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格林童话的心得感想

2024-06-28

读格林童话的心得感想(共11篇)

篇1:读格林童话的心得感想

读《格林童话》的感想

莒县浮来山镇第二小学五一 任家丽

在寒假中,我买了一本《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中的“味道”是五味俱全,酸、甜、苦、辣、咸都有。但在《格林童话》中还是“甜”比较多。例如《青蛙王子》,青蛙王子本来好心帮公主,但公主却不遵守自己的承诺,但在国王的劝说下,公主遵守了承诺,拯救了王子,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讲诚信,不能言而无信。

《白新娘和黑新娘》讲的是恶毒的继母千方百计地设法让漂亮的养女和国王结婚,然后让自己的丑姑娘代嫁给了国王,国王也被恶毒的继母控制了,但养女并不放弃,经过一番努力后,国王和养女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做人一定要善良。

《格林童话》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篇2:读格林童话的心得感想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只鸭妈妈生了一群小鸭子,其中的一只鸭子特别难看,所以别人叫她”丑小鸭“。她受尽了嘲讽,孤单离群,但是她从不气馁,掉进冰河她不皱眉,掉下松树,浑身是伤看,但是她动脑筋,奋斗不止,终于有一天她变成了人见人爱的白天鹅!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深深的认识到身处逆境时不应该受到别人的嘲笑,而是应该得到别人的关爱,只要我们给她一点关爱,她就会变得有自信、有理想,人的美或丑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长得丑一样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能以貌取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公平对待人和事,做一个善良的人。

篇3:小学生童话的“读”与“写”

一、有效阅读童话

1. 大量阅读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象大于逻辑,所以,培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至关重要。童话阅读最契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大量阅读童话,能使小学生在阅读中感知童话特点,初步掌握童话的阅读方法,了解童话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同时,学生也能在阅读童话故事、讲述童话故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创编童话的灵感,唤醒学生心中的童话世界,为创编童话打下基础。

2. 指导方法

如何才能让小学生有效地阅读童话呢?俗话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笔者认为,教师应整合多方面的力量,为学生搭好童话阅读的扶梯,让学生读得开心、读得轻松、读得有成就感。

(1)倾听复述

学生的阅读最早是从听开始的,最早流传于民间的童话就是成人编给儿童听的。 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讲故事。当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时,可以将听故事和自主阅读相结合,在为他们讲故事的同时, 也鼓励他们自己去阅读。当然,只听和阅读是不够的,还应该要求学生在倾听、阅读后能复述故事。从倾听到复述是一个由吸收、内化到输出的过程,吸收内化是为了更好地输出,同理,听故事,也是为了更好地复述。复述童话一般按照童话的情节进行,童话的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

单一性情节,就是以主人公的行动或变化为情节的故事。如《我要的是葫芦》 就是以葫芦的生长过程为线索;《坚强的锡兵》则以“坚强”为线索描述锡兵勇敢面对生活的情境。以一条明确的线索贯穿全文,可以使故事集中紧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对比性情节,就是在对比中展开故事、 表现人物。如《两只小狮子》里懒狮子和勤狮子的对比;《巨人的花园》中学生在花园里时和被赶出花园后花园中景色的前后对比,以及巨人对待学生们前后态度的对比等。对比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而且更能凸显出故事的主旨和思想。

反复性情节,就是相同或相近的情节在不同地方反复出现。反复能让学生更容易明白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中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菜园里看冬瓜和茄子看了三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发现;《嘿,站住!》中反复出现大猩猩 “嘿,站住!”这句话等。童话故事里每一次的反复,都会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层层递进,让学生明白故事要表达的思想主旨。

此外,还有糖葫芦串式情节,一个个故事由一条线连接起来,故事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1。引导学生把握这些童话故事结构,能让他们更好、更快地记住故事情节,更加顺利地进行童话的倾听与复述。

(2)朗读表演

童话题材丰富,内容富有儿童的情趣和游戏精神,角色朗读或表演可以让学生走进故事,成为其中的一员,并且自由地发挥。朗读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表演则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把握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朗读和表演是一个由内到外,由吸收到倾吐的过程,它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认知,发展智力以及陶冶情操。

在童话教学中,为了给学生们创设更多锻炼的机会,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注意优化课堂朗读表演的形式。人物较少、 篇幅较短的文本,可采用组内表演,然后小组推荐全班展示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人物多、对话丰富、故事性强的文本,则可以分组、分角色表演,也可以放到课后表演,然后以小组展示的方式汇报;对话少而神态动作丰富的文本,则可用哑剧形式表演。如《去年的树》属于反复性结构,整篇文章都由“鸟儿问”“某某答”“鸟儿飞”串联,很有节奏感,能够充分体现鸟儿为诺言而苦苦追寻的决心和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故事的内在结构化为课堂的教学节奏—指定学生扮演鸟儿、树根、门先生和小女孩,教师负责旁白:

鸟儿不断地追问树的消息,尽管翅膀酸了,口渴了,但她的耳畔却依然回响起去年它和大树分别的诺言—

生1:小鸟,再见啦!记得明年春天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2:大树,你放心吧,明年春天我一定会回来唱歌给你听。

……

学生们朗读时,语调或轻快、或急切、 或开心、或伤感,并伴着生动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将这篇童话故事生动鲜活地展现在了同学和教师面前。在这种角色朗读与表演中,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去补白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让故事鲜活生动,并且与众不同。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得到情感的熏陶。

二、巧妙创作童话

《新课标》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童话写作正是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童话中有趣的幻想,离奇的情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冲动,鼓励学生寻找特别的习作角度和形式,投入到童话创作中来。通常童话教学中“写”的主要方式有如下几种:

1. 于补白想象中创作

笔者认为,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理解童话故事的基础上,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童话中相关情节或故事结尾等进行合理补白与二次创作。比如,在教《从现在开始》 时,可让学生想象“动物叫苦连天”的样子,表情是何等的痛苦,话语是何等的无奈;教《去年的树》时,可以让学生想象鸟儿询问树的去向时的神情、语气和心理; 教《小熊住山洞》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小熊舍不得砍树时内心的想法等。合理补白创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习作水平,还能让学生在补白中更深一层理解文本,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

2. 于巧妙仿写中创作

从一、二年级起,学生就开始接触到一系列的童话故事,但鉴于学生年龄较小, 会写会认的汉字不多,所以口头表达的训练就显得格外重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 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也能为将来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学完《风娃娃》,可以让学生编《雨弟弟》的故事, 让他们利用前后对比的方法讲出雨的好处与坏处。学完《纸船和风筝》,则可以鼓励学生去编《蜜蜂与花朵》的故事。当然, 还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模仿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编一个新的童话故事;借用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书、卡通动画片等来仿照编故事……总之,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条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创编练习,学生开始学习编写童话时, 就会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3. 于拓展续写中创作

