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省二创建工作计划

2024-07-25

幼儿园省二创建工作计划(精选5篇)

篇1:幼儿园省二创建工作计划

关键词:“苗苗工作室”,课题研究,教研

一、“苗苗工作室”成立之设想

1. 国家政策引导

国家对学前教育重视力度不断加大, 给学前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曾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评审会”上指出:“要实现全国教育事业‘十二五’计划目标, 教育科研工作必须先行。教育科研工作必须为教育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教育科研必须要为教育决策当好参谋”。这三句话阐明了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科研工作的任务和职责。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更应当将教科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国教育工作会召开以后, 大家总结反思目前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时, 一致感觉到目前幼儿园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 虽然国家最近新颁布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但能否全面落实, 取得实效, 急需来自教学一线、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来认真研究。

2. 教研理念更新

我园晋升省级示范园后, 急需深化课题研究、促进内涵发展, 而要实现内涵式发展, 必须深入开展教科研工作。把园本课题研究作为提高教师团队素质、促进幼儿园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课题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幼儿园教育规律的过程, 改进幼儿园教育实践的过程。

3. 前期经验保障

早在2008年, 我园就申报参加国家十一五课题———西部欠发达地区陕西省薄弱学科“做中学”科研项目, 子课题“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研究”荣获陕西省薄弱学科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并在陕西省学习科学研究会———幼儿教育第四届年会上进行经验交流。靳瑞敏、郭阿妮、王春艳、杜瑞华获陕西省薄弱学科优秀教学成果个人一等奖。

为了避免园本课题研究流于形式, 使其更具实效性, 同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 使教师走向一个螺旋式上升的专业发展道路, 我园创新思路, 大胆实践, 特聘省、市、区级幼教专家驻园指导, 和我园教学一线的省、市级骨干教师共同组成教科研工作室———“苗苗工作室”, “苗苗工作室”寓意着我们的园本教科研工作像一颗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 我们的教科研团队也是一颗成长中的幼苗, 带领着一群幼苗般的孩子共同成长!希望他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 大胆尝试, 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园教师发展现状的教科研途径。

二、“苗苗工作室”教科研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1. 成立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我园成立了由园长、书记、保教主任、保教干事、教研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幼儿园的科研工作, 保证科研工作从上至下、由点及面地全面开展与实施。制定了《“苗苗工作室”各级人员职责》、《“苗苗工作室”工作制度》、《“苗苗工作室”总目标》和《“苗苗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对参与园本教研的驻园专家和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

2. 加强理论培训, 积极开展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园本教研、提高自身教研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园努力为教师的各种学习提供支持和保障, 加大教师培训的投入和力度。

近年来, 靳瑞敏园长带头参加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第五期全国骨干园长高级研修班、陕西省第一期骨干园长培训班的学习;郭苗、杜瑞华老师分别参加国家级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王春艳、侯茜老师分别参加了陕西省骨干教师培训;另有十余名教师参加了西安市骨干教师培训、西安市学前教育教师全员培训等。我园每年选派骨干教师赴北京、香港、台湾、上海、杭州等地参观学习;定期到姊妹园所交流学习;同时还邀请省、市、区幼教专家来园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在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 广大教师们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大大提高。

3. 加大教科研资金投入, 优化教科研工作环境

我园投入专项资金, 经专家合理规划布局, 为“苗苗工作室”设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工作室整体面积约140㎡, 硬件设施完善, 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幼儿盥洗室。配备了多媒体音响设备、智能交互白板、专家专用电脑和资料柜等先进设施设备。

新建成的“苗苗工作室”有两大特色:

特色一是:三大功能区域, 职能相辅相成。区域一:“实践活动中心”, 它是教师实施教研计划, 开展相关活动的区域。区域二:“研究中心”, 它是教师进行课题研讨、经验交流、查阅资料、与专家互动的区域。区域三:“专家办公室”, 它是驻园专家定期来园指导教科研和教育教学活动, 进行理论引领的办公区域。

特色二是:三大互动平台, 师幼共同成长。它包括“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平台”;“教师与专家合作研究的平台”;“幼儿与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

工作室将专家办公室、研究中心和实践活动中心紧密结合, 将以五大领域为研究基础、以整合课程为研究取向、以自然生态区为研究依托, 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研究、分享的支持性、服务性平台。

另外, 我园调整奖励政策, 给予“苗苗工作室”团队研究以“三优政策”, 即进入工作室教研团队的教师将享受“优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优先晋升等级和职称、优先申请科研经费”。

三、前期成果令人鼓舞, 后期规划催人奋进

通过全园教师的不懈努力, 幼儿园近年来的教科研工作初见成果。继省级课题“做中学”成果后, 我园又申报了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小课题共16项, 其中2011年9项已顺利结题, 2项获得市级优秀;2012年7项也结题。我园经市、区两级教育学会推荐和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审定, 成为陕西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研究规划第一批科研基地。涌现出一批科研型教师, 其中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五人。多项教科研成果在国家和省、市级刊物发表。

