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伤认定的排除条件

2024-06-12

浅议工伤认定的排除条件(精选6篇)

篇1:浅议工伤认定的排除条件

浅议工伤认定的排除条件

刘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不久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将于明年7月1日起实施。社会保险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与劳动法、公务员法等共同构成了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顶层架构。社会保险法关于工伤认定的排除条件,与工伤保险条例相比较,更加体现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和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的尊重。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规定了认定工伤及视同工伤的条件,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都是采用的列举式规定,从立法技术上考虑到列举的局限性,第十四条第(七)项兜底规定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认定的问题在于列举的规定远远不能满足工伤发生的情形多样性的适用,尽管规定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制定的滞后性满足不了工伤认定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对于工伤认定是以不认定工伤为原则而认定工伤为例外。这种工伤认定的价值取向直接导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于工伤认定的思维方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于是否工伤的思维方式首先是从不认定工伤入手,而不是根据劳动者受到伤害的情形作出对劳动者有利的判断和认定。当然除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既管工伤认定又要考虑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等因素外,笔者认为影响到工伤认定思维方式的是《工伤保险条例》所体现的立法价值取向。尽管《工伤保险条例》在第十六条规定了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排除条件,从表面上看《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认定的条件、视同工伤的条件、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条件,但从立法技术层面上看不难发现,既然规定了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排除条件就没有必要列举认定工伤的条件,况且列举方式不能囊括全部,兜底规定反而造成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认定工伤而不予认定工伤的不当适用。()因此,看似认定工伤、视同工伤和排除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全面规定,实际上表现出的是以不认定工伤为原则而认定工伤为例外的价值取向。笔者期望《工伤保险条例》的修改能以认定工伤为原则而不认定工伤为例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共11个条款对工伤保险作出了专门规定,与《工伤保险条例》相比有诸多亮点,更加体现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和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的尊重。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一)故意犯罪;(二)醉酒或者吸毒;(三)自残或者自杀;(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没有用列举的方式规定认定工伤的.情形,体现了以认定工伤为原则而不认定工伤为例外。《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二)醉酒导致伤亡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的表述更严谨,更具合理性和操作性。第(一)项故意犯罪排除了过失犯罪及颇具争议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具有人性化的规定缩小了不予认定工伤的范围。工伤认定中对于无证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工伤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劳动保障部门和人民法院对此也有不同的判例,不利于司法的统一。笔者认为社会保险法将故意犯罪排除在外解决了以上的争议。第(四)项的兜底性规定明确了不予认定工伤的条件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排除了相关部门用非规范性文件的方式规定不予认定工伤的条件,此条规定与《劳动法》第七十三条“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相吻合。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关于工伤认定的排除性规定是对劳动者人身权利的最大保护,同时也将对用人单位加强劳动保护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充分显示了最高立法机关更加关注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利。

篇2:浅议工伤认定的排除条件

遇到交通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排除性条件

一、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排除性条件的两种不同观点

在工伤认定实务中,对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否包含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存在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包含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其主要理由是: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将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纳入《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调整范围,明确将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排除在当时仍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之外,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可以确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已不包括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安管理处罚法》)也没有将原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所规定的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纳入调整范围。

可见,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已将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分离,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不再由《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因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中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包括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只要本人没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即使本人有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也应认定为工伤;只有职工本人存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时,才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另一种观点截然相反,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包括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其理由主要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本法。还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的说明》也明确指出: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居民身份证法等法律相对应的违法行为及处罚已有系统规定的,草案不再重复规定。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可见,治安管理并不仅限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还包括特别法的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特别法。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将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分离在两部法律中分别规定,仅仅是立法技术上的考虑,对于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有系统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立法时“不再重复规定”而已。但从内容和性质上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明显属于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所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当然包括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只要本人有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则不应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二、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排除性条件的立法本意

前一种观点基于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分别由不同的法律予以调整和规范,从狭义上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外延,得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与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互不包含的结论;而后一种观点基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与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在内容和性质上都有妨害公共安全的共性,从广义上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外延,得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包含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这两种观点从法理上似乎都能自圆其说,但也存在不足。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前一种观点,仅仅按照后法优于前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去解释,认为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已排除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中的“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延之外,但这显然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制定时的立法本意。后一种观点,仅仅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去解释,将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纳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中的“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延之中也不无道理,但这又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逐步放宽工伤认定条件,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

笔者认为,作为工伤认定的排除条件,正确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中的“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延,应从《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背景、立法原则和立法精神方面去分析。

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的问题,我国的立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严到宽的过程。由于职工上下班途中并不是直接从事生产工作,1953年制定和颁布实施的《劳动保险条例》没有把它纳入工伤认定范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机动车的日益增加,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为保障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八条第(九)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第九条第(一)项规定: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职工因犯罪或违法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应认定为工伤;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较之于《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工伤认定条件的规定相对宽松,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的工伤认定肯定性条件非常严格,必须是发生在企业规定的上下班时间里和上下班的必经路线上,必须是非本人负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与此相对应,在办理工伤认定时,必须提供正常的上下班作息时间表来证明“规定时间”;提供从单位到居住地的正常路线图来证明“必经路线”;提供公安交警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证明该事故是发生在道路上的交通事故而不是一般碰撞事故、事故的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不在受伤职工一方。而《工伤保险条例》取消了规定时间、必经路线、道路事故和个人责任的限定。

