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到户政策措施调研报告

2024-07-08

扶贫到户政策措施调研报告(精选9篇)

篇1:扶贫到户政策措施调研报告

扶贫到户政策措施调研报告

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4月份以来,我办组成扶贫到户政策调研专班,分别深入到南漳县李庙镇堰沟村、香石村和长坪镇青林村、赵岭村等4个贫困村调查摸底,并在以上镇、村及九集镇沙河、汪家井、九仙观、八泉等4个贫困村,通过与县、镇、村干部和贫困农户走访座谈,对贫困村扶贫到户政策的落实和需求等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综合7个县(市)区调研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形成扶贫到户政策专题调研报告如下:

一、扶贫到户工作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我们感到: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进行重大调整,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以来,各级政府全面推行“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更加关心关注民生问题,在产业扶贫、雨露计划、扶贫搬迁、小额扶贫贷款等专项扶贫工作和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教育、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行业扶贫方面,加大扶贫到户力度,努力使扶贫政策全面覆盖低收入人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事实证明,现阶段实施的扶贫到户政策是切实可行的。

但是,通过对7个县(市)区贫困户基本情况调查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开展扶贫到户工作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工作主体的贫困户中存在的“一差”、“ 四低” 和“ 二重” 现象。“一差”即生存条件差。贫困户大多数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这既是贫困的主要原因,又是一些贫困人口初步脱贫以后又大面积返贫的根源。“四低”,一是受教育程度低。7个县(市)区调查的4701户8296个贫困劳动力中,40岁以上占47.4%,其中60岁以上693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59%,其中文盲或半文盲状态1301人。二是脱贫意识低。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还有一部分人有一定智力障碍,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三是发展技能低。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农村贫困人口的3%左右,贫困人口中能掌握到1-2门实用技术的群体只有很少一部分,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四是收入水平低。多数贫困户是纯农户,贫困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为62.8%,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二重”,一是教育负担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8000元左右,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上学负债累累,上大学负担就更重,极易形成贫困→辍学→再贫困的恶性怪圈,使贫困户家庭难以摆脱弱势地位。二是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外出务工仅占10%,贫困户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一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

二、扶贫到户政策措施探讨

鉴于目前贫困户存在的诸多问题,扶贫到户政策措施的研究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更加合理有效。为此,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对扶贫到户政策措施做出以下探讨:(一)专项扶贫到户政策探讨

1、关于产业扶贫到户政策

(1)对贫困户发展种养加项目的支持政策。在不同项目的支持幅度上,种植业项目,扶持资金主要用于种子、化肥、农药等,其资金额度每个贫困户在5000元之间为宜,尤其是生命力强、效益好的项目更要给予重点支持。发展养殖业,扶持资金主要用于种苗、防疫、场地建设,其资金额度每个贫困户在3000-5000元为宜,同时要求贫困户加入村级养殖专业合作社,走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之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发展加工业项目,以扶持加工机械为主,投资额度以实际支出的30%为宜,规模不要贪大求洋,而要与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或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为主,有市场,有销路,有效益。

在贫困户的项目确定上,可采取村组干部参谋、农户家庭商定、扶贫干部审定方式。村组干部参谋,就是村组干部结合本地产业发展规划,贫困户的人口素质、经济状况,以及自然环境和市场情况,为每一个贫困户提出项目建议,供贫困户家庭成员商议。农户家庭商定,就是贫困户召开家庭成员会议,认真讨论村组干部的参谋意见,或家庭成员提出的项目意见,形成发展项目的家庭共识。扶贫干部审定,就是农户商定的发展项目,须经扶贫干部审议,看是否符合本地实际、扶贫项目要素要求、市场需求方向。通过以上方式,使确定的项目更加符合本地和农户实际,从而有效提高项目成功率。

在资金扶持办法上,可实行基建资金自筹,启动资金扶持,运转资金贷款。具体筹资标准为二分之一贫困户自筹,四分之一小额贷款,四分之一财政扶持。这样的筹资比例,贫困户拿得出,金融部门敢放贷,财政扶持资金能发挥效益。在扶持资金到户途径上,实行一卡通直接到户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

(2)对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支持政策

政府支持扶贫产业化龙头企业,可采取政府注资,控股企业;贴息贷款,扶持企业;优化环境,支持企业等方法。扶贫贴息贷款是一项扶持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方法,应放宽政策,重点倾斜,简化工作程序,加大贷款额度,以满足扶贫龙头企业的发展需求。

扶贫龙头企业帮助贫困户脱贫,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采取用工帮扶,支付工资帮助脱贫;产品带动,收购原料帮助脱贫;基地覆盖,包收产品帮助脱贫;慈善扶持,无偿支持帮助脱贫等方法。

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户的带动机制,主要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形式,通过产业化链条,把龙头企业所收集的技术、市场、信息传达给贫困户,最终以增产增收、增效增收的形式的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扶贫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扶贫,因此,除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多招收贫困人口务工增收外,其它类型的企业应通过生产原料源自贫困户、经济效益覆盖贫困户、利益分享倾斜贫困户的方式履行扶贫责任。对于享受扶贫贴息贷款的龙头企业,在受益后要在税收环节上专门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建立扶贫工作基金,时间为5—10年,用于扶贫工作并以法定形式固定下来。

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已得到过扶持的扶贫龙头企业进行后续考察,履行扶贫责任好的企业,加大力度进行扶持;责任履行不到位的,限期进行整改,或取消扶持资格。

2、关于雨露计划到户政策

对于有转移愿望的贫困青壮年劳力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可采取培训机构对照市场定菜单,贫困劳力根据意愿选菜品,补助资金跟着人头到学校,学成技艺学校包保找工作。即,市场需要什么,学校培训什么;政府划拨培训资金,以入学培训并稳定就业的人头核算,有效解决培训内容与市场脱节、政府补贴与受训人员的收益脱节问题。

对于“两后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可采取学校继续教育式、师徒结对传艺式、专项培训结业式、网络培训自学式等形式。再补贴政策和操作方法主要是采取补贴生活费、交通费、办证补贴以及就业、创业贷款贴息补贴。对于贫困学生生活困难的可以直接补贴生活费,按月划拨到贫困学生个人账户上。对于贫困学生交通补贴及培训后需要办理相关证件的实际花费,可以采取据实报销的办法。对于贫困生培训后愿意创业的应提供创业担保或贷款贴息补贴,“扶上马,送一程”。

