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价值观异同

2024-07-21

大学生价值观异同(精选8篇)

篇1:大学生价值观异同

学术界关于价值观研究,自八十年代以来便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主要集中于价值观概念及其结构研究、当前社会价值观现状的研究、关于主导价值观的研究以及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都是从宏观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的。至于某一群体的价值观研究则不多,集中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和成因等,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以80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现今,随着80后大学生一茬茬走向社会,大学校园里,90后的身影越来越多。可一说到90后,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他们身上肯定会有这样的特征:喜欢穿稀奇古怪的衣服;上网对他们来说和吃饭睡觉一样;手机、相机、PSP,一个都不能少;发短信的速度飞快;遇到难题就去网上搜……这是否就是他们的真实状态,还是被成人社会贴上去的社会标签?这些能否体现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与80后大学生有何不同?为更好地了解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开展针对性的教育,须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新的审视。但当前学术界对于90后大学生的研究非常薄弱,研究成果只有寥寥数篇。至于将80后与90后放在一起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80后、90后大学生价值观上的共性与差异,以期推进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走向深入。

一、职业价值观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会受到一定的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其价值观决定的。因此,当下开展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择业方向和理想上,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并无显著性差异,无论是80后大学生还是90后大学生绝大部分人都将东南沿海城市作为自己参加工作的首选地区。这说明良好环境下成长的80、90后大学生更倾向于在条件好一些的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对于“毕业后最想去什么样的单位工作”这一问题:

通过上表可见,两个群体都倾向于工作相对稳定、更有保障性的企、事业单位,但进一步分析则发现,90后大学生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等事业单位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其他选择则有着一定的上升,这说明90后大学生鉴于当前就业压力,开始转变观念,选择“分流”,逐步趋于理性。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通过问卷中的另一道问题来进一步验证。调查中请大学生谈谈对当前以及未来就业的看法,56.7%的80后大学生选择“尽量找一个稳妥地符合自己要求的职业,只有在实在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情况下,才会先就业再择业”,而90后大学生选择这个的则只有46%,少了10%。这进一步表明,90后大学生的择业态度要比80后大学生更为理性,更加务实,已然逐步接受了“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而80后大学生择业观念上的落后,恐怕也是导致当前其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择业标准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是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种理想向往,也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的目标所在。为了解哪些因素会对80后、90后大学生选择职业产生影响,我们设置了“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题,结果二者考虑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能发挥个人才能”、“单位在大城市”。被调查学生的选择反映了这样的现象和事实: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讲究经济利益的时代,大学生对于职业的选择已由过去重视工作单位的知名度、级别、规模、社会地位转为对收入、待遇的关注。

如何实现职业理想,80后大学生和90后大学生的具体态度见下表:

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找到一份工作的关键是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是依靠强硬的社会关系网,而且持有这样观点的80后大学生数量要比90后大学生更多一些。这恰恰反映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一部分毕业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将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家人以及学校老师的人际关系上,把社会关系网当成救命稻草。90后

大学生尽管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但是相比较来说他们更为积极一些。在访谈中,一些90后大学生指出只有脚踏实地、放宽视野、提升自我,才能在不利的就业大环境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由此可见,90后表现出较高的自信,他们对自身的发展充满期望。

二、婚恋价值观

婚恋问题,历来是大学校园里比较敏感且热门的一个话题。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爱情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婚恋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对待恋爱态度上、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婚姻基础、婚前性行为评价等方面。

对待恋爱态度上:35.3%的90后大学生步入大学前谈过恋爱,38.9%的80后大学生在中学阶段谈过恋爱,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现代的青年群体恋爱超前、普遍。两个群体中不少人都有恋爱的经历,那二者对于在大学校园恋爱态度又是怎么样呢?

可见,双方的态度上还是有些不同,90后大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不应该受到限制,应任其发展,要比80后多4.4个百分点,这可能与90后不愿意受到束缚,崇尚自由的个性有很大关系。8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相对成熟一些,这可能与他们见证了一些失败的校园恋爱,受到学校的教育和引导有关。

恋爱动机:恋爱动机涉及到人为何要恋爱,也是驱使人产生恋爱行为的重要动力。有的人谈恋爱是为了获得爱情,有的则是为了人生伴侣……当前大学校园的两个主体群体的恋爱动机是什么呢?

无论是80后大学生,还是90后大学生,寻找感情寄托占第一位,排遣寂寞、生理和心理需要都占了一定的比例。由于大学生尚处于认知水平的发展阶段,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以及责任意识的淡薄,使得他们的恋爱动机呈现出消极化的倾向,而且这种趋向在90后大学生中依然存在,甚至有发展的趋势,例如选择

篇2:大学生价值观异同

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也是一个人婚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众多舆论报道显示90后是一个比较开放的一代。那这样的一代人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是怎样的,众多媒体对于这代人的“开放”的定位是否准确、客观?经调查,对于婚前性行为,15.5%的90后大学生表示坚决反对,这比80后大学生还多出3.2个百分点,13.5%的认为自由快乐就好,70.9%的认为不可轻率,应有责任感;而80后大学生中12.5%认为自由快乐就好,73.5%的认为不可轻率,应有责任感。通过比较,我们发现90后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并不随便和开放,绝大部分认为应该采取一个慎重的态度,甚至坚决反对的比例还比80后大学生还略高一些。

