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窗外教师读书笔记

2024-05-24

学校在窗外教师读书笔记(精选6篇)

篇1:学校在窗外教师读书笔记

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用日本小说家大江健三郎的字眼,就是为了与世界互动或联结,进而发现自己,了解自己,所以任何孩子都必须去学校。既然所有的孩子都要去学校,那么,学校教育应该做些什么呢?《学校在窗外》作者黄武雄先生认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维生”、“互动”与“创造”这三个原始的天生旨趣,学校应当去探讨让学生沿着天生的旨趣,充分发展。即在这三者之中学校教育能且只能着眼于“互动”这一要素,探讨如何让学生拥有不断创造的环境,让其发展独特的创造活动,而非反过来压抑他的创造能力。简言之,就是“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看到自己在世界所处的位置,从而了解自己,形成自己的人格,而非整天学习“套装知识”

那么,我们一直津津乐道、苦心经营的应对“高考”的教育教学,就是对正常应有的“互动”的干扰,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现今,很多学校在高一、高二就把一切向高考看齐,像我今年教的高一某班开了班级QQ群,口号就是“为了高考”,更不用说平时的课堂教学、教学测试与评价了。这样做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即使顺利通过高考,也因为接受的大多是支离破碎的“套装知识”,基本上没有继承,遑论创造了。现今社会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固然有大环境的影响,难道就没有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不“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的因素吗?

作为教师,平时我们苦口婆心,费尽心机让学生去学去研究考试,如果是在高三一年这样做的话,是忍痛、是不得已。如果整个高中三年一直这样做的话,是残忍、是居心叵测;如果从小学,从初中就开始拆,那简直就是刽子手。因为孩子的原始旨趣就这样被我们和学校和有关教育形成部门联手扼杀了。其实,在“互动”这一学校教育任务的前提下,学生本来就不存在“好”与“差”的差异,存在的只是每个学生与这个世界联结的点的不同,我们教师所作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联结的点。对于所谓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增加课时、多做习题、反复“磨”等方式,都是在其“互动”进行得不顺利的时候雪上加霜,就是屋漏时的连夜雨。学生学习的困难,“常因他的抽象能力未达到他要学的知识所相应的抽象水平”,实现更顺畅联结的方式应该是降低抽象水平,“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

“如果学校教育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及发展人的抽象能力,那么无数经过学校教育陶冶的人,将会比今天的人具有更丰沛的创造力。”“如果说学校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这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想、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编舞、搞剧场、玩乐园、打球、版社团,让他们自由地运用时间与空间。”

期盼这样学校教育早日来到。

篇2:学校在窗外教师读书笔记

学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我想起了第欧尼的那句名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可我们的学校教育,俨然成了束缚学生心智的场所。我的孩子在小学二年级就要做超出他们智力范围很多的题目,一到快考试就要做大量的卷子,题海战术。我曾经也去过一些中小学的校园,特别是到了中学,很难看到学生那种特有的阳光与灿烂,多数脸上写满的是疲惫与木讷。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校究竟学到了些什么?表面来看,学生在学校学到了很系统、很丰富的知识,但细一追问:这些知识是他们自己的吗?他们消化了多少?这些知识又帮助了他们什么?为他们打开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我们会发觉我们的教育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学校学到的这一套套装知识,正是忽略了知识与人的主体经验相互联结,造成我们的学生浮离于真实世界之上,只知道一些普遍法则,面对真实生活、真实世界只能以套公式的方式对待人生。后果就是,学生一旦离开了学校,曾经的知识便遗忘得所剩无己了。知识是什么?显然不只是书本或教科书上的套装知识,还包括人与世界互动形成的经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刚刚过去的高考,报纸上罗列出一长串的高考状元,细细看过这些状元的事迹,没有一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孩子,他们都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所以才使他们有睿智的头脑和开阔的眼界。学校里传授的套装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一般说来,教科书上所铺陈的材料,是套装知识的典型。数学与语文的系列课程,尤其是其典型中的典型。习惯于学习套装知识,长期被遗忘了的是人最真实的经验知识。

进行价值思辨,培养抽象能力,来培养、发展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教育者应该做的事就是创造人发展独立思考的环境及催化机制。让教育内容回归知识的本来面目,把知识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而非疏离于主体经验之外的概念与资讯。

目前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正在扮演的角色,其实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它们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其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

