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

2024-06-2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精选7篇)

篇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

为什么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观点是: 首先,二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其次,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再次,二者还具有价值关系, 最后,二者之间还具有审美关系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内涵: 第一,环境创造了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体现着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把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观念的形式内化为主体的知识体系,并进而提升主体的能力,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环境人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第二,人也创造了环境。人在改造环境过程中,通过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把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外化在客体之中,使本来是外在的环境也凝结着主体的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从而形成一个在自在自然中

所没有的人化的自然,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属人的人类世界,体现着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第三,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协调一致的关系。马克思这里使用了“一致”一词,深刻揭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人在改变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改变和塑造了人。马克思这里提出人和环境“一致”的思想,是指导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基础,第四,实践活动是实现人和环境协调一致的基础。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环境,又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环境塑造了人。实践活动是形成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物质基础。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的论断:1.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劳动之所以是人的一般本质,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当人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人就与其他动物具有了本质区别。2。人的具体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区别)。第一,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社会属性;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第四,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其中,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其他社会关系的改变,并引起人的本质的发展。3。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人与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具体本质的形成与每个人的具体需要有关。每个个人都是根本自己的需要从事社会活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与他人发生社会交往活动。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论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其基本的意思是: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深刻基础。这一论断至少包含着以下四层意思:第一,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历史起点。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从制造生产工具的劳动活动开始的;第二,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物质生产实践的内容和水平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精神创造活动和社会管理活动。第三,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劳动的性质不同,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就不相同。第四,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劳动实践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所有社会动力之源。

如何理解黑格尔2个凡是: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即革命性和保守性。

这一哲学命题的保守性在于:黑格尔这里所谓的“理性”,指的是绝对观念,“合乎理性”即合乎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认为普鲁士国家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绝对观念的完美体现,因此,黑格尔的这一哲学命题显然有替普鲁士专制政府作辩护、相妥协的一面,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革命性方面,即该命题中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现实不等于现存,而是指合乎必然性的东西。现实性不是凝固不变的,现实性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恩格斯指出,根据黑格尔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辩证法思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就走向自己的反面,“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样,该命题中所蕴涵的辩证法思想的革命性就被深刻地揭露出来。

恩格斯这段论述包含了辩证法的三点思想: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第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三,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有两种基本形式——暴力和和平揭示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学习恩格斯科学的分析方法的意义恩格斯这里的论述,实际上涉及到了如何科学地对待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恩格斯明确告诉我们,应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即用‘扬弃’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对于我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批判继承态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于传统文化中一些封建的糟粕的东西,当然要剔除和批判,但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和积极有用的思想内容,就要继承下来,加以改造和发展。我们要反对在对待历史文化问题上的历史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同样我们也要用‘扬弃’的观点科学对待外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中体现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内容的东西,我们要坚决批判,而外国文化中体现现代文明共同成果的东西我们又要借鉴过来,加以改造之后,为我所用。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全盘照搬和全盘拒绝两种片面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具

有神秘主义性质的唯心主义,同时又批判地吸取了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基本思想是:第一,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所谓‘扬弃’,就是指新旧事物之间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的关系。它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集中体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者之间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指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世界以及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黑格尔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课本111页

黑格尔的这一思想表现为双重含义:第一,“恶”是一种否定力量,表现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新的制度对旧的制度的反叛,正是这种所谓的“恶”的否定过程,由此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第二,在阶级社会中,贪欲和权势欲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杠杆。需要是人的本性,正是这种人的“贪欲和权势欲”的需要推动人们以各种形式进行社会变革和社会活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并进而创造着历史。

1.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答:①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②“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就是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可信又可爱的师德观。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交往于陌生的业缘群体之中,但利益关系却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享受他人服务,同时每个人又主动服务于他人。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之中:社会提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劝人放弃物质欲望来实现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④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统合起来,才能在正视现实和重视现实价值引导的基础上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

