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案

2024-06-19

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案(精选6篇)

篇1: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案

第一节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林小全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① 识别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属于何种组织,例如,肌肉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② 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的特点; ③ 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组织; 二、本节难点重点:

难点:人体四种基本组织。重点:动植物的主要组织

三、教学方法:

讨论、观察、练习、多媒体

四、探讨思路设计:

第1节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一)、细胞分化和组织的概念

(二)、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

(三)、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五、教学过程

复习:简述细胞分裂的概念、基本过程、意义。

通过细胞分裂,可以使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相同的细胞,而组成人体的细胞都一样吗?引出细胞分化及组织的概念。

(1)细胞分化的概念 :受精卵不断分裂形成许多形态、结构、功能类似的细胞。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

(2)组织的概念: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称为组织。(3)人和动物具有四种基本组织

学生观看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幻灯片,并能完成下表:

(4)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①保护组织:覆盖在根、茎、叶表面,细胞规则、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防止水分散失,控制气体交换,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②输导组织:导管: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分布于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

③营养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④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黏稠,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分布于茎尖、根尖等处,六、课堂练习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对人体的构成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动植物的一般结构层次有一定的印象,对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篇2: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②概述细胞的 有丝分裂的过程。③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2.能力目标:①尝试通过模拟实验以进行科学探究。②使用数学 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③使用观察、对比、提取、分析处理和综 合信息等读图手段,进行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②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③体验模拟实 验的方法也是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④体验模型的操作和建构。⑤观 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①细胞生长和和增殖的周期性。②真核细胞有丝分 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 和数目的变化,以及 DNA 数量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过渡:当我们面对微小的细胞不能或不允许进行实际实验的时侯,我们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讨问题。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引导: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细 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吧。细胞那么小,怎样测出不同细胞的大 小以及进出细胞的物质的量呢?模拟实验市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课前先期培训能较好操作本实验的两名学生代表,组织指导 他们的动手实验操作技能。讨论合作学习在课前做好充分、细致的准

备工作以得到第一手的实验数据。上课开始一名学生代表上台,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三种不同大小 的琼脂块的切面,接着说明 NaOH 扩散的深度测量结果。全班学生观察 实验结果。通过模拟实验、数学方法处理和对问题的讨论,学生理解 到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 越低。引导复习并补充:细胞的核质比能限制细胞的长大。小结:限 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主要是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和核质比。

过渡:由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所以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将停 止生长,转而进行细胞分裂。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讲授: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 命活动,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真核细 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主要方式)、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我们重点学习有丝分裂。

1.有丝分裂:

过渡:连续的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强调:并不是所有细胞都有 细胞周期,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会有细胞周期。引导分析:教材第 112 页的表 6-1。提问:

1、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是 否相同?

2、同种细胞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需时间各占细胞周期的百分 比大概是多少?学生审读相关表格“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 并作纵向、横向比较分析回答。播放:细胞周期的动画。提问:什么 是细胞周期?

质疑: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高达 90%--95%,这么长 的时间里,间期细胞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展示:分裂间期初始时期示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明确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如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质等)。提问:间期细胞内 有哪些主要变化?播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的 FLASH 动画。播 放:分裂间期的动画。强调:重点观察和比较开始和结束时期细胞核 内各物质(特别是染色质)的变化。提示:间期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但间期开始时的一条染色质长丝变成了连在一起的两条染色质长丝。复习:染色质的制药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

强调:分裂间期的染色体复制也就包含了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 蛋白质的合成。从图像上看,原来的每条染色质长丝都形成了两条一 样的染色质长丝,并且这两条染色质长丝是被着丝点连在一起的。这 说明:原来的每条染色质长丝中含有的一个 DNA 分子复制成了两个 DNA 分子,但是此时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加倍。

展示:间期复制前后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和 DNA 数量变化 的自制模型。展示:自制的两种形态的染色体模型,粘贴在黑板上,板书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的数量关系并讲解。学生复习和观察染 色体和染色质之间的变化关系,观察 DNA 复制前后的数量变化,并理 解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的数量变化规律。

过渡:在细胞周期中,分裂期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但实际上,发 生在分裂期内的变化却是非常的复杂和精巧。提示:分裂期是一个连 续的过程,为了方便学习,认为地把它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提问:前期细胞内有哪些主要变化?播放:分裂前期的 动画。强调:重点观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的变化以及细胞结构的变化 分别是什么?提问:中期细胞内有哪些主要变化?播放:分裂中期的 动画。强调:重点观察染色体是怎样运动的?

