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略析

2024-07-25

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略析(精选10篇)

篇1: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略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若干问题思考

作者:黄菊英

来源:《财会通讯》2010年第10期

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是将教育局所属学校(直属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统一纳入局属会计核算中心,在单位财务自主权、资金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采取集中管理、统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工作和实行会计监督。目前由于会计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会计工作中出现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许多地方教育事业单位,通过会计集中核算,用以建立会计监督为中心的单位权力约束制度,同时改变了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服务单位的现状。会计集中核算后,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企业集中核算的应用

(1)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分离。以往会计做假行为的发生,多数是会计业务的决策者即单位的领导指使,会计人员出于行政上的领导关系或自身利益需要而具体操作。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则使会计业务从各单位的内部处理变为会计核算中心的集中处理,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与单位分离,单位领导不可能指使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的会计人员做假,这种管理模式使想做假却没人去做。(2)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过去多数部门的财务机构设置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融为一体,财务部门负责人既是财务审批人也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项处理上经过部门负责人审签同意的原始凭证,既表示符合财务制度的财务审批又表示符合会计处理规范的会计监督审批。这种集双重职能为一身的管理方式,缺乏财务与会计的相互制约,使单位内部的会计舞弊行为成为可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批职能由单位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由会计核算中心行使,在审批责任人和实际操作人上形成分离,通过双重制约职能的建立,使得想做假也没人敢做。(3)会计凭证的存放管理与单位分离。过去会计业务处理完毕后,全部会计档案均由本单位保存,多数单位是长期在财务部门保存,当会计做假行为发生后,外人很难得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档案由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并保存,按照会计稽核制度的要求,稽核人员对可疑的会计凭证可以与出具凭证的单位进行核查。同时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过程既受各预算单位的监督、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也受来自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的监督。(4)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公开。在过去的分散核算形式下,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是封闭的,对会计业务的知情范围非常有限,往往只有

一、两个人知道。在会计集中核算形式下,一项会计业务处理,至少要经过单位的经手人、证明人、财务审批人和报账员、会计核算中心的审核会计、记账会计和会计主管等七个环节,对数额较大的还要经过单位的主管领导、会计核算中心的分管领导等审批。整个业务处理过程又是在“一站式办公,柜组式作业”的运作方式下进行。知情范围的扩大,运作过程的公开,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从运作机制上就形成了对舞弊行为的有效遏制。

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1)加强了对直属学校(单位)全力位的会计监督,减少了单位财务支出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收支经单位审批后,都要由“中心”办理,单位开支必须通过“中心”账户,其会计资料也由“中心”保存,增强了会计监督的可能性与公开性,强化了对直属学校(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控制。超标支出明显减少;铺张浪费、挤占挪用和随意增人增支现象得到了遏制。(2)资金调度趋于合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各直属学校(单位)的银行账号已被取消,有效堵住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各单位沉淀的大量资金变为可调度资金,可用于解决单位的燃眉之急,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3)加强了沟通衔接,缩短资金周转周期,尽力维护系统利益。“中心”为了解决财政专户资金下拨周期过长这问题,积极与财政有关部门联系,在取得同意的情况下,规定各学校取得的属于往来款项性质的经费(如学生书本费)不再上缴财政专户,而直接缴入会计核算中心账户,从而避免了往来款项周期被人为延长的情况,加快了资金到帐速度,为核算单位提供了方便。(4)“中心”的成功运行,为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改革的纵深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基础的资料,另一方面,也促使直属学校(单位)严格执行预算,保证其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

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局限性

(1)加强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目前,“中心”比较严格控制了经费支出的标准和报销凭证的合法性,但会计监督尚限于对票据内容上的审核,对经济业务的合理性、真实性难于把握。原始凭证的时效性尚未得以控制。任何经济业务,会计信息、都有时效性,即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及时到财会部门办理报销手续。但实际工作中,部分核算单位以资金紧张不能及时支付为由,甚至将1.2年前的原始凭证拿到“中心”来报账,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即使发现问题,时间长了也不便查找责任。(2)“学生书本费”、“补课费”等学生代管款项的结算不够及时,造成结存数额过大,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资产和往来情况,也是造成会计信自、失真的一个原因。(3)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中心”目前只具备核算功能,财产清查由单位实施。由于财产物资由原单位管理,有的单位对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如实登记,造成账实不符,以至账外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这也使“中心”的账与单位实物不符。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建议

(1)统一单位领导的认识是集中核算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经费报销的手续在“中心”办理,“中心”在审核中发现原始凭证或支出项目不真实、不合法、不合理或有违反预算使用资金等情况,即使单位负责人签字也有权拒绝支付。这些单位的领导长期习惯“一支笔”,对于“中心”拒付易误认为这是在削弱他们的权力,从而在工作中出现抵触情绪,给“中心”的工作增加了难度。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上级要与各核算单位领导适时沟通,使之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这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学习《会计法》有关知识,明确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避免滥用权力;明了“中心”有义务、有权协助核算单位规范财务管理,完善费用报销手续。(2)处理好实际开支与财务制度规定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现行统的财务制度的开支标准,与具体的实际支出有较大差距,给“中心”,会计人员的具体操作带来新问题。要求统的财务开支制度适应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很难做到。如果对超出标准的开支见单位

审核后就一律报销,则违背了财务制度,放弃了会计监督,而日还可能助长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对此,“中心”除了积极向教育局、财政局提出改进建议外,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可行的“单位支出定额”和“内部审核标准”,从而便于“中心”会计人员在操作上区别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篇2: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略析

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制的探讨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指在主管部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各单位只设报账员,通过会计核算中心对所属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核算形式.

作 者:刘可宁 作者单位:山东省教育厅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年,卷(期):2007“”(21)分类号:G72关键词:

篇3: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略析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

这样一种模式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 比如, 原来一个单位要分设会计、出纳, 现在只要设一名报账员, 而且在教育系统实行教师编制, 一般都是教师兼职来做报账员, 人力成本的节省是确定的;其次, 会计核算中心是专业的会计人员, 对业务、政策的把握和判断会更准确, 能够实行统一的支付制度, 起到一个监督和规范的作用, 凭证的装订与账簿的设置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样会计集中核算的账务处理更规范、装订更美观, 而且利于利用各单位的数据进行横向的对比与分析;再次, 因为会计集中核算, 各核算单位取消各自账户, 资金全部纳入核算中心统一管理, 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这都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带来的优点。

