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

2024-07-09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共8篇)

篇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

白泡子乡中小学,座落于兴凯湖畔、蜂密山南麓,依山傍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全乡人口总数1.64万人,行政村数为9个,10所小学,1所“五四”制综合中学,现有教职工172人,其中小学教职工为106人,中学66人,在校学生总数2090人,其中小学生为1302人,中学788人。

几年来,我们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针,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新型的劳动者。多次荣获密山市先进集体,先进集体标兵,鸡西市“两全”学校,鸡西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学校。

一、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1、小学:(1)、适龄儿童人口总数,99-2000学1288人,2000-2001学1328人,2001-2002学1262人,入学率为100%,辍学率0%,99-2000学毕业人数255人,2000-2001学毕业人数为291人,2001-2002学为289人,合格率均为100%。

2、初中:(1)、适龄少年,99-2000学988人,入学人数977人,入学率为98.9%;2000-2001学981人,入学人数972人,入学率为99%;2001-2002学796人,入学人数为792人,入学率为99.5%。

(2)、99-2000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数915人,辍学10人,辍学率为1.1%;2000-2001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数1006人,辍学11人,辍学率1.1%;2001-2002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数为788人,辍学9人,辍学率为1.1%。

(3)、15周岁人口,2001-2002学289人,完成初等教育289人,完成率100%;17周岁人口,2001-2002学172人,完成初级中等教育169人,完成率98.3%。

(4)、99-2000学初中毕业生154人,实际毕业154人,毕业率为100%;2000-2001学初中毕业生259人,实际毕业259人,毕业率为100%;2001-2002学初中毕业生179人,实际毕业为179人,毕业率为100%。

(二)、师资队伍(1)、小学:有教职工106人,专任教师89人,学历达标89人,学历达标为100%。

(2)、初中:有教职工66人,专任教师58人,学历达标为52人,取得专业合格证2人,学历达标率为93%。

(3)、中小学当年新补充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校长接受岗位培训的比例为100%。

(三)、教育经费

1、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数,99年158万元,2000年162万元,2001年164万元,99年比98年增长14%,2000年比99年增长14%,2001年比2000年增长12%。

2、财政经常性收入,99年143万元,2000年152万元,99年比98年增长13%,2000年比99年增长13%。

3、教育总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比例,99年占59%,2000年占59%,2001年占59%。

4、教职工年平均工资99年9,244元,2000年9,422元,2001年9,836元,年工资总额,99年159万元,2000年163万元,2001年165万元。

5、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数,小学,99年1,182元,2000年1,210元,2001年1,220元;年生均公用经费,99年82元,2000年84元,2001年123元。

6、教育事业费中支出公用经费数,99年98万元,2000年102万元,2001年106万元。

7、公用经费占当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99年38.3%,2000年39%,2001年39%。

8、农村教育附加,99-2000年实征194.7万元,实征194.7万元,用于校舍36万元,用于教师工资补贴39.75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90万元,用于其它28.29万元。

(四)、办学条件(1)、中小学校舍面积为107985平方米,小学生均4.75平方米,中学生均5.0平方米。

(2)、图书共32100册,小学生均16册,中学生均20册,教学仪器、理化生实验、试验实习劳动基地、音体美教学设备配齐率分别达到100%。百分之九十学校现已上了土暖气。

二、抓好控辍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而控辍工作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市教育局、乡政府指导下,经过全乡各级领导、全体教师的艰苦工作,辍学率控制在1.1%,具体做法如下: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执法意识

认真学习宣传“五法一纲一条例”提高全乡广大干部、教师、家长、学生依法普九观念,严格履行法律规定普九的义务和责任。根据密山市教育局规定每年三、九月份定为“普九控辍活动月”,在三月份把好控辍关,九月份把好入学关,以此活动月为契机,召开大会,利用广播、板报及家长座谈会,宣传“教育法”,普九工作重要意义,千方百计控制学生辍学,避免普九工作出现“反弹”现象。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知道,营造了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抓好控辍舆论氛围,增强了公民法制意识,提高了以法治校,以法控辍的自觉性。

2、强化政府行为,职责分明,齐抓共管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由其抓好控辍工作,是全乡各级组织,全乡人民的大事,依靠党委政府行为及司法的配合是十分关键的,党委政府把普九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天天抓,会会讲。制定了《目标责任制》、《奖惩制度》、《控制流失生若干规定》,明确了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家长签定了控辍合同书,制定了“双线”责任制,乡长包乡,乡领导包村,村领导包家长,家长包学生;校长包学校,教师包学生,对未完成任务者,实行一票否决,不准评优、晋级。从乡长到乡领导,从校长到教师,不辞辛苦,顶风冒雪,深入村组,做流失生返校工作。司法人员攻难点,拨钉子户,收到明显效果。

3、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控辍的基本保证,几年来,当地政府筹措资金80多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中小学学校基本上安上暖气,解决冬季取暖,乡中学、乡中心小学增添微机设备,满足乡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正常开课,乡中学扩建120平方米的水房,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维修了食堂、宿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千方百计让学生进得来,学得好,留得住。

4、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是学校轴心工作,教学质量高与低直接影响学校办学信誉,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学校就有了活力,有了凝聚力,就象磁铁一样将学生牢牢的吸引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抓常规、抓改革,促教学质量提高。在常规方面,重点抓教、学、导三个方面科学管理,在改革上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倾向,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信息的能力,注重特长生的培养,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通过活动课,选修课,组建了学校乐队、文艺演出队、艺术绘画小组、体育运动队、蓝球队,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长,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了一批对口升学的学生,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家长的满意。

5、开展“微笑工程”,捐资助学

我们针对特困生,开展“微笑助学工程”捐资助学活动。市乡领导重点包扶一部分,乡民政包扶一部分,乡派出所全体干警从九八年开始至今每人每月拿出10元,包扶一部分,“东北人”饭店总经理包扶10名学生。学校发挥助学金作用,对有困难的学生每学期发放一次,采取免杂费方式,我们千方百计的做到不能因为家庭困难而让学生失去求学的机会。

