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2024-06-26

残联依法行政工作总结(通用12篇)

篇1:残联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古塔区残联2010年依法行政自查自评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政府的领导和部署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古塔区残联认真贯彻落实锦州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锦州市2010年度依法行政评议考核方案的通知》和区政府有关依法行政的有关文件规定,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现将古塔区残联本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提升行政决策水平。一是执行科学决策的调研制度。古塔区残联领导高度重视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年初结合工作实际、紧扣发展目标确定了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及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工作等重点课题,在广泛征求意见后,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二是完善民主决策的工作制度。坚持行政措施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的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等工作机制。三是强化重大决策会议研究确定制度。充分发挥理事长会议和理事会会议的作用,对重大项目如为民办实事项目指标的下达,资金发放等重大事项,全部通过理事长会议和理事会会议研究后实施。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不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一是注重规范性文件的实用性。对涉及残疾人生产、生活和相关利益的事项,我们在发文时,尽可能使用规范性文件,或形成规章制度,并印编成册。二是实行文件的法核制度。文件签发前均由办公室审核把关,不符合法律或上级规

定的退回修改,确保文件的合法性。三是坚持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今年以来对已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备查。

三、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促进行政权的“阳光运行”。

一是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专门开设了政务公开专栏,另一方面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要求让群众自由选择获取政府信息的形式,得到残疾人和群众的普遍欢迎。二是提高信息公开的实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凡是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公开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收费,一律实行公示,并公开举报电话。三是规范信息公开的制度。建立了信息公开工作的依申请公开制度、考核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四是畅通行政救济渠道,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四、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抓好执法依据梳理和执法职权的层层分解,做到了岗位到人、责任到人,进一步明确了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目标和执法责任,规范了执法行为,制定了详细的流程图。二是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有效防止了权力的滥用,减少了行政执法的随意性,提升了公信力。

五、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指导各街道、社区残联抓好残疾人信访工作的督办和反馈工作,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残疾人信访

案件的回访和检查落实机制。同时,督促街道残联及时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六、加强机构队伍建设,落实依法行政保障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每周一、三学习例会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学习等形式,组织开展《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公务员法》、《物权法》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围绕工作实际写心得、谈打算。二是重点开展专题业务培训。三是认真做好依法行政保障工作。安排添置必要的办公经费和办公设备,为依法行政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

古塔区残疾人联合会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五日

篇2:残联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一、xx年度工作总结

1、辖区残疾人基本情况

目前我处辖区共有残疾人476人,其中听力残疾87人,智力残疾25人,多重残疾2人,视力残疾61人,肢体残疾246人,精神残疾43人。

2、强化责任,认真开展摸底工作

残疾人各项数据影响着上级残联制定扶残助残的政策,为切实掌握残疾人各类需求情况,我街道残联强化责任,认真开展各项摸底调查工作,为上级残联提供了详细准备数据。主要做法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宣传站、宣传栏、电话通知等有效措施广泛宣传;二是走进残疾人家庭登记情况,讲政策,发放宣传单,为每位残疾人制定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

3、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残疾人10户,为他们送去春节慰问及慰问金200元和慰问品。

4、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一是发放辅助器具发放20件(其中,轮椅15辆,四角手杖2根,听书机1台,电子语音报时盲表1个,盲杖1根);二是康复救助贫困残疾儿童5名,5名儿童均在市残联康复中心及天使特教中心得到了免费康复训练。三是为4名精神患者申请并落实享受了精神病人服药及住院费用报销。

5、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阳光家园救助15人(350元/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户,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5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费用补贴124人,其中一级49人,二级75人。

6、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水平。共安排33名残疾人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

7、加强信访工作,切实为残疾人排忧解难。xx年以来,我街道残联接待残疾人上访0例。

8、残疾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一是在残疾人节日期间,开展了宣传、法律知识咨询、康复训练等活动;二是为残疾人开展志愿助残服务。

二、xx年工作计划

1、树立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区残联有关指示精神和部署,努力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

2、完善残疾人个性化服务平台,切实开展好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的服务工作。

3、加强宣传《残疾人优惠政策》力度,积极为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力争提高办证率。

4、做好重度残疾人护理费用补贴申请审批、阳光家园补贴申请审批、燃油补贴、精神病人服药及住院费用报销、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等工作。

