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韩国文化创意产业考察调研报告

2024-07-02

日本、韩国文化创意产业考察调研报告(通用5篇)

篇1:日本、韩国文化创意产业考察调研报告

日本、韩国文化创意产业考察调研报告

应日中交流促进会和韩国内容学会的邀请,为促进大兴区与日韩两国新媒体产业的交流合作,2006年4月23日至5月3日,由大兴区常务副区长金树东率队专程赴日本、韩国,对两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考察期间,通过对日本东京东映动画公司、大阪设计师专修学院等地的参观交流,和与韩国内容学会和韩国文化振兴院等部门的座谈研讨,对日本和韩国新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启示,对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建设具有积极借鉴意义,拓宽了基地与国外新媒体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渠道。

一、参观考察情况介绍

(一)东京东映动画公司

东映动画,1948年1月23日正式成立,是日本目前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动画制作公司。东映动画拥有庞大且具有实力的制作团队,过去50年共制作了超过9000集的TV动画,这在全世界也是为数不多的。在日本动画发展史上,东映公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作了日本史上第一部长篇彩色电影动画《白蛇传》;培养了如宫崎骏、“动漫神手”手冢治虫等世界顶级动漫大师;给人们留下了诸多如《龙珠》、《美少女战士》、《聪明的一休》、《海贼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目前,在国内畅销的日本动画音像制品,过半数为东映动画出品。东映动画多年来坚持走精品路线,优秀的原创团队以及成熟稳健的商业模式使它在亚洲动画领域里长期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2006年全年出品了原创动画300多集,每集30分钟。公司在2006年7月与日本沃特迪斯尼国际电视公司签订协议,联合进行电视动画片的制作。

东映动画的商业模式值得借鉴:公司在东京的总部仅有员工270人左右,主要负责开发制作原创动漫产品,作品加工则选择在台湾、菲律宾、新加坡、香港等地,现在上海也有它的制作的公司。公司利润主要由广告收入、动漫及其衍生产品著作权分成、半成品加工收入等几部分构成。

(二)大阪设计师专修学院

大阪设计师专修学院,位于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市。学校规模适中,每年培养动漫人才和与文化创意行业有关的人才共几十人。该校教学环境良好,设备设施先进。大阪设计师专修学院与新媒体产业基地的成员单位––北京实用技校,在规模、培养方向、产业环境等很多地方有相似之处。此次出访,两所学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座谈,预计将合作开展长期的互派师生计划,旨在促进双方的教学交流活动。大阪设计师专修学院还表示要在明年组团参加北京奥运活动,并将考察大兴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发展。

(三)韩国内容学会

韩国内容学会,总部设在韩国首尔,是一家拥有1800多会员的民间文化促进机构,业

务涉及教育、旅游、游戏制作、音乐和设计等多个领域。在韩考察期间,与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和内容学会,就共同推进在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建设韩国数字内容中心(KDCC)项目和进一步促进中韩新媒体企业交流进行座谈。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与韩国内容学会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双方都表示,需要不断加强交流,开展新合作,寻求中韩企业的共赢模式。

韩国数字内容中心(KDCC)设立在国家新媒体基地内,可以提升新媒体产业基地的知名度、影响力和促进产业发展;可以为基地内外的中国其他原创产品,提供各种高水平的制作服务;可以利用畅通的国际化渠道和平台,为相关国内企业产品的出口提供服务;可以集聚更多有实力的韩国企业进入园区,把“韩国数字内容中心”培育发展壮大,提高对大兴区的经济增长和税收贡献。

二、日本、韩国内容创意产业分析

通过对东京东映动画和韩国数字内容学会的考察,了解了日本、韩国内容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体会到动漫、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过分析日、韩文化产业现状和成功原因,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新媒体产业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日本动漫产业发展

日本的文化产业在亚洲甚至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现在,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内容产业”渗透到日本的各个领域。动漫和游戏已经成为日本娱乐产业的中流砥柱,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动漫电视节目和几十部动漫影片问世。日本政府预计到2010年,娱乐产业的出口额将增加5倍,达到138亿美元,动漫产业将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个:

1、动漫作品在日本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

日本国民十分喜爱漫画,漫画文化非常发达。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有84%的人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

2、运行良好的产品开发投资模式

产品开发的投资联盟体系是日本动漫走向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在日本,一部动画作品往往是由几个方面来共同投资的,这其中包括:电视台或电影公司、广告公司、玩具商、游戏软件公司、动漫作品原创的出版商等。通过各方的共同投资,一方面分散了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另一方面拓宽了资金的筹集渠道。

3、拥有国际顶尖级的动漫大师和动漫制作机构

拥有一批国际顶尖级的漫画大师是日本动漫近年来在世界上扬名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中包括《铁臂阿童木》作者手冢治虫、《千里千寻》作者宫崎骏等动漫大师。另外,日本大量优秀的动漫导演、制作人员以及动漫制作公司,是打造成功动漫产业的根本保证。

4、政府的支持

日本从政府到社会各界都普遍认识到内容产业的美好前景,加大了对它的支持力度。2003年,政府在知识产权战略总部建立了专门工作组织,并且把内容产业作为一个战略部门,精心策划和打造,从而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性。

5、顺应国际市场要求,调整产品定位和风格

目前,产品输出成为日本动漫产业的战略定位,因此,很多动漫产品在策划和制作之初中,就充分考虑外国观众的习惯和口味,将日本民族风格的外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日本动漫能够顺利地推进国际市场。

日本动漫产业能够领跑于国际市场,除了以上原因外,衍生产品的成功开发,电视和网络传媒的普及和发展,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等等,也都是日本动漫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原因。

(二)韩国文化产业发展

韩国是亚洲较早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国家。早在1990年,韩国政府就设立了“文化产业局”,负责出版等相关事务,后经政府内部整并,文化创意、观光事务等合并成立了“文化观光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以沉重打击,为了摆脱危机,韩国实施经济转型,于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战略。经过多年的实施之后,设计和创新在韩国开花结果,韩国已经拥有三星、LG等全球著名品牌,韩国也从制造国家成功转型为设计创新国家。

韩国政府制定专门法律法规确立“文化立国”的国家方针,从国家意志高度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韩国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以游戏最为重要,在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方面都位居亚太地区前列,也是韩国政府确定的“十大新引擎产业”之一。

近年来,文化产业成为韩国新的经济增长点,2003年出口额首次超过钢铁,数字内容产业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产业。韩国自称已跻身世界文化产业5大国之列。

三、几点启示

现阶段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建设,需要不断深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学习先进经验,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开阔思路,力求使基地高起点建设,快速度发展。通过对日本、韩国的考察,获得如下几点有益的启示。

(一)学习先进原创水平,提高设计能力

日本考察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日本动漫产业非常发达,原创能力强,衍生产品的开发工作非常到位。在日本街头,随处可见以动漫形象代言的产品广告,以漫画形式出版的读物,和出售动漫衍生产品的商店。日本动漫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优秀原创作品的价值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动漫制作公司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制作人员创

造力。制作人员通过分析观众不同时期的喜好,创作出富有时代性的主题,并不断加入新的构思与制作元素,创造出新的深入人心的动漫作品。作品一旦有了知名度,衍生产品的开发会迅速跟进,全面体现出原创作品的价值,同时带给企业更丰厚的回报。

比较之下,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整个行业原创能力弱,作品内容少,质量不高,加上销售渠道不畅,导致整个产业没有进入良性循环。对此,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更加坚定,要致力于打造完整的动漫产业链。通过建设动漫产业孵化平台,提供先进制作设备,降低企业制作成本,促进动漫“产、学、研”一体发展,以提高国内动漫行业的原创水平,设计能力。

