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4-06-06

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思考(通用8篇)

篇1: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思考

内黄县公安局宋村派出所 冯贵民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结构、利益格局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治安管理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治安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思路尚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治安管理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治安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部分领导、民警的工作方式、工作思路没有及时跟上形势,存在误区。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治安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由于治安管理和防范是一项长期工作,工作量大,周期长,一时看不出明显成绩,有的单位没有将治安管理工作摆到应有的位臵。抓治安管理工作的思维方式老化,仍习惯于事后的处臵打击,治安管理和治安防范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难以适应现代动态治安防控的要求。二是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和延续性。在以往的治安管理实践中,往往是根据当前的社会治安状况,开展针对性的“专项行动”。然而,各专项行动在内容上和作用上,缺乏长远的规划,没有延续性,仅仅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三是基层治安堡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派出所警力不足,深入社区工作的时间难以充分保障,与动态的社会治安环境不相适应。四是基层民警习惯于“听从指令”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影响了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不能从辖区的治安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防范工作。

(二)非警务活动牵扯了大量的警力。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治安部门从事一些临时性工作甚至非警务活动增多。处臵群体性上访事件、大型活动等工作,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治安部门的警力和时间,使日常治安管理工作受到较大冲击。一些地方治安部门疏于日常治安管理工作,管理意识淡漠,工作缺乏经常性、主动性,日常检查工作不规范、流于形式,造成失查漏管,违法违规经营现象屡禁不止,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整改。

(三)基层警力不足,影响了整体治安防范。目前,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是派出所工作的一个特点,各业务部门的工作都向派出所延伸,向派出所下达指标,派出所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压力巨大。警力严重缺乏,使派出所面对复杂的治安局面显得力不从心,在某种程度上既制约了各项治安管理业务的正常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仅以人口管理工作为例,内黄县18个派出所共有民警114 名,负责管理73万常住人口的任务,其工作的繁重可见一斑。

(四)行业场所的管理机制亟待探讨解决。随着行政审批制度的取消,公安机关对大多数行业场所由事前审批验收控制变为事后监控管理,一些原有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使用,公安部目前尚未制定新的管理办法,我们自身亟需探索管理新机制。如:取消了暂住人口管理费后,外来人口出现失管失控状态;取消了行业审批备案后,洗浴业、足疗、茶社等场所存在藏污纳垢问题,成为违法犯罪人员落脚藏身、逃避公安机关打击的“避难所”,因上述行业不属于“场所”,《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办法》对其无约束力,致使公安机关的事后监督职能面临窘境。另外,部分派出所疏于日常治安管理工作,管理意识淡漠,工作缺乏经常性、主动性,日常检查工作不规范、流于形式,造成失查漏管,违法违规经营现象屡禁不止,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整改;特别是在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认为“取消审批就是取消管理”,造成不会管理甚至放弃管理的现象,存在管理的“真空”和“盲点”。

二、进一步加强治安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转观念、换思想,明确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向。无论从国际的大趋势,还是从国内改革、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必然出现大开放、大市场和大流通的格局,新旧体制的转换、新旧观念的转换,都可能诱发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开放的社会空间、动态的社会环境、地区间和境内外广泛的社会联系也为犯罪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新的犯罪类型、手段的互相感染、传播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新产业、新行业的大量产生,新的犯罪活动也将相伴而生,并往往先于法制和治安措施而滋生蔓延。社会的发展还必然造成新的社会关系增多,利益多元化,矛盾大量增多,其中许多社会矛盾和负面因素都以治安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对这样的形势,治安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把对党、对人民、对法律负责有机统一起来,把管理、打击、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和遵循“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指导思想,加大管理的力度,严密防范措施,实现由反应型向主动型的转变,达到积极治安、主动管理、超前遏制,防患于未然。在确立指导思想时,要明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打击与服务的关系、管理与打击的关系。管理与打击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同时,又都是服务的手段,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现实斗争服务。但服务又不是放弃管理与打击,放弃职责。对于违反法律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不允许人为地设臵法律的禁区、特区。

(二)抓基层、打基础,夯实治安管理工作根基。要完成新时代所赋予的神圣职责,关键在于夯实、打牢治安管理基础工作,固本强基,以使职能作用充分发挥。首先,要结合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科学界定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治安部门要承担起管理社会治安秩序,防范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定的案件事故的发生,打击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秩序违法犯罪活动,服务建设小康社会的职责。治安部门必需立足本职,干好主业。第二要合理配臵警力,优化人才结构。要把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治安部门,实现治安部门民警向素质能力型和数量规模型的双重发展,切实提高整体战斗力;对权力较为集中岗位的民警要定期交流,但业务性较强的岗位交流不宜过于频繁。第三要加强对基层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和治安派出所工作的指导,落实治安管理属地原则。在治安行政管理权下放给基层派出所后,督促、检查基层派出所治安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其属地治安管理职能作用和治安科监督指导作用。第四要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排查工作,以排查治安隐患、不安定因素、列管单位、人员和物品基本情况为重点,建立并落实排查工作责任制,防止失查、漏查,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牢牢把握治安管理工作主动权。第五要坚持“全面、准确、快捷、翔实”的原则,以获取深层次、预警性治安信息为目标,广泛物建高质量的治安耳目和培养治安信息员,积极拓宽信息渠道,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面、高效能的信息网络,科学筛选、归纳、分析、研究获取信息,全面掌握社会治安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第六是确立“现住”原则,严格实有人口管理。构筑起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对人口的动态管理要求的体系,全面落实对辖区实有人口的管理,防止漏管、失控。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的管理。对辖区暂住人口要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底数清楚,情况明了。在登记、办理暂住证时对各种证件要坚持既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又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尽最大努力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坚决纠正把管理简单理解为登记的问题;对居住在辖区的本县人口不管其户口在何处,对他们的身份、职业、单位等情况都应当了解掌握,特别是对其中有违法犯罪活动嫌疑的,更应当注意了解掌握,及时列入重点人口进行管理。

