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贾庆林)

2024-08-03

在海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贾庆林)(精选8篇)

篇1:在海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贾庆林)

在海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16日)

贾庆林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相聚一堂,共同庆祝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20周年,回顾两岸协商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展望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很有意义。首先,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协会成立2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是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由之路。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主张通过两岸协商谈判,逐步解决彼此间的问题,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一再强调,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台湾方面关心的各种问题都可以谈。协商谈判可以有步骤、分阶段进行,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谈判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议题是开放的。多年来,尽管台海局势风云变幻,但我们积极促进两岸协商谈判的方针政策始终一以贯之,并且不断与时俱进,逐步丰富完善,更加切实可行。

20年前,随着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人员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兴起,两岸双方分别成立授权民间团体,展开对话协商,从此开启了海峡两岸中国人以对话取代对抗、以沟通化解分歧、以协商促进合作的历史新篇章。海协会成立20年来,认真贯彻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通过与台湾海基会开展协商,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经两岸双方分别授权,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九二共识”,由此奠定了两岸协商的政治基础,促成了1993年汪辜会谈的举行,迈出了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性的重要一步。2008年6月以来,两会协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得到恢复并顺利展开,签署了16项协议并达成诸多共识,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了宝贵贡献。海协会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平等协商、善意沟通、累积共识、务实进取的要求,体现了我们推进两岸协商的诚意与善意。对海协会多年来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对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两岸协商,中央给予高度肯定。

3年多来,两岸协商取得的丰硕成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双方平等协商,推动了两岸交往机制的不断建立和规范,解决了大量两岸同胞关切的问题,实现了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进了两岸人员往来不断扩大,推进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合作机制化,为保护两岸同胞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为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同时,通过两岸协商培养互信和积累经验,也有利于双方今后进一步破解两岸关系前进道路上的难题。今天,一系列协商成果已经并将继续使两岸广大民众实实在在受益,支持两岸开展平等协商已经成为两岸同胞的普遍共识。两岸协商取得的成就充分表明,海峡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存在的问题,探寻合作的道路,携手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

同志们、朋友们!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未来需要通过协商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两岸同胞对今后的两岸协商抱有热情的期待。我们有最大的诚意、愿尽最大的努力继续推进两岸协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只要两岸双方既有的政治互信基础得到巩固和增强,两岸协商就能够开辟更广阔的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更好地造福两岸同胞。——我们认为两岸协商应当优先解决事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积极考虑广大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和青年人的需求,使协商成果更加有利于扩大两岸交流合作、更加广泛地惠及两岸民众。

——我们积极支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商,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更有效的制度保障,为台湾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台湾经济提供更多的有益支持,为两岸经济共同繁荣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为了应对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冲击,两岸更有必要通过已建立的经济合作机制加强协调,携手提高两岸经济竞争力,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双方还可以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为台湾企业拓展世界市场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我们希望积极推动商签两岸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协议,以利于两岸文教事业发展,提升两岸文教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水平,增进两岸同胞相互理解和感情融洽。

——我们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理解和重视台湾同胞关心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愿意通过两岸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我们相信,只要两岸关系顺利发展而不出现波折,两岸协商取得更多惠及民众的积极成果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在以往两岸关系紧张动荡的年代,两岸协商谈判历经曲折、数度中断。“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是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祸患,也是阻挠两岸协商谈判的最大障碍。只有坚决加以遏制,才能使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得以稳定,也才能使两岸顺利开展协商具备必要的前提条件。“九二共识”是一个客观事实,而且是一个对两岸关系发展不断发挥重大积极作用的事实。否定“九二共识”,两岸协商就难以为继,已有的协商成果也将难以落实,两岸关系势将重现以往曾有过的动荡不安,最终伤害两岸同胞的利益。

同志们、朋友们!

三年多来两岸关系开创出和平发展的新局面,给台海地区带来了安定祥和,增进了两岸同胞的福祉,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要和平不要对抗,要稳定不要动荡,要发展不要倒退,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最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发展成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巩固和加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努力保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和良好势头。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不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同志们、朋友们!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借此机会,我谨向大家祝贺新年,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业顺利、生活幸福、阖家安康!

篇2:在海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贾庆林)

(2008年10月5日,柯中报告厅)

绍兴县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 许义平

各位领导、各位老前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绍兴县退休教师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并举行第二批退休教师金婚庆典活动,首先,我代表教育局党工委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金婚教师夫妇致以美好的祝福!

早在8月份,局党工委讨论教师节庆祝活动方案时,就把这项活动作为庆祝第24个教师节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向县领导作了汇报。9月9日,县委徐焕明书记、县政府冯建荣县长、县人大徐林土主任、县政协李杏芬主席等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分别上门看望慰问了我县的退休校长和教师代表,今天,县政府张县长又亲临大会祝贺,等会还要作重要讲话。

关心尊重老同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做好离退休教师工作,让广大离退休教师“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让每一位离退休教师晚年生活充实、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是我们教育系统十分重要、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在这里,我谈三点想法:

一、我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巨大成绩,离不开广大离退休教师长期以来打下的扎实工作基础,我们必须时刻牢记。

改革开放30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县教育事业成绩卓著。1

一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近6年来,县镇两级政府累计投入11亿元,新建扩建学校60多所,完成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35个,撤并教育网点80多所。鉴湖中学、职教中心二期、柯桥初中、柯岩中学、柯岩小学、钱清镇小、杨汛桥紫薇小学、漓渚镇小、平水镇小、滨海小学、秋瑾一小等一大批现代化、标准化的学校相继建成。目前,我县省级标准化学校覆盖率已达到90%,高中段普及率从84%上升到98.2%,13个镇街先后成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教育实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二是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自2004年我县在南部山区四镇实行免杂费教育以来,到2006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行了免杂费教育。今年春季起,又进一步免除义务教育学生的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全县一年免费金额已达到5100多万元。同时,每年安排70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贫困学生、残障学生、孤儿等进行困难助学和各类慰问补助,确保了没有一个贫困学生失学,较好地实现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学有所教”的要求。此外,我们还按排800万元职业学校学生助学金,对职校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实行每人每年1500元的助学。

三是教育质量大幅提高。我们坚持教育质量和规范办学两手抓,近年来,我县已成为全省“轻负担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典型、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2003年以来,我县高考成绩连年位居全省、全市前列,6年来共有71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培养了绍兴县历史上首个省高考状元。今年上半年,我县高考上线人数达到6667人,有1000多名学生进入全国重点名牌大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

