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电影抒情散文

2024-08-04

露天电影抒情散文(精选11篇)

篇1:露天电影抒情散文

露天电影抒情散文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三四十年前的农村,到了夜晚一片黑暗和沉寂,一是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二是很多人家是舍不得浪费电钱。谁家要是有个收音机(电子管的居多,俗称电匣子),到了傍晚,往往都会吸引好多人前去听评书。

村子,那时叫大队;乡,叫公社,每月都有一次由乡里的放映队,来村里放露天电影。这是当时农村最大的娱乐活动了。每月的放映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都是乡里提前一两天打电话通知村里,有消息灵通人事,就会大街小巷地发布预告,小孩子也会兴奋地跟着喊,要演电影喽!有时不免有以讹传讹的,有个电影名字叫《激战无名川》就被一个小孩子说成了:鸡蛋五毛三。还记得村里的广播每次都是这样说了:“社员同志们请注意了,公社放映队今晚在我大队放映电影,影片的名字是****”。地点就是大队部广场,这个不用说。放映时间,大家都有数,家家都是早早吃了饭,天一擦黑,几乎都到齐了,就连走路都费劲的老人,也由子女搀扶,前去观看。

当时的人们都很自觉,很少因抢占有利位置而起争执的,拿小板凳的坐在前面,高椅子的坐后边,没有人安排,都井然有序。

小卖部里瓜子等零食卖得特快,反正是露天,瓜子皮子随便吐,第二天早上一看,遍地的瓜子壳子,水果皮、核,糖纸……看场电影,各家都显示一下经济能力,给孩子花上几角钱,在当时也算是比较奢侈的了,因此小孩子是最盼着村里放电影,能借机享受一把优待。我们家就从来没有给孩子买零食的习惯,对于我,平时能吃到零食,这简直就是奢望,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电影上。

放正片前,一般都要放一部科教片,我们管这叫“加演”,很少有人正经看这个。街坊邻居聚到一起,都利用这个时间唠家常,台下嗡嗡呀呀的。我却看得认真仔细,一个镜头都不会落下,很多知识也是那时学到的,以至于现在也爱看中央10台科教频道的节目。

正片开演了,人们就停止了聊天、扯闲,聚精会神地看电影。一般一部电影都有四盘胶片,我们管叫四卷。演完一卷,换片子,人们就都起来活动活动,还有的趁着夜色,在墙角处方便一下。要是一连放两部片子,坚持到最后的人就寥寥无几了。抱小孩的妇女,孩子一睡,就早早回去了;老人也大都是看一半就走了。而我总是坚守到最后,不管什么片子我都爱看,就连戏曲片我也有始有终。一般戏曲片子古装的居多,那时小,心里还纳闷,怎么古代人说话都是唱啊?还担心自己要是生在古代可就麻烦了,天生的五音不全,那可咋和别人说话呢?

冬天很少放露天电影,但也有过,坐是坐不住的,特冷,只能站着,边看边跺脚,等一场电影结束,脚都木了,回到家,倒在被窝里,好久都缓不过来。天再冷,我也没落下过一场。

天暖的时候,我爸爸经常和一些乡邻,去几公里外的营房看电影。每次他要走,我都拽着自行车货架子,缠着要去。爸爸一直不同意带我,每次我都追出去好远,然后怅然地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中。

有一回,正吃晚饭,爸爸对我说,一会儿带你去部队看电影。我兴奋的三口两口就将饭塞进了嘴里,然后就到大门口等着。一同前去的十多个人,都陆续到我家门口集合了,有五六个带孩子的,都骑坐在自行车的货架上,一色的`小小子。爸爸从屋里出来,手里拎了件长袖衣服,说夜里会冷,让我穿上。也让我坐在车后座,我不肯,执意要坐在大梁上,爸用胳膊一夹,就把我放到了横梁上。爸跨上车座,左脚点了几下地,拐了两下车把,一行人等就出发了。

几公里的路程,至少有一公里是乡间土路,坑坑包包的。我侧坐在直径只有三四厘米的车大梁上,扶着车把的中部,手还不能太用力,也不敢随便串动,怕影响了爸爸掌握方向。一路下来屁股都要颠两半了,很乏很累的,可我喜欢坐在前边,有种被怀抱的感觉!记忆中爸爸从没有背过我、抱过我,他的背上是什么感觉,不知道;他的怀抱有多温暖,没体验。真希望这路程再长点,多在爸爸的怀抱里待会。

部队营房一般是不随便让地方老百姓进的,周边的村民,基本上都不让进。我们村曾经和部队打过交道,关系很好,村民去看电影,都不用走边门,就从有士兵持枪站岗的正门,大大方方地进,从未受过盘问和阻拦。

电影的银幕是挂在操场中间的,比我们村子放映用的宽出一倍,当兵的排成方阵,席地而坐。爸爸找了个很好的位置,让我坐在车座上,还问我看着得不得劲。当兵的唱过两首歌之后,电影就正式开演了。我那时还小,不识字,爸就给我念电影的名字,要是哪位明星出演,爸还会给我讲一讲,这是谁谁谁,还演过什么电影,我专注地看着,用心的记着。一部电影下来,我毫无睡意,精神着呢。再看那几个小小子,不是睡得东倒西歪,就是吵着渴了饿了的。

电影结束,往回来的路上,爸爸就会问我,今天的电影叫什么名字?里边男主角是干什么的,谁是谁的什么人,我都能一一回答,这时一同去的叔叔大爷都啧啧称赞,这丫头真不赖,记性这么好。

其实我是个特别不爱表达的孩子,妈说我嘴帮硬,撬开我的嘴是不容易的,可爸爸说了,要是我看完电影讲不出,下回就不带我去了。再以后,爸爸就不一句一句地问我了,而是让我自己讲,复述一下电影故事情节。所以看电影时,心里就要理清脉络,有所准备,路上组织好语言,向爸爸交作业。