三、抓好减负工作,促进普九控辍巩固与提高

2000年1月3日,国家教育部召开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省教委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密山市教育局又制定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暂行规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委、教育局减负工作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我校减负工作。

1、提高认识,摆正位置

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讨论“全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紧急通知》,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小学过重负担影响着普及九年义务的实施,危害着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全校师生形成共识,自觉把减负工作摆上日程,齐抓共管,狠抓落实。

2、加大整改力度,对于“查摆”出来的问题要立杆见影,认真落实解决,定期检查,跟踪问效,对于造成后果的有关责任者要进行严肃处理。

3、规范学生用书。学生用书必须认真执行密山教育局文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乱订学习资料,以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保证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7个小时,作业量不超过1.5小时,保证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严禁乱办班、乱补课、乱罚款,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爱学生。

4、搞清“减负”与“提质”的关系。“减负”只能是减轻学生过重的经济负担、作业负担、心理负担,不能减教育质量,不能减培养学生的责任。减负的目的在于提质。注意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以素质教育为轴心,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品德高尚、文化达标、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也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关键。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密山市教育局制定的《教师双十规定》为主要内容,在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大检查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将师德师风的具体内容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使全体教师真正成为学高为师、行为世范、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教书育人、师表天下的群体。

白泡子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自 查 报 告

白泡子乡中小学 二00二年九月二十日

篇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

鄂城区人民政府:

泽林镇地处鄂州市南大门,武黄高速公路泽林站出口1公里就是镇政府所在地,镇政府离城区仅7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全镇人口45231人,国土面积76.2平方公里,辖区范围16个行政村。全镇19所中小学,其中初中2所,小学17所(含初小3所),在校学生8860人,其中小学5101人,初中3759人,教职工总人数486人,其中专任教师465人。

一、“普九”复查的主要指标巩固提高情况

1、普及程度。2004-2005学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102.8%,辍学率0.03%,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由原来的98.9%上升到103%,初中在校学生年辍学率由原来的3.65%降为2%,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仍保持100%, 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由原来的94.06%上升到96.1%。

2、师资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全镇共有专任教师465人,其中小学教师245人,初中教师220人,2004-2005学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由原来98.6%上升到100%,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63%,中小学校长全部持证上岗,合格率达100%。

3、办学条件。学校布局合理,校舍建筑坚固、适用,无危房。生均校舍面积小学6.9平方米,初中10.8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小学34平方米,初中27.4平方米。在1999年“普九”复查达标的基础上,共投入129.2万元,使11所学校建起了微机室,2所学校建起多媒体电教室,4所学校安装了地而卫星接收站。同时,全镇投资7万元添置教学仪器、图书、电教设备和体音美劳器材。

4、教育经费。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822.9元,初中901.6元,教师工资计645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5、教育质量。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按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而向全体学生,全而实施素质教育,全而推行新课程改革,全而启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一育手段,使教育质量大幅度、大面积提高。2003-2004中小学毕业率分别达99.73%和100%,中小学生各科成绩合格率达99%以上。

二、近几年的主要作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多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的优先发展摆在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上。通过1996年“普九”达标和1999年复查达标后,我们从没松劲,做到好中求优,优中求精。

为了迎接“普九”复查,镇政府成立了以杨全意书记任组长,杨树支付书记任副组长的“普九”复查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就此项工作签订责任状,纳入考核。特别是学生控流、校舍改造等纳入政府每年需办的大事之一,作为政府的工作责任目标。同时还相继建立了镇“四大家”领导包点包校责任制,这些举措对巩固和提高全 镇“普九”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2、依法治教,突出重点抓普及

实现“普九”目标后,我们针对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受外在因素影响大,易滑坡,不稳定等特点,从防堵中学生辍学着手,以有关法律为依据,落实“三个到位”,巩固“普九”成果。

(1)坚持宣传工作到位,增强人们依法治教观念。春、秋两季开学后,我们充分利用三月和九月的教育法规宣传月,通过发文件、电视讲话,办宣传栏和展报等形式,重点宣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了一批克服困难送子女上学的典型,做到横幅上街、处罚规定上墙,义务教育法规宣传上板报,控流报道上报纸、电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坚持政府的行为到位,加大执法工作力度。

一是政府积极帮助和支持教育部门抓“控流”,实行镇干部包村包校,将控流工作纳入责任目标,教育部门建立教育干事包全镇,校长和中心学校领导包校,教师包班包组的层层责任制。二是要求家长和监护人依法按期送子女入学,政府签发了《对不送子女上学的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处罚的规定》,发到各村各组张贴。三是积极开展救助贫困生活动,镇党委颁布[2003]27号文件,建立“双扶”责任制,实施“希望工程”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每人每年拿出200元与贫困学生“结对子”帮扶,镇直各单位定点帮扶一个村的贫困生,企事业的老板和负责人每人每年拿出500元资助71名贫困生,楼下村每年拿出15万元全额减免本村学生的学杂费。

(3)教育部门措施到位,落实依法治教的责任。

全镇中小学全员参与,上下联动,多方防控,形成控流合力。镇中心学校将“控流”纳入校长责任制评估,与校长签订控流责任状,校长再与教师、班主任签订责任状,发挥各个层次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的各项规章,实行学生流失报告制度、义务教育通知入学制度、义务教育完成证书制度。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控制乱收费,对贫困生实行减、免、缓、保(由教师担保)等形式,确保每一个贫困儿童全部入学(全镇中小学每学期减免学费5.8万元)。注意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带动一大批教师积极做好辍学学生的劝返工作。

