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2024-07-21

质量体系审核报告(共8篇)

篇1: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根据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的安排,从2012年4月24日至26日,技术中牵头组织对质量管理处、物资公司、设备管理处和技术中心、烧结厂、炼铁厂、氧气厂、焦化厂、龙山冶金熔剂公司、二炼钢厂、三炼钢厂、一轧厂、二轧厂、三轧厂和四轧厂共15个单位进行工艺技术管理专业管理审核。本次审核的目的是:对于认证范围单位,是为了不断健全完善质量体系,确保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对于贯标延伸单位,是为了检查文件化质量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深化和规范质量管理工作。

审核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GB/T19001标准;集团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文件的有效版本。

为了确保内审质量,审核前,审核组进行了认真准备,根据分工按单位编写了审核清单,保证了审核工作按计划开展。审核采取查阅相关文件资料、询问有关人员、现场验证操作等方式对质量计划的落实、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管理、过程质量的控制、检验和试验和统计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了检查。同时还对认证中心复评审核中提出的不符合项和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验证。审核中观察到的事实由受审核方现场签字确认,整个审核过程得到了各受审核

单位的全面配合,圆满地完成了审核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审核目的。

审核组对审核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后认为:各单位的质量计划、标识和可追溯性、过程质量控制、检验和试验和统计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能按体系文件的规定开展,处于受控状态。同时还针对生产情况的变化和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体系文件满足质量改进的需要。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铁前工作:

1、文件化质量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技术操作规程、设备三大规程得到进一步规范,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2、总体工作与贯标延伸工作开展前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质量管理工作逐步与钢后接轨。

钢后工作:

1、质量体系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日常工艺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和质量体系的要求得到进一步融合,特别是部门对生产厂的日常检查、指导工作已经和贯标工作融为一体。

2、部分工作有了进一步提高和创新。如质量管理处的质量信息收集和传递形成了规范的制度,产品抽查工作逐步延伸到炼钢原、辅料;三炼钢厂每星期一次的技术质量工作会议已制度化、设备点检建立了点检示意图,使点检工作更清楚、直观。

3、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意识逐步增强。铁前各单位针对专业部门日常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认真整改,使文件化质量体系得到不断完善;钢后针对认证中心提出的问题整改落实较好,对涉及面广的问题已着手组织实。

此次专业管理审核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审核组经过认真讨论,共开具15项一般不符合项。不符合项分布在11个单位,具体为:烧结厂2项、龙山冶金熔剂公司2项、二炼钢2项、一轧厂2项、炼铁厂1项、焦化厂1项、氧气厂1项、三轧厂1项、四轧厂1项、质量管理处1项和技术

中心1项。不符合原因主要是文件规定执行不力和文件规定不完善造成。除以上开具的不符合项相关单位要认真整改外,审核组认为以下一些问题各单位也要引起充分重视:

1、质量体系文件管理没有真正实现动态管理,有的文件已经修改或变化,主管单位和部门还不清楚,造成执行不力;

2、新执行的标准未进行很好的跟踪检查;铁前相关标准的制订和执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力度不够,因此标准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3、各单位针对工艺参数规定过宽、过死,不科学、不合理的状况,仅有工作的初步方向和打算,但未组织实施;其次规程的执行检查和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

4、新下发和修改完善后的文件,由于宣教力度不够,文件内容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5、部分单位由于《技术质量分析》编写人员不熟悉工艺过程,因此分析质量不高、深度不够,对问题分析的针对性不强,对工作的指导作用不强;

6、复评审核后,产品质量抽查工作得到全面整改,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抽查项目、数量未达规定要求;

技术中心副主任苏鹤州在末次会议上对此次内审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本次内审组的认真、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受审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对各单位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对内审组开具的15项不符合项,相关单位要认真组织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于4月30日前报专业管理部门批准,相关单位认真组织落实措施,技术中心组织好验证工作。

2、对未开具不符合项的问题,由技术中心尽快形成简报下发,各单位要认真对照整改,部门积极配合整改工作,整改工作将作为下次内审的重要内容。

3、各单位要认真分析内审中发现的问题,按照举一反三的原则整改,杜绝问题的重复发生。

篇2: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各位领导及各部门的负责人:

在2008年,公司在国外加强检验和国内特别规定的实施的情况下,我公司按照要求在原料辅料和生产加工以及出货方面严格按照进口国、CIQ的要求以及公司质量体系的要求,认真的实施落实,在产品质量安全和质量体系运行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更新和学习的地方。

为了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定期对ISO9000:2000版质量体系运行以来存在的问题,公司于2008年10 月 12日进行了内部质量审核,审核组长是XXX,从评审结果看,共发现了4个不符合项,都属一般不符合项,总体看,整个质量体系运行正常,现将内审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内审是08年 10月 12 日—08年10月12日进行的,此次内审的审核人员是经过培训合格的内审员,在审核过程中发现3个不符合项:

1、有文件清单但更新不及时。此中现象不符合ISO9000: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

4.2.3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

2、在成品保管库,发现一开叉车的工人在操作时,碰到已码好垛的产品,有一箱产品出现损坏,此中现象不符合ISO9000: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7.5.5产品防护的要求。

3、质量手册中程序文件《生产和服务控制程序》5.2.2.4要求销售部编制《顾客走访计划》,按计划走访顾客并填写《走访报告》,销售部虽按照《顾客走访计划》进行走访,但未填写《走访报告》。通过此次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生产部门已经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并且已经正常实施。

通过内审发现,虽然质量管理体系已经有效实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还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总结经验,把以前的问题控制好,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避免不符合项的发生。

总之,通过此次内审,促进了整个质量体系的稳定有效运行,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比较公正、全面,验证也比较及时,纠正措施有效。

管理者代表

篇3: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航空质量管理系统是航空营运人维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照航空营运《维修工程管理手册》中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规范和监督航空营运人落实适航性责任, 同时实时追踪航空运营人的各项管理制度对CCAR-121部的符合性, 及时发现缺陷和不合理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和建议, 这是质量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航空营运人的质量管理部门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层办事机构, 它和航空营运人的其它部门无任何联系, 独立存在, 通常设立在航空营运人的主运行基地。值得注意的是, 航空公司在建立维修质量系统时, 保证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独立性, 从而自由行使质量管理和监督的权利。

