设、设计单位工期要求时间短任务重, 经常安排施工人员加班赶工期。2009年国庆放假期间, 公司一名职工未经安排, 私自来到工地加班, 结果被高处落物击中头部造成脑震荡重伤。

事故发生后, 报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规定, 认定为工伤。这里的工作时间, 不仅是指劳动合同规定或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 也包括单位要求的加班加点时间。但该单位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 未经单位安排, 主动加班, 只要是在从事本职工作, 也应认定为工作时间, 在此时间内工作受伤, 应按照工伤处理。单位能够证明该职工是在从事私人事务的除外。

问题3 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伤责任自负”的条款是否有效?

为避免工伤事故责任, 雇方采取所谓“个人承包”, 并在合同中明确“工伤事故雇方概不负责”的做法在实践中较为常见。其实, 雇佣之间的合同只是双方用工的一种形式而已, 而非真正承包, 雇方的安全责任和管理责任不会因为雇佣关系密切而消失, “概不负责”的约定是无效的。

【案例】某地质勘察工程公司招用临时工, 要求工人进公司前签订劳动合同。2009年8月, 公司一名工人在一次施工中不小心被砸伤, 右腿骨折, 先后花去医药费6.4万多元, 造成该工人不能正常出工, 回家养伤。伤者向公司要求补偿, 但公司以进公司时签订的劳动合同已经规定:“发生工伤概不负责”为依据, 且医药费已经给予报销, 所以不能再给伤者工伤补偿。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9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 该协议无效。《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 均有享受工伤保险条例的权力。因此, 公司与该农民工在劳动合同中签订的“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无效, 属于违法合同, 公司应承担该农民工的所有工伤保险待遇。

问题4 委派与被借用职工发生工伤事故, 谁承担主体责任?

由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决定了用人单位是工伤事故的责任主体, 单位人员受派外出, 委派单位是委派行为和旨意的发出者, 受派人员是行为和旨意的执行者, 委派期间发生伤亡事故, 委派单位是当然的责任主体。

同样, 单位外借职工的工伤事故也应由原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因被借调职工的工资、履历等与工伤保险有关的档案资料, 一般应由原用人单位保管, 并不在借调单位之间转移, 所以, 原用人单位应是责任主体。

但是委派和借调, 原用人单位都可与接受委派的单位或借调单位签订有关工伤协约, 共同解决工伤保险补偿。

【案例】甲公司与乙公司有多年的合作关系, 2010年甲公司因设备检查维修, 请乙公司技术员李某帮忙维修, 双方约定, 将乙公司技术员李某暂时借调到甲公司, 借调期为6个月, 在借用期间, 李某的工资由甲方支付。李某在甲公司维修设备时发生了工伤事故, 并被认定为工伤。

出院后, 李某找到甲公司支付其治疗费和其他伤残待遇。甲公司认为, 在其与乙公司的借用协议中, 双方只约定了甲公司在借用期间只需要支付李某工资, 但是对于工伤保险事项, 双方未作约定。因此, 李某的治疗费用和工伤保险待遇该由李某的单位乙公司承担支付。于是李某找到乙公司, 要求乙公司赔付其治疗费及伤残待遇, 但是乙公司称李某受伤发生在为甲公司工作过程中, 而非发生在原单位。因此, 乙公司认为, 李某的伤残待遇及治疗费用应该由甲方承担。

根据我国《工作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 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因此, 本案中, 李某的工伤保险待遇应该由原用人单位即乙方承担, 甲方因没有签有关工伤协议, 可不承担工伤补偿费用。

问题5 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如何划分事故单位?

国家对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 如何划分事故单位做出了明确规定:企业在租赁、承包过程中, 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无经营证照, 仅为个人 (或合伙) 与出租方或发包方签订租赁 (或承包) 合同, 若发生伤亡事故, 应认定出租方或发包方为事故单位;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不是独立法人, 属于单独核算单位, 若发生伤亡事故, 应认定出租方或发包方为事故单位;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是独立法人或有证照的个体工商户, 若其生产经营活动完全脱离了出租方或发包单位而自主生产经营, 发生伤亡事故, 应认定承租方或承包方为事故单位。