篇3:地方残联组织行政化趋势剖析

一、地方残联组织行政化趋势分析

“组织行政化”指的是这一组织的工作是被纳入政府行政框架之中, 通过行政手段加以管理, 并由国家行政干部按照行政法规程序进行并将其纳入行政管理的范畴, 整体具有行政化色彩。

残联作为残疾人的组织, 从最初的中国盲人福利会、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发展而来, 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代表功能、服务功能、社会化管理功能融为一体的“亦官亦民”性质作为其安身立命的基点, 通过国家政府和社会的两个着力点更好地解决残疾人公共事务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这一性质明确要求残联需把握好“亦官亦民”的界限, 不能顾此失彼。然而发展至今, 残联都一直把工作重点放在“官”上, 不断加强对“残疾人的管理”的职能。不可否认利用“官”的职能在计划经济及市场经济建立初期与残疾人事业促进发展阶段推动制定残疾人保障法, 推动设立政府残疾人帮扶工作机构, 推动建立各级残疾人组织等方面, 能有效发挥积极的基础性建设作用, 但过度强调“官”的职能、忽视“民”的职责, 或多或少会造成一些残联“空中楼阁”的不接地气印象:在许多的残疾人眼中, 残联已不是一个他们的避风港, 而只是政府的一个下设办事部门, 一个“统治管理”他们 (残疾人) 的政府部门。这显然不利于残联与广大残疾人建立亲密的“血肉联系”, 也在一定意义上抹杀了“亦民”的性质。很显然, 这样的残联就不能切实的代表其所应该代表的残疾人群体, 来反映残疾人弱势群体的要求, 表达他们的诉求。过度地带有“官方”色彩的残联, 其组织行政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未能凸显其“非政府性质、社会公益性组织”自治性质。

在长期地被认为“半官方代表”的角色行驶职权的实践过程中, 残联过多地包揽行政任务, 使其行政职能远甚于服务功能, “管理大于服务”痕迹明显;绝大多数残疾人都把残联与民政局等政府机构画上了等号, 有些残疾人甚至认为“残联是属于民政部门管辖的”;在对一些残联工作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的随机访问调查后, 得到了一个令笔者等调查人员诧异的认识:就连他们也普遍认为残联就是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政府单位。加之中国两千年的“奴性”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些大众认知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老百姓对残联性质的误解, 很少有残疾人能确切了解残联是具有非政府、民间组织的社会公益性组织性质。

在这种社会默认的潜意识影响下, 使得绝大多数的残疾人有难题不愿找残联, 他们的基本诉求无人倾听。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残联“民”的优势发挥得尚不充分, 即残联组织代表性体现得不够充分, 最重要的是残疾人在残联组织中还不够活跃。很多残疾人群体所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也没有及时地正确面对和解决。这样的恶性循环下, 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善。

(二) 明显的“国家包办主义”倾向。

自从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 国家及政府就以“人民公仆, 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代表者”的姿态立身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之中, 一贯有“统得过多过死, 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病。这一弊病也在残联发展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国家对残疾人事业近乎于全面的接管, 国家政府是无所不能的, 可以“包办”一切的残疾人事业。

在外界看来, 残联就是政府包办职能的执行机构。容易形成外界对残联的误解———“残疾人的问题没解决好就是残联的问题, 就是政府的问题”。事实上, 残疾人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机构或社会公益组织能够单独解决, 残疾人所面临的文化低、就业难、生活贫困、社会保障关怀不足等各方面的问题不可能也不应该都由残联、政府全部“承包解决”。这种误解还存在着另一层面的深刻影响:一大批民间第三方残疾人服务组织发展受固有观念限制, 导致在残联公共服务力所不能及的领域里相对应的残疾人民间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资金不充裕、获得的政策性优惠支持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人民间组织的发展。

二、地方残联组织行政化趋势原因分析

残联的行政化趋势是有独特的历史特殊原因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先天不足———与国家政府机关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政府与残联之间存在着“内生依附性关系”,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结构参照政府行政机关模式建立。作为一个在计划经济下成立发展壮大起来的“官办”社会组织, 残联组织的管理结构构建从一开始就是参照行政机关模式构建的, 是一种以“自上而下”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早期的残联组织中, 工作人员大多都是从国家机关调派来的, 工作习惯基本沿用行政机关的, 行事风格也具有行政化色彩。二是经费和运作模式不独立。主要体现在残联的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活动经费由政府拨款。残联“亦官”方面的主要职责是代表政府管理残疾人相关事务以及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服务, 并定期地向国家政府机关汇报工作, 反映广大残疾人的呼声, 帮助政府了解实情。因此, 在政府与残联的互动之中, 残联并没有获得实际上办事、经费收支使用的独立自主权, 各方面受政府控制和管理, 甚至可以被大多数社会民众认为是政府的一部分。

