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生行为规范

2024-07-18

中学学生行为规范(精选8篇)

篇1:中学学生行为规范

中学中学生上网行为规范

为教育引导我校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健康成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健康科学的知识信息,消除互联网络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倡导良好上网行为习惯,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一条学校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络进行知识学习,了解信息,开阔眼界,沟通交流,丰富生活。学校积极为学生进行网上学习与交流创造条件。

第二条学生上网要自觉遵守国家制定的网络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学校的有关制度规章和纪律要求。健康、文明地使用互联网络。

第三条不得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安定的违法犯罪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但并不限于)商业公告、散布计算机病毒、进入未经授权的计算机系统、盗用非法的IP地址入网等等。

第四条学生上网不能耽误正常的学习和学校规定参加的集体活动,不允许学生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和休息时间上网,否则,以旷课论处,并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教师要加强学生上网行为管理,严格考勤制度,严肃学生行为督查,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因上网而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应依照规定严肃处理。

教师要掌握有迷恋网络行为学生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教育和矫正。对有不良上网习惯的学生要严肃处理并通知学生家长。

第五条学生上网要养成定时、定量、有积极目的、有利于成才做人的网络学习习惯。学校禁止学生到校外经营性网吧上网,任何学生未经许可不得在网上进行商业和其他任何盈利性活动,一经查出,按学校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第六条广大学生应以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培养良好的上网行为,自觉做到“十不准”。即:不准在网上随意发布公共信息和在网上散布谣言;不准侮辱、欺诈他人;不准在网上交友和约会网友;不准沉溺网上游戏、聊天;不准盗用他人网上地址和账号;不准制作、传播网络病毒;不准散发垃圾邮件;不准浏览黄色或反动网站及各种有害信息;不准破坏网络设备和程序;不准随意公布个人和家庭信息。

学生有义务向学校报告任何违反学生上网规定的行为,并对自己在网络使用中的行为负责。

第七条德育处要大力开展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良好上网习惯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利弊,让学生清楚不良上网习惯对自己身心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把网络作为学习知识和提高素质的有效工具。

第八条各班主任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从本班实际出发,组织经常性的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广大学生健康、文明地使用互联网络的自觉性,使学生不断提高辨别是非和拒绝不良信息侵害的能力。

学校网络和计算机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防止有害信息的传播,督查学生上网行为。

篇2:中学学生行为规范

1、每天放学后值日生要认真打扫教室、走廊卫生,擦净黑板并清除板槽内粉笔灰,排齐课桌椅。

2、球类、零食、饮料一律不带进教学大楼。私人球类不得带进学校。自觉将糖果纸、餐巾纸、塑料袋、果核、瓶罐、纸屑之类的杂物丢入垃圾桶,不随地乱抛。如看到有人乱抛,人人有权、有责进行制止,并查明姓名与所在班级,报告值周班级。看到地上有上述杂物,要随即俯首拾掉。值周班级应每天巡视数次,边察看,边拾干净,做得不合格者要扣分。遇违纪现象,要追查到底。