对于在家务农的贫困劳力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培训政策应为“就近就地,分散办班,短期为主,分类指导,精选项目,无偿培训”。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时间一般在1个月以内。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导产业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贫困户参训应减免讲课费、资料费等一切费用。

对于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带领贫困户从事开发性生产的创业培训,着眼点应在能创业、能发展、能带动上。按致富带头人发展阶段进行针对性培训,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力求即学即用,解决问题。对运用所学技能取得成效的,按照致富带头人实际帮扶的贫困人口,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3、关于插花贫困县市扶贫到户政策

在调研过程中,有关插花贫困县市特别是山区县的扶贫到户问题引人关注。由于扶贫开发工作以重点县为主(如扶贫搬迁、生产互助资金和小额扶贫贷款等政策只适应于重点县),插花贫困县市有被边缘化的感觉。各专项扶贫工作中,整村推进除省级项目资金以外,插花县市地方财力有限,村组经济薄弱,整合资金量离要求有很大差距,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在产业化扶贫中,龙头企业难以享受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其对贫困人口的带动能力自然也不足。特别是扶贫搬迁工作,南漳、谷城这两个山区县贫困人口的居住条件与保康县相似,水电路不通,信息闭塞,方圆几公里只有一、二户人家的情况村村可见。我市从2002年开始,采用每搬迁一户市级财政补贴1000元的办法,对三个山区县缺乏生存能力、脱贫无望的贫困户实施扶贫搬迁。但从几年的实践来看,1000元补贴就如杯水车薪,确实无法解决特困农户的搬迁问题,两县的贫困群众热切希望能够尽快享受到国家的扶贫搬迁政策。因此,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应当把对插花贫困县市的扶持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应有的政策倾斜,扶贫到户工作也会进一步落到实处。(三)行业扶贫到户政策探讨

要进一步整合交通、水务、电力、教育、卫生、国土、能源及民政等各部门力量,尽可能地加大对贫困村、贫困户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的投入,力求做到全覆盖。让贫困区域群众早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奠定基础。对贫困户子女上学除了免学费之外,还应给予一定生活补助,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实行奖励政策,确保顺利完成学业。对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对临时性贫困给予救济,对大病实行医疗救助,尽可能减少贫困户家庭经济负担。

(四)党员干部帮扶到户探讨

1.明确帮扶单位。以市、县直部门为主导,采取对口支援、部门(企业)帮扶、市县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定向帮扶、乡(镇)村干部直接帮扶等形式,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档案为基准,分别与贫困户“联姻结缘”,承担帮扶任务。

2.创新帮扶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因户制宜,实施项目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科技帮扶,充分调动帮扶单位(个人)和帮扶对象两个积极性。

3.注重帮扶成效。对帮扶工作要一抓到底,不可半途而废。每年都要联系一批,帮扶一批,消化一批,脱贫一批,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强化帮扶责任。要把帮扶贫困户作为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行落实。帮扶情况登记造册,一定三年不变,贫困户不脱贫,党员干部不离开,并将此项工作选拔重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五)扶贫到户投入保障机制探讨

根据我们在南漳县李庙镇堰沟、香石和长坪镇青林、赵岭等4个重点贫困村的调研,贫困户的发展能力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一家至少有一个明白人,给资金给技术就能带动发展的占65%。第二类是遭遇自然灾害、家有长期病号等情况,给资金给技术一时也难以脱贫的占15%。第三类是居住环境恶劣,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发展生产困难较大的占10%。第四类是全家没有一个明白人(没文化,智商低),缺乏脱贫能力的占10%。针对上述发展差异,扶贫到户投入保障机制可这样设置:

1、核准类型,区别对待。扶贫到户资金投入可分为两大类,即保障型和发展型。到户扶持前,应在认真分类的前提下,对无劳、无智户以暂时保障型为主,与民政部门配合,享受低保待遇。对发展型贫困户,则应分期启动、分批扶持。对有发展条件、有生产能力、有强烈发展愿望的贫困农户给予优先支持。对有发展愿望,却因各种原因难以迅速见效的贫困农户,应在妥善解决存在困难后再行扶持,效果会更好些。

2、对贫困户的直接扶持,应以扶持发展种养加为主。通过初步算帐,种植业按照户平发展4亩经济作物或1500袋袋料,养殖业户平养5—8头牲猪或500只土鸡,坚持连续扶持2—3年,五年可以达到脱贫目标。户平扶持额度3000—4000元比较合适。

3、对贫困户的资金扶持,应实施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无偿资金主要是前期发展必须的启动资金,可在500—2000元之间。在发展起步基本步入正轨以后,通过扶贫到户小额贷款和扶贫互助资金等有偿方式予以后续帮扶发展,直至基本脱贫,且能够稳步发展增收。

4、结合各地特色和优势产业,确定各类能够直接到户的扶贫政策项目名录,全面调查产业发展投入情况,确定相应项目扶持的资金额度,制作成“扶贫政策项目菜单”,由贫困户“看单点菜”,因户制宜地选定一至两个优先扶持项目,作为农户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

5、建议在整村推进基础上开展扶贫到户工作。鉴于直接到户在组织保障机制、实施程序方法等方面的难度比较大,而作为近些年来己成为扶贫开发主要方式的整村推进工作,既有助于解决贫困村的整体困难并推进产业化发展,又便于有的放矢开展贫困户帮扶工作。因此,综合多方意见,我们建议可在继续实施整村推进的同时,每年核定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开展扶贫到户工作,势必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六)扶贫到户的运行组织机制探讨

1、建立扶贫到户的组织保障机制。县级政府要统筹一切扶贫资源,形成一个“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扶贫到户组织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和发挥扶贫领导小组作用,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扶贫责任,并监督落实。要健全扶贫组织机构,延伸工作触角,除县扶贫办作为县级主管部门外,保证每个扶贫工作重点镇有扶贫到户工作站,村有兼职工作员,以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

2、建立扶贫到户的跟踪管理服务机制。充分利用建档立卡成果,强化贫困户动态管理,因户制宜地进行差别性资金扶持,对到户扶持资金一律实行财政直达,确保贫困户及时足额地获得资金扶持。严格党员干部帮扶到户制度,根据县直单位挂点扶贫情况,每个村每户贫困户要确保有一名帮扶领导或党员,明确责任,实行不脱贫不脱钩,确保贫困户三年内脱贫。