教研组长靳瑞敏撰写的《围绕办园目标、探索发展之路》等十余篇论文分别发表于核心期刊《中国校外教育》《课程教育研究》等杂志, 获得了广泛好评;教科研负责人郭苗老师荣获西安市学前教育 (下转第168页) (上接第137页) 基础改革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同时是西安市阳光师训讲师团成员, 在全市进行公开教学展示, 曾多次随市专家组赴咸阳、延安等地进行课题交流, 她的论文《大班幼儿环保教育的研究》荣获西安市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 并发表于《唐都学刊》, 参与编写了西安交大出版社的《幼儿园分享阅读》系列教材;教研组郭阿妮、王春艳、路娜等老师的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综合教育核心期刊《中国校外教育》杂志, 参与编写了陕西出版社的幼儿园艺术领域拓展教材《我是小画家》系列丛书并出版发行。

2012年12月3日, “西安晚报”对我园作为西安市小课题示范校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纪实宣传报道。

2013年4月12日, 我园“苗苗工作室”驻园专家聘任仪式暨园本课题开题会隆重召开。省市区领导及兄弟学校姊妹园所的120余名教育同仁参加了会议。大家对“苗苗工作室”的教科研工作开展情况做了实地考察, 一致认为我园“苗苗工作室”具有“园本特色化”“工作常态化”“成果多元化”和“典型示范化”的特点, 教科研工作理念新、工作实、质量高、有内涵、有特色、有亮点。走在了省、市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的前列。

篇2:以音乐教育创建特色幼儿园

但创建特色幼儿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特色不是随便喊出来的,而是幼儿园的独特个性和优秀品质的不断呈现,让人们自然感受领悟出来的,而是通过特色幼儿园的创建让幼儿真正获得更好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

基于这样的思考结合我国近年来创建特色幼儿园的实践,谈谈我对“音乐特色”幼儿园的认识:

一、以艺术、童趣、开放为主题创设教育环境

办园理念是一所幼儿园的灵魂,“任何学校特色的形成,都需要有一个适应时代潮流和教育发展方向的先进理念做支撑”。幼儿园某种特色的形成,实际上是该园实践某种办园理念的结果。我园始终倡导“让每一个孩子在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能获得一技之长”的办园理念。因此,我们选择音乐学习带给孩子的是真正的快乐。音乐的学习如同语言一样,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所以,我们在确定了音乐学习特色项目的同时就一直在为创设这样的一种艺术分为而努力。

在教学环境的创设中,我们首先为每个活动室添置了钢琴、电子琴、电视、DVD以及播放音响,开设了幼儿器乐区,把原来分散在活动室各个角落的幼儿器乐集中在这里既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又便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我们相信,音乐是需要耳濡目染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随时可见,随手可触各种乐器,浓郁的艺术气息时时感染着孩子,让孩子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其次,每逢周末、节假日,我们还会在开放式的音体美活动室举办各种各样的音乐会,让每一个孩子自信地走上舞台表现自己。音乐会上铿锵有力的鼓点声、悦耳动听的的钢琴声........常常吸引着家长及经过的行人停下匆忙的脚步,情不自禁地对孩子们精彩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给孩子们增添了一份自信和鼓励。

第三,在个班的活动室内,老师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的音符娃娃、卡通式的乐器形象、充满童话色彩的五线谱.....时时映入孩子们的眼帘;在各班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或自由的敲打各种动听的幼儿乐器,或拨弄自制的小乐器,或摆弄各种小音符,或阅读音乐家的小故事......一个充满艺术、童趣、开放的学习生活环境逐渐形成。可听、可见、可感、可想的音乐活动环境,使幼儿自然而然f,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对幼儿的身心也起到一种熏陶、感染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幼儿个方面的发展。

二.以整合、渗透、双赢为目标建构教学课程

在幼儿期,任何一种有益的、适当的外界刺激对幼儿的潜能开发、智慧启蒙都是有益的。从小接触音乐,能使人聪颖灵秀,据报道:长期与音乐接触,练琴中的识谱、记谱训练,使孩子进入高中以后,记忆水平明显较高。另外,音乐能激活右脑功能,促进右脑发育,提高幼儿智力水平。而在各种教育杂志上又能经常看到有关孩子学习某种技能的批判性文章,每当看到这些文章,我们常会认真的反思:觉得谁也没有说错,而错的正是操作者本身,我想如果有条件的话,能让孩子学习一技之长确实没有错。问题是我们应该更多的思考我们让孩子学习音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而又该如何处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首先我们在时间上作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安排:我们把孩子正规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7:30—8:30下午4:30—5:00,这样基本上保证了孩子的一日活动的正常开展;其次设立器乐班:我们把学乐器的孩子按年龄编排到一个班,这样做除了为孩子创造一个跟好的学乐器的氛围外,主要目的是便于课程的安排,可以吧乐器和其他课程结合起来进行分组教学,而不让孩子为了学琴而其他活动都参与不到。第三,采取小组集体课和小课相结合的方式:小组集体课(十个孩子为一组)是学习乐器很好的一种方式,既能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又能有效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合作精神,还有什么东西比合奏跟能表现团结呢?即使是最精心最富有的父母他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多好的教育,都无法给予孩子集体教育。同时,我们也注重个体差异,对相对接受较慢的或较快的孩子尽可能采用一对一授课。当然,这需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其密切配合做好陪练工作,尽可能减轻老师负担。通过以上策略,我们正确处理好了音乐学习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关系,在音乐教学开展的同时,有效的保护了孩子的一日正常活动。