(三)想对策、抓规律,认真做好治安基础调查研究工作。治安基础调查是制定治安管理对策的前提,只有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才能对工作对象的规律和本质特征有正确的认识,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治安管理原来的体制、管理办法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绝对不能靠经验来处理问题,必须到社会实践中去调查研究,按照治安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治安管理对策。社区民警要把治安基础调查研究工作作为一项日常性的基础工作,贯穿于基层治安管理的各个方面。要充分依靠群众,以治安状况、治安环境和人口基本情况为重点,调查社会生活中与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和与违法犯罪有关的人、事、物、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的治安信息,使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在治安管理、治安防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广张网、巧整合,着力构筑运转协调的治安防控体系。农村地区的“三张网”建设在全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是构建农村治安“民防网”。基层派出所要切实加强对治保组织和专、兼职巡防队的指导,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积极推行“院户联防、邻里关照、打更巡逻”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组织群众维护好农村治安。内保部门要在构建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网上下工夫。全面推进《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贯彻落实,“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督促、指导单位建立健全治安保卫组织和责任制,加强专职治安保卫力量建设,落实内部治安防范措施,提高防范水平。同时在企业和学校周边构筑治安防控网,完善企地、警校共建“安全单位”、“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不断开展治安乱点专项整治,加强企业、学校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强化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治安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切实维护好企业及学校周边的治安秩序。治安部门要努力构建场所特业防控网。澄清底数,掌握信息,加强检查,牢牢掌握对这些治安防范重要阵地的主动控制权,消除藏污纳垢、滋生犯罪的温床。第二是加强“警防网”建设。以巡警、交警、派出所民警和专职巡防队为主体,以治安联防等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完善巡逻勤务机制,确保对重点区域、路段、部位、时间的有效控制,逐步形成出警迅速,运行高效的防控机制。第三是推进“技防网“建设。目前突出的问题就是农田水利设施被盗和机动车被盗案件有增多趋势。断电报警器、无线报警器、视频监控、GPS卫星定位等先进装备,在单位、机动车以及农田水电设施、通讯线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推广,可以有效防止盗窃案件的发生。

(五)看形势、顺潮流,进一步加强特种行业、娱乐服务场所、危险物品治安管理工作。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务院、公安部取消了特种行业、娱乐服务场所大部分审批制度和出租房屋治安许可制度,保留了典当、拍卖、印章刻字、旅馆业等四项行政审批权,对特种行业和娱乐服务场所的治安管理工作影响巨大。针对这一现状,治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通过制定工作标准或规范等形式,进一步细化检查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变行业、场所治安管理工作中的事前监督,为事中、事后监督检查。确保行业、场所的治安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内黄县近年来爆炸物品案件呈上升趋势,如何做好民爆物品的管理,事关重要。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大气候影响下,加强民爆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在今后的民爆管理中,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依托,真正将民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工作之中,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逐级落实危险物品的检查和管理责任。治安部门要指导派出所对辖区内的危险物品使用单位逐个建立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指导社区民警加强对危险物品的购买、使用、储存、销售及出入库等环节的检查和指导,同时进一步对社区民警的业务培训,使民警了解危险物品的种类、性质,掌握管理方法,确保安全。

篇2: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思考

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我区通过“平安鄞州”创建,下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社会治安形势总体较好,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数量稳中有降,其中七类刑事案件、“两抢一盗”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案件下降较多,人民群众对辖区社会治安的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社会治安状况存在地区间不平衡、不协调现象,尤其是受警力不足和治安防控经费投入少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如何补上这块“短板”?从我们走访调查和情况分析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视与支持。

一是要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组织领导。社会治安是基层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基本最实在的一个重要民生问题,也是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基本内容。基层党委政府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头等重要位置,把辖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列入重要民生工程、基础工程。尤其要从社会治安组织领导体系、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技术与物资器材防范、必要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保障,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社会治安“人防、物防、技防”相配套、公安机关专业力量打击与村居群防群治力量预防相配合的全方位、全时段治安防控体系,确保辖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1

实现“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目标。

二是要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农村地区远离城镇地方偏辟,客观上居住群众和企事业单位较少,治安防范力量薄弱,尤其是警力不足问题比较突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一直是我国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二十年来的一条成功经验,既弥补了广大农村地区治安警力物力不足,又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自治自理积极性,实践证明效果较好。当前,要建立健全农村治保队伍组织,建好农村治安巡防队伍,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建立起重要时段的联防队、夜巡队。要加强农村治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村里老党员、老干部和妇联青年组织参与治安志愿巡逻与执勤。要建好农村和美家园共建会,依托覆盖全区农村的和美家园共建会组织,动员组织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群防群治工作,争当和谐促进员,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要加强农村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注重推选热心村务事务、威信较高、公正处事的老干部、老党员担任“老娘舅”、“和事佬”,调处日常邻里纠纷,处置一般信访事项,把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防止一般民事纠纷、信访事项引发的治安事件或刑事案件。要加强农村地区保安队伍建设,在学校、幼儿园、企业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保安员队伍,有条件的和治安相对复杂的村也要在新村社区和村口周边配备必要保安力量,站岗执勤,守护辖区平安。近年来,我区的咸祥镇南头村、集士港镇岳童村中由村治保队员、村干部、老党员和广大村民群众参与的治安巡逻志愿者队伍、夜

巡小分队、治安信息员、治安执勤岗等多种形式群防群治队伍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要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技术装备力量建设。相较于中心城区和城郊集镇,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技术措施与物资器材投入不足是一个长期的“致命伤”。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依靠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上级财政的倾斜,有重点地加强农村地区治安防控科技防范与物资器材的投入。要大力加强村级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采取以区、镇两级财政统筹为主,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补贴的办法,在外来人口较多、治安相对复杂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居,大力推广安装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尤其是在主要村口路口、人员集中场所,以及学校(幼儿园)、企业单位、集贸市场等,安装24小时视频监控探头,用先进科技技术的力量来弥补警力和群防群治力量的不足和防范空挡。要大力推广经济实用的治安防范措施。可安装家庭防盗门窗、治安报警警铃、电话联防报警等,单位及住宅小区安装电子门禁系统、110联防报警系统、重要部位CK报警系统等。要重视加强巡防队伍装备器材建设。给巡防队伍和保安力量装备必要的防暴防身器材、配备必要的巡逻交通工具和通信设备,确保一旦有事能及时制止与果断处置。近年来,我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史家码村,古林镇礼嘉桥村等安装村级视频监控系统,治安形势大为改善。瞻岐镇、古林镇等采取联片联防的方法,每个片区建立治安防范工作站,配备治安警用车辆和相关防暴器材,加强巡逻与执勤,治