2 工程管理要素分析

航空公司维修工程管理是指航空器营运人为担负运营航空器的运行适航责任, 而建立的一套针对自设所管辖范围内的航空器的维修计划、维修质量和维修决策等系统的管理机制。配有维修基地的航空公司具有一定的维修能力、规模比较大。这类航空公司应该综合维修和工程这两方面来实现维修工程管理, 它不同于独立维修单位的工程管理, 它是对维修工程的全面、系统管理, 不是针对特定维修任务的执行过程的管理。依照CCAR-121AA部的规定和工程管理的概念, 工程管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技术管理。依照维修审查委员会和航空器制造厂家制定的技术文件, 结合本公司机队的实际运行情况, 借助可靠性理论制定针对每一个机型的维修方案, 同时进行动态化管理;编写要执行项目的工程指令等。

2) 维修资料管理。认真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存本公司管辖范围内的每一架飞机的维修资料和信息, 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 维修质量管理。依照相关航空规定, 严格监督航空器使用和维修部门, 保证航空作业的规范进行, 符合航空标准, 结合维修信息监督和控制航空器及设备的制造质量等。

4) 可靠性维修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航空器运行、维修的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提供的信息和可靠性理论对航空器进行动态管理, 同时指导相关部门的决策。

3 维修工程中质量审核体系的重要性

质量审核体系在维修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 它是保证维修工程质量体系稳步进行的有效手段, 质量审核体系的重要性如下。

1) 保证航空营运人质量体系的完整和安全运营;2) 评断航空营运人维修质量体系是否满足航空营运人质量体系要求, 进行相应的调整, 从而保证航空营运人维修单位质量体系标准一致、稳步高效运行;3) 保证航空营运人委托的维修单位质量体系满足航空营运人的要求;4) 保证航空营运人的供货商满足营运人的要求, 通过质量审核, 发布航空营运人供货清单, 保证航空营运人使用合法、合格的航空材料;5) 实时监督承修商确保承修零部件的质量, 并对存在问题的部件实施部附件质量的追踪调查,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飞机的维修和养护质量;6) 质量审核体系是SMS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7) 质量审核体系是参与IOSA安全运行审计的主要构成部分, 保证航空营运人加入国际航空联盟, 开展代码共享等工作;8) 质量审核体系是风险评估的主要组成部分。

4 航空营运人质量审核体系要求

通常航空集团是由几个航空公司整合形成, 下属多个维修基地, 理论上在成立新的航空集团后只能存在一个营运人的质量审核体系, 但是航空公司中普遍存在一个营运人质量审核体系, 外加多个维修基地的维修单位质量审核体系, 这种审核模式存在缺少统一性、功能冲突和审核能力不一致的弊端。为此, 应该建立统一的、系统的质量审核体系, 体系化的运作, 保证航空公司的正常运行。首先, 管理层应该大力支持质量工作, 满足规范要求, 便于审核工作的开展;其次, 审核组织是审核工作的实施者, 应该在航空营运人维修工程系统的质量部门设立质量审核部门, 并指派具体的审核员;最后, 航空公司全体人员应该明确质量审核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条件, 全员正确认识审核工作, 树立质量意识, 并投入一定的质量成本, 保证审核体系的有效运行。

5 维修工程质量审核体系建设对策

1) 全面制定审核标准和大纲。审核标准是指审核的前期准备、实施、发现问题及改进都应该遵循统一的流程, 使用统一的表格。通常将发现的问题划分为以下三类:a.严重不符合项。违背CCAR或者工程手册要求, 引起维修标准的降低和飞机及其零部件损坏的问题;b.次要不符合项。违背CCAR或者工程手册要求, 可能引起维修标准降低或者损坏飞机及其零部件的问题;c.可能成为不符合项。有可能成为不符合项, 但不在不符合项范畴内。对于审核过程发现的问题应该利用依照相同的流程即统一的标准进行控制, 保证调整改进措施的落实和完成。

2) 增强审核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审核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相应的资格认定, 主要针对审核基础知识、审核流程、审核规章、公司手册和审核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 保证两年一次, 每年进行一次复训。

3) 航线审核。航线审核通常包含航空营运人使用统一的航线维修许可证模式和使用委托维修单位航线维修许可的模式。前者是由航空营运人统一获取各站的航线维修许可, 具体的维修工作托付给当地的航站完成, 每年审核一次;后者要求委托的维修单位应该具备航空营运人委托的航线维修机型的能力, 每两年进行一次。

4) 各个维修基地的审核。各个维修基地的审核是航空营运人的内部审核, 由营运人委托的审核员代表其进行审核。依照CCAR-145的要求对各个维修基地的审核不是营运人的审核, 营运人可以采用联合审核的方式对营运人维修基地进行审核, 一般每年一次。

6 结语

航空运营人维修工程质量审核工作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眼球, 涉及的职责范围更加广阔。从质量体系的建设到引进SMS系统质量审核成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在今后维修工程项目中, 不断完善维修工程质量审核体系, 全面提高审核人员的综合素质, 制定统一的审核标准, 合理控制审核经费, 严格审核航线、维修基地和供应商等, 将审核工作在保证安全方面的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彭梅.国外适航当局审核特点及国内维修企业应对审核的策略分析[J].航空维修与工程, 2013.

[2]曾学锋, 邓建茜, 陈静杰.A320飞机空调系统故障预测模型研究[J].控制工程, 2010.