爸爸带我去看了好多年的露天电影,喜欢戏曲也是受爸爸的影响,虽然我不会唱,可好多唱词我都能背下来。记忆里爸爸从没夸过我,可我从他那眼神中,看出了他的欣慰。

因从小固执、倔强,总挨爸爸打,心里对爸爸一直是怨恨的,也总觉得从未得到过父爱。而此刻,拨动着记忆深处的琴弦,怀恋当年爸爸宽实的臂弯,午夜怀想,梦回从前,往事一一浮现,心中升腾起一缕温暖。细细想来,父亲的爱一直都在我身边,大爱无言,父爱如山。

【爆米花】

现在一提起爆米花,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一杯冰镇可乐,再加上一大桶爆米花,和恋人坐在影院的情侣座里,边吃、边喝、边看大片,也许是最浪漫、最惬意、最过瘾的事了。那散发着浓郁奶油味道,又香、又甜、又脆的爆米花,不用嗑皮、又不用吐核的,吃着方便,还环保,既能消磨时间,又不担心会撑到,一举数得。

那一大桶爆米花,有卖几元钱的,也有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具体多少钱,要视它的出身而定,影院的豪华厅里自然就身价倍增了,要是街头,用塑料自封袋包装的,最多也就三元钱。

我对爆米花的记忆,最早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那时候的物质不丰富,一家家的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很少的人家才会拿出多余的粮食,来做休闲食品。能崩上一锅爆米花,别看只需二斤玉米两角钱,那也算是奢侈了一把,也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了。

那时的爆米花也不是现在这样的,是用很大的玉米崩的,出来的成品也不是花形,只是一个圆滚滚的,比原先大了几倍的小胖子。

崩爆米花的师傅,大约一两个月能来村里一次。在我的记忆中,压根就不知道崩爆米花的师傅长得啥模样,每次见他都是满脸的乌黑煤灰,只有笑的时候露出雪白的牙。他来的时候,自己先弄些玉米,在一个广场空地上,崩上一锅,听到“呯”的一声响,人们就知道是崩爆米花的来了,这响声也算是广告了。

于是有小孩子先去探听,消息确实了,便回来央求大人,大人也有开恩的也有不开面的。得到允许的,搓了玉米,揣了钱,拎着袋子,欢天喜地直奔广场。大人不同意的,虽悻悻的,却也装作若无其事地,徘徊在广场,饶有兴致地看着崩爆米花的师傅添煤、鼓风忙碌着。

崩爆米花的人多了,自然的排起了长队,都很自觉,绝无插队加塞的。也有精明一点的,从家里拿了个小板凳,坐着排队,也有的只让袋子代劳,自己则在一边休闲。

就在这一声声“呯”响里,炸开了孩子们的希望,炸开了孩子们的欢笑。

最有趣的是有一家小哥几个,大人不同意给崩,便自作主张,弄一个人排着队,派最小的再回家里央求,只说是都排上队了,马上就要到了,再不决定就晚了,大人拗不过,说了句下回不许这么干了,摸出两角钱,叮嘱一句:多搓点苞米,多放点糖精。

那小的像是接到了圣旨,便以八百里紧急折报的速度,撒丫子跑到广场,得意地扬着手里的两大毛,通知哥几个,赶紧回去取玉米棒子。三棒就够了,非得四棒,搓好之后就盼着快点快点,等轮到了,崩爆米花的师傅用他的瘪瘪坑坑的破饭盒子量了量,说多了,非要倒出来一些,小哥几个哪让啊,强行让师傅都给倒进机器里,还特地让多放点糖精,等师傅盖好了盖子,架在火上摇啊摇,哥几个才放心。

看着爆米花师傅,左手摇着鼓风机,右手摇着爆花机,哥几个嫌慢,于是小哥哥便主动请缨,摇鼓风机。只见他抡圆右臂,将鼓风机摇得呼呼作响,那炉子中的火苗窜起老高,师傅一个劲地说慢点慢点,小哥哥哪里肯听,恨不得一锅爆米花马上就好。

师傅看了看压力表,觉得差不多了,示意小哥哥停手,让大家都闪开。于是拿出一个管状的工具,套在铁罐口一个突出的阀上,将罐口对准一个大网袋子,用脚一踹,“呯”地一声,腾起一股白烟,那爆米花都乖乖地钻进了大网袋中,没等白烟散尽,哥几个就冲了过来,一瞧,有些傻眼,别人家的都是白白胖胖的爆米花,他们的只有星崩几个开了花的,大多都是黄皮拉瘦的哑巴豆子。责问师傅咋回事,师傅说谁让你们贪多,哥几个只好收拾起来,抓到嘴里一尝,甜得发苦啦,都是多让放糖精惹的祸。有得吃,就不错了,就算再难吃,也不会剩下的。

如今这种爆米花很难一见了,一是说老式爆米花机器里面含铅,对人体有害;二是人们的休闲食品丰富了,很少有怀念这一口味的。说实话,这种老式爆米花,也真不如现在加了奶油的爆米花可口,不过那份记忆,真的回想起来还是甜甜的。

那天儿子和一群同学去了影院,回来说一大桶爆米花要三十元,我这个心疼啊,不心疼别的,心疼钱啊,十元钱买半方便袋玉米,回来自己做,又省钱又安全。和儿子商量,下回要去看电影,妈在家给做爆米花,孩子说,妈你太out了,都什么年代了,自己带爆米花,不被同学笑话死才怪呢。唉,真没辙。

那天很晚了,老公在看电视,我照常上着我的网,互不相干。老公说,豆豆弄点爆米花呗,哥有点饿了。儿子不捧场爸爸捧场,真难得。有人这么给咱面子,咱也别端着了。放下鼠标,推开键盘,乐颠颠地直奔厨房,只几分钟一锅香甜的爆米花便出炉了。老公坐在椅子上,我坐在地上,手举着装爆米花的盆,网也不上了,两人边吃爆米花边看电视,抓几粒塞到老公嘴里,咱也寻找寻找从前的影子。