二是《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的工伤认定排除性条件较严格,其中明确职工因本人“违法”,包括治安管理违法和其他一般违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法造成伤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而《工伤保险条例》,将“违法”修改为“违反治安管理”,不应认定为工伤限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于职工具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仍应当认定为工伤。可以说,《工伤保险条例》较好地体现了我国工伤保险的人文关怀的精神,符合我国《劳动法》的立法原则。

《工伤保险条例》在立法中规定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仍在施行,尚未废止。《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章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包括了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与此对应,当时《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中的“违反治安管理”,从立法原意上看应该包括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2004年5月1日起施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行为,而道路交通管理是指妨害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等行为。从立法技术上将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分离,进行违法行为归类管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不再调整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三、完善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排除性条件的建议

笔者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中的“违反治安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管理”的外延问题,追本溯源,在于相关立法衔接上的漏洞。《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原意是把当时由《治安处罚管理条例》调整的无证驾驶等行为作为工伤认定之排除条件,不应因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将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相分离就否定当时的立法原意。无证驾驶等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交通安全法律规定了较严的处罚措施,与治安管理的处罚措施相当。如果把现由《道路交通安全法》调整的无证驾驶等情节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作为工伤的除外情形,有失法律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在职工拥有机动车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也不利于增强职工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工伤预防的工伤保险立法目的的实现。

工伤认定条件是处理工伤认定案件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涉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立法宗旨的实现,涉及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应当引起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的重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此类问题已有一些解释。2004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违章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的复函》称:“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职工“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据此,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违章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只要其违章行为没有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违反治安管理,应当认定为工伤。”该复函明确了一般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不作为工伤认定的排除条件,但未解决无证驾驶等情节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是否作为工伤认定的排除条件。同时由于该复函是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名义作出,在实践中有些法院还不认可。因此,建议尽快通过立法修订或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中的“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延,将无证驾驶等情节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工伤认定的除外情形。

 没设标志出事故虽然救人也担责

http://s.yingle.com/y/jt/1562706.html

 怎么确定交通事故医疗费_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索赔 http://s.yingle.com/y/jt/1562705.html

 车辆损失险并非万金油

http://s.yingle.com/y/jt/1562704.html

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研究 http://s.yingle.com/y/jt/1562703.html

 加强对“绿色通道”货车超载的查处 http://s.yingle.com/y/jt/1562702.html

 交通事故认定书有何作用_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怎么办 http://s.yingle.com/y/jt/1562701.html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当事人处理需知 http://s.yingle.com/y/jt/156270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关于提高部分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职务工资的 http://s.yingle.com/y/jt/1562699.html

 车借给他人发生交通事故_保险公司是否赔偿借用人损失 http://s.yingle.com/y/jt/1562698.html

 在处理第三者责任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http://s.yingle.com/y/jt/1562697.html

 隔了一天去投案还是涉嫌逃逸

http://s.yingle.com/y/jt/1562696.html

 交通事故残疾赔偿金怎么算_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怎么算 http://s.yingle.com/y/jt/1562695.html

 驾照被记满24分,驾驶人应该怎么做

http://s.yingle.com/y/jt/1562694.html

 交通伤残等级鉴定原则

http://s.yingle.com/y/jt/1562693.html

 水路货物滚装运输规则

http://s.yingle.com/y/jt/1562692.html

 交通保险事故的处理步骤是怎样的 http://s.yingle.com/y/jt/1562691.html

 发生交通事故怎么索偿_交通事故索偿需要哪些证据 http://s.yingle.com/y/jt/1562690.html

 哪些交通事故可简易处理_交通事故如何简易处理 http://s.yingle.com/y/jt/156268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 http://s.yingle.com/y/jt/1562688.html 关于修订《陕西省道路交通和水上运输安全管理 http://s.yingle.com/y/jt/1562687.html

 车辆公司名下的交通事故,公司承担部分责任 http://s.yingle.com/y/jt/1562686.html

 关于发布《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通知 http://s.yingle.com/y/jt/1562685.html

 农村孩子在城里上学被撞身亡_如何确定死亡赔偿标准(2018)http://s.yingle.com/y/jt/1562684.html

 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水上交通安 http://s.yingle.com/y/jt/1562683.html

 酒后开车出事保险公司为何也赔钱 http://s.yingle.com/y/jt/1562682.html

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与责任强制险的区别 http://s.yingle.com/y/jt/1562681.html

 交通肇事逃逸心里分析

http://s.yingle.com/y/jt/1562680.html

 交通事故诉讼的处理程序_交通事故诉讼应注意哪些问题 http://s.yingle.com/y/jt/1562679.html

  第三责任险 http://s.yingle.com/y/jt/1562678.html 交通行业标准水路货物运输质量考核指标和统计 http://s.yingle.com/y/jt/156267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怎么进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_交通事故伤残怎么进行赔偿 http://s.yingle.com/y/jt/1562676.html