3.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答:(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①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②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③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①对事业无私奉献;②对学生,真诚热爱;③对同志,团结协作;④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4.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纪律? 答: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第五,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教师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必须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分配,听从指挥。教师不得借职业之便谋取个人私利,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必须禁止打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至少有八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取消了曾经作为中国“三面红旗”之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乡政权,设立了县人大常委会,并由公民直接选举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二是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针对“文革”中出现的把民主等同于无政府主义的状况,以及中国社会中长期涌动的民粹主义倾向,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三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彻底纠正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践踏人权现象,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四是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乡村、社区和企业广泛地建立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是一大特色。五是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许多朋友也许不了解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的政治构架中,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虽然不是执政党,但是参政党。六是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十七大报告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代会制度、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思路和举措。七是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访制度。八是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 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的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所持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态度的综合体现,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精髓.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桥梁和推动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严谨治学是处理教师和教学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应遵循的准则,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团结协作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教育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优化校内育人的关键因素。廉洁从教是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的道德规范,其基本要求是: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求私利.为人师表是教师处理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准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篇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

一、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1、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

(1)20世纪80年代前:教科书哲学,体系意识强。三大理论五大规律。

(2)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教科书哲学的改革阶段。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突出了实践观点(即人的能动性),力图增加对现实的解释力。

(3)20世纪90年代至今:从问题入手进行研究。研究的问题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元哲学)、人的存在方式、社会发展方式、中西融合问题,两大思潮问题。

2、两大思潮: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几乎20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从批判那位思想庞杂而又声名显赫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而这无疑就是对他加以特别显著的颂扬。

——莫尔顿•怀特《分析的时代》

黑格尔思想是理性主义的集大成者,传统西方哲学的终结者。

(1)在科学主义者看来,黑格尔的理性是一种狂妄的理性,要代之以谦虚的理性。最典型的代表:逻辑实证主义的哥本哈根、罗素、摩尔;(批判的不是理性,而是这狂妄的态度)

(2)人本主义思潮认为黑格尔的理性是一种冷酷的理性,要求代之以丰富的人性。代表人物:叔本华、尼采以及存在主义的萨特、海德格尔(理性并不是人性的全部,只是一部分人性中还有非理性的成分)

(3)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理性是一种抽象的理性,要求代之以一种具体的理性。(首先,你得活着,其次,你要如何活)

3、中国发展:转型性社会&实验性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静(结果)朴素性;动(过程)自反性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初步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经济与社会的乐观主义VS道德与思想的悲观主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三阶段:人对人的依附关系(自然经济)-以“物”的依附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市场经济)。

对应以上,解读方法为:

1、文本解读法(读原著)

2、对话交流法(将马和同时代的其他思想之间进行对话交流)

3、现实问题法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

(《提纲》写于1845年3月的布鲁塞尔,正式发表于1888年。)

专题一:马克思哲学对以往哲学观点和理论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主义超越了所有的旧哲学、实现了哲学领域的根本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转向。是从批判全部旧哲学出发的,马克思既尖锐地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又深刻地揭露了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而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不懂得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意义。

1、对于旧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突出强调的是它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 1

物现实,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一是马克思并不否认旧唯物主义从客体的或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恰恰相反,马克思在他的全部论著中都首先是坚定不移地承认外部自然界对人及其思维的优先地位,承认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思想路线,并一再声明自己是唯物主义的。

二是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而没有从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正是在这两方面,马克思展开了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提出了新的理论思维方式。

2、对于唯心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强调的是它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并且进一步指出它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的本身的,在对唯心主义的总体评价中也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在于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相对比的意义上,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

二是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不仅是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而且它只能是抽象地发展能动方面。因为它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正是在这两个方面,马克思展开了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提出了新的理论思维方式。

3、马克思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点,以实践作为观察和处理一切哲学问题的出发点,全面解决了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能动性与本源性的关系,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片面性,实现了哲学理论观点的根本变革,创立了以实践观点为其根本特征的新哲学。

专题二: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批判。

马克思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完成了第一个伟大发现,实现了历史观领域的变革。

1、马批判法国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唯物观,提出实践是环境和人改变的共同基础。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对环境的能动作用。教育者本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后天获得的,归根结底也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法国唯物主义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一致的观点,这种一致只能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批判法国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唯物观,提出实践是环境和人改变的共同基础。马克思主义针对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不懂得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这种错误的片面的观点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一致的观点。这种一致,只能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实践。实践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

2、马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针对宗教把现实的人类世界划分为神的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基本特征展开批判,提出心是宗教的本质,宗教变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样他就没能揭示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马克思明确提出必须从客观存在的社会自身的内在矛盾去探求宗教产生的根源,其根源就在于世俗化的社会生活。因而必须消除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才能解决宗教的问题。费尔巴哈在历史领域里陷入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不理解实践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以往的哲学家们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旧唯物主义者,他们的社会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其如此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都不懂得社会实践在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实践观点,分析人及其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和决定性作用。从而揭示了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