篇2:露天电影抒情散文

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文艺生活相当匮乏,除了几种儿童游戏如:捉迷藏、跳绳、打陀螺、老鹰捉小鸡等最向往的就是电影了。那时候只有县城有电影队,由于电影机械少,而且面对全县的村庄放映,一年内一个村庄平均不住一场电影,好在七十年代末各人民公社成立了电影队,才能每年能看上几场电影。

那个年代电影放映人员的这个工作可以说是最羡慕的了,每到一个村庄放映,村里就像接天神一般,好吃好喝招待,更换村庄派人接送,也体现了村领导对电影的重视和期盼。

那时候通信相当闭塞,来了电影队后村支部书记都是用口信通知各生产队长,生产队长在集体干活的时候通知社员,今晚我村放电影了,然后社员再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还有的跑去通知临近村庄的亲戚,叫亲朋好友过来看电影。

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固定放电影的场院,放映人员在白天维修、调试发电机,那时候我们都叫发电机为“磨电机”,看热闹的人把发电机围的水泄不通,感觉非常新鲜和好奇。下午不黑天前就扎好银幕架,挂好银幕。小孩早早的拿着板凳、搬着椅子等去占个好的位置,晚饭都顾不得吃,真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每次放电影,放映师傅调试好设备,在放映前都是插上话筒让村干部讲几句话,有的村干部在此场合讲话出口成章,有的人拘束这个场合,讲话吞吞吐吐,磕磕绊绊,有的讲讲当前的村里农活安排,有的讲天气预报,有的讲计划生育,各式各样,水平各异,村干部讲完话后马上放电影。

那时候放电影人们程“正片”和“电片”,正片为主片,.电片为新闻简报、科技、木偶片等。放主片是收费的,“电片”是免费的。新闻简报是报道国家的重要新闻,因为那时候农村没有广播,没有电视,都是拍成电影片来传播,到了我们这里看到时有的新闻过去好几年了。

我记得那时候的电影都是黑白影片,还没有彩色电影,人们都乐意看战斗片,记得最早看的《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等等。由于电影胶片放映次数多了,电影画面不清晰,出现布纹,声音失真,时常有咔嚓声和呲呲的噪音,有时候还经常出现断片现象。

特别是冬天,天气寒冷时,观众冻得直哆嗦,电影放完一片在换片的短短几分钟的间隙中,马上原地跺脚,随即尘土四起,满场飞扬,一片黄昏,只听见啪啪的跺脚声和喧哗声,换片后又回复寂静,观众又聚精会神的观看。

在看电影时一般前面观众是坐小板凳的后边是坐高凳子的,再向外就是站票了,看电影人有本村的,外村的,有爬到场地周围的树上看的,还有骑在墙头上看的,还有看银幕反面的。电影结束后,整个场地有石头、砖头、柴火等,场院周围大便、小便到处都是,一片狼藉。

有了新的影片,我们都是连着看六、七晚上,看了本村的再去外村看,一直看到眼里都有血丝。去外村有几里路的,有十几里路的,还有去二十几里路的步行去看电影,买不起手电筒,只好摸黑徒行,由于通讯闭塞,情报不准确,常常出现去外村看电影扑空现象。

有了好看的电影,各村都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争取,先睹为快,实行“跑片”的办法看电影,就是在同一个晚上,两个村同时看一部电影,一村一套放映机,只有一套电影胶片,这时一个村先放映,放完第一片接着派专人将影片送到另一个村接着放映,以此类推,这就叫两地“跑片”。

儿时的露天电影已成为美好的回忆,伴随着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但仿佛就在昨天。

作者:张兆席

篇3: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谈

先者有言, 美的音乐要有音乐的耳朵。欣赏美的作品难道不要美的眼睛、美的心灵?眼睛用来对欣赏物的第一步照射, 深入的将是心领神会, 达到这个要求,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广阔。

《石榴》在其他树木都不想争妍斗艳的五月却开起了花。

《牵牛花》的藤蔓无时不回旋向上, 有着惊人的“生之力”。

浙江名山“雁荡”接受建国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奉献于人的“风姿”, 给人们带来长久的思索。人们熟悉的物, 熟悉的景, 经过作家深邃的思考, 发掘出一个个耐人咀嚼的意念。抒情散文往往借助景和物, 或含蓄、或清晰地表现文章的主旨, 而作者传递闪光的信息又恰是透过一个个由文字组成的画面。因此学习这类文章, 应努力把握作者的情感脉胳, 捕捉蕴含于画面的真正含义, 达到与作者共鸣的良好效果。

当然, 文学欣赏存有差异。同一作品, 不同经历、阅历会有令人惊奇的争辩。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 最终为众多读者喜爱。教师的任务, 是使学生经有音乐的耳朵, 对事物的美, 力求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所谓想象, 稍作抽绎, 应要求学生有相对的心灵感应, 以合拍于作品。抒情散文教学可以此为立足点之一, 把作品提供的内容化成一个画面, 使之映显在脑屏幕上, 然后从不同角度揣摩, 获得初步感知, 继而鸟瞰画面全景, 从整体构成的声色并俱的画景中扩大自己的思维, 联系已有的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 让学生体味文中的艺术魅力是教学的主旨。教师循循善诱, 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然后产生画面。思维闸门打开后, 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 画中之景, 有静有动, 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这样教学, 收效良好。

自古以来, 人们对竹的吟诵不乏佳作。正如用“出污泥而不染”来咏莲那样, 颂竹常常离不开对它高风亮节的赞叹。如今, 我们看到的是莫干山的竹海, 摇撼于风雨中, 沐浴在金色里。这里我们先让学生以文字的表达为特写镜头, 看到那老竹, 那新竹, 那砍剩下的粗壮的竹桩, 那伸向蓝天的细柔的竹梢。