安案件、“两抢一盗”案件明显下降。

四是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地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当前,农村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还大多处于松散、自主、无序状态,临时性非正常用工、合同劳资关系不清、出租有安全隐患房屋、群租群居、违章乱搭乱建等,服务管理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这也使得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状况长期难以改善。加强农村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已成为镇乡基层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加强外来人口综合管理员(简称综管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500:1综管员配备要求,加强综管员队伍业务素质培训,认真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来鄞登记、做证(暂住)、就业保险、入学就医、计划生育等服务管理工作,暂住外来人口任务较重地区,要适当增加综管员人手,确保本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信息登记一人不漏、一个不少。要加强企业单位规范用工和安全管理。企业招录用外来务工人员要按严格按照劳动用工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开展必要的安全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培训,同时,还要注重关心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生活起居。一些有条件的企业采取单位内部公寓用房和在周边村庄统一租房给员工的做法,较好解决企业外来员工居住分散、上下班不便、条件简陋和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要加强农村居民出租房屋规范管理。村(居)民委员会对村(居)民出租房屋要进行必要备案登记、安全检查和房东管理培训,力求做到房屋租赁合同(协议)

手续规范齐全,出租房屋安全合格,避免一些违章建筑和带有安全隐患的房屋非正常出租。要加强出租房屋出租信息、承租人资料和变更注销等情况登记与备案,确保每一间出租房屋情况清楚。

五是要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加强和改善农村地区社会治安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当前,各地要结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紧紧抓住农村治安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管理防控上的薄弱环节,加强领导,创新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扎实有效的措施,逐步改善农村地区治安状况不好局面。2010年以来,一些镇乡(街道)包括邱隘镇、姜山镇、古林镇和集士港镇等地区,采取镇乡(街道)里统一规划布点、统一安装调试、统一培训人员的办法,下决心建设镇级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并延伸到村居的主要路口、场所等重点部位,切实改变了辖区治安防控被动应付局面。一些地方试水“治安包干区”的办法,把村里治安工作承租出去,委托专业保安公司来“承包”,推行治安绩效考核与治安责任承包,有效解决了一些村治安巡防队伍人员难凑齐、队员素质差、巡防效果不落实等问题。古林镇葑水港村新村社区推行小区物业化管理,由大学生村官担任物业保安负责人,组建小区物业保安队伍,实行村民(居民)自治管理,人员出入登记查询,巡逻执勤规范专业,小区治安管理、环境卫生、文明创建工作井然有序。一些地方考虑把社会治安与农村下岗和闲散人员再就业结合起来,利用再就业政策

把他们组织起来,经过筛选、培训,成立治安巡防队。这些人戴上红袖标,体现自身“回归社会”价值,心里充满责任感,工作积极性高,认真负责。另外,近年我区一些基层村居推出的电动车喷漆编码、集贸市场“一元钱”停车收费等办法措施,虽然花钱不多,但效果较好,有效解决了电瓶车、自行车和摩托车等“三车”失窃多发问题。这些创新做法与有益尝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篇3: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思考

可以弥补基层警力不足问题。按照公安部的有关规定, 每万人须配备12个警察, 最少每万人须配备8个警察。而实际上, 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警力配备远远达不到标准, 严重制约着犯罪预防和案件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建立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网络, 能发挥重要的“协警”作用, 有效弥补基层警力不足。

可以及时应对和处置犯罪行为。过去, 受信息传输方式单一等因素的影响, 报警信息只能通过简单的通信方式传送到公安机关, 往往贻误了打击犯罪活动的战机。建设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后, 可以快速反应, 及时制止违法行为和有效处置案件, 防止或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和延续。

可以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依据。视频监控系统具有图像存储和处理功能, 能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动态监控和记录。司法部门可以通过监控系统, 提取与案件相关的存储信息, 为侦查破案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 帮助破获案件, 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破案辅助工具。

可以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有关资料显示, 已经安装应用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地区, 犯罪率明显下降。如:南安市官桥镇原系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地区, 该镇自2007年率先建设推广公共视频监控系统以来, 治安日趋良好, 全镇可防性案件较往年同期下降61%, “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同比下降82%。

2 建设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金投入区域不平衡。对于许多地区特别是基层政府来说, 财力不足、资金短缺是最大的困扰。部分基层政府即便有能力解决初期设备安装资金, 但后续的日常维护、设备更新等负担, 也常使监控系统很难持续高效地开展工作。有的地区因资金不足, 导致监控点分布不广、数量不足, 覆盖存在盲点。

安装规划布局和选点不合理。监控系统建设缺乏周密规划, 与当地城镇发展规划和市政设施建设规划衔接脱节, 容易因片区改造和市政施工等而造成拆除重建的资金浪费。同时, 若摄像头选点不科学, 如被物体遮挡或受太阳直照等, 容易影响监控图像质量或造成损坏。

设备使用和管理维护不到位。监控系统作为先进精密的电子设备, 极易受损, 倘若后期管养不规范, 日常巡查管理不到位, 容易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而如果设备故障或损坏未能及时维护和修缮, 也会直接影响了监控工作的正常开展。

人防、技防结合不紧密。有的地区片面依赖技防, 而忽视人防的协调配合, 导致“三防”措施脱节, 无法形成全方位、无缝隙的防控网络。有的地区虽然安装了监控系统, 但监控中心与监控点未能实现全面对接, 容易造成时间和空间节点上的监控漏洞。

存储信息管理不规范。由于视频监控系统存储设备中保存的监控历史图像信息涉及公民隐私, 并可将其作为司法证据, 必须严格保护。一旦出现信息丢失或被人恶意利用、篡改、删除等现象, 将产生严重后果。

3 建设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思考

3.1 资金要到位

要把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当作公益事业来做, 采取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方式, 构建“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监控系统。公共位置, 除要加大财政投入, 发挥政府性资金的示范带动作用外, 要引入市场机制, 比如, 采用由电信部门负责投资和维护、由派出所负责监控和管理的模式, 借助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建设;企事业单位等“私有”位置, 可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办法, 由其自行建设, 纳入公共监控网络整体管理。

3.2 规划要合理

一方面, 要具有前瞻意识, 既要立足当前, 又要着眼长远。要将此项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市政设施建设规划, 乃至地方经济社会的中长期规划紧密衔接, 制定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的中长期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另一方面, 要紧密结合实际, 既要突出重点, 又要兼顾全局。要因地制宜, 合理区分轻重缓急, 采用“阶梯式”的办法, 对商场、市场、车站、娱乐场所、交通要道等重点位置, 特别是复杂场所、案件高发部位优先进行安装;对学校、医院、企业、住宅小区等部位, 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统筹实施, 进而由点到面, 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监控网络。