专题三:马克思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对道德实践观和生产实践观的超越。

1、道德实践观。道德实践观产生和形成的依据与基础主要是道德人性论,把人仅仅理解为道德人、理性人,把道德性、理性、精神性看作是人的唯一特性,割裂人的自然性、物质性和感性,因为他们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一种纯粹的伦理道德行为,是一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教化,即仅仅具有内在价值、内在追求与内在超越道德的实践,而把具有外在利益和外在追求的客观物质活动、生产劳动都排除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外。(这种理论最早可推到古希腊,典型代表:亚里士多德)

2、生产实践观。生产实践观产生于形成的依据与基础主要是自然人性论,仅仅从自然属性上来理解人,从纯粹自然的角度把握人,将人等同于自然,将人的自然属性、物质属性、本能欲望当作人的唯一属性,把实践看作就是追求外在物质利益、改造自然、以获取生存资料的生产活动。

3、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既有内在追求、内在超越又有外在追求、外在目的。既要改造自然,把自在的自然变成人化的自然,又要改造人自身,使人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所以,马克思的实践观既不是单纯的道德实践也不是单纯的生产实践观,而是内含着的道德实践与生产实践的全面的总体性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实践观与传统实践观的根本区别。专题四:马克思哲学实践转向的深层根基。

马克思哲学的根基在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存在的实践性。

1、人类实践活动的两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主体自然性和超自然性。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一方面人是一个自然性的存在,人类永远是作为物质世界链条上的特定环节而存在的。另一方面,人又是一个超自然性的存在,人类是作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主体而存在的。其自然性是具有超越性的自然性,其超自然性是具有自然性的超越性。

(2)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实践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是人把自己的目的要求变成现实的活动。一方面,实践主体要按照自己的欲望、目的、要求去改变世界。另一方面,实践主体的目的性要求又必须积淀着关于世界的规律性认识。这种目的性要求才能得以实现。

(3)实践活动的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在于人类是依据两种尺度来进行自己的生命活动的。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本质上,是以人的尺度去规范人的目的与活动。因此,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矛盾深层的看,是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的矛盾,正是在这两个尺度的对立统一中,实践活动实现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对立统一。

(4)实践活动中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实践活动是一个双重性的过程,一方面,实践主体以人的尺度去要求实践客体,把自己的目的性要求变成现实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主体客体化。另一方面,实践主体又以物的尺度去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按照客观规律进行认识活动,这就是客体主体化。

2、实践活动的两重性又导致了世界的两重性,人的两重性和历史的两重性。具体表现在:

(1)世界的两重性。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使自在的自然变成属人的自然,也就是使自然的世界变成属人的世界。实践使世界两重化为自然的世界与属人的世界。

(2)人的两重性。实践活动使得世界两重化为自然的世界和属人的世界。也是人类自身两重化为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对立统一。人的自然性表明自然对人的本源性。人的社会性表明了人对自然的超越性。

(3)历史的两重性。实践活动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因此由人类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人类历史也表现出显著的两重性。一方面,历史是人们目的活动的过程,人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另一方面,历史又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人们无法改变历史的发展规律。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终结》写于1886年,发表于1888年)

专题:如何看待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为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1、这个论断告诉我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说,哲学不是以思维和存在为研究对象去形成关于思维和存在的某种知识,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研究,考察和追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能简单地直接归结为或等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存在”范畴不等同于物质范畴。它不仅包括物质的存在,也包括精神的存在,即不仅指意识外的存在,也指意识界的存在。“思维”不仅是指关于思维对象的对象意识,而且是指构成、把握和反醒对象意识的自我意识。即不仅是指思想的内容,而且是指思想的活动。

3、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中,不能把辩证法问题排斥在外。而把哲学基本问题仅仅归结为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而要把辩证法同哲学基本问题统一起来,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来理解和解释辩证法理论。

四、《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

(1915年《哲学笔记》 1914-1916,《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6-1908)

专题一:如何看待辩证法的自在行和自为性?