音乐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乐器又是技能性较强的学习。因此幼儿音乐、乐器的学习不等同于成人,并不是成人音乐。乐器教育的简单延伸,我们并不是搞定向专业培训,我们注重的是孩子兴趣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所以幼儿学习音乐、乐器的课程内容应该是丰富的、多样的、创新的。学过乐器的人都知道学任何一种乐器,初学时识谱和节奏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学习乐器的过程可谓是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能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也许孩子学起来就不会觉得那么困难了,对于我们的音乐、器乐课程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音乐家的故事:按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结合早期阅读提出要求,小班每个孩子都能知道贝多芬等大音乐家的名字,中班每个孩子都能了解贝多芬等大音乐家的小故事,大班每个孩子都能了解贝多芬等大音乐家的家庭历史及其代表作品。

2.音乐欣赏:让孩子每天能听上五十分钟的益智音乐(包括各种乐器),定期让孩子通过DVD欣赏音乐演奏会。

3.识谱教学:采用(趣闻五线谱)教材。

4.节奏谱教学:我们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设置了小、中、大班各不相同的节奏谱学习课程。

我们把以上几方面的内容都有机的融入到了一日活动安排中去,普及到了每一个孩子。有的在区域中进行(如识谱、节奏谱教学);有的在谈话中进行(如音乐家的故事);有的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如把识谱教学渗透到数学、体育活动中去,把节奏教学渗透到诗歌教学中去)。同时我们经常为孩子们创造锻炼和表演的机会,走进社区、走进舞台,让孩子们在锻炼的同时也使得我园的音乐教学得到了提高,我园的艺术特色也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学习音乐只是一种途径和手段,是否能够借助音乐学习这个载体来促进孩子的身体、语言、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教师的共同成长,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孩子们能学会演奏多少曲子并不重要,也是最受益的。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技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技术教学包含了“教学,是它的高级极端。用“引述教学的观念进教学能进一步提高音乐特色教学的质与效益,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老师的素质将显得尤为重要。

三、以学习、提高、特长为核心培养师资队伍

特色幼儿园的创建离不开对特色教师的培养。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由此看来,培养大量的个性突出的教师是创建特色幼儿园的重要前提。国内有学者认为:特色学校对于特色教师之间是一种动态性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表现为,特色教师是特色学校建设的中坚力量;特色学校是培育特色教师的摇篮。我们创建特色幼儿园时制定了特色教师的培养计划,为特色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挖掘和总结蕴藏在教师中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不断加以完善,使本园优良的教育传统得到延续和发展;同时,还注重特色教师群体队伍的建设,发挥出特色教师群体的力量。

1.有计划地让老师接受音乐教育的培训。我园现在已有三分之二的老师毕业于幼儿师范专业,接受过有关这方面的专业培训学习。为了强化音乐教育的培训,我们将逐步派出这些老师参加更为高级的培训。

2.根据需要大胆培养器乐专业老师和陪练老师。

3.与琴行名师结对,定期来园辅导和不定期咨询。

4.鼓励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学习音乐、器乐,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

我园非常重视艺术特色群体队伍的建设,要求三十五岁以下的老师利用业余时间选修一门器乐,并定期举办全园教师器乐比赛,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篇3:幼儿园省二创建工作计划

弄清特色内涵, 做有独特办园思想的园长

特色幼儿园, 指在认真贯彻 《纲要》、《指南》 背景下, 完成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目标的前提下, 在整体上具有自己独特、 稳定、 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幼儿园的统称。 幼儿园的特色具体反映在物质文化 (包括标志、 环境、课程内容与模式、 教育教学研究等) 、制度文化 (包括组织的章程、 制度、管理细则等) 、 精神文化 (主要是指组织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 价值标准及精神风貌等) 3个层面。

人们都说:“一个好校长, 就是一所好学校”。 这说明校长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为幼儿园决策者和组织者, 园长要理清创建特色幼儿园内涵的基础上, 深刻思考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需求, 重新审视自己幼儿园的历史背景和发展优势,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办园主张, 抢抓机遇, 找准办园的优势和突破口, 以 “安全、 健康、 伟明、 快乐” 为核心, 以健康教育为切入点, 以安全教育为突破口, 创建交通安全教育特色。

本园交通安全教育特色创建的历史背景

华明一幼始建于2007年秋, 占地面积9550平方米, 建筑面积4425平方米, 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 是在我区教育改革成熟期到来和全国示范镇建设机遇而诞生的) 。 400名幼儿基本来自华明家园, 他们从村民过渡到居民, 从低矮的平房迁入漂亮的高楼。 诸多不适应的因素随即产生, 面对现代化宽敞的马路, 老人畏惧过马路, 驾驶入无视红绿灯的存在, 孩子们在马路上追逐玩耍。 横过马路, 乱闯红灯、随意停放车辆, 横跨护栏、 横穿斑马线等违章行为随处可见……一名五岁的孩子在交通事故中丧失了生命!