三、消费价值观

消费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消费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消费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消费资金来源上,79.3%的90后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费用来源于父母,80后大学生则为64.6%。在课余兼职方面,32.1%的80后大学生选择课余兼职来支付生活及学习费用,而90后大学生选择此项的仅有18.5%。由此可见,80后大学生的自立意识相对较强,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消费资金;而90后大学生更多地则是依靠父母。

消费支出上,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并无多大差异。月生活支出450元以下的90后大学生有35.2%,80后大学生有32.9%;月生活支出450至800元的90后大学生有46.5%,80后大学生为47.3%;月生活支出800至1200元的90后大学生有15.0%,80后大学生有17.2%;月生活支出1200元以上的90后大学生有3.4%,80后大学生为2.6%。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月生活支出与家庭生活水平基本处于一致的状态,高额度消费的人数相对较少。这与社会上关于90后大学生崇尚奢侈消费的说法有些出入。同时,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支出的范围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也比较乐观。超过60%的大学生将生活支出主要用于购买书籍及其他学习用品。

消费观念上,90.1%的90后大学生和86.3%的80后大学生选择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在这中间,75.1%的90后大学生和69.7%的80后大学生选择量入为出的原因在于勤俭节约。二者的消费观念是积极向上的,与中国传统的“崇俭黜奢”的消费伦理观是相一致的。对于部分选择提前消费的大学生,有近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今天花明天的钱是用于购买自己喜欢的各类书籍和电脑、手机、MP4、PSP等时尚用品,在这其中90后大学生的比例要略高于80后大学生。可见,90后大学生更注重与信息化时代接轨,更注重新颖与流行,当然其中也隐含着部分奢侈消费的成分。

此外,购物时是否会考虑商品价格,是否会网上购物以及朋友聚会时付款方式等问题上,90后大学生和80后大学生并无什么差异。

四、人生价值观

一般而言,人生价值观的基本成分是人生价值目标、人生价值手段和人生价值评价。对80后和90后大学生人生价值目标的考察,我们主要从当前大学生的奋斗目标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

从调查数据来看,无论80后大学生还是90后大学生的价值目标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绝大部分人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且价值追求基本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两个群体中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掺杂着功利主义成分,而且这一点80后大学生比90后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他们更多地将对价值目标的追求与他们的自身利益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可能与80后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以及组建家庭的压力有关,因此会比较多地关注自身利益和发展,而90后大学生刚踏进校门,大学生活对其还有一定新鲜感,因而他们表现出比80后大学生更为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者之间的价值目标虽略有不同,但在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和途径上有无差异呢?对于“您比较赞颂哪种人生?”80后大学生和90后大学生分别给出下列答案:

可见,当代大学生中绝大部分人不愿意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他们的奋斗和努力更多是出于对自己切身利益和前途来考虑的,这也是为何选择奋斗人生的有着较高的比例,但选奉献人生的比例不高的原因。在这一点上,二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双方比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享受人生的选择上,有23.2%的90后大学生选择享受人生,超过80后大学生将近4个百分点,这一定程度上表明90后大学生比80后大学生更愿意坐享其成,更贪图安逸舒适的环境,而且这一倾向在90后大学生中有着潜在的发展趋势。

人生价值观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直接决定着人生价值观的性质。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人生价值呢?据调查显示,80后大学生认为最能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因素依次是才能、成就、社会贡献、德行、知识、地位、金钱、权力、名誉、其他;而90后大学生选择的依次是才能、社会贡献、成就、德行、知识、地位、金钱、权力、名誉、其他。可见,二者差异不大,稍微有点差别便是90后大学生更重视社会价值,而80后大学生更注重自我价值。

篇3:简论中美新闻报道价值观的异同

中美新闻价值观的相同点

在重要性方面的趋同。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 新闻价值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而个人或团体判断新闻价值的主观标准就是新闻价值观。 (1) 新闻价值要素中的重要性、显著性、时效性等因素, 已为中美新闻界共同接受, 尤其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例如, 在2008年分别由美联社和新华社评出的十大国际新闻中, 有6条是完全一样的, 分别是“美国大选”、“金融危机”、“油价涨落”、“北京奥运会”、“孟买恐怖袭击”和“俄格冲突”, 这表明中美新闻价值观中具有某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

重视事件报道, 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现实与舆论的一面镜子。2007年震动全美的几件大事就成为2008普利策新闻奖关注的焦点:《华盛顿邮报》对佛罗里达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的报道, 对美国经济尤其是对信贷危机的预测和分析的报道。此外, 黑水事件、缅甸骚乱、切尼问题等也都是去年全美舆论的焦点所在。

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27篇消息、通讯和评论作品中, 直接或间接批评现实的作品有8篇, 比例为29.6%。这说明中国传媒在国家新闻政策范围内, 不断解放思想, 向西方学习批判的思维, 积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关注人类命运, 体现人文关怀。面对灾难报道, 美国注重报道灾难事实, 呈现灾难对人的摧残, 表现人的痛苦与悲惨境地, 作品充满人文关怀。

中国的新闻报道也逐渐关注弱势群体、尊重人、关心人, “受众”本位意识不断加强。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71名矿工遇难两周年祭日临近, 李毅中质疑:为何还没人被究刑责》与《谁代表网友给小慧的后妈道歉》等就是把目光投向人类生存的微观层面的报道。

中美新闻报道重点各具特点

中国新闻注重对时代人物的报道, 美国新闻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中国的人物报道强调时代精神。以往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人民呼唤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等都体现了中国新闻价值观以“国”为重和时代精神意义。在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出的261件获奖作品, 充分反映出2007年全党全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显著进步, 展示了2007年全国新闻战线引导舆论, 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 (2)