3、每人桌内纸屑等杂物应每天清除干净,值日生课后打扫时再重复一遍。学校抽查时,如发现桌内有杂物,既要追查值日生责任,又要追查该座位本人的责任。

4、人人要爱护课桌桌面,如发现有人涂刻,应立即向班主任汇报。涂刻桌面照价赔偿,并作操行记录。

5、故意乱涂墙面或拍上球印、踏上脚印者,应自己动手清除掉,并作公开检讨,对情节严重者给予处分。

6、保持厕所整洁干净。便后及时冲洗水槽,洗手后不将水甩在地上。在专用水斗中洗拖畚时应拧干后取出。

7、保持环境清洁。随时把草地上、水池内杂物收拾干净。

8、保洁区卫生应每天打扫,要经得起学校抽查。

教室卫生十一点标准

1、放学后,黑板擦干净,槽内无粉笔灰。

2、门、窗玻璃干净明亮,门框、窗框无积灰。

3、电器开关无积灰。

4、地面无纸屑,放学后纸篓倒干净。

5、教室地面四个角落清洁,窗台不堆放物品。

6、课桌椅排放整齐,桌内物品整齐,不留垃圾废物。

7、后面储物柜上无杂物,无灰尘。

8、净水器及台面无灰尘。

9、日光灯、电视机、电扇无灰尘。

10、讲台清洁,不乱放物品。

寝室卫生十点标准

1、被子统一整齐叠放在离门远的一端,即朝南房间在床的南端,朝北房间则统一叠放在床的北端,枕头放在被子上面。

2、床上不能摆放衣物等其他物品。帐子统一张起来,床单平整。

3、各类书本统一有序摆放在书架上,其他学习用品整齐摆放在书桌上。 4、子整齐摆放在书桌底下,鞋头一律朝外。

5、衣柜上方的空格中整齐摆放自带的其他物品,如镜子,洗发用品、水杯、水果等,但不宜过多。

6、每个寝室毛巾统一整齐悬挂。脸盆统一整齐摆放在脸盆架上,牙刷杯子、肥皂(盒)统一放在桌子上,热水瓶统一放成一直线。

7、室内地面、阳台地面全天保持整洁,无纸屑,阳台无积水。垃圾袋装化,早上中午离开寝室后室内不允许留有垃圾或垃圾袋,垃圾袋必须扔在寝室楼外的垃圾箱内。

8、扫帚、纸篓或畚箕放在门背后。室内门、窗保持干净整洁。每周擦一次。

9、寝室外的走廊由该寝室负责打扫干净。

10、早上中午离开寝室前必须关空调、锁门、关灯。

篇3:中学生创新学习行为的培养

一、教师要形成较为恰当的创新教学观

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 各种信息传递迅速, 各种知识更迭加快。所以当今教育不再是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 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如何研究、怎样研究的教学。“在现代学习中, 学习知识是手段, 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目的。”因此,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需求, 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我们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教学观。什么是创新教学观呢?创新教学观就是由以教授学生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能力, 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实践的能力;就是以动态的、开放的、宽容的眼光看待教学, 运用创新型思维方式, 建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1.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就不能有较强的学习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 形成创新教学观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当前, 学生最头痛、最不感兴趣的学科之一就是英语, 所以很多学生, 尤其是男学生都学不好英语。我现在就以英语学科为例, 谈谈英语学科学生兴趣的养成。

现实中, 我们没有英语交际的环境, 导致学生兴趣点不好挖掘。语文学科可以讲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来吸引学生, 但英语教学中, 即使你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学生也不一定能听懂。所以, 英语学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找好兴趣点。在缺少英语交际环境的状况下, 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对接便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最关键的途径。我们要利用生活的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生活中的模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 在《购物》口语教学中, 我便是用实物演示和生活经验的结合来激发学生兴趣的。

教师:LiM ing, have you gotthe pen form e? (李明, 钢笔买回来了吗?)

李明:Y es, Ihave.Itisthe cheapestofall. (买回来了, 是最便宜的!)

教师:H ow m uch isit? (多少钱一支?)

李明:O ne hundred yuan. (100元。)

教师:O h, you have increased the whole sale price ofthe pen by ten tim es. (噢, 你把批发价给老师翻了10翻吧。) (学生们立刻哄堂大笑。)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英文歌曲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大大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表明, 英文歌曲中蕴涵着巨大的语言潜能和英语实践能力, 使学生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提高。例如, 在学习必修二U nit3 the O lym pic G am es时, 我摒弃了Introduction环节, 只循环播放了经典奥运歌曲“H and in H and”, 要求学生静听和跟唱。这样, 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在随后的R eading自主学习中十分投入, 学习气氛浓厚, 检测结果良好。

