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6号)

2024-07-03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6号)(共5篇)

篇1: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6号)

【发布单位】湖南省

【发布文号】湘政办发〔2008〕6号 【发布日期】2008-04-23 【生效日期】2008-04-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南省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

(湘政办发〔2008〕6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我省服务业发展状况,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湘发〔2007〕9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全省服务业统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全面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规模、效益、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等情况,对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加强对服务业的宏观调控,满足部门管理和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把服务业统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二、明确服务业统计范围、对象和内容

服务业统计调查范围包括全部第三产业以及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具体为: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资源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服务业统计调查对象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从事服务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其中,视同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名义上不是法人单位,但基本具备法人单位条件的单位,主要包括:各类银行的省、市州分支机构,各类保险公司的省、市州分支机构,各类电信公司的省、市州分支机构,各类邮政公司(局)的省、市州分支机构,各类证券公司的省、市州分支机构等。

服务业统计调查内容以反映服务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财务状况为主体,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利润、税收、从业人员等,同时辅之以实物量调查。

三、健全服务业统计调查名录库

服务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要按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所在地县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办理统计报告备案手续,接受统计调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在办理服务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和检验手续时,要督促其到统计部门办理统计报告备案手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构编制、民政、工商、质监以及其他具有设立审批、登记职能的部门,应当向同级政府统计部门提供其审批或者登记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资料,并协助做好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清查工作。

四、严格执行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

省统计局负责牵头制定并实施全省统一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监测、评价和考核制度。各地、各行业主管部门、各行业协会要切实执行《湖南省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按照服务业统计的职责和分工,认真界定调查对象和范围,及时给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提供有关行政记录,根据服务业统计制度的规定布置、收集、审核、汇总和分析服务业统计资料,确保调查范围准确,调查对象全面,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服务业业务主管部门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属于服务业的统计报表、资料,应同时报送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服务业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要严格履行法定统计义务,准确及时上报统计资料。

五、确保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

各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统计,建立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检查制度,做好对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检查工作,依法严肃查处虚报、瞒报、迟报、拒报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确保服务业统计调查质量。要依法保护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加强对服务业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市州、县市区统计局有关服务业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须经上一级统计局审核同意后,方可对外使用和公布;政府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统计调查中取得的有关服务业综合统计数据,要经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审查认定后,方可对外使用和公布。各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评价考核服务业发展使用的综合统计资料,以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审核、签署并盖章的统计资料或者公布的统计资料为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新闻媒体报道未公开的重要服务业综合统计数据前,应当报请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审批。

六、强化组织保障措施

服务业分布范围广、行业差别大、单位数量多,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网络,市州、县市区政府统计主管部门配备人员力量,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分管负责人,落实统计人员,街道(乡镇)要加强统计力量,明确人员负责服务业统计工作。对服务业统计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由各级财政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予以安排。统计主管部门要协调好本行政区域内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做好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督促检查。对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要限期整改,对违反统计法的要依法处理。

附件:湖南省服务业统计工作部门职责分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湖南省服务业统计工作部门职责分工

一、职责

服务业统计调查责任部门包括服务业行业管理部门(单位)和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各有关部门服务业统计调查职责为:

(一)政府统计主管部门职责

1.负责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管理协调服务业统计工作;

2.组织、指导有关部门实施相应的统计调查,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对服务业统计资料进行审核、汇总、分析和发布;

4.会同有关部门对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和监测;

5.本级政府和上级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

(二)服务业行业管理部门职责

1.向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提供行政区域内本行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名录;

2.负责组织(协助)所属行业范围内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限额以下服务业样本单位报表的布置、收集、初审、报送工作;

3.向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抄报其上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属于服务业的统计报表、资料;

4.政府统计主管部门依法布置的其他工作。

二、具体负责的行业

(一)省统计局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装卸搬运、运输代理服务、仓储、典当、机械设备租赁、文化及日用品出租、企业管理服务、咨询与调查、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其他商务服务、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家庭服务、洗染服务、理发及美容保健服务、洗浴服务、摄影扩印服务、修理与维护、清洁服务、特殊教育、游乐园、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二)省农业厅