美国传媒更多表现个体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聚焦于个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 以具体的个例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 充分体现了媒体的“受众本位”思想。此类新闻在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里俯拾皆是:既有“总统大选”这样的世界大事, 也有贴近民众生活的报道, 如人们购物、保健乃至选择餐馆等。

美国新闻注重揭露丑闻, 中国新闻注重正面宣传。普利策认为媒体应该发挥“社会守望者”的角色, 具体地揭露社会腐败行为是记者们的基本使命。由普利策拟定的“新闻揭丑”思想后来逐渐成为美国新闻思想的主流话语传统, 如对“水门事件”、“克林顿性丑闻”等事件的报道。

中国新闻媒体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喉舌”, 更看重社会效益, 这决定了它以正面宣传、歌颂真善美为报道重点和中心任务。如北京奥运会、“神七”载人航天飞行、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事件和活动, 新闻界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完成, 这是中国传媒新闻报道的特色。

美国偏爱变化求新的“软新闻”, 中国厚爱稳健保守的“硬新闻”。西方新闻学认为, 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软新闻是指人情味较浓、写法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的新闻。中美新闻写作也呈现出了稳健保守与多变求新之不同。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中国新闻工作者报道领域的调查结果来看, 在中国新闻工作者队伍中, 除32%的人在报道领域方面没有明确的划分外, 新闻工作者集中最多的报道领域是经济新闻报道, 占19%;位居第二的报道领域是时政、好人好事的新闻, 占15%。这反映出中国传媒内容结构上硬新闻居主流地位的特点。 (3)

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题材多种多样, 多数作品充满了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获奖新闻多涉及凶杀暴力、司法不公、官员腐败、社会贫困、战争、自然灾害, 还有环境保护、金融危机, 以及有关种族、福利、人口等众多社会问题。

美国新闻多突出本土, 中国新闻多着眼于全局。近年来, 美国新闻报道呈现出本土化倾向, 即国内报道多, 国际报道少;当地报道多, 全国报道少。第92届普利策获奖新闻报道的主题以暴露美国国内问题为主, 就是本土化倾向的体现。

中国新闻报道关注党和政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 注重报道有关全国人民生活的大事。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中, 《走好全国一盘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嫦娥奔月特别报道》等作品分别阐述了中央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国家政治、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重大事件和成就。

结语

中美新闻价值观既有趋同趋势, 又有显著差异。总体而言, 美国媒体客观、深入的报道方式, 富有人情味的写作方式, “受众本位”思想, 新闻专业主义报道思想等值得中国新闻媒体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新华网:《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9/03/content_9763874.htm

篇4: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异同研究

关键词: 中西方新闻 价值观念 评价标准 传统文化

新闻传播活动是指客观事实经过媒体人的取舍之后呈现到读者面前的行为。中西方新闻媒体人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将新闻价值观大致分为五个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宁长川,2010)。然而,因为双方在文化上存在差异,所以导致双方在新闻报道上各有特点,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一、新闻价值观表现形式分析

刘夏塘(1997)在《比较新闻学》中指出:“比较新闻学主要包括理论比较研究、文体比较研究、业务比较研究等三大方面。”

理论比较包括中外新闻的价值观、自由观、政治观、舆论观;中外新闻的客观性、倾向性、时效性、趣味性;中外新闻的共同规律及特殊规律;中外新闻工作者的择业要求、政治态度、职业道德;中外新闻的广播与电视教育。

文体比较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社论。

业务比较包括新闻内容的选择,新闻标题的制作,版面的设计,摄影的内容,副刊,采访等方面(姚里军,1996:66-68)。

(一)新闻价值观内涵

新闻价值观是媒体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对基本认知与观念的总结,新闻价值观是媒体人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体现,与此同时也会受到道德观念、政治倾向、文化水平等的影响与制约(吴芝霞,2014:34-35)。

(二)新闻价值观的五大要素

1.时新性

新闻价值观的第一要素是时新性,时新性有两层含义。首先,从时间上看,新闻事件的发生与传播的时差越小,新闻价值越大;时差越大,新闻价值越小。其次,从内容上看,新闻事件具有新鲜感,它越能给读者带来冲击,开阔读者的视野,甚至能引领风尚,那么新闻事件具有的新闻价值就越大。

西方新闻价值观认为生命是时间,必须做到争分夺秒,特别是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时效性要求更高,但是过于注重时效性很可能会出现媒体人不择手段挖掘新闻的情况,同时由于时间仓促无法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进行真实、准确的考证。我国新闻报道要从多方面对新闻进行考量,尤其是在政治上和社会影响两方面,所以我国新闻报道是在把好关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报道的时效性。

2.1重要性

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是重要性,是指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影响程度与对社会影响时间的长短。不管是在哪发生的事件,只要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并让受众对该事件密切关注,那么该事件具有新闻价值就大。

中西方新闻在对自然现象进行报道时,在对于重大地质灾害或是气候变化等新闻的报道,在重要性判断上基本相同,但双方对于国家的政策、方针、战争和社会现象等的新闻报道,在重要性上有较大分歧。

3.显著性

新闻价值观的第三要素是显著性。显著性指的是:事物变动的显著性,新闻人物某种特征的显著性,新闻发生地点的显著性,新闻发生时间的显著性,新闻发生原因的显著性,一句话也就是新闻诸要素的显著性。另外,显著性也体现在异乎寻常的事实和不平凡的现象,这样的新闻会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

