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名段赏析

2024-07-23

鲁迅的名段赏析(通用12篇)

篇1:鲁迅的名段赏析

关于鲁迅的名段赏析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赏析:

在创作原动上,他善于摄取“现代社会的魂灵”,他深感世态炎凉,窥熟于“世人的真面目”,尤其对那“宁蜷伏堕落而恶进攻”的国民精神深感愤怒。(人教社教参)他的写作就是以所谓世态人情为着眼点来看取社会与人生,摄取其“魂灵”给人以惊心动魄的警示。作者是浸润于中西文明的知识种子,他深感时代进步对于中国社会特殊的作用;在文明与野蛮的残酷较量中,他尤感文明的无力和孱弱,而野蛮是多么的凶残与下劣,特别是那些自甘堕落、为虎作伥的阴暗“动物”们的所作所为!他除了用笔于“始终微笑着”、“从容转辗”“干练坚决”的刘和珍与杨德群们,展示中国女性的勇毅和温和,“虽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的形象;还着眼于罪恶的段政府,下劣的无耻文人,以及那些庸人与“闲人”,文中虽没有勾画他们的“尊容”,但强烈的比照与暗示使那些在阴暗潮湿里的阴暗物们显得多么的丑陋!这种比照与暗示极具有战斗性与鼓动性,可以说这是该文不同于一般悼文的地方。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赏析: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他仍然是从进化论的角度,坚信未来必胜于现在,而青年代表未来,知识就是文明与未来的标记。他将议论提高到民族存亡的`高度,足以见出他的制高的峻拔与浑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烈的期待。而这些都厚寄于传承文明与进步知识的人们身上。他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道义感的苛求程度是如此的强烈!

3、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赏析:

这首诗以短短的几行字就把一个人的一生描述了出来。文中人生的美是悲壮美。当年轻时那种依恋变得脆弱时,经过风雨的洗礼一切都变得那么平淡。文中改编于周华健《朋友》一句“一个人,一辈子,没有酒,一生情”,使朋友的内涵又一次得到了升华。“一个人,一辈子,一生情”本来就已经达到了朋友的及至。而“没有酒”就更使其推上了“青外青山楼外楼”境界。原来的那种深沉的感情一下子就演绎成了悲壮,给整个诗定下了的感情的基调。而且这句富有哲理性的语句,一下子就把一个人一生的抑郁刻画的淋漓尽致。语句之精简,可见之一斑。

(责任编辑:admin)这篇鲁迅的名段赏析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篇2:鲁迅的名段赏析

《庄子》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如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⑥。齐谐者⑦,志怪者也⑧。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⑨,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⑩,去以日月息者也⑾。”

(《逍遥游》)

①冥:亦作溟,海也。北冥:北方的大海。

②鲲:本指鱼苗,这里指大鱼。

③鹏:本为古风字,此借为大鸟之名。与鲲同为庄周的创造。④怒:奋起。

⑤垂:边远。一说为遮,遮天。

⑥海运:海水运动。徙:迁移。天池:天然大池,此指南海。⑦齐谐:书名。

⑧志:记载。

⑨击:拍打。鹏奋起而飞时拍打水面。

⑩抟(cuá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

⑾击:离,指离北海。息:停歇。

鲲和鹏都是庄子创造的庞然大物。鲲化鹏飞是庄子创造的伟大画卷。《逍遥游》仅开篇几行字,就声若雷霆,足以震撼人心;光如闪电,足以辉耀大地。历代诗人引用、生发,与《逍遥游》结了二千多年的不解之缘。一句“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突兀而起,映前带后,把大鹏的伟大形象和冲天气势勾勒出来,令人神往。

李白集中多处有鲲鹏出现:“北冥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古风五十九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停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临路歌》)“簸洪涛,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大鹏赋》)有兴会,有感叹,其寄托过于庄周。

毛泽东的诗中也不止一处有鲲鹏:“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送纵宇一郎东行》)“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念奴娇·鸟儿问答》)“斥鴳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飞。”(《悼罗荣桓同志》)“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游泳》)都是以鲲鹏起兴言志。“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蝶恋花》)是例外,是特殊环境下以贬意释鲲鹏。这是诗人的自由。

