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网站内容可读性

2024-06-16

如何增强网站内容可读性(通用9篇)

篇1:如何增强网站内容可读性

核心提示:网站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网站的可读性,

 

如何增强网站内容可读性

 

。读者来到你的网站是要阅读他们关心的内容的,如果文章的内容被设计所掩盖,导致读者难于阅读,这样只会使他们远离你的网站。

1、为你的链接添加下划线

读者期待看到带有下划线的链接,因此不要让他们失望。

2、为段落中的文字使用适当的行高

一种快速、简单的方法,用段落中字体的大小来测算行高。较为理想的情况是行高大约为字体大小的1.5倍。

3、在设计中明确区分你发表的内容

你发表的内容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都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其它诸如侧边栏、文章评论、文章附加信息等模块应该在视觉上有别于实际内容。

4、合理使用Pull-quotes(注:核心摘要、导读)

如果你使用Pull-quotes,要保证这部分内容明显,并处于靠近文章顶部的地方,

如果用户没有很快地识别它们,那它们就没有什么用处。

5、保持简短

同样的意思,你用书面文字写出来需要50个字,但是用嘴说的话可能只需要30个字。

6、文字与背景的对比度

使用Snook’s 的Color Contrast Checker检测网页的文字与背景的颜色,确保那些有视觉障碍的用户也可以正常阅读你的内容。

7、为你的文档使用结构层次

例如:文章标题――介绍――正文标题――内容――副标题――内容,这样会让你的网页更符合逻辑流程。

8、注意广告位置

避免在中间插入广告破坏文章的完整性,这样做会打断读者的思路。

9、斜体粗体与颜色

为以斜体和粗体显示的文字应用样式时,不要改变它们的颜色。这样做容易让读者混淆,会让他们停下来思考:这是不是一个链接?

10、使用语义标记

比如为文章的标题使用h1 ,h2 ,h3 等标签来突出它们。

篇2:如何增强网站内容可读性

11、合理的标签

读者当中有很多人在使用新闻聚合器阅读你的内容,诸如span class=“myheading” 这样的标签对他们而言是不会显示任何效果的.

12、在开始的文章上使用贴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通常会在最顶部的文章上应用贴图.

13、避免整块的文本

没有什么能比像一面墙一样的文字更能吓跑访问者的了.

14、将文本居左对齐通常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很少能看到将文字居中或两边对齐的示例(标题除外),而将文字居右对齐我想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15、文本绕图

这主要取决于你如何将文本环绕在一个图像旁,你可以重新考虑文字的措辞,也可以调整图像的大小.

16、文章标题和副标题必须突出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这篇文章标题下面的内容是什么.使标题突出显示要做的工作只是使用更大的字体,为字体添加下划线、更改颜色等.

17、了解何时使用有序列表,何时使用无序列表

如果你的项目列表有一个特定的顺序,最好用数字给它们添加编号.

18、缩进列表

用以表明它们不仅仅是多个段落.

19、图像居中

如果有一些特定图片是你文章中无法划分出来的一部分(比如流程图、统计图),最好把这些图像居中显示,并在图像前后指定一条分隔线.

20、创建一个打印样式表

记住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在电脑屏幕上阅读你的文章,建立一个打印样式表保证你的文章在纸上的效果同样出色.

篇3:如何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

经济新闻, 就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经济新闻包括经济消息, 经济通讯, 经济调查报告和经济时事评论等;狭义的经济新闻专指经济消息。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广义的经济新闻, 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经济新闻的专业化特点

经济新闻的专业性是指, 新闻信息选择、发布与提供的专业性;新闻信息分析的专业性;新闻信息服务方式的专业性。这是经济新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经济新闻最基本的规律。

2. 经济新闻的抽象性特点

新闻的抽象性特点, 指的是经济新闻很少是有关人物的、切实可接触的事件, 它是关于数字和一些抽象的决策、趋向、预测的, 通常不能给民众以具体事实的立体描写性感受或带来视觉冲击, 很难用直接的形象来表达。