鉴于此, 我园对360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70%的孩子不认识斑马线, 65%的家长没有交通安全意识, 34% 的家长不知道盲道, 62% 的家长认为交通安全的有力保障是交警的严格管理而不是人们的自觉行为, 45%的家长不知道从右侧上下机动车, 90%的家长带孩子有过闯过红灯行为, 52% 的家长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带孩子没有安全座椅, 98%的私家车带孩子不系安全带, 35%的孩子经常在路边玩耍。

问卷中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家长们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 无视交通安全法规, 普遍存在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的现象, 带着孩子违规的现象比较突出, 家长的行为观念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威胁到孩子们的生命安康! 安全文明的出行方式直接影响华明新市镇的精神文明建设。

特色创建的依据

《指南 》 明确指出 “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纲要》 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 确保幼儿生命安康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天职!

与此同时, 正逢 “全国交通安全城区创建” 活动,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 与幼儿发展需求相结合。 幼儿教育应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 因此, 我们以 “安全、 健康、 文明、 快乐” 为核心, 以交通安全教育为切入点, 赢得东丽区交警支队、 司法局、 文明办的支持与合作, 创建交通安全教育特色。

幼儿园特色创建过程及取得的成绩

5年来, 华明一幼特色创建过程是不断积累、 逐步完善、 艰苦追求、 不断创新、 自我优化的过程。 在特色教育创建中, 我园实施了 “六步走” 策略———

第一步: 达共识, 创环境, 逐步形成良好的园所文化。

首先, 组织教师审视本园发展背景、 人文基础、 资源环境、 优势领域, 并提出特色办园理念, 广泛征求教师意见, 使全体教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制定创建目标, 共同规划发展愿景, 使其成为启迪、 激励教职工不断奋进的动力。

其次, 利用优势资源, 创设与教育相适宜的体验环境。 特色创建领导小组对园内户外环境进行了科学的规划与论证, 争取资金200余万元, 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大型户外交通安全体验园, 即:“交通安全标识园”、“交通安全体验园”、“交通安全趣味园”, 为幼儿创设了真实的体验环境。

再次, 营造氛围, 让每一面墙饰与幼儿对话, 让环境成为隐形课程。充分3个长廊和班级、 楼道环境, 将交通安全的教育内容布置成主题墙饰, 用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记录孩子们的活动过程, 力求让墙饰与孩子对话, 让孩子们处处感受到交通安全的熏陶。同时, 我们还利用墙体, 做了题为“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 小手拉大手, 文明路上走”、“幼儿园是我家, 安全出行靠大家” 大型宣传壁画, 让交通安全的熏陶在社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园区内外设立了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栏, 定期向家长进行交通安全常识宣传, 引领家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尊重生命, 文明出行。

第二步: 小切口, 多举措, 提高教师课程整合能力。

幼儿园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我们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更没有现成的教材, 难度大, 挑战性强。 我认为, 找准切入点是关键, 于是带领骨干教师首先细化了健康领域安全与自我保护目标, 将交通安全教育分成3个小切口, 即: 基本安全常识、 自我保护能力、 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 从幼儿兴趣、 年龄特点、 经验出发, 整理自编儿歌、 歌曲、 故事近百首, 自制交通游戏、 亲子游戏棋30余种, 不断丰富生活化的教育内容, 提高教师课程整合能力。

在不断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 我们成立专题研究小组, 将这些内容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有机结合, 通过课例式研究不断探索情景化、 体验式课程模式, 提高教师课程组织能力, 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与体验中感受规则的重要,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 将交通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深入开展 “我是文明小司机”、“学做小交警” 交通安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定期开展 “交通安全” 儿歌创编大赛、“平安伴我行”主题绘画 “走文明路, 行文明车” 远足活动, 组织开展 “汽车制作大赛”“交通安全小卫士” 评选活动,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文明的出行方式。

第三步: 扬优势, 抓整体, 全面提升保教工作质量。

实践中, 我感到办园特色的形成是扬师幼所长, 科学育人的过程。 此阶段我们注重做好特色建设与一般建设的关系 (特设建设有赖于一般建设的配合, 一般建设有赖于特色建设的带动) 。 注重弘扬特色优势, 带动整体发展。 把特色管理所获得的经验和所取得的成绩迁移到薄弱方面的促进上, 以优势领域带动全面发展。 在此, 我们做到了4个有机结合:

