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4-08-22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通用10篇)

篇1: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单位:大港区太平镇第二小学姓名: 赵红林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游戏是一项少年儿童所喜欢的综合性、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它具有一定的竞赛性和趣味性。而情境教学正是沉浸一定力度的氛围,使少年儿童寻现实生活场景的美感,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就会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美化过的游戏中去。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关心集体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并能开发学生智力,促进身体的正常发展和健康发育,提高跑、跳、投掷、支撑等基本活动能力,为学习体育的基本技术打下基础。

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小蕾初绽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免不了有几棵“无精打彩”的小花,如何使体育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有滋有味,动起来生龙活虎。让他们融入花海中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认真仔细的揣摩学生心理,找出问题所在,消除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下面我就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情境教育和游戏的运用。

一、利用游戏、情境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体育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从而使学生喜爱这门功课,促进课堂教学。例如: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可根据孩子们年龄小,形

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对事物认识先表后里的这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讲课时巧妙运用情境化、游戏化教学,通过人物、时间、地点等编成故事给学生听,让孩子们观看各种体育运动图片。这样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和不同形式的有游戏行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宽松的学习气氛中进行学,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教师教学要有艺术性,语言 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让学生易接受理解。

二、利用游戏、情境化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多样性

低年级学生喜欢模仿动物的样子做游戏,对他们进行游戏教学一般可以以单向传递和有简单情节的游戏为主。教学中可以把教学内容同动物游戏结合起来,让他们通过模仿动物形象进行教学。例如:教前滚翻时可创设“小刺猬赛跑”; 在教立定跳远时可以采用“青蛙过河”的游戏的游戏。对中年级学生来说,游戏依然是十分受欢迎的运动,但他们的思维和运动能力比低年级时有所提高。因此游戏在结构上要较以前复杂。例如:投掷轻物可以创设为“打坦克”的游戏,短距离跑教学可采用“长江黄河”的游戏。进入高年级后,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均有了较大提高,具备了运用综合技能做游戏的能力。因此,在游戏教学中不仅要培养他们积极拼搏的精神,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例如:“钻城门”和“冲过火力网”等游戏可以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聪明才智,同时也使他们身心进一步发展。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既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他们得到了教育,又增加了体育的趣味性,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利用情境化、游戏化教学,增强师生互动能力。

在游戏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时机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是,都很难把握游戏中出现的一切事情,这就需要我们体育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活动行为和利用时机及时进行教育。例如:在“穿过小树林”这一游戏中,有的学生游戏不遵守规则,态度不公正、诚实,一边跑一边破坏“小树苗”;有的学生游戏时不积极,出现消极、懒惰的情绪,教师对这一切都应积极的诱导,坚持正面教育,并要对学生讲解小树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我们应该关心爱护它们,同时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要对学生坚持动用耐心说服,谆谆诱导的方法,达到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目的。对那些智力和体力较差的同学应当特别注意,及时的关心和帮助他们,达到不漏一个人,互助共同提高的原则,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关心同学、齐心协力的精神。同时,老师自己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多和同学交朋友。与同学一起游戏,造成一种浓浓的师生情。

四、利用游戏、情境化教学,开创学生新智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能力意识,让全体学生积极地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因材施教,多渠道多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想,塑造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使他们的创新能力逐步得以培养。我常常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游戏。例如:教师如果只把书上的韵律操按照顺序教给学生,相信学生们只会在短时间内有一点兴趣感,而如果教师多传授几个单一韵律

动作或各种单个武术动作,以八个(或十个)同学为一组,在音乐的配律下自编自导一套韵律操或一套武术组合动作,教师及时进行表扬或指导,最后教师再传授书上的知识,让同学们将自编的操或动作与教师传授的操或动作进行比较,再找出自编动作的优点与缺点,进行改正,力求完美。我认为,这样既开发了同学们的智力,增进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又使同学们在自己编织的情境中感受到了快乐和自身的价值,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以往的体育教学往往是单向式,指令式的,给学生一种"距离感"。而情境化、游戏化教学便是通过创造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达到“美、趣、智”的学生情境来缩短儿童与儿童、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不仅如此,在这样的人际情境和游戏情境中,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老师,热爱同伴的情感,陶冶了宁静致远的心境,提高了学生从小与人交往的心理素质。