(二) 后天畸形———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过于单一。

20世纪80年代起, 国家对民间组织实行“双重登记管理制度”———民间组织不仅要在登记管理部门注册, 而且需要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 这一政策使得许多民间社会组织仅仅作为一个在公共服务领域处于附庸的角色运作, 而且其所获得社会资源相对不足, 组织的发展壮大受到极大的限制。多数残疾人社会公益组织由于资料不全、机构划归不规范导致其长期被国家和政府拒绝在门外, 长期被打上了不正规不合法的烙印, 对公益组织的形象和长远发展十分不利。这一现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残疾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过于单一, 培育民间第三方组织尝试失败, 尚未形成在残疾人社会服务领域的“政府—残联—第三方残疾人民间组织”的多元供给的格局, 政策文件上规定的多元竞争格局协同发展同真正实践上的多元竞争格局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与裂痕。残联作为一个残疾人公共服务领域的老大哥, 必须发挥其特性中“官”的角色定位, 挑起大梁, 这间接导致了残联组织的行政化趋势。

三、地方残联组织去行政化对策建议

地方残联的去行政化必须在借鉴国内外残疾人公共服务领域先进的改革经验和遵循“高效少行政化”的现代管理原则的基础上, 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演进路线。

(一) 弱化“官”方色彩, 强化“民”间属性

1、机构简约专业化。

目前, 官办的地方残联存在组织机构分叉繁多而专业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但残疾人服务是特殊的服务领域, 服务普遍要求专业化、精细化, 残联无法针对盲、聋、哑等不同类型残疾人提供高水准的专业性服务。因此, 笔者认为应精简掉一些无用的办事处、将机构部门精简到最佳;同时, 构建针对性、对口性强的分支部门, 照顾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另外, 适当提高身有残疾的工作人员在残联各部门工作岗位的比例。在残联与残疾人之间形成了一座天然桥梁, 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同时, 也为优秀残疾人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2、职能规范化。

当前残疾人公共服务领域广泛存在着“政社一体, 管办不分”现状, 残联等官方组织服务积极性不高、资源浪费严重、行政效率低下和腐败现象频发。在中国反腐大背景下, 残联要做的不是分化职能, 而是规范职能。现阶段, 残联“亦官亦民”的性质中, “亦官”的因素已经强调太多, 是时候回归“亦民”的性质———把“非政府性质、民间组织的社会团体”自治性质凸显出来;抹除国家及政府强势领导带有明显的“国家主义、包办主义”痕迹。这就需要残联在办事时少一些行政化因素, 力求职能清晰规范化, 使组织走上正常运作轨道。

3、工作透明化。

在公共服务领域提供基础公共服务的组织或机构, 必须强调公信力, 否者组织就缺少了安身立命的基石, 应避免类似“郭美美事件”对公益组织公信力的残害。因此, 残联在加强组织内部审计力度、完善监督制度的同时, 应通过门户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广播、电视等渠道, 对外依法公开组织信息, 切实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增强公信力、保障工作透明化, 是适应新政策下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符合人民群众的公信力期望。

(二) 培育民间第三方公益性组织。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残联的“亦官亦民”属性, 使其在领导管理残疾人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促进其责任的明确划分、部门的构建细化、服务的正规化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劳。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残疾人需求日益增多, 残联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残疾人在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

残联和政府有关部门应着力培育一批民间第三方公益性组织, 尤其是在残联不能很好提供服务的空白领域。尽管残联与大部分民间第三方公益性组织将延续保有现阶段某种的“上下级关系”。但在残联公共服务无法触及、难以提供服务的领域或者无法服务到的个别对象, 应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这方面资源、能力的残疾人民间社会组织并与之形成新型“双赢互惠”关系———残联为这些组织提供一些制度政策方面的支持, 从而使民间社会组织在残联公共服务无法触及、难以提供服务的领域开展活动弥补不足的同时, 也在组织的人力资源、项目或者活动资金方面获得较大的自主权, 不用再受到残联过多的行政干预。

残联可以依据国家的服务购买计划, 在这些空白的领域与民间第三方公益性组织展开合作, 属于典型的“政府向民间社会组织买服务”的双赢模式。逐步在残疾人社会服务领域形成“政府—残联—第三方残疾人民间组织”多元供给的格局, 同时用这样的格局倒逼残联组织本身去行政化改革以提升残联组织的竞争力。

残联的去行政化改革任重而道远, 需要包括我们残疾人在内的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秦琴, 曾德进.政府、残联和残疾人民间组织的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 2014.4.