3、建立扶贫到户工作的群众监督机制。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工作方针,从贫困户确定项目资金扶持到脱贫退出机制等都要坚持程序。要打造阳光扶持平台,利用张榜公布、网上公示等形式进行公开,要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建立查处督办机制,使扶贫到户工作全程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4、建立扶贫到户工作的考核机制。可由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出台考核办法,对各地各部门落实和执行扶贫到户政策情况实行考核。通过对包括贫困户能力素质、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发展、收入状况等各方面指标的提升幅度来衡量工作成效的好坏。通过考核各级部门帮扶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把帮扶工作与当地经济发展、领导干部政绩挂起钩来,进行奖优罚劣,确保扶贫到户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摘要】

扶贫到户政策措施

对贫困户发展种养加项目的支持政策

扶持资金主要用于种子、化肥、农药等,其资金额度每个贫困户在5000元之间为宜

扶持资金主要用于种苗、防疫、场地建设,其资金额度每个贫困户在3000-5000元为宜

扶贫到户投入保障机制:对贫困户的直接扶持,应以扶持发展种养加为主。通过初步算帐,种植业按照户平发展4亩经济作物或1500袋袋料,养殖业户平养5—8头牲猪或500只土鸡,坚持连续扶持2—3年,五年可以达到脱贫目标。贫困户扶持额度3000—4000元比较合适。

篇2:扶贫到户政策措施调研报告

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更加关心关注民生问题。在产业扶贫、雨露计划、扶贫搬迁、小额扶贫贷款等专项扶贫工作和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教育、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行业扶贫方面,加大了扶贫到户力度,努力使扶贫政策全面覆盖低收入人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作为工作主体的贫困户中,存在着“一差”、“四低”和“二重”现象。“一差”即生存条件差。有些贫困户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四低”,一是受教育程度低。二是脱贫意识低。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还有一部分人有一定智力障碍,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三是发展技能低。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农村贫困人口的3%左右,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四是收入水平低。多数贫困户是纯农户,贫困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为65%,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二重”,一是教育负担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8000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外出务工仅占15%,贫困户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一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鉴于目前贫困户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了创新扶贫到户新机制,探索扶贫到户新途径,开辟扶贫到户新模式,使创新扶贫到户扶持机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结合本市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要因地制宜,优化到户扶持模式

1、产业扶贫到户。一是对贫困户的直接扶持应以扶持发展种养加为主。通过初步算帐,种植业按户平发展4亩经济作物,养殖业户平养5—8头牲猪或500只土鸡,户平扶持额度3000—4000元比较合适,坚持连续扶持2—3年,五年可达到脱贫目标。二是实施龙头企业发展扶持到户。鼓励龙头企业和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进厂务工,建立产业基地辐射带动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等形式,帮助扶贫对象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并对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和辐射带动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龙头企业给予项目贷款额度3%的贴息。三是实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持到户。通过建立村级互助资金组织,鼓励动员扶贫对象农户参加扶贫互助社,扩大互助资金规模,为农户特别是扶贫对象解决生产发展资金困难,扶持“一村一品”项目,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如宁都县10个扶贫互助社376户贫困户免交入社基准金,146户贫困户获得借款并享受到户贷款贴息。四是采用以奖代补的方法,对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农户实行“特惠制”,贫困农户奖补标准高于一般农户50%以上。如于都县参与主导产业脐橙种植的,一般农户的奖补标准是400元/亩,而贫困户则是600元/亩。五是尝试以股份制的形式把贫困户联成一个整体参与产业项目。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鼓励和引导贫困农户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加入农户专业合作组织。扩大产业基地,推进品牌整合,使扶贫对象通过参与产业开发中既有劳动报酬又有分红收入,实现贫困户有持续增收渠道、农业合作社持续增效、农业产业持续发展。

2、能力扶持到户。能力建设是贫困户致富的关键。着力抓好“雨露计划”是目前重要的手段。对于农村有转移愿望的贫困户青壮年劳动力,要继续实施“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中高级人才培养计划,并扩大规模。对中年以上、在家务农的贫困劳力,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因为这类受训对象多半是成家立业的劳动力,这样做能使学习劳动两不误,所以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时间上一般在2个月以内,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贫困村致富带头人,按照实际帮扶的贫困人口,每脱贫一个贫困人口,给予带头人500-1000元的奖励。

3、居住条件扶持到户。对符合深山区、库区移民搬迁条件的扶贫对象,给予优先安排移民搬迁。对贫困农户进行危房改造或者建房的,按低保户、扶贫户的标准给予补助。扶贫搬迁是贫困户改善生存环境的一条途径,目前国家对农村有很多优惠政策,要有效整合这些优惠政策,使之更好地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地就是对需要搬迁的贫困户要先摸清底子,整合民政部门的危房改造资金,发改部门的生态移民资金、扶贫部门的扶贫搬迁资金、移民后扶资金,分清轻重缓急,整合资金一般每户每人不少于5000元,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菜园、山场以及治安,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新搬迁农户要符合农村规划,并与新农村建设结合。

4、结对帮扶到户。一是明确帮扶单位。以市、县直部门为主导,采取对口支援、部门(企业)帮扶、市、县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定向帮扶、乡(镇)村干部直接帮扶等形式,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档案为基准,分别与贫困户“联姻结缘”,承担帮扶任务。二是创新帮扶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因户制宜,实施项目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科技帮扶,充分调动帮扶单位(个人)和帮扶对象两个积极性。三是注重帮扶成效。对帮扶工作要一抓到底,不可半途而废。每年都要联系一批,帮扶一批,消化一批,脱贫一批,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四是强化帮扶责任。要把帮扶贫困户作为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行落实。帮扶情况登记造册,一定三年不变,贫困户不脱贫,党员干部不离开,并将此项工作列入选拔重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5、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到户。凡村级组织实施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如修路、人畜饮水、有线电视等,均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按照建设公益项目村民均摊的资金,由村委会核实,贫困户可以劳抵资,剩余部分由扶贫资金直接补贴到贫困户,让贫困区域群众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6、教育、医疗等资助到户。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建议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保险由扶贫资金补贴到贫困学生手中。为达到教育公平,对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如果学生有意愿,在发放助学贷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校实际支出费用,再给予50%左右的财政补贴。三是医疗卫生单位目前为所有病人实施了大病救助,大病救助标准以外的部分,低保户由民政部门出,建议在大病救助解决70%费用的基础上,再为贫困户解决剩余部分的80%;对住院的贫困人口,除国家解决的部分外,再报销剩余部分的50%。