续写童话故事是培养想象能力的另一种有效训练形式。童话续编,即学生根据童话的内容,通过想象,结合自己的感受,构思新的故事情节。中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童话故事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练习。如教完《坐井观天》,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青蛙跳上了井口,又会发生什么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口, 看到天真的是无边无际,它相信了小鸟的话,和小鸟成了一对好朋友。”也有的说: “青蛙跳出井口被人类捉走了,演绎了一场青蛙历险记。”再如教完《小木偶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续编小木偶拥有人类全部表情后所发生的事。让学生可以在续写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4. 于创意改写中创作

改写,是创编的又一重要形式。改写必须建立在学生熟悉故事原文的基础上, 然后对其进行合理化改写。改写的形式很多,改结尾、改情节、改人物品行,还可以改文体,比如把说明文、散文改成一篇童话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蟋蟀的住宅》改编成一篇题目为《我的住宅》的童话,从蟋蟀聪聪的角度出发,向读者介绍住宅的精美。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珍珠鸟》一文的文本,让学生以珍珠鸟的视角向大家描述自己和主人的友好相处,以童话的形式向大家述说珍珠鸟眼中的世界。 通过改变故事的叙述方式进行多样化练笔,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5. 于新颖创编中创作

在学生们的世界里,动物、植物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没有生命的房子、车子都会说话,都有喜怒哀乐。基于这一特点,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几样学生熟知的事物,展开想象,编故事。比如让学生围绕 “百灵鸟、黄鹂、乌鸦”三种鸟,编一个故事。有的学生编出一个“勤奋练习,就会有收获”的励志故事;有的学生则把它编成有王子、公主、巫婆的《格林童话》似的公主童话……也可以出示几个词语,让学生自由发挥。比如“钢笔、尺子、文具盒”三个简单的词语,学生也可以编出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什么“各有所长”,什么“文具争功”,都很有寓意和可读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图片让学生编故事, 也可以将原有的故事推翻改成“故事新编” 等等。学生们的世界是十分丰富、精彩纷呈的。教师要相信学生天生就是童话的创编者,要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去描绘自己的世界。

篇4:给成人读的童话

②童话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王子,他住在只比他大一点儿的一颗星球上,这颗星球的编号是B612。圣·埃克苏佩里写道,他之所以谈到编号,是因为成人们的缘故。

③“大人们喜欢数字。当你对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从不问你最本质的东西。他们从不会对你说:‘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搜集蝴蝶吗?’他们问你的是:‘他几岁啦?他有几个兄弟?他的父亲挣多少钱呀?’这样,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假如你对大人说:‘我看见了一所美丽的粉红色砖墙的小房子,窗上爬着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是想象不出这所房子的真实模样的。然而,要是对他们说:‘我看到一所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高呼:‘那多好看呀!’”

④圣·埃克苏佩里告诉孩子们:“大人就是这样的,不能强求他们是别种样子。孩子们应当对大人非常宽容大度。”他自己也这样对待大人。遇到被生活外在光环所蒙蔽的大人,“我对他既不谈蟒蛇,也不谈原始森林,更不谈星星了。我就使自己回到他的水平上来。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那个大人便很高兴他结识了这样正经的一个人。”

⑤在这巧妙的讽刺中浸透着怎样的辛酸啊。我敢断定,正是为了摆脱在成人世界中感到的异乎寻常的孤独,圣·埃克苏佩里才孕育出小王子这个形象的。他通过小王子的眼睛来看成人世界,发现大人们全在无事空忙,为占有物质、拥有权力、炫耀虚荣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活着。他得出结论:大人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相反,孩子们是知道的,就像小王子所说的:“只有孩子们知道他们在寻找些什么,他们会为了一个破布娃娃而不惜让时光流逝,于是那布娃娃就变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把它拿走,他们就哭了。”孩子们看重的是它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所以他们并不问破布娃娃值多少钱,它当然不值钱啦,可是,他们天天抱着它,和它说话,便对它有了感情,它就比一切值钱的东西更有价值了。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就是真性情。许多成人之可悲,就在于失去了孩子时期曾经拥有的这样的真性情。

⑥安徒生也流露出这样的真性情。在一篇童话中,他让一些成人依次经过一条横在大海和树林之间的公路。对于这片美丽的景致,一个地主谈论着把那些树砍了可以卖多少钱,一个小伙子盘算着怎样把磨坊主的女儿约来幽会,一辆公共马车上的乘客全都睡着了,一个画家自鸣得意地画了一幅刻板的风景画。最后来了一个穷苦的女孩子,“她惨白的美丽面孔对着树林倾听。当她望见大海上的天空时,她的眼珠忽然发亮,她的双手合在一起。”虽然她自己并不懂得这时渗透了她全身的感觉,但是,唯有她读懂了眼前的这片风景。

⑦无须再引证著名的《皇帝的新装》,在那里面,也是一个孩子说出了所有大人都视而不见的真相,这当然不是偶然的。也许每一个优秀的童话作家对于成人的看法都相当悲观。不过,安徒生并未喪失信心,他曾说,他写童话时顺便也给大人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我相信,凡童话佳作都是值得成人想想的,它们如同镜子一样照出了我们身上业已习以为常的庸俗,但愿我们能够因此回想起湮没已久的童心。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阅读训练】

1.第①段中,作者感受到了童话作家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

2.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内容表现了大人们什么样的特点?

(1)大人们喜欢数字。

(2)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

3.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读懂这片风景的只是女孩子而不是其他人?

篇5:读格林童话心得

《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语言学。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灰姑娘》、《白雪公主》等。

《灰姑娘》讲述了一个小姑娘的故事,她从小失去了母亲,继母和姐姐们对她很不好,让她干重活,吃剩饭、剩菜……终于在一次皇宫的舞会中成为了王后,结束了女仆的生活。格林兄弟用这个事故告诉现代小朋友们,当时的德国是多么丑恶。

《白雪公主》中主人公白雪的经历和灰姑娘差不多。格林兄弟也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是不公平的。

篇6:读雷锋的故事心得感想

翻开书,几个大字就印入了我的眼帘-----学习雷锋好榜样!可这却在我的心里打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要学习雷锋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埋藏在我心底的问号消失了。雷锋是一名伟大的共产党员,他仅仅活到22岁,就光荣牺牲了。他曾在日记中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让自己短暂的生命放射出了无限的光辉。

我读完这本书后,感到了极大的惭愧。雷锋从小就父母双亡,在党的关怀下成长,只要奉献,不图回报。而我在爸爸妈妈关怀着,生活无忧无虑,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家中的小皇帝,可我却总不知足,不知帮父母分担家务,不知帮同学讲题解难,不知回报,不知奉献。

篇7:读我与地坛的心得感想

读我与地坛的心得感想1

看了《我与地坛》一文,我感受到了我与地坛的缘分,以及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崇高母爱之美