2. 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主,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 是灵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大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是课改的精神。那么, 什么是发散思维呢?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是根据已有信息,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寻求多样性的答案的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发散思维不是固守常规, 而是求新求异。那么, 教学中怎样才能求新求异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多角度思考的环境或创设一个多角度思考的情境,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运用教材, 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元素, 为学生多提供发散思维练习的机会,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内容, 让学生展开联想, 通过连词成句、听音辨曲、看图说话等形式多方位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 活跃思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也可以多布置一些模仿任务, 让学生有机会将生活经验和课堂结合, 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英语结合, 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例如, 学习了如何制作奶昔, 就可以让学生演示并描述自己制作蔬菜汁的过程;学习了有关新西兰的R eading部分, 就可以让学生对具有同样特征的日本国画图并描述其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我们还可以跳出课本, 改编或补充教材内容, 并以多种形式进行演绎, 使学生、老师共同参与其中。

还有, 一些貌似很笨的方法同样有奇效。例如, 每讲完一篇英语课文, 我都从课文中选取一些最主要的单词和短语, 让学生用一段话把这些单词、短语串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在语境中巩固所学新词,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说出不同主题的短文来。尽管举步维艰, 却成效显著。

3. 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教学观最主要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把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教师由主演的角色转变为导演的角色, 由主体角色变为主导角色, 并且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 将学生的双眼解放出来主动地去观察, 去寻找;将学生的大脑解放出来, 主动地去思考;将学生的双手解放出来主动地去实践。例如, 在教Environm ent这一课时, 我事先设计好这样一个问题, 以供学生讨论。“W hen you see the word‘environm ent’, whatotherwords orphrasescan you think of?”这时, 就让学生自由结组讨论。通过讨论, 学生制成了不同的单词树, 由小组长利用投影向同学们展示。然后再让学生联想, 将单词树变成句子树。学生自然而然就联想到“Barren land isthe charge forcutting wood.”“Carand industry discharge a large num berofgasto the atm osphere.”等。这样学生就能顺着大气污染、汽车尾气排放、森林砍伐、温室气体等很多话题畅所欲言了, 这样不但深入理解了课文又超出了课文, 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只有明确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有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并且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一种教学理念, 教师应时刻牢记心中, 这样才能形成不断更新的创新教学观。

二、教师创新教学观下的学生创新学习行为的特点

教师在实施新的教学观后, 学生的学习也必然会出现一番新的气象, 这在教育学理论上叫做“创新学习行为”。也就是说创新性教学观是为了产生创新性的学习行为, 创新性学习行为是创新性教学观实施的结果。那么, 在教师实施新的教学观后, 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呢?

1. 自主性学习。

这种自主性学习并不等于学生的自学, 自学是一种被动的、索然无味的学习, 而自主性学习是在教师的主导与组织下, 以设定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 学生利用手中教材, 自己主动搜集资料, 查找资料, 独立思考, 掌握知识, 动手操作, 解决问题。“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 有成效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和发展自己的智能情操, 毕竟要靠学生个人自己主动地探究与反思, 要通过个人的经验不断地改组改造和提高才能实现。”所以说, 这种学习是“学生建构式”的学习。例如, 在英语教学中, 在教师设定目标的指引下, 学生通过使用电子词典自己解决生单词, 通过网络搜集一些英语文化常识, 并且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一块和老师探讨, 这就是一种自主性学习。

2. 合作式学习。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系的杨宝忠教授认为:“合作教学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 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 促进学生的学习, 并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动中的合作学习, 也是合作中的互动学习, 既能够发扬民主, 又能照顾到个体, 注重培养团体精神, 锻炼协作能力。合作的前提是教师仔细研究教材, 精心设计问题, 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工、合作, 最后确定答案, 展示成果。

3. 开放式学习。

开放式学习最早由大教育家韦伯提出。开放式学习就是继续解放学生的身心, 使他们从书本中走出来, 延伸到课外资料, 从课堂中走出来, 走入到社会, 是让学生无拘无束、不拘形式地学习。英语教学中, 我们可以采用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如在练习听力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英语歌曲来听, 选择英语电影来看, 这样就从教材中将学生解放了出来, 又能让学生感兴趣, 掌握了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4. 实践操作式学习。