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缺点

但是, 任何一种制度即使设计再完美, 更重要的是要人来配合执行,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也一样, 需要报账员与核算中心人员的密切配合, 但是现状常常不尽如人意。比如, 中小学、幼儿园没有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 而是让某位老师减少几节课程, 来兼职报账, 实际工作中, 可以了解, 没有几位老师是情愿做这个兼职的, 如果说以前, 只要拿着主管签名的正规发票来跑下腿还能勉强接受的话, 现在随着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行, 涉及到非常多的专业知识, 要会做预算、要会做计划、要知道拨入的款类项继而准确使用各项财政资金, 并且要录入正确的会计科目, 要懂得调整经济科目、要记得月末做初审, 要分清何为直接支付、何为授权支付、报销需要具备的发票与附件, 甚至小到要会开支票, 这一切, 对于专业的会计人员或许不意味着什么, 但隔行如隔山, 让一个零基础的学校老师去兼职做这一切, 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老师们普遍感到疲累不堪。

与此相对应, 会计核算中心人员也在做着非常低效率的事情, 如果碰到做过多年巳入行的老师那还好, 配合默契, 可以迅速完成报账, 如果遇见新手, 或确实不适合做这些与数字打交道的老师来当报账员, 那真的是非常辛苦, 一方完全不懂、差错极多, 一方事务繁忙还要做非常非常基础的培训工作, 少少的几笔账要报上一天, 但是又确实要体谅他们的难处, 非常耐心地讲解, 而且报账员调换频繁, 好不容易培训出来的报账员一经调换, 又要从头开始, 对双方而言都非常辛苦。

核算中心人员一人要负责好几个单位的会计工作, 而且现在教育系统都为一些大型的集团校, 一个学校往往由好几个校区组成, 核算中心人员除报账之外, 还要整理大量的凭证, 粘贴、折纸, 核对、出报表、装订凭证, 一个月的工作还没完结, 往往下一个月的凭证已经滚滚而来, 对核算中心人员来说, 窗口工作, 有人来要马上报账, 没人报账, 空余的时间全部用来整理与装订凭证等琐碎工作, 完全没有时间来看看、来关心一下单位的收支状况, 对比分析一下各项支出是否合理。如果说, 原来一个单位设立会计、出纳, 是一个完整的会计体系, 负责整个单位的收支状况, 了解单位的财务核算, 继而能够进行几个校区间的、今往年的数据对比分析, 根据收支情况为主管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 那么现在只设报账员、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账务处理, 则割断了这种连接, 报账员包括学校的主管可能认为, 所有的账务经过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处理, 理应由核算中心负责全部的账务责任, 只要通过核算中心的审核便完成了责任的转接, 可是实际上, 仍然是学校负责人是财务第一负责人, 报账员还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 这种制度容易造成会计主体的不确定性, 同时, 因为报账员是兼职也非专业, 他们无需也无法为学校的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然后这一边, 会计核算中心人员忙于日常事务, 报账时基本只能审核发票及附件的合法性, 远离学校事物, 也无法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了解, 只能根据报账员提供的发票进行入账处理, 也无法为学校账务负责, 如果有审计事项, 还是必须要有学校的报账员到场进行说明, 而兼职的报账员觉得前期已经完成核算中心的审核, 他们已经完成责任, 时间一久, 往往有些业务或当初就不清楚或没有任何的备记而遗忘, 使得责任无法追究。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第一, 核算单位必须配备专业的报账员, 而非这种兼职的业余人员。财务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 单位的任何事项离不开钱, 而且事业单位全部是用财政的钱, 与钱打交道就意味着责任, 所以必须要全心全意来对待, 真正重视起这份责任, 要启用专业人员, 况且教师本身的工作量就已经很大, 而教学与报账是绝不相关的两份工作, 兼职常常也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我们看到一些报账员非常辛苦却常常无法兼顾, 所以设置专门的报账员岗位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有些小学校觉得专职的报账员工作量不够的话, 可以兼职其他行政工作, 但前提是必须以会计为主, 明确了责任, 报账员才会真正地负起责任。

第二, 所有的财务资料由核算中心保管一年, 次年再退还给单位, 是否有必要。核算单位常要面临各部门、各种原因的审计或考核, 或是自己查账需要, 经常要翻阅、复印会计凭证, 对他们而言, 要一次次跑到核算中心去查找复印, 而核算中心人员要帮他查找, 一箱箱、一本本搬出来, 复印完成, 再核对了一本本搬进去, 彼此需花费很多的工夫。如果确定核算单位是第一财务负责人, 平时各种发票、资金支出由核算中心把关, 那支付完成的凭证为什么不能马上退还给核算单位, 这样可以利于他们随时的翻阅查找、而且可以让他们树立一种责任意识, 这账在我这儿, 我要负责!可是现状是, 他们要负责的账, 资料却都在核算中心这里。

第三, 这一点建立在以上两点基础上, 如果报账员是专业的会计人员, 如果会计资料由他们进行保管, 那么, 核算中心在审核支付完凭证以后, 在凭证上敲上巳审核章, (如果是国库支付的, 可以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如果不是国库支付的, 可以手工填制凭证, 如果能更先进的话, 由报账员录入凭证, 核算中心人员审核就会更加快速) , 然后可以马上把凭证退还给核算单位, 由专业的报账员进行凭证的整理与装订、保管, 账务处理与报表仍由核算中心来完成, 核算单位拥有原始凭证, 可以互相牵制与核对, 这样, 核算单位对账务更了解, 而且大大减轻了核算中心人员的工作。

篇4: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略析

一、引言

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是把教育局所属各学校的会计核算工作,统一纳入局属会计核算中心,在单位财务自主权、资金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工作和实行会计监督。

目前,由于会计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会计工作中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许多地方的教育事业单位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建立以会计监督为中心的单位权力约束制度,同时改变了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服务单位的现状。应当看到会计集中核算后,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一项新的改革,新的尝试,会计集中核算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研究处理好这些问题,可取得少走弯路、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就天台县(以下简称我县)教育系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局限性及建议作一探讨。

二、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一)加强了沟通衔接,缩短了资金周转周期,尽力维护了系统利益

“会计核算中心”为了解决财政专户资金下拨周期过长这一问题,我县积极与财政有关部门联系,在取得同意的情况下,规定各学校取得的属于往来款项性质的经费(如学生书本费)不再上缴财政专户,而直接缴入会计核算

中心账户,从而避免了往来款项周期被人为延长的情况,加快了资金到账速度,为核算单位提供了方便。

(二)资金调度趋于合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各直属学校(单位)的银行账号已被取消,有效堵塞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各单位沉淀的大量资金变为可调度资金,可用于解决单位的燃眉之急,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例如,学校收入主要来自于每年9月的学生缴费,在1—6月财政预算未下达之前,财政经费拨款只能维持单位的人员开支和少量的公用开支。如在此经费“青黄不接”、预算外财政专户资金未划拨到位之时,遇到“归还到期银行贷款”这种需大量经费开支的情况,“中心”则利用统一账户中的资金进行调控,保证了学校教育事业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了对直属学校(单位)全方位的会计监督,减少了单位财务支出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收支经单位审批后,都要由“中心”办理,单位开支必须通过“中心”账户,其会计资料也由“中心”保存,因此,增强了会计监督的可能性与公开性,强化了对直属学校(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控制。与此同时,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能,并促使单位领导增强财经纪律与法律意识,从而对各项开支的审批更加认真、谨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超标支出明显减少;铺张浪费、挤占挪用和随意增大增支现象得到了遏制。