农家竹园伴随学生度过十几个春秋。挖笋、松土、砍竹、编竹、儿时的乐趣唤起了他们的想象。追思处在不同背景下的竹子, 品尝深藏画面的意味。教师摒弃按部就班的分析, 加以适当点拨, 学生便领会文章所揭示的自然界新陈代谢这一不可抗拒的规律。借景抒情, 晴雨竹图, 联系一定的社会内容, 对作者表现的新老两代交替的独特感受也完全领悟。可以说《竹》反映的思想前无古入, 因为历史赋予它崭新的内容, 作者又以严谨的思索产生出使人耳目一新的主题。普通的竹, 通过想象, 经过思考, 其竹情竹趣表现得别有风味。学习《竹》, 学生如呼吸了清新的空气, 对文章新颖的立意恍然大悟。‘赏析作品时, 大家深感作者想象的丰富。

打开思维的匣盖, 追索画面的立意, 学生一旦领悟到独辟蹊径的主题时, 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手法。学好这样的作品, 不仅增加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 更可贵的是导到思想上的启迪。长此以往, 人的精神世界必然更丰富, 情感也更趋高雅。学生通过学习, 提高了鉴赏与习作能力。一位学生在课外习作中, 以家乡的石板桥为对象, 提炼它的内在品格。普通的石桥, 每天迎送人们往返, 忍受一定负荷而默无声息。学生展开了想象。人们都把教师比作蜡烛、春蚕、园丁, 把教师比作沟通学生与知识的桥梁不是更有新意?这一比喻, 除想象细腻, 再一次说明想象的重要。成功的想象能孕育出清新的主题, 在抒情散文的阅读和写作中已十分明了。

篇4:露天电影院

我降临人世的那天是1974年2月7日,这一天是那个清瘦精干的小伙子变成一个父亲的日子,我有理由相信这一天对父亲而言刻骨铭心。

母亲在痛苦分娩的时候,父亲在露天电影场放映一场电影。1974年,我们这个工厂还是一个大山深处的三线厂。28岁的父亲是这个工厂工会的电影放映员。

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70年代,在那个荒凉的大山深处,对于工厂的职工和附近山村的村民来说,能看到一场露天电影,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尽管那天晚上风急雪大,可是在山坳中的简易放映场里,还是坐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人们鸦雀无声,专注地盯着电影银幕。我能感受到,那一双双闪烁在70年代深处的眼睛,是何其单纯明净而执著。

邻居匆忙地跑到放映机旁,父亲知道了母亲开始分娩的消息。在短暂的慌乱后,父亲继续从容地操纵着放映机。父亲知道,对于放映场的这两千多人来说,每个月放电影的这两个夜晚无疑就是节日。

父亲还知道,做什么都要善始善终,电影一旦开场,就要有结尾。父亲那一代人都是这样,无私、敬业、执著。那天放映的是一部喜剧,放映场上笑声不断,父亲内心忐忑不安。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在整个放映场都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放电影的这个小伙子要做父亲了。这个消息,为这部喜剧电影又平添了一丝喜庆气氛。

电影谢幕了,全场的观众都起立面向父亲鼓掌。这掌声是奖励给一个父亲的,也是奖励给一个敬业的年轻人的。父亲在掌声中飞快地向另外一个山头上自己的简易住房里跑去。

父亲飞快地跑在山问崎岖的小路上,远远地,他听到了一个婴儿清脆嘹亮的哭声。

在简陋昏暗的家里,父亲不无紧张地轻轻抱起了我,他抱起了一种幸福,也抱起了沉甸甸的责任。父亲和母亲饱含慈爱地看着我,在此后将近三十年的岁月里,他们一直就这么慈爱地看着我。

父亲说,那天晚上,他和母亲都哭了,我也一直在哭。那个风雪之夜,充满了温暖和温馨。

因为我早产两个月,父母甚至什么都没准备好。那天晚上,父亲准备去朋友家借几身小孩衣服,再去附近山村里买些鸡蛋。当父亲打开门后,他看到门口有十几个篮子,有的放着鸡蛋,有的放着旧的小孩衣服,有的放着红糖,还有两只鸡。

这些装满了真情的篮子将永远存放在父亲的记忆里。存放在父亲记忆里的还有放映场上那一双双单纯明净而执着的眼睛。

父亲放映过很多很多电影,他播映了无数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他主导着那些夜晚里的欢喜和哀愁。曾经有一个女孩,在这时美丽而沉静,她就是我的母亲。

母亲在世的时候,有时候会半开玩笑地说,当时她嫁给父亲,纯粹是因为她爱看电影。在那个时代,能经常看免费的电影是很幸福很奢侈的一件事。我知道,多愁善感的母亲喜欢看电影。我还知道,她更喜欢放电影的父亲。

有一天晚上,在那个露天放映场,父亲放映了一部精彩的电影。因为电影太好看了,应观众要求,父亲连放了两遍。最后电影散场的时候,都已经是将近十一点了。

那天母亲也在,当时母亲还是个带着学生气的美丽女孩,当时她和父亲正在恋爱,每个月她会从一个叫南阳的城市来到这个山沟里的三线厂看我父亲一次。

母亲还想再看一遍,于是父亲就又单独给母亲放映了一场电影。当时是初春,山坳里静悄悄的,只有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天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微风中带着春的气息。在70年代初的这个春夜,弥漫着一种经典的浪漫色彩。

在银幕的映衬下,母亲单纯明净的目光洋溢着一种幸福和满足,她清脆的笑声不时响起。父亲看着母亲高兴,自己也很高兴。深夜的山坳有些清冷,父亲把带着补丁的外套脱下来轻轻披在了母亲身上。

母亲说,父亲把外套披在她身上的那一刻,她就决定要嫁给父亲。后来他们手牵着手。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一起走了二十一年。