3、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实现教育经费的增长。

(2)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从1999年至现在全镇共投资伍百万元,加大对危房改造的力度,共对程潮中学、泽林中学、洋泽中学、大山小学、团结小学、陈桥小学、桐城小学、塔桥小学等8所学校的危房进行了大而积改造,消除了D级危房。新建了泽林中学、程潮中学、洋泽中学综合楼,泽林中学、泽林小学、程潮中学教师宿舍楼、大山小学、团结小学教学楼,投资近110万元,有11所学校建起了微机室,投资1.2万元,建立4所学校的卫星地而接收站,投入4万元,对泽小、楼下、泽中等各校功能室进行改造,添置设备,泽林中学建成校园局域网。我镇大力加强环境建设,使校园环境不断改善,有15所学校被评为市级绿化先进学校,其中泽林中学、泽林小学被评为花园式学校,全镇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4、搞好二项(业务、学历)培训,加强队伍建设。近几年来,泽林镇党委、政府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政治上关怀,在思想上帮助,在权益上保护,在业务上指导,建设了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立足“三个转变”,着眼“三个提高”,坚持“两个学习”,即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努 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专业水平和基本技能,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和政治学习,全镇中小学教师合格率不断提高。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们大力宣传政策,鼓励、督促学历未达标的教师通过脱产进修、函授和自修等途径参加学历补偿教育。近两年全镇共选派8人参加湖北教院,湖北师范学院脱产进修。二是狠抓教师集训,使教师通过暑假和日常的短期培训,从整体素质上得到提高。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交流研讨,接受课改新信息,并 配合区教研室举办多次教学研讨会,同时鼓励教师撰写教改论文。2004年有129名教师的论文在12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三是坚持继续教育,对教师分批进行轮训,重点抓好校本培训,协助上级有关部门抓好普通话、微机、骨干教师、校长上岗及提高培训。2004年我镇普通话、计算机合格率均得到95%以上,50岁以下的教师继续教育达标率为100%。市教育

局授予我镇中心学校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一育先进单位”称号。

5、深化教一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l)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2002年秋撤销了镇教一育组,建立了中心学校,对原教育组的人员进行合理分流,实行校长竞争上岗和教师聘任制,坚持双向选择。

(2)狠抓学校德育工作,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不断进行前途理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并专门开辟德育阵地,建立校园文化设施,建立社会、家庭及学校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为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几年来,全镇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达100%,无违法乱纪行为发生。

(3)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益,优化教学手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还经常组织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比武,优质课比赛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全镇中小学生合格率、优秀率明显提高。近几年,我镇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仅2004年全国理、化竞赛,我镇获国家级奖10人次,省级奖22人次。2002年、2003年初中综合评估,程潮中学、泽林中学均获全市第二、三名。2004年中考五率评估,程潮中学获全市第二名,泽林中学获全市第三名。

(4)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新的教学思想。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镇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课改工作多次受到省、市的好评,在中小学课外活动中,突出“以人为本,培养个性”的现代教育思想,大多数中小学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快乐校园活动园地,全镇教育科研突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目前全镇已基本实现了校校有科研课题。2004年推荐给各级教育学会论文30多篇,有51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教案、论文、课件评比中获奖,其中有2名教师在全国新课程改革论文评选中获奖。

(5)五育并重,全而发展。全镇各中小学坚持开齐体、音、美、劳、技等课程,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控制作业量。学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建“四队二组”,大力开展“快乐校园”课外文体活动,提升全体学生的体育、艺术水平,体育达标率达99%,健康合格率98%。

三、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我镇在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办好基础教育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上了台阶,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不可否认,我镇的教育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教育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学校发展不平衡,初中生控辍难度大,教育经费不足,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今后去克服。我们决心以这次“普九”复查为动力,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持之以恒,扎实苦干,使我镇的基础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泽林镇人民政府

篇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

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 2007年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已达99%, 比2002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由2003年的77%提高到98%, 提高了21个百分点。[1]我们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市澜沧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调研的结果也显示, 基本都达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简称“普九”) 任务的要求。

据云南省教育厅公布的数字, 截至2005年, 云南省有112个县实现“普九”, “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6%, 比2000年提高14.4个百分点。本课题组所调研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2006年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3.81%, 辍学率为0.8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1.52%, 辍学率为2.48%;“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7%, 基本实现了“普九”的目标。现在西双版纳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在云南的第二个调研点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级边疆贫困县, 总人口47.2万人。澜沧县在2000年实现了“普六”的目标, 至2005年底有勐朗、文东、惠民、发展河、富东、雪林、东回7个乡 (镇) 实现了基本“普九”, “普九”人口覆盖率达36.4%, 小学入学率为98.9%;初中净入学率42.9%, 毛入学率59.4%。对澜沧县来说, “普九”除了要巩固已有成果, 还需要加强初中阶段的入学率和巩固率。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介绍, 自治区2006年底以县为单位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全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了99.27%, 小学生毕业升学率达到了99.61%,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84%,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了80.45%, 均在西部省区位居第三。本课题组所调研的固原市原州区, 2006—2007年度全区有小学适龄人口50099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99.8%, 其中女童为99.7%, 回族为99.5%, 回族女童为99.4%;初中适龄人口29041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98.2%, 其中女童为97.7%, 回族为95.9%, 回族女童95.2%;17周岁人口完成率为87.3%;残疾儿童入学率71.6%。[2]“普九”的难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现象基本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辍学率控制在了国家标准范围之内, 其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1.1%, 初中辍学率为2.4%。

一、“普九”中的辍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无论是西南的云南西双版纳州和澜沧县, 还是西北的宁夏固原市, “普九”都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也是评价这些主体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应该说, 这些年来, “普九”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问题仍然不少, 在调研中很多行政人员、老师和学生反映, “普九”的数字不完全可靠, 教育质量不高, 为“普九”欠债很多等, 这些问题也多是全国“普九”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辍学问题, 特别是初中辍学, 已经成为“普九”的瓶颈。在调研地区, 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入学率、巩固率都非常高。但初中却出现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 特别是在国家级贫困地区。究其原因, 主要有经济原因、学生厌学、学生及其家长受教育意识淡薄、办学制度和当地民族风俗等。