事物变动的种种状态,使它们具备异常的显著性;是事实内涵的普遍和紧迫的“适用性”,使它们具备很强的传播针对性;是这一事实从来未有过的发生和发现,使它们具备令人感奋的新鲜性;是事实的细致动人的形象感使它们具备难以忘怀的生动性(胡志平,2003:21-23)。

4.接近性

接近性是新闻价值要素之一,接近性主要是指读者与新闻事件在地理上、心理上、思想上、感情上、年龄上及利害关系上的接近。一般情况下,离读者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事,读者就越关注,所以新闻价值越大。这是因为读者对身边所发生的事都非常关心,求近心理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定势(刘海贵,2010:55-56)。所以中西方都有很多地方媒体,这是由新闻的接近性决定的。

5.趣味性

趣味性作为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指新闻事实具有喜闻乐见的特质。特质具体分为:与人们利益的相关性、非常态的事实、有人情味及情趣性。受众往往有求知、求乐、求新的心理,受众兴趣越浓厚,新闻价值也就越大,反之,新闻价值就越小。

西方读者比较关注名人轶事、暴力、色情、毒品等这些内容的新闻(马春娜,2006:13-15)。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关乎自身的问题才是他们感兴趣的。

除了这五要素之外,报纸定位也是影响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取向有所不同的客观依据。符合该报纸定位和要求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新闻,才值得报道,反之,如果不符合其定位和要求,则对于该报纸来说,就是没有价值的消息,不能进行报道。

二、中西新闻价值观的文化层次分析

中国媒体批判西方媒体报道存在双重标准、干涉别国内政的现象,而西方媒体则认为中国媒体报道不尊重人权。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分歧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间的沟通交流。笔者将从文化层次对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异同进行分析;将新闻价值观放在文化背景中,分析不同文化背景对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影响(王晓阳,2012:22-30)。

(一)中西新闻价值观文化层次的共性分析

在文化层次上的中西方有两个方面的共性:

1.人们都有相似心理与思维习惯,并且都有相似的身体结构和行为方式的生命体。同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面临相似的生活方式和外部环境。正是由于这些相似性,人们在心理、思维习惯和价值观方面具有共通性,这必然会对新闻价值选择产生影响。

2.新闻价值观都建立在客观发生的事实之上,可以说没有客观事实就没有新闻价值观。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客观事实孕育了新闻事业,并促使其发展壮大。这些事实中往往蕴含着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新闻价值,从而决定了中西新闻价值观相同的一面(张斌、张昆,2011(01))。

(二)中西新闻价值观文化层次的异性分析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新闻价值要素的理解不同,这就引起中西方对新闻要素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和,表达了一种以大局为重的价值观念,倡导和谐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为群体大于个人,个人大于自然。这些都深深影响每个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

西方传统文化认为个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向往民主、自由、平等。钱兆和(2007:265-267)先生在《西方文化精讲》中认为,西方文化是偏爱探索未知领域,热衷探索事物的本质,追求真理,具有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差异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引起的,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

1.中国新闻以党和国家形象为重,西方新闻尊重客观事物的本质。

2.中国的新闻报道题材较严肃的硬新闻(高金萍,2004),其注重报道具有指导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类的新闻。西方新闻喜欢报道一些轻松活泼软新闻,具体指具有较浓的人情味、易于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和感官刺激的新闻。

三、结语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许多差异,这是因为双方文化上存在差异。目前,我国的新闻行业与西方还存在差距,所以我国新闻媒体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新闻报道经验,做到扬长补短,求同存异,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开拓自己的领域,多与世界沟通交流,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宁长川.浅述新闻价值.重庆: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

[2]刘夏塘.比较新闻学[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7.

[3]姚里军.新闻写作艺术与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66-68.

[4]吴芝霞.有关新闻行业核心价值观的探讨[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34-35.

[5]胡志平.新闻写作创新智慧[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1-23.

[6]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55-56.

[7]马春娜.中西新闻写作价值取向及表现技巧比较.长春理工大学,2006:13-15.

[8]王晓阳.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念比较分析.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2:22-30.

[9]张斌,张昆.中西新闻价值观异同的文化学阐释.新闻前哨,2011(01).

[10]钱兆和.西方文化精讲.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265-267.

篇5:大学生价值观异同

人格的形成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而发展出不同的分析理论。精神分析范型是弗洛伊德创立的,其内容十分庞杂。而荣格所主张的心理学观点,与弗洛伊德的观点颇有不同。它们两者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在荣格的心理学观点中,他也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本能的说法,并且在研究梦和无意识的方法上有很多是相同的,也都注意了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差别在于弗洛伊德比较注重人的早期经验对人的影响。弗洛伊德与荣格对梦的解析有共通的地方,也有截然不同之处。

弗洛伊德是欧洲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与临床方法和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创立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开创了人格心理学的临床研究传统。他将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提出以无意识原欲为核心的人格动力结构,弗洛伊德提出了六点理由来说明无意识的真实性。荣格虽然赞同弗洛伊德关于梦的部分主张,但他认为那些不一定都与性有关,而是潜意识智慧的表现。在精神分析学派分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弗洛伊德进一步完善思想理论问题,改进完善其学说。使精神分析远远超出了精神病理学的范畴,成为一种理解分析人类本性、人格与社会文化的理论体系。1914年荣格建立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把人格的总体称为“心灵”。认为心灵包括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情感及行为。它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荣格认为人格动力推动了人格的发展。用“心理能量”取代了“里比多”。