后来我们的工厂从山区搬到了城市,我的父亲从一个工会的电影放映员成为了工会主席。他不再需要放映露天电影,这个时代已经慢慢地淡忘了露天电影。但是他仍时常想起露天电影。

父亲是个念旧的人,他注定要怀念起很多事和很多人,包括我的母亲。2002年11月23日,我的母亲因为心脏病离开了我们。母亲走的时候,我和父亲紧紧抱住母亲已经冰冷的身体失声痛哭。29年前那个冬夜,我出生的时候,父亲、母亲和我也这样紧紧相拥而泣。

父亲现在已经赋闲在家了,现在我是父亲最大的寄托和骄傲,我现在是这个工厂最年轻的中层领导。我时刻记着父亲的话——做什么事,都要像放电影,要善始善终。

父亲57岁了,他在慢慢衰老,他时常陷入深深的回忆中,他的回忆一定有露天电影。

人生就像一场电影,有开幕落幕,有阴晴圆缺,有花开花落,有悲欢离合。我的父亲告诉我,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有没有观众和掌声,既然已经开场,就一直放映下去。

在我的文章里,我提到了父亲、母亲和露天电影,在准备给这篇文章收尾的时候,我又哭了。

我看到70年代初的那个山坳了,我看到了那个简易的露天电影放映场了。

我看到银幕上正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我看到银幕下一双双单纯明净而执著的眼睛。

我还看到了正在专心操作放映机的父亲,看到了眼里洋溢着幸福的母亲。

篇5:迟子建散文之露天电影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山村的孩子大约没有没看过露天电影的。我们那个小镇的人,可看露天电影的地方有三处,一个是种子站,它就在我们小镇的西头,离它最远的东头的人家走过去,也不过是一刻钟的时间,所以那里一放电影,只有种子站是有灯火的,小镇的房屋都陷在黑暗中,男女老少都被吸引到银幕下了。另两处看露天电影的地方是部队,一个是十三连,一个是十七连。

如果是在种子站的广场放露天电影,那么下午的时候,一些老人就把座位给摆好了。老人们胳膊上挎着一个或两个板凳,抽着旱烟,慢悠悠地朝种子站走去。由于他们眼神差,又大都佝偻着腰,必须要坐在前几排,所以提前把座位占好是必须的了。那些板凳高矮不一、颜色各异地排列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支杂牌军。他们放好板凳,会回家做他们的活计,等到电影快开演了,他们才不慌不忙地踱着步子走来,一副首长的派头。

那些挎着两个板凳占座位的老人,都是有老伴的。而那些孤老头子,拎的则是一只板凳。所以拎一只板凳的瞧不起拎两只板凳的,觉得他们成了老伴的奴隶;而拎两只板凳的又瞧不起拎一只板凳的,觉得他们身边没个人陪着,缺乏派头。我奶奶过世早,我爷爷属于拎一只板凳之列的,但他从来不提前去占座位,他总是在电影开映前才提着板凳过去。他并不急于把板凳放在前排的空地,而是抽着旱烟,先看一会儿扫在银幕上的画面,觉得有趣,就随便找个地方放下板凳;觉得无聊,就挎着板凳放开大步往回走。走的时候他总要大声吐几口痰,好像那些未打动他的画面是几缕不洁净的空气,阻碍他的气息流动了。

有一回我去种子站看电影,远远看见我爷爷提着板凳大步流星往回返,我以为电影不演了呢,一问他,他竟然气呼呼地说,今天演外国电影《死了不屈》,有什么好看的呢!他一向讨厌外国电影,说那些高鼻梁、蓝眼睛的洋人没有什么好货,更何况那电影名也让他生烦,什么叫死了不屈呢,人在人世间辛辛苦苦走一遭,尝遍了苦水,死了还有个不屈的?!听着他牢骚满腹地发着感慨并且大口大口地吐着痰,我觉得他比电影中的人还有趣。其实那部电影叫《宁死不屈》,他把名字记差了。那以后他要是蹙着眉看什么不顺眼了,我就会适时说一句“爷爷,死了不屈”,他就不绷着脸了,他笑着用烟袋锅敲我的头,骂我是个调皮捣蛋的丫头,将来肯定不好往出嫁!

露天电影多是在夏天放映的,所以人们来看电影时,往往还拿着根黄瓜或者是水萝卜当水果来吃。当然,人群聚集的地方,也等于是为蚊子设了一道盛筵,所以看电影归来的人的脸被蚊子给叮咬了的占多数。人们在散场归家的途中,往往会一边议论着电影,一边谩骂着蚊子。

看露天电影,还得看天的脸色。它和颜悦色,不下雨,不起狂风,你观赏得也就滋润。而如果看着看着突然落了雨,人们又没有预备雨具的话,那简直就糟糕透顶。人们撇下板凳,纷纷挤进种子站的仓库,孩子哭老人叫的,像是一群难民。而如果遇到大风的天气,悬挂着的银幕被风吹得一皱一鼓的,那上面投映出的风景和人物全都变了形,人看上去不是歪嘴就是折了胳膊,而风景一律哆嗦着,仿佛正经历着一场大地震。所以看电影前,人们往往还要观察一下天,若是晚霞满天,炊烟笔直,去的人就多;而如果阴云密布,风声萧瑟,去的人就少了。

另两处看露天电影的地方,都不在我们小镇,它们是驻扎在山里的部队,一个离我们稍近一些,有五六里的样子,是十七连;另一处则要远很多,在打石场那一带,距离我们起码有十五里的路途,是十三连。老人们是绝不会去这两个连队看电影的,他们的腿脚经不起折腾了。而大人们就是去的话,也是选择十七连的时候多。能够去十三连的,都是如我一般大的孩子。大家相邀在一起,沿着公路,走上一两个小时,到达连队时已是一身的汗,而电影往往已过半场,看得个囫囵半片的。回来的时候呢,山路上阴风飒飒,再赶上月色稀薄的夜晚,森林中传来猫头鹰的叫声,我们就会被吓得一惊一乍的,得手拉着手行走才觉得心不慌。所以一去十三连看电影,就有小孩子回来后生病。高烧后说胡话照理是正常的,可家长们非说是走夜路时撞上了鬼,至于鬼长得什么样,想必他们也是不知道的。

