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课评课

2024-07-18

初中英语听课评课(精选8篇)

篇1:初中英语听课评课

初中英语如何听课评课

如何听课评课,如何在从别人课程中学到有用的东西,提高自己,做好课程的点评,分析别人也是提升自己,本人总结如下:

1、教学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态度就像“指挥棒”一样左右和引导着学生上课情绪和求知热情。一个对教学负责、严格要求,又能发扬教学民主的老师肯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的教学态度主要表现在:对教材等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一种希望和爱心,对课堂教学的活动组织和开展有一种激情,对学生的探究过程极为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等。

2、教学方法 虽然教无定法,但教法必须灵活实用,能够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所需的一些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学生陈旧的完全接受式学习,提倡以教师指导与启发之下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形式参与学习,能深入生活,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因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体现时代性、体现价值观、体现学生的需要。评价教学方法最大的原则就是:实效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也就是说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选用,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实惠”。

3、教学组织安排 教学组织安排的基本要求是:能抓住知识主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讲有练,组织严密,能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实时调整教学计划。这是任何一位教师基本的素质。

4、教学语言 教师教学语言可谓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有千秋。但教学语言也有它的基本要求:语言准确、清晰、逻辑性强、形象生动。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沟通的桥梁,运用得好,可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教师的语言有一种磁性,能够深深吸引听课的学生。

5、课堂板书 板书是一节课主要内容的浓缩,是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简笔画”式的勾勒。其作用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对板书的观察和回顾,能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从而对所学内容进行更好地梳理。因而教师必须重视板书的设计和书写。其基本要求是简要工整、布局合理,脉络清楚。板书的版式很多,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关键是看板书是否能给人以最大的实效,是否能给人一种简洁的美。

6、教态 教师的教态很重要,除了一般的形象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教态要符合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教态就像是课堂教学的调控器,得体的教态亲切、庄重、自然,有一种亲和力。不矫揉造作,不夸张,贴近学生的认可形象。用教师特有的魅力感染学生,以自己最好的教态帮助学生找到上进的信心,用无形的亲和力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拉起信任的纽带。

7、学科专业技能 学科专业技能对于专任教师来讲显得很重要,因为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

8、应变能力 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课堂上各种教学因素是多变的,特别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有个性的小世界。教师要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具体体现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教学事故的处理、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教学结构的重组。

9、教学媒体 由于时代在不断进步,所以教学手段的革新也是与日俱进。对于教学手段运用的基本要求是恰当、规范、高效。由于多媒体的普及,我们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必须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尽可能发挥它的作用。在操作的时候要力求规范,讲究高效。在评价的时候最主要看它的实效性到底怎样,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它应有的功效。

10、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一定阶段预期的课程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

评课是一项十分有研究价值的课改研究课题,它也是一种具有艺术化的说服能力。评课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个教学相长得过程,科学化的评课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新一轮课改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篇2:初中英语听课评课

摘要:在英语新课改的进程中,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的改变也是英语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大力提倡校本培训,那么听课和评课则是英语老师相互学习和帮助的最好交流方式。本人一直从事乡镇中学的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并且担任教导主任一职,然而当我们看到学校英语教师组织教研活动,进行听课和评课时,我有时感到非常的失望,我们仍然停留在过去,仍然停留在做表面文章,在应付学校的检查,面对种种现实我在思考我们该如何去突破传统,如何去解决过于形式化的问题,本文就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 听课和评课

在英语新课改的进程中,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的改变也是英语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大力提倡校本培训,那么听课和评课则是英语老师相互学习和帮助的最好交流方式。听课、评课也是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也是英语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锤炼、自我提高的过程。然而当我们看到学校英语教师组织教研活动,进行听课和评课时,我有时感到非常的失望,我们仍然停留在过去,仍然停留在做表面文章,在应付学校的检查,面对种种现实我在思考我们该如何去突破传统,如何去解决过于形式化的问题。

