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

2024-06-11

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精选8篇)

篇1: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

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

岭下司法所“乡镇指导、村(社区)主抓、单位(部门)配合”是推动乡镇普法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但多年来,村(社区)主抓普法工作收效甚微,普法工作都由乡镇一抓到底,而作为重要普法内容的农村普法教育,它的成功与否,是维系乡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若这一局面继续维持下去,势必严重制约乡镇普法工作特别是对农民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乡镇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1、乡镇农村普法干部队伍力量薄弱。从我乡十一个行政村普法队伍现状来看,村级普法干部全部都是由分管综治的村干部兼任。这些村干部主管工作多,农业、水利、计生等中心工作任务繁重,更由于县、乡两级对这些“中心工作”督促紧、考核严,村干部将主要精力用于这些“中心工作”,普法工作在他们眼里,形成了“省县重要,乡镇次要,村(社区)没必要”的淡漠观念,对农村普法工作开展不以为然。

2、个别村对普法工作存有偏见。他们认为,农民对法律知道多了,“刁民”就多了,工作就难以开展了。所以在开展法制宣传时,对农民的义务宣传多,对自己权利宣传多,在某些法律宣传时,“克扣”多、“误传”多,“隐瞒”多,如在宣传《土

地承包法》时,一再强调土地要由“村主任说了算”,宣传《计划生育法》时,群众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等等。

3、村级普法干部自身法律学习不够。在我乡的普法干部中只有二人在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其余都是在短期培训中学了一点法律知识。在村级普法干部中,经常学法的只有二人,还有些根本没有一本法律书籍。由于自身学法不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宣传法律时,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凭主观臆断,有时造成村民在村里听到的“法律”与在法庭、法律服务所听到的“法律”不一样,久而久之,村里宣传的法律,在村民眼中“真亦是假”。

4、村干部法律宣传不够。由于不是“专职”普法干部,加之学法不够,不少村干部在调解民事纠纷、处理村级社会事务时,涉及法律宣讲不到位,导致民事纠纷扩大和无序上访事件时有发生。而这些纠纷在第一次调处时,只要调解人员把法律知识讲解稍微全面一点就可以避免。

5、普法工作农村面临的新问题对普法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社会变革加快,农村各种新型矛盾逐渐产生,传统的普法形式、陈旧的调解方法、僵化的行政手段已不适应农民学法用法的新需求,如在08年奥运期间维稳工作中,面对个别“上访户”的诉求法律宣传的技巧显得极为重要,而这些技巧,是要在学法的“广”与用法上的“灵”上有机结合,巧妙应用才能得心应手,这对乡镇农村普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乡镇在普法工作

上与时俱进不够,对涉及农民工劳动报酬、工伤交通事故赔偿等农民用法需求研究不深入,造成乡镇农民学法用法与普法的脱节。

6、农村普法经费不足。农村普法经费的列支,主要依附综治经费报销,数量少、效果差,完全不能保障普法工作的正常需要。

7、农民法律知识接受能力差。由于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乡镇农村剩下老弱病残留在家中,他们学法氛围不浓,法律知识接受能力差,自我依法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群众普法学习会难以召开。

二、改进乡镇普法工作的对策

经过深入调研后,我们再次认真阅读了省、市、县有关“五五”普法的文件,结合乡镇普法工作实际,为解决乡镇农村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办法:

1、切实加强乡镇普法干部的选聘、培训工作。要把热衷于法律学习、乐于普法宣传、工作兼顾能力强,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村两委干部选聘到普法干部中来,由县普法办统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使他们成为各村(社区)农村法律的明白人、农民利益的维护人、普法教育的宣讲人、政府政策的贯彻人。

2、进一步加大农村普法的经费投入,真正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有专款,专款能专用,切实保证农村普法的必要支出,同时适当解决普法人员的岗位补贴。

3、把“村(社区)实施”的普法机制真正落实到实处,决不停留在纸上,使普法宣传工作真正与农业、水利、计生等各种“中心工作”同考核、同奖惩。

4、实行农村普法宣传辅导员制度。乡镇可在公安、法庭、司法等部门中选派熟悉法律、有一定法制宣传经验、责任心强的干部到各村担任农村普法宣传辅导员。农村普法宣传辅导员主要任务是培训村普法干部、协助村普法员宣传法律、指导调处民事纠纷、为村行政事务提供法律服务。

5、在普法内容上注重实用性,在普法方式上注重实效性。农村普法要切实加强调研,着重搞清农民需要什么,再以贴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加大对土地承包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与农产品市场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与劳动报酬、劳动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与消费权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哪里有农民朋友利益,哪里就有法制宣传,哪里有农民学法用法需求,哪里就有法律宣传服务,切实增强普法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镇普法工作也应与时俱进,要从农村普法队伍的选聘上入手,解决有人普法问题;要从保障农村普法经费问题上入手,解决有钱普法的问题;要从农村普法干部的培训上入手,解决能普法问题;要从农村普法内容实用形式多样化入手,解决普法有人听、能听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基层普法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学法用法的热情,不断增强普法教育的吸引力。

二0一0年十二月十日

篇2: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

来源: 陕西汉中民政

时间:2014-11-19 17:03

汉台区民政局救助科科长 王新刚

自2005年我区开展农村低保试点工作以来,农村低保经历了制度建立、扩面提标,规范化管理等过程,通过近十年的运行,它不仅让千家万户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而且对于保障困难群众最低生活、维护地方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农村低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和附加其身的相关优惠政策越来越多,许多农民对低保也越来越关注,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农村低保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逐渐突显出一些问题,因低保而引起的信访案件也逐渐增多,这给农村基层工作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一、我区农村低保的现状:

汉台区总人口54万,农村人口24万,截止目前共有10390户18280人享受农村低保,占总人口的7.6%,现享受标准A类每人每月180元,b类每人每月120元,C类每人每月60元,人均享受标准1465元/年。