所以一说去十三连看电影,家长都不乐意,我们只有偷着去了。如果运气好,我们可以拦截到捎脚的车辆,顺路把我们丢在采石场,从采石场再抄着茅草小路去十三连,就很近了。可这样的运气很少光顾到我们身上,车辆不是装载着货物,就是虽然闲着,只能挤上一两个,大家不愿意分开,索性谁都不上;再不就是车是有地方的,可司机怕拉了一车孩子,万一出了事故,负不起这个责任,而加大油门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但也有好心的司机,觉得一群孩子千里迢迢地去看电影怪可怜人的,就先送一批到采石场,然后掉转车头,回来再接一批,但这样的运气跟月亮旁的彩云一样,难得一见。

因为驻扎在我们小镇附近的这两个连队经常放电影,我曾经认为世界上过着最幸福生活的就是那些当兵的人。连队的战士格外欢迎孩子们来看电影,他们会把自己的板凳让给我们坐,还会用茶缸端来热水给我们喝。当然,战士们对待那些十七八岁的女孩的态度,比对待我们这些十一二的毛头小孩更要热情,他们喜欢围坐在大姑娘身边看电影。

我们家的邻居有一个姑娘,叫青云,青云是个大姑娘了,她喜欢去十七连看电影。凡是有关电影的消息,最早都是她发布的`。因为十七连的战士跟她很熟。要放电影了,总有人给她通风报信。她个子很高,腰肢纤细,头发又黑又亮,喜欢梳两条大辫子。她眼睛不大,眉毛浅浅淡淡的,肤色白里透粉,非常有韵味。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嘴生得有些大,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美人。她带着我们去十七连看电影时,神情中总是带着几分得意,好像回她的娘家似的理直气壮的。到了电影开演的时候,她往往看着看着就不见了。我们都以为她去小树林解手去了,可她一去就不回来,直至剧终。所以若问她电影演了些什么,她只能说出个大概。

爱上青云家的,是小钟和小李,他们总是结伴而来。小李好像是部队的文书,不太爱说话,又黑又瘦的。小钟呢,他不胖不瘦,浓眉大眼,肤色跟青云一样白皙,在十七连当伙夫,所以有时他会偷上一些豆油带给青云家。青云一烙油饼的时候,我就想一定是十七连的人又给她送豆油来了。青云那时中学毕业,在家务农,那一年的秋天她去看护麦田,得了尿毒症,住进医院,不久就死了。她死的时候小钟正回南方探家,他回来后并不知道青云已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了。而一直在连队没有下山的小李也不知情。等到又要放电影的时候,小钟和小李来到青云家,听说了青云的事后,两个人都呆了,小钟还落了泪。人们依据泪水,判断青云跟小钟是一对,小李只不过是个陪衬罢了。

篇6:露天电影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生,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亲人朋友深深的期许,我们承担着压力,肩负着责任。生活在如此环境下,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我们才能担起建设祖国建设未来的重任;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我们才能站于各座压力大山的顶峰。如果你没有这两大健康的保驾护航,即使你有过人的才华,也只能是空有一腔热血而无处也无力施展才华。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文明健康问题,它影响着我们生活学习的质量,也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未来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一方面是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有很多学生有着不文明的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像晚睡晚起,不规律的饮食,抽烟酗酒,不讲究卫生,长时间上网游戏,极少进行体育锻炼等,这些问题既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也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学业,致使很多同学在身体素质日益下降的同时,也荒废了学业,频频挂科,甚至面临着退学的难题。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

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从而产生了不健康的心态,其往往表现在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一遇到挫折便会一蹶不振,缺乏适应能力,自理能力,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自信心,依赖性强等,这些不健康的心态不仅严重的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们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

针对这大学生所面临的身心健康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并积极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去解决。不少学生认为“我健康,因为我没病”,而这是对健康的一种认识的误解健康不但指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有十个标志:有充沛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对待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精神压力;处事乐观,态度积极,能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休息,睡眠良好;适应能力强;体重合适,身体挺拔,匀称;眼睛明亮,反应敏捷……在这个标准的衡量下,我们又有几个能做到呢,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要摒弃这些不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督促自己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不长时间上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使生活与学习同时出于最佳的状态。身体健康与心里健康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所以我们要在确保有个好身体的前提下,也要确保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面对着心里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正确的认识自我,进而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的认识挫

折,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时加强自我心理的调节,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独立能力等,并学会多与他人沟通,交流,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认识到我们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心理的健康发展。

我们要努力做到身体与心理双重健康,用良好的身体,健康的心态,在亲人朋友们期盼的眼光中,做出优秀的成绩,顶住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为我们的将来好好的努力奋斗,也为祖国的明天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此,为了改变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我们应该组织更多的课外活动,所以,露天电影这个活动的举行是很有必要的,在大学校园里,播放更多的爱国励志电影,既会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也会对新中国的新一代人才培养更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我们的斗志,让我们不怕风吹雨打,对强大的暴风雨迎难而上,不要让人看不起我们90后的新生代,我们一样有雄心,一样有实力。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我们也会付出行动,谈出我们的观后感,以此激励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活动时间:2011年5月初

三、活动地点:主席台

四、主办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五、承办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团联合会

六、与会人员:全校师生

七、工作分配:

篇7:消失的露天电影

然而,在今天这匆忙而繁杂的世界里,人们已经来不及顾及那些过去的、已失去的光阴。失去的就失去吧,但“露天电影”在我们一代人的记忆里永不消失,它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比快乐和欢欣。

