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2024-07-02

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共9篇)

篇1: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颁布部门】中央军委批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联合发布

【颁布日期】2006.3.26

【实施日期】2006.4.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军队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奖励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做出贡献的军队专业技术人员,推进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落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是军队各级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在军队编制的专业技术岗位任职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和文职人员。

本规定所称的奖励,是指军队设置的专业技术人才奖和奖励性津贴。

第三条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工作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遵循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总政治部主管全军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工作。团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主管本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工作。

第二章 奖励种类

第五条

军队设置下列专业技术人才奖和奖励性津贴: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创新群体奖(简称“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简称“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简称“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育才奖(简称“军队院校育才奖”),分为金奖和银奖;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简称“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分为一类岗位津贴、二类岗位津贴和三类岗位津贴。

第六条

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和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军队院校育才奖和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的人员每年评选一次。

第三章 奖励对象和条件

第七条

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的奖励对象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并具备下列条件的教研室、研究室、专业科室、课题组、项目组等集体:

(一)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精神好,创新能力强;

(二)学术技术水平在国内同一研究领域中有一定优势或者在军内同一研究领域中有明显优势,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

(三)承担国家或者军队重大科研项目、课题,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具备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条件,研究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产生了重大的军事、经济或者社会效益。

第八条

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的奖励对象是在组织谋划武器装备发展、关键技术攻关和进行军事科学理论开拓性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下列人员:

(一)取得的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者国内领先水平,对科学技术发展有重大价值的;

(二)在高新技术或者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开发、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的系统性、创造性成果,对促进相关学科专业发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产生重大作用的;

(三)取得的成果和业绩创造了显著的军事、经济或者社会效益的。

第九条

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的奖励对象是在军以下作战部队任职,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下列人员:

(一)有发明创造或者技术创新,解决了重点技术难题,取得明显军事效益的;

(二)精通高新武器装备性能,能迅速排除各种故障,在武器装备的维护保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

(三)在作战和训练的技术勤务保障、工程施工、技术骨干培养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

第十条

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的奖励对象是在军队院校编制的教员岗位任职,并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下列教学人员:

(一)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授课水平高,育人效果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的;

(二)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

(三)在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学科专业建设在军内处于领先水平的。

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的奖励对象是在军队院校编制的教员岗位任职,并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列教学人员:

(一)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作,承担教学任务多,教学经验丰富,培养人才成绩突出的;

(二)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

(三)在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对学科专业建设有较大贡献的。

第十一条

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的对象是承担国家或者军队重大科研项目、课题,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下列人员:

(一)有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理论创新,取得显著军事、经济或者社会效益的;

(二)提出的学术理论、观点有创造性,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对专业技术发展有重要应用价值和指导作用的;

(三)人才培养成绩显著的。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类岗位津贴的对象是承担国家或者军队重点科研项目、课题,并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列人员:

(一)有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者技术创新,取得明显军事、经济或者社会效益的;

(二)提出的学术观点有创新性,对学科专业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有较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的;

(三)人才培养成绩明显的。

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的对象是承担重要课题或者重要任务,并做出较大贡献的下列人员:

(一)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对推动本专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

(二)在装备技术保障岗位上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在完成作战和训练保障任务中发挥骨干作用的;

(三)业务技术精湛,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突出业绩的。

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的对象应当重点遴选作战部队装备技术保障人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当年已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高新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人才特殊津贴的人员,当年已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者讲座教授奖金的人员,不再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第四章 奖励员额和奖金、津贴数额

第十二条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员额和奖金、津贴数额,按照科学合理、突出重点、强化激励的原则确定,并根据军队建设需要和财力可能,适时调整。调整方案由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提出,报中央军委审批。

第十三条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员额和奖金、津贴数额分别为:

(一)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每次奖励数量不超过10个,每个集体奖金100万元。

(二)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每次奖励人数不超过50名,每人奖金10万元。

(三)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每次奖励人数不超过300名,每人奖金2万元。

(四)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每次奖励人数不超过100名,每人奖金3万元;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每次奖励人数不超过各院校教员编制数的2%,每人奖金1万元。

(五)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的期限为一年。享受一类岗位津贴的人数每次为300名,每人每月5000元;享受二类岗位津贴的人数每次为700名,每人每月3000元;享受三类岗位津贴的人数每次为4000名,每人每月1000元。

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二类岗位津贴的对象中年龄为55周岁以下的人数,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的对象中年龄为45周岁以下的人数,每次所占比例不得少于各类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第五章 奖励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工作按照下列程序组织实施:

(一)下达指标。总政治部根据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下达专业技术人才奖和奖励性津贴的推荐或者审批指标。

(二)提名推荐。师、旅、团级单位党委在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名推荐奖励初选对象。

(三)考核公示。军级单位政治机关成立由机关干部和有关专家组成的考核组,对奖励初选对象进行全面考核,提出考核意见,并在适当范围内公示。

(四)初选上报。军区级单位政治机关根据考核意见和推荐指标,确定奖励候选对象,并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其中,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的候选对象,报批前须经军区级单位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

(五)审核批准。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的候选对象,须经全军专业技术人才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由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审核,报中央军委审批。

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和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的候选对象,由总政治部审批。

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和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类、三类岗位津贴的候选对象,由军区级单位党委审批,报总政治部备案。

(六)实施奖励。对获得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的单位和人员,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通令形式公布名单,并颁发证书、奖牌,发放奖金。

对获得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的人员,以总政治部通令形式公布名单,并颁发证书、奖牌,发放奖金。对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的人员,以军区级单位通令形式公布名单,并颁发证书,发放奖金。