(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建立节约型创意园区

日本、韩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非常令人钦佩,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意识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在东映动画公司参观动漫制作的过程中,强烈的体会到,制作人员在处理每个细节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细致、到位。并且,公司每间工作室布局紧凑,最大限度节约空间资源。

新媒体产业本身具有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智力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在打造新媒体产业基地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牢固树立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体现绿色生态、产业生态的良好布局。

(三)拓宽合作渠道,探寻双方共赢模式

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让身在日韩两国的海外华人感到振奋和自豪,他们都表示愿意尽可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比较而言,日本国人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一种很矛盾的心理。在交流中,可以很明显感觉出部分日本人对中日合作的敏感,在愿意开展合作的同时,又有很强的危机意识。

这就需要我们在与日本机构和企业的交往合作中,充分考虑中日关系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学习,以双赢的模式展开合作。尽量消除日本人的顾虑,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

(四)注重引进高水平技术和人才

从日本、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看,我国的新媒体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大兴新媒体产业基地要想吸引企业集聚,发展内容产业,就要为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重视原创内容和销售渠道建设,搭建好动漫孵化平台和销售播出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设备、技术支持和畅通的销售网络,有效形成产业的聚集。注重引进高水平的技术、设备、高端人才,使基地在发展之初就面向高端层面发展,抢占国内动漫领域制高点。

(五)政府加大对文化创意行业的支持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满足社会需求基础上产生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是在制造业发展和服务业壮大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竞争的终极竞争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大力财政和政策支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突出,这就更需要政府加大对新媒体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相关产业政策,给产业发展营造积极良好的环境。实现我国经济从制造业向新型产业的过渡,这对创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影响。

在大兴新媒体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国内外优秀产业园区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优势,转化为切实可行、走在国内外前列的实施方案。新媒体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园区的建设要体现出发展创新,建设思路也要走在其他传统行业前列。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阔眼界、打开思路、突破传统,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产业实际,建成一个有特色、高水平、促发展的新媒体产业之都。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

国家新媒体

产业基地 曹辉

日期:2007-12-18

篇2:日本、韩国文化创意产业考察调研报告

山东省科协赴日韩科技馆建设考察团

2009年3月5日至3月14日,山东省科协组成考察团赴日本、韩国考察了解科技馆建设情况。期间,与日本东京市科学未来馆、日本名古屋市科技馆、韩国首尔科技馆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参观考察了日本东京科技馆、日本丰田汽车展示厅、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和大阪市科技馆。日本、韩国高度重视科技馆建设,馆内设施和展示理念先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很大启发。

一、几个科技馆的基本情况

1.日本科学未来馆

建于2001年,位于东京市东京湾,面积8800平方米,员工200多人,其中研发人员60多人。未来馆共有八项功能,一是分四个主题的常设展览;二是可以欣赏全方位影像和天象仪的球幕影院;三是用来召开会议的交流设施;四是提供免费科技资料的资料室;五是可用来举办各种各样大型活动和企划展的企划展区;六是出售未来馆独创产品及文具、图书、手工制品、试验道具、航天商品的商店;七是可供团体用餐和休息的集会室;八是餐厅和咖啡厅。

日本科学未来馆的建馆目的,是展示21世纪新知识,通过常设展览、企划展、影像、互联网等各种方法在馆内外传播尖端科学技术,同时努力以独特的手法开发传递方法;通过举办 “传播科学知识”等实践活动,在馆内外培养科学知识宣传员;将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媒体、志愿者、朋友会、来馆宾客、立法府、政府机关、学校、国内外的科技馆、产业界等8个部分作为连接未来馆活动与社会的纽带,形成网络,从而起到将尖端科学技术与普通市民连接在一起的作用。未来馆常设展区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技术革新与未来。主要展示机器人、纳米技术、微型机器和超导技术,体验高新技术的威力。

第二部分,信息科学技术与社会。由于语言、影像经过了数字化处理,可以随意保存、搬运和存储,展示在任何地点、时间与任何人、事物都可以相连接,体验先进的信息技术。

第三部分,生命科学与人类。展示生命科学的原点和尖端生命科学。通过生物观察、现场演示和活动,体验生命奥秘。

第四部分,地球环境与新领域。展示科学技术条件下的便利生活和对地球环境造成的破坏。启发人们的科学意识和环保意识。

为让参观者亲身体验科学技术,在每层展厅都设有实验区,并有志愿服务人员现场指导。

2.名古屋市科学馆

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工作人员41人,其中研发人员14人。名古屋市科学馆是从一个天文馆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综合性科技馆的。现在设有生命馆、理工馆、天文馆三个大展区。生命馆主要展示微观世界、人体构造、丰富生活、未来地球等内容。理工馆主要展示电气与能源、广播与通信、光与声音、机械与动力、物质与材料、交通科学、防灾科学等内容。天文馆展示宇宙与天文,设有天文仪和特别展室。

3.首尔科技馆

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员工30多人,主要是管理人员。首尔科技馆是展示尖端信息技术、未来高科技产品和生活场景的高科技综合展馆。该馆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IT创新馆。介绍韩国信息产业的高科技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种类繁多的IT产品。展示IT发展历程,详细介绍近代的邮件、电信、电话到现在的有线和无线数字通信。展出韩国最具代表性的通信设备、信息设备和数字产品及部件等。该展区还有各类统计数字,反映韩国IT产业的增长率,通信、广播电视、电脑和软件等领域发展趋势,以及在世界发展大潮中韩国所占据的位置等。

第二部分,探索IT世界馆。通过新奇有趣的游戏展示IT技术世界,在游戏中探索IT技术原理。设有数字旋律、虚拟汽车展、电子拼图、数字画布、音乐桌、虚拟旅行、立体绘画、公共服务、机器人等展台,还设有5-10岁儿童参与的IT体验教室。

第三部分,IT想象馆。用信息技术展示对未来工作、生活的想象。主要内容,一是工作方面,在网络支持下,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办公;二是学习方面,设置一个信息墙,自动显示个人需要的信息。三是生活方面,根据个人生体周期,提供光亮度、音乐、视频休息场所,想象了未来商店。

第四部分,影像馆,放映4D电影和VR影像。

二、日本、韩国科技馆的主要特点

1.政府重视科技馆建设。日本共有各类科技馆180多个,遍布日本各地,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重要阵地。日本、韩国科技馆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与我们座谈交流的3个科技馆都是政府投资建设,科技馆管理经费、工作人员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科技馆馆址一般选在人员流动性大的地方,如日本科学未来馆建在繁华的东京湾,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建在东京著名的上野公园内,日本名古屋市科技馆也建在一个公园内,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科技馆建设的重视。

2.展示高新技术和科学的未来。注意展示当今世界高新尖端技术,同时对未来科技发展,人类生活进行想象,从而启迪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向往。如日本科学未来馆,韩国首尔科技馆展示的都是这方面内容,给人全新的感觉。

3.展示内容贴近生活。日本的科学未来馆、东京科技馆和名古屋科技馆都设置了环境保护的内容,有的科技馆还有防地震灾害,防火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不如高精尖科学技术

显眼,但却贴近生活,更加实用。另外两国科技馆都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演示人类现在或未来的生活,显得非常真实,把高新技术融入生活中,容易吸引观众。

4.管理方式灵活。建馆资金投入,主要是政府投资,但也有展室、展品是行业协会投资建设的。日本的科学未来馆招用了大量的志愿者进行解说和引导,他们都是退休的工程师,有知识,懂技术,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日本的科技馆注重研发,都配备了较大数量的研发人员,展品制作过程,一般是馆内研发人员提出创意设想,外请美工人员修饰定型,然后请有关工厂制作。