篇3:鲁迅的名段赏析

威尔第 (1813.10—1902.1) ,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 主要作品有《弄臣》、《茶花女》、《阿伊达》、《游吟诗人》、《奥赛罗》等不朽剧作。威尔第使歌剧真正成为多样统一、结合完美、复杂和谐的艺术综合体, 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坚持意大利歌剧的民族传统, 走自己的歌剧改革之路, 取得了辉煌成果, 并为后来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开辟了道路, 提供了光辉的范例 (如普契尼) 。

一、作品的剧情简介

三幕歌剧《茶花女》代表了当时歌剧的最高水平, 是威尔第作曲的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歌剧, 也成为人类艺术史上不朽的经典剧作。《茶花女》 (原意为“堕落的女人”) , 是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 (L a D a m e aux cam6lias) 改编的。威尔第用鲜活的音乐描绘了世俗人情和社会悲剧, 揭露了上层社会伪善、阴险的丑恶本质, 对于弱势群体给予很大的同情, 出色地塑造了薇奥列塔这一鲜活的艺术形象。薇奥列塔是十九世纪法国巴黎上层社会的高级妓女, 她集聪明、美丽、善良、快活与病态、忧郁、玩世不恭于一身, 在一群中老年贵族男人的簇拥下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 常带着半讥讽的微笑和一种忧郁的眼神, 由于很喜欢茶花, 所以人们都称呼她为茶花女。青年阿尔弗雷多的出现以及他对薇奥丽塔真挚的爱犹如一股清新扑面的春风, 在薇奥丽塔的心中泛起了情感涟漪, 唤起了她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他们一同离开巴黎来到乡下同居, 过了三个月纯洁、欢乐而幸福的爱情生活。阿尔弗雷多父亲闻讯认为“有辱门楣”, 赶来要求薇奥丽塔为了他们一家的名誉而永远离开阿尔弗雷多。薇奥丽塔伤心欲绝, 但还是忍痛答应了对方的要求而单独返回巴黎。不知内情的阿尔弗雷多以为她留恋旧时生活而抛弃了自己, 盛怒之下追到巴黎并在舞会上当众羞辱薇奥丽塔。在接连的打击之下, 本已沉疴在身的薇奥丽塔一病不起, 最后, 当得知真相的阿尔弗雷多从国外赶回来到她的面前, 一切都已为时太晚, 薇奥丽塔终于带着对爱情的无限眷恋死去, 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

二、创作时代、演出背景及经历

歌剧《茶花女》是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 (La Dame aux cam6lias) 改编的。1845年, 小仲马以《茶花女》小说轰动法国文坛, 并获得空前的声誉。但他认为:“五十年后, 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 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歌剧《茶花女》创作于十九世纪中后期, 是名著与音乐成功结合的典范之一。这部作品有别于当时歌剧创作中多描写社会上层王公贵族的常规, 它所表现的是反映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的题材。同时, 《茶花女》中的重在表现心理状态的、亲切抒情的新风格的音乐, 与当时观众的审美观形成了较大冲突, 再加之演员表演上的一些问题, 使这部悲剧作品在观众的哄笑声中结束。遭遇了首演的失败。但是威尔第对自己的音乐充满信心。再次上演时, 他对故事发生的时间推前, 并对布景、道具、服装做了相应的改动, 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功, 从此《茶花女》成了最受欢迎的意大利歌剧保留剧目之一。

三、女性爱情悲剧

爱与死是文艺领域中两个永恒的主题。爱是主题, 死是结局。

《茶花女》中的薇奥丽塔是“因爱而生, 为爱而死。”这部作品中的女主角是爱情至上主义者, 《茶花女》描写的是爱情、痛苦、隐忍、宽恕的悲剧, 它的情节主线是爱恨纠葛, 最后的结局是女主角的死亡。

(一) 人物的社会背景及性格特征

薇奥列塔是十九世纪法国巴黎上层社会的高级妓女, 被一群中老年贵族男人所豢养, 是一个出入于高级社交场合的交际花。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她为了爱情, 放弃了现有的生活, 甘愿去过普通的贫寒的生活。剧中出现的也多是舞会、华丽的厅堂, 至少也是温馨的乡间别墅。