3.3 布点要选准

监控系统布置的“路线图”, 要进行实地勘察和测量, 根据实际地形、地貌、建筑布局和光照等来设计, 切忌纸上谈兵, 凭空想象和设计。特别要确定摄像范围必须无遮挡物, 能监控到预想的范围, 并避免强光直射和逆光安装;相邻的监控点之间要能相互呼应, 不留盲点;暴露室外的摄像头要加防护罩, 以起到防水、防尘作用。

3.4 人防要配套

要本着“以技防填补人防盲区、以人防弥补技防不足”的思路, 注重技防与人防的有机结合、相互策应。特别要加强群防群治, 建设分级巡防队伍, 建立起一个依托视频监控, 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巡防格局, 确保快速联动, 切实提升治安防控能力。

3.5 功能要整合

一方面, 要加快现有治安监控资源共享共用。加快推进市、镇、村三级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并网建设, 并延伸到企事业单位、商场、小区等, 整合和利用社会上现有治安视频监控资源, 实现警务工作可视化协调指挥。另一方面, 要积极探索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抓好森林防火、120救护、火灾报警等各类视频监控系统的联网工作, 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全覆盖的现代化数字城市管理系统。

3.6 管理要到位

首先, 要建立市级监控中心, 集中控制、统一指挥各分系统运行, 以保证系统运作高效有序。其次, 要加强技术管理人员配备, 组织开展监控操作、电子跟踪、资料分析等业务培训活动, 培养一支懂技术、会操作、懂维护的管理队伍。第三, 要加强制度建设, 把设备运转、安全维护、警情处置等各个环节纳入规范化管理, 确保系统建设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3.7 安全要保障

首先, 一方面要做好网络隔离处理, 杜绝与其他网络直接互联, 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其次, 操作系统的安全规范必须满足国际C2级标准, 确保不为黑客所攻击。第三, 所有操作人员进入系统应做加密和认证处理, 防止系统资料和信息被窃取或篡改。

篇4: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思考

企业要想发展,首先必须具备安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经营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目前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提出的正确方针。那么,如何加强企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呢?下面谈一点我的粗浅看法。

1 加强领导,突出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核心作用

加强党的领导,是我们党在现实生活的地位所决定的,加强党的领导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加强领导。

我们公司党委和公司行政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指示精神,建立健全了领导体制,充实加强了办事机制,并明确规定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层层签定了责任状等,这些都是加强领导的具体体现。但是,一些单位由于对此抓得不实,或者在具体工作中有的党组织末能起到领导核心作用,因而出现了不应出现的问题,发生了不应发生的案件,为此近几年我公司对多个单位进行了否决。反之,一些单位切实加强了领导,党组织确实起到了领导核心作用,并抓得卓有成效,企业呈现出祥和稳定的局面,为此近几年我公司对水暖电讯公司等8个单位进行了表彰。也就是说,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是关键,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加强对综合治理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

2 加强部门负责,突出“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我们企业中的各部门,指的是党、政、工、团、保卫、信访等有关部门。这些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保卫部门,是企业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部门,是惩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的专门机关。根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需要,保卫部门应当结合企业的现实适当调整工作重点,加强基层治安保卫基础工作,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精力来加强企业的治安防范,确实做到“看住我的地界,保我一方平安”。

如水暖电讯公司原开关厂前几年,由于多方原因,该厂欠工人工资达10个月之久,引起该厂职工的强烈不满,在个别人的煽动下,一部分职工即将停工闹事,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妥善,就将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面对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该公司主要领导立即深入到职工群众之中进行调查研究,疏导协调,一方面查找拖欠职工工资的原因,一方面想千方设百计尽力补发职工工资,解决燃眉之急。工会主要领导密切配合,深入到群众中促膝谈心,动之以表,晓之以理,喻之以义,对生活确困难的职工给予了相应的补助。团委等组织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做青年职工的思想工作,保卫科对这起事端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用法律依据和有关案例,对职工进行帮助教育。通过方方面面的工作,缓解了职工的不满情绪,增进了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其能够理解企业的难处,从而增强了职工为企业解困振兴做贡献的主人翁责任感。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由于该公司的主管领导能够高度负责,各个部门能够各负其责,因此得到了令人欣慰的结局。

一句话,在综合治理工作中,部门负责确实得到了加强,“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实得到落实,那么企业就能防患于未然,就能使坏事变成好事,就能化消极为积极。

3 加强群众参与,突出基层基础工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庞大的系统网络工程,它需要广大的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热情投入才能完成。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综合治理”。近年来,在我们企业中,个别领导干部为人民的观念弱化,群众观念淡化,致使出现干群关系紧张,鱼水分离等问题,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造成很大阻力。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倡领导干部奉公守法、清政廉洁,在各项工作及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群众的贴心人,取得其信任和支持,使其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工作,这样企业的治安才能明显好转。纵观近几年发生在我们企业中的各类典型案件,哪起案件没有职工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能够得以顺利地侦破和妥善处理?换言之,哪个单位的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综合治理了,其各类案件的发案率就明显降低。也就是说,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是做好当前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基本保证之一。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各项组织机构,加强治保组织,民调组织,民兵治安联防队等组织的建设。加强对基层一线单位的临时工、自用工等外来人员,以及特种行业的管理,对要害部位,重点人员要确定专人负责、分工包干、实行专项管理,并建立必要的档卡薄册,做到底数清楚、责任明确、任务落实,从而突出了基层的基础工作。

4 加强认识,突出三结合

所谓加强认识就是要充分认识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企业中的特殊重要性。综合治理是解决企业治安的根本出路,是为企业发展经济创造稳定、良好的秩序和环境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企业中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是密切党群关系及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是多方面的,对此,各级领导,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必须要有清醒地认识,并且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合:

4.1 综合治理要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为此企业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宏伟计划,我们公司近几年来制定了一系列的奋斗目标,我们的综合治理工作一定要适应实现这些奋斗目标的需要,为实现这些奋斗目标创造一个稳定的生产工作秩序和良好的经营环境。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来加强综合治理工作。

4.2 综合治理要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各级党的组织要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凡综合治理有成效的单位,其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一定是无可非议;凡是党建工作抓得扎实的单位,其综合治理工作必然有显著成效,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就能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我们公司实施的考廉工程及加强党支部建设等,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针对我公司的现实情况,公司党委提出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有力地促进了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实施考廉工程,严肃处理了多名处级干部和多名科级干部,净化了党的组织,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使党风明显好转,并有力地促进了我局的综合治理工作,得到了上级综治部门的肯定。

4.3 综合治理要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加强企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其根本在于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这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提起的精神文明。

