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准提法修行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作用

2024-06-15

漫谈准提法修行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作用(通用3篇)

篇1:漫谈准提法修行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作用

漫谈准提法修行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作用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中详列有准提法与却病延寿的方法。如记载“诵此准提咒时,能使短命众生还得增寿,加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余病,若不消差,无有是处。”大乘密法所谓密而不秘,方法如此简单,但疗病功效却是“核当量”,其中蕴涵了许多层佛法的密意。

如果从佛教因果论的角度看待疾病,疾病是杀生等恶业的显现,通俗讲就是我们欠了别人的债:不管是命债、情债等债务,当债权人来讨债时,欠债方会显现出疾病等不舒服的感觉,这时我们抱着救命稻草的心态,依仗准提佛母的庇护调解,会暂缓进而分批付款的方式偿还我们的债务,不会因无力偿还而呜呼哀哉!比如你欠了人家高利贷,被人家追讨,结果有大富长者替你担保和垫付欠款,结果可能就会解除怨结和债务关系。如《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记载:此陀罗尼有大势力,至心诵持必当自证。能令枯树生华,何况世间果报。若常诵持,水火、刀兵、怨家、毒药皆不能害。若卒为鬼神伤死,结印诵咒七遍,以印印心皆令却活。即使在观音准提佛母的庇护下,身欠业债的我们仍要积极布施还债,做到大乘六度“布施”中:身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等,才是积累福报积极还债的根本之道。另一方面,作为修行人即使别人情理上或物质上对我们有亏欠,也要积极放下,那种“别人都亏欠我”的讨债人型思维,也是生气长病的重要诱因。在日常生活中,可常听到“怨他,不怨我”;“他做事太气人;他对不起我,太叫我过不去。”等等抱怨的话语。一句话,就是“别人亏欠我,我生气有理”。其实这正是为自己生气找充分理由。越是这样想,越是觉得自己气的对,越气越来劲,形成恶性循环,甚至气出病来。岂不知,这种思维本身就是严重的过错。民国时期王凤仪善人说:“我发明劝病法,是本着人道去劝,病是什么,就是过,把过道出来,病就好了。”这里所说的“过”,就是针对“因为他人无理亏欠我而要生气”说的。因此大乘学佛上要做到“布施、放下”,其实是却病消灾的第一法门。

从中医和心理学角度看准提法修行中的皈依和发愿,也是治疗疾病的大法。为什么呢?在中医讲肾主先天元气,主志向,而恐惧会伤肾气。有时候,人在最困难的时刻才发现,虽然身边有亲人的关爱和朋友的不离不弃,但终究还是自己面对困难,需要用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暗示自己,才能重返阳光温暖世界。一旦你与整个现实世界隔离开时,你的志气就会消沉,恐惧就会加倍。恐惧会伤到肾。只要人一恐惧,“肾间命门火”就会逐渐熄掉,甚至会身陷不良嗜欲以求精神得到暂时的慰藉。自我的不良嗜欲,大都不是生理因素造成的,而是心理因素导致的。人本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十二年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身心病症是一种安抚缺乏症,由病人长期得不到安全感,没有一种归属感所造成;缺乏安全感的人会表现出过分的野心,占有欲强,贪财,到处冲撞,愤怒仇恨或者低声下气,唯唯诺诺,有受虐狂倾向等等。为了让内心小孩回归安全的“精神家园”,就要“身心皈依精神的本尊”。观音准提佛母的密号又称除怖畏金刚,当我们的身心皈依观音准提佛母,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可能会在自我的潜意识中告诉自己,守护本尊准提佛母会帮忙我,不用怕。我们活在世界上,虽然都脱离了母体,好像只是一个人活在宇宙天地间,其实一直有整个宇宙法界在引导着你如何活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一直都与法界之母——观音准提佛母没有片刻分离,她无时无刻不在爱护关照着我们。即使面对人生的难关和考验时,你也会觉得:“这是准提佛母的密意,是佛母要我完成的一段人生功课,这样我的心会进步并愈加趋于圆满!”进而我们会用一种很正面的思想去看待所出现的困难,这叫做志气和积极思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学暗示。

当谈到愿力和使命时,可能有人会问,这与健康疾病有关系吗?中医讲“肾藏志”,一个人的愿力和使命的心念能量,是住在肾里面的先天元气中。这又怎么理解呢?有一本叫做《青鸟》的童话故事,其中有一个国家叫做“婴儿国”,那里的每一个小婴儿从出生到地球上以前,都要先学好、选好他们这辈子要做什么事情。比喻这一生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是在出生以前,就已经有一定的规划。我们这个潜意识已经规划好的“人生蓝图”冥冥中会督促你去做一些事,而你在做那些事的时候,会感到“不知道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我特别快乐?或特别有灵感和活力”,因此会有一种不屈不挠的力量在支持着你。我们的“人生蓝图”在个体生命的愿力和使命中,在与准提佛母相应的显现中,而不是外在的标准和从众心理。如果让一个人的生命轨迹与其潜意识中蓝图不相干,他的“志气和自信心”就比较差,肾气也会逐渐萎缩。也许会发展为成瘾失志“不去面对而逃避现实的世界”。台湾JT叔叔说,如果我们是因为不能好好面对这个现实世界,而逃避到一个“上瘾”的活动里面──上瘾可能是集邮、可能是上网络,人有各种上瘾的形式:如情欲上瘾症、甚至宗教上瘾症──这些上瘾的特征都是因为这个人没有足够的志气和勇气,让他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真相,以至于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很大的不满。若有人热爱一件事情而成为专家,而面对现实世界的能力还是一天一天在增长,感觉与现实世界更加融洽和谐,这个叫“达人”,是好事。只有做到了身心的皈依和发愿,积极避免不良嗜欲和成瘾行为,也就是在大乘六度法门中做到了“持戒”才能删除不良嗜欲,养肾中之精,肾精自保合。