(四) “中心”的成功运行,为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改革的纵深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心”的成功运行一方面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基础的资料;另一方面,也促使直属学校(单位)严格执行预算,保证其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由于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是“中心”审核的重要依据,凡规定纳入政府采购的物品或劳务,核算单位违规的,“中心”将予以拒付;凡部门预算中没有纳入的采购项目,而单位自行办理的,“中心”,不予报销,客观上为政府采购改革起到了把关作用。

三、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局限性

(一)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目前,“中心”比较严格控制了经费支出的标准和报销凭证的合法性,但会计监督尚限于对票据内容的审核,对经济业务的合理性、真实性难于把握。原始凭证的时效性尚未得到控制。任何经济业务,会计信息、都有时效性,即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及时到财会部门办理报销手续。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核算单位以资金紧张不能及时支付为由,甚至将1、2年前的原始凭证拿到“中心”来报账,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即使发现问题,时间长了也不便查找责任。

(二)“学生书本费”“簿籍费”等学生代管款项的结算不够及时

由于款项不及时结算,造成结存数额过大,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资产和往来情况,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原因。

(三)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

“中心”目前只具备核算功能,财产清查由单位实施。由于财产物资由原单位管理,有的单位对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如实登记,造成账实不符,家底不清,以至账外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这也使“中心”的账与单位实物不符。

三、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建议

以上种种现象,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中心”会计人员在做好各单位账务处理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掌握有关单位的财务情况,及时发现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跟踪反馈;定期对各单位进行财务分析,提出加强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在财产物资管理方面,“中心”有必要定期与单位财产管理员进行对账,做到账实相符,并敦促各单位领导加深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完善本单位的财产管理制度,从而强化内外监控力度,最大限度地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一)处理好实际开支与财务制度规定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现行财务制度的开支标准与具体的实际支出有较大差距,给“中心”会计人员的具体操作带来新问题。统一的财务开支制度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如果对超出标准的开支见单位审核后就一律报销,则违背了财务制度,放弃了会计监督,而日还可能助长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对此,“中心”除了积极向教育局、财政局提出改进建议外,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可行的“单位支出定额”和“内部审核标准”,从而便于“中心”会计人员在操作上区别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例如差旅费报销,现行执行标准是1996年制定的,其中的住宿费报销标准与现实差距太大,出差人员报销差旅费时,住宿费普遍超标。如果死板地按规定标准执行报销,必然影响核算单位开展业务的积极性。经“中心”向教育局有关部门反映,在厉行节约的同时,制定出了相应的“中心”内部审核报销办法。对于超出财务制度标准但属合理范围内非开支不可的支出,在单位进行详细说明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后,也可给予报销。

(二)统一单位领导的认识是集中核算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经费报销的手续在“中心”办理,“中心”在审核中发现原始凭证或支出项目不真实、不合法、不合理或有违反预算使用资金等情况,即使单位负责人签了字也有权拒绝支付。这些单位的领导长期习惯“一支笔”,对于“中心”的拒付易误认为这是在削弱他们的权力,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从而在工作中出现抵触情绪,给“中心”的工作增加了难度。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上级要与各核算单位领导适时沟通,使之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学习《会计法》有关知识,明确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避免滥用权力;明了“中心”有义务、有权力协助核算单位规范财务管理,完善费用报销手续。

(三)会计核算中心加强服务意识是做好核算工作的保证

篇5: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略析

 2011-06-15来源:作者:摘 要: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有利于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对我区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影响。面对会计集中核算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学校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教育系统

1会计集中核算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1)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财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使财务管理保留在原单位进行,而具体核算工作由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去执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不利于财务工作的有效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报”为“单位批中心报”。会计集中核算推行前,单位支出只要单位领导“一支笔”就可报销,集中核算后,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报”为“单位批中心报”。单位领导签了字还须中心总会计审核后才能报销。有些学校对此认识不够,不予配合,有的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使学校财务管理积极性受到巨大挫伤,财务管理效率必然下降,有悖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的要求。

(2)会计集中核算降低了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的会计岗位被取消,原来精通业务、拥有中高级职称的会计都被抽调到会计核算中心任职,有些学校领导认为报账会计是打打杂、跑跑腿的,有无资格证、有无财务工作能力无关紧要,报账会计随意任命,导致报账会计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无法为单位合理、有效地筹集、使用资金提供合理建议,这样使得财务与会计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学校的财务活动由于不能得到会计人员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财政资金筹集与使用的效率被降低了。

(3)会计集中核算使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责任不明确。由于目前尚未就会计核算中心这一会计核算形式作出明确的权责界定,尽管会计核算中心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保持“预算管理体制不变,单位理财机制不变,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但学校仍然消极地将所有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责任推向会计核算中心。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校的核算权和会计监督权,也相应地改变了会计责任主体资格。如会计财务处理出现差错,学校会计信息失真或泄密,学校领导贪污挪用本单位资源,责任难以确定。

(4)会计集中核算使会计核算与学校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财务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弱化。资产管理、账实核对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会计集中核算以后,会计核算移至核算中心,但是财产物资仍由原单位进行管理。财务人员独立于学校之外,一般只能做到根据学校提供的购物发票,对新购置资产进行入账核算,对于新增的固定资产,尤其是上级部门调拨或配置的资产,如计算机、课桌等,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致使账实难以相符。而对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管理情况无法掌握,也做不到定期清查、账实核对。这种财产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势必使学校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2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2.1 转变学校财务管理观念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经费报销的手续在“中心”办理,“中心”在审核中发现原始凭证或支出项目不真实、不合法、不合理或有违反预算使用资金等情况,即使单位负责人签了字也有权拒绝支付。这些学校的领导权力比较集中,对于“中心”的拒付易误认为这是在削弱他们的权力,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从而在工作中出现抵触情绪,给“中心”的工作增加了难度。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上级要与各核算单位领导适时沟通,使之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改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并不减少各部门财务职能。学校领导要认真学习《会计法》有关知识,用新《会计法》、党纪政纪来武装自己。教育行政部门多举办校长财务管理培训班,增强其法制意识,明确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避免滥用权力;明了“中心”有义务、有权力协助核算单位规范财务管理,完善费用报销手续。

2.2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负有法律责任,要对学校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领导要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增强全盘考虑、统筹兼顾本单位的管理意识,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制度,并将责任层层落实。校长还必须认真审核本校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并在报告上签名,对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要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结合本校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还必须明确校内其他各级领导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权利和责任。通过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落实校长负责制,为学校加强财务管理奠定基础。