操作人员正在对钻机做开钻前的最后调试

篇4:工伤事故通报及处理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伤事故;预防;处理

一、工伤事故预防

工伤事故实际上就是安全事故中特指对人身造成伤害的一种事故,安全事故可控了,工伤事故也就相应得到了预防。做好工伤事故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健全法制,依法管理,从制度上规范和预防。

我国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建筑法、招投标法等一系列适用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但是仍然不能对目前建筑行业一些通用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队伍,除具有高、精、尖科技含量的工程项目外,大多是由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标后发包或分包给低资质的施工企业(业内称之为外协队伍)完成的,而低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是将资质租赁或委托给私人老板对外进行承包,私人老板再招雇农民工为其工作。这种运做模式,造成农民工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不能有效界定,一旦出现农民工伤亡事故或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没有针对上述情况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定性及责任追究,往往承包商和分包商相互推诿,扯皮。因此,造成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因为讨要工资或维护农民工自身合法权益而采取的集体闹事或恶性事件不断发生,这种农民工的用工现状,将在我国建筑业内持续较长时期。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顽疾,必须对症下药,针对目前建筑市场现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方可从制度上规范和预防工伤事故发生。

2.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转变观念,从雇佣农民工源头抓起。

(1)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从稳定的高度看待农民工问题。从大环境讲,党和政府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的同时,更加关注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权益问题。而事实上一些包工头一方面是非法雇佣农民工,通过榨取他们的劳动价值而获利,另一方面包工头又通过挂靠或租用低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在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承包或分包一些工程。不难看出,抓住县级建筑施工单位或二级及以下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年审、注册、管理,坚决杜绝对外租、借企业资质,就堵住了个体包工头租、借资质分包工程的渠道,也就解决了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被侵害这个问题的关键。

(2)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必须从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看待农民工问题。目前,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建项目除部分科技含量较高的工程项目以外,大多数是分包给外协队伍完成的,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组建现场项目部对项目进行管理。但在对外协队伍的管理上,一些项目部存在以包代管现象,总认为,出事都是外协队伍的,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只负责监管工程质量。这种观念不改变,将阻碍现场有效的安全管理,甚至造成更大的事故隐患,这个项目不出问题,下个项目也得出。

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二是在各级管理人员中广泛宣讲,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规模大的建筑施工企业与合法合规的外协队伍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业绩好的合法合规的外协队伍,有了他们的长期合作,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要坚决杜绝高资质企业对自然人或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分包,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

(3)农民工是低资质建筑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县级建筑施工企业或二级及以下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不能随意将企业资质租借给任何自然人,或以企业名义对外承揽工程,如果是企业委派负责人分包工程,需要雇佣劳动力,必须按国家规定招用农民工,应按规定签定劳动用工合同,并建立农民工个人信息及国家规定的农民工参保险种,便于规范管理。对零散短期用工必须严加管理。

3.建筑施工企业从管理上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的发生。

由于工程项目一旦中标,工期催得紧,队伍上的急,一些项目部在选择外协队伍时,忙与应付甲方或业主要求,根本没时间慎重比选队伍,更谈不上签定工程承包协议,往往是先上队伍再谈价,为今后对外协队伍管理以及费用清算埋下隐患,外协队伍的好坏对项目管理的成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鉴于这种情况,为使项目中标后,短时间内能拉出若干支冲得上,干得好,叫得响的外协队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1)健全制度,落实外协队伍业绩管理档案,选好外协队伍。公司每年在对项目考核的同时,由主责部门对外协队伍业绩进行考核,包括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指有无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资金状况、机械设备、安全质量、履约能力等,在公司内建立外协队伍业绩管理档案,主管生产的领导应重点关注,把好使用外协队伍的第一关。

(2)根据不同承包方式,确定承包费用,明确双方责任。通过对外协队伍签订平等互利,责、权、利明晰的承包合同,才可能使项目管理更顺畅,同时对外协队伍的安全管理也就有章可循。即使因为选择外协队伍、签定分包协议拖延了开工准备的时间,影响初期的业主评比,笔者认为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比盲目上队伍、盲目开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给公司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一旦选择了好的外协队伍,签定了规范的分包合同,也就为后续的项目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现场安全监管。根据双方签订的承包协议,由项目部主责部门负责对照检查,属于项目部的责任,应由项目部负责落实。对不按合同规定应增加安全质量费用投入而不愿投入的,或违规施工、违章操作,造成或未造成安全质量事故或民工伤亡事故的,要以书面方式通知分包方,对拒不接收又不签认的,以函件或邮寄方式通知分包方公司,同时存档,便于今后出现合同纠纷或工程结算时使用。