[2]周林刚.残疾人视野中的残联——一个评价组织福利工作的视角[J].学习与实践, 2008.2.

[3]陈珍.残联不是残疾人的“政府”[J].中国残疾人, 2013.3.7.

篇4:残联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关键词】残联;免费白内障;术前组织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395-01

宁夏南部山区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由于资源贫乏,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及文化上的障碍。虽然近十年每年都有相当名额的免费白内障手术,但那里仍有大量的白内障患者得不到治疗或不愿接受治疗,白内障手术率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3至2009年我院组织人员配合残联进行积极的术前组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组织宣传:

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已大幅度减少了盲和低视力患者,但是由于宁夏南部山区信息闭塞,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障碍,使得白内障患者得不到治疗,缺乏对手术益处的认识使患者拒绝治疗。残联免费项目一旦确定,立刻组织人员进行大量宣传,落实到各乡村,依靠政府,动用广播,电视等媒介,大力宣传深入到各家各户,做到家喻户晓。残联人员走乡串户的普查,登记造册。同时组织白内障术后,效果满意,视力提高明显的患者团在各村进行正面巡回宣传,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动员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最好方式[1],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二,定点定时医学筛选:

尽管农村有大量的低视力患者,但有一部分并不是白内障,目前我国盲的主要原因為白内障,其余依次为角膜病、沙眼、青光眼、,视网膜脉络膜病、先天或遗传眼病、视神经病、屈光不正或弱视和眼外伤。这就要求眼科人员下基层筛选,减轻患者往返的负担。由残联人员预先约定,每天100名低视力患者在所在乡卫生院聚集,缩短就诊距离。我院组织3位医护人员,由经验丰富的副住任以上医师带队,以防漏掉核性白内障等早期不易诊断的白内障,携带裂隙灯,眼底镜,眼科A/B超等设备前往,详细检查角膜,充分散瞳检查晶状体,眼底等,排除其他低视力病,明确诊断为可手术的白内障,给予泪道冲洗排除泪囊炎,单纯泪道阻塞者仍给予手术机会,详细登记造册。在当地卫生院测血压,血常规,血糖,心电图,有异常者给与积极治疗。

三,统一定额抵达手术医院:

由于患者经济承受能力低,当地医院没有手术设备和相应技术的眼科医师,我院没治疗白内障的手术车,因此,手术适应症明确的患者由残联统一组织带队,每天最多30名前往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统一返乡。

四,结果请自己添加数据

讨论:虽然残联免费白内障手术已间断开展有10余年,但是,由于广大农民信息闭塞,残联人员有限,与政府部门脱节,宣传力度不够,加之患者缺乏手术信任,早期开展的白内障手术质量不高,术中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不佳,部分医院将防盲致盲手术作为青年医生的培训手段,造成医源性白内障致盲率高。多数患者缺乏手术益处的认识,,严重影响到白内障手术率,不仅如此,相反,一部分经济收入相对较好的关系户乘机骗取名额,造成国家扶贫资源的流失和浪费。据调查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承担不起往返的路费,检查费,住宿费而不得不放弃手术机会。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公共卫生的资源投入,根据不同地区做好财力资源规划,争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根治我国的可避免盲。以往的白内障手术中,医院侧重手术中的组织而忽略了手术前的组织,虽然,残联工作人员下基层竭尽全力宣传但因相关医学知识不足,没有说服力也是导致白内障手术率低的原因之一。在我们的协助下残联免费白内障的手术率明显提高,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大大降低农民在免费白内障术前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篇5:残联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工 作 计 划

2012年是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2012年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区、州、县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我县“六五”普法规划和奇台县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目标,夯实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和改善民生的法治基础,为促进奇台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现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情况,奇台县残联制定201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结合实际,贯彻落实,认真学习和领会《全县关于在各民族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县工作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文件精神(奇党发[2012]6号);要创新形式,注重方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普法工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推进依法治县建设进程,为促进奇台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制定措施,全面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1、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坚持党支部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要通过政治学习、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学习宪法、1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公职人员“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教育,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处理矛盾纠纷、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和执法能力。