一、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第一个问题是开课教师思想负担重、工作压力大、面子观点严重,于是就开始“做假”,开始“作秀”,不务实。许多教师一旦要开公开课,课前就开始大肆策划安排,编演节目,选调精英学生,多媒体使用得天花乱坠等,与平时的课相去甚远。既愚弄了听课教师,也欺骗了学生,造成极不良的负面教育后果。而对于听课、评课的教师来说,他们的“虚假”表现在评课时有所顾虑,或是对所谓权威、资历的敬畏,或是碍于同行的情面,或是对自己信心不足,评价时说假话、空话、套话、形式化严重,不能坦诚交流。

2)第二个问题是对教研活动目的认识不明确,把每学期听课多少节当成“痛苦”任务的大有人在,听课、评课都是为了完成任务,交差应付了事,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加上对授课教师及其学生的不了解;以及听课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质有限,不知该如何主动去听课,更不知如何听好一节课、评好一节课;况且教师工作繁忙,生活压力过重。从而导致听课、评课的效果较差。听课教师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去。

3)第三个问题是教师教研精神的匮乏。由于相当多的教师听课、评课都不是真正为了研究,因此听课时“人在曹营心在汉”,既不想从授课教师身上学习什么成功的经验,也没心思去总结所谓的成功与失败的教训。而不少学校开设公开课,原本也只是为了完成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授课教师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听课、评课教师中,更是很少有教师能带着具体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来听,即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重点要思考的和有争议的教学问题、以及将要与别人探讨的教学问题。

二、听课、评课存在这些问题的对策。

1)改变听评公开课中的形式化现象、虚假现象。

首先,开课教师以平常心坦诚地对待公开课一事,课前不需要刻意准备,其中包括不应过早通知学生,滥用媒体等等。其次,评课者切勿以一两个成功的特例、或者时下流行的教学模式为标准、去衡量他人公开课的成败。因为一节课的成败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衡量,某一个方面的特色不足以作为一个特定的模式去推广,注重实际、注重实效就可以了。其实只有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一节课才是一堂好课。我想如果真能以此标准来开课、评课,虚假化、形式化问题应该能得到改变。

2)改变旧的公开课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凡是举行公开课,评课的成员或者说能够发话的大多都局限在当地教研员和几个资历较深的老教师身上。这批人中,虽然大部分都是专家型人才,但长期养成的听课评课口味,已经被相当多的授课者所了解,开课教师当然会采用投其所好的办法来设置课堂,很容易出现模式化现象。要想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就需要建立起一个相对宽泛的评课队伍,这支队伍一定要由当地一线教师中勤于笔耕、勇于钻研教育教学规律的、具有一定教科研精神的教师来组成。在评课活动时,应采用随机抽调的形式来安排评课人员。而且评课要有学生代表参与,因为教师永远无法从学生的角度对课堂进行评价,这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之一。

3)强化教科研氛围,坦诚交流心得体会。

公开课前,应组织简短的课前介绍会,班主任有必要利用两分钟向听课教师介绍本班学生的特点与学习情况,授课教师简短地介绍自己的教学准备情况以及课堂会运用到的相关的教学理念。这样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事先有个心理准备,也才能结合课堂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评课。同时大家要统一认识,要认识到听课、评课的目的是对课堂本身进行分析评价,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敞开心扉、从而互动起来,达到教学业务的共同提高。三.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1)怎样听课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前就要做点准备工作:事先问问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把教材找来预习一下,看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并千方百计去了解、研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自己上这一节课,会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里懵懂地听,不熟悉教材,不理解开课教师的教学 意图,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一看教师的教,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 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二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参与的情绪是否高涨、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的习惯、本节课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际教学效果等等。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听课是为了使自己吸取别人的长处与经验,使自己在教学上能有所提高,所以在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进行反复的琢磨。在分析总结开课教师的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因为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所以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推敲、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与实际情况,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2)如何评课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公开课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时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各目标的制定要以大纲为指导,体现阶段、年级、单元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还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难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2)从处理教材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执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传授的准确性、科学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是否新颖、是否突出了重点、攻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吸引了学生以及和学生是否有互动。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 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清新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② 看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 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① 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② 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用,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富有启发性、艺术性。

③ 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④ 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化教育手段。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高效地使用了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尽量全英语教学),首先,要口齿清楚,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富于变化。