我县教育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几十年艰苦创业、默默耕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仍然一如既往、相濡以沫地给予关心指导和帮助;也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高尚情操得到了一脉相承、薪火相传。饮水思源,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广大离退休教师对绍兴教育发展所作的贡献。

二、全县广大离退休教师在协会的组织领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必须充分肯定。

一是组织进一步壮大。我县退休教师协会经过20年的发展,在先后七届理事会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规模日益壮大,目前已拥有29个分会,1818名会员。协会组织健全,制度完善,会务活动有计划开展。理事会成员、各分会会长大部分由老领导、老校长、老干部担任,他们工作经验丰富、事业心强、乐于奉献、有群众基础和领导威望,在他们的组织领导下,县退休教师协会多次获得了各级各类荣誉,成为我县老龄工作的先进和示范,成为推进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二是活动经常多样。县退休教师协会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如成立浙江老年电视大学绍兴县教育系统分校,积极组织退休教师参加各种学习、讲座,学习电脑操作技术;通过组织会员与企业、社区开展联谊活动,进一步拓展会员视野,加强了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了解;通过各类文艺社团和体育比赛活动,进一步促进会员身心健康;每逢传统佳节,还定期组织庆祝会、联欢会、茶话会等,形成了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的上门慰问制度。特别是近年来,协会隆重举行了教育系统老年人运动

会、金婚教师庆典等一系列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三是积极发挥余热。许多退休老领导、老教师仍然情系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给予热情地帮助和指导。如2002年起,协会与县关工委联合发起开展“牵手献爱心、结对助学业”的关爱孤儿活动,全县先后有400多名退休教师与158名孤儿学生结对,担任辅导员,每星期定期上门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孤儿的健康成长和学业进步。又如,许多退休教师仍然退而不休,还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有的退休教师常常来信来电,为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还有许多退休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优势,在社区文化建设、镇志编写、村落文化收集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范。

三、进一步关心和重视离退休教师工作,推进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全力支持。

一是进一步高度重视退休教师工作。当前,我县退休教师人数不断增加,每年新增退休人员均在100名以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离退休教师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2006年10月,局党工委专题研究了全县离退休教师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离退休教师工作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离退休教师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关心照顾好退休教师的生活,要进一步重视发挥退休教师的作用,要进一步关心老校长等七个方面的意见,这是我们做好离退休教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希望各级各类学校、各级退教协会进一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执行好。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离退休教师工作长效机制。教育局历来对离退休教师工作十分重视,局班子主要领导经常听取和研究离退休教师工作情况。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们在进一步落实好离退休教师的各项生活待遇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对离退休教师落实货币化分房政策,为离退休教师提高福利待遇、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在教师节、老人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定期慰问老教师。对退休教师协会工作,我们也从政策上、经费上、场地上给予了支持,使协会的工作进一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今年上半年,局党工委又一次召开会议,研究规范退休教师经费问题,规定了退休教师每年节日福利标准为人均500元,人均活动经费提高到每年700元,并规定这些经费均列入学校公用经费预算安排,进一步保证离退休教师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和落实。当然,随着学校公用经费专款专用要求的不断规范,我们的工作压力也会不断地增加;另外,老同志搞大型活动的安全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也希望离退休教师们能理解。

三是要进一步发挥离退休教师的作用。广大离退休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是我们教育系统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充分尊重保护老教师们创造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劳动成果;要进一步总结老教师的工作经验、先进事迹,在青年教师中发扬好、传承好,进一步树立好敬业爱岗、服务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育事业核心价值观;要定期邀请本校的离退休教师常“回娘家”走走看看,加强联系,增进感情,倾听他们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各位领导、老前辈,这几年,我们为全县广大离退休教师办了一些实事,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退休教师协会的各级会长们,无论是现任的还是前几任的,长期以来,一心扑在协会的组织服务工作上,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再过两天,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了,在这里,我也预祝各位离退休教师晚年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篇3:在海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贾庆林)

值此中国总会计师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 我谨向协会和全体总会计师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 取得了很大成绩。经过广大会员的参与和不断努力, 在实行行业自律管理、提高队伍素质、服务会员、维护总会计师合法权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现实服务、为中国总会计师服务中, 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赢得了中央有关领导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好评, 取得了广大总会计师的信任和支持, 显示了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

经过多年努力,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不仅成为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的社团组织, 在国际上也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协会为中国总会计师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大量智慧和汗水, 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希望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和广大总会计师一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谱写新的篇章。在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同志强调, 切实做好人才工作,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有十万之众的中国总会计师队伍既是千万会计大军之中的精英, 更是改革开放的生力军, 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切实提高服务会员能力,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把中国总会计师队伍建设好, 承担起历史赋予你们的责任。

篇4:在海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贾庆林)

开幕式由展联秘书长张效林主持,展联现任执行会长、西麦克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力,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李永江,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叶继奖,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强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回顾了展联20年来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新形势下机械汽车工业会展业务的发展趋势,并就“携手同走一带一路促进产能装备合作”、“整合行业地方会展资源创新办展思路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实现展会创新发展”为主题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还评选出中国机械汽车行业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品牌展会奖、机械汽车行业最具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品牌展会奖、机械汽车行业最佳国际市场开拓奖、绿色可持续发展展会贡献奖、最佳媒体合作伙伴奖等展览业6个重要奖项。其中最佳媒体合作伙伴奖由《中国对外贸易》杂志·国际会展(栏目)、中国经济网·会展中国等三家媒体单位获得,显示出展联对该媒体单位一直以来的热心服务、全面报道的认可和首肯。

据了解,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杂志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服务第一的理念,为展联以及展联会员机构的展览、展会做了大量及时有效的报道,在业界广受好评。

展联是由原机械工业部(现国家机械工业局)系统有展览业务的单位自愿参加组成的自律性组织,1996年6月经原机械工业部批准在京成立,目前拥有42个有着多年举办国际展览会的历史和丰富办展经验的会员单位,20年来,通过收集、分析、提供展览会信息,在搭建行业信息平台、推动行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成员单位举办的展览集中了我国机械汽车行业大多数专业品牌展会, 如北京国际车展、上海国际汽车展、中国国际机床展、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中国国际轴承及专用装备展、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北京埃森焊接设备展、北京国际制冷、通风和空调展等。展联会员参与主办的展览,既有一大批独自创办的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品牌展会,也有从早期计划订货会转型为专业化国际化运作的品牌展会,还有和民营公司联合创办的专业品牌展会,以及与外资公司合作伙伴联合引进的本土化的国际知名专业展会。成立20年来,展联对促进中国机械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篇5:在海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贾庆林)