篇4:浅谈试验室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关键词:试验室;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为了确认和验证所建立的质量体系其符合性和有效性,实验室常常会根据建立并保持的程序以及预先制定的审核计划,每年定期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通过内审活动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对照《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以及实验室其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并发现存在的不符合项和潜在的问题,及时查找分析原因同时有针对性的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到达使试验室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保证其良好运行。

1 内审的目的

(1)验证实验室各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评审准则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通过内审活动,检查质量体系要素是否在质量手册及其他体系文件中有明确的条款作出相应的要求,相关的质量要求是否在实际的活动(过程)当中得到实施与保持,是否满足《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或其它标准文件的要求以及满足的程度。

(2)审核运行中的质量手册及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通过内审,确定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贯彻。

(3)进一步改进质量体系: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可以作为管理体系改进的依据,管理者可以根据内部审核情况作出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目标的决策。内审报告作为一项管理评审的不可或缺的输入。

(4)为第二方或者第三方认证机构对本试验室的审核做相应的准备。

2 内审的要求

(1)在试验室的程序文件中,须建立并保持内审的程序。程序的内容应包括内审目的、范围、内审的组织、内审的要求、内审计划的建立、内审的实施、内审的相关记录、内审报告的形成、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等等。

(2)试验室内审至少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应制定内部审核计划,计划应包含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对于规模较大的实验室,应在一年内分多次分部门进行审核,以确保管理体系的不同要素或组织的不同部门在12个月内都能被审核到。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增加审核的频次:①试验室组织架构、人员、设备以及试验场所和实施出现较大的变动;②出现质量事故;③针对某个质量环节出现大量的客户投诉;④试验室内部质量监督发现质量问题;⑤外部评审前。

(3)审核组负责内审的组织和实施,对内审活动进行详细的记录,认真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所有审核发现,编制不符合项报告,由被审核部门查找分析不符合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实施。

(4)审核人员具体分工对审核活动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来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落实到位,从而使质量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3 内审的组织

(1)实验室内审活动应明确组织分工:最高管理者负责内审的决策和相关部门的协调;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实施;内审组成员配合组长工作。

(2)实验室内审所需的资源配置:

①质量负责人指定经过培训并获得内审员资格证的人员组成内审组,内审员需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内审员需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熟悉质量体系运行过程和认可要求,且应有试验室的任命;

②工作文件:内审计划、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场审核检查记录表、不符合报告、内部审核结果表等。

4 内审的计划

(1)实验室内审的范围:应包括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所有要素及涉及的部门和岗位。

(2)实验室内审的依据:内审所依据的主要有《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监控计划及记录等。

(3)实验室内审的时间及行程安排:合理安排时间及行程,最大限度的提高内审效率。

(4)实验室内审员的工作:内审组长应当明确内审员的分工及职责,内审员应当对被审核部门有一定的技术了解。

(5)现场记录表的准备:内审员应根据分工准备现场审核用的检查记录表,检查记录表内容的多少,取决于被审核部门的工作范围、职能、审核要求及方法。

5 内审的实施

(1)召开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内审组长主持召开,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被审核部门负责人以及内审组全体成员参加。内审组长阐述此次审核的目的、审核依据、内审范围和计划,落实审核的具体行程安排,落实被审核部门的配合工作,同时强调审核工作的客观公正。

(2)现场审核

审核组通过与被审核部门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交谈、查阅相关文件及记录、现场观察、现场验证等方式进行审查,收集审核相关证据,形成现场审核记录,记录应详细,如核查的原始记录和样品的具体编号以及核查工作量的多少等。如出现不符合项:①对不符合事实的描述要力求具体;②对不符合问题违反《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或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中的哪个具体条款判断明确;③要按规定的格式填写不符合报告。请被审核部门的負责人对不符合事实表示签字认可,并要求其填写好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

(3)召开审核组会议

小组每天在审核结束后进行小结,主要内容:①交流当天的审核情况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②组长检查审核计划的实施进度;③明确第二天的审核任务;④开出当天的不符合项。

全部审核工作结束后召开总结会,主要内容:①各小组总结本组审核情况,对审核结论进行讨论,给出小组意见;②确定所有不符合项,写出不符合项报告;③组长对审核活动进行总结;④对不符合项整改的验证活动的进行具体的布置。

(4)召开末次会议

同样由内审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被审核部门负责人以及内审组全体成员参加。内审组长通报内审的情况以及审核结果,并对存在不符合项的部门提出整改要求。

(5)编写内审报告

内部审核报告由质量负责人按照规定格式进行编写,其内容包括:①审核目的和范围;②审核的具体日程安排;③审核组的组成;④审核的依据;⑤首次、末次会议签到表及会议记录;⑥不符合项目的汇总结果;⑦不符合项在试验室的内部分布表;⑧对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提出的具体要求及规定完成时间的限制;⑨审核情况的概述、审核结论、对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要求以及根据此次审核情况提出的建议;⑩内部审核报告的分发范围,审核组长签字、内审组成员签字、日期。审核报告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分发给被审核部门。

6 纠正措施及闭合

(1)跟踪:质量负责人应会同审核组对纠正、预防措施计划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对产生不符合项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必须准确、有效,比如产生了样品管理的不符合项,应该对整个样品管理的流程、人员等多方面进行整改,其中要对样品管理人员进行质量体系中相关规定及要求进行宣贯及考核等,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

(2)验证:内审组成员具体分工对后续的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确保其落实到位,并对质量体系起到持续改进的作用。验证后写出验证报告,并向管理层汇报。

7 结 语

内审工作的开展就是对质量体系文件和标准进行宣贯的过程,随着内审的实施及跟踪措施的落实和验证,将会使被审核的部门及人员更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避免重复出现相同的质量问题,将促使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和更好的运行,管理工作更加方便、严谨、有效。

参考文献

篇5: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一、内部审核的时间段

审核开始日期:2006年06月05日审核结束日期:2006年06月09日

二、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经营部、公司办公室、质量管理办公室、技术科、质检科、生产科、采购组、仓库、设备室、一车间、二车间、三、内部审核组成员名单 审核组长:段小九

第一审核小组(A组:万昌华张平弛 第二审核小组(B组:汪劲松汪劲松 第三审核小组(C组:黄健真吴翠芝

四、内部审核目的

1、检查和评价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要求,是否符合《质量管 理体系---要素》的要求和适用的法律规定要求,验证对体系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符合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2、检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贯彻落实和实施情况,是否在各部门各作业 岗位有效展开并得到具体实施。

3、通过审核进一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收集新信息。

4、为中方委审核通过提供改进机会。

五、审核范围

公司各级领导与《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职责权限有关的部门和相关岗位。

六、审核依据

1、《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2、公司所策划和制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技术规范以及相 关规定和准则