② 看板书:板书这是一个不可省去的环节(现在好多老师一用多媒体,板书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大纲要求;其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③ 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大方、庄重,语调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④ 看操作:看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仪器的熟练程度。

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不但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分析教学结果。”课堂效果评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是否高,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气氛是否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是否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是否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是否达成;三是时间利用率是否高效,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愉快,积极性是否高,当堂出现的问题是否当堂解决,学生的作业布置是否合理。

总之,听一堂好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评一堂课,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但是,只有会听,会评,才能得到这种享受。要做到会听、会评,有两个基础:一是要有教育理论的学习基础;二是要有多听、多评、多实践的基础。有了这两个基础,再加上自己的教学经验积累,就会有听课、评课水平的飞跃。

结束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广大教师必须扩大自己的视野,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并具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与学生的合作、与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与跨学科教师的相互交流,以求知者的身份,投身到这股互学习、争提高的**中去,在听课学习、评课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参考书目及资料: 1.《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

2.蔡赐福等 《听课、评课缘何成了负担》 《福建教育》

篇3:初中英语“听课·评课”之拙见

一、当前听课、评课中常见的问题

1. 听课前准备不充分

现象一:听课教师听课前未做充分准备, 甚至部分教师在上课铃响后才拿着听课笔记匆匆走进上课班级。

现象二:授课教师在课前或课后不作授课说明, 造成听课教师在听课时不清楚课堂教学目标, 不了解学生学习基础, 从而不能真正感悟授课教师独特的课堂教学设计。

2.形式化现象

大多数学校都给每位教师下达了听课任务, 少则10节, 多达几十节, 与此同时, 各个学校的“教学开放日”如火如荼, 有时同一天内几所学校“竞相开放”, 于是教师们被任务性地指派至某校听课。这样听课、评课俨然成为一种为应付任务而“多出来”的工作。尤其是在评课会场上, 部分教师也只是简单说几句敷衍了事, 这种流于形式的听课、评课不仅浪费时间, 更是对授课教师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3.学科化现象

听课者“对号入座”, 英语学科的教师只听英语课, 视跨学科听课为徒劳。而且听课的范畴被不断地窄化:初中英语教师只听初中英语教师的课, 甚至初三教师只听初三教师的课。

4.听课、评课只关注教师的教

评课时, 我们习惯说“这节课授课教师准备充分, 课堂气氛活跃, 时间安排合理”等, 眼光依然盯住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象, 却忽略了课堂的其他元素, 尤其是忽略了课堂活动真正的主体——学生。

二、优化“听课·评课”对策

1.听课前充分准备

听课前准备是否充分, 是听课是否有效的前提。

首先, 课前授课教师要做教学说明。一般来说, 授课者可以侧重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说教学背景, 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 (如学生对本节课是否已有相关方面的语言储备) 、本节课的任务目标, 等等;二说自己不同常规的教学创新, 这样可以让听课者先倾听、后修订自己的教学预设, 以研究态度来理解一个新世界, 避免听课者对课堂教学的主观臆断。其次, 听课者要有一定的物质准备和理论准备。所谓的物质准备, 除了听课所需的教材和听课工具外, 还一定要有自己关于本节课的教学预设, 这样听课者既可以真正感悟授课者对教材的处理特色, 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理论准备则指为能够客观评课而必须了解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2.听课时全面关注

课堂是由多元素组成的, 教师、学生、教材都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听课时全面关注。

首先关注学生的学。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而这种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意向与参与度来体现的。一堂课是否有效, 最终取决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否乐于接受具挑战性的任务, 是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最后又能否最大程度地进行语言输出。

其次要关注教师的引导。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一堂课的好坏, 学生的思维火花能否被点燃, 和教师巧妙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从实际课堂教学来看, 授课教师如何将各环节巧妙过渡, 是听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3.联合听课

所谓的联合听课, 即打破学科界限, 提倡教师跨学科听课。比如英语教师可以多听语文课、音乐课或美术课等, 甚至可以涉足理科领域。

这样做, 一方面有利于不同学科教学设计的相互借鉴;另一方面, 在其他课堂上, 尤其是在所授同一班级的其他课堂上, 你会发现某些“英语问题生”在其他课上会有闪光点, 有助于你深刻、全面地了解一个学生。