我们学习知识, 最主要的是把知识变为技能, 这才能实现一次质的飞跃。学生从平时中学会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理论, 还不能上升为技能。那么, 怎样上升为技能呢?这就需要实践操作。如果理论不能联系实际, 理论不能付诸实践, 那么对理论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在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用英语演讲和对话交流的实践机会, 这样学生才能够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

三、创新教学观与创新性学习行为的关系

创新性教学观决定创新性学习行为。如果没有教学观的创新, 学习行为的创新就无从谈起。如果教师没有新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不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不能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就不能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创造性的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行为,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可以说教师教学观的创新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是息息相关的。教师教学观的创新是关键, 是起点, 而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是目的, 是结果。新课改下的教育应该走一条以创新式教学观带动创新式学习行为的路子。

参考文献

[1]方明主编, 《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孙培青主编,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0年版

篇4:利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

关键词:行为习惯;德育组长;爱心券

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说:“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引导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中学生的行为准则,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学生现状分析

高中生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事物的认识具有自己的看法。在这一阶段,知识量、信息量猛增,是为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的大好时期。但在这个时期,由于思想还不成熟、对事物的甄别能力还比较弱,自制力较差等不足,容易形成一些坏习惯。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教育较不重视或不懂得良好习惯的培养。因此,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引路人,在指导高中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应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加强思想交流,让学生参与制订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标准

从思想上让学生懂得良好习惯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行为习惯就像指南针,指引我们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卓有成就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的结果。就像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做学生思想工作时,首先就是要做到关心、尊重、了解和爱护学生,消除学生的戒心和抵触情绪,使学生体会到教育者的真心和善意,同时,要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凭主观想象就认为理所当然。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建立信任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教育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单纯的思想工作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需要制度的支撑。因此,需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符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标准来监督、评价学生。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制订日常行为规范标准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标准的制订呢?首先,请班长收集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并进行整理分类;班主任根据学生实际加以引导并补充;最后,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班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标准,并以班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为了能时刻提醒学生自己制订的班规,可在班规形成后组织一次主题班会,

让大家表表决心并在班规上签名,签名的班规应粘贴在班级显眼的位置,以便时刻提醒学生。

但怎样才能让评分标准长期地发挥作用,真正制约学生的行为举止,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管理学生是理想的方法。

三、成立班级督导部,明确小组评价方法,实行精细化管理

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位学生,各组都选出自己的德育组长,由德育组长组成班级督导部。对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进行精细化管理并督导评分,每天算出学生的德育分并加于公示。同时,为使督导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班级成立相应的纪检部,对督导部的评分进行督促检查并给督导部同学每天工作进行评分,作为督导部同学的德育分。班主任每天给纪检部的同学打分作为他们的德育分。督导部每周统计一次每小组的分数。每周一把上周的量化考评表公示,以示公开、公平、公正。

各小组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科任教师每节课对小组的评分以及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的成绩之和。不管是学习还是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每个小组都应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绩,为小组、为班级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教师关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表的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教育

德育组长每星期一把量化考评表交上来,教师应及时给予关注,发现问题及时向学生了解情况。对于被扣分的学生和小组进行教育,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要求他们遵守班级制订出来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标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想让学生改掉不良的习惯,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需要及时、反复地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只有反复纠正不良习惯,才会使良好的习惯在不断的重复中变得越来越稳固。

参考文献:

孙景霞.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行为习惯[J].才智,2008(12).

作者简介:林艳红,女,1976年2月出生,本科,就职于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班级管理。

Use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Daily Conduc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Promote the Students Good Behavior Habits

Lin Yanhong

Abstract:Please the whole class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daily conduc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tandard,is shall b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moral education team leader in each group take turns to the class for each group to carry on the daily conduc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classroom teachers to teams score in every class evaluation of group. Combining school charity supermarket,formulate a set of effective love coupons reward scheme,promot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habits.