 雾天超车之责任如何认定

http://s.yingle.com/y/jt/1562675.html

 酒后驾车撞人怎么办

http://s.yingle.com/y/jt/1562674.html

 国外交通肇事量刑标准

http://s.yingle.com/y/jt/1562673.html

 发生交通事故如何理赔_交通事故车险不予理赔的情况 http://s.yingle.com/y/jt/1562672.html

 违规停车致交通事故_违规停车致交通事故要赔偿吗 http://s.yingle.com/y/jt/1562671.html

 对《交通民警路面执勤执法基本规程》试行的修改意见/邵军 http://s.yingle.com/y/jt/1562670.html

 新车主买保险应注意事项

http://s.yingle.com/y/jt/1562669.html

 关于印发《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管理暂行 http://s.yingle.com/y/jt/1562668.html

 交强险合同的禁止与例外

http://s.yingle.com/y/jt/1562667.html

 开车打电话怎么处罚

http://s.yingle.com/y/jt/156266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未成年人偷开车发生交通事故_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谁来担 http://s.yingle.com/y/jt/1562665.html

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

http://s.yingle.com/y/jt/1562664.html

 交通事故私了的程序是什么_交通事故私了有什么风险 http://s.yingle.com/y/jt/1562663.html

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什么_如何处理人员轻微伤的事故 http://s.yingle.com/y/jt/1562662.html

 交通事故案件申请保险金应备的文件 http://s.yingle.com/y/jt/1562661.html

  如何购买网上车险 http://s.yingle.com/y/jt/1562660.html 第三者

险的责

http://s.yingle.com/y/jt/1562659.html

 广东东莞法院适用新交法判决保险公司直接向受害人支付第三者责任 http://s.yingle.com/y/jt/1562658.html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怎么算_交通事故精神赔偿限额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jt/1562657.html

 道路交通事故保险理赔的相关规定 http://s.yingle.com/y/jt/1562656.html

 自家车相撞遭拒赔海口车主状告保险公司索赔第三者责任险 http://s.yingle.com/y/jt/1562655.html

 内燃 http://s.yingle.com/y/jt/1562654.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商业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赔付顺序与赔款额计算方法 http://s.yingle.com/y/jt/1562653.html

 办驾驶证期间出车祸_保险公司要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吗 http://s.yingle.com/y/jt/1562652.html

  农业部 http://s.yingle.com/y/jt/1562651.html

交通事故调解期限是多久_交通事故调解书有什么效力 http://s.yingle.com/y/jt/1562650.html

 车主和驾驶者责任分配总结

http://s.yingle.com/y/jt/1562649.html

 保险公司不保险第三者责任险需要改革 http://s.yingle.com/y/jt/1562648.html

 认定书存在明显错误其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http://s.yingle.com/y/jt/1562647.html

 交通事故调解书有哪些内容_交通事故调解书效力如何 http://s.yingle.com/y/jt/1562646.html

 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余市水路运输管理实 http://s.yingle.com/y/jt/1562645.html

 怎样认定交通事故工伤_认定交通事故工伤需要哪些材料 http://s.yingle.com/y/jt/1562644.html

 被割麦机绞伤不属于交通事故法院判保险公司不必担责 http://s.yingle.com/y/jt/156264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国外对酒后驾车如何处罚

http://s.yingle.com/y/jt/1562642.html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 http://s.yingle.com/y/jt/1562641.html

 【酒后驾驶】酒后驾驶专家解析

http://s.yingle.com/y/jt/1562640.html

 交通事故调解应怎么进行_交通事故调解书包括哪些内容 http://s.yingle.com/y/jt/1562639.html

 未成年人交通肇事后逃逸_其父亲承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http://s.yingle.com/y/jt/1562638.html

 审理道交案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http://s.yingle.com/y/jt/1562637.html

 北京什么时候查酒后驾驶

http://s.yingle.com/y/jt/1562636.html

 关于铁路运邮的规定

http://s.yingle.com/y/jt/1562635.html

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_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http://s.yingle.com/y/jt/1562634.html

 骑公车撞伤人,披萨店与员工共赔偿单位因管理不善须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http://s.yingle.com/y/jt/1562633.html

 交通事故致男子精神病复发_肇事者应赔偿治疗费用 http://s.yingle.com/y/jt/156263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无证驾驶致人重伤并逃逸,承担多大的责任 http://s.yingle.com/y/jt/1562631.html

  判决书格式 http://s.yingle.com/y/jt/1562630.html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治理水路乱设站乱收费乱罚 http://s.yingle.com/y/jt/1562629.html

 探讨引发的伤亡待遇问题

http://s.yingle.com/y/jt/1562628.html

 交通事故多方有责赔偿责任共同承担 http://s.yingle.com/y/jt/1562627.html

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_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 http://s.yingle.com/y/jt/1562626.html

 交通事故财产保全何时申请_交通事故如何申请财产保全 http://s.yingle.com/y/jt/1562625.html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水路货物运输中索赔期问题的 http://s.yingle.com/y/jt/1562624.html