3. 经济新闻的大众化特点

首先, 经济新闻传播应该面向整个大众市场, 而不是仅仅集中于少数专业人士;其次, 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商业、金融、财经方面, 且也可以涉及到政治、社会等领域。这都决定了经济新闻是面向大众的, 是大众化的。

4. 经济新闻的预测性特点

如果我们关注一下已经发表的大量经济新闻, 特别是经济新闻, 那么就会发现, 不少报道中会有多种时态, 把过去、将来无形中变成了现实, 以致人们在有些经济新闻中需要为焦点事实寻找确切的时态。

二、当前经济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1.“炒”

新闻“炒作”现象近年来在一些新闻传媒盛行, 这是一种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公害。热点经济新闻, 无疑需要触及一些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但对当今五花八门的热门话题, 新闻采编人员尤其应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与甄别。譬如前一时期, 《科技日报》曾披露了一件典型的“新闻炒作”事件:某商场声称为维护消费者利益, 防止与杜绝伪劣商品上柜, 改善服务态度, 决定停业整顿。这一“善举”在新闻传媒曝光后, 该商场声誉与形象令人刮目相看。然而好景不长, 人们很快发现这家商场并未关门, 原来他们是独具匠心地追求一种特殊新闻“炒作”的广告作用。这令播发这则热点经济新闻的传媒叫苦不迭。

2.“超”

指超越现阶段社会实际解决能力。毫无疑问, 热点经济新闻所反映的问题往往正是需要及时解决的各类实际问题, 但在选择热点经济新闻题材时, 还必须掂量它的现实可行性, 否则对一些虽属合理必要, 但对暂时不宜公开报道的热点问题进行超前报道, 不仅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反而容易促使矛盾激化, 引来不安全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 搞经济新闻热点报道, 心要热, 头要冷。

3.“专”

由于经济工作本身有很强的专业性、政策性, 不像文化、法制等新闻容易吸引人。经济新闻如果报道不当, 往往造成外行看不懂, 内行不屑看的情况。经济新闻有“三难”:难写、难懂、难记。从记者的角度说是难写, 从受众的层面讲是难懂、难记。这不得不提醒经济新闻报道者:新闻中的经济知识是一种公众知识, 经济新闻的写作和报道必须实现专业性与可读性的转化和整合。

4.“偏”

现代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要及时地抓住这些问题, 给予分析, 并做出较正确的回答。但当我们在回答这些问题时, 不能只抓住某些经济理论大谈特谈, 或者像学术论文一样立项、分析, 这样不能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 没有走到百姓生活中。我们要沉的下来, 到百姓的生活中去, 了解群众关心的经济事件, 了解群众的思想脉搏, 掌握群众关注的问题, 并用群众的语言区回答问题, 而不是用刻板的、苍白的语言。

三、增加经济新闻可读性的措施

1. 在选题上要关注经济热点

要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 就必须关注经济热点, 注意贴近读者。首先要报道新的经济领域。当今知识经济、网络经济、股票市场、电信降价、假日旅游等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做好这些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新闻, 显然会满足相当一部分受众的需求。其次要写老百姓关注的经济热点。广大读者普遍关注的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理应是经济新闻报道的重点、焦点, 对那些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生存的热点、难点问题作深度报道, 会深深地吸引受众, 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贴近感和亲切感。

2. 在写法上要力求情景交融

要把经济新闻写成“情景新闻”, 使它“跳动”, 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中去, 善于发掘新闻“矿藏”。同时在采编中要寻找贴近读者的新途径。一般可以从时间上、空间上、产生心理共鸣三方面入手, 使经济新闻与读者更接近。接近性越强, 读者的阅读欲望就越大。现在许多媒体都开辟“×××人在外地”, “在外地的××人”等栏目, 能拉近本地、本行业读者与报道对象的心理距离, 增强新闻的认同感和媒体的亲和力。在经济新闻中进行适当的描写, 使之富有情感色彩, 这是增强感染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达到以事服人, 以情感人。