赵启正同志在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珍惜我们的“实年”在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8/5/17赵启正

尊敬的叔华同志、至立同志、各位老专家:大家好!很高兴也很激动地参加今天的会议,丛台上看到那么多熟悉的老朋友的面孔。30年前,当我们还算年轻,成立我们这个协会时,我讲过什么,想不起来了,所以我没法与30年前的讲话相呼应。但我相信,因为那时我还不到50岁,还难以讲好和老专家们有共振的话语。如今我是78岁零5个月,应该说是标准的老年人了。最近一些年以来,“老年化”成为一个常用的热词,舆论说老年人多了成了社会的一种负担、一种忧虑,也成了一种加重的政府责任。有时候,说到“老年化”,我心理是复杂的。我想起2005年到以色列访问,和当时83岁的佩雷斯见面,他当过两届总理,后来当过总统,不知怎的就讨论起了老年问题。我对佩雷斯说,您说过“年纪大不是罪过”,您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说这句话?他说,现在社会往往有一种舆论,老年人是社会负担。所以我要告诉人们“年纪大不是罪过”,年纪大了智慧增加了。我说,非常遗憾的是人到了老年,他们的智慧多了,但是到了退休的年龄。他说,所以我们老年人,不仅要锻炼身体,还要锻炼心智。年轻人可能比我们聪明,他做某件事可能比我们快,但是对于综合性的,对今后长远的一些预见,可能不如老年人,所以我们老年人还是能发挥作用的。我们这样又转到智慧与聪明的区别谈了很长时间,当时有人做了记录,后来网上有一篇文章“佩雷斯、赵启正论智慧”。智慧是由实践积累的,是由阅历磨练出来的。年轻人的智慧,有人成长得快,有人成长得慢。曾经在多年以前,我在一些大学对大学生们演讲。我说,智慧成长也要有意去培养,我解释说,一个30岁的人,如果具有40岁的智慧,他的一生可能是成功的;如果一个30岁的人,但只有20岁的智慧,他的一生大概平平。后来在两个活动场合,一次在北京,另一次是在山东,两次活动结束后,也巧,都有一位女同志过来问我同一个问题。她们说在网上看到这句话,就想到自己正好30岁了,我是有40岁的智慧?还是只有30岁的智?,想来想去睡不着觉。请您告诉我,如何才能有超前年龄的智慧?我说有三个建议:一个就是你周围如果有年岁较大、阅历比较丰富的智者,你不妨和他多交流,因为他的一生中的几十年积累的某些经验、体会、教训,可能用较短的时间就能传递给你,这样你就走了捷径,高效地吸收了他的智慧。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读一些可靠的书,中国每年要出40多万种书,每年读几本,十几本或几十本。选择适合你的好书,书中的智慧会在不知觉中融入你的素养。选书也是一门功夫,靠老师、靠朋友推荐,多读书评,做选书的有心人,就会对好书敏感。第三个建议,你头脑里务必保留一些空间,像计算机硬盘一样,下载的东西太多,占满了,计算机运转就慢,甚至会死机。只会记忆名人的文章不够,头脑留出足够的空间,运转自己的思考,提炼自己的思想,这样你就提升了。我是1998年由上海到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以为就是做一届,结果做了十几年,2012年才退休。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希望我兼任院长,后来请示了中央组织部兼了院长。和年轻人在一起,形成了互补,我觉得对我也很有帮助。和这些青年教授、博士接触,发现我在新知识方面很薄弱。就拿电脑来说,如何更新程序,如何设计制作PPT课件,我一条一条都是向年轻人学来的,这样才能勉强跟得上时代。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名词都得学习。和青年人打成一片还不那么容易,甚至网上年轻人创造了很多新的词汇,也得问问才知道。前几年有位博士研究生通过了博士论文,她说“喜大普奔”呀!我不懂,原来这是喜出望外、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和奔走相告的缩写。虽然我们承认老年人的智慧有些积累,但是必需承认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当年强大的多,我们在和青年人互补中,更多的是向他们学习。日本人有时称老年为“实年”,是源于中国的“春华秋实”,在古代,“华”与“花”相通,春天开花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么,老年则是“实年’。60岁或65岁,因为退休了,第二春开始了,有时间了,可以不上闹钟了,可以自由地做一点事情了。《晚霞生辉》就是一份证明。实年也有界限,我现在78岁了,我还有梦吗?希望子女们有成就,超过我们这一代。现在到了新时代,我们更希望国家、民族不断前进,不断更好。国际时事不停发展,我们也得学习,明白形势和我国的对策,才放心。现在我们知道了美国对中国开战了,是贸易大战,美国人自己说过,对中国要“遏制和接触”。一个硬币两面,一面是对中国遏制,一面是接触。什么是遏制?就是踏刹车,接触是脚抬起来,离合器就合上了,这完全根据美国的利益来决定。我们强大了、崛起了,他就要遏制你。这回我们看清楚了,遏制的要点与我们老专家的专业有关系,就是高科技领域。他们明说《中国制造2025》表明中国政府领导和支持占领高技术,他们是决不让我们的高技术赶上美国的,特朗普给我们上了深刻一课。最近网上可以查到一个两分钟的视频,是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100多人参加,两会多数派少数派领袖都参加了,一些美国科技公司,如AT&T的总裁也参加了。他们一向难得一致意见,这次全体一致要从政策到贸易遏制中国的高技术发展。会议开始,会议主席发问,有谁用中国的华为手机吗?见没有人举手,他说,很好!没有人用过。他们宣称,我们不能与我们价值观不同的公司和实体合作推进他们高技术的发展,实体就是指中国。这赤裸裸地教育了我们。最后,我希望大家要永远乐观,要克服偶尔浮现的孤独感,要达观,要健康。晚霞生辉,这就是我们还有的梦想!祝我们40年纪念会的时候再相见!谢谢大家!

篇6:在海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贾庆林)

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2009年6月16日)

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

今天,来参加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5周年和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5周年座谈会。我代表民革中央向到会的各位黄埔同学及所有海内外黄埔师生及亲属表示热烈的祝贺!致以诚挚的问候!