1、关于辩证法的自在性,所谓自在的辩证法是指包括人的思维活动在内的全部存在的辩证法的运动过程。列宁用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和阐述。

(1)辩证法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世界就是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以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所构成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因此,就物质世界自身来说,并不存在辩证法相对的形而上学。

(2)辩证法又是人类思维所固有的,人类思维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也不存在一个与辩证法相对的形而上学。

(3)辩证法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所固有的,人类的主观思维和客观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两者在结果中彼此一致,这是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人类的认识运动在自在性上也不存在着与辩证法相对的形而上学。

(4)辩证法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所固有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物和人的尺度、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世界对人的生成和人对世界的生成的对立统一。人类的实践活动在自在性上也是辩证的、也不存在一个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

由以上看来,构不成严格的辩证法,可以称作自在的辩证法或者辩证法的自在性。

2、关于自为性,自为的辩证法是指人们用以认识世界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理论。(只有在这一点上存在着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作为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辩证法,不是世界本身的自在的辩证法,而是作为世界观或理论思维方式的辩证法,这就是辩证法的自为性或称为自为形态的辩证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只能是两种世界观的理论、两种理论思维方式的对立。

(2)自为形态的辩证法其实质内容是,以概念的辩证运动去表达对象本质自身的矛盾,以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提供旧东西灭亡、新东西产生的钥匙。只有用自为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才能反映这一矛盾。没有概念的辩证法,世界本身的自在的辩证法,对人类来说,只能是“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

(3)自为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思想史的总结,他把他的概念、范畴的自己的发展和全部的哲学史联系起来。只有在哲学史的背景下,才能产生这种辩证法。

专题二:辩证法的历史根据是什么?

1、古代哲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本源问题,这一阶段的哲学以研究本体论为主要内容。其主要特点是:认识与认识的对象是直接的,人的认识能力是完全能够认识这个世界的。世界就是感觉中所接受的那样,是给定的。不能既存在又不存在,不能亦是亦非,当时的思想家还没有意识到在认识和认识对象之间有什么矛盾。

2、近代欧洲哲学思想发生了一次转向性的变化,转向了以认识论为主的研究。近代哲学中,无论是经验论者还是唯理论者都看到了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存在的矛盾,即个别与一般的矛盾,或者说,认识对象总是以个别形式存在,认识却总是以一般的形式表现。近代思想家与古代思想家相似,并不理解这个矛盾,总是力图去消解这类矛盾。

3、康德从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中看到了认识和认识对象的矛盾,本质上是思想自身的矛盾,而且是不可能取消的。但他没有充分理解这些矛盾,而且企图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使所有矛盾都得以调和。

篇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5万字。普通学校的阅读教学基本采用课内课文阅读和课外补充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教科书必读篇目(以《新世纪高中英语》为例),基本采取课前预习、课中篇章理解及语言点教授、课后巩固练习三部曲。课外阅读基本推荐学生订阅《上海学生英语报》或《21世纪英语报》作为补充阅读材料,以学生做剪报的形式督促检查,此外也会根据学生程度,列书单让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以写书评的形式督促检查。教师对课前课后阅读的布置形式方面比较单一,基本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教师的检查落实也费时耗力,收效甚微。

一、设计阅读预习导读笔记对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并且对于高中生而言,绝大部分的阅读是需要学生在课堂之外完成的。如果学生没有自主阅读的能力,课程标准提出的25万字的阅读要求,肯定是实现不了的。除了技能目标、知识学习目标、图式构建目标外,阅读教学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李和皮瑞特(Lee&Pruitt)研究发现,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主要有四类:练习型、准备型、扩展型、创造型。课前自主预习作为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阅读教学的实际和目标要求,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尤其高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通常文章篇幅比较长,如果没有课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或生生很难能产生共鸣。

为了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教师可以从阅读教学的预习这一环节入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合理有效地设计预习导读笔记,促进学生阅读策略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完成导读笔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习得不同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阅读学习(read to learn)的目的,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有效设计阅读预习导读笔记,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做法

为了达成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把策略学习纳入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策略。阅读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完成的,教师担任的是“导读者”(guide of reading)的角色。科学地设计阅读导读笔记是成功导读的关键。现代心理语言学证实,阅读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最后又回到整体的过程,整体是在文章语言意义和结构方式上的两维“整合”。由此可见,教师在阅读导读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整体意义上把握作者的思路,“全景式”“鸟瞰式”地阅读。在《新世纪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一个模块都有两篇阅读文章。根据不同的文体,我设计了不同的导读笔记,并配有个性化拓展与提升的选做内容。导读笔记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侧重语言知识、语篇理解、提升与拓展三个部分,本文着重讨论语篇理解。