对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的人员,由审批单位以通知形式公布名单,并发放津贴。

第十五条

全军专业技术人才奖评审委员会由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组成人员名单由总政治部干部部商军区级单位有关部门提出,报总政治部批准。评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负责承办全军专业技术人才奖评审的具体工作。

军区级单位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评审委员会由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组成人员名单由本单位政治机关商有关部门提出,报本单位党委批准,并报总政治部备案。

第十六条

在评奖工作中,对奖励候选对象成绩和贡献的认定,应当以其近期取得的成果和业绩为主要依据。

对已获得专业技术人才奖的人员,不再因同一成绩和贡献给予本规定设置的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奖;本人做出新的成绩和贡献的,可以再次获奖,但获得同一奖项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年。

第十七条

评奖工作人员与奖励候选对象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八条

各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获奖人员的先进事迹,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奋发进取,多做贡献。

第十九条

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应当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掌握评奖条件,认真执行评奖程序,保证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工作公正、公平、公开。

第六章 奖励经费的管理与奖金、津贴的发放

第二十条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励经费由军费预算安排。总后勤部负责奖励经费的管理和保障,监督检查奖励经费的落实情况。

第二十一条

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的奖金,由总后勤部财务部依据奖励通令逐级拨给获奖集体所在单位。奖金分配方案由获奖集体提出,报所在单位党委审批。

其他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的奖金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由获奖人员和享受岗位津贴人员所在单位依据奖励通令、通知随工资发放,列生活费决算工资科目中的人才奖励项目开支,逐级上报核销。

第二十二条

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的人员,调离该专业技术工作岗位或者已经被批准转业、复员、离休、退休的,从下达有关命令或者通知的下一个月起,停止发放岗位津贴。第二十三条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的奖金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不列入计发个人工资福利待遇有关费用的基数。

第二十四条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励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截留。

第七章 罚则 第二十五条

采用剽窃、侵吞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励的,由审批单位撤销其奖励,收回证书、奖牌,追回奖金或者津贴,并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第二十六条

推荐单位提供虚假数据和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励的,由审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二十七条

参与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工作的人员,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的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连续15天以上或者累计30天以上,或者受到纪律处分的,从确定其违纪行为或者下达处分通令的下一个月起,停止发放岗位津贴。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军队优秀专业技术士官的奖励,按照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关于设立并实施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优秀人才奖的通知》执行。

第三十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工作,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1995年11月14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暂行规定》,2000年3月11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印发的《关于设立和实施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部队专业技术优秀人才奖的通知》,2001年7月12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发布的《军队院校育才奖实施办法》和2002年8月27日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印发的《关于建立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制度的通知》,同时废止。

篇2: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关于建立生产岗位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的通知

(冀劳社〔2008〕47号2008年7月14日)

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部门:

为了提高一线生产关键岗位工资水平,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省政府《关于提高企业职工收入的意见》(冀政〔2008〕60号)精神,现就建立生产岗位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立生产岗位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的重大意义 我省是制造业大省,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工艺流程、革新技术装备、传授操作技能的骨干力量。提高生产岗位高技能人才的工资收入,对于提高其社会地位,稳定一线职工队伍,引导职工向一线生产岗位流动,鼓励职工学习掌握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标准 取得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且仍在相应生产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其技术津贴标准不低于200元/月;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且仍在相应生产工作岗位的,不低于500元/月;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且仍在相应生产工作岗位的,不低于800元/月。

三、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列支渠道 企业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从企业成本列支,计入工资总额,按月随工资发放,从2008年8月1日起执行。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是国家对提供了特殊劳动的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各类企业应当认真遵照执行。企业也不得以发放津贴冲抵劳动者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高技能人才规定应获得的各种奖励。

篇3: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关键词:岗位津贴,高校薪酬,改革,激励机制

一、岗位津贴制度的产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基本实行的是“课时结构工资制”, 即基本工资+地方津贴+课时津贴。此薪酬模式完全按教师的职务和资历来确定,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人才竞争的加剧, 传统的“课时结构工资制”, 自然提薪的管理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熬年头、论资排辈、青年人才的流失等现象屡见不鲜。鉴于此, 我国事业单位开始采取提高基本工资中“活工资”部分, 减少逐年增长的固定部分等措施, 各地高校也纷纷改革内部工资制度, 力图建立一套基于个人能力与绩效的新型薪酬体系。

上世纪90代开始高校逐步实行“岗位津贴制”, 即基本工资+地方津贴+岗位津贴。岗位津贴制度是一项重大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通过改革强化岗位, 克服了原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的弊端。岗位津贴属于可变薪酬, 是由高校自行设立的、直接与工作业绩挂钩的浮动薪酬, 又称奖励薪酬, 不同的岗位津贴则要求相应的岗位责任和义务,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激励性, 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缓解了高校人才流失的现象。

二、现行岗位津贴制度的弊端

岗位津贴制度基本依据教师职务来确定不同等级的浮动性岗位薪酬, 每一级岗位薪酬都明确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 教师实际拿到手的岗位薪酬是根据各自岗位任务完成情况而核算的, 相当一部分高校还对超额完成岗位任务的教师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因为岗位津贴制定的依据仍是教师的职务, 所以高校通常执行晋级提薪, 并未从根本上脱离资历和职务的影响, 还不是真正以业绩为中心的薪酬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岗位津贴制度对高校教师激励的长期效应明显不足, 造成了教师行为趋于的功利化和短期化, 损伤了教学科研团队的合作精神, 使得高端人才流失等,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