通过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运用情境化、游戏化教学,有针对性的把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做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涓涓入海流”的良好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们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篇2: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游戏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任何一种旨在消遣时光或寻求娱乐的活动。本文所说的“游戏”是指一种与小学数学教学有关的活动,即数学游戏。它是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智力娱乐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明显提升。下面本人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一、游戏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教学“10的分解与合成“时,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猜一猜的游戏,教师的手里拿了10张卡片,然后让一名学生从教师手心里拿走一些,教师再通过自己手中卡片的个数,很准确地就猜出那个学生拿走的个数。学生很自然地感觉到”老师真的好厉害“,怎么每次都猜对了呢?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随后教师就告诉他们:”在学完今天的知识之后你们就会变得和老师一样聪明了,你们愿意学吗?“这样很快就引起了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他们一个个都坐得很端正,注意力也很集中,很快掌握了玩的技巧,然后小组之间再进行猜一猜的游戏,学习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数学游戏要选择具有现实性、趣味性的素材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以小学生为认识主体,基本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认识对象的特殊过程,他们思维具体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他们对具体事物认识比较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在游戏素材的选择上应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出发选择具有现实性贴近学生认识水平相关。学生在生活中容易接触的东西出发寻找趣味性的游戏素材,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以激发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中教师可设计做游戏找规律: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扑克吗?老师这里有六张扑克牌,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出示Q、J、K、Q、J、K 六张扑克牌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又摆出 Q、J 两张扑克牌,你能猜出下一张老师摇摆哪张牌吗(K)请一个人到投影前摆出 K再往后摆,你知道怎么摆吗?为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扑克牌是学生最熟悉的素材学生非常愿意参与这样的游戏激发学生通过游戏探索新知的兴趣,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的主动性。

三、在游戏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在生活情境中学到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打电话”这一个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开展“打电话”的游戏。让学生在电话的对话之中交流学习的感受,并在打电话的情境中掌握和巩固知识技能。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老师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对学生说:“我这个电话打给小泽,请问19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小泽也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回答说:“19里面有一个十,9个一。”然后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做这个游戏。这样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游戏,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掌握了11~20中的每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又使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掌握了数的组成规律;还可以在游戏中比比谁打电话打的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的游戏使学生从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知识,学得轻松又愉快。

四、有机游戏软件的应用

当前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各种游戏软件不断开发,这些益智类的游戏软件和小学数学的关联性很强,同时侧重于小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中,应当注重手机游戏软件的应用。由于这一代的小学生较早接触了手机,对于手机有较强的熟悉度,可以灵活掌握手机软件的操作,方便游戏性教学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把连连看游戏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图案的分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数字的算数能力,让小学生在游戏氛围内接受相应的数学知识,在紧张的游戏气氛中增强思维反应能力。

五、提升教师水平,发挥角色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虽是课堂的主要角色,但仍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数学游戏并不是让学生毫无限制地在课堂上撒野,而是教师要课前设定好一定的教学目标,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在游戏化的教学中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和引导者,需要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教学游戏,在兴趣中实现课堂效率的飞跃。另外,教师还是游戏活动的管理者,学习环境就是在游戏当中,在这样的在线游戏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作为共同的参与者,要与学生在平等的位置上平视,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加以解决。

篇3: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至关重要, 并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实践, 但现代小学生的体质相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生呈现下降趋势, 尤其是耐力、肺活量指标。因此, 体育老师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性的实践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对它的研究会促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学策略, 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认为体育教学应从小学生的生活中提炼教学素材, 实施情境化教学策略。体育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并贴近学生生活, 尽量是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主要方法有:1从学生的游戏中寻找教学素材;2从学生的劳动中发现教学素材; 3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地域特色、传统风俗, 其中就有不少游戏活动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带着淳朴的民族风情, 深受当地孩子的喜爱。如果把这些活动加以改进引入课堂, 则可以为体育教学增加更多的可选择素材。如:1民族乡土游戏中的教学资源;2传统节日中的教学资源;3民间风俗习惯中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可以使体育教学内容校本化,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例如,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采取演进式教学方法, 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体育器材, 并通过体育器材数量的增减, 体育活动方式的改变,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体验快乐, 从而增强体质, 逐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最终增强小学生的体能训练效果。

二、创设体育教学文化情境的促进作用

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教师要给予学生精神文化方面的影响, 要具有高尚品德, 尤其要注意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时刻秉承以德育人的教育教学原则, 在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 尝试做中教, 做中学, 做中求进步。主要以一课一教材为主要教学形式, 以器材、场地、自然条件为主线展开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逐渐改变传统教学环境, 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锻炼方法, 积极讨论大家都感兴趣的游戏方法, 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 从而实现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的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 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 要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通过对体育活动的反复练习, 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树立整体教育观念, 注重学科间的配合,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以体育基础训练教学为主, 有效强化学生的体能, 提高其综合素质, 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共同进步。在教授体育基础项目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和教师示范动作的规范化, 教学方法要灵活而艺术, 让体育教学任务在学生愉快的体验与参与过程中共同完成。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掌握学生的具体、特殊情况, 关心学生, 这既是体育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 又是实现成功教学所必需的, 因为“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对其他课学习成绩优秀而体育成绩稍差的学生, 要当做重点对象培养其体育能力, 带动全班同学努力进行体育训练, 共同进步。