二、工伤事故处理

1.依法维护企业及农民工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9号)第二项规定:“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定书面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用工备案”;“劳动合同必须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用人单位或农民工本人直接签定,建筑领域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施工作业班组、包工头等都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不能作为用工主体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

2.以工伤保险条例决定经济补偿标准

对确需承担经济补偿责任的,区分不同情况,按照国务院第586号令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有关规定执行。条例规定发生工伤后,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待病情稳定后,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的,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论完成后,根据工伤等级,按照条例规定享受工伤待遇。

(1)工伤人员在治疗期间的待遇标准按受伤前的待遇不变,治疗期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同意可延长12个月。

(2)伤残等级评定后,一到六级的工伤,按月领取伤残津贴,按受伤前本人工资(是指受伤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的)90%、85%、80%、75%、70%、60%领取。同时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7个月、25个月、23个月、21个月、18个月、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到十级的工伤,只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3个月、11个月、9个月、7个月的本人工资。

(3)因工死亡的,直系亲属享受待遇:丧葬补助费(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按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按生前月工资的40%,其他按30%)。

三、结束语

篇5:工伤事故报告及处理作业指导书

(一)工伤事故范畴

工伤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二)事故报告

1、发生轻伤事故,立即向班长、工段长和车间主任报告,报告时间不能超过当班。

2、发生重伤(含重伤)以上事故,由车间主任或安全组、调度组值班员立即报公司安环科、总调及主管生产副总,报告时间距出事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

3、主管生产副总、安环科及调度室接到重伤(含重伤)以上事故后,必须在24小时内将事故概况(时间、地点、伤亡者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和职务、伤害程度、简要经过及原因)报告公司总经理。

4、发生轻伤事故,由车间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并及时报送公司安环科。报送时间口头8小时之内,书面3天内。

5、重伤(含重伤)以上事故调查后,由事故调查组填写职工重伤或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6、外包工程队发生伤亡事故,由外包工程队上报。

(三)事故调查

1、事故调查分类

(1)轻伤事故及险肇事故由车间负责组织调查。(2)重伤事故由公司负责组织调查。(3)重伤以上事故由上级部门组织调查。

2、事故调查组由与事故无关的行政负责人,组织安全、技术、调度、工会、机动、劳培等部门参加。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2)与所发生事故无直接利害关系。

3、事故调查组的责任

(1)查明事故发生概况、过程、原因和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2)确定事故责任者。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4、事故调查程序

组成调查组,明确任务和分工;事故现场、事故前生产情况及事故经过调查;技术鉴定和试验;原因分析提出防范措施,责任分析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填写调查报告书;结案归档。

5、事故调查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具体地点。(2)受伤害人数,伤害部位、性质和程度。(3)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4)事故的后果和直接经济损失。

(5)受害人的作业内容,共同作业的人员及分工,共同作业人员相互间的联系和联络,作业时工艺条件、操作方法、设备运转状态、工作参数(如温度、压力)、设备有无缺陷、操作是否正常、,事故前设备有无异常反应或征兆,发现异常现象时的判断和处理情况。(6)受害人姓名、年龄、性别、级别、工龄、受过何种技术训练与安全教育,班前是否进行安全交底等情况。

(7)受害人班前劳逸结合情况,是否有病,是否饮过酒、家庭生活等情况。(8)有无岗位作业标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活动、管理制度及办法落实等。

(9)事故现场的实测图纸或照片。

(四)事故处理

1、确定事故责任者的原则:

(1)因设计上的错误和缺陷而发生的事故,由设计者负责。

(2)因施工、制造、安装和检修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事故,由施工、制造、安装、检修者负责。

(3)因工艺条件或技术、安全操作确定上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事故,由工艺、技术、安全操作的确定者负责。

(4)因犯官僚主义错误,瞎指挥而造成事故的,由指挥者负责。

(5)因缺少安全规章制度的由生产组织者负责,因违反规定或操作错误而造成事故的由操作者负责,因不懂安全操作规程而又未经培训或三级教育者,由指派者负责。(6)因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措施发生事故的,由生产组织者负责,因随便拆除安全防护装置造成事故的,由拆除者或指挥者负责。