一是主题活动与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管理有机结合, 提高教师一日生活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二是交通安全教育与户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 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 提高幼儿运动及自我保护能力; 三是特色研究与教师培养有机结合, 打造特色骨干教师, 培养名师; 四是特色创建管理与幼儿园整体发展有机结合, 全面提升保教工作质量。 4个有机结合, 促进了我园整体系统的优化。

第四步: 连家园, 进社区, 努力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

优质的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 完整的教育需要 “三位一体化” 联动。在我园交通安全特色创建中, 家长既是合作伙伴, 也是受教育对象。 我们提出了 “小手拉大手” 的理念, 力求让孩子去约束、 改变家长, 让家长树立良好的榜样。 坚持开展 “小手拉大手, 文明路上走” 四个一活动。 即:每天一次汇报并记录, 孩子在班级汇报自己和家长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促使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每周一次交通安全文明之星评选, 鼓励并增强孩子们争做文明交通人的光荣自豪感; 每月一次 “看文明路, 行文明车” 远足及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活动, 让孩子在体验中遵守交通法规,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每学期一次家长交通法规讲座及家长沙龙, 提高家长法制观念并养成文明的出行方式。 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幼儿园与家长签订了交通安全责任书, 力求 “五加二, 白加黑”, 家园一致, 形成教育合力, 使交通安全教育在每个家庭中生根, 取得了非常 “一加六” (一个孩子带动六位家长) 的效果。

为实现 “三为一体化” 教育, 我们还充分利用、 引进社区资源, 组织开展双边活动。 定期邀请交警来园做兼职教师, 与孩子们一起做交警操, 开展 “走文明路行文明车” 远足活动, 定期为家长、 社区发放 《稚草园》 园刊和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努力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

第五步: 细深化, 永创新, 初步形成特色教育课程与模式。

特色的创建不是追风, 喊口号, 如果把特色做在表面, 很容易夭折, 不具有生命力。 我认为特色的课程内容与模式是特色形成的稳固基石, 特色应在不断深化和创新中发展。 我带领研究团队从3个小切口进行深化, 充分利用3个“园区” 进行特色课程模式的探索。

即: 内容的选择须来源并贴近幼儿生活; 目标与核心价值须优先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须以情景贯穿全过程; 幼儿的学习方式须在体验中进行。 在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 初步形成了 “生活化、 情景化、 体验式”的园本课程模式, 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 高雯老师主领的特色教育活动获天津市新秀杯一等奖; 张子梅撰写的论文 《 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 文明意识从小养成》 获全国第七节优秀教育成果比中获一等奖, 王艺颖老师展撰写的案例 《小小爱心引路远 》 获天津市论文一等奖, 新颖老师的 “笑笑邮递员” 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精彩一刻评选活动。 我园交通安全教育成果在东丽区科技创新成果中获二等奖。

第六步: 善反思, 重提升, 努力打造精品幼儿园。

在每一步的实施过程中, 总结与提升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环。 每个阶段, 我会引领教师反思哪里做得好, 哪些不适宜, 为什么? 在分析反思中不断改进, 将成功的经验上升至理论高度进行提升与再认识。 实践中, 我们逐步向5个高度提升:

一是在园所管理上, 由制度管理向文化引领提升; 二是在师资培养上, 由学习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提升; 三是在课程建构上, 由单一性向整合性课程提升; 四是在幼儿发展上, 由不均衡性向全面发展上提升; 五是在园所发展上, 由表征型向内涵型提升。 创建过程的5个提升, 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为打造精品幼儿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色教育取得的成绩

5年的艰苦努力与不断追求, 使我园初步形成了教育特色,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得到多方认可。 2010年11月被天津市公安局、 天津市教委联合授予天津市唯一一所 “幼儿交通安全示范幼儿园”。 2011年, 面向全市 (十八个区县中小学、 幼儿园) 进行开放, 展示特色, 推广成果, 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几年来, 先后接待全国近3000余人次的观摩学访, 受到了国家、 市区级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评价。 先后被中央电视台、 天津卫视、 都市新闻、 东丽电视台、 天津教育、 今晚报、 每日新报等各大媒体采访报道, 2012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做了题为 “快乐交通快乐六一”的专题报道。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特色成果先后在 《天津网》、《新华网》、《人民网 》 等各大网站刊登转载, 取得了良好社会的声誉。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是特色创建的深度、 广度还不够, 还须沉淀、 优化、 提炼、 拓展, 努力使特色教育向特色幼儿园转变。

二是教师培养力度上还需加强, 幼儿园特色发展需要土生土长的教师, 还需创新园本培训内容与方式, 打造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师队伍。