3. 在写作上要善于活用数据

大量用数据说话是经济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表现经济成就、探讨经济问题时, 数据所起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数据运用如果得当, 可以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 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如果运用不当, 堆垒数据, 会使经济新闻枯燥乏味。

经济新闻运用数据必须做到新、精、准、真、美。所谓“新”, 就是要使用最新的数据;所谓“精”, 就是引用数据要做到少而精;所谓“准”, 就是采用的数据必须准确;所谓“真”, 就是一定要真实;所谓“美”, 就是美观、形象。具体运用数据时, 我们可以灵活地变换数据的出现形式, 如通过比喻, 把干巴巴的经济新闻数字形象化, 或把一些无形的东西变成有形的能感觉到的材料, 例如“钻头进尺3155米, 相当于钻穿了两座泰山”, 这样就便于读者理解, 使人读起来容易记而又不枯燥。

经济新闻写活写软的手段很多, 比如介绍与文章相关的新闻地理、新闻人物、历史背景, 比如精心制作能“跳起来”的经济新闻标题等。只要我们勇于创新、善于总结、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根据材料选配“佐料”, 就能“烹调”出“色”、“香”、“味”俱全的经济新闻来。

参考文献

[1]杨自强.增强经济报道的亲和力[J].新闻战线.2001.4

[2]叶滨.经济新闻与平民视角[J].新闻传播.2008.4

[3]李克新.提高经济新闻报道质量[J].青年记者, 2009 (7)

篇4:如何增强站点的可读性

一个更易读的网站意味着网站使用性的改良以及提供愉悦的阅读体验。下面将介绍五种增加网站可读性的方法。

1对排版有所了解

你必须熟悉字距调整、亮度动态控制、首字、截线、无截线、线高等术语。排版是现代网站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现在许多人使用css下的font-face字体,有一些像Typekit一样的软件还可以让人们在网页上使用不合法的字体。

当然,最漂亮的字体也需遵守字体度量标准等相关基础规则。无论自创体还是现有的字体,简单的12,14,16,18,21,24,36,

48,60将会很好的规范字体等级制度。

2有效利用空白处

“空白空间”是指设计网站时的闲置空间。它并不一定指白色的白,可以说它是隔开章节段落之间的那些空闲空间,能更好的利用这些空间是提高网站可读性的关键。

大家知道,网络使用者很少有耐心阅读文字,他们快速浏览直到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才点击阅读或者继续浏览。如果你的网站挤得满满的,段与段之间连空白都没有,将会因为阅读困难而无人问津。因此,在进行内容设计时,要确保网站上的文字内容、副本、图标、列表、超链接以及其他元素拥有自己的空间。

3使用对齐格

使用对齐格能让你的页面保持整齐,让读者一眼就能发现页面的关键点,比如请读者注意的按钮。一些有名的网格系统如960.gs 和Blueprint可以作为你设计网页的起点和参考。

4色彩对比

色彩对于网页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白色底纹、浅灰色文本也许让你读着不费力,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根本无法读下去。如果你的目标读者年龄在60岁以上,你就要让文章字色稍暗点以便利于阅读。同样,如果你的页面背景太暗,要让文字越亮越好。

5内容简洁切题

篇5:如何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可读性存在于经济新闻报道的各个方面,从选题立论到采访写作,从调研到素材的筛选取合,从写作语言的运用、引语背景的`运用到字词的推敲等细小环节,可读性均可以成为评判稿件优劣的标准.

作 者:秦承军  作者单位:鲁南商报社 刊 名:青年记者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年,卷(期): “”(23) 分类号:G22 关键词: 

篇6:如何增强网站内容可读性

可读性并不能提高搜索引擎的排名,那为什么要关心可读性呢?