三、几点建议

篇3:日本、韩国文化创意产业考察调研报告

1.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予以高度重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亚洲金融危机给世界,尤其是亚洲国家留下了沉痛的教训,那就是如果一国的金融经不起外部的冲击,必然会造成货币贬值;如果一国在国际贸易上出口品种单一,附加值低,并产生巨大逆差,那么国民经济就岌岌可危。韩国在遭受金融危机,出现韩元大幅贬值,国内资产大幅缩水的状况后,的发对展文化产业的有关政策予以调整。

如果说上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就对发展文化产业有了初步的打算,并制订了有关的政策,那么随着上世纪80年代,电子技术的兴起,韩国文化产业范围已延伸到具有高潜力和高附加值的互联网信息、手机内容和电子图书等领域。而2001年韩国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方针之后,为了促进“文化立国”重要国家战略的实施,韩国建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韩国的文化产业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韩国在电影、电视剧、游戏、音乐等方面的文化产业成就在亚洲已令人瞩目。如果细分一下的话,韩国的文化产业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6 ~ 1998年。

1986年,韩国提出了“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化”战略;在第六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中提出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化。这一重要的政策目标为文化立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 990年,韩国政府颁布了《文化发展十年规划》,提出了“文化要面向全体国民”的政策理念。1993年韩国政府出台了“文化繁荣五年计划”,将文化产业的开发作为重要目标之一。1994年,韩国文化观光部设立文化产业政策局,并着手准备文化产业的法律体系;同时颁布各种文化政策综合计划,进一步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韩国是继日本1995年提出“文化立国”方略后,又一个通过实施国家战略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其中包括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等发展战略。

根据5年计划,韩国近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是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重点培育战略性文化产业;实行“选择与集中”的基本政策;集中力量支持重点产业和重要项目,力争使国家扶持政策产生最大的整体效应。

1997年,韩国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为新创办的文化企业提供贷款。同年韩国文化观光部、产业资源部、信息通讯部通力合作,建立各自下属的“游戏技术开发中心”“游戏综合支持中心”,重点扶植游戏产业。文化观光部和产业资源部还分别设立韩国卡通形象文化产业协会(负责创作等)、韩国卡通形象产业协会(负责市场开发),共同推动卡通形象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金大中政府阶段(1998 ~ 2003年)。

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l世纪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但是当时有许多人并不理解发展文化产业对韩国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政府认为只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民众对发展文化产业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作用的认识,以及对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加强对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搞活投资与流通体系,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进入国际市场同等对待,那么文化产业在世界上就具有竞争力,文化产业也就不会是仅仅处于被国内维护其独立性,而进不到国际市场的尴尬。

1999年,韩国政府首次制定有关文化产业的综合性法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

2000年,韩国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方向、发展计划及文化产业振兴基金运营方案,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开展有关调查研究等。2001年,韩国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下属于韩国文化观光部,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文化立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全方位地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经费支持,确保经费上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了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2000年至2005年,韩国政府共投入2000多亿韩元,培养复合型人才,重点抓好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产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加强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扩大文化产业与纯艺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2002年,韩国政府还通过国家预算拨款、投资组合、专项组合、专项基金共融资文化产业事业费5000亿韩元。韩国还设立多个专项基金,分别有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等。

韩国在加强立法、完善组织管理、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开拓海外市场等各个方面提供配套服务,充分发挥立法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2年7月,文化观光部又决定组建“文化产业支持机构协议会”,旨在避免业务重复,加强信息交流,将原来分散组织的活动大型化、集中化。

由于一系 列的努力 , 2 0 0 2年,韩国的文化产业市场规模达188388亿韩元,约合157亿美元。其中 广播电视7 3 0 0 0亿韩元 , 卡通5 2 7 7 1亿韩元 , 游戏34026亿韩元,电影6237亿韩元,漫画6033亿韩元,动画3650亿韩元,唱片2861亿韩元。海外出口额5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中国《经济纵横》2009年第6期)

2001年韩国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3兆韩元,2002年达到18. 3兆韩元。从1999年到2003年间,韩国文化产业的年均市场规模增速高达27. 7%,这一速度要远远高于韩国的GDP增速。

(文章来源:韩国文化产业绩效,原文地址:http://lunwengc.com/news_list.asp?id=16589)

第三阶段是卢武铉政府阶段(2003 ~ 2008年)。

韩国作为一个较早认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亚洲国家,在发展文化产业一开始就意识到,要拓展文化产业就瞄准国际市场。2006年1月17日,韩国国务总理李海瓒主持国务会议,专门讨论了“韩流”世界化的问题。韩国政府认为,要以中国、日本为重点的东亚地区作为开启世界市场的台阶,利用国内市场收回制作成本,通过海外市场盈利。

当时整个世界市场的增长率约为3%,文化产业的增长率近6%。美国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位居第二,首位是军事工程。在出口方面是第一大产业,日本仅次美国,其文化产业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日本的动漫产业占世界市场的62%,游戏领域占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一。在清醒认识国际与国内文化产业的情况下,韩国政府与企业更加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韩国坚持“文化立国”国家战略不动摇,提出了“新艺术产业”、“创意韩国”、“文化强国”等一系列想法, 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韩国政府还规定,从事游戏产业的高科技人才可以免除两年兵役,政府公开减免游戏公司的税赋负担,从业人员甚至每月能领到政府相关部门为鼓励网游行业发展而发放的补贴。

2004年11月,韩国软件振兴院为加快韩国中小游戏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而建立了网络游戏全球测试平台,成功帮助了多款游戏进入商业化运作,并帮助一些小公司走出国门发展。韩国政府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企业打探市场提供免费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此,韩国软件振兴院在很多国家都设置了客户端下载服务器,韩国企业在当地只要连接当地的服务器就可以进入网络游戏全球测试平台。企业走出国门的所有费用都由政府承担。政府甚至还承担一部分游戏的翻译费用。

韩国政府给动漫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如韩国政府对韩国动画片与进口动画片在电视台的播放比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韩国动画片占45%,外国动画片占55%。此外,任何一个国家动画片在韩国的播放额度不能超过该国动画片播出总量的60%。同时,韩国在动漫制作机制上逐步实现了从“以集体制作为中心”向“以个人制作为中心”的转变。

为了防止动画片在电视上的播出时段缩小甚至消失,韩国政府修订了《广播法》,从2005年7月起采用韩国动画片义务播放制,按规定,各电视台要保障用总时间1%至1.5%的时间播放韩国动画片,这使韩国动画片有了稳定的国内市场。

韩国政府设立了“国务总理奖”“文化观光部长官奖”“出口奖”等奖项,激励动漫产业。还为获奖单位提供国内外经营出口的多种优惠。动漫产业实施了一整套激励机制。这些措施使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美国,成为世界第三动漫产业大国。

此时,虽然韩国经济总量并不在世界前列,但是,韩国文化产业已经跻身世界前五名,其中游戏产业排名在世界第3位。2007年韩国国内游戏市场总产值达到51436亿韩元,2007年韩国游戏产业出口7.8亿美元,比2006年的6.7亿美元增长了16.2%。(《韩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与野心》中国文化报2014年3月15日 )

2008年韩国国内游戏产业产值为5.6亿韩元,比2007年增长了9 % 。在韩国 的游戏产业 中 , 网络游戏 的份额最 大为82%,游戏机为9%、手机游戏5.4%。2008年韩国游戏出口额为10.9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40.1%。占包括书籍、音乐、电影、电视等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据韩国2 0 0 7年文化产 业统计显示,韩国2006年的文化产业的市场总销售额为57. 9万亿韩元,占当年韩国GDP比重升至6.86%。2003年至2006年的平均增速高达9. 4% 。2006年,韩国在线游戏销量达到17768亿韩元,比2005年增长了18.9%。可见其发展速度令人叹为观止。(韩国文化观光部《2009年游戏白皮书》)