1. 岗位津贴激励机制的短期性与教师行为功利化的倾向。

相对于高校薪酬中偏低的基本 (固定) 工资, 教师更倾向于从岗位津贴中获取相应甚至额外的报酬。科研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岗位津贴设计中不得不考虑科研成果的权重, 不得不提高对教师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由于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 而从事规定教学任务与科研工作从时间上来讲又是会相互影响或冲突的, 这就使一些高校教师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 岗位津贴的数额占总薪酬收入的权重越来越大 (一般不低于50%) , 还有上升趋势, 不忍也不能放弃;另一方面, 学校对科研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 有的教师就为了完成“科研”而科研, 最终导致了教师行为的功利化和短期化倾向。凑字数、凑稿数、托关系、花钱等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教师甚至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和无法进行完全的监测, 采取了不正当的行为, 出现了学术道德不端、学术行为不当的现象。

2. 岗位津贴激励机制的唯职务性与教科研团队精神的缺失。

岗位津贴制度的设计体系通常是基于教师技术职务 (如教授、副教授、讲师等) 的设计, 教师的岗位津贴薪级制以职务和薪级为两个维度, 每个等级的薪酬水平是不一样的, 即使教师的个人能力和业绩达到了上一个等级, 如果高校内部没有出现空缺的职务, 或还未到达评定上一级职务的年限, 就没有晋升上一职级的机会, 也就无法获得相应的薪酬。这样的现实情况使得教师更加关注个人职务的提升, 有时还出现了不正当竞争关系, 使得高校难以引导教师之间地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 一个丧失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 必然减少了高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3. 岗位津贴激励机制的矛盾性与高端人才的流失。

高校办学的根本仍以教学型的为主, 而且教学的成本大大低于科研, 而效益回报却快于科研, 根据人力资本向回报率高的方向流动, 必然会导致高校教师热心于教学而冷落科研。另一方面, 高校为了提升办学水平与学术地位, 必然要通过“岗位津贴”来激励教师的科研, 规定各岗位薪级的教师必须每年完成一定量的课时数和一定水平的科研成果, 这种矛盾必定促使教师寻求其他途径去实现自己的薪酬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 相对于学校要求高又偏低的薪酬, 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中获取额外的报酬, 尤其是对于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来说, 留在学校等晋级、等提薪;争课时、做科研, 不如利用自身的专业与优势投向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行业, 或是经济发达的国外教育部门, 造成近年来我国高校的高端人才大批流失, 高层次师资队伍受损, 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岗位津贴制度二次改革的建议

通过以上对高校现行岗位津贴制度弊端的分析, 不难看出未来高校薪酬制度的发展趋势, 和现行岗位津贴制度改革的必要性。通过改革, 弱化教师行为的功利性, 发挥团队精神, 增强高校薪酬制度的长期激励机制, 只有与市场的人才“价格”保持相对一致, 才能留住人才, 才能吸引更加优秀和拔尖的人才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 笔者就此提出如下建议:

1. 细化教师岗位的职责, 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根据高校办学的定位与发展, 加大岗位津贴制度的改革, 要将教师岗位细分为教学岗、教学科研岗和科研岗三类。对于教学岗位的教师, 主要考核教学能力, 以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来核发岗位津贴, 若有发表学术论文, 按其发表的论文质量与水平, 享受相应的绩效奖励;对于教学科研岗位的教师, 教学与科研能力共同考核, 要求完成与岗位津贴的薪级对等的教学任务, 和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 如有超额完成的给予相应的绩效奖励;而科研岗位的教师, 则主要考核科研能力, 要求在承担国家级或省级的科研任务同时, 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 岗位津贴的薪级和要求也要针对科研工作的长期性、效益回报的后延性等特点设计。针对三类岗调整现有岗位津贴的薪级要求, 设定越级提薪的条件, 降低职务和资历的影响因素, 提高调节功能,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通过绩效薪酬的综合效能最大程度吸引人才, 保证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2. 完善绩效的评估体系, 弱化教师行为的功利性。

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估具有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特殊性, 在选择绩效考核指标时要注意客观反映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努力程度, 应考虑教师个体特性和学科岗位特性;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要注意反映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差别特征, 应考虑到教师个体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同等投入而获得收入的均衡性;业绩评价应考虑到教师业绩水平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 不仅与教师本人的能力、水平有关, 也与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有关。因此, 岗位津贴的绩效考评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 减弱教师行为的功利性, 尽量做到客观、公平、公正。

3. 改变薪酬增长的唯职务性, 发挥团队精神的激励性。

岗位津贴制度的改革就是要以绩效为导向, 建立真正按业绩分配的薪酬制度, 淡化各类、各级职务的界限, 重视绩效和能力, 适当拉开差距, 改变岗位津贴激励机制的唯职务性, 引导教师之间合作精神和知识共享, 实现绩效薪酬的激励效果。一方面要结合校情和尊重历史, 做到不同的教师之间保持合理的收入差距, 另一方面对业绩优秀、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对等的津贴薪酬, 以激励全体教师产生更加高效工作的动力。岗位津贴薪级设计中要把握好激励的强度, 既要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又能保证其他人才的稳定发展, 在强调个人绩效的同时, 应坚持团队合作精神, 发挥集体绩效的激励作用。