尽管荣格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观点存在较大分歧,但都各有千秋,我们不必刻意去说谁优谁劣,但两人的著作都是留给后人研究的宝藏。

弗洛伊德的研究具有莫大的贡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弗洛伊德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有重要的贡献: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等等,开创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临床研究的传统。在人格及其变态这个前人所忽视的领域中,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建立起现代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其局限性在于: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无意识过程,而贬低意识过程。他把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当成是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概念、理论与假设往往是不精确的和缺乏操作性的。他的理论体系过分依赖有关非常态的或变态心理现象的材料,而忽视了对正常人,特别是健康人的人格心理资料的收集与研究。

荣格心理学观点的价值在于:他的分析心理学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对人格类型的研究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字词联想实验和情结理论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注重研究方法的灵活性等。荣格的理论或许也不是那么完美的,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篇6:男女大学生爱情观的异同调查报告

引言:

爱情观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体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观念,不同的观念导致了不同的处事方式和行为。为了更好更融洽地融入社会,正确的爱情观是必要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爱情观遭遇了极大地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代,他们的爱情观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在感情上趋向于大胆,开放。

爱情观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功等问题,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发展水平,因此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与事业成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爱情观进行科学的了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获得美好的爱情,拥有幸福的人生。

我经常听到一些年长的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缺乏自我判断的能力,容易跟风盲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大学生很容易会陷入迷茫的泥沼,迈向堕落。有人说,大学是一个人学习的地方,谈恋爱会影响个人的前途发展,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恋爱同样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重要环节,用一句流行的话说,那就是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当然,这都取决于个人选择,我们不能妄加悱恻。

由于有很多的中国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以失败告终而感到后悔,为了探讨出对大学生有用的爱情观,了解当代男女大学生的爱情观的新内涵与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可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本次调查,我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咨询有恋爱经历的人的形式来获得相应的数据和资料。总共调查了132交大大一学生,其中女生占51人(鉴于交大男女人数不等,调查获得的女生的样本较少)。

调查的基本情况(各项调查对应问卷上的题目编号):

在百度百科的解释中,爱情是这样定义的: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汉文化里,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在爱的情感基础上,爱情在不同的文化也发展出不同的特征。

那么当问及爱情在现实生活中意味什么的时候,有的人说爱情像沙漠中的雨露,能给我们带来丝丝甘甜;有的人说爱情是生活的调味剂;有的人说爱情是神秘的,是触摸不到的;还有的人说爱情是男女双方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是超乎一切之外的东西.可见大家对爱情的理解各不相同, 那么大学生是怎样看待爱情观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看下面的数据吧。第一项: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有132人参与,其中男生81人,占比61.36%,女生有51人,占比38.64%。其中有恋爱经历的人有32人,男生有19人,占男生总数的23.46%,女生有13人,占女生总数的25.49%。

恋爱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大一的学生谈恋爱的还比较少,这可能一定程度上与交大的环境有关(工科学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恋爱有一定的轻身经历。第二项:爱情时间在大学生活中的占比以及对学习的影响(问卷第四道,第五道)

共有88人选择爱情的时间在大学生活中所占比例在35%以下,40人选择了35%到65%,4人选择了65%以上。其中选择35%一下的男生有39个,占男生比例的48.14%,选择35%到65%的男生有35个,占男生比例的43.2%,而女生则大部分选择了35%以下。

在问及对学习的影响时,男女生的想法都比较一致,认为会影响的与不会影响的差不多

各占一半。

分析:从男女生希望的爱情时间占比中可以看出,男生更渴望和女生在一起,缺乏对自己学习工作的理性思考,而女生则较为理性,大部分选择了35%以下。在会不会影响学习这个问题上,大家都持有不同看法,无法得出统一结论。

第三项:恋爱的花费及支出问题(第7,8道)

共有81个男生认为恋爱是大学生的生活开支增加,没有人表示会减少;有30个女生认为会增加,有5个认为不变,还有16个人表示说不清。

共有43个男生认为约会的花费应由男生付钱,另外38个人表示选择AA制; 共有36个女生选择了AA制。

分析:绝大多数人对恋爱的支出有总体的概念,能够理性的规划。大约一半的男生倾向于男生付钱,认为这更有风度,而总体上来讲,女生更倾向于AA制,这说明了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较以前大为增强,不想在经济上依靠男友,她们希望爱情建立在真正的相互喜欢之上。第四项:大学生对同居和在大学里注册结婚的态度

共有52名男生表示对同居的态度为视情况而定,占比64.19%,共有22名女生选择了视情况而定,其余大多不赞成。但是就是否同意在大学中注册结婚,男女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几乎所有的男生都选择了反对,而将近一半的女生选择了赞同。

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性观念、性道德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作为思维最活跃、接受西方文化最快、最多的群体,其恋爱道德观念、性观念也呈现出明显的特点。传统性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在逐步减弱。但是在选择注册结婚这方面大多数男生选择了反对,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在大学里,男生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来稳定婚姻,这方面表现出男生具有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第二,这也恰恰反映了男生不愿意承担责任,说明他们还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没有做好构建一个稳定家庭的觉悟。从女生的角度讲,支持注册结婚表现出她们对于爱情太感性化,没有考虑到现实的残酷性,思考方面比较欠缺。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爱情发展成为婚姻抱有极大的期望。从现实来看,90%以上的大学爱情都走向了破灭,因此对于这种抱有高期望值的大学爱情,往往都伴随这高失望率,下面就来看看第五项如何看待失恋