人的一生不能有愿力就会有怨气!人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梦想目标”(对己对社会都有价值的人生梦想目标),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也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且在社会生活中遭遇逆境不如意,能够坚定意志,培养定力,而不会怨天尤人。境遇也没有绝对的好坏,王凤仪善人常说:“天加福是逆来的”,受宠受敬的地方,正是陷溺人的地方;受污受辱的地方正是成我的地方。能受羞辱受肮脏,才是真人。准提行者在生活中遇到逆境时,内心要认识到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面对的现实是法界准提佛母缘起的显现,从而接受现实,信赖法界准提佛母的安

排,而没有自己主观知见和现实的对立,从而可以转化自他对立的人我是非观。中医道家都讲“炼精化气,化气归神”,志愿坚定而不委屈抱怨能炼精化气,心神凝定没有人我是非而化气归神,这也是大乘六度中“忍辱、禅定”的重要心法。

修行准提法所谓跳出“三界”,从某种角度讲必须转化自我身心三界的阴气,一是删除不良嗜欲,养真一之精,精自保合;二指志愿坚定不怨天尤人,养浩然之正气,气自保合;三者去除人我是非的杂念,养天赋之神,神自保合。这样将自我身心三界拨阴取阳,不但养生保健延年益寿还可以完善人格改变命运。

篇2:漫谈准提法修行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00例接种者均为健康人群。1800例观察者中, 其中男性962例, 女性患者838例, 年龄1~58岁, 平均 (12.2±10.4) 岁;接种对象为老人、学生、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接种时间为每年10~11月中旬, 每年接种1次, 2周可产生有效抗体。下列情况禁用:对鸡蛋过敏者;急性传染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 妊娠早期, 6个月以下婴儿。

1.2 观察项目

观察接种者自接种流感灭活疫苗2周后至第2年9月的人群流感发病情况及接种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接种者人群流感发病率为3.8% (68/1800) , 而普通人群流感的发病率为11.4% (206/1800) 。流感疫苗接种后32例出现低烧, 41例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红肿, 以上症状出现时间短且能自行消失。3例出现高烧、2例出现荨麻疹、5例出现心跳过速和头晕, 给予相应处置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冬春季多见, 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 传染性强, 常引起流感的流行。20世纪的4次甲型流感世界大流行, 中国近半个世纪内 (1953年至今) 流感流行共计发生大中小规模的流感流行17次, 其中2次为大流行。

预防流感要注意以下方面:经常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合理饮食起居, 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根据天气变化加减衣服, 注意保暖, 不要受凉;多参加户外体育活动, 增强体质;勤洗手, 注意个人卫生;最重要的是接种流感疫苗。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可造成大规模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与普通感冒相比, 症状更加严重, 传染性更强, 抗生素治疗无效。但流感是可以预防的,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流感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适用于任何可能感染流感病毒的健康人, 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1次, 免疫力可持续1年。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流感疫苗接种后, 能迅速在人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 通常两周内就会产生效果, 保护性抗体能在人体内持续1年, 但由于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 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 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可以保护与疫苗毒株抗原性类似的毒株感染发病或减轻发病症状。由于抗体水平下降, 每年疫苗所含毒株因流行株不同而不同, 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 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受种者罹患流感及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同时还可以减少患流感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1~15岁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为77%~91%;65岁以下成人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87%流感相关的住院;60岁以上老人接种流感疫苗后, 保护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的效力为58%;为敬老院和慢性病护理机构中的老人接种流感疫苗, 可减少30%~70%流感和肺炎相关的住院。

临床上对流感仍缺乏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流感疫苗在近30年的应用过程中, 充分证明了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对保护健康起很大作用, 而且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也是非常有利。具有临床疗效好,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耐受性好, 使用方便等优点, 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使用。但在远期不良反应方面, 尚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摘要: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简称流感) 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应用灭活疫苗, 对老人、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进行接种, 以减少流感的发病率。