85年前,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毅然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同时,鉴于国民革命的发展迫切地需要革命的武装,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大力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当时,全国一批批热血青年,怀抱救国救民的崇高愿望,从五湖四海汇集到广州黄埔,他们本着“亲爱精诚”的精神,高唱“怒潮澎湃”的校歌,同场操练,同窗切磋,在黄埔精神的熏陶下,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一起锻炼成长。在黄埔军校的门口挂着一幅醒目的 —1—

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当时成为黄埔同学的座右铭。黄埔军校培养了诸多军事、政治人才,一批批革命军人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过深远影响。

1984年成立的黄埔军校同学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黄埔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黄埔军校同学会广泛联络海内外黄埔同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并为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交往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埔军校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黄埔军校在中华民族发展中显示的积极意义我们将永远铭记,我们祝黄埔军校同学会在新的时代中,以传承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为动力,为国家民族的奋起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是民革特有的传统,是民革作为参政党最基本的特色。民革从建党之初就高举起孙中山先生这面旗帜,以中山先

生的思想和理想作为我们奋斗的精神食粮,在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做出了积极奉献。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凡是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努力奋斗。”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民革向来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我们全党上下努力发挥民革的优势,以孙中山先生爱国、统一思想为纽带,与岛内及海外各个阶层的人士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推动两岸交流、交往,沟通情感,增进共识,做实事,做好事。

去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就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提出一系列重大政策主张,进一步确立了通往和平统一的现实道路,为我们今后妥善处理好两岸关系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良好势头。

85年过去了,孙中山先生理想的民主革命早已实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一步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国人民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

篇7:在海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贾庆林)

(2008年10月8日)今天,地委、行署在这里隆重召开毕节试验区成立20周年总结工作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毕节试验区、安顺试验区成立20周年总结大会精神,回顾总结毕节试验区成立20年来的成就和经验,安排部署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

一、紧紧围绕“三大主题”深化改革试验,推动了试验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20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重大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使试验区较好地发挥了“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过去的20年,是毕节试验区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20年。20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紧紧围绕“三大主题”,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区生产总值从17.8亿元增加到335.45亿元,年均增长10.5%,财政总收入从1.96亿元增加到55.06亿元,年均增长18.15%,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高出1.2、1.09和1.5、0.44个百分点,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第三。初步形成了“两烟”、电力、煤炭三大支柱产业,烤烟达185万担,卷烟达40万大箱,成为全国第四大优质烟区;电力装机容量806万千瓦,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煤炭年产量达3000万吨,成为全省第二大煤炭工业基地。

(二)过去的20年,是毕节试验区反贫困成效最显著的20年。20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同恶劣的生存环境作斗争,坚持开发式、搬迁式、参与式、救助式扶贫相结合,探索出了“三治并举”、“五子登科”、实施项目辐射带动、培植绿色产业、发展劳务经济等发展路子,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3公斤提高到351公斤。人均纯收入从182元增加到2458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6公斤、84元,恩格尔系数从72.6%下降到55.16%。绝对贫困人口从345万人减少到49.8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5.4%下降到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97元增加到10197元,年均增长14.4%,恩格尔系数从62.89%下降到40.26%。

(三)过去的20年,是毕节试验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20年。

20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创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促进的模式,通过实施《中国3356》、长防、长治、珠治、天保、退耕还林、“四园三场”、“三林一茶”等一系列重点工程,累计造林144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94%上升到35.92%,比全国高出17.71个百分点。通过实施石漠化治理、坡改梯、水土保持等工程,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913平方公里,土地侵蚀模数从每平方公里5446吨下降到3389吨,每年减少流失量1600多万吨,不仅增强了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为构筑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执行严格的环保政策,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关闭“两土”,彻底取缔“十五小”,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不断下降,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

(四)过去的20年,是毕节试验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20年。20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全区人口出生率从28.09%。下降到14.31%。,比全省多降3.37个千分点;人口自增率从19.47%。下降到7.8%。,比全省多降3.2个千分点。据初步测算,20年来少生139万人,减少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500多亿元。“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农村孩子上学难问题得到解决,建成了毕节学院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人均受教育年限从3.8年提高到6.2年。每年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70万人次左右。初步建立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低保、农村低保覆盖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64%,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五)过去的20年,是毕节试验区城乡面貌变化巨大的20年。20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建成了贵毕高等级公路、大纳公路、内昆铁路威宁段等,黄织铁路、厦蓉高速公路清镇至织金段已开工建设,全区公路里程从4484公里增加到15894公里,等级公路从950公里增加到6346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96.1%的村通公路。通过实施渴望工程、解困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烟水配套工程等,解决了39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人均稳产高产田土从0.2亩提高到0.36亩。实现了村村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全区各类文化事业机构发展到213个,250个乡(镇、办事处)建立了文化服务中心,1500多个村建立了图书室。基本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无房居住的问题,消除了不遮风雨的“杈杈房”,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9平方米增加到22.78平方米。

(六)过去的20年,是毕节试验区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20年。20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把改革开放贯穿于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一方面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促进发展。按照“建设小区、推动大区”和“小试验,大方向”的要求,紧扣“三大主题”,根据每个时期改革试验的重点,进行了“人地挂钩”、人口控制综合治理、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小额信贷抑制返贫、小城镇综合改革、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探索,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人口、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坚持以全方位的开放打破封闭、促进开发。广大干部群众克服了“满足现状、自我封闭”的自然经济观念和“怕吃亏、怕肥水流入外人田”的小生产狭隘思想,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多层次的横向经济联合,先后引进了美国汉氏、华电、兖矿、永煤、新希望、宜化、西部控股等一批国内外优强企业,累计投资近500亿元参与我区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解决了开发建设过程中人才、资金、技术等缺乏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发展活力和后劲。

毕节试验区20年的成功实践,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得益于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省直各部门、深圳市以及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得益于全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地委、行署,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与发展的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二、紧紧围绕“三大主题”大胆探索实践,在不断总结完善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20年弹指一挥间,20年风雨兼程。回顾20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必须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深化试验主题。20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按照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位一体”整体推进,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开创了一条通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探索之路。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一理念不动摇,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了以破坏生存环境等为代价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初步摆脱了长期困扰我区发展的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恶性循环,跳出了“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落后怪圈,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沿着科学发展方向的奋进之路。