(7)对已发生事故未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发生重复事故的,由主管生产的领导或有关领导负责。

(8)对已发现或决定消除的重大隐患,车间能解决不解决而造成事故的,由车间领导负责,车间无力解决而上报有关部门未得到解决而造成事故的,由贻误部门或有关领导负责。

2、凡发生下列伤亡事故的,应首先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1)员工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上岗操作而造成事故的。(2)缺乏或安全技术规程不健全造成伤亡事故的。

(3)安全设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不安全或不清楚而造成伤亡事故的。(4)设备严重失修,超负荷运转而造成事故的。(5)对事故熟视无睹,不认真采取防范措施,重复发生伤亡事故的。(6)违章指挥、强令或亲自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7)由于挪用安全技术措施费用造成伤亡事故的。

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追究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的责任:(1)由于违章指挥或违章冒险作业,造成伤亡事故的。

(2)由于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3)发现有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不立即报告或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而未能避免事故或减轻伤亡事故的。

(4)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劳动纪律,或擅自启动设备而造成伤亡事故的。

(五)事故结案

1、伤亡事故报表应按职工伤亡登记表的内容认真逐项填写,同时附上医院诊断后的证 明,于当月30日前报公司安环科。同时车间要写出事故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人员受伤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2)伤亡人员的姓名和其它基本情况。(3)事故经过。(4)事故原因分析。(5)事故责任划分。(6)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7)事故处理意见。

2、伤亡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必须经过下列领导或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结案:(1)轻伤:由二级单位主管领导审批,报安环科批准。(2)重伤:由公司安全科审批,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批准。

(3)死亡:由事故单位领导提出事故调查的审查意见,报公司安全科,公司领导审批后,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

3、事故结案后,应将事故资料全部归入档案,其资料应包括如下内容:(1)员工伤亡事故登记表。(2)员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3)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4)直(间)接损失的详细材料。(5)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6)物证、人证调查材料。(7)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8)发生事故时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9)事故调查及分析会的记录。(10)有关本事故的通报及文件。

4、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以文件形式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5、对所发生的事故,在全公司开展事故教育活动,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并举一反三,结合本班或本工种情况,采取防范措施。安环科进行督促检查。

篇6:关于工伤事故处理通报

通 报

2014年8月1日机修分厂发生了工伤事故,造成一人受伤。该事故属于严重违章操作事故,在距上次机修分厂***工伤事故不到一月时间又发生类似的事故,在公司内造成了不良影响,现将事故通报如下:

一、事故经过

8月1日上午,机修分厂工人**、***两人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无实焊能力而贸然去做,导致焊接不牢固出现断裂,***看到钢板与焊接点脱落,用手试图去扶钢板,结果未能扶住钢板,导致钢板砸到了脚背上,造成右脚大拇指与小拇指处两处骨折。

事故发生后,立即将伤者送到*******骨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并定于8月6日进行手术。8月4日生产系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对事故责任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和整改方案。

二、事故原因

1、机修分厂工人**、***违章作业,安全意思极差,且未严格执行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2、机修分厂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监督管理不到位,未对现场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对工作过程安全监护不力。

三、事故责任

1、**(机修分厂工人):安全意识差,工作不负责,未对现场进行安全确认,盲目操作,对此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2、***(机修分厂工人、伤者):安全意识极差,未对自己采取 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承担此次事故的次要责任。

3、***(机修分厂厂长):对员工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对班组安全管理薄弱查处不严,承担此次事故的领导责任。

四、事故处理

近期机修分厂连续发生工伤事故,此次事故属于重复发生典型安全责任事故,反映出安全管理存在松懈。经研究决定对事故责任处理如下:

1、对机修分厂处罚500元,费用从分厂年底绩效奖金中扣除。

2、对厂长***处罚200元。

3、对机修分厂工人**给予开除处理。

4、对机修分厂工人***给予留岗查看6个月处理,并处罚款100元。

5、此次事故伤者的医疗费用由机修分厂承担40%(分厂自行分解到事故责任人)。

五、事故预防措施

1、各生产分厂要严格执行、落实公司及分厂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在工作时要严格落实安全措施,配备安全监护人员,实行危险挂牌制、安全确认制及安全提醒制。