 收取3年车险费却只投保1年

http://s.yingle.com/y/jt/1562623.html

 贵阳市水上交通管理办法

http://s.yingle.com/y/jt/1562622.html

 交通部关于加强国内水运市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 http://s.yingle.com/y/jt/156262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交通事故该怎样取证_交通事故取证应注意些什么 http://s.yingle.com/y/jt/1562620.html

 雇员无证驾车肇事车主担责

http://s.yingle.com/y/jt/1562619.html

 车祸逃逸又自首肇事逃逸赔偿获邢 http://s.yingle.com/y/jt/1562618.html

 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合同

http://s.yingle.com/y/jt/1562617.html

 安徽省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已修正] http://s.yingle.com/y/jt/1562616.html

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如何鉴定_交通事故残疾赔偿金怎么算 http://s.yingle.com/y/jt/1562615.html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上交通违章处罚暂行办法 http://s.yingle.com/y/jt/1562614.html

 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涉外旅游船运输市场管理的 http://s.yingle.com/y/jt/1562613.html

 快速路上惊现男尸_被碾压致死5名车主平均担责 http://s.yingle.com/y/jt/1562612.html

 交通事故双方均无责任保险公司分文不赔 http://s.yingle.com/y/jt/1562611.html

 责任认定的时限是如何规定

http://s.yingle.com/y/jt/156261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警车超速撞向挂车致人死亡,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http://s.yingle.com/y/jt/1562609.html

 【酒后驾驶】公安部公布酒后驾驶处罚新规定 http://s.yingle.com/y/jt/1562608.html

 关于购买人使用分期付款购买的车辆从事运输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保 http://s.yingle.com/y/jt/1562607.html

篇3:用排除法认定起火原因的探讨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随意用排除法认定火灾原因

自从规定可用排除法认定起火原因之后, 很多火灾调查人员就过度依赖排除法, 凡起火原因拿不准的, 就用排除法。有的以此为挡箭牌, 在工作中消极懈怠, 不认真收集证据, 本应查清的火灾, 用排除法认定得似是而非。据统计, 目前基层采用排除法认定的火灾案件, 占了一般程序调查案件的20%, 比例相当高。笔者认为, 排除法是无法直接查明起火原因时的一种无奈选择, 即使排除或不排除得十分完善, 也属于原因未查清, 难以为当事人在火灾处理或民事纠纷中提供有力的证据。所以, 一定要慎用排除法, 不得随意使用, 更不能滥用。当事人对这样的认定提出质疑时, 要耐心解释, 切不可认为法律规定可以这样认定, 就粗暴地驳回。

1.2 排除或不能排除时证据不足

(1) 排除某种原因的证据不足。很多调查人员只习惯于直接认定时, 围绕成立的起火原因搜集证据, 构建证据链, 但在排除某种原因时, 不注重证据搜集。目前突出表现在排除雷击起火方面, 即只是了解到火灾时无打雷下雨等现象就排除雷击, 但在在调查案卷中没有任何可以排除雷电的气象资料或证言。另一个比较突出的是排除放火嫌疑, 排查不深入, 未全面调查有关嫌疑人员就排除放火。有的认为起火点在室内, 就能排除放火, 这样作出的认定不但证据不足, 而且风险很大。

(2) 不能排除某种原因的证据不足。这个问题更为普遍。如认定不排除遗留火源, 但对现场是否有遗留火源的可能、可能是什么种类、能否引起火灾等情况未进行调查和论证。有的根据起火当天打雷下雨, 就不排除雷击起火, 而未分析雷击时间和起火时间的关系以及起火点是否会受雷电影响等情况。有的根据起火时家用电器烧坏, 就不排除过电压引起火灾的可能, 而未搜集起火点处是否有用电设备等证据。笔者认为, 不排除而又不能确定某种原因, 意味着要认定该原因证据不足, 要排除也证据不足, 鉴于目前对不能排除某种原因的证据要求尚无明确规定, 证据是否充分, 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要认定某一原因, 应当具备能认定的基本要素, 那么要不排除某种原因, 就应当具备其中的部分要素, 如基本要素均没有或缺乏最关键的要素, 应视为证据不足。

1.3 排除或不排除得不全面

(1) 未排除当事人关注的起火原因。有时真正的起火原因不一定重要, 当事人争论的原因才是焦点, 有的调查人员对当事人关注的原因只字不提, 但专门排除与现场毫无关联的一些原因, 显然意义不大。如某农村房屋火灾, 烧毁10 余户, 由于建筑耐火等级低, 现场烧毁彻底, 无法查明原因。火灾后, 村民强烈反映, 火灾系供电电压过高, 造成设备故障引发, 并欲找供电局索赔。但消防大队未对此情况进行调查, 在认定书中也只字未提, 造成当事人申请复核。又如一城市住宅火灾, 户主强烈反映系冰箱引起, 试图找冰箱厂家索赔, 辖区支队虽未查明原因, 但通过勘查排除了冰箱引起火灾的可能, 出具了排除冰箱引起火灾的认定, 当事人也未再纠缠。