二、要加强到户项目资金的监测管理

1、项目管理:为创新产业扶贫机制,采取由专业合作社负责组织实施、管理项目,带动项目区贫困群众共同增收。县扶贫和移民办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督促、落实项目的实施及后续管理工作。

2、资金管理:扶贫到户投入资金要封闭运行,为保证扶贫到户资金的安全运行,应以县为单位先行试点。可先选择10-30个整村推进村作为扶贫到户的工作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在所有整村推进村中铺开。对贫困户扶持的项目资金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县扶贫部门对所有贫困户的扶贫资金建立专帐,以“一卡通”的形式直接拨付到贫困户手中。建议省扶贫和移民办开发扶贫到户项目资金操作软件,对扶贫资金实施全程动态管理,封闭运行,确保安全。

3、监测管理:项目和资金的监测管理工作是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是为使项目能按质、按量如期完成,扶贫和移民办对产业项目资金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保证项目资金的正确使用,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二是项目管理人员参加合作组织的每年分红股东大会,对分红情况进行监督,并要求合作组织将分红情况进行张榜公示;三是项目周期结束时,将对农户重新选择入股的企业进行调查评价。

三、扶贫到户的组织体系要保障有力

一是要建立扶贫到户的运行机制。扶贫到户的工作网络,要覆盖所有扶贫到户区域,也就是说要把工作触角延伸到行政村。要配备工作人员,除县扶贫和移民办作为县级主管部门外,村要设扶贫工作员(兼职,可以是村文书),以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要划拨工作经费,有人办事解决后,就要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扶贫到户工作开展后,涉及的工作范围扩大,工作量相应增加,原有的工作经费无法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增加工作经费非常有必要。二是坚持阳光操作。贫困户认定后,从扶贫到户项目的选择,项目的认定,到户资金的拨付,项目的进展,项目的效益评估等都要实行全程监督,公开公示,将扶贫到户的项目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三是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以县为单位,成立扶贫到户工作领导小组,对扶贫到户工作进行半年一考评,一年一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下的扶贫到户资金挂钩。对考评为“不合格”的乡(镇),取消下申报扶贫项目资金的资格,并在全县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转移、挪用、拖欠、挤占、贪污财政扶贫资金的,必须如数追回,并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四、几点建议

1、扶贫到户要以实施项目扶持为主。扶贫开发对象本身就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参与发展产业项目的能力,通过适当扶持,使他们增加收入。要建立扶贫到户专项基金,制订专项管理制度,让贫困户专享、专用、特惠、可持续地使用基金,杜绝扶贫到户资金对贫困村农户平均享有的现象。

2、增加扶贫到户的资金投入。与低保政策相比,扶贫到户的资金量少面窄。因此建议国家和地方财政加大对扶贫到户的资金投入力度,明确扶持项目并根据不同项目规定扶持标准。

3、加大贫困户能力建设力度。贫困户发展能力要与扶贫政策、扶贫资金和扶贫力度相匹配,要把对贫困户“授之以渔”的技能培训和能力发展作为重点,落实“雨露计划”和“一村两生”培养,全面提高贫困户的自主发展能力,以发挥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

篇3:扶贫到户政策措施调研报告

一、目前产业扶贫到户的做法与成效

我县属扶贫非重点县,每年上级下达的扶贫资金十分有限,而且主要用于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辅助建设,对产业方面的扶持很少。这就需要我们在用好扶贫资金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努力形成大扶贫格局。为此,从2008年开始,我办积极在产业扶贫方面做文章,要求省、市直单位和企业在搞好扶贫工作的同时,每年拿出3万元用于扶持10户贫困户,每户3000元用于发展产业,通过发展产业走脱贫致富道路。具体操作是:

1、精心组织,选准受扶贫困户。

按照选择低收入、有劳力、肯吃苦、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经验并能起带头示范作用农户的原则,采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的方式产生受扶贫困户。重点村党支部、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采取初选、张榜公示、再确定的办法选定本村10户受扶贫困户,透明度高,受到群众赞扬。浮江乡车里村有代表性地选择了低保户、打工返乡民工等农户代表进行扶持。吉村村采取了每个代表、村干部推荐2名,在会上介绍相关情况,然后进行无记名投票,以高票入选按顺序排列选出10名。可以说,经过精心组织选举出来的受扶户群众没意见,代表们也无怨言。

2、尊重群众意愿,选准帮扶项目。

因地制宜、因人而宜,不搞强迫命令等行政手段来干预贫困户发展产业。群众愿意接受、愿意发展的项目我们就扶持,加以引导,使其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收入。浮江乡车里村肖先平原来只饲养20多头猪,确定为受扶对象后,村书记张泽周同志为其联系好猪苗,扩大养殖规模,现饲养肉猪50多头。白田埠村民有种植甜玉米的习惯,年产稳定,收入平稳,村干部因势利导,选择了7户贫困户种植甜玉米,扩大了24亩的面积。樟斗村彭训亮养殖竹鼠经验丰富,村干部结对后,帮扶其扩大规模,联系好种鼠,由原来的8只扩大到现有的36只。

3、搞好全程服务。

按照扶持要求,每个村干部包扶2户贫困户,为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这让受扶的贫困户吃了一颗定心丸。车里村结对帮扶户董世太与村干部骆炳忠结对后,两人签定了责任书,骆主任经常到其家中询问养殖情况,帮助其解决养殖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通过对16个扶贫重点村两年来的实践,产业扶贫到户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发展不平衡。

由于对此项工作的做法和意义认识不一样,致使各村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步调不一致,有快有慢,发展不平衡。

2、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产业扶贫到户的规模。

由于目前的产业扶贫资金主要源自7个省、市挂点单位和10位民营企业家,因此,产业扶贫到户工作现仅仅只能在16个扶贫重点村开展。

为了使全县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到户工作的开展,早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我们认为:

1、建立扶贫发展基金,加大资金投入。一是政府可以拿出一定的资金建立扶贫发展基金;二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捐赠资金用于建立发展基金。

2、建立长效机制。把“德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来抓,把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各单位、乡镇,增大帮扶面,使每年能有更多的贫困户脱贫,使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