三是精细化管理进程还需加快, 人文管理落实还不够, 还需进一步更新理念, 创建文化引领, 教师自我管理的新模式。

下一步的打算及主要措施

第一, 进一步 (第二轮) 丰富、优化园本课程内容, 形成生活化、 情景化、 体验式融五大领域为一体的园本课程模式。

第二, 构建教师群体成长环境, 建立特色教师工作坊, 打造群体教师特长, 让教师成为特色幼儿园创建的真正财富, 塑名师, 创名园。

第三, 全面实现人本管理, 建立教师自我发展与评价手册, 创新自我管理机制, 浓厚文化引领氛围, 实现文化引领。

第四, 分发挥环境教育功能, 让特色环境与幼儿对话。 力求使每个“ 园区” 功能最大化; 发挥每一面墙饰、 每一寸空间的价值, 让整个园所成为一部立体的、 多彩的、 富有吸引力教科书。

第五, 以健康领域为主线, 拓展安全教育内容, 计划用3年的时间将幼儿的安全与自我保护上升至认识生命、尊重生命、 珍惜生命的启蒙教育, 形成生命教育特色幼儿园。

回顾过程, 品味成果, 展望未来, 我们充满信心! 创建特色幼儿园, 打造教育精品, 是我和我的老师们共同的追求, 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让我们用睿智超前的眼光, 善思善谋的头脑, 开放包容的胸怀, 在幼儿教育的天空里尽情遨游, 上下求索!

篇4:幼儿园省二创建工作计划

(一)普惠性幼儿园及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内涵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笔者总结出众多学者对普惠性幼儿园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概念界定,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王海英(2011年)认为普惠性学前教育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指它的受惠面,既要普遍化,又要扩大化,由公民权利决定;二是指根据幼儿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应由政府承担主要施惠方的责任;三是指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普及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普惠性幼儿园的内涵是“普遍惠及,面向所有人,其基本属性是包容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冯晓霞(2010年)认为由公共资金建立的面向社会大众的学前教育服务机构,能够为处于弱势家庭的人群提供普惠、有质量保证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就是普惠性幼儿园。

有学者指出普惠性幼儿园是既普及又实惠的幼儿园,在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面向所有适龄儿童,收费合理,普遍接受。质量较好的幼儿园,既包括公办幼儿园、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也包括非营利性的民办幼儿园。这个概念界定了普惠性幼儿园的收费和受众对象。还有学者认为普惠性幼儿园是公共资金举办的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是“社会办”的幼儿园。这一概念从办园主体来界定普惠性幼儿园,即办园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方面可以是由政府的财政拨款获得,另一方面可以由社会机构或个人出资获得,但其公益性和优惠性不变。

综上所述,本文所研究的普惠性幼儿园定义为:面向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中低等收入家庭的幼儿教育服务机构,它具有公平性、普及性和优惠性,且拥有较高的办园质量,能为适龄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其收费原则不高于同类公办幼儿园一定的标准,即普惠性幼儿园是收费合理,质量有保障,面向大众的学前教育服务机构,它可以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兴建的公办园,也可以是集体、企事业单位出资为主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以及私人投资、政府资助和扶持的民办园。普惠性幼儿园的办园目标是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矛盾,为更多的幼儿提供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

(二)普惠性幼儿园的评判标准

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和描述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本文对普惠性幼儿园的评判标准从收费标准、招生对象标准和教育资源标准三方面展开论述。其中教育资源标准又包含园舍建设标准、师资队伍标准和经费体制标准三点。

1. 普惠性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是就办园的公益性而言的。

普惠性幼儿园是办为群众服务的幼儿园,是要为了惠及大众,使广大中低等收入的家庭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价低的学前教育服务,因而普惠性幼儿园不是以营利为目标或不是以营利为主要目标,具有公益性,其收费原则上不高于同类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普惠性幼儿园是收费合理的幼儿园。

2. 普惠性幼儿园的招生对象标准,是针对办园的公平性而言。

顾名思义,普惠就是要实现让更多的幼儿享受到优质价低教育服务的机会,保证多数人从中受益,解决适龄儿童入园问题。普惠性幼儿园是面向大众的幼儿园。不管家长所处的城市发展水平、收入、学历和年龄情况如何,他们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总体期待以及各维度的期待均处于非常期待的状态。即使是社会低阶层的家长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期待也是十分强烈的,因此普惠性幼儿园应是大众的幼儿园。近年来每逢幼儿园招生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为使孩子上好的幼儿园靠“比拼”社会关系、找关系托熟人、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预约、支帐篷夜宿排队等方式报名。普惠性是公平性、公益性在教育上的延续,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的目的是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3. 普惠性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标准。

在我国,幼儿园创办的质量良莠不齐,有的幼儿园收费虽然较低,但办园设施、师资队伍等办园质量欠缺;有的幼儿园设备豪华,师资队伍强大等办园质量上佳,可是收费却非常高。因此普惠性幼儿园不仅仅是要收费合理,而且在办园质量上也有一定的保障,此外对办园成本也有一定的标准,且对于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申请有明确的准入制度,从而使普惠性幼儿园真正建设成为有质量的平价幼儿园。