二、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低保按户施保的政策实现难:农村低保要求按户施保,但农村都习惯大家庭的生活,成家后子女基本不分户,一户少则4、5人,多则十几人,但家庭中确有重病重残的人员需要帮助,如果保障了其中对象不符合按户保的政策规定,如果按户保,按家庭人口核算低保标准至少每月领取上千元,群众意见大;

(二)农村低保规定的家庭收入核算难:我区农村低保要求把年人均收入低于2020元 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且不说申请人员故意隐瞒收入,就是如实申报基层工作人员也难以核实,更无科学办法,缺乏有效的审核手段,只能凭主观臆断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来判断,不能让群众信服,容易引发上访;

(三)部分群众采取把年老父母与子女分开,单独由父母申请农村低保的问题,将法律规定应由子女承担的赡养义务推向政府,有闹保缠保现象;

(四)因病返贫、子女求学返贫的情况很难精确统计,有的地方为图省事和便于操作,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把残疾人和有重病的人通通纳入低保;

(五)人情保和关系保在农村个别地方仍然存在。有的村组不按照低保标准认真核定核实,草率估算,随意填报,将不属于低保对象的人确定为低保对象,使得一些人钻空子,而真正的困难户得不到低保,导致干群矛盾激化,人情保、关系保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较大,群众反映较为强烈,部分群众为此进行上访,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六)乡镇民政人员少,村级无专人负责,经常是

一、两个人要面对全镇纷繁复杂的低保工作,对各村的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不能进村入户逐一审查识别,导致少数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享受低保;

(七)低保的动态管理落实难。从低保制度建立以来,一直存在“进低保容易,出低保难”。虽然有一系列管理措施,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效果并不明显,已经脱贫了还采取各种办法保留低保,有吃低保光荣,不吃白不吃的思想,存在着养懒汉的现象,群众意见大;

(八)维稳工作和政策保对农村低保冲击大,由于社会矛盾等各方面原因,为了解决其他矛盾,办理低保成为领导解决矛盾的有效办法,把低保当“唐僧肉”,有低保万能化倾向;

(九)农村低保附带的其他优惠政策也是群众争取享受低保的主要原因,享受农村低保是大病救助和其他社会救助的前提,在政策制定上客观助长了群众都伸手要保的思想。

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低保政策未及时调整:我省农村低保政策是在2005年全面建立,主要是解决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当时农村养老保险、残疾人保障、老龄补贴等扶持政策尚未建立,农村低保代替了这些政策的部分功能,但随着这些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村低保的保障对象政策亟待调整;

(二)未建立科学的个户收入核查体系。社会关注的多,参与的少,靠民政部门单打独斗,群众的收入难以核查;

(三)给低保附加的东西太承重,为享受其他政策而不得不问各级闹保要保;

(四)农村低保群众评议坚持差,不按村组评议、张榜公示等制度执行,有的地方根本不调查不评议,村组干部随心所欲,有怕得罪人的思想;

二、对策和建议

(一)随着养老保险、残疾人补贴、老龄补贴制度的建立,建议提高养老保险、残疾人补贴和老龄补贴标准,这部分人占到农村低保的70%以上,让这部分人享受较高的待遇,政策明确这部分人不再享受农村低保,村组也便于操作;

(二)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户籍人口只做参考,按照实际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保障到人;

(三)尽快建立个人信息比对机制,通过公安、工商、税务、房管、车管、社保、银行配合,对个户的信息进行比对,确保公平、公正;

(四)对维稳进入低保的符合低保条件的予以保留,不符合低保条件必须清退,生活确有困难的采取其他救助政策给予帮助;

篇3: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存问题,应对措施

乡镇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乡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决策文件和一些报表数据, 干部和技术人员的信息档案, 以及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等重大资料和决议, 都需要加强档案基础性管理工作。加强乡镇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结合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与同行进行共同探讨。

一、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

(一) 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部分乡镇领导认为档案管理无非就是把文件材料收集起来装订, 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好像没有太紧密的联系。表现为没有专职管理员, 遇到检查和达标时就是应付, 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形式化。个别乡镇没有分管领导, 档案管理松懈, 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也不能落实, 档案建设发展规划只是一句空话。

(二) 乡镇档案馆配套设施不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许多乡镇财富迅速积累, 楼堂馆所拔地而起, 办公条件现代化。与之对比下的镇档案馆配套设施与之没有同步发展, 相反显得落后了好几十年, 只是维持文件档案管理的现状。档案管理工作的误区, 致使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 档案工作甚至被遗忘。乡镇档案的存储环境更是不尽人意, 如一些乡镇没有正规的档案管理办公房间, 或是没有标准的文件柜橱。不良的储存条件, 加上堆放文件, 成了乡镇档案的通病。对其他一些系列的空调降温、除湿保护措施, 就更是奢望了。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上档升级成为一句空话。

(三) 档案管理业务不熟, 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的一些乡镇档案工作者没有参加过正规的业务培训, 导致缺乏专业档案人员必备的素质和基本技能, 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表现为整理文件不能正确归类上档, 对高标准和严要求根本达不到, 再加上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要求, 和频繁的人员变动, 使得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熟练, 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有限, 一些乡镇的重要文书档案难以收集, 如重要的会议文件, 人事任免, 历史照片档案,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形成历史断档。

(四) 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档案应用率不高

虽然档案管理的主管部门多次下发有关乡镇档案管理的文件, 但文件流于形式, 直接造成乡镇档案管理不规范, 责任不明确。主管领导管理不力, 任务不落实, 人员不到位, 管理不善。有的因为管理制度不健全, 档案的查阅、借用制度不规范, 不严密, 不符合档案系统的使用规定, 造成借阅的档案不能及时归还, 从而导致丢失。再加上一些乡镇领导干部, 为了自己使用方便, 而不上交档案文书材料, 致使部分档案材料造成缺失。

(五) 档案管理监督不到位, 档案管理缺乏创新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各种信息量大, 相关的文件数据更新快, 因此, 档案文件及时收集和及时更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由于档案管理员素质不高, 环境设备不达标, 再加上档案管理监督不到位, 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有些问题不能及时纠正, 使得许多珍贵文件存在丢失的风险。此外, 档案管理员没有现代管理意识, 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极低, 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性。