除上述三点外, 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要学会科学、灵巧地进行记录, 听课笔记不能只是授课教师教案的再现, 必要时听课教师要注上简略的文字, 便于自己课后评课与反思。

三、课后积极评课、议课

“评课”实为“议课”, 因为议课更能体现听、评对象的平等地位。献课不是为了展示, 而是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 以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

评课、议课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

1.教学目标

新课程要求体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 三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 都可能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但传统课堂教学以知识为本位, 过多注重“知识与技能”, 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某教师在上人教版初中英语《If you had a lot of money, what would you do》时, 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If you were a millionaire, what would you do?学生的回答很多, 如“I would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 would buy a big house and a nice car”, 等等。教师对学生的答案都予以了肯定, 但该教师却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而事实上, 教师如果继续发问: “Apart from the things we need to enjoy our life, do you think it a good idea to give away some money to help others in trouble?”通过学生对该问题的讨论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 则可实现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的有机融合。

此外, 教学目标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 以学生为行为主体, 且有具体的可操作性。例如某教师把初中英语Unit 4 What would you do的教学目标制定为:①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②Develop students’reading skills;③Inspire students to learn positive qualities from Helen Keller.仔细分析这三个教学目标, 会发现有可取的地方——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但这三个教学目标的主体并不一致, 第一个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第二、三两个行为主体却又变成了教师, 并且第二个教学目标设置得过于模糊——阅读技能有很多种, 仅仅通过一堂课, 学生难道要掌握所有技能吗?

2.教学内容

分析一节课, 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 还要看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组织。新课程下的英语教材一个共同点是容量大。许多教师抱怨教材编排太散, 内容太多。在有效课堂教学里,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和考试大纲的需求, 在备课时对教材进行删减、置换, 即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我校某教师在上英语某单元时, 把本单元末作为知识补充的Reading放置导入部分, 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储备, 同时又为学生更顺利地听懂听力材料奠定了基础。该教师这种依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的做法, 更好地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教学设计

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议课者在分析授课者的教学设计时, 一要看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二要看教学设计是否新颖独特, 能够让学生一直都有很高的参与热情;三要看授课者所设计的教学思路是否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分配给学生的任务是否由易到难, 让学生在教学各环节中都能吸收、消化相关知识, 最后输出。

因此, 在实际评课时, 不能仅仅关注幻灯片的美轮美奂, 而要更多地注意教师所创设的语境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是否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是否能让学生享受自主学习的过程。

4.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提倡多样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上课程序进入了一个固定模式, 学生必定产生疲劳感。在一节艺术性的课堂里, 授课教师一定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如:运用多媒体、投影仪、图片等, 开展小组活动、复述、竞赛、情景短剧表演等, 来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技巧, 作为教师应十分清晰地意识到: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启发, 才能使学生真正喜爱学习, 从而主动实践, 最后走向成功。

除此之外, 议课者还可以从课堂环境、教学媒体、教学事件等方面进行讨论。

总之, 听一堂好课, 是一种美的享受;评一堂好课, 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但是, 只有会听、会评, 才能得到这种享受。要做到会听、会评, 有两个基础:一是要有教育理论的学习基础, 二是要有多听、多评、多实践的基础。有了这两个基础, 再加上自己的教学经验积累, 就会有听课、评课水平的飞跃。

摘要:怎样听课、评课是一项十分有研究价值的科研课题。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 从当前英语课听课、评课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 结合实际情况, 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认识。

关键词:英语,听课,评课

参考文献

[1]刘大春, 熊生贵, 刘益民.评好课新理念新方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

[2]查海华, 徐敏.在“听课”中成长——浅谈小学英语课“听课”的艺术[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 (8) .

[3]任美琴.从九个维度谈英语有效课堂教学[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10 (2) .