[案例1]

Book4 Unit 1“Words And Their Stories”,文章分两部分,且每部分都有小标题,分别说到一个习语及其出处。表格式的笔记比较适合这篇文章的学习。

学生通过完成以上表格,梳理全文。

选做部分:Idioms that I have collected

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选做拓展部分,拓展部分可以用以课堂上阅读后的拓展和分享。

类似结构的文章还有Book1 Unit4“Holidays And Festivals In The UK”。文章也是分成两部分,每部分有一个小标题,介绍一个传统的英国节日。这一类文体的文章基本是每篇由两到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没有上下文关联,可以采用上述表格形式的导读笔记来学习。学生通过完成导读笔记,大脑里会留下文章整体结构清晰的脉络图。在做课本之外的阅读时,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这一策略进行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选做部分:查阅相关资料,仿照课文介绍节日的方式介绍一到两个西方节日。

[案例2]

在新世纪教材中,有一些文章是讲述典型人物生平或名人轶事。如Bookl Unit2“Michelangelo”,Book2 Unit5“Arturo Toscanini”等。这一类文章通常是以时间年代为线索,所以可以设计编年式的导读笔记来学习。

选做部分:Michelangelo’work

篇4:有效导读,让经典阅读活起来

现状分析:学生高考压力大,时间不够,学生家长不理解不配合,现代社会的通俗文化形式繁多,还有些老师说这些作品太枯燥,对我们的高考用处不大,费时又费力,不见什么功效。所以,这部分的内容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怎么做才能真正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达成一致呢?

一、从改变教师的思想做起,树立语文大阅读观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下必须摒弃旧的阅读观念,要树立语文大阅读观,即广泛阅读。语文阅读是锻炼、拓展学生思维的最好途径,只有走进大阅读,才能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共同进步,实现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自然融合,实现课程资源与课本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再在狭窄的高考功利圈子里窒息自己,丧失掉了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兴趣,丢失了语文教学的本真。高考固然重要,但与孩子的一生比起来,终身受益的东西才更重要。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减少教育的功利性。所以,要改变不重视阅读的现状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思想,教师要时刻以语文的大阅读观为指导目标,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二、及时组织阅读,从有限到无限,让阅读活起来,让阅读空间大起来

每周选取一节课,让学生选读作品的某个经典部分,然后趁势拓展阅读内容,增加阅读有关这个作品的评论、读后感等等,之后开展读书交流,抒写读者心情,与行家对话等等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这些经典之作。从课上到课下自觉阅读,让阅读空间大起来。比如,阅读名著《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时就用过类似的做法,先是让学生在课堂内读《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梗概,然后让他们只读其中最精彩的一两个章节,课后针对这一章节查找一些相关评论,并安排他们找时间看旧版电影与新版电影,之后进行交流与行家来一次大比拼。在交流的课堂上他们争先恐后发言,一个个精彩地评说,我感受到学生们在课后挤时间阅读了整个作品。这就是我想要的阅读效果,让阅读活起来,让有限的阅读空间大起来。教师恰当地引导,成就了学生又一次成功阅读了大部分的经典。

三、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活学生的阅读激情与冲动

拿破仑·希尔说过:“热忱的态度,是做任何事必需的条件。”对于大多的学生来说,热情与兴趣的潜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 所以作为教者必须学会以各种手段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一)用个性化的解读方式引导学生爱上经典作品

这要求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范本,可以是教师本人的,也可以是某个读过这部作品的同学的。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是有个性的,是体验人生、思考人生的一个最好的历程。还记得在引导学生读《红楼梦》时,我用自己的体会让他们站在一个新的角度上去阅读。我告诉他们:初读红楼时只是读它的情节,再读红楼时才读出它的百态人生与练达人情,又读红楼才终于感受到了曹公的深邃与睿智。在《红楼梦》中我看到的不只是宝黛爱情故事,更多的是像我一样平常的小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我喜欢那里的小红,因为她聪明又不失善良。我敬佩曹公看问题的深邃与睿智,他把众多的社会问题浓缩到一个家庭中来一一体现,这里演绎的许多东西在今天的生活里还是那样真实地存在着,让我们读过之后不得不深思。而今天,你们要站在老师的肩膀上去读。当我把这些感受讲给孩子们听时,我分明已经看到了他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再后来渐渐地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悄悄地在读红楼了。当我看到他们对经典的那份真诚与热爱,听到他们对经典提出疑问与探究时,我知道,我引导阅读的方法又一次见效了。