除农产品初加工服务以外的其他农业服务业。

(三)省水利厅

防洪管理、水资源管理、灌溉服务、其他水利管理。

(四)省林业厅

自然保护、林业服务业。

(五)省乡镇企业局

农产品初加工服务。

(六)省畜牧水产管理局

渔业服务业、兽医服务、其他畜牧服务。

(七)省交通厅

道路运输、水上运输、地方铁路运输。

(八)省建设厅

城市公共交通、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城市园林绿化与风景名胜区管理、工程勘察设计管理。

(九)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南航湖南公司

航空运输。

(十)省邮政管理局

国家邮政、其他寄递服务。

(十一)省通信管理局 电信、互联网信息服务、卫星传输服务。

(十二)省广播电视局

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与发行、音像制作。

(十三)省信息产业厅

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计算机维修、公共软件服务、其他软件服务。

(十四)省文化厅

其他计算机服务、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表演场馆、图书馆与档案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艺术经纪代理、其他文化艺术、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其他娱乐活动、电影放映。

(十五)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银监局、商业银行省(长沙)分行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银行、金融信托与管理、金融租赁、财务公司、邮政储蓄、其他未列明的金融活动。

(十六)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

证券市场管理、证券经纪与交易、证券投资、证券分析与咨询。

(十七)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

人寿保险、非人寿保险、保险辅助服务。

(十八)省司法厅

法律服务。

(十九)省工商局

广告业、市场管理。

(二十)省旅游局

旅行社、游览景区管理。

(二十一)省科技厅

研究与试验发展、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

(二十二)省气象局

气象服务。

(二十三)省地震局

地震服务。

(二十四)省测绘局

测绘服务。

(二十五)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技术检测。

(二十六)省环保局

环境监测、环境治理。

(二十七)省国土资源厅

地质勘查、测绘服务。

(二十八)省民政厅

婚姻服务、殡葬服务、社会福利、烈士陵园、纪念馆、社会团体。

(二十九)省教育厅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三十)省劳动保障厅

职业技能培训、技工学校教育、社会保障业。(三十一)省卫生厅

医院、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活动、门诊部医疗活动、妇幼保健活动、专科疾病防治活动、疾病预防控制及防疫活动、其他卫生活动。

(三十二)省人口计生委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

(三十三)省新闻出版局

新闻、出版。

(三十四)省体育局

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其他体育。

(三十五)省财政厅

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和民主党派、群众团体。

(三十六)省宗教事物局

宗教组织。

省统计局要按照服务业发展情况和行业主管部门变化的实际,依据本文件精神,及时把服务业统计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6号)

为加快发展我市旅游观光休闲农业(以下简称休闲农业),提升农业发展层次、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湘政办发〔2006〕57号)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扣牢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条主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理念,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经营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与农村自然资源为依托,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品位,着力建设休闲农业园区,培育休闲农业发展主体,推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尊重农民意愿。按照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和旅游业的总体布局,从实际出发,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广泛开展自主经营或联合经营。

二是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注重特色”的原则,强化规划指导,重视布局规划,完善功能,形成株洲区域特色。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休闲农业有序健康发展,将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坚持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突出产业化经营。以农业

生产和科技示范为基础,应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的生产方式,发展规模化种养、农产品与旅游产品加工和餐饮、住宿、农产品流通等,实现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突出环境资源保护。注意保护原生态,防止资源环境退化。充分利用荒山、荒滩、荒地等后备资源,实现休闲农业与“两型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三、发展措施

(一)科学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将休闲农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工程等支农项目,将“农家乐”、“休闲度假农庄”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按照“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休闲农业投入机制。市财政每年适当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市级(包括市级)以上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建设,主要用于休闲农业重点建设项目的补助、休闲农业示范企业的认定与奖励、休闲农业整体宣传与推介等。各县市区政府都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三)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新办独立核算的休闲农业企业和其他企业经营的休闲农业,其从事的业务属于农、林、牧、渔项目(见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列举的税收优惠项目释义),且能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的,自开业之日起,享受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对经审批的休闲农业企业生产加工用地及生产生活等建筑,纳税确有

困难的,其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按税收管理权限报批减免。对新办的休闲农业企业,各有关部门要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办理程序。