3、公司提供产品所适用的法律法规

4、必要时的相关产品销售合同和质量计划

七、审核方式

1、与最高管理层领导座谈贯彻实施有关“领导作用”发挥情况和管理评审 计划准备。

2、听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职责权限使用情况以及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 的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3、依据审核日程安排,由审核组到各职能部门对其应实施的标准章节条款 收集实施的审核证据,审核采用抽样方法进行。

4、对部门工作现场或作业岗位的工作环境适宜性,设备设施管理等情况进 行检查。

八、内审首、末次会议参加人员

参加人员有包括总经理、各副总经理、六个部门的主副负责人及审核组成员。

九、内部审核综述

这次进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由七人组成的审核组经过充分地准备,对公司六个部门和作业岗位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检查验证,达到了发现问题和规定的内审目的,取得了好的收效。

本次审核中共开出不合格报告单5份,从部门不合格统计看,生产科发生2项不合格,技术科发生2项不合格项,质检科发生1项不合格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更应对体系运行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予以充分地认识,主要表现在:⑴生产过程中有开孔划线工艺,有开孔操作方法,在实际生产中不能始终如一地执行。⑵产品完工且验收合格后,设备上的法兰口应用塑料布或塑料盖密封,以保持设备内部清洁。

⑶设计开发过程中对设计的输出评审不够及时,签字不完善。⑷图纸 更改能及时进行,但图纸更改无台帐。⑸质量体系有关文件中对审核点、见证点、停止点描述不一至。如质量计划文件---《质量检验记录卡》、《锅炉制造工序检验控制一览表》等文件应与质量手册保持一至。

虽然是一般性不合格,但是,也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不要再次出现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符合策划的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质量体系运行正常,且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与保持。各部门要以此次内审为契机,举一反三,尽忠职守,搞好本职工作。生产科、技术科对所发生的不合格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为迎接中方委审查,作好准备。

十、不合格在各受审核部门分布情况 见2006年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分布统计表

十一、审核报告发放计划

审核报告发放到:总经理、各副总经理、各部门正副科长、管理者代表、审核组长和各审核员、质管部门保存一份

十二、附件

1、关于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通知----------------------------一份一页

2、关于任命内部审核组长和审核组员的决定-------------------------一份一页

3、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方案------------一份二页

4、不合格项报告/纠正措施表---------------共五份

5、首次内部审核会议记录表-----------------一份

6、末次内部审核会议记录表-----------------二份

7、首末次会议签到表-------------------------各一份 8、2006年内部QMS审核结果评定表-------一份 9、2006年内审不符合项分布统计表-------一份 10、2006年内部审核计划-----------------一份

11、审核报告发放领用签署表-------------一份

篇6: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一、总体情况

此次内审统一审核内容和方式,按部门分组审核。除体系条款符合性外,重点查找普遍性问题、监管漏洞、文件不适用项,主要采取抽样审核、评价实效,以全面检查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最大程度上评价分支体系管理的有效性。因此报告不再重复罗列各部门不符合点,而是重点描述代表性以及影响管理有效性的问题。随后各审核组分别出具详细的体系条款不符合报告单。报告所述问题,在各分支、部门都不同程度存在,并非仅限于所提到的部门。限于内审的时间、方式、人员的差异,审核结果难以覆盖所有细节,存在不完整性的弊端。因此,各分支、部门都应对照同类问题自查整改,以改进管理、符合体系要求。

审核结果显示,各分支和部门职责清晰,公司具有稳定的体系文件更新、体系执行监管、问题汇总分析和纠预闭环机制;体系运行所需资源基本满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因素得到识别,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公司三体系总体有效运行。但也存在部分执行、监管不到位的典型问题,涉及文件记录管理、服务和客户满意度的管控、文件的不适用项、项目评审和供方管理、设计开发的评审、体系文件的执行监管等等。

二、各分支体系运行存在的不足:

   除共性问题(下文详述)外,各分支须加强以下方面管理:

质管部:监管覆盖面不全,监督工作主要是任务性和选择性调查,对于体系文件执行情况、特定的过程和分支的监督,深度和常态化都不到位。审核中,各分支部门普遍存在体系文件不符合项。****产品部:产品成熟稳定,质量损失较低,但须建立直发现场物资的质量管控和完整有效的厂外供方质量统计,以作为供方评定依据。

**产品部:质量检验方面,对于物资重要质量特性、检验规范的健全、实际执行情况三者的匹配度方面仍存在问题。审核抽样发现部分A类入厂物资检验规范不完整。过程检查方面,须明确流程卡填写规范并检查落实,审核发现后处理流程卡检查项漏填漏签、过程流程卡车间数据多次涂改现象。技术方面,须规范临时工艺的统计汇总和编号管理,使技术人员清晰了解工艺更改情况,及时换版。新产品进度有较多延期,须合理规划节点并监督考核执行力。

**产品部:产品部能清晰识别并重点调度产品和服务问题。从质量问题和损失来看,元件选型、工况适应性、设计合理性问题都长期存在、且重复出现。反映出设计开发各阶段缺乏评审验证,尤其是工况及环境适应性。审核发现较多设计评审缺项;厂外问题的原因分析、责任落实、纠预措施的收集闭环主要由服务负责,力度不足,难以保证效果。尤其是出现争议时;变压**等典型供方质量问题处理繁琐,供方缺乏有效的分析预防;其他方面,须整顿成品的上证把关和管理;落实供方质量的汇总统计和服务满意度的管控,以符合体系要求。

法务部:销售合同的评审记录和异常签批细致有效。对于回款情况有详细的统计、调度和分析。但须建立采购合同的评审、合同风险的识别评价和汇总;诉讼文件的制作规范。

人力资源部:对培训的执行监督到位,各部门培训计划得到有效执行。存在主要问题是因人员调整因素,培训历史记录存档混乱,难以提供外审符合性的证据。对于体系文件中规定的培训类型监督不足。审核中,部门培训未覆盖全员,安全、制度、技能培训不全的现象比较普遍。安全设备部:因部门工作和体系符合性主要以记录形式体现,该部门记录繁杂,记录管理尤其重要。审核中,部门记录管理问题较多,众多记录均存在内容漏洞、分类整理较乱、种类不全,追溯困难。与部门人员多次调整有一定关系。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有较多监管漏项。物资管理部(含调度、供应):审核抽样所涉及的作业计划节点执行力、以及供货按期率都较低,尽管存在部分客观因素,但仍反映出对各环节非正常延期的管控力度不足。物资帐实管控措施执行到位,但仓储现场管理存在问题。**公司:已基本健全各流程的程序文件,但存在以下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供方评价依据不完整;