(2) 未认定排除的起火原因。有的直接作出不排除某种原因, 未认定可排除什么。如某居室火灾认定为:“起火部位在卧室, 不排除电气故障引起火灾的可能”。显然, 根据这一结论, 无法知晓是否能排除放火或用火不慎等情况。由于包含信息过少, 所涉及的民事责任无法界定, 即放火等外界因素与室内电气故障原因所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截然不同, 起火户和其他几家受灾户在民事赔偿中争论不休, 均提出了复核申请。因此, 排除和不能排除的原因, 应尽量全面地包含起火点处可能存在的起火原因, 才有利于分析确定民事责任及火灾处理。

(3) 未认定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即认定了起火点, 排除某种原因后, 认定就结束了。如果消防大队对一起火灾的认定为:“起火点位于客厅西北角, 起火原因排除纵火、用火不慎、雷击和电气火灾”。当事人提出质疑, 不明确火灾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遂复核上访。这种认定之所以引起争议, 主要是排除几种原因后, 剩下的原因全凭想像, 和原因不明没有分别, 不利于火灾处理。本起火灾经分析后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就是将起火点可能有的起火原因全都排除了, 不能排除的一个也没有, 复核确定系调查不深入而做出的错误认定。

2 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1) 不能排除的几种原因之间不宜相互排斥。笔者认为, 排除法的规定, 主要是在起火原因无法查明的情况下, 让《火灾事故认定书》包含更多的信息, 更接近事实真相, 为火灾处理提供更有力的证据。但如果不能排除的两个原因之间相互排斥, 则不但不能为火灾处理服务, 反而会引发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如某高速路上一货车火灾, 消防机构认定起火点位于车厢中部, 起火原因排除车辆电路和油路故障引起的可能, 不排除装载的货物自燃和外来火源引起的可能。显然, 货物自燃和外来火源中只有一个才是真正的起火原因, 但如果为货物自燃, 民事责任方就应为物流公司, 如果为外来火源, 车主就应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笔者认为, 这两个原因是相互排斥的。在这个案例中, 物流公司和车主都不服该认定, 都提出了复核申请。又如一农村房屋火灾, 消防机构认定起火点位于房屋室外的电表处, 起火原因不能排除电表前线路故障和外来火源引起火灾的可能, 而不能排除的两个原因也是相互排斥, 造成户主和电力部门纠纷, 引发了信访。以上两例火灾, 虽然符合认定规则的要求, 且也可能发生这种无法分清的情况, 但这样认定的意义不大, 且直接触发矛盾, 不宜提倡。面对这种情况, 应当进一步深入调查, 尽量避免出现矛盾的认定。比较合理的是, 不能排除的两个原因所产生的民事责任可归结到同一当事人, 如认定起火部位在客厅, 不能排除室内电源线电气故障和用火不慎引起火灾的可能, 这样, 民事责任都指向户主, 对火灾处理有利。

(2) 无直接证据证明, 但具有唯一性的原因不宜用排除法形式认定。《火灾原因认定暂行规则》规定, 认定起火原因应当列举所有能够引燃起火物的原因, 根据调查获取的证据材料逐个加以否定排除, 剩余一个不能排除的作为假定唯一的起火原因。当能证明这个假定的原因能确定的, 即为起火原因。但很多现实情况是, 能够将其他原因都排除, 剩下一个唯一的起火原因, 但这个原因却无证据能够确定。此时, 将起火原因认定为这个假定的唯一原因, 还是认定为不能排除这个原因, 成为广大火调人员的两难选择。如某农村房屋火灾, 在排除其他原因后, 怀疑系电表前的铝芯电源线故障引发火灾, 但由于铝芯线熔点低, 未能收集到电气故障痕迹, 消防机构出具了“不能排除电表前的线路发生电气故障引发火灾”的认定结论, 最后电力部门拒不赔偿, 产生了严重的纠纷。另一起火灾, 消防大队出具了“不能排除邻居张某燃放爆竹引起火灾的可能”的认定结论, 张某提出质疑, 认为这个认定结论匪夷所思, 是一个假设性的结论, 拒不认账。后总队复核时发现, 张某在火灾时确有燃放烟花的行为, 且能排除其他可能, 但由于无人看见有烟花落在起火屋顶, 也未能在起火点附近提取到烟花残骸, 缺乏直接证据, 大队为保险起见, 用排除法的形式作出了认定。

这两起火灾, 笔者认为均不宜用排除法认定。因为, 不排除某种原因, 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认定, 不利于火灾处理。事实上, 假定的唯一起火原因, 虽不能正面证明, 但其他起火原因排除后, 证据链已经形成, 是可以认定的, 这种方法即为间接认定法, 是经过多年实践且被证明为卓有成效的方法。况且, 很多火源具有易灭失性, 如烟头火灾、铝芯线电气火灾等, 难以正面证明。这就需要我们全面调查取证, 综合分析, 形成完善的证据链, 小心求证, 大胆认定。