有时看到很多孩子包括自己的孩子被大量的作业、补习班压得没有时间走出去玩一玩,我都觉得非常的不忍。窗外的世界,总能引发人们无尽的向往,抬头望向窗外,绿意盎然的风景在招摇。孩子们的眼光渴望与阳光、与芳草相遇,孩子们的心灵也期待与草地、与蓝天拥抱。学校的教育,理应架起一个联结窗内、窗外世界的桥梁。当学校教育卸下沉重与束缚,走向窗外,走向真实的世界,教育才真正回归到了它的原点。

学校在窗外,这本身也是一个隐喻。我们的学校教育,理应推开那一扇关闭的窗,看一看窗外的风景。其实,仅仅看一看窗外是不够的。画家马蒂斯一生不断地在画窗外,他自己说:“在我的意识中,窗内窗外已融而为一。”学校教育也一样,只有与个体经验相连、与真实世界相连,实现“窗内”与“窗外”的一体融合,才能让受教育者的人性特质得以健康地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卢梭曾提出,“教育即生长”,可以说这就是教育的本义。“生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土壤,我们教育首先要做的也是,为“生长”提供一个良性的环境,提供一个有阳光雨露、花草树木、云霞虹影的彩色世界,让窗内的生活不再单调。

篇3:学校要想方设法督促教师读书

但是,当前教师阅读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许多教师除了教材和教参,别的书刊基本不看。而且这些教师不读书还有很多的现实的原因和十足的理由,如,教师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等等。

教师不读书,后果很严重。留心观察会发现,学生不满意的教师,不一定都是没有责任心的。许多教师往往是忙于工作,读书时间少了,思维空间和视野变小了,观念落后了,人文素质欠缺了,如,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了解学生的感情需求。不考虑时代的变化,教育学生时缺乏换位思考,不讲究批评艺术。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几十年一贯制,教育理念落后而不自知。这些教师基本不看书、不看报、不看新闻,孤陋寡闻,视野狭窄,看问题片面化、表面化、绝对化。有一些教师甚至情绪化严重,逆反心理、职业倦怠、自以为是的情况成为常态。这种教师很难适应新的课改,也很难培养出视野开阔、思维灵活、勇于创新的人才。

那么,学校要怎样督促教师读书呢?

1.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 把读书学习作为教师的必修课, 规定教师每个学期自读教育教学方面书籍的数量以及手写读书笔记字数的任务, 期末专人检查, 作为教师业务学习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逼着教师读书。通过行政措施督促教师读书, 不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 在一些教师还不能自觉学习的情况下, 依靠行政手段、通过制度约束是有必要的。这就像教师培训国家也要规定培训的时间一样。

2.学校、教研组、年级组每次教师活动时, 规定一项重要内容是组织教师理论学习。这给教师集体学习、交流提供了条件。如果认真坚持下去, 一个学期至少会学习不少东西, 坚持数年, 必有好处, 这里贵在坚持。至于学习的内容可由校领导、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选择。但是, 作为制度, 学校必须规定学习和检查的纪律。

3.充实学校图书室、阅览室, 给教师免费办理阅读卡、借阅证, 给教师每天下午留下5:00-6:00的时间, 用于阅读。图书管理员要经常推荐优秀图书、刊物和文章。学校还要利用校报、校园网经常刊登一些高质量、富有启发性的文章, 推荐一些必读或者选读的书籍供教师自学, 以培养教师业余阅读的好习惯。学校还可以在教师办公室设立小书架、小报栏, 由教研组推荐需要陈列的专业书刊, 方便教师学习。

4.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手段促进教师阅读。首先要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较差的教师进行培训, 使之熟练掌握网络通讯技术。然后要求每个教师加入学校的群, 建立自己的空间或者博客等。经常在群共享中上传一些好的教育教学文章。在空间中转帖富有启发性的人文性强的文章、教学经验等, 供教师共享, 吸引教师学习。

5.根据教师的不同问题, 有针对性地推荐不同书刊。如, 思维片面化、表面化、绝对化的教师, 给他们推荐哲学书籍;给教育理念落后的教师, 推荐新课程的书刊;给情绪化倾向严重的教师, 推荐心理学方面的书刊;给上课刻板的教师推荐如何激活课堂的书籍;给责任心不强的教师推荐教育家的名言和优秀教师事迹。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时, 给他们提供一些相关的书籍、文章, 供他们参考, 这可能更容易被老师接受。

6.奖励优秀教师时, 很多时候可以奖励优秀书刊。如, 青年教师赛教的获奖者、校级公开课的获奖者、校级优秀论文的获奖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长、优秀教研组长等, 可以给他们奖励一年的《班主任》, 或者《课堂密码》《英才是这样炼成的》等优秀书刊。观察发现, 为了让每个人都学习某个材料, 从而人手一册时, 真正学习的人不多;而作为奖励手段, 把优秀书籍奖励给了少数人, 这些人不仅比较珍惜, 从而认真学习, 而且, 办公室的其他人也非常好奇, 大家争相传阅, 效果很好, 正是“物以稀为贵”。