 

 外包合同及技术协议未建立评审指导文件,缺少评审;委外设计缺乏有效管控办法;分包合同的发票挂账和付款缺少制度约束;问题的纠正预防和闭环监管开展较差。

 **公司:尚未建立体系文件,缺少外包合同的风险识别和管控要求。其他方面与**公司存在问题基本相同。

三、此次内审梳理出的监管漏项:

 对于业主提供元件和直发现场物资的质量,缺乏控制措施和记录

审核**和**质检发现,检验规范未体现此内容。直发物资空入空出,没有质量检验控制措施  对于全公司文件和记录管理缺乏监管项。

审核发现,各部门文件记录,普遍管理不到位,缺乏分类整理,或不完整,或无目录、文件混放、追溯 困难。机构调整过的部门尤其如此。质管部对此类问题没有例行性的监督,仅限于对体系文件执行情况 的。

 工艺纪律检查开展不到位,且普遍缺乏闭环。

审核发现,各质检、车间的工艺纪律检查记录普遍未体现问题的闭环。近两个月的工艺纪律检查情况,**技术部门未检查。**技术和**车间的检查次数仅达到规定的一半。 合同上证与真实完工情况脱节。

完工上证距离可发状态还有较多工作未完成或问题未解决。质检对上证把关标准不明确或把关不严,审核中,在公司的3个**发运部门中,2个均存在此问题。抽样**和**发运4个上证合同,均存在未完成整理、标识、物资未转交或不到位现象,发运工作被动。 对于服务满意度缺乏有效的统计、纠正预防闭环机制。

审核发现,公司目前的2个主要服务部门,****服务的测算办法较简略,只参照业主评语,对于评价项详情只有简略记录,影响追溯和改进。审核中抽查的近2个月满意度均为100%。**服务没有编制服务满意度测算办法,未能提供结论。

 安全方面,对于外来人员和相关方、危险源/环境因素控制措施的落实、设备/防护用品对职业危害要求的符合性,缺乏监管。

安全部门无法提供相关记录,设备进厂安装调试人员的安全责任书仅限于个别大型设备。

四、内审发现的公司/分支管理文件的不完善项:

1.公司文件的不完善项

 服务材料开具流程:现文件规定的流程须经服务反馈、技术分析、服务排产、调度、方可采购,流程繁琐无法执行

 **、**报价流程: 现文件是针对**产品,不符合元件产品报价流程。

 技术创新项目的评审:创新项目开题/结题格式内容不符合体系文件规定,未体现对设计的符合性、对顾客要求和法规的符合性、对工艺可执行性、安装调试便利性、零部件和图纸正确性的评审结论。

 厂内返修流程:现文件规定,返修须反馈并逐一出具返修方案,未区分不同情况的返修,尤其是对于常规返修、有明确返修流程或文件的返修,文件不适用。 对供货履约率的统计并未体现分支实际效率。审核发现,文件规定的履约率计算方式以市场部统计的业务员投诉为准,市场部合同台账中也未体现实际发货时间和及时性。而业务员投诉的往往都是严重拖期或预期会引起买方较大意见的问题。审核中,抽查样本以发货通知日期计,按期发货率仅40%。抽查**的5个合同,仅1个按调度日期完成。,抽样**的4个合同、**2 个合同均未按节点上证。抽样两产品技术共5个合同出图均未按节点完成。目前普遍100%的履约率显然未反映真实的计划执行力。

 应建立投诉处置机制:对于因问题部门失职,造成重要影响的,需建立投诉、调查、处置机制。例如,对其他部门,或对经营风险、成本管理、供货履约、服务提供造成重要影响的工作失职,建立投诉机制。 法务工作指导文件不健全,审核发现,部门无法提供诉讼文件的制作要求,对于法务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无法提供目录和整理的文件。缺乏清欠过程牵扯售后服务问题时的处理流程和确保胜诉率的指导文件。缺乏合同风险的评价机制和风险项的汇总统计。 体系文件未规定对供方索赔的时限 2.分支文件的不完善项

 安全设备类文件缺失项:审核发现,安全设备部无法提供完整的签批版法律法规清单和存档、签批版操作规程和维保目录、比对校验规范或合格标准。

 质量目标、岗位人员能力要求:审核发现,除个别部门外,普遍未编制上述两文件。不符合体系要求。

五、审核发现的各部门其他不符合项:

1.安全相关记录不完整:

审核发现,安全设备部未建立职业健康防护品配备记录、职业危害岗位人员清单、危险源评价记录。2.供方评定缺乏有效的质量数据来源:

审核发现,****产品部服务部的供方质量台账不完整,仅19家供方。**质检仅能提供4类物资 的厂外质量记录

3.车间(尤其是成品区)与仓库现场管理不到位:审核发现,除**车间外,各车间货架、托盘、橱柜都存在较多物资未标识、混放现象,无法识别合同归属和物资状态。**和**发运成品区没有明确的标识定置方式,抽查的3个合同均未按合同或物资定置,查找困难。仓库夹件无型号标识且未定置存放,废品区与仓储物资混放。

4.板卡管理存在的问题:

 板卡的防护不符合规定:审核发现,**服务及**车间板卡周转放置随意,未使用规定的周转防护用具,存储条件不符合规定。

 板卡的帐实:审核发现,**服务服务未按规定按月盘存返厂板卡。**技术未建立板卡状态台账  板卡的设计开发:审核发现,**技术对于随合同设计板卡的现场未出具调试规范,旧版板卡无处理意见。5.设计开发缺乏评审:审核**技术部门2015年设计开发项目发现,2项目均无各设计阶段评审结论。不符合体系要求。**特高压产品项目无法提供签批版评审记录,电子版内容未包含环境及法律法规符合性结论,不符合体系要求。