(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注重汇聚各方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20年来,在中央统战部的组织协调下,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始终如一地把探索试验区的科学发展之路作为历史责任,把推进毕节试验区的改革与发展作为重要事业,把两万多平方公里的毕节大地作为他们合力扶贫攻坚的试验场。他们不仅为试验区的改革发展谋大计,献良策,指导试验区制定1989-2000年、2008-2020年的改革发展规划和若干子规划,提出发展“两烟”、生态畜牧业、绿色林果业、煤电一体化等特色产业的思路,帮助我们提高了决策水平,而且促成了铁路、公路、水电站、火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帮助引进项目80多个,资金300多亿元,培训各类干部1.75万人次,新改扩建各类学校119所,为毕节试验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贫困地区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成功范例。

(三)必须坚持实行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20年来,全区上下坚持实施科技兴农,不断提高粮食单产,逐步解决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培育壮大“两烟”产业,逐步解决农民增收与财政增长的问题;坚持以资源开发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能源、原材料等优势,逐步解决工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坚持发扬拼搏进取精神,不断改善交通水利条件,逐步解决发展受基础设施制约的问题;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逐步解决生态恶化的问题;坚持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安全生产层级管理体系,逐步扭转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问题。

(四)必须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注重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20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坚持围绕改革试验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改革试验,先后开展了“双带”、“双培”、“1234” 党建工程、“四有四无”党支部建设、“三创三强”、“两强化双工程三建设”、“六个一工程”、“三级联创”等一系列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活动,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五)必须坚持大力弘扬试验区精神,注重在探索实践中不断迈出新步伐。20年来,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当年提出的“发扬艰苦奋斗、扎实苦干精神”的指示,大力弘扬 “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 的试验区精神,勇于改革创新,勤于实践探索,敢于攻坚克难,始终围绕“三大主题”想实招、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在各种条件十分艰苦的乌蒙山区谱写了一幅幅战胜贫困、改造环境、艰苦创业、建设美好家园的壮丽篇章。

三、紧紧围绕“三大主题”继续改革创新,奋力开创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9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毕节试验区、安顺试验区成立20周年总结大会,根据宗源书记在会上提出的试验区在 “思想解放要有新的更大成效,发展环境要有新的更大改善,深化改革要有新的更大突破,对外开放要有新的更大发展,干部队伍建设要有新的更大加强”等重要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毕节试验区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三大主题”为主要抓手,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紧紧扭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不动摇,始终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缩小与全国全省的发展差距,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 %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55%左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6%。以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试验区从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变、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从欠开放地区向全方位开放地区转变,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贵州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在充分肯定毕节试验区取得的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清醒的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主要是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影响科学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经济总量比较小、人均水平比较低,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建设治理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我们一定要敏锐的看到,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试验区的高度重视;二是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国家有关部委及社会各界对试验区的大力支持;三是国内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开发试验区丰富的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契机;四是一纵一横的厦蓉、杭瑞高速公路等的开工建设为试验区经济的大发展正创造越来越有利的条件;五是全区人民盼发展、思发展、谋发展的强烈愿望成为试验区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这些机遇,全区上下一定要千方百计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一定要奋发有为而不可无所作为,一定要紧紧围绕已经明确的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着力在创新发展思路上取得新成效。胡锦涛同志在试验区创建之初就强调:“解放思想要贯穿于试验的全过程,要自始至终抓好。”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产物,试验区20年来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讲在于坚持把中央和省的有关精神与毕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实践证明,思想上的障碍,是束缚我们改革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是我们同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解放思想,必须坚决克服四平八稳、因循守旧,必须坚决克服坐井观天、狭隘封闭,必须坚决克服夜郎自大、安于现状,必须坚决克服拖拉散漫、敷衍了事,为改变试验区落后面貌、追赶发达地区而拼搏进取。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科学意识,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贯穿于改革试验的全过程,体现在试验区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之中,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一核心来推进思想观念的大解放,来推进体制机制的大创新,来推进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的大提高。我们只有把解放思想作为改革创新的动力之源、集聚能量的现实之需、推进发展的根本之举,在敢闯、敢试、敢冒上显本领,才能使毕节试验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深化“三大主题”上迈出新步伐,在探索实践上创造新经验,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在科学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二)一定要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着力把我区建设成为贵州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试验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试验区成立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总结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探索试验为路径,始终把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试验区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深刻认识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毕节试验区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毕节试验区作为全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力争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一个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较快增长速度,千方百计地壮大经济实力,千方百计地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千方百计地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千方百计地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全省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

(三)一定要坚持“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着力把我区建设成为贵州生态文明示范区。一是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规划和实施之中,贯穿于环境保护治理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之中。二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试验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农民增收致富这一目标,到2010年生态畜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到2015年“两烟”、马铃薯、特色农业、劳务经济等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生态畜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三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产业的循环组合为突破口,切实推行清洁生产,实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围绕交通、资源等要素,抓紧布局和建设一批工业聚集区,加快谋划和实施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和项目,积极培育和扶持环保型、生态效益型的产业和龙头企业,努力构建毕节(大方)新型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织(金)纳(雍)煤电磷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威(宁)赫(章)煤焦化工及金属冶炼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金(沙)黔(西)煤化工及绿色产品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用3—5年时间使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5—8年时间煤炭生产规模突破1亿吨,到2020年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四是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试验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力争到2010年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2015年突破200亿元,使之成为我区新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信息、咨询、餐饮、房地产、连锁经营、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五是要大力实施工程治理。积极探索推进生态建设的新模式,通过实施石漠化治理、草海治理、矿区生态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城市绿化美化、绿色通道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公园建设等“十大工程”,力争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让试验区的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四)一定要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着力为试验区新一轮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宗源书记在省总结大会上要求试验区“必须真正成为一个开放的试验区”。一定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彻底打破长期形成的封闭格局和落后观念,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向国内外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围绕试验区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和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好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和重大活动的招商引资,特别要抓住龙头项目,重点引进优强企业,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层次和水平。要围绕扩大开放的要求,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上下功夫,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打造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营造和优化让投资者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顺心的体制环境和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不断增强投资环境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扎扎实实地把招商引商与扶商安商结合起来,使试验区真正成为发展的高地、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要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尽快改变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五)一定要坚持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强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二横三纵五联”骨架公路网,努力构建试验区交通运输体系。力争到2010年基本形成对外运输通道主骨架,对内运输通道的紧张状况得到初步缓解,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2012年前毕节机场建成通航;2015年前建成厦蓉高速、杭瑞高速毕节段,形成南接贵阳、北连泸州、东接遵义、西连六盘水的高速公路骨架;力争建成成贵快速铁路毕节段以及煤炭运输专用铁路;到2020年,形成以毕节市为中心,沟通南北、连贯东西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筑2小时到达各县城,3小时以内到达周边地、市的“交通圈”。二是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好总投资10亿元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基本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扎实抓好烟水配套工程、“三小”水利工程、节水示范工程、金黔大型灌区和红旗、威西、宋官等中型灌区建设。力争到2012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改变工程性缺水状况,到2015年完成5县市城市防洪和重点乡镇防洪工程建设,形成完善的城镇防洪体系,完成一批重点乡镇和洼地排涝的防洪减灾工程;切实加大病险水库治理力度,建成金沙胜天、织金大新桥、毕节龙官桥、黔西附廓、大方岔河等一系列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三是要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改造中低产田土,在2010年实现人均0.5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目标。四是抓好信息化建设。大力实施“数字毕节”工程。