2.3 加强财会队伍的素质教育

财会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由于我国会计人员,特别是处于基层的中小学校会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层次低等原因,普遍存在道德水准不高、专业知识及关联学科知识缺乏、业务视野狭隘、组织协调能力差等弱点,从而导致会计监督弱化、会计信息

公信力下降。为此,加强对会计队伍的建设和领导,保障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切实赋予会计人员应有的责任和权力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各中小学会计大多数是教师兼职,课务较重,培训机会几乎没有。法律意识淡薄,财务知识缺乏等,以致帐簿设置不太规范,科目使用不太正确,收支较混乱,不能分门别类予以核算,有关项目如代办费不能做到专款专用等。结合《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条例》的有关要求,学校的报账会计应当持证上岗,恪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理、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教育和培训应当加强。”财政部门及单位应切实抓紧报账会计的培训和教育,开展时间短、收效高、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会计人员只有加强学习和继续教育,才能保证自己紧跟时代步伐。

2.4 完善内外监控制度

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账实相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管账与实物一致。对学校固定资产的购置,要有计划,适时购进,保证供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学校资产如课桌椅、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处于开放的、不断循环的周转之中,易损易失,有一定的管理难度。因此,资产配置后,应落实固定资产使用责任人制度。配备专职实物保管员,负责各类资产验收、入库、保管、领发。建立固定资产等专用账簿,对资产进行入册登记,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每年对账物进行一次清查核对,层层控制,互相监督,责任到人,以保证教学及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领导应加深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完善本单位的财产管理制度,从而强化内外监控力度,最大限度地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总之,学校财务管理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各项资金的收集、安排和使用,都直接关系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关系到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发展。只有重视学校的财务管理,健全相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并加强监督,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效益性,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做好教育事业的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涛,杨勇.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之我见[J].时代经贸,2008,(7).[2]申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财务管理新思路[J].管理观察(中旬刊),2008,(6).[3]刘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与对策浅析[J].科教文汇(中旬

篇6:教育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经费管理

为加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进一步规范教育经费收支行为,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我区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特制订《XX区教育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一、收费管理。

1、各学校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2、所有经过批准的收费要进行公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收费,并把收费项目、收费范围、收费标准、举报电话,在单位内外醒目的地方,以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的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

3、所有收费,要开据规范性票据,一律用财政专户专用转账、现金缴款单在收费当日就地缴入财政局指定的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有关经费直接进核算中心账户。各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坐收坐支。

4、无收费依据,自立收费项目、超标准、超范围、搭车收费、收费不开据或使用不规范票据、打白条等收费的,缴费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拒付和举报。已经发现,严肃查处,追究当事人责任和单位领导责任。

二、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

1.管理模式。

根据区政办函【2011】123号文件精神,2011年9月1日,成立了教育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实行校财局管,严格按照《 XX区预算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及时做好核算中心账户销户,设置零余额帐户。及时合理编报用款计划,根据指标使用资金。按照程序分别办理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业

务,确保业务正常办理,帐务及时处理。全面推行公务消费刷卡制度,公务卡消费占授权支付的25%以上,严格控制现金支付结算,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

2.义务教育经费使用原则。

1)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转的原则。义务教育经费要首先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转,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后勤服务、校舍维护等方面的必要支出;其次要根据不同规模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分配和使用中小学公用经费,并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学校倾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坚持预算控制的原则。各学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真实性、完整性、重点性、科学性、透明性、绩效性原则。应根据明确的公用经费数额,按轻重缓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而出,将学校收支全额纳入预算,作出预算编制,做到预算不留缺口,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

3)公开透明原则。大额支出事项,应集体决策并进行公示、公布,公开透明。

3.教育经费的管理。⑴.各校要按本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审批程序执行,并将本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及其他有关制度报核算中心备案,学校的财务审批人和审批签字字样预留核算中心。

⑵.各学校要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正确性、合理性、及时性。

①取得的支付凭证应是合法的、真实的、有效的凭证(税务部门监制的正式发票),票据要素应齐全。收款与出具票据的单

位要一致,购物票据与所购物品应完全相符,未列清物名的发票要附上清单。

②维修等工程完工后应取得建筑安装专用发票,办理报销

时,要附上合同、验收单、审价单、政府采购审批单及经办人、复核人和校长签名。

③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果遗失,应当取得原开出单位盖有公章的书面证明,并注明原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由经办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才能代替原始凭证。

3.日常支出资金管理。

⑴外出开会和外出培训支出需附有会议通知或培训通知;各校组织的外出学习、考察、培训需要到区委组织部审批。

⑵凡开具概括性内容的购买、消耗性支出如“办公用品”、“清洁用品”、“维修费”、“印刷费”等票据,必须附盖有出票人公章的清单及进出库清册(经办人在清单上必须签字确认)。

⑶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列入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类一律实行政府采购,按相关要求组织实施。支出时应附用款申报、政府采购申请表、合同或协议、验收单等。

⑷会议费支出要附会议通知或者活动方案、与会人员签到表。

⑸特殊原因采用领款单领取款项的,还应写明领款人住址、附身份证复印件、由领款人在签名处签字或盖章并按手印。

⑹无车辆编制的学校,不得列支油费、过桥过路费等,而且交通费支出不得超出现行差旅费报销标准;

⑺在接待费报销中,严格按照纪委有关接待费管理的要求执行。接待费报销时要有公函和公务接待单;同城单位不准接待,基层单位的工作餐费每人每餐一律不准超过20元;按照规定,对娱乐场所的发票一律不准报销。

⑻工会经费坚持经费独立管理原则,要建立银行账户,实行独立核算。但是单位机构小,工会经费发生额不大的学校,工会经费也可直接在基本户中列支。

⑼基建项目应严格按照申请、立项、审批等程序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决算须经审计才办理结算;学校在预付首笔工程款前,要提供招投标中心出具的交易确认书以及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支付工程进度款时,应严格依照施工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方式,并做好项目台账;工程建设期间,学校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结算,必须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待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后再结算;工程竣工结算时,学校需提供经审计部门批准的竣工决算书及批复文件。

篇7:会计集中核算后

摘要:在企业改革以后,企业的存货管理的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就鞍钢集团的铁路运输公司为例,讲述了企业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对存货方面所做处的合理的流程,并在财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存货 采购 外售 盘点