子女若似山边草,在母亲心中也象珠宝。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倍了的。母亲对儿子是理解和尊重的。她理解儿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烦躁、任性,用宽刷顺从给儿子以尊重,心里却承受着超过儿子百倍的痛苦。她兼有痛苦与惊恐,祷求儿子能好好地活下去。

然而,母亲内心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到地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的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祷告”。

所以,她一方面有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作对了选择,使儿子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作者在《秋天的怀念》中也说到,当作者暴躁砸东西时,“母亲这时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地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隐藏着内心的痛苦,鼓励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母亲完全是在这种苦难中度完了自己的余生。

母亲的爱是一种艰难、坚韧而毫不张扬的爱,也正是这种沉默和深厚的爱使作者读懂了母亲,使作者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经验储备。

日常中时常会听到那样的抱怨:“假如我当时...就...”但是日常中究竟没有假如.因此,我们必须珍惜现时.在阅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反复读了几遍,每每读到这些句子时,我的心都会被触动.仔细想想,我们有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周末两天只顾着“简单”,周日晚上,望着满桌的作业才后悔莫及;平常时候懒懒散散地“混”日子,期末考试后又追悔不已......不仅在学习上如此,与人相处时我们也总会那样:有一两个知己不了解珍惜,总是在不经意间伤害他们,最后1个人孤独无助时才想到他们;总中意与妈妈顶嘴、反抗,生病时对于妈妈的关心又羞愧万分......为什么我们总是如此自私?为什么我们总要到流失后才懂得珍惜?假如我们每时没刻都能珍惜自我所拥有的一切,我们的日常又会变成怎样?

朋友,趁着我们仍然拥有许多东西的时间,学会珍惜吧!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已逝去的东西上,不用在之后为现时的后悔而后悔!我们现时惟一能做的,惟有珍惜现时!

读我与地坛的心得感想2

当我第一次在封面上看到这行深蓝色细若蚊足的字时,仿佛收到了故友的一封简短的信,字字都是刻在骨子里的真切。于是,我轻轻翻开,带着那句话给我的亲切感走进地坛,走近史铁生。

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史铁生失去了他的双腿。这惨痛的事实让他“曾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于是他日日躲进地坛,去观察,去深思,去体味人生,去寻找希望......在地坛中看一对老夫妇走在夕阳的余晖下,听那热血的青年永不间断的唱歌,看不幸而漂亮的女孩消失在大栾树下,听长跑运动员坎坷曲折的人生......园中的这些人和这些事,创造出一片生命的森林,给予了史铁生无限的感动和鼓励,唤起了他沉睡的意志,坚定地向前。

在史铁生的人生道路上,有一个人,永远扮演着执灯人的角色,那就是他的母亲,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力量。让我感叹于默默的、无私的母爱,它永远像涓涓细流,想隐于丛中,却着实躺在了我的心间。

于是我想到了我的`母亲。那次,一回家,我就重重地把沉甸甸的书包摔在床上,对于开门后的一声问候,只是转身后留下的背影。“妈,能不能给我接到下学期的书啊。”带着生硬的语气却是说着恳求的话。“语、数、英、物、化都要么?”她却还是温柔地回答着,我便有些歉意,转头“嗯”了一声。“我去问问吧。”

第二天,当我拔开锁孔中的钥匙,就十分惊喜地看到放置在桌上的一叠书。虽然封面都是一道道白色印痕,或是有层次不齐卷起的书角,但是我却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抱在怀中,视之为珍宝。开门,静坐,台灯的微黄色的光照着老旧的书页,我的眼前已不是字,而是母亲为了这几本书而奔波了身影:她走过一级级的楼梯,问过几个陌生的人,打过几通电话,才凑齐了这么几本书。于是昨日的事又将我拉进深深的歉疚当中。细思,曾经一句“早点睡吧”,就让她感动,为她剥开糖纸就让她觉得甜蜜,为她煮一碗面,就会升腾出满满的幸福......我读《我与地坛》,读平静,读坦然,读对生命的思考;我感,感平凡,感无私,感涓涓细流般的爱。

读我与地坛的心得感想3

这几天在看史铁生写的《我与地坛》,读这本书的契机还是因为这本书位列我上初二的弟弟的必读书单中(但本命年的我到现在也没读过这本书,可能因为这本书太出名了,写读后感的人一波又一波,不用看这本书,就知道是一本励志故事。而世间的惨痛如此多,为什么别人没有如此出书,难道是因为没住在地坛边上吗?我带着这种疑问,打开了这本书。

第一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作者本人,有点秃顶,笑容朴实,刚开始的印象。书中的第一章就提到了他自己断腿是如何让母亲受苦,自己又是如何每天跑去地坛排解此种心情(还念念不忘骗了他们家五十多年间搬了几次家,越搬离地坛越近)其中有几段写的挺好,是写他在地坛呆坐或者懒躺了一天所看到听到的东西,如果我还在念中学写作的时候把他摘录进去肯定可以多得几分。比如

但是今天写这个我也不是为了学习他什么东西,也不是为了赞美他如此坚强,也不是为了感叹生命如何生生不息。

我完全,就是忽然觉得,我和史铁生很像。但区别是:他在双腿都断的了那段时间天天跑到地坛感悟人生,还有一个挂念他的母亲去偷偷看望他,而我,虽然人好好的,心态最近已经崩了,我的地坛就是商场、烧烤店、ktv、tb等这种东西,没有挂念我的家人去看我,这个时候朋友显得尤为珍贵,在身边互相开导一句。

但是人生呢,大家都是懵懵懂懂才刚踏入,没法一句话切中要害,更没法预知未来帮你做决定,最后,还是要自己往下走,艰难地去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读我与地坛的心得感想4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当我第一次在封面上看到这行深蓝色细若蚊足的字时,仿佛收到了故友的一封简短的信,字字都是刻在骨子里的真切。于是,我轻轻翻开,带着那句话给我的亲切感走进地坛,走近史铁生。

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史铁生失去了他的双腿。这惨痛的事实让他“曾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于是他日日躲进地坛,去观察,去深思,去体味人生,去寻找希望......在地坛中看一对老夫妇走在夕阳的余晖下,听那热血的青年永不间断的唱歌,看不幸而漂亮的女孩消失在大栾树下,听长跑运动员坎坷曲折的人生......园中的这些人和这些事,创造出一片生命的森林,给予了史铁生无限的感动和鼓励,唤起了他沉睡的意志,坚定地向前。

在史铁生的人生道路上,有一个人,永远扮演着执灯人的角色,那就是他的母亲,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力量。让我感叹于默默的、无私的母爱,它永远像涓涓细流,想隐于丛中,却着实躺在了我的心间。