2、所有进场员工一定要进行安全教育三级培训后方可上岗,遇突发事件要做到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责任未分清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

公司各部门要吸取事故教训,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整改,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工作,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有限公司

篇7:工伤事故处理协议

甲方:安徽省文一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茂瑞达厂区工程项目部木工工人,范家传 乙方:范家传(身份证号码:)

2012年8月10日范家传在茂瑞达工地支拆模板时,由于操作失误,被支模板用的架子坍塌,造成右手骨折。事发后伤者范家传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现已康复出院,木工内架承包人支付了乙方在医院的所有费用。出院后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友好协商,协商意见如下:

1、甲方承担乙方医院的费用,并一次性付给乙方伤害补贴及营养费壹万贰仟元整,乙方收到甲方支付的伤害补贴后,乙方保证不得再以任何理由以同样的事项向甲方提出新的赔偿要求。

2、在甲方支付给乙方伤害补贴之后,此事处理即告终结,甲乙双方之间不再存在任何权利义务,以后因此事衍生结果亦有乙方自行承担,甲方不再承担任何责任。

3、本协议为一次性终结处理协议,为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之结果,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现,双方签字之日为本协议生效之时。

4、本协议甲乙双方全文阅读并理解无误,甲乙双方完全明白协议的内容所涉及的后果,甲乙双方对此均表示理解尊重本协议所达成的目的,甲乙方双方对本协议的处理结果完全同意。

5、本协议任何一方违约导致仲裁或者诉讼的,由违约方向守约方支付已支付伤害补贴金双倍的违约金和以此给守约方造成的一切损失包括诉讼费、律师服务费、调查取证费,交通费,通讯费,误工费等。

6、甲乙双方签订协议之后乙方关于身体健康等一切问题与安徽省文一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茂瑞达厂区工程项目部和木工班组长成庆龙没有任何关系。

7、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和木工班组长各持一份

甲方:安徽省文一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茂瑞达厂区工程项目部

代表签字:签字与:2012年月日

木工班组长签字:签字与:2012年月日

乙方:(伤害者)签字:身份证号码:

篇8:论工伤的认定及处理

关键词:工伤,工人权益,监督

一、认定工伤存在的法律问题

1. 工伤认定“三要素”的界定模糊。

工伤认定的三要素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及“工作原因”, 但法律并未对此做出明确的词条解释, 从而导致相应的执法困难。一方面,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本身并没有对认定工伤范围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 在对某些既可作工伤处理亦可不作工伤认定的情形、或者处于二者边缘的情形作出认定时, 执法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同时也会使得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有争议的情形下难以取信于劳动者。

2. 列举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列举法能在具体案件中提供法律依据, 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起到一定的限制, 但同时也会对未被列举在法条中但同时又应被规定在其中的情况关上大门。在这一立法模式下,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中不免陷入无限裁量空间与“无法可依”并存的尴尬局面。同时还可能出现法院的认定与行政部门的认定冲突的情况。

3. 部分法律规定不合理。

央视《今日说法》在2009年5月曾做过一期题为“难断的48小时”的有关工伤认定的节目, 讲述了两个案例, 一是一名企业职工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 在医院治疗数日后死亡的故事。二是一名职工由于过度劳累在家, 未在工作场所突发疾病死亡, 而是在家休养时48小时内突然死亡, 两起案件的法官做出了不同的判决, 前者不认定是工伤后者认定是工伤。法官的确是依法断了案, 因为根据现行法律, 两起案件确实应得到不同的判决, 但值得反思的是, 如果长此以往, 必将造成法律权威性的缺失和对法律信任感的质疑。

二、对工伤认定的处理建议

1. 简化工伤认定程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55条的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但即使是这种或复议或诉讼的选择模式, 仍要求社会保障部门对工伤案件进行预决, 而且对行政复议不服, 仍要通过行政诉讼解决, 还是有程序繁琐之嫌。如能通过另一种简易程序审理工伤案件, 或采用或复议或诉讼的二选一最终程序模式, 那将方便许多。