三、创设富有生活特色的体育文化情境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 要创设富有生活特色的文化情境, 为小学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心理学家认为:“恰当的赞誉是激发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重要心理因素。”小学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 首先激发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兴趣, 增强学生体能训练的信心和决心, 尽可能让小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能力, 获得快乐, 同时要十分注意使用恰当的评价语言对待每一位学生。有时候一句赞誉后进生的话, 就像精神营养剂一样, 能够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信心, 让那些好学生做到更有信心地学习, 焕发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相反, 在体育教学课上, 有时候教师随意对学生的一句批评, 可能导致学生一整天不愉快, 或者使学生产生不愿意上体育课的逆反心理, 久而久之, 可能产生厌倦情绪。教师要适当鼓励学生, 让客观的评价语言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助推力, 千万不要以为是小学生, 就随意批评, 那样只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客观而恰当的评价语言不仅是由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决定的, 更是由教师的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心理品质决定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把个人的情绪掺杂到一起, 不要有任何私心, 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是共同配合、协调发展, 只有把自己的高素质渗透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才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有效提高小学生应用体育知识的能力。

四、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应用情境化教学策略, 使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改革,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提高体能训练的有效性。体育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较强的事业心, 为培养新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体育教师要以积极的工作态度, 创设新型教学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断探索体育教学的有效对策, 迅速提高综合执教能力, 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鹏, 王书栋.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1) .

[2]张加军, 吴海鸥.论有效体育教学及其策略[J].四川体育科学, 2005 (12) .

篇4: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90-01

小学语文格外强调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学生们只有掌握足够的识字量,才能大量阅读和高质量的语言表达。为学好语文和其他科目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传统的语文老师对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不够重视,识字教学也枯燥无味,因此教师们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们实际情况采用情境化识字教学,让小学语文识字课堂充满乐趣,从而提高学生们识字的兴趣。在实际情境化识字课堂中老师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字教学。

一、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们在玩中识字

由于小学生们爱玩的天性,采用游戏识字的教学方法是最受学生们的欢迎教学方法之一,在平时教学中采用有趣的游戏识字教学,让学生们一边玩一边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汉语的乐趣。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游戏方法。

1.找朋友游戏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合体字的教学,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本课堂学生需要认识的几个文字拆分开分别写在每一个卡片上,然后将卡片随机的分给学生。让学生们通过组合卡片的游戏进行识字。如在学习“枯”这一词时,老师可以要求请手拿“木”卡片的同学快速准确的找到手拿“古”卡片的同学,站在一起组成一个今天我们需要认识的文字“枯”。然后老师在对“枯”这一字进行解释,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记住“枯”字。提高了学生们识字的兴趣和准确率。

2.转转盘游戏法

这种教学方法一般应用于同偏旁的文字,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们需要学习的汉语进行分类。比如同偏旁,同音不同字,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将相同的偏旁写在大转盘的中间,将不同的部分按分格的形式写在大转盘上。让学生们在课堂中随机的转动转盘组成文字,学生们就有了识字的积极性。在玩中认识了文字。例如你,们,他,代,仔,假,倒,位,等就可以采用此种方法,让学生们更快的更好的掌握所学的文字。

二、图文情境,让学生们看图识字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图片识字让学生们不但认识了一些文字,还可以知道一些文字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从而加深学生们对文字的理解。同时教材大量的彩色插图可以满足学生们视觉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通过图片的形式将汉字形象化,有利于学生们的记忆,让学生们通过图想象文字的字形和拼音,通过字想象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们真正的掌握汉字。

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画一些平时他们喜欢的玩具,老师根据学生们画的事物,给标注拼音,让学生们通过图认识文字。可以加深学生们对文字的印象,通过这样的识字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们观察和思考及识字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绘画水平。培养学生们的业余爱好。有利于学生们以后的发展。

三、分解识字法

对于一些复杂的文字老师们可以采用拆分的方式对各部分进行解释和整合,化难为易让学生们更好的记忆。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们认识这一字更要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分解识字是小学生识字的重要方法。

例如“赢”这一字老师可以将其分解为5部分:亡,口,月,贝,凡。亡:逼入绝境绝处逢生;口:表达沟通能力;月:要有时间观念;贝:储备知识,储备技能;凡:平常心态,打胜仗不骄傲,吃败仗不气馁。这样的人生怎么能不是赢家?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们可以深刻理解,终身不忘。

四、多媒体情境,让学生们在赏中识字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学生们的课堂。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在识字教学中,老师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将所学汉字展现出来,配上一些有趣的图画,和声音使识字课堂变的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满足了学生们的视觉感,通过动态的学习让学生们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们看图,听音,文字等方式将学生们带入到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让学生们在欣赏中识字,同时老师也可以为学生们播放儿歌,让学生们在儿歌中识字增加学生们的兴趣,体会识字的乐趣。