显然,在文化产业中,韩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游戏产业。同时,韩国的形象产业也获得了较快增长。2006年,韩国形象产业中的形象开发以及版权的市场规模达到3068亿韩元,比2005年增长1%;形象商品制作规模为20433亿韩元,增长11.9%;形象商品消费市场规模为44109亿韩元,增长2.9%。韩国在2006年的文化产业的实际出口额达到136336万美元,而进口额为86274万美元 , 文化产业 实现贸易 顺差50062万美元。

韩国知名的“天堂”游戏风靡了亚洲,已经在国际游戏产品市场与微软和索尼等巨头形成对抗态势。2004年,影视剧、网络游戏等为代表的韩国文化产品形成一股“韩流”几乎席卷整个亚洲,使韩国获得了9.18亿美元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充分挖掘数字化的巨大潜力,开发了多种类型的数字文化产业, 2006年至2007年,韩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表现在数字广播、视频游戏和移动网络等部分。2007年,韩国数字文化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0067亿韩元,比2006年增长2.2%。其中,新媒体发展显得尤为突出。针对网络多媒体迅速发展的态势,2007年,韩国制定了《网络多媒体广播法》,允许通过宽带网络播放电视节目。2008年,IPTV服务开始在韩国正式启动。截至2008年1月,韩国注册的市场人数已经达到了124万人。

利用有线电视网络,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为消费者提供了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服务。韩国还研发了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截至2007年底,韩国国内销售数字多媒体终端机869万部,消费人群已经超过1千万。韩国的在线漫画制作和流通市场也呈现稳步增长,2006年比前一年同比增长了32.5%,其中网络及手机在线漫画服务的销售额为727亿韩元。在线音乐服务业,2006年达到899亿韩元,比2005年增幅高达240%。以电子图书、手机书、有声读物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出版业,从2004年至2007年,实现了56.7%的平均增长率。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大量应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开拓新兴文化产业是分不开的。存在的问题则在于韩国与其他国家在文化贸易的相互交流方面显得不足,强烈的单向输出特征也引起了亚洲以及其他文化圈国家的反感。以中国为例,2005年4月,中国进口的电视剧产品中韩剧占到31%,但2007年则降至6.6%。这说明,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双向交流,互通有无。

第四阶段是2008年至今。

这一阶段韩国文化产业发展非常迅猛,韩剧等文化产品风靡亚洲成为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这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金大中总统提出了“文化救国”方针,将文化产业列为21世纪国家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了“韩国文化世界化”的口号,并通过文化产业推动国家经济发展。2010年初,韩国设立了文化综合性组织委员会,同年,为了对文化产业进一步扶持,文化产业振兴院计划完成200个项目,政府预算投资2000亿韩元。在这些政策的扶持下,韩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继汽车后为韩国赚取外汇最多的第二产业,跻身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2008年至2011年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规模以每年22.5%的速度飞速增长,2012年出口规模达43.2亿美元,同比增长34.9%。

于是,新的一波韩流再次来袭。韩国电影不仅在国内屡创纪录,在海外电影市场的成绩也比以往有所进步。2012年韩国电影的海外输出总额达到416亿韩元,比2011年上升8.4%。而由于韩剧等文化产品席卷全球,韩国产品也得到了国际的青睐。文化产业出口每增加100美元,就能使韩国商品出口增加412美元。据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预计,2014年韩国游戏产业销售总额可望比去年增长11.2%,达到12兆1028亿韩元,输出总额可望比上年增长15.6%,超过34.4亿美元。

韩国还组建了韩国游戏支持中心,向韩国游戏产业提供从资金到技术等多方面支持;成立游戏投资联盟,每年向游戏产业投入500亿韩元以上的资金,并为游戏企业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设立信息化基金和文化产业基金,为游戏产业服务;对指定的风险企业实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甚至免除游戏企业的税务负担;建设游戏产业基地以扶持中小游戏企业的发展。

朴槿惠总统在2013年就任典礼上将弘扬韩国文化作为国策之一,强调创造型经济是经济兴国的重要辅助手段,希望演艺圈内的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为韩流文化的传播作出贡献。并认为这是推广国家名牌文化的捷径。此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发布文化技术中长期计划,明确指出要提高对应用在电影、广播、游戏、动画、演出、展览等文化产业内容上的技术的研发投资。计划目的就是提高文化技术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为实现“文化隆盛”的国策基调打下基础。2014年3月,这一计划得到落实,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宣布,将投入384亿韩元(约合2.26亿人民币)支持文化技术研究,将以音乐、电影等五大重点文化产业为中心。该部下属的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将为此设立20个新课题,为相关研究人员或团队提供2年至3年不等的研究经费,覆盖演出、音乐、电影等10个门类。

2.创新是韩国文化产业得到显著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内,韩国为什么能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呢?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外汇储备落到谷底。众多大财团解体、三分之一的银行关门、失业人群剧增。为什么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韩国的经济增长就反弹至10%左右,而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韩国却成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一,尤其在文化产业方面名列前茅呢?

首先是韩国政府认识到进入后工业时代后,世界经济进入了新的时代。那就是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所说的“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时代”。而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人类价值取向的不断趋同,文化产业成为了最活跃、成长最快的产业。文化产业作为媒介,不仅介绍了各民族以及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等,而且还像潺潺的激流,激活了国家的经济,激活了人类的思维,从而调整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尤其是网络社会的来临,语言、通讯、交通、甚至思想都不再能隔阻人类社会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信息交流、思维交流和生存价值的交流。因此,文化产业作为桥梁与纽带,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联系。韩国政府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二十年来始终不渝地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进而将“文化隆盛”作为国策。在这个指导方针的引导下,韩国政府二十年来坚持政策创新,全方位地不断推出有利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无论是1998年金大中任总统后,认定文化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通过的“文化产业促进中心”,设立的“文化产业基金”,提供的新创文化企业贷款,成立的游戏产业振兴中心,还是2001年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都是从政策上保证了文化产业在国内的地位。

而朴槿惠总统弘扬韩国文化作为国策之一,强调创造型经济是经济兴国的重要辅助手段,希望演艺圈内的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为韩流文化的传播作出贡献,则进一步从推广国家名牌文化的高度上认识文化产业,看到了文化“软实力”在网络社会的重要作用。

其二是韩国政府高屋建瓴,在文化产业的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并用科技引领文化产业由“韩国制造”推向“韩国创造”,并将韩国创造推介到电子、汽车等现代制造业方面,这实际上是通过创新思维,提高了文化产业在众多产业中的地位。这说明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英国曼彻斯特市在其文化产业的战略咨询报告中,提出了“文化变成了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的战略都将越来越维系于这个文化轴心”的理念。提高了全民族对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源泉,是发展的原动力的认识。如韩国在动漫制作机制上逐步实现了从“以集体制作为中心”向“以个人制作为中心”的转变;如利用有线电视网络,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为消费者提供了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服务。

同时,在税收上韩国政府不仅对动漫、游戏等产业实行减免税,而且还在人力资源的培养、使用上予以大力支持,如免费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从事游戏产业的高科技人才可以免除两年兵役,政府公开减免游戏公司的税赋负担,从业人员甚至每月能领到政府相关部门为鼓励网游行业发展而发放的补贴。

其三,在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交汇、融通中不断进行创新,实施无缝对接。产业融合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在网络社会中,文化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形成强大的经济竞争力。文化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现代通信业、乃至生命科学等的结缘都使文化产业张开了科学的双翼,起到了复合的作用。而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结合也使文化产业进一步充满活力,如影视、文艺表演和旅游结合促进了文艺与电影艺术的提高,而旅游则给交通、餐饮、宾馆业等带来了兴旺。正是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交汇、融通中不断进行创新,实施无缝对接和衍生产生了良性互动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创新的过程中,特别重视思维创新。近年来韩国围绕“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基础”、“扩大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拓展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公正交易环境”5个发展课题,加速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布局就是思维创新的具体体现。