(3) 不宜作出不能排除人为放火的认定结论。出具“不能排除人为放火”的认定结论, 会让当事人无所适从。笔者在复核时遇到一起住户火灾, 消防大队查明起火部位位于室外墙角处, 认定起火原因“不排除人为放火或电气火灾的可能”。该住户对这个结论十分不解, 专门委托了律师办理复核申请事宜, 律师函中写道:如果是人为放火, 我就是受害者, 请移交刑侦部门查明真凶;如果是电气原因, 就是我的责任, 我不但要承担自己的损失, 还要赔偿其他几户的火灾损失, 现在我该怎么办。后来在复核时了解到, 因起火点在室外, 确存在放火的客观条件, 但又找不到有力证据移交。而起火部位上方的电线在火灾后又被移走, 也不能排除电气火灾的可能, 故出具上述结论。后复核人员进一步调查, 追回了遗失的电线残骸, 联合刑侦部门查明无放火动机, 最终复核认定为电气火灾, 澄清了事实。仔细分析这一案例, 问题主要出在火灾案件性质未确定。因为如果涉嫌放火, 消防机构应出具《案件移送通知书》, 并移交公安刑侦部门调查。而消防机构出具“不能排除人为放火”的认定结论, 将认定书送达给当事人, 就意味着案件未移交, 即火灾事故是按照非放火案件的程序调查处理, 但认定结论中又暗含了涉嫌放火的可能, 明显自相矛盾, 分不清到底是火灾刑事案件还是一般性的火灾事故, 案件性质未确定, 火灾处理也无从谈起。

3 对策和建议

(1) 谨慎使用排除法形式认定起火原因。要充分认识到这种认定结论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争议性和面临的风险。如果由于客观条件限制, 使用了这样的认定, 要耐心向当事人解释说明, 争取理解, 减少争议。

(2) 进行法理解释。排除法认定的形式是我国火灾调查工作的一个创新, 体现了调查工作的实事求是。但由此带来的理解问题, 还需要立法部门从法律层面、司法实践等方面进行法理解释。

(3) 进一步完善证据规则。主要是在《火灾原因认定规则》中细化对排除法的规定:一是进一步明确排除法使用的前提, 要严格限制使用排除法形式认定。二是要明确排除或不能排除某种原因的最低证据要求, 如不排除电气火灾、雷击起火等应具备哪些证据。特别是排除放火嫌疑应具备哪些证据尤为重要, 因为这涉及到火灾案件性质的确定问题。笔者认为, 对疑似有放火嫌疑但消防机构又排除放火的火灾, 应通知公安刑侦部门或派出所参与排查, 并将其调查材料和移交资料作为排除放火的重要证据。三是当不能排除的原因只有一个时, 当事人会认为这种原因就是起火原因, 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 建议规定不能排除的原因宜为两个, 而不是目前规定的“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不应多于两个”。四是建议规定不得作出不排除放火嫌疑的认定。五是有人员伤亡或影响较大, 且使用排除法形式认定的火灾, 应当形成消防技术调查报告。对死亡1人、重伤3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涉及追究失火罪或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火灾更要如此。因为排除法使用是否得当, 要视具体证据情况而定。只有通过形成调查报告的形式, 将证据串联起来, 才有利于查找漏洞, 补充证据, 最终形成严密的证据链, 为排除法认定提供有力的支撑。

摘要:分析了近年来公安消防机构用排除法认定起火原因存在的问题, 对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工作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对排除或不排除某种原因的证据要求提出了建议, 为基层火灾调查人员采用排除法形式认定起火原因提供参考。

关键词:排除法,起火原因,火灾调查

参考文献

[1]王鹏, 吴忠华.火灾调查中痕迹的运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29 (4) :355-357.

[2]邓京京, 史毅, 刘栋栋, 等.村镇防火安全现状调查与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30 (4) :347-350.

[3]李志峰, 余明高.对一起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和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30 (12) :1197-1200.

[4]李建林.火灾事故调查改革与发展[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24 (6) :773-776.

[5]汪清波, 黄泉生, 黄友银.关于火灾事故调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4, 23 (1) :92-94.

篇4:浅议工伤认定的排除条件

关键词: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认定及排除

一、多渠道发现非法证据

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非法证据主要可分为两种途径,一是依职权主动发现非法证据;二是检察机关在收到反映存在非法取证的证据、线索等情况后进行审查,确认存在非法证据并依法予以认定并排除。

(一)主动发现非法证据

1.审查案卷材料

检察机关接触案件是从审阅案件材料开始的,审阅案件材料可以帮助检察机关掌握基本案情、查清案件事实、核实相关证据。检察机关在阅卷过程中,可以发现相互矛盾的证据材料,然后判断非法证据是否可能存在。

2.讯问犯罪嫌疑人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查明是否有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的重要步骤。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前的讯问是调查核实证据合法性的必经程序,是进一步核实口供可靠性与真实性的重要方法,分析口供与其他证据之间有无矛盾、相关性大小的必要准备。

3.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基于辩护律师的特殊地位,犯罪嫌疑人对其有充分的信任,能将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这点是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都难以做到的。缘由于此,检察机关在调查核实证据时,应主动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从中发现是否有非法证据的痕迹。