强调:①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而只是一个空间位置。②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是显微镜观察的最佳时 期。提问:后期细胞内有哪些主要变化?播放:分裂后期的动画。强调: 重点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怎样平均分配的?强调:①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②染色单体数目降为零。提问:末期细胞内有哪些 主要变化?播放:分裂末期的动画。强调:重点观察①细胞内有哪些 主要变化?②两个子细胞是怎样分开的?提问:末期与哪个时期的行 为变化方向相反?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有丝分裂的意义。

2.无丝分裂:播放:“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的”动画。强调: 无丝分裂的特点是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学生 观察并描述无丝分裂的过程。

【课堂总结】由此可见,对于大多数生物体来说,由一个受精卵 发育成一个多细胞个体,细胞分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四、板书设计: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2、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篇3: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案

近年来, 人们越来越重视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的分子调控, 相继在脊椎和部分无脊椎动物中开展了研究, 如哺乳类[1]、两栖类[2,3,4]、鱼类[5,6,7,8]及海星[9]。经研究发现, 卵母细胞的发育与成熟需要细胞内各信号通路的协同调控, 其中Mos/MAP通路与plx1/cdc25/cyclin B-P34cdc2通路是孕酮诱导下启动卵母细胞成熟的中心环节, 且细胞周期蛋白B (Cyclin B) 及其相关调控蛋白cdc25等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0]。

Cyclin B又称周期素B, 在G2期或G2/M转变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催化亚基P34cdc2和Cyclin B结合, 组成物种间高度保守的刺激因子MPF (cyclin B-P34cdc2) , 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起中心调控作用。在甲壳动物中, 对于卵巢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尤其是卵母细胞成熟的分子调控机制还知之甚少。目前也仅限于Cyclin B基因克隆及mR-NA水平表达的研究, 如斑马纹贻贝 (Dreissena polymorpha) [11]、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12]、日本囊对虾 (Marsupenaeus japonicus) [13]、斑节对虾[14,15]等。因此, 对于Cyclin B在甲壳动物卵巢发育中调控卵母细胞成熟的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研究发现, Cyclin B基因存在多个亚型, 且不同亚型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16,17,18,19,20,21]。已报道的斑节对虾Cycling B[14,15]基因与人类的细胞周期蛋白B1 (Cyclin B1) 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达到60%。Cyclin B1为有丝分裂期 (M期) 细胞周期蛋白, 是成熟促进因子 (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 MPF) 的调节亚单位, 含有一段约100个氨基酸的保守序列, 介导其与MPF的催化亚单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1) 结合, CDK1只有与Cyclin B1结合才具有激酶的活性, CDK1/Cyclin B1即MPF在G晚期积聚, 其生物学功能为启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22]。因此, 文章拟通过构建含有PmCy B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 研究其对干扰了Cyclin B1基因的人类Hela细胞增殖影响, 为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Xba I和Bst BI等内切酶购置于NEB公司;Kod plus、T4 ligase以及DNA Marker均购置于takara;质粒抽提试剂盒、胶回收试剂盒购置于天根;293T细胞和Hela细胞购置于ATCC;lipeofectamine-2000、无血清DMEM培养基和细胞总RNA提取和RT-PCR试剂盒购置于英俊公司;MTT和DMSO均购置于sigma;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p EGH及慢病毒包装复合物购置于思路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人类 (Homo sapiens) Cyclin B1 siRNA (Mir1-4 siRNA) 及阴性对照siRNA (NC siRNA) 序列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设计并合成, 其中NC siRNA合成时含有红色荧光标记。Mir1 siRNA正义链序列为5'-TAACAAAGTCAGTGAACAA-3', Mir2 siR-NA正义链序列为5'-GGATAATGGTGAATGGACA-3', Mir3 siRNA正义链序列为5'-AGAATGTAGT-CATGGTAAA-3', Mir4 siRNA正义链序列为5'-GT-GAACAACTGCAGGCCAA-3', NC siRNA正义链序列为5'-AATTCTCCGAACGTGTCACGT-3'。