篇4:初中英语听课评课

[关键词]听课 评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38

在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课堂评价标准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听课、评课是初中英语教师经常开展的教研活动,是更新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汇报研究成果的主要手段。本文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初中英语基于教学能力的听课·评课模式的建立。

一 优化听课模式

听课是一个教师学习教学经验,享受他人教学成果的过程。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为此,教师应在听课之前,做一个准备充分的有心人,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可以事先向授课教师询问有关教学内容,预习一下教材,关注上课内容的难点、重点、疑点;研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理论、教学理念,这样就能更好理解开课教师的教学意图,获得较大的收获。

在优化听课模式上,在上课之前授课教师应对听课教师做好教学说明。包括介绍听课学生的学习基础,如在上本节课之前,首先讲述英语语言知识的储备情况、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等。其次,可以向听课教师讲述与众不同的教学创新模式。如授课教师对听课教师讲述自己的教学计划,然后在其他意见基础上修订原先的教学预设,这样能避免听课者对教学活动有一个主观臆断。在听课的时候,听课教师应做好物质准备与理论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就是准备听课教材、听课工具,这样能感悟上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理论准备,就是了解客观评课所需要的教育学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进行听课。

在听课的过程中,听课教师应该认真记录与仔细观察。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应该注意集中注意力,并且全身投入听课过程中,应怀着谦虚的精神与态度。听课者应该留心注意教师的教学活动,捕捉讲课者的表情与一切语言;重点记录讲课者对教材钻研、处理重点与突破难点之技巧,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基本功上的展示等等。同时,也要注意看授课者是否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绪,本节授课是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等。

二 课后积极评课

在听课之后,第二步骤就是评课。通过评课,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评课能为教师提供一个平等且互相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听课教师们研究并且解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

评课开展,应围绕几个维度来进行。第一个维度,就是教学目标。新课程主张“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过程与方法,忽略了知识、情感方面的目标。如某一教师在上初中英语人教版Unit 4 What would you do这一节课的时候,把这教学目标设计“为① Master the newwords and expressions; ②Develop studentsreading skills; ③Inspire students to learn positive qualities from Helen Keller.”听课教师仔细分析这三个教学目标,在讨论过程中,就发现虽然渗透三个教学目标,然而,目标的主体并不是一致的。第一个目标主体是学生,第二、第三个目标主体又变成了教师了,没有真正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

第二个维度,就是教学内容。听完课之后,对一堂课的分析与评价,应注意教师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的程度。新课改之后的英语教材,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信息容量大。目前,许多教师都抱怨教材内容编排上太散漫,内容实在是太繁杂。为此,教师应在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内,指导学生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备课过程中,删减与置换教材内容,也就是有效整理与处理教材内容。如有教师评论,在上课处理教材内容的时候,把补偿知识的Reading放置在课堂的导入部分,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在语言知识上的储备,也能为听力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材料基础。这一种根据知识逻辑顺序重新调整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体现了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符合学生认知上的特征。这样,通过对教学内容评论,能让教师取长补短,锻炼了教学能力。

第三个维度,就是教学设计。能否科学合理开展教学设计,这也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评课教师在分析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时,要看其是否符合了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激发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授课者是否做到了讲课的教学思路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授课者给学生分配的教学任务,是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在各个教学环节是否能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

第四个维度,就是教学方法上。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多媒体教学技术、投影仪等方式,采取复述、情景短剧、竞赛、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这样才能令学生真正热爱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查海华,徐敏. 在“听课”中成长——浅谈小学英语课“听课”的艺术[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 8) .

[2]任美琴. 从九个维度谈英语有效课堂教学[J]. 中学外语教与学,2010( 2) .