1. 经济原因:因贫辍学和因富辍学

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而言, 辍学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贫困, 特别是在“两免一补” (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政策实施之前。随着“两免一补” (宁夏部分区域实施的是“三免一补”, 即在“两免一补”基础上再免费提供一套教辅材料) 政策在农村地区的全面推进, 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除政府资助外, 社会机构和个人的捐资助学也使一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重回学校, 如澜沧县某民族小学就有“杨秀鹤班”和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女童班”, 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金利来集团等也分别对澜沧县的中小学予以资助。但是有些资助只是针对小学生, 接受资助的学生到了初中就面临辍学的困境了。如民族小学的“女童班”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学校校长表示:“现在正努力为这些孩子争取资助。如果失去资助, 这些学生中将至少有一半上不了初中。”

与此同时, 此次调研还发现了辍学的另一个现象——“因富辍学”, 尤其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表现明显。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老百姓家里一般都有橡胶园, 经济条件较好, 通常不至于供不起孩子上学。但是, 最近这些年经济的发展使老百姓尝到了甜头, 出现了“读书不如在家里管理橡胶园;一个寨子里孩子上学的家庭比孩子在家里干活的家庭要穷”的现象, 因此有些学生“因为家里胶树太多, 割不完, 所以就不上学了”。另外, 在高等教育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政策的今天, 在老百姓看来“不包分配, 读大专、大学出来也找不到好工作”, 如一位老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 大学的门槛低了, 独木桥变成了立交桥, 大学不再是跳出农门的途径了。社会风气也不好, 找工作主要是走后门, 农村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并不容易。这样, 他们就觉得读再多书也没用。”

2. 学生厌学情绪

除了经济因素外, 学生厌学情绪也是他们放弃学业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初中学生。两个调研组都发现, 初中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机会少、学校课程内容无法学以致用等, 都是造成辍学的重要原因。

宁夏调研组在访谈中发现, 固原市初中毕业生升上普通高中的比例为30%~36%之间, 考入大学的比例就更少了。在云南调研点, 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能考上高中的少, 考上大学的更少了, 而上了大学就业也比较困难——这一种能够预期的黯淡结果让很多初中的学生失去了希望和努力的方向。

另外, 课程无法学以致用, 学校教育质量不高也是导致初中生辍学的重要原因。在云南, 傣族有句俗语说, (初中毕业生) “干活不如老子, 持家不如嫂子”。课程内容与农村的生活脱节的问题严重。当地学校也曾努力过, 试着在初中第三年开设如摩托修理等相应的职业技术课程, 但因此导致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内容无法完成, 因而试验了两年后放弃。

厌学情绪还来自外界的诱惑。学生进入初中后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社交圈子, 比如骑摩托、上网吧、打游戏等对他们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 对课外事物的兴趣使得他们不愿意回到学校接受教育。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学校的严格、单调与校外世界的精彩相比, 他们更愿意选择离开学校。

3. 家长与学生的受教育意识淡薄

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学生的受教育年限的长短。有老师反映:“我们这儿的小孩特别厌学, 主要是家长本身就没有文化, 引导得不够。我们这儿有些寨子甚至连一个初中生都没有。”在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 贫困地区一些家长甚至学生更看重眼前的现实经济利益, 希望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 因此辍学现象仍然存在。

访谈中很多老师反映:“初中小孩都可以帮助家里做一些事情了。家长觉得读书是必须有回报的, 比如说一份好工作, 但目前他们看不到任何实质的好处, 学完了也没什么大用, 所以就干脆不读了。”有的老师反映, 动员学生上学时做家长的工作很难, “有些家长说想孩子, 说‘老师’我们和孩子相依为命, 你让他上学去, 见不到他, 我们一家活活拆散。我想他, 他也想我们, 你给他讲道理他根本听不进去”。这些话语都是家长对教育的态度与认识的真实反映, 从而也说明了家长教育观念亟须更新和提高。

就学生本身而言, 受教育意识也不强, 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有时候成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权宜之计, 从而造成了较高的辍学率。在经济贫困的云南省澜沧县山区, 一位校长讲到:“学校给学生发生活费、生活用品, 都有资助, 学生来学校就有吃的, 吃饱了就跑回家了。回家过了几天在家吃得不好就又跑回学校, 如此反复。青黄不接家里没粮食的时候就都跑到学校来了!”这种现象说明教育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当地学生的普遍重视, 而且这也必然导致辍学现象出现反复, 不利于“普九”任务的顺利完成。

4. 集中办学和寄宿制办学制度的影响

初中学校的集中办学和寄宿制也是导致一部分学生流失的原因。例如, 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和澜沧县, 小学低年级通常每个村寨都有, 比较偏远的寨子设有一师一校的“教学点”, 学生可以在离家比较近的地方上学;到了小学高年级, 由于师资、经费等原因, 就相对集中, 几个村寨设有一所“完小”;到了初中, 每个镇只有一所“中心中学”, 所有初中生都要到镇上去上学, 实行寄宿制。这就加大了学生家庭的经济成本, 再加上父母对孩子不放心、学生对家长的依赖等心理因素, 很多学生在初中没读几天就放弃了。

5. 少数民族风俗的影响

西部少数民族有一些自己的风俗, 如拉祜族有早婚早育的风俗, 傣族有“缅寺教育”的风俗, 这些风俗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普九”。

在拉祜族, 一般年纪在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家里就忙着张罗嫁人、生子;或者即使不嫁人, 身体发育也使得一些女生不好意思见人。澜沧县是拉祜族的聚居区, 女生初中辍学率极高。一位当地的小学校长讲到:“我问她们为什么这么早就辍学了?她们说:老师, 我的心是还想继续上学的, 但我的身体已经不允许我再继续读书了。”所以, 要使习俗与教育发展得到平衡就必须通过宣传和教育。