4. 引入延期分配机制, 扩大激励机制的长期性。

当今时代, 知识竞争激烈, 教师的职业规划设计和收入心理也会随之变化, 其主要有两个重点, 即当前收入最大化与未来风险最小化, 为此, 高校教师的薪酬收入也应包括当期分配和延期分配, 当期分配即年度内所得的工资、津贴和奖金, 为付出劳动的补偿;延期分配则通过社会保障、员工福利待遇和业绩红利分配等进行支付, 为未来风险的补偿。而现有的岗位津贴考核制度中, 每年或几年的评估和检查, 基本是刚性的量化评价, “按劳取酬”的岗位津贴制度, 也助长了教师科研工作的短期行为, 教师在利益趋势下, 难以保持一颗平常的心, 去扎扎实实地研究那些周期长、难度大、收益回报率慢, 但意义深远的课题。所以将延期分配机制引入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的设计中, 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建立长期激励机制, 即“金手铐”;二是建立社会风险分担机制, 即教师福利和保障计划。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认为, 将延期分配引进高校教师薪酬设计中是由教师劳动特点所决定的。

综上, 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的新一轮改革是必然之势,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稳定师资队伍, 吸引人才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 使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更上一层。

参考文献

[1] .周思当.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创新[J].教育与经济, 2007 (1)

[2] .陈冬梅.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中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J].职业时空, 2007 (13)

[3] .杨柏森.高校岗位津贴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 2006 (3)

[4] .朱银友.谈高校人事管理中激励方法的运用[J].华东经济管理, 2001 (8)

[5] .张福明.高校激励约束机制新探[J].高教探索, 200 (2)

篇4:有岗位津贴还能否享受高温津贴

我是一名路桥工人,为了抢时间完成架桥任务,我们顶烈日战酷暑,在35℃以上高温天气下也没停止野外露天作业。我们为公司的业务拼了,可公司却没有按时给我们发放高温津贴。领导说,发了岗位津贴,就不能再发高温津贴了。是这样的吗?

读者:老史

老史读者:

津贴是对劳动者在特殊条件下的额外劳动消耗或额外费用支出给予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津贴分配的依据是劳动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优劣,而不与劳动者劳动的技术业务水平及劳动成果直接对应和联系。

津贴主要有:(1)保证生活性津贴,是指为保障职工实际工资收入和补偿职工生活费用额外支出而建立的津贴。如副食品价格补贴、肉价补贴、粮价补贴,房租、水电补贴,等等。(2)地区性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在某些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下生活费用的额外支出而建立的津贴。如林区津贴、高寒山区津贴、海岛津贴等。(3)岗位性津贴。如矿山井下津贴、特殊技术岗位津贴、特重体力劳动岗位津贴、野外作业津贴等。

高温津贴是向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发放的津贴,它应属于岗位津贴中的一种临时性津贴。如果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的岗位津贴中没发,则应当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原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等规定发给。

黑龙江 王景龙

篇5:岗位津贴申请

根据《员工福利管理制度》中:5.1.8部分岗位(工龄)绩效奖金(具体参照相关规定)

生产部注塑作业员、架模员、加料员、拌料工、粉料工、煮水工、包装工、仓管员、一线品检员等岗位人员工作满1年每月增加绩效奖金50元,满2年每月增加奖金100元,以此类推,5年封顶.如有请假等依以下办法处理:

A.公司给予1天请假时间,如当月请假2天扣除50元,请假3天扣除75元,以此类推,扣完为止.不足2天的不扣,不足3天的按2天扣.B.当月迟到1次扣5元,迟到2次扣10无,以此类推,扣完为止.C.当月旷工1天扣50元,旷工2天扣100元,扣完为止.本人于2009年8月份入职至2011年8月份两年时间在物流部从事仓库现场作业,2011年8月份前公司每月发放岗位(工龄)绩效奖金,2011年八月份从物流部仓库组长调任品管部现场工程师岗位,由于公司管理制度调整,暂停每月发放岗位(工龄)绩效奖金,改为次年三月发放。调入前和调入后一直在一线作业现场工作。现又兼顾负责推行导入电线QC现场检验和继电器QC现场检验工作。特申请发放岗位(工龄)绩效奖金。

此致

篇6:岗位津贴制度

津贴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31号公布《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为执行国家关于岗位津贴的有关规定,根据鲁劳社[2006]70的调整,切实落实员工的相关待遇,提高工人的工资收入,稳定职工队伍,促进矿山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建立岗位津贴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岗位津贴的执行范围

具体发放范围为:井下采掘工人、辅助工人、安检人员及编制在井下采掘、辅助队的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岗位津贴的种类及标准

岗位津贴包括:井下津贴、班中餐补贴和夜班津贴。

(一)井下津贴

1、井下采掘工:30元/工;

2、井下辅助工:30元/工。

3、安检人员、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井下津贴标准按井下辅助工标准执行。

(二)中餐补贴:8元/工。

每班中餐补贴由公司每月支付给职工个人。

(三)夜班津贴

1、前夜班: 10元/工;

2、后夜班: 12元/工。

(四)高温津贴

1、工作场所33度以上的劳动者:20元/工。

三、通讯信息费、交通费津贴

(一)、通讯信息费:

1、发放范围。主管以上人员和部分经公司领导研究同意的特殊岗位人员。

2、定额标准。总经理500元/月,副总经理300元/月部门经理150元/月、主任工程师120元/月、主管100元/月、综合管理部小车司机及其他50元/月。

(二)、交通费:

1、发放范围。居住在莱州、招远、栖霞市区、蓬莱市区、烟台市区的中层管理人员、主任工程师和主管。

2、发放标准。居住在莱州市区域的每人每月300元;居住在招远区域的每人每月200元;居住在栖霞市市区的每人每月200元;居住在蓬莱市市区的每人每月150元;居住在烟台市市区的每人每月150元。