(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抓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一是要继续加大人口控制力度。继续推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强化社会制约与加大利益导向相结合的政策体系,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继续降低生育水平,深入开展优生优育优质服务,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二是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巩固“两基”攻坚成果,积极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力争到2010年使我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三是要切实加强卫生工作。加强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民办医院规范发展,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提高群众的医疗保障和保健水平,力争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1岁以上。四是要切实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尤其要加大良种良法等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轨道上来,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和中药现代化工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五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面落实好城乡低保制度。逐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制度,切实解决好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力争在4年内基本完成农村40多万户危房改造。六是要进一步抓好新阶段的扶贫工作。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核心,解决温饱与抑制返贫并重,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开发扶贫的新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七是要深入开展好“和谐毕节”的创建工作。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突出抓好安全生产,着力构建和谐矿区,认真实施好2008—2010年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力争三年内摘掉煤矿安全生产“重灾区”的帽子。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七)一定要坚持在探索创新上下功夫,着力为试验区改革发展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继续积极向中央争取对试验区的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好省委、省政府〔2007〕29号文件规定的关于支持试验区改革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善于在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上下功夫,力争在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组织创新、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一是在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有新的突破。要继续重点探索建立健全开发扶贫的新机制、人口控量提质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机制、煤炭等资源开发综合补偿和生态建设的新机制,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机制。二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有新突破。统筹城乡规划,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城镇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抓好户籍制度、林权制度、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改革,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新机制,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的功能,把毕节市(含大方)建设成为人口达100万,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黔西、织金、威宁县城要按照中等规模的旅游城市来建设,金沙、纳雍、赫章县城要结合自身特点强力推进城市建设,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同时,要大力抓好小集镇与村庄整治建设工作。三是在探索金融创新上有新的突破。扶持壮大村镇银行,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加快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及农业资金互助社设立的步伐,努力解决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积极筹办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争取发行地方政府建设债券,着力解决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紧缺问题。积极推动支持区内企业上市。四是在社会事业体制机制改革上有新的突破。大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四、紧紧围绕深化“三大主题”加强党的建设,为试验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深化“三大主题”实践,实现毕节经济腾飞,必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努力培养锻炼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解放、胸怀宽广、心系群众、战斗力强、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一)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真正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农民群众得实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强有力地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切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大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力度,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探索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继续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积极稳妥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各方面优秀分子吸纳到党内来。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推进中央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三)大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宗源书记指出,“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决定性的因素在于试验区的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能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五湖四海、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注重从基层、艰苦环境和重要岗位选拔优秀干部。

(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全面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不搞短期行为,不弄虚作假。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考核,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部署执行到位、取得实效。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 “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和试验区精神,始终按照“工作创一流,目标争第一”的要求,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要满怀激情,干任何一项工作都要精益求精,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努力在“比、学、赶、超”上谋划新思路,实现新突破。

篇8:在海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贾庆林)

佳木斯市公共关系协会是我国成立较早的跨行业、社团群体交叉、人才聚集的市级公关组织之一,它成立于1990年4月4日,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二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省公关协会及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具体指导下,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关协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名誉会长、顾问的亲切关怀下,市公关协会团结带领各理事单位、各位理事不断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推进我市公关事业的发展。二十年来,市公关协会与各位同仁一道,不断增强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会员单位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拓展公关工作的服务领域,为佳木斯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市公关协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探索到振兴,它的社会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不断增强,它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多次受到省和国家公关协会的表彰,2008年,协会被评为全市最高级别的三星级协会,得到全市上下的认可。

市公关协会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大体走过了三个阶段:

一、开创与探索阶段(1990.04—1999.10)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现代公共关系理念引进我国,一批有识之士投身于公共关系知识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创了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先河。1981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1989年黑龙江省公关协会成立。在省公关协会的协调指导下,市委、市政府对公关工作高度重视,责成刚刚从市人大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刘文斌主任筹组市公关协会,明确市体改委为业务主管部门。市公关协会于1990年4月4日正式成立,刘文斌同志担任第一届公关协会会长,原市委书记李福顺、市人大主任张庆久、市政府副市长康增等领导同志担任协会顾问。刘文斌会长老当益壮,带领一批热爱公关工作的有识之士,围绕市委确定的中心任务,积极而又热忱地组织开展公关活动,做了大量开创性、基础性、探索性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果。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1)围绕改革开放搞好公关服务。1991年7月,市公关协会牵头成立我市第一家对苏及东欧出口商品展览馆,先后举办了两次大型产品展销会。第一次展会由市公关协会和天津商会、天津国际展览公司主办,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成交踊跃,此活动受到市领导好评。接着在首届三江国际旅游节期间,市公关协会举办了“国际精品展销会”,组织邀请全国18个省市的123家厂商参展,参展商品1800多个品种,吸引俄罗斯客商50多家,成交额800万元。受到时任市长周辉春同志的表扬。

(2)围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搞好公关服务。1992年,市公关协会应邮电局请求,发挥对外公关的特点,帮助企业成功从加拿大引进价值1000多万元的C3数字微波通讯设备,提升了我市电信现代化水平。

(3)围绕创办经济实体搞好公关服务。从1992年至1996年,刘文斌会长积极支持一些能人下海经商,投资兴业,先后有30多个民营公司挂靠协会,协会内部最多时成立20多个与经济发展有关的部门,并先后在北京、济南、秦皇岛、威海、烟台等城市设立联络处,经贸活动一度很活跃。

(4)围绕提高公关业务水平搞好公关活动。从1990年至1998年,市公关协会先后8次派员出席全国公关组织每年一次的联席会,以会促学,学习公关前沿知识,了解各地公关经验。1991年6月,创办了公共关系学校,10年内累计培训公共专业学员2500多名。1991年创办《公共关系报》,1993年改为《佳木斯市公关》,先后编印15期。对提高协会同仁的公关业务水平很有帮助。