篇5:初中语文听课评课稿

这堂最为亮点的地方就该属几个主问题的设计,它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关键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想象“假如你是一棵树,你会选择在哪里生活?”问题一抛出,很多学生就开始积极地思考,有人说选择在沙漠里生活这样可以将沙漠变成森林,也有人选择在山顶生活,因为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在学生众说纷纭的过程中,有人选择自我奉献,有人选择享受生活,那行道树会选择在哪生活呢?它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学生就开始疑问和好奇,在想象的世界里学生的思维又在不断旋转,升腾。于是,教师就带着他们走进了行道树的世界。接着,姚老师又设置了这样一组有意思的问题:“请选择下列句式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A读了……,我仿佛看到了……;B读了……我体会到了……;C读了……我不理解的是……”。这是一组具有递进关系的问题组,第一组的问题其实与教师一开始的引导是紧密相连的,“行道树会选择在哪生活呢?”学生的疑问在这个时候其实可以根据教师设计的这个句式“我读了……我仿佛看到了……”来解开谜底;“那它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原因也很容易在“我读了……我体会到了……”这个句式中找到,这样循序渐进地赏析课文,学生就很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行道树甘愿自我牺牲,无私奉献,以苦为乐等等这样的精神品质就浮出了水面;最后再以“读了……我不理解的是……”这个句子来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精神可谓水到渠成,学生自然而然地都想到了这个哲理性的句子: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是一个人生哲理,在对这个句子把握的过程中不仅学生感受到了行道树的内心世界,而且教师也顺理成章地达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这一教学目标。

余映潮曾经在他的论文中这样谈到:“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以“主问题”来带动整篇课文阅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中的求索感、创造感、成功感,语文与人的教育、语文与人的气质培养于是有了一片美丽的良田沃土。可见,主问题的设计和把握对提升一堂课的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篇6:初中语文听课评课稿

《行道树》是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作。它出现在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当中。课文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平实而富有感情的语文刻画了行道树作为一个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可以激发读者对自己人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但是,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富有哲理的语言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姚老师在这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内,能够引导学生对内容的感知,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注重语言的运用,注意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一切水到渠成,又拟乎信手拈来,不禁为姚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所折服,也为她松驰有度,收放自如的课堂驾奴能力钦佩。总的来说,听课之后三点感受很深。

第一,和谐是激活课堂的催化剂。我觉得活跃的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其中,教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很重要。当全班朗读完课文后,老师及时给予评价:读得比较整齐、响亮;当学生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其他同学又作了很好的解释的时候,老师的评价是:问题提得好,同学们讲得也很深刻;当一位同学因紧张而说不出话来的时候,老师的鼓励是:慢慢来,别着急,其实你讲得很好。再加上老师温暖的微笑,亲切的姿态,让我们感觉到老师是和学生站在一起的。

第二,自主是课堂的主旋律。教师是一堂课的策划者而不是单纯执行者,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姚老师在这堂课中,给了学生三个句式:读了_____,我仿佛看到了______;读了______,我体会到了_______;读了______,我不理解_______。让学生用这三个句式,谈自已的阅读感受,这一环节成了整堂课的主要环节,给了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给予了非常好地引导与点播。整节课,学生就是在这种自主学习、自主提问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深入对文本的解读的。这样的方式,我觉得对于教师来说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的。因为学生的思维有的时候不同于我们大人,他们提的问题有时也是我们很难预测的,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对文本要有深入地理解和把握。

第三,有效是课堂结出的硕果。一堂有效的课堂,关键并不在于教师怎么教,而在于学生学了什么。姚老师在这堂课中非常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不仅重视学生学会了什么 ,更注重教会学生会学。比如在要求学生选择三个句式说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时候,每一个句式都强调读了什么,我怎么样,这实际上教给学生阅读要立足于文本;比如有学生提出“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一句怎么理解的时候,姚老师问“堕落”一词一般用来形容什么,这里指什么;学生问“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一句怎么理解,姚老师问什么样的事业是“神圣”的,为什么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深沉”什么意思,找找它的同义词等等,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姚老师引导得非常巧妙,同时也教给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要求全班同学一齐朗读课文的时候,老师的要求是:拿起课本,身体坐正,大声地朗读。这既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指导,也是一种朗读习惯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在这里吧。

说几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对课文的朗读是否可适当加强。因为这是一篇精美的小品文,文章语言很美,蕴含的感情很丰富,所表现的精神境界很高尚。我觉得这样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进行感悟,从而感知美,体味美。课堂初,全班齐读之后,老师的评价是:读得比较整齐、响亮,但行道树的感情没有读出来,相信学了课文之后,同学们一定能够读得更好。那么在分析完了行道树的形象,体会了行道树的感情之后,如果再组织学生朗读的话,和前面也有前后呼应的感觉。