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根据宗教习俗, 傣家男孩到七八岁就要送入佛寺, 既学习傣文, 又念经学习佛教经典, 从而形成特有的“缅寺教育”。为了与普及义务教育不相冲突, 经各方协调, 在缅寺中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同时也必须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但是, 在对西双版纳自治州和澜沧县的调查中, 课题组发现:动员这些孩子上学比较难, 对他们的管理也是老师们最头疼的事。他们白天在学校上学, 晚上就去寺庙。晚上睡得很晚, 第二天容易迟到, 上课打瞌睡。另外, 这些学生经常请假, 对教学进程有一定的影响。有老师谈到:“如果遇到赶摆、开门节或者关门节, 他们就会比较忙, 白天都在缅寺待着, 不能来上学, 就跟老师请假。”这些学生对整个班级的管理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初中毕业后不再升学, 因此大多学习动机不强, 安于享受、比较懒惰, 问题较多。

二、调研地区“普九”问题的政策法律分析

在课题组调研的云南和宁夏两个地区,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基本落实, 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说, 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 国家就已经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对九年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特别是2005年以来, 财政部、教育部相继颁发关于“两免一补”的数个文件, 提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那么, 政策和法律在现实中的执行情况如何呢?

调查中我们发现, 各个学校对于“两免一补” (宁夏是“三免一补”) 政策的了解和反映各不相同, 有些老师根本就不知道有“两免一补”。而且因为“两免一补”政策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免、都补, 主要是为了资助贫困农村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 所以确定补助的学生标准是重要的问题, 但目前没有可操作的统一标准。学校普遍反映“名额是由上面规定的, 市里面分给县里面, 县里面再分给学校, 具体是如何确定的, 并不清楚”。现行的一个惯例是, 只要是学校名字冠有“某某市”的学校就都不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但是事实上, 这些学校也有很多来自贫困农村的学生。另外, 农村学校的哪些学生可以享受, 哪些不能享受, 校长们也讲不清标准。澜沧县某中心小学校长认为:两免一补的名额有限, 大概可以达到60%多一点, 但还有一部分是免不了的, 所以, 就给这些家庭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凭什么这个学生有补助那个学生没有补助?学校的工作很难做。

一个有效的法律实施必须有相应的有效的监管机制, 而现有法律缺乏对失学的监管机制。在“普九”中出现的失学问题很大程度上缘于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我们所调研的地区, 地方政府比较关注“普九”的各项问题, 普九的“三率” (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 是每届政府最主要的政绩表现, 是与“乌纱帽”紧密结合的一个工程, 因此, 他们会采取种种奖励或惩罚措施, 并且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施加层层压力。而家长, 在法律上没有有效的惩治措施的情况下, 对儿童失学往往采取了漠视、纵容甚至诱导的态度。如云南省制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父母不送孩子上学, 可以对其进行罚款。但问题是乡村干部不是执法部门, 没有权力罚款, 这样就只有靠一些村规民约来约束父母, 村委会会把孩子的入学情况和扶贫的指标挂起钩来, 有时候会采取暂扣土地的措施, 但这都不是绝对有效的。

在西双版纳地区和澜沧县, 如果有学生中途不上学了, 通常的程序如下:班主任至少得到学生家里去劝说三次;还是不来就告诉学校, 由学校管理者协同村委会的干部一起到家里做工作, 但是并没有什么强制措施;如果还不行, 就要跟镇政府汇报, 镇上领导再做思想工作。做完了, 还不来怎么办?一个校长告诉我们:“西双版纳地区曾出台了一系列规定, 如果你不送孩子来学校, 一年交800元保证金, 保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些家长能交得出来, 绝大部分交不出来。我不交钱, 孩子我也不送, 这个时候你去抢吗?犯法!你去拖来吧, 也是犯法!这种情况下, 这种规定等于一张废纸。”

立法和司法同样重要, 在我们所调研的地区, 也发生过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失学问题的先例。西双版纳州勐罕镇中学的校长表示, 以前有过政府去告家长的情况, 但是这样做金钱和时间成本太高。即使胜诉了, 但是孩子上学的时间已经过了几个月了, 强制执行费用也很高。所以还是只有靠学校和老师去做工作, 还有村委会做一些工作, 尽量劝家长送孩子去读书。他认为应该有一个义务教育入学的强制机制, 现在的这套机制很不健全, 应该赋予政府更多的强制权力。

通过对两个地区“普九”现状和问题的考察, 我们可以看出, “普九”目标不会在一朝一夕内达成, 政策法律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还必须与当地社会实际、民意、技术手段、合法性等相联系。从政策分析视角来看, 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完善相关政策法律, 并强调法律实施过程的有效性, 加强法律执行控制和监督, 进一步完善法律实施过程。

具体而言, 政策法律是比较刚性的制度, 由于经济原因而导致的辍学, 可加大国家、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 扩大资金来源的范围, 包括社会各界的资助, 如企业、各种慈善基金会等方式筹款。对于学生厌学情绪和淡漠的受教育意识, 刚性的法律可能无法强制性地解决问题, 应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通过谈心、劝说和教育等来解决。而对于民族传统风俗与法律的冲突, 应当运用法社会学的方法, 在尊重民族传统的前提下, 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这一切都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讨论少数民族地区理想的法律模型与法律实施方案, 制定与当地实际、民族传统相符合的法律制度, 加大政府的责任, 明确控制辍学政策执行的责任主体, 提升家长素质, 同时对教育内容进行变革, 改变“读书无用”的观念, 只有全方位地对义务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7年我国“普九”人口覆盖率已达99%[EB/OL].http://www.gov.cn/jrzg/2008-02/25/content_900845.htm.