茶花女薇奥列塔性格中的高贵、美丽、善良、隐忍、放荡以及身体的虚弱, 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奈和痛苦, 都使她自始至终为所爱的人考虑, 而把伤痛独自承受。一方面, 在打击与痛苦之中, 她的生命消耗殆尽;另一方面, 她的灵魂在净化、爱情在升华。从为了阿尔弗雷多全家幸福而牺牲自己的爱情到把最后的钱财送给穷人, 到生命垂危之际为阿尔弗雷多的未来祝福, 到最后宽恕所有伤害她的人, 她的身上放射出了神圣的光芒, 从而使这个爱情故事愈加哀婉感人, 人物也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和爱惜。

(二) 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特征

威尔第的歌剧给人的印象是气魄宏伟, 激动人心。剧中的咏叹调和合唱感情真挚、热情洋溢, 而且旋律单纯、具有特征, 容易让人记住。他的配器方法以声乐旋律为主要考虑, 管弦乐是从属于歌声的。

《茶花女》的音乐集中体现了威尔第歌剧创作中的基本特点, 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旋律, 扣人心弦的情节乃至妙笔生花的语言, 运用了较克制的, 敏感而细致的手法来表达, 色彩绚丽、形象丰富, 伴奏和旋律交相辉映, 在保持了意大利民族歌剧的传统的基础上, 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四、歌剧中的经典唱段赏析

《饮酒歌》, 茶花女与男主角阿尔弗雷多的二重唱。整部歌剧中最通俗、最脍炙人口的唱段, 表现了青春活力、热力四射、风华正茂的茶花女形象;要求演唱的华丽、激情。此曲也为我国广大音乐爱好者熟知, 是音乐会上的常用曲目。

《在狂欢的日子里》, 第一幕中茶花女的唱段。被称为女高音的试金石。这首咏叹调有很多花腔的唱段, 节奏鲜明、旋律生动, 要求唱得清晰、连贯、自然, 两段前后心情的对比要求有音色上的变化。前半部分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 后半部分又对自己的爱情加以否定, 如此矛盾复杂的感情, 以及狂放不羁的心理特征, 要求要有声音与语气的变化来表现。大段宣叙调的运用增加了戏剧性的效果, 在咏叹调的结尾, 薇奥列塔还是决定要继续生活在纸醉金迷的欢乐之中。

《再见吧, 我的生命》, 出现在第三幕。是一首著名的、声乐难度很大的咏叹调。整首乐曲高音区与低音区的跨度很大, 最后结束在h i g h b E上, h i g h b E音要富于戏剧性的、并长时值地保持, 这是很难做到的。对演唱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无论是声音的音色, 高音的技巧, 还是情绪的变化都是很难把握的。此曲人一听便终生难忘, 它赞颂了生活的美好, 表达了对幸福爱情的向往, 可以说是一首雄视古今, 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命的绝唱。具有非凡的感人力量。

歌剧《茶花女》通过描写一个不幸女性的爱情悲剧, 表现了所谓上流社会的虚伪和伪善, 在文学和音乐两个不同的领域中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久演不衰。并成为了歌剧史上不朽的名作。

摘要:歌剧是西欧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歌剧《茶花女》为例, 从其作者、作品简介、创作背景、人物分析及著名唱段欣赏等几个方面, 对剧中的女主角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 同时也对其音乐特征做了详尽的介绍。

关键词:歌剧艺术,女性悲剧,音乐特征,角色解析

参考文献

[1]《西方音乐史》[M]约瑟夫.韦克斯贝格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篇4:豫剧名旦崔兰田豫剧名段赏析

关键词:豫剧名旦;崔兰田;唱段;赏析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39-01

一、豫剧崔派艺术

清朝中期,安阳出现了时称“高调”的豫剧。1930年以后,豫剧相继流入各县。1951年初,崔兰田带着“蓝光剧社”落户安阳,豫剧成为安阳戏曲的主体,崔派艺术成为安阳豫剧的灵魂。

豫剧表演艺术家崔兰田11岁从师学习豫剧艺术,同年登台献艺。由于她扮相清秀,嗓音宏亮,后来成为闻名河南的“豫剧十八兰”之一兰。她创造了独具风格、丰富多彩的豫剧唱腔旋律,形成了具有鲜明艺术特点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豫剧崔派艺术。崔兰田与常香玉、陈素贞、马金凤、阎立品五位豫剧名家被观众称为“豫剧五大名旦”;常香玉、陈素贞、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六位被后人合称为“豫剧旦角六大名家”,他们共同组成了豫剧艺术的主要流派。