五、总结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们掌握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改变以前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们创造丰富多彩的识字教学情境,让学生识字变成一种乐趣。从而学的轻松,学的快乐,更好等我掌握文字进而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振義.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陕西教育

篇5: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案

(綦江县郭扶镇骑龙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从探索阶段走向更深入的实践之中,新课改要求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但我们通过对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小班化虽然学额少,但同样存在层次差异及个体差异。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以层次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效率”这一课题的研究,试图开拓一条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发展之路。

1、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承认学生学习中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符合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中,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因此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

3、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使学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指导学生,抓两头带中间,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小班化人数少,有利于单独指导的特点,教师更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课题提出理论基础

1.小班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率先实施“小班化教学”,作为提高基础教学质量的一大举措,并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加以保障。随后,北美、西欧等国家也相继采用了“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已成为了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1996年,上海市率先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随后,北京、杭州、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也开始此项实验,取得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2.小班化教育是新课程推进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小班化教育能尽最大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与我们目前所实践的新课程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将进一步诠释并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使面向全体,面向学生的全面,让每一个学生得生动主动地发展成了可能。

3.小班化教育是农村教育的最佳出路。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镇务工,自然造成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的现象。农村小学学龄数相继减少,人口数较少的村完小呈现出生源不足趋势。尽管各乡镇因地制宜,认真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对部分村完小进行撤拼。但是,一些村完小距乡镇中心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撤拼的 1

条件尚不成熟。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小班化教学已是农村广大学校的最佳出路。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为了了解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有以下特点 :

1、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运动基础、活动能力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

2、倡导小班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或改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3、现研究领域中对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有一定高度的认识,我们可以借鉴用以指导下本课题的研究。

预计在 “小班化教学”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

四、课题的界说:

1、“小班化”指班级学生学额相对较少,但小班化教学不仅指班级学生人数相对减少的教学,而主要是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2、“有效课堂”指有能通过教师营造的宽松愉悦的氛围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是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唤起他们参与激情和表现欲望的课堂。

3、“分层教学”是指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根据学生差异,将学生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进行的教学。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分层策略及教学互动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启动了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体现了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的选择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注意概念规律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倡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六、可行性分析

1、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的研究是提高我校教育质量的全新尝试,更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2、随着入学高峰的回落,学生生源明显减少。各班学生人数已自然接近小班规模,为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前提。

3、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发展,科研气氛浓厚,拥有大批青年骨干教师,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保障。

七、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对象:

1、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班化有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促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的视角,坚持以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解决课堂教学中统一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以“有效课堂”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目标,探寻一条促进学生不同层次发展的有效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经过参与及实践改变或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教学能力,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

2、研究内容:

①、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采取分层教学的现状与归因研究(调查报告)。

②、分层教学策略:学生分层,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分层,精心设计环节;作业分层,巩固学生兴趣; 辅导分层,培养创新能力。

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后学生得到不同层次发展的研究。

3、研究活动方式:

本课题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研究、学习、实践”这三者结合点上,要求在每学期应针对所研究的内容,写好阶段性研究计划,作好阶段研究总结,积累阶段性研究资料,撰写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

4、研究方法:

(1)访谈法。通过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本人和家庭、亲属等情况的谈话了解,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来龙去脉。

(2)对比法。对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能力等,运用适当测试与对照班进行对比研究。

(3)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学生、对照班学生某方面的情感、态度、心理等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以掌握其情感、态度、心理等思想动态。

(4)观察法。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以运用观察法为主,记录其发展的轨迹。

5、研究对象:农村中心校、教学点生数不足25人的班级。

八、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步骤和措施:

(一)研究的阶段性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周期为二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课题探索和立项期(2011年9月——2011年10月)。营造氛围,课题设计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论证,确定课题,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组织实验实施,注意研究过程动态管理、调控,完善课题研究,提高实验质量,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和相关论文,进行课题中期总结,举办小班化教育成果展示。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12)。对课题研究及实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总结二年来的在小班化有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探索的成果,整理分析实验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完成课题结题鉴定。巩固推广“小班化有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理念,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和后勤处的中层干部为成员,具体负责课题的管理、指导、协调和实施工作。

2、建立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制度(集中、个人学习)。

3、建立课题研究工作考核制度。

4、专题研讨活动,并建立课题研究记录卡。

5.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首先,在小班教育中,教师必须为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发表见解创造机会。第二,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平等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第三,分层教学,区别对待。

6.突显几项工作:(1)为学生建立个体发展档案;(2)优化教学设计,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3)课堂上能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更大限度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7、增强成果意识。主研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或教育叙事,并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撰写论文。认真组织好论文交流和整理,并积极做好经验成果,争取有研究文章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