1.2 方法

1.2.1 p3D-LV-OE-018EGH-Cop GFP-Pm Cy B慢病毒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根据Gen Bank中斑节对虾Cyclin B的mRNA序列 (EF015589) , 以斑节对虾未成熟卵巢c DNA为模版, 用PCR法扩增获得Pm Cy B基因。对扩增出的Pm Cy B和p3D-LV-OE-018EGH-Cop GFP用Xba I, Bst BI进行双酶切, 胶回收、连接并转化到感受态细菌中。挑选阳性克隆送英俊公司进行测序。

1.2.2 慢病毒包装

把构建好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与慢病毒包装复合物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转染前一天胰酶消化处于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293T细胞, 以合适比例接种至若干个100 mm细胞培养皿内。细胞接种24 h后按lipeofectamine-2000的说明书进行转染操作, 把慢病毒表达质粒及慢病毒包装复合物共转染到293T细胞中。48 h后收取上清病毒液, 再加细胞培养液培养24 h后收取上清病毒液。纯化后测定病毒滴度 (根据GFP荧光表达情况, 病毒滴度等于带有荧光的细胞数除以病毒原液量) 。

1.2.3 重组慢病毒感染目的细胞

胰酶消化处于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Hela细胞, 以合适比例接种至96孔细胞培养板中进行培养, 37℃, 5%二氧化碳 (CO2) 。细胞接种24 h后分别用4个干扰组Mir1-4siRNA和对照组NC siRNA分别转染Hela细胞, 沉默Cyclin B1基因。4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是否转染入Hela细胞, 换液。细胞转染24 h后取样, 利用RT-PCR检测干扰效果。同时在4个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感染上述收集的含Pm Cy B基因病毒液及阴性对照病毒液, 每孔加100μL病毒粗液。感染后24 h, 换液。培养72 h后进行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MTT法) 检测细胞浓度。

1.2.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组间差异比较用方差分析,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m Cy B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将PCR扩增获得的Pm Cy B基因和p3D-LV-OE-018EGH-Cop GFP载体酶切、连接、转化, 挑克隆进行PCR鉴定。PCR鉴定阳性克隆再用Xba I, Bst BI进行双酶切鉴定, 酶切鉴定阳性者可在2 000bp处见一特异条带 (图1) 。此外, PCR鉴定阳性克隆送测序, 测序结果显示Pm Cy B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序列一致, 无缺失或突变。以上结果表明, p3D-LV-OE-018EGH-Cop GFP-Pm Cy B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2.2 重组慢病毒p3D-LV-OE-018EGH-Cop GFP-Pm Cy B的包装

把构建好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与慢病毒包装复合物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 转染24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可见大量的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 (图2) , 转染效率将近100%。收集并浓缩病毒液, 得到含有Pm Cy B基因的病毒液和空白对照病毒液。

2.3 对照组NC siRNA检测Cyclin B1 siRNA转染Hela细胞效果

对照组NC siRNA转染进入细胞24 h后, 荧光镜检Hela细胞可见散在分布于细胞中的颗粒状红色荧光, 证实siRNA成功转染了Hela细胞 (图3) 。

2.4 Cyclin B1 siRNA对Hela细胞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4个干扰组Mir1-4siRNA和对照组NC siRNA分别转染Hela细胞24 h后, 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4个干扰组的Hela细胞Cyclin B1 mRNA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 (P<0.05) (图4) , 结果表明4个干扰组的Hela细胞Cyclin B1的表达显著下调。

*.差异显著 (P<0.05) ;后图同此*.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same case in the following figures.

2.5 Pm Cy B基因对干扰了内源Cyclin B1的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转染了Mir1-4siRNA以及NC siRNA的4个干扰组和1个对照组Hela细胞24 h后, 再把含PmCy B基因的慢病毒液和对照组病毒液分别感染4个干扰组和对照组Hela细胞。24 h后荧光镜检Hela细胞, 显示绿色荧光, 表明慢病毒液成功感染了Hela细胞 (图5, 图6) 。转染病毒液72 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Hela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显示感染了含有Pm Cy B基因慢毒液的4个干扰组的Hela细胞增殖速度虽然略低于NC对照组的细胞, 但显著高于转染了对照病毒液的4个干扰组的细胞增殖速度 (表1, 表2, 图7) 。