(二)仔细审查非法证据

非法证据的发现渠道必须得到不断地拓宽,应规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犯罪嫌疑人或是其辩护律师具有启动和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权利,由检察院进行是否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权衡,综合各方利弊,以作出排除与否的判断。检察机关在收到侦查部门移动审查起诉的材料时,应当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权利。

二、多种手段调查核实非法证据

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都必须认真审查核实相关证据,形式上排除了非法的可能,就要进一步对证据的合法性进行实质审查,判断其是需要绝对排除,毫无自由裁量余地的,还是需要通过解释说明后继续采用的,这都需要公诉人——进行甄别。

(一)调查核实侦查机关的录音录像

检察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审查录音录像中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证人的证言、被害人的陈述等内容是否和笔录记载的一致,被讯问人的精神面貌是否正常、语言表达是否流利、外表是否有受伤的痕迹或是有无其他不妥,侦查人员有无保障其适当的休息、讯问的时间地点人员信息是否前后一致等情况。

(二)调查核实犯罪嫌疑人的伤情鉴定意见

公诉部门应当获得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身体健康状况有关的资料,犯罪嫌疑人的健康检查记录等。获取犯罪嫌疑人同监室人员的证言,了解犯罪嫌疑人平常的精神状态,在押期间的表现,是否表露过自己遭受刑讯逼供的事实。对于犯罪嫌疑人无法及时进行伤情鉴定的,笔者认为可以赋予辩护律师申请进行伤情鉴定的权利,在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如发现其身上有伤痕或是犯罪嫌疑人有反映刑讯可能情况的,辩护律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申请进行伤情鉴定。

(三)刑侦配合建立绩效考核体制

侦查人员在审查起诉阶段也应注重积极配合检察人员认定证据。我国在程序规则改良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司法系统内部的政策导向以及司法组织内部的绩效考核制度之合理性。例如,在美国,警察内部有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纽约警察局有强有力的内控系统去监督警察的行为,处罚措施非常严厉,如果违反规定程序可能会扣除大笔的年薪。鉴于此,我国宜将非法证据排除率纳入侦查机关的考核体制中去,将破案率与非法证据排除率的总和作为侦查机关绩效考核的最终考评标准。

三、补救瑕疵证据

对于证据存在的瑕疵,主要是指程序瑕疵,办案人员应向侦查人员提出补救方法。补救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重新调查取证。检察机关可以退回侦查,也可以直接补正,然后让侦查机关开具情况说明。通过重新调查取证,使整个取证过程合法化,使瑕疵证据得到补正,以要求法庭将其作为定案的根据。二是对那些无法重新勘验或是检查、鉴定的证据作出合理的解释或说明。应该要求侦查人员出具说明的同时附上相关的取证手续、取证证明及人证物证等,承办人员应当依据法律的规定,制作证据审查报告,并提出排除建议。

四、依法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在我国,犯罪嫌疑人可以向检察机关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申请,提出侦查机关非法收集证据的控告,委托辩护律师收集相关线索和材料。检察机关应就这些线索和材料认真审核,只要达到了检察部门对侦查人员调取证据的合法性产生合理怀疑的程度,就应积极对证据进行实质审查并主动配合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收集证据,必要时予以权利的保障,以制约侦查机关的权力,抗衡侦查机关主动的地位。

五、完善对非法证据认定的异议处理机制

检察机关在经过对证据的审查后,认为确系非法证据的,可直接予以排除,并做好审查意见书,列明排除的原因及相关的证据。对于影响案件审判结果的证据需要排除,对定罪量刑至关重要的,应当及时向有关负责人请示,并对排除意见的认定按照规定进行审批。侦查机关对排除非法证据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请求复议;对复议结果还是不服的,可向上一级检察机关请求复核一次;上一级检察机关应当立即复核。

总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尽管在理论上和实务操作中都存在种种的不完善之处,但两个证据规定的出台以及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都表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应用日趋完善,也表明我国维护程序正义,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

篇5:工伤认定申请条件

首先,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第二,主要理赔范围包括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医疗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生活护理费等。

第三,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具体规定进行赔偿。

第四,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前提条件是“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是两个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同时还得是“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负伤、致残或者死亡。事故伤害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等类似伤害。】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是指非工作时间内,具体讲是开工前或收工后的一段时间,譬如上班时间为9点到12点然后又14点到18点结束一天的工作,但是职工提前在8点30分到岗或者下班后做完收尾工作时间到 18点半等等,均可以认定为“工作时间前后”,但是有一点则特别重要,其目的必须是从事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比如为启动机器做准备工作,或者关闭机器后收拾与工作有关的机器、工具等。】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工

快速充值

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必须同时具备,并且必须是在履行本职工作,这里受到的伤害是“非工作原因”,是来自本单位或者外界的 “暴力、意外等”所致。打比方,有人在职工履行工作职责的时候蓄意对职工进行打击报复,对其人身进行直接攻击,致使职工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等。】