二、对策

(一) 领导要重视, 要提高思想认识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关注乡镇档案事业发展, 加强乡镇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 把档案管理工作摆上应有的突出位置, 真正提上议事日程。乡镇领导分管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要明确责任, 加强档案阵地建设, 积极有效克服乡镇文档管理的困难, 有效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对乡镇档案工作的领导, 强化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配备齐全专职档案员, 制定管理目标, 明确管理职责。同时要结合各乡镇档案工作的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现代化管理系统, 使乡镇档案馆管理工作尽快走上现代化的轨道。改革档案考核和评估制度, 是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 加大档案管理工作资金投入, 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环境

一要克服资金短缺、投资不足影响乡镇档案发展的重要问题。二要建设高标准的专门的档案室, 配备适用的文件柜, 提高警惕, 健全各种保护措施, 做到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鼠, 防止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三要加大资金投入, 按上级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高标准配备档案馆所需的办公桌椅和现代化的办公设施, 提高档案服务水平。

(三) 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规范管理行为

完善乡镇档案管理系统升级, 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业务培训,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现场指导, 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管理行为, 强化岗位职责, 完善监督评估工作。做到室内所有文件必须归档登记, 借出手续齐全, 归还程序规范, 定期检查, 损坏修复, 明确责任, 必要的时候追踪责任。

(四) 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管理水平

积极争取上级管理部门的支持, 加强指导, 加大管理力度。努力拓宽档案管理工作业务领域, 认真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目标, 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目标的完成。创新工作机制, 快速推进档案管理工作事业的发展, 提高档案文件收集量, 加强县、乡、村三级档案信息网络建设, 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建设。

篇4: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现存问题 对策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服务于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即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顺利入完成学业,实现自身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国家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持力度,扩大资助覆盖面,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高效开展,亟待解决和完善。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存问题

(一)资助前的问题。

1.资助工作的宣传不到位

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发现,有部分学生和家长对我们国家乃至学校的资助政策不熟悉或者不满意。不满意主要来源于不了解。

2.资助对象的确定欠合理公平

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认定工作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首先,现有的认定程序较为复杂,缺乏量化指标,从而影响认定的准确性。如家庭经济情况的调查表是由学生所在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盖章证明。根据调查发现,有些地区开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随意性很强,有些地区对这方面把关比较严,导致学生埋怨这样的操作不公平。此外,学校对资助对象的复评工作虽对困难生及困难等级有一定纠正,但流于形式受限于实际情况往往出现偏差。

(二)资助中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校资助工作正面临着从以资助规模扩张、加大经费投入为主要手段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资助质量提高,强调资助育人效果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变。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经济资助”与“资助育人”严重脱节现象,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思想偏差和心理困扰。部分贫困生存在诚信缺失,感恩意识淡薄,责任感弱化等现象。调查显示,贫困生存在精神贫困、心理困扰,心理问题的比例严重高于非贫困生,这是资助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三)资助后的问题。

对贫困生多为“输入式”资助,缺乏对贫困生长远的支持和关怀,忽视对贫困生自强意识和自立能力的培养。在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贫困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直接将资金发给他们,只是解决他们一时的经济需要,资助工作的目的是促进贫困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应该对贫困生“授之以鱼”,更应该“授之以渔”。

二、提升资助育人成效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资助宣传工作。

1.宣传形式可以多样化

(1)把握新生录取、入学教育等重要宣传时间节点。在新生报到时,老师在新生接待处仔细向学生解答学校资助的相关政策,并将相关内容印发出来发给每位同学。学生干部可以在新生接待处帮忙宣传讲解。此外,通过入学教育深入宣传。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资助专题讲座,给新生详细介绍关于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资助类的问题。

(2)利用学院宣传栏,通过QQ、微信等形式进行常规宣传。通过学院网站及宣传栏对资助结果进行公示。在家庭经济情况困难生评定及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时,辅导员都可以通过微信、QQ群等形式通知学生工作的开展、评选的相关要求及工作进展情况。

(3)定期召开相关主题班会。经济困难生评定工作开展前,班主任可以协调组织班级召开班会,召集各班相关负责人进行文件的解读和各班评定时应注意的细节。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评定等级和要求做进一步阐述。随后对本学年的助学金评选要求和方式向全班同学宣传,并成立工作小组,进行助学金评定。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根据以往经验给学生讲述生动有趣的案例。在评选结果公示后,班主任和辅导员应该对后期的学生思想工作做好及时跟踪了解。

(4)利用海报、简报、校刊等宣传榜样自强事迹。对各项资助工作的结果进行及时汇报和传达,利用宣传海报宣传学院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在激励其他同学的同时,起到对资助效果的宣传作用。

2.宣传内容

首先是宣传资助政策。通过讲座、宣传单等多渠道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和奖助学金政策,包括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学院助学金等政策,以及勤工助学政策和学校奖学金的政策。其次将资助情况进行公示,包括班级公示和学校公示。待该项资助工作完成后,在学校的网站宣传栏和学生宿舍区等地方进行公示,以确保同学们能看到资助的结果。除了宣传资助结果外,还可以海报等形式宣传受资助学生的情况及他们在学校的优秀表现,从而激发更多同学的学习热情。

(二)简化资助申请程序,实行对资助对象的动态管理。

首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资助的程序需简化。如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程序过于繁杂从而无奈放弃助学贷款。在工作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进行多渠道宣传,申请程序可以设计得简洁生动,让学生易于接受。

其次,认真甄别和审核申请资助学生的材料。高校在向新生邮寄的《国家及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指引》中应明确要求新生对提供资助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并承担因提供虚假资助证明材料而引发的一切后果,尽力激发新生思想的诚信意识。此外,参与资助对象认定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等需开展相关专题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甄别资助对象的政策水平和实际能力。

最后,对资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资助后甄别和跟踪观察。高校要对资助对象进行长期、全面跟踪观察。及时了解资助对象的生活消费习惯和资金使用情况,全面掌握资助对象的现实表现及家庭经济异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资助对象队伍,对资助对象进行动态管理。