于是我想到了我的母亲。那次,一回家,我就重重地把沉甸甸的书包摔在床上,对于开门后的一声问候,只是转身后留下的背影。“妈,能不能给我接到下学期的书啊。”带着生硬的语气却是说着恳求的话。“语、数、英、物、化都要么?”她却还是温柔地回答着,我便有些歉意,转头“嗯”了一声。“我去问问吧。”

第二天,当我拔开锁孔中的钥匙,就十分惊喜地看到放置在桌上的一叠书。虽然封面都是一道道白色印痕,或是有层次不齐卷起的书角,但是我却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抱在怀中,视之为珍宝。开门,静坐,台灯的微黄色的光照着老旧的书页,我的眼前已不是字,而是母亲为了这几本书而奔波了身影:她走过一级级的楼梯,问过几个陌生的人,打过几通电话,才凑齐了这么几本书。于是昨日的事又将我拉进深深的歉疚当中。细思,曾经一句“早点睡吧”,就让她感动,为她剥开糖纸就让她觉得甜蜜,为她煮一碗面,就会升腾出满满的幸福......我读《我与地坛》,读平静,读坦然,读对生命的思考;我感,感平凡,感无私,感涓涓细流般的爱

读我与地坛的心得感想5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决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下了第一把种子。然后,是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的女孩……无数次给作者鼓励和感动的人无心地创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坚强地走了过来。

然而,面对挫折和苦难,有些人却选择了亲手扼杀自己的生命:法国作家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西班牙作家马利亚诺?拉腊的住宅里响起了沉闷的枪声;德国剧作家克莱斯特和陪伴着他的妻子一起自杀;中国当代诗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卧轨自杀……这些事实让人触目惊心,追其根源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生命的不重视,其留给世人的只有感叹和惋惜。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与其悲伤痛苦,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磨练,体验友爱、负责、学会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古人尚知“留须蓄发”,谓之“父母所赐”,我们当代青年又岂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责任;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对他的母亲的敬重。

作者朴实的一句话应当成为名言:“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这让人的脑海里立即涌现出朱自清散文里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也让我想到母亲戴着花镜坐在灯下为我织毛衣,深夜里为我掖被子的情景,我们应该懂得亲情。自己了却了生命,逃离了痛苦,却把痛苦转移到母亲身上。难道,我们的母亲天生就是来为我们承担苦难的?难道,你真的忍心你的母亲注定成为世界上最痛苦的母亲?难道,你真的愿意让你的母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哭泣?母亲深深地爱着我们,为了自己的孩子,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她为我们这些孩子做的太多了,而我们又能为母亲做些什么呢?即使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活,也算是为了爱我们的母亲,报答我们的母亲而活下去,否则会把她的心伤透的。

哪个母亲愿意看到一个年轻的生命慢慢凋零?但是有时,她也不敢直说出来,怕刺激了孩子。史铁生天天在轮椅上过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我们也应该为这一细节而感动,那是一种默默的伟大的母爱。

史铁生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顽强地走了过来,文坛上多了一个新秀。当他的第一篇文章被发表的时候,他想与母亲分享快乐,但母亲没有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恪守的教诲,只是让他活下去,简简单单真正做到善待生命。作者感受到了母亲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很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再也不知道了,已经永远在天涯守护着他。

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很多东西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才知道他的珍贵,但有时已经晚了。对待自己的父母更是如此。“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引自《韩诗外传》),何必要让自己感到悔恨时才醒悟呢?还是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对他们好一点,狼且有反哺之事,何况人呢?且父母在乎的也不是你对他们多好,而是希望你过得好。文中作者多次问到:“我为什么要活着?”我在自己内心深处回答的是:为了母亲,为了亲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未尽的责任。

其实史铁生在文中不但写了自己感受到的母爱,还有老夫妻间的恩爱,兄长对弱智女孩的关爱以及作者对女工程师的敬爱等等,这些丰富的感情足以升华人的心灵,拉近人的距离,温暖社会关系,这些都是生命的意义,都是让人坚强的理由。文中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生命目标的探寻,鼓励人们善待生命,善待生活。

我想到了我们生活的社会。现实中忙忙碌碌的人们生活在紧张繁重的压力下,市场条件下对利益和物欲的追逐,开放形式下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袭,社会阴暗面的扩张,一些西方文化对我国优良传统的_使人思想日益狭隘浮躁,忘乎所以者有之,悲观厌世者有之,自暴自弃者有之,颓废堕落者亦有之。与二三十年前相比,与那种全社会上下团结,民心稳定的积极局面相比,我们的社会将要何去何从?

在迷茫而不知所措,失去目标甚而开始沉沦的时候,更突显出优秀文化的导向作用。教育是传播弘扬这种文化的方式,而优秀的作品就是这种文化的载体。史铁生的这篇文章发人深省,它能感化和纠正那些近乎迷失的心灵。

同时,还告诉我们对待突来的不幸要冷静地思考,不要鲁莽行事。有时候,自己的反思和醒悟比别人的提醒更起作用。史铁生在突然失去双腿时,脾气变得很暴躁,喜怒无常,对生活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经过在轮椅上年复一年地沉思默想,他度过了绝望而狂躁的青年时光,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厚思想,意识到那样做都无济于事。于是,他选择了冷静思考。

其实,冷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意思是要对一个人做出判断,观其动不如视其静。自古以来,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等等说法,都表现了对宁静、冷静心态的某种崇敬。史铁生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冷静和坦然。

正是因为他很好地做到了冷静思考、坦然面对生命,才使他顽强地走了过来,而没有鲁莽地选择死亡。这些让我联想到了年初,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忍地杀害了四位同窗好友,鲁莽地解决了问题,而杀人的原因竟是打牌时发生了争执。这个发生在校园,发生在受过高等教育学生身上的案件震惊了全社会,也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人们不禁要问,他为何如此漠视生命?为什么不能冷静地思考,合理地处理问题呢?我想这就牵扯到大学教育的问题了:大学在对学生进行技能、知识培训时,尤其要注重精神领域的锤炼与锻造,将理性与德性高度的融合,使走向社会的每一个学生懂得爱、理解爱,懂得付出,正确的面对生命和生活,培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给予社会。这也是建立一个和谐、积极、进步、宽容的人文环境的基础。

《我与地坛》就起着文化导向的作用,它赞扬伟大的母爱,号召人们思索人生,增进对社会的关怀,给人们引导了正确的方向。如果文化的导向出现偏差时,给全人类带来的灾难是何其的深重——二战期间的德国,有多少文化和思想领域的学者沦为纳粹思想的走卒,为纳粹的思想摇旗呐喊?所以说,在“育人”方面《我与地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变革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青年学生的思想相当活跃,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难问题也不少。比如,怎样看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怎样处理国家发展和个人成才的关系;怎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等等,这都需要教育和引导的。青年人的思维最终将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学校尤其是在大学里大学生中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十分必要,要坚决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青年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树立远大理想,矢志报效祖国,推动我们的民族再次腾飞。在这些方面,《我与地坛》都给予我们了警示——要勇敢面对挫折,正确对待人生,不要轻言放弃,要懂得理解,要坚强等等,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正视。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篇8:读格林童话的心得感想