(三)、有关规定:

1、交通费发放,必须由个人提供有效、合规的票据,在定额范围内由财务部负责据实报销(每季度末报销一次)。

2、通讯信息费发放,由办公室根据发放标准于季度末统一采购充值卡,发放到相关人员。

3、享受通讯费的人员必须24小时开机,确保通讯畅通。

四、属下列人员之一者,从当月起停发津贴补贴

1、因各种原因停发工资人员;

2、被停职审查人员在审查期间;

3、拒不服从组织安排工作者;

4、待分配人员;

5、有问题待处理人员;

6、离岗、待岗、解聘、辞聘、拒聘、停薪留职和不能坚持 正常工作的人员,自行为之下月起停发津贴补贴。待聘人员若 重新上岗,从上岗的次月起享受相应的津贴补贴。

五、本方案从 2014 年 11 月起开始执行,并会同财务室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方案不一致的,均按本方案执行。本规定与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有抵触的,以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准。

蓬莱市虎威矿业有限公司

篇7:岗位津贴申请书

您好!

作为一名***公司的员工,我很喜欢自己公司,更热爱自己的工作。在我的带动下,同事们也纷纷极枳的投入工作、互帮互助,以单位为家,并有了良好的团队意识。我愿付出更多的精力投身于工作,在集体中发挥自己力量,多为公司效力。

现在因为物价上涨,我单位全体员工希望津贴由120元上调至180元。

望领导批准。

申请单位:***

篇8:员工岗位津贴提议草案

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有良好的工作气氛,增加员工竞争力。特对岗位津贴做以下调整。等级分为:A:100元

B:200元

C:300元

D:400元

E:600元 一. 普工:

1.满试用期,三个月以后,并且工作积极主动服从安排不旷工不迟到。

变现优秀良好的;由组长申请上级批复给予岗位津贴100元。二.特殊岗位:焊锡;测试;老化;多能工;丝印。

1.以上工位使用期满,并且掌握该岗位所有技能;由组长申请上级批复给予岗位津贴100元。

2.以上工位使用期满,三个月以后,并且工作积极主动服从安排不旷工不迟到,无违反公司各种制度;由组长申请上级批复给予岗位津贴200元。

3.有满足1.2.两条的可以在小范围内有组织工作安排领导能力的,可帮助到组长拉长管理产线的,由拉长申请上级批复给予岗位津贴300元。

三.管理岗位:代理组长;组长;助理拉长;拉长。

1.代理组长:满足一,二,两条;做事高度认真负责,有突出表现的;内部需要增加或替补组长,使用期合格后由拉长申请上级批复给予岗位津贴300元。

2.组长:代理组长两个月以后,使用期合格后由拉长申请上级批复给予岗位津贴400元。

3.助理拉长:组长任职期间熟练组长各项工作业务,可以辅助拉长,车间主管管理好生产线;并且可以做好员工思想安慰工作。有利于生产安排人员管理的。由拉长推荐,部门主管报上级批复给予岗位津贴600元。

4.拉长:有满足以上三条且拉长职位空缺的。部门主管报上级批复给予拉长职位。薪资以公司薪金标准。

提案人:张 乐

篇9:有毒有害工种岗位津贴(模版)

1.原则上按照化工部颁发的〔78〕738号《有毒有害作业工种范围表》和〔86〕化劳923号《有毒有害作业工种范围补充表》执行,即以常年直接从事化工有毒有害作业的一线工人为津贴的主要对象。

2.凡没有列入范围的新产品、工种(岗位),企业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提出申请,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公司)审批,同时报部备案后执行。

3.产品岗位上的专职保全工、生产过程中的分析工、化验工、试验工、检修工、车间生产管理人员,应低于相对应岗位生产工人的标准享受津贴。

4.化工防腐工,三废处理工,有毒物料储运工,可根据实际情况享受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

5.化工生产中常年直接从事化学粉尘、化学矿山井下作业以及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作业等其他工种,按国家有关标准,参照其他产业部有关津贴规定执行。

二、津贴等级划分与津贴标准

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共分四个等级。

岗位津贴等级的划分,原则上以“有毒作业分级”国家标准(GB12331—90)为依据,即根据生产性毒物毒性的大小,作业环境毒物超标浓度,有毒作业劳动时间以及毒物的实际危害人体健康程度,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生产性毒物的危害程度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GB5044—85)予以确定。

凡是接触蓄积性毒物,对人体、内脏、血液、神经系统能造成极度危害的作业岗位,列为甲级;

凡是接触蓄积毒物,但劳动条件好些,用量小些或毒性小些,对人体造成高度危害的作业岗位,列为乙级;

凡是接触刺激性毒物,劳动条件差,对人体造成中度危害的作业岗位,列为丙级;

凡是接触刺激性毒物,毒性较低,劳动条件差,对人体造成轻度危害的作业岗位列为丁级。

各等级日津贴标准为(知道注:显然以下的指标已经不适用了):

甲等 极度危害 2.0元

乙等 高度危害 1.5元

丙等 中度危害 1.2元

丁等 轻度危害 0.9元

各单位在确定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等级时,应结合岗位劳动评价进行。

三、津贴资金来源

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是对常年直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职工的一种工资性补偿,津贴在工资基金下开支,列入生产成本。