教育资源即物力、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总和。已知的教育资源在普惠性幼儿园中主要表现为标准安全的园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科学的经费体制。园舍是幼儿园进行教育的必要场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普惠性幼儿园所应具备的。我们应建立科学的经费体制,避免幼儿园资金浪费。

二、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财政投入较少,现有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需求

1. 已有幼儿园数量供不应求

由于幼儿人数的不断增多和城市化的到来,加上学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优质幼儿园少,民办幼儿园贵,幼儿园资源供不应求,这些现状导致幼儿入园难的局面,幼儿园的分布不均匀,地理位置大都集中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城市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布局不均衡,如一些老城乡地区被拆迁后新建了大量住宅区,人口密度大,但幼儿园却反而减少。农村幼儿园数量及质量更是达不到需求标准。

2.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甚至没有投入,使得大部分幼儿园为了生存只能在经费政策上下大工夫。从2000年到2008年,我国财政性幼儿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的份额一直维持在1.3%左右。在这有限的1.3%教育经费中有70%被用于极少数示范幼儿园,城镇和农村普通公办幼儿园所获得的财政教育经费不足30%,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民办幼儿园则长期享受不到政府的经费资助,不能满足幼儿园的正常运转。

(二)普惠性幼儿园的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1.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监控体制与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对民办园而言,政府缺乏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监控,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公办幼儿园的分级分类、评定、验收和督导。由于缺乏对民办幼儿园的质量监控,致使民办园在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收费和教育质量两个方面。我国民办园几乎都是自发办园,其收费一般由幼儿园根据办学成本确定收费标准,报主管部门备案。有的幼儿园为了追求高效益,严重忽视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有很大部分的民办园未经检查验收,甚至未注册登记,没有办学许可证。即使登记了,登记部门也未实地考察办学条件,平时也很少督导民办园的教学。

2. 现有幼儿园呈现贵族化趋势,价格监管体系不完善

由于公办园的数量屈指可数,给幼儿提供的入园机会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级各类私立幼儿园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入园的压力,为幼儿增加了更多的入园机会。但是乱收费的现象也显现出来。国家规定,幼儿园收费标准有三类:第一类是政府定价,按级类收费标准收费,公办园最高收费420元;第二类是按体制改革收费标准收费,属于政府定半价,最高收费900多元;第三类是按《民办教育促进法》收费,完全市场自主定价。由规定发现民办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制定收费价格,并没有一定的标准,这无形中就提高了私立园的收费。一所中等的幼儿园一年学费开销可达两三万。

(三)幼师资源不足

幼儿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幼儿园的学费如此之高,幼儿园教师收入却普遍较低。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由于待遇低、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原因辞职,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优质教师的补充变得困难重重。正因为如此,师资力量得不到发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四)幼儿家长思想观念落后,对普惠性幼儿园有偏见

当今社会,有部分社会背景占优势的家长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期待程度并非那么高涨,有的甚至还抵制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现在幼儿家长以“80后”“90后”居多,大都是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物质方面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以及攀比、从众心理,家长不惜花费昂贵的学费为孩子选择质量好的民办幼儿园。长此以往,民办幼儿园的学费越来越高,加剧了入园难的现象。在“普惠性幼儿园”还不被人们所熟知的情况下,对“普惠性”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灼见。对于部分家长,特别是社会高阶层的家长来说,他们理解中的普惠性幼儿园就是优惠廉价,生源以低阶层家庭的幼儿居多,他们可能会排斥这种幼儿园。

三、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的启示及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拓宽获得普惠性幼儿园教育经费的渠道

多渠道筹措学前教育经费。长期以来,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是政府的经费投入不足,私人投资成本高收费也高,而足额的经费保障又是其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应构建以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为主导,幼儿家庭以及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的经费投入机制。对于政府经费投入部分,很多学者对此问题已经有很深的研究,笔者不再赘述。例如政府直接的财政投入;政府购买学前教育券,发放教育券;建立政府财政的专项扶贫基金;以及建立社会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基金等。

(二)对普惠性幼儿园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严格把控

1. 完善普惠性幼儿园的社会监管机制

(1)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转变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管理职能

普惠性学前教育由于其特殊的公益性,决定了其发展必然由政府为主导,但其社会性也决定了仅依靠行政部门的管理不能完全奏效,因此普惠性幼儿园管理体制的建立,政府的职能要由单纯的管理职能转向管理与服务并重,且各中心主体需互相合作,同时建立并完善相关普惠性幼儿园管理机制。

(2)加强媒体的监督与宣传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媒体已渐渐成为社会监督有力的第三方力量。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学前教育进一步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将镜头对准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幼儿园的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各地媒体也纷纷报道了本地区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现状,但是由于媒体不够重视,或报道缺乏一定的方向性,对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监督力量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为保证政府管理的有效可行,市场的调配公平合理,必须加强媒体的监督。