那时,每到周末放学后会把书包仍的远远的,最好不要马上能找到它,同时迅速的掏出花瓣的玻璃球,叫上三楼的同学一起去大院边老槐树下弹球,天真无暇的脸上透着无忧无虑地气息,当满载着浑身上下的泥土回到家时,等待的一定是无处躲藏的训斥声和屁股上留下的巴掌大红印。

好在晚上大院里又要放映电影了,看电影的欲望立刻冲淡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天还亮着那,大院的露天空地上,好位置已经被占满了,靠背椅、方凳、马扎子、竹制躺椅应有尽有,参差不齐地摆放着。端着大碗的邻家的同学,悠闲地占领了最好的位置,一边吃着碗里的面条,一边得意地环顾四周,饭香四溢。

傍晚时分,大院里的人们已经加快各种节奏,以最快速度走出家门。电影开始了,当一束强光射到屏幕上时,杂乱声骤然停止,宏大的音乐声迅速填满整个大院。

在那个单调的年代,人们丝毫没有觉得这些反反复复播放的经典老片的单调。孩子们会学着《地雷战》中那个头发丝雷的情景,在学校里揪女同学的长头发,后果自然是让老师把家长叫到了学校,还会学着《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到同学家窗前学鸡叫,害的同学家长5点就骑着自行车到了单位。

当然,在露天电影里学的更多、感受最深的还是那坚定的革命意志,到什么时候也不当叛徒的决心。那些露天地里放的老电影使我们的思想得到了真正的净化。

有时,电影放映到一半时,风雨骤起,屏幕被大风刮的摇摆不定,银幕上坏人的形象更加凶残和丑陋,而永远高大的好人形象已经清晰的刻在了我们的心里,当大风把好人形象刮得变形时,总会有几个大汉奋力拉紧屏幕下方的大绳,试图把屏幕拉展,扯平,不能让好人的形象有一点的歪曲。

当屏幕上打出了“完”字,人们总是稍有留恋而无奈的散去,回家的路上还饶有兴致地探讨着电影中人物的命运,这样的结局和命运已经议论过多少次了,并且百论不厌。

夜深了,大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邻家同学吃饭的大碗留在了大院中央,可能是走的匆忙忘记了,它依然在那大院最好的位置静静的呆在地上。

不知道这个大院中央最好位置它还能占多久。

篇8:露天电影渐落幕

露天电影,是童年记忆里无法抹去的暗夜亮色,是带来童年欢欣和外面世界讯息的窗口,是寄托孩童走出去的一切力量,是大学周末的记忆……因此,如今许多年轻人、老年人,对露天电影仍有着“淡淡的怀念”,像夜深人静时蔡琴的歌曲一样,总会有某些情绪萦绕着,人群、嬉戏的孩童、电影胶片放映机的转动声、夏夜的蚊子、冬夜的月光。

上世纪70代末到上世纪80年代初,应该说是露天电影最辉煌的时期。露天电影,填补了大人小孩精神食粮匮乏的空白,一度成为百姓文化生活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那时,电影放映时间集中安排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公社电影放映队要下村放映的消息早在几天前就会传来。单这几天时间,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尤其是小孩,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过几天我们有电影看啰!”除了心里琢磨放什么影片外,还盘算着放电影那天我们的凳子要早早地搬去,抢到一个不被大人遮挡视线的好位置。

天擦黑时,随着发电机“突”的一声响起,放映机边那盏灯泡亮了起来,放映员就把粘在机壳上的两只“脚”扳开,一只在上面一只在下面。胶片缠绕在一个双面圈夹里,装满胶片的圆圈放在上面那只脚上,一个空的圆圈放到下面那只脚上,再把胶片夹进放映机的“肚子”里。捣鼓一会儿,放映机上的一柱灯光直照幕布上。于是,幕布上就出现了一些字,然后就出现了会动的人、东西、话声、响声……

那时看的都是黑白电影,都是打仗的影片:《闪闪红星》《董存瑞》《黄继光》《铁道游击队》《地道战》……那一个个英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头,至今记忆犹新。

影片放完了,大家还都磨蹭着不肯挪动,总想着就那样能一直看下去多好啊!直到发电机声熄灭了,大家才相信真的不放了。

时过境迁,世事变幻。那个年代的露天电影,那强烈的光束,如一朵艳丽的花朵,绽开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仿佛在屏幕、在心底、在人生旅途中分分秒秒地闪过,存留下的是一份永远不会消失的记忆。

篇9:日记(二)看露天电影作文

晚上,我刚放下饭碗,擦好嘴巴,急急忙忙地向三湘小区篮球场跑去,

日记(二)看露天电影作文

。那里,今晚要放一部露天电影。

篇10:看露天电影的记忆参考作文

在没有电视,文化娱乐极其匮乏的年代, 看一场露天电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快事。

那时县里有放影队,在全县巡回放影,每次电影队来,周围村庄都轮流放影,虽是一样的影片,但人们百看不厌,每天晚上都追着看, 有时要跑十几里路。干了一天农活的人们,不顾白天的劳累,顾不上拍打衣服上的尘土,更顾不上吃饭,一路跑来,看完后再徒步返回。

那时,看的最多是战斗片。如《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侦察兵》、《渡江侦察记》、《奇袭》、《上甘岭》、《英雄儿女》、《东进序曲》、《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我那时年龄小,对电影不太懂,总以为打仗是真地把人打死了,心里很害怕,有时看到战斗惨烈的场面,只好低下头,等过一阵才敢抬头看。

那时,一般放影的.是黑白窄银幕片,在正式片子放影前,先放一段记录片,叫加演片,内容大都是新闻报道、各地风情等,像国家领导接待外宾、哪里的粮食获得丰收等,从中见到了外国黑人、各地不同的自然风貌。但孩子们不喜欢看,到正式开始时,孩子们 会“哇”地大叫一声,顷刻间整个场内鸦雀无声,正片开始上影了。

