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通讯稿

2024-06-17

听课通讯稿(精选5篇)

篇1:听课通讯稿

9月9日星期二,是开学的第二周。上午第三节课,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期初工作会议在会议室(中)举行。本次会议由教务处罗明娇主任主持,32位语文教师参加。就本学期的语文教研工作思路、计划和大家进行了交流。

罗明娇主任首先带领老师们学习《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和《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教案、作业具体要求》,提出了以下五点具体要求:

1、集体备课,4-6年级继续举行全西陂“三导集体备课”模式,一课一反思,习作教案和反思单列。2、继续实行随堂听课制。3、作业批改格式采用等级制,错题要有二次批改。4、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记录完整,红笔点评得当。5、每位教师每学年开一节公开课,并做出具体安排。

接着罗主任对语文教研组活动进行了具体指导和安排:双周举行语文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教学工作任务及相关老师进行教学研讨主题发言,注重组内教师的分层培养,使新、青年教师能较快地脱颖而出。单周举行各年段语文备课组内教研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组织集体备课和学习研讨,发挥各备课组长力量,带领、指导老师进行扎扎实实地教学研究与改革,提高组内教师业务能力。

最后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对《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大阅读活动方案》和《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初稿进行讨论,老师们群策群力、踊跃发言、为方案的完善献计献策。

本次语文教研组会议为新学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我校语文教学质量一定会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稳步提升,在和谐合作的氛围中奋进、在融合交流里创新发展!

篇2:听课通讯稿

随堂听课活动总结

开学以来,我们3人听了18名教师的常态课。这次听课活动和以往相同,一是没有提前通知,二是听课后马上进行了交流反馈。评课也是主要针对问题,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想通过一些必要的活动,来帮助大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进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我们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听课评课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反思,有很多想法,今天利用这个时间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绝大部分被听课老师都能用心去准备这节课,做到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教参,不上没准备的课。这一点,敖卜小学、桑树小学和中心小学做得尤其好,桑树小学我们去的时候教室里没有供电,老师们就充分利用小黑板和纸片,将复习题或单词等事先写好,不占用学生的时间。敖卜小学和中心小学则充分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2.很多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如张佳慧老师的课堂氛围的调动和学生行为的习惯养成颇有特色,开课伊始,一个ready go 就将课堂气氛调动了起来,整节课学生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书本摆放整齐,行为习惯养成非常好;王金婷老师的词句训练扎实到位,贴近考点;郭胜利老师的二类字教学层次清晰,很有特色;崔丽佳老师的游戏设计既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巧妙地巩固了知识点;刘婷婷老师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令课堂的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张晓娇

老师的朗读声情并茂,课文分析引领到位;宋慧老师的写字教学方法多样,变枯燥为丰富;侯平和王伟老师充分利用实物展台复习导入,变繁琐为简易;李艳红老师对课前预习的布置详细周密,而且堂堂有积累。

这次听评课,我们看到了每一位老师的课堂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看到了老师们都还有发展的空间。下面我就来说一说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二.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1.知识点的错误。

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我想我们应该都不想听到孩子们或家长在背后讲究我们,说某某老师啥啥啥给讲错了,这既损毁了我们作为教师的个人形象,也损毁了学校的形象;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我想我们应该也不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师把知识讲错。我们不想追究你过去曾讲错了什么,我们只想在今后的课堂上这样的错误不要再犯。其实,有些知识你模棱两可,掌握不太好这可以理解,我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也要多方请教,多方查证。在我们郝家,就连我们这些教了十几年的老教师,当遇到校不准的问题时,也会拿着教材、教参去请教,或者上网查询。我举这个例子想要说的是,只要课前准备充分,真正做到熟读教材、教参,知识点的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能真真正正备好每一节课,不再把知识讲错。