二、巩固与提高阶段(1999.10—2004.11)

市公共关系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于1999年10月20日完成换届工作,由李福录同志接替刘文斌同志出任会长。李福录会长在任五年内十分敬业,带领协会领导班子在继承中创新,攻坚克难,做了大量工作,使我市公关事业得到了巩固与提高。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1)在组织建设方面。通过换届增添了新鲜血液,从各个行业选拔优秀人才50多人担任协会理事,选聘两名企业家任公关协会副会长,增聘一名市领导为协会顾问,增选5名副秘书长,使协会班子相对年轻化。办公地点也从市档案局大楼迁至市一建公司。主管机关从市体改委变为市政府办公室,与市领导的沟通更加方便。针对市公关协会下属单位存在的问题,协会在2001年对所属部门和企业进行了整顿,解除了10个挂靠公司,停办了3个部门。

(2)在加强公关服务方面。协会成立了公关信息中心,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难问题,主动与一些企业联系,先后帮助200多名下岗职工找到了新工作岗位,有30多人来电话向协会表示感谢。协会成立了法律咨询服务处,聘请专业律师为会员单位服务,在莲江口镇设立了法律咨询服务站,教育和引导公民学法、用法、守法,达到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目的。协会还开展了为企业服务的咨询活动,名誉会长刘文斌、会长李福录和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恩普等协会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先后深入北方机械厂、友谊糖厂、佳纸股份公司、农机总公司、汇丰易拉盖制造公司等企业,为其改制提供法律政策服务,受到企业欢迎。

(3)在组织公关活动方面。协会于2002年初组织了公关专业人才培训活动,有40多人参加培训。同年5月8日,协会组织了全市食品行业发展战略峰会,邀请省著名专家孟昭宇教授,到会作了公关市场营销专题报告,受到食品行业和有关部门领导的好评。协会为了推动企业公关工作开展,2003年在百货大楼召开了全市企业公关工作经验交流会,协会副会长、百货大楼总经理刘福海同志介绍的经验,引起大家共鸣,推动了全市企业公关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创新与发展阶段(2004年1 1月至今)

市公共关系协会六届一次代表会议于2004年11月14日完成了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由刘文斌和李福录两位前会长推荐,王永厚同志担任新一届公关协会会长。

五年多来,市公关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各位名誉会长、顾问关怀及社会各界支持下,全体公关同仁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协会优势,在前五届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个阶段主要工作: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三个服务”,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和文化繁荣助力

这几年,协会自觉坚持宏观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微观为社会各界服务,内部为会员单位服务的“三个服务”宗旨,扩大协会覆盖面,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服务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助力文化繁荣的作用日益突出。

2006年和2008年,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经委、市社科联和新闻单位,成功举办两届公共关系与地域经济发展论坛。两次论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为核心,以实现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为目标,结合市情,重点围绕实施“十一五”,推进十项重点工程,改善经济环境和创业环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两次论坛共交流论文七十多篇,评了奖,出了书,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影响。协会还参加了市老科协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两名同志获优秀论文奖。

招商引资是我市近年来的重点工作,协会积极主动地围绕这一重点开展工作。不仅积极介绍外地客商到我市考察洽谈,还主动为落地项目提供全程服务,协助相关单位引进项目5个。其中,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的“长青世水花园”开发项目,从引资考察、洽谈签约、编写可行性报告、包装推介到立项、办理土地规划等审批手续,协会都全程跟踪服务。第一期工程仅用5个月时间就已竣工,协会的工作受到开发商、建筑商和相关部门的好评。由协会做中介,促成了桦川县与市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桦川农机大市场。该市场占地6万平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协会还积极参与省政协和市政府、市政协主办的“第三届(2007)中俄区域合作论坛”的筹备工作,主动献计献策,协助大会邀请有关人士及知名企业家前来参会。2007年,协会应邀帮助莲江口农场与交通局等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哈罗公路莲江口农场段的拓宽与修复工程,达成建设该工程的协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市全局性重点工作,协会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多次深入到市里确定的帮扶点一郊区长发镇南长发村,帮助规划建设科技文化室、村民文化中心广场、健身设施等。协会为南长发村组织谱写了村歌,并制作了歌碟送到村民手中,进一步激发了村民依靠自身力量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受到村民的欢迎。

发挥公关协会优势,为推介佳木斯、宣传佳木斯助力。2007年,以人民日报《人民文摘》杂志社为平台,开辟佳木斯专版,重点推介、宣传了桦南县域经济、同江大农业及赫哲渔村文化建设、大商集团百货大楼、市建设银行、市技师学院、黑龙江省小儿脑瘫医院、中日合资绿慧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

2006年至2007年成功组织了赴京参加“全国英语人才选拔赛”、“全国普通话形象大使选拔赛”和“全国首届《让每个孩子都成功》艺术人才选拔赛”活动,40多名选手在京获金、银、铜奖,市公关协会获全国优秀组织奖。

经协会组织推荐,市长李海涛获得2007年度中国公关十位杰出人物奖;刘臣、刘福海同志获得2008年度中国公关杰出人士奖;王友谊、王永厚获中国公关优秀人士奖;市公关协会获优秀组织奖。

2006年,协会联合市工商局和百货大楼成功举办了全市首届十佳广告和十佳公关名人评比活动。与市有关部门联合主办了全市首届推介十大经济人物、十大新闻人物和十大新闻事件的评选和颁奖活动。协会成员中有9名同志和两个单位榜上有名。

在为会员单位服务方面,本着专事专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帮助会员单位佳木斯“爱乐乐团”于2007年“五一”劳动节推出一台大型红色交响音乐会,为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劳动模范表彰会演出。时间紧、任务重,协会集中精力和时间,整合艺术资源,参于策划、包装、排练、演出到宣传推介的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协会还有效利用自己的会刊《公关传播》,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搞好宣传报道,及时刊载协会的活动动态,免费为会员单位刊登广告,力求使《公关传播》图文并茂,内容鲜活。坚持原市委书记郭晓华提出的“传承公关理念,展现地方公关风采,构架公关信息桥梁,打造公关服务平台”的办报理念,几年来,《公关传播》共办了14期,为会员单位组织了50多个专版宣传报道,发表各类消息、评论和理论文章200多篇,人物专访40多篇,转登国内外公关信息及各类文章近100多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协会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在2008年和2009年春节,分别协助市建行和市经委、市国资委组织策划举办了春节大型联谊活动和金牛迎春联欢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11月初,应邀帮助佳木斯三江温州批发城二期扩建项目竣工庆典主办了三天的大型庆典广场演出活动,并创作了歌曲“光彩灿烂温州城”。2008年春节之后协助北方佳宾集团策划组织了产品鉴评推介联谊会。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拓宽公关协会工作领域。