第五项:大学生如何看待失恋

在这个问题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将近90%的女生选择了无所谓,与之比较也将近有60%的男生选择了无所谓。

分析: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恰恰是当今大学爱情的真实写照。在恋爱目的的调查中,有56个男生选择了谈恋爱的一个原因是:孤单寂寞,生活空虚,想找人陪。这使我思考大学生谈恋爱的本质。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大学中不像中学,你有好多熟悉的好友。在大学中,人与人的关系趋于普通,在这种看似独立的情况下,人就会产生空虚感,继而寻求心理上的填充空白,这是大学恋爱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就是一种攀比和盲从心理,看到室友有了男(女)朋友,继而受到刺激,也去找女朋友。总的来说,正是这种无所谓,玩玩的态度导致了高频的分手率。当然,我不是否认真正爱情的存在,我所叙述的是一种隐藏的潮流。第六项:恋爱对象的条件

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男女对恋人有明显的不同,有82.3%的男生选择恋人应该温柔,大方,体贴,而女生则侧重于恋人要幽默,有理想,有上进心,自信,品德与修养,但好少有人选择容貌,说明女生大部分不在乎对方的相貌,只要还过得去。对于经济状况和家庭背景这一选项选的人非常少。

分析:针对最后一句话,我要说的是,大家都比较回避经济基础和家庭背景这个话题,好像提到这就有点势利的感觉,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回避的。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大学爱情踏

入婚姻的概率也非常低,毕竟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说明大学生爱情存在较大的漏洞之处 最后一项:爱情的地位(第20题)

总的来看,女生选择排第二,男生选择排第三。

这说明男女生对待爱情上有一定的差别,相对来讲,女生更看重爱情。

男女大学生爱情观相似性分析:

<1>社会环境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接受外来文化,经济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政策,经历由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的转折,也是一种明证。再加上校园的社会化程度加大,其开放性,透明性增加,成为社会的一份子,都是大学生的性观念发生明显改变的催化剂,突出的表现为更为开放,更为超前.<2>从众心理的原因

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在群体氛围的影响下,本来不打算谈恋爱的同学也盲目的寻找对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集体,不被排斥。

<3>压抑感释放的需要的原因

大学里也有相当一部分情侣在学习上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在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规划未来人生。但释放压抑感也是男女大学生谈恋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学里,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容易产生压抑感。而恋爱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也可以摆脱孤独。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造成一些大学生对信念、价值和自我长期把握不定,不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遵从什么,产生茫然、沮丧和没有归属感的情绪。而在恋爱中,有人共同来分担这种情绪,从而缓解了压力。此外,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疼爱,现在远离家人,倍感孤独。因此,性和爱便成了一些大学生宣泄压抑感的重要途径。

二、男女大学生爱情观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现在依然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女性。虽然现在大学生的性观念都比较开放,但相对男生来讲,女生相对还比较保守。

<2>心理因素的原因

女生是用情感来思维的动物,女生喜欢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去爱一个人,为实现自己的情感目的,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生命。因而当恋爱受挫的时候,女生往往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回自我,陷入自卑和迷惘,走向怯懦封闭,甚至绝望轻生,成为爱情的殉葬品。而男生是用理智来思维的动物,男生喜欢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喜欢分析事物运动与变化的内在规律及其客观动因,他只有在进行充分论证和客观比较后,才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和生命,只要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就会毫不犹豫地停下来。因此,男生在失恋的时候多会用理智来驾驭情感,分析恋爱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实现自我成长。而一旦发生关系或者同居后再分手,女生受到的心理伤害会远远大于男生。总结:

我觉得当今大学生急需端正思想、正确的对待爱情这个问题:大家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切忌‘爱情诚可贵,事业价更高’。人生只为爱情是大错特错的,事业才是人生的主旋律,发挥自己价值,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大的价值。我相信真爱的存在,真正的爱情是为人生奋斗过程中的相濡以沫,不是虚无缥缈的一句”我爱你”。因此我们要理性对待大学爱情,真正碰到你心仪的,要大胆去追,不要轻言放弃,无论是在追的过程中,还是挽救破碎的爱情时。总之,不要把爱情当作游戏。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而且社会价值观对个人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社会是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站在思想的前沿,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思想活跃、渴望友谊、交往,同时社会阅历浅,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鉴别能力上不够成熟等特点。因而要加强大学生自我判断是非的能力。最后,祝愿大家能把握好大学爱情,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注:本文参考了网上学术报告的模板,引用了一些网上查阅到的资料(大约占200字到300字左右)

篇7:大学生价值观异同

《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1:

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异同:

(1)概念的比较

①经济特区,是指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划出一定的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实行优惠的办法,以便更好的吸引和利用外资的特定区域。②民族自治地方,是指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由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行政区域。③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领土范围内,根据宪法、法律设立的、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并实行特别社会制度的行政区域。

(2)设立目的、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和权限范围的不同之处

①设立目的的比较。经济特区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和更好的吸引、利用外资而设立;民族自治地方是为了聚居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而设立的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设立。②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比较。经济特区和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施宪法和全国统一的法律、统一的司法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除基本法以及基本法附件所列出的全国性法律,其他全国性法律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特别行政区原有法律基本保留。③权限范围的比较。经济特区有权在经济上实行特殊的政策和管理体制;民族自治地方除行使一般地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的职权外,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根据当地民族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除国防、外交由中央统一管理外,享有立法权、行政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3)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的相同点