2、切实加强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法制宣传教育。进行全民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认真研究和谋划崇尚宪法和法律至上的基础上,加强对《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执政理念教育。

3、切实加强服务大局、服务民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根据普法和依法治县的工作职责,引导全社会运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宣传《宪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残疾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4、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党纪条规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坚持反腐倡廉法制教育与政策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作风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的作用,增强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意识和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三、围绕重点,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按照《全县关于在各民族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县工作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奇党发[2012]6号)及《奇台县201

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奇普治办[2012]2号)文件的要求,继续开展“法治六进”活动,切实打牢“法治六进”基础,完善措施,务实推进。深入学习和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加强对残联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的学习教育,提高残联党员干部普法和依法行政水平。同时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教育为契机,结合“法治六进”活动要求,加强全县各基层残联法制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并积极实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四、深入开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法制宣传教育。以《刑法》、《反分裂国家法》、《游行示威法》、《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充分利用自治区“宪法、法律宣传月”、“民族团结教育月”等主题教育,在广大各族干部职工群众和农民工中大力宣传“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违法犯罪必受严惩”等基本知识和理念深入人心。

五、继续加强普法依法治理信息宣传工作

进一步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对普法依法治县工作中涌现出好的做法、典型经验和工作成绩及时进行上报,不断促进我县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向前发展。

奇台县残疾人联合会

篇6:残联工作总结

转眼间2011年即将过去,对于我区残疾人来说,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有纪念意义的一年。2011年在区残联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的残疾人事业较之以前有了显著发展。残疾人朋友切实感受了国家的关怀,党的温暖,残联人的热情。作为一名普通的残疾人工作者,我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服务好残疾人。现就一年来的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 认真学习,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工作能力 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学习。每个礼拜我都能按时参加残联机关的政治学习会议,认真做好笔记抄录,听取领导对上级精神的传达。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觉坚持党性原则,不断增强政治纪律性,切实保证与党的高度一致性。

除此之外,我还利用闲暇之余,通过读报、浏览网页等方式学习国家对于残疾人方面的政策方针,做到急残疾人所急,想残疾人所想。在业务科,维权也是我的一项工作。一年中,我阅读大量法律方面的书籍,通过法律案例分析,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为残疾人维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日常的不断学习提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增强了

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 努力工作,践行残联人的热情工作作风 在业务科我主要负责组联和维权两个方面的工作,同时在服从姜科长安排,完成其他组织工作。

组联方面

办证工作向来是组联方面工作的重点。2011年除了安排好办证大厅的日常工作外,还结合我区地广人稠的特点,分别在2月3月两次下乡至我区大兆、子午、马王、兴隆四个街办办证。不畏严寒,排除万难,为4个街办1000余残疾人办理了二代残疾人证。让乡街老百姓感受到了残联工作人员的热情。

5月份,我残联组织了以“庆世园,倡助残,励自强,颂党恩”为主题的首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此次活动我主要负责总计14个表演节目的选取,编排,验收工作。为艺术节带去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5月下旬,对我区大兆、灵沼两个社区以及王莽、王曲两个乡镇的温馨家园进行了布臵安排,并进行验收检查。

今年7月是建党90周年。市上区上组织了2场唱红歌比赛,我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其中,用自己的歌声赞美党的恩惠。也在7月份,协助姜科长对我区“无障碍设施进家庭”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录入、汇总以及最后的发放。

10月份,按省残联关于2011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生

活状况监测工作要求,分别进驻新华、细柳两个社区,对辖区住户进行了为期一个礼拜的走访摸排工作,圆满系统的完成了此次监测任务。同时,对我区205名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进行登记筛查,并进行表格的汇总装订入档。

2011年底,对街办乡村两级残疾人专职委员共计600多人的考勤及工作情况进行审查验收,并协助机关财务有序完成专职委员的工资发放工作。

维权方面

除了日常加强自己法律知识学习外,还接待来访残疾人对于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咨询。通过我区残疾人法律咨询中心的帮助解决了2户残疾人家庭的权益纠纷。