(三)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人文关怀,提高资助育人的实效性。

1.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开展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全面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然而就资助而言,国家助学贷款的诚信缺失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按期还贷上面。通过开展诚信教育相关讲座,帮助学生树立做人诚信的优秀品质,先成人,后成才。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工作中,不仅让受助学生感受到国家及学校对其的关怀,还传递饮水思源的精神,积极引导受助学生回报社会、回馈母校。

2.关注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

与普通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绪更敏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应该加大对学生心理上的关注,避免自卑、悲观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如辅导员积极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沟通,定期与他们谈心谈话,鼓励学生正视暂时的困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同时还可通过与家长交流,深入了解其家庭具体状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外,同学们可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心灵和行动上的关爱,通过营造团结友爱、勤俭节约的良好班级氛围,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3.树立励志自强的榜样

要让学生知道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贫困吓倒。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注意挖掘贫困学生励志自强的典型案例,树立学习榜样,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可以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为契机,举办榜样典型宣讲会,开展“自强之星”评选会,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广大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正确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的精神。

4.提高受助学生的实践能力

助学是手段,成长是目标。学校应认真落实并积极利用国家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相关政策,积极调动各部门主动配合学校资助育人工作,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创设一些校外实践实训的机会,通过实践劳动提升他们的社会实践水平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自信心。

三、结语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不仅要做到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之以渔。努力探索资助育人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加强资助宣传工作,注重资助工作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人文关怀,全面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切实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姚小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技信息,2013.6.

[2]董国强.新阶段创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VOL12(3).

[3]岑道权.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

篇5: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

从“一五”普法到今年开始的“五五”普法,XX县经过十几年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民主自治、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逐步加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目前,农村普法工作的现状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发展,主要情况如下:

一、农村普法的现状与难题

1.普法教育的权威性、重要性认识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越来越看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并以此作为看问题、办事情、论成败的惯用标准,崇尚“时间就是金钱”之类观念,对那些费时、费力而又难见直接经济效益的普法依法治理求长远社会效益的治本工作则持回避、被动、冷漠的态度,因而普法教育工作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大大减少了,有些乡镇、村的领导借口抓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把普法与经济工作对立起来,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个别乡镇、村的领导把普法和“减负”对立起来,认为组织农民学法就要求农民购买普法教材、参加考试,是增加农民负担,忽视了普法对依法治村、依法“减负”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2.普法教育原有“三无”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所谓“三无”是指无专职普法队伍、无专门工作手段、无专项活动经费。也就是说,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靠乡镇司法所和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即使有的设有普法办也是虚设,其教育手段要根据实际条件来确定,宣传经费要临时筹集。从我县农村整体情况来看,普法工作队伍力量小,装备差,普法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较突出。大多数乡镇、村还普遍存在简单、陈旧的宣传教育手段和形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3.普法教育还存在“四难”的问题。一是人员难集中。随着农民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XX常年有20万农民外出打工或在企业就业,普法对象比较难以集中。二是时间难安排。农民的时间为个人自由掌握,且农村生产劳动的季节性比较强,农民在农忙时早出晚归,在田里忙耕种;农闲是忙外出打工挣钱做生意,很少有空闲时间坐下来学习,因而普法的时间难以安排。三是内容难理解。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低,对规范抽象的法律条文难理解,学不懂、记不住,影响了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把规范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使之深入浅出进行宣传,显得十分必要。四是效果难体现。由于农村普法存在认识上不足,人员、时间难以集中安排,普法经费得不到充分保障,加上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条文难以理解掌握等诸多原因,因此尽管各级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农村普法还是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本文于本网网--大-秘-书-网,帮您找文章]

4.普法工作基本保障有待进一步落实。一些乡镇、村普法工作力量还较为薄弱。乡镇的普法工作目前主要由乡镇司法所或综治办承担着。乡镇司法所只有一至二个司法助理员,而且司法所的人员一年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配合乡镇的中心工作。仅靠一两名司法助理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普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普法经费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考核监督力度不够,也造成了农村开展普法工作的季节性、主动性不强。

二、农村普法难的原因和症结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农村普法工作存在以上“难”的现象,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1、“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思想,影响了农村普法的开展。由于长期以来人治思想和现实的`负面影响,使得广大干部群众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知之甚少。许多农村干部、农民群众学法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阻碍了普法工作深入发展。

2、学法用法脱节、执法不公的不良现象,挫伤了农民学法的信心。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是不想学法,而是觉得学法没用,不是对学法没兴趣,而是对法律没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有的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有些农民说:“法律虽好,但执行起来,就往往走样。法律讲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一回事,叫我们农民咋相信?学了法有什么用?”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严重损害它和国家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会使农民群众对法律失去信心,农村普法已取得成果也难以巩固。

3、观念陈旧,形式单调的方法,影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村的普法还习惯于借助行政化的手段来进行,没有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有效途径开展普法。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普法工作的客观要求。一些地方只满足与放广播,搞宣传栏进行普法宣传,形式单一。另外,由于一些普法工作人员对法律知识学的不深不透,普起法来难以作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等等,这些原因都阻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

4.农村人口素质和环境条件较差,制约了农村普法效果的提高,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组织松散等,给农村普法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文化水平较以前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相当大比例,客观上制约了农村普法成效的提高。

三、在“五五”普法过程中解决农村普法难点的对策建议

一是组织法律培训,主导普法。坚持面授为主,是开展普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农村普法,也必须这样。在实际工作中,要分级负责,层层抓好法律培训,充分发挥法律培训在普法中的主导作用。一是乡镇要负责抓好村(居)民委员会主要干部的法律培训,每年要集中进行一次3至5天的法律培训;二是村(居)民委员会要负责抓好农户(居民)户主的培训,每季度要组织一次。通过法律培训,重点抓好基层干部和普法骨干的培训,实现一户一个“法律明白人”的目标。

二是利用农村工作,渗透普法。普法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农村普法也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这个前提下,要充分利用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开展普法,把普法与农村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党建、奔小康”、“创平安社区、平安村组”等工作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贯穿这些工作的全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干部群众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达到普法的目的。