篇4:科学扶贫 精准到户

台账管理→家底清、识别准

兴文县通过扶贫台账管理,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全县贫困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一是建档立卡,优管理。兴文县在太平、仙峰等乡镇率先开展精准扶贫试点调研,制定了贫困户识别办法,对全县50659名贫困群众进行了精准识别,形成了“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的资料体系,并报省市备案,录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二是一户一策,明规划。兴文县针对贫困群众因病、因灾等致贫原因进行了全面排查,由帮扶干部按照“一户一策”,与贫困户共同制定三年“脱贫、提升、巩固”的到户脱贫规划,逐一明确自我脱贫、民政救济、项目产业、帮扶脱贫等措施,使每一户都有针对性的帮扶办法。三是收入台账,知进展。针对扶贫攻坚安排,兴文县为逐年脱贫的每一名群众均建立收入台账,明确了养殖业、种植业、外出务工、财产性收入、财政扶持等收入明细,有效掌握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保证了“靶向精准”。

结对帮扶→全覆盖、真扶贫

精准扶贫就是要看真贫、真扶贫、扶真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兴文县严格落实帮扶联系政策,实现了精准扶贫全覆盖,扶贫措施有真招。一是驻村帮扶有计划。兴文县成立57个驻村扶贫工作组,每个组至少安排1名副科级干部担任组长,工作组控制在10人以内,进村驻村帮助制定整村发展规划,到户入户制定脱贫措施,监督帮扶项目实施。全县57个贫困村均制定了发展规划,明确了实施项目。二是定点联系有针对。按照1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县级定点联系帮扶部门的原则,兴文县对57个贫困村每村至少明确了1个县级部门对口联系。2014年省、市、县定点联系单位共帮扶2200余万元,其中省级帮扶单位国开行四川分行为玉屏镇捐资50万元,市级帮扶单位为定点联系乡镇、村和贫困户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共计63.4万元。三是结对扶助有措施。兴文县实行科局级干部至少一帮二,一般干部至少一帮一的结对帮扶,每户贫困户至少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明确要求不脱贫、不脱钩。2014年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1985名机关干部深入贫困户结对帮扶,进村入户26018人次,为民解难2356件次,送钱送物(折合人民币)2174.4万元,实现了每年脱贫的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多元参与→聚合力、抓攻坚

兴文县建立多元化扶贫机制,努力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提速不停滞、脱贫群众生活改善不反弹。一是项目扶贫科学合理。兴文县从2014年开始全县财政扶贫资金全部按照“先精准识别,再规划项目”的原则进行安排,2014年投入省市县整村推进扶贫新村、切块专项扶贫等财政扶贫资金共计3536万元,其中省级2995万元、市级133万元、县级408万元,产业项目和户办工程项目到贫困户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平均到户扶持资金不低于3000元/户,对特别困难户的危房改造补助达每户4万元。二是产业扶贫亮点突出。兴文县按照一个贫困村培育一个致富增收产业、一个贫困户培养一个致富“明白人”的目标,实行一村一名科技特派员,先后培育发展壮大了乌骨鸡、方竹笋、生猪、黄羊等产业。其中,2014年县纪委、县检察院在毓秀苗族乡通过单位职工捐资帮扶,购买种羊420多只发给贫困户,现存栏数已达到了760余只。三是社会扶贫氛围浓厚。兴文县给全县57个贫困村均聘请了本村成功创业人士或本村民营企业家担任名誉村主任,支持村级建设、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省“结对认亲、爱心帮扶”平台,确立了10户贫困户自愿参与结对认亲帮扶;通过社会人士和村企共建,新坝民族学校11名中小学生实行结对帮扶,中国华润怡宝公司等企业向毓秀民族学校、莲花小学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图书。

扶贫体系→真重视、实措施兴文县不断强化举措,形成了层层明确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扶贫工作体系。一是健全了领导机构。兴文县在2014年2月成立了新时期扶贫攻坚工作指挥部,县级32个部门和15个乡镇为责任单位;将精准扶贫作为县委重点专项改革推进,制定了《关于深化扶贫机制改革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方案》,强化了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二是增添了工作力量。兴文县在2014年初,县编委会专题研究,新调剂增加5个编制具体从事扶贫移民工作;在全县15个乡镇成立了乡镇扶贫办,增设扶贫办主任1名,加强县、乡扶贫队伍建设。三是完善了考核体系。兴文县建立健全干部包户脱贫考核机制,出台了脱贫任务完成情况专项考核办法;把扶贫攻坚工作列入对乡镇、县级部门(单位)班子绩效考核内容,定期开展督查。

篇5:扶贫到户政策措施调研报告

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2010年至2011年)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我市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这一重大工作部署,立足我镇实际,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镇各村人民的共同努力,始终以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为已任,办群众之所需,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按期顺利推进,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现将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机制

自开展工作以来,领导高度重视,把帮扶贫困户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完善工作实施方案,制订扶贫工作计划,多次进村入户核定帮扶目标对象,收集帮扶贫困户信息,进一步明确帮扶第一责任人,登记帮扶责任人的联络信息。

二、摸清基本情况,制定帮扶措施

1、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络和交流,认真分析,找准问题,结合实际做好规划。在充分掌握贫困户情况的前提下,我镇认真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缺乏劳动力及部分村民想发展有缺少资金、信息、劳动技能等诸多原因。同时,部分贫困户依赖性强,祈求上级部门的“输血”,而忽略自身的“造血”,缺乏后继发展意识。根据调研所掌握的情况,按照“一户一法”的工作要求和分类指导的原则,以户为单位制定出具体的帮扶方案,坚定不移地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

2、“因户制宜”制定脱贫措施,多管齐下,认真开展各项扶贫工作。

1)以快出效益帮扶项目为主,改善村及贫困户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发展经济。如养殖猪、鸡、兔、鸭、鱼、种植蔬菜等。

2)建立科技示范户,给贫困户送种子、化肥农药,通过农技推广培训活动,加强贫困户种养技术管理,以点带面,千方百计促贫困户增收,提高经济效益。如今年我镇在***、**、****、***全等几个村建立60户科技示范户,提供资金、物资、技术、信息为农户增收近12万元;积极为贫困户向市土壤肥料站争取了20吨的腐秆剂,覆盖面积达1万亩农田,利用水稻秸杆还田技术,平均为每亩农田节约成本约17元,大大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提升农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性,改善农产品品质,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3)进行智力扶贫,加强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技术培训及贫困户子女上学问题的帮助,积极对读书困难的进行资金扶持,确保贫困户子女义务阶段不辍学。

4)进行保障扶贫。目前,我镇协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低保救助共587户,1194人,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并对生活特别困难的低保救助户,每月给予50元补助,对于生活困难的长期病患者,帮助其纳入新型合作医疗救助范围。