其他方面

按时按点上下班,打扫科室卫生,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坚守岗位,对来访残疾人耐心进行政策解释;听从安排,认真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篇7:残联工作总结

2010年度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行政效能办的具体指导下,从健全完善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创一流服务入手,加强了机关的行政效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加强学习,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效能建设责任感和自觉性。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等重要会议和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全体干部对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以“周五学习日”为载体,制定学习计划,加强行政纪律、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内容的学习、宣传和培训。二是创新学习形式,充实学习内容,积极营造“讲效能”的良好氛围。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网页专栏建设,丰富专栏内容,以网络为载体,深入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做好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信息和经验交流材料的报送工作。加强和改进机关调研工作,进一步提高调研工作水平和质量,切实增强调研工作的实效性。

二、健全各项制度,强化规范管理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机关的学习教育、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对已有的制度进行认真的梳理、规范和完善,注重系统性,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认真落实挂牌上岗制度、限时办理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

2.加大对实事工程等的督办力度,进一步完善督办事项的“台帐式”管理,确保工作目标高质量按时完成。将《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的监督执行纳入到行政效能监督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执行行政效能回访制度、行政效能跟踪访制度,将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延伸到办事全过程和服务对象中。

3.进一步完善效能建设的监督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定期对各项效能建设制度和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做好检查、处理、反馈的详细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机关效能的问题。

4、从规范机关行为、优化办事程序、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入手,结合工作职能和实际要求,按照科学高效、方便基层、易于操作的原则,对现行的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是不符合作风建设要求、影响办事效率、阻碍加快发展的制度,要坚决废止。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制度,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策制度,并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确保制度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逐步完善职责清晰、管理健全、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奖惩分明的机关管理制度,实现政务公开,办理提速提效,服务创质创优。

三、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依法实行政务公开,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 的要求,继续对政务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方法进行规范。通过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栏为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服务。及时调整、更新《政务公开目录》并做到真实有效。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规范政务信息网上发布审批程序,严格实行“机关政务信息网上发布审批制度”。提高行文质量,保证公文规范、有序、高效运转。

二是完善和规范服务事项的受理、承办、回复环节,严格按照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否定报备制、一次性告知等相关制度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三是积极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及时排处矛盾。本着“有诉必理、有理必果”的原则,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提高办理时效和质量。

四、突出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

1.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狠抓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法规措施的落实,确保政令畅通。制定依法行政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任务。加大机关干部的法规知识培训力度,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增强知法、守法意识。

2.以“优质服务,群众满意”为目标,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严格控制会议次数和规模,并切实端正会风,增强会议实效。强化节约意识,以节电、节水、节油、节耗材、精文减会为重点,控制办公费用,降低机关运转成本。

2010年,残联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

篇8:中国最大与最小的残联主席在一起

想当年,跃哥因左下肢留下残疾,走路不太方便,有时去搭车,看着公交车就在对面,却赶不上,眼睁睁地看着车子开走了,心里真不是滋味。他经营着一家装饰材料公司,跑业务、见客户,做梦都想亲自开车。可是,残疾人不能报考驾校,不能申领驾照,那是众所周知的禁令。不光是跃哥有这个梦想,在湖南就有各类残疾人100多万,其中肢体残疾50多万人。长期以来,以车代步是他们共同的梦想,因为种种原因,报考驾校的大门总是将他们拒之门外,跃哥他们只能望而却步,望车兴叹。

2005年6月,跃哥看到报道,公安部出台了新规定,“申请驾驶手动档汽车,下肢不等长度不得大于5厘米;申请驾驶自动档汽车,右下肢应当健全。”他欣喜若狂,跑到市交警支队去核实情况,经过目测,他完全符合条件。他又立即找到交通驾校报了名,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是新规实施后第一个报名的残疾人。两个月后,他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驾驶证,而且是湖南省取消残疾人申领驾驶证禁令后,领取驾照的第一位残疾人。那年,跃哥45岁。男人四十五,如同出山虎。跃哥开着自己公司的小车,从河东到河西,又从河西开回河东,他要好好地过一把车瘾。媒体蜂拥而至,竞相报道,在市交警支队和省交警总队的宣传栏里都张贴着他的巨幅照片,一时间,跃哥成了名人。湖南省交警总队考试中心负责人说:“易再跃为残疾人树立了榜样。湖南约有10万名残疾人符合申领驾驶证的条件,我们也希望这些残疾人朋友大胆报考驾校,掌握过硬的驾驶技术,既让自己体验一下正常人的生活,也更好地造福社会。”