篇7:英语教师听课评课心得

杭州之行,看到三位老师自身素质那么好,发音优美,语调纯正,再看看自己,真让我汗颜呢。所以杭州之行让我收获更大的是,我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毕业到现在,每天茫茫碌碌的,九年的教学生涯里有七八年的时间都在接班,每个学期的任务都是那么繁重,要么带新生,要么接班基础很差的班级,摆在我面前的一条路,就是埋头苦干。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这是我自己坚守的一个信念。我要对得起我教的学生,也要对的起信任我的家长和领导,为了坚守这个信念,多少日子摸黑回家,多少日子伏案工作到深夜,为了能把精力都集中在学生身上,我放弃了很多自我发展的机会。很多老师都私下对我说:“你把精力都花在学生身上划不来,你应该为自己多想想。”当老师们这样劝我时,我只能苦笑,我哪来这么多的时间呀,为了学生,我只能“牺牲”自己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信我自己这样做是对的,是值得的。但这次杭州之行,让我清楚的认识到了,其实我这样做,对我自己,对学生都是不好的。

我很清楚我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因为自己嗓音比较的低沉,也比较粗,所以平时在发音时,总感觉自己有些音咬不准,所以在大学时,对于自己的口语总是那么的不自信,因为不自信,平时在语音方面练的比较少,久而久之,口语方面就有些不尽人意了。出了校门,走入教学的岗位,也曾为自己的口语犯愁,我也曾想过花时间好好恶补一下,但那几年刚刚是不提倡语音教学的。同时工作又那么的忙,这样一来我就又懒惰了,我想只要我把每个单词的音给学生教好了,把一些单词的拼写规则给学生教好就行了。所以自己口语方面的弱点一直没机会去提高,杭州之行,让我彻底感觉到,我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必须的,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教师是一本活的教材,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才会提高。这样所教的学生才能学的更好,学的更多。

篇8:初中英语听课评课

为了寻求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最佳课堂教学效益,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推动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创新, 学校都很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研究, 规定了每学期听课次数, 有些学校甚至组织全员教学大展示, 公开开展教学评比活动。

然而, 通过听课笔记的检查工作, 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的听课、反思、评课流于形式, 听课笔记记录的仅仅是上课老师在黑板上留下的板书, 听课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应付检查。听课未能作为校本教研对教学的有效载体, 同样, 也未必能对教师专业的水平的提高产生迁移。这样教师想通过校本教研提高专业素养的愿景趋于淡漠, 甚至造成校内顶级的公开示范的盛宴也少有人问津。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层次高的公开课听一下, 只要关注一下环节而已;一般的公开课随便听听, 授课老师上课, 听课者做自己的事, 谈不上进行多纬度的听课观察, 主要是收集资料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2) 评课涉及的问题不集中, 随意性大, 多凭印象和经验, 致使课堂研究针对性较弱, 实效性不高。[1]

(3) 教师之间的评课经常缺乏正确的舆论引领, 正面的、积极的、礼节性的评价多, 客观、务实、建设性的意见少, 不能将单一课堂引向多元的思考, 也不能将单向授课变为互动研究, 削弱了听课、评课作为改进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一平台的作用。

二、听课是课堂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听课要关注四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听课关注学生学习的维度, 如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听课情况, 师生互动情况, 学生自主探究, 目标达成;二是教师的教学维度, 如教学环节, 教学呈现, 师生对话, 学习指导, 教学生成;三是课程性质的维度, 如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 资源运用;四是课堂文化的难度, 如师生的思考, 民主氛围, 创新意识, 关爱程度, 教学品质。因此, 可以说课堂是研究教与学最适当的场所, 蕴藏着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要素。课堂的研究是要对这些要素进行研究, 揭示课堂事实和规律, 听课是课堂研究中收集可靠资料的重要手段, 通过听课发现的问题就可以作为研究的起点, 至少是今后教学中可以借鉴的, 完善课堂教学行为的地方。