(1)在范文的欣赏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想象空间。

(2)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大胆想象,既合理又有创意地编写童话故事。

(3)在互动交流中让所编的故事更有意义,叙述更清楚,语句更通顺。

二、课前准备

收集和阅读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

三、教学过程

1. 打开想象思维

师:同学们,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体现,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间的一切。”( 课件出示名言,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今天,我想考考你们(师在黑板上画“~~~”),看到它, 你联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厕所里爬来爬去的蛆虫,师纠正念qū第一声。

生:我想到了奶奶额头的皱纹。

生:我想到了波浪起伏的水面。

师: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确实很丰富。今天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起来创编童话。(出示课题《创编童话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名人名言,让孩子们知道想象力的重要,然后又通过一串波浪线打开孩子们的想象思维,激发孩子们想象的兴趣。为后面的创编童话, 想象故事埋下伏笔。

2. 走入童话世界

(1)回忆童话故事,了解童话的特点。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陶罐和铁灌》《狮子和鹿》等童话故事,哪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可怜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冷漠。

生:《陶罐和铁罐》中铁罐的遭遇让我印象深刻,使我知道做人不能太傲慢。

生:《狮子和鹿》它们能说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言语中我概括出童话有这样的特点:拟人化、讲道理、学知识。

(2)聆听童话故事,感受童话的魅力。师:我给你们带来一篇《七色花》童话故事,请你仔细聆听。

师:故事中珍妮运用七色花做这么多事,如果是你,你想用七色花做哪些事?

生1:我要用七色花为我变许多许多的故事书,让我有书可看。

生2:我想让我妈妈的咳嗽快点好起来。

设计意图:将童话般的想象、神奇的魔力运用到课堂上,这样更能激发孩子们的习作欲望,写是在说的基础上完成的。

(3)细读童话片段,体会写作方法。课件出示:受尽欺负的丑小鸭伤心地来到河边,眼巴巴地望着天上自由自在飞翔的美丽的白天鹅,不由得惊呆了,它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是能和它们一起飞该多好哇!”

师: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当时丑小鸭的孤独。

师:我把红字部分去掉,你们再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同?

师:是呀,加上红字这段话不仅抓住了丑小鸭的动作、语言、神态, 心里进行描写,而且用词十分丰富, 让我们感受到了丑小鸭的可怜、孤独, 无助和凄惨。

设计意图:通过这则童话片段让学生明白童话具有夸张、拟人、想象等特点,需要“惟妙惟肖原生态”的写法。

3. 编写童话故事

(1)童话的想象思维是非常丰富的,童话故事的取材也可以是广泛的。可以改写课文内容自由想象,也可以根据不同事物创编想象。

师:我给大家带来这样的题目: 请以“猫”“老鼠”“铃铛”为组合内容, 创编一个童话故事,注意故事情节既合理又有创意,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这些事物的特点,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要把几个事物创编成童话,就要先确定这些事物的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联系,然后经过大胆地想象, 先确定主题思想,然后设计出合理的故事情节。

接下来,请小组合作,任意选择一组词语或自主拟题创编童话。

①狼兔子森林

②猫老鼠铃铛

(2)学生自由选择题材,自由发挥想象,动笔写童话。(播放舒缓音乐)

(3)故事反馈赏析。学生四人一小组,互相批改。最后由老师选三篇不同的取材,现场交流,他们哪些语句写得好,哪些语句写得不够,哪个故事情节写得很精彩,你有没有比他更有趣的故事情节呢?

篇9: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童话

還记得那些在年幼的心中魂牵梦萦的故事吗?还记得那些带给我们感动和快乐的精彩对白吗?还记得那一个个个性鲜明、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吗?重温这本构造了无数瑰丽世界的童话巨作,已经长大的我又获得了更多的启示。

理想

这是一个关于“普通人”成长蜕变的故事。她从出生时就注定比别人慢一拍,努力地适应集体的生活,却连最简单的东西都学不会。兄弟姐妹们嘲笑她,妈妈无视她,这一切,让她倍感压抑。于是她选择了离开,不,是逃离!但她在芦苇塘邂逅了另一番景象,那一瞬间,她惊异地发现,自己如此美丽。其实,每个人都是命运的宠儿!因为上帝从来都是公平的,他关上了一扇门,也打开了一扇窗。重要的是,在困难面前,在流言蜚语面前,我们应不退缩,不抛弃,不放弃!终有一天,我们会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爱情

没有愤怒,没有埋怨,亦没有后悔。当她牺牲甜美的嗓音为王子和公主跳舞时,她的每一个看似轻盈的舞步都要承受如同站在刀刃上的痛苦。她看着心上人,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唯有泪眼朦胧地微笑。多像那句经典台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她早已被爱情折磨得遍体鳞伤,却依然固执。她一味地付出,换来的只是一个微笑!是的,一个微笑!可是,在她看来,一个微笑便已够了,此生亦无悔了。

为爱付出,无怨无悔!哪怕你不能亲口告诉他你的爱,哪怕他不明白你的付出,可是你依然希望他幸福。是的,只要他幸福!你是如此容易满足,为了他,你灰飞烟灭,你心甘情愿化成泡沫!

生命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忧郁又让人心酸的故事。新年的钟声就快敲响了,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喜悦和欢乐中。可她,却衣着单薄、光着脚走在通往新年的路上——她还要卖火柴!当身体机能向她发出无声的抗议时,她无奈地擦燃了一支又一支火柴,也擦出了一个又一个瑰丽的梦幻,她以为这样,就可以坚持到下一个天明。她瘦弱而娇小的身体无法抵挡住庞大的压力,终于在下一个黎明到来之前,她飞走了,飞向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叫“天堂”的美丽地方。我想,那个地方也一定没有嘲笑,没人会拿她的鞋子当摇篮。

这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童话——《安徒生童话》!一直难忘那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情节,那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那一个个让人牵肠挂肚的可人儿。安徒生,一个鞋匠的儿子,以一支笔、一颗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故事,温暖了我们寂寞孤单的童年。他的作品,势必将影响更多的孩子,告诉他们友爱、向上、坚强。愿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中受到启迪——现在的孩子和曾经的孩子,因为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世界,这里,有人性最初的爱!