7.请专家到校听课评课时, 可以根据教师个人的教学弱点, 由专家推荐富有针对性的书刊给相关教师, 相关教师往往高度重视, 认真学习和体会, 并努力在教学中尝试、实践。这是借助专家的影响进行教育教学诊断, 诱导教师读书。教师感到读书对自己教育教学有帮助, 就会努力读书。

8.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读书节, 集中开展专家讲座、教师成长报告、读书笔记及随笔展评、读书征文、读书沙龙等系列活动。在学校网站上开辟“教师读书专栏”, 定期推荐优秀文章, 组织交流教师优秀读书笔记、书评及随笔, 开展网上研讨;鼓励和支持教师建立“读书成长共同体”“博客群”等交流平台, 分享读书心得与经验。这些活动会为教师营造一种强烈的氛围。

9.积极动员所有教师参加读书竞赛活动, 给他们免费报名, 提供资料, 对于获奖者予以奖励, 努力形成教师竞相读书的风气。教师的办公室可以悬挂一些教育家关于教师学习读书的名言、警句。还可以开展全校性的捐书活动, 创造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

10.校长要科学管理, 加强教研, 提高课堂效率, 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普遍还是爱读书的, 但是, 如果教师每天有无数的作业要批改、教案要抄, 要应付数不清的各种检查, 天天疲于奔命, 那么, 即使图书馆全天开放, 给教师提供了书刊, 也形同虚设。其实, 教师读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提高了教学效益有利于教师腾出时间读书, 它们是相得益彰的。

篇4:学校真的在窗外

有时想想,为什么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在《窗边的小豆豆》中,黑柳彻子说童年的自己总是对窗外经过的游艺人感兴趣,进而影响了教室内老师精心组织的教学秩序。原先的学校不能容忍,她被劝退,但巴学园接受了她,使她在之后的时光里不再遭受僵化教育的煎熬,并且在日后成为有名的主持人。其实对我们的学生而言可能也是这样,窗外的教育、校外的教育更新鲜、更重要。

那就走出去吧!

2012年的这个时候,2015届的学生正是高一,恰逢南京大学文学院为纪念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所创作的学生话剧作品《蒋公的面子》大热。我先是拽着先生在南京大学礼堂看了一场,内心颇为激动:剧情紧凑,主题集中,语言有张力;同时剧作者温方伊是本校2009年毕业的校友,这让我颇感自豪。激动之余,我托一位朋友给班里的所有学生买了这场话剧的票。冬日的夜晚,紫金剧院门口,我家先生陪着我在剧院门口踱步,等着学生散场。那个夜晚,我的心里满满的。在学生的自由练笔中,我收到了很多观后感,既有广阔的视角,又有细腻的玩味。高一学生的视角充满了真实,但竟然也有了个性化的艺术评论和感想。

再后来,我带学生去过江苏省昆剧院,欣赏过小剧场昆曲《琴挑》《葬花》;去过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看过各种各样功能各异的小型机器人;去过长江路艺术中心欣赏陈道明和何冰主演的《喜剧的忧伤》。在学校的话剧节中,我班的学生大胆改编卡尔维诺的小说《黑羊》,剧本很成功,但演员的表演小有瑕疵,未能入围决赛。但我觉得尝试本身比结果更重要。我多么希望,我的所有努力能让学生们在日后回忆高中生活时,有可圈可点的感觉,能让他们在回望青春的时候内心丰盈而满足。

有一次中午放学,我在学校后门文具店买笔芯。门口一个老乞丐端着破烂的铝皮盆子走到我面前,我想都没想就把店员刚找的三块多零钱给了他。老人满意地离开了,班上一个男生这时推推我的胳膊:“老师,这个老头天天都在这儿。我们几个人有一次看到他坐在烧饼店门口数零钱,数完之后还跟老板换了几张整钱,里面有100的呢。”于是,我在班会课上让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到底要不要给老人钱。讨论很激烈,一个女生说,他不愿意靠正当劳动挣钱,靠出卖他的尊严来安身立命,也未尝不可,怜悯怜悯他吧。另一个男生也说得很好——我只会把钱给老弱病残,青壮年找我,我会告诉他派出所和民政局在哪里。