(二)利用预热方法进行有效导读

根据时尚热播的一些内容及时引导,这样学生就不会再感到作品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距离。另外,与一些正在电视等媒体热议的东西相接触,会增强孩子们时代感和责任感,这样激发起来的不只是阅读的兴趣,更有对作品深层的认知与感悟。例如,我们读《论语》、《道德经》就不妨先看看百家讲坛,认识一下于丹和曾国强,听听各家各学派对国学热的一些看法,看看他们这些人是怎么解读《论语》这些国学作品的。姑且不论这些评论的对与错,而这些东西会让学生感到古代的经典与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这些东西可以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冲动,可以让学生把现实生活和名著联系起来,就如同先做了一项热身操,然后再去读这类作品就觉得轻松多了,感悟也更加深刻了。

(三)通过表演、改写、比较等形式进行有效导读

有时我们可以通过表演小话剧、角色转换、改写剧本、比较电影与原著的差别、开评论会等等各种形式进行适时有效的导读。

读巴金的《家》时,我就是这样做的:在课间先看一场老电影,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新拍的电视剧《家》与原著之间做比较;读莎翁《哈姆雷特》时,就可以试着分段表演话剧;读《堂吉诃德》时,我们召开了 “关于骑士文学与中国现代武打影视剧的联系”讨论会。

(四)用摘录或写备注的方式进行经典阅读

在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时,我采用了摘录经典语句和写备注方式,边读边写在书的空白处,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写相关评论,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读《三国演义》时,我让学生找出三国的军师有哪些,他们各做了些什么事?谁可以和诸葛亮比一比?今天在国际政坛中谁可堪称诸葛亮?这些摘录和写备注的方式,很受同学们的喜爱,效果也很好。

当然,有效导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仅是一些简单做法,拿来与同仁交流。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感觉最大的收获是用阅读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大部分学生喜欢上了经典,喜欢上了阅读,提升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让他们在学习的紧张之余,学会以书籍里的知识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能在将来的生活中实现自我教育。是阅读提升了学生生命的质量,开启了他们享受阅读、评判生活的能力。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以阅读来为我们教育生命着色吧!

篇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

就从书名谈起:“人类思想的精华”。这里的“精华”当然是指马克思主义。这就引发了我的一些感想。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吗?如今在某些人的心目中,这似乎还真成了一个问题。这使我想起一种眼病,叫作“斜视症”。借用这个病症之名只因有人不能正视眼前的事实,总是极片面地看问题,他们看不到、或者不愿意看到另外一种事实、另外一番景象:马克思主义在其诞生以来的100多年里,以其强大的思想力量不断地改变着人类历史的面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制度曾经创造了比资本主义制度在相同时间里大得多的生产力,曾经地改变了落后民族国家一穷二白的状况,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依然生存着、发展着,继续探索着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即使在西方世界也仍然是一门“显学”,在精神生活领域发挥持续的日益强大的影响„„显而易见,谁要否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的精华,那他不是出于偏见,就是出于无知。

从这本书的篇目来看,该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选择,确有独到之处。例如马克思的著作,选的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著作,选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再如邓小平著作,选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是新时期思想解放的两篇代表作。该书详细介绍了这些文章和著作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和谐社会作为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要求,更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和坚实的理论支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更是和谐社会重要的哲学基础,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和可靠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主体观:明确了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与发展归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更进一步讲,“‘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也就是说,历史活动不仅要以人为主体,同时还要以人为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指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正是对唯物辩证法这一基本原则的进一步展开。从系统观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三、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实现了和谐社会的思维创新和发展转型

篇6: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旧的唯物主义者是如何理解感性的?这种理解有什么缺陷?

2.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

3.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分歧何在?怎样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5.怎样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1.2.3.4.5.6.7.8.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为什么说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应时“现实的人”? 为什么说人的解放是一种社会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 为什么说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解放条件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的?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2.怎样认识资产阶级在近代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怎样认识无产阶级你的阶级特性和历史使命?

4.怎样理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

5.《共产党宣言》是怎样阐述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奋斗目标的?

6.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革命要实现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结论?

7.《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的?