虽然我不想说惩罚,但我还是得说,校领导班子决定,类似错误

发现一次,师德考评视为不及格;3次则在本不评优选先。

2.部分教师课前准备不足,1根粉笔一堂课。这也不是不可以,也不是非要求你用多媒体,非要你纸片子满天飞。但小黑板我们总有吧,花个几分钟抄个复习题、例题的时间总能挤出来吧?这不是形式化,而是有些课堂内容用小黑板等手段展现会更好,比如复习题、例题的出示,规律的总结。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这里我想说一说多媒体的使用,我们提倡在课堂上使用课件,真的能提高教学效果。这里我举一个例子,三年级教长度单位,有这样一道题,(课件演示)。我想通过我的操作,课件的好处就不言而喻了。可能有的老师说,我班没有多媒体,那我只能说很遗憾。我想说的是那些有多媒体的村小的班级,你们何其幸运?还记得我们村小安第一套多媒体的时候,安在了吴爱华,也就是现在的郭胜利班,那给我眼馋的哪,真恨不得和人家调换一下教室。可是有些老师放着这么好的条件弃之不用,真是暴殄天物啊!更何况咱们今年试行电子备课,数学的课件我已经全套上传到集体备课群里、英语的课件也已经由我和侯平上传到群里,语文的课件我们要求配备课时的三分之一,相关老师会定时上传。方便条件已经给你了,你只需要下载,结合自己班的情况稍作修改就可以使用了,有何乐而不为呢?

3.个别教师基本功还需锤炼,有的老师黑板字还不够工整规范,也有的老师普通话不规范,还会出现平翘舌的错误。老师就是人样子,还希望老师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们一个好的榜样。

三.一点建议

1.很多老师在课上都有让学生板演的环节,这点非常好。建议在学生板演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2.建议在英语课上,能放一放录音机,让学生听听,读读,练一练耳朵,培养一下孩子们的听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很多老师的语文课上都有学生书空的环节,这点也非常好。书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老师写字,学生在下面无所事事,甚或溜号打闹的现象出现。建议孩子们在书空时不哑巴书空,可以说出来。也建议在英语课堂的字母或单词书写环节,也让学生跟着书空。

4.建议老师们在课堂管理上下一些功夫,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从坐立行走到书本文具的摆放,都要有自己的要求。张佳慧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我们提倡教师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你可以是一个口令,一个手势,甚或一个暗号,只要你发出来了,学生就会有所响应,有所行动。比如张佳慧老师的ready,go;yes or no?比如你一拍掌学生就会停笔,又比如你一说什么,学生就会接下一句,并做好相关的动作。这些,每班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篇二:随堂听课2 市七中第二周随堂听课安排表

2012.9.11 篇三:语文教研组活动通讯稿

新学校、新学年、新起点、新跨越

——语文教研组期初会议 9月9日星期二,是开学的第二周。上午第三节课,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期初工作会议在会议室(中)举行。本次会议由教务处罗明娇主任主持,32位语文教师参加。就本学期的语文教研工作思路、计划和大家进行了交流。

罗明娇主任首先带领老师们学习《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和《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教案、作业具体要求》,提出了以下五点具体要求:

1、集体备课,4-6年级继续举行全西陂“三导集体备课”模式,一课一反思,习作教案和反思单列。

2、继续实行随堂听课制。

3、作业批改格式采用等级制,错题要有二次批改。

4、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记录完整,红笔点评得当。

5、每位教师每学年开一节公开课,并做出具体安排。

接着罗主任对语文教研组活动进行了具体指导和安排:双周举行语文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教学工作任务及相关老师进行教学研讨主题发言,注重组内教师的分层培养,使新、青年教师能较快地脱颖而出。单周举行各年段语文备课组内教研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组织集体备课和学习研讨,发挥各备课组长力量,带领、指导老师进行扎扎实实地教学研究与改革,提高组内教师业务能力。

最后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对《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大阅读活动方案》和《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初稿进行讨论,老师们群策群力、踊跃发言、为方案的完善献计献策。

本次语文教研组会议为新学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我校语文教学质量一定会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稳步提升,在和谐合作的氛围中奋进、在融合交流里创新发展!篇四:随堂课听课教案反思

习作《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习作重点 :

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把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生活习性等介绍清楚。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 明书也可以带来。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我们这单元学习的是什么体裁的课文啊? 生:说明文!

师: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呢?