豫剧崔派的表演深沉含蓄,大方凝重,朴实无华,典雅不俗,不温不火,含而不露,以静显动,绝妙脱俗。豫剧崔派在表现人物极度悲苦之时,善于运用幽咽深沉的鼻音和情緒饱满的大甩腔,尽情抒发人物的悲愤之情。时而煞弦吟板时而单独咏唱,时而激昂时而低廻,跌宕起伏,给人以悲痛欲绝之感。塑造了柔中有刚、刚中带柔的秦香莲形象,雍容大度、善解人意的窦氏形象,善良淳厚、刚强泼辣的崔金定形象,贤惠淳朴、温情孝顺的柳迎春形象,心直口快、大公无私的李双双形象,坚贞不屈、性格坚强的李奶奶等人物形象。崔派代表剧目《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三上轿》被称为“四大悲剧”。另外《对花枪》、《陈三两爬堂》、《二度梅》、《李双双》等艺术作品也独具特色,成为梨园的瑰宝奇葩,奠定了崔派艺术在戏剧界的重要地位。观众说“三天不吃盐,也要看看崔兰田”。剧作家田汉称赞崔兰田道:“那雍容而豪迈的风度,清亮而婉约的唱腔,留有深刻印象。”戏剧评论家曲六艺说:“崔兰田的艺术实践,对豫剧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豫剧名旦崔兰田名段赏析

(一)崔兰田在豫剧《桃花庵》中的唱腔赏析

《桃花庵》是豫剧崔(兰田)派艺术早期代表剧之一。描写的是苏州张才虎丘山玩会,与道姑妙善相好,匿居桃花庵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托王桑氏抱出庵中,桑氏将婴儿卖于知州苏坤为子,取名宝玉。十二年后,张才妻窦氏见宝玉貌似张才,收为义子。王桑氏张宅卖衣,窦氏见兰衫生疑问明来历,遂以降香为名至庵中查访,盘出原委。后宝玉中状元,张府拜客,窦氏言明宝玉身世,求其归宗,双方争执不休。后闹至公堂,以苏、张两家各娶一媳,骑门双祧平息纠纷。

唱段“九尽春回杏花开”选自豫剧《桃花庵》中“站门楼”一折,此唱段表现了窦氏在花园观花思夫的忧伤心情。曲调哀怨缠绵,委婉深情,催人泪下,是崔派声腔艺术中的精彩唱段之一。

唱段“九尽春回杏花开”为典型的【豫西调】声腔,单板式【二八板】结构。起句用了豫剧【二八板】常见的传统“三起腔”程式,“九尽春回杏花开,”为一起,“哎——我的张才相公”为二起,它实际是第一乐段的下句结构,第二乐段再次唱出的“九尽春回杏花开,”三起。“那鸿雁儿飞去紫燕来。”用了“单头韵”唱法。自“蝴蝶儿双飞过墙外”转入【二八连板】的唱法,让观众一听便感悟到了窦氏如泣如诉,婉转缠绵的忧伤之情,此唱法深刻揭示了窦氏对丈夫的苦盼之心和爱恋之情。张才夫离开窦氏已经有十二年了,为了丈夫她算过卦、求等待,庙内求种,月下徘徊,为了丈夫窦氏茶不思、饭不进、懒于梳妆,苦苦等待着丈夫,所以,她一唱三叹息,唱段让人感到撕心裂肺,观众每每听到这一唱段就泪如泉涌,由此可见崔兰田的演唱风格与魅力。

(二)崔兰田在豫剧《抱琵琶》中的唱腔赏析

“三江水洗不尽满腹冤枉”是豫剧《抱琵琶》的一个核心唱段。豫剧《抱琵琶》是豫剧崔派艺术的主要代表剧目。该剧描写的是陈世美别妻秦香莲进京赴试,得中状元,不认妻儿,王丞相安排香莲假扮卖唱之人,趁陈世美寿诞之日,招之入宫,怀抱琵琶,倾诉苦情,以感动陈世美。秦香莲借机痛诉了自己的不幸身世和湖广荒旱,公婆饿死,携儿带女,沿街乞讨,汴梁寻夫的悲惨遭遇。陈世美仍然铁心不变,不知悔改。王丞相于是赐扇作引,命秦香莲到包公府告状的故事。