2. 加强对工伤案件处理的舆论与行政监督。

由于工伤案件的社会性很强, 立法又尚不完善, 对于“过劳残”等一类处于法律边缘的案件, 尤其需要通过社会广泛的监督来健全法制, 指导争议的有效解决。固然舆论不能成为法官定案的依据, 但舆论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却能够起到指路明灯的作用, 一方面为作为个人的法官提供参考, 权衡利弊, 另一方面为作为司法主体的法官依照自由心证合法合理合情断案提供保障。

目前工伤案件认定和处理的核心是劳动行政部门对工伤的认定决议, 这种认定主体的单一性欠缺监督机制, 法院对于认定的非工伤案件属于非受案范围, 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抗衡, 或者法律体系进行监督, 必然导致对我国工伤案件的处理信服度大打折扣。因此, 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尤其是不认定为工伤的决议, 需要有敢于怀疑的部门, 怀疑的依据是相应的立法、司法解释、甚至是司法既判力, 进行国家相关部门对该认定程序和认定结果的监督抗衡。

3. 完善工伤法律制度。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数量之所以高居不下的根本原因在于用人单位的工伤认定标准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认定标准存在不一致, 只是在处理问题时, 我们很多时候片面地将问题原因归咎于了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当双方只能根据已有的列举而非实质性标准作判断时, 结论分歧就在所难免。然而即使允许这种推定, 各地部门之间也有可能出现不一致的认定。所以, 一套完备的、细致的和统一的认定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工伤认定关系着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反映着一个国家法律制度对劳动者的重视程度, 所以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越是详尽完备越具有社会意义。同时, 劳动者作为受保护方, 更加清楚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发生工伤事故之后, 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4. 加大对职工劳动安全及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

劳动者往往由于法律知识欠缺, 维权意识淡薄而在工作中经常遭受不必要的麻烦,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不顾个人健康, 心存侥幸;对用人单位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生产条件视而不见, 对单位不为自己购买工伤保险无认识;维权意识淡薄, 一年的除斥期间过了之后才提起申诉。通过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和普法教育, 让他们更加关注劳动安全和劳动条件, 更加有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 尽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更不至于等到事故发生之后饱受欺压和诉累。

参考文献

[1]王全兴.劳动法, 法律出版社, 1997.

[2]张文显.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2012.

[3]张绍刚.今日说法工作室:难断的48小时, 2009-5-27.

[4]李静.工伤认定程序复杂, 专家建议简化程序, 工人日报2009-3-16.

[5]段书宇.关于《工伤保险条例》未将劳动者“过劳残”规定为工伤的违宪审查建议书, 2006.

篇9:工伤事故如何认定及申请赔偿?

我弟弟进入某灯饰厂打工,被机床压碎了右手食指。在住院期间,厂方支付医药费用,提供伙食,发放一个月的工资及300元误工费。我弟弟康复后回原厂上班,厂里却只字不提工伤赔偿事宜。

请问:关于工伤赔偿,法律有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受伤者在劳动中右手食指压碎3根,可鉴定为几级残废?可以申请赔偿哪些项目?大概可索赔数目是多少?

答:1.工伤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和个人雇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所遭受的人身损害,以及罹患职业病的意外事故。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法律对工伤赔偿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工伤认定申请由申请人提出,申请人包括:(1)用人单位;(2)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申请的,应当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鉴定、诊断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30日内,向当地统管的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如果有特殊情况,经过劳动行政部门同意,该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前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提出申请,其期限是1年。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是工伤认定申请表;二是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其中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2.对于构成几级工伤,需要到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鉴定中心进行权威性的鉴定。依据鉴定结论申请相应的工伤待遇,若企业没有为劳动者交纳工伤保险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对于职工受到一般的工伤伤害,规定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治疗费用,享受医疗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工具费用、停工留薪、护理费等费用的核销;对于工伤致残者,规定享受伤残待遇,不同伤残等级,分别享受不同的伤残津贴和待遇;对于职工因工死亡,享受丧葬补助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待遇;职工因公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4.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以下几种:

(1)医疗保险待遇:

第一,治疗费用。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二,治疗补助。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管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第三,康复性治疗费用。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2)伤残辅助工具待遇: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停工留薪。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4)生活护理。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为统管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为50%,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为40%,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为30%。

特约主持:毛威

上一篇:藤野先生公开课课教案下一篇:组织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