师:说明文是一种说明性很强的文章,比如我们刚学习的《鲸》、《松鼠》等等,想我们说明、介绍某种事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怎么写说明文。

二、指导观察

1、师:首先你要向别人说明你要介绍的是什么事物,它可以是? 生自由回答:家用电器、玩具、水果、蔬菜等等的东西。

2、师:首先不管你介绍什么,要把他们的特点介绍出来,比如文具有什么?玩具呢?男生喜欢的玩具有变形金刚,女生喜欢的有什么?布娃娃?

师:讲到玩具每个人都很兴奋。确定了我们要写的东西后,然后用到我们学过的方法,有哪些?

(生答: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3、师:如果你选择的是文具,那你要怎么写?例如铅笔盒,它看起来不起眼,确实文具中最有内涵的。(教师拿起一个铅笔盒向大家展示)

4、我们可以从他的外形特点,使用方法来写。

长有多长?高有多高?宽有多宽?然后介绍它的颜色,打开来,我们可以介绍一下它的功能。

5、师:假如是家用电器的话,我们经常接触的又有什么?(学生回答:洗衣机、冰箱??)

首先我们要先介绍它的外形,比如微波炉,“妈妈给我家买了一个格兰仕的微波炉,它??”(教师读范文。)这一段介绍的是它的外形。

紧接着我们可以写它的内部构造,??(读范文)作用,对人类的贡献,??(读范文)举个小事例,“有一次??”(读范文)

6、(接下来,以同样的方法分别介绍玩具、水果、蔬菜的写法)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精彩片断、说明方法)。例文

2、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特点。)

3、说说自己文章的开头、结尾及写作思路

四、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列提纲

五、起草

六、板书 写一物品 1确定物品名称,总印象。2按一定顺序写。3表达喜爱之情。

习作《介绍一种物品》教后反思

今天,学校教务处教研室组织教研组长和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在我班听了一堂随堂课。我教授的内容是第三单元习作《介绍一种物品》。授课之后,听课组成员对本堂课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指出了本堂课的许多不足之处,我也从听课老师的评价中陷入了深深了思考。

这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篇说明文,目的是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操。

我的教学设计步骤大致是这样的:

首先,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导入,进而引出什么是说明文,然后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说明方法,学习习作要求。

接下来,教师讲解介绍实物应重点介绍哪方面,从如何介绍玩具、水果、蔬菜、文具、电器等几方面做以指导。并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并试着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最后出示范文,并赏析。赏析过后,指导孩子们列作文提纲,课结束。我这节课的不成功之处:

一.首先是孩子们的实践活动,就像校长说的那样,有些不实在,只停留在面上,教师牵的过多,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设计没有完整的环节,教学内容感觉支离破碎,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大方,发言并不积极。

二.缺乏教育机智。对课堂的调控还有些欠缺,学生对范文领会不到位时,教师没有想方设法解决,而是草草了事,匆匆忙忙结课。孩子们在下面都说得很好了,但是教师没有根据孩子的发言,让学生深入地探讨如何在讲述特点时适时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选取的范文不够典型。如果此时,我能给孩子们一些好的提示,或是鼓励,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了吧!

三.作文课不但要重在指导,还要做好讲评。我在这方面意识还需加强。上一堂好课,并不是一日之功。那是需要每节课都要潜心钻研教材,应势利导,此外丰富的经验铸就冷静的气场。

通过这次随堂课课,我懂得了要想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精备课,勤思考,常推敲。篇五:教师随堂听课心得体会

教师随堂听课心得体会

今天聆听了xx老师的一节课——《统计与可能性》。这是一节随堂听课,没有过多的修饰,真实的课堂,却上的很精彩。需要我学习的几个点:

1.针对基础点、关键点和难点狠狠抓住不放,多花笔墨搞突破。

认识可能性二分之一,这是本课的基础点,同时也是学习整个可能性的难点和关键点。这个内容说是基础点,是因为学生认识了可能性二分之一,其它的可能性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或者说是由此可以拓展思考了;说其是难点,是因为学生对于可能性的认识,很容易认为可能性二分之一,就是科学的二分之一,而忽略了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就是说,学生很容易把这个不确定的事件当作确定的科学的事件来建构自己的概率观念;说其是关键点,是因为只要学生对可能性二分之一理解了,学透了,就可以把握学习和认识可能性的要领和方法,以后对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等,都会理解了。