唱段开始以“我唱的是夫居高官妻弹唱,”四句【非板】一句“栽”(这里略去了四句【非板】),转入【慢板】“三江水洗不尽满腹的冤枉。秦香莲住均州远在湖广,离城十里地陈家庄。老公爹名叫陈克让,老婆母娘门本姓康。自幼儿我配夫陈世美,秦香(转入【流水板】开始将唱速变快)莲我是他的结发妻房。大比之年开科场(啊),他言讲得中还故乡。不料荒旱在湖广,贫穷人家饿断肠,几亩薄田都卖净,典当衣服换粗康。二公婆饿死在草堂上,(旋律转入【二八板】,紧接着又转入【流水板】)……”最后把戏剧情势推向高潮,以【紧二八】“他一足踢我到官门旁”结束此唱段。

篇5:鲁迅的《祝福》赏析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代表之一,在这一作品里,鲁迅应用了独特的叙事结构与叙述语言为读者深刻的展示了当时农村的真实面貌。以下是鲁迅的《祝福》赏析内容,以供参考!

鲁迅的《祝福》描写了中国贫苦农村妇女祥林嫂的人生悲剧,祥林嫂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安分的劳动妇女。却遭到夫权、族权和神权的迫害丧了命。祥林嫂本不该死,但如果“吃人”的思想还存在,还会有千千万万的祥林嫂会被害死。鲁迅《祝福》赏析

祥林嫂被迫与比自己小十岁的男人结婚,丈夫死后又被迫再嫁,可是却又再度丧夫,他的儿子还做了野兽的食物。祥林嫂是一个人生充满着坎坷的人物。可就是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让人为她的遭遇感到同情的.女性。却被这些人当做物品卖来卖去,先是被她的父母卖,这样还不够,接着又被她的婆婆卖,捆着把她送进了花轿,没经过她的同意便稀里糊涂的嫁给了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但我们在文章中可以看到,祥林嫂是做出反抗的,她额头上的疤痕便是她反抗留下的证据,可是她的反抗不是为自己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反抗。她的反抗只限于害怕人们世俗的眼光会害死她,怕誓死不侍二夫的封建礼教会杀死她,她想以其被别人的目光杀死,还不如自己自杀死,这样还得个烈女的名声。但让祥林嫂没想到的事,他重新嫁的这个男人很勤劳,对她也很好,这些都给她重新生活的希望,可再度丧夫的悲剧,让她完全丢了魂,她知道这次丧夫意味着什么。别人不仅会说她不坚守贞操,还会说她是克夫相、扫把星。她已经不被这个吃人的社会所容纳了。我们从文章中可以看出,祥林嫂完全被封建礼教所禁锢着,因为她不用封建礼教禁锢着自己她会死的更快,因为这个社会就是用封建思想杀人的社会,到处是残忍和血腥,道貌岸然只是它的假面具罢了。

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当佣人,她只希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换取起码的生存食粮,可在吃人的社会里她连这点低微的要求也得不到满足,封建礼教认为寡妇再嫁败坏风俗,何况她死了两个丈夫,更被看成了一个不祥之物。鲁四老爷不准她拿祭祀的东西,鲁镇的人对她的经历是嘲笑、歧视。毫无同情怜悯可言,这群人完全就是一群没有心肝,没有思想的动物。

篇6:好的故事鲁迅赏析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的,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炮的反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

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视他们……。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篇7:赏析鲁迅《故乡》中的修辞现象

鲁迅的《故乡》一文的语言,在朴素中妙笔生花,贴切的修辞手法,不仅给文章润色,也让我们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鲁迅笔下的《故乡》,主题无疑是沉重的。鲁迅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展现着20世纪旧中国的悲哀,悲哀着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

比喻文中主要塑造了两个典型人物形象,其中一个以其尖酸刻薄、贪婪好事令人过目不忘,她就是杨二嫂。鲁迅是怎样让这个人物鲜活起来的呢?手法之一:比喻“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比喻句呢?首先要了解比喻句的结构。一个完整的比喻句一般包括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在这句话中,本体中心语是女人,喻体中心语是圆规,比喻词是像。而且,本体、喻体二者之间是互不相同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才能构成比喻句。分析这个比喻句,应准确抓住两者内在联系。杨二嫂身材瘦弱,...对比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

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⑵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