3 讨论

病毒载体比非病毒载体转染效率高, 是应用最为普遍的基因转移工具[23,24,25,26]。目前可供利用的病毒可分为逆转录病毒、慢病毒与腺病毒。与其他病毒载体相比, 慢病毒载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大的穿透性[27]。慢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 可将其携带的外源基因高效整合到宿主细胞中, 且外源基因可在细胞内长期稳定表达。文章成功构建了Pm Cy B慢病毒表达载体, 即p3D-LV-OE-018EGH-Cop GFP-Pm Cy B。该载体含有GFP报告基因,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同时GFP报告基因以加强型真核启动子h EF1-HTLV启动子启动, 其表达效率高, 观察结果方便快捷, 为后续研究, 尤其是为研究Pm Cy B基因过表达对斑节对虾卵巢发育分子调控的作用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篇4:《细胞增殖》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

《细胞增殖》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中第二节内容,它是建立在已经学习第一节《细胞结构和功能》,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之上来学习该节内容,同时,为学习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发育》中减数分裂和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中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奠定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是历年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在近五年的各地高考试卷中,总分达47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细胞增殖的方式、意义以及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识记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应用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2)运用坐标曲线归纳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

细胞分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建立生命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首先,作为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由其自学;其次,生物这门学科是高二初开的一门学科,学生对其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欠缺,有关生物的基础知识积累少;第三,激发学生对于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很重要。

三、教学时间安排

由于学生实际情况,加之本节内容知识点多,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因而教学时间安排为3课时(讲授2课时,实验1课时),本次说课内容仅限于第1课时(内容:细胞增殖方式、意义;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四、教法和学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去获取知识,这是现代教学理念的基本观点,因而,在本课教学中,采用自学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以问题贯穿本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利用插图、挂图、坐标图,把抽象、微观的有丝分裂过程,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比较、归纳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回忆第一节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大多数生物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细胞的数目是如何增殖的呢?引入细胞增殖、板书课题(通过简洁地提问,引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学习

1、细胞增殖的方式、意义

提问:细胞以什么方式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几种?哪几种?增殖有何意义?

阅读教材第一、二自然段,并思考提出的问题,在教材中勾划出相关内容。给2分钟时间,抽同学回答并点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用以增加体细胞数量,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也就是具有细胞周期引出。

1)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的概念是什么?请同学阅读教材,并引导学生分析概念,是不是所有在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的起点在哪儿?止点在哪儿?(以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然后阅读插图2-19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结合起止点,知道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从弧线的长短上得出时间的长短,并用表2-1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来反证。追问:各阶段有何特点?对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而言,它们是否一样?我们先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引出: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①分裂间期

利用挂图指出间期图例,观察结构,提问是不是间期就是“间歇期”?讲述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回忆染色质的主要成分,说明实质是进行染色体复制,但并未分开仍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画图 :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结构称为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不变。

②分裂期

人为地分为了四个时期:前、中、后、末。

前期:比较挂图上间期与前期的区别,学生自由交流。

老师归纳两出现两消失,中期:与前期比较,后期:与中期比较,末期:与后期比较。

依次进行,指导学生重点在于分析染色体的变化,老师用一、二句精炼的话归纳,并在黑板上画出特点(让学生把不易看见的变化与看得见的图结合起来,抓住特点,便于记忆,理解、突破重点、难点)。

然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对照挂图来描述变化过程,学生复述(通过重复强化学生记忆过程)。

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有何规律?用坐标图来反映,老师建立一个坐标图,引导学生据过程一起分析,得出染色体变化曲线。练习,由学生自己按照上述思路绘DNA变化曲线,抽一位同学到黑板前绘制,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绘,最后点评。(用坐标图更能直观反映出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并知道变化规律的由来,加深对过程的理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三)小结

指出重难点:细胞周期的概念,各时期的特点。(让学生明确需要掌握的内容)

(四)作业布置

预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思考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何异同。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胞增殖

一、细胞增殖方式、意义

二、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①分裂间期:DNA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②分裂期有:

前:两出现,两消失

中:着丝点排在赤道极上

后:着丝点分裂,拉向两极

篇5: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理解组织的概念。

2、识别人体和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的细胞特征。

3、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组织。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归纳出陈述性知识,培养概念内化能力。

情感目标:

领悟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重要原理。

重难点及关键:

1、重点:细胞分化、组织形成概念的掌握

2、难点:人体和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细胞特征、功能及功能与结构的相互适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一个成年人大约由60万亿个细胞组成,而人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一个细胞是怎样变成60万亿个细胞的呢?通过细胞分裂,可以使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相同的细胞,而组成人体的细胞都一样吗?例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骨细胞等等,它们的形状、结构、功能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尝试探究:

(自主探究)

师: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分化的定义。

2、组织是如何形成的?