交通驾校的刘校长高兴地对跃哥说:“我们驾校已经培训了成千上万学员,还从来没上过电视,你可是为我们争足了光哇,还上了中央电视台,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

“我那时刚学会开车,还有点不熟练,有次在路上停车没停好,交警过来了,我好紧张。交警一见我,敬了个礼,说了一句‘哟,名人哪,一哥啊。就让我走了。”跃哥说到这,开心地笑了。

生意做大了,跃哥成了大老板,车也换成了“路虎”越野车,他上下车更方便了。难怪,跃哥开着他的“路虎”是那样的惬意,“路虎”不仅是他出行和走南闯北的代步工具,更是他生活中再也离不开的好伙伴。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正常的人尚且需要团队协作,何况身患残疾的弱势群体呢?早在2002年12月,跃哥着手成立了雨湖区肢残人协会,那个时候,湘潭的县市区还没有这样一个组织,好多人都持观望态度。跃哥甩出一句话:“别人没干过,我们敢干。只要是好事,对残疾人有利的事,我就要坚决把它干成!”他说到做到,个人带头出资,一些残疾人朋友纷纷响应,有的出房子,有的买办公用品,不多久就把湘潭第一个肢残人自治自助组织建立了起来。肢残人协会的成员千差万别,跃哥把大家团结成一个大家庭一样,自行搭配进行帮扶,好的带动差的,富的带动贫困的,相互协作,抱团取暖。他们中间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有企业老板,有销售能手,有法律工作者……

残疾人要想做成一点事,比健康人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跃哥发起成立湘潭市残疾人企业家协会,亲自担任会长,就是想利用这个平台,挖掘和整合各个企业和会员的各类资源,促进会员间的相互了解与团结协作,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多赢,还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多安排残疾人就业,多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跃哥不怕,“再难,我也要把这事做下去。”

雨湖区公园社区有20多个残疾人,因为没有技能,生活过得很艰难,一个个无精打采。跃哥兼任着雨湖区残联副主席,为什么不把他们组织起来,好好帮帮他们呢?那是2002年,他立马找到社区主任商量,在社区成立残疾人协会。有人戏谑地说:“小小社区成立残疾人协会,天底下还没有过呢,开玩笑吧?”跃哥针锋相对地说:“别人没有搞过的,我们照样可以搞起来。”社区主任当然是求之不得,说干就干,跃哥既出钱又出力,公园社区残疾人协会很快成立了,社区主任当主席,跃哥兼任副主席。社区建起了阅览室、康复中心,添置了康复器械,跃哥组织残疾人学文化、学电脑,开展康复训练、棋牌比赛、文艺活动,还参加区里的文艺汇演。有个年轻人,原本在清华大学读书,因为精神方面出了问题,中途辍学了,属于精神残疾人。可他却对电脑特别感兴趣,不仅会用还晓得修理。那时电脑是个新鲜玩意,没多少人懂。跃哥就让他来当电脑教员,教残疾人用电脑修电脑,好几个残疾人学会以后,还开了电脑维修店。残疾人有组织地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让残疾人找回了自信,有了欢声笑语,对家庭和周边群众都带来了快乐。湖南省残联理事长邹麦秋得知这一喜讯,连忙带人到公园社区调研,邹理事长看了以后赞不绝口,“好哇,好哇,你们这是全省第一个社区残疾人协会,你们的做法值得向全省推广。”不久,全省14个市州残联负责人齐聚公园社区,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现场经验交流会。

2008年,跃哥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五次残疾人代表大会,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间,刚刚当选全国残联主席的张海迪坐在轮椅上与跃哥握手交谈,跃哥说:“张主席您是全国残联大主席,我是来自基层最小的主席。”

张海迪饶有兴致地问:“噢,您是哪里来的最小的主席呢?”