5)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积极帮助贫困户实行危房改造,改善居住环境。贫困户改造资金以贫困户自我筹资为主,政府危房改造资金补助、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资助为辅,现我镇共有低收入住房困难户376户,危房改造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已完成了2010年计划改造任务15户,完成2011年计划改造任务76户,共91户。

三、帮扶成效

我镇辖11个村委会和1居委会,根据上级部门扶贫“双到”工作安排,我镇全体干部职工帮扶对象共40户,帮扶责任人遍及各个村委。至2011年,我镇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镇各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共有 38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2501元以上,实现了增收脱贫的目标任务,占市下达帮扶任务的95 %。

四、工作难点及存在问题

在帮扶工作中,面临的工作难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投入帮扶工作需要较多资金,目前筹集资金的渠道还比较窄,帮扶资金主要靠本单位干部职工筹资。二是有些贫困户年龄较大,没有发展生产的能力,帮扶措施上没有更大的突破。三是部分贫困农户存在等、靠、要思想,难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五、今后的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贫困户思想教育,积极引导他们要努力劳动、加强劳动技能的学习及科学文化的学习,逐步摆脱贫困。

二是扩大筹资渠道,争取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扶贫工作中。

三、加强与市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努力把帮扶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成效。

*****镇人民政府

篇6:精准扶贫到户帮扶计划

贫困户姓名:陆开选 帮扶单位:平湖四小 帮扶人:吕正才

一、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金盆街道办事处吉古村旁念组村民陆开选户,共有人口3人,有砖混结构房3间,面积约100平方米,耕地面积小无多余存粮,劳动力少,仅1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靠低保和收入低微的养种殖业维持,比较贫困。2.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户主:陆开选,男,39岁,务农。配偶:张国凤,女,37岁,智力残疾。之子:陆光吉,男,12岁,在校学生。

二、致贫原因

1.家庭经济主要来源靠低保和收入低微的养种殖业维持,无劳动力。2.耕地面积小,农业收入低微。

三、帮扶措施

1.联系村委,协助其家庭办好“贵州贫困户登记卡”。

2.加强扶贫宣传,让农户了解国家惠民政策,掌握一定的扶贫知识。3.建议其多发展种养殖业,增加收入,低保扶持,力争年底人均收入突破3200元。

4.联系村委开展结对帮扶,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帮扶责任人:吕正才

二0一七年一月

精准扶贫到户帮扶计划

贫困户姓名:石定海 帮扶单位:平湖四小 帮扶人:吕正才

四、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金盆街道办事处吉古村旁念组村民石定海户,共有人口5人,有砖混结构房3间,面积约100平方米,耕地面积小无多余存粮,劳动力少,仅1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靠低保和收入低微的养种殖业维持,比较贫困。2.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户主:石定海,男,51岁,智力残疾,务农。配偶:陆开雪,女,50岁,视力残疾。之女:石祥影,女,22岁,大学二年级在读。之子:石祥楠,男,12岁,吉古小学在校学生。之母:谢跃之,女,72岁。

五、致贫原因

3.家庭经济主要来源靠低保和收入低微的养种殖业维持,无劳动力。4.耕地面积小,农业收入低微。

六、帮扶措施

5.联系村委,协助其家庭办好“贵州贫困户登记卡”。

6.加强扶贫宣传,让农户了解国家惠民政策,掌握一定的扶贫知识。7.建议其多发展种养殖业,增加收入,低保扶持,力争年底人均收入突破3200元。

8.联系村委开展结对帮扶,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帮扶责任人:吕正才

篇7:扶贫到户政策措施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部署,切实做好我局帮扶东源县* * 镇* * 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东源县* * 镇* * 村现有总人口1721人,总户数338户,贫困户数36户,贫困人口126人。其中我局挂扶21户,其余15户由* * 市支队负责挂扶。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确保上屯村21户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年人均纯收入都超过1500元,80%以上开发的贫困户(17户)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并有稳定收入渠道;上屯村初步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 * 镇* * 村扶贫开发目标的实现,我局成立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小组(简称“局扶贫工作小组”),由局长* * * 同志任组长,副局长* * * 等7位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队、中心)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指定一名同志为联络员。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扶贫开发工作的措施,筹措落实扶贫资金,研究解决扶贫工作的具体问题。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

本局21名正科级以上干部每人持扶1户贫困户。

三、主要举措

1、发展养殖业。主要是发展农村“三鸟”、生猪养殖。通过挂扶干部捆绑帮扶贫困户的形式筹资发展养殖业。

2、发展种植业。主要是种植蔬菜和油茶、经济竹木林。由种植大户牵头以捆绑帮扶的形式种植(具体运作方式视上屯村的实际情况而定)。

3、完善农村水利建设。主要是由局筹措资金,完善上屯村现有的水利项目建设。

4、结对帮扶。按本局现有正科级以上干部人数与上屯村21户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帮扶干部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开展帮扶工作具体安排(见附表)。

二○一○年一月四日

篇8:扶贫到户政策措施调研报告

一、高度重

视,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神

全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局高度重视,××*局长及时主持召开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本局的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在会上,传达了全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提出了帮扶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研究确定了参与帮扶的干部名单,并指定一名副局长××* 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二、调查摸底,核定帮扶对象

为落实帮扶对象是否符合帮扶条件,增强帮扶的针对性,9月23日,副局长××*同志带领我局扶贫小组到我局挂钩扶贫点××*村对贫困户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在对贫困户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要求××*村委会将符合帮扶条件的贫困户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帮扶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制定方案,开展帮扶工作

根据调查摸底情况,我局将核定的贫困户与帮扶干部一一进行造册登记,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并结合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10月13日,在××*局长的带领下,我局21名帮扶干部深入到各自帮扶的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探究贫困根源,制定脱贫方案。同时,每位帮扶干部对各自的帮扶对象一次给予1000元的启动资金,帮扶他们发展小型种养。

在今后的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想方设法争取多方支持,努力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争取早日实现脱贫目标。

二○○九年十月十四日

篇9:扶贫到户政策措施调研报告

情况汇报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双到”办以及云岩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石冲村的扶贫“双到”工作扎实推进,进展顺利,在改善当地生活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带动贫困户脱贫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全面实现“双到”工作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帮扶成效