8、积极邀请有关专家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9、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运行,对具有突出贡献的主研人员进行奖励。

九、组织领导:

1、课题领导小组:组 长:梁正生

成 员:罗玉玺曹红

2、课题研究小组:组 长:梁正生

成 员:罗玉玺曹红

成员:刘益廖联军、王敏、邵正强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实验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汇编;

3.优秀教学设计(说课材料)汇编;

4.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光盘)。

备注:小班化分层教学符合我校实际,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我校将不断探索,吸取别人的长处,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出学校教学特色。本方案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綦江县郭扶镇骑龙小学

篇6: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的进行变革,并在课改的背景下不断地进行着深化。目前我国的小学课堂教?W中提出了游戏化教学的概念,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大纲进行指导,教师一般是通过自身的经验进行游戏化教学,导致目前的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人们进行解决。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现状,阐述游戏化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研究游戏化教学的具体应用,为广大的教师群体提供教学建议。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42-02

传统的课堂教育主要是以老师单一的对学生进行教导,实行填鸭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兴趣不足等多方面的缺点。而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能够很好地填补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缺点,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小学生大多处在6-12岁的年龄阶段,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现状

目前,我国的小学教学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各个小学已经开始对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新的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进行探索,以达到更好地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1]。但是,目前的小学课堂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主要由于这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完全的发挥。教师仍然主导着课堂教学,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导致学生在对数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

其二,游戏化教学没有得到完全的运用,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还在对其进行不断的摸索,导致游戏化教学没有得到完全的运用,或者是其作用并没有完全的发挥。

其三,教师不能对课堂进行控制。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游戏化的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将课堂当成娱乐性的场所,教师不能够对课堂进行控制,无法对学生进行管教,从而会影响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与语文等学科相比,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度也十分的低下。游戏化教学模式跟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比较,更加具有趣味性,便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因此,游戏化教学模式更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以便取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团体性的活动,需要学生共同参与课堂当中。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不仅仅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游戏化教学的具体应用研究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2]。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实际的课堂进程,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是什么。然后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游戏活动,安排课堂上的游戏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达到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完成课堂目标。例如,教师在教授几何图形的课堂上,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并且熟悉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七巧板、实物等辅助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是小学生能够直观地、形象地认识到几何图形的特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抢答的形式,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同时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特点的记忆程度,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创建合理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通过游戏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创建合理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明确使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不是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娱乐场所,而是以游戏促进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控制住课堂。通过游戏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之中,因而这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有存兑的小银行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到银行存钱、取钱的游戏活动。通过学生自身的存储钱币,达到认识人民币的效果。这种游戏化的方式可以将枯燥的教学变成充满趣味性的活动。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从旁调控,防止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混乱的现象,并且在游戏结束后,对学生的进行粗略的点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广大教师群体进行解决。但是,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需要不断地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早日建立起完整的游戏化教学模式,以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初探

摘 要:小学生有着鲜明的年龄特点,他们爱动、好玩,参与性和表现欲均极强。这为我们游戏化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我们要因时制宜、因课制宜,合理实施游戏化教学,让其在课前、课中、课末都大显身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53-01

语文学习对个人人文素养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由于涉及最基础的拼音和汉字书写规则等教学内容,其基础性更是不言而喻。如此重要的学习内容,要被年龄小,注意力高度不集中,思维发展水平低,生活阅历浅的小学生彻底吸收掌握,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幸的是,小学生有着鲜明的年龄特点,他们爱动、好玩,参与性和表现欲均极强,这为我们顺利展开教学奠定了基础。因为我们可以从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出发,在小学语文课上创造性地使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实现长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上又该如何使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呢?对这两个问题,笔者进行了数年的考察思量,在总结自己教学经验及借鉴他人方法的基础上,现浅谈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游戏化教学知多少

要了解什么是游戏化教学,我们需要从游戏说起。游戏几乎是人人都参与过的,每一个游戏的开展,都离不开脑力和体力的完美结合。但从本质上而言,游戏是“玩”的一种,它可以让人放松身心,提升智力。而游戏教学法则是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游戏,传递知识,启发思维,开启想象,促使教学目标高效达成。不过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游戏化教学存在着诸多误区,片面地以为,游戏化教学就是单纯地开展游戏,娱乐学生的身心;游戏化教学就是满堂全是游戏,学生参与度越高,掌握的知识也就越多……其实,出现这些误区,皆是因为广大教师没有认识到在游戏化教学中,游戏仅是知识与探究的载体,游戏是形式,重要的是内容;没有认识到我们不是为了开展游戏而游戏,而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由此可以概括出,游戏教学法不是娱乐,它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满足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的同时,渗透教学内容,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提升课堂趣味性,打造高效课堂。