(四)患职业病的。【即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因工外出期间”含因工出差以及因工临时外出办理业务等,同时必须是在发生事故时正在履行工作职责,即因工作原因外出,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时下落不明。】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人身伤害事故的。【“上下班途中”指从居住的住所到工作区域之间的必经路途,必要时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对于探亲访友时遇到的人身伤害事故,不能认定为工伤。】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还应该增加关于非法驾驶的问题,这种问题一般驾驶二轮摩托车居多,对于非法驾驶(无证驾驶的)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这是一条法律上的兜底条款规定,由于工伤事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仅需要专门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范性强制性规定,也需其他法律法规做出相应调整,对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也应当纳入本条例调整的工伤范畴中。】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同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两个条件须同时具备:“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是指:

1、职工突发与工作无关的及并导致死亡。如果是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而导致死亡,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工伤。

2、在工作岗位上突发与工作无关并没有导致立即死亡的疾病,但是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

效死亡的,视同为工伤。】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针对转业军人的保护,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履行职责中负伤致残,依据《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之规定,军人伤残对于经有关部门评残,取得伤残军人证的退伍军人,如果在用人单位旧病复发,视同为工伤。这主要考虑到革命军人为国家利益已经付出代价,为切实保障革命军人的利益而做出这样的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篇6:浅议工伤认定的排除条件

案情简介

原告向某于2008年5月来到相距2000余公里远的江苏省北部某县某厂工作,6月4日凌晨在拉钢条时将右股骨颈扭伤骨折,工厂老板后送向某至乡医院住院治疗行内固定钢钉术并支付了住院医疗费。6月30日,双方经某乡司法所见证,该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达成调解协议,主要内容为:

一、向某在乡医院的7000元医疗费用由厂方负责;

二、厂方支付向某10000元补助费;

三、向某以后产生费用由向某负责;

四、双方今后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对方提出任何要求;

五、协议签字生效。之后,向某拄着双拐在亲友搀扶下辗转回家休养。2008年11月4日向某在家乡经某司法鉴定所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鉴定为九级伤残。这时,原告向某方知自己对原调解协议承诺存在重大误解,并认为订立调解协议书时显失公平,遂向苏北某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08年11月12日,该仲裁委员会以证据材料不具备(实为无工伤认定书)为由下达不予受理通知书。当日,向某即依据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规定,向苏北某县法院起诉厂方:一是要求撤销双方签订的调解协议书第二、三、四、五项,二是要求厂方支付工伤赔偿金10万余元。

意见分歧

围绕该诉讼是否立案,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是经过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本案系劳动争议案件,应当仲裁前置,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原因,就是没有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因此没有工伤认定书,就不符合劳动争议案件的立案条件,应下达不予受理裁定书。

另一种意见认为:诉讼立案是程序审查,本案原告遵从劳动争议诉讼仲裁前置规定,已经申请劳动仲裁,符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更规定的立案条件,应当以劳动争议案件立案,同时,原告向某的第一项诉讼请求是撤销之诉,亦符合立案条件,均应立案受理原告向某的起诉。

法理评析

本案工伤发生后,厂方送向某住院治疗,并支付医疗费,双方经过依法成立的某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对向某在厂方工作期间受伤这一事实没有争议。双方在调解时,争议的是钱多钱少问题,由于厂方未向某进行伤残程度鉴定,向某不知自己的损害后果。因此在调解时,向某对自己的伤势程度是存在重大误解的,10000元的工伤补助费与其九级伤残的权益亦是严重失衡。司法解释规定,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具有合同性质,向某以重大失误,赔偿结果失衡为由要求撤销该合同的部分条款,是符合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同时也是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之规定的,应当予以立案。

向某的第二项诉讼请求,是要求厂方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诉争的是劳动争议问题,是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也是本案的基本法律关系。2008年5月1日实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第一款

(二)项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由于原告向某认为存在重大误解,其结果又显失公平为由要求撤销调解协议书,为此原告向某又申请劳动仲裁,是为了实现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仲裁前置程序,该条明确规定,“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原告向某的起诉。由于第一种意见参照了2007年1月12日《江苏省劳动仲裁案件研讨会纪要》第十项“当事人就工伤待遇已经达成赔偿协议后,劳动者又提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如何受理和处理”精神,“仲裁委员会应以工伤认定书和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作为受理案件的条件”,“仲裁委员会审理上述案件时,不应以撤销协议作为前提条件”。受其影响,第一种意见把仲裁立案条件与诉讼立案条件混淆而不予受理向某起诉,是一个适用法律的逻辑性错误。

针对原告向某的起诉是否立案受理,之所以有不予受理的意见,就是这种观点把立案的程序性审查演化成了对本案实体性的审查,认为工伤认定书是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程序性问题亦是不妥当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是调解、仲裁与诉讼,没有任何涉及工伤认定的规定,由引可见工伤认定书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一个证据问题,涉及的是实体处理,而不是程序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这里,工伤职工或亲属,是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也可以不申请工伤认定的,当“职工或者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这是《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非常明确的规定了工伤认定书是证据,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不是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立案的程序条件。

综上,第二种处理意见是正确的。

上一篇:树立优良学风总结下一篇:文化产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