跃哥说:“我是湘潭市雨湖区公园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

篇9:残联工作总结

街道残联在园区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围绕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坚持“高效、务实、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现将上半年残联工作总结如下:

一:对持有区残联核发的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证》中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未参加政府主办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低保家庭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它残疾的人员对象进行调查摸底,并完成了调查统计表和汇总表及信息录入工作。

二:根据区财政局、民政局及残联的要求,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有发放的重残人员救助金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查,预防有无冒领重残救助金等现象

三:5月份对各村(社区)380名疑是残疾人的对象进行了集中体检,正着手调研准备再成立一家省级扶贫基地,切实解决残疾人就业。

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各村(社区)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帮助制订

1各类工作计划。完善村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机构,制订相适应的考核管理办法。

2.抓好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准备利用残疾人托养服务所有利条件,聘请有关专业人士进行一次残疾人就业知识培训,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就业的机会。

3.全力做好残疾证的办理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公开的办证原则,按照上级的文件把好办证第一关。深入落实各项助残惠残政策,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网络,全面建立向低保家庭中重度残疾人发放重残补贴金和对特殊困难残疾人实施生活救助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位残疾人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4.继续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活动。推进村(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并进行动态管理模式。对6周岁以下残疾儿童实施免费抢救性康复训练,并逐步对7-12岁贫困家庭儿童康复给予补贴。

5.针对残疾人特点,完善残疾人信访接待工作平台,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机构,认真接待每位残疾人上访,最大限度地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另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残疾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

篇10:残联工作总结

2、在春节前,对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慰问,给他们送去了油和面。组织全乡专职委员及部分肢体残疾人,参加县残联组织的专职委员及康复知识培训会。于4月底前,上报县残联残疾人护理补贴审批表,为16-60周岁的残疾人申请护理补贴。

3、在全国助残日期间,根据助残日“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的活动主题,为两名残疾儿童联系市福田康复学校,到该校进行康复训练。

4、与县残联积极协调,为一名肢体残疾人和一名脑瘫儿童各配备了一台轮椅,以解决他们生活上的不便。近半年,由于上级残疾人办证信息的泄露,一些不法分子,借此进行诈骗活动,为防止残疾人上当受骗,乡残联与村干部联系,通过广播及电话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醒残疾人提高警惕,以免上当。

5、上报残疾人就业人员档案,并建立电子台帐,筛选符合条件残疾人为助残志愿者,并建立电子档案。

20XX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残疾证办理工作。

2、积极做好残疾人的各项康复工作。

篇11:残联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中国残联领导听取甘肃省残联工作汇报 2月24日,王新宪同志主持专题会议,听取甘肃省残联工作汇报,中国残联领导听取甘肃省残联工作汇报。会领导王乃坤同志,组联部、教就部等部门负责同志和甘肃省残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甘肃省残联理事长姚振华同志转交了甘肃省政府领导同志的信,并就甘肃省贯彻第23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和推进两个体系建设、残疾人危房改造等最近开展的几项重点工作情况作了汇报,介绍了2009年工作安排,工作汇报《中国残联领导听取甘肃省残联工作汇报》。新宪同志在听取汇报后表示,甘肃省委省政府对残疾人事业一贯高度重视,近年来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残疾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省残联求真务实、工作力度大,善于抓住工作切入点,积极推动中央7号文件实施意见的出台,认真贯彻中国残联五代会和第23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精神,工作有新思路、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他强调,甘肃省残联要尽快出台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同时指导各市县抓紧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的文件,促进本地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做好省市县残疾人优惠扶助规定的修订工作,大力推进残疾人专项扶助政策措施出台;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使残疾人切实得到多种渠道、不同形式的多方面服务;配合做好特教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工作,推动甘肃省特殊教育工作发展。与会其他领导同志也就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

篇12:残联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管理规定(暂行)》明确,从2015年高考开始,各级教育考试机构需根据残疾考生的残疾情况和需要以及各地实际,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一种或几种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提供现行盲文试卷;提供大字号试卷;优先进入考点、考场;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辅助人员、手语翻译人员等)予以协助;考点、考场设置文字指示标识、交流板等。此外,听力残疾考生,经申请批准后可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免除外语听力考试残疾考生的外语科成绩,按“笔试成绩外语科总分值/笔试部分总分值”计算。

《管理规定(暂行)》要求,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将残疾人报考办法、途径、针对残疾考生的合理便利措施等纳入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制定具有适用于残疾考生特点的专项预案,并对相关考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报名参加高考并申请提供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应按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提出正式书面申请。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当将已确定为其提供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情况提前通知有关考点,考试过程应全程录音、录像并建档备查,并组织专门的学科评卷小组,对无法扫描成电子格式实施网上评卷的残疾考生答卷进行单独评阅。

上一篇:交通隐患整改措施下一篇:非主流经典搞笑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