石冲村地处粤北石灰岩山区,平均海拔700多米,辖5个自然村;全村216户,人口1155人,2009年底有贫困户96户

419人,其中低保户27户77人;总耕地面积977亩,其中水田500亩,旱地477亩;该村有农村医疗卫生站1间,小学1间,公厕2间;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容村貌有待改善。

今年以来,总共投入帮扶资金274.246万元。2010年帮扶单位支持20万元入股扶贫电站,使石冲村入股资金由原来的15.2万元,增加到35.2万元,每年分红可达3.52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3万元以上的目标,2011年石冲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5万元,相比帮扶前的1.5万元增长3倍; 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484元,比2010年的5394元增长20.2%,比2009年的4535元增长43%;2011年全村96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5091.1元,比2010年的2012.8元增长1.5倍,比2009年的1434.7元增长2.5倍;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的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数为87户404人,占有劳动能力贫困户87户的100%,比2010年增加了47户,分别占96户419

人的90.6%和96.4%,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脱贫。全村已有96户419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贫困户参保率达100%;已有27户77人纳入低保,低保人口投保率达100%;适龄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普及率达100%;全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100%。大自然村已全部通电、通邮、通讯和通广播电视,300人以上自然村道全部实现硬底化,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居乐业。2010扶贫“双到”工作经省、市考评,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二、2011年主要工作

做好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慰问工作 今年以来,帮扶单位认真组织帮扶责任干部分批次进村到户开展春节慰问和平时慰问工作,与村“两委”干部交流工作经验,共商脱贫致富大计,与贫困户促膝长谈,嘘寒问暖,宣贯政策,鼓励脱贫意志。到目前为止,帮扶单位领导到村共29人次,帮扶责任人累计到户共555人次,春节给予贫困村慰问金1万

元,贫困户慰问金1.92万元,教师节慰问教师0.2万元。做好2011村帮扶实施方案和“一户一法”帮扶措施的制定等工作

接到“***双到1号”文以及帮扶单位领导的具体指示后,驻村工作组立即开展行动,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三年规划两年完成”的要求,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开展了五项工作:一是按照三年总体帮扶规划要求,制定了《***市经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2011年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对全村96户贫困户进行了再一次入户调查摸底,对贫困户2010年的收支情况进行了核实确认,就今年的生产计划与贫困户进行了亲切细致地交流,以“增收”为目的,制订了切合实际的“一户一法”帮扶措施。以上实施方案和帮扶措施按时上报了市“双到”办,并已全部通过了审核。三是抓好贫困户脱贫确认工作,年初对2010年达

到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的40户贫困户进行了确认和公示,对以上家庭继续跟踪服务,巩固充实,确保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在2500元以上。四是按照“三年规划两年完成”的有关指示精神,我们在确认2010年已有40户贫困户脱贫的基础上,2011年挑选出了具有脱贫潜力的另外47户贫困户进行重点扶持,全村包括2010年已脱贫在内的脱贫总户数达到87户,占有劳动能力87户贫困户的100%,占96户贫困户总数的90.6%,实现了80%以上贫困户脱贫的目标。五是根据今年初新制定的2011年实施方案、帮扶措施及部分责任干部变动情况,对扶贫“双到”公示栏内容进行了调整,重新制作后并再次予以公示。协助云岩镇党委政府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以及党代表的推选工作

今年又是换届选举之年,去年开展“双到”工作以来,由于帮扶单位帮扶支持力度大,村“两委”班子得力,帮扶工作开

展扎实,“双到”项目以及民心工程的广泛实施,村“两委”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进一步提高,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从今年1月份开始的支委选举到今年3月中旬的村委大选,帮扶单位共支持村“两委”换届工作经费1万元,驻村工作组3人全程参与,协助云岩镇党委政府做好村民的宣传发动工作。到今年的3月16日,顺利选出新一届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共4名,村支委实现有一名女干部,所有成员都实现了连任,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政治任务,这也充分体现了驻村干部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另外,帮扶单位还支持1万元给石冲村作为办公经费,确保扶贫“双到”工作顺利开展。在“七一”前夕,驻村工作组还参加了石冲村党支部组织生活活动,市经信局支持了3500元慰问石冲村困难党员和村党支部。同时,驻村工作组还协助做好党代表的推选工作。该村今年被云岩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村党支部书记廖超明被乐昌市评为优秀共

产党员。

认真抓好产业增收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

在实施产业带动帮扶贫困户脱贫方面,重点是通过发展紫心番薯和村民外出务工来增加贫困户收入,较好地带动了去年40户贫困户脱贫,如期实现首年40%以上贫困户脱贫的目标。今年要巩固去年的脱贫成果和保证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更加需要继续做大做强。工作组为此开展了广泛调研,与村“两委”召开座谈会,群策群力,共谋脱贫致富路。在去年基础上,在发展产业带动方面进一步增加了雪莲果种植项目和养鸡项目,作为贫困户今年2个新的产业带动“增收”项目,主要做法:一是帮扶单位落实了帮扶资金5.32万元,用于全村统一购买种苗和化肥,并为每户贫困户补助发放了3袋复合肥;二是联系好***市雪印公司,通过公司渠道来解决今年石冲村薯种的短缺问题,雪印公司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且帮助落实了2

万元资金用于采购优质高产淀粉型甘薯品种—广薯87;三是举办了两期农业种植技能培训班,重点是提升贫困户对雪莲果和紫心番薯的种植技能。其中,3月5日举办了一期雪莲果和紫心番薯种植培训班,参加人数64人,10月16日又举办一期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参加人数53人。全村贫困户中的94个农业劳动力全部免费培训一次以上。四是投入资金4.6405万元购买鸡苗和饲料,全部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帮助贫困户发展家庭养鸡业。以上几个种养项目对贫困户增收的覆盖面达100%,成为今年带动石冲村贫困户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还有效扩大和发展了石冲村的种养业。五是在贫困户外出务工方面,我们一方面委托有关劳动部门对贫困户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经过培训后外出务工;另一方面,组织贫困户参加当地举办的技能培训后转移外出务工。今年我们邀请了***市振华职业技术学校老师到村授课,举办了一期电工培训班,参加人

数62人,还有一期家政培训班,参加人数44人。通过各种非农技培训,今年,石冲村转移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就业100人。这部分贫困户的劳务收入也成为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除上述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群体自发地在周边钨矿采集矿粉和打临工赚取劳务费,也成为另一个可观的收入来源。