二、游戏化教学策略

1、课前游戏激兴趣

游戏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趣味性强,一旦开展,便可以短时间内吸引参与者的注意力。结合游戏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小学语文课上课之初,利用游戏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引出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引领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北风和小鱼》这一课时,我便在上课前五分钟来到了教室,然后对学生说:“我们今天要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大家两人一组,一个同学利用一分钟时间,在我们教室100米的范围内隐藏好自己,而另一个同学则需要在1.5分钟的时间内寻找隐藏者。隐藏者被找着,则寻找者可得一个奖励星。若寻找者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找到隐藏者,则隐藏者可以得到一个奖励星。上课铃声一响,大家必须教师集合。”此话一出,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了,他们说:“这不就是“捉迷藏”吗?我们最喜欢玩了。”随着我喊“开始!”负责藏好自己的同学一阵跑动后,不见了踪影。而负责找的同学在1分钟后,也迅速踏上了寻找之路……上课铃响前,学生陆续回到了教室。无论是否得星,他们都一脸开心,我此刻趁机说,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捉迷藏明星,它的隐藏术棒极了。大家想知道它是谁吗?由于刚亲身经历了捉迷藏的游戏,学生都格外想知道究竟谁的隐藏术如此厉害,于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是我在多媒体上呈现了一条卡通小雨的形象,并说:“这条小雨隐藏术最棒!大家想知道怎么回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北风和小鱼》,看看它们是怎么捉迷藏的,好吗?”这样一来,游戏与教学内容完美融合,游戏真正服务了教学,并使课堂趣味盎然。

2、课中游戏破难点

游戏种类多样,这决定了它在小学语文重难点突破方面也可以大显身手。通过开展游戏突破重难点,最大的优势是水到渠成,不着痕迹,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采用反复练习法突破重难点带来的枯燥乏味,真正做到“逼”学生学向学生要学的转变。

例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就可以引入猜字谜游戏。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派5名代表上讲台对教师预先精心设置的谜语展开PK大赛,哪组抢答到的正确率最高为获胜组,可以在班级公示栏插一面红旗。随着字谜“比左正向反,比右却相同。”“昨日不见人来。”“两人离别,一直泪水滴滴。”……的呈现,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了夺得那面小红旗,学生几乎将所学的汉字都从大脑里翻了一遍,一个个谜底揭晓了,这些汉字也被学生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游戏化教学,使枯燥的汉字学习变得灵动有趣。

3、课末游戏巧拓展

游戏不仅可以在课前和课中为教学增色添彩,在课的末尾它一样有用武之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设课末游戏,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拓展延伸的重要。不过,我们要把握好课末尾游戏的长度,最好能实现灵活收束。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时,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实现,让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他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为了让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得到合理释放,我开展了“我为祖国点赞,中国梦由我践行”游戏,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的同时,学生就地取材传铅笔,歌曲每唱到“中国”的字眼,音乐暂停,铅笔在手的学生站起来说自己的梦想和对祖国的祝福以及自己愿意为思想中国梦做些什么。这一游戏升华了《梦圆飞天》一课的主题,完美地为这一节课画上了句号。

总之,游戏化教学的开展需要我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课制宜。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尾,游戏化教学都可以有所作为。让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游戏化教学,让它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添活力、加趣味、增实效。

参考文献:

[1] 张昌海.小学语文如何开展游戏化教学[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07:79

篇8: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一个活泼乱动的阶段,心智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特别是小学体育课都是让学生在室外活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无法集中注意力。在传统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都是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背景下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率很难提升。而游戏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效率。

一、游戏化教学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一)启发学生的智力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人脑发育与其周围环境有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心理环境可以促进智力。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启发学生的智力。而游戏化教育刚好符合这一特点,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用环境启发学生的智力,游戏的多样化、趣味性都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

(二)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一个思维发展的黄金阶段,身体发育也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换句话说,就是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相关教育工作者理应高度地重视与支持。在传统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只会让学生反复练习技术动作,而这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差。将游戏教学方式有效地应用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肢体动作,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譬如,在教学行走、跳、跑基本动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找朋友、跑跳,翻滚等游戏,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肢体动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又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应用游戏教学法,譬如,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学生选出一个“鸡妈妈”,担任“鸡妈妈”的学生会在做游戏的过程中知道自身的重要性以及所要担负的角色,而担任小鸡的学生更会在做游戏中得知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只要将游戏教学法有效地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场地

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游戏活动所需的范围,选择一块合适的教学场地,以便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由于游戏活动一般都具有竞赛性,所以,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教学场地的安全问题,坚决避免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只有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方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内容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只有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方可进行教学活动。而游戏活动如果缺少趣味性,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较浓的游戏活动,如通过变换有趣的游戏规则、评价方式等增加游戏的多样性,以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创设合适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理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合适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白体育知识源于生活。譬如,在教学立定跳远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率,而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青蛙是怎样跳的吗?谁出来展示,动作正确,老师有奖励。待学生纷纷展示过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并示范正确的技术动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相应的技术动作。