由于思维创新和行动扎实,韩国正在努力实施的“建设文化繁荣和创意经济领袖的文化强国”目标已见端倪,具体行动也在创新中得到落实。如:

——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建设,韩国政府将提供一站式创意孵化系统,支持和创意综合信息服务,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并与相关服务产业之间促进创意交流与合作。经过创意孵化系统培训的文化创意企业,一旦通过专家的市场评估并获得认证,可以获得总资金5000亿韩元的支持基金。对于企业规模为1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每人每年还将获得约720万的政府补贴,支持和鼓励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

——借助新媒体技术,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将得到更好发展。如“电视创意频道”、“文化创意网络媒体”、“自媒体服务中心”等平台,由于技术和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将引起更多的企业和公众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

——改善投资环境和建立金融平台正在落实。韩国政府将通过建立总金额在500亿韩元的“文化创意小微企业10-10-10基金”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通过这种以政府主导结合民间资金辅助的金融平台,预计每年将有100家以上的企业可以受到帮助,获得约为5亿元韩币的融资,为发展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保障。

篇4:日本温泉与养老产业考察报告

2014年4月6日~2014年4月9日

萌萌

本次日本考察活动,时间虽短,收获却多。考察的大江户温泉、丰洲老年公寓、山中湖会所、轻井泽山庄环肥燕瘦,各个不同,却都非常成功,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首先有清晰的经营定位,明确的目标人群;其次针对目标人群的需求作好每一个细节,为用户提供极致的消费体验,最后挖掘产品的附加价值,延伸产业链,带给用户期望之外的惊喜。

大江户温泉是一个面向游客、家庭的大众化消费主题乐园。园内所有的建筑、绘画、餐饮、娱乐都是模仿江户时代风格,游客再穿上各种带有浮世绘花纹的浴衣流连其间,仿佛穿越到了江户时代。其提供给用户的是从温泉->餐饮娱乐->角色扮演的融入式旅游体验产品,非常有效的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粘着度和消费时间。本项目的温泉区可借鉴这种模式,打造汉唐风格的主题温泉乐园。在乐园中,除提供免费的服饰之外,还可收费提供才子佳人,官贾侠盗各类服饰,同时借鉴RPG类游戏的种种任务模式,配合线上线下的活动推广,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容。大江户温泉在消费时采用了二维码手环扫描和点餐呼叫器,这些都可以在我们项目中使用,同时也可考虑二维码手环与一卡通系统进行绑定,实现自助自主式的消费。

丰洲老年公寓隶属于木下集团,是可以排进世界前五的综合性养生养老设施,其目标人群主要是生活可基本自理的高收入老年人,其经营理念是要让笑容绽放在每一个老人的脸上。从这一理念可以看出木下集团要提供的不仅仅是安全、健康、舒适的居所,更要为老年人提供娱乐、社交方面的精神寄托,所以公寓内书

屋,游泳池,诊所,看护,酒廊,娱乐中心,会议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公寓最值得称道的还是面对老年人的各种贴心设计非常到位,防滑地板、随处可见的扶手、带保健功能的泡澡池、生病期间的特别静室、紧急呼叫的收音设备、定位器、甚至连玄关下的抽屉也可以作为凳子使用,处处体现了经营者与设计者的用心之处。要入住如此高档的公寓,价格也是不菲,客人要一次性缴纳20年的入住金,依据房间不同,约200万~900万人民币不等,并且每月还要另外缴纳管理、餐食、活动等费用。价格过高,导致公寓的入住率偏低,所以还有约四分之一的房间是对外短租经营,以提高收益。丰洲老年公寓面向的有消费能力及消费意识的中高端老年人,同时经营的是20年使用权,这与我们老年公寓的理念是一致的,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我们项目中是旅游度假型的老人居多这一不同点。

山中湖会所是座落于富士山脚下的高级私人度假酒店,隶属于Resorttrust集团,采用了分权式的会员制销售模式,高额的会费人为设置了一道门槛,使只有具备相当经济实力的人员才能入住该会所。该集团拥有13万富裕阶层会员,在日本分时度假市场有超过60%的占有率。会所提供奢华的入住体验,超大的客房,每个房间都可以躺在床上或是温泉泡池中远眺富士山的美景,同时提供世界一流的体检中心,以及各种商业配套设施。庞大的会员群体为其整合各种商业资源提供了基础,而不断加入的商业资源又能为会员提供更多的服务,反过来促进会员群体的扩大,形成良性的循环。同时,Resorttrust集团还会不定期的举办各种类型的会员联谊活动,形成一个高端人群的社交生态圈。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之处,应用于本项目的企业会所及养老公寓的分权销售,整合公司各种高端资源,为客户提供不可复制的尊享服务。

轻井泽虹夕诺雅温泉酒店2005年建造,隶属于星野集团,其设计与经营理

念是要让游客远离日常的都市喧嚣生活,融入大自然怀抱,给身心一次彻底的放松之旅。所以其整体的建造都是依山就势,依水就势,粘土墙壁,木板结构,水波梯田,林间小径,一切都带人回归自然的本真,甚至客房中只提供CD与书籍,连电视机这种会与现代社会联系的符号都抹除掉了。这种重新回归自然的宁静,存在于每个繁忙都市人的心底,虹夕诺雅正是准确的抓住了这一点,配合高超的设计技巧,使其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所在。

篇5:日本企业文化考察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充分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国资委组织部分中央企业及下属单位主管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于2005年3月16日至4月5日赴日本进行了企业文化培训考察。

培训采取三种形式

一是听取专家集中授课。长崎大学神郡克彦教授讲授了《如何建立企业名牌》,神户大学黄磷教授讲授了《跨文化交流与管理》,经济产业省经济产业政策局铃木先生讲授了《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关政策》等课程。

二是专题讲座。荏原制作所通过一个环保的典型案例介绍了企业的危机公关处理和文化创新;资生堂介绍了如何秉承福原信三的理念,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企业形象的创造;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全球化人事部小西工己先生介绍了《丰田之路与人才培养》;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介绍了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JR西日本铁道公司介绍了如何培训民营企业精神;金钢峰寺宗务总长土生川正道理事长介绍了日本人精神的形成;东京证券交易所介绍了企业统治的思路和原则;经济产业省玲木先生介绍了日本政府推进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有关政策。讲座中还采取互动式的讨论,进行深入研修,在交流和探讨中,既了解了日本企业的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同时又宣传了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和中央企业的实力。

三是参观考察。先后参观了荏原制作所、资生堂株式会社、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西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简称JR西日本铁道公司)、日本电通公司、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8个企业和东京证券交易所,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副社长川村群太郎等20多位企业高层领导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参观了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国际展览中心、资料馆、技术馆、丰田公司资料馆、资生堂画廊和资料馆等10个企业展馆;观摩了爱知县世博会中国馆、日本馆、主题馆等展馆;访问了日本经济产业省、兵库县、神户港务局等3个政府部门。在走访的企业中,既参观了历史馆、资料馆、艺术馆、技术馆,又参观了生产线,既对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情况有所了解,又观摩了企业的实务操作。同时,我们还通过乘坐地铁、公共汽车、新干线高速列车等途径,比较广泛地了解了日本的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培训结束前,考察团的19名同志利用晚间时间分组进行研讨交流,大家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时间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培训期间能安排考察如此之多的世界知名企业实属不易。同时,大家认为通过培训拓展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学习了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及需要引以为鉴的问题,对加强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很多启示。培训结束时与我国家外专局驻日本办事处的同志进行了会谈。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和经验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感到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呈现出以下6个显著特点。