关键词:流感,疫苗,预防

参考文献

篇3:漫谈准提法修行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作用

方法:把某社区医院所在的城镇常住居民作为预防肠道寄生虫的教育对象,利用调查问卷和当地的方言对该城镇常住居民开展定期的健康教育,持续时间为1年。1年之后再利用调查问卷等方式去测试该城镇居民对如何预防肠道寄生虫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2010年居民感染肠道寄生虫类疾病的患病率比较高,其中因蛔虫而感染患病的患者人数最多,3682人当中有512人感染此类疾病,约占总体的13.91%;其次便是因钩虫、鞭虫、蛲虫等而感染的患者,分别占总体的2.94%,0.92%,1.03%;因其他类型的寄生虫而被感染的患者占少数。经过1年的宣传,该城镇常住居民在2011年因肠道寄生虫而感染的概率有所下降,总体感染的人数只有91人,只占总体的2.47%,比2009年降低了11.44%。

结论:健康教育的不断加强对于预防肠道寄生虫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肠道寄生虫疾病预防感染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33-02

肠道寄生虫疾病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对人类健康具有很大危害的疾病。该类疾病主要是由蛔虫、蛲虫、钩虫和鞭虫等寄生虫所引发的。感染之后,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此类疾病当中有的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有人感染很可能会造成流行[1]。某城镇医院在2010年的时候,对该城镇常住居民感染寄生虫类疾病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城镇的蛔虫、蛲虫和钩虫的感染率要比全国水平高很多,已经成为该城镇常住居民健康危害的一大因素。相关部门对此表示十分重视,所以,某城镇医院对此开展了一项长期的关于预防肠道寄生虫疾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经过持续1年的时间,对预防长达类的寄生虫疾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针对本次活动的具体情况做出总结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主要是在该城镇肠道寄生虫疾病发病率比较高的几个区作为调查的对象的,一共覆盖的居民有3682人次,其中幼儿和儿童有891人次,成年人有2791人次,其年龄的分布范围大约在7到58岁。患者都有认知能力与自主行为,可以比较清晰地表述自身的一些症状。首先,要对接受调查的人进行全面的肠道检查,确定调查人群的感染率,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改良的加藤氏法,检查患者粪便当中的虫卵数量,也可以用透明胶带肛周试法对患者体内的蛲虫情况进行检查确诊。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的主要宣传途径与宣传内容。在对该城镇居民进行宣传如何预防肠道类的寄生虫疾病的时候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途径:在街道两旁的宣传栏上张贴一些简单易懂的海报,便于所有人了解;在广场LED大屏幕上播放先前制作好的宣传画,使人们生动形象的理解接受;医院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宣传组,对肠道类的寄生虫疾病控制与预防进行针对性的宣传,主要针对该城镇当中肠道寄生虫疾病发病率比较高的地方进行,引导居民适当地改善其家庭居住环境的卫生情况。

宣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肠道类的寄生虫疾病是如何传播的,以及其传播的具体途径,对人们的日常饮食做出具体的分析与指导,怎样灭蟑螂、灭鼠等内容。

1.2.2调查问卷的方法与内容。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感染肠道类寄生虫疾病的途径、预防措施和对人体的相关危害等内容进行调查。此外,还要包括居民生活当中的一些卫生习惯,如是否经常饮用生水、有没有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是否喜欢生吃瓜果蔬菜等生活习惯。满分共计100分。

2结果及分析

2010年,该城镇居民调查问卷的主要得分情况如下:90分以上的只有276人,占总体的7.50%;60分到90分的有1031人,占总体的28.00%;30分到60分的有1921人,约占总体的52.17%;而30分以下的有454人,占总体的12.33%。由此可见,该城镇常住居民關于预防肠道寄生虫疾病的知识十分匮乏,十分有必要开展与之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2010年的时候,整个城镇常住居民感染肠道寄生虫类疾病的患病率比较高,其中因蛔虫而感染患病的患者人数最多,3682人当中有512人感染此类疾病,约占总体的13.91%;其次便是因钩虫、鞭虫、蛲虫等而感染的患者,分别占总体的2.94%,0.92%,1.03%;因其他类型的寄生虫而被感染的患者占少数。经过1年的宣传,该城镇常住居民在2011年因肠道寄生虫而感染的概率有所下降,总体感染的人数只有91人,只占总体的2.47%,比2009年降低了11.44%。所以,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对于预防肠道类的寄生虫疾病的作用明显,所以该项工作不容忽视。

3小结

近年来,随着肠道类寄生虫疾病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危害。但是,由于寄生虫疾病的种类各异,所以其临床的表现也是不尽相同[3]。所以,要想控制肠道类寄生虫疾病的蔓延,必须从寄生虫疾病的传播途径,以及感染之后的临床表现等各方面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制定切实的预防措施[4]。该医院经过为期1年的教育宣传发现,只有不断地加强人们关于肠道寄生虫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宣传,才能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充分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进而从源头上实现对于肠道类寄生虫疾病的预防。此外,在宣传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例如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宣传的途径,根据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来决定宣传内容的表述等。

参考文献

[1]马杏宝,蔡黎,张小萍等.2002-2009年上海市人群肠道寄生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06):693—697

[2]何小峰.加强健康教育对肠道寄生虫疾病的预防的作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7):3472

[3]刘雪莹,付彦芬.肠道寄生虫感染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01):87—89

上一篇:江苏省政协助推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下一篇:手机对儿童危害超乎想像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