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可调增工资总额基数。

四、津贴的发放和管理

1.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实际天数计算,按月发放。

2.改进了工艺、设备或经过治理,改善了有毒有害作业岗位劳动条件的,岗位津贴应按新的条件重新评定,调整等级。

3.实行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的企业要加强对工人的健康监护,建立健全工人健康档案。

4.各单位要结合岗位津贴制度的建立,整顿劳动组织,严格定额定员,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5.实行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的企业,所增津贴总量应与岗位技能工资试点和企业内部分配改革结合起来,由企业自主安排。

6.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作为一种工资性补偿,是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计入退休费计算基数。现在有些省、市已有政策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按地方规定办理;尚未解决的其他省、市,应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尽早解决。

7.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要建立起运行机制。随着津贴标准的提高,范围、等级的调整,津贴总量随之变化,并及时进入成本和工效挂钩的工资总额基数。

五、附 则

本实施意见自一九九三年二月起执行。各省、市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已经建立津贴制度的企业,提高津贴标准的时间仍按劳薪字〔1992〕43号文的规定执行,也可以根据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安排确定。

本实施意见的解释权属化工部。

补充:2000年以后的,实现工资协商制度的,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给予岗位津贴的部分,已经进入工资(有利于退休计算养老金)。化学工业部关于转发《关于建立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制度的通知》的通

化劳发[1992]第907号.化学工业部.部门规章.1992-11-20.工业-化学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化工厅、局(公司),部直属企业:

现将劳动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劳薪字〔1992〕43号“关于建立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制度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各地化工主管部门及部直属企业抓紧组织实施。为做好实施工作,特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以下简称“岗贴”)制度是关系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稳定一线职工队伍的大事,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各级化工主管部门应尽快研究部署,并主动做好与当地劳动部门、财政部门在增资指标、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二、化工企业应做好“岗贴”的测算工作,摸清实行“岗贴”的作业范围、人数、分等和新增工资的情况,以及企业的负担能力,并制定实施方案。考虑到企业间经济效益的差别,“岗贴”标准可以一步到位,也可以分步到位。“岗贴”的使用,应结合深化企业劳动工资改革的部署和进程,由企业自主安排。

三、关于执行范围,部颁(78)化劳738号和(86)化劳923号两个范围表未列入的产品和作业工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公司)负责审批,在报地方劳动、财政厅(局)的同时,报部备案。

四、化工“岗贴”制度从一九九二年一月起实行。实行“岗贴”制度要加强综合治理,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健康监护和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还要建立健全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有毒有害作业年限、等级以及津贴水平的记载、核查等基础工作。

各地在执行中,有什么经验和意见请及时报送化工部劳安司。

附件:关于建立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制度的通知劳动部、财政部劳薪字[1992]第43号1992年10月12日

化工部:

为了贯彻劳动部、财政部《印发关于提高企业一线艰苦岗位津贴标准的意见的通知》(劳薪字〔1992〕33号)的精神,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在工资分配上向艰苦岗位倾斜。经研究,同意在一九七九年经原国家劳动总局批准试行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制度,并适当调整津贴标准。现提出如下意见,请参照执行。

一、执行有毒有害岗位津贴的范围

原则上按照化工部颁发的两个提前退休工种范围表,即:<78>化劳738号文和<86>化劳923号文颁发的范围表和补充范围表执行。属于接触毒物的性质相同或相近,没有列入范围的产品工种(岗位),企业可提出申请,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公司)审批,同时报同级劳动、财政厅(局)备案。

二、有毒有害岗位津贴标准及发放办法

岗位津贴等级的划分以“有毒作业分级”国家标准(GB12331-90)为依据,并结合实际劳动条件状况,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日津贴标准提高后分别为:

甲等 极度危害20元

乙等 高度危害15元

丙等 中度危害12元

丁等 轻度危害 09元

三、增资指标

你部直属企业中有毒有害岗位职工共7000人,按人均日津贴提高11元计算,月核算增资指标为1964万元。各地区所属化工企业提高有毒有害岗位津贴标准所需增资额,在国家当年安排的工资总额计划内,统一平衡解决。

四、资金来源

已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的企业,分两年调增工资总额基数;未挂钩企业今年先由企业自有资金负担,从明年起分两年进入成本。无论是挂钩企业还是未挂钩企业,列入成本的增资额,均不调整企业承包的上缴基数。

五、实施中几个问题的意见

核增总量,由企业自主使用。对于进行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的企业,应该把提高岗位津贴标准的资金与改革企业工资制度结合起来。既可以用于提高有毒有害岗位津贴标准,也可以用于适当提高岗位工资标准。未进行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的企业,可以把提高岗位津贴标准的资金同搞活搞好企业内部分配结合起来,具体由企业自主安排。

六、提高后的化工有毒有害作业岗位津贴标准的执行时间,可以从一九九二年一月起,也可以根据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安排确定。

七、在建立化工有毒有害作业津贴标准的同时,要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措施切实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不能因建立岗位津贴而忽视这项工作。

你部可根据上述意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实施中有何经验和问题请及时告劳动部、财政部 下面内容为赠送的工作总结范文,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工作总结怎么写:医院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一年里,我在院领导、科室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本的工作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1、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医院及部门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医学教,育网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以病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服务工作。向各位局领导以及全体教职工进行述职,请予批评指正。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我校一年来,秉承“质量是生命,师德是灵魂,公平是民心,安全是保障”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突破口,以“让教育接地气,创建新学校”为学校发展目标,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大打翻身仗,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实现了“质”的飞越。