(四)实行有利于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休闲农业企业用地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集体建设用地,尽可能不占用基本农田,并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审议。规模较大的休闲农业企业可以依法采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资、联营或者租赁集体土地的方式进行。农村村民利用现有宅基地、承包土地兴办休闲农业企业的,可以依法采取临时用地的方式进行,但不能改变农用地用途,不得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期满时自行拆除。支持休闲农业企业开发整理荒山、荒坡、荒滩,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五)完善用水、用电收费政策。对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企业用水价格按工业用水类别收取,用电价格按省价格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六)规范星级农庄(农家乐)评定工作。由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牵头,会同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制定《株洲市星级农庄(农家乐)评定标准》,并组成株洲市星级农庄(农家乐)评定委员会,对四星级以下休闲农庄(农家乐),进行评审认定,并由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授牌。星级农庄(农家乐)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进行一次监测,对监测不合格的星级农庄(农家乐)撤销其星级称号,对优秀的四星级农庄(农家乐)作为省五星级休闲农庄推荐上报。

(七)落实星级休闲农庄待遇。

三、四星级休闲农业企业,享受

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待遇;五星级休闲农业企业享受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待遇。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纳入议事日程。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要履行职责,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加强休闲农业行业管理。由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牵头,协调旅游、发改、规划、财政、农办、税务、工商、国土、建设等部门,解决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认真落实扶持政策,保护合法经营,努力提高休闲农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重视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推介工作,搞好休闲观光农业的策划、组织、包装,创新营销方式,广泛利用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新闻媒体和农业博览会、农产品展销会等大型会展,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宣传推介。精心筹划和举办各类农事节庆、节会活动,扩大休闲观光农业的知名度。总结一批先进典型,加强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全面提升我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水平。

(三)建立激励机制。县市区将休闲农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发展休闲农业,成效显著的奖励10万元;当年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或获得省五星级休闲农庄称号的企业,奖励10万元;当年投资规模3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奖励5万元。

篇3: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6号)

【发布文号】湘政办发〔2008〕10号 【发布日期】2008-05-22 【生效日期】2008-05-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南省

湖南省2008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

(湘政办发〔2008〕10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08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各市州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单位于2009年3月底前向省人民政府报告2008年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五月二十二日

2008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

2008年全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2008年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加强行政程序建设、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一、加强行政程序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加强行政程序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制定出台《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认真抓好行政程序规定的宣传培训,抓好典型示范,加快行政程序规定的配套制度建设,精心组织好行政程序规定的贯彻实施,促进行政机关合法、公正、高效行使职责。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认真做好省、市、县行政机构改革调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3、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和监督的原则,对现有的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所有行政审批项目都要制定严密的内部监督制约和规范的运作制度,建立审批人员定期轮岗、审批回避、审批公示等配套制度。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和我省的《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规定》,加强对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4、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我省贯彻条例相关规定。继续严格依法清理行政职权,编制行政职权目录,绘制职权流程图,并实施动态公开。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深化部门和乡镇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办好政府网站。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5、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我省实施办法和配套法规政策。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深化应急预案建设,建立更新机制、备案机制、演练机制。健全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形势研判机制、评估分析机制和突发事件信息研判机制。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努力实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6、根据各级人民政府的决策权限,完善政府内部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专家咨询、集体决策等制度。

7、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方案草案应向社会公布,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和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探索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进行合法性论证的制度和机制。

8、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应安排政府督办机构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与反馈,适时调整和改进决策。按照 “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

三、创新政府立法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为富民强省提供制度保障

9、认真组织实施省人民政府2008立法计划。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 “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加快富民强省战略的要求,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方面立法的同时,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立法,重点做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10、进一步改进立法方法,扩大公众参与程度。2008年,所有立法项目都要在湖南政府法制网上公布草案征求意见,并增加在报刊上公布法规规章草案的数量。增加召开立法听证会的次数,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政府立法项目,通过召开论证会听取专家的意见。

11、加强对部门起草法规、规章工作的指导和立法协调。完善内部立法工作程序,改进立法调研方式,落实立法工作职责,加强对部门起草工作的指导,提高法规、规章草案起草质量。加强立法协调,防止部门利用立法扩大本部门的职权和乱设处罚、收费项目,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切实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12、着力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力求在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建设、充实加强行政复议人员、保障正常办案经费、完善行政复议的组织体制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13、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凡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受理,绝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受理合法的复议申请,积极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行政争议。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切实提高办案质量。