除非你是一个只为客户做网站排名的SEO公司,搜索引擎优化只是为了达到顾客的需求而必须履行的职责之一。如果你是一个SEO公司,你可能在意或者根本就不在意你的工作实际上在其他方面会对你的客户产生负面影响。在一个不合格的SEO看来,网站的排名比什么都重要,而访问者以后是否再次访问该站点不是他关心的问题。这正是那些选择SEO外包服务的公司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一个好的网站优化人员对站点的可读性和外观会考虑得更多;而一个不够格的网站优化人员只关注提高排名的方法,因此在你考虑使用一个SEO之前先要求看一下他们以前的优化案例。

如果你负责一个公司网站的整体表现或者处理你自己的网站,则情况是不同的。通常,会有内部人员顺便负责搜索引擎优化。由内部人员来做搜索引擎优化工作对某些公司来说可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公司可以掌握设计和优化这两个过程的目标。虽然一个好的SEO顾问可以做得很好,但是由公司内部人员进行优化工作可以更好地处理搜索引擎优化和内容可读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为什么呢?因为做一个站点的搜索引擎优化对其可读性没有多大作用,

相反,如果不考虑细节,有些可读性规则会使你的搜索引擎排名下降,这个我们下面将会谈到。老实说,还是有例外的情况既提高了可读性,又达到了更高的排名,但这并不多见。

这便是搜索引擎本身固有的矛盾之一:站点是为搜索蜘蛛优化的,但最终使用的还是人。这对于搜索蜘蛛来说很简单,因为它并不需要看你网站上面写的是什么东西,而你的访问者是要阅读内容的。如果你的站点是为搜索引擎而优化,你很可能获得更多独特的访问者,那固然好。但是稳定的流量通常是来自于那些经常回访的忠实读者,这些访问者更看重可读性。

可读性与搜索引擎排名

站点的可读性和它的排名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很多可读性的规则对网站的排名没有什么作用,有的甚至会导致负面影响。可读性是一个更微妙的问题,它并没有定量的衡量标准,因此搜索引擎很难在他们的排名算法中将其作为一个因素进行考虑。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可读性规则,了解这些规则并没有什么坏处。

篇7:如何增强企业报的可读性

一、把握好新闻的导向性

作为企业报, 其新闻报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来引导舆论, 凝聚人心, 鼓舞斗志, 推动企业的进步与改革发展。从这个层面讲, 新闻的导向性也可以说是企业报的生命。

企业报的定位首先应是服务于企业全体员工, 成为满足员工知情权的一个最具权威的传播载体, 应是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的喉舌, 能够准确、及时地传递应该让员工知晓的企业有关信息, 因此它的导向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当前新闻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我们企业报的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时刻注意, 不要让社会上一些商业化功利色彩极浓的小报目眩了自己的视野, 从而不顾新闻的导向性, 只顾所谓的看点、卖点, 从而使自己迷失了政治方向。

二、增加职工需要的信息量

每一种传媒都有特定的信息源和特定的传播对象, 企业报、行业报以及地方性报纸的这种特定性相对更明显。在不超越这个特定性的前提下, 企业报的报道触角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延伸。

1. 传播职工急需了解的政治、经济信息。

企业报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传媒, 必须充分发挥信息传播功能, 满足企业职工的信息需求, 才能赢得广泛的读者。一定时期或一定阶段的政治和经济信息, 有的可能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及经济效益, 进而影响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 相关政策出台后, 企业报应及时在重要版面上进行报道, 甚至在政策的解读上进行必要的引导, 既满足职工的要求, 又贯彻落实了国家政策。

2. 传播相关企业的有关信息。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报要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服务, 担负起传播相关的竞争主体信息的任务, 使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能取长补短, 知己知彼。

不少企业报在这方面进行过成功的尝试。有的企业报在版面上开设“他山之石”专栏, 介绍相关企业的改革经验、管理经验、产品结构调整思路及产品售后服务经验, 很受企业职工特别是管理层员工的欢迎。但从整体上看, 这方面的报道是多数企业报的弱点。一方面受思想观念的束缚, 另一方面受信息来源的限制。这就要求企业报办报人员在转变观念、树立全方位为企业服务思想的同时, 要加强与相关企业报的横向联系与合作。