三是抓住学校教育,辐射普法。开展农村普法,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不易组织,文化素质低,集中起来学法确有困难。而各级各类学校,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人数多,人员集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有专业教师。要利用学校这一有利条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校,要把普法内容组织编写成易懂易记的顺口溜、三字经、打油诗,由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培养“小小普法员”,让他们放学回家后,背诵给父母和他人听,使家长和学生都受到普法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一所小学就能覆盖一个村。这样,既抓住了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又发挥了学校在农村普法中的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农村普法。

篇6:国有企业改革现存问题及对策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来31载春秋,并且一直是中国经济制度改革中的重点。在这期间,作为转折点之一的,2001年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在理论改革上有两个突出的亮点,一是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形式的论断,另一个是提出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现存问题

近年来虽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改制后的国有企业经济有了现代公司的框架,但有很大一部分还不具有真正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我国的国企改制还存在某些问题。

(一)国有资本出资人主体不明确,形成“内部人控制”局面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以后,一般是按照两种方式治理:一种是行政干预的公司治理结构,这种企业结构是由政府委任董事长、总经理直接经营,法人的治理结构处于“政府控制”的治理方式;另一种是国家在实际上并没有对企业行使股东的权利,即使是政府作为主要股东,也未能到位行使股东的权利,企业内部的国有股代表是由董事长、总经理担任,企业处于“无所有者控制”的治理方式。由于国有资本的所有者难以到位,造成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任、权限和利益不明确,结果作为出资人代表的政府与企业的委托人,实际上都是代人做事,又无责任约束。这种身份的相似性,使他们很容易走到一起使得在公司法人治理机构中,股东和董事之间的委托制衡关系形同虚设。模糊的产权状况造成无人对企业资本保值增值负责,出问题不知惩罚谁,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

(二)经营者行政任命,难以建立现代企业的选拔、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用人制度都是“上级委任”制,经理层人员的选拔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都存在空缺。由少数几个人选拔、录用“具有”应聘资格的多数候选人,这很难保证用人上的公平、公正性,也很难用现代企业家的标准去选拔合适的干部。这样选拔出来的干部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性产物,也就没有相应的市场价格作为对经理人的激励,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的前提下,很难让经营者去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而是考虑怎样让自己的经营风险降到零,怎样享受更多的物质利益、闲暇时间,而与所有者目标相去甚远。由于信息不对称经理人具有很大权力,这就给所有者利益带来更大威胁。同时,这种用人制度是滋生腐败的又一温床,因为经理人的政治荣誉、能否升迁等的考核,不是以经营绩效、股票价格所决定,而是与上级部门有关领导的关系好坏决定,这将导致权钱交易。

(三)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单一,经营效益低下

与其他新兴市场和国家经济转型中以私有产权为主导的股权结构相比,中国84%的上市公司目前仍然直接或间接地被政府最终控制,其中8.5%的上市公司仍为政府直接控制,75.6%的企业则由国家通过金字塔形控股方式实施间接控制。在股权比重方面,国有经济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中比重过大,即通常所说的“国有股一股独大”。这既不利于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也不利于很好地实现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在一项非常有影响力的关于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公司的获利能力与公司中法人股所占的比例呈正相关,而与国有股所占比例呈负相关。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国有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影响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只有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才能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及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当前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任务。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法人制度,因而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在法律的严格约束和有效保护之下进行。在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在法律上来完善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的过程中,应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完善:

(一)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应当坚持多样化

我国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期,许多人都认为公司是我国企业改制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的唯一选择。有的人认为有限责任公司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在小范围内实现资本的组合,在企业内部实现产权清晰,这些优势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急需解决的。但是,将现存的所有市场主体都集中在有限责任公司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作为法人的一种,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有着人数上的限制,而人数上的限制又会带来资金上的限制。还有的人把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看成是公司的全部,认为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获取资金的最好手段,与此相联系是竭力提倡建立更多的证券交易所。而事实上,证券交易所的建立,证券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表现,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当市场主体的产权明晰,集中带来的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的规模,证券交易制度完善,并且市场主体能自觉地利用交易机构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时候,上市公司才可能大量的发展,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可见,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实行公司制也是一种重要形式,但不能说是唯一的形式。作为弥补公司缺陷的企业形式还有合伙企业、个人或独资企业等,·它们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内容,也应该得到鼓励和发展。因为,合伙企业组织灵活,虽风险较大,但经营者的经营意识强,生命力也强。而独资企业特别是国有独资企业在我国企业总数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大约在80%左右,其中在法人企业中占62.5%,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无论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看,还是从市场经济必须有足够多的竞争者的要求来说,公司都不是现代企业形式的唯一选择。从其他国家的情况来看,非公司的比重也较大,如联邦德国公司形式的企业仅占约23%,其他均为独资或合伙企业;美国公司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0%左右,合伙企业约占10%,独资企业则占70%左右。

在我国,除了上述企业形式外,近年来还发展了一种崭新的企业形式,那就是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既不是股份制,又不是合作制,在产权关系、民主管理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目前,在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很多学者都提出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形式。而在近年来,许多省的领导人都表示要以股份合作制企业改造乡镇企业,或是将新建的乡镇企业尽量办成股份合作制企业。总之,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企业形式上的选择不能是单一的,而应是多样化的,既有公司作为重要的企业类型,又有独资、合伙以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等作为必要的补充,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与此相适应的是各类企业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二)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调控和管理手段应该多样化