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

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

篇8:鲁迅《孔乙己》译文赏析

《孔乙己》作为鲁迅先生代表作之一,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一大典范, 具有极高审美价值。它采用高度凝练的写作手法, 生动地叙述了一个受科举制度毒害至深的文人—孔乙己一步步沦落至失去尊严, 穷迫潦倒, 最后甚至被社会吞噬的悲剧, 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进行了控诉。尽管小说全文字数不到三千, 却成功将孔乙己迂腐, 穷酸, 善良, 诚恳的性格刻画得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深深震撼着每位读者的心灵, 令人不禁“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孔乙己》这篇小说在写作手法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之处。小说语言精练, 生动传神, 用景物渲染气氛, 用对比手法反衬主人公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具有极高的语言价值。

《孔乙己》作为一篇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小说, 具有很高的翻译价值。《孔乙己》创作于1918年冬, 于1919年4月首次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 后编入《呐喊》。

此小说自发表后, 不仅受到国内读者的热烈欢迎, 更是由于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语言价值引起了国际翻译界的注意。1922年6月, 小说首次出现日译本。中国国内翻译大师杨宪益, 戴乃迭翻译的《孔乙己》英译本于1956年由外文出版社首次出版, 1980年推出修订版。该文将从措辞、句式语序及中国特色文化三大角度赏析修订版与初版的异同, 探讨修改版是否比最初版有较大提升。

2《孔乙己》各版本译文比较

2.1 从措辞角度分析

原文虽不到三千字, 但字字有其存在价值。因此在翻译中, 词语的选择也深深地影响着译文的质量与美感。下文将从措辞方面评判两则译文的优劣。

1) 孔乙己

最初版:Kung I-Chi

修订版:Kong Yiji

分析:最初版对名字的翻译较为符合英文发音习惯, 而修订版则是纯拼音翻译。笔者认为修订版较好, 因为Kong Yiji与后文解释“孔乙己”绰号来源的句子相呼应。

2)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着长衫的唯一的人。

最初版:Kung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to drink his wine standing.

修订版:Kong Yiji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who used to drink his wine standing.

分析:修订版中"used to"译出了原文的蕴含义, 孔乙己并不是一次, 而是一直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是孔乙己的典型形象,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则翻译出句子的重点—长衫, 把孔乙己迂腐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3)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最初版:He was a big man, strangely pallid, with scars that often showed among the wrinkles of his face.He had a large, unkempt beard, streaked with white.

修订版:A big, pallid man whose wrinkled face often bore scares, he had a large, unkempt and grizzled beard.

分析:此句极简洁地描写了孔乙己的外貌。最初版及修订版中"scars"用的极其巧妙, 复数形式暗指他经常挨打的遭遇, 挨打的次数多。对于两则译文中措辞的不同, 笔者认为“青白脸色”的翻译中修订版更精确。因为"pallid"指 (of a person, their face, etc.) pale, especially because of illness (OALD) .孔乙己没钱吃饭经常饿肚子, 脸色一直是病态的青白色, 与正常人脸色不同, 无需再用strangely修饰。而花白胡子的翻译, 修订版更准确。Streak sth with sth指to make or cover sth with streaks (OALD) ;grizzled则指 (literary) having hairs that is grey or partly grey (OALD) , 一般搭配为a grizzled beard.最初版给人一种胡子不属于孔孔乙己而只是一种附属物贴在脸上错觉, 修订版更贴切, 更地道。

2.2 从句式, 语序变化分析

虽然同一句话可以翻译为不同句式, 但在小说翻译中, 不同句式会传达出不同的思想, 句式的选择在翻译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将比较两则译文句式选择的优缺点。

1)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译文:参见2.1中第三例分析

分析:此句翻译, 最初版与修订版均能再现原文中孔乙己的形象。笔者认为最初版的句式更简洁, 更能让读者在脑海里构想孔乙己的形象。鉴于最初版某些措辞的不准确, 可以结合两种译文的各自优点, 将第一句前半部分改为He was a big man, pallid, 后一句则遵从第二种的译法。

2) 他不回答, 对柜里说:“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最初版:Ignoring this remark, Kung would come to the counter to 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and a dish of peas flavored with aniseed.For this he produced nine coppers.

修订版:Ignoring this, he would lay nine coppers on the bar and 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with a dish of aniseed-peas.

分析:此句有三个连续的动作, 先无视, 点单, 最后付钱。修订版调换了动作的顺序, 与原文不合。原文动词次序的安排是有原因的:孔乙己一直以文人自居, 文人一般是先点单, 然后慢悠悠地付钱, 显示他们的高贵气质。因此原文的动作顺序不应该做任何调整。最初版句式较好。

3) 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 便是好喝懒做。

最初版:Unfortunately he had failings:he liked drinking and was lazy.