安徽省桐城市石南中学902班

篇10:读格林童话心得体会

很好,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传统美德,是精神美的体现,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东西。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公交车上,有人毫不犹豫地让座;在店里,有人毫不犹豫地把多余的零钱还给售货员;在街上,一些人会伸出援助之手,把他们的钱扔进乞丐的碗里用于慈善事业。其实这些都是善行。

好人终究会有好结果。所谓‘善有善报’就是这个道理。《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主人公灰姑娘,被继母和妹妹们欺负侮辱,但她依然心地善良,最终得到了幸福。再比如《小天使和鞋匠》中的鞋匠。虽然他不富有,但他善良,给穷人钱。结果小天使们为他创造了奇迹,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我也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心地善良的农妇从失主手里买了一只野鸭,并悉心照料。最后,野鸭为不富裕的农妇创造了大量财富。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恶毒的人总会受到惩罚。《白雪公主》中的女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想尽一切办法伤害白雪公主,但最终她还是因为嫉妒而死。妇孺皆知的狼,不但没有吃掉小山羊,还白白取了性命,应验了“周而复始,周而复始”这句话。可以说,一个人失去了善良,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人性,等于行尸走肉。那些罪犯也应该清醒过来!他们利用别人的善良,去自由,为所欲为,真是恶心,可恨,可气,可恨!

篇11:读《寻路中国》的心得感悟感想

读《寻路中国》心得感悟感想一:

华裔美国女作家林留清怡在经历数年的中国美食大冒险后,集成了这样一本书——《Serving the people》,繁体版直译成《味人民服务:从小面摊到五星级餐馆的奇妙历程》,而简体版却似乎别有意味地译成《寻味中国》。不论是笔调还是跨文化观察方式,这本书无疑可作为何伟《寻路中国》的姊妹篇,无非前者从食物入手,后者开车游历体验,何伟是金发碧眼的美国人,而林留清怡却是黄皮肤黑眼睛的ABC。

在这一点上,倒是跟何伟老婆张彤禾的立场更接近,她也来到中国,去结识东莞工厂的女孩,然后写了一本《打工女孩》。大家的都有个“中国根”,林的高明之处是并没有一味地去寻找那个虚幻的“根”。除了长相和偶尔和家人一起吃的山寨中国菜,别无任何联系,你不能要求一个土生土长在加州的女孩去怀着莫须有的乡愁。

比起张彤禾的拼命代入,林留清怡倒是大大方方地承认这一点,我并不是中国人,我的舌头、我待人处事和观察世界的方式都是美国的。这也许是为何比起《打工女孩》,《寻味中国》读起来更真诚有趣的原因。

因为对这片陌生故土上美食的好奇,她来到中国,从诡异的烹饪学校开始,又到山西面摊和“馅老满”饺子馆,甚至味精工厂的探访,接着到上海外滩的高档餐厅黄浦会实习,最后到寻找完美的小笼包的一趟扬州之旅结束。这几段经历涵盖了各个层次,里面出现了不少和她有过深交的人物:烹饪学校的王主任、面摊老板张师傅、上海美食评论家江礼旸、黄浦会的厨师小韩和老板梁子庚先生,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传奇经历,有想要去的地方,他们的表达就是浓缩了他们人生的一部分。

比如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的王主任对所有的事都是一股经验论,“做菜好比开车,学个套路而已,就那么简单”。

从农村出来北京打拼的张师傅阴差阳错成了厨师,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自己老板,能够赚点钱寄回家。

报社记者出身的江老师是典型的上海式恃娇恃宠,被各路餐厅请吃饭写软文,这起初让作者感到反感,当她在中国待了那么多年后,好像扭转过来,“终于意识到我不能拿美国那一套道德标准来衡量这里的人和事”。一个收红包的美食评论家也许不是最专业的,但“我很欣赏他对食物和写作那股真挚的热情”。满腔正义感开始打折扣,这才是了解中国的开始。但至少她对自己是诚实的,直言不讳,“吃过的小笼包中,黄浦会的并不是最好的,虽然费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少了点什么。”忠于舌尖的直觉,这应该是美食热爱者最基本的素养,我们没法儿对食物说谎。

最喜欢的一节是写上海的“音餐厅”的,一间由日本老板开的创新上海菜馆,每晚由同一位厨师邓师傅烹制食物,老板像在日本一样于玄关迎接客人,属于比较亲民的街坊餐馆。邓师傅也是位传奇人物,少见地有着喝现磨咖啡的习惯,在德国波恩混过几年,回来后四处旅行,又在贵州的馆子里打过工,他做的菜不花哨,但是很踏实,让人安心。

林留清怡在这里引用了她认识的一位旅游杂志编辑说过的话,“最好的餐馆和最喜欢的餐馆压根就是两码事”,在这里,就是黄浦会和音餐厅,最好的餐馆可以作为体验,而最喜欢的餐馆才是最常想去的,高高在上的女神终究没有青梅竹马的那份放松自在。菜式简单、摆盘不那么精美,环境不那么精致优雅,这又有什么关系,好吃不就行了。

对于“地道”,作者这样写道:我在音餐厅领悟到,对于是否“地道”的看法是相对的,我人在上海,吃着上海厨师做的上海菜,但有些人却认为这不是地道的上海菜。大家口口声声说“地道”二字时,并没有考虑到食物也是与时俱进,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食物反映了起源地,而起源地本身也在变化。

这也是自己在很多地方吃东西时感到的疑惑,究竟什么是正宗,究竟为什么非要追求正宗?好吃不就行了么。何况上海菜本身就是个暧昧的概念,是本帮菜呢,还是殖民时期融合各大风味的菜系,还是新派创意菜?谁也没法儿给个定论。当年的名厨梁子庚渐渐变成了个生意人,林留清怡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他难得下一次厨,而且有回把鸡丁炒糊了。很多产业化的餐馆最后都会变成这样,失掉了些许风味,只有严格把控质量的食物。

《寻味中国》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要忠于自己并且勇敢地说出喜欢或不喜欢,即使对方是从未获得过差评的顶级餐厅,还是油迹斑斑的路边小吃店,我们都可以有自己喜欢的理由。

读《寻路中国》心得感悟感想二:

如果说一两百年前中国在西方人眼里的典型形象是“停滞的帝国”,那么现在大概就趋于另一极端:一个不停快速变化的国度。悖论的是,可能由于生活在其中,或过于热爱速度,中国人自己对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有时看得还不如外国人清楚。

和他的前两本著作《江城》、《甲骨文》一样,彼得海斯勒在《寻路中国》中贯彻了他一贯的观察中国的态度:接触最普通的中国人,从他们的变化和视角来体会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大概也因此,这个精通汉语的美国记者的中文名字取得极其普通:何伟。他似乎有一种本能的平民取向,在他的中国故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名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对的,因为只有普通人的变化最能说明中国是否真的改变了,又是什么样的改变。