篇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

这份报告由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UIS)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出具。报告显示,至少93个国家存在较严重的师资紧缺问题,若想在2015年前普及基础教育,至少需要聘用约400万名教师。

“对于数百万生活在师资紧缺的国家的孩子们来说,普及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将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说,“在任何教育系统中,教师都是核心所在。”

为缓解师资紧缺的压力,许多国家聘用了没有接受过基本培训的教师。根据统计研究所的数据,在1/3的数据收录的国家中,依照2012年的国家标准培训过的小学教师不足75%。在安哥拉、贝宁、赤道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和南苏丹,这一数据低于50%。《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表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1/3的国家,培训有经验的教师的挑战比聘用新教师的挑战还要巨大。

“如果保持对教育的稳健投资,大多数国家都负担得起聘用新教师的费用。”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主任亨德里克·范德普说,“在过去的10年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教育开支至今保持着7%的增长。然而,如果想支付这笔开销并为新聘用的教师提供培训的话,有4个国家还需要大幅增加教育开支:中非共和国、马里、乍得和马拉维。”

篇5: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

一、学校概述:

学校干群团结、师生和谐、教师勤奋敬业,研究风气浓厚。为了彻底改变薄弱校的现状,学校领导提出了“办学理念超前,育人环境优美,管理科学规范,教育质量优良”的办学目标,推行“以人为本,以质为纲,以德为魂”的办学理念,倾心打造品牌学校,全力创造和谐校园。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建立一系列符合学校现状并能发挥优势的举措:开创了学生科技展橱窗和校园广播站;建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的舞蹈教室、音乐活动教室、美术活动室、综合实践教室,打造了三个团队:塑造团结务实的干部队伍;锻造勤思善学的教师队伍;铸造敬业爱生的班主任队伍。完善了五个梯队建设:“班主任梯队建设”;“青年教师梯队建设”;“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梯队”建设;“党员梯队建设”。崇尚人文管理:学校不仅有宽敞的篮球场地、排球场地、羽毛球场地、毽球场地,而且独具特色体育教学的乒乓球馆。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书节活动,升华干部和教师的文化品位;建设校园文化长廊,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建设成花园式书香校园,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荣获了辽宁省绿色学校,在:“普九”工作中,我校根辽宁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水平”评估标准验收细则,对我校的“普九”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完成了各项指标,现将各项检查结果汇报如下:

二、自查结果:

(一)普及程度

1、入学率。学校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保证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流动适龄儿童、少年和三类残疾少年入学率达到100%。

2、辍学率。学校采取控辍保学的具体措施,在校生年辍学率为0%。

3、完成率。14/15周岁小学教育完成率为100%,16/17周岁初中教育完成率为97%。

(二)师资水平

4、师资管理。学校现有教师85人,专任教师

80人,100%具有合格学历,无代课教师。

5、教师学历提高比例。学校专任教师专科(含专科)以上学历

人,占100

%,本科以上(含本科)

48人,占56

%。全校教师100%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7、计算机合格证。到xx年年全校45周岁以下教师全部取得大连市中级合格证书,培训合格率100%。

8、学校校长培训情况。学校现有正、副校长5人,全部参加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

(三)办学条件

11、教学仪器设备。理、化、生、自然实验室仪器配置达到省“一类”标准,音、体、美器材配置达到60%以上。学校现有图书3万余册.12、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已经接通校校通。有1个多媒体教室,占教学班的5%,有学生用计算机78台,生机比为14:1。

教学资源库存量300g以上,学校实现学籍电子化管理。xx年年学校配置了辽宁省农村远程教育设施,实现了资源共享。

13、校外活动基地设施。有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三处,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并取得显著效果。

14、班级学生数情况。学校现有三个年部,20个教学班,平均每班51人,均无大班额。

(四)教育经费

15、财政教育拨款“三个增长”。

xx年教育经费303万元,xx年教育经费330万元,xx年年教育经费406万元,xx年增长比例为8.9%,xx年年增长比例为23.1%。

19、救助贫困学生制度。学校完善并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制度,xx年年以来,我校已经全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五)教育管理

(a)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每位班子成员职责分明,作风民主,团结协作,工作高效。

(b)充分发扬民主,学校通过校会讨论通过学校工作计划,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参政能力。

(c)坚持中心理论组和全体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加强师德建设。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建立教师学年、学期考核制度。

篇6: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

一、全县的基本情况

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按照[1993]13号文件规定的标准,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我县狠

抓了“普九”各项指标的落实,取得了突出成效。

1、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已达到省标准。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

入学率达到100%;初级中等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8.98%;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7%。

2、在校生巩固率已达到省定标准。小学生1993—1994学巩固率

达到100%初中在校生1993—1994学巩固实达到98、5%。

3、毕业率已达到省规定标准。1993—1994学小学毕业率为100%,初

中毕业率为96%;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5%,正常儿童没有文盲;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3.5%。

4、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符合要求。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

98%,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0%。1990年以来,补充的小学教师和1993年以来补充的初中教师基本具备合格学历。

5、全县中小学校长都经过岗位培训,取得了合格证书,实行了持证

上岗。

6、落实了教师各项待遇。多年来没有拖欠教师工资。

7、小学、初中均没有“二部制”。自1986年以来,本着有利于就近

入学又能发挥规模效益的原则,大力度调整了中小学布局,合班并校。取消了小学附设初中班的模式,实现了教学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小学班额一般未超50人,初中班额未超55人。

8、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小学27.9平方米,初中38.6平方米;生均建

筑面积小学为3.2平方米,初中5.1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校舍消灭了危房,并达到了省定必备办学条件的标准。

9、实验室建设有3所初中达到一类标准,仪器按24组配备;其余32所

10、各校都有比较固定的劳技教育基地。每所小学学农基地不少于

1亩,初中不少于2亩,并基本配备了劳技课选学教材所必需的器材。

11、中小学按标准基本配齐音、体、美器材。小学生均图书达到7.5

册,初中生均图书达到12册。

12、初中和国办小学都设有卫生室,并配备了部分卫生器材。

13、做到了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生人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见表)

项目

财政经常性收入

对教育的拨款

单位:万元

年增长率:%

单位:万元

年增长率:%

4602

10.5

1617

25.3

1993

4508

28

3062

30.8

项目

生均教育事业费

生均事业费支出的

公用费

生均公用经费

实际支出

小学(元)

初中(元)

小学(元)

初中(元)

小学(元)

初中(元)