xx老师抓住了这个课堂三点合一的要害处,设计了抛硬币示范活动,两人小组抛硬币活动,10个小组交流活动,小组交流抛硬币体验体会回报活动,紧接着,把小组抛硬币活动的成果进行了整合,同时紧抓不放,继续延伸拓展到世界抛硬币成果展示,使学生的认识进行非常广泛,而且非常清澈见底的提高和上升——抛硬币的次数越多,可能性越是接近科学的可能性二分之一,抛硬币的次数要达到更多次,甚至是无数次,才有可能达到科学的二分之一。同时,在学生脑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坚定信念——可能性是属于不确定的。这一个教学过程,是全课堂的根基所在,是课堂由此以后进行顺利、步步为营的基点,是整个课堂得以成功的源泉。2.把引入的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活动,作为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调味香料。

xx老师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的活动比较多,但是,凡是与教学内容无实质关联的活动,都没有把学生引入“瓮”中,而是起到调动学生学习情

感作用后,就马上引领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或者是引领到另一个教学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

3.以直观化难为易。xx老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或者是设计的练习题,可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并没有感觉到学生难。究其原因,就是学生都有可以见到或者拿到、摸到的学具,具备了这一直观形象都特点,学生才可以有话可说,有理可辩。

篇3:听课通讯稿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 本着深入农村建设, 传承农民工人的奉献精神, 提倡增添绿色, 保护环境的主旨, 我们南通小分队再次走进了农村, 走近了这两项古老而又神圣的职业。

前篇:出征仪式

7月5日,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级南通社会实践小分队踏上了实践的征程。

上午7点整, 队员们准时于小组约定地点如皋车站集合, 举行了一下简单的出征仪式。身着统一的学校实践活动队服, 带着些许憧憬与陌生感, 这个暑假, 来自南通各县的队员们在一起开始了这份社会的历练。

第一篇:种植篇

烈日当头, 谁不想躺在空调房内美美地享受, 而我们一行人在活动的第一天却踏上了“义务劳动之旅”。首站目的地是种植基地。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农垦的作物不再只是局限于吃的用的了, 社会上的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绿色。于是我们一行人为了我们的绿色计划, 在基地立下许诺:要坚决把绿色进行到底。在园艺工人的帮助之下, 全队全部出动一起植树、种花。经历了不少挫折与失败, 终于在N次的教训过后粗略地学会了种植技术, 第一天顺利地完成了实践目标。

第二篇:捕鱼篇

历经艰辛, 终于完成了种植计划。带着一丝的疲惫, 队员们还是全副武装早早地坐上长途车, 几经转站来到了位于中国四大渔场之一的启东, 开始了我们一天的渔民生活。家家户户都有自家鱼塘, 征得人家同意以后我参观他们的鱼塘, 向农家渔民请教捕鱼技艺。随后我们还来到了长江边、东海边向当地渔民借船捕鱼, 体验出海捕鱼的新乐趣。捕鱼既是一项体力活动又是一项技术活儿, 从中我们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的心志、毅力、胆量。在空余时间, 我们还和当地渔民一起聊天, 听他们讲一些关于海边捕鱼的小技巧, 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当地渔民的淳朴和热情。整个一天下来虽然有点累, 但清点了一下收获, 感觉也还是值得的。

末篇:感受篇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 微笑中带着劳累、汗水中夹杂着辛勤, 我们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酸和不易, 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此时此刻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

篇4:区教研活动通讯稿通讯稿

10月13日,温州滨海学校举行了小学数学学科的16学时培训活动。整个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倍的认识》的数学研讨课课;基于这次研讨课的两个主题交流:基于教材分析的学习目标设定和基于导学单的课堂;教研员雷祖听老师《基于导学作业单的教学设计》讲座。

首先由滨海学校的陈仲琼老师执教三年级《倍的认识》研讨课,课堂内容的主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倍”这个新的关系,通过多个活动逐步建立“倍”的数学模型,在建立倍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应用倍概念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同时也为之后比率学习打好基础。