虽然他自嘲是“蹩脚的期刊记者”,但看来却是一个天生的社会人类学家——他的外国人身份和细腻的内心使他能够批判性地进行体验,敏感地觉察到一种异文化的特别之处,其中有许多是中国人自己太习以为常而不以为意的。中国农村地区将谷物晒在公路上(“用别人的轮胎完成脱粒工作是最简便的方法”)、司机们像赌气和比赛一样惊悚地在各种路段(即便是在弯道和隧道里)相互超车的习惯、“国际宾馆”在多数城镇都有……这些中国人早已习惯的现象,在他笔下都显示出一种异常、神奇和魔幻的色彩,有时让人啼笑皆非,但不能不承认,这确实是那个在不断动荡变化的中国真实的现实场景。在这里,现实就很魔幻。

这倒并不是基于肤浅恶俗的好奇心,也不是为了对浮躁和怪异的现象进行讥讽,他只是说明了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独有的特点:不同时代的观念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一个经商成功的京郊农民,对孩子健康问题的反应,竟是把名字改掉);相互矛盾的现象彼此相邻;在看似没有任何变化的表面下事物却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很多事物似是而非,人们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却仿佛这根本天经地义。他不是为了谴责和嘲笑,他只是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个动荡和浮躁的变迁过程中,人们常常必须同时过两种以上不同的生活,正如他所言:“有时候,他们似乎是本能地抓住了两个世界里最糟糕的东西:最糟糕的现代生活,最糟糕的传统观念。”于是整个社会展现出一种既快速前进,又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情景。

原因之一当然是变化太快,新事物在猛烈地推动和催迫着人们,因而出现了大量名实不符的脱节现象。在《江城》中他就意识到“所有一切都并非它看似的那个样子”,以至于他感觉“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总会有踏空的危险”。十年后在《寻路中国》中他对此感受更深:“新发现差不多每天都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中国人普遍具有这种感觉:一切都在快速地变化着,没有几个人敢自夸自己的知识够用,人们随时都会面临新的情况,需要去琢磨透彻。”而一切都快速变化又形成了新的挑战,“总会有新的形势需要琢磨,人们来不及辨明方向。而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们先做后想。……长远计划没有任何意义:人们的目标就是有钱今天赚,有利今天获。不然,你就只有被下一次变革的浪潮淹没掉。”人们活得很有激情也很辛苦:“你会有种感觉,一群人正跟在后面,紧追不舍。”

这确实是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切都快速改变的结果,就是人们受一种强烈本能的驱使,不管怎样先干起来再说。虽然地图不断更新,但总是赶不上建设工程,“有时候,人们建设事物的速度,似乎比画出事物的速度还要快”——这是一个重要隐喻:制度和规则常常滞后于发展中的新事物,而人们也似乎越来越不在乎各种社会规范。于是,虽然公司聘用时任何地域歧视都是违法的,但现实中却公然存在,且时有发生。“打左灯,向右转”并不鲜见,而很多事都要打擦边球,其“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后原谅比事前许可要简单得多”。

正因此,记录现代中国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多年来它那令人敬畏的摧枯拉朽速度已使许多事物和记忆化为尘土,一切瞬息万变,呈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很难简单地说这是好是坏——或许是既好又坏。一方面它催迫着人们在急速调整中过一种动荡的生活,并造成了一种蔑视规范的无法无天;但另一方面,它却又显示出无穷的灵活性和惊人的活力。这两面同样令人感到可怕,但却是不同的“可怕”。

伴随着这种急于求成心态(说好听点是“分秒必争”的高效率)和惊人活力的,是一种直截了当的做事方式,它和还未文明化的前现代朴实心理结合在一起,时常体现为一种粗俗的坦率。在中国不同城市,他都很不习惯地体验到行人之间的身体接触:不断被人撞着、推着、挤着,人们甚至毫无歉意;但有时,他作为陌生人又受到毫不迟疑的欢迎。农村的风水先生会在别人的葬礼上乐呵呵地发给你一张带有27种工种的名片、招工时人们也毫无礼貌禁忌,常常极尽直白地随意根据兴致和偏见行事、而打工者也毫不避讳地谈论自己最讨厌的东西。在读这本书时,你能隐隐感觉到,作者实际上喜欢这种粗俗的坦率。

他也喜欢中国人面对压力的那种态度:即便在压力极为沉重的环境下,他们也不会失去常态。一如既往地,他表露出对那种生活的理解和同情,在京郊的三岔村生活的两年里,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房东家里的一员。在浙江丽水,在和路边杂技团聊过之后,“我已经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杂技团,怎么也无法再看一次他们的表演”,因为他体味到那粗劣的表演之后令人心酸的生活现实。

在这些地方,他已经不是一个神情冷淡、保持客观的外部观察者(“除了忠实记录外,那些与我无关”),而是一个对这一些有着自身关切的关联者(“那些与我有关”)。他关切那些正在消亡的村庄,想建立和农村的某种联系,也想思考中国的未来。正是这一点,使《寻路中国》不同于同样描述中国变化的鲍大可著《中国西部四十年》,反倒更像是对自己故乡变迁的关注。

同样是驾车穿越全国的记录,本书和比尔布莱森《失落的大陆:美国小镇之旅》相比,反差也很明显:《寻路中国》尽管也不时显露出不动声色的幽默感,但却并非轻松俏皮的公路旅行散文,相反,其中关于三岔村选举的一段倒比社会学论文更具洞察力。与他本人早先所著的《江城》相比,《寻路中国》则显示出对中国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熟练的写作技巧,那时在他看来中国的现实生活还是“一堆无法沟通与理解的纷纭乱象”,而现在他已经是一个举重若轻的新中国通。

读《寻路中国》心得感悟感想三:

《寻路中国》的书名与副标题(“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十分迷惑人,我将之当作旅游散文买下来,沏好咖啡,将阳光迎进屋内,打算惬意地欣赏一番,然而只翻两页,看到作者何伟把机动车驾驶员理论考试题抄出来的时候,我兴奋而尴尬地笑了,我自己考驾照时也背过、考过。大部分题目匪夷所思地体现出形式主义的精髓。譬如书中提到的一题:如果别的驾驶员停车向你问路,你应该: A)不告诉对方。B)耐心细致地予以回答。C)给他指一条错误的道路。

继续读下去,当何伟将中国驾驶员的各种鸣笛方式归纳为“负责传导驾驶员的本能反应”的神经学语义系统时,我哈哈大笑。

这一段是如此写:一下短促的“毕”声,用以引起注意。连续两声“毕-毕”表示愤怒。如果是一阵特别悠长的“毕————”声,那代表着驾驶员遇到交通拥堵了,他已经没有边缝可钻,正巴不得路上所有的人和车统统消失。如果有“毕————————”声回应,说明他们动弹不得。另有一种略带口吃的“—毕—……—毕—”声,代表着驾驶员除了痛苦就再无别的感觉。还有一种事后才摁一下的“——毕”声,这一般是新手们的做法,他们通常反应迟缓,还没来得及摁喇叭,刚出现的状况就已经自行化解。