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即在市场取向的改革未确立之前,行政手段作为国家调整经济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被强化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高度集中的行政经济给人们带来的窒息和危害至今让人们一提起就反感、不被认同。市场经济的建立,焕发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于是淡化、弱化甚至取消行政手段,代之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意识越来越高。反映在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上,就表现为中央和地方如何分权的问题;表现在改革主体上,又反映为是以政府为主导还是以企业为主导的问题上等等。这些问题的争论归根到实质上就是政府对企业的调控、管理手段的选择。从市场经济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民主、自由的经济,因此它允许并鼓励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自我发挥、自我约束。但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的行为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进行。所以,现代的经济生活运转需要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作用。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由于有着不同于国外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特殊性,所以,在政府调控、管理企业的手段上就有了自己的特点。应当说,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企业的引导、鼓励、制约必不可少,行政手段的使用也就不可避免,特别是在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行政手段的作用更为重要。行政手段是社会大生产发展的需要。如果把国家的运行比作一部机器的话,那么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就是这部机器上的调控按钮。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它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且市场自己修正成本太大,所以,它需要外力的帮助,最典型的就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来进行调控。行政手段的调节是一种主观调节,或者说是一种主动、有计划、有目的调节,它可以事先制定周密的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经济关系,尽量减轻社会的浪费和社会的动荡。另一面行政手段还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它可以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通过行政程序依靠各级行政机关组织实施。这些都是法律手段和经济的手段所缺乏的。而在我国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仍是改革的主导力量,这不仅因为我国的企业在国际舞台上过于弱小,还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的企业还不能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尤其是我们还缺乏一支合格的企业家队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是也不能把企业一下子推向市场,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引导向市场,在这里行政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行为的调整不能仅靠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也是必要的。所谓经济手段,就是指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杠杆来调整企业的运营。法律手段则是将企业行为纳入规范的运转轨道。但无论是行政手段还是经济手段,都离不开法律手段,都必须以法律手段为前提,并以法律手段为基础和保障。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才得出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结论。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环节之一是建立科学、健全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目的在于形成企业内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是非常重要的,但就目前来说,还应该从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上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制衡监督机制,并将这种监督机制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这样才能够保证国有企业正常地发挥。完善国有企业外部监督机制,应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

1、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

应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以明确国有资本的投资主体,落实国有资产的营运责任,规范出资人和企业的关系,使出资者能够统一行使选择经营者、企业重大决策和资本收益的职能。只有在政府管理层次上解决国有资产无主、无人负责、政出多门等问题,明确每一部分的国有资产代表者,使所有者的职能真正到位,才能使其权责明确,并对企业实行有效地监督和约束。

2、除少数行业中实行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外,对其他大部分国有企业在改制中都应推广产权多元化、分散化的做法。

因为企业中国有资产比重如果过大,股权构成过于单一,就会减弱内部的产权和利益制

约,同时也难以做到政企分开,责权分明。而产权的多元化、分散化不仅有利国有企业多渠道的融资,更重要的是可以强化企业内部利益的约束机制,使产权和利益界限明确。应当说产权分散化、多元化及由此引起的利益的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是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制衡体制、约束机制产生的基础,是企业行为合理化、规范化的前提。

3、改革现行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

目前已改制的国有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大多未跳出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圈子,企业主要领导人仍由上级主管人事部门任免。这种做法不仅使国有出资人制度难以落实,国家所有权代表的权责难以到位,该有的权利没有,该负的责任不负,而且也使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企业领导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当然也就不能、不愿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尽心尽力。其实企业领导人的激励和制约是不能靠行政手段来解决的,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有自己的规律可循,不能完全套用党政干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应建立起科学的、适应企业发展的人事管理制度,党和政府的精力应更多地转向国有资产委托管理机构的人员选择、管理和监督上,使他们真正能够负担起国有资产代表人的职能。

(四)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

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实行“两权剥离”,使企业真正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真正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这是企业走向市场的前提。对于国有企业如果我们始终坚持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和企业经营的方针,那么,希望国家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来实现保障国家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的目标是不可能的。法人制度的精髓在于它有独立的财产权,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主体的独立性、平等性,也只有这样的主体,才能进入市场进行有效的、公平的竞争。国有企业所进行的股份制改造,其真正的目的就是国家根据市场规律的要求投资组建公司。国家财产一旦投入到公司中,便成为公司所有的财产,尽管法律上仍然强调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但这里的所有权已经发生了变化,即它只是所谓的“最终所有权”,确切的说是股权,它必须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划清界限,这是由所有权主体的排他性决定的。国家作为出资者按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包括资产收益权、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选择管理者的权利等;当企业破产时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也就是说只有当投入企业运营的这部分财产所有权从国家所有权上“剥离”下来时,国家作为股东或出资者的身份和地位才能落实下来,其最终的所有权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保障。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其享有完全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时,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而实行“两权剥离”,并不是要剥夺国家对国有财产的所有权,而是要使原来国家在国有企业中虚化的财产权更加具体化、量化、法律化,以便更好地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实行“三驾马车”并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即由股东大会(股东会)掌握企业的决策权,它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公司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它由全体股东组成。董事会拥有经营权,是公司业务的决策和经营机构,主要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监事会主要行使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的职能,以维护股东职工的利益。公司的经理对董事会负责,主持公司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公司的这种内部治理结构与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制相比,无疑具有更加科学、合理、透明度更高等优势。现代公司制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的相互分开、相互制衡的体制,对于确立责权明确,各司其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应当说是一种最佳的选择。科学的治理结构加上必要的外部监督机制,对于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护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利益,防止经营管理者的以权谋私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结语:

篇7: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

一、个人所得税的重要作用

1.1 个人所得税对筹集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个人所得税以个人所获取的各项

所得为课税对象,税基广阔,税收收入已经超过了消费税,成为我国第四大税种,是政府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资料显示,2010 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4837.17 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6.6%。

1.2 个人所得税可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制,在对家庭基本生活费免税的基础上,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个人所得税适用的边际税率不断提高,从而对低收入者适用较低的税率征税,而对高收入者则按较高的税率征税,其目的是改变个人收入分配结构,缩小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1.3 个人所得税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个人所得税可以不经过税率的调整,即可与经济运行自行配合,并借这种作用对经济发生调节作用,即对国民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作用;个人所得税也易于根据政策需要相机调整税收政策,如在经济萧条或高涨时,采取与经济风向相逆的税收政策,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扣除、优惠等进行调整,实行减税或增税的政策,从而促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制模式难以体现公平合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采用分类税制模式,根据收入来源不同,采取不同税率和扣除办法。这种税制模式已经落后于国际惯例,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容易造成收入来源多且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反而不用交税或交较少的税,而收入来源单一且收入集中的人却要多交税的现象。征收个人所得税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调节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平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征税额与纳税人收入水平相适应以保证各纳税人之间税负水平均衡。分类所得税制是将纳税人各种所得按照收入性质划分为若干类,对不同类别的所得设计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分别计算征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将个人收入划分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等11类。这种税收制度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分别征收,有利于控制税源;缺点是各类收入所使用的税率不同、免征税额不同,导致不同类别收入的税负不同,不利于调节收入差距,容易产生综合收入高、应税所得来源多的人税负轻,综合收入低、应税来源少的人税负重的现象.征收范围不全面。