综上所述,将游戏化教学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又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灵活运用游戏化教学,以便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作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小学体育教学效率得以提升,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篇9: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游戏化

自从计算机渗透到教学领域,成为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开

始,众多教育工作者就不断探索和实践着适宜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计算机技术而研制的教育游戏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开创了电脑游戏和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起点,也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带来了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即游戏化教学。现阶段,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教育游戏的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化教学策略,本文将会对此做一简要探讨。

一、游戏化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要求和教材大纲选择合理的教学目标,注意将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相关的知识体系全部考虑进去,应当以新课改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目标模式作为目标的设计方向。在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在具体设置时可以首先设置一个较为笼统的大的目标,接着在具体的游戏操作中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2.确定游戏

教育游戏软件直接影响到游戏化教学的效果,因而教师应当加强重视。在选择时,应当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水平、软件运行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包括功能和硬件条件等。首先应当选择教师较为熟悉的教育软件游戏,从而更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达到对游戏进程的合理控制,其次应当选擇能够吸引学生的游戏,尤其是一些难度适中、规则易懂、具有突出的游戏特点的更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再次,游戏呈现的方式应尽可能选择一些非直接呈现的,让学生不断探索中才能获得,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确定核心任务

教师在选择好游戏软件后,就应当着手为学生提出核心任务,以便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也帮助课堂探究找寻到一个中心方向,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降低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明确的核心任务更能够帮助他们梳理和理解课堂内容。

4.开展游戏探究

这部分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活动,即对课程的监控和辅导,一是学生进行游戏和获取感性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是学生充分思考、分析和实践的关键,当然也是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不应当立刻给予答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课堂理论知识或者启发式的问题引导,让学生通过思考后自己得出答案。

5.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并不是在课堂的最后进行的,应当贯穿在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中,这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的鼓励引导,当然对于学生的不恰当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向也可以给予及时纠正。评价行为本身可以是教师作为主体对于学生做出的评价,也可以由学生作为主体对于教师、游戏进行评价,还可以是学生间的互相评价或者自我评价。教师在这一评价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评价信息的及时收集和提取,并根据评价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另外,这种评价还能够帮助教师更为真实地了解游戏软件的运行情况,方便以后的改进。

二、案例实践分析

【科目】信息技术

【课题】认识键盘

【内容】帮助小学三年级学生认识、了解键盘,并能够正确地运用键盘指法。

【目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应能够熟悉键盘的区分和功能;在过程和方法方面主要是键盘指法的练习和正确使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还应当能够自觉形成良好的键盘指法使用习惯。

【学习者特征】学习者均为三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8~9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接触甚至熟悉计算机,然而大部分未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学生有着浓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愿意表现、争强好胜,希望得到教师或其他学生的认可。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但是动手操作意愿强烈,性格好动,爱玩,通常难以实现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另外,由于学生在前面课程中已经对于计算机键盘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资源】除了本校信息技术课堂专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外,教育游戏软件选用的是金山打字和机器猫打字。

【教育游戏软件特征】现阶段来说,金山打字2003仍然是一款主流的键盘指法练习软件,其中涵盖了键盘基础知识、键盘规范指法等,还提供有英文、拼音以及五笔等专项的打字练习,且这些练习均选择了单个小游戏的形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机器猫打字的优势在于利用了学生非常喜爱的动画片《机器猫》作为背景,增加了学生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加上游戏情节生动有趣,声音效果丰富,真正实现了学习和游戏的一体。

【案例反思】

1.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认识键盘是游戏化教学练习模式的基本案例,在教学中应当遵循教师对指法的讲解和学生的指法练习互相结合的原则。如果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较难掌握,因而在教师讲解后,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然后适当加入测试的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导致的学习效果低下。在具体的时间分配上,笔者用了15分钟的时间讲解,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10分钟的时间对学生学习成果测试。当然,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合理调整。通常来说,10~20分钟的时间重复同一件事情不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合理地加大学生自我练习的时间,也是素质教育下教师少见精讲,将课堂主体角色归还学生的要求。测试则能够更为真实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便于提出合理的改正意见,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应当对整个游戏过程进行观察和把握

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考虑后,再确定是否应当采取相关的策略对教学进行补救,这一过程考查的是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观察能力。比如,学生不能投入到游戏时,教师可以引导,“怎样才能帮助野比呢”,同学们就会回答“打得快”,进一步引导学生打得快必须加强指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练习打字的积极性。