147.9

193

17

166.9

305

1993

214

5.6

7.7

189

384

1994

287

348

4.2

6.9

203

416

.74万元,1993年征收515.54万元,1994年征收751.94万元,并实行了乡征县管、专款专用。

15、无挪用和挤占教育经费现象。

16、各类中小学校周围环境安静、无噪音、无污染源;学校门前干净、整齐,无商业摊点、杂物;校园环境达到美化、绿化、净化,路面基本硬化;校园文化内容健康;室内空气清新,厕所清洁卫生。

17、领袖像、名人像、校训、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等悬挂、张贴适当,营造了育人的良好氛围。

18、严格执行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项工作管理有序。

19、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建立了县级德育基地11个。近二年来突出抓了吃苦教育,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校风正、校纪严,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合格率达99%以上,在校生无犯罪行为。

20、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适中。做到了开齐学科、开足课时。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全科合格率在90%以上,初中毕业年级学生全科合格率80%以上。

三、扫除青壮年文盲各项标准完成情况

1、1949年10月1日以后出生的,年满15周岁的人口中非文盲率99.86%,全县683个行政村非文盲率均在95%以上,已超过国务院制定的标准;三年来脱盲人员的巩固率达100%。

2、所辖24个乡镇和5个管理区、683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成人学校的教学点,办学覆盖面达到100%。

3、1984年我县被市政府认定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达标县。

四、狠抓“两基”工作的主要措施

为抓好“两基”工作,我们确定了“全面动员、加大投入、巩固优势、强化弱项、坚持标准、全力推进”的工作思路,重点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1、全方位总动员,促成全社会关注“两基”工作的大气候

我县的“两基”工作难点是认识,重点是投入。为突破难点,确保重点,我们确定了从更新观念入手的工作方略。一是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乡镇党委、政府的牵引力度,县委书记黎宝琢亲自率领乡镇一把手赴迁安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同时,县主要领导利用各种会议,宣传“两基”的意义,明确任务,落实措施。二是县人大、司法局以“普法宣传月”为契机,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通过集市咨询、电视讲话、张贴标语等形式,广造舆论。第三,县电视台开设“普九”专题栏目,从意义、内容、典型人事进行广泛宣传。第四,县文教局把“两基”标准印成小册子,发至乡、村、户,同时各校也就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普九”面临的任务致信学生家长,共发信8万封。通过上上下下的宣传鼓动,“两基”的概念在乐亭妇孺皆知,全县形成了干部讲“两基”、群众论“两基”、人人支持“两基”工作的大气候。

2、发挥激励作用,狠抓政府行为的落实

确保政府行为到位是抓好“两基”工作的关键。为此,县委、县政府既抓牵引,又抓驱动,落实了五项措施:一是开辟八条融资渠道,征收教育基金,92、93、94三年征收271.9万元,全部用于我县“两基”工作的补贴。二是县五套班子主要领导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经济,一手抓“两基”。通过下乡检查、现场办公,力促“两基”进程。三是县委、县政府把“两基” 纳入了小康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主要领导定期听取乡镇一把手“两基”工作汇报,逐项抠、逐校算,找差距、定措施。四是把“两基”列入《乡镇目标责任制》之中,签定了按期达标责任状。五是今年初,在逐校摸底的基础上分解任务。经过分乡算帐,开列了任务清单,做到了责任到人,限期完成。在县委、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调动了抓“两基“工作的积极性,推进步幅越来越大。

3、广辟筹资渠道,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4、锤炼合格教师队伍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我县教育工作的重点。我们一方面抓好教师待遇的落实,稳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抓好培训,提高干部、教师队伍的素质。

(1)抓好教师待遇的落实及教师地位的提高。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

工业弱县,县财力比较紧困。但县政府始终把落实教师待遇、保证按时发放教师工资作为大事来抓。由于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民办教师工资不拖不欠。

94年,县政府又出台了提高民办、代课教师工资政策,使民办教师月工资达到270多元,代课教师也提高到200多元。新口、董庄等十几个乡镇为在岗教师浮动一级工资。各乡镇都为教师制定了优惠政策,全县23个乡镇建起了教师家属院,解决了双职工教师住房问题。同时,教师批宅基地优先安排;教师子女就业,县乡企业优先录用。这一系列尊师重教的举措,不仅稳定了教师队伍而且激发了广大教师潜心执教的热情。

(2)抓干部、教师素质的提高。第一,以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5、依法治教,广育德才兼备新人

为提高教育的普及率,我们狠抓了《义务教育法》的宣传落实,利用每年四月普法宣传月,人大、政协、文教、工商、公安、税务联合行动,专项治理,查禁辍学和招用童工的现象。1993年以来,我县又大力度抓了残疾儿童入学率,广泛动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1994年在实验小学附设了特教班,残疾儿童教育普及率有了较大提高。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在运作过程中,一是突破德育工作重视说教的陈旧定势,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目标、以吃苦教育为突破口的总体思路,立足大钊故乡这一区位优势,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开拓了我县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这方面的做法在省、市学校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介绍。二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兴趣小组活动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创建特色学校,培养特长学生,逐步搭起了“一校一特色,县域成规模”的框架。蔡庄初中举重队、王滩镇中“新枝文学社”、新寨镇中军乐团、实验小学小海鸥艺术团已在省、市打出了知名度。同时,三年来共有663名学生在全国、省、市举办的单科竞赛中获奖,获奖档次和人数均居全国各市前列。艺术教育、学校体育工作也有了长足发展,在市文艺汇演、书画比赛、体育竞技中成绩显著。

6、“堵源、扫盲、提高”相结合,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县的扫盲工作是从1989年开始起步的。几年来,我们一方面狠抓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堵塞新盲源;另一方面以“扫盲”为起点,与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结合起来抓。我们落实了五项措施:

一是抓宣传促认识上位。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扫盲”工作会议,公布“扫盲成果表扬先进单位,交流“扫盲”和巩固“脱盲”的经验并对“扫盲”对象造册登记制定限期“脱盲”的计划。

二是层层落实了“双向承包”责任制。县政府与乡镇、乡镇与村签定了“扫盲”责任书;县文教局与乡镇文教组、乡镇文教组与学校签订了“扫盲”承包责任制合同书。形成了“扫盲”工作“层层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竞争局面。