去年的高考季,我教高二,带着学生们在徐州进行社会实践,内容相当丰富:下工厂,访学校;地质考察,爱国教育。彼时,电影《归来》正在热映。我们把实践活动略微紧凑安排了一下,并动用三寸不烂之舌跟影院谈到了以较低的票价包场。吃过晚饭,三个班主任带着学生到了电影院。放映厅门口,我们三个班主任各自点卯。电影开始近十分钟,买爆米花的学生姗姗来迟。

我的班先到齐,于是我先进去。楼梯上到第六排,边上空着四个座位。我扶着椅子顺势准备坐下,一个同学语气生硬地提醒我:“老师,这儿有人了,去买爆米花马上来。”再换,还是“老师,这儿有人了。”最后,我在第四排靠墙的地方找到了座位。那两个班主任回来时的遭遇并不比我好到哪里去,也都是换了两回座位,在另一面墙边落了座。电影很感人,很多学生都哭了。当天晚上联欢,没有一个学生邀请我们,落寞满溢心中,我们三个班主任心里都不是滋味。

回南京的火车上,同学们谈笑风生,没有人注意到角落里看似淡定的三个班主任的表情。后来一个心思细密的学生跟家长说了这件事,家长在班级QQ群里也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这是一根刺,到今天都还没有拔出来。我不能在当时强行让学生让座,让的座位和要的座位不一样;我不能在事后批评学生,因为知恩图报跟知恩必报是两个概念。这根刺的前面是一段强有力的倒刺,硬拉出来会有更大的新伤痕。

篇5:《学校在窗外》的读书笔记

关于教材的改革,我非常赞同黄教授的观点。教材的编写应由浅入深,不应浅尝辄止。因为人接触知识的目的不是要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而是要促发知性的成熟。人只有深入某些领域,才能达成知性的成熟。一个知性比较成熟的人,便有自学的能力,也逐渐能够独立思考。

黄教授还反对教材全面简易化。因为全面简化而没有相关的配套去重视个别差异的话,那么不只牺牲了精英学生的正常发展,也会矮化其他学生潜力的发挥,矮化整个社会的智力。所以,好的教材应是在简易且必需的基础之上,仍要有较深入的教材,标注记号;作为识别。否则表面上要简化教材,事实上则逼迫学生去补习。

教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粤教版语文教材在使用方便的弊端。教材全面简化,也配合了相应的选修教材加深相应知识,但由于不计入学分,再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校干脆直接弃选修教材不订不教,真的是牺牲了精英学生的正常发展,也矮化了其他学生潜力的发挥。长此以往,矮化的是整个广东的智力。希望这样的局面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篇6:学校在窗外教师读书笔记

开篇即用了大江健三郎的回忆作引线,立刻就吸引了我,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所寻找的答案渐渐露出水面。 黄武雄教授认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 “ 维生 ” 、 “ 互动 ” 与 “ 创造 ” ,其中,学校教育能且只能着眼于 “ 互动 ” 这一要素,从而 “ 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 ” 。

该书直指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为什么要学语文与数学等一连串的根本问题,在探寻中一一揭露出学校教育、知识和当下教改的真面目。

书中讲到,学校教育应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 “ 维生 ” 、 “ 互动 ” 、 “ 创造 ” 是人存在的 3 个支架。人首先是生存,在匮乏社会里创造与维生犹能共存,寓创造于维生,使生命不致干枯。而创造的动力,更依赖于人与世界的互动。为维生而进行的互动,无法弥补人内心孤独的空虚。只有独立的互动,才会让人精神健全,人格独立。

人接受学校教育多与少到底有无差异?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追问,终于厘清学校教育对人关键性的影响是人的抽象能力。发展抽象能力是为了在联结别人的创造经验时,能够洞悉并掌握这些经验的普遍性,从而回归特殊世界,这样才称得上与世界真正联结。

如此说来,孩子去学校,最主要的是学会与世界真正联结,而联结的方法恰恰是打开经验世界,进一步发展他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互动。可是,今日学校教育,纯为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出路服务,以致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背叛了学校教育的宗旨。所以,学校教育应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那么,我们一直苦心经营的应对高考的教育教学,就是对正常应有的 “ 互动 ” 的干扰,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如果在高一、高二年级,教学就一切向高考看齐,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即使顺利通过高考,也因为接受的大多是支离破碎的 “ 套装知识 ” ,基本没有继承与 “ 互动 ” 。我们苦口婆心、费尽心机,实际上是拆 “ 联结 ” 与 “ 互动 ” 的台。这样的台,高三拆一年,是忍痛、是不得已;若整个高中三年一直拆,是残忍、是居心叵测;如果从小学、从初中就开始拆,那简直就是刽子手。

上一篇:脑筋急转弯什么只能加不能减脑筋急转弯下一篇:苏州泰州人才工作学习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