3.适当奖励

可以将一些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或者更高层次的游戏收集到一个文件夹中,在上面标注上“奖”,作为学生按时按量完成练习后的奖励,这样能够激励学生更快地完成练习,更为努力地学习新知识,而且学生在寻找和使用“奖”时,对于学生进一步熟悉电脑,提高信息技术素养也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平等、自由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发现和积极探索的过程,不仅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种新型模式,对于学生探索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的塑造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加大对其研究的力度,不断探索提高游戏化教学质量的措施。

参考文献:

[1]付青,郭雪峰.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成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

[2]孟亚玲,刘鹂,魏继宗.教育游戏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基于我国1999年以来教育游戏研究论文的统计[J].计算机教育,2008(18).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小学)

篇10:游戏化教学在农村幼儿园中的运用

【摘 要】《3到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指导我国学前教育纲要性文件,本文从实施指南因以游戏为幼儿园教育为基本活动的观点出发,简明的阐述了如何运用《指南》指导农村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分析和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而更好地介入和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

【关键词】游戏;教学;发展;农村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运用《3到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游戏,最重要的是融会贯通的理解指南所倡导的理念,用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去关心幼儿、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成长创设宽松、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同时也贯穿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其他在游戏中能够学习新知识、练习语言表达、发展观察、记忆、注意、思考的能力,使学习潜能得以开发。

那么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加上农村幼儿园,尤其是村级幼儿园,由于受到各项条件的限制,这就需要我们能结合农村优势与传统游戏相结合,营造良好地游戏环境,开展游戏评价,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一、因地制宜,积极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及家长的观念上仍然存在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有的教师嫌玩游戏麻烦,平时很少玩游戏或不玩游戏。即使玩,也容易忽略游戏的教育手段,过多考虑教学的因素,满足不了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农村幼儿园设备比较简陋,有些活动器材及玩具比较缺乏,游戏活动比较简单。游戏的水平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教师的教育意图也很难实现。往往出现游戏时幼儿似懂非懂,不能很好的掌握游戏的技巧和方法,发掘其无穷的趣味。游戏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对游戏的投入和接受有着直接关系,不注重创设游戏环境,就无法使幼儿很好的进入活动,从而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老师只是作为游戏伙伴参与游戏,并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为幼儿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游戏氛围,让游戏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流露出幼儿真实感受。在游戏中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平时对幼儿活动特点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相应的指导,激发学生对游戏的热爱。

二、因势利导,开展有效的游戏教学

(一)结合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开展游戏教学。

农村幼儿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着眼于农村生活实际,发挥聪明才智,我们身边有丰富的社会资源,我们可带领幼儿去亲近它,讨论它,从而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幼儿模仿成人生活、劳动的愿望,自发地生成有乡土特色的游戏,这样的游戏幼儿才愿玩、会玩、乐于玩。例如“田园除草家”、“看医生”、“小小修理”、“开饭馆”、?“开超市”、“过家家”等等。其实,千姿百态的农村随处可见的随手可得的一些东西,将其加工,就是进行游戏的极好素材。我们用火柴盒制作火车、小船;用玉米、高梁杆制作各种交通工具、日用品;用红萝卜切成各种形体,组合成房屋、汽车、轮船;用蛋壳制作各种动物头具,灯笼;麦子收割了,麦杆可拼搭成动物、房屋、机器人等各种形状,干燥的麦杆有浮力,还能做各种水上玩具;用形状颜色各异的种子、树叶粘贴各种小动物等等。游戏中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幼儿模仿成人生活、劳动的愿望,自发地生成有乡土特色的游戏,这样的游戏幼儿才愿玩、会玩、乐于玩。

(二)重视民间游戏的挖掘及应用

民间游戏大多都有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烙印,表现出了不同的游戏内容。由于幼儿受年龄、性别、兴趣爱好不同的限制,其喜欢的游戏也各不相同。于是,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我们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伙伴,如“翻绳”、“转拉线陀螺”、“找东南西北”、“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跳皮筋”、“小鱼游”等游戏,使游戏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可以锻炼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节奏感,玩得快乐,学的自然。民间游戏的这些特性说明了游戏内容和资源非常丰富,符合农村实际的经济情况,不需要花钱买大型的户外玩具和昂贵的室内操作材料,就可以让农村的幼儿活动起来,就可以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让他们玩中有乐,乐中有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因人而异,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幼儿园游戏教学评价是促进幼儿园教师游戏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游戏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促进教师对教学自我反思、自我改进,是游戏化教学真正落到实处,遍地开花。

在游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往,他们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美好的。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幼儿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

总而言之,幼儿教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时,往往因为要个必要的教学任务,而无法找到良好的教学来开展教学,游戏化的教学先天符合幼儿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活跃幼儿课堂教学,点燃幼儿的学习情趣,简化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并起到发展学生想象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闫守轩;游戏:本质、意义及其教学论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2]万劲;新课程与游戏精神[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上一篇:我家的小狗作文初二优秀作文下一篇:2023汽车销售实习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