存货是指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或者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具体项目包括原主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备品备件、包装物、生产及管理用具、委托加工材料、在途材料、在产品及半成品、产成品、发出商品等其他物资。存货不仅占用的资金大,而且品种繁多,并且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存货管理存在管理漏洞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如何解决企业存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必须解决的难题,而运转协调的优良的存货管理机制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增强企业活力,最终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直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鞍钢铁路运输公司是鞍钢集团直属大型物流企业,公司主要承担鞍钢原燃材料输入、产成品输出及部分主体厂矿工序链接任务,同时也为市政部分单位提供运输服务,是鞍钢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主厂区位于鞍钢东南,所属运输总站为货运行车组织实体,为鞍钢和市政130多个工矿企业服务;机车厂主要为铁路运输生产提供牵引动力和车辆等设备,同时具备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大中修能力;电务修建公司是公司电力、电路、通讯、信号设备的维护、检修单位,具有三级铁路电务工程施工能力。目前公司共有电力机车33台,内燃机车39台,各种车辆2182辆,铁路线路540公里 ,大型调车场8座,全自动化驼峰一座,电力、通讯线路578公里 ,接触网531公里,自动化调度指挥中心一个。

一、存货管理的现状

1.1会计集中核算,物资系统滞后

4月鞍钢集团铁路运输公司接受鞍钢集团公司计财部的委托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即每个下属单位留下两名会计人员,进行基础核算,对所属单位的其余会计人员统一划归至鞍钢计财部驻铁运公司财会处,并会计业务进行一级核算。对于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经济活动凭证的实际内容是否真实,会计核算中心无法监督和管理,必须由单位负责。铁运公司财会处对凭证进行准确分类、正确记录、及时结账、生成报表,及时向单位提供信息,做好会计档案管理。

在会计实行集中核算后,铁运公司各厂均存在物资管理部门并相应设置存放的仓库。几十年来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财务集中后的管理方式,因此,就要对铁运公司机关及下属三个分厂的存货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并达到统一的模式,为将来物资系统一级管理打基础。

1.2物资实物已经入库,财务部门没有记录。

由于企业采购业务与财务信息处理脱节,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物流信息,二者在时效的反映上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存在发票等单据到达不及时的情况,造成财务核算失真。由于货物存放较为分散,管理部门较难完全控制,虽然在应付款账户中反映出采购行为,却存在着企业资源潜在的风险。

1.3物资己做财务入库,但对实物的控制权缺失。

由于财务部门不能对基层单位的自有存货进行有效控制,很少通过实地盘点来核对账实,所以入库只是账面行为,存货只是以数据形式存在,极有可能造成账实不符。

1.4库存货物已经出库,在财务账面没有反映。

物品已经提货或已做转移却没有反映在财务记录中。如果财务和业务部门不及时协调核对,则账面和报表的数字就会失真。

1.5缺乏对存货的期末盘点。

因为上述的客观原因和传统做法,企业重视账面数字而缺乏实地盘点,不能及时对所辖的存货进行必要的评估,势必加大存货估价的误差。

1.6缺少对存货损耗的判定。

由于缺乏盘点,就不能对损耗的数量和损耗的环节(采购、运输、加工等)做准确的判定。

以上问题影响了企业资产损益的真实性,影响了对企业资源配置利用的判断,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削弱了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很可能导致管理漏洞的产生。

二、制定合理的存货周转流程

实践证明,对存货进行定期抽查评审,是发现管理隐患、堵塞管理漏洞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公司内部存货管理评审业务,对存货管理程序上的缺失和不当及时进行揭示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强化了内控管理的力度,确保了资产的安全性。开展存货定期抽查评审大有可为,它真正起到了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的作用。

针对公司的具体情况,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制定一套适合本公司的高效合理的存货周转流程。市场营销部门、生产调度中心、生产部门、采购中心、库房、车间按照流程填制各类单证,保证原材料的采购、领用、加工、入库、发货和销售,使每一环节物流、单证流同步进行,财务部根据单证按照一定的方法及时记账,对重点存货做到永续盘存,从财务账上反映出产品的生产过程。

2.1规范统一的存货入库手续

仓储部门要对存货数量、质量进行检验,审核采购清单、产成品交付清单及剩余存货的退料清单,并与实物一一核对无误后验收入库,开具入库凭证,打印入库单,入库单要有采购经办人员、仓储人员等有关责任人签字。对于无法入库保管直接运抵使用现场的存货:采购、质检、仓储及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必须到现场验收,打印出入库单,由经办人员签字确认。

2.2规范统于的存货发出程序

2.2.1一般存货领用:采购中心对需用单位生产或项目发货:生产物资由仓储部门保管人员按审核的工单发货,对成本中心发货按审核的需求计划形成的预留发货;项目物资按审核的项目需求计划形成的预留对资产发货,领料成本自动记入相应费用。按上述类别发货后及时打印出库单,由双方签字确认。

2.2.2销售商品出库:根据资产经营中心出具有评估单为依据,业务部门根据评估单开具提货单,到财务部门开具销售发票,仓储部门按提货单、财务部门已开具发票凭据发货、同时打印出库单,由双方签字确认后,再由门卫凭出库单“出门证”联核实后放行。

2.3存货的外售

当前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存在已购不能继续使用,或因生产技术更新等不适用的存货。因此,就需要将此部分存货通过资产经营中心进行外售或调剂,但外售存货的同时又会增加相应的应收账款,而企业居高不下或发生坏账损失问题,已成为影响一部分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如何在争取销售得到发展的同时,加强企业存货的管理,控制存货的增加,避免存货报废毁损,已成为企业应该严肃对待和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严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销售和存货管理业务的顺利进行。应建立和健全销售和存货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通过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来加强存货控制的有效途径,进而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

2.4存货盘点管理

存货数量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存货计价的准确性。为保证存货数量计算的正确性、保证存货的实物流转和价值结转的一致性,做到存货账实相符,发现存货数量盘盈或盘亏的数额较大且情况比较异常时,应分析具体情况,找出造成异常的根本原因。

2.4.1分类盘点:仓储部门根据存货的品种,定期分类盘点存货,对不同类别的存货采取同时点(每天、周、月、季)自行清查,并将清查的结果与财务部门的账表数据核对。如发现存货发生短缺、毁损、灭失,要及时向管理部门及领导汇报。

2.4.2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盘点(年中、年末盘点),并出具残次冷背存货报告单。存货全面盘点工作由计划、财务部组织,仓储部门、使用部门负责实物盘点,填写盘点表,并与ERP系统库存清单核对计算出盈亏,由不相容部门(人员)监督、审核、签字。不相符的要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报相关领导审批后处理。

三、会计集中核算后的存货控制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后,会计监督职能得到了加强,改变了过去财会人员对单位的依附,单位领导对财务收支随意性和盲目性的弊端得到改观,强化了会计业务监督,规范了财务管理的秩序。会计集中核算作为一种融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其基本职能是: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由财会部门负责各单位的资金结算、会计核算职能,并行使监督职能。实行集中核算可以加强核算单位日常的财务管理,使财会监督深入到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具体参与和了解预算编制及用款情况,从根本上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存货管理而言,要把与存货业务的相关购销合同副本、采购标本等手续纳入会计凭证一并管理。严格按照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规定,把监督的重点放在审核原始单据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财经制度的规定等方面,目的是建立有效的经济监督体系。更新会计设计模式,把存货管理控制的理念延伸到会计资料之中,改变传统的凭证、账簿格式,这是加强存货管理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梅盛才,《企业存货管理模式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4月。