14、创新行政复议方式方法。研究建立完善行政复议简易程序制度、质证制度、听证制度、案卷公开查询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办案程序,努力提高办案效率,注重运用和解、调解等多种手段,化解矛盾,平衡利益,促进当事人与行政机关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依法、公正、高效地解决行政争议,不断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量,实现 “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15、切实加强指导和监督,加强对行政复议制度的宣传、理论研究和信息交流。

16、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加强对行政应诉工作的研究,建立健全行政应诉案件处理程序,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与联系。对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依法做好应诉工作。

五、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7、以狠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为重点,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办法》,完善行政执法的评议考核制度和机制;加强对基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指导,力促实现省、市、县行政执法部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联动局面;抓紧制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完善行政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18、认真开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试点工作。在省工商局、省交警总队、邵阳市、娄底市开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试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自由裁量基准,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19、深化、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大在县级政府所在城镇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力度,并逐步扩大相对集中处罚权的领域和事项,除城市管理领域外,选择执法主体较多、执法依据较复杂的农业、水利、文化等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的问题。

20、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的督查督办制度、投诉处理制度、特邀监督员制度。

六、继续推进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21、创新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办、国办〔2006〕27号文件关于加强规章规范性文件监督的要求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的规定,制定加强全省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的具体制度,推进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的制度创新。

22、加强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加大对 “问题文件”的纠错力度。在做好常规性审查的同时,积极受理、处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举报、投诉,对涉及的 “问题文件”要重点审查。

23、继续认真做好省政府规章报备工作。继续做好省政府规章报备工作,保持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三个100%。下大力气抓市州政府和省直部门报备情况的检查督办,努力实现 “有件必备”。

七、进一步抓好《纲要》和《五年规划》的实施,重点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

24、研究建立对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情况的考核制度。借鉴外省成功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开展对市州、县市区政府依法行政情况的考核工作。

25、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县创建活动,在全省14个市州各选择一个基础较好并且在依法行政某一方面领先的县市区作为全省依法行政的示范县市区,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全省的依法行政工作。

26、召开全省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全省推进市县依法行政工作。

27、根据国务院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28、继续抓好依法行政报告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省政府向国务院、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2007年推进依法行政情况的工作。督促各市州政府、省政府工作部门及时向省政府报告2007年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适时检查市州以下政府及部门落实依法行政报告制度的情况。

29、加强《纲要》和《五年规划》的培训、学习和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宣传报道活动,推介全省依法行政工作的典型。组织开展依法行政知识系列学习、培训活动,特别是要加强市县换届后新任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篇4: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6号)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通知

(本政办发〔2009〕131号)

各自治县、区人民政府,本钢、北钢,市政府各委办局、直属机构:

为提高全市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及广大市民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规范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省教育厅、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辽教发〔2005〕12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市语言文字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综合管理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由分管领导兼任语委会主任,下设语委会办公室,要有固定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及必要的办公经费。要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部门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城市管理工作中。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语言文字规范化监督检查责任,按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规范及标准,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实施。要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大力宣传和推广普通话,精心组织每年的“推普宣传周”活动,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环境。

要实行普通话等级管理。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定期组织所属工作人员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有计划地对专(兼)职语言文字工作干部进行培训,对相关行业人员开展普通话和文字应用水平培训,严格管理,注重质量。

二、全面普及普通话

要将普通话作为党政机关和公共服务行业主要工作用语;电台、电视台要将普及普通话纳入行业管理内容,明确要求,健全制度,认真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将普及普通话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使其成为校园语言,将其作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的内容之一。国家公务员、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教师及公共服务业特定岗位人员普通话水平要达到规定等级,并作为今后考录相关工作人员的一项条件。

三、规范社会用字管理

严格规范机关用字,名称牌、公文、印章、标志牌、指示牌、电子屏幕、印刷体的标语等用字要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一切用字,教师板书、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要符合要求,使学生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所学规范汉字。