(一)积极倡导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相统一,为企业发展培育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所考察的日本企业都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极倡导,把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成为日本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日本企业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突出位置,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历史背景上看,18世纪近江商人就提出了“卖方、买方、社会”三方都好的理念;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企业明显地抱有一种“报德思想”,二官尊德提出“社德合一”,即“事业在自己得利的同时,必须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实惠”。20世纪以后,松下幸之助等杰出的企业家又积极地倡导企业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并于1956年召开经济同友会全国大会,通过了经营者必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决议。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同友会又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于2004年5月改定通过了《日本经团联关于企业行动宪章》,提出了10条企业行动准则,使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工作进一步得到强化。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一些杰出的企业家的积极倡导和实践,形成了日本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引领着日本企业的发展方向,使日本拥有一大批历经百年长盛不衰的企业,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日本跻身世界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二是从现实状况看,近年来,日本企业出现了一些丑闻,突出表现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做假帐、欺骗社会公众。如在东京证券所上市交易已有50多年历史的西屋铁道公司,违反有关规定,使公司股票80%掌握在特定人手里,利用员工假持股来逃避监管,欺骗股民达10年之久,这件事曝光后在日本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这一教训使日本企业充分认识到,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以诚信负责的社会形象取信于公众和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三是从企业面临的宏观发展环境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日益成为衡量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准。四是经过长期实践,日本的企业家认识到,在当今人类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除了战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占用社会资源最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实践活动,企业在占用社会资源的同时必须给社会回报,以争取社会的支持与理解,为企业创造长远发展的环境。五是政府的大力倡导。日本政府把推进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作为重要内容,由经济产业省具体负责推进和实施。如通过社会调查向企业提供社会需要等情报,对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等等。由于上述原因,日本的企业都很重视将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企业家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站在履行社会责任这个制高点,才能赢得企业长期发展的良好环境,所以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日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突出强调五点:一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切实实现股东和雇员(员工)的利益。二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外在表现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服务。三是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繁荣。四是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信息,保证经营活动的公开和透明。五是把企业发展同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建立循环型社会统一起来。如丰田公司1992年为了倡导“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全新环保理念,专门设立了“丰田环境委员会”,制订了“丰田地球环境宪章”——《丰田对于地球环境的参与方针》,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公司面向21世纪的未来战略——“制造亲近人类与地球的汽车”。为了落实这一战略,丰田公司不惜将年销售额的6%作为攻关资金,组建起1.2万人的庞大研发队伍,开始了“绿色”汽车的发明创造。经过长达5个年头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试制,1997年12月丰田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先躯。它消耗每升汽油的平均行驶里程比一般汽油车至少提高一倍,污染物却减少了90%。

(二)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统一起来,特别注重建设人企合一的发展团队。

我们考察的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很好地统一起来,努力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处于缓慢增长期,即使在企业面临各种困难的情况下,日本企业仍然坚持以年功制为主的分配模式,较好地保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等企业制度基本不变,努力做到不裁员,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保持员工福利待遇基本不变;二是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海外市场,为员工发展创造更多空间;三是不断优化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如: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是全球著名的商用空调和氟化工产品生产企业,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企业经营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力争作一个能够保证雇用的公司”这一宗旨,通过每年限量招工、实行内部转岗分流,对部分员工进行再培训,尤其是及时实施了国际化战略,把开拓中国市场作为战略重点,每年利润增长的10%来自中国,从而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对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关注员工的利益、促进企业和员工实现共同成长的情况、1999年3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三)努力做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培育支撑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文化力量。

我们这次考察的日本企业平均寿命在40年以上,有的企业寿命长达100年。如:以生产高级化妆品著称于世的资生堂株式会社成立于1872年,至今已有133年历史,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成立于1918年,至今也有87年的历史。探究这些企业长寿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些企业在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同时,非常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企业发展既奠基在深厚的文化积累之上,植根于厚重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能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发展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很好地继承了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如协调配合的团队意识、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并通过创新,把企业建成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二是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注意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基因”,使之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精神财富。如: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在松下幸之助提出的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企业作为‘社会的公器’,在‘顾客第一’的基础上,实现‘日新月异’”的文化基因,又把“日新月异”转变为“坚持技术革新’的理念,以这种理念指导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三是通过建立资料馆、纪念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使企业创造的文化成果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通过免费向社会开放,使之成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成果,达到了用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目的。

(四)注重企业家高度文化自觉与员工自觉践行文化相统一,确立了上下同欲的文化追求。

我们考察的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确立共同的文化追求为目标,把企业家的文化自觉与提高员工的文化执行力统一起来,使企业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

通过在日本的学习考察,我们感到,日本企业家的文化自觉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确立了文化主导企业发展的意识,自觉用文化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二是具有崇高的文化追求,深刻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文化自觉程度。三是这些企业的企业家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性人物,起着倡导、实践、推动和变革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四是普遍把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为企业的重要使命。五是具有敢领风气之先、不懈创新的可贵品质。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是一个代表性人物。我们这次在松下考察期间时时能感受到松下幸之助的存在,感受到松下文化的魅力,松下幸之助创立的松下文化仍然深刻影响着松下公司的发展。松下幸之助早在1932年就提出了“企业人一定要尽企业人的本分,为提高社会生活的品质和追求世界文化的繁荣而奋斗”的企业使命,1933年制订颁布了企业员工应遵行的“五大精神”,1935年制定了企业内规,强调知行合一等,从而推动和引领松下公司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创造了世人瞩目的辉煌。现在,松下公司又继承松下幸之助造福人类的文化自觉,确立了“为实现星罗棋布的网络社会做贡献”和“为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共存做贡献”的企业理想,投资建立了家电回收利用技术中心和环保资源再生工厂,负责20个厂家电器产品的再生利用,同时作为环保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努力为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循环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过与日方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交流,得知日本企业家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普及教育,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追求。二是日本的社会制度安排又使财富不会大量传给下一代,由此决定日本企业家很大程度上是靠成就感支撑,努力把企业做强做大,这种成就感已经超越了狭隘的物质利益追求,上升到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三是日本的企业家是在日本国际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具有较宽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和不断求索、追求卓越的品质,因而具有较高的文化自觉。资生堂第一任社长福原信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福原信三191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药学专业,毕业后又游历欧洲,学习欧洲的近代艺术,他既是一个企业家,又是一个酷爱艺术的摄影家,他把企业的追求定位为“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美化人类的生活”,并亲自参与设计了企业标识,把山茶花作为自己企业的象征,从而使资生堂由主要销售西洋药品的店铺发展成为主要生产高级化妆品的现代公司,并使资生堂文化具有强烈的艺术文化色彩。四是国家和政府通过表彰奖励、舆论引导、政策支持等措施和途径,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家的文化自觉。

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看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内化程度,是看员工自觉践行的程度。而这一点,在我们所考察的日本企业中得到了充分印证。这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注重知行合一,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员工的生存方式和工作习惯,体现在员工的言行之中。这些企业主要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员工的文化执行力:

一是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这是日本企业的通行做法。我们所考察的企业都建有员工培训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等培训机构。日产公司是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2003年7月与我国东风汽车公司全面合作,这个公司规定要对新招收的员工进行为期6个月的系统培训,主要是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岗位操作技能等,培训结束经过考试,确认符合公司的用人标准后方可进入实际工作岗位。