接着是由天河一小小的王晓彬老师做了《基于教材分析的学习目标评定”》观点交流,王老师先通过课标的目标和要求,从纵向、横向多角度对比苏教版与人教版、新旧人教版教材的区别以及学科知识构架中“比较数量大小”的知识脉络,分析人教版教材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穿插具体分析陈老师观摩课中的一些环节设计和安排。整个讲座的内容详实深刻,细致入微,引人思考。随后天河一小的姜银平老师做了“基于导学单的课堂”的课堂评课,姜老师通过架构图的方式呈现导学课堂和理想课堂的之间产生距离在于的两个“怕”:一怕不讲怎么会。二怕学生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时间。由此展开具体分析以及处理各个环节的方式思考。

活动最后教研员雷祖听老师做了《基于导学作业单的教学设计》讲座,针对导学单的构成要素及如何设计做进一步分析讲解,还表达了对在职教师能尽快做好导学单落实的希望。

篇5:《触摸春天》听课稿

课文的主人公安静是位特殊的小女孩。她是一位盲童;但却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也能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星期三有幸聆听了黄欲胜老师的《触摸春天》。黄老师的课简单质朴,却又意味深长,就像品茶,回味无穷。我就谈谈感触最深的几点。

1、抓住关键词语,层层剥笋。

在导入的环节中,黄老师请学生用四字词语描述春天,激活学生的记忆,再联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描述春天的四字词语。当学生找到“缤纷世界”时,黄老师紧紧抓住这个词,板书,请学生理解。当然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学生已经理解了:“充满色彩、充满生机的世界”。但蕴涵在课文中的有着深刻含义的“缤纷世界”,它的理解远远不止于此。当老师引领学生完成课文的学习时,孩子们已经明白,“缤纷世界”不单单指春天的美丽景色,它更迷人之处应在每个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

同样,“触摸”这个词,也一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题时,学生只能解释“触摸”是“轻轻地摸”,但学习了安静“触摸”春天的语句后,孩子们正确理解了“触摸”是指“轻轻地用心感受”。

在这两个词语的学习中,相信孩子们不仅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们一定发现我们祖国的语言是那样诗意、那样广博。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用大问题贯穿整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

听了黄老师的课,甚至不知道怎样记听课笔记,因为黄老师的教学完全随着学生的回答而机动安排。黄老师有两个大问题:一是“找出安静触摸春天的语句,说说你被她的什么感动了?”,二是“剩下的语言是作者的看法,哪几句话需要大家一起弄明白?”虽然是学生在发表看法,是学生在畅所欲言,但老师一直在用精练的语言不断引导着学生挖掘更深,感受更多,思考更深远。比如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学生对安静能拢住一只蝴蝶的现象,刚开始仅仅停留在“热爱大自然”、“有灵性”上,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更深层地读书,悟出安静能在花丛中走得很流畅,是因为她有坚强的意志力;安静在花香中流连也不仅仅是她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安静的“奇迹”不单单是拢住了蝴蝶,而更是她战胜自我、抗争命运的精神。

再比如,研究第二个问题时,黄老师把各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把数学中的“概念”带入语文的学习,用板画解释了“弧线”、“曲线”,更主要的是通过“弧线”、“曲线”使孩子们更贴近安静的生活,体验到她的生活乐趣和生活磨难,从而明白“只要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3、有效的拓展、人文的关怀。

在了解了安静的缤纷世界后,孩子们对安静这个盲童已经不是同情了,而是对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深深地折服。接着,黄老师安排学生看一些图片,张海迪、盲童、残疾人、千手观音,从这些图片和老师的介绍中,从一遍遍的朗读体验中,学生感受到了残疾人内心的缤纷世界,他们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以及战胜命运的毅力和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肃然起敬,从而使我们回头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在学完课文后,老师请学生说“我想对安静说„„”,孩子们的语言质量都比较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听课通讯稿】相关文章:

听课汇报稿06-20

通讯稿06-21

通讯稿6s04-08

医学通讯稿04-08

长河通讯稿04-09

专利通讯稿04-12

捷报通讯稿04-19

抒情通讯稿05-03

参展通讯稿05-08

验收通讯稿05-09

上一篇:爱鸟节下一篇:高中高二作文900字:永远的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