3. 传播所处地区的有关信息。

任何企业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 按系统论的观点, 一定的环境即是一个系统, 环境中的任何一家企业即是这个系统的组成点。系统会影响点的形成与发展, 点的产生与发展反过来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结构。企业所处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气氛及消费倾向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企业职工的政治倾向、思想观念、生活观念, 甚至工作方式、思维方式, 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报对周围环境有关信息进行及时准确报道, 可引导职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生活观念及思维方式, 有利于企业的稳定;还可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益于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在挖掘报道深度上下功夫

企业报的特点是会议消息多、领导讲话多、消息字数多, 而要想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必须从传统的办报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读者展示的同时, 很快被新闻的内容所吸引、所打动。新闻点的选材可以从企业不同的方面、不同的题材中提炼, 或从通联稿件中筛选, 也可能是领导的一句讲话或是普通员工一个真实的行动, 通过记者的笔触和编辑的润色, 展现给读者的是一段精彩的文白, 既能展示企业报的主旨风格, 又提升了报纸的品位。但新闻点的选取必须多层次、多角度, 切忌冗长, 要短而精, 独到之处要有点睛之笔。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揭示其本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企业报植根于企业, 熟悉企业情况, 与综合性报纸相比虽然在深度报道上选题空间较窄, 但挖掘深度更具优势。要在努力挖掘报道的社会性深度上下功夫, 从企业与行业或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上, 从报道对行业或对社会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上找准企业报新闻报道与行业或社会的切入点。

1. 从企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经济的连接点上切入, 加深报道度。

任何一家企业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企业经济更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成分。企业经济状况与社会经济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直观表现形式是, 企业生产经营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 社会经济活跃, 那么这个环节就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反之, 这个环节可能迟钝甚至生锈。企业报在报道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时, 如果能从社会经济的高度, 多角度全面审视, 那么这样的报道已从一般企业事件的报道深化为社会事件的报道。

2. 从企业人与社会人的连接点上切入, 加深报道度。

企业人也是社会人, 共同的话题无处不在。比如“希望工程”、“再就业工程”、“扶贫帮困”活动、人才流动等等, 都可以由企业话题引申为社会话题, 都能从企业发生的新闻事件中挖掘出社会价值很高的新闻。

3. 从企业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共性上切入, 加深报道度。

企业话题除了经济问题和人的问题外, 还有诸如技术进步问题、环保问题、治安问题、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等话题。这些话题都是企业报在开展宣传报道时不容忽视的内容。

总之, 从以上三方面入手, 找准企业报创新的结合点和落脚点, 才能使企业报增强可读性、发挥文化性、体现沟通性, 把具有特殊定位的企业报办得更好, 办得更到位, 更有影响力。■

篇8:如何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关键词】可读性 报纸 文章深度 视觉冲击力

在当今这个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媒介传播载体。从最初的报纸,到后来的广播、电视,再到如今的网络、手机。不可否认,丰富多样的传播载体——现代电子媒介对传统阅读的文学观念构成了挑战,对于报纸来说也不例外,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增强稿件内容的可读性

新闻等稿件内容的可读性包括新闻事件本身的信息含量丰富与否以及稿件的文字表达方式是否符合读者口味,尤其是新闻的可读性还包含是不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章的深度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打开很多报纸,我们通常会看到大大小小的新闻稿件。可是究竟有多少是能吸引我们看下去的?归根到底,这就要想到版面上的新闻稿件是不是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

只要一份报纸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欲、求知欲、求助欲、消遣欲,那么这份报纸就会在第一时间抓住他们的眼球。所以,我们在选择编辑新闻时就得换位思考,即我们所采编、所选择刊登的新闻是否满足了读者上述的需求。

其实,通俗意义上讲,新闻内容就是要贴近跟读者的联系。即新闻理论与实践多次证明的事实标准:是否贴近读者的实际、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对读者有何帮助、是否很有趣味,是否可以被群众作为聊天或饭后的谈资。而不是充斥满目的八卦新闻、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些只能表现一时的新鲜,而不是真正的意义趣味性。只有真正走入乡村农家、城市街巷、企业车间等地方,发现并捕捉一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新闻,才会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多数时候,一篇新闻稿件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它能否“一滴水见太阳”,通过一个普通的事件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影像和变化。这就要求记者和编辑要见微知著,站得高看得远,提炼深刻主题。