二是通过各种仪式,举办多种文化培育活动。日本企业提高员工文化执行力更多的是渗透在日常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如:举行入社仪式、创业纪念庆典、每个经济的庆典仪式、车间恳谈会等,其中荏原株式会社的案例教育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荏原株式会社成立于1912年,主要从事风水力发电的机械制造、环境工程机械制造和精密电子仪器制造业务等,2003年3月23日因排污管连接错误导致该会社藤泽工厂发生二恶英泄露事故。事故发生后,荏原株式会社认真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了5条基本行为准则,并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基本行为准则再确认日,由董事长从8点30分开始对员工进行30分钟的演讲,用藤泽工厂发生二恶英泄露事故的案例,引导员工对照5条基本行为准则反省自己,查找差距,提高践行基本行为准则的自觉性。

三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做到全员构建企业文化。员工不仅是文化育人的对象,也是文化创建的主体。这在JR西日本铁道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JR西日本铁道公司18年前由国有转为民营后,企业文化面临着转型,这个公司注重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通过开展“我的建议”、理念征集、统一朗读“感谢乘客利用JR铁路”的宣传用语等活动,组织全员参与文化创建,营造人性关怀的文化氛围,确定了新的经营理念即:“立足于尊重人性化的立场,在建立劳资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铁路事业的活性化。同时,以成为一个受爱戴的、共同繁荣的综合服务企业为目标,作为国家的主导企业,积极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贡献”,从而成功实现了文化转型,塑造了企业新形象,促进了企业的飞速发展。

(五)大力推进理念变革与结构重组、战略调整相统一,形成了文化与管理相融共进的良性发展。

日本企业非常重视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理念的变化,适时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松下公司在松下幸之助1932年提出企业新的使命和新的经营理念之后,随即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创建了以事业部制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二是当企业的性质、结构发生变化时,及时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进行调整,使企业文化及时实现转型,以适应企业发生的变化。如:JR西日本铁道公司在公司改制的同时实现企业文化转型的经验。三是企业发展战略发生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也随之进行调整和创新。大金工业株式会社针对国内经济增长缓慢、企业发展空间狭窄的现实,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为此,他们对公司原有的文化理念进行调整和创新,于2002年8月确立了“最高的信誉、进取的经营和明朗的人和”的公司纲领和10条经营理念。董事长井上礼之和总经理北井启之从2002年9月份开始,在3个月时间里到大金在日本各分支机构及海外7个主要子公司举行说明会,对新的经营理念进行宣讲,2003年2月又从日本国内和海外子公司请来10位员工同董事长井上礼之举行座谈会,并将经营理念印成小册子,发到员工手中,做到员工人手一册,用新的经营理念指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很好地适应了拓展国际市场的需要,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在中国的业务迅速发展,设有6个合资公司和独资公司,营业额达800多亿日元,西安庆安大金公司的利润更是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六)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注意把宣传产品与经营“文化”相统一,培育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文化建设负有宣传产品、塑造企业形象的职能,这一点已是基本常识。但日本在此基础上赋予企业文化建设以新的功能,在宣传产品的同时,开始经营“文化”。

一是非常重视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这些企业都设有规模较大的宣传部门、企业文化部门或形象策划部门,主要承担产品广告设计、企业形象策划宣传、企业文化的推行等。尤其是对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令人印象深刻,大部分企业用日文、英文和中文三种文字,制作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册、宣传片以及企业网站等。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掌握了日语、英语和汉语三种语言。资生堂的宣传部有员工130多人,每年广告费用占营业额的10%左右。松下、丰田等公司都设有国际展览中心、技术中心等多个展馆,用于宣传公司的产品、形象和文化。

二是对文化进行战略投资。福原信三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历史中培养和积蓄的理性和感性资产,提出“企业文化是继人、财、物之后的第4种经营性资产”的观点,为此,早在1919年他就在东京的商业中心银座设立资生堂画廊,免费为日本和世界各地的未成名青年画家、摄影家提供展出作品的场所,并聘请一批艺术家到公司从事形象设计与宣传工作,到目前为此,已有5000多位艺术家在资生堂画廊展出作品,并为资生堂公司留下大批作品,资生堂也在自己的形象宣传中创造了一大批作品,这些作品已成为资生堂的文化资产,并随着这些艺术家知名度的扩大而不断增值。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因中日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所处历史阶段及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必须有选择地加以借鉴。

一、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做到科学定位、扎实推进,真正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企业发展实践是企业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反过来企业文化又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促进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灵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度和水平,既与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直接相关,又与企业家的素质和职工的整体状况直接相联。而且,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内生性,只有内在生长起来的文化,才能适应这个企业的需要,才能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从而真正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学习借鉴,但不可以照搬;可以适当引导,但不可以超越阶段;可以积极创造,但不可以忽视企业职工的整体特点。

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三个规律”,做到科学定位、扎实推进。一是遵循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认清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文化积淀,不断实现文化提升。企业百年不倒靠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也需要长期的培育过程。目前,在部分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短期行为、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应该得到克服和改进。二是遵循企业成长的规律,认清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做到从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内在要求出发,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既不能过于超前,又不能严重滞后,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企业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的调整保持协调一致。三是遵循文化育人的规律,坚持文化理念推行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做到因人因群体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推进理念普及和文化育人。考察中,19名同志对日本企业在推行理念中强调自主性原则印象很深,但这一原则是建立在日本企业员工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以及企业文化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基础上的。而对于处于企业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的中国企业来说,过分强调自主性也是不适宜的,必须把自主性原则与强制性原则结合起来,把正面激励同系统灌输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二、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推动以人为本原则的全面落实。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央企业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结合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的考察,我们认为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确立正确的以人为本原则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充分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性、历史性和整体性,并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要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性,把以人为本和以企为家有机统一起来。以人为本原则的价值原则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人作为目的的价值高于人作为手段的价值。这一原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人的异化状况的一种扬弃,是对物统治人、个体淹没在虚假集体之中状况的一种扬弃。它实现了由人仅仅是企业发展的手段,到成为既是企业发展手段,更是企业发展目的的一种提升,这一提升并没有否定人作为发展手段的价值。由此引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从以人为本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看,企业以人为本的基本前提是职工以企为家;从现实互动关系上看,以人为本与以企为家互为前提、互为结果。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职工作为企业发展的目的主体和利益主体;员工坚持以企为家就是自觉把自己作为企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和动力主体。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倡导以人为本必须同倡导以企为家结合起来,必须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性,否则,只强调人作为企业发展目的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导致企业发展的动力主体和责任主体虚位,就会导致以人为本原则悬挂在空中。这种情况实际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各个企业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对职工提出“以企为家”的要求,注重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到,企业“以人为本”的前提是职工“以企为家”,只有做到职工“以企为家”,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以人为本”,职工只有首先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主体和责任主体,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目的主体和利益主体。

二是要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历史性,把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与企业发展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以人为本原则的产生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在不同国家、社会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体现着不同的要求。“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必须同一个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日本企业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和水平,是日本国家发展程度的缩影,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累积的结果。我们在惊叹、羡慕的同时,必须用历史性的眼光来审视这种结果和状态。同时,真正从我们企业现实条件出发,根据企业发展程度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并通过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和水平。

三是要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整体性,把个体利益实现程度与整体利益实现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以人为本”原则中的“人”既是一个个体性概念,也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以人为本”不仅是要实现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发展,更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发展,实现各个群体在发展上的动态平衡;“以人为本”不仅是要实现人的一个方面的发展,更是要实现人的多方面发展,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因而我们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必须按照整体动态平衡的要求,既要解决个体的特殊问题,更要实现整体性发展。