8.《共产党宣言》是如何阐明共产党的行动纲领的?

9.综合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社会作用的思想。

10.综合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加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思想。

11.试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2.3.4.5.马克思为什么要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是怎样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出经典阐述的? “两个绝不会”的论断的内涵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根据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难历程,谈谈我们应当学习马克思的什么精神 谈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第一版序言

6.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

1.如何理解《资本论》的最终目的?

2.为什么说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3.通过恩格斯的书评,领会《资本论》的重大理论贡献。

4.试述《资本论》出版的重大意义。

7.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1.马克思为什么认为哥达纲领中关于“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说法是错误的?

2.拉萨尔宣扬什么样的分配观,为什么说这种分配观是错误的?

3.简述《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划分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4.如何理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但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

5.为什么说“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来实现社会主义”的主张是错误的?

6.为什么说拉萨尔鼓吹的“废除铁的工资规律”是错误的?

7.为什么说“自由国家”和国家是具有“精神的、道德的、自由的基础”的存在物的说法是错误的?

8.马克思是怎样阐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形态的?

9.简述《哥达纲领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8.恩格斯:反杜林论(节选)

1.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2.恩格斯是怎样批判杜林“原则在前”的观点,并论述原则和外部世界关系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的?

3.恩格斯是怎样批判杜林建立“终极真理”体系的错误和论述人类认识的辩证法的?

4.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错在什么地方?怎样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5.恩格斯是如何批判杜林从思维的统一性证明世界的统一性的唯心主义错误的?

6.恩格斯是如何论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的?举例说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7.恩格斯是如何批判杜林的道德观的?

8.杜林的平等观及其阶级实质是什么?

9.简要说明平等观的历史发展过程,无产阶级平等观与资产阶级平等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0.恩格斯是如何 阐述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的?

11.恩格斯是如何论述矛盾规律的客观普遍性的?

12.为什么说质量互变规律是客观普遍规律?

13.恩格斯是怎样论述两种否定观的根本对立的?

9.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根本缺陷是什么?

2.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3.4.5.6.恩格斯是如何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 怎样认识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揭示? 如何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10.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简述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阶级实质是什么?

3.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4.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方法和体系的矛盾?

5.费尔巴哈哲学产生的意义是什么?它为何不能制服黑格尔哲学?

6.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是怎样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7.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8.谈谈恩格斯对旧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批判及其意义。

9.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怎样论述自然科学的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意义的?

10.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根源和教训 是什么?

11.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第四章中是怎样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

1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式哲学史上革命变革?

11.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1.2.3.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 如何理解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有哪些根本区别? 怎样理解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12.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

1.2.3.4.5.阐述列宁关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思想。列宁是如何论述实现全民计算和监督的重要意义的? 试述列宁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思想。试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论述。试述列宁《苏维埃的当前任务》一文的重大意义。

13.列宁:论粮食税

1.2.3.4.试述列宁发表《论粮食税》一文的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列宁为什么强调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有什么必要性? 允许贸易自由的重要意义何在?

5.列宁阐述了哪些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其实施的意义何在?

6.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有什么危害性?如何才能克服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

14.列宁晚年思考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组文章

日志摘录

论合作社

论我国革命

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1.2.3.4.5.根据列宁的思想,论述文化见识的重大意义。列宁提出了哪些加强文化建设的措施要求? 列宁是如何论述合作社性质的变化及在苏维埃制度下建设合作社的重大意义的? 列宁提出的创建合作社的必要手段和社会保障条件是什么? 列宁是怎样论述俄国革命的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关系?

6.为什么说世界历史的发展不可能由某种教科书来规定一切形式?

7.列宁是怎样阐述改革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必要性的?

8.列宁提出了哪些改革国家机关的准则?

15.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1.2.3.4.毛泽东是如何强调调查工作的重要性的? 本本主义的危害是什么?怎样纠正本本主义? 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试述《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的重大意义

16.毛泽东:实践论

1.2.3.4.5.毛泽东写作发表《实践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如何理解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如何认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 《实践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是什么?它在当代有何现实意义?

17.毛泽东:矛盾论

1.2.3.4.为什么说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 如何认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不同? 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关系如何? 如何认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对其正确认识的意

义何在?