(二)税种繁多,综合税率高单从个人所得税来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只占税收

收入的6.6%,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所得税一般占税收收入的30%-50%左右,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比例相对较低。但是我国目前共有19 个税种,如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契税、烟草税、关税、车船税等等,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流转税的比重占税收收入的七成以上。这意味着,政府征收的很多税,都最后由百姓负担,而这些税纳税人交了却看不到。

(三)3.3 费用扣除不合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分别按不同的征税项目采用定额和定率两种扣除方法。这一方面造成计算上的繁琐,给征纳双方都带来计算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的因素。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不同的纳税人的赡养费用、子女抚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上述情况不同,各纳税人的生活必要支出就不同,实行固定免征额的方法不科学。假如有一个4 口之家(父母没工作,妹妹还在上学),只有一人就业,月工资是4000 元,他要养活4 口人,人均1000元,按3000 元费用扣除标准计算,他需要交纳个税50 元。另一个4 口之家4 人都有工作,每人月工资3000 元,也就是人均3000 元,但他们都不需要纳税,这显然有失公平

(四)应税所得难以核实,扣缴体制有待完善当前核实一个纳税人真实的全部收入存在一定困难:一是收入渠道多元化。一个纳税人同一纳税期内取得哪些应税收入,在银行里没有一个统一的账号,银行方面不清楚,税务方面更不清楚。二是公民收入以现金取得较多,与银行的个人账号不发生直接联系,收入难于控制。三是不合法收入往往不直接经银行发生。正因为有上述情况,我国工薪阶层成了个人所得税的实际纳税主体,使个人所得税未能体现调节收入分配功能,深深地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

三、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措施

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文章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应当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

3.1 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选择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模式。单纯的分类征收税制模式既缺乏弹性, 又增加了征管难度和成本, 目前这种课税模式几乎没有国家再采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应努力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 逐步采用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所得税模式。在制度设计、确定综合征税的具体项目上, 应考虑在征管水平可能的情

况下, 将尽可能多的项目纳入综合课征的范围,以个人为计税单位, 以为课税期, 以个人的全部收入为税基并全面进行纳税人的统一登记, 给予每个人一个纳税编号, 个人的全部收入会集在相应的纳税号下。同时, 对个人的非勤劳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收入等, 实行分类征收时可运用特殊的税率;合理的设计税率结构。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 据测算, 我国工薪收入者在扣除2000元费用后, 缴纳个人所得税者约为30% , 其中大部分只需适用5%和10%两个低税率档次, 而第五级到第九级税率的设置适用者很少, 即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也不会达到适用第五级以上的率。因此, 对个人所得税课税级距、级次及税率进行调整时, 应在加强对高收入者调控力度的基础上, 遵循低税率的基本思路, 使纳税人不感到“损失”太大, 从而减少纳税人对收入的隐匿;科学确定应税所得及健全费用扣除制度。从各国税法的相应规定来看, 生计扣除的方法大体有三种: 一是所得减除法, 即从所得额中进行生计扣除。二是税额抵扣法, 即纳税人先不从所得额中减除生计扣除, 在依法计算出税额后, 再从税额中减除一定数额的生计费用。三是家庭系数法③。考虑到分类征税部分的扣除相对简单, 如偶然所得、股息红利所得等可以不作任何扣除的特点, 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我国应重点对个人所得税综合计征部分生计扣除规则进行完善;拓宽税基, 扩大征税范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个人收入的来源也呈现多样化、隐性化和非规范化的趋势, 继续使用分项列举方式已不能涵盖大部分的应税所得, 造成很多“真空地带”。从长期发展目标来看, 宜采用排除法对课税所得范围予以规定, 即除了税法明确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收入以外的全部收入均属于课税范围。这样的制度设计对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影响不大, 且可为防止个人收入多样化带来的税源流失提供制度保障。同时, 还应从严控制减免税项目, 减少大多数名目繁多、过杂过滥的减税项目。把各单位给个人发放的实物、有价证券等福利一并计征课税, 对实物比照市场价格计算征税。对

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高收入者在扣除标准费用后的所得也列入应税对象。

3.2 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体制。完善个税的征管体制,一方面要完善纳税申报制度。贯彻落实代扣代缴与自行申报的制度。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实现跨地区收入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建立健全社会协税护税网络。税务部门应加强与财政、银行、工商、海关、边防、公安、法院、检察院、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协作配合, 建

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 定期了解掌握并登记纳税人个人的有关涉税信息,另一方面,税务部门要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工作和数据信息。加强与财政、银行、海关、边防以及新闻媒体等单位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及时准确掌握涉税信息,完善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加快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化建设。应在现有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税收信息系统技术含量, 广泛采用神经网络、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手段, 使个人所得税信息系统从流程型向分析型转变,逐步提高税收管理决策的功能。。

篇8:乡镇普法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

1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1 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职业道德规范

根据相关对旅游市场与游客的调查采访得知,相当一部分游客对旅游服务水平和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并不理想,而在旅游过程中遭受的一些对待也让他们原本愉快的旅途行程大打折扣。其中,旅游服务人员素质与技能低下就是突出的问题之一。如香港 《明报》网站2016 年2 月1 日援引内地媒体的报道,在香港旅游的内地游客,由于不按导游意思消费购买旅游纪念品,导致导游在旅游大巴上斥责与辱骂游客,在遭到其中一名记者游客的追问时,该导游却表示无所谓,大不了下岗。针对这样的现象,学者孙冬玲在其文章 《国内旅游行业协会的运营现状与资源整合模式研究》中就指出,目前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与服务技能普遍较低[1],她认为,我国旅游业要进行旅游资源整合与发展,就要首先解决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而旅游行业也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旅游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质量,从业人员有怎样的价值观,在工作中就会展现怎样的态度。作为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如果不能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认清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性,那么,将会直接导致旅游协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难以展开。