三、听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 听课常作为校本教研, 被用于教师培训, 尤其是新任教师, 一方面新教师通过听课, 吸收别的老师的长处, 不断改进教学,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 通过有经验的老师或教学管理人员对新任教师的听课, 找出授课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快速有效地帮助新教师掌握教学技能, 顺利地开始其专业化的教学生涯。其次, 听课是教师参与研究的有效研究模式, 课堂教学研究是有意义的专业发展活动, 是一个不断改善并变得更自主的专业判断的过程。

我们不妨听听两种课:听自己的课, 现在许多学校都有微格教学设备, 至少有录音机, 这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学习进程, 教师通过听自己的课, 增进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了解, 促进其系统地、批判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改进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如录音回放, 把一次性不可重复的课堂活动变成了可以反复研究的资料, 可根据需要就某一方面 (如话语质量) 进行研究, 有效促进教师语言运用水平的提高。一个教师在看完自己的录像课以后曾感慨地说:“以前听课是拿着放大镜照别人, 课后反思浮皮潦草, 现在拿起放大镜照照自己, 自己的优缺点就昭然了, 听后反思深刻多了, 今后无论是教学还是专业发展要解决什么问题自己心中就有数了。”

听公开课, 现在各级公开课都会在每年定期组织, 有名师送教, 有教师优质课评比课, 公开课是“面子课”, 许多学校都很重视, 把公开课等同于一个学校的英语整体水平。开课前, 同行之间切磋教学技艺, 商讨教学设计, 这样的公开课既有授课教师的独立思考和原创思想, 又有同行的集体智慧, 有时还要通过反复的试教演示。每一次的试讲试教, 在教法和学法上都有所改进和突破, 通过授课者与听课老师充分讨论, 已经挖掘出了亮点、失误及原因, 并运用了调控措施, 使课越磨越新, 成为了可供学习的精品课。开展这样的活动后, 参与者对英语学习本质和英语教学本质有了渐进的理解, 能够有意识地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究, 具备了对习以为常的教学理念和司空见惯的教学行为进行质疑和创新的主体性专业发展心理。[2]

四、评课的支持方式

(1) 议课。听课后的评课一般只是针对授课教师本人, 所谓“议课”, 就是指参与者相互提供信息, 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 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 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 以改进课堂教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3]议课中, 评课参与者可以通过追问、释疑、质疑, 了解授课者的教学思想, 授课者通过对教情、学情的介绍、解释, 使听课人对课的认识更为全面, 更为清晰, 通过讨论, 各自对课的认识逐渐深入, 问题解决的方案也逐渐浮出水面。[4] (1) 议课中要了解、倾听对课程性质难度的介绍和说明, 了解授课者真实的想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2) 针对教师教学纬度挖掘出他们的好做法, 使议课在充分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使授课者获得自信和成就, 更愿意主动交流; (3) 再现学生学习纬度, 再现教学过程真实情境, 以观察到事实, 通过质疑, 激发教师的认知冲突, 帮助教师梳理思路, 引发他们自主地反思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4) 提出有助于引发教师思考和尝试的建议, 使授课者通过反思构建新经验, 内化新理念, 这一过程是教师将外在的新理念、新方法转化为自身教育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

(2) 问题跟踪。听课后发现的问题通过议课, 教师在感性上都有一定的认识, 如果要深入, 就不能停留于这种阶段性的研究活动, 应持续跟踪, 直至问题解决, 使优化方案固化。这至少体现了变浅尝辄止为教科研发展反思, 实现认知的突破, 使议课活动成为问题探讨和问题的解决, 实现集体智慧的软着陆, 使个人专业成长的同时惠及小组成员。

(3) 课题研究。对听课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 可以组织对某一共性问题比较关注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这符合校本教研的价值取向, 体现了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听课、评课是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有利于增进教师的教研意识, 更新教学理念和行为机制, 帮助教师审视自我、质疑自我、发展自我。教师通过听课、评课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 从质疑到发展, 不断重构自己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教学行为方式, 形成有效的后续力量, 提升对学科教学问题的认知水平,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教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冯丽玲.以小专题研究带动教师教学和教研能力的提升[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10 (9) .

[2]贾爱武.论教师“工具性与主体性专业发展心理”的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5) .

[3]陈大伟.教师怎样解决课堂教学问题[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网格化工作座谈会发言下一篇:见习报告(关于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