Key words:behavior;moral leader;love coupons

篇5:中学生行为规范

生活篇

黎明要早起,晨读声要轻;洗刷要勤快,个人讲卫生。返校用品带,一定要点清;上学重安全,交通右边行。到校车锁牢,位置要放正;开门要轻推,闭门要轻送。穿戴要朴素,进校仪表整;说话要低声,楼内要肃静。黑板要擦净,杂物不乱扔;洁具整理好,垃圾倒进桶。放学速回家,切勿贪风景;不可沾烟酒,不去游戏厅。

学习篇

早操课间操,人人变成兵;快静齐步跑,早到操场中。操场是战场,铃声是命令;做操合节拍,规范齐又整。升旗要肃立,眼睛随旗升;讲话要牢记,唱歌有激情。预备铃声响,速回教室中;有病要请假,有事要讲清。上课坐端正,精力要集中;动脑又动手,思路要分明。发言先举手,回答声要清;重点难点记,融汇又贯通。学知讲方法,持之心要恒;饭后勤学习,作业先完成。

德行篇

篇6: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唱国歌;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3、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头发干净整齐,不烫发、化妆、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吸烟、喝酒。

5、举止文明。不打架骂人、说脏话。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6、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迷信的书刊、影视片,不唱不健康歌曲。

7、不进营业性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厅、酒吧和音乐茶座等不适合学生活动的场所。

8、爱惜名誉,拾金不昧,不受利诱,不失人格。

二、真诚友爱,礼貌待人

9、要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和蔼。

10、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谦恭礼让,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帮助残疾人。遇见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

11、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候。回答师长回话要起立,接受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12、同学之间要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叫侮辱绰号,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13、待客热情,起立迎送。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

14、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动用他人物品、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15、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打扰他人学习或工作和休息,妨碍别人要道歉。

16、惜时守信。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

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珍惜时光。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17、按时到校,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18、上课时专心听讲,勇于提问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19、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20、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和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21、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保持图书馆、阅览室的安静。不在教室的楼道内追逐喧哗。

22、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涂抹乱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23、参加各种集会准时到达,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

24、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25、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

26、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自己收放整齐。

27、主动承担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餐具和打扫楼道、庭院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28、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

29、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的情况告诉父母。

30、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

31、尊敬体贴帮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关心照顾长辈和兄弟姐妹。

32、对长辈有意见,有礼貌的提出,不耍脾气,不顶撞。

五、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33、遵守交通法规,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34、乘公共车、船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路、让座,不争抢座位。

35、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按顺序,对营业人员有礼貌。

36、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37、参观游览守秩序,瞻仰烈士陵墓保持肃穆。

38、观看演出或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滋扰,结束时鼓掌致意。

39、尊重外地人,遇有问路,认真指引。

篇7: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学校礼仪规范

1、上下课起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走出教室再下座位。

2、课上发言先举手,与教师交流或请教问题要站立,表情要谦和。

3、有听课教师要主动帮着搬回座位,学校来客要主动引路。

4、学生要做到进校不跑,进楼不吵。在教室里同学之间讲话要低声细语,以对方听到为宜,以便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任何时候都不要在教室里喧哗打闹。

5、楼内行走,慢步轻声靠右行,坚决杜绝在楼道上拥挤、打闹,以防伤害。尽量不要到土路上行走,以防带土,影响卫生。

6、学生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准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杜绝拉帮结派、里勾外联打架斗殴及各种扰乱学校正常秩序的现象出现。

7、进老师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进入办公室不动他人物品。

8、学生在校期间一律穿校服、戴校徽和红领巾(小学部)。

9、主动捡拾地上杂物,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爱护公物、不在墙壁、课桌上胡乱涂抹、随意蹬踏。