近几年来,我公司普遍开展了精神文明达标活动。开展评选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标兵等一系列活动,大力表彰了在精神文明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同时,开展了法制宣传,普法教育等活动,提高了各级干部依法治企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广大职工的遵纪守法意识,从而大大减少了治安、刑事等案件的发生,为矿区的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

篇5: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思考

中共劳山乡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工作实施方案

各支部、各有关单位:

根据县文件精神,现就我镇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为抓手,狠抓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推进平安建设,维护全镇社会治安大局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有效解决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长期存在、反复出现的问题,尽快扭转一些地区社会治安混乱的局面,努力实现基层政权组织和管理力量有效加强、各类治安和安全隐患有效根治、常规化管理制度有效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有效完善的目标,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具体目标是:

(1)出租房管理规范,各项管理制度落实;

(2)流动人口管理有序,高危人群的管控基本到位;(3)群防群治队伍健全,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4)刑事犯罪得到有效打击,藏匿其中的黑恶势力、暴力性犯罪团伙基本扫清;

(5)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不成为群众反映和媒体舆论的焦点;

(6)行业场所管理和阵地控制有力有效,不出现重大漏管失控问题;

(7)社区治安态势平稳,“110”刑事报警数量减少;(8)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三、方法步骤

本次排查整治共安排4个月时间,从3月份开始 至6月底结束,共分4个阶段完成排查整治工作。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1日一3月5日)。各支部、各单位要按照全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层层召开动员会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并将实施方案报镇综治办。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板报画廊等阵地广泛宣传,提高干部群众对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营造整治治安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排查摸底阶段(3月6日一4月16日)。各支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排查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重点地区,娱乐场所、校园周边等公共复杂场所和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切实把治安混乱的区域、部位、场所摸清、摸准、摸透。要通过组织召开人大代表、社会各界群众参加的座谈会、通报会,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反映;通过发布通告、设臵举报电话、建立奖励制度等形式,组织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举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开展排查要横向到边、纵向到低、不留死角,对于排查出的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问题,要认真核实,分析汇总,逐一登记造册,并报镇综治办备案。摸底排查和登记上报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决不能虚报、漏报,更不能隐瞒不报,对那些排查摸底工作不实、对辖区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熟视无睹,不能如实排查上报真实情况,或者故意隐 3 瞒真实情况,不敢上报、不愿上报的派出所所长,一经查实,要予以责任追究。各支部、民政站要深入排查镇村结合部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运转情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镇综治办要深入排查镇村结合部群防群治组织和防范设施建设情况,查找治安防范的薄弱环节。

(三)集中整治阶段(4月17日一6月20日)。一是要加强整治工作。各支部、各单位要根据排查出的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问题,认真梳理分析,深入查找原因,排出总体整治规划,逐一制定整治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措施,整治好转一处、销号一处,确保重点地区治安面貌及时得到改观,重点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群众安全感得到提升。二是要深化严打斗争。公安派出所要将整治工作与严打专项行动结合起来,严厉打击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或利用宗教名义进行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杀人、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深挖保护伞;严厉打击黄赌毒犯罪,净化社会环境。加大破积案、打流窜、摧团伙、追逃犯、端窝点工作力度,依法严惩一批严重犯罪分子。要把打击整治重点放在镇、村结合部等重点地区和娱乐场所、交通要道、校园周边等场所。三是要加强治安防控。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防控的触角向镇村结合部等重点地区延伸,向娱乐场所、居民区、校园周边、车站延伸,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 4 技防结合、打防控管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努力实现动态环境下对重点地区、公共复杂场所的有效覆盖和对社会治安的有效管控。要大力发展治安信息员、治安中心户长、治安巡防员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强化教育、管理、培训,不断提高群防群治工作水平。四是要创新社会管理。各有关单位要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力解决和改善社会特殊群体的民生问题,注重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从根本上减少违法犯罪。要积极探索“以图找房、以房管人、以人分类、以类服务”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加快推进出租屋及其租住人员信息的采集、录入和反馈等管理信息化工作,将流动人口底数摸清,情况摸实。要落实流动人口落户、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基本服务措施,提高服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要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进行排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管理和服务、救助工作。要扎实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教育、帮教和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常态化的衔接管控帮教机制,减少社会对抗和重新犯罪。五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基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把治害、治乱与“治软”、“治瘫”结合起来,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要进一步加强综治机构、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村警务室和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加快推进镇综治工作中心和村综治工作站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专职领导和工 5 作人员,形成基层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整体合力,促进排查整治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总结巩固阶段(6月21日一6月30日)。镇党委、镇综治委各成员单位要对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的自查总结,对仍然存在的问题要加大力度抓紧整改。要注意做好经验总结,并把这些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长期发挥作用的制度规范。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定期例会制度,镇综治委定期召开相关单位联席会议,分析社会治安形势,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重大情况;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切实做到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早预防、早控制、早解决;三是建立台帐管理制度,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中的各类重点人员、安全隐患、矛盾纠纷进行分级分类,逐一登记造册;四是建立联合处臵机制,对重点地区和公共复杂场所的社会治安适时进行整治,将各类问题和隐患消除在初始阶段。要通过长效机制建设,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坚持下去,变集中整治为常态管理,实现排查整治工作经常化、常态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支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党政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亲自动手、亲自抓、全面部署开展排查整治工作,着力解决工作中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分管领导是整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积极协调各有关方面,明 6 确分工,落实责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推动排查整治工作深入开展。镇综治委、综治办是排查整治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广泛发动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排查整治工作,为了切实加强对本次整治工作的领导,镇成立了由人大主席侯涛为组长,纪委书记孙璞、公安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包村领导及学校、财政所、民政站、农保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山乡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项整治活动组织协调工作。各支部、各单位要迅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抓紧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搞好宣传发动,加强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

(二)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各支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镇纪委要严肃查处整治工作发现的干部违法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查究。各支部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排查出的软弱涣散、不发挥应有作用的基层党组织,及时进行整顿。公安派出所要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切实加强治安管理,及时解决重点地区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影响国家安全的各类犯罪活动。民政站要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工作,对排查出的“重点村”、“乱点村”集中组织整改。司法所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活动,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进 7 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文体广播站要加强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特别是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学校要继续抓好校园治安环境整治,协调有关单位把周边环境整治好。工商所要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大力整治无照经营等违法经营活动。镇安监站要加大对存在公共生产安全隐患地区的排查整治。镇团委要加强对不在学、无职业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助、教育、服务和管理。