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方面,一是修建了一条6.2公里长的乡村硬底化公路,共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其中争取省财政投入72.3万元,帮扶单位投入35万元;二是实施石冲大村环境卫生治理工程,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15万元,修建了6个垃圾池,拆迁了部分危旧房,清理整治了村中水塘和修筑了村道两旁排污渠等,使石冲村的人居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村民更加安居乐业;三是帮扶单位投入9.8万元,修建一条长约900米的大陂头农田灌溉水渠,可使周边近230亩农田得到灌溉,提升该区

域的农田利用率;四是根据乐财农26号文和乐双到领01号文件要求,分别做好市级5万元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和“广东扶贫济困日”定向捐赠给云岩镇石冲村的5万元捐赠资金使用计划,同时投入了5万元用于石冲村公共设施和村容村貌整治;五是在市经信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协调沟通,***县交通部门支持45万元,对X357石冲燕子岩至石冲路口段进行了改建;六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动员社会企业热心人士共捐赠40.8915万元,参与石冲村文化室建设。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危房改造任务 省、市今年将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危房改造作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重点,帮扶单位高度重视,迅速开展工作。根据乐昌市委办“关于印发《乐昌市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乐昌市今年下达给石冲村20户危房改造任务指标,驻村工作组和村委会共同做好了2011年和2012年两年的危房改造计划,认真填报《广东省

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危房改造申请登记基本信息表》,同时将上报内容通过电脑录入省扶贫网农房改造信息系统,并按照上级要求对今年进行危房改造的住房困难户名单在全村进行了公示。到目前止,已完成危房改造了20户,占下达石冲村危房改造任务的100%。

抓好村班子建设以及对驻村工作组的管理

一是巩固实现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有牌子、有活动场所、有电教设备、有宣传栏、有工作制度等“十有”目标的既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为,根据***双到办9号文要求,为在石冲村开展“报刊下乡,文化扶贫”活动,市经信局为石冲村订赠了“一报两刊”3套,送去了国家的农村政策、种养技巧和致富信息等资讯。二是积极发展农村党员,今年石冲村发展正式党员2人,预备党员1人,目前石冲村共有正式党员人数达到30人;三是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双到”办***组电传6号文件精神,云岩镇党委于2011年1月

20日下发了云委发14号和云委发15号文件,完成了驻村干部挂任村“两委”职务这项工作,并按照上级要求,驻村干部继续吃住在村、工作在村,继续建立考勤登记制度,严格遵守驻村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四是建立健全集体资金、资产使用管理等村务公开制度,提高村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水平。目前,村“两委”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党务工作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干部廉洁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值班制度》等多项制度。抓好建档立卡,做好电脑录入各项准备工作 目前,实施方案、一户一法帮扶措施和到户记录已全部录入到“省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中,并通过市“双到”办的审核,同时,将上述内容全部填写上了帮扶记录卡,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抓好石冲村公益事业的落实

一是根据《印发2011年***市“广东扶

贫济困日”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认真做好对全体干部的宣传发动,组织开展了扶贫捐款这项活动;二是帮扶单位还开展了智力扶贫工作,共支持18500元,对石冲村26位就读高中、大学学生学费进行了资助。

做好帮扶资金的筹措和监管工作 对照帮扶石冲村规划方案,继续按计划筹集帮扶资金,并加强对帮扶资金的监管,同时,跟踪落实好帮扶项目,确保石冲村“双到”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主要做法经验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是关键 市经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分别成立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单位“双到”办负责日常管理,并选派了3名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专职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今年以来,两单位领导多次进村入户,多次到镇村或邀请镇村领导到单位,共商“双到”工作。帮扶单位和被帮扶单位紧密沟通,配合默契,加

上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足的人员配置,使得各项措施十分有力,双到”工作才得以稳步推进。

贵在落实帮扶责任

按照省、市委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部署,我们在全面调查和制定96户贫困户帮扶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扶3户贫困户,其他干部每人挂扶1户贫困户的责任到人制度。由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德泉和市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陈仲球、常务副主任钟裕荣带头,组织结对帮扶责任人到96户贫困户家中探访,并与每个农户签订了帮扶责任书,同时帮扶单位与镇、村也分别签订了责任书。今年以来,帮扶单位以及帮扶责任人多次到石冲村与村委干部和贫困户共商脱贫致富之策,指导扶贫“双到”工作,身体力行,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双到”工作的顺利开展。

必须紧扣工作实质,实施分类帮扶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是我省创新扶贫

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及加强与石冲村、云岩镇以及乐昌市和***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实施扶贫开发靶向疗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多管齐下,分类扶贫,宜种养的种养,宜务工的务工,使每一个纳入扶贫的贫困户至少受益于一种扶贫措施,有的甚至可以受益于几种扶贫措施,使贫困村、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必须强化宣传监督,确保公平实效 为进一步核实各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我们在石冲村制作了统一的公示栏,在公示栏上张贴了各贫困户的人数及致贫原因等资料,并标明了负责帮扶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督促检查制度,欢迎广大群众进行监督。公示栏的真正作用在于将摸查和登记的需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进行公布,并借助公众力量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

农业种植目前难以在石冲村大面积推

主要是:一是地缘因素。石冲村地处高海拔石灰岩地区,其典型的石灰岩地质特征使其农业种植用地资源有限,在大面积推广成片农业种植方面缺少天然条件;二是劳动力因素,石冲村许多青壮劳动力人口以在外出务工和在周边钨矿打临工赚取劳务费为主,而不愿从事回报率相对较低的农业项目,使得当地农业种植在劳动力方面较为缺乏。

对策措施:一是要解决农业用地问题。经过与村委会、村民代表和种植大户共同研究协商,选址在石冲村与***县交界处的大陂头,以土地流转经营的方式租赁给种植大户,已经开始动工的大陂头农田灌溉水渠修建项目正好流经这一区域,水渠修建完工后该区域内的耕地都能得到有效灌溉。目前,在石冲村委会和帮扶单位及工作组的协调下,乐昌市农丰农场已经与村民签订了《租用耕地合同书》,在大陂头水渠建成后,该地域全部用于种植优质蔬菜等。二是要继续

加大农业种植培训力度。今年举办了两期农业种植技能培训班,其中,3月5日举办了一期雪莲果和紫心番薯种植培训班,10月16日又举办一期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计划将在明年邀请农技专家开展更高附加值作物的种植技能培训;三是要加大力度广泛宣传,以产业带动扶持资金为导向,引导更多劳动力从事种植业并加大种植面积。

上一篇:企业业绩评价行业对比下一篇:精心整合“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走向“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