[2]吕太亭,《企业加强存货管理有效途径的探讨》,《莱钢科技》,8月。

[3]沈贤香,《浅析企业存货管理》,《管理纵横》。

篇8: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略析

(1) 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财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使财务管理保留在原单位进行, 而具体核算工作由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去执行,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 不利于财务工作的有效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报”为“单位批中心报”。会计集中核算推行前, 单位支出只要单位领导“一支笔”就可报销, 集中核算后, 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报”为“单位批中心报”。单位领导签了字还须中心总会计审核后才能报销。有些学校对此认识不够, 不予配合, 有的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使学校财务管理积极性受到巨大挫伤, 财务管理效率必然下降, 有悖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的要求。

(2) 会计集中核算降低了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学校的会计岗位被取消, 原来精通业务、拥有中高级职称的会计都被抽调到会计核算中心任职, 有些学校领导认为报账会计是打打杂、跑跑腿的, 有无资格证、有无财务工作能力无关紧要, 报账会计随意任命, 导致报账会计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无法为单位合理、有效地筹集、使用资金提供合理建议, 这样使得财务与会计的天然联系被割断, 学校的财务活动由于不能得到会计人员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 财政资金筹集与使用的效率被降低了。

(3) 会计集中核算使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责任不明确。由于目前尚未就会计核算中心这一会计核算形式作出明确的权责界定, 尽管会计核算中心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保持“预算管理体制不变, 单位理财机制不变, 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但学校仍然消极地将所有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责任推向会计核算中心。我国《会计法》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校的核算权和会计监督权, 也相应地改变了会计责任主体资格。如会计财务处理出现差错, 学校会计信息失真或泄密, 学校领导贪污挪用本单位资源, 责任难以确定。

(4) 会计集中核算使会计核算与学校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 财务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弱化。资产管理、账实核对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会计集中核算以后, 会计核算移至核算中心, 但是财产物资仍由原单位进行管理。财务人员独立于学校之外, 一般只能做到根据学校提供的购物发票, 对新购置资产进行入账核算, 对于新增的固定资产, 尤其是上级部门调拨或配置的资产, 如计算机、课桌等, 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 致使账实难以相符。而对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管理情况无法掌握, 也做不到定期清查、账实核对。这种财产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势必使学校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2 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2.1 转变学校财务管理观念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经费报销的手续在“中心”办理, “中心”在审核中发现原始凭证或支出项目不真实、不合法、不合理或有违反预算使用资金等情况, 即使单位负责人签了字也有权拒绝支付。这些学校的领导权力比较集中, 对于“中心”的拒付易误认为这是在削弱他们的权力, 是对他们的不信任, 从而在工作中出现抵触情绪, 给“中心”的工作增加了难度。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上级要与各核算单位领导适时沟通, 使之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改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 并不减少各部门财务职能。学校领导要认真学习《会计法》有关知识, 用新《会计法》、党纪政纪来武装自己。教育行政部门多举办校长财务管理培训班, 增强其法制意识, 明确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避免滥用权力;明了“中心”有义务、有权力协助核算单位规范财务管理, 完善费用报销手续。

2.2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负有法律责任, 要对学校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 领导要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 增强全盘考虑、统筹兼顾本单位的管理意识, 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制度, 并将责任层层落实。校长还必须认真审核本校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 并在报告上签名, 对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要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 结合本校内部管理的需要, 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还必须明确校内其他各

级领导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权利和责任。通过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落实校长负责制, 为学校加强财务管理奠定基础。

2.3 加强财会队伍的素质教育

财会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 由于我国会计人员, 特别是处于基层的中小学校会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层次低等原因, 普遍存在道德水准不高、专业知识及关联学科知识缺乏、业务视野狭隘、组织协调能力差等弱点, 从而导致会计监督弱化、会计信息公信力下降。为此, 加强对会计队伍的建设和领导, 保障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切实赋予会计人员应有的责任和权力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各中小学会计大多数是教师兼职, 课务较重, 培训机会几乎没有。法律意识淡薄, 财务知识缺乏等, 以致帐簿设置不太规范, 科目使用不太正确, 收支较混乱, 不能分门别类予以核算, 有关项目如代办费不能做到专款专用等。结合《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条例》的有关要求, 学校的报账会计应当持证上岗, 恪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理、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 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教育和培训应当加强。”财政部门及单位应切实抓紧报账会计的培训和教育, 开展时间短、收效高、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 提高专业水平, 会计人员只有加强学习和继续教育, 才能保证自己紧跟时代步伐。

2.4 完善内外监控制度

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 账实相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校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 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 做到入账时有验收, 领用时有登记, 保管账与实物一致。对学校固定资产的购置, 要有计划, 适时购进, 保证供应, 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学校资产如课桌椅、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处于开放的、不断循环的周转之中, 易损易失, 有一定的管理难度。因此, 资产配置后, 应落实固定资产使用责任人制度。配备专职实物保管员, 负责各类资产验收、入库、保管、领发。建立固定资产等专用账簿, 对资产进行入册登记, 做到账账相符, 账实相符。每年对账物进行一次清查核对, 层层控制, 互相监督, 责任到人, 以保证教学及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领导应加深对自身职责的认识, 完善本单位的财产管理制度, 从而强化内外监控力度, 最大限度地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总之, 学校财务管理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各项资金的收集、安排和使用, 都直接关系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关系到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发展。只有重视学校的财务管理, 健全相应的内部管理体制, 做好固定资产管理, 并加强监督, 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效益性, 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 做好教育事业的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涛, 杨勇.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之我见[J].时代经贸, 2008, (7) .

[2]申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财务管理新思路[J].管理观察 (中旬刊) , 2008, (6) .