三者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内地方行政区域,都是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一级地方政权,都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设立。

2020年成人学历教育变化主要有:

1.部分重点大学取消的成人学历继续教育(网络教育、成人高考以及自学考试)的招生工作

2.部分重点大学取消了网络教育的招生工作

3.未取消成人学历继续教育的高校(包括网络教育的高校),全日制未开设的专业不允许成人教育招生

4.原则上本科院校只能接受本科报考,全日制未开设专科层次的高校不准许专科招生,专科下放到专科院校。(就是说很多本科高校的网络教育取消专科招生,但并不是网络教育不能报专科,仍然有别的学校可报考)

所以说网络教育仍然有了改革与变化:有大部分的重点大学的网络教育停止招收高起专的考生。甚至还有很多高校停止了网络教育的招生(网教本科也停止招生了)。

总结起来成教改革对网络教育专科影响甚大,主要表现如下:

1.专科专业少

专科专业一个学校顶多5个左右,大多都是些冷门专业;所以不能随心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只能看有啥学啥了。

2.专科名额少

专科不仅专业少,招生名额也有限,所以稍微犹豫可能就错过了报考,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尽快做决定,切记犹豫。

3.专科可报院校少

之前专科招生的有68所高校,现在68所中全日制未开设专科层次的高校将陆续不再招收大专层次学生。大概看了下,明年网络教育大专招生院校数将下降至18所。

4.报名条件严格

已经有部分院校,明确规定报考专科必须有高中或中专毕业证!(目前以同等学力的方式可以报考专科,不用高中毕业证书)

2020年网络教育报考技巧

1、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注意有效日期

考生在高考报名时都必须提供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用于采集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等)。

如果身份证遗失或者将于2020年6月9日前过期的,考生必须尽快到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

2、及时更新个人身份信息,尤其家庭住址

高考报名时,通过二代居民身份证采集的考生个人信息应该与户口簿一致。

考生如果因为家庭住房搬迁、行政区规划调整等导致户籍发生变更的必须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新户口簿和二代居民身份证,确保信息一致。

3、随迁子女和家长要关注报考资讯

外省户籍学生如果不符合流入地高考报名条件,须及时关注户籍所在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有关高考报名信息,并在规定时间返回户籍所在省(市、区)参加高考报名。

4、已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有高校学籍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包括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在籍生)或已经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得参加高考报名。

凡涉及上述情况的学生必须尽快联系招生学校办理学籍注销手续,否则即使2019年高考录取了也不能注册新的学籍。

5、考生必须对填报信息负责

考生在报名时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填报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考生对自己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凡不按规定要求报名,在网上填报信息错误、漏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影响考试或录用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6、报名证件照千万别小看

篇8:马克思与李嘉图价值观的异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开始就讨论了价值问题。“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1]便是对它进行的最简捷有力概括。熊彼特曾说:“在马克思实际运用的经济研究方法论中, 有一点带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 就是把理论研究和历史‘化学’地结合在一起。他不但看到了而且系统地提出了如何才能使经济理论研究成为历史的分析, 以及如何才能使历史的简单记述变成历史的系统归类。”

马克思的研究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完美结合, 而对其“价值”的叙述, 则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商品是资本主义最简单抽象的经济范畴, 只有从商品出发才能逐步叙述货币、资本、价值等一系列比较复杂具体的范畴。

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所得”和“用于交换”,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两者的结合也便成为商品二因素存在的必然。“劳动所得”引发了政治经济学中对“价值”概念的第一次阐述, 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用于交换”则引发了“使用价值”的概念, 即:商品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以上二者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例如, 空气、山川河流、湖泊、地矿均在不同程度上有其用途, 但却不是人类劳动创造所得。因而不属于商品范畴, 更谈不上是否有“价值”。

2. 商品的价值是虚幻的, 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它不像商品的使用价值那样可以被人们感觉到。

在商品的价值中没有一个自然物质, 因此, 每一个商品无论你怎样反复琢磨也看不到它的价值。只有作为人类劳动的具体表现的时候, 商品的价值对象性才表现出来, 而这种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价值对象性也只能在商品交换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通俗的讲, 一只羊可换100公斤谷物, 而一只羊和100公斤谷物又分属于不同所有者, 两位所有者又对彼此的物有不同程度的需要, 交换便应运而生了, 这100公斤谷物就是这一只羊的交换价值。其之所以能够交换, 说明在这两种不同的物里存在一种等量共同的东西。此“东西”正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即商品的价值。

弄清楚了以上几个商品的最基本属性, 我们不难看出:“人和物的自然WORTH都在于他能满足必要的需要, 或者给人生活带来方便。”[2]“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 他决定商品体的属性, 离开商品体就不存在”[3]阐明了“价值”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具体含义及其引发的概念、范畴, 毫无疑问地再次申明:价值必须与其载体———商品紧密相关、不可分割。

二、李嘉图引发的思考

李嘉图的价值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密把商品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李嘉图进一步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并不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 而是由生产商品所花的劳动量决定的。使用价值包括自然因素在内, 如阳光、空气等等这些因素能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增加, 但对商品的交换价值并没有影响。商品的交换价值就是生产商品所花的劳动量。他指出:“规定各种物品的现在相对价值或过去相对价值的, 是劳动所生产的各种商品的相对量。我只说他们的相对价值由他们生产中所投入的相对劳动量规定。”[4]