10、进入校门要下车,把自行车放在制定地点,不随便乱放自行车,不在校园内骑车。

11、课间操要精神饱满,站队要快、静、齐,做操准确有力,下操路途上要喊班训,带队学生的口号要自始自终响亮有力。

12、体育课5~10分钟的队形队列的训练要认真,节奏要紧凑,以培养团队精神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思想意识。从事体育活动必须按学校的规定和教师的要求进行,以防造成伤害。

13、熟记班训、班级誓词、班主任寄语,让其真正起到熏陶、指引、规范、激励的巨大作用。

14、有事请假,随身携带请假条。中午下午放学按时离开教室(杜绝中午在教室学习休息)。回家路上不逗留。

15、按时作息,高效率做事。吃饭15~20分钟,调整10分钟,然后 1

立即进入学习或休息状态。杜绝看武侠、言情以及不健康书籍。

16、讲究卫生。早晚刷牙,每晚洗脚。勤洗头,(冬天每周1~2次,夏天每周2~3次)不吃零食。

17、初中部男女同学保持一定距离,不得频繁接触,不准谈恋爱。

18、升旗要求:迅速整齐、保持肃静、禁止迟到、早退、无故缺席或中途退场,禁止看书或玩耍、禁止聚众交谈、故意起哄,乱鼓掌,打口哨,禁止集会时说话、打闹、吃东西等。

二、日常行为规范

1、举止文明、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吸烟不喝酒、不进营业性网吧,不进录像厅、游戏厅等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上不良网站像吸毒一样极易上瘾,不思学习,重者丧失理智,毁掉前途)。

2、自己料理生活。收拾清扫房间、洗衣,在家做饭、洗碗,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外出时要向教师、家长说明时间、地点、接触的人事等。以防教师、家长担心。

3、有人、车相向而行或同向而行,自己速度慢时主动靠右走。骑车不强行、不带人、不闯红灯。见师长要下车,不横冲直撞。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上学乘车低年级同学要优先上车入座。

4、在商店不乱动商品、陈设,挑选东西后不买要向营业员表示歉意。

5、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如实告诉父母,认真听取父母的指导,体谅父母辛苦,不对家长闹脾气,不顶撞。

6、增强安全意识,不携带管制刀具、棍棒等凶器,发现凶器立即向学校报告,帮助学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遵守学校各项安全制度。

7、与人谈话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礼,语言要亲切和蔼;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

8、注意乘车安全,平时乘坐车况好,由运营部门统一管理的车辆。不坐超载车、私车、报废车、“三无”车、小三轮车。

9、卫生

环境卫生区。卫生区每天打扫两次(早读、下午上课前),卫生区内垃圾桶应及时清理。扫除后无垃圾(纸、塑料袋、瓶、石块、果皮、果核等)。

厕所应每天打扫、冲刷干净。

教室:地面清洁、桌椅干净、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窗帘及时拉到位、窗台、暖气管道上保持干净,不准摆放任何物品、天棚、墙壁无灰尘、无

蜘蛛网,黑板清洁,扫除用具摆放整齐,有固定位置、讲桌里面干净、桌面无灰尘,物品摆放整齐,要保持墙面清洁,不准喷溅污点、脚蹬。

10、在校不准带手机,不准听随身听、MP3、MP4等。

11、禁止偷骑他人自行车、电动车;禁止往楼

下、楼道泼水;禁止把食品带入教学楼内。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教育部修订)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4、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

5、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听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参加迷信活动。

6、爱惜名誉,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诱惑,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7、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

二、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8、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帮助残疾人。

9、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10、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11、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接受或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12、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13、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

14、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15、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1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17、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18、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19、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遵守活动的要求和规定。

20、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21、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2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23、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

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24、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

25、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

26、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27、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

28、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29、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妹。

30、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

31、待客热情,起立迎送。不影响邻里正常生活,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

五、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32、遵守国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33、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

34、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35、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庄稼、花草、树木,爱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36、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

37、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不参加非法活动。

38、公共场所不喧哗,瞻仰烈士陵园等相关场所保持肃穆。

39、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滋扰,做文明观众。

篇8: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 新时期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意义