三、正确处理实施CI战略与实施CS战略的关系,及时导入CS战略,不断提升和强化中央企业的品牌形象。

中央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多已实施了CI(企业形象塑造的英文缩写)战略,这对提升企业自身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的考察,使我们认识到,在推进CI战略的同时,应该及时导入CS战略,使企业的形象塑造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CS是顾客满意(CustomerSatisfaction)的英文缩写。1990年,日本丰田公司、日产公司率先导入CS战略,建设顾客导向型的企业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功,到现在CS战略在日本已经广泛普及。如:大金公司在经营理念中提出“洞察下一个需求,创造新的价值”,并对此进行详细阐述。所谓“洞察下一个需求”,就是深入到顾客的内心深处,去发现连顾客自己也还没有察觉到的需求和愿望,并将其变为具体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给顾客以惊喜,继而创造新的需求,就是顾客满意战略的一种体现。松下公司充分利用本公司长期的技术储备和雄厚的设计实力研制出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代表家用电器发展趋势的20年后的家用电子屏幕墙,在东京自己公司的国际展览中心,每天都在向来访者进行描述和展示。

日本企业推行CS战略是同高度市场化的特征相适应的。高度市场化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市场导向,市场导向的核心是一切以顾客满意为标准,就是顾客导向。因此,CS是对CI战略的丰富和深化。CI战略体现的是单一的企业视角,着眼于自我形象的提升;CS战略是企业、顾客等多重视角,关注的是顾客需求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深化,导入CS战略是一种趋势和必然,但并不意味着导入CS战略就取代CI战略,二者视角不同,所起作用也不同,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目前,中央企业应该对实施CS战略进行认真研究,择机导入、广泛实施这一战略,从而实现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新提升。

四、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构建“六种和谐关系”为目标,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贫富差距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社会矛盾并不十分突出。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同日本社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强化共同体意识,积极倡导履行社会责任等,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这对我们中央企业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中央企业在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把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构建“六种和谐关系”,即“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区(社会)、企业与环境、员工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核心,通过积极进行理念创新,确立和宣传体现构建“六种和谐关系”的发展观、合作观、环境观、生活观等价值观念;在合理界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心理文化建设,促进员工身心和谐发展等措施和途径,不断优化人际关系,建立良好公共关系,优化企业内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五、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特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确立经营“文化”的新视角。

2004年7月6日至9日国资委在大庆召开的“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有力地推动了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各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初步掀起了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但这次日本之行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央企业在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树立经营“文化”的新观念,做到建设“文化”与经营“文化”有机结合。

精神、理念、价值观等软性文化同具体形态的文化产品,尤其是物质产品有一个显著区别,那就是这些软性文化越使用越增值,并且可以转化为具体形态的文化产品,可以成为企业的经营性资产。这是可以对我们的企业文化进行经营的理论根据。而我们中央企业一般都有几十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成果,这构成了我们经营“文化”的资源基础。即使有的企业文化积累薄弱,也应该从经营“文化”的视角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经营”文化这个词的涵义就是提升企业文化以及对由此开发出来的具体文化产品进行商业化运营,实现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内赴海尔学习考察的人络绎不绝,实际上就是经营“文化”的一种结果。当然,现在参与经营的主体不仅仅是海尔集团,更多地是媒体等企业外的社会力量,但起点还是企业本身。确立经营“文化”的新视角,不是要取代基础性的文化创建工作,而是对这一基础性工作的提升,是将在基础性工作中创造出来的成果所蕴藏的价值体现出来,并且不断增值。这就要求在基础性的文化创建中体现经营“文化”的要求。如:我们各中央企业建设的纪念馆、展览馆、资料馆等,就不仅仅是保存文化成果的场所,而应该成为经营“文化”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对这些场馆的投入,就不是纯消费性的支出,而恰恰应该是长期的经营性投资。

当前,中央企业开展“经营”文化的工作,具体可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制定经营“文化”的长远战略,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确定中长期目标,从战略层面对本企业长期积累的文化资产进行经营。第二,可通过打造文化品牌,提升企业文化资产的价值。如:在相关企业中把长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打造成文化品牌,实现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三,开发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商品,通过具体的文化营销,实现企业文化资产的升值,包括:开发体现企业文化个性的纪念章、纪念币、纪念邮票、企业歌曲、电视剧、网络游戏等。第四,培育宣传文化英雄,以此来提升企业文化资产的价值。从经营“文化”的视角看,王进喜、王启民、李黄玺、许振超等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劳动模范,更是这个企业的文化英雄,代表着我国国有企业广大员工的精神追求,也体现着一个个企业的个性文化。如:王进喜是“创业文化”的代表,是大庆精神的人格化;王启民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李黄玺是新时期知识工人的代表;许振超是“效率文化”的代表。从经营“文化”的角度,对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不断进行解读和释义,不断进行培育和传播,就可以使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不断增值。

六、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尤其是要把提高企业家的文化领导力与提高员工的文化执行力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能力。

企业文化是全员性文化。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践行的主体和文化育人的对象都是全体员工。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目标,而企业全员文化自觉的程度又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因此,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这在日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中央企业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应该在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程度上下功夫,尤其是要着重在提高企业家的文化领导力和员工的文化执行力上下功夫。因为文化自觉程度低是当前我们中央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存在三种错误倾向,可概括为“三论”:一是单一主体论。即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因而往往是因领导人员的变动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也随之变化。实际上,企业家只是文化建设的领导主体,而不是单一的创建主体,是文化理念的主要设计者,而不是惟一设计者,是文化践行的先行者,而不是文化践行的基础主体。“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家文化”这一论点主要是源于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概括。日本企业的性质大部分是私有制,而且早期都是家族企业,企业领导人长期不变,因而企业家的文化个性深深地影响了各自企业的文化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家文化”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也有其局限性。而把这一论点移植到中国,尤其是移植到中央企业的文化建设上却是有失偏颇的。二是部门文化论。即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和落实仅仅是企业文化部一个部门的责任,因而也就没有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合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三是与己无关论。这主要是存在于员工中的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企业家的责任和工作,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因而也就无法谈文化执行力的问题。

这三种错误倾向是中央企业在提高全员文化自觉上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是应探索建立全员创建体系,形成全员建设企业文化的局面。日常工作中,注重设计具有全员性特点的文化创新与培育活动,吸引员工广泛参与。二是应探索建立综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三是应探索解决文化与管理融合的问题,提高文化理念的制度化程度,使文化通过管理和制度发挥作用。四是应探索建立长效培育机制,把文化培训作为获得企业人资格、岗位任职资格等方面培训的重点,贯穿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对国资委推进中央企业

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把推进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出资人代表的职责认真予以落实。企业文化是除人、财、物之外的第四种重要资源,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认可。通过挖掘、整合、建设企业文化,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在塑造企业品牌、增加企业无形资产存量,使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是作为出资人代表——国资委的重要职责。建议国资委从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角度,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企业保值增值的重要内容,加大工作指导力度,不断提高中央企业乃至所有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

二、建议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工作力度,全面提高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指导意见》已经正式颁布实施,这必将促进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但国资委所管理的中央企业的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发展历史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不同。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求中央企业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另一方面也要求国资委应加大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建议加大《指导意见》的宣传力度,使中央企业的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充分了解《指导意见》的内容,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自觉性。同时,要通过召开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座谈会、组织参观交流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开展督促检查,促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三、建议国资委尽快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培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素质。

一是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文化培训制度,使出国培训规范化,分期分批地选送中央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文化部门负责人出国学习考察,真正使中央企业领导人适应世界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宽阔的眼界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去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同时,要认真选择培训国和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效果。像这次日本企业文化培训考察就获得全体团员的一致好评。二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都已把企业文化师确定为一个新职业的情况下,建议国资委研究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认证工作,建立规范的评审审批标准和程序,形成企业文化的职称系列,进一步促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在组织出国培训考察的同时,建议组织企业文化的国际交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知识、信息和文化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上一篇:理想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教案下一篇:对标先进找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