(三)加强督导检查。镇综治委将组成督导检查组对各村、各单位排查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对各村、包片指导、跟踪督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协调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对于排查工作不深入,整治措施不得力,致使突出治安问题没有及时有效解决、治安混乱局面没有明显改观的地区,要给予警示,督促落实排查整治措施,警示后整治效果仍不明显的,由县、镇综治委分别实行挂牌整治。对挂牌整治的重点地区主要领导和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包点督办,同时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组,蹲点整治,做到局面不改、人员不撤、工作不停。

(四)严格落实责任。要严格实行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责任制,将排查整治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综治实绩档案,切实把排查、整治、管控等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到实处。镇综治委将按照《全县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考核验收办法》,制定我镇考核检查办法,对考核 8 不合格的取消当年综治评优资格,并按照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问题严重的由镇综治委给予一票否决。

(五)加强信息报送。各村、各单位要及时将工作实施方案报镇综治办,每月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效,每阶段结束时报送工作小结,月底要报送整体工作总结。

篇6: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思考

(深发〔2010〕16号 2010年12月3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工作部署,现就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的重大意义 新时期新阶段,受国际国内复杂因素的影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在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方面,面临的挑战更严峻,肩负的任务更艰巨;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中遇到的问题更具先发性,积累的矛盾更错综复杂。尤其是经过30年的艰苦创业和快速发展,深圳正迈入特区一体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新一轮发展时期,对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治安防控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第五次党代会将确保城市安全稳定作为提升民生幸福水平、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性举措,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社会建设投入,不断创新全市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以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为抓手和平台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确保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我市顺利举办,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创新社会管理和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建设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和“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执政理念,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要求,强力推进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社会建设投入,主动加强社会管理,大力支持公安机关严格依法开展工作,大幅提升市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全市公安机关要继续发扬特区警队的优良作风,切实增强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推动全市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使深圳更加安全、稳定、和谐。

二、准确把握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综合运用科技、行政、法律、经济、教育、舆论等多种手段,大力加强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紧紧围绕“人、屋、车、路、网、场、组织”等治安基本要素,努力构建“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管防控打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技防物防结合”的动态化、信息化、全时空、全覆盖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推动形成“党委政府主导、综治部门统筹、政法公安主抓、部门协同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二)(二)总体要求和分段任务。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分三个阶段推进,重点是建设“情报信息网”、“基础防范网”、“视频监控网”、“网络管控网”、“打击整治网”、“区域协防网”。从2010年7月起到2010年底为试点阶段,由福田区、坪山新区率先探索,以点带面,建立起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基本架构,实现社会治安初步好转。从2011年初至大运会召开前为全面构建阶段,完成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形成规范高效、运作协调的有机整体,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为大运会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大运会结束后,再用一年半的时间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运作机制和配套制度,形成常态运作,实现长治久安。

三、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工作方式,全面提升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一)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出租屋综管队伍建设,赋予出租屋综管员队伍对人口和出租屋普查统计的职责,探索优化出租屋综管员队伍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在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认真落实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登记管理工作,确保信息采集率和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

(二)深入推进居住证常态化管理。提高居住证“一卡双芯”的科技含量,推动居住证、劳动用工和出租屋信息系统的有效整合、升级,建立人口普查数据库和人口数据统计信息系统,加强对持证人员的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严格落实办理长期居住证才能长期租房的“凭证租房”政策。按照“凡有人活动的地方,必须掌握基础信息,实施有效管控”的思路,加大出租屋、工厂企业、劳务市场、来深通道、消费娱乐场所等重要节点的信息采集录入力度,探索实行“深圳通”等证件办理实名制,与主要人口输出地建立信息资源共享联动机制。

(三)加强重点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积极开展对涉恐、涉稳、涉毒、在逃、重大刑事犯罪前科、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员的管理,改进和加强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人员、服刑在教人员子女以及重点信访人员的管理和救助,制定出台具体办法,明确管理主体和责任,加强救助帮扶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对违法犯罪艾滋病患者的收教、收押工作,减少其社会危害。进一步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切实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加强对外国人的服务管理,为外国人旅游、居住、工作创造便利条件,有效治理外国人“三非”问题。

四、加强基础工作,落实防范措施,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

(一)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进一步加强市、区信访大厅、街道信访维稳中心和社区综治信访维稳站建设,落实社区综治网格化责任管理,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针对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维稳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和报送工作,落实干部下基层摸排矛盾、就地化解矛盾工作制度,实行重大矛盾纠纷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制度。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专业性调解组织和各类企业、行业调解组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消费者保护协会、仲裁委员会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制定统一的律师服务采购标准,扶持和鼓励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对以非正常方式反映利益诉求、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行为,坚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严惩牵头组织者。

(二)加强单位内部安全防范。按照“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明确全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防范职责,对核电、水电、燃气、金融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单位、要害部门、高危行业实施重点防护,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工厂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等相互之间在城市管理信息的互通共享,提供综合管理效能。加强基层政权组织、社区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加快发展群防群治力量,广泛建立社区治安理事会等群防群治组织,逐步在社区、工厂、城中村落实社区治保制度,形成组织严密、运作高效的社区治安防范网络。加强校园安保工作,深化完善警校共建和法制辅导员制度,充实校园安全保卫力量,强化校园周边安全防范措施,构筑校园安全屏障。全面推进城中村、老屋村、旧屋村等地区的围合式、院区式小区建设,提高物业化管理覆盖率。

(三)加强巡逻防控网络建设。加强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优化网格卡点布局,深化“大查控”工作,科学布警、动态设防。进一步扩大“警灯自行车工程”、“红袖章行动”的覆盖面,增加巡逻防控密度,强化社会面控制,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适应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加强市际卡口治安管理职能,建立公安、边防武警联动联勤机制,提高军警合成作战效能。深化“深莞惠”、“深港澳”区域联动机制,推进跨地区警务协作。

(四)构建“大保安”工作格局。按照“统一称谓、统一装备、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原则,整合全市巡防员、交通协管员、保安员、治安员、护村队等治安辅助力量,建立与市、区、派出所、社区对应的“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大保安”体系。根据《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稳步推进保安服务公司改制工作,完善配套管理和运作机制,对保安队伍实施严格管理,落实资格准入、持证上岗和培训考核等制度,逐步提高福利待遇,不断提升整体素质。

(五)大力推进技防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技防建设规范,加强技防设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城中村、老屋村、旧物业小区推广安装“视频门禁”系统,原经济特区内2011年上半年、原经济特区外2011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强电子探头等防控工程建设,建立后续维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公交客运车辆、地铁和交通枢纽安检系统建设,探索引进保险资金参与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和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探索推行重大火灾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科技手段在社会管理、治安防范上的积极作用。结合大运安保技防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探索人脸智能识别系统、车辆电子标签等智能化手段的实战应用。