5.如何正确理解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6.如何正确理解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7.毛泽东发表《矛盾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8.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节选)

1.2.3.4.5.6.毛泽东是如何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及特点的? 为什么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怎样的?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是怎样的?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怎样的? 试述《新民主主义论》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19.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2.3.4.5.毛泽东是怎样论述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必然性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站内容和历史任务是什么? 如何认识各革命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的地位? 中国革命胜利的三件主要武器和两条基本经验是 什么? 毛泽东为什么强调要学习经济建设工作的新任务?

20.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2.3.4.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一文的主旨是什么? 根据第一、二、三大关系的论述,认识毛泽东对我国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设想和意义。根据第四、五大关系的论述,分析毛泽东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根据第六、七、八、九大关系的论述,把握毛泽东协调、处理我国社会政治关系的正确

主张。

5.根据第十大关系的论述、领会毛泽东学习国外的思想要求和重要意义。

6.《论十大关系》一文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

1.2.3.4.5.6.7.什么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怎样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是怎样的? 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意义是什么? “双百”方针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如何对待毛泽东提出的判断人们言行是非的六条政治标准?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毛泽东是如何阐述学习外国经验的正确态度的?

2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要性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2.3.4.5.为什么手民主是解放思想的必要条件? 邓小平提倡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为什么说该文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3.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2.3.4.5.6.如何认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邓小平是怎样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目的和要求的? 邓小平是如何剖析我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应改革的弊端的? 邓小平为什么特别强调加强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为什么要进一步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2.3.4.5.试述邓小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我们搞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试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的重大意义。

25.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为什么说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怎样理解改革也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3.“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涵及提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为什么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5.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揭示这一本质的重大意义?

6.邓小平为什么强调要抓住时机,加快经济发展?

7.如何处理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的关系?

8.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为什么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0.邓小平为什么强调要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

11.邓小平关于关键在于选好接班人的思想及其意义是什么?

1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和曲折问题?

篇7: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总结历史经验,既继承了我们党70多年的优良传统,又吸收近年来相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知识,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本书分别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和江泽民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追求共产主义的言论、思想、讲话、报告进行导读、展开、深入。现在我有选择性地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恩格斯的《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大学生代表大会》)以及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展开阐述。

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从根本上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不仅同唯心主义而且同一切唯物主义划清界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标志。在我看来,篇幅不长的《提纲》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严密的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看,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开始把实践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批判了就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同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标志。由此看来,可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进性,决定了时代赋予给它的历史使命便不仅仅是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用实践改造世界。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抓住任何锻炼自我的机会,努力投身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去。

恩格斯在《大学生代表大会》中,鼓励大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脑力劳动无产阶级”,相信也是当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也就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以自己扎实的知识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各种专家和专门人才。在此不得不提出,在当代大学生中,争先当优的思潮的确存在。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大众,当然包括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根深蒂固,造就了一批批大学生向中国共产党靠拢。然而,他们的思想有由始至终地纯洁吗?恩格斯认为,大学生应当向工人学习,同工人结合。这是恩格斯晚年在指导青年运动,培养革命青年的实践中反复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我看来,他们掌握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敏锐,具有开拓创新进取的精神,要培养大学生作为革命的主力军是势在必然的。同时,他们生存在一个虚拟的社会里,年少轻狂,缺少锻炼,在培养过程中与工人的结合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与工人相结合,工人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定性,纪律性和团结精神,可弥补大学生容易脱离实际,主观片面,缺乏革命坚定性的弱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学生更应该与工人结合,摒弃矫揉造作、骄傲自大,加强自身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

在《青年团的任务》中,列宁反复指出:“学习共产主义,绝不仅仅只限于领会共产主义著作、书本和小册子里的东西,领会一些共产主义口号,而是应当按共产主义的真正要求去行动。青年团应当把培养善于将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的一代青年共产主义者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随着时代变迁,则需要开拓,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的信息高速公路充满机遇,同时也充满威胁,这就要求共青团同时要教育广大青年必须在运用信息知识的时候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吸收,用创新的态度加以运用。但是,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的我们,缺乏对著作书本的学习,更别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容易助长自身的享乐主义思想,甚至完全与革命时期的革命家所倡导的勤劳奋斗精神背道而弛。责任应落在谁身上?

总结前人的经典理论与经验,结合现代国际形势和国内实际,我们应不断探索更加适合、更加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追求共产主义的道路。实践观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一直贯穿这整个探索的过程并且不断发挥着它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教育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是否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作为大学生的我,肩

上一篇: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召开下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