那时,放映机比较落后,中途经常出毛病,一旦出了毛病,场内起哄声、口哨声此起彼伏,甚至前拥后挤,一片混乱, 急得放电影的师傅大汗淋漓。

在回家途中,条件好的人,拿把手电照明,条件差的人,摸黑回家,稍不留神,就被绊倒。 白天, 这些电影成了人们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的议论话题。电影明星成了青年妇女的崇拜对象,电影插曲大都耳熟能详,直到现在,老一辈对那时的电影老歌还情有独钟。

到了上世纪八 、九十年代,黑白电视机逐渐走进了农村千家万户,流行多年的露天电影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人们对电影的渴望再没有从前那么强烈和执着了。

篇11:怀念看露天电影的70年代征文

常常想起小时候看电影的事情。

小时候看的电影,以战斗片居多。象什么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奇袭白虎团、杜鹃山什么的,其次就是反映阶级斗争的影片了,那些影片现在大部分不记得片名了,只记得青松岭、海港、艳阳天等有限的几部。那时候农村没什么娱乐活动,电影就是主要的娱乐形式了。十里八乡的,无论哪个村放电影,周围村子的人都赶了去,即使是重复的,也是乐此不疲的看。有些片断,因为看得多,竟成了当时的流行语言。象什么“搜索队,搜索队,打起仗来往后退”,还有“老九不能走”、“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等等,若干年后再提起,同龄人仍然觉得很亲切。不仅看,我们那时候还排演片断,也没有什么剧本,大家都是凭记忆先写好词,然后又七嘴八舌头的在一起纠正,每次也都把词记得八九不离十。记得学校组织排演过《智取威虎山》,当时有一段对白,座山雕问杨子荣“脸怎么红了?”杨子荣答:“精神焕发!”座山雕又问“怎么又黄了?”杨子荣答:“防冷涂得蜡。”可是那天演杨子荣的同学有些紧张,当扮演座山雕的同学问“脸怎么红了?”的时候,他一紧张回答:“防冷涂得蜡。”把后面的提前面说了。扮演座山雕的同学一看错了,却不知道怎么补台,仍然接着问下句:“怎么又黄了?”扮演杨子荣的同学这才意识到前面说错词了,可是还得硬着头皮接着往下演,只好临时编了一句词:“又涂了一层蜡。”当时台上台下那个笑啊,戏也演不下去了。直到现在同学聚会,一提起这件事情还乐个没完。

农村那时候放电影,可没有现在这个条件,基本都是露天电影。找一片空地,立两个木杆子,再把幕布挂在木杆子上,准备工作便基本就绪了。放电影的消息是不用通知的,早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兴奋的孩子们晚饭顾不得吃,早早地搬了板凳去占据有利地形。那时村子里还没有通电,放电影必须要一台发电机,在乡村静寂的晚上,当发电机的轰鸣宛如惊雷滚过,白亮的灯光刹那间刺破暗夜的长空,昏昏欲睡的村庄顷刻清醒过来,社员们从各自狭小的院落浩浩荡荡汇聚到放映场地,场地顿时热闹起来,调皮孩子的打闹声、父母焦急寻找孩子的叫喊声、青年男女的嘻笑声等各种杂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那个特定环境下的交响乐。电影放映过程中也难得有安静的时候,常常为了电影中的一个情节争吵不休。那时的电影都有一个规律,浓眉大眼的一定是好人,贼眉鼠眼的一定是坏蛋,生产队长一律是抽着旱烟袋的骠悍大叔,穿黑绸马褂的铁定是汉奸……特别是小孩子,看电影最大的快乐就是看谁能第一个指出潜伏的坏人,正确率基本高达百分之百!换胶片的时候,调皮的孩子们常常钻到机器前,在机器发出的那屡白光前做各种各样的手势,看着手势放大数倍成像于宽大的屏幕上,发出惊奇的欢笑。也有淘气的孩子爬到周围的树上,吹着凉风观看。这时候,担心的是大人,时不时的要呵斥几句,生怕孩子睡着了掉下来摔着。但事实证明大人的担心是多余的,那时候农村没有什么娱乐,偶尔放一次电影如同过年一样令人兴奋,怎么有可能睡着呢?

后来去了微山县城上学,再看电影就去电影院了。那时票价很便宜,大部分都是一角钱一张。不上晚自习的的时候,我们就常常溜到电影院去看电影。除了上课,电影仍然是我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学校也常常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不过说教的内容居多。而且,回来还要求我们写观后感,实在没有了看电影的乐趣。电影院那时候很牛的,一场接一场的放,里面瓜子、食品袋满地都是,根本没有人打扫。设备也很简陋,是那种又凉又硬的.木头椅子,有些还是坏的,偶尔碰到了,要求影院工作人员给调换一下座位,遭到的常常是斥责,根本就没人理会你的投诉。但就是这样的条件,电影院常常人满为患。后来参加工作,常常有关系单位送票,同科室的一位老大姐,娘家是电影公司的,隔三差五的带着我走后门去看内部片,当时对她是既羡慕又感激。再后来,电视开始普及了,我的兴趣转到了看电视上面,感觉看一场电影,情节太简单,不如看电视连续剧来得过瘾。加之工作繁忙,渐渐地,电影院就去得少了,电影开始淡出我的生活。偶尔去一次,偌大的电影院也只有稀稀落落的十几个人,气氛寂寞而又冷清,再也找不回当年看电影时候的渴望和兴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露天电影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迟子建散文之露天电影04-24

露天电影公司创业项目策划书07-16

露天铁矿06-07

露天停车06-14

露天采矿07-18

露天开采08-16

露天场合范文05-16

露天市场范文05-16

露天空间范文05-16

露天煤矿简介04-16

上一篇:《赤壁赋》第3课时下一篇:全球跨境电商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