李嘉图把商品生产看做是永恒的, 所以只注意价值量的研究, 忽视对价值质的研究。他甚至断言一个人为自己生产供本人使用的消费品也具有价值。“用一个月的劳动来给自己做一件上衣, 而只用一个星期的劳动做一顶帽子, 虽然我决不把它们拿出去交换, 上衣将是帽子价值的四倍。”[5]仅从上面一段话分析, 似乎在表面上也看不出什么大问题。例如我今天休假, 利用这个时间我用已经废弃的木板为自己做了一个简易的小凳子, 当然我的目的是废物再利用, 而决不会把它拿到市场上去进行买卖。那么以常人的思维模式来看这个小凳子有价值吗?回答是肯定的, 它能在我需要休息的时候提供一个可以坐卧的条件, 它对我来说不但有价值, 在某些时候还有很大价值。这样就势必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了矛盾。马克思说, 只有商品才能用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词来界定, 而其他非商品却没有这个资格。这里不论是李嘉图所提到的上衣和帽子, 还是以上提到的小板凳, 他们都没有参与交换, 根本连商品都称不上, 又何谈是否有价值呢?李嘉图不理解为什么在商品生产条件下, 劳动要表现为价值, 劳动时间要表现为价值量, 不能真正理解价值所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那么自然界所创造的黄金、白银呢, 它们非劳动所得, 但人人皆为之痴狂, 它们有价值吗?人们之所以强烈的追求金银, 必是想用其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这样看来, 我们必须要回到马克思所说的“处处不离交换的社会”中去讨论了。

帽子、上衣、小板凳是“劳动所得”, 却未参与交换;某些黄金、白银“用于交换”, 却不是劳动所得, 那么换一个角度思考, 帽子、上衣、板凳表面上没有参与交换, 不属于商品, 但从深层次上看是否又隐藏着必然的交换?因为没有哪一个人可以自己生产出全部生活必需品, 他们需要参与交换, 但由于某一样物品自己已经拥有便排除了交换的可能, 那么我们不能说这个物品没有交换, 而应该认为它自身当中隐藏着十分必要的交换, 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再说某些天然的金矿、银矿, 假设它无须任何劳动, 只要你愿意它就属于你。你可以拿它去市场上交换一切你想要的商品。它仍不属于商品, 却满足了你的需要, 那么它是否能用价值衡量呢?因而李嘉图得出了:只要满足人们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领域需要的物品, 无论它是否参与交换、是否投入了劳动, 都应具有价值。

李嘉图在他的思想里遇到了两大难题, 却堂而皇之用一句话“这是一个例外”来搪塞研究的困惑。那么究竟能否说只要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都是有价值的呢?评判标准的差异及所属范围的不同必然会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

三、走出李氏“价值”迷滩

1. 无论怎样研究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问题, 商品都是其基本着眼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明确了只有商品才具

备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 其他一切物品都不能用这两个概念来评判。

2. 生活中, 人们常常说某个物品有价值、做某件事有价值;

政治上, 我们分析某个人是否有价值、某个政策对发展是否有价值……当我们作出如此判断时, 究竟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我们常常使用的“价值”是什么意思呢, 它有什么意义呢?其实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此价值非彼价值也”。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常常评判一件事一个人是否有价值, 更有甚于评判一件物品有无价值时, 我们所指的“价值”并不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 而是社会意义或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所谓社会意义, 是指目标所指向的那个对象所具有的对社会能产生一定影响的功效, 而哲学意义则是指目标所指向的那个对象对人们世界观的改变所产生的影响。拿刚刚举的几个例子来说吧, 上衣、帽子、小板凳对它的持有者确实具有生理需要的意义, 也就是说具有社会价值。黄金、白银对它的使用者来说, 可换取生产或消费资料, 满足个人需要, 也必定具有“价值”;再者, 青年朋友们也常常使用“价值”一词, 并将其系统化, 称之为“价值观”, 即他们对整个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认识和看法, 这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我们岂能一点而论地将以上这些全部归结为政治经济学上的“价值”概念呢?若如此, 便是谬论。

3. 除了以上各种不同“价值”概念的区分外, 还应注意弄清李嘉图价值观难题出现的原因。

就他所说的上衣、帽子, 仅应用于满足自己需要, 就没有必要讨论其价值。因为价值是一个社会范畴, 只有在交换中才能体现出来。任何物品的生产都要耗费劳动时间, 但商品是为他人为社会生产的, 需要交换;一般物品是为自己需要生产的, 不需要交换。就“隐藏的交换”来说, 如果我们自己缺少上衣、帽子、小板凳, 因而生产出来供己所需, 表面上它们没有参与现实中的交换, 但似乎又隐藏着某种可能的、尚未进行的交换。其实, 隐藏的交换产生的价值是个别劳动时间, 而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 商品的价值量则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所谓“隐藏的交换”便不攻自破了。

4. 交换是一个现实的经济现象, 无须隐藏, 它是客观的存

在, 社会发展的必然, 并不会以任何个人的意志而改变, 不单李嘉图如此, 而后的任何人都将无力改变规律的客观存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约翰·洛克.论降低利息的后果[Z], 1962.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7:12.

上一篇:学历证明、学位证明下一篇:我最喜欢的花500字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