修订版:But unfortunately he had his failing too:laziness and a love of tippling.

分析:“好喝懒做”是“好吃懒做”的变异, 因为孔乙己爱喝酒, 但“懒”是孔乙己主要的性格特征之一, 因而译文中“懒”放在前面。笔者认为修订版的名词形式更好, 更简洁, 体现对称的美感, a love of tippling更具文学气息。

2.3 从中国特色文化分析

1) 别人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 替他取下一个绰号, 叫做孔乙己。

最初版:He was nicknamed"Kung I-Chi", the first three characters in a children's copy-book.

修订版:He was given the nickname Kong Yiji from Kong Yi Ji, the first three characters in the old-fashioned children's copybook.

分析:描红纸是指一种印有红色楷字, 供儿童摹写用的字帖。旧时最通行的一种, 印有“上大人孔 (明代以前作丘) 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自佳作仁可知礼也”这样一些笔画简单、三字一句和似通非通的文字。在此处的翻译中, 两则译文均选择将中国文化同化, 将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基本的意思。

2) 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

最初版: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and a dish of peas flavored with aniseed

修订版: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with a dish of aniseed-peas.

分析:茴香豆之所以称为茴香豆, 是因为大茴香的味道已浸入蚕豆内。因此"peas flavored with aniseed"的翻译更准确—带有茴香的蚕豆;而"aniseed-peas"则可能有几种理解, 比如说本身有茴香味的豆子, 或者长得比较像大茴香的豆子, 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 无法将中国特色的食物准确的传播给外国读者。

3)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么!

最初版:"Taking a book can't be considered stealing...taking a book, the affair of a scholar, can't be considered stealing."

修订版:"Taking books can't be counted as stealing...Taking books...for a scholar...can't be counted as stealing."

分析:两则译文均用take译“窃”, 用steal译“偷”。take是steal的同义词, 也有不经同意擅自利用之意。在一定语境中“拿” (不经同意便随意拿走) 也可作“偷”的委婉语一样。虽然此处take与“窃”在语式的正式程度方面不符, 但其委婉含义正好说明孔乙己故意淡化偷书行为的心态与语旨相符

3 结束语

不管是原版还是修改版的译文, 其实都是大师之作, 充分考虑了文化因素。同时, 从以上比较研究比较可以看出, 修改版相较于原版而言, 在某些句子, 措辞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值得赞扬的改进, 不过仍有一些地方不如原版具有表现力表现力。从总体上看, 《孔乙己》译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们将鲁迅先生写作的目的, 情感译得淋漓尽致。随着中国的不断现代化, 必将产生越来越多的翻译人才, 将鲁迅先生这类闪光的中国文化传播至西方。

参考文献

[1]鲁迅.孔乙己[C]//鲁迅选集第一卷.北京:青年出版社, 1957.

[2]牛津高阶英与词典[Z].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3]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篇9:鲁迅的名段赏析

所闻

作者:鲁迅朝代:近代体裁:七绝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樽。

篇10:鲁迅的名段赏析

赠人二首

作者:鲁迅  朝代:近代  体裁:七绝   明眸越女罢晨妆,荇水荷风是旧乡。

唱尽新词欢不见,早云如火扑晴江。

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篇11:鲁迅《雪》赏析

2.《雪》鲁迅——赏析

3.鲁迅的《药》赏析

4.雪鲁迅

5.鲁迅《野草》赏析

6.鲁迅简介

7.鲁迅一生简介

8.《药》 鲁迅(包括赏析)

9.鲁迅作品《故乡》赏析

篇12:鲁迅的名段赏析

一、习语及谚语

英汉语言中都有习语和谚语的表达。因其与生活息息相关, 经常出现在生活化的语言当中。习语和谚语的翻译体现了译者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

(1) “……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 她的男人是坚实人, 谁知道年纪青青, 就会断送在伤寒上?” (2010:20)

杨译:“It was really a bolt from the blue, ”she explained compassionately.Her husband was a strong fellow;who’d have thought the typhoid fever would carry him off? (2010:21)

蓝译:“Heaven truly moves in mysterious ways.We all thought her husband looks strong enough for anything, but there he was–carried off by typhoid, in the prime of life.” (2009:171)