各出版单位编辑、记者、校对及微机录用人员,影视编辑、中文字幕机操作人员,名称牌、招牌、广告制作从业人员要具有正确运用规范汉字的能力,逐步做到持证上岗,保证各种出版物、字幕、公共服务行业及公共设施用字规范,汉语拼音、外文书写正确。

二○○九年十一月五日

篇5: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6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

湘政办发〔2009〕53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〇〇九年八月八日

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切实落实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适用本规定。

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政府及有关部门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承担本行政区域、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责任。

第四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属地监管与分级监管相结合,以属地监管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并落实“一岗双责”。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二章 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制定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安全生产重大政策及措施。

(三)组织、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四)建立并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制度,加大对公共安全设施、应急救援装备、事故隐患治理、安全监管执法装备等的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

(五)负责组织打击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等各种非法违法行为。

(六)组织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依法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七)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执法队伍。

(八)健全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制定和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领导和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九)依照有关规定,负责或授权、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对调查报告作出批复,并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处理意见。

(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奖惩体系,对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地区、部门和单位以及为安全生产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十一)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产业政策引导,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十二)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在本级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研究提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下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解下达年度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制订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细则,指导安委会办公室做好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工作,向政府提出奖惩建议。

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同级安委会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安全生产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的建议;监督检查、指导协调下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中央、省属驻地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辖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督查;拟订辖区年度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方案和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细则,负责辖区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工作;督促、检查同级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安委会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参与研究有关部门在产业政策、资金投入、科技发展中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工作;负责安委会成员单位的日常工作联系;承办同级人民政府和安委会交办的其他安全生产事项。

第三章 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第八条 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职责的划分: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下一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条 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具体职责: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一)承担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综合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工作,依法行使同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能。

(三)负责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安全行政许可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尾矿库的安全行政许可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

(四)依照有关规定,负责组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办理结案工作,参与、协助上级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的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

(六)负责发布安全生产信息,综合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

(七)组织、协调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协调其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八)根据同级人民政府的授权,负责对下级人民政府、同级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及其考核工作。

(九)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安全监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煤矿和起重机械、电梯、锅炉、压力容器除外)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十)负责安全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安全培训、安全咨询等社会中介组织的资质管理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

(十一)负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资质认定、管理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十二)贯彻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负责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和注册管理工作。

(十三)负责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备案和竣工验收工作。

(十四)负责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职业安全健康培训、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行为。

(十五)拟定安全生产发展规划与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组织、指导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科研成果的鉴定和先进技术推广、示范工作。

(十六)承办同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以及上级安全监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公安部门职责:

(一)负责道路交通、消防和爆炸物品的安全监督管理;负责落实对非法违法生产企业停供火工品措施。

(二)负责烟花爆竹的公共安全管理,包括道路运输通行证的发放、运输线路的确定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管理;组织销毁、处置废旧和罚没的非法烟花爆竹,侦查非法生产、买卖、储存、运输、邮寄烟花爆竹的刑事案件。

(三)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会同安监、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依法打击和取缔烟花爆竹非法生产、买卖、储存行为。

(四)负责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行政许可工作。监督检查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过程中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依法查处大型群众性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负责爆破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六)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对剧毒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和道路运输实行安全行政许可,并监督检查。

(七)组织、协调道路交通、火灾、爆炸物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参与其他事故的应急救援,负责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依法控制事故责任人,及时提取、固定与事故有关的痕迹、物证等。

(八)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参与火灾、道路交通等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九)负责火灾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

(十)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三、交通运输部门职责:

(一)负责水上交通安全、城市交通安全和所辖道路运输企业客货运输安全的监督管理。

(二)负责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

(三)负责把好道路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和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负责汽车客运站场的安全监管。

(四)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水路运输单位、驾驶人员、船员、押运人员的资质认定,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单位、水路运输单位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监管。

(五)负责船舶登记、检验和发证工作,负责船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六)负责所辖公路交通标志、标线和水上航标的设置,负责所辖公路危桥、危险点段的整治和改造。

(七)负责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工作和城市交通、所辖交通运输企业伤亡事故报告工作,组织、协调水上交通、城市交通、所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八)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或参与水上交通、城市交通事故和所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九)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四、建设部门职责:

(一)负责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

(二)负责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市政公用行业(含供水、燃气、集中供热、环卫、城市道路桥梁、路灯、排水、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三)负责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市政公用行业(含供水、燃气、集中供热、环卫、城市道路桥梁、路灯、排水、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伤亡事故的统计和报告工作,组织、协调相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四)参与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市政公用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五)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五、国土资源部门职责:

(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辖区地质灾害(山洪地质灾害除外)防治规划和防治方案,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预报。

(二)负责在用地预审和规划审查中以及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的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三)负责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登记审批和转让审批工作,依法查处违法勘查、非法开采、超深越界采矿行为,规范矿业开采秩序。

(四)配合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做好新建矿山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工作。

(五)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六、水利部门职责:

(一)负责所管辖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二)负责所管辖的水库、水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三)负责所管辖的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和水库、水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除外)的统计报告工作。

(四)组织、协调所管辖的水利工程设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等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五)参与所管辖的水利工程设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等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六)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辖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治方案,对山洪地质灾害进行预警预报。

(七)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七、农业部门职责:

(一)负责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二)负责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业运输机具等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和牌证管理,负责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三)负责农业机械、渔业船舶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组织、协调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参与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八、教育部门职责:

(一)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各级各类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

(二)指导、监督下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和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

(三)指导、协调下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中小学、幼儿园的校车、校舍安全管理以及消防安全管理。

(四)负责所辖各级各类学校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工作,组织、协调所辖各级各类学校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五)参与教育系统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六)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九、卫生部门职责:

(一)督促指导、监督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

(二)负责直属医疗卫生机构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三)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查处违法行为;负责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工作。

(四)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医疗救护工作。

(五)负责医疗卫生机构安全事故(非医疗性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组织、协调相关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参与医疗卫生系统安全事故和重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六)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科学技术管理部门职责:

(一)将安全生产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纳入科学技术发展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指导、协调安全生产重大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

(三)支持科研机构和有关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四)监督检查直属科研院所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五)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一、发展和改革部门职责:

(一)负责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将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纳入基本建设项目计划,并督促、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二)负责在研究制定产业规划时,提出有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有效实施产业安全的建设项目,限制和淘汰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产业安全条件的建设项目。

(三)负责把新建项目安全生产作为审批、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之一,督促业主和建设单位将安全生产设施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四)督促有关部门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五)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二、工业经济管理部门职责:

(一)指导、协调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二)监督、指导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社会道口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负责指导核准、备案技改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

(四)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生产与调运。

(五)负责组织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产权单位做好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社会道口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工作,并配合事发地人民政府做好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社会道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六)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职责:

(一)按照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督促检查所出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建立健全所出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机制,将安全生产列入所出资企业以及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薪酬分配的重要条件,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严格考核兑现。

(三)负责所出资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组织、协调所出资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参与所出资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四)承办同级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责:

(一)监督生产经营单位遵守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参加工伤保险,会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做好工伤预防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工伤预防宣传教育费用。

(三)指导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研究制订、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评价奖惩体系,将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作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惩、考核的重要内容;研究提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

(四)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农民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五)指导所辖技工学校的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工作。

(六)负责工伤认定工作,指导工伤待遇劳动争议仲裁工作。

(七)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五、商务部门职责

(一)指导、监督大型商场、大型市场的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工作。

(二)负责成品油经营场所(加油站、油库)的行政许可工作,组织打击成品油非法经营行为。

(三)负责大型商务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指导、监督外商投资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五)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六、文化部门职责:

(一)负责文化系统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图书馆、文化馆、剧院等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督促指导所属单位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安全管理。

(二)配合有关部门督促、指导文化市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工作。

(三)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七、监察部门职责:

(一)依法对行政监察对象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实施监察,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及有关人员进行查处。

(二)负责对安全生产工作重大部署落实情况实施效能监察。

(三)参与和监督事故调查处理,负责生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的追究,对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八、财政部门职责:

(一)负责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财政管理,统筹安排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费用。

(二)会同同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提取安全费用、交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情况。

(三)配合本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做好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表彰有关工作。

(四)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九、林业部门职责:

(一)负责本级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和督促直属企事业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