6.采购合同缺乏评审:对于采购合同的适宜性、不同重要性物资的采购合同的差异性无法提供评审记录。目前所使用的合同文本已沿用多年。

7.售前对技术协议的评审不到位:审核发现,**、**售前对于技术协议无法提供规定的评审记录。

8.产品放行未审批:审核发现,江西赛城湖试验额定电流不合格但无签批放行手续。9月抽样电磁线电阻率检验值不符合规定值,判定合格,无签批手续。

9.仓储物资的帐实监督:审核发现,仓库无法提供月度物资抽查记录,不符合文件规定。10.调度与市场部的对接:

 延期发货的沟通:审核发现,江苏扬州合同,发货通知11.5供货,但11.7日仍缺件未发,无延期申请,市场部回复不知情;调度对供期更改是电话沟通业务员,未与市场部书面确认。11.项目的评审执行不到位:

 对**公司合同和招标文件评审情况的审核中,各抽样四个合同,各有两个(HB060115/060115s,国电长源、正元化肥)无法提供评审记录。

 审核发现,**公司没有建立技术协议评审的具体要求,审核中无法提供评审记录。

12.**项目报价信息缺乏汇总:审核发现,**售前报价未建立物资价格库,无法进行参照分析,只能通过存档的传真件查找所需信息。

13.**项目供方的评价依据不完整:

 供方资质文件不全:抽样审核供方资料存档发现,和利时、襄阳五二

五、上海凯泉无首样检验记录。抽取A类、B类物资共5家,均缺乏财务状况、装备水平、设计制造能力等资质、能力类资料,仅能提供基本的三证。

 供方质量信息记录不完整:抽样发现,永城煤电工程的电缆问题、华阳热电的玻璃钢问题均未计入供方质量统计,存在工作失误。影响此供方质量问题的统计。

 供方试用程序不符合规定:抽样和利时、明天机械等四家供方试用记录,已试用3批次,都是在未获得试用效果的情况下实施,且未特殊签批。不符合文件规定。14.**公司对于中标情况及质量问题缺乏汇总和统计分析:

 审核发现,**公司对于中标情况无法提供分析或措施记录。

 审核发现,**公司无法提供项目质量问题的汇总和纠预措施的记录

六、整改计划:

1.各分支及直属部门按照内审计划中的整改闭环时限,针对此报告及审核问题汇总(已汇总下发各被审部门)中的问题,不限于本部门的问题,进行自查并结合质管部出具的体系要求项明细,出具整改计划;明确执行人、完成时间和具体措施,按规定时间回复审核组及质管部。

2.各审核组12月5日前完成复查并出具记录转质管部。质管部监督并考核整改情况,并审核结果的符合性,3.各审核组11月20日前编制体系条款不符合报告单(外审)。

篇7:环境监测站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二○一二)

XXX环境监测站二○一 二年 十一 月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二○一二)

编 写 人: X X X

审 核 人:X X X

签 发 人:X X X

XXX环境保护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2012)

XXX环境监测站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工作的要求和2012年内审计划安排,于2012年11月12日-12月3日对本站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集中式的全面审核。

一、内部审核目的

通过对质量体系开展内部审核,验证其运行是否符合质量体系文件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以促进质量体系规范有序的运作。将内审结果作为管理评审输入,以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及持续改进。

二、内部审核范围

本次内部审核主要是针对新制订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首次进行的内部审核,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评审程序,对照评审准则19个要素、75条、180款,对我站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逐条审核,审核范围包括我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分包、服务和供应品采购、合同管理、申诉和投诉、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记录、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监测分析方法、仪器设备、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样品采集、样品管理、样品分析、质量管理、监测分析结果与报告等。

三、内部审核依据

1.《2012年XXX环境监测站质量保证计划》。2.《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3.XXX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4.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四、内部审核方法

通过查阅记录/报告/文件、现场检查、调查验证、与受审部门责任人及有关人员交谈、提问等多种方法

五、内部审核组构成

组长:XXX 成员:XXX、XXX

六、内部审核程序

1.提出内部审核计划

质量负责人安排开展我站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质量管理室编写审核实施方案,形成站内正式文件并发放相关科室。2.成立内部审核小组

我站本次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小组,组长由质量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由内审员担任。内审员在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前首先熟悉内审所依据的文件,熟悉评审准则。

3.首次会议 质量负责人主持召开首次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会议,申明审核的目的及内容,明确审核依据、审核范围,布置各内审员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对内审员提出内部审核的原则和相关技术要求。4.正式审核

审核开始后,内审员对照评审准则19个要素、75条、180款,对我站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逐条审查,通过现场观察与核查,与被审核科室工作人员面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由负责该项工作的内审员填写不符合项事实陈述情况,列出审核查出的不符合项,填写内部审核记录表,并由被审科室主任签字确认。5.制定纠正措施

被审科室负责提出内审查出的不符合项的具体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间。6.末次会议

质量负责人主持召开内审末次会议,确定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及被审科室提出的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是否符合要求。7.跟踪验证

被审出不符合项的科室负责落实纠正措施,内审员督促被审科室完成纠正措施,并记录不符合项跟踪验证情况,填写不符合项跟踪验证报告表,由质量负责人批准。8.内部审核报告

在内部审核基础工作完成后,由质量管理室负责编写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质量负责人审核报告。9.文件归档

内部审核报告经质量负责人审批修改后归档。

七、内部审核日程

1. 11月12日召开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首次会议,宣布审核组长及2位参加本次审核的人员,强调了审核的原则,并明确分工审核任务及确定受审部门联系人,宣布审核正式开始,布置具体工作。

2. 11月13-14日展开正式审核,查找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不符合项,填写内部审核记录表。

3.11月15日上午制定纠正措施,被审科室负责提出内审查出不符合项的具体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间。

4.11月15日下午召开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末次会议,总结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的开展情况,通报所查出的问题,肯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符合准则的地方。

5.11月23日前完成整改工作,由质量管理室组织内审员进行跟踪验证,填写不符合项跟踪验证报告表。

6.12月3日质量管理室向质量负责人提交“XXX环境监测站2012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作内审总结。