3、人和动物有哪四种基本组织?

4、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是什么?

(合作探究)

师:借助小组的力量解决下列较为疑难问题:

1、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位置和功能是什么?

2、当你吃甘蔗时,首先你要把甘蔗茎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茎时会有很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试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说一说甘蔗茎是由哪些组织组成的?

质疑互探:

师:就前面所学问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请踊跃提出,我们共同探讨解决。

生1: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区别?。

生2:结缔组织为什么分布最广?

三、应用示范:

1、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 B、细胞数目的增多 C、细胞体积不断增大工业 D、营养状况的好坏

2、下列组织中,不属于植物主要组织的是()

A、保护组织 B、基本组织 C、上皮组织 D、分生组织

3、下列组织中,具有营养、连接、支持、保护功能的是()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上 D、神经组织

4、植物体的各种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差异,与其相关的是()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分化 D、细胞的生长 C、细胞的增值

四、训练深化:

1: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

这说明皮肤可能含有哪几种组织?(学生讨论后检查)答案:皮肤分布在人体表面,有保护作用,说明皮肤中有上皮组织,如果皮肤被划破,我们会感觉疼,说明皮肤中有神经组织,皮肤划破会流血,说明皮肤中含有结缔组织。

五、总结体会:

师:同学们,本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感悟、和发现呢?

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和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以及植物体也有四种主要组织。【板书设计】: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一、组织的形成及概念

二、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活动“观察人体几种常见的组织”

三、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识别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2、技能掌握与指导: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图像。画出分裂图像中的几个典型图像;用显微镜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并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用显微镜观察到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并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3、智能提高与训导:在生物科学探究实验中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内师生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表达能力。

4、情意修炼与开导:在生物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在疑问驱使下尝试解决问题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从细胞分裂,分化至个体成长的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尊敬父母的情感意识。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生物实验课的直观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细胞的分化现象及植物体。人体的不同组织类型的形态结构特点。让学生直接获得许多感性知识。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明确探究生物世界的奥秘,激发其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内容。

(2)查阅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资料,查阅有关植物体、人体的不同组织的资料。

(3)学生亲自体验番茄的果皮、果肉的区别,考虑其不同的原因。

(4)考虑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与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关系。

2、教师准备

(1)根据教科书,准备实验“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的材料用具

(2)制造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课件、植物细胞分化课件和分裂过程中几个典型图像剪贴图。

(3)准备植物的几种组织和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4)制作植物和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的剪贴图。

(5)查阅书籍了解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的资料,查阅植物体、人体的不同组织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录像。

一粒种子萌发,生长,慢慢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许多粒种子萌发生长成一片森林。另一图像:一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逐渐发育成小鱼、大鱼。

通过观看录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植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哪些方面有关?(与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有关)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是怎样造成的?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相似吗?

二、探究过程

(一)细胞分裂

步骤一:展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的课件:

1、一个细胞出现,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以着丝粒连接在一起,即染色体出现;

2、染色体逐渐排列在细胞中央;

3、每条染色体从着丝粒一分为二,原来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并向细胞两端移动;

4、细胞两端的两组染色体分别解旋松散成染色质,核仁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5、在细胞中部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学生观看图像,对细胞分裂的连续性的过程有个清晰认识。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同学观察、讨论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你能给细胞分裂过程分几个时期?如何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与生物长大有什么关系?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形态、结构相似吗?

步骤二:

学生4人一组。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玻片标本。并结合教科书中的示意图,划出细胞分裂的区域,并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教师提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怎样?形态上有什么不同

2、照教科书的要求,画出细胞分裂过程中1~2个典型图像。教师提示绘图要求。步骤三:

教师:取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剪贴图,找学生代表认识并排序。本组学生纠正其识别、排序中的错误,并细心观察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与形态上有什么不同?选择几个典型图像进行比较,然后尝试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二)细胞成长

教师演示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变化(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合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生长了),导致整个细胞体积增大。

学生讨论:细胞体积越大,需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根据你平时的经验,说出植物生长在什么环境下,细胞体积会明显增大?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与生物体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三)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步骤一:

展示植物细胞分化课件:种子萌发生长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随着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后来只有一小部分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什么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展示)根、茎、叶表面的一层细胞群,即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出示)叶、果实的叶肉、果肉,细胞壁薄,液泡大,属于基本组织,具有营养功能;(出示)茎、叶脉根等处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疏导组织;那些仍具分裂能力的细胞群属于分生组织,最后这些不同组织组合再一起。展示根、茎、叶、花、果实图像。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提出问题:细胞刚分裂完毕,形态、结构上有变化吗?随着细胞的逐渐生长,形态、结构还与最初的细胞相似吗?在不同细胞群中的两个细胞形态、结构相似吗?这些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组织。

步骤二:

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细胞,找出表皮细胞的相同点:形态相似,结构相同,讨论相同,讨论其功能如何?得出叶表皮是保护组织,同时识别其他几种植物的组织,讨论其分布、功能。

番茄的果皮与果肉,用手摸一摸,用牙咬,尝尝它们的区别何在?表皮具有什么功能,果肉具有什么功能?

步骤三: 利用显微镜分别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观察时,可对照教科书中的插图辨认四种基本组织。

学生讨论:人体的四种组织的分布,分别具有什么功能?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滑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你考虑一下皮肤中可能含有哪几种组织?

教师:出示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剪贴图。

生:结合教科书中的人体的基本组织示意图,识别人体的四种组织?区分它们的特点、分布、功能。

步骤四:

教师展示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最后植物体由小长大;一受精卵经细胞分裂,逐渐长成婴儿,慢慢成长为一名中学生,而在他周围是鸡蛋、面包、牛奶、蔬菜等食物。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成长中对父母的索取,从而唤起学生尊敬父母、孝敬老人的情感意识。

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篇6: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学习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3.培养学生通过模型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进行生物研究活动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 2.细胞分裂的意义。难点

1.“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的关系”活动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获得。2.染色质、染色体等概念以及在分裂中的变化。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活动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科学家研究大象和小鼠的细胞时发现,大象虽然身体庞大,但它的细胞与小鼠细胞大小没有明显差异。一个新生儿的身体大约有10个细胞,但细胞体积不比孩子细胞大多少。爸爸妈妈的身体高大,是因为他们身体的细胞数量多。那么,为什么细胞的体积这么小?细胞数量为什么这么多?细胞的较小体积与其生命活动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要进行下面一些活动。(板书:

一、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活动1: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以下要求:

1.假设教材P49的方法步骤1下面的四个立方体是四个细胞,你预测一下,是细胞体积大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呢还是体积小呢?

2.进行比赛:根据教材P50的方法步骤2上面的要求,将计算的结果填在自己书上的相应的空格内,看哪些同学计算的有快有准确?(教师请一部分同学将自己的计算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14要求学生找出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答案?其中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对学生进行鼓励,同时指出,之所以出现第二种错误,是同学在计算的时候忽略了正方体的六个面。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来看下面的讨论题。

(1)立方体的体积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细胞大小会不会影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道:是怎样影响的呢? 活动2: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速度的关系。

由于本实验要用到氢氧化钠溶液,而操作时,要避免氢氧化钠溶液接触皮肤和眼睛,更不能入口。若泼洒出来,要立即报告老师,并用清水冲洗泼洒处15min。为了同学的安全,这个活动就由老师和课外小组的同学来完成。

请课外小组的同学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总结:其实氢氧化钠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是相同的,但是,氢氧化钠溶液到达琼脂块中心所用的时间不同,体积小的用的时间短。即较小的细胞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P51的第一段。

细胞在生活中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将产生的更多废物排出体外。那么,细胞如何保持较小的体积呢?接下来了解:细胞的分裂。(板书:

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活动3: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我们已经知道,细胞可以生长,当细胞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停止生长,有些细胞可以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相似的新细胞,这就是细胞分裂。那么,细胞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播放细胞分裂的录像,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细胞内的微细变化。

展示细胞分裂示意图。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观察,再看教材P53图3-17细胞分裂图和教材上的叙述,总结细胞分裂的过程。

讲解:结合挂图,再利用模型的讲解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边讲边总结为:(1)细胞分裂的过程

动物细胞的分裂:细胞核1分为2→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质1分为2→这样1个细胞变成2个细胞。

上一篇:审计基本概念及知识下一篇:学校庆国庆晚会精彩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