三是抓典型促全面提高。根据乡镇的具体情况,我们相继召开了四个现场会:在董庄乡召开了教师辅导学生、学生承包“扫盲”对象现场会;在大相各庄乡推广了教师集中辅导学员与小学生承包相结合的经验;在王滩镇听取了“扫盲”与学雷锋小组活动相结合的经验介绍;在王庄子乡召开了“脱盲”后实用技术教育现场会,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把握标准,严格考试。在“扫盲”教育中,县举行了两次抽测性阶段考试以及市两次检查性抽测,共229名学员全部“脱盲”。

五是抓好“脱盲”后继续教育,实施了“613”工程。即以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为重点,培训六大技术,科技扶贫一个村,实行三个教育一齐抓,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各乡镇成人学校立足“传授一项新技术、推广一个新品种、致富一方老百姓”,在“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被群众赞誉为“农民之家”。这方面的经验多次被《中国教育报》、《河北日报》报道。

存在的问题

1、教学仪器款项虽已筹措到位,并上交到市仪器站但还有部分仪器尚未到

位;电化教学设施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教学的需求,仍是我们今后需要着力完善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2、部分沿海乡镇由于历史的原因居住分散,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在一定程

度上浪费人力、财力,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力争近一两年内,通过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实现合班并校,以形成适度规模。

乐亭县人民政府

篇7: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自查报告

摘要: 义务教育即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

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关键字:义务教育普及调查

一、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与问题

我和我的几个同学在河北省河间市米格庄镇进行了这次关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情况的调查。通过这不间断的七天调查,我们走访了六所中学,八所小学,发放调查问卷,访谈学校教务领导,并走访四个村子一百多户人家调查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得到了大 真实情况。

1、学校巧立名目乱收费

虽然国务院已经明令禁止不再向农村中小学生收取书本费,课桌费等费用,而学校则巧立名目实施乱收费,有家长反应,有的学校将练习册,英语磁带等学生必备的教辅资料在开学初收取费用,到了学期过半或学期将要结束时,再将这些项目重新向学生收取,造成重复收费。

还有家长告知我们,有的学校在刚入校的新生中收取一定的课桌凳费用,并且不开具任何的票据,班主任将学生的姓名记录下来交给学校领导就行了,在收费时承诺学生在离校时可以将课桌凳带走,或者按使用情况退还费用,可到了学生毕业时却只字不提,造成家长不满,甚至有的学生在毕业时,明知向学校要钱无门,索性将课桌凳砸烂,以泄愤,造成公物

损坏现象严重。

学校收费情况看法

2、教研经费不能合理利用

国家这几年在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了大量的义务保障经费,但是一些学校将这批义务保障经费私自挪用,用来美化校园,添置一些并不实用的教学设备、办公用品,真正用在一线教师身上的教育教研经费却少的可怜。

通过调查,有的学校的教学设备严重老化,在许多小学,科学实验课中,找不到量筒、量杯。在地理课上,找不到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图,即使有的学校有,也是紧锁于实验室、图书室,有的学校虽然教学设备添置了,但大多一买了之,一把锁就将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一线的教师隔绝。

3、教师工资待遇低,无心教学。

教师的工资待遇低,使得许多教师不能专心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虽然这些年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是工资待遇相对而言却很低,尤其对于年轻教师。他们面临的压力大,待遇低,而教育行业又是一个“论资排辈”严重的行业。年轻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重,而待遇却相对老教师来说相去甚远,严重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4、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厌学情绪重。

现代社会,人才多,每年的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加上一些新闻媒体将大学生找工作拿来热炒。使得家长与学生都产生了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非得靠学校、政府出面搞什么招聘会,大学生才能找到工作这一错觉,尤其对于农村学生,他们一方面无力承担学生高额的学习负担,一方面考虑到自己无后台、背景,将来也未必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干脆不读了,一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打拼也干出了一番事业,正反一比,厌学情绪更重,家长态度

实际受教育情况

虽然大家都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机会但是还是有很高的辍学率。

6、社会干扰,不良现象多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社会。各方面信息鱼龙混杂,学生也难免受其影响,学生往往年龄小,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现象所俘虏。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他们有时会将虚拟的网络游戏搬到现实生活中,使得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往往会形成团伙犯罪,给社会制造不安定因素。

另外,现在的家庭的不良现象严重:赌博等不良现象不避学生;一些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给学生的心理留下阴影;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也易造成心理伤害。社会对学生关爱不够,对教育关注不够,也是教育不良现象滋生的原因之一。

二、应对措施: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齐抓教育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后,乡镇、村对教育的投入相对减弱,学校本身又无造血功能,教育行政部门无力投入,影响了教育发展。因此,区政府应积极执行上级相关精神,保证教育政策得到落实,教育经费足额拨付,特别是教育建设资金要纳入财政预算。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减少浪费,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到

位。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结合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在职培训工作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设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保证不同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办好杨凌教育网站,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培训、教学和交流服务。强化教师队伍考核,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专长,使每个教师都成为教育和教学的中坚力量。

4、加快农村小学合校并点步伐,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完善学校网点调整布局,科学制定学校发展长远规划。将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整合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篇8: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此我国面向全国推广九年义务制教育。这9年里,儿童学习语言,掌握了解世界的符号工具;学习数理,掌握思考的逻辑;学习化学生物,明白自然科学的基本认识;学习地理历史,了解人文社科的范式与视野。超越了工业革命時期“学习技工,开动机械”的要求,而力图教会每个儿童使用思想来唤醒“自我”,成为“自我”。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这样甜蜜又忧伤的青春回忆也是九年义务教育带给我们的。当然,“提倡恋爱”并没有写进义务教育里,才导致了“后来听说,李雷和韩梅梅,谁也没能牵起谁的手”。

(古田有荐自《人物》)

责编:高冗

上一篇:如何打造一个标新立异的网站下一篇:湖北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