记得一本传播学理论书中说当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对政治和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即不同的传播媒介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所以作为感官延伸,传播媒介就要满足感官需要,看到想看的,听到想听的。为读者提供新闻、信息和知识,帮助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2011年记者走基层活动的推广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对于报纸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总体部署后,各地都高度重视。活动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到农村去、到社区去、到企业去,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感受广大基层群众的冷暖,更好地履行职责、反映基层群众的心声、讴歌伟大的时代。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各地各单位一直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这项活动。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这次 “走转改”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出机关大院,走向田间地头,远涉边疆山寨,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无论是生动活泼的文字稿件,还是别开生面的新闻照片,或者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它们都记录着社会变迁,反映出时代面貌,回应了社会关切,赢得一片赞扬声。

有一些报纸中的走基层活动稿件感觉不错,让人耳目一新。例如:“迎着清晨的海风,33岁的民警村官黎屹松走进澫尾村的大街小巷,开始了一天的巡逻工作。”——8月24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的一篇报道,开头这样写到。

这条新闻的主角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民警。现在,像这样来自最基层、书写平民事的新闻在中国媒体上处处可见。选择新闻工作者这一职业,意味着选择做一个不知疲倦的行者,在各行各业中行走、倾听、记录。这样的“走转改”做到了从根本上拉近报纸等媒介与群众距离,真正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大众传播媒介就真正存在于他们身边。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曾以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享誉全国的新闻界前辈穆青,他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两上红旗渠,写出的作品深深印刻在几代读者的心灵深处。一本书上记录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我想这样的新闻价值观和写作观对于我们年轻一代的记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也只有这样经过了解和采访后写出的文章才能切合实际,符合实际,让读者喜闻乐见。

除了文稿内容要做到心有读者外,文字是否做到通俗易懂,排版、插图是否精美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这也就是所谓的“包装精美”。这和当今社会的事物发展、人们审美方向等紧密相关。符合实际发展情况,“外层”同样很重要。新闻要有买主,就必须质量过关,包装精美;你就要把版面打扮得像个美女,让人动心,让人注目。

二、加大报纸版面设计的感官性、立体性,增强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力

除了美味的实心——可读性最强的新闻,报纸还要有美丽的外表——版面设计。只有包装得引人注目,才能让读者注意到,进而情不自禁地掏腰包买报纸,读新闻。

众所周知,版面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与内容是紧密不可分割的。现在,版面对报纸的能动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了。物质条件上的改进,在客观上也为改进版面提供了可能性。不可否认,报纸内容对版面形式起支配和制约作用,但版面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的要求并为内容服务。所以,一个完美地表现内容的版面,能极大地增强内容的表现力;相反,一个不适当表现的版面,就能使本来精彩的实质内容减色,甚至会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

因此,编辑在版面上安排稿件时,绝不是不顾内容、随心所欲地进行拼凑,而是对各类稿件的内容作出确切的评价,然后给予它们最恰当的形式。在版面编辑中,客观内容和主观认识是结合在一起的。读者在感知版面的位置、形状、色彩等时,同时理解它们的含义。

版面是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版面不仅能使读者很顺利地读下去,而且能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创造优美的形式,形成特定的气氛,从而激发读者的美感情绪,使读者饶有兴致的去阅读内容。近些年来,我国报纸讲求版面视觉冲击力,报纸要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激发阅读的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版面也要讲求美。读者展开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版面的设计。一个美的版面,使读者赏心悦目,从而吸引读者去阅读内容,更好地接受内容。版面美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甚至随心所欲地摆设。它是构成一个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版面的重要元素。所以,我们要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去创造合适的版面,力求丰富而有张力、和谐均衡。

综合来说,增强新闻可读性,就是要围绕新闻稿件内容和报纸版面下功夫。要有可读性强的结合实际的新闻和清新明朗的版面设计,就不愁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

(作者单位:亳州晚报社)