八、内部审核不符合项和所涉及科室

1.实验室:个别监测人员暂时无上岗证。上述事实构成不符合项,不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第八章 技术要求部分、人员要素、5.1.2 所有从事样品采集、样品管理、样品分析、仪器设备操作等的监测人员必须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考核合格,持证上岗。2.实验室: 有时在采样现场没有及时填写采样记录,上述事实构成不符合项,不符合《质量手册》第五章 管理要求部分、记录要素、4.8.5.2条所有记录应客观、真实、完整、清晰、准确和原始,不得随后补记。采样现场采样记录填写不完整。上述事实构成不符合项,不符合《质量手册》第五章技术要求部分、样品采集要素、5.6.5.2条 采样人员在采样现场应做详细的记录,包括企业生产工况、环境和采样条件、采样时间、点位、采样人等,必要时画出采样点位示意图。

3.业务管理室:制定2012培训计划不详细。上述事实构成不符合项,不符合《质量手册》第五章 技术要求部分、人员要素、5.1.4.2 根据各科室人员培训需求,由质量管理室制定人员培训计划。

4.质量管理室:全程序质量控制次数较少。上述事实构成不符合项,不符合XXX环境监测站2012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计划和《质量手册》第五章 技术要求部分、质量控制要素5.7.6条...质量管理人员对环境监测采取全程序的质量控制,以保证监测工作和结果的质量。

5.办公室:与检测质量有关的采购物品部分没有验收更没有验收记录。上述事实构成不符合项,不符合XXX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第4章 管理要求部分、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要素4.4.4.3本站采购的供应品经过验证,符合质量要求之后投入使用...6.办公室:对影响检测质量的重要消耗品、供应品和提供服务的供应商部分没有进行评价,更没有保存评价的记录。上述事实构成不符合项,不符合XXX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第4章 管理要求部分、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要素4.4.4.4对影响监测质量的重要消耗品、供应品和提供技术服务的供应商进行能力和质量评价...九、内部审核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及整改情况

内审组成员经过认真的汇总与分析,本次审核未发现严重不符合项,一般不符合项6项,涉及的要素为4个技术要求的要素、两个管理要求的要素,共涉及4个被审核科室。在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所涉及的各被审科室纠正措施已经基本完后,负责审核的内审员进行了跟踪验证,确认已经完成纠正措施后填写了不符合工作纠正跟踪验证报告表。

十、内部审核情况综述

本次内部审核在计划的审核范围内完成了相应的审核工作,通过本次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对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内审工作查明我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正常,质量方针得到了贯彻执行,实现了我站制定的质量目标,对规范我站的监测行为,提高监测分析水平,保证数据正确可靠,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内审证明我站有充分的技术能力提供相应的监测分析服务,体系运行对实际工作具有可控性,工作质量得到了保证。

下面将评审准则与我站的质量管理体系逐条对照评述。1.组织:我站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组织和运作方式可以保证监测分析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岗位都设有专职的管理人员。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我站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近半年的运行中表明它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虽然在本次内部审核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我站的管理工作、技术工作、支持服务工作和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充分体现,保证了监测分析工作的有效开展。

3.文件控制:我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已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进行了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和管理各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

4.人员:我站监测和管理人员在业务技术上能按其业务技术水平承担相应的工作,能较好地完成相应的工作。人员技术档案较齐全。个别同志没有上岗证,应暂时离开监测岗位,经过培训考核取得上岗证后再担任日常的监测工作。

5.设施和环境:我站实验室的设施、场所、通风、照明、消防、安全基本能保证监测分析工作的正常进行,符合评审准则的要求。

6.仪器设备:我站现有的仪器设备能满足监测分析工作的需求,仪器设备均建立了独立的档案,贴有三色标识。在日常工作中按我站的质量管理要求对仪器进行维护和填写使用记录。

7.标准物质:按照制定的计划购置、管理和使用标准物质。8.量值溯源:按评审准则要求我站应该每年制定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对未检定的进行检定,仪器设备按照我站的质量管理规定,定期进行校准,用标准物质进行量值溯源。

9.监测分析方法:我站使用的监测分析方法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或是环保的行业检测方法和行业推荐方法。

10.样品采集、管理与样品分析:我站采集的样品均有唯一标识,有详细的采样送样和接样记录,样品按要求进行贮存。我站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监测分析方法开展监测分析工作,按规定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监测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1.记录:我站的技术和质量记录大都能按规定填写,包含的信息以保证再现,记录能按时按规定存档。

12.监测分析结果与报告:我站的检测报告是全省统一的规格,数据是按照行业质量保证规定进行数理统计处理,并经过三级审核,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包含的信息全面,对客户的分析数据按保密规定执行。

13.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我站要对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试剂和其它消耗品的购买加强验收,积极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以确保我们购买的供应品质量的可靠性。

14.纠正和预防措施:我站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都制定了相应的纠正措施,按时进行了落实,并由内审员进行了跟踪验证。15.质量管理:我站年初制定了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对全年将要开展的监测分析工作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落实,保证了我站完成的监测分析工作及提供数据和报告的准确可靠。

十一、内部审核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经过对我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内部审核,对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我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共发现6个不符合项,这些不符合项已经过各相关科室主任签字确认,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并随后进行了整改,在整改完成后由内审员进行跟踪验证,确保纠正措施完成,并由质量负责人签字认可。本次内部审核共查出不符合项6个,说明我站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日常运作中还有个别不相适宜的地方,这些问题在本次内审中被发现并得到了及时纠正,可以确保我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内审组一致认为,本站作为独立法人机构,经站长批准发布实施的管理体系文件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管理体系策划符合本站的实际,制定的质量方针明确,目标适宜,围绕方针、目标、指标开展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是充分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能满足要求,人员到位、职责落实较好。本站的管理体系是适宜的、有效的,不存在体系性的不符合,没有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具有防止不符合工作发生的能力,本站的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内审组长宣布本次内审顺利完成。

2.建议

1、站领导要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各科室加强管理体系文件学习,使本科室人员熟悉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确保本站2013年通过计量认证评审。

2、加强本站的内部管理,加大对全站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质量监督员的监督作用,质量管理室对实验室的条件与控制进行定期检查,进一步规范我站监测分析工作的运行程序,确保他们具有与其所承担任务相适应的工作能力。

3、加强资源投入,增强全站人员个人责任感;