1. 2 强制消费盛行,存在违规违法行为

近年来,旅游中强制消费的事件常常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强制消费从起初的范围小、涉及金额低逐渐成为行业间的 “潜规则”,屡禁不止,旅行团强制消费的现象愈演愈烈,其中很多强制消费已经构成违法犯罪。

2015 年12 月4 日,新疆游客港澳游被强制购物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2 月1 日来自塔城、五家渠和乌鲁木齐三地的17 名游客,在6 天的港澳之行中被迫消费近60 万元。游客张先生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对此次旅游行程感到非常气愤,本来是一次高兴与期待的旅游活动,却由于一路上被香港导游威逼利诱进行强制消费,在一家家的纪念品商店里,不消费不行。最终张先生总共花费了3 万余元用于购买翡翠等各类商品。发生这样的旅游强制消费事件,就是典型的由于旅游相关部门缺乏对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所以伤害游客人身与财产安全的事件才会不断出现。而要减少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旅游协会必须要完善与认真地做好自身工作,尽到旅游协会对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职能作用。正如学者龙飞在文章 《我国旅游行业协会发展现状与改革对策》中指出,旅游协会要发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针对违法乱纪行为采取有效措施[2]。其实不仅仅是张先生,近年来,旅游目的地商家与导游勾结,强制游客消费的新闻已经是屡见不鲜了,旅游商家的欺客宰客行为,给消费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也构成了事实的犯罪行为。这些问题与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旅游相关的监管部门,如旅游协会的管理、监督和打击不力,使得这些行为还在发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杜绝。所以,面对当前旅游环境的复杂性,旅游协会应联合相关的执法部门,认真分析与研究我国当前旅游环境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内在问题,从游客和当地旅游商家的利益角度出发,协调好两者关系,避免强制消费,以规范和净化旅游市场。

1. 3 旅游安全得不到保障,旅游事故时有发生

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规范和管理,近年来我国旅游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游客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2015 年9 月16 日,西安秦岭欢乐世界极速风车设施发生事故,正坐在极速风车上面游玩的3 位乘客先后被甩下机器,1 人被砸受轻伤,其余2 人均受重伤。事故发生后,当地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表示是机械故障引发事故,而与伤者同坐一排的幸免者表示事故原因是游乐场的工作人员并没有为他们系好安全扣。事件发生后,当地旅游、安监、公安等政府部门对相关设施进行了查封。这个事件说明了旅游等相关管理部门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对于景区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做得并不到位,特别是对于景区工作人员的上岗安全知识培训,明显缺乏。而作为旅游协会,也应对此担负一定的责任,要及时反省协会自身工作的不足,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加强与升级对景区的管理与监督。

2 旅游协会完善自身问题的有效途径

2. 1 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监督管理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旅游协会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规范旅游市场,对于一些旅游乱象加强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旅游不良事件的发生。2016 年2月,由于哈尔滨 “天价鱼”的新闻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维护好经营秩序,雁山区旅游协会联合工商局对辖区内旅游餐馆集中的草坪回族乡的旅游餐馆进行了专项检查,截至2 月26 日共检查了21 家旅游餐馆,未发现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的情况。专项检查重点全面检查了这些旅游餐馆是否具备主体资格,相关证照是否过期,是否有虚假表示和宣传,是否有点菜与结账不同的两份菜单欺诈消费,及是否有 “野马”导游或司机游说欺骗游客进餐馆消费拿回扣行为等欺诈消费行为。旅游协会通过联合相关的执法部门对旅游市场进行了有效监管,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大大减少了旅游市场中商家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概率,只有规范与诚信的旅游市场,才能获得游客的好评。

2. 2 加强旅游相关设施安全检查,实现旅游现场 “零事故”

要减少旅游行程中的安全事故,提高旅游安全性,应提前做好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确保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乘车、吃住和游览地安全,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2016 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张家界旅游协会和旗下的部分会员旅行社对核心景区武陵源索道、电梯、环保车、观光电车等四大旅游交通运输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实现了接待能力大提升与景区安全 “零事故”。索道、电梯、环保车、观光电车是游客在武陵源核心景区游览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也是游客中转最集中、安全防范压力最大、投诉最易发生的空间。张家界旅游协会通过对景区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与安全管理督促,使景区对旅游交通设施的进行了升级维保,确保了游客旅游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最终有效地降低了游客旅游的安全风险,并收获了游客给予的较高满意度评价回复。张家界旅游协会的做法,也引起了当地各旅游景点对自身游览设施的关注与检查。

2. 3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员工培训

针对旅游过程中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较低现象与技能欠缺行为,作为旅游协会,应通过制定严格的从业人员素质水平要求与标准来规范和提升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养。酒店与景区等相关部门在招录工作人员时,也要对候选人的各方面素质与技能进行测评与培训。在任何时候,旅游协会都应该要严格坚守工作职责,明白协会自身属于服务大众服务游客的工作性质,并协调好政府各部门对旅游市场进行监督与管理,为大众创造一个舒适与和谐的旅游环境。

3 结论

旅游是当今社会新兴发展的行业,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旅游协会以及其旗下的各协会分支部门,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冬玲,舒伯阳.国内旅游行业协会的运营现状与资源整合模式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80-83.

[2]龙飞.我国旅游行业协会发展现状与改革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5):83-84.

[3]范向丽,郑向敏.内容分析法在旅游安全研究中的应用——以我国女性游客安全事故报道研究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37-44.

[4]朱青晓.河南省旅游网络营销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07(22).

上一篇:初三必考作文捕捉幸福700字下一篇:2011服装促销方案春节