责编:刘冰石

篇9:如何增强网站内容可读性

企业报的定位首先应是服务于企业全体员工, 成为满足员工知情权的一个最具权威的传播载体, 应是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的喉舌, 能够准确、及时地传递应该让员工知晓的企业有关信息, 因此它的导向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但不等于说所发生的都可以报道出去, 有的新闻事实报道后, 具有积极、有益的作用, 有的却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新闻事实时, 必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方针, 从政治的高度和企业改革发展的全局考虑取舍, 特别是对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备受关注的重大新闻和焦点、热点的报道更是要做到慎之又慎。否则, 就会给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在当前新闻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我们企业报的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时刻注意, 不要让社会上一些商业化功利色彩极浓的小报目炫了自己的视野, 从而不顾新闻的导向性, 只顾所谓的看点、卖点, 使自己迷失了政治方向。

二、延伸报道面, 多角度挖掘新闻线索。

每一种传媒都有特定的信息源和特定的传播对象, 企业报、行业报以及地方性报纸的这种特定性相对更明显。在不超越这个特定性的前提下, 企业报的报道触角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延伸。

1. 传播职工感兴趣的信息。

企业报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传媒, 必须充分发挥信息传播功能, 满足企业职工的信息需求, 才能赢得广泛的读者。一定时期或一定阶段的政治和经济信息, 有的可能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及经济效益, 进而影响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比如涉及本行业的国家税收政策、资源政策、宏观调控政策等等, 绝大部分职工对这方面的信息非常关注;有的直接影响职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或思想观念, 比如有关住房、医疗卫生、储蓄、保险等方面的政策, 企业职工更是时刻关注。这些政策出台后, 企业报应及时在重要版面上进行报道, 甚至在政策的解读上进行必要的引导, 既满足职工的要求, 又贯彻落实了国家政策。

2. 传播相关企业的有关信息。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报要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服务, 担负起传播相关的竞争主体信息的任务, 使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能取长补短, 知己知彼。并且企业报办报人员在转变观念、树立全方位为企业服务思想的同时, 要加强与相关企业报的横向联系与合作。

3. 传播所处地区的有关信息。

任何企业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 按系统论的观点, 一定的环境即是一个系统, 环境中的任何一家企业即是这个系统的组成点。系统会影响点的形成与发展, 点的产生与发展反过来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结构。企业所处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气氛及消费倾向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企业职工的政治倾向、思想观念、生活观念, 甚至工作方式、思维方式, 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报对周围环境有关信息进行及时准确报道, 可引导职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生活观念及思维方式, 有利于企业的稳定;还可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益于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选好新闻点, 使报道更具深度。

企业报的特点是会议消息多、领导讲话多、消息字数多, 而要想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必须从传统的办报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 每期报纸应确立多个新闻点,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读者展示, 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 很快被新闻的内容所吸引、所打动。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揭示其本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企业报植根于企业, 熟悉企业情况, 与综合性报纸相比虽然在深度报道上选题空间较窄, 但挖掘深度更具优势。要在努力挖掘报道的社会性深度上下工夫, 从企业与行业或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上, 从报道对行业或对社会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上找准企业报新闻报道与行业或社会的切入点。

1. 从企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经济的连接点上切入, 加深报道度。

任何一家企业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企业经济更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成分。企业经济状况与社会经济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直观表现形式是, 企业生产经营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 社会经济活跃, 那么这个环节就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反之, 这个环节可能迟钝甚至生锈。企业报在报道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时, 如果能从社会经济的高度, 多角度全面审视, 那么这样的报道已从一般企业事件的报道深化为社会事件的报道。

2. 从企业人与社会人的连接点上切入, 加深报道度。

企业人也是社会人, 共同的话题无处不在。比如“希望工程”、“再就业工程”、“扶贫帮困”活动、人才流动等等, 都可以由企业话题引申为社会话题, 都能从企业发生的新闻事件中挖掘出社会价值很高的新闻。

3. 从企业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共性上切入, 加深报道度。

上一篇:蓝色彼岸花的花语下一篇:畅想社区消防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