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我们基本完成了《XX年目标管理责任状》中的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两基、师训、标准化学校建设、特色学校建设、艺体卫、财务管理、捐资助学、组织工作、信访监督、工会及团队、行风建设、安全、政务等xx项工作任务。

3、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能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刻苦严谨,视病人为上帝,始终把他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能及时准确的完成病历、病程录的书写,对一些常见疾病能独立诊断、治疗。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遇到问题能在查阅相关书籍仍不能解决的情况下,虚心的向上级医生请教,自觉的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从而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亮点

1、确定和生成了“让教育接地气,创建新学校”的学校发展

目标。让教育接“地气”,创建“新”学校,是指教育必须遵循规律,脚踏实地,摒弃功利思想,拆掉空中楼阁,不折腾。努力让学校教育贴着“地面”,接受地中之气。更多的关注学校教育与师生愿望、诉求、发展的最佳契合点,使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润土壤,根植于新中国教育的优秀经验,根植于中国的国情,根植于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全体师生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快乐成长、幸福成长、茁壮成长,创建一个全“新”的学校。

2、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中,全校上下戮力同心,攻坚克难,目前,已经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被评为市级先进,推荐省级先进。我们正在积极准备,迎接近期到来的省教育督导室的复检。在九月二十一日是的检查验收中,验收组的袁主任用感动、惊奇来形容他的心情,给予我校有内涵、有特色、有发展的高度评价,当场决定推荐我校为省级先进学校。

3、德育工作我们重点抓住“诵弟子规 孝行天下”德育主题

教育活动,开展“孝道”教育,传递“正能量”。“一周一行”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传统,一大特色。学生为父母长辈洗脚洗头、端茶倒水,做家务等,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感恩,并带动父母及全社会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学校收到家长反馈信息四百余件。我们编写了《诵弟子规 做小孝星》校本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学校自编了“孝亲操”,得到市督导室领导的首肯。(述职报告)我们把感恩教育延伸到了校外,全校师生长期照顾无儿无女的抗美援朝老军人卢爷卢、卢奶奶,定期看望,送去生活用品,全体男教师为其捆玉米秸秆等,老人给学校送来了锦旗。主题读书活动成果显著,我校吴彥川同学被选为我县唯一一名优秀学生进京领奖。学校设立朵朵爱心基金,全体师生每年募捐一次,用于救助校内外的弱势群体。

4、努力构建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构建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教改活动,一年来,举行了上下学期各两个月的教改展示课活动,天天展示,天天评课,使我们的教改取得了可喜欢的成果。曹红军的快乐课堂、王玉荣的自信课堂、周杰的高效课堂、宋永亮的激情课堂已经形成了鲜明教学风格。教学管理上,我们强化“规范”这一主旨,越是常规的工作,我们越是强制规范。学校实行查课制度,一年来,仅我参与的查课就进行了五次。

4、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全年没有请假现象,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新的一年里,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这些基本工作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进步,虽然质变还是没有发生,不过相信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我就会迎来自己的质变和升华。我在不断的提升我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我相信只要我做到了这一切,我就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转)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企业特殊工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渝劳社办发〔2005〕157号

(2013-02-26 16:52:56)

转载▼

分类: 法律法规 标签:

企业特殊工种

管理暂行办法

杂谈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重庆市企业特殊工种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渝劳社办发〔2005〕157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部新区产业促进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重庆市企业特殊工种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重庆市企业特殊工种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本市企业特殊工种管理,完善特殊工种退休审批办法,促使企业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办理退休暂行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4〕95号)和有关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以下简称参保人员)从事特殊工种的管理及办理特殊工种退休,按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所称特殊工种是指井下、高空、高温、低温岗位,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岗位,以及常年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山、高原地区工作的岗位。

第三条 企业特殊工种管理遵循依法、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第四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市企业特殊工种的监督管理和特殊工种退休审批,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企业特殊工种的监督管理。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企业特殊工种从业人员相关信息的采集、记录和管理,以及特殊工种退休审核。

第二章

特殊工种检测 第五条 特殊工种检测按照GBZ2-200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4200-84《高温作业分级》、GB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等国家标准,对照国家有关部委颁布的各行业企业特殊工种名称、工种性质、劳动条件进行技术检测。

特殊工种检测根据特殊工种场所、职业特点以及企业实际情况,采用技术检测和现场勘验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有毒有害场所、高温、低温场所主要采取技术检测方式,井下、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主要采取现场勘验调查与技术检测相结合的方式。

第六条 特殊工种检测由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市劳动鉴定中心具体承办。其他有资质的法定技术检测机构也可承担特殊工种技术检测工作。

第七条 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应建立特殊工种检测专家库,开展特殊工种检测工作。

特殊工种检测专家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二)精通本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特殊工种检测的法规、标准和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八条 具有以下情况的企业,应当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6个月内申请特殊工种检测:

(一)本办法实施前已执行特殊工种政策的企业;

(二)具有国家有关部委颁布的本行业企业特殊工种目录所列特殊工种,但未按特殊工种有关规定办理的企业;

(三)因转产或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等发生变化,可能影响特殊工种性质变化的企业;

(四)需跨行业执行特殊工种政策的企业。

以后企业发生转产或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等变化可能影响特殊工种性质变化的,应在上述情况发生之日起60日内申请检测。

第九条 企业申请特殊工种检测应通过本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区县(自治县、市)(以下简称参保地)的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向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检测。原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单位直接向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特殊工种检测。

申请特殊工种检测应分工种填报《重庆市企业特殊工种检测申请表》(附件1,以下简称《申请表》)。

第十条 已按特殊工种政策执行的企业的特殊工种,由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定期组织开展普查检测。普查检测一般每3年开展一次,分批次轮流进行。