我即刻知道,这本书的内容将是比旅游散文深刻数倍的事,而这种深刻,也将从这些无意义、甚至好笑的碎片中整合出来。《寻路中国》最终能够勾勒出中国这十年发展的一条脉络,功劳几乎全要归功于类似的琐碎细节。譬如这套“喇叭语义系统”,好像是作者随意的观察与幽默的表达,但它与书中的内容暗地里有广泛地联系——中国汽车爆炸性的增长过程与城市道路建设的无能为力导致了拥堵时的喇叭声,在这场增长跃进中,有国民收入增加后的自觉意识,也有政府刻意的刺激。国外汽车公司从八十年代的无所适从,到新千年慨叹“钱太好挣了”;国内类似奇瑞的公司,从购买国外过时发动机生产线起家,依靠“抄写”设计制造廉价国产汽车并以此获得巨额财富。

在书中第二部“村庄”中,何伟以他观察到的各种生活细节描述了一个京郊农民魏子淇的生活轨迹。魏子淇一家从贫困到小康,原因之一便是汽车年代的到来,城里人将驾车郊游作为时兴的生活方式去追随,魏子淇改造了自家的屋子,使之成为一处“农家乐”,提供农家菜和住宿,他在几年内便获得了比以前种地多几倍的收入,而他在有钱之后,终于也要买一辆车以作为自己的地位标识。

与汽车问题紧密相关的是道路问题。作者何伟写本书第一部分“城墙”时,租了一辆本应是越野之用然而却设计成“city special”的切诺基7250,顺着长城遗迹,经国道、省道、乡间小道这些非高速路从北京一路向西驶去。第二部“村庄”,何伟则见证了乡村道路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些路几乎全为了将城里人引入乡村,并带来经济繁荣。第三部“工厂”里,何伟开始描述高速公路全面铺开的年代,他顺着浙江的高速公路一路开过去,路旁布满了各类工厂,而他采访的其中一间胸罩调节环厂,正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标本,他笔下那些鲜活的老板、中层技术工人、刚刚出来找工作的未成年女工,撑起了这些经济体。

看《寻路中国》时,我沉迷于作者笔下那些中国人、那些最底层人民这十年迅速流变的生活状态,并未注意到“道路”在书中的脉络。掩上书,作者驾车行驶的那些道路开始在脑海中清晰起来。这些仿佛巨型魔术一样铺设出来的城市道路、乡间公路、高速路,将亿万中国人带到不同的地方,将农民的土地与老式生活状态彻底瓦解。这些道路建设的伟岸成绩,由专政者在发展压制一切的观念下,花费巨额资金刺激出来,击垮了中国本来存在的一切其他观念。而中国就是这样继续向前,继续“在路上”。如此一看,书名“Country Driving”真不能再贴切了。

极可贵的,本书作者没有武断地将中国整体的险恶发展状态怪罪到任何人头上,他也没有怪罪中国政府。他在具体的生活中发现,如今的可怕状态很难说有一个具体实在的魔怪在作祟,或者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魔怪的组成部分。

“村庄”的故事中,魏子淇起初说自己对政治不感兴趣,他在一开始也的确如任何一个勤恳的农民,勉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后来他主动入了党,参与村级政府的议事,因为他知道这个身份会为他的农家乐经营带来实际的好处,他有村委会的支持,于是从银行贷到款扩大经营。“工厂”的故事里,那些温州老板们与官员们在拉关系上的互动,全部主动得没有一丝抱怨,而中华香烟和茅台酒这些礼品的流转,代替现金成为关系结构中的硬通货币。“工厂”这一部分中,何伟还提到了一个希望找到外国媒体曝光不公的生意人,他与一些镇民一样,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而被迫搬迁,却没有得到公平的补偿,他相信那个大坝的融资有严重的问题,并与政府做着斗争,但同时他作为一个地板砖销售商,又在搬迁新镇的工地里做生意并获得利益。

何伟没有批判他,因为他相信这至少是国人弄清真相与基本问题的起点,而解决问题的动力正是经济。他清晰地指出:“中国需要发展到某个点上,让中产阶级和上层人士都感觉到,这样的体系对他们获得成功已经形成了障碍。不过,这种情形还没有发生,即使在高速公路出口的小城镇里也没有发生,因为他们仅凭着卖几块地板砖也能赚到大钱。”

也就是说,人们既觉得不满而抗议,但他们又能想尽办法绕过障碍获得丰厚的利益,所以没有人真的想为真正的改革做些什么,而是在现有的恶魔般的体系内继续钻营着。这种矛盾的漩涡处处可见,譬如造成“喇叭语义系统”的原因——城里人他们一方面振振有词地辩论应该如何行车更文明,另一方面上了路就和别人一样刁钻地冲撞,理由当然充分得很:不野蛮一点,在城里是开不走车的,而野蛮地将车开起来,也是一种胜利。

或者人们一方面痛骂政府,另一方面自发地组成了国考的大军。又或者一方面做一个口头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以这种名声博取良好的生活条件。这些情形,为数众多,千篇一律,司空见惯。这种矛盾漩涡令我们失去了洁身自好的可能,毕竟,连出家的地方也都一片乌烟瘴气,和尚一边念经,一边收着香火钱来办公司。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何伟带来的新闻写作方法。他像魔术师一样把自己观察到的种种细节粘合在一起,组合成一幅令人担忧、却并非漆黑一片的中国图景,最重要的是,我看得到有生命力的人。我一度想,是否因为他是个外国人,未曾卷入国人的真生活,才得以如此客观地描述我们的当下。但似乎又并非如此,像《南方周末》、《新世纪周刊》、《凤凰周刊》等等做深度报道的报刊,也都尽量以详尽的调查,将许多问题揭露与展示出来。但他们的文章缺乏令人感动的魔力,不是将细节堆叠得毫无生命力,就是观点并非从细节中来、而将细节强行纳入预设的观点中。我看完他们的报道,总是看得到问题,看不到人。现在国中即便是最好的新闻报道,也还缺乏对具体的人的关怀,太注重对不公事件与观点的关怀。

正是何伟描述的这些生动的人,让我觉得我可以更加不相信《新闻联播》,但我也确认了另一样早就在警惕的问题,即我也不能全然相信门户网站的新闻全面负面化。这种负面新闻的排列在当下有令执政者警醒的意义,这些网络编辑们努力地让我们看到官媒之外的真相,这是极可贵的。在官媒把持主要传播渠道的时候,这些门户网站的斗争是抵抗1984状态最有力的武器。

而我们自身要做的是,避免每天早晨起床看到这些新闻就觉得自己深陷于一个恶毒的世界。这会让我们忘记了真正经历的生活,忘记去体察事情运行的真正缘由。其中最可怕的,就是忘记我们自己乃是造成这个恶毒世界的一份子。

上一篇:2023六年级家长会学生发言稿下一篇:审计通知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