(3)形成社会组织的自主治理

社会组织能对一定的社会力量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社会性组织可以是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宣传者,可以是相关政策的倡导者,同时也可以是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的监督者,社会组织能在参与研究策划普惠性幼儿园政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 完善普惠性幼儿园管理方式

(1)要明确各行政部门的分工与协作

由政府牵头,协调好教育、规划、国土、财政、监察等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规定各部门的职责,协调配合教育部门的审批、验收和管理工作。由于普惠性幼儿园办园的多样化,在公办园的管理上,应由政府部门主导,协调处理好教育与其他部门间的关系;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应在明确其性质、产权等基础上,由政府各部门统筹领导,配合各幼儿园自身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最终建立社区组织、志愿工作者、城区政府、幼师及幼儿家长共同合作的管理机制。

(2)完善行政人员配备,增强其专业管理知识

为保证政府对普惠性民办园扶持与优惠政策的最大效益,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学前教育管理人员队伍,落实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日常管理与指导。针对有些城区教育部门学前教育行政人员配备不足,基础教育科管理混乱的局面,应由政府主导,成立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部门,并招聘一批经验丰富的学前教育管理人才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参与管理,做到专项专管。

(三)培养优质的幼儿园教师力量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培训制度,向民办幼儿园派驻公办教师。师资力量是保证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不断提升师资水平才能提高普惠性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普惠性学前教育事业是一项惠民工程,具有公益性和福利性。因此,普惠性幼儿园幼儿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政府也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一方面,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通过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制定相关幼师保障制度和激励政策,以激发幼师的积极性。可以根据各城区情况免费对普惠性民办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驻派经验丰富的优秀公办园教师进行支教,并让普惠民办园的幼师去公办幼儿园学习;对于企业、集体办幼儿园,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普惠公办园园长管理,并制定一系列完善的师资管理制度。此外,为保证培训质量,在政府主导下,各中心主体积极配合,共同研究出符合要求的教师培训者、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

(四)大力发展民办普惠性学前教育,办园形式多样化

由于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有限,家长所承担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成本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社会力量这一中心办园责任就很重要了,尤其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的性质可以分为公办和民办,公办主要是以政府出资举办,而民办则是指除政府以外其他主体办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可以普及学前教育并能很好地解决入园难问题。营利性机构对普惠性幼儿园的财政投入最直接的方式体现在出资办园。

(五)更新家长对普惠性的观念意识

政府需要借助大众传媒向家长宣传普惠性的实质内涵,使家长对普惠性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普惠性幼儿园是面向大众的,它既不指向高端阶层,也不偏袒弱势阶层。政府部门可以借助新闻媒体、联系社区服务等方式,让家长们清楚普惠性幼儿园是面向大众的有质量的幼儿园,避免家长陷入盲目择园的困境。

教育公平理论一直备受教育界学者的青睐,普惠性幼儿园是教育公平性和公益性的延续,对普惠性幼儿园进行研究,既丰富了教育公平理论,更拓宽了对学前教育公平理论的研究。通过对普惠性学前教育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研究,希望可以为满足广大家长和教育人士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期待,为政府和幼儿园有目的地改进和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M].北京出版社,1983.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张克勤.浙江省宁波市学前教育发展策略刍议[J].教育研究,2009(9).

[5]王雯.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的性质和特点[J].教育与经济,2002(3).

[6]严令,马晓霞.美国“普及学前教育”运动的研究与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8(5).

篇5:幼儿园省二创建工作计划

2010年, 津南九幼被评为全国最具潜力百佳幼儿园、天津市信息化建设示范幼儿园、津南区三八红旗先进集体、葛沽镇提高全民素质先进典型、津南区宣传报道先进单位和工会工作先进单位, 获天津市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三等奖, 编排的幼儿舞蹈《古镇新韵》获全国金奖, 编写的园报《九幼语林》获全区一等奖。

幼儿园一直坚持以“三个过硬的标准”创建优秀园所。

一是建设一支过硬的干部教师队伍。幼儿园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 紧紧围绕“师德教育摆在前, 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一中心, 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实行园长负责制、教师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幼儿园采用“激励与制约”、“保障与提高”相结合的机制, 使得教职员工安心工作。

二是创建一流过硬的管理。幼儿园结合本园实际, 把"树立精品意识, 打造精品工程, 创建精品园所"的精细化管理思路落实到幼儿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为幼儿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深化精细管理上, 幼儿园做“细”做“实”, 将管理责任明细化、具体化, 有效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三是以过硬的指标争创优异成绩。幼儿园树立干事创业的思想, 做工作就要做最好, 创事业就要有成绩, 自我加压, 以过硬的标准争创优异成绩。蒋萍、王化培两位教师获2010年度天津市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市级二等奖, 蒋萍获天津市优秀教育活动三等奖, 孙洪妍获津南区教育系统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 贾芳获区级教育活动三等奖。幼儿园有11名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市、区级奖励。

上一篇:对基层纪检工作的建议下一篇:十九大党员学习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