第十一条 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根据企业的申请和普查检测的安排,委托市劳动鉴定中心进行技术检测或现场勘验调查,并在技术检测或现场勘验调查完成后30日内形成技术检测数据报告或现场勘验调查报告。承担特殊工种技术检测工作的其他有资质的法定技术检测机构也应在技术检测完成后30日内将技术检测数据报告报市劳动鉴定中心。

第十二条 市劳动鉴定中心应在完成或收到技术检测数据报告或现场勘验调查报告后30日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报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审定。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审定后由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出具《重庆市企业特殊工种检测结论书》(附件2,以下简称《检测结论书》),并及时送达企业,同时抄送参保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参保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和市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检测结论书》有效期为3年,是特殊工种管理和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合法依据。

第十三条 特殊工种检测收费按市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执行。

第三章 特殊工种管理

第十四条 凡符合国家有关部委颁布的各行业企业特殊工种政策规定,本办法实施前已按特殊工种政策执行的企业的特殊工种,经检测仍符合特殊工种劳动条件标准的,仍按特殊工种政策执行,并实行特殊工种管理;经检测不符合特殊工种劳动条件标准的,从《检测结论书》作出之日起,不再按特殊工种政策执行,但职工此前在本工种的工作时间仍按特殊工种政策执行。检测前未执行特殊工种政策的工种,经检测符合特殊工种劳动条件标准的,从《检测结论书》作出之日起,按特殊工种政策执行,职工此前在本工种的工作时间不计算为特殊工种从业时间。

第十五条 企业应对本单位的特殊工种名称、工种性质以及特殊工种从业人员进行清理,分别建立特殊工种档案和特殊工种从业人员档案,作为职工办理特殊工种退休和享受其他特殊工种政策的依据。

特殊工种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目录和批准文号;

(二)《申请表》

(三)《检测结论书》;

(四)《重庆市企业特殊工种从业人员登记表》(附件3,以下简称《登记表》);

(五)《重庆市企业特殊工种从业人员变动登记表》(附件4,以下简称《变动登记表》);

(六)企业及其工会出具的本企业特殊工种及其从业人员情况公示证明材料。

特殊工种从业人员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登记表》;

(二)能证明该职工从事特殊工种的相关原始资料,包括职工登记表、调资表、保健津贴表和工种变动的厂内调动通知等。第十六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业务分工,分别为从事特殊工种的参保人员建立特殊工种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记录其从事特殊工种的时间、工作单位、工种名称、工种性质等信息,作为办理特殊工种退休和享受其他特殊工种政策的依据。

第十七条 本办法施行前已经按特殊工种政策执行的工种,应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6个月内向参保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原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单位向市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下同)报送《登记表》。

经检测符合特殊工种标准,新纳入特殊工种管理的工种,应在《检测结论书》作出之日起60日内向参保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报送《登记表》。

报送《登记表》前,企业应将拟报送的特殊工种从业人员的姓名、工种名称、工种性质、从业时间等情况在企业内部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日。公示结束后由企业和工会出具公示情况证明,连同《登记表》一并报送。

特殊工种从业人员发生变动的,企业应于变动发生之日起15日内向参保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报送《变动登记表》。

第四章 特殊工种从业人员退休

第十八条 按照国家有关特殊工种退休的规定和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凡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参保人员,从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均可按特殊工种退休办法申办退休。第十九条 从本办法实施之日起,企业申报特殊工种从业人员退休,除按渝府发〔2004〕95号文件规定应提交的材料外,还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检测结论书》。《检测结论书》尚未作出的,需提供参保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出具的已申请检测、尚未作出检测结论的证明材料;

(二)《登记表》。

第二十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依法进入关闭、破产、撤销程序的企业,不再进行特殊工种检测,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参保人员,仍按原特殊工种退休办法申请办理退休。

第二十一条 按本办法规定新执行特殊工种退休政策的企业特殊工种,曾经在该工种从业而在本办法实施前已办理退休(职)的人员,不再重新办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特殊工种管理中存在弄虚作假、篡改职工档案等行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在办理特殊工种退休过程中存在上述行为的,按照渝府发〔2004〕95号文件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市劳动鉴定中心或者其他有资质的法定技术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特殊工种检测中,违反法定检测标准、检测程序,或者有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主管行政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在特殊工种管理、办理特殊工种从业人员退休过程中,违反国家规定,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或玩忽职守、严重失职的,按照渝府发〔2004〕95号文件规定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市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5年11月1日起执行。本市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来自:http://yy.cq.gov.cn/zfxx/zfdt/zfxxgk/xzfbmxxgkmljzn/sbj/zcfg/26348.htm-重庆市企业特殊工种管理暂行办法及部份说明

特殊工种是指哪些工种?

所谓特殊工种是指经过原劳动人事部或国家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确认能够办理提前五年退休的工种。

依据:渝府发〔2004〕95号

参保人员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条件是什么?

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此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工人,无论现在或过去从事这类工作,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按规定办理特殊工种退休:

1.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的; 2.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的;

3.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的。

(二)常年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区和摄氏零度以下的冷库、生产车间等低温场所工作的工人退休时,可参照从事井下、高温作业工人的有关规定办理;常年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山、高原地区工作的工人退休时,可参照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工人的规定办理。

依据:渝府发〔2004〕95号 如何办理养老待遇审核?

上一篇:物业管理员工作终总结下一篇:计划初二生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