十二、报告发放范围

本内部审核报告发放到站领导、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

十三、报告发放责任科室

篇8:内部审核在质量体系管理中的实施

内部质量审核是一种管理手段, 起着维护、完善、改进质量体系的作用, 是每个贯彻质量管理体系企业都必须要经过的程序。提高企业内部审核的质量, 增强审核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企业只有提升了内部审核的质量, 才能持续地为企业的质量改进提供方向, 进而达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文章结合工作实际, 探讨内部审核在质量体系管理中的实施。

1 内部审核的目的及重要性

1.1 内部审核的目的

内部质量管理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种方法, 是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最终符合产品实现的策划的安排、标准的要求和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1.2 内部审核的重要性

企业进行内部审核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组织管理的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 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质量管理体系是以过程为基础进行全面控制的, 当产品质量不能持续得到保证时, 企业就不能满足ISO9001中对企业产品稳定输出的要求, 也就脱离了质量管理体系。因此, 企业应该对产品输出的一系列过程进行监控, 并对这些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按照规范开展, 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来最终符合产品质量的要求。而企业的内部审核正是基于此来展开, 并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发现、分析、评价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再针对出现的问题, 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形成持续的、稳定的改进过程, 确保企业产品质量输出的稳定性。

2 内部现场审核活动的实施

现场审核活动是对受审核部门现场进行的审核活动, 一方面对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相关文件的具体实施现状, 对部门的一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作出客观分析和判断。另一方面是对受审核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作出评价, 用以证实受审核部门已经实施并保持了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现场审核活动一般包括:召开首次会议;现场审核 (收集和验证信息, 获得审核证据;形成审核发现) ;准备和形成审核结论;审核过程中的沟通;召开末次会议。

2.1 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是审核组介绍现场审核活动的第一次会议, 也是现场审核活动的正式开始, 主要内容包括:对审核计划的宣布, 并对相关方法与程序向受审核方进行阐述, 同时确认审核中的沟通渠道, 向受审核方提供询问的机会。

2.2 现场审核

现场审核通常会采用抽样检查, 并提取与审核相关的各类信息, 最终取得审核所需的判定资料。现场审核是整个审核过程的关键步骤, 其最终得出的审核结论都是通过对现场检查所收集的证据分析而获得。所以现场审核的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合理性也成为了审核过程是否有效的重要内容。在现场的审核过程中, 获得的证据都要严格按审核方法验证信息, 以获取最为准确、有效的现场审核信息。其中, 现场审核员的自身综合素质也是现场审核取得成功的关键, 因此, 现场审核员也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足够的审核技能。

2.3 准备和形成审核结论

在这一阶段, 主要是按照审核标准对现场获得的证据进行评价, 最终得出正确的审核结果, 一般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符合审核标准要求, 即正面的评价;另一种是不符合审核标准要求, 即负面评价。

2.4 审核过程中的沟通

审核过程中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 审核中按照审核范围与复杂程度的不同, 要对审核过程中的沟通进行合理的安排, 以便在审核过程中能够及时地相互沟通, 以确保审核过程有序地进行。沟通的方式可以采用审核组内部会议或其他适宜的方式。审核过程中的沟通包括审核组内部的沟通、审核组与组织的管理者代表沟通。

2.5 末次会议

末次会议是对现场审核的总结同时作出相应的结论, 一般是在审核组完成了整个现场审核活动, 取得了现场审核证据并对此次审核的最终结论进行阐述和评价。末次会议作为审核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 必须在召开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一般包括:审核组内部的汇总分析评价应全面、准确、公正、客观、达成共识;与组织进行良好的沟通, 澄清疑问并解决分析。

3 内部审核应关注的问题

3.1 内审策划、管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内持续改进的重要方法, 要保证内审的有效性, 同时提高审核的质量, 在内审进行的过程中特别要关注以下内容:

审核范围不全。通常在内部审核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领导层的审核, 这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因为领导层在某种意义上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更甚, 其管理职责的疏漏将会导致更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再有, 审核计划不仅要涉及受审核的部门、场所, 也要包括审核哪些质量管理体系过程 (或标准条款) 造成审核遗漏标准的某些要求。在审核场所较多而不能完全顾及的情况下, 采样调查要具有针对性、随机性和代表性。

审核方案策划不周。主要包括审核中没有将审核过程、部门的状态及所占角色考虑进去, 致使审核计划于实际过程有较大出入;或者对某一过程的审核没有编排策划, 也会导致审核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审核员选择不当。审核员自身的素质对于内部审核的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对未经过质量管理及内审培训, 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不能担任审核员这一角色。此外, 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 不按章程操作, 以个人好恶判定结果, 亦将会导致严重的审核失误。

此外, 还有包括审核准备不充分, 不符合项报告描述的事实不清, 判断失准;没有进行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或没有记录等都应当在内部审核中注意预防。

3.2 正确的工作方法

转变内审不审领导的概念, ISO9001标准附录B指出, 领导对于企业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大于其它员工, 为组织确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 创造条件使员工参与实现组织的目标。ISO9001标准第5章明确规定了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领导应通过履行这些指责发挥作用。因此, 在内部审核中, 领导的职责也是质量管理体系中不可不审的关键步骤, 否则将难以覆盖质量审核标准的全部要求, 更不能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持续性作出正确的评价。

审核方案的策划要涵盖广, 对审核所涉及的部门、场所等都要提前做好规划;同时, 审核方案的策划要符合实际情况, 以保证审核过程的顺利进行。审核方案也要分清主次, 对企业内重要的或上次审核中问题出现的较多的部门, 要适当增加审核的次数和时间。

强化对内审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 要把好内审员资格关, 未经培训合格不准上岗;明确管理者代表、内审主管部门、审核组长、审核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的职责。内审程序、计划、检查表、不符合报告、内审报告等文件和记录, 都要经授权人员审核, 发现不适用或不合格要及时整改。内审过程完成后, 审核通过的部门 (场所) 应继续保持, 发现问题的部门或场所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并持续关注问题是否被解决。

4 结束语

质量内审工作是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程序, 是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开展的必要环节, 同时也是确保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必要保证。通过对内审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阐述了内部审核活动的实施步骤及在内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以企业提高对内部审核的重视程度, 并充分发挥内部审核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强化缓冲算子的性质与若干强化算子的构造下一篇:幼儿园迎新教师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