此例中, “天有不测风云”的翻译不尽相同。杨宪益将其译为“a bolt from the blue”, 这个表达在英语中原本就是存在的, 读者的联想意义会与其翻译一致。蓝诗玲则忠实于原文, 译为“Heaven truly moves in mysterious ways”, 意译的痕迹较为明显。

(2) “亏煞你的学堂还夸什么‘口耳并重’, 倒教得什么也没有。” (2010:76)

杨译:“Your school boasts that it lays equal stress on speech and comprehension, yet it hasn’t taught you anything.” (2010:77)

蓝译:“Aren’t I glad I took all that trouble to send you to a school that makes all that hoo-ha about teaching spoken English.They haven’t taught you a thing.” (2009:197)

“口耳并重”在这里是指听和说的训练同样重要。杨宪益直译为“it lays equal stress on speech and comprehension”。而蓝诗玲则译为“makes all that hoo-ha about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语言更加口语化, 易于读者接受。

二、典故

(1) “还是‘杳如黄鹤’。你去簿子上补画上一个‘到’就是了。” (2010:240)

杨译:“No, still not a sign―‘gone like the yellow stork.’Go and sign the register and that will be that.” (2010:241)

蓝译:‘Ha!Does he ever?Just mark yourself down as present in the logbook.’ (2009:282)

“杳如黄鹤”是来自于中国古诗《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杨宪益译文中除了直译“gone like the yellow stork”外, 还加了脚注“An allusion to poem by Cui Ho of the Tang Dynasty”, 既保留了汉语特色, 又便于读者理解。蓝诗玲则省略了这个典故的翻译, 失去了源语的语言特色。

(2) “我来办。你还是早点回去吧, 你一定惦记着令弟的病。你们真是‘鹡鸰在原’……” (2010:240)

杨译:“I’ll see to that.You’d better go home early, you must be worried about your brother’s illness.You two are really‘pied wagtails in the wasteland.’…” (2010:241)

蓝译:‘I’ll take care of this.you go home early―check on your brother.It’s just how wonderful how you look out for each other.’ (2009:283)

“鹡鸰在原”是《诗经》中的典故, 源自“脊令在原, 兄弟急难。每有良朋, 况也求叹”, 是指兄弟之间相扶相持。杨宪益还是将其直译为“pied wagtails in the wasteland”, 并加脚注“A poem in the Book of Songs has the lines:Pied wagtails in the wasteland;brothers are concerned for each other’s difficulties”进一步解释。蓝诗玲将该典故意译为“It’s just how wonderful how you look out for each other”, 语言简单易懂, 却失去了汉语的特色。

三、传统时间

(1) 知道入殓的时候是临近了, 只待寿衣送到;钉棺材钉时, “子午卯酉”是必须躲避的。 (2010:178)

杨译:She told me the funeral would soon take place;they were waiting for the shroud.And when the coffin was nailed down, people born under stars should not be near. (2010:179)

蓝译:He would be placed in his coffin, I learnt, as soon as the burial clothes were delivered.While it was being sealed up, anyone who born in the year of rat, horse, rabbit, or rooster would have to make themselves scarce (for fear, presumably, of some cosmic clash) . (2009:250)

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 如“子午卯酉”。在本例中, “子午卯酉”指与其相对应的四个属相。蓝译“anyone who born in the year of rat, horse, rabbit, or rooster”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而杨译“people born under stars should not be near”则与原文内容相去甚远。

(2) 中华民国十三年夏历菊月吉旦。 (2010:130)

杨译:On the first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 the thirteenth year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2010:131)

蓝译:In the summer of the thirteenth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2009:224)

原文中“夏历菊月吉旦”均有深意。“夏历”指农历, 应译为“lunar year”, “菊月”是农历九月, “吉旦”是农历月份中的第一天。因此杨译完全符合中国文化所赋予的含义, 但蓝译的内容没有做到忠实于原文。

从以上对比赏析可以看出, 杨宪益与蓝诗玲译本都基本忠实于原文, 并尽可能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但两个译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受到译者本身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

[1].Samovar, L.A., R.E.Porter&L.A.Stefani. (2000)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Xun, Lu.The Real Story of Ah-Q and Other Tales of China[M].London:Penguin UK, 2010

[3].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 1998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上一篇:陕西省西安科技大学关于2010年成人高等教育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工作的通知下一篇:教职工聘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