中学生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道德素质发展的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既是培养他们道德形成的重要基础, 也是他们道德形成的重要指标;既是对他们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也是他们道德提升的重要目标。

因此, 探索新形势下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 研究当代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全人格的培育策略和措施, 无论从眼前的现实和长远的未来看, 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背景

几十年来, 我们国家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并且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是, 实际效果却难尽如人意。深入反思, 其主要原因是违背了中学生道德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 违背了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忽视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出发, 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 以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都比较差。此外, 长期的应试教育大环境, 也对中学的德育工作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消极影响, 极不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培育和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同时, 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 而往往忽视基本的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

鉴于此, 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 来研究和探讨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全人格的培育, 不仅可以找出解决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而且也可以探索出新时期和新形势下进行中学生德育的新路子, 以满足中学德育工作的新需求。

(三) 多方面原因促使中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1. 家庭的影响。

(l) 父母、长辈行为不良, 举止不雅, 言传身教差。

(2) 家长教育方法不恰当, 正确引导不够。

(3) 家庭结构缺损, 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

2. 学校的影响。

(1) 个别学校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性, 放松或忽视德育。有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 认为德育可有可无, 这种严重的认识“错位”, 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2) 有的教师师德修养意识淡薄, 不能为人师表。他们或唯我独尊, 不关心、不尊重学生;或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 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冷漠歧视, 甚至挖苦、讽刺、体罚,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或行为失检, 出言不逊, 追求名利, 奇装异服, 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示范”作用。

(3) 有的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 方法简单, 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 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从整体上说其主流是好的, 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

(1) 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不同程度地浸染了学生的心灵, 诱发了信仰饥渴、理想缺乏, 有的学生只讲实惠不思进取, 甚至为贪图享受铤而走险。

(2)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散布色情、盗窃、抢劫、凶杀、恐怖的录像、书刊时有出现, 带有色情、赌博色彩的舞厅茶楼、电子游戏厅等屡禁不止。甚至有坏人公然教唆青少年染上恶习, 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3) 和平建设环境使当代中学生无缘经历艰苦生活的磨难, 以致心理脆弱, 受挫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 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

二、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任务

(一)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中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即在做人、做事和学习等方面应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

1. 在做人上, 以下列内容为核心进行基本习惯培养:

诚信明礼, 尊重他人, 负责任, 善交往, 能合作;乐观、自信、健康、勤劳, 注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珍爱环境, 珍视生命。

2. 在做事上, 以下列内容为核心进行基本习惯培养:

做事有计划, 时间有安排, 讲究方法, 追求效率;勤动脑, 勤动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遵守公共规则, 尊重他人感受, 注重实践体验;合理消费, 服务他人, 服务社会。

3. 在学习上, 以下列内容为核心进行基本习惯培养:

夯实基础, 善于思考, 敏而好学, 自觉学习;博览群书, 把握信息, 调查研究, 亲身实践, 知行合一, 勇于开拓, 敢于创新。

(二) 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应遵循的原则

1. 习惯是一种固定型的外在行为, 习惯的培养应该从日常具体行为规范入手。

2. 在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 应遵

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 以提高中学生道德认知为前提, 进一步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 逐步形成其坚定的意志品质和毅力。

3. 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 要注意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

4. 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中, 要把技能型习惯和智慧型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 协调发展。

5. 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中, 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

育相配合, 教师和父母要发挥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中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家中和学校中度过, 父母和教师的行为对他们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父母和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 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修养。

6.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习惯培养应有侧重;

同一年龄阶段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要关注他们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等成长背景, 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7. 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规范, 适应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性需要。

三、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一) 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

首先, 作为教师, 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为人师表, 行为示范, 言传身教。在思想上要明白自己行为的榜样作用, 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在学识上要明白、通达, 要善于给学生讲明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道理。其次,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否则言行不一, 缺乏人格魅力和权威性, 学生是不会听从的。再次, 要尽职尽责地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耐心引导并热情地肯定、表彰学生的良好行为;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要多了解学生, 关心学生, 因材施教, 使学生逐渐改变不良习惯, 形成良好习惯。