五、树立严管理念,出台严管措施,全面提升打击犯罪、管理整治水平

(一)制定出台严管措施。加强出租屋管理立法,探索推行统一招租、主动申报、集中管理模式,引入有资质的租赁公司统管出租事项,实施严格的行业准入、责任倒查和退出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立法,严格无业人员在深寄居条件,有效解决高危人群长期滞留问题。加强桑拿洗浴等行业管理立法,解决行业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处罚手段匮乏等问题。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立法,深化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积极推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管理立法工作,为深化“禁摩”提供法律依据。加强网吧管理立法,形成监督管理机制,增加工厂企业周边和外来工聚居区域的正规网吧数量,从源头上解决“黑网吧”问题。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立法,建立对无业流浪人员的特殊管理和保护性救助措施。

(二)严打突出违法犯罪。严厉打击涉黑、涉枪、爆炸、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和两抢、盗窃、诈骗等多发性、侵财性犯罪。坚持完善“异地用警、异地审结”特别工作机制,对“黄赌毒”活动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加大对金融犯罪、证券犯罪、走私犯罪、偷税犯罪以及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对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新型犯罪的打击效能。严厉打击侵犯学校师生的暴力犯罪,依法惩治严重恶意欠薪逃逸、招工诈骗、操纵流浪儿童乞讨等侵犯弱势群体利益的犯罪。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对重特大案件提前介入,做到快捕快诉快判,从严惩处突出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看守所、收教所、强制戒毒所、监狱和劳教场所的“第二战场”作用,加大深挖犯罪力度。

(三)推进重点区域整治。建立重点治安地区挂牌督办整治、验收达标摘牌、动态监控评估治安状况等制度,集中整治“城中村”、“同乡村”、“同业村”,市际区际接壤地、贸易物流集中地等治安重点区域,总结提炼不同地区的整治模式,做到整治一片、巩固一片、好转一片。大力开展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强力推进原经济特区外的“禁摩”工作,建立查处假(套)牌、酒后驾驶、非法营运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长效机制。完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黑名单”制度,推进“城中村”消防整治,妥善解决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消防管理问题。

(四)严管重点行业。完善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分级管理制度,优化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典当业、二手手机市场及修理业、旧货交易业、废旧金属收购业等行业的经营行为,落实管控措施,堵住销赃渠道。严格对民爆物品、剧毒化学品、枪支弹药的管理,加强生产、销售、运输、使用、储存、销毁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场所的清理取缔力度,对 “旅业出租屋”、“网络出租屋”等违规经营场所,符合纳管条件的要加强管控;不符合纳管条件的,要用足法律、行政等手段,依法予以取缔。

六、坚持分类指导,积极主动应对,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管理水平

(一)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和扶持引导。推动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积极为社会力量创办公益性组织创造条件,大力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坚持培育扶持和监督管理并重,通过职能转移、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规范行业发展、提高行业自律、消除和化解社会矛盾的积极作用。坚持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健全分类管理制度,服务合法、打击非法,将社会组织管理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加强虚拟社会防控体系建设。加快网络警务室、网警便民室、网上警务室和网上报警岗亭等网络管理实体建设,充实网络警察队伍,建立常态化管理服务机制。不断拓展网上便民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广大网民的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现和打击,严厉惩处网上造谣中伤、散布有害信息、黑客攻击、煽动闹事等危害社会稳定行为,增强网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网民理性健康使用网络。充分重视网络舆情信息,发挥其加强和改善社会治安管理的正面作用。进一步完善网络业务管理政策,明确电信运营企业、网吧、网站论坛开设者、网络使用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落实“实名制”管理,加强对手机和互联网非法信息的监管,从源头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活动。

七、加强协作配合,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取得实效

(一)加强协作配合。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各级、各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协作配合,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工作方案。政法综治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实施分类指导,适时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因履职、履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要会同纪检、监察部门,依据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各级人大、政协和党委、政府也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相关工作部署得到落实。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把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纳入“十二五”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要将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重大建设项目要及时研究,给予专项保障。探索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分级负责、市场化运作与社会有偿承担的投入机制,严格防控体系建设的准入审查、监管,多途径解决建设经费问题。要积极争取上级机关支持,探索创新公安警务机制,合理解决公安编制不足的问题,逐步使原特区外警力配置达到原特区内平均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治安管理实际,调整派出所布局,优化治安管理力量的配置;进一步理顺全市公安派出所管理架构,根据人员规模、治安任务等实际情况,创造条件,逐步将派出所主要领导高配为副处级,形成合理、有序、统一的管理体制。

(三)制定完善法规规章。我市城市发展快,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多,法律法规往往滞后于现实管理,要根据经济特区扩大及当前社会治安管理实际,加强社会管理的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完善,运用特区立法权,积极创新特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树立严管理念,大胆探索创新,及时填补管理空白,弥补执法“短板”。

篇7: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矛盾逐年增多,随之带来的治安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前不久,笔者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利用了一定的时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了解,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一、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全区社会治安工作的基本现状。近年来近年来,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心,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专门机关与群众组织相结合的优势,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为全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维护全区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初步形成了专群结合、齐抓共管,集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管理格局。具体措施是:以创安活动为载体,从加强组织体系、管理体系、防范体系入手,把人口管理和居民区防撬防盗和拎包绺窃作为工作重点,突出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两条主线,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二是社会治安的防范控制能力得到增强。近年来社会矛盾激增导致治安问题的增多,全市刑事案件总量也呈上升趋势。区通过强化治安防范网络建设,大力开展群防群治活动,治安形势有较大好转,刑事发案稳中有降,发案率同比下降19.4%,破案率上升27%,群众安全感有所增强。

(2)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目前我区的综治整体工作水平有所提高,但还相应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治观念淡薄。一方面是有的单位的主要领导,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工作中表现为一手软、一手硬,重视经济工作,忽视综治工作的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表现为综治责任追究制执行的不够好,影响了领导干部抓综治工作的责任意识。二是工作思路陈旧。没有体现与时俱进精神,仍然沿袭过去的老办法、老套路,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创新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群防群治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造成基层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出现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群众对此有意见。三是保障体系不健全。全区大部分乡街没有单独设立综治机构,影响了基层创安工作的开展。乡街综治力量普遍薄弱,原有综治专职副职年龄老化,人员配置不足,增配外部力量难度较大。乡街综治机构业务经费难以得到保障。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直接影响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综治促进稳定应采取的对策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克服过去单纯地就治安抓治安,努力实现工作思路上的转变,既实现由以打为主向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转变,以集中整治为主向强化日常管理转变,以警为主向警民结合以民为本转变。要以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管理长效机制为目标,努力克服一切不利因素,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全社会整体防控能力,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