几年来,协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围绕发展地方经济、树立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不断探索,使协会工作在方法、内容、领域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创新。

一是注重调查研究,拓宽服务领域。

几年来我们多次组织人员对佳木斯电业局富华风力发电站、三江湿地管理局、莲江口农场、佳木斯市职业学院、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佳大高新技术开发中心、佳木斯工商银行等50多家单位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增进了感情,扩大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领域。这几年,共协助莲江口农场等会员单位举办了招商会及产品推介活动6次。组织会员单位为佳大外国语学院特困生和佳西社区下岗职工举办大型慈善捐赠活动,捐赠钱物折合人民币三十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发挥专业人才作用,深入一线开展服务。

为贯彻国家倡导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战略,落实我市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协会组织会内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节电、节煤、垃圾充填、废气发电和炼焦废气发电等项目开发建设。受市有关部门的委托,副会长、高级工程师李江参与了海棉钛项目水文地质堪测和柳树岛地热综合开发项目的论证、设计和勘察工作,帮助牡丹江市找到了地热热源。协会组织水稻种植专家、医疗保健专家,进行科普推广、讲座及认证工作。2007年4月初,请水稻种植专家到莲江口农场为水稻种植专业户及技术员进行科学种植水稻讲座,现场解答了养殖专业户提出的专业性问题。近几年来,几个专门委员会积极组织科普、医疗保健和常见病预防等讲座30余场次,听讲人数3000多人次。通过这些工作,不断探索了协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渠道、新方法、新内容。

三是坚持盛世修典传统,加大我市音乐作品搜集、整理工作力度。

2006年出版了《唱给家乡的歌王永厚创作作品音乐集》,2008年6月20日成功举办了《唱给家乡的歌王永厚作品音乐会》。2007年,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配合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化局等部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从征集到的2000多首各类歌曲,精选出300多首音乐作品,出版发行了《三江大地的歌》。该书是三江地区时间跨度最长、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典籍意义的歌曲集。市委书记林秀山亲自为歌集作序,对该书的出版、发行给予充分肯定。

四是加大服务力度,加快所属单位发展。

市“爱乐乐团”、“市民族艺术团”、“市好姊妹艺术团”是挂靠市公关协会的民办文艺团体。几年来,帮助这些单位解决了排练场所、协助安排演出、组织新闻媒体宣传推介,还为“爱乐乐团”策划了赴东方第一哨慰问边防部队的演出活动,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导了此次活动。2007年8月下旬,在市第二届群众文化节期间,市公关协会组织了两个专场演出。2008年举办了“迎奥运·庆八一”广场文艺演出活动。举办了2009年首届新年民族音乐会,“爱乐乐团”、“民族艺术团”及李盛聚等3人分别荣获市先进单位和个人奖。这几年,这些艺术团体累计为市里的节庆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演出30多场,组织人员为基层单位创作歌曲30多首,舞蹈20多个,为我市文化建设和活跃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做出了贡献。

(三)坚持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理念,不断强化协会的自身建设。

一是按照协会的章程规定,定期召开了理事代表会、会长联席会、全市公关界两年一度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等,精心谋划工作要点,并布署实施,使协会各项工作做到了依章而行,规范运作。

二是吸纳社会各界有志于公关工作的仁人志士,壮大协会力量。到目前为止,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已增加到200多个,会员总数达到近千人。其中吸收佳木斯爱乐乐团、佳木斯民族艺术团、佳木斯好姊妹艺术团、军乐团、威风锣鼓团等八个民办文艺团体为团体会员单位,提升了协会的文化软实力。近年来,我市的公关组织不断向下延伸,2009年,汤原县率先在外市县成立了公关协会,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三是遵循“协会的生命力在于开展活动”这一重要理念,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五年来,协会紧紧围绕我市阶段性重点工作,组织策划开展了各级各类活动100多次。协会积极参加了每年一度的全国公关组织峰会和公关论坛活动。通过参会,学习了兄弟省市公关协会的先进经验,增加了与各省市公关组织的交流和往来。正是这些活动焕发了协会的活力,增强了协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公关协会成为佳木斯社会舞台上最活跃的社会团体之一。

回顾佳木斯公关协会走过的二十年,是在市委和市政府领导关怀下,公关同仁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公关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二十年;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探索,在服务中突出特色,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的二十年。多年的公关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与时俱进是公关协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回顾协会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可以说,这是我们公关人永不满足,永不停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过程。以纪念协会成立二十年为契机,我市公关事业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承担新使命,完成新任务,迫切地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开拓新局面,才能赢得公关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其次,领导重视是公关协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二十年来,市级几个班子、几届班子都十分重视公关工作,这是协会不断战胜困难,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原市委书记李福顺、李清林、郭晓华、现任市委书记林秀山都曾为协会题词,对协会的发展寄予厚望,为协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主管协会的历任常务副市长王玉林、陈信、许兆君、张邦升、孙等领导,千方百计为公关协会排忧解难,为协会顺利开展工作保驾护航。二十年来,历届名誉会长和顾问积极支持和关心市公关协会的工作,协会的发展和壮大有他们辛勤的汗水。事实证明,没有领导的重视,就没有公关协会的今天。

第三,广揽人才是公关协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增强协会的吸引力,把更多的优秀公关人才,吸纳到协会中来,是扩大协会覆盖面,保持生命力,提升影响力的基础。二十年来,我们固本开源,延伸触角,拓展领域,在协会中汇集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公关协会开展的许多活动,得到了企业界、科技界、金融界、教育界、文化界、新闻界和公关同仁的紧密合作和无私支援,在公关协会遇到困难时都能伸出友谊之手给予支持和帮助,使协会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第四,无私奉献是公关协会生存与发展的保证。公关协会驻会的各位会长和工作人员,大都是机关退休的老同志,大家不图名不图利,甘愿为协会工作发挥余热,无私奉献。虽然协会不开工资,大家不仅没有怨言,还兢兢业业工作,甚至有时自己垫钱为协会办事,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协会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上一篇:企业发展的十大病症下一篇:地理微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