(二) 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要按《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养成教育, 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常规, 引导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学校规范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依据, 是学生的行为准则。因此, 要设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内化, 深刻领会其主要精神, 可利用晨会、班会和每周一“国旗下讲话”等载体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督促学生遵循“守则”和“规范”, 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常规作保证。例如, 根据中学生的行为、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学生“一日常规”、“学生生活常规”、“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和“学生劳动常规”等常规制度, 并编印成册发给每个学生, 鞭策他们言行循“法”, 知行统一, 坚持不懈, 循序渐进, 使这些日常行为规范逐步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并恪守一生。

(三)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为学生提供养成良好习惯的充足空间

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总要在实践中得以训练和体现, 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中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更不能仅凭简单的说教在短时期内养成, 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建立评比制度, 强化检查、评比功能, 在学生中形成争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 可组织如下活动。

1. 组织“文明习惯标杆”评选活动。

以广播站、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课前三分钟演讲等为宣传媒介, 加大宣传力度, 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渗透活动宗旨, 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力度, 班级、学校成立相应的考评、考核组织, 评先选优, 树立榜样, 示范引领, 促使学生文明生活习惯的形成。

2. 组织良好行为习惯竞赛活动。

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宣传、落实, 再以学校为全局进行考评, 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知识竞赛和生活技能比赛, 通过评比和竞赛来促进学生对举止言行文明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理性认识。

3. 组织“文明班级”创建活动。

吸收学生参与“文明班级标准”制定工作, 成立由德育处、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考评组织, 每月评选一次, 实行流动红旗制度。

这些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不良生活习惯的转化, 促进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和文明校园环境的营建。

(四) 进行学科渗透, 强化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科教学中度过的, 而在各学科中都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丰富内容。因此, 挖掘学科中的教育资源, 坚持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渗透对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也是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式。为此, 制定了《教师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提高落实课堂德育渗透的深广度,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真正统一。

(五) 加大自我教育力度, 营造学校教育氛围, 深化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除了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从外部规范学生行为, 也要设法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例如, 组织团队会、主题班会、演讲会和辩论会等的专题活动, 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等校园媒体宣传与表彰“先进”典型, 弘扬正气, 矫正不良行为, 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共识导向的力度, 提高群体意识的境界。

(六) 加强班主任工作力度, 充分发挥班集体的育人作用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 班主任在学生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面具有核心作用, 学生的很多良好行为习惯都是班主任和班集体教育的成果。班主任除了自己直接的言传身教, 更多的是在班级集体中树立优秀典型, 积极示范, 感召全体, 充分发挥班集体的育人作用。

(七) 开展个案研究活动, 转化“顽劣”学生

设立学生个案追踪档案, 通过对个别“顽劣”学生的跟踪教育活动, 达到转化教育的目标, 并实行定期教育, 定期跟踪, 定期总结, 使其向正确的方向转化、发展。

(八) 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整合社会资源, 巩固学生养成的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除了学校的学习活动, 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接触家庭、社会。要巩固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养成教育及初步形成的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还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因此, 一方面, 学校不仅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开办家长学校, 与家长取得共识, 共同探索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规律, 共同研究培养成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对策;还要对那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不稳定或易反复的学生加强家校沟通, 尽可能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 学校要保持与学生所在社区的联系, 广泛借助社会的大教育力量, 充分发挥社区的帮教功能。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 齐抓共管, 进一步巩固学生形成的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实践告诉我们, 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是一种综合效应, 必须在量变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质的变化,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滞后效应, 往往在两三年后才能呈现教育效果。因此, 我们必须满怀信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地进行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培养中学生良好习惯是我们永不结束的重要任务。

摘要: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个方面。应从多方面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学生德育的新路子, 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形成及发展规律, 取得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 预防、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上一篇:师生安全教育广播讲话:生命宝贵安全第一下一篇:美丽的秋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