篇9:浅议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工作

关键词 会计;教育;集中核算

2006年1月1日,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局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整个系统内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会计核算中心全面负责全区各学校、单位及教育局本身的财务工作,分户核算各中小学及局直属单位的经济业务。各下属单位取消银行帐户,所有资金收支业务全部通过核算中心的银行帐户集中办理。同时取消原有的主管会计和出纳岗位,设立新的报帐员岗位,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报帐工作。本着为教学育人工作服务,为教育事业保驾护航的出发点,会计核算中心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从实施情况看,运行较为平稳,进展比较顺利。在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会计集中核算工作顺应了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方向

“收支两条线”顺利实施,通过核算中心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各单位自觉购买领用财政统一发放的收款票据。实现了借读费收入、捐赠收入、租赁收入、幼儿园管理费收入以及其他各项收入全部及时足额地通过银行上缴财政部门,加强了财政部门对各项资金的有效监管。政府采购工作有序进行,通过会计核算中心集中管理集中领导,各单位应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的采购项目,全部按要求作出政府采购申请计划表和政府采购项目审批表,由核算中心集中上报政府采购办公室。2006?年以来,会计核算中心配合政府采购部门,先后为各单位统一采购了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教学办公用计算机等专用设备,每项采购工作均遵循公平、公开、合理、高效的采购模式,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同时,教育系统的集中核算制度也使上级财政部门能够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增减情况更加方便地实施指导和监管。

二、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核算工作效率,规范了会计行为

会计核算工作要求通过记帐、算帐、报帐等一系列活动,如实地、连续地、全面地反映资金的收支情况,为单位领导及时提供确实可靠的资料。通过集中核算,统一记帐科目,统一记帐方法,使同类单位同类会计信息的统计口径一致,更能有效地分析资金使用情况。例如,经过核算中心统一业务指导,所有学校接受的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企业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助学资金全部记入专用基金中的奖教奖学基金,专款专用专项管理。所有捐资助学资金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既可以分单位了解情况,又可以全面了解各学校助学金汇总情况。会计核算中心还把各学校食堂会计核算工作纳入日常管理,统一规范帐户开设、科目设置,对食堂会计人员集中培训,使学校食堂会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不再是一盘散沙。集中核算工作中,类似的事例很多,通过集中记帐、集中管理,每一项具体工作都变的井井有条、高效合理。

三、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强化财务监督职能

会计核算工作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资金管理,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财政制度,合理地组织和使用资金,防止违法乱纪行为,堵塞浪费、损失的漏洞,起到监督作用。环翠区教育会计核算中心集审计和财务工作于一身,把内部审计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常抓不懈。核算中心制定了严格的报帐工作制度,每一笔资金支出均要经过主管会计审核、出纳会计把关、记帐会计核实的流程,这些环节环环相扣,足以堵塞一切不合理支出的漏洞。近几年随着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办学质量日益提升,各学校校舍改扩建工程比较多。教育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工程项目由学校民主理财小组拟订计划上报教育局,经过局领导批准立项。在工程进展过程中,有专业的审计部门介入,对工程质量、数量等进行专业审计,出具规范的审计报告。核算中心依据审计报告结算工程款,杜绝了不合理支出。另外,核算中心通过检查各单位财务支出情况,分析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揭露财务管理中的矛盾。确保财政拨付的教育经费全额及时地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严格控制人员支出比例,充分挖掘增收节支潜力,把资金投入到最需要、最有意义的项目上。通过集中核算集中管理,核算中心真正发挥了参与经济决策、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

四、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需要,从西方财政管理经验中借鉴而来的一种财政资金科学管理模式,是我国目前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可以说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做好了许多准备工作。环翠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先期已经实行单一帐户管理,为零余额帐户的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之前,财政资金实际支出前不是存在国库中,而是存在会计核算中心的过渡性账户上,会计核算中心开设的账户还不是零余额账户。我们于2007年下半年顺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各单位所有资金全部由教育局银行帐户转入国库集中支付帐户即零余额帐户,预算内资金与其他资金在零余额帐户下分项支出控制管理。记入各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在未经财政部门审批之前,不能自行支配,保证了所有预算单位的资金都在财政部门的监督掌握之下,能够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效率。

作者简介:

篇10: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办法

(试行)(征求意见稿)

为了加强XXXXXXX财务资产管理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强化财务收支监督,整合财务会计人力资源,根据《等相关制度,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试行)。

一、指导思想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及有关财务制度,遵守财经纪律,整合财务资源,切实加强全局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制度和财务软件功能,提升监管效能和财务服务效能,构建“科学、高效、廉洁、务实”的全局会计核算新模式。

二、总体原则

(一)、业务公开原则

在集中核算模式下,公开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各单位会计业务处理要经过经办人、证明人(业务负责人)、财务审批人和报账员、会计核算中心主办会计和核算中心主任等多个环节,对数额较大的还要经过会计核算中心的分管领导审批,扩大知情范围,公开运作过程,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二)、集中核算原则

撤销各单位原会计核算岗位,会计核算业务统一由局财务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安排,原核算单位变为报账单位,原会计核算岗位和出纳岗位变为报账员岗位或资产管理员岗位。

(三)、适度分离原则

在集中核算模式下,要做到以下分离:一是经济活动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分离。集中核算模式下会计业务从各单位的内部处理变为会计核算中心的集中处理,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与单位分离;二是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集中核算后,财务审批职能仍由单位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统一由会计核算中心行使,在审批责任人和实际操作人上形成分离,建立双重制约职能;三是会计核算与档案管理分离。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会计核算,各单位负责会计档案存放管理。

(四)、主体责任不变原则

在集中核算模式下,各单位的预算管理体制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各项资金仍归单位支配使用;资金所有权不变,单位的预算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审批仍由原单位负责;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对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的责任不变,各单位负责人仍对本单位资产和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负责。

三、实施对象和范围

1.纳入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对象:局机关、局属各公路段及局高速公路养护、应急抢险、试验检测、后勤服务四个中心。

2.纳入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范围:预算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收支业务,包括财政补助资金、上级拨入资金、专项资金及其他资金等全部资金。

四、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省厅、局财经规章制度,按照《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组织会计核算。

2.负责建立健全局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局属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及账务处理程序,按照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3.参与全局预算的编制,科学合理分解预算,并依据预算按进度及时核拨经费或专项经费。

4.按规定设置银行账户和会计账簿,负责财务预算的执行,并协助做好会计核算单位预算控制和监督工作。

5.负责会计核算、单位月、季和会计报表、财务报告的编制,财务决算的编报、汇总工作。

6.设置固定资产账簿,管理资产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调拨、处置等进行核算及监督。

7.负责流动资金的管理工作,做好流动资金管理及调配,合理安排,保证高效运转。

8.定期向各会计集中核算单位通报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情况。

9.上级或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岗位设置

1.局财务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在局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业务由局财务科负责。

2.结合实际,局财务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岗位设置如下:

(1)主任1名,由局财务科科长兼任,全面管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人员及工作,协调职责内各项业务,负责预算的控制和监督执行。

(2)副主任1名,由局财务科副科长兼任,协助主任全面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负责会计核算中心日常事务性工作及预算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3)主管会计1名,负责养护账套的会计核算业务及一般公共预算单位各类报表的汇总上报,负责全局基本支出部门预算编制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会计核算工作。管理会计1名,负责通行账套和基本建设的会计核算业务及政府性基金预算及基本建设单位各类报表的汇总上报;负责财务相关合同、协议管理工作;做好其他应办事务。