(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强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维护稳定工作的认识问题,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新时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已从过去单纯解决治安问题,延伸和发展为巩固基层政权组织、排查调处社会矛盾、服务人民群众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有效措施。要特别重视加强基层政权组织的执政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依靠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建立起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层层抓落实。党委组织部门要把领导干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绩,列为对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与晋职晋级、奖惩直接挂钩。要严格执行责任查究制度。对责任不落实,官僚主义严重,工作不力而导致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问题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坚决实施一票否决,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进一步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综治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一方面,要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另一方面,要突出抓好防范工作。各级党政领导和政法、综治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重打轻防”的观念,改变工作方式,在防范建设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防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达到有效遏制犯罪的目的。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协调配合,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党委、政府许多部门的工作,需要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各方面的工作衔接好、协调好,才能显示出综合治理的特殊优势,从根本上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问题。综治委各成员单位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主动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本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职责任务,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密切配合,把政治、经济、行政、文化、教育和法律等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落实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工作措施,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篇8: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坚持抓治安就要抓防控的思路, 不断增强治安控制力, 提升治安防控新水平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以落实基层单位综合治理责任制为龙头, 以预防违法犯罪为重点, 以防控网络建设为依托, 以“严打违法犯罪、严建防控体系、严管重点人群、严控重要目标”为主要内容, 形成企业社会治安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严打违法犯罪就是要建立健全警情研判制度, 分析发案特点, 找出发案规律, 营造“主动进攻”的高压态势, 坚持严字当头、打字开路, 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保持企业内部的大局稳定。严建防控体系就是要在健全完善现有的“天网”和“地网”的防控网络的基础上, 发挥科技防控网络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发现违法犯罪。实行“猫鼠同步”的巡逻防控模式, 加强对易发案地段的巡逻力度和密度, 织密天罗地网, 不断提高治安防控能力。严管重点人群就是对邪教顽固分子、刑释解教人员、有前科劣迹人员、无业闲散人员、无稳定生活来源人员、扬言报复社会人员、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和心理变态人员要纳入管控视线, 进行重点管理, 保证不漏管、不失控。严控重点目标就是落实对五管单位、要害部位和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涉及企计民生部位的管理, 加强对特种行业、公共场所、民爆物品、消防管理和交通管理等监督检查, 使防控任务进一步明确、防控力量进一步充实、防控责任进一步落实、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力维护矿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抓舆情就要抓信息的思路, 不断增强信息收集力, 提升舆情信息新水平

舆情通俗讲就是“舆论情报信息”, 只有赢得情报信息的控制权, 才能掌握维护稳定的主动权。构筑平安和谐企业, 首先必须健全完善情报信息预警机制, 坚持把情报信息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来抓, 在提高情报信息质量上取得突破。一是要拓宽情报信息收集渠道。加强和规范各系统情报信息的收集能力, 大力加强秘密力量建设, 努力获取深层次、预警性、内幕性的情报信息。二是要加强情报信息研判工作。依托牵头部门信息综合的平台, 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 互为所用, 完善交流、会商工作制度, 实现从传统意义上简单的“被动应对”向“主动控制”的转变。三是深化情报信息处置工作。根据情报信息的紧急程度, 实行黄、橙、红色三级预警, 并制定妥善工作措施进行落实, 从而实现精确制导、精确指导、精确评估、精确防控。

三、坚持抓矛盾就要抓调处的思路, 不断增强源头化解力, 提升纠纷化解新水平

企业各级党组织、基层单位要本着对企业、对员工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主动为企业党政分忧、为员工家属解难, 对工作中发现的不稳定苗头, 要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实事求是地反映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调解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坚持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作为首要基础工作, 着力提高对矛盾纠纷特别是重大群体性矛盾纠纷的预警防范能力和化解处置能力, 从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入手, 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社会热点、历史欠帐”等方面问题, 健全完善民事纠纷调解、职能部门调解、公安保卫调解的协调机制, 坚持以“定纷止争”为目标, 力争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四、坚持抓应急就要抓快速的思路, 不断增强核心战斗力, 提升应急处置新水平

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 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企业应急管理机制。重点是突出“快”字:即获取信息“快”, 将事态控制在萌芽时期;反馈信息“快”, 落实相关责任确保信息快速准确反馈;制定措施“快”, 针对各种类型、规模的突发事件研究制定相应的预案, 提前为处置各种矛盾作好准备。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模式, 提高灾害预防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 要进一步明确处置方法、程序和要求, 要本着宜解不宜结、宜疏不宜堵的原则, 落实“三个慎用”的要求, 统筹协调各种处置力量, 配齐配强通信指挥、技术手段、救援设施和物资保障, 加强应急队伍演练, 打好主动战, 占领制高点, 掌握话语权, 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水平。

五、坚持抓诉求就要抓民生的思路, 不断增强群众亲和力, 提升诉求畅通新水平

要坚持领导接访制度, 对群众热情接待, 坦诚相见, 搭建好沟通平台, 使对立局面和逆反情绪逐步可以得到化解。要开通“诉求热线”和“民声通道”, 在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建立“百姓信箱”畅通诉求渠道。通过领导接访稳民心、部门走访暖民心、主动约访顺民心、带案下访得民心等措施, 拓宽渠道和服务形式, 丰富载体, 做到“稳人心、顺人心、暖人心”。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对群众提出的利益诉求, 要引导他们通过法律渠道和正当途径解决问题, 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信访积案, 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停访息诉。

六、坚持抓维稳就要抓评估的思路, 不断增强党政公信力, 提升科学防范新水平

主要是针对企业治安和企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建立好重大问题决策前的经济效益和稳定风险的“双评估”机制。结合企业实际, 由综治办牵头, 公安、保卫、纪委、审计、信访等职能部门负责, 要重点做好安全生产、企地纠纷、人员分流、资源整合、信访突出问题、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容易激化矛盾、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等突出问题的风险评估机制,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和做出评估, 做到超前预警、超前防范, 切实增强维稳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构建“大维稳”工作格局。

上一篇:高考的推荐信下一篇:贺词致辞--奶奶八十大寿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