(二)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林业企事业单位的森林采伐和林产品加工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林业系统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组织、协调直属林业企事业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参与林业系统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二十、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部门职责

(一)负责全省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行政许可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二)负责全省军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三)负责全省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和军工企业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组织、协调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和军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参与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四)承办省人民政府或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责:

(一)负责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督管理,组织打击、取缔、查处非法生产、使用特种设备的违法行为。

(二)负责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检验检测的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以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三)负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四)负责危险化学品以及包装物、容器生产的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

(五)负责烟花爆竹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参与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行为。

(六)负责特种设备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组织、协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七)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二、煤炭工业管理部门职责

(一)负责煤矿安全生产地方监管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日常性的监督检查,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

(二)负责煤炭生产行政许可工作。

(三)监督煤矿企业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并按有关法定程序组织恢复生产的验收。

(四)依法依规提出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监督落实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矿井的关闭工作。

(五)负责组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

(六)负责煤矿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和特种作业人员(含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考核发证工作,监督检查煤矿职工培训工作。

(七)参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八)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三、中央驻湘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职责:

(一)负责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

(二)承担煤矿安全国家监察责任,检查指导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地方政府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煤矿整顿关闭,煤矿安全监督检查执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事故隐患整改及复查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负责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工作。

(四)负责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工作,组织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五)负责组织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六)负责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工作。

(七)负责对从事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和煤矿设备设施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安全咨询等社会中介机构的资质管理,并进行监督检查。

(八)组织、指导和协调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九)监督检查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情况,组织查处煤矿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

(十)承办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督局和省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二十四、环境保护部门职责:

(一)负责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督促检查生产、销售、使用、储存放射源的单位建立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措施,依法查处放射性物质生产、储存、转让、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二)负责对企业的环境安全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依法查处环境安全违法行为。

(三)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和医疗废物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工作。

(四)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

(一)对申请从事煤矿、非煤矿山开采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以及经营交通运输、公共聚集场所的,或申请经营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的,在核准登记前严格坚持前置审批制度,并监督、指导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落实上述规定。

(二)依法查处、取缔无照从事涉及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参与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非法经营行为,配合有关部门查处、取缔无证从事涉及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监督、指导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配合有关安全监管部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对有关安全监管部门认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撤销批准其设立文件。

(四)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六、旅游部门职责:

(一)协同有关部门指导、检查、监督旅游景区和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以下称旅游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配合有关部门监督检查特种旅游项目及旅游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三)负责旅游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组织、协调或参与旅游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四)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七、广播电视部门职责:

(一)组织落实政府及其安委会确定的安全生产宣传任务。

(二)组织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生产重大宣传活动。

(三)负责本系统所属企事单位及线路、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

(四)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二十八、监狱管理部门职责:

(一)负责全省监狱系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负责全省监狱系统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组织、协调监狱系统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参与监狱系统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三)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九、统计部门职责:

(一)负责在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统计公报中发布有关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二)指导、协调下级统计部门做好在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统计公报中发布有关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的工作。

(三)指导、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有关数据统计工作。

(四)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铁路安全监管部门职责:

(一)负责铁路运输及所属道口的安全监督管理和事故统计报告、事故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二)负责危险化学品铁路运输的安全监管工作。

(三)承办上级铁路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一、民航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一)负责民用航空行业的安全监督管理,监督检查民用航空空中、地面安全工作。

(二)负责危险化学品航空运输的安全监管工作。

(三)负责组织、协调辖区内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航空运输保障工作,承担辖区内重大、特殊、紧急运输(通用)航空抢险救灾的有关协调工作。

(四)负责相关安全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和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五)承办上级民航管理部门和省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二、电力监管部门职责:

(一)负责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督促指导电力企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督促供电企业落实对非法违法生产企业实施的停供电措施。

(二)负责电力行业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建设安全的监督管理。

(三)组织对电力企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分析、诊断、评估和评价。

(四)负责以发电为主的大、中型水电站大坝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五)负责电力企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

(六)组织、协调电力企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七)组织电力企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特大、重大、较大电网事故和特大、重大、较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参与所监管的电力企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生产安全人身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

(八)负责对燃煤电厂灰渣库的安全监管。

(九)承办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和省人民政府及其安委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三、通信管理部门职责:

(一)负责电信运营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监督检查电信运营企业及电信运营设施的安全生产。

(二)负责电信运营业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建设的安全监督管理。

(三)组织、协调电信运营业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提供通信保障。

(四)负责电信运营业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

(五)组织、协调电信运营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六)参与电信运营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七)承办上级通信管理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四、保险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一)指导各商业保险机构发挥商业保险在工伤保险制度中的补充功能,积极开展安全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的商业保险业务,为安全生产提供相关保险服务。

(二)督促有关保险机构按照规定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及个人及时予以赔付。

(三)承办上级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五、气象部门职责:

(一)负责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天气预警、预报信息,调查、处理违法刊播气象信息的行为。

(二)负责雷电灾害安全防御行政许可工作,组织防雷设施的安全检查及雷电防护装置的安全检测。

(三)负责无人驾驶自由气球和系留气球的行政许可工作,组织施放气球的安全检查。

(四)负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行政许可工作,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检查和事故防范。

(五)负责雷电灾害事故、施放气球事故、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事故的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

(六)承办上级气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其他工作。

十六、地震部门职责

负责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导致生产安全事故。

第十条 有下属企事业单位的其他部门,负责监督管理下属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对其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和奖惩。

第十一条 市州、县市区有关部门与省有关部门的职责不对应的,由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各地实际作出界定。

第四章 责任落实保障措施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安委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下达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并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分级建立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控制体系。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安委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定期报告、年度述职制度。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及其安委会作出的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定期向上级政府和安委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每年年底提交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安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报告进行通报。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加强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并根据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信息,定期组织专家对重大危险源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督促生产经营单位采取有效的防范和监控措施。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督办落实制度,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实施挂牌督办,由有关部门下达隐患整改指令,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领导、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负责人、整改期限和应急预案,并由同级人民政府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拒不执行隐患整改指令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查处。

有关部门应当每季度将本行政区域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报送同级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各级安委会办公室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要加强综合监督检查,督促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或安委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情况定期通报、预警制度。对事故多发、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超过进度控制目标、安全生产工作没有及时部署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没有在限期内整改到位、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没有依法进行查处、事故责任追究不落实的地区或行业(领域),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或安委会进行预警通报,通报抄送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本行政区域、所监管的行业(领域)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市州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应于事故发生后的15个工作日内向省人民政府作出书面检查报告。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县级人民政府和市州直有关部门应于事故发生后的15个工作日内向市州人民政府作出书面检查报告。一年内发生2起较大事故的乡镇(街道),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于第2起较大事故发生后的15个工作日内向县级人民政府作出书面检查报告。必要时,由上级人民政府或委托安委会办公室对有关部门或下一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第十七条 各级安委会办公室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受理和查处制度,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电子邮箱或其他举报平台,建立健全举报台帐,规范受理处置程序。对受理的举报事项,要认真组织调查核实,并按规定处理。有关部门应当为举报者保密。举报事项经查证属实的,应当对举报者给予奖励。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根据事故等级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协调解决事故应急救援、善后处理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向上级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时报告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第十九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过程中,应当互相配合。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生产安全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移送有管辖

权的部门处理,并形成书面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需要联合执法的,应当组织联合执法,有关部门或单位应当积极配合。

第二十条 上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半年跟踪落实、年终考核,并予以通报。对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地区、部门、单位和为安全生产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对领导干部、领导班子领导能力的评价依据及提拔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年度内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并经考核安全生产工作不合格的市州和县市区;年度内发生3起及以上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经考核安全生产工作不合格的市州;年度内发生1起及以上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经考核安全生产工作不合格的县市区;年度内发生1起及以上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经考核安全生产工作不合格的中央在湘单位、省直机关单位、省属企事业单位及其直接主管部门。被“一票否决”的单位当年不得评优评先,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当年不得评优评先、一年之内不得提拔重用。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所称主要负责人,系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正职负责人,以及主持工作、代行正职职能的副职负责人。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分管负责人,是指根据“一岗双责”负责某一方面工作的副职负责人。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施行期间,有关部门的职能发生变动的,由调整后的职能部门履行原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并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上一篇:我与吉他六年级作文下一篇:小班幼儿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