(3)分管会计3名,分三个核算小组,其中1人负责第一核算小组()会计核算工作;1人负责第二核算小组)会计核算工作;1人负责第三核算小组()会计核算工作。

(4)出纳1名,负责各项出纳及资金结算业务,办理工资发放、公积金的缴纳,各项税费、社会保障费申报、缴纳等工作。

六、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办法

(一)、集中核算模式

1.设立财务集中核算中心。财务集中核算中心设在局机关,与局财务资产管理科合署办公。

2.统一会计核算体系。财务集中核算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的办法,统一会计核算科目和体系,构建框架,稳步推进,逐步完善。

3.建立报账制度。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保留1--2名报账员,其主要职责是:报账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会计信息的传递;备用金的管理;据实登记有关辅助台账;定期与财务中心核算;对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进行领导审批前的审核及说明;向财务核算中心报账并说明单位经济业务及票据的真实情况;下载、打印会计档案,并与原始资料整理归档等。

4.建立定期会计信息传递制度。核算中心定期向各财务集中核算单位通报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情况;各集中核算单位也可随时向核算中心查询有关本单位财务收支数据及账务状况。

(二)、报账审核程序

1.审批备查登记:各集中核算单位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有关财务支出的审批制度;审批程序和审批人员的签名笔迹和印章样式应报局集中核算中心备查。

2.基层单位报账

各基层单位依据《会计集中核算实施方案》相关规定,各单位对单据的真实、完整、合法性负责,由报账员完成对原始凭证的初审,并将初审合格的原始凭证进行整理、归类,对发生的经济业务相关单(证)进行审核签字,在基层领导审批后2个工作日内,填写《报账审批单》并上传原始凭证扫描件,提交集中核算中心进行审核报账。

3.报账审核与审批

(1)基本支出中工资、五险一金、水电费及1万元以下支出由基层单位审核,附相关会议记录,签字完备后申报支付,经核算中心分管会计审核无误返报账单位支付,支付完毕后转核算中心分管会计核算。

(2)支出金额大于等于1万元但小于等于10万元的,经基层支部会议研究附会议纪要报核算中心分管会计核算、支出;支出金额大于10万元但小于等于20万元的,经基层支部会议研究附会议纪要上报核算中心分管会计核算并经核算中心主任签字后支出报分管会计核算;支出金额大于20万元的,经基层支部会议研究后附会议纪要上报核算中心分管会计、核算中心主任、局分管领导审核后返基层单位支出后转核算中心分管会计核算。

4.款项支付办理

资金支付按照资金来源不同分别进行支付。原则上2019年由局核算中心拨付到各报账单位,由各报账单位进行支付。

付款后,报账单位报账员应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并将付款凭证上传给核算中心会计。

5.会计核算

(1)单位所有收支凭证都必须经核算中心按照支出金额大小审核或者复核,未经审核或者复核的收付凭证不得入账。

(2)经核算中心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由分管会计进行账务处理。

(3)期末,核算中心主任对所有会计资料稽核无误结账后,由分管会计编制会计报表,对会计报表审核无误后签章,报送有关部门。

6.审核要求

(1)单位是否有预算批复,是否超预算支出,是否专款专用。

(2)审核报销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要素是否齐全,使用是否规范。

(3)审核报账手续是否齐全,报账用章、签字笔迹与预留印鉴和笔迹是否相符。

(4)审核单位财务支出是否符合开支标准,是否超过规定限额。

(5)审核报账员对经费支出的归类是否正确,汇总金额与原始凭证金额是否一致。

(6)审核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采购支出是否经过政府采购。

(7)审核国有资产处置是否符合相关程序。

(8)其它需要审核的内容。

7.拒绝受理事项

(1)单位无报账资金的报账业务.(2)非法票据和填写不规范的票据。

(3)未按审批程序审批的票据。

(4)超过支出标准的支出。

(5)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而未经政府采购的业务支出。

(6)未经相关部门审批或手续不齐全的国有资产处置业务。

(7)其他不符合财经法规、制度和规定的事项。

(三)、具体业务管理

1.收入管理

(1)局财务科向纳入集中核算的基层养护单位按月拨付经费,经费的拨付以局相关部门出具的月拨款(计量)单为准,当年拨款累计数原则上不得超出预算数。

(2)经费的拨付每月统一进行,在拨款单上由相关人员签字盖章后,出纳拨款。

(3)专项资金及预算外资金的拨付依据计量或相关办法拨付进度款或经费,审批程序同经费的拨付程序。

2.支出管理

(1)单位日常小额支出可实行备用金制度。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单位经济业务量的大小,核定各单位的备用金额度并在业务办理完毕后及时清理收回备用金。

(2)单位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经办人员取得真实、合规、合法票据,并由证明人签字、单位负责人签批后,报账员方可到中心报帐。

(3)单位职工出差、培训、购置零星办公用品原则上不得借款,先以公务卡结算,业务办结一周内由报账员收集报账;因特殊情况确需借款的,由职工本人填写借款单,经单位领导审批,报中心审核后由报账员予以支付。借款人在业务办结后应及时予以归还或冲销。

3.国有资产管理

(1)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国有资产的会计核算,各单位负责实物管理,单位应建立国有资产台账(包括应急储备物资),并定期与会计核算中心进行核对。

(2)单位发生国有资产增减业务应按规定办理手续,并送核算中心登记入账。

(3)核算中心应督促各单位每半年对国有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做到家底清楚,账实相符。

(4)各单位应对国有资产的核算资料进行整理,将原始发票、核算凭证等复印单独保存,以备使用。

4.会计档案管理

报账员将核算中心审核后的原始凭证进行整理,待中心审批确认、报账单位付款、中心会计进行账务处理后,从系统中下载相关凭证扫描件并打印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一同粘贴装订,整理成册,按照会计档案管理要求和保管年限,在各单位进行归档保管。

七、责任追究

1.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规定追究行政及法律责任:

(1)擅自设立银行账户,隐瞒、转移资金的。

(2)截留、挪用、坐支各项收入的.(3)私设账外账或“小金库”的。

(4)单位和个人无故对依法履行职责的核算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刁难、诋毁和人身伤害,影响恶劣的。

(5)不按规定程序办理,有意逃避监督行为的。

2.核算中心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1)核算中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恶劣,且造成严重后果的。

(2)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操作中徇私舞弊,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受理,或者对违纪违法的收支,不向核算中心负责人或单位提出书面意见,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

(3)伪造、非法涂改会计资料,故意毁坏数据文件,账册,备份磁盘和装有会计数据的计算机程序;随意增加,删除,改动数据库文件,造成数据丢失,无法弥补的;

(4)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营私舞弊、弄虚作假、故意拖延、拒绝单位正常用款申请或故意泄露财务秘密的;

(5)相关责任人对核算中心工作人员违纪违规行为不予制止或制止不力,造成重大损失的。

上一篇:古风句子 暗恋下一篇:十一假期值班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